自发性高血压(共12篇)
自发性高血压 篇1
原发性高血压 (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 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年研究表明,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在诸多因素刺激下, 内皮通过膜上的受体及复杂的细胞内途径合成释放一系列舒张或收缩血管的因子, 调节血管平滑肌的紧张度, 其中一氧化氮 (NO) 、内皮素-1 (ET-1) 是一对重要的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因子和收缩血管因子[2]。通心络胶囊是根据中医络病理论研制而成的一种纯中药复方制剂。本研究通过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给予通心络干预治疗, 旨在探讨通心络对其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 24只和同类正常血压大鼠 (WKY) 8只, 体重200 g~250 g, 均12周龄, 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 (合格证号:SCXK (京) 2007~0001) ]。随机分为SHR组、通心络 (TXL) 组、咪达普利 (MD) 组, 每组8只;并设正常对照 (WKY) 组8只。
1.2 方法
1.2.1 药物干预及取材
TXL组给予通心络粉 (河北省石家庄以岭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生产批号:070922) 280 mg/ (kg·d) ;MD组给予咪达普利粉 (天津田边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生产批号:070804) 0.90 mg/ (kg·d) , 各给药组均采用将药混于2 mL蒸馏水中灌胃治疗。SHR组及WKY组只给予等量的蒸馏水, 连续4周。各组于实验结束后采集血液标本, 并将采集的血液分为3部分:一部分血液注入含10%EDTA2Na30 μL和抑肽酶40 μL的试管中, 4 ℃, 3 000 r/min离心10 min, 分离血浆, -20 ℃保存;另一部分血液迅速注入经冰水浴冷却的抑肽酶抗凝管中, 摇匀, 1 000 r/min离心10 min, 分离血浆, -20 ℃保存;第三部分血液直接注入试管中, 待凝固后, 分离血浆, -20 ℃保存。
1.2.2 检测指标及方法
血压测量:所有大鼠采用经颈总动脉插管, 用BL-420F成都泰盟生物技能实验系统测颈总动脉血压;ET-1含量测定放射免疫分析法, 试剂盒购自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所;NO水平测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NO2-/NO3-) 水平, 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丙二醛 (MDA) 含量, 黄嘌呤氧化酶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 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试剂盒购自北京北方生物研究所。具体操作严格按照各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2 结 果
2.1 各组大鼠血清NO浓度、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变化
与WKY组比较SHR组动物血清中NO含量、SOD活性明显降低 (P<0.01) , MDA含量明显升高 (P<0.01) 。TXL组与SHR组比较, NO含量、SOD活性明显升高 (P<0.01) , MDA含量呈不同程度降低 (P<0.01) 。详见表1。
2.2 各组大鼠血清ET-1、AngⅡ含量的变化
与WKY组比较SHR组动物血清ET-1与AngⅡ水平显著升高 (P<0.01) 。TXL组与SHR组比较, ET-1与AngⅡ水平明显降低 (P<0.01) , MD组与TXL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3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诸多病因之一。血管内皮细胞覆盖于血管内膜表面, 能够分泌多种收缩和舒张因子。目前已知的收缩血管的因子有ET-1、AngⅡ等;舒张血管的因子有NO、前列环素 (PGI2) 等。其中ET-1和NO之间的动态平衡失调既是造成高血压的原因也是高血压发展的结构[3]。
通心络是临床常用的中成药之一。主要成分是全蝎、水蛭、蜈蚣、土鳖虫、蝉蜕、人参、冰片、赤芍等, 具有降脂、抗凝、扩张血管、解除痉挛、维护血管畅通的作用[4]。本研究结果显示, SHR组大鼠血中ET-1水平较WKY组明显增高 (P<0.01) , NO浓度明显低于WKY组 (P<0.01) , 说明高血压时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变化。经通心络干预治疗后, TXL组大鼠与SHR组比较, ET-1水平明显下降 (P<0.01) , NO浓度升高 (P<0.01) , 提示通心络能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本研究选用咪达普利作为药物对照组, 因其是目前六大常规降压药之一, 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类, 主要机制是通过影响AngⅡ和缓激肽来间接减少ET-1、增加NO, 而发挥扩张血管, 降低血压的作用[5], 有利于在降压机制方面与通心络做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通心络与咪达普利有相似的作用, 通过减少ET-1的合成和分泌, 增加NO的浓度来纠正ET-1与NO之间的失衡, 使痉挛的血管舒张, 减轻高血压对内皮的损伤, 从而达到保护血管内皮及降压目的。提示通心络在降压效果和作用机制上与咪达普利相似, 是一种有效的降压药。
高血压激活体内内皮细胞产生的活性氧增多[6], 损伤内皮细胞, 增加血管内皮的通透性。其中MDA是脂质过氧化的产物, 其含量直接反映机体脂质过氧化的速率和强度。SOD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之一, 它能有效地清除超氧阴离子 (·O2-) 。本研究结果显示, SHR组大鼠MDA水平明显高于WKY组 (P<0.01) , SOD活性明显低于WKY组 (P<0.01) , 说明高血压时SOD被大量消耗, ·O2-等氧自由基 (OFR) 的生成增多。在通心络干预治疗后的TXL组大鼠MDA含量明显低于SHR组 (P<0.01) , SOD活性明显高于SHR组 (P<0.01) , 说明通心络具有抗氧化、调节血脂、减轻血管内皮损伤的作用, 提示抗氧化是其发挥血管内皮保护的机制之一。
本研究显示通心络胶囊能明显增加血液中舒血管因子NO浓度, 降低缩血管因子ET-1水平, 保护SOD活性, 提示其对内皮有保护作用, 进而在高血压治疗中起到积极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 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SHR随机分为通心络组 (TXL组) 、咪达普利组 (MD组) 和生理盐水组 (SHR组) , 每组8只。同时还有8只同龄Wistar-Kyoto (WKY) 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TXL组和MD组分别以通心络胶囊280mg/ (kg.d) 和咪达普利0.90mg/ (kg.d) 配成2mL水溶液灌胃4周。SHR组与WKY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取血测定内皮素-1 (ET-1) 、一氧化氮 (NO)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丙二醛 (MDA) 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结果SHR组NO浓度与SOD活性均低于WKY组 (P<0.01) , TXL组NO浓度与SOD活性则高于SHR组 (P<0.01) , SHR组ET-1、AngⅡ及MDA水平高于WKY组 (P<0.01) , TXL组ET-1、AngⅡ及MDA水平均低于SHR组, 与MD组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通心络胶囊可能通过增加NO浓度和SOD活性, 降低ET-1、AngⅡ及MDA水平, 对血管内皮具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通心络,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内皮素-1,一氧化氮
参考文献
[1]Cohn JN, Quyyumi AA, Hollenberg NK, et al.Surrogate marke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Functional markers[J].Circulation, 2004, 109 (25Suppl1) :31.46.
[2]Taddei S, Ghiadoni L, Virdis A, 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as.sessment of endothelial function[J].Ital Heart J Suppl, 2004, 5 (5) :357.65.
[3]Hadi HA, Carr CS, Al Suwaidi J.Endothelial dysfunction: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therapy, and outcome[J].Vasc Health Risk Manag, 2005, 1 (3) :183.198.
[4]张妍, 梁静, 周玉杰, 等.通心络有效干预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的临床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 2006, 22 (9) :778.779.
[5]左芳, 赵玉霞.通心络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响的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 2005, 24 (5) :269.271.
[6]郭密, 韦倩, 张仲君, 等.中药葛根素抗缺氧及抗氧化的药效学研究[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2007, 9 (2) :104.106.
自发性高血压 篇2
原发性高血压也叫高血压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有着自己的病因、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临床表现,HacK50.com-,投资者入门的好帮手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动脉血压的升高。占人群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目前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主要依据排除了其他疾病导致的高血压后才能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
动脉血压的升高主要是因外周小动脉阻力增高所致,同时有不同程度的血容量和心输出量的增加。www.HacK50.com-找入门资料就到
晚期常导致心、脑、肾等脏器受累发生高血压心脏病、心力衰竭、肾功能障碍、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是降低血压同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致死原因为脑血管意外、心血管意外和肾功能不全,我国以脑血管意外为多见,心力衰竭和尿毒症次之,而欧美国家以心力衰竭多见,脑血管意外和尿毒症次之。
儿少继发性高血压 篇3
儿童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继发性高血压占小儿高血压的80%以上,年龄越小继发性高血压所占的比例越高,所以对小儿高血压应该积极寻找病因,找出引起高血压的原发病,是儿童高血压的主要诊治T作。常见的病因有以下几种。
肾实质性疾病 原发性和继发性的肾脏病变都可以引起高血压,何括急性或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多囊肾、肾发育不良、肾肿瘤、狼疮肾炎、紫癜性肾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肾炎、溶血尿毒综合征、肾结核、肾创伤、肾移植术后等。肾实质性疾病约占小儿继发性高血压的60%。
肾血管性疾病 肾动脉狭窄、肾动脉或静脉血栓栓塞等,新生儿高血压主要是肾血管疾病。肾血管疾病约占小儿继发性高血压的10%。
心血管性疾病 多见于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多发性大动脉炎患儿,脉压宽的心脏病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主一肺动脉隔缺损患者,都可表现为收缩压升高;心脏病手术后如动脉导管未闭术后、主动脉缩窄术后,可有一过性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约占小儿继发性高血压的14%。
内分泌性疾病 包括肾上腺皮质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性征综合征等,约占小儿继发性高血压的10%。
神经系统性疾病 包括脑炎、脊髓灰质炎、颅内肿瘤、脑外伤、H{血、水肿等,较少见。
药物致高血压 儿童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可导致继发性高血压。
中毒性高血压 儿童铅中毒、汞中毒等也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
儿童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儿童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包括两个力‘面,一是高血压和高血压引起脏器损害的症状、体征,另一个是原发病的症状、体征。
高血压的症状、体征儿童高血压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常无症状,重者可导致组织器官功能衰竭,与血压增高程度与速度密切相关。小儿常因缺乏主诉或表达不准确,早期症状如烦躁、激动等不易被重视,常不能被及时发现,往往是在常规体格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测量血压而发现高血压。患儿血压明显增高时,可出现头晕、头痛、易激动、生气、恶心、呕吐等表现。血压急剧增高,病情发展严重时,可致高血压脑病,除较常见的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烦躁外,可出现视力模糊、失语、肢体瘫痪、抽搐、昏迷,处理不及时可出现脑疝、呼吸循环衰竭、肾衰竭,甚至死亡。
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 症状与体征因原发病而异。肾脏疾病可有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的表现;嗜铬细胞瘤可表现为阵发性出汗、头痛、心悸;醛固酮增多症可出现阵发性肌无力和痉挛;主动脉缩窄患儿上肢高血压,下肢血压很低,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肾动脉狭窄者腹部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腹部肿块见于肾盂积水、多囊肾、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或肾胚胎瘤;等等。
治疗策略
在儿童青少年中,虽然因血压升高造成心血管疾病或死亡的发生极少,但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视网膜血管变化、尿蛋白溢出、代谢紊乱,认识障碍等靶器官损伤,都可以在血压较高儿童青少年中发现。严重的血压升高可对儿童青少年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如高血压脑病、抽搐、脑血管意外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临床实践中应利用必要的检查手段仔细评估,为有效的降压治疗提供依据。
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包括原发病的治疗、降压药物治疗及对症治疗。治疗的重点应根据病情的急缓有所侧重,根据高血压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案。血压急剧升高时,以降压治疗为主;血压已得到控制,则主要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原发病的治疗是关键,是根治继发性高血压的方法。原发病可治愈的继发性高血压,祛除病因后血压自然恢复正常,一般无需应用降压药物。不能祛除病因的继发性高血压,则需要降压治疗。
原发病的治疗 是根治高血压的关键,应尽量祛除病因。根据原发病采取相应的治疗,如多发性动脉炎的综合治疗;手术或介入治疗解除肾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治疗原发或继发性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盂肾炎,可给予透析治疗或肾移植术、肾切除术;垂体、肾上腺肿瘤的放射治疗和手术;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以及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脑炎、脑外伤,停用引起血压增高的药物,等等。随着病因的消除,高血压逐渐下降乃至恢复正常。
降压药物治疗 2004年国际高血压教育工作小组指出,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开始药物治疗的指征,是症状性高血压,伴有靶器官损害的严重高血压(如左心室肥厚、视网膜病变,蛋白尿等),继发性高血压及生活方式干预无效的1级高血压及2级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日的是用不良反应最少的药物,使血压控制在相对于年龄、性别和身高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预防和控制靶器官损害。治疗应当高度个体化,应结合患儿病情、病理生理变化、有无并发症或靶器官损害程度及药物的药理作用等,进行综合考虑。药物降压治疗的原则是降压速度不宜过快,目的是保证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供血。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血压及评价治疗效果。日前WHO(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降压药物有利尿药、B受体阻断药、α受体阻断药、ACEI、ARB类药物、钙拮抗剂和血管扩张药等,多数降压药物可以用于儿童。一般先用一种药物,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至血压得到稳定控制,无效时更换另一种药物或联合用另一种药。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干预
自发性高血压 篇4
本研究参照Ross和Campbell贴壁法, 获得了大量纯度较高、生长状态良好的VSMC从而为细胞水平上研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提供理想的细胞模型。培养均是在标准的、可控的条件下进行观察、研究其生物学行为。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实验于2013年5-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选择自发性高血压大鼠5只, 雌雄不限, 体重质量190~210g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鼠尾血压监测收缩压 (170±12) mmHg, 舒张压 (98±7) mmHg。胎牛血清、0.25%胰蛋白酶、青霉素和链霉素 (GIBCO公司) , 3- (4, 5-二甲基-2-噻唑) -2, 5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3- (4, 5-dimethy-2-thiahiazo) -2, 5-diphenylterazoliumbromide, MTT]、二甲基亚砜 (dimethysulfoxide, DMSO) 均为Sigma公司产品, 羊抗鼠a-平滑肌肌动蛋白 (a-smoothmuscleaction, a-SMActiion) 、异硫氰酸罗丹明 (tetraethyrhodamineisothiocyanate, TRITC) 标志兔抗羊二抗均为SantaCruz公司, 六孔板 (Nikon公司) 。
1.2 仪器和设备
数显鼓风干燥箱 (GZX-9246MBE山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 、高压蒸汽灭菌锅 (SANYOLABOAUTOCLAVE MLS-3780) 、数显恒温水浴锅 (HH-2国华电器有限公司) 、DL-CJ-1N医用型洁净工作台 (北京东联哈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LDZ5-2医用离心机 (北京医用离新机厂) 、酶标检测仪 (德国Beckman) 、CKX31倒置显微镜 (OLYMPUS) 、细胞培养箱 (Thermoelectroncorporation3111 FormaSeriesⅡWater JacketedCO2Incubator) 。组织剪、止血钳、眼科剪、眼科镊 (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手术器械厂) 。
1.3 动物取材
1.3.1 无菌获取鼠主动脉:
取清洁SHR一只, 用8%的水合氯醛以浓度0.5ml/100g下腹部倾斜进针腹腔麻醉后, 浸入到75%的乙醇2~3min, 为避免过度刺激使大鼠清醒应保持头部暴露在乙醇外面。移入缓冲间, 无菌条件下仰卧固定四肢, 使用无菌手术剪和止血钳钝性分离皮肤、皮下组织, 依据解剖结构依次剥离心脏、双肺组织, 暴露脊柱可在脊柱旁边见胸主动脉, 更换手术器械, 沿主动脉弓之膈面下剪下主动脉, 用无菌PBS缓冲液反复冲洗, 洗净血凝块等杂质后, 置于盛有青霉素和链霉素的DMEM培养皿的冰袋上减慢代谢速度, 迅速移入到超净工作台进行进一步操作[3]。
1.3.2 中膜制备:
更换手术器材, 袖套样剥离血管外膜及粘连的组织, 清除血管外脂肪、结缔组织, 使用无菌眼科剪纵向切开血管, 使内膜向上平铺于无菌培养皿中, 用一次性无菌医用棉签擦拭内膜, 由上到下擦拭3~4遍清除内膜, 移入0.5mlEP管中, 滴入少量DMEM培养液, 防止组织块干燥, 用眼科剪在EP管中血管剪切成1mm×1mm的边缘整齐的肉糜组织块, 使用玻璃弯头吸管将切好的组织块均匀分装置于无菌一次性培养瓶中, 内膜面向上, 使组织块间距0.5cm, 于37℃、5%CO2孵箱内放置3~4h左右使组织块干涸并粘附后, 缓慢加入DMEM培养液, 使组织块完全浸入培养液, 置于CO2孵箱中继续静置3~5d, 避免振动和移动, 待有细胞从组织块周围游出后换液, 除去漂浮组织块并更换新鲜培养液[4]。
1.3.3 传代培养:
7d左右大部分细胞周围出现细胞晕, 待与相邻细胞晕相接触后, 然后迅速加入2%预热的胰蛋白酶消化1~2min, 待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多数细胞收缩变圆且漂浮后, 向培养瓶中加入20%的胰蛋白酶中止消化, 再用吸管吸取瓶中培养液轻轻捶打培养瓶壁, 使细胞尽可能多的脱落下来, 然后将培养瓶中的液体移入离心管, 以1000r/min离心, 5min后, 弃去上清液, 加入含有10%的胎牛血清制成的均匀细胞悬液, 按1∶2的比例将细胞悬液移入培养瓶, 每3d换液1次, 每次换2/3量, 保留1/3原培养, 放回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待细胞长至融合状态后, 可再传代。
2 主要观察指标
(1)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VSMC形态; (2) 细胞成活率检测及生长曲线; (3) MTT法测VSMC增殖; (4) 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VSMC形态。
2.1 VSMC形态
贴壁细胞光镜特征:×100镜下观察, A组摄于第5天, B组摄于第7天, C组摄于第11天。见图1。
注:A组摄于第5天, B组摄于第7天, C组摄于第11天。
2.2 成活率及生长曲线
取消化后重新混悬的原代细胞18ul, 加入浓度为0.4%台盼蓝溶液2μl, 使用一次性吸管反复抽吸混悬均匀后吸取10μl于计数板上, 镜下观察, 存活的细胞为不着色细胞, 蓝色细胞为异常或者死亡细胞, 存活细胞均在96%以上。绘制传代细胞生长曲线: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采用传代培养方法制成单细胞悬液, 调解细胞密度1×106/L接种于六孔板上贴壁24h后第1天收集1孔计数, 第2天收集第2孔细胞, 第3天同上, 培养第4天给未记细胞换液, 每次重复3孔, 使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更准确。
2.3 MTT法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调整细胞数1×105接种于96孔板, 孵育24h后避光条件下, 加入浓度为5mg/ml的MTT溶液, 每孔加入20μl, 培养箱中继续培养4h, 形成蓝色结晶, 每孔加入150ulDMSO溶液, 待结晶充分溶液后即可上机检测。采用酶标仪在490nm处测定各孔观察值密度。连续9d测定VSMC增殖能力, 光密度 (D490nm) 分别为:1d0.073±0.012, 2d0.071±0.010, 3d0.110±0.016, 4d0.133±0.010, 5d0.209±0.011, 6d0.215±0.015, 7d0.226±0.014, 8d0.232±0.012, 9d0.221±0.014。
2.4 培养细胞鉴定
第2、4代VSMC悬液接种于24孔板中分别进行爬片的制备, 待细胞生长亚融合时, 取出细胞爬片进行细胞免疫化学染色。分为实验组 (滴加一抗) 与空白对照组 (不加一抗) 。吸出培养基, PBS清洗1遍, 4%多聚甲醛室温固定20min, PBS清洗3遍, 0.2%Tritonx-100室温透膜10~15min。PBS清洗3遍, 0.1%山羊血清室温封闭30min, PBS清洗3遍, a-SMA (vsmc) , 一抗稀释为1∶250, 吸除一抗, PBS清洗3遍, 每遍3min, 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兔/鼠通用型二抗, 室温孵育1h。PBS清洗3遍后, DAB显色3~5min。PBS清洗3遍, 去除DAB。选染色均匀的区域, 在100倍视野下计数着色细胞占视野细胞总数的百分数, 共计数5个视野, 取平均值, 按着色细胞占视野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分别计1~4分, 1分为小于30%, 2分为30%~69%, 3分为70%~89%, 4分为90%~100%, 按细胞着色强弱 (Staininginrensity, SI) 记0~3分, 0分为不着色, 1分为着色弱, 2分为中等着色, 3分为强着色, 观察者为单盲计分, 每张切片的积分为PP×SI值, 每组取5张切片, 取均数做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VSMC形态
光镜观察原代第5天左右即可见数个组织块周围出现细胞晕, 单个细胞以垂直的方向从组织块边缘游出, 以三角形、梭形多见, 每日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贴壁、生长形态变化并拍摄照片。继续培养7~8d后, 细胞分裂增殖迅速, 进入对数生长期, 细胞呈多层、极性排列, 第11天后, 在组织块附近首次出现血管平滑肌细胞特征性的“谷-峰”结构, 峰:即多层细胞丘呈多层重叠、高低起伏状, 谷:即稀疏、单层排列的细胞如图1。
3.2 VSMC生长曲线
生长前2d无明显增殖 (P>0.05) , 提示此段时间细胞增殖能力较弱, 3~4d时较前2d变化显著 (P<0.05) , 提示此段时间细胞出现增殖, 5~8d变化与3~4d变化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此段时间细胞增殖旺盛, 与VSMC生长曲线结果一致, 所以于第5天传代为最佳时机, 7~8d为细胞分裂增殖高峰, 9d增殖速度减慢, 如图2。
3.3 免疫组化结果
第2代VSMC的a肌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著且广泛, 呈强阳性表现, 其PP与SI乘积均值为8.68±2.33, 培养至第4代时a肌动蛋白染色显著变浅, 稀疏。其PP与SI乘积均值为7.04±1.13, 与2代细胞免疫组化结果差异显著 (P<0.05) 。
注:*P<0.05。
4 讨论
已经证实VSMC是构成血管壁组织结构、功能的物质基础, 自身的改变是导致高血压的病理学基础[5,6]。随着分子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VSMC细胞表型的可塑性、增殖、迁移、分化、凋亡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分泌等方面的认识不断的深化[7]。
原代培养的细胞大小不一, 细胞周期为7~10d, 呈典型的“峰-谷”, 少量的为扁平的多角细胞, 细胞间紧密相靠, 呈“铺石路”样外观[8]。从细胞生长曲线观察, 可见细胞在第5天换液后呈显著增殖, 考虑与自身分泌的多种生长因子促进细胞增殖, 所以在第5天换液时建议保留1/3原液。MTT法进一步证实VSMC增殖高峰在7~8d左右, 建议可以在此期进行实验干预最佳。a-SMActiion在所有真核细胞中表达均高度保守, 公认是VSMC表型转化标志[9]。免疫组化差异提示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能发生了生理、生化、免疫、形态学及表型间转化, 尤其后者会导致细胞表面特异性的标志蛋白表达的差异, 导致第2代与第4代免疫组化的差异, 但这些改变具体有哪些?是否对实验结论产生质的影响?在传代过程中能否保持平滑肌细胞的一般特性?这些问题有待以后探讨解决。
参考文献
[1]Marks AR.Rapamycin:signaling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J].Trans plant Proc, 2003, 35 (3Suppl) :231-233.
[2]Owen GK, Kumar MS, Wamhoff BR.Molecular regul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differentiation development and disease[J].Physiol Rev, 2004, 84 (3) :767-801.
[3]林京, 张子力.改良植块贴壁法建立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模型[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6, 22 (4) :827-829.
[4]周晓莉, 雷寒, 柳青.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培养及鉴定[J].重庆医学, 2005, 6 (31) :877-878.
[5]Nie L, Wise ML, Peterson DM, et al.Avenanthramide, apolyphenol from oats, inhibits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enhances nitric oxide production[J].Atherosclerosis, 2006, 186 (2) :260-266.
[6]Iyemere VP, Proudfoot D, Weissberg PL, et al.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phenotypic plasticity and the regulation of vascular calcification[J].J Intern Med, 2006, 260 (3) :192-210.
[7]温进坤, 韩梅.血管平滑肌细胞[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5.
[8]郑辉, 薛松, 连锋, 等.兔血管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及生长特性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30 (9) :1095-1100.
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现代概念 篇5
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现代概念
1引言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全球范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由于其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而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低的特点,若不积极防治,有可能使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的心、脑、肾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急剧上升.
作 者:赵连友 作者单位: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710038刊 名:新医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NEW CHINESE MEDICINE年,卷(期):35(8)分类号: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 心血管系统疾病 药物治疗
如何及早发现继发性高血压 篇6
如何及早发现继发性高血压呢?一般来说,在刚开始发现血压升高时,医生都会给予一些必要的检查,以除外继发性高血压。相关检查包括血电解质、尿常规、血肌酐、血醛固酮、血皮质醇、血儿茶酚胺、肾和肾上腺B超或肾上腺CT。继发性高血压的血压控制非常不容易,只有把原发病祛除了或控制了,血压才能降下来。如果同时服用了三种降压药,血压还控制不下来,并出现下述情况,就要高度怀疑继发性高血压。
很多继发性高血压都有相应的症状和检查手段,可以用来和原发性高血压做鉴别诊断。
※顽固性低钾伴高血压时,要除外醛固酮增多症可能。
※突发高血压伴满月脸、水牛背、四肢纤细、腹部紫纹,同时发生血糖升高,代谢异常,要除外皮质醇增多症可能。
※血压忽高忽低,伴头痛、心慌、出汗、面色苍白,血糖升高,要除外嗜络细胞瘤可能。
上述3种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都与肾上腺肿瘤有关。一般采用肾上腺B超做初步筛查,但由于B超分辨率的问题,小的腺瘤经常看不到,如果有典型的上述症状,而且高血压难以控制,可进一步采用肾上腺CT来确诊。
※血压突然升高、居高不下,没有低血钾、满月脸、水牛背和血压波动,要除外肾血管性高血压。
※肾脏病变导致的高血压,除血压升高外,还有眼睑肿、下肢浮肿、贫血、大量蛋白尿等临床症状,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有助于诊断。
除了上述一些疾病可以通过不同检查手段来鉴别诊断外,了解病史也非常重要。长期口服避孕药、器官移植后长期口服激素,以及长期服用麻黄素、甲状腺激素、止痛药(消炎痛、保泰松等)、中枢兴奋药、某些抗抑郁药,长期服用某些中药如甘草等,都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导致药源性高血压的发生。夜间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由于夜间低氧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可导致高血压,也属于继发性高血压范畴,需要及时到呼吸科或专门的睡眠科就医。
虽然继发性高血压多数需要手术治疗治愈,但在手术前后仍然需要坚持药物治疗。有一部分患者手术后血压仍然不能完全保持正常,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继续服用降压药物。同时不能忽略良好的生活习惯。继发性高血压同样也受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饮食不当、吸烟酗酒、情绪急剧变化等,都会导致高血压的恶化,诱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建议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日常养生。要保持生活规律,起居有常,有劳有逸,饮食有节,低盐少脂,戒烟限酒。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境,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自我心理平衡,自我创造良好心境。避开易使人大悲大喜的激动场面,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摒弃动作。
自发性高血压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 , 雄性, 体重200 g~220 g, 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 合格证号:SCXK (京) 2007-0001。
1.1.2 实验药物 益肾降压合剂 (由桑寄生、女贞子、淫羊藿、生黄芪、炒枣仁、怀牛膝、泽泻、茯苓等组成) , 浓度504 g/L, 由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制剂室提供;拉西地平, 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每片4 mg。
1.1.3 试剂和仪器 Ⅰ型和Ⅲ型胶原一抗, 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德国Leica2235型切片机。
1.2 实验方法
1.2.1 分组及干预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方法, 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中药大、小剂量组, 每组大鼠10只。阳性对照组予拉西地平0.5 mg/ (kg·d) , 阴性对照组予蒸馏水10 ml/kg, 中药大剂量组予益肾降压合剂10.08 g/kg, 中药小剂量组予益肾降压合剂2.5 g/kg。各组连续灌胃8周。
1.2.2 样本取材和固定 实验结束后, 脱臼处死大鼠, 取大鼠胸主动脉, 甲醛固定, 常规脱水、浸蜡、包埋, 制作切片, 并进行HE染色。
1.2.3 检测方法 胶原特殊染色, 行Masson氏三色法染动脉胶原和Siriusred苦味酸染色法。用德国Leica公司 Qwin V3图像分析软件系统软件进行图像分析, 计算胶原面积与统计场总面积比值。Ⅰ型胶原 (ColⅠ) 和Ⅲ胶原 (ColⅢ)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SP法) 。
1.3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2 结 果
2.1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胶原含量的影响
胶原含量百分比在益肾降压合剂高剂量组、低剂量组, 阳性对照组分别为 (54.42±6.92) %、 (48.96±7.76) %和 (49.56±10.43) %, 与模型组比较 (72.12±5.53) %明显减少 (P<0.01) 。益肾降压合剂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Massion’s染色和Siriusred苦味酸染色法可见, 模型组各层胶原表达阳性, 中膜及外膜胶原明显增多, 排列不规则;益肾降压合剂高剂量组各层胶原表达较模型组减少;益肾降压合剂低剂量组、拉西地平组各层胶原表达较少, 排列较规则。
2.2 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免疫SP法
Ⅰ型胶原的表达:模型组Ⅰ型胶原表达强阳性, 主要在血管中膜、外膜表达, 呈棕黄或棕褐色;益肾降压合剂高剂量组Ⅰ型胶原呈阳性表达, 较模型组减少;益肾降压合剂低剂量组、拉西地平组阳性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Ⅲ型胶原的表达:正常血管壁以较粗大的Ⅰ型胶原为主, 而纤细的Ⅲ型胶原含量较少;模型组Ⅲ型胶原的表达在主动脉中膜、外膜表达阳性, 呈棕黄或棕褐色;益肾降压合剂高剂量组阳性表达较模型组减少;益肾降压合剂低剂量组、拉西地平组阳性表达明显减少。从实验结果分析, 益肾降压合剂能使主动脉胶原含量减少, Ⅰ型、Ⅲ型胶原表达减少, 从而改善了动脉弹性。
3 讨 论
老年人高血压病与中青年人高血压病有着明显不同的病理特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中, 有头晕、头昏、头痛、耳鸣或耳聋、健忘、腰膝酸软、夜尿频多、尿后余沥或失禁、神疲乏力、发白发落、牙齿松动等症状, 且出现率超过半数。肾气虚衰是老年高血压病病理机制的基本所在[1]。以补益肾中精气, 调和肾中阴阳为治疗大法。
益肾降压方中桑寄生平补肾气, 淫羊藿补肾助阳, 女贞子补肾滋阴, 三药相伍, 意在阴中求阳, 阳中求阴, 使肾气得以化生;黄芪益脾、肺之气, 又补元气, 壮后天以资先天;泽泻、茯苓淡渗利湿, 具有“导肾气使通”之意, 通导以补肾, 与补肾药相合, 彰肾之蒸化。如此诸药相配, 阴阳得以补充, 肾气虚衰自然能够恢复。桑寄生能增加冠脉流量[2];淫羊藿能扩张周围血管及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2];女贞子所含齐墩果酸具有强心利尿作用[3], 并能降低血脂, 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 保护肝脏[4];黄芪具有强壮、强心、降压、利尿、降血糖等作用, 加强心肌收缩力, 对缺血性心肌有保护作用[5];泽泻不仅能降压, 又有抗高脂血症、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脂肪肝及轻度降血糖作用[2]。这些结果表明, 益肾降压合剂药物组成不仅符合老年人高血压的病机特点, 而且又有现代药理学的基础。临床应用该法治疗老年高血压取得了显著疗效[6,7]。
研究高血压血管胶原含量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高血压的治疗目标不仅是使血压降低, 更重要的在于逆转靶器官损害。除血压因素外, 其他非血压机制也参与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 如大动脉功能损害及胶原代谢的异常均为重要因素。对大动脉而言, 血管顺应性的降低直接与管壁胶原含量的增多有关[8], 而小动脉的重塑中也有胶原合成与分解过程的参与[9]。血管壁胶原的主要成分为Ⅰ型、Ⅲ型, 分布于内膜下间隙、中膜及外膜。在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患者中, 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enin 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em, RAAS) 、内皮素 (endothelin, ET) 等胶原生成的刺激因素增强, 胶原合成增多;基质金属蛋白酶 (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 活性减弱, 胶原降解减少, MMP抑制因子作用增加, 导致胶原降解抑制增强, 致使胶原在体内积聚, 引起病理性纤维化。年龄增高, 能导致大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减少, 胶原含量增加, 动脉管腔变窄, 血管硬度增加, 弹性下降。
本实验发现, 胶原含量, 益肾降压合剂高剂量组、低剂量组, 阳性对照组较模型组明显减少 (P<0.01) 。Massion’s染色和Siriusred苦味酸染色法可见益肾降压合剂高剂量组各层胶原表达较模型组减少、益肾降压合剂低剂量组、拉西地平组各层胶原较少, 排列较规则。益肾降压合剂能使主动脉胶原含量减少, Ⅰ型、Ⅲ型胶原表达减少, 从而改善动脉弹性。该法治疗老年高血压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改善动脉弹性功能起作用。
参考文献
[1]郭伟星, 刘伟明, 林慧娟, 等.益肾降压流浸膏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0, 7 (3) :137-138.
[2]朱建贵.实用延寿中药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0:124;133;389.
[3]吴葆杰.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3:201.
[4]陈可冀.抗衰老中药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1989:246-247.
[5]熊昭阳.黄芪的研究概况与应用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 1983, 18 (5) :235.
[6]郭伟星.补益肾气法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的研究[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4, 18 (5) :304-310.
[7]郭伟星, 刘伟明, 孙娜, 等.康衡降压颗粒对高血压模型动物降压作用的实验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 24 (2) :304;306.
[8]Benetos A, Laurent L, Asmar RG, et al.Large artery stiffness in hypertension[J].Hypertent, 1997, 15:s86-s89.
自发性高血压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SHR大鼠24只,12周龄,体重(182±18.5)g,雌雄各半。选取12周龄、雌雄各半的Wistar-Kyoto(WKY)大鼠8只,体重(195±18.9)g,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养肝益水颗粒(由黄芪、菟丝子、益母草、芡实、怀牛膝、丹参等组成),由安徽省中医院制剂中心提供;卡托普利由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生理盐水由安徽丰原药业生产;尿MA试剂盒购自上海太阳生物公司;ET-1试剂盒购自北京华英生物技术研究所;NO、vWF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有限公司;BP-6动物血压测量仪购自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
1.2 方法
将24只SHR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组(养肝益水颗粒)、西药组(卡托普利组)、模型组,每组8只;WKY大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中药组(养肝益水颗粒)以相当于成人每天口服剂量的5倍量即15.5g/(kg·d)生药的混悬液灌胃;西药组(卡托普利组)以相当于成人剂量的两倍即以10.2 mg/(kg·d)混悬液灌胃;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均每日灌服生理盐水1次;灌服量均为2mL,共6周。饲养温度16℃~24℃,采用12h光照。实验期间给予标准大鼠饲料,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
1.3 检测方法
每天灌胃前,先用红外线照射鼠尾动脉15min,定时测量大鼠的收缩压(SBP),连续测量3天,取平均值。给药后1周、2周、4周、6周时分别以同样方法测量鼠尾动脉收缩压。于给药前后搜集大鼠24h尿,留取2 mL,保存温度-20℃,待统一检测。ET-1、NO、vWF水平:麻醉后从大鼠颈部动脉抽取2mL抗凝血,迅速以2 000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于子弹头中备测。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存状况
24只12周龄SHR大鼠以及8只12周龄WKY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组(养肝益水颗粒)、西药组(卡托普利组)、模型组各8只,正常对照组8只。灌胃中药组、西药组各死亡1只,可能误吸死亡。实际获得30只大鼠实验数据。治疗后各中药组、西药组SHR大鼠毛色及精神状况均较治疗前佳,活动较多;模型组精神状况欠佳,活动量少;WKY大鼠精神状态较好,无明显变化。
2.2 各组大鼠血压比较
治疗前SHR大鼠血压显著高于WKY大鼠(P<0.01),模型组大鼠的血压呈进行性增高的趋势,而中药组、西药组均能降低血压进行性增高的趋势。12周龄SHR大鼠的血压仍然处于自发性升高的阶段。西药组降压效果最好,但与中药组在降压的幅度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在治疗前后血压显著下降(P<0.05),在第6周时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mmHg
2.3 各组大鼠尿MA比较
治疗前后各组SHR大鼠尿MA均高于正常组(P<0.01);且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4 各组大鼠血管内皮NO、ET-1、vWF因子水平的比较
治疗后中药组、西药组血管内皮ET-1、vWF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正常对照组相近(P>0.05);NO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高血压可导致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等靶器官的进行性损害,直至其发生功能衰竭。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机制:随着高血压程度加剧、病程加长,高血压导致肾小球内高压力、高灌注、高滤过率,肾小球毛细血管损伤,通透性增加,使微量白蛋白尿丢失增加,发生临床微量白蛋白尿。此时,如果严格控制血压,尚可稳定,甚至逆转早期肾损害的加剧趋势。
中医学根据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多归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但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认识无明确记载。我院名老中医周宜轩教授认为[4],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主要病机是:肝肾阴虚兼血瘀。“乙癸同源”,肝肾阴虚,“肾藏精”功能失调,精微外漏,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阴液不足,加之“久病必瘀”,瘀血内生。因此,血脉瘀阻是高血压发展的必然转归。周宜轩教授采用补肝肾、活血脉、固精微大法,创制养肝益水颗粒,临床疗效显著。先前的临床研究表明[5],在西医常规降压药物基础上,加用养肝益水颗粒可以更好地控制血压,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这种作用独立于降压之外,可能与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炎性细胞因子有关。蔡曼曼等[6]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到,养肝益水颗粒干预SHR大鼠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磷脂酰肌醇-3和蛋白激酶B进而发挥其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保护作用。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降低血压对于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内皮功能障碍是介导高血压血管负面影响的重要机制之一[7]。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vWF释放增多。王晓春等[8]发现高血压病人的vWF明显高于正常组。ET-1为强大的血管内皮收缩因子,NO为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本研究表明,治疗6周后养肝益水组血压大鼠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降低大鼠血压进行性增高的趋势。治疗后养肝益水颗粒组血管内皮ET-1、vWF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NO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因此,养肝益水颗粒通过对血管内皮细胞因子的干预,从而发挥其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降低血压,保护肾损害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1.
[2]张琪,徐瑞,范贵娟.通心络防治高血压肾损害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2):277-279.
[3]Kcdziora-Komatowska K,Czucxzeko J,Pawluk H,et al.The markers of oxidative stress and activity of the antioxidant system in the blood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arterial hypertension[J].Cell Mol Biol Lett,2004,9(4A):635-641.
[4]张叶祥.周宜轩用养肝益水颗粒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经验探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2(11):1520-1521.
[5]张叶祥.养肝益水颗粒对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3,45(11):13-15.
[6]蔡曼曼,龙子江,周宜轩,等.养肝益水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组织TGF-β、PI3K和PKB的影响[J].药物评价研究,2013,36(4):257-260.
[7]毛文星,李冰,王志梅,等.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高血压[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19):3770-3774.
自发性高血压 篇9
1.1 动物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 , 18周龄, 雌雄各半, 体重 (180±10) g (雌) , (210±10) g (雄) 。由上海市瑞金医院提供。正常Wistar大鼠, 18周龄, 雌雄各半, 体重 (200±10) g (雌) , (260±10) g (雄) 。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提供。
1.2 分组及给药
SHR共分为3组, 每组8只, 分别为:模型组, 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卡托普利 (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 组 (5mg/100g体重) ;丹芪葛根汤组, 由中药丹参、黄芪和葛根 (均购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加工精制为每ml含生药1.0g, 按0.96g/100g体重给药, 每日早上以灌胃给药, 连续用药8周后取材。另设立正常对照组, 为正常的Wistar大鼠, 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1.3 指标测定
1.3.1 心肌肥厚程度的检测
实验大鼠称体重 (BW) , 取SHR大鼠心脏, 以室间隔+左心室重量作为左心室重量, 分别称取全心重 (HW) 及左心室重量 (LVW) , 并计算全心重/体重 (HW/BW) 、左室重/体重 (LVW/BW) 。
1.3.2 心肌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含量测定
采用放免法。放免药盒购自北方放免公司。批内变异系数2.9% (AngII) 。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undefined表示, 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组间t检验、方差分析。
2结果 见表1。
与模型组比较△P<0.05, △△P<0.01
3讨论
心肌肥厚是高血压的重要合并症。AngⅡ诱导心肌肥大的信号转导机制是目前研究较多的内容。AngII是蛋白合成的重要刺激因素, 特别是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1]。研究显示血管活性物质主要是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激活相应的G蛋白进而激活多种胞浆内信号转导分子, 最终影响基因转录及蛋白质合成, 导致心肌肥大。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是受多因素、多环节调控的, 且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这给开发心肌肥厚的防治用药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国内外不少研究新发现:发病前给药或膳食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血压上升和 (或) 左室肥厚的形成[2], 但只对高血压引起的左室肥厚起一定的干预或退缩作用。同时西药存在的毒副作用, 较严格的用药时机以及长期服用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等均限制了它在临床防治领域内的发展, 中医药在此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丹芪葛根汤组方中的黄芪是我国传统中药, 对于心血管疾病有诸多治疗作用, 并可降低血中升高的去甲肾上腺素[3], 且有抗心肌纤维化、降低血中抗Ⅱ型胶原抗体及保护心肌、改善心功能和降低血压, 降低血浆肾素活性的作用, 这可减轻或逆转左室构型的重塑。丹参可通过不同的药理学活性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增殖, 以及抑制AngⅡ介导的Ca2+内流而保护心肌, 防止心肌细胞的肥大[4]。有研究发现丹参能抑制SHR大鼠左室肥厚的形成, 具有抗心肌肥厚作用, 这可能与丹参抑制了心脏局部的RAAS有关[5];还发现丹参具有降低心肌PKC的表达, 抑制LVH形成的作用。葛根可扩张心肌血管增加血供, 具抗缺血缺氧的功效;并具有降压、舒张血管、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本实验结果显示, 丹芪葛根汤可抑制左心室肥厚, 使左心指数降低, 降低大鼠心肌AngⅡ的水平。综观全方通过活血化瘀改善心肌微循环, 减轻心肌纤维化等药效而达到肥厚心肌的重塑作用。
参考文献
[1]Ramires FJ, Sun Y, Weber KT.Myocardial fibrosis associated with Aldo-sterone or Angiotensin II administration:attenuation by calcium channel blockader.J Mol Cell Cardiol, 1998, 30 (3) :475.
[2]晋学庆, 陈达光, 吴可贵, 等.卡托普利治疗SHR大鼠遗传血压, 左室肥厚及心肌胶原的影响.高血压杂志, 1998, 30 (1) :222.
[3]洪缨, 许少珍, 曾得源, 等.实用性心肌肥厚大鼠血浆与心肌儿茶酚胺含量变化及黄芪的影响.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2, 22 (4) :368.
[4]Takahadshi K, Ouyang X, Komatsu K, et al.Sodiumtanshinone IIAsulfon-ate derivedfromdanshen attenuates hyperrophy induced by angiotensin II in cultured neonatalrat cardiac cells.Biochem Pharmacol, 2002, 64 (4) :745.
自发性高血压 篇10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实验开始于2014年8月12日, 历时10周到2014年10月14日结束。24只大鼠均于重庆藤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购入, 其中16只同批次的SHR、ATV以及8只WKY大鼠, 均为体重在120~150 g的8周龄雄性大鼠, 清洁级。将16只8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各8只, 分别为阿托伐他汀组 (ATV组) 与自发性高血压对照组 (SHR组) ;另选取8只同周龄大鼠作为正常血压WKY组。对ATV组进行阿托伐他汀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灌胃, 50 mg/ (kg·d) ;对SHR组与WKY组进行等容量蒸馏水灌胃, 测量3组大鼠血压, 5周/次;持续干预10周后, 每隔5周测1次血压。10周后, 观察大鼠血压、血脂水平, 计算心肌肥厚指标, 采用免疫组化及RT-PCR观察PPARγ和p21的表达。
1.2 血压测定
采用尾袖法无创式测大鼠血压, 从第八周龄开始, 每5周测血压1次。
1.3 左室质量指数
10周后大鼠空腹称取体重 (BW) , 使用2.5%戊巴比妥钠进行注射麻醉, 剂量50 mg/kg, 腹主动脉抽取2 ml血液进行检测, 分别检测TC、TG、HDL-C、LDL-C水平。将大鼠心脏取出吸干并称其重量 (HW) , 并分离出左心室 (包括室间隔) , 冲洗及吸干后称取左心重 (LVW) ;计算心脏重量与体重的比值 (HW/BW) 以及左心室重点与体重的比值 (LVW/BW) , 并以此作为判断心肌肥厚的指标。自心尖部取心肌组织约4 mm放入10%甲醛内固定, 用于制备组织蜡块。剩余左心室组织保存于-80℃冰箱内用于提取RNA。
1.4 血脂测定
将采集的腹主动脉血离心分离得到血清, 采用Hitachi全自动化学分析仪测定血清中TC、TG、LDL-C及HDL-C的水平。
1.5 心肌组织形态学检测
将石蜡包埋的心肌组织用石蜡冰冻切片机 (LEICA SM2500E) 切片, 厚度为4μm, HE染色,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
1.6 心肌细胞p21、PPARγ的分布
严格按照SABC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使用由美国Santa Cruz公司生产的鼠抗鼠p21单克隆抗体以及鼠抗鼠PPARγ单克隆抗体作为一抗;由中国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羊抗鼠Ig G作为二抗。光学显微镜下显示, 心肌细胞正常状态下呈蓝色细胞核, p21、PPARγ的表达呈棕色 (+) 。每只大鼠均随机抽取5张切片在×400的高倍镜下观察阳性心肌细胞所占比例, 计算其蛋白的表达率。
1.7 心肌组织p21、PPARγm RNA表达水平
取100 mg心肌细胞标本, 采用TRIzol法对标本进行总RNA提取, 并使用UV-2500紫外线分光光度计算RNA纯度, 取2μg总RNA根据逆转录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逆转录反应, 制备c DNA, 作为PCR反应的模板。使用中国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合成的引物具体见表1。在94℃温度下预变5 min, 后进入30个循环。预变过程:预变30 s后温度降至56℃退火, 30 s, 温度升至72℃延伸30 s, 最后温度定为74℃延伸5 min。使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PCR终产物8μL, 时间约40 min, 采取凝胶成像仪对条带的灰度值进行分析, 计算基因、GAPDH的灰度比作为m R-NA的表达相对量。
注:与WKY组比较, aP<0.05;与SHR组比较, bP<0.05。
1.8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 17.0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多组间变量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法分析, 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PARγ和p21 m RNA的表达与心肌肥厚指标的相关性。
2 结果
2.1 阿托伐他汀药物对血压、血脂水平的影响
ATV组和SHR组的血压均显著高于WKY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而ATV组和SHR组两组间的血压,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10周后, ATV、SHR两组血脂水平均明显低于WKY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阿托伐他汀干预后ATV组血脂水平与SHR组相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注:与WKY组比较, aP<0.01。
2.2 阿托伐他汀药品对心肌肥厚指数的影响
对比发现, SHR组大鼠HW/BW、LVW/BW明显高于WKY组大鼠;ATV组上述指标均降低且与SHR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并未降至正常水平, 与WKY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结果见表3。
2.3 心肌组织的光镜下观察
WKY组:形态正常, 排列整齐, 无明显肥大;SHR组:形态异常、排列紊乱, 明显肥大, 部分心肌纤维出现断裂;ATV组:介于WKY、SHR两组之间, 形态及排列较SHR组相比较为整齐规则, 心肌纤维断裂较少, 细胞肥大较少。见图1。
A:WKY组;B:SHR组;C:ATV组。
2.4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结果显示:p21、PPARγ蛋白均在大鼠心肌细胞核内表达, SHR组和ATV组PPARγ和p21蛋白的 (+) 表达率均低于WKY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TV干预后, PPARγ和p21的 (+) 表达率明显上升, ATV组高于SHR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图2、图3。
A:WKY组;B:SHR组;C:ATV组。表达 (+) 的心肌细胞核呈棕黄色 (如白色箭头所示) , 表达 (-) 的心肌细胞核呈蓝色 (如黑色箭头所示)
A:WKY组;B:SHR组;C:ATV组
2.5 RT-PCR结果
结果显示:SHR、ATV两组大鼠p21、PPARγm 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WKT组大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TV干预后, p21、PPARγm RNA的表达均上升, ATV组高于SHR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图4、表4。
注:与WKY组相比较aP<0.05;与SHR组相比较*P<0.05。
2.6 p21、PPARγm RNA与心肌肥厚相关性
p21 m RNA的表达与HW/BW、LVW/BW均呈高度负相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0.708、-0.667, P<0.0001) ;PPARγm RNA的表达与HW/BW、LVW/BW同样均呈高度负相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0.859、-0.902, P<0.0001) 。
3 讨论
高血压可使心肌肥厚、心室重构, 是对心脏损伤的表现之一, 也是引起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1]。研究表明, 他汀类药物除降脂外还可干预细胞周期, 以此对多种肿瘤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行增殖与凋亡调节, 但现如今对心肌细胞增殖与凋亡是否也通过干预细胞周期改善心室重构目前尚不清楚。
近年有研究表明, 在心肌肥厚的发病机制中, p21参与其中并起到重要作用。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表明, 左心室肥厚可使p21蛋白表达能力下降, 引起心肌细胞肥大[4]。且还有学者对阿托伐他汀的研究中发现, 他汀类药物可通过下调细胞周期蛋白相关的抑制蛋白促进细胞周期蛋白的表, 使细胞衰老过程减慢。也有研究表明, 他汀类药物主要通过对p21、p27的调节实现对肿瘤细胞周期调节的过程[5]。该实验结果表明, p21表达降低可介导心肌细胞的肥大、促进心肌细胞增殖, 从而参与心肌肥厚的发生。
有研究表明[6]PPARγ的活化可能与心肌细胞肥大的负性调节有关, 可抑制心肌细胞增殖, 进而改善心室重构。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发现, 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心肌中PPARα、PPARβ、PPARγ的表达有促进作用, 明显减少了左心室壁的厚度, 逆转心室重构[7]。也有学者对压力负荷诱导心肌肥厚的大鼠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 阿托伐他汀可使左心室壁厚度减小, 上调PPARγ蛋白的表达。因此, PPARγ的激活应用阿托伐他汀改善心肌肥大的作用有极大关系。在该实验中, PPARγ表达上调可改善心肌肥厚症状, 也证实了PPARγ表达可对心肌肥厚起到负调控作用, 与既往研究基本相符[8]。
在心血管方面, Li M等[9]在体外的研究结果表明, PPARγ活化可通过诱导血红素加氧酶-1 (heme oxygenase-1, HO-1) 的表达及上调p21的表达来抑制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Zhang D等[10]在体内实验中也同样表明, 肺动脉高压大鼠PPARγ的激活可明显降低右心室的收缩压, 抑制右心室肥厚, 部分抑制肺血管的重构, 其机制可能与上调HO-1 and p21的表达有关。通过该研究可推测, 阿托伐他汀可激活心肌PPARγ进行表达, 间接影响p21表达上调, 在两者共同作用下抑制了心肌肥大、心室重构等症状, 而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该研究中还发现, 阿托伐他汀并不影响血脂水平, 结果提示其对心脏的改善作用与血压无关, 但本文研究样本较小, 可能影响此结果。
综上, 阿托伐他汀可自行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中PPARγ、p21上调以对细胞周期进行调节, 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具有改善作用。
参考文献
[1]Yang W, Qi Q, Zhang H, et al.p21 (Waf1/Cip1) Polymorphisms and Risk of Esophageal Cancer[J].Ann Surg Oncol, 2010, 17 (5) :1453-1458.
[2]Chen J.Contribution of p16IN4Ka and p21WAF1 pathways to induction of premature senescence of human endothelial cells:permissive role of p53[J].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05, 290 (4) :H1575-1586.
[3]Chai J, Charboneau AL, Betz BL, et al.Loss of the h SNF5 gene concomitantly inactivates p21CIP/WAF1 and p16IN4Ka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replicative senescence in A204 rhabdoid tumor cells[J].Cancer Res, 2005, 65 (22) :10192-10198.
[4]Kramer DL, Chang BD, Chen Y, et al.Polyamine depletion in human melanoma cells leads to G1 arrest associated with induction of p21WAF1/CIP1/SDI1, change in the expression of p21WAF1-regulated genes, and a senescence-like phenotype[J].Cancer Res, 2001, 61 (21) :7754-7762.
[5]Tanner FC, Boehm M, Akyurek LM, et al.Differential effects of the 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s p27 (Kipl) , p21 (cip1) , andp16 (Ink4) o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Proliferation[J].Circulation, 2000, 101 (17) :2022-2025.
[6]Assmus B, Urbich C, Aicher A, et al.HMG-Co A reductase inhibitors reduce senescence and increase proliferation 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via regulation of cell cycle regulatory genes[J].Circ Res, 2003, 92 (9) :1049-1055.
[7]Han L, Li M, Liu Y, et al.Atorvastatin may delay cardiac aging by upregulating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 in rats[J].Pharmacology, 2012, 89 (1-2) :74-82.
[8]Grip O, Janciauskiene S, Lindgren S.Atorvastatin activates PPAR-gamma and attenuates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human monocytes[J].Inflamm Res, 2002, 51 (2) :58-62.
[9]Li M, Li Z, Sun X, et al.Heme oxygenase-1/p21WAF1 mediates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gamma signaling inhibition of proliferation of rat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J].FEBS J, 2010, 277 (6) :1543-1550.
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西医治疗 篇11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占高血压的95%以上,目前已成为最大的导致死亡的单一因素,它是脑卒中、冠心病、肾脏疾病及心衰的潜在危险因素,它可引起多器官损害。本人学习了近年来西医、中医及非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研究文献,以供临床诊治参考。
1原发性高血压的定义及血压水平分类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在绝大多数患者中(95%以上),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1999年高血压诊断分级标准为: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SBP)≥140 mmHg或舒张压(DBP) ≥90 mmHg,根据血压水平,高血压再分1、2、3级。理想血压:收缩压<120 mmHg和舒张压<80 mmHg。
正常血压:收缩压<130和舒张压<85 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130~139 mmHg和舒张压85~89mmHg。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 mmHg或舒张压90~99 mmHg;亚组:临界高血压:收缩压140~149 mmHg或舒张压90~94 mmHg,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 mmHg或舒张压100~109 mmHg。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 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 ≥140 mmHg和舒张压<90 mmHg;亚组:临界高血压:收缩压140~149 mmHg和舒张压<90mmHg。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属不同级别时,应按两者中较高的级别分类。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服抗高血压药,血压虽已低于140/90 mmHg,亦应诊断为高血压。
2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2.1 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中,高血压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基因变异和突变:肾素-血管紧张系统是调节机体纳钾平衡、血容量、和血压的重要环节。
2.2 环境因素 包括个体行为因素如吸烟、饮酒与肥胖,和饮食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饮食摄入盐量与血压呈正相关。
2.3 其他因素 包括神经内分泌因,如去甲肾上腺素、神经肽Y、内皮素等分泌失调;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的过度激活在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几何构型改变的密切相关性;微量元素缺乏 如锶、锌、铜、硒、铁、镁、维生素E与高血压呈负相关;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呈正相关等。
3 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
当前认为降低血压应采取的原则如下:(1)采取较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有的疗效,而不良反应量小,如有效而不满意,可逐步增加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2)为了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每天24小时内血压稳定于目标范围内,如此可以防止从夜间较低血压到清晨血压突然升高而猝死、卒中或心脏病发作,在达到此目的,最好使用一天给药一次而24 h持续有效的药物;(3)为了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用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的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物联合治疗。
4 高血压的治疗
高血压病的治疗的目标:降低血压,使血压恢复至正常( < 140/90mmHg)或理想水平(<120/80 mmHg),对中、青年病人(<60岁)、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病人,应使血压降至130/80 mmHg以下。老年人至少降至正常高值(140/90 mmHg)
4.1一线药物治疗
4.1.1单独给药B-受体阻滞剂:本类药物具有良好的降压和抗心率失常作用,而且减少心肌氧耗量,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病人,对合并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后高血压、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交感神经活性增高患者(高血压发病早期伴心率增快者,社会心理应激者,焦虑等精神压力增加者,围手术期高血压,高循环体力状态如甲亢、高原生活者)更为适用。治疗高血压多选用具有心脏B1受体选择性、长效或缓释的品种,如美托洛尔25~50 mg每日1~2次,或索洛尔2.5~5 mg,每日1次。但目前B-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线降压药物受到挑战,一些研究认为B-受体阻滞剂可降低生活质量,增加新发糖尿病,而且对卒中、冠心病死亡及总死亡率无益,服药耐受性差,所以建议不宜继续推荐为抗高血压治疗的一线物。也有大量研究充分肯定B受体阻滞剂作为降压药物的疗效。其实高血压治疗应提昌个体化原则,因此B受体阻滞剂在治疗高血压时一律列为首选或一概排在其他降压药之后都是片面的。
钙拮抗剂(CaA):可用于中重度高血压,尤其适用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是近年来应用的新型降压药,主要是通过Ca2+内流和细胞内Ca2+移动的阻滞而影响心肌和平滑肌细胞收缩,使心肌收缩性降低,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血压下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1):降压作用是通过抑制转换酶而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对各种程度的高血压均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试验证实,ACEI可改善心室重构,减少心衰的再住院率及降低死亡率,明显延缓肾功能恶化,因此对高血压患者伴有心力衰竭、左室肥厚、心肌梗死后、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等合并症的病人尤其适用。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适应症与ACEI相同,但不存在干咳,降压作用平稳,可與大多数降压药物合用。常用药有氯沙坦(50~100 mg,每日1次)、缬沙坦(80~160 mg,每日1次)、厄贝沙坦 (150~300 mg,每日1次)、坎地沙坦(8~16 mg,每日1次)、替米沙坦(80 mg,每日1次)。
а-受体阻滞剂:分为选择性及非选择性两类,非选择性类A受体阻滞剂(如酚妥拉明),除用于嗜铬细胞瘤外,不用于一般高血压的治疗。选择性A1受体阻滞剂通过对突触后A1受体阻滞,对抗去甲肾上腺素的动静脉收缩作用,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4.1.2联合用药 若单独给药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选择多种药物联合治疗,药物联合治疗有助于各种主要血压维持机制,消除由于个人遗传差异而引起能对药物不同反应,添加或补充药理作用,中和不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从而防止单药治疗时血压降低触发的代偿反应,降低单一药物剂量,将不良反应降至最小。利尿剂和ACEI一定剂量联用几乎是理想的抗高血压治疗方案,这两种药物均可降低伴高肾素水平、低肾素水平或肾素水平正常的高血压患者, 在联合用药方面,钙拮抗剂与?受体阻滞剂、ACEI在钙拮抗剂、利尿剂与?受体阻滞剂、а受体阻滞剂与?受体阻滞剂联用,均是合理降压配伍。联合用药可以两两组合,也可以三四组合,美国国家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委员会第七次报告指出,当血压超过正常血压20/10 mmHg时,需要2种或更多的抗高血压药物联合使用,以达到目标血压水平。
自发性高血压 篇12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品、试剂和仪器 左旋氨氯地平[S (-) -amlodipine]吉林天风公司惠赠;Powerlab 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澳大利亚, AD Istrument;BP-6无创血压测量系统: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
1.2 动物及分组 20只13周龄的雄性SHR随机分为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组 (SHR-A) 与高血压对照组 (SHR-C) , 各10只, 另选同周龄Wistar-Kyoto (WKY) 大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 (WKY组) , 动物均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采用灌胃法给药, 左旋氨氯地平组2 mg/ (kg·d) , 溶于2 mL生理盐水;WKT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治疗时间为12周。采用尾动脉测压方法于用药前和用药后4周、8周、12周测定大鼠血压。
1.3 在体心功能监测 全部动物末次给药后禁食, 自由饮水, 12 h后, 25%乌拉坦 (1 g/kg) 腹腔注射麻醉动物后, 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 颈前正中做约4 cm的切口, 分离出右侧颈总动脉, 将充满肝素生理盐水的聚乙烯塑料导管经右颈总动脉插入左心室, 观察左心室压力变化, 压力信号输入Powerlab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 经Chart 5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记录心率 (HR) 、左心室收缩压 (LVSP) 、左室舒张期末压 (LVEDP) 和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 (±dp/dtmax) 。既往的研究证实±dp/dtmax与左室内压密切相关[5], 因此, 分别用+dp/dtmax/LVSP和-dp/dtmax/LVSP来表示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测定完毕后取出心脏, 沿室间隔剪开左右心室, 以滤纸吸干水分后分别称量左心室质量, 计算左心室湿重/体重指数, 用以表示左室肥厚程度。
1.4 心肌ET-1含量检测 取部分左心室肌组织, 吸去血迹, 称重, 加入生理盐水1 mL研磨, 制成匀浆, 4 ℃ 3 000 r/min离心取上清, -20 ℃保存。放免法测定心肌组织ET-1含量。碘[125I]内皮素放射免疫分析药盒购自北京普尔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5 总RNA提取与cDNA合成 取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约50 mg, 置于液氮中备用。按照Promega公司SV 总RNA纯化系统试剂盒操作说明提取组织总RNA, 使用Agilent公司 2100 生物分析仪对总RNA进行完整性检测及浓度测定。cDNA合成使用TAKARA RNA LA PCRTM Kit (AMV) Ver1.1, 反应液配制按试剂盒要求操作。
1.6 荧光实时定量PCR测定心肌preproET-1 mRNA的表达 由于在机体内首先合成前内皮素原1 (preproET-1) , 然后经过裂解和水解生成有生物活性的ET-1, 因此参照文献检测ET-1前体物质preproET-1的基因表达[6], 核糖体蛋白L32 (Ribosomal Protein L32, rpL32) 作为内参基因。TAKARA公司合成基因引物。preproET-1上游引物:5 - ACCTGTCTTCGTTTGCATCC -3 下游引物为:5 - GCTTGAGTCAGACACGAACA -3, 扩增产物197bp;rpL32上游引物:5 - CACAGCTGGCCATCAGAGTCA -3, 下游引物:5 - AAACAGGCACACAAGCCATCTATTC -3。按照试剂盒说明配置反应体系。PCR反应液购买于TAKARA公司的SYBR Prime ScriptTM RT-PCR Kit (Perfect for Real-Time, 反应体系为25 μL) 。实时定量PCR在Stratagene公司Mx3005P荧光实时定量PCR仪上进行。反应程序为:95 ℃预变性10 min, 1个循环;95 ℃变性30 s, 对应试验退火温度30 s, 74 ℃检测, 10 s, 40个循环;95 ℃孵育1 min, 对应退火温度95 ℃, 30 s, 30 s绘制溶解曲线。实时定量PCR结果由荧光定量分析仪自动采集给出目的基因和参比基因的Ct值, Ct值为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 参照文献将Ct值转化为相对倍数, 基因表达量采用实验组/对照组=2-△△Ct进行计算[7], 其中△△Ct= (Ct目的-Ct参比) 实验- (Ct目的-Ct参比) 对照。
1.7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2 结 果
2.1 左旋氨氯地平对收缩压的影响
左旋氨氯地平可显著降低SHR收缩压, 药物干预12周后, SHR-A组收缩压显著低于SHR-C组 (P<0.01) 。详见表1。
2.2 左旋氨氯地平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与WKY组相比, SHR-C组LVW/BW明显升高, 左旋氨氯地平干预能够显著降低SHR的LVW/BW (P<0.01) ,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SHR的左室肥厚。详见表2。
2.3 左旋氨氯地平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与WKY组相比, SHR-C组的LVSP明显升高, +dp/dtmax/LVSP与-dp/dtmax/LVSP显著降低, 表明SHR存在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 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能够改善SHR的左室功能障碍 (P<0.05) , 但尚未能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详见表3。
2.4 左旋氨氯地平对心肌ET-1的影响
同WKY组相比, SHR组的心肌ET-1水平显著升高 (151.32 pg/g±27.89 pg/g vs 207.69 pg/g±16.09 pg/g, P<0.05) ;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能够降低SHR心肌ET-1的水平 (207.69 pg/g±16.09 pg/g vs 184.43 pg/g±16.78 pg/g, P<0.05) 。
2.5 左旋氨氯地平对心肌preproET-1
mRNA表达的影响 采用2-ΔΔCt方法[7], 将Ct值转换为相对倍数。SHR-C组心肌组织preproET-1 mRNA的表达是WKY组的1.94倍 (P<0.01) ;SHR-A组心肌组织preproET-1 mRNA的表达量是WKY组的1.54倍, 与SHR-C组相比降低约20%, 且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4。
3 讨 论
高血压所引起的左室肥厚分为向心性肥厚和离心性肥厚, 左室肥厚曾经被认为是机体对于室壁负荷过重的代偿性反应。然而, 目前这种适应性肥大的概念受到了挑战。许多动物实验证实不论何种程度的左室肥厚都对左室功能及生存是有害的[1], 而多项临床研究也证明不论向心性或是离心性肥厚均影响患者的预后[8,9,10]。因此, 对于高血压患者早期干预, 防止并逆转心室肥厚是抗高血压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荟萃分析[11]显示, 经过药物治疗逆转心室肥厚能够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Nayler[12]报道, 氨氯地平能够延缓SHR的心脏肥厚的发展。氨氯地平是消旋体化合物, 而其左旋异构体是否同样具有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 尚不得而知。本研究首次探讨了左旋氨氯地平对SHR左室肥厚的在体作用。结果发现, 与正常WKY大鼠相比, SHR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W/BW升高, 而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12周, 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可显著降低SHR的左心室质量指数。提示左旋氨氯地平具有一定的抑制SHR左室肥厚的作用。
Bing等[13]的研究显示, 左室肥厚在心力衰竭的发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SHR的心功能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受损。本试验结果亦显示SHR的+dp/dtmax/LVSP与-dp/dtmax/LVSP均低于WKY大鼠, 表明SHR的左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均受损, 与文献报道相符。而左旋氨氯地平干预可以显著提高SHR的+dp/dtmax/LVSP与-dp/dtmax/LVSP, 改善SHR的左室收缩舒张功能。
左室肥厚是由血流动力学改变和神经体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4], 因此左旋氨氯地平改善左室肥厚的机制, 除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外可能尚有神经体液因素的参与。内皮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血管收缩物质, 目前发现的内皮素包括ET-1、ET-2和ET-3, 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ET-1。本研究显示, 同WKY大鼠相比SHR的心肌ET-1含量明显增加, preproET-1 mRNA的表达也显著升高, 是正常大鼠的1.94倍。既往研究证实ET-1能够促进心肌细胞生长和胶原合成, 引起左室肥厚[15,16]。离体实验也证实ET-1是一个强力的心肌细胞生长因子, 能够引起心肌细胞肥大。体内ET-1的来源包括血管平滑肌细胞、心内膜和心肌细胞, 通常认为血管内皮细胞是ET-1的主要来源, 但近来研究证实心肌细胞也是ET-1的重要来源之一, 并且在心肌肥厚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7]。Arai等[18]研究显示, 在主动脉结扎导致左心室压力负荷过重引起的动物模型中, 心肌细胞表达ET-1增高。Sakai等[19]研究显示, 给予ET-1拮抗剂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左室功能障碍和防止左室重构。同时, 有研究显示, ET受体拮抗剂治疗还能够防止高血压动物的心脏纤维组织增生[20,21]。因此, ET-1在心肌重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发现, 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可显著降低SHR心肌中ET-1含量和preproET-1 mRNA的表达, 这可能是其抑制左室肥厚、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摘要: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 左室肥厚的影响, 并探讨其对内皮素 (ET-1) 的作用。方法20只SHR随机分为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组和高血压对照组, 同周龄的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给药12周, 测量左室肥厚指标的变化, 采用心室导管法检测心功能的变化, 放免法测定左心室心肌ET-1含量, 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左心室心肌中前内皮素原 (preproET-1) mRNA的表达。结果与高血压对照组相比左旋氨氯地平干预能够改善SHR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参数 (+dp/dtmax/LVSP、-dp/dtmax/LVSP) (P<0.05) , 降低左室质量指数 (P<0.01) ;左旋氨氯地平干预能够降低SHR心肌ET-1含量 (P<0.05) , 使心肌preproET-1mRNA的表达降低约20% (P<0.05) 。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能够抑制SHR的左室肥厚, 并改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心肌ET-1的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