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制作原则

2024-09-20

多媒体课件制作原则(精选12篇)

多媒体课件制作原则 篇1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多媒体随之登上我们教学的舞台。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创作更好有效的多媒体课件也随之成为创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以我多年的创作经验, 我认为化学学科的多媒体的创作使用应注意以下几条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这是所有课件都必须遵循的设计原则, 即课件设计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课件的设计是为了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不能把错误的概念和原理教授给学生, 这是每一个开发设计者所必须考虑的。但是, 由于许多课件的开发者不一定是专业的教学人员, 他们不具备完备的学科专业知识, 课件中难免会有一些不是太明显的科学错误。因此, 我们专业教师在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排除这种错误, 使课件有更好的科学性。比如, 我们在制作物质溶于水的微观动画时, 许多市场出售的课件就不能把Na+和Cl-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相互吸引的关系表现清楚, 虽然给学生一个溶解的过程的直观印象, 却同时给了一个错误的粒子相互吸引关系的印象。这个错误甚至会影响酸碱盐的教学。多媒体课件作为固化的宜于普遍推广的教学成果, 一旦出现科学性错误, 则造成的损害远远不是一个教师的失误所可比拟的, 因此, 在这一点上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其次, 要充分运用多媒体, 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 用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同时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形成良性刺激。最后, 要充分运用现代课堂教学论的已有成果, 优化组织课堂教学, 按照教学规律实施教学。

二、辅助性原则

计算机辅助教学优点明显, 效果显著, 一直深受化学教师的青睐。但是, 近年来,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 掌握这门技术的教师日益增多, 设计制作的水平越来越高, 许多课堂上出现以多媒体演示为主, 教师讲授为辅的教学案例。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主要是观看多媒体然后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虽然看起来很美妙, 但往往使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 课堂容量大了, 学生思考的时间少了, 想象的机会少了, 想象的能力也随之下降。比如, 教学物质的微观结构时, 由于这部分内容的抽象性, 教师往往会选择多媒体的展示。我们的课件也尽其所能用动画的或视频的形式将微观粒子的运动一览无余。可是, 学生再也无法发挥想象, 只能机械地记住粒子运动的例子而已。因此, 创作的多媒体还是以小、精, 解决某个问题为好, 切忌满堂多媒体、完全多媒体, 而忽视人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对信息加工的能力。从这个原则来看, 化学多媒体主要是解决难以理解的小问题的小课件的集合。

三、交互性原则

每个课件都凝结着创作者的心血和智慧。然而, 如果不能做到使大部分教师和学生愉快地接纳, 方便地使用, 其价值就很有限, 使用的范围也很小。多媒体课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接受课堂的检验。因此, 课件的使用性能就成为重中之重, 要做好这一点, 课件的交互就要放在重要的位置, 这也是多媒体的一大特性和优势。制作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可控性强。一个课件中可以有多个模块, 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理解实际选择需要的课件, 哪一部分内容, 只要一按鼠标, 计算机就会把你需要的内容推送到你的面前, 这也能适合用课件上课的时间上灵活安排的需求。二是控制速度。实际过程发生在瞬间, 然而, 为了讲清原理, 必须分解动作, 多媒体能够完全受控地适宜于不同的教师与学生, 可以放慢运动速度, 也可以加快, 可以分解动作, 也可连续运作。例如, 在制作《水的电解》课件中, 电解的微观过程就必须有一个快速的展示氢氧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同时要有一个“慢镜头”, 让学生看到分子的分开和原子的重新组合的运动过程。三是分步提示。学生采用多媒体课件自学或解答某些难题时, 计算机能分步提示学生, 按照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进度, 循序渐进, 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四是自动批阅试题。计算机能随机出题, 对于学生的解答能立即批阅, 给学生及时反馈, 及时解决疑难问题, 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为个别化教学和因材施教提供了条件。

四、艺术性原则

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优秀的多媒体课件都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没有人会在课件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情况下排斥它的视觉美感。条件可能时, 应尽量把课件制作得更精美。

综上所述, 化学的抽象性更需要课件来辅助我们的教学, 课件的高质量有助于教学的高质量, 因此我们广大教师应投入更多的智慧和精力, 为学生制作出更多的优秀的课件。

多媒体课件制作原则 篇2

摘要:多媒体数学课件的制作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从制作的原则及要点两个方面谈初中数学多媒体课件的有效制作。

关键词:初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课件素材

前言

多媒体课件,简单来说就是教师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创作人员根据自己的创意,先从总体上对信息进行分类组织,然后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使它们融为一体并赋予它们以交互特性,从而制作出各种精彩纷呈的多媒体应用软件产品。因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良好的交互性和极大的共享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此,笔者着重从初中数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原则和要点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数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原则

2.1 目标明确

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必然要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因此,数学课件在制作时也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课件应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各种能力,特别是形成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作用。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严格依照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有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着力于突破文字教材难以理解的问题。

2.2 科学性强

科学性强即要求数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充分体现数学学科和数学思维的特点,不论是新知识学习过程还是解题过程,数学多媒体课件应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符合数学思维过程。1)课件的知识内容要紧抓课标;2)课件所论证的定理、定义、数据必须准确;3)课件绘制的曲线和图形必须精确;4)课件所模拟的实验及动画必须准确科学。坚决杜绝课件设计出现科学性错误。

2.3 直观性强

所谓直观性,就是指让学生一看就明白,一听就清楚,根据数学直观情景,将数学课本中的抽象概念,曲线的运动变化,图形的缩、拉、移、旋、切、拼、补变换等用直观的视、音、频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借助动画能确定一个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置,从而让点乃至整个图形沿既定的轨迹运动,形成函数图象,或动态地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这样就将学生置于直观具体的知识学习情境中,有利于激发兴趣、引起联想,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研究与探索活动中。

2.4 艺术性高

数学课件制作的艺术性,就是要以学生的审美观点为出发点,讲究艺术性,体现数学美。一个艺术性高的数学课件应:1)界面色彩柔和,搭配合理,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2)画面中文字大小、字体的选择要适当,文字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3)动画演示做到清晰流畅,布局合理,决不能过分追求花哨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艺术性高的数学课件,既有利于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数学知识,又能使学生在和谐的艺术情境中受到美的感染,进而激发情感,陶冶情操。

2.5 交互性好

优秀的课件应具有很好的交互性,便于教师和学生的操作。首先,一个好的数学课件应更加灵活,以适合不同特点的教师的要求;其次,一个好的数学课件应有更简便的操作界面,方便学生的动手参与;再次,一个好的课件应该有利于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实时互动。总之,及时的交互应答是数学课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6 因课制宜

现在,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所谓的“跟上教改潮流”,强迫自己每一节课都要制作数学课件。然而,看起来繁花似锦的一堂课,其实却浮光掠影,有形无实。要知道,并非所有的数学课堂教学都需要多媒体课件。有些教学内容使用传统教学方式,或用传统方式加上投影、幻灯片等电教手段就能取得良好效果的,不必采用多媒体课件;若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有效突破难点,可以利用课件达到目的。教师一定要做到因课制宜。数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点

3.1 课件目标的分析

即确定数学课件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数学课件的任务不外乎是完成一种数学的教学和训练,所以在确定所设计课件的目标时,应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用途和教学环境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3.2 课件略图的设计

一定的教学目标对应一定的学习项目的集合,学习者通过完成这些项目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实践表明,同样的学习项目,由于学习内容的排列次序不同,学习效果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差别。因此,综合考虑学习内容的逻辑结构、学习者的特性、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基本要求,有效地选择学习项目,对所选项目在时间上予以排列并以图表的形式表示,这就是课件略图设计。课件略图决定了课件中的学习项目和教学过程。

3.3 课件脚本的编写

脚本相当于影视拍摄中的剧本,是制作课件的主要依据。脚本编写就是将选定的教学内容编写成思路清晰,内容精炼、重难点突出,易于计算机表达的说明书。对于文本,凡能标明字形、字色的均应标明;图形要尽量注明线型、线色;对于动画要绘制出动画的初始状态,典型位置;还要考虑课件界面、屏幕、风格等艺术设计要求。脚本编写通常包括编号(或文件名)、屏幕内容设计、跳转关系设计、解说配音设计和呈现说明。

3.4 制作工具的选择

教师在制作数学课件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要求,适当选择自己的制作工具。对于简单的演示性课件,用PowerPoint做就可以了,它对教师要求不高,制作也方便易行,效率也高。如果课件里动画要求高的话,完全可以用Flash,此软件没有什么效果做不出,但对教师的美术功底要求高。当有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组合时,可以用Authorware来组织,它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把各种元素组合在一个文件里来演示。后两者也同时要求制作教师要有一定的脚本编写能力,但这相对其他编程语言来说还是非常简单的。

3.5 课件素材的采制

一是课件素材的采集,包括:1)使用音像光盘中的素材。2)从报刊杂志上收集;3)到因特网上选择等。教师可根据课件的具体内容,择优选用,省时高效。二是课件素材的制作,包括文本制作,图形、图像制作,音频制作,动画制作,视频制作等。文本、图形图像的制作,可以利用Windows XP中的画图工具或Photoshop、Fireworks、Flash等的绘图工具。对声音素材的制作,可以调用Windows“附件”中的录音机。而制作视频素材,可以利用专业软件截取所需的视频片段,将这些片段转换格式后插入课件即可。当然,还可以利用专业软件来制作数学课件素材,如几何画板、Word中自带的公式编辑器(Microsoft Equation)、ACD/ChemSketch工具等。利用这些专业软件工具制作课件,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制作出非常专业、标准的图形来。

3.6 课件集成和修正

所谓课件集成,就是用多媒体创作工具将已准备好的文本、图形、图像、视频信号、动画等素材,根据设计的课件略图和编写的脚本,进行合理有效链接,从而形成多媒体课件。修正是指制作完成的课件要经过多人、多次试运行,以便发现问题并作出相应的修正,它是确保课件质量的最后一关。如果存在某些问题,应继续修改,直到满意为止。修正完毕后的课件才能进入课堂进行实际教学。

3.7 课件评价与打包

数学课件制作完成后,难免会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因此,很有必要对课件进行评价。评价是对课件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以及教育价值等进行审核,对其是否符合科学性、艺术性等进行考量。

当然,此时完成的数学课件程序属于源程序,它可以随意进行修改,而一旦离开制作的工具软件,数学课件就无法运行。这给课件的使用带来许多不便。再加上制作者对某些制作过程的保密需要,因此将源程序变成可执行文件显得极为必要,这个过程就叫做“打包”。打包的课件可以脱离课件制作软件直接运行,且不可修改。

多媒体课件制作原则 篇3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为计算机辅助教学而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师可使用的教学模式有很多,而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众多教师经过教学实践,意识到其强大功能和优势,认为它必将取代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模式。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计算机辅助教学只是用计算机屏幕代替了常规的黑板,用计算机鼠标代替了粉笔而已,以至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效用。在笔者看来,虽然部分教师把计算机辅助教学贯穿教学始终,却没有正确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含义,也没有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法。一旦课堂出现了意外,教师就会自乱阵脚。

2.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播放多媒体课件

许多教师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播放多媒体课件。”如果由此推断,多媒体课件就成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唯一要素,决定计算机辅助教学正常运行的就是课件的数量和质量,这显然是错误的。

3.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局限在多媒体课件中

当前,很多多媒体课件都是从互联网上下载的,侧重点是教会学生知识。多媒体课件能直观地显示原本需要教师细细讲解和学生品味思考的内容,却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局限在课件中,不利于学生形成发散思维。

4.过多地运用多媒体课件特效功能影响教学效果

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希望课件的画面背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件里面加了无数的按钮,令学生眼花缭乱,抓不住教学重点。笔者认为,教师在课件制作中过多地运用特效功能,会影响教学效果,得不偿失。

二、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原则

通过分析学校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总结了教师应注意的几项原则:

1.必要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为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考虑本节课的教学是否需要使用多媒体课件。

2.易操作性原则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多媒体课件操作的方便性,以便在演示和互动的过程中能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

3.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评价多媒体课件的重要指标之一,即多媒体课件中呈现的内容,尤其是演示模拟实验,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课件中显示的文字、符号、公式、图表及概念、规律的表述式力求准确无误,语言配音也要准确。

4.简约性原则

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教师应做到,课件中展示的画面主次分明,画面背景简单明了,多媒体课件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反应。

5.艺术性原则

多媒体课件不仅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还要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做到形式与美共存。也就是说,一个好的课件要遵循艺术性原则。

三、结语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教师应遵循五大原则,即必要性原则、易操作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简约性原则、艺术性原则,并杜绝四大问题,即为计算机辅助教学而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播放多媒体课件、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局限在多媒体课件中、过多地运用多媒体课件特效功能,影响教学效果。再加上教师的积极参与研讨交流,长此以往,多媒体课件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大幅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郭力.多媒体课件制作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S2).

[2]范桂林,罗小丽.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法[J].科技资讯,2006,(33).

[3]于洪洲.论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原则[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

[4]范桂林,罗小丽.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法[J].科技咨询导报,2007,(1).

数学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原则 篇4

一、数学课多媒体课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不同的学科都有其不同的教学特点。数学课具有知识容量大, 涉及面广, 学科交叉性强的特点。我认为数学课多媒体课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即要求数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充分体现数学学科和数学思维的特点, 不论是新知识学习过程还是解题过程, 多媒体课件都应符合学生认识规律, 符合数学思维过程, 体现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体现逻辑严谨, 数形结合, 直观形象;体现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体现精练简洁, 图形、文字、符号规范。

(二) 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即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应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 突出特点、突破难点, 把重点的教学内容用突出的方式加以显示或用恰当的媒体和方式加以处理。通过恰当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录像等多种媒体、多种方式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三) 艺术性原则

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 需要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处理, 教师不仅要有较全面的科学知识, 而且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数学多媒体课件要以学生的审美观点为出发点, 讲究艺术性, 体现数学美。例如课件的背景和布局, 文字的字体、字型及位置和色彩, 图像、动画、录像和艺术质量和制作质量, 按钮和提示文字是否同整个课件的风格一致, 等等。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在艺术和谐的情景中激发情感、陶冶情操, 启发学生感受美、追求美、创造美。

二、在数学课件制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 数学课件制作切忌“花哨”

许多教师只重形式而轻内容, 将制作课件的主要精力放在外在形式上, 忽视了课件内容的深入挖掘, 导致课件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确, 现在的课件越来越漂亮。一些数学教师认为, 数学课件的制作是文字、图画、影音的简单拼凑, 所以追求美观便成为制作者的共识。有的教师为了所谓的漂亮, 尽力往课件内安插一些不合适的媒体信息。例如, 有些课件界面的背景做得色彩鲜艳, 有的还有与讲课内容无关的小动物, 甚至还有运动的动物或物体。这必定会引起学生的过度注意, 喧宾夺主, 违背学生在认识事物时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 冲淡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 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 我们在设计课件背景时, 应力求简洁实用, 背景上不要有一个多余的对象。

(二) 数学课件制作要考虑“教”和“学”两个角度

一个数学课件如果缺乏交互性, 就仍然属于流水形式的灌输课件, 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好。有的课件不过是课本内容的再现, 只起到了小黑板的作用;有的教师为了展示精心制作的课件而丢掉了本该由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 使学生成了观众;有的教师因为有了多媒体, 干脆不再板书, 一节课下来, 黑板上除了课题没有留下其他痕迹, 学生也没有留下任何印象。在制作数学多媒体课件时, 制作者既要考虑教师的“教”, 又要考虑学生的“学”。从老师的“教”的角度来说, 首先应该注意是课件制作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是否符合数学课程标准;其次是多媒体的设置是否能突破难点、分散重点,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说, 首先应该注意是制作的课件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预设中是否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其次是是否能调动学生的情感, 形成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

(三) 数学课件制作要注意鲜明的对比

在具有一定配置的场景内, 我们对其中的事物并不都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的。有些事物突出而被我们感知, 有些事物退居到衬托的地位而形成背景。图形与背景的区别越大, 图形就会越突出地被我们感知, 被注意的机会就越大。相反, 图形与背景区别越小, 我们就越不容易把图形与背景分开, 就越不容易注意到。在课件设计时, 要根据教学目的, 处理好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如果是为了表现事物的特征, 就应突出重点, 使图形与背景有着明显的区别, 这样便于学生注意, 抓住事物的特征。如果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探求活动,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就应使图形与背景的区别减小, 使学生在背景中发现事物, 达到教学的目的。在课件设计中要注意使对象和背景在颜色浓淡、线条粗细、形状大小, 材料的性质, 以及内容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图像、表格要对比分明, 色彩搭配得当, 设计合理清晰, 重点鲜明突出, 解说言语抑扬顿挫、有轻重缓急。

多媒体课件制作原则 篇5

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正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物理教学领域,一些原来抽象的物理原理、难以体验的物理过程、不易展示的物理现象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模拟或展示得以解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校园网以及各类网校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这必将使传统的教学模式面临重大的变革。网络化促进了对助学式教学软件的需求,在物理教学方面,以复习导学为目的的虚拟学生实验课件必将成为研制热点之一。

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是一项十分费时费力的工作,如何使开发出的课件发挥最大的效用,不仅为一时之用、一人之用,而且考虑将来好用、别人好用,这是开发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就物理教学计算机辅教课件的设计提出几点一般的制作原则,和大家探讨:

一、效果的不可替代性一个实验、一个原理、一个知识难点的讲解如果可以用其他手段方便地解决,而且效果一样好,就没有必要用计算机作辅教手段。在一些课件中,常看到用计算机代替投影仪展示习题,或把摄像机拍摄的大段录像做成课件让计算机代替放像机,或让计算机代替实物投影仪等现象,在上述做法中,计算机高速运算这一优点没能得到有效发挥,相反在制作软件时还要比用其他手段化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为计算机制作的辅教课件,其产生的效果应尽可能是用其他手段难以达到的,如用来模拟一些不易实现或不便观察的物理过程,或瞬间的高速运算、高速判断等。

二、内容的科学性计算机辅教课件演示的物理过程应力求仿真,原理必须正确,避免误导,这就是所谓的科学性。经常看到一些课件,由于其想演示的内容在软件制作上有一定难度,制作者就人为地简化物理过程,导致演示的现象不真实、不能说明相关的原理。例如有些演示布朗运动的课件,不是省略了碰后反弹粒子的演示,就是仅有三四颗粒子在运动;有些演示波的衍射现象的课件,波的强度在边界处呈“一刀切”,没有强度的变化;有些演示LC振荡电路的课件用气囊的膨胀收缩形容电量的多少和电场的强弱等等。一个科学性有问题的课件没有推广应用的价

值。

三、临场使用的实效性我们在研制课件时目的必须明确,考虑应尽量周密:为什么样的对象而设计?在什么样的场合使用?能否达到预想的效果?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问题。有些课件的研制者刻意想表现某方面的技巧或刻意想应用某种效果,往往不顾课堂实际地滥用,如乱加声音,课堂上使用时有的怪声怪气吓人一跳,有的不断重复某一声响导致单调,影响学生的情绪;有些课件过于追求界面的华丽造成主次不分,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或降低主要内容的清晰度;有些课件“片头”太长,先某某学校一个画面,再某某制作室一个画面,然后是目录,有喧宾夺主之感。

要制作一个好的课件应首先追求临场实效,少说废话,然后再追求界面的美观,但不是华而不实。

四、良好的通用性常有一些课件犯有只为某一节课而设计、只为某个人而设计的弊病。有相当一部分课件包含了太多个人教案的内容,这作为电子教案是可以的,作为课件是不足取的。不同的人对教材有不同的处理,教案有不同的风格,实践表明,多数人不愿接受别人的教案,所以如今对课件设计提倡积件式,设计时可以最大限度的把主观因素排除在积件之外,这样就能使软件开发者的劳动成果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具有最大的灵活性。这就是所谓有良好的通用性的含义。

课件制作的原则与技巧 篇6

选题是创作课件关键一步。不是各学科的每个单元内容都适用于课件制作:正确选题是十分重要的。

1、性价比:课件制作应考虑效益,即投入、产生比。对于那些用常规教法能够较好实现的教学目标,就没有必要浪费入力、物力,用课件辅助教学。

2、内容形式统一:课件应该对课堂教学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苦学为乐学等作用,决偿能“牵强附会”、“画蛇添足”。

3、切忌仅仅将板书搬上屏幕: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电脑的特点,避免把课件变成单纯的“黑板搬家”或“课本翻牌”。变“人灌”为“机灌”!

二、课件制作、应用的几个原则

1、教学性原则: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所以首先关心的是利用某个课件进行教学是否有必要。

(1)选取那些常规方法无法演示或不易演示、演示观察不清的内容。(2)选取课堂上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3)能通过提供与教学相关的媒體信息,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情景)、资源环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源。

2、可操作性原则:课件的操作要尽量简便、灵活、可靠,便于教师和学生控制: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设置寓意明确的菜单、按钮和图标,最发支持鼠标,尽量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避免层次太多的交互操作。

为便于教学,尽量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控制,可以方便地前翻、后翻、跳跃;对于以学生课堂练习为主的课件,要对的输入做即时应答,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训练次数,训练难度;对于演示课件,最好要可以根据现场教学情况改变演示进程。

3、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无疑是课件评价的重要指明之一,尤其是演示模拟实验,更符合科学性。课件中显示的文字、符号、公式、图表及概念、规律的表述式力求准确无误,语言配音也要准确。

但在科学性的评判上宣粗不宜细,要做具体分析。如果片面强调科学性,就会束缚人的手脚,不利于多媒体课件应用发展。

所以,演示模拟原理要正确,要反映主要的机制,细节可以淡化,要尊重事实,允许必要的夸张。科学性的基本要求是不出现知识性的错误。

4、简约性原则:课件的展示的画面应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画面的布局要突出重点,同一画面对象不易多,避免或减少引起学生注意的无益信息干扰。注意动物与静物的色彩对比,前景与背景的色彩对比,线条的粗细,字符的大小,以保证学生都能充分感知对象。避免多余动作、减少文字显示数量(有可能,尽量用语言声音表达),过多的文字阅读不但容易使人疲劳,而且干扰学生的感知。

5、艺术性原则 一个课件的展示不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使人赏心悦目,使人获得美的享受,美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优质的课件应是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展示的对象结构对称,色彩柔和,搭配合理,有审美性(这是比较难做到的,但是我们所追求的)。

6、适度动用原则:适度运用原则就是利用认知学习和教学设计理论,根据教学设计,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多个感觉器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教学信息传播效率,增强教学的积极性、生动性和创造性。把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理解,让他们思考,让他们交流,让他们质疑(不要满堂电灌)。

7、适度信息量原则:演示型多媒体教学课信息量太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一种看法认为多媒体课的信息量就是要大,只有大信息量,才能体现多媒体的优势。信息量太大使学生学生囫囵吞枣。这就是“电灌效应”,要避免教师学生被课件牵着鼻子走有。

适度信息原则就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信息资源,提供适度的信息量,在解决教学难点重点扩大视野的同时,能让教师自主地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对信息进行加工。

8、有机结合原则:“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教学媒体的采用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来选择,不同教学媒体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才能收到中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数学的方程求解、物理的公式推导等,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就不一定比教师与学生一起边推导边板书效果好;化学实验教学用多媒体课件有时就如实际演示更直观更有说服务;理论问题、微观世界的活动、宠观世界的变化等,采用多媒体课件则有其明显的优势。

9、开放性原则:做过课件的教师都知道:制作课件要花大量的时间。若能直接采用现成的课件或对原有课件作少量修改就能为己所用,必将使多媒体教学大为普及。

多媒体课件制作原则 篇7

一、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1. 通用性。

既要适用于单机运行,又要满足局域网中文件服务方式下的本地运行要求。所配备的安装文件(Install或Setup)应允许用户指定安装路径。

2. 可控性。

推荐以超文本结构作为课件中各学习单元之间的链接结构,提倡选用“按钮”和“热字”的形式作为控制链的出入口。要允许随时结束退出。对于内容丰富的大型课件,建议给出导航图。

3. 科学性。

教学目的明确,内容准确,表述规范,文本、图形、动画、音像、视频等各种媒体使用合理,搭配得当,层次分明,屏幕设计清晰高雅,色调搭配适中,生动活泼而又不失严肃,注意引导式启发,防止简单的书本搬家和呆板的说教,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特性,不失时机地穿插学与教的信息交流。

4. 容错性。

对人机交互时的误操作或非界定操作要有明确的错误提示,绝不可出现“死机”现象。

5. 界面友好、操作方便。

应配有课件的内容简介、作者联系信息、版权声明及在线帮助等,功能键的定义要符合大众习惯,操作键的定义要明确专一、杜绝二义性。

我们可以看出这几点内容主要是根据计算机的特点提出的,也体现出多媒体课件与其它教材的区别。

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原则在整个制作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当我们了解了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后,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根据教学要求,充分地发挥它们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中的指导作用,并作用于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和制作的每个环节。

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和制作有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1. 在“选定课题”和“稿本设计”中的指导作用。

从上面的流程中可以看出在“选定课题”和“稿本设计”这两个环节中重要的工作是:(1)如何根据教学要求制定出课件要讲述的内容。多媒体教学不是课堂搬家,也不是书本搬家,而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选题时应该注意选择那些内容抽象或过程复杂、难以口头表述,学生理解吃力、传统教学形式难以奏效且又适于多媒体教学形式并预计效果明显的内容,避免追求像教科书一样的系统性,而应该尽量做到实用性和系列化,以解决某一特定问题为主要目标。(2)拟定出课件将要采取的运行结构,以及每个知识点应采用怎样的手段、运用怎样的媒体(文本、图象、声频、动画、视频等)对其进行表现和陈述。这时要以设计原则为依据,因为课件运行结构的设计、媒体手段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设计原则中的“科学性”、“可控性”进行确定的。

例如,我们要制作一个课件《休克的病理生理》,这两个环节的工作就是根据《病理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拟定出“休克”这一章所要讲述的内容,制定出详细的框架,包括各级菜单、每个主题页、每个知识点和链接方式。把其中较为复杂和抽象的“休克的分期”一节作为重点内容。根据设计原则的要求,在对其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进行细致的分析后,决定对“休克三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表现:视频播放显微镜下血液微循环变化的影象,动画模拟出各期微循环中红细胞的流动情况,并加以文字说明。这样就能得到一份完整的设计方案,从而指导下一步的制作。

2. 在“屏幕设计”和“制作”中的指导作用。

“屏幕设计”和“制作”是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和制作中具体操作和实施的两个环节。这时我们要对程序进行仔细的设计和制作,包括每一屏乃至每一个按钮、每一个菜单、每一个控键、每一个窗口、每一个图标等。课件“设计基本原则”的通用性、可控性、科学性、容错性和界面友好、操作方便这五点要求应该在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例如,在制作《休克的病理生理》课件时,我们根据稿本设计方案,以“科学性”原则为指导,制作和收集了各种素材,选择适当的多媒体创作工具,进行具体制作。在设计背景、控键、按钮和窗口时花了较多时间,以便较好地体现“可控性”原则:主菜单连接到各章节,各章节的页面上又以按钮点按的形式再连接到每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的讲述中又设置了相关的控键和热字。另外,为了体现“操作方便”的原则,课件运行可随时返回主菜单或上一页,按“F1”可随时获得帮助,按“Esc”可随时退出操作。同时,我们还注意了控键和按钮的大小、位置与色彩。在课件页面的设计上注意了整体构图和色彩搭配等,尽量给使用者一个友善悦目、操作方便的界面。

3. 在“调试”和“成品”中的指导作用。

经过以上的制作工作,我们得到了一个课件。但它还需要进行反复的调试和修改。例如,课件《休克的病理生理》为达到设计原则中的“通用性”,经过最后调试和修改,在对整个课件打包时配备了安装文件(Install或Setup),并允许用户指定安装路径。同时,根据设计原则要求,为使课件有较好的“容错性”,我们增加了误操作提示框。这样经过一系列的设计与制作,我们最终就得到了一个成品课件。

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和制作的每一个环境都离不开设计原则的指导,同时必须以教学要求为基础,因为课件最终要服务于教学,所以不能只考虑某一方面,否则设计和制作出的课件不会是优秀的课件。最后,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教学要求是基础,设计原则是核心。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和制作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工程,除了设计原则的要求和教学的要求外,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重视。例如:技术上的具体要求,内容上的要求,艺术上的要求等。所以,要设计和制作出更多、更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努力。

摘要: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和制作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工程,除了设计原则的要求和教学的要求外,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必须服务于教学,其目的是改革教学手段和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和制作的每一个环境都离不开设计原则的指导。

多媒体课件制作原则 篇8

1 诊断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基本原则的意义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对诊断学具有很大意义,但多媒体课件本身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它的作用和效果的发挥还取决于教师的应用。教师应遵循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充实教学内容,才能以多媒体课件为有效手段,通过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诊断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通用性,既要适用于单机运行,又要满足局域网中文件服务方式下的本地运行要求。所配备的安装文件(Install或Setup)应允许用户指定安装路径。二是可控性,推荐以超文本结构作为课件中各学习单元之间的链接结构,提倡选用“按钮”和“热字”的形式作为控制链的出入口。要允许随时结束退出。对于一个内容丰富的大型课件,建议给出导航图。三是科学性,教学目的明确,内容准确,表述规范,文本、图形、动画、音像、视频等各种媒体使用合理,搭配得当,层次分明,屏幕设计清晰高雅,色调搭配适中,生动活泼而又不失严肃,注意引导式启发,防止简单的书本搬家和呆板的说教,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特性,不失时机地穿插学与教的信息交流。四是容错性,人机交互时的误操作或非界定操作,要有明确的错误提示,绝不可出现“死机”现象。五是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应配有课件的内容简介、作者联系信息、版权声明及在线帮助等,功能键的定义要符合大众习惯,操作键的定义要明确专一、杜绝二义性。以上几点内容主要是根据计算机自身的特点提出,也体现出多媒体课件与其他教材的区别。

2 在诊断学课件制作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在讲授诊断学时,教师应根据诊断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与制作,考虑是否需用课件,以及课件内容的多少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把握好原则。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原则在《诊断学》课件制作环节中的指导作用[3],一是如何根据教学要求制定出课件要讲述的内容。多媒体教学不是课堂搬家,也不是书本搬家,而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依据以上设计原则在诊断学课件制作选题时,应该注意选择那些内容抽象或过程复杂、难以口头表述,学生理解吃力、传统教学形式难以奏效且又适于多媒体教学形式并预计效果明显的内容,避免追求像教科书一样的系统性,而应该尽量做到实用性和系列化,以解决某一特定问题为主要目标。二是拟定出课件将要采取的运行结构,以及每个知识点应采用怎样的手段、运用怎样的媒体(文本、图像、声频、动画、视频等)对其进行表现和陈述。这时我们就要以设计原则为依据,因为课件运行结构的设计,媒体手段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设计原则中的“科学性”、“可控性”进行确定的。如要制作一个课件《心脏的检查》,这两个环节的工作就是根据《诊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拟定出“心脏检查”这一章所要讲述的内容,制订出详细的框架,包括各级菜单、每个主题页、每个知识点和链接方式。把其中较为复杂和抽象的“心脏的听诊”一节作为重点内容。根据设计原则的要求,在对其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进行细致的分析后,决定对“心音的听诊”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表现:视频播放心音的产生机制及心脏瓣膜变化的影像,动画模拟出听诊正常心音及心音改变情况,并加以文字说明。这样我们得到一份完整的设计方案,指导下一步的制作。

3 在诊断学课件“屏幕设计”和“制作”中的指导作用

在制作《诊断学》课件时要求简洁、大方,能够突出重点、难点,避免“华而不实”,对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的,或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生活经验已经具备的,或只需教师简单指导便能融会贯通的内容,就无需使用课件,同时避免把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引向精彩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上,无法专心于这些画面和音乐所蕴含的教学内容,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这样的课件,使多媒体形声化的优点变为缺点,违背多媒体教学的初衷。因而,在“屏幕设计”和“制作”中的指导作用,我们应根据稿本设计方案,以“科学性”原则为指导,制作和收集各种素材,选择适当的多媒体创作工具,进行具体制作。在设计背景、控键、按钮和窗口时要多花时间,以便较好地体现“可控性”原则:主菜单连接到各章节。各章节的页面上又以按钮点按的形式再连接到每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的讲述中又设置了相关的控键和热字。另外,为了体现“操作方便”的原则,课件运行可随时返回主菜单或上一页,按“F1”可随时获得帮助,按“Esc”可随时退出操作。同时,我们还注意了控键和按钮的大小、位置以及色彩。在课件页面的设计上注意了整体构图和色彩搭配等,尽量给使用者一个友善悦目、操作方便的界面。“屏幕设计”和“制作”是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和制作中具体操作和实施的两个环节。这时我们要对程序进行仔细地设计和制作包括每一屏乃至每一个按钮、每一个菜单、每一个控键、每一个窗口、每一个图标等。课件“设计基本原则”的通用性、可控性、科学性、容错性和界面友好、操作方便这五点要求就应该在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4 在诊断学课件“调试”和“成品”中的指导作用

制作课件时,一定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在《诊断学》课件“调试”和“成品”中的指导作用,经过以上的制作工作,我们得到了一个课件。但它还需要进行反复的调试和修改。例如,课件《心脏的检查》为达到设计原则中的“通用性”,经过最后调试和修改,在对整个课件打包时配备了安装文件(Install或Setup),并允许用户指定安装路径。同时,根据设计原则要求,为使课件有较好的“容错性”,我们增加了误操作提示框。这样经过一系列的设计与制作,我们最终就得到了一个成品课件。

5 结语

在《诊断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中,每一个环境都离不开设计原则的指导。同时,也必须以教学要求基础,因为课件最终是服务于教学。所以不能只考虑某一方面,否则设计和制作出的课件不会是优秀的课件。最后,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教学要求是基础,设计原则是核心。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和制作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工程,除了设计原则的要求和教学的要求外,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重视。例如:技术上的具体要求,内容上的要求,艺术上的要求等。所以,要设计和制作出更多、更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

摘要:多媒体教学课件是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实现和支持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应用于诊断学教学,其目的是改革教学手段和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设计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应该严格遵守基本原则,但要想制作出一个优秀的诊断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还应该切实地贯彻其设计原则,并发挥它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诊断学课件,制作原则,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祖广.WTO:呼唤高等教育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2(2):75.

[2]李永伟,王春霞,裴东旭.CAI课件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3(13):13.

[3]唐小龙,江振友,刘小澄,等.改革微生物学教学方法,努力培养知识创新能力[J].广州医学院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32(1):64.

大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篇9

1.1 有利于声像结合

多媒体课件不同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很好地将声像结合起来。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想真正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点,最重要的就是要同时调动起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从而达到良好的记忆效果。而在大学的学习中,学生所要接触和学习的知识结构比较复杂,如果单靠教师口头上的讲解是很难让学生记住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正是利用了这一特点,在其中穿插了很多与所讲知识相关的图片、音频以及Flash等来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利用听觉自动将多媒体的音频文件及教师所讲内容传入到自己的大脑中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都接收到了信息,这样一来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有利于资源的共享

传统的教学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选择上只是按照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这就使得学生学到的知识比较死板,难以将所学内容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对于当代大学教育来说,单纯的知识讲解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是非常重要的。而多媒体课件教学,不仅可以储存大量的学习资料,还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所需的教学资源较为合理的、有计划性的、有组织地共享给学生。例如,在进行英语教学中,教师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讲解后,还可以搜集一些相关视频,既有娱乐性,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听力以及口语能力,逐渐将学生培养成为有能力的大学生。

1.3 便于查找

传统的教学在查找资料上存在着许多的弊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让学生进行适当的练习,就必须将题目抄到黑板上,这样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多媒体课件教学则可以将不同的教学内容储存在多媒体光盘中,并根据学习资料的种类、类容等,将其进行分类,设立简单的链接。此外,还可以通过周密的安排多媒体课件的各个部分,使其随时都能方便的进行界面装换。例如,在讲解一个问题时,可以直接链接到问题的答案上,在讲解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时,可以直接链接到对其的总结上。这样,不仅能够节省上课时间,还可以增加学生的信息接受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4 有利于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多媒体课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很多的对话、讨论、练习及游戏等,它具有良好的交互性。所以教师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可以利用设计好的对话、讨论、练习和游戏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娱乐中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2 大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

在大学教学中,一些教师完全依赖于多媒体课件,将自己所要讲解的内容全部都放到了多媒体课件中,还有一些教师,甚至自己在课堂上所以说的话都写在了多媒体课件中去。这样一来,他们会在教学的过程中完全按照多媒体课件中所展示的内容进行“照本宣科”式的讲解,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受到影响。此外,在进行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随时的对多媒体课件进行调整,这样就会将教师束缚在电脑跟前,教师也在讲课的过程中无法深入到学生中去,也不能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还影响了教师对课堂的组织以及协调课堂的作用。

2.2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于简单

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由于受时间和技术方面的限制,使得完成的课件中可能会存在页面单一、配图模糊、课件色彩搭配不当、文字或者数字纰漏或者制作粗糙等现象。这样的课件不仅影响了学生对正确信息的提取,还使得学生对其产生审美疲劳。此外,一些教师制作的课件几乎是教材的“Word”版本,字体小、内容繁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找到重点。这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学习质量的提高就更不用说了。

3 大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

3.1 教学性原则

多媒体课件在大学教学中,不仅起着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还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所以在选取中,要选择那些用常规方法无法演示或难以演示的内容;选择那些用常规的方法不能解决,但又是教学重点的内容;选择那些与教学相关的媒体信息,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2 可操作性原则

课件的操作一定要简单、灵活,这样便于教师的掌控。如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在操作界面上设置一些寓意明确的菜单按钮以及图标等,尽量避免键盘操作以及层次较多的交互操作。此外,为了方便教学,还可以对各部分的内容设置转移控制,以方便课件的前进后退。对于那些练习题课件的设计,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训练次数和训练难度,并对输入的问题进行既时应答。

3.3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对课件的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所以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首先,演示模拟的实验必须符合科学性,课件中显示的文字、符号、公式和语言配音等也要做到准确无误,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其次,对于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还要遵循简约、艺术以及开放性的特点,再让学生接受的过程中,降低对人力、物力的浪费,从而提高课件的使用普及率。最后,对课件进行适当的使用,合理的利用多媒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老师和多媒体课件牵着鼻子走。

3.4 有机结合原则

对于大学教学来说,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还存在的许多的弊端,要采取有机结合的原则。如在对一些公式进行推导的时候,教师边讲解边在黑板上演示要比多媒体演示更加清晰;而对于化学实验来说,多媒体演示会比实际的动手操作更加具有说服力。所以说,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的不同内容选择到底用多媒体还是传统教学进行。

4 大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方法

4.1 做好脚本的编写工作

对于脚本的编写,要从教学步骤、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总结回顾及巩固练习这几点入手进行编写。在编写的过程中,要做到内容明确、重难点突出、条理清晰等,调整好知识结构。

4.2 选择正确的软件

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 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适当的制作软件。 目前, 经常使用的制作软件有PPT或Authorware,PPT操作简单, 课件美观、 简洁; 而Authorware有丰富的交叉方式,能够制作出具有三维效果的课件。

4.3 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制作

在多媒体课件中,新颖的设计以及完美的制作是一个优秀课件所必须的。所以,在制作的时候,一定要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制作,如对于语言课来说,可以用插图和动画的形式来指出要点和难点。而对于页面的布局来说,要注意色彩的搭配,避免出现色彩过亮或者过暗,或者同一页面颜色过多的现象。此外,在动画的设计上,可以安排1 ~ 2个,起到提点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即可,若动画过多,则会喧宾夺主,影响教学质量。

5 结语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开辟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但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课件给教学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在对多媒体课件进行制作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和技巧,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并在大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上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从而优化我国的高校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崔燕.浅论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使用[D].长春:吉林大学,2010.

多媒体课件制作原则 篇10

一、地理多媒体课件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1. 针对性原则

它是指地理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要具有选择性。并不是所有的地理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来呈现, 只有那些用黑板、挂图、模型等常规媒体还不能充分表现地理事象, 致使学生理解接受仍有困难的内容才适合用多媒体来呈现。对于那些更适合用真实表现方式如地理实物、标本、模型, 或学生动手操作方式如地理实验来呈现的内容, 用多媒体来呈现并不是最佳选择。例如,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与地球仪”一节中, 有关地球形状、地轴、两极和经纬网等知识点, 因初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 难以建立起空间概念, 成为教学中的难点。如果利用地球仪, 通过适当的讲解就能突破难点, 达到教学的目的, 取得教学实效。但有教师怀有“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是高实效”的心理, 将多媒体强行拖进课堂, 虽然多媒体能模拟立体空间, 但是与地球模型相比, 华而不实, 反而把问题复杂化, 徒增许多无效的信息, 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2. 科学性原则

指地理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准确, 无科学性错误。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通过媒体展现的地理景观和分布, 引用的地理事实与材料, 解释的地理概念与成因, 演示的地理过程与演变, 揭示的地理规律与原理……都要符合地理科学规律和原理, 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地理知识。二是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等符合国家标准。

3. 地理性原则

指地理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要突出地理科学的空间性、区域性特征, 具有地理特色。为此, 课件设计中要注意选用众多反映地理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的地图, 反映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视频、动画, 反映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的景观图片。仅有文字的课件是不具有地理性的。

4. 时代性原则

地理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是紧密联系的。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使一些地理名称、地理数据、地理事实发生了变化。地理名称的变化如韩国首都更名为首尔、湖北襄樊市更名为襄阳等, 地理数据的变化如珠峰高度的重新测量、2010年我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最新数据等, 地理事实的变化如缅甸的迁都、南苏丹的成立等。这些变化应按照教学进度及时反映在课件内容中, 让学生紧跟地理科学的步伐, 以体现地理课件的时代特征。

二、地理多媒体课件内容组织的基本原则

1. 逻辑性原则

它是指地理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应按地理学科的逻辑顺序排列, 严格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对此, 一是要注意课件内容应结构完整、层次清晰, 可以通过标题的序号体现出来, 如一、1、 (1) 、 (1) 等。二是要注意课件中的各级标题内容应以课题为中心, 围绕课题展开。如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地球的运动”一节课件中的一级、二级标题可设计为: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

2. 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

二、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

2.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

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交替和时差

2.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 四季更替和五带

三是标题下的各种媒体内容, 如知识要点、文字材料、表格、地图、图片、录音、视频、动画应紧扣标题。

2.科学性原则

即地理多媒体课件内容的组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由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 由具体到抽象, 由现象到本质。对此, 初中地理课件应遵循地理事实 (现象) ———地理分布———地理原理 (规律、成因) 的设计程式。如人教版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与海洋”应从———“地球?水球?”即地球表面71%是海洋, 陆地面积仅占29%开始, 接着讲述海洋、陆地的分布———“七大洲和四大洋”, 然后阐述地理成因———“大陆漂移假说”、“板块运动学说”。关于人种的知识, 应先讲地理现象:白种人, 黑种人和黄种人。接着讲述人种分布, 最后阐述人种平等观念和人种形成的原因。

3.启发性原则

即地理多媒体课件内容要从地理事实或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 自己得出结论。对此, 要注意课件不直接给出知识的结论, 而设计一些观察活动和富于启发性的问题, 通过学生活动让他们慢慢悟出道理和结论来。如讲述初中地理“我国地势”时, 在展示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后, 可以设计以下的问题:

1.找出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2.说出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海拔在多少米以上, 塔里木盆地和黄土高原海拔在多少米之间, 华北平原的海拔在大约多少米。

3.说出从青藏高原向东向北, 我国的地势有什么变化。

课件通过上述读图和提问一步步的引导, 学生很容易归纳出我国的地势特征。

4. 巩固性原则

这是巩固性教学原则在地理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具体体现。对此, 一是要注意表现教学内容与重点的画面镜头要有足够长的停留时间, 重要的画面或解说可以进行必要的重复, 以便加深理解和记忆。二是每一重要知识点讲完后要有简明的小结, 使学生能记牢最重要的结论。三是在教学内容结束后, 可安排一定的作业, 如习题、思考、阅读、观察、调查、实验等, 使学生在运用知识过程中巩固知识与训练技能。

三、地理多媒体课件内容呈现的基本原则

1.表征多样化原则

地理多媒体课件将地图、图片、声音、文字、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集成于一体, 依据所刺激的感官的不同, 声音素材通过听觉表征信息, 而地图、图片、文字、动画和视频则通过视觉表征信息, 分别形成不同类型的表象。多种媒体的组合呈现, 不仅可以增加表象的种类和提取的线索, 还在不同类型的表象之间建立起了联系[1]。一般有两种组合方式:一是视觉表征的组合。地图、图片、文字、动画、视频虽然都属于视觉表征, 但地图、图片、动画、视频是属于形象具体的画面表征, 文字则属于比较抽象的言语表征。文字一般会造成学习的枯燥感, 并导致学生理解的困难。将言语表征和画面表征相结合, 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又可以促进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二是视觉表征和听觉表征的组合。在地图、图片、文字、动画、视频使学生产生视觉表象的同时, 运用声音使学生产生听觉表象, 两种表象相互作用, 能够加深记忆的痕迹, 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2.表征优势化原则

即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发展阶段, 地理多媒体课件的表征要以不同的方式为主导。布鲁纳认为, 知识呈现方式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外部条件。认知结构由动作表征、映象表征和符号表征三个系统组成, 它们是人借以认识和表征外部信息的三种信息加工系统。尽管在个人认知发展历程中, 三大系统的出现顺序依次是动作表征———映象表征———符号表征, 但三者之间并不能彼此代替, 而是各有所长, 相互补充。知识呈现方式与学生认知结构相匹配, 才能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2]。因此, 一是初中课件文字、图形与图像、视频、动画表征方式并重, 高中课件则以文字、图形表征方式为主, 突出地理知识的逻辑性、严谨性, 辅以图像、视频与动画表征方式。二是就图像表征而言, 高中课件以地图、示意图、统计图等抽象图像为主, 而初中课件以景观图和漫画等直观图像为主。这是因为高中生与初中生在认知结构方面有很大区别:高中生的观察能力较为精确而深刻, 注意力比较趋于稳定而持久, 思维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 能够逐步摆脱直观形象和直观经验的限制, 借助概念进行合乎逻辑的判断和推理, 想象更加丰富、合乎理性。同时, 不同的图像类型的表达优势和能力训练优势不同:地图、示意图、统计图等在表达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等方面具有优势, 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景观图、漫画等在表达地貌、自然风光、环境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觉和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家清.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

多媒体课件制作原则 篇11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创新教育 指导原则

Basic Guiding Principlesof Courseware Facture for

Abstract:This article discussessome basic principles followed in courseware facture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innovation education based on modern educational theo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Key words:Multi-Courseware; Innovative Education ; Guiding Princinples

【中国分类号】G434

笔者从事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多年,在课件开发实践积累了一些课件开发中一些共性的指导性原则。多媒体的特点是表现力丰富,交互性强,共享性好,可重用性高,直观、生动、形象,信息密度大、教学效果好,在各类各级教学中为广大教师所采用。为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制作课件应坚持的原则:

1、必须以新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没有创新力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我国正在大力实行创新教育,不管中小学还是大学还是各类各级职业院校,在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我们的课件制作也应以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2、必须以教育心理学为指导,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过程

职业院校的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在逐步趋于成熟,理解能力、认识能力比中学生要成熟,但同样存在有时老师们觉得很简单、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他们也许要费了好大的劲才能理解的情况,这是由于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比本科院校学生要差。因此,课件中所用到的材料和例子要适合职业院校的学生的认识、理解和知识水平。

3、 教育性原则

任何教学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课件应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这个中心点进行设计制作,偏离教学目标这个中心,课件做的再好,也不可能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意义就是一个不合格的软件。

4、真实性原则。

这是对教学背景和教学过程而言,按建构理论,知识应该是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获得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能够提供的丰富的、真实的背景资料,进行真实的学习探究活动,它反映知识在实际生活当中运用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这就我们教师要在多媒体课件中,要尽量设计真实的过程,使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进行思考和探索,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

5、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启发式教学的原则是任何课程教学都应坚持的原则,我们的课件不能有过多的提示,因为有过多的提示,学生并没有进行独立的思考,缺少思维的主动性,学生即使没有真正的理解,也可能能得出解题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是没有什么帮助,学生获得学习和思维的方法比单纯掌握知识更重要。课件中提供给学生思维的线索和指导要有一个比较恰当的度,要根据不同的問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交互性原则

交互性是多媒体课件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课件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这积极参与,不能是教师单向的活动,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的课件应该要设计成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对于网络课件这一点尤其重要,课件和人进行交互,教师和学生进行交互以便及时了解学习情况,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经过几次教学--反馈--调整--再教学的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通用性原则

一个好的课件必须具有通用性,要以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主要依据,以知识点为线索,综合参考各种版本的教材以及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的课件才有通用性,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需要。

8、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统一原则

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是不同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不同的,课件的内容和练习应该有一定的层次性和梯度,而且可以让学生控制练习进度,做到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达到各自的教学目标。考虑学生不同基础和能力,不同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不同学习兴趣和方法,对传统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软件和多媒体工具,甚至选择不同的素材真正做到针对性强,因材施教。但也应设计一些内容和练习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因为学生之间的合作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培养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9、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作为传授科学知识的课件,必须保证其正确、准确和明确,所表现的图象和颜色应反映现实的真实性,不能有违背科学常识,利用计算机模拟一些物理、化学、生物和其他一些自然现象也应该符合现实中的真实情况,否则就会给学生一种错误的知识和观念。但是我们在强调课件内容的科学性的同时不能排斥其内容艺术性的表现形式,尽量用赏心悦目的界面去表现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但要注意画面不能太花俏,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喧宾夺主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

10、经济性原则

教育资源和经费有限,应量力而行,以最少的投入做出高质量、高性价比的课件。根据需要获取适当的素材,不能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追求高档的设备和开发工具,够用适用即可。

总之,课件制作和设计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我们在课件的开发制作过程中应坚持以上指导原则,这样能够保证我们制作出一个高质量的课件,少走弯路,提高制作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6月第2版,第310~353页

2.本书编写组:《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下册)》,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2版,第300~404页

多媒体课件制作原则 篇12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以文本、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多种信息渠道,展现了一个生动、形象、具体的丰富多彩的世界,给教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技术手段,也给教学技术上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教学法也正在进行着变化,从传统的灌输式、填压式到讨论法、启发法和研究法的提出和使用;教学手段的变革也深深地影响着教学方法的实施。为此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经常用到的方法。然而多媒体课件使用得多了,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素质的提高。

2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误区

2.1 课件使用频率过高

毫无疑问,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课堂教学的现代意识。课堂上因有了多媒体的配合而热闹了许多。但面对这样热闹的场面,教师常常会有眼花缭乱的感觉。可想而知,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会是什么样子。而且教学内容繁多,由于时间的关系不得不加快幻灯片的替换频率,重要内容转眼即逝,没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时间久了多媒体在学生心目中的新鲜感也慢慢减少了。

2.2 重复教材内容

多媒体课件的编写与制作应与教案紧密配合才对。而教案的内容又是来源于教材,这就难免多媒体的内容与教材的内容相重复,其实多媒体主要是配合教材来把内容更完美的展现出来,因此多媒体尽量要涵盖教材中没有明确提到的一些其他重要知识。

2.3 以机代人,由教师“一言堂”变成计算机的“满堂灌”

使用多媒体手段后,有的老师错误地认为多媒体可以代替教师完成一切课堂程序,但多媒体不可能取代教师,它是而且只能是一种辅助工具。媒体越是现代化,越要重视教师的作用,因为任何媒体都是由人来操作的,而把多媒体作为主导的讲课方式是不可取的。

3 多媒体课件使用遵循的原则

3.1 正确性原则

正确性是多媒体课件设计的首要原则。因为课件应根据教学设计的要求,以一种生动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完成新一层次知识的建构。所以,我们在设计课件时,首先要考虑课件的科学性。也就是说,多媒体课件设计不能出现错误。

3.2 配合性原则

虽然多媒体课件对教学工作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对教学而言,它仅仅是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始终要明确的一个设计原则:多媒体课件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无论时代怎么进步,它始终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所以在设计课件时应注意多样化,但是再好的教师,再好的教学方法,也不可能面对所有的学生。

为了使教师把课教活,学生学得主动,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到制作课件的行列。教师自己动手制作教学课件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重新整理和备课的过程,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使所教知识呈现更加生动活泼、形象直观、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教师独到的设计意图。在多媒体课件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理顺技术与教学的关系,不但要考虑它的视觉效果,还应该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考虑它对学生的启示作用,切忌华而不实。只有这样,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3.3 结合性原则

多媒体课件教学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多媒体课件教学是辅助正常教学的有力工具,因此它与教学的内容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做到多媒体课件与板书完美的结合,板书出现的内容尽量多媒体不再显示,这就要求两者间要有很好的结合。

3.4 美观性原则

优秀的多媒体课件都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制作多媒体课件无疑是一种艺术创作,需要美术设计、绘画、音乐、微机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多媒体课件除了对画面的要求较高外,对音乐的配置也十分讲究。一般来说,背景音乐以舒缓抒情、节奏平稳的旋律为宜,而且音乐的配置应根据内容来选择。

4 结论

总之,多媒体技术功能强大,若能正确地使用它来“辅助”教学,不仅能为课堂添光增彩,而且往往会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多媒体手段只不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传播信息的桥梁,是教学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它只能是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工具,不能脱离课堂而存在,不能脱离教师和学生而存在,更不能包办一切。我们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是要注意避免走入误区,并且学会正确的有效的使用多媒体课件。

参考文献

[1]王野成,房莉.剖析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误区[J].中国医药导报,2006(36):55.

上一篇:标题含义下一篇:媒介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