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养成

2024-08-04

合作养成(精选10篇)

合作养成 篇1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 其合作交流是有别于传统教学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我在听课中发现, 很多老师进行的小组“合作交流”, 往往流于形式, 学生并不能积极主动地去交流, 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这有违小组合作学习的根本, 也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因此, 有些老师怀疑这种学习方式。

我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期阶段也受到了相同的困扰。经过观察研究, 我发现学生因传统教学, 养成了被动灌输知识的习惯, 多数不愿意发言, 即使有学生对授课内容已经进行预习, 可仍不愿主动发言, 更别说去教其他学习有困难的组员了。针对这一现象, 我进行了调查, 询问了三类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

优生的答复是:不习惯合作学习方式, 或者懒得发言。

中等生的答复多数是:不知道说什么, 也不习惯合作学习, 小组长聪明, 让他们学习、发言就行。

学困生的答复是:不懂说, 也不懂学。

我说:“不懂就问啊, 让其他组员教你。”

学生回答:“不习惯问, 不想问。”

针对这一情况, 我不禁思考:开展合作学习, 让学生在活动、探索中进行交流, 从而获得知识, 远比手把手教会他们“是什么”重要得多, 而这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交流习惯。怎样才能让学生养成这个习惯呢?

班中很多学生都是边远农村转学过来的, 表达能力不强, 特别是普通话交流有一定困难, 造成学生不敢说, 不愿意说。针对这种现状,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为此, 我尝试了以下几种做法,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座谈变为站谈。

美国心理学博士雷米曾做过调查研究:适度的紧张情绪, 能增强大脑的兴奋过程, 提高大脑的活动功能, 使人思维敏捷, 反应速度加快。因此, 我首先从外在形式进行刺激。当发出小组学习交流指令时, 让学生站立起来。这能给他们带来一定的紧张感, 此时部分学生开始活跃, 能在组内进行交流。经过大约一个月的训练, 这一行为模式渐渐固化形成了习惯。从刚开始的发出交流指令, 个别学生交流, 到最后一听到指令学生立马站起来并自主进行交流, 学生开始将交流变为一种习惯。心理学上也证明:一件事或者动作做得次数越多, 脑神经所受的刺激和记忆就越深, 人的反应也会越来越熟练, 到了一定时候, 习惯就会自然形成。

2. 让学生学会表达。

学生有了交流的欲望, 就会要求进行表达。准确地进行表达, 是巩固交流模式的重要前提。一旦表达不畅, 将影响到学生的自信心, 也将扼杀其交流的欲望。所以在交流时, 我非常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 特别是对于学困生。

比如, 在教学《再见了, 亲人》一课中, 我设计的问题是“你觉得哪些地方令你感动?”

学生回答:“失去唯一的孙子。”

我引导:“谁失去了唯一的孙子?为什么失去?”

“大娘。救伤员。”

“连起来完整地说。”

“大娘为了救伤员, 失去了唯一的孙子。”

“非常棒!请说得更完整些。最后加上‘所以, 我觉得……’”

“大娘为了救伤员, 失去了唯一的孙子。所以, 我觉得很感动。”

“你真棒!进步很快!”

我要求每个学生的回答都按照这一模式去表达, 最先开始的两个学生由于不熟悉, 需要引导, 而之后的学生就能学会完整地表达了。坚持点滴的语言表达训练, 学生会慢慢品尝到表达的快乐, 并且乐意表达, 形成习惯性行为。

对于表达实在有困难且不习惯交流的学生, 我定下了最低要求:“站起来, 向你愿意与之交流的组员说一声‘我需要帮助’, 让他们教你读、教你说!”从最简单的一句话开始, 慢慢地, 个别学困生开始学着进行交流, 虽然普通话说得不流畅, 但一个赞赏的眼神也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3. 适时地鼓励。

奖赏分为实物奖赏与精神奖赏。实物奖赏通常做法是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奖励一些实物, 如笔记本、奖状等。实物奖励不宜太频繁, 它给人带来的满足感不强烈, 特别是普通的实物一旦获得太多, 学生的满足感下降, 就无法刺激学生展开例行行为, 他们会期待老师奖励其他更为特别的实物, 一旦无法满足, 就会产生消极行为, 打破原有的习惯。老师对选什么样的礼物也很费心, 所以实物奖励为辅, 精神奖赏为主。精神奖赏即精神激励。如口头表扬:我经常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说:“你真棒!进步很快!”“说得真流畅!声音又响亮, 同学们要向他学习!”有时给予一个赞赏的眼神, 有时也可以是一个表示胜利的手势。简单的话语和动作带来的激励效果却是无法比拟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为: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爱与归属的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价值需要。而精神激励属于最高层次的自我价值需要, 学生不会因为被表扬过多而满足感下降。

精神奖赏越多, 学生的动力就越强。当学生期盼获得奖赏时例行行为就会展开, 习惯也将进一步得到巩固。事实证明, 获得精神激励后的学生课堂上有一段时间是相当兴奋的。这种兴奋延续的时间越长,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就越投入。经常获得精神激励的学生, 会喜欢上某位老师和该老师所教授的相关课程, 进步非常明显。

经过一年多的反复探索和实践, 本班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习惯已经基本养成, 但今后仍需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希望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朵花能在我的精心培育下, 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

合作养成 篇2

摘要:时下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所以娇惯之气,不良品行随时可见。同时由于不少家长只重视孩子知识学得多不多,却忽视了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自私、挑吃拣穿、不爱劳动、自理能力差等一系列不良行为习惯在这些孩子身上体现的一览无遗。一直以来我们试图从学校、社会、家庭三个方面结合,探究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规律,针对学生现状采取相应的对策,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字:家校合作 学生习惯养成

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我们提倡“家校合作”。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我力求通过此项研究,寻找一条学校与家庭相互合作,更新家长观念,提升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质量的新途径。

一、学校习惯养成教育现状

1、改变不容乐观的儿童习惯现状,培养自理、自学、自律的新型人才。

我国当今这代少年儿童,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家人、社会等方面的无微不至的关爱。现代家庭,面临着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四二一”状况比比皆是,不少家庭缺乏正确的育人理念,无论大小事情,一应包办代替,长期严重的“关爱过渡”,导致孩子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都被剥夺。孩子在成长的初始阶段,就事事处于被动地位,这对他们良好习惯的培养和形成是极其不利的。

根据我的问卷调查了解,发现学生中存在几大不良习惯: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害怕承担责任;不爱劳动;学习不刻苦钻研,常常被动学习;自律、自理能力差,不能主动约束自己;依附性强等。家长在反馈中也多人次写到:希望老师能严格要求孩子,加强养成教育;希望学校加强对学生劳动能力的锻炼等等。调查让我感觉到了不容乐观的儿童习惯现状,因此,将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应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从生活习惯——自理、学习习惯——自学、纪律礼仪卫生习惯——自律三个方面进行加强落实。

2、克服家校教育分离倾向,挖掘和利用家长教育资源,实现家校合作。

教育孩子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使命,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出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局面时,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平时我们虽然重视家校合作,但很长时间内合作的方式方法都没有大的改变:每学期开一次家长会,平时则由教师与学生家长随机交流。家长会由于时间紧,议题多,教师和家长之间深入的交流很难进行。再者,不少家长往往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而忽视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时,由于学生家庭结构的多样性,家长受教育的程度差异,造成很多家庭存在反教育行为。这就需要我们创设一个环境,提供一个平台,架起家校互通的桥梁,凝聚家庭和学校的力量。

二、家校合作培养的一点设想

(一)好习惯的培养应高度重视家校教育协调一致 目前社会存在较为突出的“5+2≤0”的现象,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可以对影响学生的校内环境进行控制,而小学生现仍有一半多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这段时间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不会得到有效延伸,就不可能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家庭与学校如船上的两只桨,需要协同用力,才能达到理想之岸,缺少哪一种教育的配合都会对教育过程产生破坏作用。因此,建立起一个家校合作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机构,是至关重要和必要的。这就要求学校、家庭双方面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开展多种方式的家校合作,对学生教育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施加影响,实现两种教育时空上的紧密衔接,从而形成教育合力。

(二)注重榜样示范作用,身教重于言教

习惯的培养更多的要靠潜教育,我们认为每个孩子都可以从他周围的成人身上找到“影子”。如果身处孩子周围的父母、老师有良好的习惯,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习惯就非常容易。

1、好习惯论坛,促进教师角色的自我转换。虽然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育方面的知识比起大部分家长要稍胜一筹,但就如何能更好的进行家校间有效合作培养学生好习惯,还是缺乏更深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我们充分利用《父母课堂》杂志,带领教师认真学习《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家校合作论》等文章,并要求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自主学习有关家校合作培养习惯的文章。利用每周教师例会前的二十分钟,设立课题专题论坛——“好习惯论坛”,将学习体会、收获及在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及所感、所悟、所思进行交流。互学互促、提高了教师研究水平。通过学习培训,教师们认识到教师不但是家校合作培养学生好习惯的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更应是一个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庭,服务于社会的服务者。教师的舞台不仅仅局限于三尺讲台,更要走近家长,走进家庭,这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平台,同时也能切切实实地指引家长进行课题研究。

2、家长、教师注重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带动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展习惯培养专题讲座,组织家长参加家长学校的培训,提高家长的认识。我们倡导父母要学会利用模仿的心理机制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模仿分为有意模仿和无意模仿,特别是无意模仿对孩子的影响更大。比如:父母见人很随和,主动打招呼问好,孩子自然也学会了待人有礼貌,这就是无意模仿的结果。相反,有的父母爱发牢骚,孩子有一点错就又打又骂,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有攻击性,遇到挫折容易发火,好争辩,以打架来解决冲突;父母喜欢说脏话、粗话,孩子潜移默化地也会受到影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许多习惯的养成都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不断树立身边的榜样。如平时随手捡起地上的纸屑,随手关掉不需要再开的灯,随手关上忘关的门窗——都会而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让孩子养成注意细微之处的好习惯。

(三)构建学生习惯养成的目标体系,加强行为训练

1、构建学生好习惯养成培养要求。着重从生活习惯—自理、学习习惯——自学、纪律卫生礼仪习惯——自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构建了学生习惯养成目标体系,制定了1—2年级,3-—5年级“学生十个好习惯”和培养要求及方法。并每月确定一个教育主题,将习惯培养目标具体化,每周安排一个具体的训练项目。教师、家长手把手教,耐心指导,给孩子们以信心和勇气,学生的好习惯逐步形成。

2、好习惯的培养与坏习惯的矫正相结合。在习惯培养中,应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相结合。小学阶段孩子处于成长发育中,行为习惯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在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往往会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因此,培养良好习惯的过程,往往也是矫正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为搞好习惯养成工作,学校可以开展评选“每周一星”活动,并通过升国旗仪式、宣传橱窗等渠道进行隆重的表彰,让孩子们把好习惯时刻牢记心中,树立典型,激发学生积极上进的兴趣,教育效果明显。

(四)家校合作培养小学生好习惯的方式与途径 多渠道的实验,多途径的选择是本研究的特色,通过实验总结出了家校合作培养小学生好习惯的六种方式、两种途径。

1、培养方式

(1)重视环境建设教育化,重视习惯养成教育化。校园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同时又是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未来奠基的乐园。学校要重视对校园进行绿化和美化,要注重发挥“物化语言”的作用,创设校园育人氛围对师生进行隐性教育。例如我校本着“让每面墙壁都说话”的指导思想,在有限的校园空间里,精心设计永久性标语四副,彰显学校教育的主旨和办学思想;借助绿化这一平台,力求“让每棵草木都育人”。如:“花儿只为爱它的人绽放美丽”,用以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校园环境;“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提示师生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所有这一切,都可以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一块提示牌成为无声的语言,对师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家长开放日。通过每年召开一次的“好习惯培养”专题家长开放日,把家长请进来,向家长介绍学校教育教学的进程,学生习惯培养的状况与存在的问题,需要家长给予哪些帮助与合作,促进家校合作。如我们先后召开了“好习惯伴我成长”、“同品书香共享心灵阳光”两次专题家长开放日,通过教师及家长典型发言、“家校合作培养好习惯”主题班会、(书香校园、书香家庭)读书日、亲子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展示课题阶段成果,表彰好习惯明星学生、家长、家庭,使家校合作促学生幸福成长。活动中家长之间交流和切磋教育孩子的经验体会,互相影响,互相取长补短,从而激发和培养家长强烈的教子兴趣,提高家长关注孩子教育的热情,增强家长教子的自觉性。

(3)互联网站。网络时代最大的便利就是交流自由、资源共享。校园网站为家校合作提供了全新的交流平台,老师们和家长们可以把自己精彩的文章、教子方法放到网站上与人分享,也可以跟老师沟通,跟同班同学的家长交流。同时老师和家长还可以在这里发布信息,上传和下载教育资料,实现资源共享。

(4)联系簿。联系簿是一种教师与家长书面联系很好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和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和学校这两个不同环境中习惯养成的表现是否一致,从而避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脱节。我校的联系簿是这样设计的:每周五老师先在每个孩子的本上写出他一周的表现,然后由孩子带回家先写出自评,再由家长写出最后的评语。老师随时把学生在学校的好习惯成绩、表现,优点、缺点以及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写在小小的联系簿上反馈给家长,其他同学发现的该生的优点也可以写上去,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很多家长把学生在家里的情况通过联系簿反馈给教师,实现家校沟通合作培养好习惯。

(5)公开信和手机短信。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以“致全班学生家长书”这种公开信的形式与家长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书信内容和回复率,可以看出教师的沟通水平和家校的融洽度明显提高。在家长的一封封回信中,洋溢着对教师的肯定与支持,也有中肯的希望与建议,学校和教师分别进行了归纳整理,把家长、学生的合理的需求与要求,及时转化为工作实施内容,受到家长们的充分肯定与欢迎,教育效果明显。通过家校互动短信平台,将学校和家庭联系起来,家长和老师互通学生的各种情况、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共同纠正,家长和老师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6)成长档案。结合研究,我为每个孩子建立了“幸福童年”成长档案,每学年一册,每月与家长沟通一次,促进了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发展,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创造、表现、欣赏成功的机会,同时为家校提供一个记录孩子成长过程的系列平台,便于老师和家长两方面都能及时做学生工作,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优点能及时表扬,问题和不足能及时纠正,教育效果明显。

2、培养途径

(1)活动途径——好习惯系列日活动,促进内化。主题活动是儿童最喜爱的教育形式,家校合作开展“好习惯系列日”主题教育,努力为学生打造培养习惯的平台,提供训练的载体。在活动中有利于培养孩子们主动思考问题,通过观察、操作、探索和理解,使他们的情感和意志行为得到发展,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如为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我们设立了举手日、提问日、朗诵日、预习日、书写日、复习日)

(2)评价途径——探索建立一整套学校、班级和学生的考核评价机制,让评价成为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动力,增强了工作的实效性。在习惯培养中,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那就是习惯如何评价。在对习惯进行评价时,往往难以操作。但是“怎样知道一个习惯是否养成了?”对习惯进行准确的测量,使其量化更是困难。这就需要把学生习惯培养的内容细化和实化。如学习习惯方面,我们把它分为良好的上课习惯、作业习惯、考试习惯及课外阅读习惯等,对不同年级的同学分别订出不同的习惯培养目标。在把学生的良好的习惯构成细化、分化、目标化后,我们再对每个同学进行习惯养成的量化考核,使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经常化、制度化,不因班主任或任课老师注意力的转移而转变。

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在实验研究方面经验不足,研究中也发现一些有待进一步探讨解决的问题:

1、部分家长参与还主要停留在态度上,对于学生家庭生活,家庭学习等方面的习惯培养还不得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学生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差异仍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巨大障碍。我们注意到学生良好习惯状况的差异呈现区域性分布,有的村民风好、精神文明建设好,所属的学生的习惯状况就相对要好。

3、对于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予以更多的关注,这些特殊的群体是:留守学生、单亲家庭等这群长期不在父母身边或父母不全的同学,他们需要我们去用心理解和关心。参考文献:

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钟以俊主编);

2、《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王铁军主编)。

合作养成 篇3

【关键词】角色游戏 中班幼儿 合作行为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28-02

中班幼儿身心发展相对特殊,他们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相对特殊,如果能够参与有趣的游戏,不仅仅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合作行为的养成。然而,究竟如何创设恰当的角色游戏情境,为中班幼儿合作行为的养成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难题。

1.角色游戏情境下中班幼儿合作行为的养成策略

1.1游戏开展前的言语引导很重要

在创设角色游戏之前,一定要注重对幼儿进行必要的言语引导。我们以“搭积木”的游戏为例,基于孩子们之前在游戏中出现的使用不文明语言的现象,教师可以首先提出要求,要求孩子们必须文明用语,如“我们可以一起玩吗?”“你愿意加入我们的游戏吗?”“需要帮忙吗?”等等。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孩子们学会彼此分享自己的观点。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角色游戏情境开始之前,教师一定要详细、准确介绍游戏的方法和材料的使用方法等。如果在建构区放置了小木条和易拉罐等日常材料的话,教师一定要让孩子明确材料的使用方法以及游戏的过程等,为进一步实现角色游戏情境中孩子合作行为的养成提供有力的保障。

1.2游戏过程中的观察尤为关键

在角色游戏的实际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观察幼儿,他们的情绪、他们的情感以及他们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等都应该在教师观察的范畴。通过观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对角色游戏的参与程度,可以发现在参与角色游戏过程中的问题,进而展开针对性的改进。尤其要注意的是,这种观察要是具体的、要是有针对性的、要是有助于加强幼儿合作行为的。

事实上,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观察者,更需要适时的介入,成为真正的参与者。有一次,角色游戏开始后不久,理发店里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两个小发型师在争抢客户,谁也不愿意让给谁。为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在只有一个客户,那你们两个想想能有办法解决吗?”过了一会儿,小朋友说,我们可以再去找一个客人啊,而另一位小朋友则说“你来给老师理发好吗?”这个时候,教师不仅仅要对幼儿之间的合作行为给予鼓励,同时也要及时参与进去。

另外,在游戏的过程中,还要注重科学搭配,充分发挥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行为,提升他们的合作能力。

1.3游戏结束后的交流不容忽视

游戏结束后的交流不仅仅是教师对幼儿的,同时也应该是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既有助于共同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幼儿学会倾听、学会理解的能力。因此,游戏结束后的交流一定要让中班的幼儿们积极参与进来,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努力去理解其他小朋友的想法。

教师在进行点评的时候,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观察时的图片展示出来,让孩子们来观察这些图片,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试着想各种办法进行合作:遇到矛盾如何协商解决;当玩具或积木材料不够用时,如何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当自己遇到困难、一人无法解决时,如何找小朋友协助;当同伴遇到困难时,如何主动帮助他等。通过这些合作情境的描述,使幼儿逐渐学习了合作的方法、策略,并在合作中学会了合作。

我们在点评时,还注重为孩子树立榜样。中班幼儿的同伴意识已逐渐增强,榜样的作用对于幼儿的影响也非常大。利用幼儿这一特点,对在角色游戏有合作行为的幼儿进行积极的评价和鼓励,以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

1.4及时调整游戏规则

没有一个角色游戏是完美的,也没有办法在游戏开始之前完全保证游戏规则的准确性。因此,教师要注意加强观察,及时调整游戏规则,保证所选择的角色游戏的确是适合中班幼儿的,而且有助于每一个幼儿都能够参与进来,都能够找到恰当的角色,保证角色游戏的确是有助于幼儿合作行为培养的。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仅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对角色游戏有更加充分、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处理突发事件、及时调整的素养,保证角色游戏的顺利开展,保证其积极效用的发挥。

2.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角色游戏对于幼儿合作行为的养成,合作能力的培养确实是有着积极的作用的,但是要想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对于幼儿教师而言,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角色游戏的重要性,进而不断加强学习,在深入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角色游戏情境创设,为真正实现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奠定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审美教育与合作精神养成的关系 篇4

一、当前高校审美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随着教育体制的转型, 我国在对教育改革模式的探索中, 逐渐意识到音乐、美术等审美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养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受传统因素制约, 当前高校中审美教育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制约着高校学生合作精神的养成, 具体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审美教育缺失, 相关院校重视程度不够

相关院校不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教育观念比较落后, 是制约审美教育推行的关键因素。传统教育模式中, 高校审美教育仅仅存在于艺术类院校中, 而在非艺术类院校中, 基本不会安排相应的艺术类课程作为必修课, 因而学生在高校学习阶段, 只需要选修一门艺术类课程就能顺利完成高校要求的艺术类选修任务。而且目前高校课程设置也不会将艺术类课程安排到非艺术类专业的课程中去, 这样课程设置的结果就是审美教育在高校中面临着缺失的危险, 大部分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并不能得到适当的艺术审美训练。

2.教学设施比较落后, 制约教学模式改进

反观当前许多高校, 教学设施比较落后, 制约了审美教育的开展, 也不利于教师对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完善。比如, 音乐鉴赏课程需要多媒体设备的辅助, 需要相关音乐器材配备到位, 更需要专业的音乐教师引导和培训, 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 还能加强自身的创造、反思、合作等艺术审美能力的养成。而教学设备配备不到位, 不仅制约课堂效果, 也不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模式。资金投入不充足、对审美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教学理念落后,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 最终制约高校审美教育的开展。

二、审美教育与合作精神养成的关系探究

团队合作能力的养成不仅需要学生自身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重视与培养, 更需要教师创造一定的平台, 从团队合作的理论到团队实践, 建立起完整的合作能力培养方案, 从而从根本上加强学生合作精神的养成。因而, 教师在设置艺术类课程时, 应该从审美教育的特征及作用以及实施方案等角度入手, 重点提升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团队协作意识以及合作能力。而合作精神的养成一定的程度上又会促进审美教育的开展。

1.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团体协作能力

艺术类课程有助于提高审美教育的质量, 也是开展审美教育的主要渠道, 而审美教育的开展, 则会通过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意识、反思与评价意识以及团队协作意识, 因而对高校而言, 审美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艺术类专业, 非艺术类专业同样需要审美教育。首先, 高校要转变传统观念, 将艺术审美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团体协作能力的一个途径。比如, 音乐鉴赏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思维的活跃力以及对美的欣赏能力, 同时一些音乐作品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尤其是乐器演奏、指挥, 对于团队的协作水平要求很高。而美术、影视剧鉴赏和学习, 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加强学生团体协作能力等审美能力的培养。同时, 校内艺术类实践活动的开展, 也有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养成。

2.审美教育的课程安排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审美教育在进行课程安排时, 摒弃传统的课程设置方面不合理的部分, 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入一些新的元素,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一方面, 按照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人才培养目标对相关课程进行调整, 课程安排遵循灵活多样但又强调本专业发展需求为原则, 以本专业相关课程为主, 以艺术类专业为辅, 相辅相成, 既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养成, 又不忽视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锻炼。另一方面, 艺术类课程要安排到非艺术专业中去, 作为专业选修课的一部分推行。目前高校中将艺术类课程作为公选课的做法弊端重重, 对非艺术专业艺术类课程要求较低, 公选课开课的艺术课种类较少, 大部分学生只是按照学校要求选取一门艺术课, 这样显然没能够达到审美教育的目标, 而将艺术类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推行, 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3.审美教育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高校审美教育的开展, 在一定程度上要按照艺术类专业教学设施的配备模式对教室进行完善, 这样有助于采用合作探究模式, 审美教育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从而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养成。因此, 相关高校首先要加大对审美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 完善相关设备的配置。比如多媒体教室数量要适当增加、相关器械要定期维修, 艺术类器械要按照需要尽量其配置, 从而尽量满足学校推行审美教育的需要。其次, 教师也要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 比如采取小组讨论模式、情景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团队协作积极性。教师可以布置一个教学任务, 对某首音乐歌剧的鉴赏,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完成, 并且以情景再现方式表达该歌剧描述的场景和表达的情感, 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总结

高校审美教育主要是有关音乐、美术等艺术方面的训练, 高校可以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相关人员要加强对审美教育和合作精神养成关系的探讨, 加快高校审美教育的推行。

参考文献

[1]肖晓玛.杜威美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8.

合作养成 篇5

基于校企合作的学生职业适应性的养成 作者:刘永滨

来源:《职业·下旬》2012年第04期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熟练的实操技能和较好的职业素养的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作为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它的发展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有许多挫折和困难。要形成一种合理、高效的成熟模式,需要长期实践与研究。笔者发现,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培养的对象都是学生,如果双方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可以解决当前校企合作的诸多问题,提高校企合作效率和效果。

一、校企合作所面临的问题

1.学生流失严重,校企合作“虎头蛇尾”

许多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之初,双方有着良好的关系,学校也能派出企业所需的学生前往实习。但是,不久以后,实习学生往往因为不适应企业的管理方式、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而选择离职,造成企业临时用工不足。这也迫使学校投入更多精力管理流失学生,一些学校甚至用课程学分、毕业证书等方式强行要求学生留在企业实习,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勉强留下来的学生也是“心不在岗”,工作敷衍了事,造成恶性循环——企业认为学生素质差、有意见,学生认为学校分配差、有意见,学校认为企业管理有问题,也有意见。这就违背了校企合作创造双赢效果的初衷。

2.合作方式单一,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许多职业院校在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时,只停留在选派学生前往实习、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及偶尔邀请企业人士来校讲座等单一的合作方式,在实施过程和评估时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其结果往往是企业抱怨留不住实习学生,学生学到技术就会远走高飞,与企业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也因为学生的日益减少而有名无实。企业人士来校开讲座也往往演变成招聘会,校企合作慢慢陷入“合”而不“作”、“合”而无“作”以及“作”而不“合”的怪圈中。

3.校企目的不同,合作难以深入

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希望企业能提供真实的操作环境和指导老师。企业则出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考虑,担心学生是生手,不仅生产的产品多次品,而且容易破坏机械设备,配备指导老师也浪费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因此,在开展校企合作的时候,往往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学校充满激情而企业动力不足,企业在安排学生实习时,关键岗位往往不让学生“沾边”,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实习效果,也挫伤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这些问题深深困扰了学校和企业。笔者认为,问题的原因在于校企双方都没有关注到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学生的心理和技能没成熟,存在一定的心理焦虑和心理障碍,而职业院校和企业又都急于求成。一方面,大多数学校都是从学生在校最后一学年才开展校企合作的,时间紧迫使学校急于将学生推向市场,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适应期;另一方面,企业对于实习学生的期望值过高,急于让学生上岗,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职业适应期。

职业适应性是指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时必须具备的生理、心理素质特征。职业的适应性应从人和职业两个方面来看,对人而言,是指人的个性特征对其所从事职业的适宜程度;对职业活动而言,是指某一类型的职业活动的特点对人的个性特征及其发展水平的要求。所谓职业适应性,就是两者在经济和社会的活动过程中达到的相互协调和有机的统一。学生对所从事的职业适应性差,表现在动手能力差、实操能力不强、不能适应企业的管理、责任感低等。有些学者把学生实习过程的心理现象分为准备阶段、适应阶段、问题阶段和平稳阶段几个阶段,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尚未养成,职业技能尚未成熟,如果急于要求学生参加实习,实习的效果和结果都会打折扣。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各种新生事物不断出现,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在紧跟经济的发展步伐、与市场“与时俱进”时,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从校内看,教材建设缺乏系统性、时代性、适应性,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教材主要围绕着知识的传授展开编写,很少包括技能培训的内容,主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还缺少“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内容。师资培养上偏向于学科专家型,忽视应用实践型。由于教师多数来自学校,缺少企业经历,缺乏实操经验,知识水平无法迅速提升,授课方法依旧沿袭自己的受教育方式,习惯于满堂灌,不利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另外,由于资金的限制,学校无法及时更新实训设备,满足应用型技能教学的需要。上述问题使职业院校的教学与市场的需要渐行渐远。从校外看,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模式日新月异,新的工艺、生产方式以及管理方法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走出校门,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职业适应性无法及时养成,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没有树立起来,很容易被激烈的竞争所淘汰。

三、学生职业适应性的养成对策

目前,一些职业院校纷纷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广泛开展“订单式培养”“定向培养”等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但是,任课教师仍多数是校内教师,管理氛围也是学校管理,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实际仍有较大的距离。“校中厂”模式对于企业而言,又不便于集中生产管理;“厂中校”模式,使得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也不便。笔者认为,影响学生职业适应性的因素,是学生的职业技能不够扎实,职业素养尚未养成,职业意识没有成熟。当前,职业教育的教学和管理模式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职业适应期,使学生在实习后才真正开始适应职业。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在于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校企合作,应从学生入学起,有针对性、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职业适应的指导和培训。

1.师资队伍企业化

为了使职业院校的教学能时刻跟隨市场发展的步伐,学校应采取“1+1模式”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即面向企事业单位选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利用学校理论教学的优势,对这类人员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培养和师德师风教育,让他们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此外,为尽快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除了安排教师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学习锻炼外,还应面向企业单位聘请部分兼职工程技术人员,与学校相应专业的教师“捆绑”成一对“双师型”教师,通过互相渗透和融合来完成教学工作。企业人员的授课,带给学生的是最新的专业知识和实用的实操技能,他们的授课贴近生产和经营管理实际情况,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尽早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营,也有利于企业节省新员工培训的时间和管理成本,将入职培训或上岗前培训移到学校来完成,从而提高人力资源培训的效率和效果。

2.学生管理企业化

学生在校期间,应打破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将学生组合成以企业岗位或部门为元素的班组,实行上、下班制,在各班组中引进企业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团队关系、培训体系、制度和规范;在班组结构上按照企业模式设立不同的岗位,安排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负责指导;选拔有管理能力的学生干部配合教师管理,按照企业的模式制定规章制度,适时进行虚拟奖惩,并在学业成绩中进行体现;将企业用人标准和要求融入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树立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

3.校园文化企业化

积极模拟企业文化改造校园文化,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以企业文化为主题的学生活动,如社会调查、职业调查,将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开展拓展训练,以及实践锻炼、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实习等。让学生感受到企业文化的氛围,增强对企业文化的体验,拉近学生与企业的距离,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活动的组织工作交给学生去完成,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着力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教学教法企业化

教学计划要打造全程、全方位以职业适应性为主线的企业化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要紧贴市场需要,理论教学要考虑到职业院校学生的基础和素质,体现“适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教学重心要向技能培养、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倾斜;教学方法要采用企业培训式。第一学年为过渡期,除安排基础理论教学外,安排学生学习企业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条例,对学生进行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能迅速适应岗位要求,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第二学年为转换期,除了与企业共建“校中厂”外,应模拟企业真实的环境,将企业生产、经营的项目与学校教学有效融合,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同编写教材,推动项目教学法的广泛应用,将先进的教学设备、真实的企业环境引入学校,并与学校教学有效融合,全方位营造企业实践的教学环境;第三学年为适应期,合理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

习,密切跟踪学生的实习状况和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与企业协商解决,校企携手,推动学生平稳实习。

学校全方位、多角度、分阶段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性,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并使学生产生归属感,减少学生的流失,树立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打造职前培养和职后教育的立交桥,减少企业岗前培训的成本,也有利于提升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水平。学校应积极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开创“学校搭台,企业唱戏”的双赢模式,吸引企业最大程度地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校企联手,共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合作养成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合作意识;培养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各个企业与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频繁,进入了全球一体化发展时期,在教学课堂上,也越来越注重合作学习方式的贯彻与实施,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因为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也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建立了和谐融洽的学习气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任务的支配下,组成小组或者团队,小组成员相互配合,经过实践,共同积极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其中,学生之间有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也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通过这种方式能激起学生学习探索的热情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互动的状态下有效学习。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学生能亲身感受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能力。此外,合作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合作意识的方式

首先,科学分组。一个好的合作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一个和谐、彼此配合的气氛,所以,要注意组内成员的能力互助与知识互补,要把不同性格特点、智力水平的学生分配在一个组内,实现组内成员的彼此交流与互补,相互启发,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为学生制造一个轻松、友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合作学习中。学生由于学习程度与学习方法差异,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多少会有一些顾虑,要想使学生充分又自由地发挥自身才能,就必须为他们营造一个这样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结合语文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知识,体会到乐趣。

例如,在学到“狼和小羊”这一课时,针对这个故事的课文结尾:“这时狼向小羊扑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编排一个续篇,安排每个小组成员分别扮演狼或小羊,让学生自己编排台词,并上台前来表演,并分别对同学们的表演给予评价。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锻炼想象能力,学生在编排台词的过程中也提高了作文的水平以及语言感知能力,对于学习语文会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自由发挥,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合作学习意识。

再次,明确小组成员的具体任务,树立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意识。要想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合作学习意识,要明确他们各自的学习任务,同一项作业布置给一个小组,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程度做好任务分工工作,让每名学生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

例如,在每学到一篇新课文时,可以做好这一整篇课文的分工,分别安排不同的学生查资料,总结生字和生词、中心思想以及不同段落的分析和概括,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同学间不同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研究,体会到团结合作力量的巨大,学生也会因此形成一种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因为一个人的工作的进展情况会影响整个小组的任务进展情况,相信学生会享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最后,建立全面的评价机制,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表现进行积极评价。教师的评价是学生合作学习进步的“催化剂”,通过听到教师的积极肯定,学生才会获得信心,更加有学习的动力。

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对学生的个人表现进行评价,这不仅包括学生所作出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参与的态度与程度,对于积极参与的学生多进行鼓励和支持,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参与度。

2.对合作效果进行评论。教师要注重建立多元化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教师的评价只占一少部分,此外还可以采用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评价方式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这样学生才能全面地认识到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进行改进。

优秀的学习成绩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方法,合作式的教学方法是经过人们试验总结的积极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一定要善于利用这一教学方法,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使学生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黄久龙.合作学习的内涵、要素、实质和操作策略[J].文教资料,2008(15).

[2]岳联容.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究[J].素质教育论坛,2009(7).

[3]王亚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11).

[4]黄涛.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背离课标的表现及回归主旨的策略[J].新课程:小学版,2010(9).

[5]葛飘飘.合作学习情境中的四种心理现象浅析[J].中国教师,2006(4).

合作养成 篇7

关键词:合作精神,大学生,素质教育

一、调查对象

本调查对象为西安财经学院信息学院所有大学生。根据信息学院总人数为1565人, 按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年级人数的比例366:360:451:388, 下发问卷831份, 回收806份, 回收率96.99%, 有效问卷806份, 有效率为100%。其中大一学生占225人, 大二学生占231人, 大三学生占189人, 大四学生占161人。

二、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对比法, 对XC信息学院在校的部分大学生合作精神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及论证, 将调查得出的数据输入电脑, 通过SPSS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三、结果与分析

首先, 信息学院大学生家庭合作精神教育情况分析。

其次, 信息学院合作精神教育情况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 高校合作素质教育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当前教育环境下的合作素质教育。一方面,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 在这种环境中, 面对学校常用的成绩排行榜来测试学生的综合素质显然是不公平的。另一方面, 作为教育者在心理上对学生的评价过分看重综合测评成绩, 而在评奖评优时过多的依赖于综合测评的成绩。而且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加分、学术活动加分、平时生活表现等加分也占了相当一部分分数。

调查问卷统计显示, 信息学院85%的同学都参加过校园文化活动, 参加活动的初衷调查情况是, 出于兴趣爱好的占23%, 出于培养合作、创新意识的占30%, 单纯为了加学分的占了45%之多, 其他原因占2%。

第二, 目前高校大学生合作素质教育工作滞后。当前, 高校大学生合作素质的教育工作在行动上比较迟缓。主要表现在, 教师对学生的合作素质的内涵知识传授较少, 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教学中理论知识灌输多过交流对话, 这使得课堂就变成教师的“独角戏”, 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教学效果没有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反, 还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比如直接导致大学生对合作素质的内涵认识程度不够, 合作的适应能力较缺乏, 合作的意识也显得比较薄弱。

调查数据显示, 教师课堂互动情况实属匮乏, 据60%的学生反映老师授课时几乎没有互动, 都是自己给自己讲, 课余时间更是如此。75%的学生反映, 老师上完课就离开教室, 根本没有和学生互动的意识。

最后, 信息学院在校大学生合作精神养成存在的问题。

1. 集体荣誉感普遍不强。

现在的90后身上普遍存在对集体漠不关心, 独来独往,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很多同学都会忙于个人事务, 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更有甚者, 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 公然与集体对立, 挖集体墙角, 这种处事态度必定会造成严重的不利后果。

2. 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深入人心。

虽然大家常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俗语挂在嘴边, 而真正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 相当一部分人会不顾集体利益而以自身利益为重, 以自我为中心。

3. 学生在竞争中重竞争轻合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为个人施展才华、大显身手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从而使竞争的合作意识在大学生中得到强化, 尤其是在高校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 让大学生就业走向市场, 这使大学生感受到社会竞争的激烈无情。

4. 学生合作心理素质差。

学生在与他人合作时, 有人会表现出自负、自卑、嫉妒、任性、焦虑、猜疑、狭隘、虚假、浮躁现象。以信息学院学生为例, 学生中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 有一小部分同学的表现很高傲, 对自己充满信心, 可一做起事就不脚踏实地, 导致合作对象很不满意;另外一部分是很胆小, 不敢和别人交流, 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自卑心理比较严重。

5. 人际关系紧张的问题。

目前, 部分大学生过分注重个性, 不懂得宽容与礼让;有的大学生缺乏经验交流, 不会交往技巧;有的大学生性格孤僻, 不愿与人交往, 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在这种情况之下, 合作根本无从谈起。

6. 合作误区。

不容忽视的是, 信息学院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合作精神的内涵及实质认识模糊, 理解表面化, 甚至刻意曲解。

基于以上信息学院在合作精神养成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信息学院的实际, 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培养正确价值观, 增强合作意识, 提高合作能力, 树立全新合作观念, 努力处理好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关系, 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拓展合作实践活动, 为大学生合作精神提供积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傅如良, 伍贤锋.当代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几点思考.长沙通信职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

[2]叶清.大学生团队精神现状及对策研究.江西教育科研, 2005 (4) .

合作养成 篇8

一、幼儿园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和关键场所

1.中班是合作能力培养的关键期

在众多的理论书籍中,都提出中班是幼儿合作意识的高发期, 意识的萌芽就是能力培养的最佳关键点。在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中班的幼儿特别爱告状,告状是因为其对他人的行为特别关注,并伴随着自己的判断,但是缺乏解决能力。也会发现中班的幼儿更愿意尝试用学会的交往句子在同伴中进行试探,比如:“你的玩具给我玩一下好吗?”“我们一起看书好吗?”……如果对方是一位愿意合作的幼儿,达成了共识,就体会了合作的成功;如果对方不愿意合作,与自己的想法相左,就体会了合作的失败。这种幼儿自发、自然碰撞的行为,在中班是高发期,也是合作能力培养的关键期。

2.区域是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关键场所

区域隐含着教师营造的教育环境,投放了能与幼儿对话的材料,是幼儿自主选择的活动场所。在这里,幼儿的自我需要通过活动得以实现,与同伴的交往在自然的状态下发生。一个个源自幼儿需要,源自幼儿交往的鲜活事例在这里产生。比如,一位幼儿搭了一座桥,兴奋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桥多么好看,还可以开车, 可以……;另一位幼儿也搭了一座不一样的桥,也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桥有多好。这时,两个幼儿就为了捍卫自己的桥更好而起了争执。这些意愿的不满足与矛盾,都是在幼儿自我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教师观察幼儿真实状态的重要场所。区域活动,正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重要媒介,是幼儿合作能力培养所需要的重要场所。很多时候,中班的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时,要扮演调解员的角色。

在中班这个关键期通过区域活动这一重要场所,可以促进幼儿合作能力更好地养成,正是教师将教育功能辐射到幼儿自然成长需要的有利结合点。

二、打造适宜的区域活动,促进中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养成

1.投放适宜的区域材料,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

有时,教师容易走进一个误区,认为区域中的材料越丰富越好。为了让幼儿尽少地发生争执,投放的份数也要尽可能多。这样的误区往往会让幼儿没有成长的方向,错失与同伴交往的机会。笔者认为,区域中材料的投放,以适宜为好。

(1)丰富的低结构材料,给幼儿良好的自我界定。在区域活动中,要尽可能多地投放低结构材料,已经在很多的幼儿书籍中阐述,并在实践中让我们获得验证。我们都知道,丰富的低结构材料,能够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能够为幼儿进行不同创作、探究提供基础。在实践操作中,低结构材料,更是为各种能力的幼儿提供了平等的操作空间。平等的操作空间,是幼儿良好的自我界定的重要心理支柱。中班的幼儿,能力差异大,在建构区中,有的幼儿能够搭比较复杂的房子,有的幼儿只能够搭比较简单的房子,但在幼儿的心里他们都能够搭出房子,都能够将材料玩起来,这是一种你我之间平等的重要信号。在生活体验区中,能力强的幼儿能够制作出各种形状的饼干,能力弱的幼儿也能够制作出形状单一的饼干,但在幼儿的心里都能做出饼干,并且都是可以在烘焙以后食用,这样的美味并没有差别。这样,更多的“都能够”是能力强与弱的幼儿之间良好自我暗示的基础,是每位幼儿觉得自己“是能干的”良好自我认识的重要来源。因此,低结构材料,在很大程度上使每个幼儿形成了良好的自我界定,是在幼儿能够玩起来,能够按需进行活动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2)适量的中(高)结构材料,提高幼儿必须的合作意识。中 (高)结构材料,往往功能有一定的指向性、局限性和不可替代性, 在很多时候,会比低结构材料更受幼儿欢迎。比如,在快乐厨房的区域中,教师投放了一套仿真的厨具,供幼儿洗菜、切菜、炒菜…… 一应俱全。幼儿在这个区域中,其他材料一下子都失去了吸引力, 兴趣点都在这套新增的厨具中。因此,幼儿开始了必须的角色分工,洗菜的、切菜的、炒菜的。在角色分配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摩擦,需要合作,需要妥协,需要配合。能力较强的幼儿会在这个时候为其他幼儿分配角色,“你来洗菜,洗的时候要把水开小一点,把菜洗干净;你来切菜,菜要切得薄一点,宝宝才能吃得下……”往往会把自己喜欢的角色留给自己。如果其他幼儿都能听从这样的角色分配,那就顺利开展,如果其中有幼儿不满意这样的角色分配,在这个过程中就开始了摩擦、协商,并能够逐步改变角色分配的方案。这样逐渐摩擦,逐渐调整,逐渐合理化的过程,正是幼儿合作意识转化为合作能力,在实践中慢慢学会交往的过程,是中(高)结构的材料的不可替代性所能够带来的重要的教育功能。因此,这样的材料应该适当为宜,而不能盲目地多投放。

2.把握丰富的应对方式,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

这里的应对方式所要把握的对象正是教师。教师在同一环境中不同的应对方式,对幼儿的影响是不同的。按照教师的性格特点和常态与幼儿互动时的状态,笔者试着将应对方式相对地分为感性与理性。

(1)感性的应对方式,能及时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作为比较感性应对方式的教师,往往在幼儿需要的第一时间做出其最需要得到的行为。在幼儿的意愿不能得到满足而闷闷不乐时,感性的教师经常会第一时间宽慰幼儿的不满,并且通过其他方式帮助他继续快乐地参与活动,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幼儿良好的活动环境。 如,当一位幼儿为了轮不到炒菜而伤心失落时,往往会上去给予安慰,尽早地梳理幼儿的负面情绪,让其尽快地重新投入活动。这样的应对方式,在很多时候是幼儿良性心理建设的有效途径;但在一定程度上,砍掉了幼儿在遇到需要自己正面面对挫折的勇气,缺失了幼儿同伴之间交集而应运而生的矛盾,缩减了幼儿因不满足而需要的与人合作,并与之成长的合作能力。在中班幼儿区域活动时,教师适当地减少自己感性的应对方式,将幼儿的心理需要留出合理的小口子,让幼儿自己学会填满、学会成长,从而促进合作。

(2)理性的应对方式,能逐渐贴合幼儿成长需要。作为理性的应对方式,往往在允许的情况下,作为客观的旁观者,把解决的机会、成长的空间留给幼儿。在幼儿的意愿没有得到满足时,教师往往把“你觉得该怎么做”的问题,还给幼儿自己思考,或者请同伴们一起思考,把接下来该怎么做的指挥棒还给幼儿,这样会在短时间内让幼儿失去支持的力量,要自己去寻找解决的窗口。如,当一位幼儿为了轮不到炒菜而伤心失落,来求得教师的帮助时,教师会说:那你说该怎么办呢?只有一个人可以炒菜,你轮不到是很正常的。有的幼儿在得不到教师的支持时,会更加伤心;有的幼儿能够马上反应过来,我这样伤心似乎是没有道理的。教师的理性,让幼儿真实地触碰到自己的内心,留给幼儿自我突破的空间,留给同伴间互相作用的可能,从而逐渐贴合中班幼儿的成长需要,促其合作能力的养成。

3.营造健康的亲子模式,净化幼儿的合作认知

区域活动对幼儿来说,就是一个小社会,是他在幼儿园之外所有能力与经验的再现场所。亲子模式所带给他的能力与经验,又是幼儿所能获得这些经验的最重要途径。要提升区域活动的质量,健康的亲子模式具有绝对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因此,营造健康的亲子模式,是净化幼儿合作能力成长的平台,是还给幼儿正确的合作认知的重要载体。

幼儿在集体生活中的委屈感,往往是因为意愿没有得到满足造成的。这种前期经验来自家庭,在家庭中,这样的几率是很低的。 “爸爸,我来当警察,你来当小偷。”“好的。”“妈妈,我跑步比你厉害,每次都是我赢。”“恩,我宝贝真棒。”……这些互动在中班的亲子模式中,还没有退场,中班的家长,经常不愿意把真实的状态告诉幼儿。在不经意中,延续幼儿从小就建立起来的不平等互动模式。因此,要适当地降低满足幼儿意愿的概率。在跑道上的跑步比赛,应该赢过幼儿,并告诉他,你应该跑得更快,争取早日超过我; 在角色游戏中,警察这个角色我也喜欢当,我们要轮流……渐渐的,幼儿会调整以自己意愿为中心的交往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在平等的平台上的合作模式,将之迁移到同伴之间,也不会受阻。

亲子互动中的合作认知,正是幼儿在区域自主活动中合作认知运用的磨刀石;区域活动中的合作认知,正是亲子互动中合作认知巩固的试验场。这两者在幼儿的合作认知建构过程中,是互相影响、紧密联系的。

在中班这个关键期,借助区域活动这个关键场所,通过材料与幼儿的对话,教师丰富合理的应对方式,健康亲子模式的护航,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合作能力,正确的合作认知。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成长一直这么自然地存在着,我们不要去打破它,把这些还给幼儿!

摘要:幼儿的合作能力是其适应集体生活,迈入下一个成长阶段的重要能力之一。在教学中,要抓住中班这个关键期,区域这个关键场所,从材料与幼儿的对话,教师与幼儿的应对方式,家长营造的亲子模式等方面共同努力,把自然的成长还给幼儿。

合作养成 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养成

我们常常听到老师之间会讨论学生的学习情况, 尤其是在数学老师之中, 因为数学的成绩比较鲜明, 很快就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时常会听到老师说“我们班的学生两极化太明显啦, 好的学生很好, 不用教就已经会个八九十了, 稍微提点一下就行, 差的学生很差, 怎么教都教不会, 不动脑子, 学习态度又差, 这样都不知道该怎么教了!”

这就值得我们老师深思了。大家不是都在一个课堂上学习的吗?那为什么后进生成绩总跟不上, 甚至越来越差呢?这就和学习习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了。学习习惯是从小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一种学习模式和思维模式。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养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可以一生受益。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呢?

一、教会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倾听, 是学习的第一步。大家要说了:“听课谁不会啊?学生不都听着嘛?”非也!这里的倾听不仅是要听老师课上的讲解, 还要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听其他同学的看法、问题和困难点, 从而审视自己是不是这个难点自己也没有搞懂呢。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倾听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多多活跃课堂气氛, 创设轻松有趣的学习情境, 使课堂对孩子更具有吸引力, 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主动去倾听, 认真去倾听。

二、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很多学生上课很认真听讲, 做题速度也很快, 但是只是机械化地听讲和做题, 没有经过太多的思考, 这一点在小学低年级中还不是问题, 主要都是算数, 但到了高年级以及将来初中、高中, 不经过思考如何做题?这就需要教师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让学生学会自己独立并且主动地思考。比如, 教师可以在铺垫完之后, 让学生来寻找规律, 并在课程讲解完之后让学生来总结这堂课的知识点。这样, 既给了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又加深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印象, 提高了学习质量。

三、教会学生把课堂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习惯

在小学阶段通常是孩子养成习惯的开始, 而数学对刚进入小学的学生而言, 太过于抽象, 不易理解。这时就需要教师用通俗易懂的生活例子来引导学生了解知识点。学生可以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数学”, 不仅可以加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还可以增加他们对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四、教会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如今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因此与他们的交流不多, 也就会形成很多的不良习惯, 比如, 以自我为中心、骄纵蛮横等。合作学习可以帮助他们增加与人交流的机会,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和商量, 再归纳总结。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也培养了学生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好的学习习惯是需要多方面培养的, 并加之长时间的实践来养成的。好的学习习惯是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至关重要的, 我们只有努力为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创造最佳条件,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 爱学习, 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地进步。

参考文献

[1]高超.探究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 2014 (11) .

[2]孙立明.探析培养小学数学有效学习习惯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 (04) .

合作养成 篇10

(一) 什么是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个很大的概念, 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笔者认为, 职业素质至少应包括基础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三个大方面。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 基础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基础知识、智商和情商等。

这里又以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基础。一个人没有强健的体魄是无法满足任何岗位需求的, 也更谈不上职业发展和事业成功。同时, 一个心理健全的劳动者才能够为社会贡献正能量, 才能够为组织创造财富, 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也会使其勇敢面对并不断克服困难。此外, 广博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也必然为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智商与情商表现为聪明的头脑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些作为职业成功的要素也是必不可少的。

2. 职业道德主要包括职业态度、职业操守等。

毋庸置疑, 端正的职业态度将会有助于职业成功。职业操守是职业在思想层面上对劳动者的约束, 它来源于全体从业者共同的价值观, 是职业文化的凝结。因此, 笔者将职场上人们用来定义优秀职业人的关键词赋予给职业道德这个范畴, 具体包括:爱岗、敬业、忠诚、奉献、合作、执行、超越、进取、开放、阳光等。

3. 职业知识与技能。

职业知识技能是做好一个职业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俗话说“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没有精湛的职业技能, 就无法把一件事情做好, 更不可能成为“状元”。

4. 职业习惯。

职业习惯就是劳动者在职场上通过长时间地学习——改变——固化而最后变成习惯的一种职场综合素质。严格来讲, 良好职业习惯的形成意味着劳动者职业道德的形成, 是职业道德的外在表现。

综上所述, 职业素质就是建立在劳动者自身素质基础上, 通过对职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使用, 在职业文化的影响下, 形成的职业习惯, 并通过劳动者对待工作、对待组织、对待竞争对手、对待学习、对待团队的态度升华为劳动者的职业观, 是职业的内在规范和要求。当行业中所有的劳动者都具备了较高的职业素质, 就会形成良好的职业文化。

(二) 企业对人才的定义是具有高职业素质的劳动者

2013年初, 笔者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的一个调查中发现, 在“您认为我们还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一题中, 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选择了“职业素质”。问及原因, 企业的答案是:“学校不可能教会学生全部的职业技能, 学生到岗后, 企业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相对于知识和技能, 企业更看重职业素质。”用更朴素的观点来看, 就是企业认为职业技能可以通过岗位强化培训来获得, 但如果一个人的职业素质不够, 比如缺乏职业道德, 那么技能越高的人, 其隐含的危险也就越大。

(三) 职业素质培养是校企合作的基石

通过我们的调查和分析不难看出, 在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上, 企业更看重后者, 这也恰恰表明了企业对待校企合作的基本态度——希望学校把人才的基础打好, 培育良好的职业素质, 这才是校企合作的基石。脱离了这个基石, 校企合作要么是有局限性的、短时的, 要么是高职院校一厢情愿的。

二、建设有利于职业素质养成的校园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冰山理论”认为, 个体的素质就像水中漂浮的冰山, 水上部分的知识、技能仅仅代表表层的特征, 不能区分绩效优劣;水下部分的动机、特质、态度、责任心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因素, 鉴别绩效优秀者和一般者。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也可以看成是一座冰山: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部分代表大学生的形象、知识、行为和技能等方面, 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质, 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 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代表的是大学生的职业道德, 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质。这部分隐性职业素质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质。显性职业素质和隐性职业素质共同构成了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全部职业素质。因此, 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应该着眼于整座“冰山”, 并以培养显性职业素质为基础, 重点培养隐性职业素质。

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 大学特别是高职院校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呢?笔者认为,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高职院校同样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当我们认识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必须以“培养高职业素质的劳动者”为宗旨时, 就会自然而然地意识到, 高等职业院校的文化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并发挥着巨大作用。关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已经有很多论述和研究, 我们在这里不去谈具体的文化建设, 而是要从校园文化与职业素质养成之间的关系入手, 来阐述高职院校应该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和如何建设这样的文化。具体如下。

(一) 将学生的课余时间交给职业素质训练

当前, 很多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依然遵循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范式——由大学生参与的刊物、讲座、社团、科学、文化、体育等活动。但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使得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应该大大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建立在“培养较高职业素质的劳动者”理论上的校园文化更应该有别于传统的大学校园文化, 把时间充分交给职业素质训练, 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训条件, 开展面向学生群体乃至社会、社区的生产经营活动, 如餐饮、连锁、物流等专业可以开设门店面向学生和社区提供服务, 机械加工等专业可以与中小企业合作代工, 建筑设计、室内装修、财会等专业可以成立企业对外承揽业务, 营销专业学生可以代理品牌等, 在满足客户实际需求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体会职业素质的内涵。

除了在校园中利用一切条件和机会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外, 还应该为学生走出校门, 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条件。比如, 取消晚自习, 减轻课业负担, 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等。设立社会实践考评机制并纳入学生整体成绩考评体系。对于参与本专业社会实践的同学, 凭借用人单位出具的证明, 可以获得加分。这样, 学生就不会躲在寝室中上网、在自习教室中睡觉了。

(二) 采用以行业标准对师生进行考核的教学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的学生是以其实际动手能力来衡量其学习成果的, 因此需要我们在教学评价体系上进行改革。由于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 因此, 一方面应改进学生的评价体系, 围绕职业素质要求, 设定学生学习成果的度量标准;另一方面, 由于来自企业的教师有时并没有相应的职称, 对这类教师的考核, 包括其薪水待遇, 应采用职业素质培养能力标准, 而不是现在一刀切的职称标准。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教师的潜能, 调动其积极性, 全身心地投身于人才培养。此外, 高职院校还应该与用人单位一起, 设定专门针对职业素质中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或职业精神方面的考核标准。学生们带着知识技能鉴定成绩和职业道德、职业意识或职业精神考核成绩走向工作岗位, 必然会得到广大用人单位的热烈欢迎, 学生自身也会迅速转换角色, 迅速成长起来。

(三) 建立师徒制与师父负责制

职业教育的前身就是师徒制。这种师父带徒弟, 手手教授、口口相传的初级职业教育形式现在看来并不落后。受到师父的职业道德与高超技能的影响, 通过师父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地学习, 学生更容易用较短的时间在职业素质上取得进步。所以笔者认为, 师徒制在今天看来依然不失为职业素质养成的最佳手段。当我们确立了师徒制后, 更重要的是不要纸上谈兵, 要让师父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教授学生, 学生在师父的指点和带领下以职场人的身份参与到项目中, 项目的成本、进度、人员、物资等全部由师父决定。要真正做好这一点, 高职院校还必须承担起市场开发的职能, 与行业广泛接触, 争取来自企业的真实订单。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 如果项目运作得当, 学校还可以因此而得到一部分收入。

不久前, 笔者在澳大利亚的Illawarra TAFE学院考察时, 看到他们的学生一周只有1-2天的理论课程, 其余的时间都在教师的带领下从事生产活动, 并没有大量有组织的学生活动。相反, 我们看到在校园内的车间里, 老师带领学生正在完成度假村的木屋建设, 在这里木工专业的学生要学习如何建设木屋, 室内装修专业的学生要学习内部装修, 建筑专业的学生要学习混凝土地基和楼体的建造, 油漆专业的学生要学习为木屋涂上颜色, 最终的成品能否获得客户的认可, 学校是否能够盈利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职业素质水平。在学习和劳动的结合中, 在徒弟与师父的交流中, 学生既学到了技能又养成了过硬的职业素质。这给了我们不小的启示。

(四) 以校办企业为依托服务社会

职业教育有别于学历教育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学生以学习技能为主。技能不同于知识, 需要不断动手练习。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不断为学生创造练习技能的机会。此外, 如何能够确保学生在学校里面学到的技能是当下最先进的呢?笔者认为, 高等职业院校创办或参与创办企业, 以教师为骨干、以学生为主力, 参与行业竞争, 是将二者结合的最有效途径。在此过程中, 既可以检验学院的教学成果, 又可以为学院降低教学成本, 为学生搭建最接近市场的实践平台, 一举三得。这样, 前面提到的三点就有了扎实的根基。

(五) 广泛深入、形式多样地开展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使得高职院校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行业企业, 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当一个高职院校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时, 企业的知识、技能、信息、经验都会随着这种合作关系外溢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当合作企业越来愈多, 作为信息中心的高职院校就会容纳和吸收越来越多的职业素质要求, 对职业素质的认识也就会越来越深刻, 长久下去, 就会形成与行业要求相一致的职业氛围, 进而建立起完全与职业要求相吻合的校园文化。在实践中,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灵活的形式, 如企业宣讲、企业参观、订单培养、委托培养、顶岗实习、“企中校”和“校中企”等, 也可以采取校企联合成立实体对外经营或培训。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以解决就业和输送廉价劳动力为目的的肤浅的校企合作。

三、校企合作与校园文化的对接

当我们明确了校企合作的根本任务并认识到如何建设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后, 就需要来考虑如何让二者自然地发生反应了。目前, 我国不少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了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笔者认为, 建立在“培养高职业素质的劳动者”这一基础上, 高职院校与企业应携起手来, 共同为这一目标努力。具体来说, 可以采用如下手段。

(一) 制度保障

在校企合作与校园文化对接的过程中, 一定要通过制度为这种职业氛围提供保障。一方面, 企业派驻能工巧匠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向学生传授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另一方面, 学校应该设置专门的校企合作部, 由学校一把手直接领导开展工作, 负责开发校企合作资源、制定相关制度、对学生和企业进行走访调研等等。此外, 在课程设置上应该使企业文化、职业道德、企业实践等方面的课程占有明显比例。

(二) “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

“请进来”就是将行业的能工巧匠请进课堂, 让他们将先进的行业信息和经验、前沿的知识和技术带给学生, 发挥大师的经验优势, 还可以聘请知名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和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走进课堂;“走出去”就是将教师送到企业培训或挂职, 学习和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后, 返回学校传授给学生, 发挥教师的学术优势。学生则可以通过参观企业、参加求职面试、顶岗实习等机会走出校园, 了解行业。此外, 还可以通过邀请毕业生返回母校作报告、与在校生座谈等活动来促进学生们的职业素质养成。目前, 这个做法已经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 这里不再赘述。但笔者认为, 应当将师生的职业素质养成作为衡量“请进来”与“走出去”成果的重要指标, 进行考核。这样, 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才会水到渠成。

(三) 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着不同的内涵:企业文化以效率和利益为重, 以产品为核心, 通过执行生产计划、实施生产、严格监督和考核等方式来体现, 强调现实的经济效益, 强调控制和权威, 通过明确的奖惩加以保障;校园文化以知识技能传授为基础, 以知识为核心, 通过传授知识、技能训练、引导思考、质疑和解答问题等方式来体现, 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 强调民主和平等, 保障方式虽要求遵循一定的制度, 但主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及教学活动本身的内在激励来实现。校园文化中揉进企业文化的内容, 会使校企合作下的教育教学过程更加接近企业的特色, 使学生能够预先体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关于经济、效益、监督与考核的真实氛围, 认识自己将来所面临的企业生产所需要的知识储备。

(四) 校企携手共建职场文化

职业素质的培养不是学校、学生、企业哪一方能够单独完成的, 而应该由三方共同协作, 因此, 在校企合作与校园文化的对接上我们更应该携起手来, 共同建设职场文化。当前一个很好的实例就是通过职业教育集团来进一步强化和推动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集团内部, 高校必须努力建设一个基本真实的企业环境, 并由企业派出讲师、安排企业参观、组织培训宣讲、定制培养等机会向学生灌输职场文化, 同时, 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过教师讲授、企业参观、名师授课、顶岗实习等机会帮助学生培养职业素质。这样的双线培养将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养成过硬的职场素质, 将来在毕业后经过简单的企业培训就迅速融入企业, 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与校园文化的无缝对接。

四、结束语

我们知道, 文化决定了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因此, 当高职院校通过不断努力, 建设一个有利于职业素质养成的校园文化, 学生在校园中的生活便不仅仅是课堂与书本, 更多的是社会实践, 是基于职业的各种真实环境和考验, 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培养自身的职业素质, 进而尽快融入社会并迅速成长起来。

校企合作与校园文化对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仅仅是冰山一角。笔者认为, 要办好职业教育, 关键在于为行业和企业培养他们真正需要的人才。因此, 广大高职院校应该更多地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有利于培养职业人的校园文化, 使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真正满足社会需求。

摘要:根据麦肯锡公司发布的数据, 2013年我国应届毕业生数量约为700万, 本科就业率约为38%, 专科就业率约为25%左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却无人可用的窘境?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职业素质培养是校企合作的基石”为基本观点, 试图找到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希望能为高职院校的办学思路提供借鉴, 同时有利于丰富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理论, 从而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校企合作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

上一篇:全面放开二孩下一篇:验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