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利弊谈

2024-09-29

多媒体教学利弊谈(精选12篇)

多媒体教学利弊谈 篇1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积极采用多媒体手段,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的确,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教学方式多样化

例如教学鲁迅的作品,由于时代的变迁,知识背景和思想水平的差异,学生很难理想和把握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让学生在网上搜索各种有关信息和资料,在课堂上则通过各种图片和背景知识,各种解读鲁迅文章的资料帮助学生克服阅读理解上的障碍。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学习具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和自由性,学生所获得的信息也不再是教师的一家之言,而是自己主动获得的有用知识,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知识的主动获得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可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综合运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这是已被科学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了的规律。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图片、文字、声音、色彩、动画等,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披文入境,视听并举,身心投入,左右脑并用,感觉得以引发、强化,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更趋灵活、全面、立体。特别是生动多变的画面,开心启智的音乐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动态感,使学生耳、目、口、心各种感官得以激发,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如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适时播放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命运交响曲》、《欢乐颂》等,让学生聆听大师的心灵之声,体会人物的情感世界,感悟贝多芬的伟大人格。再如教学《岳阳楼记》时,播放相关的图片和诗文朗诵,让学生在图画中如同身临其境,观览八百里洞庭胜况,在名家朗诵中体验迁客骚人的荣辱忧乐,从而更深刻体会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情怀。这样的效果是教师的口头表达所不能企及的。

3.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由于教师不必在课堂上一边讲课一边板书,可以节省了很多时间,而且对于学生来说,也要求他们集中十二分的精神,认真做笔记,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漏抄笔记。那样学生就不会开小差了,因而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多媒体技术走进语文教学课堂,让我们看到了传统语文教学课堂模式所不能比拟的种种优势,这很令人欣喜。可是,目前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教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令人担忧。

1.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弱化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言文字能给读者带来独特的审美和想象,那是其他媒体所不能取代的。阅读文本跟“阅读”影视、画面是不能划等号的,两者带给人的想象和享受是不一样。而我们现在许多教师动不动就用多媒体动画、影视功能,企图把所有课文内容都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加以表现,用画面替代富有个性的阅读,这样的后果只会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越来越弱化。

2.忽视视听形象所表现的教学内容,干扰正常的学习

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但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几乎在每一张幻灯片的边缘都镶嵌了许多花花绿绿的图画,画面背景复杂,按钮奇形怪状,并且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这些“花哨”、“好玩”的课件,画蛇添足、喧宾夺主,违背了学生在认识事物时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有可能会使部分学生满足于感官刺激,把注意力集中在动听的声音、鲜艳的色彩和美丽的动画上,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削弱了学生对文本的重视程度,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针对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这样才能使多媒体技术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1.处理好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有其突出的优点,但传统教学手段也有自身的长处,而且至今仍是确有成效且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克服传统教学的缺点,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这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也能改善师生教与学的环境。

2.正确灵活地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的关系

教育哲学家赫斯特认为:“学习是行为的变化。”所谓“行为变化”是指由于选择不同的策略处理相同的教材,就产生了不同的反应行为和不同的反应。因此,反映到有效教学中就是,教师应考虑怎样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得学生学到更深、更多和更广的知识。现代化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包含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其中教师主导,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是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所使用的手段、方法。整个教学过程要靠教师去组织,多媒体的应用要在教师的安排下逐步引入,要使多媒体发挥出高效作用,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具体教学环节的调节的控制。教学内容、选择的媒体是固定的,而学生却是多种多样的,当某些学生遇到某个教学难点或疑点时,若只用多媒体机械重复,不能因人而异,不能深入浅出,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时若能穿插教师的讲解,随点随讲,随讲随映,这时会因教师语速、语气的不同,使学生有新的收获。因此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之前,教师应作必要的讲解和启发,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么看,听什么、怎么听,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引导学生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主动地积极地从中获得知识,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决不能让多媒体简单地替代教师的授课。

3.加强教师对多对媒体技术的学习

多媒体技术是教师的一项教学基本功,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能正确选择、恰当组合、熟练掌握各种电教媒体,从而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就必须努力学习多媒体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从而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总之,我们要从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中,合理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教学,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点,真正发挥它的现代性特点和它的优越性。

多媒体教学利弊谈 篇2

如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课件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已成为体现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基本标志,同时,传统教学方式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具有不少明显的优点,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使用的利于弊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1、直观化、形象化

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我们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就会有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欲望,认识也就加快;如果毫无兴趣,认识就慢,或者不予接受。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到东西,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正是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动画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使知识更加生动丰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像散文教学中《春》,视频的展示,很容易带学生走进诗意盎然是江南,体会那里安的妩媚多姿,聆听那里的莺啼鸟语。给学生鲜明的视觉冲击。

2、活跃气氛,寓学于乐

例如,在讲授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时,如果配有相关的大自然的图片,再让学生聆听大自然中亲切、优美、动听的声音,让他们在心灵轻松、身心愉悦的状态下感受大自然的语言,学习相关内容,会让课堂气氛更加温馨愉快,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会更深刻,使学生在学习动机上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发挥了自身的创造力,体验到了学习本身所带来的乐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素质。

3、增大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

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在形、声、色等方面给学生以直观的感觉,从而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尤其是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充分地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充分发挥老师只是储备丰富的优势,可以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地进行教学,在有限的45分钟充分体验学习语文的快感。同时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使学生顺利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水平,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体现着自身独特优点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一些明显的问题,如过度追求表面效应;内容华而不实;忽视应用的科学性;演示代替了学生实践,限制了学生思维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追求表面效应,忽视应用的科学性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的教师存在这样的误解:为了追求教学手段现代化,不论什么内容,无论是否重点,不论是否适合运用课件,都用课件的形式呈现出来,甚至整节课不写板书,只播放课件,这就忽视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导致一些教师为了运用多媒体而挖空心思地过度使用幻灯片、图片、视频等媒体课件来完成教学,而忽略了对教材的研究,淡化了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

2、认为有声有色就好,忽视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多媒体一大优势就是可以模拟现实环境,适当巧妙的利用计算机图、文、声、像、动等特点,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达到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却片面利用这一优势,走入一个极端,过于注重课件的动画、色彩、音响的效果,认为设计课件就是让学生感到花哨、有趣、热闹,认为这样就是课堂气氛活跃。而结果恰恰相反,这样违背了学生在认识事物时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了实际的教学效果。

3、 学生成了旁观者,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有些教师把所有的教学内容和环节都做在课件中,把整堂课用多媒体课件控制了起来,而没有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的环节,其结果是课堂教学活动呈流水线式的程序化模式,教师成了实现这一模式的“机器操作工”,学生成了观看屏幕的观众,整个课堂的主体既不是老师,也不是学生,而是多媒体和课件。这就违背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原则,也违背了现代教育应遵循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调动和协调学生多种分析的活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和具体授课内容出发来运用多媒体,使多媒体真正服务于学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高效的教学。

4、只重视课件教学,而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有些教师认为,只要使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就是一堂高质量的课,就能体现教学的先进性,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教案及课件是由教师设计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下进行的,学生学习收获的大小与教师的指导密切相关。因此,多媒体教学不能只是把多媒体当作教学的指挥棒,让老师与学生一起跟着多媒体走,减少了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甚至抑制了他们思考的欲望,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让教师恰到好处地利用多媒体工具更生动地讲授课程。

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误区,并提供一些方式、方法来规避这些误区,才能让多媒体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摆正认识,提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应怎样用才合理?针对上述问题,谈谈对于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心得:

1、从实际出发,把科学性放在第一位

科学性是自然科学中首先必须具备而且是最重要的一个性质,离开了科学性,也就失去了自然科学立足的根本。因此,我们要设计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注意课件的科学性,注意从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特点,把握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原则,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只要我们根据教材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探索,不断总结,多媒体一定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它积极的作用,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2、不能排斥或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而目前的多媒体教学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如果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而排斥或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就会忽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师生之间课堂上的情感交流,也会削弱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的能力。

3、以突破教学重难点为目的

突破教学重难点是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根本目的。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理论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或把一些不易观察到的机械的运动过程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些都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研究的方向,只有向着这个方向发展,多媒体教学才会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简洁实用,而不能刻意追求动画,

多媒体课件教学是为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而服务的,应以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为第一要素,不能刻意追求动画的演示,否则可能会舍本逐末。在设计制作过程中,界面要突出教学内容,背景不能过于花哨,以防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5、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起来

有效的学习应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现代化的课堂结构更便于学生的动手操作,从而使过去的学生单纯听说变为多角度的思考,这更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实践意识。学生的视野是多角度的,思维是多方面的,不少学生在电脑这方面很有兴趣,因此有些上课的相关多媒体资料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准备,有些声音、图片、动画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设计,有些操作过程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完成,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更有效的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总之,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在形、声、色等方面给学生以直观的感觉,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育信息化支撑下的多媒体教学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有利于创设情景展示事实,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正确对待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向课堂45分钟要更好的质量,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真正将语文课上成“以知识为主导,以实践为主体,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归依的课”(张志公语)。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弊谈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交互性 课件 设计平台 整合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教学引入现代多媒体技术后,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关系,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效果,其突出的优势有以下几点:(1)能拓宽教学空间和时间,加大课堂的信息容纳量。(2)具有表现手法上的多样性,能整合当前各种先进的教育和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3)具有场景的真实性,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单一信息刺激为多种信息同时刺激,化抽象为直观。(4)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灵活性。

这些优点使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巨大的优越性,深受师生欢迎。但同时多媒体技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六种不容忽视的倾向:(1)有些教师过分依赖于多媒体,排斥传统教学手段。(2)为教师教学服务设计的课件较多,为学生自主性学习设计的课件较少。(3)将多种媒体随机组合在一起理解为多媒体教学,花、乱、怪现象比较普遍。(4)课件使用过程中交互性和灵活性得不到应用。(5)有些授课者不能自已熟练制作并使用多媒体课件,为多媒体教学而多媒体,课件制作过分追求华丽,而课件的实用性较差。

这些倾向是制约中学语文学教学过程的瓶颈因素,要解决这个瓶颈的制约,作为教师首先必须正确理解多媒体技术和整合这两个基本概念。多媒体技术是一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它以计算机为工具,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和文字,通过人机交互,对各种教育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达到教与学的最大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技术。整合是根据学科教育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把各种教育和教学信息资源有机组合起来,以求达到这些信息的最佳结合,从而发挥多媒体教学的长处。根据上述6种不良情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要充分发挥传统教学优势

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及灵活性,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事实上,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班级、不同的个体知识基础不同。教学中,如果不能体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目标就不能达到。有些课型用传统教学手段就能很好地完成,大可不必为了多媒体教学而多媒体。例如,语文的仿写句式,重在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利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充分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使信息得到及时反馈,也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并非常规教学的全部,它只是常规教学手段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绝不是什么课都用多媒体技术为好,更不是每篇课文都适宜于使用多媒体来教学。对于语文学科来讲,使用多媒体重要的是为了呈现精美画面(包括文字),播放悦耳音乐,提高学生欣赏美和享受美的能力。说到底,主要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境。

二、设计适合教师、学生使用的课件

多数课件是为教师教学而设计的,为学生自主性学习设计的非常少,这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突出矛盾。我们制作的课件软件既要适合教师教学,又要适合学生自主性学习,内容要丰富和全面,能够开拓教师和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想象空间,适应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要求,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

三、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由于在许多课件比赛和课型比赛中,评委追求的是课件宏大的場景,精彩的画面,高超的技法,热烈的气氛,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课件花、乱,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易被新异的刺激所干扰发生转移。这类课件过分利用了学生无意注意而造成课堂气氛活跃的假象,实际上学生收获甚少。这主要是全社会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理解上存在偏差造成的。为了避免这种不良倾向的出现,应将多媒体课件的重点放在“辅助”这两个字上。将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充分依靠传统教学,发挥和挖掘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四大优势,使二者相得益彰。

四、课件的制做要适合教师的课堂教学

交互性和灵活性不够强、不如课堂上两支粉笔来得快是导致许多教师不愿意用多媒体,感觉特别麻烦的原因。课堂教学是瞬息万变的,遇到学生随时提出的不同的观点、不同的问题,教师常常束手无策,只能按照课件设计好的“惯性”教下去,效果肯定不理想,这是媒体制作者在制作过程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从这几个方面着手:(1)按钮要清晰;(2)操作过程中的提示要清楚;(3)交互性要强;(4)多准备几个备用方案,灵活性要好。应选择适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设计平台。不同的课件难易程度和要求不同,选择课件设计平台也应该不同。比如,有的课件用PowerPoint制作起来省时间,易掌握和操作。例如,语文知识内容介绍。有的课件用Authorware制作较理想,特别是要引入Avi文件时,用Authorware来制作是不错的选择,因为Authorware整合图片、图形、动画、声音和文字等多种资源的能力较好,交互性较强,例如,讲授戏剧。有的课件用Flash制作较好,它能很好地整合图片、图形、声音和文字等多种资源,突出的优点是文件容量小,交互性强,灵活性好,并且易于在网络上传和下载,是教师制作课件的首选。缺点是不能引入Avi文件。

五、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课件

授课者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是成功的关键。授课者往往把自己的教案交给制作者来设计课件,制作者往往很难一下子理解和领会授课者的设计思路和要求,制作出来的课件往往达不到满意的效果。一堂成功的多媒体课需要教师仔细挑选教材,围绕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重点和难点,集众家之所长,克服制作过程中的盲目性和粗糙性,充分准备话题,精心设计课件,时间和精力的付出自然大于普通备课。对教师来说,是业务的提高也是素质的提高,对学生来说更是一种高层次的享受。在高三年级的语文复习中,我们将各项知识要点输入电脑(尽量制作精美,恰当使用美术体、黑体、斜体、下划线、颜色、背景及演示方式等),上课时,教师直接投影到大屏幕上,学生在听教师讲解的同时,也看得清楚明白。这样一堂多媒体语文课,最直接地体现了多媒体技术带来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例如,制作《诗歌鉴赏炼字指要》这个课件,多媒体制作者一定领会高考古代诗歌对炼字这个考点解读的全过程中的每一个小的细节,特别要注意交互性要强,便于控制和操作。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鲜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努力,不断探索完善;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发展趋势,给传统教学带来一派生机,只要趋利避害,其“辅助”功能是不可替代的。

多媒体教学利弊谈 篇4

一、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运用中的有利影响

1.利用多媒 体教学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与学的关系,是信息传递与接收的关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使信息的传递无论是从质上还是从量上,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传统课堂教学在承载和传递信息的数量和 质量方面 都日显不 足而多媒体则能为课堂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利用多媒 体教学 ,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增加教学容量。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代替板书、板图可有效地节省教学时间, 利于教师精讲、学生多练。这样每节课可节省5~10分钟,把这些时间合理用在学生的思考、练习及拓宽知识面上, 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巩固,而且还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能在同样多的时间内 完成更多 的教学任 务 ,能让学生在同样多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3.利用多媒 体教学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打破了传统“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苍白式教学资源和模式。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有利于增大课堂容量、加大教学信息量的输入, 而且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实践的积极性。通过多媒体界面所展现的教学内容, 教师只需把要讲的内 容通过鼠 标轻轻点 击 ,就可以展现于屏幕上, 教师可以把腾出的时间更多地用于对学生的巩固练习与辅导。这样可以把教师从繁琐的、慢节奏的教学中解放出来,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运用中存在的弊端

1.不加选择的滥 用多媒体 ,忽略了教师 在教学中 的主导作 用。目前在很多学校我们会看到这样一种倾向: 几乎所有的各种级别的教研课、观摩课或者参赛课都在使用课件。我们应该明确这样一个观点: 课件作为实现和支持特定课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及配套教学资料, 只能定位于辅助教学、服务教学,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而不能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

2.过多依赖 多媒体 ,师生之间缺少了互动与交流。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主体, 教师起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是为了产生预定的教学效果而使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如果盲目地依赖多媒体技术,那么多媒 体就会成 为教学的 主角,而教师则成为教学的配角、多媒体技术的奴隶。此外,许多教师甚至还想方设法地将学生的思路指引到多 媒体所设 定的程序 中去, 这种只注重人机互动而忽略师生之间交流的教学方式, 会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处于一个单向的信息系统, 课堂就会缺少开放性和灵活性, 缺少师生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沟通。因此,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宽容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展开平等的对话与交流, 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 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 应避免出现“只重技术 ,忽视体验 ”、“只见机器操作,不见师生交流”的现象。

3.过多使用 多媒体 ,使得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弱化。通过画、唱、演等技能进行教学应是现阶段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然而,在多媒体技术逐渐普及的今天, 尤其是在一些“公开 观摩课”、“教 学研讨课”、“培优创新课”等活动中,教师的这些基本教学技能都看不到了, 取而代之的是绚丽多彩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长此以往,教师的基本功就会弱化, 学生再也不能从 教师亲手 画的图画 中、亲手撰写的板书中、热情洋溢的评价中、抑扬顿挫的朗读和激情投入的演唱中感受到教师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盼了。

总之,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 应该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着眼点,不断学习 、不断创新把多媒体作为一种能帮助学习的辅助工具, 更好地运用到课堂实际中去, 实现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的双赢。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以适应信息时代及教学网络化的要求, 实现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深层次整合。

多媒体教学利弊论文 篇5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

目前,在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具有很多优点,也存在一些弊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进入我国的教育领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教育领域中,多媒体教学逐渐成为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它使当今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发生了变革。

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日渐成熟,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研究和使用已上了一个新台阶。然而在教学中也遇到一些问题。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一定的优点,部分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而抛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纵观各校开展多媒体教育的实际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媒体”与“教”结合不紧,造成课堂教学节奏过快。基于上述问题,讨论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目的使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使教师水平和学校整体综合实力得以提高。

1 多媒体教学现状解析

我们在石河子大学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566份,收回问卷540份,回收率95.4%。调查项目包括学生对多种媒体的教学效果评价、学习兴趣、重难点理解程度,对教师应用多媒体要求,以及传统媒体与多媒体的认可程度等问题。

通过归纳得出:

① 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理解的程度为80%以上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不仅信息量大,而且,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静为动,把平时教师难以说清道明,学生不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还可将抽象、微观、不可见或难以解释的部分逐层分割、深入讲解,使之形象化和直观化,为学生提供大量直观材料,从多角度来表示相同的信息,从而减少学生学习的难度,加强了学生从具体操作到抽象思维的有效迁移。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② 学生对教师用多媒体的兴趣占50%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存在差异。也就是说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具有丰富表现力,它可以将枯燥抽象的概念、原理、规律、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以生动直观、形象逼真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全新的感受。调查结果表明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③ 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认可度为:60%以上学生认为,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不同媒体具有各自的特点,现在的教学过程中具有它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选择何种媒体,如何将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达到最优教学效果,是多媒体教学的关键。各种媒体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先进与落后之别,各种教学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有最适合的地位和功能。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一定要从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出发,根据各种媒体的特性,发挥各自的优势,避开它们的弱项,扬长避短,优化组合。

④ 对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75%的学生认为,在教学中如果过份依赖多媒体,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将板书转换成课件的形式,一些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生硬的将课本上的汉字输入电脑做成课件,在课堂上念一遍,教学并无新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但没有调动起来,反而产生了厌倦情绪。另外,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很难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准确的描述,因此容易给学生造成误解,比如,电子云黑点图很容易让学生将图中的黑点看成电子。

⑤ 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变通使用多媒体。俗话说“教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是为了实现一定教学目标所进行的课堂活动。教师在课堂上所采用任何教学手段必须以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以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那么,学生对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利用有何反应呢?表如下:

衡量一节课媒体运用是否恰当的标准,并非在于媒体和课件使用数量的多与少,而是视其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关键在于课件。离开课件再好的硬件设施也只能成为摆设的花瓶。因而课件必须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已经形成了自身固有的,为学生所适应的教学风格。所以在设计课件脚本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亲自创作。而有一些教师为了节约时间照搬照抄别人的课件,因此被课件牵着鼻子走。所以我们设计课件时应该自然的把自身的风格融入到课件中,不仅体现自己的教育思想,又让学生容易接受。

⑥ 多媒体教育要发展,教师培训要先行。教师素质因素近年来颇受人们关注。人们逐渐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虽然开展了多年,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教师培训工作做得不够。教师因素包括有教师的积极性、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教学方法等。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分不开的。多媒体应用于课堂, 不仅仅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 更为重要的是要改变固有的教学观点和思想。如果教师的教学思想一成不变, 教师就会把计算机当作传统教学方法的附属物, 不能很好地发挥计算机的独特潜力, 只能用它作演示或练习用。这实际上是用新瓶装旧酒,是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如果教师的教学思想更新了, 那么教师不仅能用计算机去完美实现传统的教法, 而且能创造或完善新的教学方法。

2 多媒体教学的几个误区

① “以辅代主”。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 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是为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而使用的一种手段。如果盲目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那么教师就会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只起到了播音员和解说员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

② “以模拟操作代替实际操作”。利用微机技术可以很方便地实现模拟现实,甚至模拟现实中难以实现的实验。但是,如果热衷于在计算机上模拟操作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势必会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模拟实验不是真实的实验,使得它的可信度不高,如果长期要学生接受他们所怀疑的信息,那么必然会使他们丧失质疑、创新的欲望和能力,重新回到机械接受和机械记忆的老路上,与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③ “以教师的活动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学活动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在于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刺激和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实践中,必须注意不能让电教媒体挤占学生的探索、分析、思考的时间,必须把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④ “以人机对话代替师生对话”。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信息交流、反馈,实现教学双方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帮助教师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如果盲目地依赖于计算机,只注重人机的对话,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那么就会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处于一个单向的信息系统,无法摆脱“满堂灌”的模式。

⑤ “以形象思维代替抽象思维”。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对高年级学生而言,这种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自己强大的功能,降低难度,突破难点,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地以生动形象的画面把本来应该在学生头脑中的想象再现出来,那么,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3 多媒体在教学应用中的优缺点

多媒体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多媒体又是万万不能的,任何事物都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不例外,我们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冕”的态度对多媒体优点要善于继承,缺点勇于改正。多媒体在教学应用中的优缺点总结如下:

① 多媒体是活跃课堂的小灵通

多媒体的出现,一则引导督促教师去开发研究新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二则多媒体直观形象,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而且还可以激发其学习热情。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手段十分单一,教具就是挂图、小黑板、实物等。有的教具不便于准备、携带和保存,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利用多媒体展台进行教学可以解决许多的问题。

② 多媒体是实施美育的调味品

文章是用语言文字来叙事说理的,它的美往往隐藏在艺术形象给人留下的深广、多层的审美空间里,也常蕴涵于生动逼真的意境中。要使学生能领会这蕴涵的艺术美,获取艺术的真谛,教师就应对文章中的审美对象进行艺术化处理,使之变成学生容易感知、鉴赏的审美对象。而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审美内容变成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审美对象,并能让静止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从而使美育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多媒体课件能综合影视、文学、音乐、动画等多种信息媒介于一体,大大扩展了审美信息领域。它通过多维审美信息通道,既强化了学生视觉的形象感受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听觉的语言感受能力和音乐情绪化的感受能力。

多媒体教学利弊谈 篇6

关键词:多媒体;音乐教学;利弊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多媒体已广泛运用于音乐课堂教学中,给音乐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教学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融为一体,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与感受,它的诸多优点值得学习和应用。但与此同时,多媒体也存在一些弊端,不合理的使用会降低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优点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学生的好奇心强,注重形象思维,学习易受影响。传统的音乐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师通常采用演唱或播放磁带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容易分散注意力,很难激发其学习兴趣。采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教学,能充分利用图像、声音等信息,以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段向学生展示学习内容,使学生的多种感官接受刺激,使他们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下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我们的家园》一课教学时,笔者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首先,课堂导入时,播放学生感兴趣和较为熟悉的动画片歌曲,让学生跟着哼唱;其次,在歌曲学习过程中,播放该歌曲的动画,观看动画的同时让学生不断学唱;最后,让学生观看环境污染图片,结合图片听音乐,进一步感受歌曲主题。这样的课堂设计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欲。

2.有利于增加课堂容量、拓宽学生视野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抄歌谱、歌词,会花费大量时间,因此对教学内容的扩充极为有限。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解决这些教学问题,加大课堂传递信息的容量。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把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上课时呈现给学生,可以扩充课堂容量,如动画、视频片段、歌舞片段等,学生也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地学习知识。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把歌曲、图画和视频等资料整合到教学中,这有利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例如,在教学《小螺号》一课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海水涨潮、退潮的画面以及海螺吹出的声音,结合画面,体会海边儿童盼望出海亲人早日回归的急切心情,促进和激发学生的思维,产生审美的愉悦。再如,在教学《火把节之夜》一课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彝族人民在火把节的晚上尽情歌舞的场面,使学生了解民族节日、熟悉不同的民族风情,从而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

二、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弊端

1.容易忽视师生交流,弱化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使用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完全让程序教学代替课堂教学,整堂课按照课件给出的流程进行,把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完全变成了机械式教学,减少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应当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情感来吸引学生,让学生陶醉在音乐中,尽可能地激发与满足学生音乐表演的兴趣和欲望。而在多媒体教学中,有些音乐教师只是不停地移动鼠标,学生只是盯着屏幕影像观看,降低了教师教学魅力对学生的感染。

2.容易造成一劳永逸、主次不分

目前有些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课件一经设计完成便年复一年的使用,还有的在网上下载课件,千篇一律。在课堂上就是播放课件,一节课下来学生完全没有时间思考,这样一劳永逸的结果违背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初衷。此外,很多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课件做得过于花哨,每页幻灯片的画面都十分精美,将吸引学生眼球的因素都放到了课件中,而课件本身往往缺乏内涵。这种喧宾夺主、主次不分的做法使音乐教学工作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3.多媒体的形象化忽视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有些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在讲课时经常下载很多图像、视频配合乐曲播放。随着美丽的画面一页页翻过,学生的热情逐渐高涨,教室里热闹非凡。但是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方法大致相当。这是因为多媒体工具相比于传统工具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形象直观化,但如果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会限制学生想象力的发挥,进而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用动画代替,过于形象化的音乐会失去其应有的魅力。

三、结语

总之,音乐教学有着自己的教学规律,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多媒体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对于小学音乐教师一定要认识到音乐素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灵活运用,发挥优势,避免弊端,进一步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扬.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刍议[J].音乐时空,2015(23).

浅谈多媒体教学的利弊与对策 篇7

1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互联网的功能,以无限的教育资源载体,发挥出更大的教学效果。网络上的教学资源既有本校专业教师编写的电子课件,还有来自兄弟院校专家已经编出的很优秀的教学资源,将与教学相关科目的教学课件引进来,博采众家之长,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2)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利用电脑作为辅助手段,使一些在以往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能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形象、直观的事物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多媒体教学以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化抽象为具体。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结论,而且通过各种形象化的教学媒体的观察与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归纳,总结出结论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使教师及时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1]。

(3)可进行仿真演示实验,便于教师修改多媒体教材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仿真演示实验,对实验中学生难以观察的现象,可在计算机上“放大”和重复演示,使其真实的演变过程和规律能在学生面前清晰展示,使实验更逼真,使学生有一个较深的感性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特点进行知识更新和删减。这样多媒体就容易使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主动教育的主导意识进一步增强,教学中许多僵化、陈旧的东西也会受到冲击和更新。

(4)增强课堂生动性与形象性

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信息综合功能,将图、文、声、像及视频剪辑整合为一体,有序、生动地在课堂上展示各个直观素材,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2]。

虽然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带来的好处都已经为人所熟知,但不恰当地应用多媒体的现象比比皆是。只有全面认识教学媒体,不仅看到媒体技术的优势作用,同时也要认清其负面的影响,才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多媒体教学作为了一种时尚

计算机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教学工具和手段,具有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有些教师对多媒体过分推崇,认为不使用多媒体教学就是落伍的表现、教学无“网”不胜。有些人不是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一味地追求多媒体的展示,用多媒体取代了课堂上应有的教师和学生活动。这样,就弄错了老师、课件、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违背了“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宗旨。

(2)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基本素质下降

无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到什么阶段,教师的基本功都是不能舍弃的,现代教学手段只是教师的辅助工具,教师仍应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以及通过与学生情绪间的相互感染,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对于每个教师来说,讲演、板书、板图等是必备的基本功,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应当保持和发扬下去。

(3)师生交流减少,缺乏情感沟通

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学生的注意力全集中在屏幕上,机械地观赏显示出来的图片和文字,聆听音箱里传出来的声音。师生之间的亲切口头交流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对话,师生间双向的互动交流变少,多媒体有时可能成为课堂内师生交流的障碍,师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4)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用课件代替学生的思维

很多的课件只是教会学生知识,把教材内容中抽象的化为形象的,理性的化为感性的,对学生难懂的地方通过多媒体途径,进行分解,展示在学生面前,全面的知识展示为学生解决了所有的难题,不多动脑筋就获得知识。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时反而逐渐萎缩,问题意识、批判意识逐渐在淡漠。而对教师课件的依赖、盲目服从的程度越来越严重,甚至减少了学生动手、讨论等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习者失去思考的余地,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

(5)教学进度快,信息量太大,学生无法适应,来不及吸收消化

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惟恐体现不出信息量大这一优势,一味强调课件的系统性、完整性,将与专业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尽数罗列。有的老师以为屏幕上投射过就能够接受了,操作越来越快。呈现内容越来越多,学生像似走马观花,前面还没看清楚、想明白,后面又来别的内容了。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没有思考的余地,学习效果甚微,从而加大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接受难度[3]。

3 解决措施

(1)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

多媒体教学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是关键。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主讲者转变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和设计者。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需要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师要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学习多媒体知识,学习网络知识,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必须具备现代教育观念。

(2)教学中留足思维时间

多媒体教学以其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课堂教学高效率而自豪。然而若画面的切换太快,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不容学生细看和思考,那将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善于控制教学节奏,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理解、思考、交流和质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多媒体演示中,结合问答,讨论等诸多的活动对课件的内容进行内化,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活动时间,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

(3)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地位和极大的认识潜能的实践者。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更是教师无法代劳的。多媒体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是很重要的,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方式。实现了老师与学生间包括知识、情感、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交流。是师生间相互影响,相互沟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更需要这种互动交流,使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教学内容,更高效地获取知识。这也要求老师放弃传统的教学方式,重新定位,由传授知识的权威变成与学生互动学习的参与者。

(4)与传统模式取长补短

多媒体教学在现阶段只是常规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不等于完全舍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一些知识重点可能更侧重于理解而非形象的演示,所以授课中某些时候如果采用板书方式会更好一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有时会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课件中不能及时表现出来。教师只能通过板书方式来讲解,因此多媒体教学应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取长补短,才能更好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4 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教学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表现手段。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已越来越体现其优越性了。但如何真正运用好媒体,发挥辅助教学功能,还有待于继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刘仁圣,王娟,杨洛.多媒体课堂辅助教学存在的不足及其改进策略[J].江西:江西教育科研,2007:109-111.

[2]刘传康.课堂教学中应正确使用多媒体设备[J].北京:医疗装备,2006,9(11):22-23.

浅谈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利弊 篇8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在教学上的运用,标志着教学媒体质的飞跃。计算机的应用,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使教学效果提高更迅速。多媒体技术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它和网络技术一起,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交往等方式,同样也改变了教育教学的传统模式。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交互式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实现个别辅导和自主学习,还可以实现互动式的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辅助教师教育的手段,而更主要的应是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手段。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CBE的发展,促进了高校教学体制改革,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了教学质量,是今后高校教学的发展方向。

多媒体教学是新兴的教学形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有以下特点:叙述准确,有助于表达课程知识;丰富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图文并茂,有助于生动教学过程。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将论述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措施。

1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其有较强的集成性、交互性和可挖性特点。它是将文字、图形、动画、视翔、声音等多种信息加工组成在一起来呈现知识信息.它可为教与学提供多种多样的可以选择的功能,同时提供随时的学习结果验证,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有着很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

1.1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例如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和课后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或接受,完全没有自主性。可以称作是“黑板教学”,而且都是静态不变的黑底白字。而CAI课件具备动静结合、声像并茂、人机交互等诸多功能,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形、声、色等生动活泼的形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可以将静态的教学信息动态化、复杂的教学过程形象化、抽象难懂的概念具体化,可以吸引学生长久注意并引起思考,使学生的大脑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处于兴奋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中的个别化教学模式,也可以用问题讨论的模式主动地进行学习,使计算机像学习伙伴一样和自己自由地进行讨论交流,真正做到练习形式层次化、操作手段多样化、教学反馈实时化。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这样一种人机交互方式的学习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1.2 网络的发展,使得多媒体技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多媒体教育的崛起,给教育带来了全新的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必将得到改造。进入信息时代后,人们的学习可不受时空的限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速度等。

多媒体网络教学意味着把网络作为教学的一种环境,正如传统的教学发生在教室之内,网络教学则视网络为一个大的教室,只不过这个教室已经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大得能覆盖全球,没有教师与学生之分,没有区域与时间的差别,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何人去进行学习,你同样也可成为他人的老师;同时多媒体网络技术能够实现真实的、交互的远程教学,教师和学生不仅可“面对面”地交谈,而且还能通过网络即时交换和共享教学信息。

1.3 在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具有决定性的。教师是现代教育技术实践、运作的关键要素。“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今日的教育技术很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热衷于探索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师资队伍。因而对教师不但要提高其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还要使他们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

由于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特殊运用,我们最需要的是既懂技术、又要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队伍。目前学校大多数教师从学校毕业时,没有受过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培训,不知道如何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来开展学习、教学和研究。实践表明,现代化教学手段(CAI)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进的技术手段减轻了教师的部分事务性负担,教师将把时间和更多的精力用于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向教学艺术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因此,提高全体教师多媒体网络技术水平,是开展多媒体技术教学重中之重。我们应当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学习,逐渐形成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群体。通过培训,使他们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模式、方法的变革的巨大推动作用和在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 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一个辩证的过程,在多媒体开发与教学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

2)多媒体教学应用中易形成重机器,轻教师的弊端。

3)存在有部分教师对多媒体片面理解,把多媒体教学着成是简单的计算机投影放映,好像只要使用计算机投影就是多媒体教学,这样往往方便了自己讲解,并不有利于学生学习。

为有效解决以上提出的多媒体教学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方案与建议:

1)在教师的备课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制作教学幻灯片和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可查阅有关方面的资料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在学生的自学中,学生可自定学习进度,自选学习路径,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得到反谈、完善,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创造能力。

2)对需要使用多媒体的课程提前审查其相关教学材料,以份促教师对相关课程的多媒体材料的制作及准备。

3)经常以院系乃至全校为单位开展多媒体教学优秀成果展示及技术培训,使得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多媒体的最新讯息及技术,以便更好的应用于课件的制作及教学工作中。总之,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上应符合一定的教学设计原理,确定好教学目标,分析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以此确定内容的呈现方式,呈现次序,真正做到整而细的把握,详略得当的安排,使我们的教学有的放矢,使计算机多媒体真正有效的用于教学。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培养创新人才。

4)教师参与课件开发,应重点突出,简洁直观,提供感官刺激

教学课件一般用于课堂演示,建议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全程的制作课件的软件。这样自己制作自己使用,既有利于提高微机操作水平,又有利于推动CAI在校园中的普及,不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形式。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它要能够支持多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必须是完整的,不能将书本或讲义上的内容搬上课件,并且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应以超媒体方式代替线性结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其应用目的在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地学到知识。因此,课件制作时应抓住授课内容的重点,结合有关文字、图表、图片等,使之便于理解和记忆。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创造最理想的学习环境。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的内容,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和直观的优点,利用一些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学生以感官刺激。但在CAI课件设计、制作上不应只考虑教学内容本身的实施,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不应片面强调声形兼备导致与课堂教学脱节。如:有许多老师喜欢在课件中添加许多奇怪的动画按钮等,而非课程内容。有些教学课件却过于夸张,过于追求动态效果,在小处大做文章,反而分散了学生注意力,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之为教学的最优化服务,以实现教育的目的。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使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棋式,推进素质教育的实现。

3 总结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不断深入,将大大改进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不断深入,将大大改进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以多媒体为基础的教学研究会越来越重要。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为社会培养需要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雷运发.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孙显元.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科研方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鄂大伟.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1.

[5]王志强.多媒体技术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主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多媒体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利弊谈 篇9

一、数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 直观性、形象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将抽象的数学内容讲得生动形象, 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考虑的问题, 而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如用动画形式来展现圆与圆之间的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同心这六种状态可以显得直观而形象。又如利用动画来演示平移的过程, 可以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其实质。

在这里, 多媒体就以其自身具有的独特特点, 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

可以说多媒体因其演示的直观性、形象性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并不是凭空产生, 而是与实际密切相连的;不是枯燥无味的, 而是生动有趣的;不只是听得着的, 还是看得见的。在这方面, 多媒体充当了表现的工具。

(二) 流畅性、变通性——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而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其中的一环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时, 能够非常自如地进入数学学习状态。

多媒体教学能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具体形象的媒体展示给学生, 使其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在用多媒体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常规数学教学中要求的基本技能、重要的思想方法、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反映在课件中, 各个幻灯片的连接衔接合理、自然, 利用人工操作控制时间, 使其变化有序, 让学生对多媒体在教学应用避免产生黑板搬家感觉, 可以让学生比较自如、顺畅地进入数学的学习状态。

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 多媒体应用更具有优势。

在教学中, 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声、光的变化提醒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关键点来加以发散。从而对巩固已学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体现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有较大的帮助。

(三) 多媒体应用能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的“终极目标”, 多媒体的运用使得在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渗透变得更加容易实现。可以借助相关的软件和程序让学生在大量的数字、符号、图形等中发现数学本身的规律, 从而培养起学生的某种成就感, 让学生由喜欢数学到热爱数学的潜移默化的转变,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 图文并茂, 可以演示科学精确的实验过程。

多媒体整合了图形和影像等多媒体元素, 可以给予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 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 某些教学中的元素更易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多媒体在几何教学或与几何教学有密切联系的代数部分章节中, 更能彰显其独特的魅力。因其形美、神真, 可以更好地表现出几何图形的变化规律、内在特性;更好地体现出某些代数知识的几何特性, 更能建立起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在数学实验中, 多媒体远较传统的“粉笔+黑板”为主体的二元教学模式中做起数学实验来方便、精确。传统教学实验, 由于时间、准确度等外在因素使得可操作性不强, 可重复性差。但若用多媒体模拟这些实验, 使用相关的教学软件却可取得相当满意的教学成果。这远非传统教学模式可比拟。

(5) 课堂容量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数学老师在需要书写大量文字、表格的习题课和复习课, 或者比较课程的教学时, 往往是通过加小黑板的形式来解决。就其如此, 处理容量也相当有限, 当然也不方便。而借助多媒体, 很方便的把这些东西制作成为课件, 显示大量文字信息就游刃有余, 更为可贵的是在进行比较的时候利用师生一起填写表格的形式, 优势相当明显。显然多媒体的使用既节约了时间, 又使课堂教学显得紧凑。

二、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一) 优势明显, 弊端显然。

用多媒体教学时容量大, 可以大大加快教师的讲解速度, 但也会导致部分学生的理解困难, 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有的时候, 教师一堂课讲解的题目和学生要做的题目加起来竟会超过10道。在一节课只有45分钟的时间里, 学生要在约4分钟里要消化掉一道题, 可以说困难很大。也可以这么说, 多媒体在某种意义上加大了学生之间的数学差距。

(二) 数学教师的榜样地位因多媒体而有所削弱。

中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不高、不深, 在知识掌握的过程中还必须有一定的模仿阶段。老师则承担起榜样这一角色。哪怕是画图的一笔一画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在立体几何阶段。学好立体几何的先决条件是能画出直观、准确的立体图形。而作为初学者的学生有很多人在把文字, 符号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的过程中存在不小的困难, 画不出一个正确而直观的图形。老师如果在此环节大量使用多媒体, 除了给予学生一个很优美的画面外, 对学生在立体几何方面的数学素养特别是画图方面是一个很大的削弱。教师应当身先士卒, 把每个典型图形的画法依据直观、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有助于学生尽快入门。

(三) 多媒体过多过滥的使用上会削弱教师和学生的交流。

数学学科的特点在其对思维严密性的较高要求, 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在对公式的推导, 运算的演变, 数形的结合方面, 笔尖流露出来的是思维的物化, 这也是一种数学美的体现。这种推导、演变、结合正是传统教学优势所在, 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在解题的过程中思维的火花, 而多媒体演示这些思维流程反而有意无意地拉远了学生和知识的距离。让学生有这一切都是设计好了的感觉, 某种意义上使得师生的交流削弱了。教师则沦为机器的操作者和教学过程的解说者, 教学的参与者的身份无形中降低。

三、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反思及应对

在教学中, 我们常会看到虽然使用了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可以大大加快教学进度, 但也造成相当部分学生的理解困难, 从而对数学望而生畏。这可非我们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的初衷。若造成这一情况的出现, 并不是多媒体本身的错, 而在于如何科学使用多媒体上。那么, 如何科学地使用多媒体呢?在这里, 谈谈我的一点浅显看法。

1、适时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 在最需要使用多媒体的时候使用, 不能过滥, 否则就会“过犹不及”。适时的采用多媒体教学, 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减轻学生“空想”的思维累赘, 给学生一种清新的感觉。这样也有助于为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平台, 让他们站在多媒体元素的基础上, 想得更远,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积极参与思考的团队精神。

2、采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学容量要适当。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 每节课的教学容量不能太大, 一切以学生掌握知识为前提。不能追求片面的“快”。如果我们的教学进度很快, 但学生却不能掌握, 那么“快”又有何意义呢?

3、加强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相结合。多媒体仅仅是教学中的一种辅助设备, 没它也可以, 有它更好。老师要把握好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分寸, 不能在教学中将自己变成机器的操作者和固定程序的解说者, 从而让位于多媒体, 成为事实上的教学中的旁观者。我们应当在最能发挥多媒体的效用之地大胆使用它, 在最需要教师在思维过程加以点拨的地方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要将其相结合, 定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功效, 产生最大的效应。

4、制作课件的要适合教学对象。数学教学是培养数学的思维能力的, 任何可能削弱效果的做法就要尽量减少。

在数学教学的多媒体的演示中, 漂亮的背景、夸张的动画、震撼的效果反有喧宾夺主的感觉。制作的课件要适合中学生。

多媒体教学利弊谈 篇10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学科的教学领域,多媒体技术由于信息量大,交互性好,集成处理能力强而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欢迎,在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不可回避的是,多媒体教学尚处于初级阶段,人们对其认识上还存在着许多的误区,因而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暴露出了不少弊端。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高职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利与弊进行一些探讨分析。

1 高职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1.1 创新教学方式、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艺术感染力

传统的教学,课堂上呈现的基本上是黑白的世界,单调、枯燥,精彩的课堂内容只能靠教师口头讲解,挂图或模型展示,凭学生自己去想象。而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本来就不很扎实,想象能力受到局限,抽象思维能力也相对较差,所以,对象物理学这样的既抽象又充满逻辑推理的自然科学,不少学生望而生畏。现代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应用于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习记忆;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特别是在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方面更有其优越性;可以动态地、对比地演示一些物理现象,有效地控制变化的进程,从而便于学生观察和分析,使平淡的、“静态”的教学活动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极大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促进教学效果。“立体”的教学环境还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轻松愉快的感受和物理美的体验,增强了教学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1.2 逼真模拟物理现象,灵活再现物理过程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受时间、空间、技术条件等客观条件以及仪器本身因素的限制,有些实验无法演示,或虽能演示但效果不够理想,如果利用计算机模拟辅助物理实验,将起到直观形象、重复再现、大小、远近、时空、动静、快慢都可调节等作用。比如象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的裂变过程,多数高职院校受条件制约不能开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上述过程制成三维动画,通过计算机可以逼真地显示出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实验过程;有些无法实际观察到的物理过程也可以用计算机模拟,比如汽油机的循环工作过程;有些演示实验中,物理现象(过程)转瞬即逝,不易观察,学生还未看清时,过程可能已结束,给学生理解实验本质带来困难,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人为地放缓过程的节奏,甚至为了突破难点可以把一个过程分为几个过程放映。如研究动量守恒定律中两小球的弹性碰撞过程,实际过程时间很短,学生不易看清,若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不但可以模拟控制碰撞速度,还可以将整个过程划分为碰撞前、碰撞时形变变化、碰撞后的各自运动三个慢镜头过程,便于学生分析碰撞的实质,比较碰撞前后两小球速度、方向的变化特征[1]。

1.3 提高了课堂教学信息的密度,有效缓解了课时与课量的矛盾

依据“必须、够用”指导原则,目前高职院校基础理论课的改革趋势是:一方面要求不断拓展知识宽度,增加信息容量,另一方面又要求降低知识的高度,压缩课时量。如何化解高职物理教学中日渐突出这对矛盾,成为摆在相关教师面前一个不容回避的课题,多媒体技术高度集成信息的优势将不失为一剂对症的良方。多媒体技术传输的信息量大、速度快,查找、提取、整合方便,所依托的网络资源浩如烟海,信息量十分丰富。利用多媒体技术一方面能够快速方便地汇集处理相关有用知识,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另一方面,由于少写板书及电脑“代劳”,给进一步增加信息量又留出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了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课改要求。

1.4 对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较好的针对性

对中学生做过的调查表明,在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中,对智力水平较高,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因其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抽象思维活跃,以形象直观为主要特征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未能使其学习成绩得到明显的提高;相反,成绩提高较快的却是中差等学生,他们由于知识基础相对较差,思维能力受影响,对知识的理解片面、零乱、模糊,而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的色、声、图、文集成功能,直观、动感、技巧的传输方式,全方位立体地刺激其感官,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其思维活跃,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显著增强,不仅提高了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而且其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得以很好地发展。高职学生在中学阶段一般处于中等或中等偏差这样一个位置,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集成性优势很好地适应了他们的智力特点和认知规律,弥补了他们在知识基础、思维能力方面的不足,有极强的针对性。教学实践也证明,多媒体技术的恰当运用对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

2 高职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弊端

2.1 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个性风格

传统的课堂教学,不管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绝对支配者,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教学过程出现了程序化趋向,教学活动只能按预先设计好的固定模式和流程进行,这样势必会削弱教师对于教学过程的全面控制能力,特别是对纷繁复杂的课堂变化情况的灵活应对能力及反馈调整能力。加之有些教师一味追求教学手段的“绝对现代化”,忽视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必要性、合理性原则,很可能使计算机在课堂上“喧宾夺主”,使教师沦为放映员的角色,两着关系出现倒置。有些教师虽然热衷于经常性大量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但自己不会制作,从网上下载一些软件简单拼凑,或干脆买现成教学软件,长此以往,整堂课上不但教师的教学思路被计算机所左右,失去对课堂教学的主动控制能力,而且由于自己的教学特长和风格不能得以很好的发挥,原本优势的个性化教学风格被计算机的演示程序所湮没,出现了能巧成拙的局面[2]。

2.2 多媒体模拟实验在实现课堂效果方面有诸多不确定性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媒体模拟实验虽然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但跟实际演示实验相比,仍存在着不少缺点和弊端,给实验教学功能的实现增添了不确定性。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验,即使方案设计的再周密,过程模拟得再逼真,它毕竟是在模拟实际实验,难免会使学生对实验的真实性产生疑问,对实验的结果持怀疑态度,违背了实验的初衷;有些演示实验原本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师生配合演示,一旦改为模拟演示肯定会缺失这样的环节,使学生失去了亲身参与实验操作、培养动手能力的机会;有些模拟实验过程进行的很快,没有给出学生思考交流的机会,使实验演示流于形式。所以如果一味地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验,非但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还可能使学生养成不尊重客观事实,不理解物理学本质,不愿动手做实验的不良习惯,完全违背了实验教学的原则。实验的教学功能无法用其他媒体替代,能利用实物完成的实验,就不要用模拟方法来代替,只有将两者取长补短,恰当结合,才会取得预定的、明确的教学效果[3]。

2.3 助长了学生的思维惰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利用多种信息传输手段形象直观、清晰有效地展现物理信息,但教学过程处理得过分形象,过分直观,过分依赖多媒体的展示功能,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潜能,极易使学生形成思维的惰性和单向性,影响其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和均衡性发展,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十分不利。多媒体教学过程由程序设计控制,模式固定死板,过程进行很快,将物理内容描述得过于极端,学生没有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只能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知识结论。高职物理中理论推导和理论性应用的题目所占比重较大,这些内容抽象思维的成分多,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思考力,正好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而利用多媒体方式教学,推理分析的任务基本上由计算机按程序完成,学生自然就会淡化或者放弃对问题的主动思考,长此以往,在课堂上就会形成“等”答案的思维定势,思维能力显著降低,甚至被封闭。非但达不到启发思维,培养能力的作用,还会助长学生的思维惰性,对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2.4 淡化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在传统的物理课堂,无论是教师讲学生听,还是教师在讲台上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思考,师生的注意对象不管是内容还是空间指向均是一致的,这种注意方向上的一致性为师生的情感交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通道。教师还能够通过抑扬顿挫的声音、形象生动的形体语言及丰富传神的表情语言与学生直接交流,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受到了教师人格力量的激励,感受到了愉悦的情感体验,能以愉快的心态去接受、消化新知识。在师生间的直接互动中,教师可以及时捕捉课堂教学中的动态信息,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检查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及方式。多媒体教学,虽然图、文、音并茂,交互性强,但毕竟是人机交互,人为地阻隔了师生间的直接交流机会,教师的教学语言、肢体语言、表情语言等对教学气氛的渲染作用被弱化;同时客观上也导致了教师在课堂上情感投入减少,情感交流的教育功能难于有效地发挥[4]。

3 结语

总体上讲,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职物理教学利大于弊,关键在于要恰当合理的使用。目前多媒体技术仍有许多未被认识的领域,多媒体物理教学还有广阔的探索空间,只要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大胆探索,创新实践,善于总结,扬长避短,将多媒体技术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实用性、必要性有机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够克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不利因素,发挥出它的强大优势。

摘要:多媒体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高职物理教学领域,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多媒体技术在高职物理教学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和优势、缺点与弊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物理教学,多媒体技术,利弊

参考文献

[1]魏慧贤等.浅论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理工学科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1).

[2]李莉.高校多媒体教学的优劣与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2).

[3]李明.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探讨.大学物理,2005,(12).

浅析多媒体教学之利弊 篇11

一、多媒体教学中的有利因素

多媒体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丰富了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营造了宽松的教学环境,突出了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使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有了较大的提高,并具备以下有利因素: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来接收课堂信息

通过多媒体我们可以将平时搜集的视频资料,在讲课需要时放映给学生。视频反映的资料真实,形象逼真;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多采用挂图,与客观实际有一定距离。在专业教学中,我们希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多媒体教学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二)有利于知识的获取

多媒体英语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它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易于学生掌握。其交互性将授课内容和学生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动静结合的特点,能充分再现语言情景,并将知识诉诸于画面,达到声、画交融。

(三)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感觉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这个特定的情境中进行语言交际训练,用英语培养训练思维。通过学生的想象、观察、思维、多角度地进行听、说、读、演、练,教师只是扮演一个引导者、操作者、调控者的角色,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四)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多媒体信息组织方式,可以从多角度表现教学内容,较彻底地分解知识信息的复杂度,减少信息的加工转换过程,从而大大丰富和增强了教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实现多途径信息输入。有利于学生知识构建、提高教学效率、节省教学时间。

(五)有利于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扩展学生知识面

增加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西方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自然景观,历史变迁。例如我在教学Wild animal 时我给学生观看了许多鸟类的和它们栖息地的图片。让学生对野生动物面临的严峻形势有了直观的认识,激起他们对保护自然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心。

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以其传统教学法无可比拟的优势,很受广大教师的青睐,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但是随着多媒体更加广泛而深入的使用,其缺点也不可避免的显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讲课的过程中恰当运用,使教学锦上添花,否则将会事与愿违,甚至对课堂教学产生消极的影响。目前,在多媒体辅助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过分注重展示而忽略了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每次使用多媒体课件要解决什么问题,必须十分明确。但是有的课件过分追求形式,甚至喧宾夺主,在注重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忽视了教学内容,主要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不突出,学生真正的收获很少,导致多媒体教学陷入华而不实的境地。

(二)信息量过大而抑制了学生思维

部分教师采用多媒体手段组织教学,目的是为了避免写粉笔字,电子教案成为手写教案的翻版,授课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忙于作笔记,学习非常被动。我们都知道,学生接受信息和掌握知识需要一定时间的跨度。假如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呈现超过了一定“度”的教学内容时,多媒体辅助教学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课堂教学内容过于饱满!

(三)课件风格与教师教学风格不一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形成了自身固有的、为学生所适应的教学风格,所以在设计课件的过程中,教师应亲自创作,自然地把自身的风格融入到课件中,体现自己的教育思想,又让学生易于接受,有些教师却因为使用了多媒体,把本来简明的内容,非要搞得花里胡哨、添枝加叶,这样只能使学生满头雾水、不知所措,也就背离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辅助”的本意,更弱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通过调查了解,许多学生认为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是多年流传下来的,能长盛不衰自有其道理。老师台上讲,要比看屏幕上打出的字幕或听录音深刻得多,更何况老师的素质与课堂质量有很大的关系,教师能随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根据课程的主次自己安排教学,做到有的放矢,这些都是如今的多媒体教学做不到的;而长期从事教学的教师在语言方面的经验以及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更是多媒体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一些教师在初尝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甜头后,便唯其命而是从,丧失了自己多年来形成的鲜明的教学风格,只知计算机多媒体固然有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却忽略了其它媒体和教学手段的许多特色功能。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扬长避短,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多媒体的优势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应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初探》作者:赵丹

2.《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利弊分析》作者:孙京秋

3.《浅析多媒体教学的利弊》来源:网络收集

4.《浅析在初中英语课使用多媒体的利弊》

多媒体教学利弊谈 篇12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它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音乐教学方面的广泛采用, 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幻灯机、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越来越普及, 成为现代上好中小学音乐课不可缺少的手段, 是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教学本领, 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增强了音乐教学的直观性、灵活性和趣味性, 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它不仅能使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化, 使凌乱的知识变得条理化, 也能使抽象音乐理论形象化, 使虚幻音乐形象变得直观具体化,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然而,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也具有两面性, 是一把双刃剑, 应用得当时, 它会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起到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作用, 如运用不当, 它也会“成就”一些音乐教师的惰性, 使教师成为课件的操作员, 从而失去教师的本色。甚至还会误导学生, 改变了音乐教学的真正意义, 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因此,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我们要认清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利害关系, 把握好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方向, 真正使多媒体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避免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利”

(一) 丰富了教学手段, 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 改变了长期以来只有录音机、挂图、黑板、琴的教学模式, 它使学生在视听结合的方式下学习,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同时接受信息, 深刻感受音乐学习的趣味性, 激发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多媒体教学是集音响、文字、图片、动画、影像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具有显明的形象性和和动感性, 它所具备的这些特征也十分恰当地迎合了中小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他们的思维和想象, 从而使其产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并进一步激发起对音乐的表现欲和创造欲。

(二) 增强了音乐的感染力

在长期以来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只是通过听录音和歌唱来学习和欣赏音乐, 单一的教学模式致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模糊、片面、肤浅;而多媒体是采用音画结合的方式来学习和欣赏音乐, 或在音乐课件中选择相应的音画去创造意境,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中感受到音乐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 改变了旧的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和机械性, 也顺应了中小学生对色彩和声音感受的敏感性特征, 使他们在真实的感受和想象中受到音乐的陶冶和启发, 从而加深对音乐所表达内容的理解, 产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与爱好。

(三) 丰富了教学资源, 开阔了学生视野

随着音乐教学多元化的深入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受到时间、地点和空间等因素的限制, 已经很难满足音乐文化学习的需求, 只运用录音、图片和讲解是远远不够的, 也达不到理解音乐的目的。而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就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它能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把一堂音乐课应当具备的资源配备齐全, 在课件中把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图片剪辑到一起, 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音乐既能轻松地达到教学目的, 又能在资源的利用中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 学习到其他相关的学科知识, 通过图片、文字和影像更好地了解音乐所处的时代背景、人文历史等。

(四) 拓宽了教师的备课资源

组织一堂生动形象的音乐课, 和教师的精心备课分不开的, 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过去教师备课的依据就是课本、教学参考书以及教师本身的经验积累, 之外几乎没有其它资源可取了, 而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仅凭这点有限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 在多媒体的音乐教学中,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今丰富的网络资源, 把与课堂音乐教学相关的资料整合在一起, 并按照教学需求做成直观形象的课件, 网络资源是教师备课取之不竭的资料库, 它突破了教材资源短缺的限制, 有利于教师开展创造性教学。

(五) 优化课堂结构

以往的音乐教学, 由于教学手段的单一、死板, 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额外工作较多, 如倒磁带、换挂图、板书等, 而且还不能准确掌握倒带的位置, 这些不仅使教师的工作繁琐, 同时也会照成时间的浪费, 影响了教学效果。而实行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就能减少这些不必要的浪费, 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并且能够较准确地操作课件的任何一个位置, 能够根据课堂的需要进行灵活自由的组合, 既方便又快捷, 从而使课堂的整体结构得到优化, 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弊”

(一) 游离了教学目标, 使音乐课变成了娱乐课

多媒体教学的模式具有集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于一体的特征, 有些教师不是认真研读教材, 精选教学内容, 构思教学思路, 而是挖空心思, 为了使课件出奇出新, 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课件的制作上。把一些没有必要但能吸引人的内容都用在课件上, 使课件变得复杂、花哨。这确实能抓住学生的心, 把课堂组织的热热闹闹、有声有色, 也使学生大开眼界, 但一节课下来, 学生只是收获了“好玩”“有意思”, 那么这堂课就因偏重了课件而“跑了题”, 只图表面形式上的丰富多彩, 却脱离教材, 教学目的不明确, 违反了教学规律, 起不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的作用, 只能说是上了一节娱乐课。

(二) 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

在当今的教学改革中,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和中心,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 是教学的引导者, 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主导的作用, 在有些多媒体教学的实施中, 由于教师过分地依赖电脑, 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电脑上, 从而忽视了教学的主体——学生, 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 也同时抹杀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 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 把课件贯穿课堂的始终, 成了“电脑满堂灌”, 教师则成了电脑操作员, 板书、范唱伴奏全由电脑来完成, 音乐可变成了电脑演示课, 长期如此, 则使教师养成惰性, 更不能实现“教”与“学”的相长, 学生则因忙于看变化多样的课件而忽视了思考, 处于被动状态, 使对音乐的认识始终停留在表明上, 难以把握实质, 失去了音乐学习的意义。

(三) 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的一种模式, 是为教学服务的一种手段, 课件是为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服务的, 它不能完全代替课堂教学, 有些教师因认识不足而把课件做的花哨、复杂, 把上好一堂音乐课的标准放在课件制作的好坏上, 因此, 花费很大的精力把课件做的很有艺术性。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沉迷于课件的新奇而影响了注意力, 没有把心思放在音乐上, 让面前眼花缭乱的课件牵制住了, 对音乐的内心感受仍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从而忽略了学习的中心任务。

(四) 导致教师的教学技能退化

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 为多媒体教学的顺利进行带来了丰富的资源, 然而有些音乐教师利用网络技术直接进行课件和教案的下载, 这不仅缺乏自身的创新, 而且也没有针对性, 起不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让课件为教师全面代劳, 范唱、伴奏、板书全都由电脑来完成, 把精力都放在课件的下载和制作上, 使自己摇身变作鼠标的操作者, 久而久之, 就会养成惰性, 就不能在教学研究上取得成绩, 音乐教学的基本功就会退化, 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操作员”了。

总之, 音乐作为听觉艺术, 进行多媒体教学对音乐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可以成功地创设所需要的教学情境, 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影音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内容的体会和理解, 培养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如果使用不当, 就会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 产生负面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把握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利弊关系, 认清它在教学中地位和作用, 只有科学地运用, 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在音乐教学方面的特殊作用, 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易山, 张路路.音乐多媒体课件制作[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

[2]陈景来.以人为本优化音乐教学——浅论音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J].中国音乐教育, 2005 (1) .

[3]缪亮, 郭刚, 李捷.多媒体CAI?课件制作基础与实例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上一篇:关注概念的建构过程下一篇:优秀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