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系统论文(共12篇)
高校信息系统论文 篇1
一、高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目标不统一影响教学效果。就各个高校的会计信息系统教学情况来看,我国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不统一的。虽然大部分院校都是把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会计专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一门专业课设置,但是,由于会计信息系统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因此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师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理工学科背景的教师,一类是会计学科背景的教师。教师专业背景的不同使得各院校对于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各持观点,缺乏一致的共识。对会计信息系统认识的不同使得实践教学中会计专业出身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任课教师一般倾向于重会计、重实务而轻计算机,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任课教师则一般倾向于重系统分析与设计及程序设计而轻会计与实务,且两种倾向的教学内容差异较大。目标问题解决不好就会使得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显而易见,教学目标的界定直接影响着课程内容安排、教学设计、学生具备的学科素养等。
第二,教学内容偏离实际导致实用性不高。(1)偏离实际业务需求。当前,会计信息系统教材大体上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模块为线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以及程序设计等;另一种是以介绍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操作为主,也就是以某一特定的会计软件为例介绍其主要功能与操作,理论性弱而偏操作的训练。然而,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教材,其教学内容都不同程度的偏离实际的工作需求。它们对于如何根据实际的信息处理与管理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处理方式,如何从信息系统中获取所需数据,如何从信息系统提供的或是Internet网络发布的企业会计数据与信息中提取进行个性化决策所需的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分析等内容介绍不多甚至没有。而这些内容恰恰是与实际紧密联系且是培养学生发挥创造性、提高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内容。(2)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与要求的关注。随着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等环境的不断变化,会计软件的开发主体已经由原来的各用户自行开发变为主要由专业会计软件公司开发。而会计软件公司所需要的开发技术人员绝大多数都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很少会从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中选择。因此,会计专业的学生可能会存在两种学习要求:一是希望侧重对系统分析与设计及程序设计方面的学习,以期未来能从事软件分析与设计等相关工作;二是希望侧重对借助信息技术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尤其是财务业务一体化处理方面的学习,以期未来能够从事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方面的工作。由此,对存在第二种学习需求的学生而言,以系统开发、详细介绍会计信息系统各子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没有学习的动力。而对存在第一种学习需求的学生而言,仅仅介绍某一软件的功能操作又满足不了其深入学习的需求。而目前的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关注较少,基本都是一刀切,即所有的学生都以学校选定的某一教学要求进行学习,忽视了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需求,使得学生对该课程普遍不感兴趣甚至抵触,这对于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第三,教学资源缺乏影响教学质量。(1)缺乏会计信息化方向的教师。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要求教师既要掌握会计知识,还要具有计算机技术、信息系统论等多学科知识,这就要求从事会计信息系统教学的教师要接受过会计和计算机两方面的教育或是会计信息化方向的研究生教育。而目前,由于综合课程的学习较难、人才培养方式以及数量有限,很多教师未受过这方面的培训。大多数都是依赖单一的会计专业的教师或者是单一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而这必然限制会计信息系统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2)支持教学的软硬件缺乏。首先,支持会计信息系统教学的专门软件较少。现在,会计信息系统教学使用的软件绝大多数都是各财务软件公司商品化软件的演示版,而演示版软件的功能、性能本身适合实际企业,而非针对教学的需求与特点设计的,同时对数据处理等一些操作也有一定的限制,直接用于教学显然是存在问题的。其次,用于支撑会计信息系统教学的硬件资源不足。目前,学生的会计信息系统实践还只停留在随堂上机,并且还受到机器数量、上机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另外,会计专业的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相对比较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会计信息系统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对高校会计信息系统教学问题改进建议
第一,按需分类设置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多层次人才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本身的定位以及学生生源的素质;二是学生自身对于未来职业规划的需求。设置两个层次的课程教学目标:侧重系统分析与设计及程序设计的课程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进行会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以及程序设计的能力(简称目标一);侧重借助信息化工具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的课程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运用信息化工具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简称目标二)。由此,在界定课程目标时需要综合考虑两个关键因素:高校定位与学生需求。从高校定位方面来看,定位为研究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校可以考虑设定目标一,定位为应用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可以考虑设定目标二;从学生需求方面来看,如果高校里的会计专业已经划分方向了,可以根据不同方向划分学生需求,并设定目标,比如会计、财务管理方向设定目标二,会计信息化方向设定目标一。如果高校的会计专业并未划分方向,则可以根据学生未来规划的需求分为两个方向来进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分类教学。
第二,保持教学内容框架一致、注重财务与流程的结合。首先,保持教学内容框架一致是实现会计信息系统教学的基本前提与保证。没有一个一致的内容框架作为指导,各个高校甚至每位教师都按自己的理解进行内容设计,不利于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教师对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交流学习与把握,更不利于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有效学习与沟通。要保持教学内容框架的一致,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平衡会计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将二者真正的融合在一起,并界定该课程的一个教学体系框架。其次,注重将财务与流程结合是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培养目标,也是信息化环境下对会计人才的素养需求。传统的会计课程,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的讲授,然而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会计的信息来源、信息的处理等都是离不开经营管理流程中的各项业务,尤其在当前财务转型的实践环境下,企业的财务侧重点、业务流程等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于流程、财务业务相结合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如此一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仍以会计论会计,即仅仅讲授会计分录的编制,已远远不能适应实际的需求。因此,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应侧重将财务与业务流程结合在一起进行讲解。(1)让学生清楚企业的每一项业务的主要流程。比如,销售业务的主要核心流程包括销售合同的签订、销售订单的生成、销售发票的签发、销售出库通知与销售出库单的填制、销售收款等。(2)对每一项的主要流程进行分析并判断哪些具体的业务节点需要进行会计处理,即产生财务信息。并非所有业务流程中的业务活动或单据都会触发会计确认与核算,哪些业务单据会影响财务信息,需要相应的会计处理?哪些业务单据只是整个业务流程中的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没用直接的关联?这些都需要会计人员根据专业知识去判断并进行必要的会计确认与核算。(3)能够根据业务单据自动关联生成记账凭证。例如利用信息系统提供的相应功能进行设置,并自动生成销售发票对应的记账凭证,即“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4)在业务处理的后期如果发现错误,能够判断业务与财务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找到相应的位置进行修改或删除。以销售环节为例,审核凭证时发现记账凭证错误,应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根据错误的原因找出修改的方法———删除该错误记账凭证,并找到该凭证关联的销售发票,如果发票已审核等,需要先取消,再在销售发票上做相应的修改。最后,重新审核销售发票,并关联生成记账凭证。
第三,创造任课教师进修、培训等学习与提升的机会。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的一个迫切但短期内又不容易改变的是任课教师的素养问题。如前所述,大部分会计信息课程的教师要么是会计出身,要么是计算机出身,少有二者结合的复合型教师。因此,对任课教师素养的提升是解决会计信息系统教学的迫切要求。然而,在目前的状况下,很难大规模地对现任的任课教师通过专门的研究生教育进行培养。因此,创造任课教师进修、培训的机会便是提升会计信息系统任课教师素养的一个重要的可行途径。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政策或奖励的方式鼓励从事会计信息系统教学的教师定期进修或定期组织在职培训等;另一方面高校相关部门应积极地组织一些课题或相关活动,为会计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促进两个不同专业教师的相互交流与学习;第三,利用学校或学院的资源积极推动任课教师与软件公司、实施信息化的企业进行合作与交流。
第四,创建任课教师与软件公司的交流合作平台,推进专门用于教学的会计软件的研发工作。会计作为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学科,其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也应该与实务结合才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的实施。首先,相关部门与高校应创建任课教师与软件公司的交流合作平台。一方面通过这个平台任课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务相结合,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理论与实务并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交流平台任课教师可以及时地了解到信息技术的最新应用、信息系统的后台运行以及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及时地向学生传递最新的信息,在科研方面可以通过实际问题提升到理论高度形成科研成果。其次,相关部门应积极推进专门用于教学的会计软件的研发工作。虽然商品化会计软件的大部分功能与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一致的,但是教学与企业实际业务处理仍存在区别,这使得商品化软件的演示版直接用于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在遇到这些问题时,任课教师只能选择次优方案,有些问题就无法直接进行讲授与实践。因此,专门针对教学设计的软件能够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将课程内容与实际紧密结合。利用信息技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高校信息系统论文 篇2
随着信息化的来临和计算机在日常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在学校的校内网站上又教师个人信息系统,学生个人信息系统,但是没有办及时事务管理信息系统。为了实现班务管理的信息化,在此不妨开发一个班务管理系统。
二、系统的用户需求
对某一个班级,调查该班级的基本事务有每学期都要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定期对班委会进行改组和调整,两班级的各项管理任务在班干部中进行合理分配。对班级每学期每位学生的考试成绩都要进行记录,统计和分析,每学期都要进行学生的德育考评,班级经费的收支情况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对班级事务的整体规划和协调运行进行控制 2 对班级具体事务得计化和控制 对班级的教学管理进行控制和协调运行 4 对班级学生的德育进行考评和管理 5 对班级班费的收支进行管理
三、高级班务管理系统的性能要求
1.遵循管理规范、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系统开放、经济实用的原则 2.本系统以独立运行为主 3.界面简洁,统一,友好
4.操作简便,向导式操作,可以提供非计算机操作人员使用 5.相关数据显示功能 6.数据导入功能
7.根据日常工作流程设计系统设计 8.提供程序的稳定与安全功能 9.完善的数据打印和报表功能
四、系统的经费概算
初步估计约需人民币20万元,包括硬件资源、技术资料、开发费用、培训费用等。其中开发期间费用约需人民币8万元,调试与运行期间约需人民币6万元。
五、系统开发计划
本系统计划由开发小组(开发人员4人)用12个月完成,具体时间安排计
划如下:
高校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刍议 篇3
关键词: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9-0000-02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学科、专业不断拓展,高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尤其是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作为高校管理部门,如何更好地应对这一局面,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成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此时,以艺术院校为例,提出大力开展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设计开发多元综合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系统应用的灵活性,将有效解决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所面临的管理困境,极大地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一、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建设内涵分析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运用信息管理理论与信息管理方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技术,充分考虑外界变量和信息,组织和配置教学信息资源,进行信息化教学管理活动,从而高效率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对于高校而言,教学管理的信息化主要体现为建设功能完善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平台的建设,是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两大要素的有机结合。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建立起先进、可靠、完善的技术平台,为实现教学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处理的智能化提供支撑。
一般来说,高校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具备基本的教学管理模块,如学生管理、师资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管理、成绩管理、考试安排、教材管理、收费管理、选课管理等基本功能;二是系统要容易操作,使用人员能够顺利地使用系统完成常规教学管理工作;三是系统要易于维护和升级,能根据学院的个性化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或者修改;四是系统应该能够针对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保障数据的隐私和安全等。可以说,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是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教学管理系统平台建设是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重要载体。
二、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存在问题
大多数高校都十分重视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自行开发或购置教学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搭建信息平台,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
目前,各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根据学校自行的特点自行组织开发团队开发,如南京艺术学院、广西师范学院主要采用ASP、ASP.NET等技术自行开发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能基本满足教学管理的需要,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依托自身强大的人才优势不仅开发了功能强大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还对其它各个系统的数据有一个统一的接口标准。由于是量身定做,能较好的满足本校的需求,并且掌握源码,便于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系统、增加或删除功能模块。但是由于开发人员能力及各个学校的投入等原因,自行开发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在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另外一种方式是直接购买软件开发公司的产品,如杭州正方、湖南青果、湖南强智等软件公司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这类产品在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由于其通用性,普遍存在不能满足学校特殊教学管理需求的问题,尤其是艺术院校的专业方向较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存在较大差异,通用系统难以满足日常管理需要。
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例,该校在校生规模约为1万人,有3个校区。该校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手工管理和单机管理系统相结合,工作量非常大,档案的存放也需要巨大的空间,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手工管理无法满足教学管理的实际需要;第二阶段是2006年开始应用学年版本的基于C/S和B/S混合结构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在该阶段花了很大的精力建立起了各种基础数据库,如教师库、课程资源、专业培养计划、教学场地、学生信息、学生成绩和教材库等。运行该信息系统后,该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有一定提高,但是由于该版本的软件在设计思路上过于简单,虽然基本实现了学生管理、师资管理、教学计划管理、考试管理、选课管理、成绩管理、教学质量评价等常用教学管理功能,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存在一系列以教学计划为核心的相关问题。现行系统对教学计划的管理不灵活,只能针对自然班级进行排课,不能对自然班级进行拆分排课管理,从而影响了整个排课的进程;在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方面系统也管理不灵活,二级学院开设的专业限选课及选修课很难在系统里面操作;以教学计划为基础的期末考试、正常补考、毕业前补考以及教材订购计划无法通过系统安排,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功能仍相对简单等。
二是部分教学管理缺少相关配套软件和程序,教学信息管理缺乏统一标准接口。该校2006年开发了琴房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音乐舞蹈大楼琴房管理,教学信息管理系统也在这期间投入使用,两个系统均单独运行,由教务处进行管理,今后对其进行整合势在必行。整合后硬件配置也需要进一步升级,以便充分满足学生大批量登录系统进行选课、登记琴点操作等各个环节的需要。
三、高校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和方法
要全面推动高校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高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必须从从管理队伍、技术支持、硬件投入、安全维护等多渠道加强建设,同时注重立足院校学科专业特点,因校制宜,选择科学合理的建设路径。针对以上分析的系统存在问题,本文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一)开展提高培训,强化管理团队建设
成立专门的信息管理小组,全面负责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计划和规划,将管理和技术有机结合,给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强有力的保障。加强一线教学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让他们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掌握信息化管理技术,熟练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更好地服务教学,服务师生。
(二)加大硬件投入,整体购置信息管理系统
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复杂,要求高,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开发周期长,就一般高校而言,计算机技术管理人才相对不足,可考虑采取“购买与二次开发”相结合的节约型校园建设之路,选用灵活的、架构先进的学分制教学信息管理系統,减少了二次开发的成本,同时投入资金购买较好的硬件服务器,采用分时分段的方法彻底解决集中登录操作系统容易拥堵的问题。
(三)不断改进升级,开发适应校情的软件平台
首先是建立基于元数据的分布式异构的小型数据中心平台,统一各种数字平台接口标准,有效整合教学管理相关的软件,着力解决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和其他小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互问题。其次是进一步对教学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升级和开发,使其更加易于使用,如苹果手机的操作系统、腾讯QQ程序等采用图形化操作界面,就算没有专人培训,大家也都会使用。目前,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由于软件系统的不完善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引起的。如没有系统管理员,或者系统管理员对系统认识不深。很多小问题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及时解决,阻碍了信息化管理的进程。另外,在使用过程中多听取教师和学生的建议,根据其中合理的建议及时提出改进措施,一个系统只有使用者的大力支持和拥护,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四)多管齐下,维护系统信息安全
在信息安全方面增加必要的互联网安全管理手段和措施,在有些学校也曾经出现过数据丢失和数据遭到黑客的修改,提出故障时的恢复方法和策略,增加教学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一点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全面的教学管理改革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应充分估计实施的难度,制定具体规划,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加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制订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才能更好的为教学、为师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卢立珏.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4,1
[2]蒋志.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与培训,2010,2
[3]杨永跃.学校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实践[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06
高校学院教师信息管理系统 篇4
一高校学院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与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比较
高等院校的课程科目相对复杂, 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各种课程分门别类, 较之中小学, 高校学院的教师们平时排课、选课、上课的任务更为繁重, 而对于一个专业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学生, 在评定成绩时更为不便。虽然有多媒体教学技术作为支撑, 但在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上仍然沿用旧有的模式, 老师往往感觉精神疲惫和力不从心。
前些年, 在信息化大研发的趋势下, 各个院校大部分设置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为在校大学生的日常活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学生可以在信息系统中查询个人在学校中的资料, 上课课表、考试信息、英语四六级成绩, 课程成绩、论文提交等。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可使学生高效率地管理个人信息和高效率地进行学习。
老师平时要处理的教学事务较为复杂。除了处理个人的日常教学活动以外, 还要分管本专业学生的各种教学, 有的老师身兼数职, 在这种情况下, 没有一个作为老师的信息管理系统是不够的, 也就是在这样的需求下, 高等学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主要为教师服务的系统应运而生。
高等院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与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相比有很大不同。首先, 目标定位不同。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服务目标主要为老师, 而后者主要为学生。因此, 服务对象的不同决定了其内容的差异性。其次, 功能导向不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处理学生平时自身的学习活动如查看课表、选课、查看成绩等。而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不仅服务于老师用作教学授课之用, 管理个人工作与财务事务也是必需的。最后, 处理终端不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终端是教务处, 教务处主管学生的日常工作。而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终端不仅包括教务处, 还有可能包括财务处、学生处等。
二高校学院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
高校学院中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与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相比更为复杂, 因此在其系统中的主要内容方面, 也是分工有致。
1. 教学版块
教学版块的主要目标是老师用来处理平时的教学事务。教学版块包括课堂与课外两个方面, 课堂主要有课堂考核, 选课查询, 所教授学生名单, 课件上传与下载。
课堂考核主要用于老师在课堂上需要评定课堂学生成绩, 而当场给出的分数, 可以直接输入信息管理系统, 便于随时录入。选课查询中老师可以查询自己所教授的课程中有多少学生进行选择, 根据所选择的人数老师进行增减开设课程调整。老师可随时查看选择自己课程的学生名单, 也可随时点名和提问。课件上传和下载是多媒体技术与信息管理技术的重要结合。老师在上课前可将本节课的电子课件上传到信息管理系统, 在课堂上, 老师可以在多媒体电脑上输入自己的账号密码登入信息管理系统, 在线播放课件, 这样老师上课的便捷性变化大大提高, 同时信息含量较以往较大。
2. 工作版块
工作版块的主要目标是老师用来处理课堂教学外的工作事务。工作版块主要包括课后成绩上传、课程成绩评定、学生考试安排与调整、学生成绩评定与录入、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交、学生毕业论文预答辩提交、学生毕业论文最终成果提交、学生毕业个人评语提交。
课后成绩上传主要是老师在课下将课堂上的课程成绩录入信息管理系统, 以利于系统保存。课程成绩评定是用于老师在本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在本课程的课堂与课外表现进行评定, 综合各种因素进行打分。学生考试安排与调整则主要用于期中、期末考试时对学生考试地点、时间进行安排与调整。学生成绩评定与录入则是在期末考试结束后, 录入学生的各门成绩, 一般由年级辅导员和分管教务处的老师负责。
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交是用于在学生本科、硕士、博士毕业论文开题时提交开题报告, 学生毕业论文预答辩提交时用于在3~4月份毕业论文预答辩时提交, 毕业论文最终成果提交主要是在学生正式答辩前对本学生的正式毕业论文进行提交, 录入学校数据库, 存入网上档案, 学生毕业个人评语提交主要是在学生通过答辩, 即将毕业, 学生的辅导老师针对学生在学校期间的表现进行个人评价与评语总结。
三结束语
高等院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为老师处理日常教学事务与工作事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在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中, 老师教学和办公的效率大大提高, 在老师高效率的教学与办公下,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对促进现代教育事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高校学院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是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推出后的一个信息平台。本文简要地介绍了高校学院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与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特征与内容, 希望同仁们对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有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高校学院教师,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杜静.高校学院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初探[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高校信息系统论文 篇5
普通本科高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讨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文根据作者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实际经验,提出了目前普通本科院校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上对该课程进行改革的方案.
作 者:杨鹤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2009 “”(5) 分类号:G64 关键词:普通本科高校 MIS 课程教学高校信息系统论文 篇6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化;透明化
一、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一)国家对教育经费监管的要求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渐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面对我国高等教育远远落后于其他的发达国家的不利局面,教育部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度和投资力度,特别是对高校的教育投资。根据调查,国家近五年来对全国高校的教育投资金额已经翻了三倍,国家对高校教育投入了如此多的教育资金但是我国的高校教育事业却一直没有取得理想中的成绩,高校教育水平仍然低于很多发达国家,而且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够人才化。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因为国家投入到高校中的教育资金使用不够透明化和合理化,总会有一部分工作人员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从这些教育资金中获取利益。由于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使得国家也越来越重视高校对教育资金的使用情况,逐渐加强了对教育经费的监管力度,这也是高校必须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原因之一。
(二)建设节约型高校的迫切需求
当今世界的发展主题是节约和创新,由于地球上的资源有限,而且很多对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节约不仅是一句口号,而应该是落实到各行各业人肩上的一份责任[2]。高校的教育经费很多,但是这不能是允许我们浪费的一个借口,而是要利用这些资金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效果,如何更好地管理高校财务,首先要完善高校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要对高校中每一笔资金的流入和支出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利用该系统对教育资金进行严格的控制,借助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力量帮助高校尽快建成节约型高校。只有我国的高校都完善了自己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才能真正成为节约型高校,才能使国家投入的每一笔教育经费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才能使我国高校的办学水平逐渐赶超其他发达国家。
二、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所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化的管理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基于财务管理的一个系统,要想使该系统顺利运行并对高校的财务进行有效地管理,必须有相关的管理方面的人才参与到该系统的日常工作中来。反观我国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不但缺乏相关技术人员对系统的日常工作进行维护,而且也缺乏管理方面的人才对财务及时地进行管理,在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管理人员都是由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兼职的,这些兼职管理的工作人员既没有专业的管理知识,也没有一定的管理技巧,导致我国很多高校中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形同虚设,该系统大部分的管理功能也被忽略。
(二)工作人员的工作观念不准确
对一些发展时间比较长的高校而言,其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中有专业的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本可以用自己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巧来帮助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但是,我国很多高校并不重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因此参与高校财务管理系统工作的人员在学校中的地位并不高,也几乎没有什么发言权,久而久之,很多工作人员对待工作就出现了消极的想法,往往认为自己的这份工作可有可无,这种错误的工作观念也是导致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一直没有取得发展的原因之一。
(三)管理信息系统缺乏透明化
由于教育部门对高校教育的重视度高,国家对高校投入的资金也多,因此总会出现一些监守自盗的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为自己或者家里人谋求一些不正当的利益,这是我国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不够透明化所导致的问题之一,该管理系统的不透明化不但为这些不负责任的工作人员提供了一层保护伞,而且会大大降低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不利于高校的管理工作,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校事业的发展步伐,使我们国家与其他发达国家教育事业上的差距越来越大[3]。
三、如何更好地建设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一)引入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养
在每个高校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都应该有专业的管理人员的参与,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巧是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顺利运行的保障之一。除了引进专业化的管理人才之外,高校还要加大对已在职的工作人员的培训,增强已在职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例如在工作之余组织一些知识讲座、将一部分工作人员送到一些专业的培训机构学习等,培养已在职员工的管理意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校应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对表现优异者予以一定奖励,在晋升职位时优先考虑,对考核超过三次不合格者要给予一定的处罚,奖励与处罚相结合为员工的学习任务增添了些许压力,也促使他们更用心地去学习。
(二)使管理信息系统更加透明化,规范化
国家对高校教育所投资的大量的经费要想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必须使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更加透明化,更加规范化,这也是更好地建设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做到的。如何使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更加完善:第一,加强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监督,包括在该系统中的每一步支出和收入,而且对每一笔资金的去处要做详细汇报以及凭证,而且保证该系统中的所有信息公开化,使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和老师都能及时地了解到每一笔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对在该系统中弄虚作假者或者利用职权在教育经费中谋取利益者必须处以严格的处理,情节严重者还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而且追求连带责任,即在该系统中弄虚作假的所有人都会受到惩罚;第二,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规范化,对该系统的操作流程必须符合学校的相关规定,对要在该系统中申请教育经费的老师而言,必须准备好所需要的每一份文件或者是证明材料,只有提交了完整的材料的老师才能申请到相对应的科研经费,否则无法申请到经费。只有使财务信息管理系统透明化和规范化,才能真正利用好教育部划分给学校的经费,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的高校办学水平,才能使学生从心底认同学校,热爱学校[4]。
四、结语
构建一个良好的高校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意义重大,其不但可以显著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而且可以最优化地利用每一笔教育经费,构建好一个良好的高校财务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做的事情也很多,既需要引入专业的管理人才,转变管理人员的工作观念,又需要加大管理力度。如果想使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顺利运行,不仅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努力,也需要学生的配合,只有在两者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取得理想中的运行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永智,蒋远胜.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构建及其实践——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J].财会通讯,2010(31)
[2] 张治坤,李庭晏,章毅远.基于事项法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模型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1)
[3] 孙袁奋.基于ASP.NET平台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
高校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研究 篇7
关键词:高校,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快速普及,信息系统在各行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高校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阵地,信息化建设高速开展。校园网、信息系统的建立,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网络平台,并且已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衡量一个高校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出现的同时,伪基站、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后门、木马僵尸、SQL(结构化查询语言)注入、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等各类网络攻击层出不穷、攻击方式变异频繁,因此,保障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已成为高校信息化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1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
信息网络的全球化使信息网络的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任何与互联网相连接的信息系统都必须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网络攻击、数据窃取、身份假冒等安全问题。信息系统安全最重要的3 个属性是机密性、完整性与可用性。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的核心是对信息系统分等级、按标准进行建设、管理和监督。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遭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针对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要求及信息系统必须要达到的基本安全保护水平等因素,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以下五级:第一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第二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第三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第四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第五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2 高校信息系统安全现状
为保证高校信息系统安全性,对信息系统按重要程度、数据的机密性等进行不同等级的划分并按级别进行保护是必要的。目前,高校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保护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高校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认识不足,认为信息系统定级过高会提高管理成本,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在信息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等级保护工作整改不到位。部分高校学校经费紧张,信息化建设主要投资在校园网络的基础设施,针对网络安全方面的专项投入不足。
第三,未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制度,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没有制定。此外一些管理制度修订不及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系统安全管理的需求。
第四,专业技术力量较弱,技术防护与制度落实不彻底。部分高校网管人员专业技术力量较弱,一些不属于网络中心的网络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
第五,部分二级单位对本单位的信息系统及网站底数不清,依然存在各自为政开设网站的情况,安全防护也不统一。此外,还存在科研教学机构替其他用户单位在校内开发、运营系统的情况。
第六,在建设网络安全体系时,存在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许多安全设备处于系统默认配置,安全设备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部分系统没有配备安全管理员。
3 高校信息系统等级保护
3.1 实施流程
高校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实施应按照公安部门及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要求严格执行,其主要包含明确责任主体、自主定级、专家评审、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公安机关备案、差距测评、安全整改建设、验收测评等流程。
第一,明确责任主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维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信息系统的主管单位为定级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运维单位、使用单位开展信息系统定级工作。
第二,自主定级。首先要确定本单位有哪些符合定义的信息系统需要做等级保护工作。在定级时要坚持自主定级、自主保护的原则。参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对本单位的信息系统作自我评估,完成自主定级。
第三,专家评审。主管单位完成信息系统自主定级后,聘请有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专家对信息系统自主定级情况进行评审,形成评审意见,以求准确对信息系统进行定级。
第四,主管部门审核批准。主管单位完成信息系统专家评审后,填写《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报告》《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表》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专家评审意见等材料报送至所属教育主管部部门进行审批,并出具行业定级意见。
第五,公安机关备案。高校定级为二级及以上的信息系统需要到当地公安局网监部门备案审核。
第六,差距测评。完成定级、备案后,高校应委托具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资质的且熟悉教育行业的第三方测评机构,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对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状况开展差距测评,并编写差距测评报告及整改建议。
第七,安全整改建设。高校根据差距测评报告和整改建议,针对存在安全问题的信息系统,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建设,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第八,验收测评。完成安全整改建设后,高校应委托具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资质的且熟悉教育行业的第三方测评机构,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对信息系统开展验收测评,编写验收测评报告,并送至公安机关备案,以完成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3.2 保障策略
高校信息系统的等级保护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至于等级保护工作落实不到位,为保证安全等级保护工作顺利进行,应采取如下保障策略。
第一,提高安全意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部门应加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定期召开由各高校有关信息系统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会议,宣传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促使高校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意识。
第二,增强技术能力。高校信息系统安全,需要强大的技术团队作支撑。在开展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中,专业的技术能力是保证测评工作和整改工作顺利高效进行的基础。因而,应注重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第三,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的专项预算。针对高校信息系统,应及时建立及更新各项管理制度,以达到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并满足系统安全管理的需求,同时在制度中规划高校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的整体方针,并保证网络安全方面的专项投入。
4 结语
高校信息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屏障。充分了解高校信息系统安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严格按照等级保护的要求、实施流程对高校信息系统进行等级保护,建立高校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完整体系,有利于高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
参考文献
[1]冼伟铨,王厚奎.等级保护要求下的高校Web安全[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2(2).
[2]高朝勤.信息系统等级保护中的多级安全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2.
[3]路萍,翟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备案在高等院校中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5(21).
[4]刘玉燕.高校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测[J].信息技术,2011(2).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篇8
科研工作是高校工作重心之一, 数字化校园环境的建设同样将影响到科学研究的模式和机制, 大大提高科研的创新水平和影响力, 同时进一步促进高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充分利用互联网促进科研资源和设备的共享, 加快科研信息传播, 促进国际性学术交流, 开展网上合作研究, 并且利用网络促进最新科研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 从而提高科研的创新水平和辐射力。
在高校, 科研管理是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高校科研的进展、成果的获得、经费的使用、效益的高低等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科研管理包括对科研计划、项目、成果、经费、人员等的管理, 在管理过程中, 会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目前, 科研管理人员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整理数据, 完成各类审查报表, 这些数据可以分析、研究和发现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为科研服务, 但这种传统的管理方法, 已不适应社会的日益发展和变化。作为教学科研并重的高校, 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善、适用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 以推进高校科研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应以项目管理为中心, 涵盖申报、立项、计划、合同、成果、专利、成果转化、设备、人员、经费、学术论文、学科建设等多项管理职能, 完成组织科研调研、制订发展规划、科研项目申报、实施项目过程管理、成果专利转化等工作内容。该系统将对高校的科研工作进行科学而合理的管理, 提高管理效率, 加强科教结合, 使科研工作对教学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成为促进科研工作发展的有效手段。按照上面所述, 在总结多年科研管理工作的基础上, 结合信息技术我们初步建立了一套科研管理系统的方案, 该方案系统功能如下图所示:
通过以上方案, 根据学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内容, 设计系统结构, 经过创建、设计、调整, 并将原建立的各类数据库引入此系统中, 形成科研管理系统。此系统由人员、项目、成果、设备、经费、科研论文等子系统组成, 每个子系统都建立维护 (录入和修改) 、查询、统计、图形处理、输出模块, 并具有按不同条件查询、统计、输出的功能。此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式系统, 它可将工作中不断产生的数据输入, 并随时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扩充和修改, 不断完善, 较好地为决策者服务。科研管理系统的建成, 有利于数据的查询、统计。通过利用信息网络和采用信息技术, 可以使信息交换方便、快捷, 简化工作程序, 减少工作量, 节省人力物力。同时, 利用网络信息网, 还可以使各项科研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各院系部门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发布科研信息、科研成果, 下载各种资料, 从而实现网上信息交流, 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下面谈谈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要点:
第一, 信息标准是数字化校园中不同层次的系统, 尤其是应用系统能够互相访问的基础, 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必要条件, 同时信息标准的水平也反映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水平和高度。信息只有遵循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组织, 才能构成一个可流通、可共享的信息库。如果没有在统一的数据标准基础上开发应用系统, 势必造成数据孤岛, 无法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 数字校园所要求的统一数字空间需要各个层次的信息标准来规范整个学校的数字化建设工作。
第二, 在体系结构设计中, 一方面要考虑面向管理职能部门如科技处、产业处、学科等部门的应用管理C/S (客户/服务) 系统, 用于这些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考虑面向广大教职工及学生查询的B/S (浏览/服务) 系统, 用于全校的信息服务, 这样才是一整套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 目前对系统技术路线的应用最为广泛的有两种体系架构, 一种是Microsoft公司提出的.Net路线, 另一种则是Sun公司提出的J2EE路线。从国内外的一些大型业务支撑平台建设的实际经验来看, J2EE技术路线因其固有的先进性、开放性、扩展性、健壮性、稳定性及成熟性, 基本上避免了系统使用阶段常常出现的后期投资追加过大, 系统维护费用加大等问题。事实上, 已经成为当今国际上大型业务支撑平台所采用的主流技术路线, 成为了应用系统开发者的首选。因此应该首选采用J2EE技术路线作为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1]常俊.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探索[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4) .
高校信息系统论文 篇9
高校档案信息系统建设是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为满足高校未来发展与IT支撑技术变化需要, 高校数字校园网应运而生, 高校档案信息系统是高校数字校园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高校档案信息系统建设属于信息化建设, 适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项目管理是运用各种相关的知识、技能、方法与工具, 为满足或超越项目有关各方对项目的要求与期望, 所开展的各种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2]。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 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也广泛应用于信息化建设中, 从而有效地控制系统建设的全过程, 以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好的效果。
高校档案信息系统建设必须进行项目进度管理, 项目进度管理又称项目时间管理或项目工期管理。项目进度管理是在保证项目质量和项目预算的前提下, 为能够按时完成项目而开展的一系列项目管理活动和过程[2]。在高校档案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 进行项目进度管理才能确保实现项目目标和生成项目产出物与项目可交付物。
第二节概述了高校档案信息系统项目的管理过程及其内容, 第三节介绍了高校档案信息系统的项目范围, 第四节叙述了图1高校档案信息系统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 (W B S) 高校档案信息系统项目进度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工作, 最后是相关总结。
1 高校档案信息系统项目的管理过程
高校档案信息系统建设与所有信息系统项目一致的是:其核心成果是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维护, 高校档案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高校档案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实施高校档案信息系统建设, 须按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从全局出发, 综合应用各种资源, 对项目的启动、计划、实施和收尾四个阶段进行管理以保证项目顺利完成[2]。
1.1 高校档案信息系统项目的启动
在项目启动时, 要做好用户需求调查分析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根据高校档案信息系统建设高技术、高风险的特点, 明确项目目标和范围, 分析找出项目的各种可行备选方案, 然后分析评价这些备选方案损益与风险情况, 最终做出项目方案的抉择和项目决策。
1.2 高校档案信息系统项目的计划与设计阶段
运用项目管理方法, 按照高校档案信息系统项目的目标, 首先设计项目产出物的方案和项目的实施组织方案, 然后编制项目整体计划和专项计划。其中, 专项计划包括项目时间、成本、质量和资源计划等。
1.3 高校档案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施与控制阶段
高校档案信息系统项目实施与控制阶段的工作包括项目业务工作和项目管理工作。项目业务工作包括具体专业技术和业务工作, 项目管理工作包括项目进度、成本、质量、集成和风险等管理工作。其最终成果是高校档案信息系统。
1.4 高校档案信息系统项目的收尾阶段
项目收尾阶段是高校档案信息系统项目的验收和交付, 同时也是总结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验收和移交、项目系统索引存档以及把经验教训记录入知识宝库。
2 高校档案信息系统的项目范围
为了加快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步伐, 完善高校信息化系统, 在建设高校数字校园的开始应着手进行高校档案信息系统建设。
高校档案信息系统项目目标是在高校规定的专项经费和期限内, 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依托高校数字化校园网, 实现高校档案信息共享。高校档案信息系统要求高校档案业务全面实现自动化管理, 为用户提供档案检索与查询等联机服务;系统能使学校各教学、科研、管理等相关部门进行远程登陆, 由此获得方便快捷的档案服务;同时, 系统能通过互联网, 实现全球高校档案资源共享。
高校档案信息系统项目的产出物包括硬件、软件、辅助设施和人员培训。硬件有服务器、用户终端等设备;其软件是高校档案信息资源, 主要包括各种已经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资源;其辅助设施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所需的设备, 主要包括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数字化、网络及数字通信、数字信息存储、信息安全等设施;其人员培训是对收集、管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高校档案人员的培训。
高校档案信息系统项目的工作范围是充分利用信息平台Client/Server (C/S) 模式与Browser/Server (B/S) 模式的各自优点, 结合数据库技术, 通过INTERNET、INTRANET及内部局域网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存储、管理、查询、检索和信息发布。系统建设为三层模型:第一层是面向档案部门内部的局表2高校档案信息系统项目活动资源估算表域网, 实现的功能是档案数据的录入、修改、删除、存储、管理、检索及各业务档案的表格输出;第二层是面向校内的校园网, 实现的功能是提供各相关部门的信息查询, 电子档案的收集和上传;第三层是面向社会和个人的INTERNET范围, 提供公共信息发布、信息检索和服务[3]。
3 高校档案信息系统项目进度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工作
项目进度管理是在项目范围确定以后, 为能够按时完成项目而开展的一系列项目管理活动和过程。根据国际上最新的现代项目管理研究结果, 项目进度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活动的定义、项目活动的排序、项目活动资源估算、项目活动工期估算、项目进度计划编制和项目进度控制等六项具体管理工作[2]。
3.1 项目活动定义
项目活动定义是指, 为实现项目目标所开展的对已确认项目工作的进一步定义, 从而识别和定义项目所必需的各种活动的一种项目进度管理工作[2]。项目活动定义的主要依据是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 (W B S) 及其字典, 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 (WBS) 是项目活动定义的出发点。
结合产品和活动编制高校档案信息系统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 (WBS) 如下图1。
图1中的工作单元编码由五位数组成第1位数表示处于0级的整个项目;第2位数表示处于第1级的子项目或活动的编码;第3位数表示处于第2级的子项目或活动的编码;第4位数表示处于第3级的工作包或物料的编码;第5位数表示处于第4级的工作包或物料的编码。编码的每一位数字由左至右表示不同的级别。
根据项目工作分解结构 (WBS) 进行项目活动定义, 得到如下项目活动清单表如表1[4]。
3.2 项目活动排序
3.2.1 项目活动排序的含义
项目活动排序是指通过分析和确认项目活动清单中各项活动的相互关联与相互依赖关系, 对项目各项活动的先后顺序进行合理安排与确定的一种项目进度管理工作[2]。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进度计划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项目各项活动的顺序关系。
3.2.2 项目活动排序的依据
项目活动排序的依据主要是:
(1) 项目活动清单。
(2) 项目范围说明书。
(3) 项目活动的约束条件。
(4) 项目活动的假设条件[2]。
高校档案信息系统项目依托高校数字化校园网, 具有较好的实施条件, 其约束条件相对较少, 在此不予考虑。
3.2.3 项目活动排序的网络图
项目活动排序产生项目网络图, 项目网络图是项目活动和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描述图。高校档案信息系统项目网络图如图2。
(1) 前置任务:根据上面网络图中箭尾对应的任务确定前置任务。该项目安装调试需要购买硬件、购买或开发软件方可进行。
(2) 限制条件:高校档案信息系统项目的安装调试受系统所需硬件和软件的限制, 二者缺一不可。
(3) 关键路径:高校档案信息系统项目实施过程中难度最大、有重大影响的子项目是购买或开发软件, 因此关键路径是: (1) → (2) → (4) → (5) → (6) → (7) → (9) 。
3.3 项目活动资源估算
项目活动资源估算是指根据项目活动定义和排序所获得的信息, 对每项活动所需资源做出的大致估计和测算。项目活动资源估算的方法有专家法、统一标准定额法、资料统计法、项目估算软件法、工程测量法、基于活动的自下而上估算法等[2]。根据高校档案信息系统的特点, 我们采用基于活动的自下而上估算法, 得到高校档案信息系统项目活动资源估算表如表2。
3.4 项目活动工期估算
项目活动工期估算是对已确定出的项目活动所需可能长度的估算工作。项目活动工期估算的主要方法有:专家法、类比法、定量分析法、三点估算法、仿真模拟法、时间储备和最大活动工期[2]。
考虑到高校相关部门人员比较固定, 在聘请校外人员或子项目外包时, 项目所需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才会受到较大制约。采用类比法得到项目活动工期估算表, 如表3所示。
3.5 项目进度计划制定
项目进度计划制定就是计划和安排项目活动的起始和结束日期的工作[2]。
制定项目进度计划步骤如下:
(1) 应用进度管理所有前述过程的结果, 来决定项目每个活动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 为监控项目的时间进展情况提供一个基础。
(2) 在上述网络计划的基础上对网络计划进行各种优化, 形成工程进度计划。
根据项目活动工期估算表得到项目进度计划甘特图如图3所示。
3.6 项目进度计划的控制
项目进度计划控制就是指对项目进度计划的实施与项目进度计划的变更所进行的管理控制工作[2]。
控制项目进度计划包括如下方面:
(1) 根据项目进度计划实施中的各种变更和纠偏措施, 对项目进度计划进行全面更新以形成新的项目进度计划。
(2) 在项目进度计划控制中, 需要采取各种纠偏措施保证项目的工期计划进度和项目的按时完工。
(3) 在项目进度计划控制中, 吸取经验和教训以便更好地控制项目进度计划。
(4) 努力改善和提高项目进度计划的实施结果, 以便在不断改进和提高的基础上使项目实施工作能够按计划完成。
(5) 其他相关的更新工作。
4 结语
高校档案信息系统是高校数字校园建设的重要部分, 项目管理理念在高校档案信息系统建设中的运用, 有效地改善和提高了实施结果。人们对于项目进度管理所应该包含的内容各有不同的理解, 但是根据国际上最新的现代项目管理研究结果对高校档案信息系统项目进度管理进行研究, 对高校档案信息系统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潘连根.数字档案馆的定义及特征[J].浙江档案, 2004, 4:7~9.
[2]戚安邦, 等.项目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3]曹彩凤.基于B/S的高校档案信息系统设计[J].科技档案, 2003, 2:22~24.
新型高校大赛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篇10
传统的高校大赛,各种操作基本由手工操作,规模越大,管理工作就繁琐,且易出错。本系统是一种“人机交互系统”,为组织者提供一个简便的方式来组织管理比赛,确保大赛稳步进行。使用该系统可以极大地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同时还可以大大地提高工作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2系统需求分析
从赛事流程出发,系统主要包含参赛人员报名、作品管理、信息查询等事务处理功能。根据大赛参与人的权限,系统分为前、后台两部分设计。前台主要实现信息公布、用户管理、作品上传的功能,后台主要实现的功能为大赛公告发布、大赛项目管理、作品审核评级等。
3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本系统基于B/S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体系[2]。用户通过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对浏览器的请求进行处理,将用户所需信息返回到浏览器。而其余如动态网页生成、对数据库的访问等工作由Web Server完成。显然B/S结构相对于传统的C/S结构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4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系统功能结构图如图1。
(1)登录报名模块包括参赛者登录和管理员登录子模块,根据用户权限判断登录后进入的功能页面。学生报名模块可实现参赛者登录和学生报名的操作;后台管理模块可实现管理者登录、修改用户密码以及对参赛者审核操作。
(2)公告服务模块包含前台公告服务和后台公告管理。此模块的功能主要是通过管理员对公告的上传来实现前台的显示和下载,且通过对公告的删除来实现公告信息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3)作品模块的模式中前台主要实现参赛者对作品文件进行上传和维护功能;后台管理主要实现对作品的审核和删除功能,此外还包含下载作品的功能。
(4)在大赛结果模块中,管理员会针对参赛人员上传的作品文件对其进行评分评级,参赛人员可在本模块查看所有参赛人员的参赛结果,管理员可对这些信息进行更新操作。
5部分模块实现方法
本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利用C#语言进行界面功能编写、SQL Server进行后台数据管理。以公告服务模块为例,在公告上传页面中,主要设置了File Up Load,用于文件的上传;在首页公告显示页面中,主要设置了Grid View控件,用于公告的显示;在公告下载页面中,主要设置了对下载窗口的调用。
(1)公告上传的主要实现代码如下所示:
(2)公告显示的主要实现代码如下所示:
6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主要建立了以下3个表。各实体之间的关系为:参赛者、作品和大赛结果两两之间为一对一关系。
users表主要用来存储用户的各项信息,其中authority为用户权限字段,0为参赛者,1为管理员。
work表主要用来实现对参赛者上传的作品信息进行存储。
grade表用来实现对参赛人、参赛作品名称以及其所获得的参赛结果进行存储。
7总结
本文采用了ASP动态设计网页的方法,利用C#语言进行界面功能编写,SQL Server进行后台数据管理。在本系统中,无论是大赛参赛者还是大赛管理员,只需登录本系统便可参与大赛,大大提高了大赛人员的办事效率,减少了时间占用量。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也将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大赛,提高了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摘要:从建立网站的实际情况出发,本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利用ASP设计动态网站。结合系统需求,对系统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进行了设计,实现了用户报名、信息公布、作品上传、获奖名单管理等功能。系统功能基本完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扩展性,使大赛信息管理和服务工作更加高效合理。
关键词:学术大赛管理系统,ASP,C#
参考文献
[1]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高校信息系统论文 篇11
关键词:学生信息;管理系统;ASP.NET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9-0000-02
一、引言
在21世纪如此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高校也赶上了信息化的脚步。越来越多的高校管理部门选择信息技术快捷方便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学生是高校的主体,实现学生管理的信息化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的高校建成了校园网,有了实现信息互通的硬件平台,并且部分高校拥有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这种系统的使用方便了师生全方位、及时地了解和掌握相关信息,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了教学管理的水平,提高了管理效率。
本文对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与开发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和社会效益价值。开发后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及时准确地提供学生管理中的各种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速度。
二、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
(一)系统设计目标
系统开发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为了实现数字化管理,将学生处以及相关院(部)、学生通过校园网进行连接,建立信息共享的网络体系,最终实现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
(二)系统功能描述
系统应具备七大功能:日常管理、基本信息管理、文件管理、助学贷款管理、审批管理、就业管理、留言。下面对一些主要功能做介绍:
1.基本信息管理
(1)基于权限的管理:本系统可以同时提供给管理员(教师)或者学生使用。但是对于学生类用户而言,只能查看本人的信息;而对于管理员而言,其可以浏览、查找管理所有的学籍信息。
(2)囊括所有学生的基本情况,例如: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班级、家庭地址、所在院系、电话等等。
(3)具有浏览和查找功能。可以根据院(部)、班级等查找对应学生的学籍信息,也可以进行精确查找学籍信息、模糊查找学籍信息。
(4)可以对学生学籍进行变动管理,对学籍信息进行增、删、改等操作。
2.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模块完成关于学生各种管理和检查工作,主要包括:
(1)学生考勤信息管理:完成学生在校上课情况登记。
(2)学生奖励信息管理:实现奖励信息的查询、增加、修改、删除、统计等功能,完成学生各种奖励情况的登记。
(3)学生处分信息管理:学生处负责审查、审批学生处分信息,并反馈给各学院。院(部)用户只有浏览、添加、修改、删除处分信息,而无审批权力。
3.助学贷款管理
助学贷款管理模块主要是处理贷款银行、贷款类别、贷款年限、还贷时间及金额等信息,能够登记、查询、上报各种信息。为了实现学生贷款管理的方便性,学生可以在线申请助学贷款。
(二)系统需求分析
通過分析,从用户的性质来看,可将系统用户的角色分为四类:学校管理部门(学生处);院(部)级管理员;辅导员;学生。其中学校管理部门(学生处)与院(部)级管理员之间是继承关系,院(部)级管理员与辅导员之间也是继承关系,即前者继承了后者的所有功能。各类用户相互协作完成学生各种信息的录入、查询浏览、上传、下载、保存、统计汇总等功能,院(部)用户完成信息的录入,学生处管理人员负责这些信息的审查并做相应的处理。
(四)类图设计
根据以上功能需求的分析,首先建立对象模型,构造出类图。
本系统的业务逻辑包类图如图1所示,本系统涉及的主要类有:学生信息(Student),用户信息(Users),班级信息(Class)就业信息(EmploymentInf),奖励信息(RewardInf),考勤信息(AttendanceInf),处分信息(PunishmentInf)。
图1业务逻辑包类图
三、系统的实现
选用Microsoft.Net Framework 3.5版本,在Visual Studio 2008(ASP.NET(C#))集成开发环境下进行开发;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 2005进行开发。下面介绍系统的几个典型模块。
(一)系统的登录
每类用户都必须有用户名和密码,因此登录系统必须对这两种登录信息验证。登录窗口是应用程序的入口,用户只有通过该入口才能进入系统。用户登录过程中选择登录角色,然后根据角色到对应的用户数据表中验证该用户的信息。若验证成功则进入相应的用户登录界面,若不成功,则重新回到登录窗口。其中,验证用户名和密码的正确性时,将登录界面中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与数据库中的用户信息进行匹配,如果符合,就验证成功。而访问数据库是用ADO.NET实现的。
(二)录入学生基本情况
系统应对学生的信息进行采集,以此获得本系统的重要基础信息。用户在网页上点击学生信息采集模块,进入的采集界面。采集界面如图2所示。
图2学生信息采集模块
(三)显示学生基本情况
用户选择要查询的班级,系统可将对应班级的学生信息显示出来,实现效果图如图3所示。
图3显示学生基本情况
(四)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模块完成关于学生各种管理和检查工作,奖励管理实现的截图如图4所示。
图4奖励管理
四、结束语
本文对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了该系统的功能,并完成了系统的设计,利用ASP.NET,SQL SERVER 2005技术实现了系统。系统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了教学管理的水平,提高了管理效率,流程处理更加快捷、方便。
参考文献:
[1]杨彪.基于B/S结构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D].西安:长安大学,2007
[2]黄美琼.基于B/S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2):204-205.
[3]李秋珍.基于EA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信息系统探讨[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12(02):19-23
高校舆情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篇12
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 作为网络的主力军, 新时代大学生基本都是在网上查看资料、发表言论。因此, 如何对网络空间中的高校舆情信息进行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成为一项重要课题。那么, 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充分挖掘并利用网络舆情信息, 更好地掌握、监管学生的政治思想动态?又该如何正确引导以避免不良态势的蔓延?为了及时从网上的海量信息中提取教育新闻, 了解教育信息以及相关部门颁布的新教育政策、法规, 必须构建一个高效的高校舆情信息采集系统来完成这项工作。
1 相关概念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 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企业、个人及其他各类组织及其政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1]。
舆情信息是对舆情的一种描述和反映, 从理论上讲, 所谓舆情信息, 就是指在民众社会政治态度的收集、整理、分析、报送、利用和反馈的信息运动过程中, 用以客观反映舆情状态及其运动情况的资讯、消息、音信、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2]。
舆论学研究表明, 高校舆论是学校教育的晴雨表, 是某种共同性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的公开表露, 是实现社会调控的制约力量[3]。高校舆论环境就是由校内舆论格局、舆论氛围、师生舆论评说和校外各种大众传媒及其新闻报道组合起来的舆论传导和保障系统。
2 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
高校舆情信息采集系统是将指定网络上的有关高校舆情信息及时的抓取下来, 提供给用户观察分析[4]。因此, 系统的主要需求如下:
(1) 用户在线注册、登录, 并由超级管理员授予相应的权限。
(2) 提供网络爬虫信息[5]设置页面, 包括设置网络爬虫抓取种子网站、爬虫抓取时所开的线程数、爬虫抓取网页的最大深度等, 这样更有利于方便快捷的对网络爬虫进行配置。
(3) 为了系统的安全性, 为系统注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权限。系统有专门的用户权限设置界面, 用户权限由系统默认用户名和密码的超级用户统一管理。
(4) 爬虫提取的高校舆情信息存入数据库, 由舆情管理人员统一管理, 系统还提供舆情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的界面。这样使得管理舆情信息方便快捷, 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效率。
(5) 系统将经过手动修改后的高校舆情信息提供给用户访问, 一般用户可以通过注册、登录后直接查看到这些信息。
为了更好地理解系统, 系统的总体数据流程图如图一所示。
2.1 系统的用户群
据分析, 本系统用户群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 超级管理员:对所有用户设置权限, 并需要了解系统的业务流程, 必要时可以对系统进行维护。要求超级管理员在实际工作中有较高的权利, 另外, 对于处理数据库故障、系统故障等方面有一定的经验。
(2) 舆情信息管理员:拥有对网络爬虫的管理权限和对舆情信息分析修改的权限。工作要点是配置爬虫的运行参数, 查看抓取的高校舆情信息, 并对部分信息进行适当的处理。
(3) 一般用户:一般用户可以通过网页查看高校舆情信息, 这也是系统的主要人群。
其中一般用户是使用该系统的主要人员。用户与浏览器、系统三者的数据交换关系如图二所示。
2.2 用例图
用例是对包括变量在内的一组动作序列的描述, 系统执行这些动作, 并产生传递特定参与者的价值的可观察结果。系统的用例图定义了系统的功能需求, 它是从系统的外部看系统功能, 并不描述系统内部对功能的具体实现。我们可以通过图三来解释用户的某些权限。
2.3 网络爬虫数据流程图
通过图一所示, 我们对系统的总体数据流程有了整体的认识。本系统的核心功能是网络信息的收集, 因此网络爬虫采集信息的数据流程说明如下:
(1) 网络爬虫首先从舆情信息管理人员设定的起始站点出发, 下载起始站点的页面内容, 分析页面是否与高校舆情信息相关。再从起始页面内容中提取出包含的URL链接, 将这些链接存入URL队列中。
(2) 从URL队列中获取一个存入的URL链接, 下载该链接对应的页面内容, 对页面信息进行判断, 并提取页面中的URL, 将该URL从队列中删除。
(3) 继续从URL队列中获取URL, 此时判断URL是否已经被访问, 如果被访问, 就跳过该页面访问其他页面。否则就重复 (2) 步骤。
(4) 判断URL队列是否为空, 如果队列中没有URL记录, 说明已经全部被访问, 此时网络爬虫将终止抓取动作, 否则继续抓取, 直到URL队列为空。
具体的网络爬虫数据流程图如图四所示。
2.4 数据库设计
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6]的E-R图提供的实体、属性和联系如图五所示。其中, 实体用矩形表示, 本系统由管理舆情数据人员、舆情数据、舆情用户、超级管理员和网络爬虫五个实体组成。椭圆表示各个实体的属性, 如果是派生属性则用虚线椭圆表示[7], 菱形表示属性之间的联系, 如果是弱实体的联系则在菱形外面再套菱形[8]。
2.5 系统业务展示
(1) 登录业务。无论是超级管理员、舆情管理员或是一般用户都要通过登录界面登录进系统, 对系统进行相关的操作。实现登录业务时, 系统的主要操作如图六所示。
(2) 注册业务。除了超级用户之外, 每个用户使用该系统的时候都要有一个账号, 而这个账号就是通过系统的注册页面进行注册的。实现注册业务时, 系统的主要操作如图七所示。
(3) 用户权限管理业务。该业务只有超级用户才能执行, 每个用户都是以一般用户的身份注册进来的, 为了让一部分人参与系统管理, 就要将一部分用户的权限修改, 使其拥有管理权限。管理用户权限业务主要操作如图八所示。
(4) 舆情信息管理业务。该业务是由超级用户授权的舆情信息管理员执行, 用于管理网络爬虫采集的高校舆情信息, 去除一些不良的信息, 使抓取的信息更有价值。舆情信息管理业务主要操作如图九所示。
3 系统实现
本系统基于Android开发平台和J2EE平台, 以及SSH框架[9], 同时采用了目前流行的B/S架构, 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查看。系统主要分为两部分, 后台的服务器端和前台的安卓客户端。即后台服务器端主要完成教育新闻的采集和对新闻排序的功能以及管理系统数据等功能。前台安卓客户端主要功能是展示后台获取的新内容。
系统主要包括用户注册、用户登录、用户舆情信息查看、爬虫管理、舆情信息管理以及用户权限管理等功能模块。为实现这些功能, 我们按照MVC结构[10]部署相应的开发包。其中, 数据层 (Model) 采用hibernate实现建立与数据库关系模型对应的面向对象模型的功能;视图层 (View) 提供用户与服务器交互的界面, 方便用户访问数据;控制层 (Controller) 接收用户的输入并进行相应的输出。
3.1 用户注册模块
用户注册模块主要用于提取用户注册的信息, 包括用户名、密码、邮箱、手机号码。输入框后面有红色星号的为必填项, 如果没有填则无法注册成功。手机号码为选填项, 可填可不填。用户填写完信息后点提交按钮, 系统自动跳到用户登录界面, 重置按钮是当用户发现填写信息有误时, 方便用户清除已填项, 重新填写。该模块主要由register (User Reg Action ua) 方法实现。该方法传入的参数User Reg Action ua是用户在注册页面填写信息的封装类, 返回参数为Map类型, 该方法将用户填写的所有错误信息用Map集合的方式返回。
3.2 用户登录模块
用户登录模块是用来提取用户的账号和密码, 然后与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匹配, 如果账号密码都正确, 则跳转到系统浏览或工作界面。系统有三种用户权限, 不同权限的用户各自选择相应的权限登录, 登录成功后不同权限的用户登录不同的界面。更高权限的用户可以登录比较低权限的界面, 反之则不行。
3.3 用户舆情信息查看模块
用户舆情信息查看模块是一般用户在注册和登录系统后系统提供的一个界面, 界面当中主要是爬虫采集的一些舆情信息。它以超链接的形式展示给用户, 用户点击感兴趣的超链接后, 页面显示具体的舆情信息。用户舆情信息查看模块如图十所示。
3.4 爬虫管理模块
以舆情管理员身份登录系统后, 将登录舆情管理员工作界面。界面包括爬虫管理模块和舆情信息管理模块。爬虫管理模块实现的功能主要有:由舆情管理员设置抓取网页时爬虫的入口地址、爬虫抓取网页的深度、爬虫抓取网页时开启的线程以及爬虫抓取网页结束所用的时间[11], 在设置好这些信息后点击开始抓取, 后台的爬虫程序便开始运行。用户可以等待爬虫自行抓取结束, 也可以通过界面上的停止抓取来控制爬虫停止正在抓取的过程。爬虫管理模块如图十一所示。
3.5 舆情信息管理模块
舆情信息管理模块主要显示舆情信息的超链接、舆情信息抓取的深度、舆情信息抓取的时间、舆情信息的状态 (是否可用) , 以及删除舆情信息的按钮。舆情信息管理员点击查看这些舆情信息, 然后决定这些信息是否有价值, 若没有价值, 则可点击红色按钮删除某条舆情信息。舆情信息管理模块如图十二所示。
3.6 抽象接口代码展示
为了数据库访问的安全性以及系统升级的方便性, 本系统将对数据库的一些访问封装成接口, 再由类来实现这些接口, 这样就将访问数据库的代码与业务实现代码分离开来。如此一来, 即使以后的业务需求改变, 也可以不改变数据库的访问代码, 有利于代码重用。具体的抽象接口代码如下:
4 结束语
高校舆情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出现的新型舆情,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互联网成为人们表达观点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网络舆情在社会生活中对高校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本系统运用基本的J2EE开发所用到的SSH框架以及网页编程常使用的CSS+DIV布局[12]等技术, 对高校舆情信息进行采集和管理。
参考文献
[1]余才忠, 熊峰, 陈慧芳.舆情民意与司法公正---网络环境下司法舆情的特点及应对[J].法制与社会, 2011, (04) :120-121.
[2]陈丽萍.校园BBS舆情数据收集与提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9.
[3]刘挺, 秦兵, 张宇.信息检索系统导论[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 2008.
[4]李玉华.面向主题的舆情采集搜索爬虫的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 2009.
[5]马海兵.网络舆情及其分析技术[N].光明日报, 2007-01-22.
[6]钱雪忠.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第二版) [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7.
[7]CSDN社区[EB/OL].http://www.csdn.net/.
[8]陈瑜芳.主题爬虫系统的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0.
[9]邓璐娟, 孙义坤, 刁海港, 等.基于Struts+Spring+Hibernate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25 (06) :33-36.
[10]张宇, 王映辉, 张翔南.基于Spring的MVC框架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 2010, 36 (04) :59-62.
[11]武昊, 廖安平, 何超英, 等.基于主题相关度的地理信息Web服务爬虫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2, 28 (02) :27-30.
【高校信息系统论文】推荐阅读:
高校信息论文11-16
高校教务信息管理论文09-08
高校职业信息的采集论文08-16
高校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论文10-09
高校图书馆信息异化论文10-23
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调查报告论文08-16
综合信息系统论文05-25
妇幼信息系统论文08-06
会展管理信息系统论文07-04
医疗影像信息系统论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