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儿

2024-08-06

危重患儿(精选8篇)

危重患儿 篇1

危重患儿转运是儿科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转运形式杨氏认为有三种:正向、反向和院内转运, 目前用得最多的是正向转运[1]。这是因为基层医院缺少经过专门训练的医务人员和必备的设备, 如果由当地医院或家属转送, 患儿在途中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往往导致病情恶化[2]。而由接收单位把流动的ICU送到危重患儿身边, 可以更有效地进行现场和转运途中处理, 安全地将基层医院中的高危患儿转送至大医院的ICU病房, 从而降低危重患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1 转运前的准备

1.1 转运设备:配备有各种急救仪器设备、各种急救药物的急救车、完好的通讯设施。

1.2 转运人员资格:

转运人员应受到良好的训练, 掌握全面的急救知识, 并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还应具备丰富的儿科急救经验。医师为经过专科培训后的高年资住院医师, 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娴熟[3], 每辆车上随车救护人员应达2名以上。司机应具备熟练的驾驶技术及应急能力。

1.3 当接到求助医院的医生要求转运的电话时, 应互通

信息, 了解患儿目前情况, 判断是否适合转运, 电话指导医疗, 以助稳定病情。并询问委托医院的名称、详细地址、转运目的、路况和距离、联系人名称和电话。委托求助医生告诉家长患儿在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与相关费用, 在征得家长同意后再次通知接收医院, 启动转运程序。

2 到达求助医院的工作

2.1 判断病情, 通过查体和查阅病历对患儿病情作出初

步诊断, 必要时参与现场急救, 建立静脉通道, 抽搐者止惊, 烦躁者镇静, 颅内高压者应用脱水剂降颅压, 有活动性出血者应先止血、输液保证血压稳定, 有骨折者应先固定以免损伤血管神经, 循环血量不足者应先扩容, 有张力性气胸者应先行胸腔闭式引流, 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的指征应适当放宽以免转运途中插管。采取必要的措施使患儿生命体征稳定, 更适宜转运。

2.2 详细填写转诊记录, 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 向家属解

释转运风险、转运时间、转诊医院的情况等问题, 取得家属的理解, 以保证患儿获得最适宜的救治, 并签订转诊同意书及病危通知单, 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3 重新检查患儿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情

况是否稳定, 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等, 必要时行影像学检查。固定好各种导管, 防止脱落、扭曲并保持通畅, 护送患儿上急救车。

3 转运途中工作

3.1 保持所有转运工具设备的完好工作状态;

严密观察病情, 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详细记录;及时与本院相关科室联系通知其做好相应的准备。

3.2 以娴熟的技术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尽最大努力稳定患儿病情, 取得家属信任。

子女一旦发病其父母格外紧张焦虑, 特别是危重患儿的家属往往表现出不安与恐惧, 应耐心与家属沟通, 解释病情, 尊重和爱护患儿, 给家属以心理支持和安慰。

4 转运后的工作

4.1 移交患儿时向ICU病房的主管医师汇报患儿的情况和转运经过。

并将已书写的门诊病历及危重患儿护理记录单交于接收病房的主管医师和护士。协助完善各项必要的检查, 及时对患儿作出评价。

4.2 消毒整理转运所用的物品, 并及时补充, 保证完好状态, 为下一次转运做好准备;

对转运过程进行评价, 针对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不断改进, 提高转运质量。

总之, 在当地医院进行恰当及时的处理, 是成功转运的基础;重视转运过程中的观察和救护是转运成功的保证;精湛的监护急救技术, 丰富的医疗护理经验, 完善的移动转运设备是危重患儿转运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于嘉.求助医院转运前的工作任务[J].小儿急救医学, 2001, 8 (2) :67

[2]张爱红, 徐亚平.危重新生儿转运621例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5, 19 (5) :672~674

[3]黄渊喜.山区危重新生儿转运体会附98例分析[J].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2004, 5 (1) :167~168

危重患儿 篇2

【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患儿并发铜绿假单细胞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2014年8月我院儿科 抢救治疗72小时以上的22例危重患儿,当临床出现患儿气管分泌物增多、性状改变,病情不见好转或病情恶化时,进行血、气管末端痰或其它分泌物及体液的培养。结果:痰培养检出铜绿假单细胞菌15例。在该15例中,同时血培养检出铜绿假单细胞菌3例。结论:对于该类危重患儿并发铜绿假单细胞菌感染的临床预防和治疗,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危重患儿;细菌培养;铜绿假单细胞菌

【中图分类号】TD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171-02

铜绿假单细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如土壤、水和正常人体皮肤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特别是医院内的环境中。住院患者的带菌率可高达20%,是目前重要的致病菌。该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近年来,由于对危重患儿广谱抗生素和众多侵入性操作的应用,铜绿假单细胞菌感染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现将2013年2月-2014年8月我院儿科的危重患儿抢救治疗72小时后,细菌培养检出铜绿假单细胞菌感染情况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按照《危重患儿病例评分法》(草案),2013年2月-2014年8月收住我院儿科及新生儿ICU危重症评分<90分的危重患儿22例,抢救治疗72小时以上的危重患儿22例,其中:男性患儿16例,女性患儿6例;年龄1天-11岁,其中:1-28天2例,小于1岁14例,小于3岁4例,大于4岁2例。临床出现气管分泌物增多、性状改变,病情不见好转时,每2-3天用一次性吸痰管对气管插管者内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或在患儿拔管、或换管时,采集插管内末端痰液,对未用气管插管者,用一次性吸痰管吸取深部痰,立即进行细菌培养。细菌培养2次或2次以上,为铜绿假单细胞菌者,确定为铜绿假单细胞菌感染,同一患儿培养出铜绿假单细胞菌和其他菌种,如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的混合感染不作为本组观察病例。对同期非危重患儿用同样方法吸取深部痰液作细菌培养24例。同时,对危重患儿和非危重患儿采静脉血5-8ml,连续细菌培养2次或2次以上。根据患儿病情,必要时送检便、尿、其他分泌物、体液等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2 结果

2.1 22例危重患儿中,痰培养检出铜绿假单细胞菌2次或2次以上者15例,占68.1%,15例中,同时血液培养1-2次检出铜绿假单细胞菌3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均为小婴儿,平均年龄5.8个月。15例中入院前病程:最短2小时,最长60天,平均7.9天。入院诊断:重症支气管肺炎10例,败血症1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心衰3例,呼衰4例,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同期住院非危重新生儿和小婴儿24例深部痰细菌培养2次或2次以上确定为铜绿假单细胞菌感染者2例,占8.33%,非危重患儿血液培养20例,均未检出铜绿假单细胞菌。铜绿假单细胞菌药物敏感试验,敏感率最高的抗生素依次为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哌酮,头孢吡亏;耐药率较高的抗生素依次为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复方新诺明。

2.2 积极有效的治疗与疗效:15例痰培养阳性患儿入院后,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加强支持治疗。全部经验选用广谱抗生素1-2种抗感染。使用糖皮质激素者10例。进行机械通气者5例,机械通气时间最短2天,最长6天,平均3.8天。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护理,加强无菌观念,尽早撤机,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及时选用抗铜绿假单细胞菌的敏感抗生素。治疗结果:治愈10例,好转3例,自动出院1例,出院后不久即死亡,院內死亡1例,共死亡2例,病死率13%,均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非危重患儿组经治疗原发病、对症等均治愈。

4 结论

铜绿假单细胞菌对营养要求不高,喜在湿润环境下生长,对干燥、紫外线的抵抗力较强,是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之间高度可逆性的细菌[1],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易合并铜绿假单细胞菌感染。危重患儿由于广谱抗生素和众多侵入性操作的应用,极易合并铜绿假单细胞菌感染[2,3]。本组危重患儿合并铜绿假单细胞菌感染占8.75%,且均为新生儿和小婴儿。而非危重患儿合并铜绿假单细胞菌感染的机会较少,仅占8.82%。危重患儿和非危重患儿两组患病率经统计学处理(x2=20.919,p<0.005),有显著性差异。

危重患儿易合并铜绿假单细胞菌感染的可能原因:(1)新生儿、小婴儿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尤其是lgG,lgA)较低,严重的原发性疾病使其免疫功能降低;(2)应用广谱抗生素消灭了正常菌群中拮抗铜绿假单细胞菌的细菌,有利于铜绿假单细胞菌大量生长繁殖;(3)危重患儿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反复吸痰,损伤了呼吸道正常防御机制,加上机械通气湿化等,均有利于铜绿假单细胞菌的生长繁殖;(4)院内铜绿假单细胞菌污染:包括空气、医疗器具、医护人员接触患儿或侵入性操作等。因此,为了有效地控制铜绿假单细胞菌感染,对危重小婴儿应注意加强营养支持和提高免疫力治疗;合理应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时,加强呼吸道管理,加强无菌观念,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同时普通病房和新生儿ICU病房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定期进行紫外线照射,空气净化消毒;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程序,以切断交叉感染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刘运德.微生物学检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 洪武军,颜卫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院内感染分析 [J],中国急救医学,1997;

危重患儿院内转运的护理 篇3

1 一般资料

469例患儿, 年龄0~14岁, 其中早产儿25例、新生儿窒息46例、新生儿肺炎并心衰43例、重症肺炎121例、胎粪吸入综合征13例、严重腹泻脱水23例、抽搐待查97例、颅内出血41例、颅内感染24例、肺炎合并心肌炎36例。

2 护理

2.1 转运的准备工作

2.1.1 转运设备:

新生儿转运保温箱、氧气袋、复苏抢救药品。2.1.2转运方式:接诊后, 立即对患儿进行现场急救, 同时通知儿科ICU病房做好迎接患儿的准备, 等患儿生命体征相对稳定, 由一名高年资护士携带急救药品和器材, 和患儿家长一起, 护送患儿至儿科ICU病房, 和ICU护士交接时严格按常规执行[2]。

2.2 转运前的处理

2.2.1 对接诊的危重患儿进行初步复苏急救后, 做好监管和稳定病情, 有助于提高ICU的抢救成活率, 降低伤残率。

主要是保温 (使皮温维持在36.0℃~36.5℃) [3], 给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 建立静脉输液通道, 监测生命体征T、P、R、BP, 每1~2小时1次, 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状况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2.2.2 转运者必须对病情、所用药物及患儿目前情况有充分了解, 对新生儿需了解母亲分娩情况及所用药物。

转运前对各系统应作初步检查, 并初步稳定患儿及取得家长充分理解后才能转运。转运者除对转运途中病情有正确估计及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足够认识及采取急救及预防性措施外, 并应大约估计转运所需时间及备足必要仪器设备药品及氧气等。有报道归纳应用STABLE的经验[3]:即维持患儿血糖的稳定;保持患儿体温的稳定;保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维持患儿血压的稳定;确保患儿各项实验室指标处于正常值范围;情感支持。

2.2.3 完善病历及护理记录, 并在转运前记录最后一次生命体征, 以便途中病情变化时进行对照。

2.3 转运途中的监护与救治

转运途中的监护与救治对于保障危重患儿的生命, 阻止病情恶化起重要作用。转运出发前, 应检查理顺所有医疗管线, 保持输液、通气、引路等各种管路通畅, 做好相应的固定。根据患儿病情携带相应的急救药物。

2.3.1 保持适当安全的体位:

0~8岁患儿由家长或护士抱于怀中, 以防震荡损伤。8~14岁患儿用平车转运, 护士站在患儿头端, 患儿脚在前方, 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防止呕吐物误吸;支气管哮喘和心衰的患儿取半卧位或竖抱;颅内出血的患儿转运途中应制动, 颈下垫一软枕, 防止因颠簸导致颅内血肿进而形成脑疝。

2.3.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转运途中主要观察患儿面色和口唇颜色, 可以综合反映呼吸、心搏和周围循环状况[3], 同时注意患儿体位, 保持呼吸道通畅, 随时检查氧气管和输液管是否通畅, 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如果发现面色或监护指标异常, 应立即检查分析原因, 遇有心肺骤停或呼吸困难, 就地抢救。

2.3.2. 1 心肺骤停立即执行A、B、C (气道、呼吸、循环) 复苏。

先用面罩复苏皮囊、100%氧气在开放气道情况下通气, 注意观察呼吸状态, 患儿面色及听诊心率等, 当心率<80次/min时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静脉给予肾上腺素等药物, 复苏过程中特别注意监护患儿体温以防体温过低。复苏后根据患儿意识状态、心血管状态, 采取相应措施, 病情稍稳定, 抓紧时间尽快送入ICU。

2.3.2. 2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者随时有可能导致呼吸道阻塞

或呼吸停顿, 转运时必须注意观察呼吸状态, 如节律、频率、深浅度等, 不规则呼吸及跷跷板样呼吸提示即将发展为呼吸衰竭。根据具体情况作相应处理, 如保持气道通畅、随时吸引等。2.3.3认真做好交接班:到达ICU后, 与当班医护人员认真交接, 详细介绍患儿病情及急救、用药情况, 与接班护士一起检查患儿病情, 固定好各种管道, 将患儿安置妥当后方可离开。

3 结果

2008年1月~2008年12月1年间, 由儿科急诊室转入儿科ICU病房的危重患儿共计469例, 转运途中无1例死亡, 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危重患儿平均住院天数7.8d, 治愈359例 (76.55%) , 好转出院107例 (22.81%) , 放弃1例 (0.21%) , 死亡2例 (0.43%) , 其中死于早产超低出生体重儿1例, 新生儿颅内出血1例。

4 小结

危重患儿转入ICU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好的监测、治疗和护理, 它的转运决不是简单的患儿运输过程, 转运中的救护能力也反映了一个医院的技术水平。危重患儿的院内转运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甚至生命体征的重大改变等。因此, 要求转运的医护人员准确评估患儿转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充分估计意外, 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和家长的工作, 取得家长的配合, 与接受科室联系好, 备齐途中所需物品, 合理安排随行人员, 是确保危重患儿院内安全转运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曹菲, 汤国英, 张宇鸣.危重新生儿转运149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08, 6 (2) :1~3.

[2]金汉珍, 黄德珉, 官希吉, 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43~146.

危重患儿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科共接收治疗41例危重患儿, 作为观察组, 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在该科接受治疗的普通患儿41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中男24例, 女17例, 年龄最小4个月, 年龄最大24个月, 平均年龄为14.2个月;对照组中21例, 女20例, 年龄最小3个月, 年龄最大23个月, 平均年龄为12.6个月。41例危重患儿中, 肺炎15例, 心肌炎8例, 脑炎7例, 中毒4例, 腹泻4例, 其他3例。心电图辅助检查示:观察组窦性心动过速患儿21例, 心律不齐患儿10例, ST段改变患儿7例, T波改变患儿3例;对照组患儿窦性心动过速患儿12例, 心律不齐患儿8例, 其余患儿均正常。所有患儿诊断均符合各项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遗传性疾病[4]。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 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 送实验室进行心肌酶谱测定, 心肌酶谱包括谷草转氨酶 (AST) 、肌酸激酶 (CK)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乳酸脱氢酶 (LDH) 。心肌酶谱异常的患儿治疗后再次测定, 比较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各项指标的变化。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单项心肌酶谱增高人数情况比较

通过分析比较, 观察组患儿心肌酶谱单项增高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观察组患儿心肌酶谱多项增高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患儿中, 心肌酶谱单项全部正常为22例, 占总人数的53.66%, 对照组患儿中, 无一例心肌酶谱单项全部正常。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2 两组各项心肌酶测定值情况比较

通过分析比较, 观察组患儿各项心肌酶测定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3 危重患儿治疗前后各项心肌酶谱测定值变化比较

通过分析比较, 危重患儿治疗后各项心肌酶谱测定值均恢复正常, 明显好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注:与治疗前相比, ▲P<0.05。

3 讨论

对于危重患儿, 护理人员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 将各项抢救所需物品准备齐全, 积极配合医生的监护措施, 使患儿尽量卧床休息, 减少不必要的活动, 避免各种刺激, 最大限度减少心脏的负担[5]。保证患儿周边环境安静, 温度适宜, 给予患儿有利的治疗环境。

对于急性期的危重患儿, 应当给予心电、血氧饱和度检测仪随时观测患儿的生命体征, 并及时记录及处理。根据病情的需要调整监护的时间。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医嘱, 出现意外情况应立即向医生汇报并配合治疗。

抽血时保持患儿舒适的姿势, 抽血部位应选择粗大的静脉, 采用合适型号的针头, 动作轻柔, 减少针刺的次数, 避免损伤肌肉, 努力做到一针见血。

关注患儿情绪的变化[6]。抽血应选择患儿情绪稳定时, 避免患儿剧烈活动或哭闹时取血。

护理人员做好出院指导, 指导患儿家属了解病情, 不适立即就诊, 准时服用药物, 多休息, 避免劳累。补充营养, 提高免疫力。

该次研究显示, 危重患儿心肌酶谱单项增高人数明显多于普通患儿 (P<0.05) , 危重患儿心肌酶谱多项增高人数明显高于普通患儿 (P<0.05) , 危重患儿各项心肌酶测定值明显高于普通患儿 (P<0.05) , 危重患儿治疗后各项心肌酶谱测定值均恢复正常, 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心肌酶谱的测定有助于对危重患儿心功能的检测, 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措施, 并给予患儿有效的护理干预, 有利于患儿心功能的恢复, 促进疾病的预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茹.秋季腹泻患儿心肌酶谱的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33) :213-214.

[2]令狐红霞, 强树华.危重患者心肌酶学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9 (1) :1607-1608.

[3]王晓丽.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 2009, 6 (20) :186.

[4]梁传荣, 张玉华, 郭双敏, 等.中医特色护理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肌酶谱的疗效观察研究[J].上中国实用医药, 200

[5]李惠卿, 廖楚云, 冯蕾生.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诱因观察及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 12 (12) :135-137.

危重症患儿肠内营养方式的探讨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入住PICU的患儿6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 (肠内营养泵法) 30例和对照组 (传统鼻饲法) 30例, 其中男34例, 女26例, 年龄最小29天, 最大3岁2个月。其中重症肺炎38例, 抽搐待查3例, 危重型手足口病10例, 重症脑炎6例, 肠炎合并重度脱水3例, 机械通气6例, 两组一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两种操作方法

两组操作方法均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 给予常规置入鼻胃管, 达到所需长度后固定并贴好标识。

肠内营养泵是一种可以精确控制肠内营养输注速度的一种装置, 能提供适当的压力以克服阻力, 将营养液连接专用肠内营养管道, 前端与胃管相连接安装在肠内营养泵上持续输注, 使用加温器持续加热, 使鼻饲温度始终保持在37~40℃。一般以1~25m L/ (kg·h) 的速度开始, 每1~2d进行调整, 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量及前1d的耐受情况确定每日输入量[1]。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浓度从低到高, 量从少到多, 速度从慢到快。传统鼻饲法用注射器分次由胃管注入配方奶, 依据患儿年龄、热卡的要求, 严格按照医嘱鼻饲所需奶量及喂养次数, 观察患儿的耐受情况, 每次鼻饲前后注入温开水5~10m L, 需要时间15~20min。

1.3 观察比较内容

观察两组危重症患儿实施肠内营养时呕吐、腹泻、腹胀、血糖紊乱、堵管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间数据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肠内营养泵入方式在腹泻、呕吐、腹胀、血糖紊乱及堵管方面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鼻饲法, 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1。

3 讨论

3.1 胃肠道并发症

肠内营养泵可避免了患者腹泻并发症的发生[2]。持续输注可以减少热效应并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3]。对照组鼻饲后发生呕吐患儿多于观察组, 多由于鼻饲速度过快, 一次鼻饲量大造成胃明显膨胀, 消化酶活性受到抑制等原因引起, 胃内压急剧升高, 刺激迷走神经及交感神经末梢, 产生恶心、呕吐。而应用肠内营养泵可维持恒定的输入速度, 减少胃肠道容积的突然改变而引起呕吐。危重症患者在应急状态下胃黏膜缺血缺氧严重, 蠕动及排空速度减慢, 营养液易在胃内残留[4], 应用营养输注泵维持恒定的输入速度可避免传统鼻饲过多过快引起营养液在胃内潴留, 减少了患儿腹胀的发生。

3.2 代谢并发症

持续营养泵输注对胰腺的胰岛素分泌有稳定的刺激作用, 维持稳定的高水平的血浆胰岛素可阻碍脂肪的作用, 利于能量的蓄积, 分次注入对处于应激状态的胰腺不能发生稳定的刺激作用, 可因注入的量、速度、时间、而发生变化, 使血糖水平不稳定, 易造成危重症患儿血糖的紊乱, 应遵医嘱监测血糖变化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持续滴注法不仅可减轻蛋白质的消耗和营养不良, 维持机体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可降低危重病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起到重要作用[5]。

3.3 感染并发症

持续滴注法减少了感染机会, 避免了传统鼻饲法的重复操作, 因为感染的发生率低, 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时间, 减少了住院费用, 节约护士时间, 降低劳动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

3.4 机械并发症

对照组患儿堵管率明显高于观察组, 原因主要是因为未冲洗管道或冲洗管道不当及间隔时间过长所致;而使用肠内营养泵可精确调节仪器各参数, 定时冲洗管道, 以稳定、匀速的特性减少了胃管堵塞的机率, 减少了患儿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损失。

通过对比观察, 我们认为危重症患儿使用肠内营养泵的支持方式是一条安全可靠、实用有效的肠内营养途径。肠内营养的成效也决定于肠内营养的途径与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 否则可产生各种不良的并发症。持续营养泵滴注法对胃肠营养、昏迷、并发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婴幼儿等都比较适用, 不易出现胃潴留和肺误吸, 恶心呕吐出现的概率较少, 腹泻也不易发生, 并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 减少护理时间, 减少人员的维护成本[6]。

参考文献

[1]贾鑫磊, 钱素云.小儿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J].合理用药, 2009, 7 (6) :25-29.[1]贾鑫磊, 钱素云.小儿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J].合理用药, 2009, 7 (6) :25-29.

[2]刘西韶, 刘建宏, 陈侃, 等.微生物调节剂预防机械通气患者伴发腹泻的临床疗效[J].临床肺科杂志, 2010, 15 (6) :797-798.[2]刘西韶, 刘建宏, 陈侃, 等.微生物调节剂预防机械通气患者伴发腹泻的临床疗效[J].临床肺科杂志, 2010, 15 (6) :797-798.

[3]黄萍, 石绍男.小儿危重症的肠内营养支持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 (18) :127-129.[3]黄萍, 石绍男.小儿危重症的肠内营养支持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 (18) :127-129.

[4]汤莉.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 2006, 12 (21) :1977-1978.[4]汤莉.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 2006, 12 (21) :1977-1978.

[5]毛秀莲, 王晓琼, 李爱花, 等.ICU患者早期胃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吉林医学, 2005, 26 (5) :493-494.[5]毛秀莲, 王晓琼, 李爱花, 等.ICU患者早期胃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吉林医学, 2005, 26 (5) :493-494.

危重患儿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7月1日~2008年6月30日本院血液科收治的疑难危重患儿405例。

1.2研究方法

将在血液科住院的疑难危重患儿405例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208例, 对照组197例, 两组疑难危重患儿的年龄、疾病及病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2组护理人员的职称、学历和能力水平等综合素质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3实施方法

1.3.1对照组采用责任护士加功能制护理的排班方法, 选派一名护士担任该组的责任护士, 负责该组患儿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每月轮转一次, 其它护士按功能制排班 (治疗班、中班、晚夜班) , 无明确层级管理。

1.3.2观察组实施层级全责护理。

1.4层级全责护理具体的实施方法

1.4.1层级全责组织结构:

人员结构上分责任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工作职责上分全责和辅助;实施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技术及工作管理。

1.4.2重新制订工作职责:

明确责任组长一名, 负责主持床旁查房、协助护士长处理当班相关事宜。责任护士职责为该组患儿所有的护理, 包括患儿自入院到出院期间的各项护理和治疗、健康教育、护理文件书写、医疗费用管理以及护理环节质控。辅助护士协助责任护士完成各项临时治疗和配合抢救工作。助理护士负责基础护理和外勤工作, 并要求每天提前30min上班, 负责晨间护理实施。

1.4.3分组排班:

将观察组分为2个小组, 每组成员由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组成, 责任护士相对固定, 晚、夜班各增加一名护士。

1.4.4患儿管理实行责任护士与管床医生相统一的模式。

责任护士随同医生进行床旁查房, 以增强医护密切配合。

1.4.5强化疑难危重患儿床旁查房的质量:

由责任组长主持, 查房时机选择于白班与晚班护士交接时, 时间为30~45min, 对象为新入院、病情变化者、变更治疗方案或进行特殊治疗的疑难危重患儿, 参加人员为当班参与该组患儿护理的所有护理人员, 包括进修实习人员。由责任护士汇报病情, 内容包括目前诊断、已实施的治疗、护理以及治疗与护理后的效果评价;接班护士对责任护士所报告的内容进行床旁确认与核实;责任组长对患儿的护理问题、护理重点与难点、安全隐患、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提出具体的护理措施和要求;护士长进行综合评价和点评。所有内容由责任护士详细记录于科室护理查房本内, 供全体护士业务学习用。

1.5效果评价

1.5.1效果评价方法

(1) 危重患儿护理六到位检查评价[5]:危重患儿护理六到位是针对危重患儿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治疗处置、护理并发症、健康教育、护理文书记录六个方面的环节到位。由护士长及科室质控小组成员按医院护理部危重患儿护理六到位评价标准对两组危重患儿每日进行检查评价。 (2) 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控制作为护理质量观察重要指标, 以科室自查记录为准。主要针对疑难危重患儿病情观察不及时、主要治疗药物漏用或错用、特殊药物引起的皮肤渗漏、护理方法与措施不当导致的护理安全意外等问题进行资料收集和统计。 (3) 疑难危重患儿家长满意度调查:于患儿出院前1d由护士长发放满意度调查表, 并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调查内容包括静脉穿刺、巡视与病情观察、健康教育、服务态度、知晓责任护士等。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的评价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观察组共发放问卷调查表208份, 对照组197份, 全部收回。调查时责任护士应回避。

1.5.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 2组疑难危重患儿护理六到位的比较 (见表1)

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疑难危重患儿护理六到位合格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 (p<0.01) 。

注:χ2=98.77, p<0.01

2.2 2组患儿护理缺陷发生比较

观察组发生护理缺陷1例, 为液体渗漏。对照组发生护理缺陷6例 (其中病情观察不及时3例、特殊药物渗漏2例、主要药物漏用1例)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χ2=3.92, p<0.05) 。

2.3 2组家长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调查比较 (见表2)

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家长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调查比较有显著差异性 (χ2=9.66, p<0.01) 。

注:χ2=9.66, p<0.01

3讨论

3.1强化了护理环节质量控制, 明显降低护理缺陷通过疑难危重患儿护理六到位督查, 对重点患儿、重点环节实施床旁护理查房, 规范了床旁护理查房程序, 强化了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夯实了危重患儿基础护理质量, 达到了预防为主的预警作用。表l结果显示:疑难危重患儿护理六到位合格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观察组发生的护理缺陷明显减少, 杜绝了左旋门冬酰胺酶等治疗性药物的漏用, 减少了抗肿瘤药物的皮肤渗漏与坏死。在病情观察和实施相关专科护理技术时, 如对急性白血病患儿进行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 各班需切实做好水化、碱化的治疗护理, 强调密切观察尿pH值和口腔黏膜情况的重要性, 按时执行四氢叶酸钙解救治疗的准确性, 出现骨髓严重抑制需特别注重观察重要脏器出血和有无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达到护理环节质量控制, 提升专科护理品质。

3.2加强了医护联动, 密切了医护协作关系, 确保了医疗护理质量患儿管理实行责任护士与管床医生相统一模式, 通过责任护士规范参与医生查房, 可以及时为医生提供疑难危重患儿病情变化的动态信息, 护士可较全面了解和掌握患儿病情、医生的诊疗思路和治疗原则。在治疗、护理措施实施的各个环节, 护士起到了执行、督促、检查、回馈的作用, 将三查七对制度落到实处, 避免护理缺陷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有效地保证了医疗护理质量和安全。

3.3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 增强了护士责任心和主动服务意识, 提高了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疑难危重患儿实施层级全责护理分组管理, 使得护理分工明确, 责任落实到人, 处理措施及时到位, 各级护士责任心和主动服务意识增强。表2结果表明:观察组家长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责任护士一方面能合理、有序安排组内工作, 在疑难危重患儿床边工作时间增多, 能够全面细致观察病情, 及时与医师沟通, 准确有效地进行现场处理, 另一方面能主动、及时与患儿家长进行交流沟通, 有效化解了护患矛盾, 和谐了医患关系, 使健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 层级全责护理较好地构建了目前社会状态下的护患关系, 增加了护士与患儿家长的相互尊重与理解, 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和谐护患关系提供新思路。但是, 目前我国医疗机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相对不足或层次不合理, 层级全责护理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有待于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李美华.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效果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 2002, 2 (1) :25~26.

[2]黄惠根, 黄红友, 谢炜坚.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 2007, 217 (6) :1529.

[3]冯艮娇, 关莹, 叶柳红.层级全责护理排班方法的实施与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 2007, 7 (5) :45~46.

[4]肖柳红.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12) :55~56.

危重患儿 篇7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需院内检查转运的危重患儿309例为对照组, 男175例, 女134例;年龄6个月至12岁。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需院内检查转运的危重患儿390例为观察组, 男210例, 女180例;年龄9个月至11岁。转运所到科室为CT室、放射科、B超室、心电图室、脑电图室。两组患儿年龄、病情、病程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院内转运检查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转运方法护送至检查科室, 即当班护士或实习生, 物业人员护送, 氧气袋吸氧, 留置针或头皮钢针维持静脉通道通畅。观察组在医院创建JCI的过程中参照JCI的标准不断规范和完善危重患儿院内转运检查的制度及流程, 不断地持续改进, 方法如下。

2.1.1 人员培训

全科人员参与, 主任、护士长总负责, 首先对全科人员进行文件的解读, 熟悉转运制度、规范和流程, 在实际工作中将这些制度、规范和流程落到实处并不断改进。按JCI标准确定工作人员资质, 进行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的培训与考核, 医护人员均具有儿科高级生命支持培训证书[2]。急诊科的医生有一部分来自内科病房, 为达到同质化服务, 科室组织急救技术与技能的培训与演练, 医护两人一组, 利用传呼器不定点的传呼, 记录到达时间, 然后根据所给患儿的病情查看准备抢救物品是否合适, 并对所给病人进行模拟抢救。医院非常重视全院的急救水平, 组织全院职工分批次的进行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 并进行操作考核。全院设立了6个急救点, 在所有的地方都配有急救呼叫的传呼器, 应急办不定时、不定点进行急救演练, 通过传呼器传呼在哪里有个什么情况的患儿需要抢救, 然后看急救点的医护人员和抢救物品是否随时处于备用状态。这样使得不论在医院的哪个角落, 负责区域的急救点医护人员都能在短时间内赶到现场予以抢救。对于做检查的科室, 急救设备和人员的培训都不断升级, 以便随时都能处理紧急情况。

2.1.2 转运前的准备

转运前细致的准备是减少转运不良事件的首要条件[3]。医生评估患儿的病情, 决定是否可转运, 并决定合适的转运方式。危重患儿由具有高级生命支持的医护陪同, 填好转运前的评估单。护士在患儿病历左上侧贴上带有儿童医院标示的绿色优先卡, 相关科室看到此卡就会按绿色通道制度来处理患儿。对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有预处理方案。根据病情携带必要的抢救物品及药品。因氧气袋供氧的流量不方便调节, 所以观察组采用便携式氧气瓶供氧。为方便抢救及防止转运途中输液管道的脱落和堵管, 所有危重患儿一律用留置针静脉置管。转运前与相关检查科室联系好, 科室做好接收患儿检查的的准备, 如需坐电梯则安排专人电梯等候。

2.1.3 清晰准确的指路标

在我院创建JCI的过程中统一制作医院所有的指路标示牌和地标, 根据指路标可以快速、准确的找到所要到达的科室。

2.1.4 转运途中的安全

危重患儿在转运途中医护人员严密、动态、全过程监测患儿的心电、呼吸、心律、体温、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同时应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呼吸、脉搏、末梢循环等病情变化, 如有病情变化立即给予现场急救处理。

2.1.5 与科室的有效沟通

患儿到达检查科室后将携带有优先卡的病历和检查申请单交给相关科室的工作人员, 转运医生向检查医生介绍患儿的病情及所做检查的项目, 病人做检查时, 医护人员做好床旁监护, 及时记录。

2.1.6 检查后的转运

患儿检查完后医护陪同转回科室, 注意事项与去检查的路上一样。转运后物品及时归位和补充, 使转运用物品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2.1.7 严格遵守有关的规定, 让JCI管理习惯化、标准化、流程化

护士每个月都有专科培训, 要求熟练掌握抢救仪器设备的使用, 并不定时进行院内转运模拟测试。责护组长每天交接转运用物品, 并做好记录, 班班交接。科室核心小组成员不定时的巡查环境卫生、手消毒、物品的规范整洁及摆放、物品的备用状态等, 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记录在巡查本上, 及时整改, 并通过“OA系统”将问题点反馈到护士长邮箱, 护士长就问题点再次进行着重检查, 直到问题解决。科室每月组织一次护士会议, 就平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点进行通报及整改, 以不断改进。质管部每月进行巡检, 进行重点督导, 并对院内转运的安全性进行追踪, 对不安全的隐患进行整改, 要求科室提出整改措施, 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追踪, 直到问题解决。比较两组患儿在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

2.2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 (2) 满意度调查:采用我院委托的第三方评价机构的满意度调查表, 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每月在急诊室抢救室、监护室及留观室及由急诊室转入病房的患儿家属中随机抽取, 并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急诊环境、服务态度、保护隐私、抢救水平、医疗设备、转运速度及安全性、告知服务等。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 等级资料采取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 (Mann-Whitney U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3 结果

例 (%)

4 讨论

4.1 院内转运检查的危重患儿在JCI标准下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

儿科危重症患儿多, 且病情变化快, 患儿的病情、病种、人数、时间随机性强, 不可预测, 这就要求所有物品、器材、设备、设施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 要求急诊医护人员具备良好的素养和急救技能。急诊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4], 有助于我们在任何时间都能保证抢救工作的井然有序、忙而不乱。这也正是JCI标准所要求的。有文献报道, 高达71%的转运病人在转运途中或检查过程中发生轻微甚至严重的不良事件[4], 尤其急诊室转运风险更大, 甚至大于重症监护室 (ICU) 的病人。传统转运过程中对院内安全转运重视不够, 转运医护人员未进行能力的准入考核, 应急能力及急救技能未达到同质化服务。转运中医护人员认为院内转运时间不长, 转运前和转运中未对患儿进行认真的评估和观察, 故在转运途中发生病情变化时因转运途中的准备不充分, 观察不到位, 患儿错失最佳抢救时机, 因此给患儿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由于医院加强全院职工的急救培训, 所以不论在医院的任何地方, 患儿需要抢救时, 都会得到快速、有效的抢救。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但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正是因为JCI标准规范了转运模式和医护行为, 强化了医生、护士的责任意识, 提高了医生、护士的应急救护能力。在转运途中护士所携带的物品和器材完好, 适用, 转运途中的病情观察仔细准确, 紧急情况下的处理规范到位。JCI标准使院内转运检查得到了更好的执行、实施、评价和反馈, 保证了患儿转运途中的安全。

4.2 JCI标准下的院内转运检查提高了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创建JCI的过程中急诊室环境清洁、物品整齐有序、工作作风严谨、抢救有条不紊, 护理工作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并呈持续改进的良好态势。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JCI标准下医护人员主动服务的意识提高了, 服务水平也提高了, 给患儿提供了快速、有效、安全的抢救和转运, 增加了患儿及家属对医院的信任感, 提高了满意度。

综上所述, 急诊室危重患儿病情复杂, 变化快, 在院内转运行检查时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 JCI标准下院内转运检查确保了患儿的安全, 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 提高了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Low M, Jaschinsk U, Intra-hospital transport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Anaesthesist, 2009, 58 (1) :95-105.

[2]姒怡冰, 赵悦, 刘华晔.基于JCI标准的门急诊护理安全文化的构建与实践[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 (17) :2011-2013.

[3]刘瑛.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安全性的现状及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 26 (9A) :36.

危重患儿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危重症患儿共50例, 其中男29例, 女21例, 年龄为1~6岁。将所选的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 一组为对照组23例, 一组为干预组27例。患者入院前进行凝血功能检查, 一般包括血常规、血栓调节组合、凝血四项及血清D-2聚体检查。同时按照危重病例评分来评定患儿的危重程度, 其中90分以上14例, 70~90分18例, <70分18例, 监测患者的APTT、TT、PT以及D-dimer、Fib计数。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可比性。

1.2 干预措施

两组患儿在入院治疗前均进行凝血功能的监测和检查, 对于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的患儿 (血小板计数<100×109或进行性下降, PT延长或缩短3 s以上, APTT延长或缩短10 s以上, 纤维蛋白原<1.5 g/L或进行性下降, 纤维蛋白降解物>20 mg/L, 血清D-2聚体升高等) 进行积极的治疗[3]。对照组主要进行原发病的治疗, 做好患儿的营养支持, 同时控制感染, 治疗休克、缺氧以及酸中毒等问题。干预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肝素钠静脉注射治疗, 一般每次为11.5~25 U/kg, 对患儿的凝血功能状况进行监测, 酌情控制用药剂量[4]。

治疗前后对患儿进行全面的监测, 监测的指标主要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以及血小板、凝血酶时间等, 然后参照正常值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应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s表示, 采用χ2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选患儿在入院治疗前进行凝血功能指标 (APTT、TT、PT以及D-dimer、Fib计数) 检查, 然后参照正常值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 干预治疗后凝血功能正常, 病情好转有效率达80%以上。其中对照组危重患儿转为DIC晚期3例, 2例死亡, 干预组转为DIC晚期2例, 其余患儿在接受治疗后好转, 顺利出院。两组患儿在治疗结果比较上, 干预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附表。

3 讨论

危重症患儿的病发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遭受严重创伤或者是严重感染所致, 当患儿造成这种原发性或继发性创伤和损害之后, 研究发现其机体会释放出血小板活化因子、内毒素以及肿瘤坏死因子等, 这些因子的出现会进一步的诱导单核细胞内皮细胞表达TF, 使得凝血系统被激活而生成凝血酶, 二者之间相互作用激活纤溶酶原, 这种情况下患者体内的FIB开始下降, D-dimer则逐渐升高[5]。对此, 患者的血液呈现出一种高凝状态, 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血栓, 导致了DIC的发生, 患者机体循环发生障碍, 比较容易出现细胞的酸中毒以及器官功能性损伤。

本次研究发现患儿的凝血功能在危重症患儿病情的发展上极为重要, 因此对此类疾病发展的早期进行凝血功能异常监测, 同时进行干预治疗尤为重要。研究中我们和非危重患儿进行比较, 发现危重症患儿在PT、APTT、Fib、D-dimer等方面计数值都相对较高。其中D-dimer是进行早期DIC诊断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 临床治疗上对危重症凝血功能异常患儿进行肝素治疗后发现D-dimer等凝血指标有所下降, 且DIC晚期的发病概率也更低, 大大降低了病死率。所以, 对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重患儿进行有效的凝血功能异常监测及干预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危重患儿凝血功能异常的监测以及干预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了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危重症患儿共50例, 并随机的将患者分为两组, 一组为对照组23例, 一组为干预组27例。患者入院前进行凝血功能检查, 一般包括血常规、血栓调节组合、凝血四项及血清D-2聚体检查。监测患者的APTT、TT、PT以及D-dimer、Fib计数。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性的原发病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肝素钠静脉注射治疗, 两组患儿在治疗后进行凝血功能的检查和分析。结果 干预治疗后凝血功能 (PT、APTT、D-dimer、Plt值) 正常, 病情好转有效率达80%以上。结论对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重患儿进行有效的凝血功能异常监测及干预治疗可有效的缓解患儿的病情, 改善患儿的生活治疗, 预后良好。

关键词:凝血功能异常,危重患儿,干预治疗,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Clemens F, Christian J.Effects of anticoagulant strategies on activation of inflammationandcoagulation[J].ExpertOpinBiolTher, 2009, 7 (6) :855-870.

[2]宋国维.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0, 12 (5) :359-360.

[3]陈爱民, 潘咏梅, 陈丹, 等.重症患儿临床特征的观察与护理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7) :174.

[4]第七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专家组.第七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的几项诊断参考标准[J].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9, 21 (3) :165-168.

上一篇:室内设计制图下一篇:《中国教师》征稿启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