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史(精选12篇)
文化史 篇1
数学文化史不是数学史料的简单罗列,而强调展现数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数学文化史一方面强调人类文化、社会背景等外部动力对数学发展的影响,从外部为数学发展提供合理的解释;另一方面还强调数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从内部解释数学发展的合理性。数学文化史可以通过“数学史专题”等显性的方式纳入到数学教育中;也可以将数学发展的历史脉络通过知识背景、问题框架等方式隐性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数学文化史,使学生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内外部原因,从而消解数学发展的神秘性。另一方面,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研究表明,“个体知识的发生遵循人类知识发生的过程”,因此将数学文化史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也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的规律,从而增加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上述两方面都将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学习信心的形成。
摘自《宁波大学学报》/唐恒钧文
文化史 篇2
1.思想
① 百家争鸣:春秋时老子着有《道德经》,创立道家学派,其思想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春秋晚期的孔子创立儒家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主张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他反对一切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他认为“民贵君轻”,主张实行“仁政”,他主张保护自然,孔子和孟子合称“孔孟”。墨家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法家代表韩非子主张改革,反对儒家的仁政,提倡法治;他主张历史是进步的,后代胜过前代;他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著作《韩非子》。
兵家鼻祖孙武着有《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其军事灵魂为“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②儒家思想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它在我国古代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春秋末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他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战国时期儒学初步发展,其代表是孟子,他认为“民贵君轻”,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实行“仁政。” 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焚书坑儒,使儒学发展遭受挫折。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兴办太学和郡国学。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③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着有《论衡》一书,依据科学知识,有力地提出无神论观点,批判了迷信鬼神思想,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
2.科学技术
①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
造纸术:西汉前期已经有了纸,东汉蔡伦用廉价原料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后来造纸术逐渐传到朝鲜、日本和中亚各国,又经阿拉伯传到欧洲。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对世界文化的传播起了巨大促进作用。
印刷术:隋唐时期已经有了雕版印刷,《金刚经》是其代表作。1l世纪中期,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到了朝鲜、日本,向西传到了埃及与欧洲。活字印刷术经济、省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指南针:战国时期,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传到欧洲各国。指南针用于航海,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也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与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唐朝中期的书籍里记载了制成火药的方法,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南宋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
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后来由阿拉伯传入欧洲。火药的发明成为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制度有力的武器。②领先于世界的生产和生活应用技术
医学:东汉华佗发明“麻沸散”和“五禽戏”;
“医圣”张仲景着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唐朝医学明显进步,“药王”孙思邈编写《千金方》,在我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朝李时珍着有《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数学:成书于东汉的《九章算术》,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基础。
南北朝时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早欧洲近千年。天文历法: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
唐朝天文学家僧—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算出地球子午线的长度。北宋科学家沈括的科学研究也涉及天文方面 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编成《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相差无几但比现行公历约早三百年。农学:北朝贾思勰着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明朝后期杰出科学家徐光启着有总结性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地理学:北魏郦道元着有《水经注》,是研究我国古代地理的重要著作。
建筑学:隋朝工匠李春设计修建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七百多年。明北京城市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明长城是世界奇迹之一。其它:北宋沈括所有《梦溪笔谈》,是一部科技著作。
明末宋应星着《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
3.宗教
① 佛教: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以后传播开来,对我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南北朝时佛教盛行,佛教寺院政治、经济上势力相当大。
唐朝统治者重视佛教,玄奘西游、《金刚经》印制、莫高窟的开凿都印证了唐朝佛教的兴盛。②道教:土生土长,兴起于东汉,对我国后世文化有深远影响。
③伊斯兰教:唐朝以来,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来我国定居,伊斯兰教传入我国。④天主教:16世纪时,伴随着欧洲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欧洲天主教传教士也在这时来我国传教,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4.史学
①《史记》:西汉司马迁所着,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②《资治通鉴》: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5.文学
①《诗经》与“楚辞”:《诗经》汇集了西周到春秋的诗歌,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创造出新体诗歌“楚辞”,代表作是《离骚》。
②汉乐府诗:汉朝音乐机构乐府采集的民歌经过加工配乐而成,乐府诗的名篇有《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等。
③唐诗和散文:唐代文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诗歌领域。“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成就最高;中唐诗坛改革,提倡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白居易为代表。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倡导继承古代散文优良传统,创造出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文体,散文取得很高成就。
④宋词: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抒发感情,成为宋朝文学的主流形式。北宋苏轼奠定豪放派风格的词风,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南宋辛弃疾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代表作有《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两宋之交的女诗人李清照,词风委婉,感情真挚。
⑤元曲:元朝出现的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杂剧作家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关汉卿,悲剧《窦娥冤》是其代表作;元朝还有一种称为散曲的歌词,元杂剧和元散曲合称元曲。
⑥明清小说和戏剧:明清时期,古典小说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其中《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的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以《聊斋志异》为代表。明朝最负盛名的戏剧作品是汤显祖的《牡丹亭》。这些小说和戏剧作品多数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具有反封建的思想内容。
6.艺术
① 青铜艺术: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艺术的鼎盛时期,其代表作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 尊,青铜编钟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较高的水平。
② 文字、书法艺术:商朝的甲骨文是相当成熟的文字;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被称为“金文”;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为“大篆”;战国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书写竹、帛书。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书法艺术风格多种多样,东晋王羲之书法独创一体,代表作是《兰亭集序》;隋唐书法艺术发展到高峰,颜真卿和柳公权是杰出的大书法家,其代表作分别是《多宝塔碑》和《玄秘塔碑》。
③雕塑艺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达到很高水平,陶制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南北朝时期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我国雕刻艺术的宝库;大部分开凿于隋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绘制了大量的塑像和壁画,是世界最大艺术宝库之一。
④绘画艺术:东晋顾恺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画家,他擅长人物画,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隋唐时期的绘画大放异彩,宗教画现实生活气息浓厚,人物故事画、山水画、花鸟画大量涌现,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和吴道子,其代表作分别是《步辇图》和《送子天王图》。风俗画的出现和日益增多是两宋绘画的一个特色,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之作。元朝最著名的画家赵孟俯,其作品被人称为“神品”。
1.中国古代文化繁荣和中国古代科技走向衰落的一般原因
我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在明清以前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①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我国早于欧洲近千年进入]封建社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国力一直处于世界前列。这种优势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是文化领先的根本原因。②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促进了文化的交融升华。③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华文化广泛吸收了外来文明,在这种兼收并蓄中,中国文化得到充实与活力。④统治者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实行开明的政策,如开放的对外政策和科举制度等,对科技的重视与支持也使中国古代科技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⑤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界长期斗争中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⑥中国古代一些著名科学家们的个人努力与不懈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观因素。
自明清以后,中国古代科技走向衰落。究其原因主要是: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有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②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③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与越来越残酷的文化专制统治使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人才与应有的重视。归根结底是由于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专题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1.金文、铭文是指()A.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B.铸刻在金属器上的文字C.铸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D.铸刻在黄金上的文字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你认为哪一学派的思想最有利于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3.汉武帝兴办太学和郡国学,有许多目的,但不包括()A.巩固中央集权 B.推广儒学教育 C.培养科技人才 D.扩大选官途径
4.东汉名医张仲景对中医发展的最大贡献是()A.开创中医传统的“四诊法” B.最早提出病理学说 C.采用分科治病 D.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5.一节历史复习课,老师请同学们判断具有以下特征的古代书法家是谁? ①东晋人 ②吸取前人书法精华,独创端秀清新的特色 ③其代表作是《兰亭序》
④后人称他为“书圣”。张明同学的判断完全正确,你认为他的答案应当是()A.颜真卿 B.柳公权 C.王羲之 D.赵孟頫
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的科技文化依然在很多领域取得领先于世界的成就,其原因是
①各族人民的大融合②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江南的开发③以秦汉文化为基础 ④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敦煌莫高窟有十分之六七是隋唐开凿的,其主要原因是()A.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普遍接受佛教B.统治者利用佛教麻痹人民,佛教兴盛
C.唐朝皇帝崇信道教,把佛教赶到边远地区D.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展
8.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在内容与风格上具有不同特点,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是()A.阶级出身不同 B.生活背景不同 C.思想性格不同 D.艺术追求不同
9.从世界范围来看,宋元文化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A.体现了反抗封建统治的精神 B.使中国古代文化达到高度繁荣 C.影响且促进欧亚等世界文明的进步 D.传统科学技术开始落伍
10.苏轼和辛弃疾的词表现出来的相同风格是()A.胸怀收复中原的豪情壮志 B.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痛 C.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 D.表达坚持抗金斗争的决心
11.某同学想了解和明朝同时期西方的一些科技成就,他应查阅的资料是()A.《梦溪笔谈》 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
12.某中学古建筑研究性学习小组,想要考察明长城最西端的情况,他们应到()A.鸭绿江边 B.嘉峪关 C.临洮 D.山海关
二、材料解析题(第13题7分,第14题7分,共14分)13.请阅读以下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问题上,各派有不同的主张:
其一: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其二:韩非子曰:“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请回答:
(1)孔子和韩非子的治国方针有什么不同?
(2)秦汉时期,以上两种治国方针的实践情况如何?有何影响?
(3)在封建社会中,儒家治国思想一直居主导地位,为什么?对此你有何认识?
14.阅读下列材料
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达约50%~70%,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重大发明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明清以后的中国文明却在世界上落伍了。
请回答:
(1)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能长期领先于世界?
(2)宋元时期的重大发明对世界有何重要影响?
(3)中国文明明清以后在世界上落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三、问答题(第15题7分,第16题7分,共14分)15.两汉时期,有哪些思想和宗教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16.明代我国科技发展有什么特点?我们应从当时的科学家身上继承哪些科学精神?为什么我国明清时期自然科学落后于世界?请用学过的历史史实加以分析。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C 4.D 5.C 6.B 7.B 8.B 9.C 10.C 11.C 12.B
二、材料解析题
13.(1)孔子:以德治国;韩非子:以法治国。(2分)
(2)秦朝以法治国,但法律过于严酷而发展为暴政,导致迅速败亡;西汉推祟儒学家说,独尊儒术,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分)
(3)儒家德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统治。(2分)但无论德治还是法治都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手段,两者无根本区别。实际上在封建社会里,统治者是并用以上两种治国方针的,单纯的“德治”是不存在的。(1分)
14.(1)中国是世界上较早建立封建制度的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社会相对稳定,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国家经济发展,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人民相互学习,共同创造了中国古代文化。在长期的对外交往中,中华文化广泛吸收外来文明,兼收并蓄,促使自己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4分)
(2)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和传播,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准备了条件。(2分)
(3)根本原因: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1分)
三、问答题
15.①儒家思想: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1分)②唯物主义思想:东汉王充指出天是没有意志的,打雷、下雨是自然现象。他否定神鬼的存在,有力地批判了秦汉时期的迷信鬼神思想。(2分)③佛教:佛教提出灵魂永存,来世说,要求人们忍受苦难,故为劳动人民所接受,也为封建统治者所欢迎和扶持。佛教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④道教:道教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得道成仙。道教适应封建统治者麻醉人民的需要,也迎合他们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对我国后世文化有深远影响。(2分)
女人的文化史 篇3
这是残留至今的原始的无内衣历史。他展示了女子年轻时最健美的身体,却让这种美消失的更快更彻底。而内衣则借助一种朦朦胧胧、时隐时现、含羞内敛抒发了对美、情以及身体表现的企望。尤在明间,中国古代内衣表现着更多的优雅和浪漫。通过内衣来传送身体语言更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给中华服饰文化增添了不少生动和潇洒。
在西方,内衣广义上理解为穿在人体里面的衣服。内衣可译为“Lingerie”,之所以如此,全因古时候的内衣是由薄的亚麻布所制,而麻的法文是Linge,所以便有Lingerie。后又被译为Under Wear或Under Cover,这是1983年以来服装界对内衣的称谓。内衣的样式较多,它包括紧身胸衣,乳罩,掐腰,连胸紧身衣,背心式衬裙,短腰等多种类型。
内衣最早产生于古罗马时期,此时的内衣与现在人们所说的内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当时作为内衣船上的丘尼卡,是一种宽大的睡袍一样的袋状贯头衣。真正的内衣是进入中世纪才有出现,此时的女性才开始养成穿内衣的习惯。提到西方内衣就不得不提到西方紧身内衣史。衣服叫做《摩登恶魔》的画就开始浮于脑际,这个在古代手稿中提及的恶魔穿了一件类似于紧身内衣的胸衣。这种新奇的创意源自大英博物馆中珍藏的一部十二世纪赫赫有名的手稿,并轰动一时。但这还无法证明紧身内衣确确实实起源于那个时代,只能说当时的潮流正逐渐倾向于展示身段罢了。成型于中世纪欧洲的现代服装基本上是手工裁制的,其设计是参照身体的轮廓的,这一点与古代的时尚观念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身体轮廓是通过起初的缝合布料、材质三角形布条、装订纽扣,以及后来的紧身等步骤逐步发展而来的。1244年,卡斯蒂利王后利奥诺在下葬时身穿一件两侧用带子勒紧的紧身长袍。正如宽松长袍被紧身长袍取而代之那样,男女服装也逐渐变得大相径庭,但制作方法却如出一辙,两性皆可。男人穿着紧身上衣和包腿的紧身裤,而女人则穿着内有紧身胸衣的长袍。在中世纪的法国,紧身内衣除了可以之紧身内衣和紧身长袍外,还可以指贴身盔甲。
第一件真正的紧身内衣形成与十六世纪上半叶的某个时候,那时的贵族妇女们开始穿鲸须紧身内衣。换句话说,她们的布制胸衣逐渐开始添加更为坚固耐用的鲸须、兽角和硬布等诸如此类的材料。这类款式造型看来源自西班牙和意大利,随后迅速风靡到欧洲各国。凯瑟琳·德梅迪西很可能就是将这种鲸须紧身内衣从意大利引入法国的使者。1579年,亨利·艾蒂安这样描述这种新款式内衣,“女士们称鲸须紧身内衣(或类似于此的内衣)是她们的支柱,穿于胸腹之间,可使腰身更显颀长挺拔”。这种前身中心带“支柱”的内衣通常被称为“胸衣”。出于某种需要,紧身内衣还要额外加上骨条或支柱。把早期紧身内衣称为鲸须型身体这一史实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它将丰满的身体与贴身束体结合得天衣无缝。身段,尤其是女性身段,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被不知不觉地抬高了。在十六世纪以及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穿着紧身内衣或紧身胸衣的主要是贵族妇女和女孩子们。在《紧身内衣与裙撑》一书中提到杨柳般的细腰是女人永远的追求,13英寸的腰围是衡量上流社会妇女身姿的标准。
现在,不少人从健康出发,又提出彻底解放胸部的口号,宣扬少穿或不穿内衣,很可能在不久以后又成为主流,在保证美丽的同时,留住健康,科学、思想在不段进步,女人的内衣也随之不断发展。
文化史模块综合检测试题 篇4
1.儒家强调“存心养性”“止于至善”, 道家强调“心斋坐忘”“性命双修”, 佛家强调“即心即佛”“明心见性”。儒、道、佛三家共同的价值取向是
A.明心性B.敬自然
C.畏上天D.尊天子
2.儒家主张“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对此思想评述不正确的是
A.儒家认为“命运”代表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并对人有一定制约作用的力量
B.儒家提醒人们要给予“天命”充分尊重, 乃至敬畏
C.在处理“天命”与“人事”的关系上, 儒家放弃了重人事的基本立场
D.儒家这一思想是对人可能出现的盲目自大行为的告诫
3.李大钊说:“余之抨击孔子, 非抨击孔子之本身, 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 乃抨击专制之灵魂也。”材料的核心观点是
A.赞同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
B.反对孔子思想中的专制成分
C.认为“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
D.全盘否定孔子
4.春秋战国时期, 在社会上形成一些思想流派, 这些学派为宣传自己的学说, 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而这种学术争鸣的局面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而结束。针对百家争鸣局面的发展过程, 理解正确的是
A.百家争鸣是没落贵族企图阻止历史进步的哀鸣
B.百家争鸣造成当时社会思想的混乱
C.儒家思想一直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D.百家争鸣中各派既相互诘难批驳, 又彼此吸收融合
5.中华文化的同化力强世界公认。无论是野蛮的游牧民族, 还是西来的宗教思想, 皆可被同化融合。最能说明这一事实的是
A.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形成
B.理学的形成
C.明清民本思想的发展
D.宋词的繁荣
6.中国书法艺术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书法字体主要有五种。图1~4的字体分别是
A.行书;小篆;隶书;楷书
B.楷书;小篆;隶书;行书
C.行书;草书;楷书;隶书
D.楷书;草书;行书;隶书
7.在明末清初社会激烈变革之际, 湖南、江苏、浙江分别出现了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三大思想家, 他们提出了反对君主专制、提高商人地位、重实践等主张。这三位南方学者最先在中国举起了民主启蒙的旗帜, 从根本上说明了
A.南方思想文化活跃
B.南方政治空气宽松
C.南方对外交往频繁
D.南方商品经济繁荣
8.宋代以后, 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兴起并发展起来。风俗画的特点是“通俗化, 面向生活, 朴实, 热烈, 色彩鲜艳、细腻”。该特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宋明理学的兴起
B.文化教育的发展
C.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D.民本思想的普及
9.它“一方面将自己的支点建立在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学的‘致用’基础上, 一方面将另一个支点奠基在西学的‘实用’价值上, 从而发挥了沟通中学、西学的桥梁作用, 并由此引发了传统中学的近代转型, 发挥了近代文化启蒙的作用。”材料较为正确地评价了
A.林、魏“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影响
B.洋务运动对近代思想的影响
C.康有为托古改制思想的影响
D.戊戌变法对近代思想的影响
10.对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变法通议》、谭嗣同《仁学》、严复《天演论》的共同思想评价不正确的是
A.无不糅合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中自由、民主、平等的观念
B.使“变”与“新”相连, 以期革故鼎新、救亡图存
C.认为“祖宗之法”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要有所改变
D.是“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1.在19世纪最后的60年里, 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上先后出现了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 他们的主张虽有不同, 但都对历史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这种推动作用
A.客观上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
B.推动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C.有利于西方先进思想的传播
D.加速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12.历史学者傅国涌认为:“对清廷来说, 对中国近代史来说, 1905年都是一个转折点。在空前的危机下, 清廷下决心实行改革, 慈禧太后成了戊戌变法遗嘱的执行者。有些举措甚至超过了当年。”材料中“超过了当年”的举措是
A.奖励实业B.编练新军
C.废除科举D.派遣留学生
13.国家主席习近平认为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毛泽东思想形成、成熟、发展三个阶段的代表作分别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论十大关系》
D.《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论十大关系》《论人民民主专政》
14.人们在欧洲参观中世纪的教堂时, 会发现无论是哥特式的天主教教堂, 还是洋葱头式的东正教教堂, 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主殿都有一个高高的尖顶, 据说是为了方便神职人员和上帝直接交流。……直到一个人的出现, 神职人员垄断和上帝沟通特权的局面才被打破。材料中的“一个人”是指
A.达尔文B.马丁·路德金
C.塞尔维特D.马丁·路德
15.16世纪, 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为了进行血液循环的研究, 违反教会不许解剖人体的禁令, 被加尔文在日内瓦以异端罪判处死刑。这表明
A.天主教廷是反科学的堡垒
B.日内瓦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
C.宗教教义与科学相矛盾
D.教随国定
16.威尔·杜兰特说:“我们受制于人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遗传因素, 受制于我们群体的习俗和传统;我们的健康和体力, 心智、性格和品质, 生来就千差万别。”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对《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否定
B.是对天赋人权观点的否定
C.认为人生来就是不自由不平等的
D.认为自由平等存在绝对性
17.陈独秀说:“近世欧洲历史为 ‘解放历史’———破坏君权, 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 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 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 求女权之解放也。”其中 “宗教之解放”体现在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生而平等”
C.“与上帝直接对话”
D.“主权在民”
18.表1为中国传入西方的技术和发明。
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中国是世界技术革新的中心
B.中国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输出者, 而不是输入者
C.中国技术发明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D.中国长期全面领先世界
19.1878年, 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写道:“他出生的时候, 路易十四还在统治, 他死的时候, 路易十六已经戴上了王冠。所以, 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 他的灵柩透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材料中的“微光”是指
A.波旁王朝正处于法国的极盛时代
B.法国开始进入了资产阶级大革命时代
C.伏尔泰葬入思想圣殿巴黎先贤祠
D.理性主义冲击了法国的封建专制
20.某同学学完某次思想解放运动后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 “泯神性破禁锢理性领风骚”, 下联是“灭王权反专制民主掀骇浪”。该运动产生的背景是
A.基督教在欧洲实行绝对的神权统治
B.教会对广大人民出售“赎罪券”
C.英、法等主要民族国家形成
D.雅典民主政治出现高峰
21.图5《晚祷》是法国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画面上, 夕阳西下, 劳动了一天的农民夫妇, 听到远方教堂的钟声后, 丢下手中的活计, 俯首祷告。然而, 他们虔诚的结果是简陋的工具, 破旧的衣衫, 两小袋马铃薯。在无垠的大地的映衬下, 他们显得那样孤立无援。该画作属于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D.印象画派
22.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表2是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领域的一些重要现象, 其中推论不符合史实的是
23.恩格斯在听一部音乐作品时, 曾经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 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的、年轻的、自由的欢乐”, 又是那么鼓舞人心。这是恩格斯评价贝多芬的
A.《第九 (合唱) 交响曲》
B.《第六 (田园) 交响曲》
C.《第五 (命运) 交响曲》
D.《第三 (英雄) 交响曲》
24.牛顿说:“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是怎样看的……但真理的大海, 我还没有发现。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 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材料中的“巨人们”指的是
A.爱因斯坦、普朗克
B.哥白尼、伽利略
C.拉马克、达尔文
D.奥本海默、泰勒
25.大革命后的法国政权更替频繁, 经济发展滞后, 欧洲知识界出现对“理性王国”失望的情绪, 在他们的作品中既反对封建制度, 又突出鲜明的人物个性。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等待戈多》B.《百年孤独》
C.《巴黎圣母院》D.《欧也妮·葛朗台》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个小题, 其中第26小题13分, 第27小题12分, 第28小题12分, 第29小题13分, 共50分)
26. (13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克思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总的说来, 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为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使西方能够把从中国传入的三大发明“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为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杠杆”的原因。 (4分)
材料二若就经济的维度而言, 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工业革命先河的英国之欧洲, 但就思想文化维度而言, 18世纪的欧洲则又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毋庸置疑, 法国人有足够的理由为法兰西文化当年的辉煌感到自豪。
———吕一民《法国通史》
(2)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材料二中“法国人有足够的理由为法兰西文化当年的辉煌感到自豪”的理由。 (3分)
材料三1967年, 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在《媒介即信息》一书中首次提出:“随着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 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 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 而不只是200多个国家与大区的拼盘。”
———《令世界震惊的奇迹:团结就是力量》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从文明进步的角度阐释地球村的形成历程。 (3分) 从社会史观的角度, 谈谈地球村的产生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3分)
27. (12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 文学作品往往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换句话说, 社会生活往往影响作者创作的风格和特点, 使人们能够通过文学作品体会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潮流。
从表3两则故事中分别提炼出其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并至少从两个角度对其进行解读。 (12分) (要求:结合时代背景, 充分利用材料, 史论结合)
28. (12分) 世界思想文化发展呈现出多样性, 古今中外各地区不同思想文化的交流、融合与碰撞促进了世界思想文化的发展。
展览一古代中西方思想
在“轴心时代” (公元前800 年—公元前200年) , 中外很多圣贤都提出了对于人的本性的认识, 有人认为对于人的认识是思想家们认识社会政治生活的前提。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孟子·告子上》
材料二若夫目好色, 耳好听, 口好味, 心好利, 骨体肤理好愉佚, 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 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 伪起而生礼义, 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 是圣人之所生也。
———《荀子·性恶》
材料三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虽然是先产生了个人而后产生了城邦, 但是, 在“本性上却是城邦先于个人和家庭”, 因为个人只是城邦的组成部分, 每一个相互隔离的人不可能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 只有在城邦里, 每一个人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凡隔离而自外于城邦的人———或为世俗所鄙弃而无法获得人类社会组合的便利, 或因高傲自满而鄙弃世俗的组合的人———他如果不是一只神兽, 那就是一位神祇。”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 根据上述材料, 分析三位思想家理解的人性对政治的影响。 (3分)
材料四表4是古代中国、希腊著名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2) 根据材料四, 指出古代两国思想家的着力点有何异同。 (2分)
展览二西方人文精神
材料五莎士比亚:“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马丁·路德:“灵魂得救在于心中信仰, 而不在于表面仪式。”
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 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3) 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历程及其核心。 (3分)
展览三思想解放潮流
鸦片战争后, 中国人开眼看世界, 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浪高过一浪, 出现了许多标语、口号和理论成果。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政治、心理的变迁。
(4) 结合所学知识, 填写表5。 (4分)
29. (13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伏尔泰在《礼俗论》中谈及孔子思想时写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 只晓得求财富, 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
(1) 材料中的新的精神的世界的哪些主张有利于欧洲启蒙思想家进行反封建专制统治的宣传? (3分)
材料二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我们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 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 故以民立国之制, 不可不取资于欧美。……民国之国家, 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 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 为国民所共享。”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 (2分)
材料三陈独秀在1917年给吴又陵的回信中写道:“无论何种学派, 均不能定为一尊, 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 非无优点, 而缺点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 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说也。此不攻破, 吾国之政治、法律、社会道德, 俱无由出黑暗而入光明。”
(3) 试评价材料三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3分)
材料四邓小平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讲话时指出:“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 当然要靠我们自己努力, 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创造, 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但是, 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 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 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 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 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
材料五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证券、股市, 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 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 搞一两年对了, 放开;错了, 纠正, 关了就是了。关, 也可以快关, 也可以慢关, 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 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 就不会犯大错误。总之,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4) 根据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 对比这两次谈话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不同点。 (2分)
材料六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随着形势和条件的变化而向前发展。我们愿意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但不会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
(5) 根据材料四、五、六和所学知识, 怎么理解材料中的“一切文明成果”? (2分)
(6) 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应遵循的原则。 (1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A 【解析】根据三家主张, 可知它们分别追求 “成圣”“成道”“成佛”, 其共同性是明心性。
2.C 【解析】A项符合 “成事在天”的思想, 成事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B项是对材料的诠释, 即认为应当尊重“天命”;C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认识, 儒家从来没有放弃重人事的基本立场;D项表明人在谋事的同时要考虑“天命”, 不能盲目自大, 符合材料意思。
3.B 【解析】抓住关键词“抨击专制之灵魂”, 即可选出答案。
4.D 【解析】百家争鸣是一个各派既诘难批驳, 又彼此吸收融合的过程, 最后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就是董仲舒结合儒、道、法、阴阳等学派思想的结果。
5.B 【解析】理学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结果, 也反映出佛教中国化的过程。
6.A 【解析】《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秦始皇廿六年诏铭》是小篆, 汉简是隶书, 《玄秘塔碑》为柳公权作品, 是楷书。
7.D 【解析】关键词为“根本”,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 而经济是最根本的。
8.C 【解析】宋代以后, 伴随着工商业的兴盛、城市的发展, 民间文化日益繁荣, 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
9.B 【解析】洋务派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思想启动了物质层面的文化启蒙,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思想解放, 冲击了封建思想, 对人们的思想具有启蒙作用。
10.D 【解析】戊戌变法不满足于物质层面的学习, 开始对制度层面进行全面革新, 反对“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思想。
11.C 【解析】A项不符合史实, 尤其是抵抗派和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巩固清朝的统治;抵抗派没有B项的作用;抵抗派和洋务派没有加速民主进程, D项错误;C项是三者的共同点。
12.C 【解析】抓住关键词“1905年”“超过了当年”, 慈禧所主持的清末“新政”中超过戊戌变法时期, 并且是1905年颁布的措施, 只能是废除科举了。
13.C 【解析】国民大革命时期, 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毛泽东思想萌芽;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毛泽东发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等文章, 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全面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 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等文章, 毛泽东思想得到发展。
14.D 【解析】打破神职人员垄断和上帝沟通特权的局面是在欧洲宗教改革期间, 拉开宗教改革序幕的是马丁·路德。
15.C 【解析】加尔文是新教的代表, 不是天主教的代表;日内瓦是加尔文教的中心;教随国定和本题无关。
16.D 【解析】材料认为遗传因素、习俗和传统、身体、心智和性格等差异决定了人“生来就千差万别”, 从而不可能生而平等。A、B、C三项正确理解了材料, D项材料没有涉及。
17.C 【解析】基督徒可直接和上帝沟通、对话, 从而否认了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威。
18.C 【解析】表格只有中国技术发明外传的信息, 而不包含西方技术发明传入的信息, 因此尽管A、B两项的结论正确, 但不是对材料的合理推断;D项以偏概全;C项正确。
19.D 【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经历了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三个封建王朝的统治, 目睹了封建专制主义由盛转衰, 也亲身感受了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大深渊最初的微光”指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运动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 D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与题意不符;伏尔泰逝世于1778年, 法国大革命开始于1789年, B项错误。
20.C 【解析】依据对联中的“理性”“灭王权反专制民主掀骇浪”等关键信息, 可知这次运动应是启蒙运动。
21.B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艺术流派, 结合作者和图片的文字描述, 可知该作品属于现实主义, B项正确。
22.C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技术成果。蒸汽机的改良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磁学理论为电力的广泛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以电力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达尔文的进化论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 A、B、D三项正确。弥补了经典力学在探索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的是普朗克的量子论, 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23.C 【解析】要注意第一乐章显示出“绝望”“悲哀”“痛苦”、第二乐章表现出“忧思”, 而第三、四乐章呈现出“有力的、年轻的、自由的欢乐”, 鼓舞人心, 这表明贝多芬敢于与命运抗争, 从斗争走向胜利。这就组合出《第五 (命运) 交响曲》。
24.B 【解析】A项为20世纪初现代物理学的代表人物;B项为16、17世纪的物理学家;C项为19世纪生物进化理论的代表人物;D项为20世纪中期的核物理学家。B项符合牛顿生活的时代。
25.C 【解析】“对‘理性王国’失望”, 表明这种风格为浪漫主义。
二、非选择题
26. (13分) (1) 西方国家处于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 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兴起清除了思想障碍;宗教改革起了推动作用;地理大发现 (新航路的开辟) 和殖民扩张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4分)
(2) 18世纪的法国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的观点影响巨大, 《百科全书》宣传科学和理性, 《人权宣言》成为法国大革命的象征;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科学理性等理念成为欧洲社会的基本价值观。 (3分)
(3) 历程: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全球化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3分)
影响:促进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的进步;科技成果在全球的快速传播, 能更好地解决环境、资源、人口等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促进了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3分, 任答其中3点即可)
27. (12 分) 理学服务于官僚体制, 以农耕经济为基础, 压制人性。 (5 分) 文艺复兴服务于资产阶级, 以商品经济为基础, 提倡思想自由。 (5分) 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 (2分)
28. (12分) (1) 孟子:人性善是行仁政的基础, 行仁政有利于稳定统治 (仁政可以扩充人的善行) 。 (1分)
荀子:人生来就关心自己的利益, 所以要用礼仪法度来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 (1分)
亚里士多德:人性的政治性和社会性 (群体性) 使得城邦的存在是合理和必要的, 其推动城邦政治的发展。 (1分)
(2) 同:都重视对人自身的研究。 (1分)
异:古希腊思想家还重视对自然的研究。 (1分)
(3) 文艺复兴:提倡人性, 反对神性, 提倡个性解放。 (或人文主义) (1分)
宗教改革:信仰得救。 (1分)
启蒙运动:理性科学。 (1分)
(4) 师夷长技:开眼看世界, 开始向西方学习。 (1分)
维新变法:思想启蒙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 (1分)
三民主义:指导了辛亥革命;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1分)
民主科学: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分)
29. (13分) (1) 仁;仁政;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人性本善等。 (3分, 任答其中3点即可, 其他符合本题主旨的答案亦可)
(2) 都主张重视人民, 近代思想家们从民本思想中汲取重民、贵民的内涵, 成为中国民主思想的渊源之一。 (2分)
(3) 观点一:同意。 (1分) 陈独秀反对独尊儒学, 因为它被利用, 给中国带来了黑暗。 (1分) 他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维护封建专制的举动, 提倡思想文化自由, 宣传民主科学, 这是近代中国进步的声音。 (1分)
观点二:反对。 (1 分) 陈独秀把近代中国的黑暗归结于尊儒学有失偏颇, 把儒学与近代文明对立起来值得斟酌。 (1分) 这种割裂传统的观点不利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 (1分)
(4) 1978年提出这个问题时, 只涉及学习先进科学技术, 而在1992年的“谈话”中涉及的已经是包括市场经济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1978年只是笼统地说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 而1992年的“谈话”中则明确提出要向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学习。 (2分)
(5) 这一切文明成果既包括资本主义文明成果, 也包括科学、技术、管理和经营方法, 同时包括像市场经济这样的制度。 (2分)
世界文化史中的宗教文化 篇5
界文化丰富多彩,纵观世界文化史,她更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从古代五大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世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和古希腊文明,到现在的万花齐放,百家争鸣。年代不断地更替,社会不断地进步,文化不断地发展。在这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宗教文化绝对占有浓重的一笔。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体系,既可以适应不同时代的社会发展要求,也可以适应同一时代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适应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要求,这是宗教产生发展的规律,也是宗教将长期存在的内在机制。提到宗教文化,那就不得不提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创始于约为公元前6一公元前5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563~前485)他被人们尊为释迦牟尼佛,原名悉达多王子。悉达多是卡皮拉瓦斯图的一位国王之子,如今皮拉瓦斯图是一座位于尼泊尔边界附近的印度东北部城市。佛陀的说教最初是口传的,为了便于记忆,常采取偈颂的形式,后来编集为由经、律、论组成的“三藏”。在经藏中近代学者认为真正属于佛陀的教说和最早的经典是《经集》、《如是语经》和《无问自说经》,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条文。佛教重要经典有<金刚经>、<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神咒>、<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大藏经>、<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华严经>、<佛说阿弥陀佛经>
等等。兰毗尼园作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诞生地,被视为佛教圣地,除此之外还有佛成道地菩提伽耶(菩提伽耶又称菩提道场)、佛初转法轮地鹿野苑、佛涅槃地拘尸那迦。在我国也有几处佛教圣地如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的道场、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佛教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佛教文化与其他宗教文化相比其中有许多的独到之处。例如第一 佛是人而不是神。遍看全世界各个宗教,除了佛教之外,没有一个宗教的教主不是以超人的‘神’格自居的。这个神能够呼风唤雨,点石成金;他主宰著人类的吉凶祸福,它操纵著万物的生死荣辱。释迦牟尼认为一个人的吉凶祸福、成败荣辱,决定在自己的行为善恶与努力与否。第二 佛是真平等者。第三 佛不是生而知之者。第四 佛教不承认有顽劣不可教化的人。佛教承认人性是善良的,只要放下屠刀,立地就可以成佛。佛更认为真正的‘犯人’不是罪恶,而是无知,一切罪恶都是由于无知(佛教叫‘无明’)所引生出来的。因此苦口婆心地、日夜不停地开导、启发众生,就变成了佛的责任了。第五 佛不是独一无二的 人人皆可成佛。第六 佛教不承认有创造万物的神。第七 佛法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第八 佛法是入世的。佛教讲的道理,虽然最终的目的是‘出世’的,但它和‘入世’的精神并不抵触。第九 佛教没有排他性。世界上大部份的宗教,都只承认他们自己所信的宗教教义才
是唯一的‘真理’,而排斥他教教理为‘邪说’。而佛教认为一切宗教,祗有教义深浅的区分,很少有好坏邪正的差别的。第十 佛教是民主和自由的。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其间经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许多帝王卿相、饱学鸿儒也都加入这个行列,终于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佛教的哲理部份则与儒、道等相结合、相融会、相激荡,然后汇入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大海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之一,为中华文化放射出灿烂辉煌的光芒。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例如,我国古代建筑保存最多的是佛教寺塔,现存的河南嵩山嵩岳寺砖塔,山西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的唐代木构建筑,应县大木塔,福建泉州开元寺的石造东西塔等,都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的宝贵实物。
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社群中。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的宗教。创始人是耶稣,耶稣是上帝耶和华之子,他出生在巴勒斯坦,母亲名叫玛利亚,父亲叫约瑟。基督教信仰圣父、圣子、圣神三而一的上帝。上帝是三位一体:造物主、圣子是太初之道而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圣神受圣父之差遣运行于万有之中,更受圣父及圣子之差遣而运行于教会之中。但这三者仍是同一位上帝,而非三个上帝(三位一体)。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宇宙(时间和空间)万物,包括人类的始祖。基督教对西方中世纪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首
先,在中世纪早期,基督教全力承担了挽救与传播古典文化的历史重任,并且为正在萌生的新文明提供了模式和方向。其次,基督教客观上促进了中世纪西方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并使政治分散的西方以基督教为纽带融合成为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第三,基督教在客观上促进了早期西方文化的复兴,并为后来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四,基督教对中世纪西方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逐渐渗透到西方哲学、法学、教育、艺术以及科学等各个领域。基督教的经典为《圣经》,耶路撒冷,梵蒂冈,圣地亚哥被誉为基督教的圣地,因耶稣基督于耶路撒冷受难、埋葬、复活、升天;圣徒彼得葬于梵蒂冈;圣徒雅各传道至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并埋葬于此。后人便在这些地方修建大教堂,于是渐渐成为信徒们朝圣的地方。
伊斯兰教,产生时间为七世纪初,诞生于阿拉伯半岛,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度、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等等。创始人穆罕默德,自称为“圣主”,生于麦加。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传了伊斯兰教,以“宗教革命”的形式进行了社会变革,实现了阿拉伯半岛的政治统一,创建了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公社。伊斯兰教认为除了安拉再没有神,反对信多神、拜偶像,穆斯林都相信穆罕默德是“先知”,是“安拉的使者”,是奉安拉之命向人类传布伊斯兰教的。伊斯兰,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本意“顺从”。顺从安拉旨意的人,即“顺从者”,阿拉伯语叫“穆斯林”,是伊斯兰教徒的通称。基本
信条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这在我国穆斯林中视其为「清真言」,突出了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内容。具体而言又有五大信仰之说
1、信安拉。要相信除安拉之外别无神灵,安拉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主宰。
2、信使者。
3、信天使。认为天使是安拉用「光」创造的无形妙体,受安拉的差遣管理天国和地狱,并向人间传达安拉的旨意,记录人间的功过。
4、信经典。认为《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一部天经,教徒必须信仰和遵奉,不得诋毁和篡改。
5、信末日审判和死后复活。此外,伊斯兰教还信仰「前定」,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由安拉预先安排好的,任何人都不能变更,唯有顺从和忍耐才符合真主的意愿。<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经典,伊斯兰教徒认为它是安拉对先知穆罕默德所启示的真实语言,在穆罕默德死后汇集为书。伊斯兰教有三大圣地: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麦加是最主要的圣地,称为第一圣地。它是伊斯兰教的发祥地。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规定,穆斯林不论身居何处,他礼拜时都要面向麦加圣寺克尔白。伊斯兰文化内容丰富,涉及科学、宗教、政治、文学、哲学等各个方面。伊斯兰教文化的传播, 打破了狭隘的民族界限,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宗教文化大都包括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生活习俗和文学艺术、建筑、雕塑、音乐、绘画等,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互并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中国现有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三大
教中的教规教义、宗教道德、戒律等方面,都存在着大量的劝人为善、远离邪恶、清心寡欲、互助互济、乐善好施的思想,这些思想和美德与社会主义文化所倡导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修养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相适应的。各宗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人类文明,许多古老的文化和艺术又通过宗教这个载体传承至今。如佛教寺院,基督教堂,清真寺等宗教活动场所都是文化遗址的物质部分,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佛教的《大藏经》等都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这些经书中包含着的文化思想精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财富。
香港音乐文化史巡礼 篇6
细细读来,《史论》一书值得称道之处颇多,不妨择其要而论之。
一、香港音乐文化的全面展示
《史论》分上、下两部,均由商务印书馆(香港)出版。第一部出版于2013年,集中论述了“粤语流行曲”“严肃音乐”和“粤剧”三个不同形式与文化内涵的音乐领域;第二部出版于2014年,集中论述了香港的文化政策和音乐教育。两部先后出版的《史论》分册其实是一个整体,因为只有了解了香港的文化政策和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才能明了粤语流行曲、严肃音乐以及粤剧的发展及其特点。因此,这两部分册是不能割裂开来的,读者诸君自然也应将这两本书一并置于案头,互为参照,方可比较深入而全面地了解与理解香港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及其特点。
说《史论》较为全面地展示了香港的音乐文化并不言过。因为,对于香港这个具有独特地域文化和外来文化、经历了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的殖民地大都市而言,其社会音乐生活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以粤语粤剧为代表的岭南文化、以输入西方和独立创作为主的严肃音乐以及将粤语方言、岭南音乐和外来流行音乐相嫁接、融汇的粤语流行曲。音乐教育则为上述主要音乐艺术形式的传播、音乐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体制性的传承保障。
比如,以书中“文化政策篇”为例,在香港康乐与文化施政的介绍中,涉及港督麦理浩时期(1972—1981)、尤德时期(1982—1986)、卫奕信时期(1987—1991)、彭定康时期(1992—1996)四个时期以及九七香港回归后特首董建华时期(1997—2005)、曾荫权时期(2005—2011)、梁振英时期(2012—2013)三个时期的文化施政阶段,对长达半个世纪、不同政治文化背景下的香港文化政策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和评价,从而为了解上述各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官方施政背景。特别是书中提到,香港回归后,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在其第一份施政报告中,对文化艺术工作提出了与英治时期全然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将文化艺术从“康乐”功能提升至“艺术”功能,并将文化艺术上升到爱国主义的高度。{1}这对于我们理解香港回归后音乐文化的特点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此外,在论述香港文化艺术机构的篇章中,作者重点对香港艺术发展局、文化委员会、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从这些艺术机构的职能、管理架构、财政拨款、文化策略、使命与目标等各方面,展示了香港文化艺术发展的一整套内在保障机制。特别是对西九文化区未来建设的介绍,令读者心生憧憬。这个占地40公顷、投资216亿港元的西九文化区,将建有15000座位的大型表演场馆、300—500座位的灵活艺术空间、150座位的音乐盒、500座位和900站位的剧院广场、占地43000平米的亚洲第一座具国际水准的视觉艺术博物馆、1200座位的歌剧院、1800座位的音乐厅、2000座位的音乐剧院、1100座位的戏曲剧院等不同功能的演艺场所,将会成为与北京、上海鼎足而立的文化中心,对促进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的持续发展产生重要的文化推动力。{2}
总之,《史论》以丰富而翔实的史料,较为全面地展示了香港音乐文化的发展及其特点,仅此一点足以值得读者寻来一阅。
二、历史维度与当下关注的结合
一个有文化使命感的史学家,通常会将历史维度的审视和对当下现实的关注加以某种程度的融汇。《史论》的视角犹如一个广角镜头,既远望到可以追溯的历史维度,又对当下音乐文化的多元景观做了尽可能的观照,显示出作者广阔的历史视野。
以对香港流行歌曲的论述为例。作者认为,20世纪初粤曲的流行可以视为香港流行歌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1970年代至1990年代的粤语流行歌曲是第二个阶段,其间经历了1949年后大陆流行歌手南下以及1960—1970年代台湾国语时代曲的输入,而后者不过是一个过渡时代。作者进而指出,1920—1930年代的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1970—1980年代的香港则是中国最富有、最先进的城市,这也就说明了这两个时期国语时代曲和粤语流行歌曲为什么会在这两个城市出现并得以流行全国的深层原因。用作者的话来说,那就是“强势文化始终需要强势经济的支撑”。{3}《史论》以相当的篇幅对上海时代曲、台湾国语流行歌曲以及欧美流行歌曲对香港粤语流行歌曲兴起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做出了深入的论述,对香港流行歌曲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的创作概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内容涉及音乐人、歌曲作品、音乐与歌词的特点、演艺活动,等等。作者特别指出:香港粤语流行歌曲的出现和发展,适逢中国大陆改革开放,这就为香港粤语流行歌曲能够在内地得以广泛传播创造了一个重要的时代契机。
与前述历史追溯相关联,《史论》对21世纪初香港流行歌曲的发展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看法。作者认为,21世纪初的最初10年,香港粤语流行歌曲大体只是沿袭1990年代末的发展轨迹,其特点是越来越趋向歌星化,愈来愈被媒体和唱片业所左右。由于流行音乐的商业性特点,加之网络免费下载、唱片盗版现象严重、中国内地经济的崛起、年轻一代音乐人与歌迷注重歌星形象包装等种种因素,作者与香港著名音乐人黄霑的看法是一致的,认为香港粤语流行歌曲在新世纪已经开始走向衰落。{4}
概言之,《史论》中关于香港粤语流行歌曲历史发展的论述,对于了解乃至研究香港流行音乐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历史维度与当下关注的结合同时彰显出《史论》鲜明的批评意识。
三、对口述史料的重视与采用
口述史料的采用已经越来越受到音乐史学研究的重视,它既可以有效地弥补文献之不足,更可以成为现当代音乐史研究中最为直接的一手材料,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大量使用研究者采写的口述史料,也是《史论》一书的一个学术亮点。
比如,《史论》“粤语流行曲篇”之“香港流行音乐与音乐人”一章,作者分别与顾嘉辉、泰迪罗宾、黎小田、许冠杰、林敏怡、伦永亮、林慕德、梁荣骏、赵增熹、雷颂德、周博贤、陈辉阳、伍乐城、郭伟亮、泽日生十五位音乐人进行访谈,对这些音乐人的教育背景、工作性质、音乐作品、创作观念等方面做了深入的了解,访谈内容以直接引用或转述的方式在书中做了详略不一的介绍。这些口述史料的运用不仅为了解上述音乐人本人的音乐创作情况提供了一手的可信材料,也为了解香港流行音乐创作的群体性特征提供了一份非常重要的学术档案。作者对上述访谈群体做了一个简要总结,指出他们当中有的是欧洲古典音乐的爱好者,但大多数人不重视欧洲古典音乐的作曲技法,甚至有人认为和声、对位、曲式、配器法等作曲技法对其本人的流行歌曲创作毫无用处。{5}访谈中的这些流行音乐人的音乐背景及其音乐观念在香港流行音乐界是否具有代表性,作者没有明确说明,但这在流行歌曲创作中可能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内地流行音乐人中也大量存在这种状况。
又如,在“严肃音乐篇”中,作者同样对十五位作曲家进行了访谈,他们分别是陈能济、罗永晖、梅广钊、曾叶发、陈永华、陈伟光、陈明志、陈锦标、许翔威、陈庆恩、卢厚敏、叶树坚、伍卓贤、邓乐妍、梅嘉辉。上述作曲家中,有十三位出生于香港,大多有留学海外经历,音乐创作各有特色。作者认为,这一作曲家群体是香港当代作曲家的代表,无论从作品的数量与质量,还是他们从事音乐创作、培养作曲人才、推广严肃音乐的热情,都为香港的严肃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作者也特别认可访谈中作曲家陈庆恩的观点:目前香港大多数作曲家基本上是以欧洲作曲技法为中国乐器进行创作,如何更好地用中国音乐语言为中国乐器创作音乐,尚处于一个萌芽、摸索和有待发掘的阶段。{6}这种认识不仅对于香港作曲家的中乐创作是一种建设性的意见,对于所有有志于民族音乐创作的作曲者而言都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四、对香港音乐文化发展问题的直率批评
香港的历史决定了它的音乐文化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如《史论》所述,这也是香港文化的独特之处:“香港的独特文化身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岭南文化风格基础上融合欧美现代化精神与品位而形成的,这些品质和内涵在过去半个世纪里逐渐发展成型。”{7}但作为中国、亚洲乃至世界重要大都市的香港,其音乐文化发展中也存在诸多不足与缺憾,《史论》一书的可贵之处就在这些问题提出了直率的批评,这些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对于香港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无疑具有不可忽略的价值所在。
比如,在论及香港音乐教育时,作者指出:由于受英国殖民政策的影响,音乐教育中长期存在“厚西薄中”的现象,美育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欣赏英国与欧洲音乐之美,中国音乐之美的学习与鉴赏根本不在课程设计考虑之内。{8}音乐教育的这一弊端,或许也是前述香港作曲家在中乐创作领域成绩不佳的一个潜在原因,《史论》的批评是否也应该引起香港音乐教育界的进一步反思并制订出更为合理的教育策略呢?
又如,在论述香港粤语流行歌曲创作时,《史论》认为:粤语流行歌曲的创作技法一直存在过于简单乃至缺乏专业性的问题,这一问题又是与很多音乐人缺乏较为全面的音乐和文化修养、青少年只重追星而很少关注音乐艺术水准的受众群体相关,而这些问题的总根源又是跟很长一个历史阶段以来香港音乐教育滞后的原因分不开的。{9}笔者赞同这样的评价。作为城市中的民间音乐的流行歌曲,由于它的大众性、草根性、时尚性以及深受商品经济制约的产业运行特点,我们不可能以艺术歌曲创作的标准来衡量它,但受制于音乐修养低下而不断制造大量味同嚼蜡的快餐式流行歌曲的现象,的确值得乐界和爱乐者做出理性的思考。
再如,在谈到香港的音乐学术研究时,作者认为:“香港的音乐研究由于力量薄弱,显示不出任何特色。作为中西交汇的城市,香港的音乐研究本来可以在中西音乐比较研究上有所作为。但在这个方面,香港的音乐研究没有做出什么成绩。”{10}《史论》并没有对香港音乐学研究的整体面貌加以介绍,作者强调的是香港学界的中西音乐比较研究差强人意,以笔者有限的阅读视野来看,这一评价并不过分。
所有善意的批评都是为了批评对象能够得以更好的发展。就此而言,《史论》所兼具的音乐批评角色值得充分肯定。
五、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史论》的可圈可点之处颇多,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作为书评,本文也想就《史论》存在的一些不足或值得商榷的问题提出来与作者探讨。
比如,在评价香港作曲家的文化取向时,作者认为:“香港的作曲家在技法、风格上与中国大陆、台湾以至海外华人作曲家有着本质上不同的取向。在作曲技法上,香港作曲家重视个人气质、现代和声、对位与配器效果、现代化城市风格。他们不像中国大陆作曲家那么在意民族风格;也不像台湾作曲家那么热衷于到山地采风、搜集山地民间音乐素材;更不用像海外华人作曲家那样标榜为‘中国作曲家。香港的殖民教育模糊了香港作曲家的文化身份,他们只想成为‘作曲家而不是‘中国作曲家。以‘以人为本的现代价值观来看,香港作曲家的音乐创作取向是对的,是符合现代普世价值原则的。事实上中国大陆人口逐渐城市化,而现代城市越来越向‘全球化迈进,过度强调农村式的民族风格不仅落伍,而且会予人一种言不由衷的印象,而缺乏诚意的作品是难以打动人心的。”{11}笔者对刘靖之先生评价香港作曲家文化取向时流露出的文化取向是不表赞同的。在认同文化多元化的当下,我们不能以香港作曲家模糊文化身份的音乐风格和文化取向否定那些追求民族风格、文化身份的创作观念,也不能断定那些追求民族风格的音乐创作是落后的、缺乏诚意的,更不能认为那些只想成为作曲家而非某国作曲家的价值取向可以跟“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划等号。
又如,在如何评价香港流行歌曲的问题上,作者的价值观也是较为模糊甚至自相矛盾的。作者认为:“既然粤语流行曲深受欧美流行曲的影响,那么在分析、评论时就需要以欧洲歌曲的一套标准,包括曲式、和声、音程、音域、节奏、配器等音乐元素来评定。”{12}同时,作者又指出:“可惜现在粤语流行曲已欠缺了1970—1990年代的内容与风格,也就是说,失去了原有的香港味道。除之以粤语演唱外,与其他地方的流行曲分别不大。”{13}一方面认为受西方音乐影响的粤语流行歌曲应以西方音乐的评价标准加以审视,另一方面又希望粤语流行歌曲要具有“香港味道”,作者心目中的粤语流行歌曲究竟应该是怎样一种样式或风格特征呢?
此外,作者认为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音乐文化里还未有“作曲家”的概念的表述,以及将黎锦晖也视为三四十年代艺术歌曲创作的代表人物的观点都是有欠妥当的。
上述值得商榷与探讨的问题毫不影响笔者对《史论》学术价值的肯定。如前所述,《史论》以宏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史料,较为全面地展示了香港音乐文化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是当前学界了解香港音乐文化的一部值得推荐的学术著作。谨此,本文特表推介之忱。
{1} 《香港音乐史论——文化政策·音乐教育》,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14年版,第10页。
{2} 同{1},第71—76页。
{3} 《香港音乐史论——粤语流行曲·严肃音乐·粤剧》,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13年版,第14页。
{4} 同{3},第46—85页。
{5} 同{3},第92页。
{6} 同{3},第237、255页。
{7} 同{1},第285页。
{8} 同 {1},第201页。
{9} 同{3},第420—421页。
10 同{3},第291页。
{11} 同{3},第424页。
{12} 同{3},第169页。
{13} 同 {3},第291页。
文化史 篇7
坐落在长江之滨的浮桥中学, 是一所有着74年历史的老校。学校建校之初名为“乃德私塾”, 乃德创始人写下了高亢激昂的校歌, 校歌的最后一句为“乃德崛起, 在吾仔肩”。70多年来, 学校始终坚持“文化引脉, 德润校园”的办学理念。下面结合校歌, 谈谈浮桥中学乃德文化建设的三路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
一、乃德崛起, 在吾仔肩———唤醒文化的自觉
文化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 虽然无处不在, 但见之无形, 身处其中的人们最容易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觉而不察。如何让校园文化从概念走向现实, 首要的是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来唤醒校园中每个人的文化自觉。
我校校歌的最后一句话是:“乃德崛起, 复兴中华, 在吾仔肩”, 一种办好学校、振兴中华的强烈责任意识跃然纸上。要把口号化为行动, 不仅需要校长有文化自觉, 也需要全校师生的文化自觉。
学校文化建设不是割断历史式的从天而降, 空穴来风, 必须与传承携手而行。学校文化传承的有形载体很多, 在唤醒全员校园文化的自觉过程中, 必须要有的放矢, 全面渗透, 重点突破。
我校以校歌为抓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初一新生刚跨入校门, 在入学军训时, 一堂必修课就是学唱校歌;每一位新教师加入我校时, 必须要学会唱校歌;每年的校红五月歌会, 常规节目是各班大合唱校歌;中午学校的校园广播, 每天必放的歌曲是校歌。一听到这熟悉的旋律, 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哼地唱起来。这是一种校园文化自觉的表象, 因为师生, 尤其是学生很难理解校歌的创作背景和真正内涵。对此, 必须要对校歌进行深度解读。我们通过全校教师会、班级主题班会、校园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 变着法让师生更好地理解体会“乃德崛起, 在吾仔肩”的使命与责任。
文化无处不在, 有效载体固然重要, 但唤醒师生文化自觉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巧设计、精安排。为了让师生对校园文化有深入直观的理解, 学校召开各层面的会议, 集思广益, 几经三番, 设计了一个校园文化标志 (LOGO) , 通过图片对校园文化进行浓缩性的解读, 更直观;学校推行课堂教学改革, 评出每月乃德之星;学校展板、画栏等外显宣传资料, 都紧扣校园文化, 学校大墙上张贴“前程万里, 谁著先鞭”八个大字;每月小组合作展板边上横批都是“乃德崛起, 在吾仔肩”等。时时处处都能找寻到校园文化的印迹, 人人皆知, 这是提升校园文化自觉的必备条件。
二、敦品励学, 愈困弥坚———增长文化的自信
宏大的文化口号固然有一定的作用, 但校园文化口号只有化作行为, 才具有生命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始终坚持以传承与践行校园文化为主旋律, 通过教育教学实践, 增长师生文化的自信。
我校前辈就以“乃德”为校名, 提出了“敦品励学”的校训, 学校办学坚持德字为先, 立德树人, 几十年来, 一脉相承。学校的德育工作扎扎实实, 从不虚浮。每天清晨值日班级的学生, 提前15分钟到校, 一班6人, 身披红色值日横幅站在校门口, 笑迎每一位师生;护绿队的学生检查卫生;监察队的学生到班内检查是否有抄作业和违规现象;中午值日学生带着纸与笔, 记录各班浪费食物的学生姓名。每天值日学生会把检查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各班主任, 大家各司其责, 工作有条不紊, 虽然事小, 但几十年坚持如一, 是多么的不容易。风正好扬帆, 良好的自我管理文化有利于铸就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敦品励学的校训, 也深深烙印在每一位浮桥中学教师身上。服饰打扮必须要规范, 不着奇装异服进教室, 不能大声呵斥学生, 同事之间不允许有打骂, 否则会引起公愤, 教学质量相对差一些的教师倍感压力……这些大多不是学校规定的, 而是学校文化传承的惯性使然。
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形势下, 学校如何不断提升办学品质、正视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提高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等, 这些都要求浮桥中学的管理者和教师要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心力, 不断思考进取的发展力, 虽愈困弥坚, 但持续努力。
三、前程万里, 谁著先鞭———走向文化的自强
“前程万里, 谁著先鞭”喊出了浮中人办学的气魄和胆识。办好学校, 要有责任的担当, 要有超越自我、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每任浮中校长都深知使命, 勇于担当。
校园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面对生源结构的不断变化, 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日渐显现, 学校提出了“拿着别人的地图, 找自己的路”, 量校而行, 量法而行, 量生而行, 智慧型地吸收, 创生性地实践, 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学校以“学习用表”为载体,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突破口, 深入学习, 勇于实践, 有成功的喜悦, 有失败的苦楚, 有理论与实践偏离的困惑, 有家长的质疑和实践的艰辛矛盾交织的忧虑等。但凡是革新者, 困难从来不是止步的理由, 思考和实践才是最好的武器。团结协作, 勇著先鞭, 是学校文化积淀在每个教师身上的显性产物, 也是学校不断发展的精神源动力。
《每日纪闻》文化史述略 篇8
一、《每日纪闻》概况
《每日纪闻》是古罗马的第一份官报, 也是世界新闻传播的开端。著名的罗马史学家盐野七生在《罗马人的故事恺撒时代 (上) 》中有这样的表述:“恺撒树立起自己不是破坏罗马传统者的形象后, 下一步却是没有人料想得到的实现所谓的‘执政官通告’。当时称为‘阿库塔·迪乌鲁那’或‘阿库塔·塞纳托斯’, 直译的话, 可译为《每日纪闻》或《元老院纪事》。元老院会议中所进行的议事、讨论和决议等, 将在会议第二天全部张贴在罗马广场的墙上。”
恺撒就任前就宣称他打算提出一个新的土地法案, 他在把土地法草案提交元老院时表示, 只有在得到元老院同意的条件下他才把法案付诸实践。同时, 为了使元老院受到舆论的监督, 恺撒首次定期公布有关元老院会议的报告。所以, 《每日纪闻》是恺撒用以争取民众的舆论支持, 向元老院施压, 进行政治斗争的重要手段。
公元前44年3月15日, 恺撒在出征帕提亚前的最后一次元老院大会中, 遭以马库斯·布鲁图和卡西乌斯·罗基努斯为首的14名元老院成员暗杀, 遇刺身亡。《每日纪闻》对此事件做了报道后停刊。
公元前27年, 恺撒的养子和继承人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的称号。他实际控制了元老院, 元老院常常被他当作宣传媒介来使用。当他想影响广泛的民众, 他会走到元老院议事厅向议员们宣读自己的讲话, 或是定期送报告给元老院。他于公元前6年复刊《每日纪闻》, 将其作为自己的宣传工具。
此后《每日纪闻》可能一直持续, 直到公元330年迁都君士坦丁堡为止。已知文献最后一次提及《每日纪闻》是公元222年。
《每日纪闻》是一块涂有石膏的特质木板, 用尖笔在上面书写。传播的内容主要是政令军情、元老院的会议和决策等, 它被放置在罗马议事厅外。盐野七生对此有非常形象的形容:“从现在的角度去理解, 应该说是CNN式的电台被搬到元老院会议场去了。”
随着帝国版图的扩大和交通设施的完善, 恺撒还命专人将《每日纪闻》的内容写在布匹上, 带到各个行省的首府, 并在那里翻译成各种语言, 再通过公告栏的形式发布给民众。
随着《每日纪闻》的发展, 内容上逐渐不局限于军事、政治信息, 还另有司法、税收、宗教祭祀、贵族婚丧嫁娶的信息, 甚至还有趣闻轶事等娱乐信息。
二、《每日纪闻》产生与消亡的原因
首先, 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是《每日纪闻》产生的直接原因。《每日纪闻》作为恺撒出任执政官的第一项举措, 信息公开、政令发布只是手段, 用民众的舆论制约元老院的决议, 从而服务于自己的统治才是最终目的。盐野七生形象地将“元老院”形容成“会员制”, 元老院所进行的讨论和决议都是关起门来举行的, 一般市民要想知道其中的内容, 只有从打开门走出来的议员们在公民大会中的发言才能得知。而恺撒将此公开化, 便掌握了给予情报的权力, 谁都没有理由反对执政官的决议, 元老院只有默许了。
其次, 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支持是《每日纪闻》产生的重要原因。“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共和国时期, 出于军事需要, 以罗马城为中心, 修建了总长8万千米的“大道”。有著名的阿庇亚大道、波匹利亚大道、奥莱莉亚大道等。“大道”由四层材料扎实铺设而成。最下层为夯实的奠基层, 往上一层由碎石与灰土混合铺筑, 再用一层小圆石和沙砾混合铺筑, 最上层铺上削磨平整、衔接严密的硬石块。路边用镶边石加以保护, 大道两侧还设有排水沟。古罗马“大道”最初是出于军事目的修建的, 但对罗马的商业贸易、文化交流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也为《每日纪闻》的新闻传播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上的条件。
再次, 繁荣的商品经济发展是《每日纪闻》产生的主要原因。自共和国中后期开始, 古罗马的商品经济就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到了公元前1世纪左右, 地中海流域的商贸中心已经开始从东方往罗马转移。罗马和浦泰俄利是当时地中海地区最为发达的商贸中心。与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相适应的, 是相对自由开放的传播环境和较为活跃的新闻传播活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宽松的传播环境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一方面, 频繁的商贸往来带来的必然是活跃的新闻传播活动, 因为商贸活动本身就有对信息的大量需求, 同时, 随着商品的频繁流通, 新闻、信息也得到充分的传播;另一方面, 宽松开放的传播环境、活跃的新闻传播, 反过来又能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因为毫无疑问, 信息是有价值的, 信息带来的就是金钱。
最后, 各方政治力量相对均衡且相互制约是《每日纪闻》产生的根本原因。最早对罗马政制进行理论探讨的, 是在罗马做人质的希腊人波里比阿。他在《通史》中对罗马共和国的政制进行探讨, 将罗马的政制作为所有混合政制的典范。即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分别代表的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三者相互竞争、相互制约, 让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达到完美的状态。波里比阿把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作为罗马能够最终击败强敌、取得地中海霸权的根本原因。《每日纪闻》诞生的公元前59年, 古罗马正处于共和国末期。恺撒开始元老院日报制度的本意就是希望通过对元老院会议内容的公开, 从而获取民众的支持, 进而达到制约元老院的目的。可见当时公民大会、元老院、执政官三者权力相对均衡且相互制约, 仅依靠执政官的个人力量不足以与元老院相抗衡, 需要通过《每日纪闻》将决策发布给民众, 以争取民众的支持, 通过民众的舆论来制约元老院。
从《每日纪闻》的产生反观其消亡, 能看到它在古罗马迁都君士坦丁堡的历史节点上消失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 与旧都罗马相比, 迁都君士坦丁堡后失去了发达的水陆交通系统。君士坦丁堡位于巴尔干半岛东端, 临博斯普鲁斯海峡, 扼黑海门户, 当欧、亚交通要冲,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旧都罗马则属中心型城市, 基础设施以环装环绕城市中心向外辐射而成。所以说, 新都城君士坦丁堡虽作为战略要地, 但缺乏像旧都罗马那样完备的交通基础设施。同时, 迁都君士坦丁堡也表明, 罗马东部地区在帝国的政治生活中已经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迁都实际上加速了东西罗马的分离。
其次, 奴隶制的衰落, 使新闻传播丧失了原本的经济制度和受众基础。公元3世纪开始, 奴隶制经济进入其衰落期, 隶农制逐渐发展起来。罗马的奴隶制社会是建立在剥削非自由民的基础上的。正是有奴隶参与生产劳动, 广大自由民才得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他们无须担忧生计, 因而有较高的热情和较多的闲暇时间来参与新闻传播活动。奴隶主要来源于战争, 而帝国末期的罗马已停止向外扩张, 奴隶的来源大幅减少, 价格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 许多自由民迫于生计不得不参与到体力劳动中去, 他们的精神生活和享受只能排在次要的位置。
最后, 皇权到达顶峰状态, 社会政治力量失衡。恺撒生前曾说:“无论结局如何恶劣, 一切的源初仍是善意。”公元前44年3月15日, 以马库斯·布鲁图和卡西乌斯·罗基努斯为首的刺客团伙刺杀恺撒的最终动机, 就是阻止古罗马从元老院主导的共和体制走向帝制。公元前27年, 罗马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尊号, 实际上确立了个人的专制统治, 这也就意味着公民大会名存实亡。到了罗马帝国后期, 皇权更是不断被强化和神话。特别是第42代罗马皇帝, 即君士坦丁大帝, 在公元325年召开尼西亚会议, 统一基督教义, 加强君权对神权的统治, 皇权到达顶峰状态。随着权力逐渐收归到元首手中, 元老院变得形同虚设, 同时, 元首也不再需要通过民众的舆论制约元老院。皇权集中的过程, 就是制约皇权的公民大会和元老院逐渐丧失作用的过程。皇权登峰造极之时, 正是社会政治力量极端失衡之时, 《每日纪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和意义。
三、《每日纪闻》的作用与意义
《每日纪闻》的作用绝不仅仅在于将元老院的会议纪要发布出去这么简单, 它是信息传播活动, 还是政治宣传和对外宣传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
第一, 作为新闻传播事业的源头和雏形, 《每日纪闻》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信息的传播。自它诞生之日起, 就意味着元老院的议事内容不再是秘密, 普通市民都可以获知元老院的会议内容和决策。关于这一点, 传播学者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 将其称作“环境监视”, 即人们通过新闻传播获知信息, 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从而保证自己的生存及发展。后来, 随着《每日纪闻》的发展, 人们还可以从中获取军事、司法、税收、宗教祭祀、贵族婚丧嫁娶、趣闻轶事等信息。也就是说, 信息传播还衍生出了更多作用, 司法、税收类的信息传播, 就是在进行“解释与规定”, 从而引导和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除此之外, 趣闻轶事类的信息甚至还提供了娱乐。
第二, 恺撒创办《每日纪闻》是出于政治上的目的, 它是他“环绕着最重要的政治问题组织舆论的手段”。所以, 通过信息发布来争取民众支持、从而制约元老院的力量、以实现元首个人的政治目的, 是其在政治上的作用。也可以被看作是今天政党报刊和政治宣传的雏形。新闻传播从诞生之日开始就是为政治服务的, 在古罗马和中国都是如此。中国最早的报刊《开元杂报》就是一份官报, 现存最古老的、发行于唐僖宗光启三年的“敦煌进奏院状”同样也是一份属官报范畴的官文书。它们两者之间有所差别:《每日纪闻》最早是作为执政官争取民众舆论支持以制约元老院而产生的, 而中国的官报则没有这层制约的关系, 其作用主要在于传达中央的政令和动态。两者的差别主要来自于政体的不同——共和制 (末期) 和封建君主专制。但共同点可以归结为:政治需要新闻。
第三, 《每日纪闻》为代表的新闻事业又反过来扩大了古罗马帝国的对外影响, 巩固了帝国的统治。一位美国传播学者认为: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统治辽阔的疆域, 至少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它有一个发达的、包括《每日纪闻》和公私新闻信在内的新闻信息传播系统。这个以“罗马大道”为代表的水陆交通网, 不仅确保了罗马的铁骑能够到达, 而且确保了《每日纪闻》所传达的信息能够到达。“枪杆子, 笔杆子, 革命就靠这两杆子。”近两千年后, 东方伟人毛泽东的名言佐证了古罗马帝国雄极一时的神话。《每日纪闻》在新闻史上有重要意义, 绝不仅仅在于它是新闻史的开端, 更说明了政治需要新闻传播的配合。在新闻史早期, 这种配合可能只包括简单的信息公开、政令传播、军情传达, 而现在, 新闻传播所配合的内容则更为多样, 包括领导人形象宣传、政府宣传、危机公关、竞选宣传等等。
而《每日纪闻》在迁都君士坦丁堡后的消失再一次佐证, 新闻传播需要一定程度的水陆交通条件的配合, 新都城君士坦丁堡虽作为战略要地, 但交通基础设施无法与罗马相媲美。再者, 新闻传播作为上层建筑, 其发展需要一定条件的经济基础相配合。另外, 新闻传播需要较为开放和宽松的政治舆论环境, 当集权达到顶峰阶段, 或许就是新闻死去的时刻。
中学历史需重视文化史的教学 篇9
关键词:文化史,历史教学,时代特点
在初中七年级历史教学中, 文化史部分是比较全面、系统反映中国悠久文化历史的基础内容。通过学习文化史, 可以在较短时间里比较集中地、系统地领略到有关中国优秀文化的全方位教育, 同时还可以拓宽文化知识视野, 为个人在以后特定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提供必备的文化修养及基础知识。可以说, 文化史的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 中学历史课上关于文化史部分的教学却令人十分担忧。
现行的人教版在教材的编写顺序上对文化史部分首先表现得就不够尊重, 教材在编排中把文化史都集中置于某单元之后或教材最后一章进行描述。这样的编排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但同样也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弊端, 将所有的文化史内容浓缩于一个角落, 一反面割裂了文化与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之间的联系, 使之变得孤立, 缺乏系统。另一方面, 也使得教师与学生对此内容自然而然地先入为主地轻视与忽略, 最后导致教师不愿教, 学生不愿学, 文化史的教学失去了其应有的地位和价值, 无法真正体现出其在充实学生人文知识和提升其人文精神等方面的作用。《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二) 》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最后一课, 也是一节讲述明清时期的文化课, 课文以明清时期的小说为重点, 辅以对这一时期的书画、戏曲的介绍, 对这一课的讲授, 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列一张表格, 将之分别归纳为文学与戏曲艺术, 然后将相应的知识点对应其中。这种方法应对中考无疑是有效的, 结构清晰, 纲举目张, 然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多少触动却未可知。其实, 明清时期的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无论是被称为“四大名著”的明清小说, 还是被誉为“国粹”的京剧, 都是我们宣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题材, 是我们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其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抓手。因而在这一节课中, 我决定尝试对教材进行重新的整合, 我将整个课堂设计成为了一场颁奖典礼。以两条主线贯穿全课, 一是明线:通过以四大名著的评奖过程为线索, 串联起本课中的其他一些知识点。另一个是暗线:整个课堂设计都是在围绕着明清文化具有鲜明时代特点这一主线来展开的。所有的教师讲解、学生活动都是为了能够使学生得出“一定时代的文化体现了这一时代的特征”这样一个结论。这样的设计既可以使整个课文形成一个整体, 将零散的知识点很自然地串联起来, 又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将课文的讲解融入到活动之中, 这样对知识的讲授就不会显得那样刻意和直接, 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也不太会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而且, 在这一节课的活动设计安排方面, 尽管学生也有许多互动的环节, 但是在课前并没有要学生事先作任何的准备, 没有过多地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所有的活动都是基于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把握与理解之上的。因而主要的任务都是由教师来完成。在授课之前对课文进行重新整合, 在课堂上主导课堂的进程,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实现教学任务, 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得以凸显。而从学生的主体性来说, 虽然这节课仍是由教师主讲, 但是从教学的过程来看, 大部分学生完全沉浸在课堂之中, 积极地思考、参与, 努力地配合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做到了思动、意动、情动, 学生的主体性仍然是受到尊重的。当然, 这节课的设计本身也使得本课的教学有了待商榷之处, 例如:四大名著中有无必要再进行最具时代特点的评比。我翻阅了许多资料, 对“四大名著”的评价最多是提及了《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除此以外基本没有把四部作品分为三六九等的权威评述。但是由于我整个的教学设计的原因, 我只能如此安排, 确实是有点无事生非的感觉。但是转念想来, 其实世界本身都不是千篇一律的,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喜好与偏爱。因而在四部小说中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一部也未尝不可。更何况在宣扬自己观点时, 还能培养学生的主观意识与表达能力。当然这不过是聊以自慰的借口罢了, 因为在这样的课堂设计中, 我确实也无法改变。从这节课中我深刻地感觉到, 在文化史的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只有教师拥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修养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 串联知识。为了备这节课, 我翻阅了许多的课外书籍, 甚至将中文系考研究生的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都借阅了。通过对这节课的准备, 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在教育发展的今天, 中学历史教师不仅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 还需要具备比较广博的知识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文化史涉及科技、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很多领域, 如果我们没有这些方面的知识储备, 就很难将学生引领到这一殿堂, 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心灵的净化;这些文化内容所蕴涵的丰富、博大深远的人文精神也很难真正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完成教育塑造学生人格的任务。
利用数学文化史改进大学数学教学 篇10
因此, 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逻辑推理方式组织大学数学教学, 那么学生对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就很难得到改善, 这就需要对大学数学教学的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本文就是探讨如何通过“爆料”数学概念、定理的出身和来历的方法来改进教学.
一、如何将数学文化史料应用到大学数学教学
如何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刺激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大学课堂里, 就应该尊重数学逻辑原理的发现过程, 还数学原理的本来面貌. 而利用数学文化史料就可以极大地帮助学生了解数学概念的演绎发展过程, 不仅使他们知其然, 还能知其所以然. 学生对为什么要引入此概念有了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后, 就能很自然地接受这些概念. 但通过我们查阅文献发现目前这方面的文章相对较少, 比如已有的一些工作有文献, 但多为论证数学文化对教学的重要性, 很少涉及如何具体将数学文化史料应用到大学数学教学. 本文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 结合着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 对如何将数学文化更好地融入到大学数学教学做的一些探讨. 具体如下:
1. 首先收集整理相关的数学文化史料
大学数学教材多以数学定义、定理和习题为主要内容, 里面涉及的数学文化史料相对有限, 这就要求大学教师自己通过查阅资料或借助网络来搜集这方面的资料, 然后进行筛选整理, 做好教学所需的数学文化史料的资源积累与储备.
2. 选择大学生易于理解的数学文化史料来组织教学
因为大学数学教材内容多, 安排的课时少,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将数学文化资料融入进来.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 有目的地选择大学生易于理解的数学文化史料来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 数学文化的切入点和引用方式以及难易程度可以不同.
3. 数学史料使用的具体方式
因为有些数学史料的年代比较久远, 所用的语言和符号比较难理解, 这就要求大学教师在使用数学史料时, 尽量采取较浅显易懂的词语来组织教学, 先使学生领会到这个理论的主要意思, 再用数学的严格性进行逻辑推理. 例如:
( 1) 可以借鉴名家名言来解释某些结论
爱因斯坦是这样解释相对论的: 当你坐在一块滚烫的石头上时, 你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 但当你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时, 你却觉得时间过得飞快. 深奥的理论变得浅显易懂.那我在讲解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时, 可以把它比喻成选出的有限个“代表”, 用它们就可以表示出所有的向量, 这样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 2) 采用幽默的语言来讲授
例如在介绍某定理时可以这样说: “让我们看看该定理刚提出来时的样子, 看看丑小鸭是怎么变成美丽的天鹅的”.
( 3) 采取启发性的语言来讲授
例如, 如果大家是当时的数学工作者, 你将如何把这个结论推广为一般的定理? 你将如何从这个特例中抽出一般的要素? 对一个定理一般化需要经历哪些步骤?
而在介绍一些历史情况或以描述为主的内容时, 为节省时间可以利用PPT屏幕显示; 在展示一些空间图像特别是动态的空间图像时, 用多媒体更具有优越性.
二、开设一些数学文化课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对全校非数学专业的学生专门开设《数学文化》公选课; 数学专业开设选修课《数学史》与《数学文化》.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大大增强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者所在的学院近些年还对刚入学的数学系新生开设了《数学导论》课, 主要介绍数学专业都开设了什么课程, 各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以及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以期让学生能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通过往届学生的反馈, 说这门课对他们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能从整体上把握自己将来要学习什么, 以及如何来学等问题.
三、结束语
单个教师的力量毕竟有限, 再加上当前国内高校对教师的科研要求非常高, 所以不可能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如何把数学文化史料更好地引入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所以我觉得应该让授课经验丰富、语言幽默和受到学生好评的教师把自己的教案做成课件或者视频放到网上共享, 建立一个专门的资源库, 这样全国的教师就不用重复地花时间去收集资料, 可以有针对性地从案例库中选择教学案例, 使数学教学案例的获取与研究变得简单易行, 并把自己好的教学方法添加进去, 使这些教案不断完善.
摘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 学习大学数学的人越来越多.而大学数学教学多采取按照逻辑推理的方式组织教学, 结果却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对大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提出要有选择地将数学文化史料融入到大学数学教学, 并结合着教学实践和具体例子给出如何利用数学文化史料来组织教学.
雅文化俗文化根文化(三) 篇11
潜组织、潜规则的长期存在和通行能得到国人默许和认可,没有遭到太多的抵制和反对,是由于有潜文化形式的俗文化支撑,如宗法文化中的血缘姻亲文化,乡土文化中的熟人文化等。(见《雅文化俗文化根文化》)
潜文化是暗中通行的真文化,显文化则常常成了明面上给人看却行不通的“假”文化。表面上一套,暗中一套;说的一套,做的一套,这是中国文化的又一根本特色。为什么不少人,特别是五四以来很多人,认为中国主流雅文化中儒家的“仁义道德”、“礼义廉耻”是“虚伪的”,称其为“伪道学”,概源于此。尽管他们搞错了:把民俗误为经典,把伪儒误作孔孟了。孔孟之学不是伪道学,是真道学,而以真俗文化行事又打着孔孟招牌的,才是伪道学、假道学。(见《雅文化俗文化根文化(二)》)
潜文化支撑的潜组织、潜规则的“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明里是人,暗里是鬼”现象,还有更深的文化原因。它与说谎、欺骗、“乡愿”等一脉相承,是个人或集体在不同层次、不同场合说假作假、遮盖阴蔽、耍两面派的一种“做假”文化,这种“做假”文化贯穿古代中国并一直延续至今。
说谎、欺骗在中国从来就不算什么事,往往还被国人认为是聪明、机智。古时中国,民风尚且质朴。到春秋时,巧言令色、虚伪欺诈、趋炎附势、看风使舵的人和事越来越多,这些心理、行为都属于“乡愿”。乡愿就是那些言行不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或不分善恶是非、一味迎合本乡本土本国的善恶是非,以及貌似忠厚,实与恶俗同流合污的心理、行为(或者人)。孔子对乡愿极其厌恶,称其为“德之贼”。到战国前后,有些人又将各种说谎、欺骗歸纳提炼,发展成“谋略学”,分为兵家、纵横家等,被统治者用于军事、外交,如“合纵连横”、“围魏救赵”、“鸡鸣狗盗”什么的。秦灭六国行独裁专制大一统后,说谎、欺骗、乡愿、“谋略”等则在上层和民间广为发展,并由中原地区推及全国,逐渐定型为一种可称为“机伪性”的国民性,一直延续至今。要不马克斯·韦伯说,中国人是世界上唯一的不诚实的民族。
文革时有“阶级斗争无诚实可言”说,还有“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毛泽东告诫全党全国人民:“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朱镕基给国家会计学院的题词是“不做假账”!近年有人作打油诗《善意的劝告:真话应少说》:“既生在中国,真话应少说。须知盘中餐,常赖嘴定夺。”另一首是《理直气壮说假话》:“志新因言割喉管,罗克为语开脑花。苟且偷生真要义,理直气壮说假话。”
其他民族也有说假话作表面文章的,但这在他们的文化中不仅是个别的、少量的,而且被认为是可耻的,甚至是有罪的(罪恶的)。世界几大宗教在其“圣训”或戒律中,都明确禁戒说谎、作假。对犯戒有的会给予严厉惩罚。世俗间亦然。水门事件总统搞窃听,并说谎、作假(掩盖),这在美国是大罪,尼克松为此下了台,还要受刑罚。中国人很不理解,认为这事太平常了。中国历朝历代别说国家元首了,就是下边人,说谎、偷听算什么?中国人娶媳妇还听房呢!
中国社会各阶层均崇拜权谋,崇拜权谋的化身诸葛亮,津津乐道于什么“三十六计”。人际交往中常有坑蒙拐骗、设套作局,古称“构陷”。《红楼梦》中就有“王熙风毒设相思局”。独裁者还会使人“举手挂网罗,动足触机陷”,甚至“群谈者遭显诛,腹议者蒙隐戮”。诚实正直的人很难立足,古时就有不少人喟叹:“直如鞭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有人认为,中国人爱说假话是因为“专制”。实不尽然。不是专制没责任,而是还有其他原因,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因为专制也要有文化支撑。专制为什么能建立起来?为什么能长期存在?为什么专制下受压迫的人推翻专制后又建立起专制?
中国人不说真话有一个过程,就是从不利、不愿到不敢、不会。在这一过程中,是中国人的根文化——性格文化,一直在起作用。它使大多数国人在面对既有的自然社会环境时,根本价值取向从“好活着”、“生活”逐步变为“好死不如赖活着”,简称“赖活着”或“活着”。鲁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中的“不幸”又“不争”,就是赖活着状态。
历史上,中国人繁衍能力强,人口密度大,自然资源相对匮乏,使人们处于群体生活状态并对群体产生依赖;中原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决定农耕最为有利,导致中国人素食为主,肉食少,多数人体质及精神懦弱;较多的天灾使人面对强大的自然常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挫折感,这些造就了中国大多数人性格的基本特点——群体性和懦弱性。群体性和懦弱性又导致多数人的消极性和依赖性,如等、靠、要等。
群体性和懦弱性是专制的性格文化基础。商鞅变法后,秦实行了独裁专制。秦灭六国后,行大一统,并将独裁专制推向全国,使中国的社会环境严重恶化,社会关系高度紧张,国人生存益发艰难(荀子曾对秦国的专制有精辟的描述和议论)。大一统的独裁专制反过来又强化了中国人性格的群体性和懦弱性,使中国人的这种群体性格在秦以后趋于定型。在恶劣的环境中,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目标和内容简缩为生活的前提——生存,即活着。为了活着,即使是赖活着,一切均可成为手段,也不能不成为手段,当然话语、学说、理论和日常行为表现也不例外。在两千多年中几次短期的“治世”里,情况稍好,但性格一旦成型,便具有相对独立性、延续性,生活的基本宗旨也是如此。
中国人中通行说对自己有利的话,而不是说真话。中国很多人向来有忽视、并有意无意地模糊和混淆真假的倾向:“假作真时真亦假”,“亦真亦幻难取舍”。很多人甚至不认为有什么真假。主流雅文化中的学理很多也不从真假出发,只从有利于不利于统治,有利于不利于“国家”出发,说假造假只要是有利便行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戴着假面具,像演戏,在不同的场合,还能随时变脸。因此也没有什么是非,只有利害。这也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又一巨大差异。
另外在中国历史上,生存环境随人口增加日趋恶劣,天灾人祸频繁,死亡率高,人均寿命短。治乱轮转、王朝更迭大起大落,使人常感到天道无常。世事多变,“人生苦短”。于是就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又造成了多数人的短视性,产生及时行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有今儿没明儿”的心态行为。
懦弱性和机伪性。还使国人的心理偏好和行为倾向为“阴蔽性”或“阴密性”:一种阴暗的怕见阳光的心态。说话做事遮遮掩掩,不敢公开,喜欢暗箱操作、幕后行为、桌下交易。从古至今,人们在很多本应公开的公共事务中故弄玄虚,秘密、机密不胜其多。与《三字经》同样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增广贤文》,早就看透国情并告诫国人:“见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民众中广有厂卫情结,对“隐蔽活动”、“隐蔽斗争”、“隐蔽战线”情有独钟,津津乐道,认可、甚至喜好潜组织、潜规则和此类带有阴密性的东西。
文化史 篇12
图书馆是文化信息的传播者, 这个物化的建筑集中了古今中外各家的言论、思想和观点, 人类的文化在这里得到汇聚、展示和延续。图书馆是当之无愧的文化使者, 图书馆肩负着服务大众文化、提升公民文化、构建和谐文化的使命。
1 图书馆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是“被大众普遍接受的信仰、习惯、和经由它们组织起来的对象, 并被大众广泛分享。包含在政治、经济中产生的大众的信念、习惯和对象。它包含了大众化了的精英文化和地位提高而进入了博物馆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一般都具有通俗性、趣味性的特点, 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娱乐休闲活动在传递现代生活信息、改变生活方式、形成生活能力等方面也具有强大的社会效应。与过去相比, 我国当代大众文化呈现出多层次多纬度特征。从政治说教到智性思考、到反映寻常人生、到表现娱乐的狂欢。大众文化变化很快, 一方面是对市场信号和大众口味的适应, 另一方面是对主流文化所允许的新文化范式的接受利用。大众审美趣味也转而受文化自由主义的快节奏、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影响。我国大众文化素质和发达国家的大众文化素质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实现急需提高大众文化素质。
图书馆是服务于大众文化的场所。图书馆的职能就是首先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休闲的需要, 利用大众文化的强烈渗透性, 不失时机地对读者进行引导、疏导和教育, 以其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 使社会大众在参与和接受文化娱乐时, 自觉地接受大众文化所内含的文化知识、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等, 从而内化为社会大众的内在精神要素, 成为他们理解社会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实践的能力。大众文化并不是孤立的行为, 而是群体性的行为, 是社会大众之间相互对话、交流、合作、渗透的过程。现代图书馆环境幽雅, 不仅是良好的学习场所, 它又为大众提供了文化娱乐、文化休闲、会友谈天、交流沟通的良好公共空间。图书馆是服务大众文化的窗口之一。
2 图书馆与公民文化
公民文化是“公民社会内在的精神, 是一种地域型, 臣属型和参与型政治态度的合理聚合, 它强调政治输入的理性参与, 因此是一种参与型复合政治文化”。按照我国著名政治学者马庆钰的观点:公民文化包括公民道德建设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公民道德建设注重团结, 友爱, 互助, 诚信的社会公德的培养:公民意识注重民主意识, 平等意识, 法律意识及主人公意识等政治权利的诉求。公民文化是不断发展、更新、充实的, 各种不同文化不断的冲突和激荡而融合产生更符合与时代要求的公民文化。公民文化是民主生存与发展的土壤, 只有公民文化意识和文化氛围达到一定的水平, 才能与经济、政治相匹配, 才能三位一体的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社会。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历程告诉我们:公民文化是维持和发展民主制度的必要条件。著名学者李慎之先生曾深切感叹“千差距, 万差距, 缺少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我国的公民文化还处在培育阶段, 有待更大的提升。
基于我国社会民主发展的需要和我国公民文化素质状况, 各地图书馆都根据本地区的特色, 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 长期积累, 大都形成了各自的馆藏特色或特定领域的藏书体系。各种关于公民文化的信息, 通过图书馆的筛选序化, 加工处理, 以图书、报刊等形式, 源源不断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可以满足公民文化教育多领域、多层次的需求, 还提供电子阅览室的视听服务和信息网络服务, 图书馆作公民文化信息的集散地, 最大程度的发挥着交流、共享、研究平台的功能。特别是当今社会信息飞速发展, 而其他的媒体如网络仍处于无序化状态, 就更为图书馆提供了展现自我的绝佳时机。图书馆是公民文化的教育培养基地之一。
3 图书馆与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 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 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谐作为一种价值选择是人类共有的文化现象。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就是“合和”的文化, 她深深地滋润着民族精神及其生命智慧。在古希腊就已把和谐作为美的特征。马克思也认同魏特林把社会主义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 并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和谐从本质上讲就是“人寻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想的实现。它的表现形式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体制制度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每一个方面都对和谐文化有所要求。无论其中哪一项和谐的建立都与人的知识、素质与文明程度相关。广大社会成员对待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态度的科学性, 以及社会成员行为规范的文明与理性, 这一切都有赖于社会成员整体的科学态度的端正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图书馆的公益性和社会教育职能, 决定了图书馆是社会大众终身教育的工具, 图书馆的一系列工作都是在对社会成员进行终身教育, 它完全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既可以进行科学技术知识教育, 也可以进行思想教育、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等。这是任何学校都不能代替的, 特别是社会大众的终身教育, 图书馆是开展大众终身教育的最佳场所。图书馆是和谐文化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和重要传播者, 是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信息聚集的宝库, 成为构建和谐文化的重要基地之一。
文化的冲突是社会不稳定的深层动因之一。脱离了一定的文化与之相应的社会政治经济系统、政治经济体制就很难正常运行。所以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国家、社会稳定的思想和心理基础。文化的背后, 根源仍是利益关系, 但价值观念对人们处理利益关系具有导向作用。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 社会稳定取决于人们由文化决定的诉求得到满足的程度与状态。图书馆自觉满足大众文化需求, 着力公民文化的培养, 努力构建充满活力、蕴含智慧、文明超前的和谐文化。图书馆是服务大众文化的一个窗口, 是公民文化的教育培养基地之一, 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之一, 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杨晓伟张景秋谈图书馆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西部科技, 2007, 11.[1]杨晓伟张景秋谈图书馆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西部科技, 2007, 11.
[2]邵葆丽[印度]田甜译.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长江学术, 2007, 3.[2]邵葆丽[印度]田甜译.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长江学术, 2007, 3.
[3]王栋.改善中国公民社会文化环境的思考及路径选择, 2007, 3.[3]王栋.改善中国公民社会文化环境的思考及路径选择, 2007, 3.
[4]方爱清, 秦在东.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初探[J].社会主义研究, 2007, 2.[4]方爱清, 秦在东.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初探[J].社会主义研究, 2007, 2.
[5]韩楠.新时期图书馆与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J].江西图书馆学刊, 35, 3.[5]韩楠.新时期图书馆与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J].江西图书馆学刊, 35, 3.
【文化史】推荐阅读: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07-15
秦文化、楚文化和汉文化07-12
文化消费文化产业10-22
企业文化≠老板文化10-28
中原文化齐鲁文化05-24
数学文化史06-20
世界文化史08-20
旅游文化文化产业06-23
地产文化与文化地产06-25
企业文化与老板文化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