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理论(精选7篇)
养成理论 篇1
养成教育在学术界是个恒久常新的话题, 它在人的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早已被公认。许多学者对它做了系统而详细的研究, 但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整理的文章则较少。笔者现就养成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做简要综述。
1 关于养成教育含义的研究
我国当前有不少学者对养成教育进行了研究, 从不同角度对其含义进行了界定。刘建平[1]认为, 养成教育, 简言之就是通过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来培养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和作风的教育。林英典[2]认为, 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多渠道的协同教育和影响, 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 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邢国中认为, 从广义上说, 养成教育是指人基本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 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健康体魄和生存能力培养的教育;而狭义的养成教育则单指人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养成, 而且特别指青少年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3]。闫玉[4]认为, 养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 提高其个人修养, 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教育方式。魏莉莉[5]认为, 养成教育是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协同教育和影响, 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 全面培养青少年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综合素质,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教育。谭松贤认为, 所谓养成教育, 是指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 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它以社会公德、基本道德和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及品行能力的基本规范为主要内容, 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要对象。薛玉山[6]认为, 养成教育是根据社会的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在确定的理性教育的基础上, 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通过严格管理、行为训练、规范反馈等多种手段, 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等素质, 最终使教育指向内化, 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另外, 也有不少学者认为, 养成教育应注重自我教育, 打造一种“生态教育”。
2 国外关于养成教育理论的研究
2.1 国外著名学者的重要理论
国外有关养成教育的研究很多, 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 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 逐渐使儿童养成“公正”“节制”和“勇敢”等美好德行。他认为, 要重视道德教育的三个源泉:天性、习惯和理智, 并指出道德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是形成优良道德品质最重要的条件。17世纪英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洛克的养成教育思想自成体系, 洛克提出了有名的“白板论”, 他认为人的德行是后天养成的结果, 只有通过优良的教育、理性的启蒙和内省、反复的练习并形成习惯, 才能培育出绅士和淑女。另外, 洛克还在德育训练方面提出许多建议, 如及早实践、以理服人、寓教于乐、养成习惯、严而有度、尊重孩子、树立榜样、激发好奇心等。裴斯泰洛齐认为, 父母和教师应作为儿童良好习惯形成的典范。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和作家马卡连柯尤其注重家庭对儿童良好习惯形成的影响。在《卡尔·威特的教育》和《M.S.斯特纳的自然教育》这两本书中介绍了一些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式方法。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 儿童可以通过观察示范者而习得情感反应和行为反应, 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身教重于言教”。此外, 美国当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 并指出:利用奖励或惩罚等手段, 来强化或消除儿童的某些行为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美国当代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著名的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学说, 认为道德教育具有阶段性和长期性, 为养成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认为直接向学生教授道德知识的“灌输”式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同时, 他还十分强调环境对于人们道德发展的巨大作用。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对养成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提出了“生活教育”, 指出除了通过学校生活及各科教学来对学生进行间接道德教育外, 更应注重社会实践, 让学生直接参加社会生活, 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应有的道德训练。徐晓霞[7]指出, 杜威强调道德标准是生长的, 因时空而异, 道德习惯是在个人善恶判断的影响下, 随社会习惯与制度而变化, 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对学生进行人格训练, 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以适应社会生活。
2.2 国外在养成教育方面的具体实践
各国在珍视传统、适应现状的基础上, 采取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新举措, 也提出了一些颇具启示意义的新观点。韩国人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养成教育, 提倡青少年教育与历史传统的结合, 并且认为养成教育要真正渗透到日常实践中去, 强调“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为了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训练, 他们还设置了“道德教室”。日本注重抵制校园暴力。德国认为“朴素道德”和“善良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基础。美国特别重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他们教育孩子从小抓起, 从小事、细节抓起, 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国内关于养成教育理论的研究
3.1 古代我国关于养成教育理论的研究
我国各个历史时期都十分重视养成教育, 只是具体的提法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养成教育理念早在孔孟时代就已经有所涉及, 他们提倡“仁义”道德, 把培养“道德的人”作为他们的教育任务, 并以“仁”作为其基本观念, 要求人们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孔子尤其主张身体力行, 提出“巧言令色, 鲜矣仁”“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少成若天性, 习惯如自然”等观点。孟子要求以善养人, 进而提出“仁、义、礼、智”。荀子提出“行之则明”的实践性教育方法。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朱熹将养成教育系统化、理论化, 并集中体现在《谕诸生》《童蒙须知》《小学》《周易本义》等文献中。他主张要严格地、不间断地对儿童进行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 使之“积久成熟”, 自成方圆。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则强调栽培、培养, 并认为对人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 应该用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从情感、意志以及行为诸方面入手进行“涵养”。清代大儒戴东原把自我主动的“学”纳入“养”的范畴, 充分挖掘“学养”在个体品德养成中的重要作用。
3.2 当代我国关于养成教育理论的研究
3.2.1 当代我国进行养成教育的实践
自1999年起, 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成功计划”。2001年10月26日,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道德教育与习惯养成”大型论坛, 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深入探讨了少年儿童与习惯养成问题。2004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 “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 既要重视课堂教育, 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 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这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养成教育的研究。2004年9月, 以“社会进步与养成教育”为主题的“首届全国青少年养成教育论坛”在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召开。自2006年, 即“十一五”规划开始, 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组设想在北京、山东、湖南、江苏等省市的中小学设立“全国养成教育实验 (示范) 学校”, 目前全国近1 200所学校纳入了实验 (示范) 学校行列。2008年5月, 上海社会科学院与河南师范大学在河南新乡联合召开了全国第二届青少年养成教育研讨会。2010年7月中共中央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并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3.2.2 当代我国养成教育理论
当代有许多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养成教育进行了更为深入、系统的研究。
叶圣陶先生在1919年所写的《小学教育的改造》一文中提到, “今后的教育要着力于扩充儿童兴趣所及的范围, 并使他们养成终身的习惯”。他对养成训练的具体内容、措施与方法都有细致而详尽的论述。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认为, 习惯贵在从小培养。陶行知先生尤其注重对培养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朱光潜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和从事创造发明的能力。傅任敢着重讨论了对学生自觉能力的培养。
作为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组组长的林格先生是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教育专家之一。他带领几十位教育专家在全国开展了长期而扎实的养成教育实践研究, 并对养成教育理念作出独到阐释, 总结出一系列养成教育理论, 同时也推动了“尊重教育”“养成教育”“回归心灵深处的教育”“阶梯式教学法”等十几种教育理念的实验。他将养成教育定义为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8], 而所谓培养, 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 从行为训练入手, 综合多种教育方法, 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 从而达到最终目的———形成良好的习惯。在《教育, 就是培养习惯》一书中, 林格概括了养成教育的14项操作内容:诚信, 遵守规则, 责任, 计划周密、有条理, 合作, 爱心, 追求效率, 学用结合, 善于思考, 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 创新, 乐观自信, 毅力顽强, 成功。
程鸿勋首创了“阶梯教育”和“活动教育”, 在激发孩子的潜能、引导孩子爱学会学、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人格方面均有系统的真知灼见。其代表专著《生命发展阶梯———阶梯式学习法》是“中国教育名家思想库”中的杰出作品。另外, 林格等在《新时期的养成教育》中提出新时期养成教育的整体改革方案主要是回归教育本根, 高度尊重人的发展规律, 解放教育和学生, 适应现实评价体系, 走内涵发展之路, 生成适合每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系, 打造区域名校, 推动教育变革。
孙云晓教授从德育的角度去认识养成教育, 认为养成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 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 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它是德育“质”的指标。抓紧行为习惯的培养, 才能使孩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养成教育的具体方法上, 孙教授提出要进行榜样教育, 持久的训练, 及时表扬、引导, 注重集体风气等。
刘孟德提出要强化“教育在于教育之外”的理论:避免教育的表面化, 提高学生的真正主动性, 淡化教师教育的“教育性”;继续实现教育目标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平衡, 即养成教育要把人的发展放在突出地位;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倡导落实“回归心灵深处”的家庭教育。
孔德秋[9]根据职校德育特点, 构建了德育活动模式、学校德育的十种工作制度和职校德育的科学考察评价体系, 以期正确评价职校学生道德水平, 并形成完善的监督机制, 对职校学生初步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巩固, 进而构建职校环境文化建设模式, 以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 最终形成职业学校有效的德育工作立体网络。
孙嵩[10]详细分析了我国当前养成教育的误区与弊端。第一, 养成教育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实践与情感。第二, 养成教育目标定位不当, 认识存在偏差。多年来, 我国的教育几乎在不断强化“以书为本”“以分为本”, 围绕应试教育展开, 重智育轻德育, 从未考虑青少年自身的感受, 没有“以青少年为本”。第三, 养成教育方式方法陈旧, 内容与时代脱离。同时, 提出“以人为本”是青少年养成教育的价值追求, 并指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下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实现途径为:尊重个体需求的自我教育, 重视实践的体验内化, 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营造民主、平等的养成环境。
简福平等[11]指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重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作用, 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孔德秋[9]提出:教学内容上, 应加强主体意识、协作意识、成人意识、法制意识、职业意识这五大意识的培养;教学方法上, 应全方位引导体验;教学目标上, 涵养健全人格和建构高尚人格。另外, 教师在教学时应依据职校生的“最近发展区”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 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王世英[12]指出, 应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提高学习责任感;激发内在动机, 端正学习态度;引导学习需求, 保持学习兴趣;培养元认识能力, 提高学习自主性;熟悉学习策略, 自主运用, 因材施学。
4 已有研究的意义及不足之处
古今中外许多学者对养成教育做了深入而全面的研究, 形成了系统的、精辟的养成教育理论, 无论是在养成教育的意义、重要性上, 还是在养成教育的目标、方法途径上, 都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及具体实践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从已有文献资料来看, 目前在养成教育方面也有尚未涉及或有待进一步完善、发展的地方。
(1) 养成教育的内容。绝大部分学者是从宏观层面进行论述, 大都认为养成教育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很少有学者从微观层面, 结合具体人群、具体职业对职业习惯或职业道德进行研究。
(2) 养成教育的对象。大部分学者注重研究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也有所涉及, 但很少有学者对学龄前儿童的养成教育进行研究, 专门针对中职生的养成教育研究更是极少。
(3) 养成教育的方式或途径。大多数学者借鉴古今中外优秀研究成果, 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细化, 为人们的具体实践提供一定的方向性指导, 而很少有学者结合时代、社会、受教育者的家庭、受教育者自身情况, 提出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和途径。
(4) 研究方法。多数学者就前人提出的某一种观点进行探讨, 也有部分学者结合国家政府文件和社会背景进行研究, 而很少有学者结合受教育者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辩证性研究。多数学者进行定性研究, 很少有学者进行实际调查, 做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
总之, 古今中外许多学者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 都对养成教育做了较多研究, 形成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理论成果。国家对此也相当重视, 积极推行养成教育。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 我们应借鉴古今中外关于养成教育的理论成果, 结合实际情况, 将养成教育做得更细、更实、更具实效性, 推进养成教育的发展。
摘要:古今中外不少学者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养成教育进行了不懈探索, 形成了一系列系统而完整的研究成果,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养成教育理论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养成教育,行为习惯,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1]刘建平.市场经济条件下养成教育探析[J].湘潭大学学报, 1995 (3) :72.
[2]林英典.论青少年的养成教育[J].教育探索, 2003 (1) :49-51.
[3]江浩.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05.
[4]闫玉.略论养成教育的内涵及实施途径[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0 (11) :70.
[5]魏莉莉.从养成教育之标准看学校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 2004 (5) :21-23.
[6]薛玉山.对高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思考[J].吉林教育科学, 1996, 5 (13) :42.
[7]徐晓霞.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 2008 (6) :29-30.
[8]林格.教育, 就是培养习惯 (上)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9]孔德秋.从底线伦理的视角谈职校学生的养成教育[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4.
[10]孙嵩.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下的青少年养成教育探讨[D].郑州:河南师范大学, 2009.
[11]简福平, 陈旭.试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 (5) :87-89.
[12]王世英.论学习者自主养成教育[J].学术论坛, 2011 (4) :198-202.
养成理论 篇2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感谢诸位牺牲双休日的时间来我校参加家长会,今天我将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如何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这是我们徐校长指定的交流内容,当时我就想,我们的家长对这个话题不一定感兴趣,也许为兴冲冲地来到学校开家长会而感到失望,如果把今天交流的话题改
为“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或更大胆地改为“如何培养满分的孩子”,一定会更能触动我们家长的兴奋点,一定会提高会议的收听效果。可是,当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包括国家的一些教育法规文件,当我疏理了一些成功人士的经历,试图纳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我才领会到徐校长选择这个话题的良苦用心,我明白了孩子良好习惯养成在家庭教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它是为一个人的成长奠定基础,打好底色。
一、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意义
有这样一句话,“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命运。”可想而知,好习惯让人受益一生。几乎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拥有良好的习惯,如毛泽东酷爱读书,一生以书为伴;牛顿勤于思考,善于观察,不放过苹果落地这样司空见惯的小事;鲁迅惜时如金,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学习上”;石油大王哈墨自尊自立,不接受别人的无偿施舍……
其实,我们的孩子已经养成了一些习惯,如早晨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的生活习惯,每天坚持写作业的学习习惯,过马路走斑马线人行道等遵守社会生活规则的习惯,与老师、亲戚朋友见面主动打招呼的人际交往习惯等等,自然,这些都是好习惯。但也有一些孩子好习惯没养成,却养成另外一些习惯,如晚上不睡早晨不起睡懒觉的生活习惯;不做作业或作业拖拉,写字不认真的学习习惯;上公交车争先恐后地拥挤,上车后抢占座位,过马路胡乱穿行,走在街上大呼小叫的不守规矩习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跌倒油瓶也不扶的懒惰习惯;还有唯我独尊,打架、骂人,说脏话、说谎话,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等习惯,这些都是坏习惯,甚至是恶习,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品质,而不良的习惯是生活方式不健康的表现,不仅有害于自己的身心的发展,也有害于自己前途的发展。
也许有的家长说我在危言耸听,试想,如果你的学习习惯不好,又怎能提高学习成绩,如果你的行为习惯不好,又怎么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所以又有这么一句话:“品德决定前途,能力创造奇迹,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人生。”而品德、能力、知识、学习都是靠良好的习惯培养出来的。
二、良好习惯养成的内容
既然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如此重要,我们又该培养孩子哪些习惯呢?
一要培养孩子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
对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家长最为重视,但往往存在误区,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在家庭的学习只是做作业。我经常听到家长督促孩子学习说:“还不写字!”他们认为学习只是做作业,做作业只是写字。其实不然,家庭学习内容很多,习惯也很多。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写好汉字、做完作业后自主检查、自主阅读、积极思考、大胆创新等等。我在班级做了个调查,家长要求孩子预习复习占的比例很少。其实预习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自学能力。复习能巩固旧知能将旧知系统化,从而理解新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定期复习可以避免遗忘,试想,我们孩子在幼儿园背了多少古诗,一般都有100来首,但现在让他回忆,恐怕10首也背不上来,什么原因呢?就是少复习,根据遗忘规律,学习新知一周后再复习,那么学到的知识只能剩下25%,所以复习很重要,尤其是像语文、英语这类需要积累的科目。另外,现在学生写字习惯也很成问题,态度不端正,随手圈画,没有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好习惯。同时执笔姿势不正确的占相当多数,不用说“三个一”了,(手离笔尖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书桌一)就是笔杆倾斜的方向也不对,他们不是将笔杆斜靠在虎口上,而是垂直向上,有的甚至朝着前方,这样,孩子不是写字,而是捣字,怎能把字写好。这些孩子的写字执笔姿势都是在上幼儿园时就养成,当时我们家长只强调孩子会不会写字,能写多少字,很少顾及孩子的执笔姿势,后来上小学了,虽然老师一再强调、纠正,但收效不大,可见习惯的势力是多么强大。另外,不少孩子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查字典,就这么跳过去;有的孩子只喜欢看电视,不喜欢看课外书。多读书能扩大视野,增长智慧,积淀人生。
二要养成科学生活、自理自立的习惯。
养成理论 篇3
【摘 要】加强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养成教育,不少学者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养成教育进行了不懈探索,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研究成果,但从青春设计的视角研究养成教育的较少,为了更好梳理青春设计对养成教育的作用,现将相关文献和研究现状进行整理。
【关键词】青春设计;养成教育;价值研究;理论综述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养成教育是指对学生行为的指导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高校学生管理既是一项管理,又是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说,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多渠道的协同教育和影响,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不同的生命发展阶段的养成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养成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不仅包含了专业技能、良好行为的养成,更饱含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关系能力、职业素质等的养成。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实践过程。从性质上讲,养成教育是自然人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认知社会化的过程,它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教育方式上讲,养成教育是长期训练和培养的过程,需要个体进行反复的实践和体验来完成。
国内学者主要是对养成教育所隐含的心理观点、教育学观点等进行总结。养成教育需要充足的社会实践来提供丰富的外在刺激和不断的强化。强化包括了内在的情感体验和外在的社会赞许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将外在的信息内化为自身的一系列心理素质,实质上是个体为适应社会需要做准备,是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中对近十年以来的文献进行检索,以“养成教育”为篇名的文献有3400篇,大部分文献是以中小学生作和未成年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以“大学生养成教育”为篇名的有 101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养成教育同时出现在同一篇文章共有10篇,没有一篇作为主要关键词。大多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学生能力培养、辅导员工作等为视角进行分析,很少以动态、分阶段、系统进行分析。因此,以青春设计为视角研究大学生养成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视阈。
蔡元培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养成健全人格则是一个基本的目标,要培养卓越人士,就必须以身作则,还提出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只注重理论灌输知识,也应该重视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的培养。陶行知十分强调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培养,不断告诫学生,在生活作风上要克服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影响,努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真善美的人,完成德育的根本任务。
从内容结构上,高迎九认为按照国家教育方针的总体要求,养成教育内容包括:思想品德的培养;道德品质的培养;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交往素质的培养。柯祥德认为高校养成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优良学风养成;高尚品行养成;健康心理养成;规范生活养成;人文素质养成。
从内容的具体形式上,邢国忠认为大学生养成教育是文明习惯的养成,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还应注重日后走向社会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从宏观上认为养成教育应包括规范性教育、纠偏性教育和陶冶性教育。
三、养成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基于大学生青春设计的视角
大学生青春设计从微观层面,结合具体人群各个学习生活阶段的特点,从具体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和途径,以“大学生快乐生活”为养成教育的出发点,从“认知养成、情感养成、意志养成、行为养成”四个方面全面开展,以校园文化活动和组织实践平台为载体,推进养成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对已有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基于青春设计视角的养成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有系统化、生活化和人本化三个特点。
(一)系统化的养成教育
美国当代教育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著名的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学说,认为德育具有阶段性和长期性。在现代社会中实现养成教育理想,就必须构建健康的养成教育环境。养成教育不仅具有个体特征,而且与群体特征、与周围环境文化特征是分不开的,其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在特定的环境熏陶下所形成的习惯和理性。社会、高校、家庭都必须参与到养成教育中来,各自分工负责、协调并进,养成教育才可能实现。
(二)生活化的养成教育
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了“生活教育”,指出除了通过学校生活及各科教学来对学生进行间接道德教育外,更应注重社会实践,让学生直接参加社会生活,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应有的道德训练。
近现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精髓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化的养成教育包含着三层含义:其一,养成教育应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应将良好习惯的培养渗透在生活细节中。其二,养成教育是体验性教育,是贯穿于人的生活中的教育。卢俊说过:“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其三,养成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特性。养成教育的内容是宽泛的,其过程也不像教授某些知识一样可以放在固定的地点进行,养成教育所包含的习惯及理性具有生活化的传承特点。
(三)人本化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人在成长中有着发展性特点,也就是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发展需求与发展任务。养成教育需要遵循人的发展性规律,抓住不同阶段的成长特点进行连续性教育。高等教育阶段应以基本研究习惯、创新习惯、实践习惯等为主。
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组组长林格先生带领几十位专家对养成教育进行实践研究,推动了“养成教育”“回归心灵深处的教育”等教育理念。在《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中概括了养成教育的14项操作内容:诚信,遵守规则,责任,计划周密、有条理,合作,爱心,追求效率,学用结合,善于思考,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乐观自信,毅力顽强,成功。
参考文献:
[1]关鸿羽.养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1995(2).
[2]林英典.论青少年的养成教育[J].教育探索,2003.
[3]王浩.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J].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5.
[4]贾克水,李天怀.浅谈高校养成教育工作的必要性[J].西财经学院学报,1996.
[5]柳国强,刘春魁.论养成教育的理论基础[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
[6]刘春魁.养成教育的含义、特点、功能及本质[J].邢台学院院报,2004.
[7]高迎九.关于养成教育的内容划定[J].辽宁教育,2010.
[8]柯祥德.浅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2010.
[9]胡小伟,孙敬华. 关于养成教育理论的研究综述[J].卫生职业教育,2013.
[10]徐浙宁.社会进步与养成教育——首届全国青少年养成教育论坛综述[J].当代青年研究,2004.
[11]佘双好.高校实践德育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理论依据和现实策略[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12]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余瑞雪(1984~),男,湖北天门人,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讲师,从事公共政策与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杨帆(1986-),男,湖北京山人,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团委书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养成理论 篇4
1973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里兰提出了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 对素质的概念进行了非常形象和深刻的解释。他把人的素质模型形象地描绘成一座冰山, 浮在水面上的是他所拥有的知识、行为和技能, 这些就是人的“显性素质”, 占冰山的1/8, 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 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而潜在水面之下的东西, 在职业活动中体现为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 称之为“隐性素质”, 占冰山的7/8。通常, 我们把显性素质称为“职业技能”, 而把隐形素质称之为“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总和就构成了一个人所具备的全部职业化素质 (如图1) 。
一个人就像冰山, 呈现在人们视野中的部分往往只有1/8, 而被别人看不到的则占7/8。对一名企业员工来说, 外在的1/8是其知识、行为和技能, 内在的7/8则是由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三个方面形成的基石。要培养优秀的职业化素质, 就要重视这三个隐性方面的内容, 因为它占员工素质的7/8, 同时还深刻地影响着员工职业技能的形成。 (其作用机理如图2) 。
由此可知, 员工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一样, 都是企业赖以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对企业来说,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 无论在传统行业、服务行业, 还是在高科技行业, 人力资源总归是第一资源, 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必然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事实上, 不少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都十分注重应聘者的职业素养;在企业内训中, 除提高员工的岗位技能素质外, 企业越来越重视职业素养的培训。
对中等职业学校来说, 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是增强他们就业竞争力的根本。但目前, 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着重技能培养、轻职业素养培养的问题,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往往只落实在“学生马上有工作”上, “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往往只注重“技能胜任”的最基本要求。应该说, 办学初级阶段, 学校生存压力大, 似乎可以理解。但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对职业教育目标、职业人才规格必须有准确的把握。要给学生“干粮” (职业技能) , 也要给学生“猎枪” (职业素养) , 更要给学生“指南针” (以敬业诚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价值观) 。没有“干粮”, 无法上路;没有“猎枪”, 难以为继;没有“指南针”, 难以找对方向, 可能会寸步难行。
2006年, 有一本让人深思的书——《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发行, 该书实录了11位老板、CEO、人事干部叙述辞退应届毕业生的缘由, 表达了这些老总们“恨铁不成钢”的懊丧和无奈的感叹。这些被用人单位在半年不到的时间内辞退的学生, 没有一个专业能力不达标, 而他们被辞退的根本原因却是:“不了解工作的意义, 缺乏对工作、对他人、对社会所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常常心浮气躁, 缺少踏实、努力、谦虚、耐心的工作态度”;“没有创新精神和工作的主动性”;“协调性弱, 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等等。这些事例反映了我们的毕业生专业对路, 但不少毕业生由于职业素养差, 职业生涯刚刚起步就遭受失败。因此, 毕业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才能激发其工作的责任感, 才能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才能有创新激情和发展动力, 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科尔伯格 (L.Kohlberg)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 道德是主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建构的。职业道德是职业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 职业素养的养成同样离不开具体的职业环境。职业环境使行为者置身其中, 成为其相互理解的背景, 进而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冲突和值得反思的情感体验。而职业生活中的很多内容是隐含的, 良好职业素养的养成源于对职业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对中等职业学校来说, 只有为学生创设具体的职业环境, 在与实际职业环境相类似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 让学生学会在职业生活中领悟职业素养内涵, 才是提高其职业素养的关键。由此, 工学结合无疑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情境平台。
工学结合是职业素养培养的最有效途径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理论知识学习、职业技能训练和实际工作经历三者结合在一起, 使学生在复杂且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教育方法。在工学结合中, 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相关的工作体验, 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这一本质特征为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了职业环境。学生在企业生产的真实环境、企业管理的规范环境、企业文化的人文环境、人际交往的社会环境中, 按照实际的生产项目、工艺、规范和操作要求等进行产品制造, 经历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转换过程。在这一真实过程中, 学生不仅能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 而且有利于学生去认识社会, 学会做人, 学会团队合作, 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严谨求实的职业态度。这种身临其境的教育轻松自然、水到渠成, 其效果绝不是学校中几节德育课能够轻易达到的。
充分利用工学结合优势引导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一) 利用工学结合实习学生角色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内心冲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在工学结合过程中, 学生在由“学生”到“职业人”角色转换时必然产生内心冲突。这种内心冲突常常产生于工学结合前期。学生刚到企业, 难免有各种各样的不适应, 从而对企业产生异己感, 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对角色转换以及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和工作强度感到不适应学生从学生角色到职业人角色的转换, 必然伴随着角色冲突、角色学习和角色协调等一系列过程。另外, 学生从八小时上课变成八小时上班、宽松的校园生活变成紧张的企业工作, 必然对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和工作强度感到不适应。
对职业理想与现实工作岗位之间矛盾感到不适应由于现代化的企业集约化程度很高, 每个员工每天的工作重复性很强, 学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会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枯燥、乏味, 不像自己预想的那样具有挑战性, 与自己理想的工作环境相去甚远。
对学习方式改变感到不适应工学结合后以前的课堂学习习惯被打破, 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后就会感到迷惘, 不知道还应该学什么, 也不知道怎样去学。
对人际关系处理感到不适应由于中职生涉世不深, 缺乏社会经验, 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评价他人和全面了解社会, 人格发展不完善, 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进入企业后部分学生不适应工人师傅为人处事的方式, 不知道如何与工人师傅沟通交流、和谐相处, 不能正确对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对生活方式转变感到不适应学生在消费上时常表现出捉襟见肘, 不仅闯荡社会力不从心, 而且谋求生活自立时还经常表现出对学校生活的单向依恋和对家庭的经济依赖, 学校和家庭还是他们打心底里希望投靠的温馨港湾。
以上五点, 导致中职生在工学结合初期必然会因各种不适造成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并产生系列的心理问题。这时候, 带队指导教师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专业调适、学业辅导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适时的辅导,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严谨求实的职业态度。
(二) 利用企业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培训是无法形成的。在工学结合过程中, 利用企业文化进行陶冶, 是养成学生良好职业素养不可缺少的途径。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 包括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想意识、工作态度、员工文化素质以及蕴含在企业制度、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之中的文化形态。其中, 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文化所需达到的目标是培育高效能的企业经营团队, 以实现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情感共融和命运共担。例如, 江苏华朋集团“公司有名气, 干部有勇气, 职工有志气”的企业“三气”精神, 江苏上上电缆集团“人诚品优”、“超越自我, 追求卓越”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与“行业领先与国际接轨”、“企业强、职工富”的工作愿景等, 将催人奋发与进取的企业精神通过工作渗透于企业员工的人生价值观中, 不仅有效地激励了员工的进取精神, 而且激发了参与工学结合的学生自强不息、创新进取、勇于开拓的职业态度与职业精神, 帮助学生树立“未来在我手中” (全球通的品牌理念) 的职业取向和职业理念。学生在工学结合过程中同员工打成一片, 学习企业员工优秀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企业员工也通过言传身教, 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敬业奉献精神, 规范了学生的行为, 促进了学生良好职业道德习惯的养成。由此, 学生逐渐形成了符合企业职业岗位要求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及职业态度, 使学生的职业素养有了更高层次的发展。
(三) 利用STAR训练法, 搭建总结评估平台, 帮助学生形成日趋成熟的职业素养
工学结合是一种体验性学习, 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面临真实的工作情境, 但他们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产生不同的结果。此时, 带队指导教师可通过STAR训练, 帮助学生对工作过程进行有效的总结评估, 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健康发展。具体操作如下:要求学生回顾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 将其完整、详细地记录下来。将记录的事情按以下格式进行归纳整理, 如表1所示。
学生通过对表中问题进行回顾和整理, 及时对自身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改进, 进而形成日趋成熟的职业素养。
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几年, 我校积极利用区域优势, 大力推行机电专业二年级学生赴企业进行1~2个月的工学结合, 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9年, 我校机电、机械、数控专业通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近300名顶岗实习学生在三天内被企业抢聘一空, 其中近60%的学生凭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过硬的职业技能被相关企业在工学结合期间定聘, 无须学校进行推荐。当然, 这仅仅是一个起步, 一个好的开端。在工学结合中, 我们还要不断探索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将学生头脑中潜藏的意识和态度激发出来, 将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培养协同起来, 更大程度上发挥职业素养的核心作用, 形成学生优良的职业化素质, 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谢振伟.基于素质模型的招聘体系设计探讨——以J企业为例[OL].[2009-03-23].http://www.docin.com/p-11922520.html.
[2]徐剑.冰山理论与职业化素质[OL].[2005-11-22].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5/11/22/14398_2.html.
养成理论 篇5
【关键词】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养成教育;马斯洛理论
作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农村劳动力纷纷转移到城市中,留下自己的孩子交给祖辈照顾,这样一来,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他们常年缺乏父母的呵护,因而变得抑郁、沉默。如今,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使留守儿童养成健康心理,可以为他们日后的幸福生活奠基。本文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切入点,探索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养成教育的路径,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一、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快速流动成了我国的重要特征之一。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1.3亿流动人口,他们外出务工,留下大量未成年孩子留守在家中,这就形成了中国社会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这些儿童缺乏亲情照顾,是名符其实的“有家的孤儿”。
众所周知,留守儿童正处于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期。但是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缺乏父母的呵护与关爱,久而久之,这些儿童就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不利于他们形成健全人格。我国已有大量学者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过研究。王东宇、林宏通过研究认为,目前30%的农村留守儿童都有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敏感、易怒和孤独等;刘霞、赵景欣等人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自卑敏感、委屈难过等不良心理。由此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得到关注。
正所谓“嫩枝易弯也易直”。农村留守儿童年纪尚小,对他们进行健康心理养成教育是当务之急。所谓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对儿童进行日复一日地反复训练,使他们做到“习惯成自然”,形成健康的心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养成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二、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养成教育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将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比如对空气、水和食物的需求)、安全需求(比如对生活安定和人身安全的需求)、社交需求(比如对爱情、亲情和友情的需求)、尊重需求(比如对成就的个人感觉)和自我实现需求(比如发挥潜能,实现个人价值的需求)。马斯洛认为这五个层次要依照次序逐个实现。这个理论对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养成教育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1.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满足这个需求没有什么困难,不管是隔代教养,还是亲戚监护,在吃穿方面,留守儿童不会存在很大的问题。满足留守儿童的生理需求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很多留守儿童都知道父母外出务工是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将留守儿童的这种想法转成系统认识,加强他们对父母的理解,使他们多从父母角度思考问题,以此改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这样也更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心理。
2.安全需求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需要生活在安定、良好的环境中,免受焦虑、恐惧和混乱的折磨,这样才有可能促使留守儿童形成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感是常见问题。针对这种现状,农村学校教育者需要引导家长多与孩子加强联系与沟通,要尽量消除留守儿童的心理阴影,学校也要为儿童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良好习惯,为留守儿童的长远发展奠基。
3.社交需求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家人、朋友的关心和理解,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也不例外。但是留守儿童的家庭现状导致他们在社交需求中缺乏亲情的互动,导致他们产生社交焦虑现象,甚至出现自我封闭。为此,农村学校教育者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交流,引导他们敞开心扉,诉说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想法,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帮助他们形成正常心理。
4.尊重需求
满足人们自我尊重的需求,可以使人们增强自信,肯定自我价值。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贴身呵护,常常形单影只,久而久之就形成自卑之感,而且缺乏自信心。针对这种情况,农村学校教育者要正确引导留守儿童的价值观,要多表扬这些学生,鼓励他们,尊重他们,使留守儿童认识自己的价值,不要妄自菲薄,以坚定的信心面对人生。
5.自我实现需求
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希望能在家庭中和社会中发挥一定的作用。留守儿童也有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针对这种心理,农村学校要多为留守儿童提供展示的机会,可以让留守儿童在学校联欢会、文娱活动中担任一定的角色,使他们参与到这些活动中,使他们感受到参与集体生活的快乐,也帮助他们形成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总之,马斯洛理论对留守儿童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教师要认识这个理论价值,引领留守儿童迈向更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冯建,罗海燕.“留守儿童”教育的再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
[2]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倪春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短缺之调查与思考——以苏北泗洪县为中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养成理论 篇6
一、儒家“君子”人格的内涵
儒家关于理想人格的论述, 涉及士大夫、君子和圣人三种人格层次, 其中, 唯君子人格最受后世推崇, 也最具可行性。这一理想人格目标涵盖了诸多方面, 共同构成了君子人格体系的主要内容:
1. 仁爱恩慈, 奉礼尊贤。
“仁”是儒家理想道德规范的总纲, 也是君子人格最本质的要求和体现;“礼”是儒家道德规范的统称, 是君子得以立身的根本。仁者情怀强调律己爱人, 注重自我约束, 成己达人。君子之爱人, 遵行孝悌, 自爱父母、兄弟开始, 不断扩展和升华, 在这一体系之中, 君子按照合“礼”的品格要求律己达人, 待物处事言之有物, 行之合礼。
2. 崇德尚义, 勇而不惧。
“义”是君子实现人生价值的标尺, 是调节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规范。具体而言, 对待财富, 君子淡泊名利, 求富不忘义;对待义利, 君子重义轻利;对待家国, 君子秉持正义, 为民谋利;对待生死, 君子深处危难时可以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对待他人, 秉持重诺守信的务实作风。
3. 好学明智, 渊博宏富。
君子要有学识、有远见、有智慧、有理性, 文质彬彬、敦厚儒雅、知识渊博、学风严谨、安贫乐道。君子既好学乐学, 又不逞强好胜, 泰而不骄, 矜而不争, 不断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和智慧。
4. 狂狷进取, 自强不息。
在“中行、狂、狷、乡愿”四种品格之中, 孔子很重视狂狷者的进取精神。在儒家看来, 狂狷之士大多富于淑世情怀, 执着追求修身治国的理想, 不屈不移, 不夺不悔。儒者重人格完善, “内圣”“外王”之论, 无外乎修己、治人。修己、治人则须要先成为“君子”, 两者是相互辩证存在的统一体, 唯自强不息者, 方可谓君子。
二、儒家君子人格视阈下当代大学生道德养成的困境
人及其人格是社会化的产物, 随着时代变迁,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养成出现了不同程度地迷茫与冲突。对照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要义, 可以为大学生道德养成提供参考。
1. 道德信仰的缺失与迷茫。
信仰是个体的精神支柱, 一旦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失衡, 就会产生人性的扭曲以及信仰危机。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道德情感淡薄、道德标准下移、道德意志动力缺乏等问题, 很容易导致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盛行和道德行为的冷漠。在道德意志动力缺失的情况下, 大学生顺着“社会行情”而“自我塑造”, 行为选择不再由人生信仰为导向, 道德失去了对行为得失的批判与校正功能, 致使其道德行为失范, 道德人格养成随之陷入危机。
2. 道德修养与知识学习相互脱节。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 大学生不仅要有才, 更要有德, 德才兼备方为君子。日常生活中作为相对隐性的道德价值常常被社会、学校及学生忽略, 造成了众多大学生有“才”无“德”的局面, 出现了明显的德智分离, 公共文明欠缺、人文关怀丧失、职业道德滑坡等现象都是道德修养与知识学习相互脱节带来的后果。
3. 道德认知与行为实践相互背离。
大学生的道德观念虽然已经得到了初步建立, 具备了对道德行为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的能力, 但是进一步实现道德价值, 展示道德人格的道德自觉和自我激励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校园内和社会上的种种不文明行为, 很多大学生也是其参与者和制造者, 相当多的学生虽然能够认同公共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理念, 但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以个人为中心, 为实现个人利益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缺乏内省自律, 不讲诚信, 不讲社会公德。
三、君子人格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养成的积极意义
1. 从道德养成的内涵来看, 要德才兼备, 内外兼修。
儒家把“德”视作君子立身处世的根本和培养君子最重要的指标。孔子指出, 君子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要求学生首先学会做人, 具备了君子人格有“德”的基本属性之后, 才有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必要。当代大学生是国之栋梁, 是高尚人格的践行者, 在当今时代的大背景下弘扬仁者爱人、修己安人、重德隆礼、见义勇为等优秀品质, 仍然是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2. 从道德养成的主体来看, 要教养并重, 行为自觉。
教育效果的实现必然只能通过受教育者内心接受才能达成, 注重道德涵养主体的自动、自主和自觉, 是儒家培养君子的核心教育方法。孔子在培养学生道德人格的过程中, 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号召学生“志于仁”, 树立弘扬道义的理想, 并努力去实践和不断自省完善, 以自身的躬身实践为学生主体内化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样本。
3. 从道德养成的途径来看, 要重视言传身教、知行合一。
大学生理想道德人格的养成离不开施教者的言传身教和受教者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君子德高望重, 用道德的力量征服人心, 孔子被称“万世师表”, 他的伟大人格魅力, 不仅成为弟子效法的楷模, 也是其追求君子人格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论语今读[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
[2]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M].北京:三联书店, 2004.
[3]张耀南.“大人”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张岱年.中国哲学发微[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1.
[5]李曦.转型期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J].精神文明建设, 2000, 7.
[6]龚群.中国的君子人格理想[J].伦理学研究, 2006 (1) .
养成理论 篇7
关键词:多元发展理论,自主性学习,养成策略
自主学习的模式就是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性的地位, 即强调学生在知识获取这一层面的主动性, 学生可以自主性地理解与分析知识, 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获取。
一、多元发展理论与自主性学习习惯养成概念
(一) 多元发展理论
近代教育教学的理论认为, 在课堂上, 学生就是课堂学习的主体, 而教师则是课堂教学的主导, 据此而言, 现代化的课堂就是一个学生主体学习、教师主体教学的课堂, 在这样的课堂上, 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诸多的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多元发展的理论是对传统上的“主体—客体”教育理论的颠覆, 主张学生与教师都应该是课堂上的主体, 因此, 双方之间的平等化的互动最为主要, 而对于学生来说, 则是因为自己所具有的学习主体性的地位, 就应该充分发挥自己主体探索与实践的作用, 从而大大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二) 自主性学习习惯养成
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养成就是在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学习方式, 并内化为自己的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 可以细化为对知识的自主性获取习惯养成与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养成这两个部分。
二、多元发展理论指导下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养成意义
(一) 促进了学生日常活动的展开
在多元发展理论的指导下, 师生之间有效合作的发展态势更为明显, 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来予以阐述。
1.从教师的视角来看。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当前的发展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趋向来设计出适应性强的自主学习流程, 在课堂上, 教师更是明确了自己的主导性地位, 从多元发展理论的应用到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 教师都处于指导、协作的地位, 从而促进学生能够根据多元发展理论来提高自己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养成。
2.从学生的视角来分析, 在多元发展理论应用的过程中, 学生始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虽然在多元发展理论应用之初, 学生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 但是这一过程中学生并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 而是需要借助于自己原有的知识储备与结构进行独立性的探索, 这就使得学生的发展目标明确、方向正确, 尤其是在合作活动的阶段, 学生可以在团队支持之下激发出自己的潜能, 从而使得个人自主性学习习惯养成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所倡导的多元发展理论认为:多元发展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对个体当前的发展现实与依赖于外力解决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而言的, 在初中政治学习中应用自主学习模式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 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 从而达到自己未来的发展区域。自主学习模式可以促进学生诸如言语、认知等能力, 使学生树立自己前进的方向, 这对于初中政治知识教学的实践来说也具有极为现实的价值, 可以激发学生对初中政治知识自主学习的兴趣, 并通过发展自己初中政治学习的能力来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这将会对学生培养自己具有个性化的学习习惯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从而使之具有了极为现实的意义。
(三) 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应用对于初中政治学科教学的创新提供了一个极为有效的途径, 这主要是因为自主学习模式应用的着眼点就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借助于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才能够促进学生对初中政治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从而大大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多元发展理论指导下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养成策略
(一) 激发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兴趣
在应用多元发展理论的时候, 教师会根据社会的实践、学情的状况, 以及本课的三维目标等来设计初中政治自主学习的内容。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养成的实践会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的趣味性, 指的就是当前的初中政治课堂所实施的自主学习与受教育者的水平具有相当的一致性, 从而使得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养成活动开展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较为接近, 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 合理调控小组的活动效能
在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养成策略实施的时候, 教师往往会根据学习程度的不同进行人员的调配, 从而使得学生基于平衡化学习程度而进行有效的小组活动, 小组之间会展开公平性的竞争, 但是在实践中却不是如此, 小组之内的学生会因为性格、爱好, 以及特长的不同而出现一定的隔阂, 这不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基于此而言, 小组人员的搭配教师应该以多元发展理论为指导, 充分考虑到学生能力发展的均衡化, 只有如此才能够形成合作力强的小组。
(三) 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落实自主性学习习惯养成要求的时候, 往往会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并产生实际弱化教师主导作用的做法, 但是在事实上, 这一做法却是完全错误的, 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应该被弱化, 在强化自主性学习习惯养成实践中, 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才能够为自主学习的开展夯实基础。在以后的发展中, 就应该将尊重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发挥为着力点之一, 既要求教师应该运用多元发展理论, 强化自己的专业素质, 另一方面还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去, 成为学生的伙伴、协作者与合作者, 从而进一步提升自主性学习习惯养成策略实践的有效性。
在自主学习这一模式下, 学生就应该在多元发展理论指导下, 以一种乐于合作探究与自尊自信的态度, 并以之为基础实施有效的学习探究活动。
参考文献
[1]汪盛前.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 2009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