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中的逻辑

2024-10-15

语言中的逻辑(精选7篇)

语言中的逻辑 篇1

1998年以来, 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有了希望。然而, 就在人们极力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争取“平等的入学机会”时, 却忽视了学校教育“再制”不平等的内在机制。因此, 从教育过程来考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所面临的“不平等”是深入研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需要, 也是为实现“入学机会均等”以后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所必需的理论准备。而语言, 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 是学校教育中主要的文化形式之一, 因而也就成为学校教育“再制”教育不平等的重要媒介。

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语言习性”

很多学者否认存在某个阶层所特有的语言, 但他们大多承认语言的公用性和阶层性是共存的。“当人们说人类社会不存在一种只供一个阶级 (阶层) 通用的‘阶级语言’时, 不能排除如下的一种可能性和现实性, 即:各个阶级 (阶层) 都尽量把阶级 (阶层) 本身的意识……在公用语结构所能允许的范围内, 塞到为社会各阶级即全体社会成员服务的语言中去。”[1]因此, 不同阶层的人就会形成不同的语言倾向系统, 即“语言习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社会底层形成了什么样的“语言习性”呢?他们的“语言习性”与来自社会中层的儿童有何差异呢?为此, 我们根据李培林提出的中国阶层结构划分标准选择了两个研究样本群体———来自社会底层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A班学生) 和来自社会中层家庭的儿童 (B班学生) , 并对其语言表述进行了对比研究。

(一) “拮据”的语言词汇

通过和中层儿童语言表述进行对比, 我们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言习性”最为明显的特征是语言词汇的“拮据”。

1. 专业术语的“去专业化”

词汇不仅是语言表述的组成单位, 它还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曾提出“思想通过词的形式具有自己本身的内容”[2]。而思想, 简单来说, 便是说话者对所表述对象的认识。因此, 对所表述对象认识的“专业”程度便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说话者使用词汇的“专业”程度。

我们经过调查, 在他们对“打乒乓球”的描写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所用词汇的“专业性”差异。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描写中, “打乒乓球”只是“打”, 球网被称为“中间的横线”;这些最“基本”、“普通”的只能用来勉强说明这些活动, 却无法详细描述活动的过程。因而, 在读者眼中, 这些描写缺乏“内容”。在中层家庭儿童的描述中, 我们却能看见较多的“专业”动作:“发球”、“反旋”、“小扣”、“挑”、“扣”。这些专用词汇反映出他们对这些活动具有更深层的了解, 因而使他们的语言表述更生动, 也更具吸引力。

2. 地方语言的“异地呈现”

随着社会生活的分化, 社会会出现各种社会集团和阶层。由于每一个阶层在使用原初“公用”语言时总会加入他们独特社会生活的要素或者对它们进行改造, 因此各种“地方语言”形成, 它们共存于人类社会语言材料系统之中。然而, 它们的平等共存却异常短暂。在语言分化的过程当中, 由于某些复杂的原因, 必然有某一种“地方语言”被“选择”作为“标准语言”。这样, 这一“地方语言”也就被提升至其他“方言”之上, 成为社会公认的“通用语言”。这样, 社会语言系统也就被分成两大类:标准语言和地方语言。一般意义上, 中国大陆的标准语言是普通话, 而与普通话共存的则是各地方语言系统, 他们共同形成了汉语的庞杂体系。面对这一体系,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中层家庭儿童会如何选择呢?下面是外来务工子女的描述 (括号中是中层家庭儿童的对应表述) :

他们二个一帮 (一组) , 然后再抱抱剪剪 (剪刀、石头、布) , 谁赢了就先跳, 谁输了就后跳, 等先上 (跳) 的人败了 (失败了) “才”上 (跳) 。

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这些表述中可以看出, 由于各种原因, 其中很重要的是学校教育的缘故, 或许还有出于相互交流的需要, 他们已经开始使用“简单”的“标准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尽管如此, 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些“标准语言”中仍夹杂着众多“地方语言”:“帮”、“抱抱剪剪”、“上”……。“方言”在他们的生活中仍占据一定的分量, 当他们企图用“标准语言”描述他们的生活时, 这些“地方语言”就会无意识地“蹦”出来。相比较而言, 在来自中层家庭的儿童的表述中则很难见到这些“地方语言”。

(二) “独有”的语言思维

语言, 除了表现为一系列词汇外, 它还“成了思维进行所凭借的手段, 成了思维的工具, 成了思维的表现形式”。[3]思维支配着词汇“形式”和“内容”的结合, 支配着词汇的组合, 因而也赋予了语言内在的思维特质。思维和人的生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不同的生活类型会形成人思维方式的差异。

1.“现实型”的思维

思维, 作为对现实生活及其事物的把握和思考, 在把握现实的方式上有着不同的类型。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语言表述看, 他们的思维倾向“忠实”于现实。当需要说明一个过程或一个事物时, 他们的思维总是着眼于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或者事物的每一个可见特征, 以展现其最“真实”的状态。这种思维方式具有“现实性”, 可称之为“现实型”的思维;而中层家庭的儿童, 他们的思维则倾向于对现实进行尽可能的“修饰”。当需要描述某个过程和事物时, 他们的思维总是倾向于抓住其中“精彩”点, 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并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提升, 从而使这一过程或事物更具吸引力, 我们可称之为“艺术型”的思维方式。

2.“散点式”的逻辑

思维除了具有类的向度之外, 还有品质的向度, 后者指的是思维的合逻辑性。逻辑引导着说话者把要说明的若干问题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起来。是否具有合理的逻辑决定着表述的可理解程度。合理的逻辑使得别人容易理解这一表述, 而不合理的逻辑则容易让人对此表述产生困惑。因此, 每一个说话者要清楚地表述其观点, 其言语必须具有一定的逻辑。我们通过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中层家庭儿童的语言材料的分析发现, 两者的语言逻辑也存在差异。总的来说, 中层家庭儿童语言表述的逻辑是线性的, 在对人物外貌各个部分的描写时, 他们以其空间位置为顺序;在爱好的描写中, 突出看书这一爱好, 同时“因为看书多, 所以每次写起作文来, 她都能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其中的因果联系也合情合理。

而依据我们的调研材料, 在对照逻辑规范的意义上, 我们可以认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语言表述很多时候都缺少合理的逻辑。而若要把他们语言表述中的逻辑视为与规范逻辑不同类型的逻辑的话, 我们姑且可称之为“散点式”的逻辑。在这种逻辑的引导下, 说话者缺少对语言表述的“整理”, 只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前后的意思可以没有任何联系, 也可能完全相反。因此, 这种逻辑引领下的语言表述如散落的点一样难以根据一定的规律进行整合。

(三) “平直”的语言“构思”

语言表述除了具有若干词汇和特定思维之外, 还具有一定的外部形式,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构思”。由于不同语言“构思”给读者或听者的感觉不一样, 因此它存在着“常见”和“新颖”之分。“常见”的语言“构思”虽然能令读者或听者明白表述的意思, 但“新颖”的语言“构思”还能给他们以“新鲜感”, 激起他们读或听的兴趣。因此, 不同的语言“构思”产生的语言效果是不一样的。外来务工子女和中层家庭的儿童的语言构思各有何特点呢?通过我们的调查, 外来务工子女的语言“构思”显得非常“平直”, 他们大多采用平铺直叙的表述形式。相比之下, 来自中层家庭的儿童在表述时则会努力寻求比较“新颖”的“构思”, 而尽量不落入俗套。

二、规范的“设置”:学校教育的语言要求

学校作为传递人类文化、实现人类文明传承的制度化教育机构, 它会根据统一的标准对人类文化进行筛选, 形成自己的文化标准。由于语言是重要的文化形态之外还是“民族文化的记录者和保存者”, 要接受人类文化则必须掌握语言这一工具, 因此在学校教育所选择出来的人类文化之中, 语言必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 相应地, 学校教育也具有了一定的语言标准,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来自中层家庭的儿童都要遵循它的要求。

(一) 语言词汇:“标准”与“优美”

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 是学校语言教学和学生语言学习的最小单位, 并从最根基处决定学生的语言学习。因此, 对词汇的要求是学校对学生语言要求甚至是学习要求的基础, 也就是语言标准的基础。因此, 要考察学校教育所设置的语言标准, 必须从其对词汇的要求开始。

1. 语言词汇:“标准”

这里首先要明确的是, 普通话作为中国官方语言, 它必然顺理成章地成为学校教育中可以使用的唯一法定语言。可以说, 任何一本官方批准教材的语言都不可能使用方言进行表述。“请讲普通话”这种在学校中经常能够看见的标语便显示出普通话在教育中的规范地位。而且, 对于普通话的强调, 我们从现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能得到直观的感受。而且, 这种要求不仅体现于学生的口头表达, 而且也体现于学校对学生书面语言的要求, 这从教科书的课文和范文中词汇的类型便可以发现。在其中, 我们很少会看见方言的影子。

2. 语言词汇:“优美”

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普通话外, 学校还要求学生掌握“优美”的词汇。它们可以使学生的表述更为“形象”和“生动”。对此,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有相关的要求: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精彩句段, 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而在教师的评价中, 这一要求则体现为“用词形象”等类似的表述:

看得出你已经学会写日记。日记格式正确, 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事记录下, 语言优美形象, 用词准确生动。

可见, 在使用“标准”词汇的基础上, 用词的“生动”、“形象”绝对是吸引教师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 语言思维:“清晰”与“生动”

学校对学生除了有词汇的要求外还有语言思维方面的要求。从相关资料的分析来看, 教育者为学生设立的语言思维标准是“清晰”与“生动”。所谓“清晰”是指思维要符合一定的逻辑;而“生动”则指的是思维要具有想象力, 展现语言表述的“表现性”。在他们看来, 这两个方面是好的语言表述的重要方面。

1. 语言思维:“思路清晰”

学校教育对学生语言思维的首要要求, 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便是“思路清晰”、“条理清楚”, 即其内在的思维要具有一定的逻辑。符合逻辑要求的思维及语言表述是学校中合法、标准的存在, 而不符合逻辑的思维和语言表述在教育中则是“劣等”存在, 也是教育必须予以“改造”的对象。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这一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表达要有条理, 语气、语调适当。”

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对学生语言表述的评价。而且, 事实上, 文章清晰的条理确实是教师对学生的语言表述进行评价时的重要关注点, 然而, “清晰的条理和结构”则必须依靠组织语言的思维, 只有符合逻辑的思维才能组织具有清晰的条理和结构的语言表述。因而, 可以说对作文的条理和结构的评价反映的是教师对渗透于其中的学生思维的感受。

2. 语言思维:“形象生动”

语言除了具有交流功能之外, 还具有“表现功能”, 它还应该能够展现所描述对象的“精彩”, 从而使语言表述具有“感染力”, 即通常所说的“生动”、“形象”。虽然语言表述“感染力”的实现需要“形象”、“生动”的词汇, 但词汇本身并不能形成“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述, 还需要特有思维的刺激从词汇系统中把它们提取出来, 加以组织, 而这就是“想象力”。“想象力”在形成语言表述的“感染力”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对此,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论述的: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 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因而, 在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中, 独特的“想象力”常常成为语言表述的“亮点”。显然, 作为读者和评价者, 教师常常会被学生的“想象力”所吸引, 因而也会对该作文产生极为深刻的印象, 继而给出相对较好的评价。

(三) 语言“构思”:“新颖”

学校教育所设置的语言标准, 除了对词汇和思维的要求之外, 还有对语言表述“构思”要求。由于“新颖”的语言“构思”具有独特性, 更能展现语言表述的“优美”, 因此, 这种语言“构思”也显得比一般的语言“构思”更好。在这方面,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这样的目标: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 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 或印象最深, 最受感动的内容。

而教师在评价时, 也会被“新颖”的“构思”所吸引。这就使得那些能够达到这一要求的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处于较有利的位置, 而那些无法达到要求的学生无疑就会处于劣势。

这篇文章结构新颖、构思巧妙, 读来令人眼前一亮!语言生动活泼, 对小伙伴的外貌、兴趣爱好的介绍非常仔细!一首小诗也为你的文章添加了色彩!

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语言困境

作为异质“语言习性”的载体, 外来务工子女要学习和使用学校教育的标准语言, 必须“摆脱”原先的语言及思维习惯。然而, 这一过程并非如脱去旧衣服那样简单, 事实上它却是异常的艰难和漫长。

(一) 写作中的“模糊”与“平淡”

语言移入所导致的有限“驾驭力”首先表现为外来务工子女对复杂情形进行描述的困难。他们的词汇和逻辑似乎只能满足于对简单情形的较简单的描述。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语言交流功能的实现。从他们的语言表述中我们难以完全了解他们所试图表达的意思, 而只能凭借有限的可理解的“语句”和经验猜测其中的部分含义, 其全部的含义可能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除此之外, 由于他们原有语言的思维方式和标准语言所要求的思维方式不同以及缺少“生动、形象”的词汇, 外来务工子女对标准语言的有限“驾驭力”还表现为他们的语言表述缺少“表现力”。按照学校教育的语言标准进行评价, 他们的语言表述显得过于“平淡”。

(二) 课堂中的“失语”与“沉默”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校除了要用标准语言进行书面的表述外, 还要在课堂上运用这一语言理解与接受所传达的意义, 回答老师的问题。此时, 两种“语言习性”的差异常常让他们在口头表达时处于“失语”的状态, 游离于学校教育的语言环境之外。

在调研时, 我们发现在很多时候, 面对教师的一些简单提问, 实际上他们只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把相关内容简单复述一下就能满足教师的要求, 从而实现顺畅的课堂交流。然而, 他们给予教师的往往只有沉默。他们无法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思, 或者无法自如地使用标准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或者两者兼具。而为了使课堂教学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教师只能想尽办法进行提示。然而, 这种情况下, 学生还是只能重复教师的“提示”或者稍微迈出一小步, 而最终往往仍以“沉默”收场。这样, 教师的提问也就几乎成了自问自答。

学校这个传递“主流文化”的机构自身潜在地再制了社会“语言资本”的分配结构, 造成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所面临的隐藏在教育过程微观处的不平等。然而, 这一切是否如布迪厄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宿命式”存在呢?笔者认为, 虽然我们不确定这一逻辑是否能完全被打破, 但我们却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它的影响。而在各种具体措施中, 政策上的保证无疑是最有力的。通过政策的努力减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语言困难, 加速他们对标准“语言习性”的接近实际上已经成为教育实践的要求。这样, 如何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制定语言教育政策, 如何从政策上保证年轻一代受教育过程的平等已然摆在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理论研究者的面前了。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23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525

[3]孙维张.汉语社会语言学[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1, 177

语言中的逻辑 篇2

从语言到逻辑--范畴类型逻辑序列

范畴类型逻辑序列是近30年来语言和逻辑交叉研究的重要学派,是对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影响很大的形式语义理论.该理论把自然语言的.生成毗连看作是范畴的运算和推演,据此构造自然语言的语句系统,并确立直接或间接的语义解释.另一方面构造范畴推演的逻辑系统,并配备可能世界的模态语义解释.范畴类型逻辑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自然语言的计算机信息处理,也可以应用于汉语的形式语义理论研究.

作 者:邹崇理 ZOU Chong-li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北京,100732刊 名:重庆工学院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年,卷(期):20(4)分类号:B81关键词:范畴类型逻辑 自然语言 范畴运算

谈谈语言和逻辑 篇3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手段。思想不合逻辑,语言就不可理解,思想有逻辑性,语言就顺理成章。写文章不能不讲逻辑,道理是很明白的。

但是衡量语言是否纯洁和健康,逻辑不能算是唯一的标准。语言是社会产物,它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有多种原因,因时代、地点、民族而异。语言是调皮的孩子,他虽然一般受逻辑的管教,可是有时不守规矩,逻辑却拿它没有办法,这一点似乎也应该注意。

我们通用的名称,有少数是没有什么道理的。例如自行车要用脚踏它才走,并非自行;自来水要通过铺设的管道,并非自来。马路主要是车行道和人行道,不是马行道。汽船名实相符,它是以蒸汽为动力的;可是汽车和汽艇的动力却来自内燃机,不是蒸汽。“电气化”更古怪:电难道是气吗?

把打电话说成“挂电话”,按字面说那不是这种行为的确切的描写,然而却是常用的说法。说一声“请你挂总务科”,接线生就知道把电线接到哪里去。“日出于东,而没于西”,这句常见的话所表述的乃是人们的错觉。事实上,是地球一昼夜自转一次,并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转,先在东方升起,在人们头上走一大段路,然后在西边落下去。

我们的成语,有一部分是不能向逻辑寻求解释,而必须用其他方法来说明的。“欢天喜地”,“天公地道”,“五黄六月”,“低三下四”,整个结构的意思并不等于各成分之和。至于那些夸张说法,如“浑身是胆”,“倒背如流”,自然更不能以常理限之了。

有人说,“救火”、“养病”不合逻辑,这种看法值得怀疑。“救”和“养”有多方面的意思。“救生,救命”是竭力保存,务求延续;“救火,救急”是减少危害,免致恶化。不能把“救火”的“救”与“救命”的“救”混同。“养生、养身”是取得积极功效,“养病、养伤”是防止严重后果,“养”字相同,意义可不同。“谢恩”是谢,“谢罪”也是谢,但是前者陈述感激之意,后者表示愧悔之心。恐怕不能说前者通,后者不通吧?

有人说,“晒太阳”不合逻辑,我也不敢附和。“晒太阳”正如“烤火”,在物理上是人被太阳晒,被火烤,可是按说话人的心理,是人有意地利用太阳和火的光和热,或者无意地经受那光和热所起的作用,因而太阳和火是被动的,人是主动的。同样,“这条小河能行船”,“平原不妨走马”,事实上的行为者自然是人,不是小河和平原,可是从说话人看来,小河、平原是主体,而船和马都是客体。

就是谈自然现象,用这种结构料想也不能说是不合逻辑。例如“陕南发大水”,“海面刮大风”,“屋子进了水”,“茅房着了火”。就物理说,陕南、海面、屋子、茅房是事件发生的场所或受影响者,大水、大风、水、火不是陕南等等的力量所产生的。可是说话人的思路是从陕南想到大水,从海面想到大风,而不是倒过来这样想:“大水发于陕南”,“大风起于海面”。

网络语言生成的逻辑脉络 篇4

一、网络语言肇始的社会心理逻辑

网络语言的泛化是网众社会心理的逻辑再现。在社会交往中, 人们越来越多地以类似数字复制品的形式出现, 这一事实改变着人类的自我认知。[1]网络语言的主体, 即网众, [2]在“新语言革命”的驱使下, 淡化了传统语言文化的严肃性。坐在接驳互联网电脑前的主体, 在开始传播行为前, 人脑与电脑始终在产生一种博弈。计算机显示屏作为一个读写界面, 不仅意味着传播文字的讯息载体发生了变化, 计算机逻辑与键盘逻辑使主体的感觉与意义传播也发生了改变。网众求新、求异、求快、求变的心理以及表述内心情感的诉求, 使他们反抗自然语言的教条与刻板, 排斥或解构自然语言的框架与规范, 使用网络语言来传播自己的世界。网络给了网众张扬个性的广阔空间, 于是千奇百怪的新词语由此而被创造出来。一些网络语汇并非出于简洁目的, 而是“网众群落叛逆、张扬的群体特征使然。”[3]网众标新立异和叛逆的精神折射出其渴望被社会注意、理解和认同的急迫愿望, 刻意与传统文化的含蓄、传统语言的严谨相疏离, 愿意直接表达对社会和生活的理解和批评的率真性情。因此, 他们常以出格的言辞达到一种精神愉悦。

此外, 当下传播语境的限制亦使网众, 特别是青年网众觉得对社会事件或网络事件的传播管道不畅之时, 就会采用改造、变造、创制等方式来冲破语境的限制, 继而实现传播的目的。可见“文字显示声音, 声音显示心灵的体验, 心灵的体验显示心灵所关涉的事情”。[4]网众会使用网络语言来反映自己的内心体验以及自己所关涉的事情。在某些语境下网众使用貌似成语的“卧槽泥马”、“马勒戈壁”来表达内心的愤怒或羞辱他人。2009年, 在“百度百科”中, 出现了“网络十大神兽”, [5]而“草泥马”是“网络神兽”中流传最广的一个。作为脏话的谐音, 其发音妇孺皆知, 该符号文字能指貌似无害, 语音能指则直指文字原意。由此开启了一场全新的“集体戏仿”的浪潮, 而且这种戏仿还不断衍生。网众们不断扩充、再造、传播“草泥”系列叙事, 各种以“草泥马”为名的符号在网络上纷纷登场。网众甚至还创造出了“朝尼族”以及“朝尼族”史诗, 据此创作的“戈壁英雄传”、“草泥马之歌”等多模态文本在网络上流传。

在网络上, 网众往往“编造一个假身份与别人交流, 说自己想说的话, 部分真实地表达自己, 把日常生活中不便表露、不愿展示的真我, 在这个平台上尽情挥洒, 以宣泄被压抑的情绪, 并通过尝试一个虚拟的角色, 自我暂时超脱”。[6]高匿名度促使相当一部分在真实世界中选择沉默的观众在网络中使用网络语言高声喧哗。

二、网络语言即为存在逻辑

在网络传播中,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被演绎成了“我说故我在”, 成为传播介质——网络, 传播主体——网众与传播内容——网络语言的共同存在。网络是海德格尔所言的“此在”与“共在”并存, 即彼此都在虚拟世界中。网络传播的匿名或隐身原本就是一种存在, 因为:“‘不显现’也是一种显现, 即它显现为不显现”。[7]网络语言的产生不是一种语言的“超级”产品, 它依然是来自存在已久的自然语言。在网络传播形态下, 伴以阅读的思考以及书写的美感均随着指尖的局促敲击而消失, 对于机器与机器主体而言, 各种符号“瞬息闪现, 转眼间又无影无踪, 并无一个‘来自’和‘去往’的地方”。[8]藉此, 虚拟并非虚幻更不是虚构, 虚拟也是一种存在, 网络语言是其存在的显现。

网络语言既是语言的存在, 也是网络时代人的又一种存在, 因为“唯有我们能支配的词语才赋予物以存在 (Sein) ”。[9]网络语言是在网络存在之时产生的存在, 但它并非凭空产生, 网络乃其发祥地, 网络传播场域为其壮大声势。人类在可支配的词语范围内赋予了物的存在, 互联网、万维网概念莫不是在人的词语掌控范围内得以生发。因而“词语缺失处, 无物存在”, [10]没有词语的存在, 网络引发的诸多现象则无法表述, 存在表征为不存在。这便是海德格尔的精髓:“词语———不是物, 不是任何存在者;相反, 当词语可用于表示物时, 我们就理解了物。于是物‘存在’。”[11]同时, “词语不光处于一种与物的关系之中, 而且词语本身就‘是’那个保持物之为物并且与物之为物发生关系的东西;作为这样一个发生关系的东西, 词语就是关系本身”。[12]在这种存在中, 语言在不停地说, 而且以不同的方式来说。语言是人最低限度的存在, 传播语言、传播信息、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均在这个存在中而存在, 人的互动交往、支配与被支配、控制与被控制、自由与束缚均在这个存在的舞台中被搬演到了网络生活中。网络时代, 人塑造语言, 也被语言所塑造, 语言的限制成了人自身的限制。网络语言的存在因网络言语传播而存在, 网络言语活动必然有其特定的传播场域, “此在”必然要遵循网络言语传播原则, 与“他在”一道进而实现传播意图。网络语言折射出了网众的超言化、非己化、情绪化、大众化和平面化的生存形式, 与社会人的真实生存形式之间横贯着巨大的鸿沟。点击网络与在线交际既是当代社会人的生存手段, 更是置换了网众的社会“存在”本身。实现这种置换的逻辑前提便是网众拥有了可自己支配的话语场域和传播界面。

三、网络语言遵循碎片式传播逻辑

网络通讯样式的不断丰富促使网众不停奔波, 思维方式愈加平面化、碎片化和零散化。各种网络通讯方式不断消解着人们的理性逻辑表达。网络技术实现的“微”化逻辑导致碎片化生存逻辑主导人们的网络生活甚至现实生活, “微博”、“微信”、“微故事”、“微对话”以及“微阅读”刺激网众再也没有兴趣去花费大量时间创作完整的思想作品, “不断刷新”的浏览方式形成全新的阅读体验。而“微”生活的背后, 则是网众集体生产知识, 形成了强大的传播力量, 传播方式由点对点到群套群, 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乃至发散式的多向传播。

在虚拟世界里, 与陌生人的交往, 突破了“自我”和“他者”原有的人际体验方式。每个偶遇者在记忆片断中都是破碎的, 抑或短暂的。偶遇的个体, 越来越扁平化和模糊化。网众自身破碎为脸谱的主体, 细腻与真实、坦诚与谎言、线上与线下表现为截然不同的面目。网众后台行为前移的表征愈加明显。符号生产与消费成为网络语言流行的最大目的, 但凡能够吸引他者关注, 充满后现代符号消费的亚文化便会伺机而出。后现代的网众不断地对符号、语言进行批判、解构与重构, 在对现代性的解构中追逐价值碎片。在“这个虚拟空间中唯一流淌着的, 就只有一种符号:彼此消费着的数字化碎片。我们生活在‘比特与连线的世界里, 没有中心, 没有威权, 没有绝对的统治者。‘玩弄碎片’是这个版本的互联网的本质虚拟的实在并不比自然的实在更虚幻”。[13]

约翰·克拉克曾强调了亚文化的拼贴者彻底改写、颠覆和延伸了一些重要的话语形式的使用方式:物体和意义构成了一个符号, 在任何一种文化中, 这样的符号被反复组合成有特征的话语形式。然而, 当拼贴者使用相同的符号体系, 再次将不同形式中的表意物体定位于那一套话语的不同位置中, 或当这个物体被安置在另外一套不同的集合中, 一种新的话语形式就形成了, 同时传递出一种不同的信息。[14]在网络语言中, 这种不同的信息便是网众试图表达与传播的内心世界或心理愿景。

四、网络语言体现了语言简化与交融的内在逻辑

与传统的语言不同的是网络语言具有超越性、整合性、变造性、特异性、动态性、模拟性、发散性等后现代语言特征。网络语言为当代语言学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别样的语境、语用以及语义特例。在人类思维能力的演进中, 语言帮助人们认识客观对象、进化思维, 促进了思维成果的积累并加快相互交流。网络语言所具有的杂乱、简易、奇异、谐趣、调侃等表征, 虽然遭人诟病, 但其独特的私人性、公共性、杂合性不能不为语言研究人员所重视。概言之, “网络语言”在培育网络化思维的同时, 隐喻着一场语言学实践与理论的革命。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时尚性很强的语言, 它对构建现代语言学和后现代语言学具有重要意义”。[15]

基于网众需要快速交流, 网络语言伊始便担负着口语与书面语嫁接的尴尬局面。网络语言生产与消费一如艾柯所言———成为“符号的游击战” (semiotic guerilla warfare) 。[16]网络文本往往注意运用日常口语、习惯语或简代码, 这是由于网上交流必须快捷和简便的缘故。网络语言系统的产生弥补了目前真实社会语言交际手段的不足, 网语符号的生成让虚拟世界深度嵌入人们的生活, 在话语的自由嬉戏中, 主客体获得一种全新体验。不断变化更新的语言才能永葆青春活力, 多样化的语言正是当代多元媒介化社会的必然产物。网络语言是语言在网络语境下的一种变体, 是语汇的外围部分, 它可与内核部分的基本词语既结合又分离, 互不取代。

从传播的横向发展方向看, 网络语言在某些方面符合汉语言发展规律和趋势。纵观汉语言发展史, 两汉时期佛教正式进入中国, 佛教用语浸入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语言文字当中, 给汉语言带来了新的文体, 新的遣词命意学理。到了20世纪初, 广播、电影、印刷等传媒技术的普及, 以及许多西方语言进入汉语推动了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变。风靡于21世纪的网络语言在网络传播技术与语言经济原则的扰动下, 网众通过种种手法把原有词义和网众主观投射的词义杂糅在一起, 不仅是对汉语二维空间的突破, 也是因为互联网本身是综合媒体, 语言运作的空间弹性为表意文字的结构化提供了新的试验可能性。从大众传播的发展方向来看, 网络语言的分化、分流的传播现状需要社会意义上的大众传播有一个更高层级的整合来顺应并引导新的传播形式。这个层级的整合既顺应了网络传播特点, 也顺应了语言发展规律。“整合后的传播方式, 是大众的, 也是群体的, 更是个人的。……在虚拟世界中, 传播主体的变化导致了传播模式的变化, 而传播模式的变化又导致传播游戏规则的变化, 一种完全不同于现实世界的传播旨趣正在形成并不断发展。”[17]最终在整合与改造的基础上, 构建起全新的大众传播方式。在这种传播方式的统领下, 网络语言作为沟通、交流与传播媒介正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发展着。

五、结语

社会进步与传播技术的发展造就了网络语言, 以动态的眼光和胸怀看待网络语言, 方可发现其积极作用及其存在的价值。网络语言对人类认知模式、社会交往方式以及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网络的更加普及, 使用网络的人将会进一步增加, 人们利用网络进行交际的活动也会更加频繁, 网络语言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也将会有更大的影响。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已经来到了我们面前, 它成为面向世界的汉语语言文字迅速发展的推动力。

摘要:本文主要从网络语言成因的逻辑脉络出发, 以社会心理逻辑、存在逻辑、碎片式传播逻辑、语言简化与语言交融的内在逻辑为视角, 更加深刻地挖掘了网络语言形成的种种原因。为网络语言的研究提供了又一层面的思考。

关键词:网络语言,逻辑,成因

参考文献

[1]施尔马赫, 弗兰克.网络至死[M].邱袁炜, 译.北京:龙门书局, 2011:87.

[2]何威.网众传播——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中国社会的新范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14.

[3]王苹.网络语言形成源流探析[J].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2) :128.

[4][9][10][11][12]海德格尔.通向语言的途中[M].孙周兴,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208, 186, 186, 156, 155.

[5]百度贴吧.网络十大神兽, 有谁还不知道的?带图[EB/OL]. (2010-05-19) .http://tieba.baidu.com/f?kz=774923573.

[6]吴太胜, 陈业秀.网络语言及网众群体的社会文化心理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 2007 (9) :172.

[7]张志伟, 欧阳谦.西方哲学智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158.

[8]孙海峰.网络读写的主体重构[C].载吴予敏.传播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90.

[13]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9:259, 封面.

[14][16]迪克, 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陆道夫, 胡疆锋,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29.

[15]唐魁玉.网络化的后果:日常生活与生产实践的劲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28-29.

语言中的逻辑 篇5

从被动转换看语言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

采用被动转换的方法证明,英语主动语态具有突出的任意性或非逻辑性特征,而被动语态则表现出绝对的理据性或逻辑性特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1)英语主动语态有大量生动、形象、言简意赅但不合逻辑的主谓宾结构,它们都不能进行被动转换;(2)用动名词短语或不定式短语作宾语的句子不能进行被动转换,因为它们违背深层管辖原则;(3)mean的.主动用法相对自由,但表示自然意义时不能被动转换.

作 者:胡建华 张卫东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外语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刊 名: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年,卷(期):15(2)分类号:H314.3关键词:被动转换 语言的性质 逻辑性

试论英语写作教学的语言逻辑策略 篇6

关键词:英语写作;语言逻辑;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303-02

一、英语写作特有的逻辑思维过程

英语写作能力是一种语言的产出性技能,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或非专业学生而言都是第二语言学习中既重要又难度较大的环节。学生在经过数年的英语学习和训练后,其听、说、读的水平会有很大进步,但是写作能力却往往未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主题不明、层次不清、语言不通三个方面。此类情况皆是逻辑思维混乱的外在表现。国内众多学者对于此类问题展开研究和探讨。《入世与外语专业教育》课题组指出:外语专业毕业生在逻辑思维和条理性方面表现较差,缺乏较强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和辨析能力,显现出令人担忧的“思辨缺席症”。何其莘在《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一文中提到:“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其实,语言学习与思考能力并进的必要性在现行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已经有明确要求:“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语言技能训练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两者不可偏废。”然而这一目标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英语课堂仍然只强调单词、句式、修辞层面的讲解,忽视学生语篇产出能力的培养,更未将语言训练与逻辑思维有效结合,进而导致英语写作中出现语篇连贯性差及行文逻辑性缺乏的问题。对此教学实践中缺乏较有实效的解决办法。本文从分析英语写作的思维过程和探索英语语篇的逻辑依据两方面展开研究,旨在从谋篇到具体语言产出,由整体至细节,为英语写作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并呈现更有效的实践教学办法。

写作思维的基本环节有审题、立意、布局和表述。英语命题作文的要求一般会以文字材料形式呈现,以此审题的过程就是掌握信息并且判断信息与信息之间关系的过程。文字材料掌握的越充分、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判断得越精确,作文内容就会越附和主题。

二、英语写作的衔接显性化体现形式逻辑特性

萨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hypothesis)弱式说认为语言、文化和思维有相关性,英语写作环节如此是因为其思维长期受西方哲学原子观的影响,英语为母语的民族形成了单元个体思维方式,即在分析考察事物时趋向于将考察对象从其所处系统中分离开来,其实质在于强调和突出个体。故而英语语言的每个成分都具有可分离性,即可将其从所处语言环境析取出来,并且每个成分本身的可识别性显著,以确定与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因此英语语言呈现出借助语言形式以实现句子连接的形式逻辑特征。形式逻辑思维使得西方人对思辨理性更加注重,将抽象逻辑思维视为认知真理的基本方法。同时逻辑性成为西方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对其语言发展的影响反映在英语语言的句法及篇章皆充满演绎和推理、强调外在衔接,从而反映形式逻辑的特征。逻辑的演绎方式产出语句或篇章时,能表示逻辑关系的连接词尤为重要,用来保持形式上的完整,并且在语篇衔接上呈现显性特征。其实现方式有三类:词汇衔接、语法衔接和连接词衔接。词汇衔接指语篇的语义联系时通过词义选择建立的,可以通过词义复现或词义同现来实现;语法衔接指以代词的指代关系为主要手段,包括替代、省略和照应;连接词衔接指通过广义连接词,即语法意义上的连词、具有连接意义的副词或介词,读者可以了解语义,同时连接词用于标志某种语义概念及逻辑关系。

三、基于语言逻辑的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1.过程反映逻辑思维

鉴于英语写作思维过程可见英语为母语的民族具有直线型思维方式,因此在产出语篇时会表现出开门见山、实话实说的特点,换言之直接表达由于间接表达。语篇的产出经过审题、立意后先陈述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呈现出题句,再分段对主题进行详细阐述,而后得出结论。整个英语语篇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其表达的思想与语义要做到直接相关,则需要运用恰当的衔接手段将各个部分连接,形成一个直线流动的整体。英语佳作都具有思维严谨、思路清晰、脉络分明的特点。作者行文时严格遵守写作思维过程的逻辑性,确保文章主题突出、鲜明,材料具体、典型、并与主题协调统一,文章结构层次清晰、合理,作者态度明确、观点前后一致。能够做到文章证据确凿、以理服人。可见,一篇好的英语文章应该首先做到思维严谨、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能够从整体上构思文章脉络、设计结构层次。教师在精读教学中,应该勤于讲解英语文章结构特点,使学生在阅读中加强英语写作逻辑思维的培养。说理类和辩论类文章具有逻辑思维表现清晰、语篇结构与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推理过程紧紧相扣、逻辑衔接词高频出现和逻辑衔接目的性强等特点,可以作为供学生分析和学习的材料,使学生大脑的语言系统中形成稳固的英语逻辑思维,为产出良好的英语语篇扎实基础。

2.语篇突出逻辑形式

英语语篇突出显性衔接,具有形式逻辑的特点,因而产出时必须遵守此规则:段落完整统一;思想表达与语义直接相关;衔接手段顺序清晰、合乎逻辑。段首以主题句开始,段落内容与之相关,结构内容为之服务,并且保持一般论述和具体论事间的平衡。对于做出结论、论证话题和解决问题的陈述要给予重视,此处要使用关系明确的衔接词(如因果、对比、递进、举例、对照、顺序)来表明意图。显性衔接如同路标,指引语篇到达预知目的。产出语篇时抓主要信息及概括信息也较为重要,即需要训练学生的宏观结构扩展和细化信息的能力。要做到产出英语语篇地道并准确则需要平时的积累。教师在平时的阅读课上要对英语语篇的衔接特点及衔接方式多做讲解,分析课文中设计的逻辑手段和衔接特点,分析文章段落和结构,确定段落大意及主题句,再引导学生归纳、演绎、类比、分类、定义、举例、说明过程分析、因果分析和比较对照的逻辑思维模式。通过寻找课文的逻辑衔接词来体会其在文中的功能,也可以去掉该逻辑衔接词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对其功能的理解。也可以利用完形填空和改错的练习让学生掌握逻辑衔接词的具体使用方法。

3.句子传递逻辑概念

英语句子具有固定框架的特点:以主谓结构为主,其他结构成分为辅,凭借衔接词组合并构成一种树型句子结构,虽结构复杂,但主次分明,形散却义合。另外,英语的语法关系主要是通过词形变化和某些虚词的参与而表达出来,加之英语词汇普遍具有形态功能标志和词性标志,从而使英语语法结构具有易于分析理解的固定框架,并具有形式逻辑的显性特征。英语复合句的类型主要有原因、假设、条件、让步或分析推理,该类句型语义重心皆在结果、结论或事实上,英语句子一般采用前重心位置。由于西方人习惯于客体思维方式,常把观察和叙述的视角放在行为结果或承受者上,因此英语句子常以此作为主语组成被动句,并广泛使用。为了使学生能力产出准确地道的英语句子,教师应该训练学生养成善于找出句子主要信息的能力,然后去除次要信息,再把长而复杂的句子浓缩成为一个信息清晰的简单句。而句子信息的取舍则要根据行为动机或信息的重要性来决定。在这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重要信息提问的方式或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迅速找出重要信息的方式来训练学生辨识以表示行为结果、说话者目的或观点为标志的重要信息。用少量词汇回答或概括句子主要含义的题目在大学英语四、六级的简答题中经常出现,其目的就是要检测学生排除次要信息和辨识概括主要信息的能力。在训练学生概括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从个体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训练中培养学生总结例证、得出结论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精简材料,归纳总结,为写作的顺利完成做好基础工作。教师也可以通过改写及让学生改写两种练习方法让学生辨识或者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以提高写作水平。

4.衔接词体现逻辑目的

写作中使用逻辑衔接词来实现语篇连贯要注意对逻辑衔接词意义把握准确,避免滥用衔接词;避免过分堆积,造成多余使用;注意文化干扰对逻辑衔接词的影响。写作教学和阅读课上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掌握逻辑衔接词,不但要会使用举例、结果、转折等关系的逻辑连接词,对表述“空间”的衔接词、表示“增补”的衔接词、表示“总结”的衔接词也要熟练掌握。教师应该经常阅读国内外学生的作文,通晓学生的写作习惯,例如表达“强调”目的时中国学生常用especially,infact,aboveall,而国外学生常用indeed,particularly;表达“转折”目的时中国学生常用onthecontrary,ontheotherhand,而国外学生则用yet。逻辑衔接词应该尽量简练、不引起人的特别注意,否则会分散读者对文章整体注意力。另外汉语的写作习惯会给英语写作形成干扰,例如汉语在转换话题时不需要任何衔接词,可以直接从一个话题转到另一个话题。但在英语中,转换话题时必须有适当的衔接词,否则会出现病句,也叫逗号错接句。此时必须使用适当的衔接词才能保证句子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文秋芳,刘润清.从英语议论文分析大学生抽象思维特点[J].外国语,2006,(2).

[2]李松涛.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对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语篇组织的影响[J].外语教学,2005,(2).

[3]朱玉梅,张永玲.基于宏观结构理论的英语语篇解构与生成的思维模式[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

[4]王红艳.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6).

[5]丰玉芳.论英语语篇的显性与隐性衔接[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

[6]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语言中的逻辑 篇7

摘要:哲學是一门以理性为基础的学科,需要具有理性的思维进行不断的探索,社会和人的存在都离不开这种理性,而这种理性构成了本体和依据。当今学术界好多学者一致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的哲学理念,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了唯物史观,并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在当时的理论形态上只是假设。因为它只是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还没有通过对特定的社会形态的全面分析而对它加以科学的验证,我们要抓住马克思的精髓,深入到他的思想当中,揭示历史唯物主义的总体逻辑,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资本逻辑 生产逻辑 双重逻辑

一、历史唯物主义进程

黑格尔认为,历史是理性的表演场地。历史的过程就是理性在现实生活展开的一个过程。

二、生产逻辑

在马克思看来,生产逻辑不仅是一种经济学的话语,而且是一种哲学的话语,哲学发生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都只有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才能得到理解,和物质生活世界的构建过程。这正是传统哲学所忽视的内容。

对于马克思来说,当他真正理解了市民社会并揭示出思想与物质生产过程的内在关联之后,他才能真正地超越青年黑格尔派的问题域,同时才能超越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问题域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主义思潮的问题域,才能将对传统哲学的批判推进到对社会历史生活本身的批判,这才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真正意义,当生产逻辑进入到哲学话语当中时,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与哲学研究才真正地合为一体。

马克思从生产逻辑出发,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财富超过了过去的一切社会所创造财富的总和,为人类走向未来社会创造了物质条件。

(一)人类学意义上的生产逻辑,就人类自身的发展而言,物质生产过程具有双重意义

1.在物质生产过程当中,人和自然之间建立了一种动态的交互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当中既改变了自然,也改变了人本身。只要人类社会存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就是前提,这正是生产逻辑所具有的人类学意义。物质生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称之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这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

2.生产劳动的发展为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以及个性的实现提供条件和创造了可能性的空间。

3.物质生产的逻辑论证了人的自由发展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概况了生产劳动的意义,劳动者首先是发生在任何自然之间的行为,在这个行为中,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相对立,为了占有物质,赋予物质以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人就使他身上的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能力发挥出来。人们在劳动中对对象改变到何种程度,人本身的意识和能力也就发展到何种程度,并会以这种发展了的意识来审视自然界。可以说物质生产过程不仅满足了人的需要,而且促进了人的能力的发展。

物质生产的发展不仅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物质前提,而且创造出人的自由发展的时间与空间。

生产逻辑所具有的哲学意义。生产逻辑知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性逻辑,一旦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一般意识上的物质生产逻辑就不够了。

四、生产逻辑的局限性

由生产逻辑可以说明一般的历史过程以及人类社会存在的条件,但这种逻辑它并不能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总是现实的人生产。

如果把生产逻辑直接应用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包括三个方面:

1.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个人在表象层面都是自由活动者,他们是作为自由人进入到生产劳动过程中的。

2.个人之间的关系体现为两个独立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当这种表象上的自由主体被抽象出来时,生产中的人就成了孤立的个体。

三、马克思对于个人孤立的自由个体想象进行了批判

1.早期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学家,对孤立的个人理解,对孤立的个体想象,是对十六世纪以来兴起的市民社会的预感。

2.在早期社会里面,生产的个人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隶属扩大为氏族的家庭以及公社中隶属于一个整体。

3.孤立的个人想象,是现代发达生产关系的结果,意味着生产逻辑的劳动主体分析必须要基于特定的历史情境当中。

四、资本逻辑产生

北大仰海峰教授认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是要解释资本逻辑的运行规律及其历史效果。在前资本主义会,按照马克思的论述,生产逻辑起着支配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逻辑统摄生产逻辑。在资本逻辑的支配下,体现人的主体本质的对象化活动被异化所支配,生产逻辑意义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分工变成了这种异化的现实根源。协作与机器的意义也同样被资本逻辑所改变,生产力发展所节约的时间本该为人的自由发展的时间,却成为了资本获得剩余价值的条件。

五、双重逻辑之间比较

1.马克思认为,当资本主义以自身为自我再生产的起点时,就必须按照资本逻辑的自我生产过程来建构我们的认识。

2.不可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还原为一般物质生产过程。从认识的过程来看,对生产逻辑的认识是一种回溯性的认识。只有认清资本逻辑,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生产逻辑。

资产阶级社会是最发达的和最多样性的历史的生产组织,对资本逻辑的认识,也只有在资本主义开始自我反思的时候才是可行的。资本逻辑和生产逻辑交织在一起,但资本逻辑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就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来说,马克思不仅从商品交换层面进行了分析,而且从商品的生产结构层面进行了分析,商品的二重性表明商品是一个矛盾性的存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交织之间的矛盾才导致了货币的产生与发展,但货币并没有解决这一悖论,而只是将这一矛盾普遍化了。就生产结构层面来看。马克思认为根本矛盾在于生产力的社会化与私有制的矛盾,这一矛盾又通过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表现出来,从而打开了通往未来的可能性空间。正是资本逻辑本身为我们超越资本逻辑创造了条件和可能性。

六、资本逻辑与生产逻辑之间在历史唯物主义下的发展与影响

但需要看到的是,由于生产力的低下,物质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人们生活资料的匮乏问题,但是经过资本逻辑的中介,生产已经不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唯一方式了,而是更多体现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这时生产逻辑与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就联系起来,这正是生产逻辑的历史,“本体论”的意义,当生产逻辑的这一维度充分现实化,人的自由与全面的发展也就在实践中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仰海峰.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历史唯物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0,(01).

[2]李冬梅.论马克思哲学的现实展开——从形而上学批判到对资本逻辑的政治经济学批判[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3]李春生.马克思对鲍威尔哲学的三次批判[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

[4]马俊峰.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解读应注意的三个问题[J].哲学研究, 2008,(09).

[5]段迎晖.恩格斯对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独特贡献——兼评广松涉“恩格斯主导说”[J].兰州学刊,2008,(08).

上一篇:方式与过程下一篇:数字与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