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患儿

2024-08-20

儿童患儿(精选7篇)

儿童患儿 篇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教育的改进和实施以及广大口腔医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大众的口腔健康观念有了极大提高。家长也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口腔健康状况,儿童口腔科就诊患儿迅速增多。同时,家长的口腔健康观念逐渐发生改变,开始关注孩子牙齿排列和咬合方面的情况,因孩子牙齿排列与咬合问题前来就诊的病例也不断增多。

为了了解患儿家长对孩子牙齿排列与咬合的关注情况的现状,为今后在临床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我们采取问卷方法对2007-03~09期间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患儿家长进行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经被调查患儿家长同意,随机选择于2007-03~09期间来我科就诊的患儿家长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

参考东京齿科大学小儿齿科学讲座《儿童牙齿排列及咬合情况调查表》设计问卷。于患儿初诊时发放调查表,由患儿家长依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填写,不明白之处由调查员讲解,最终经调查员核对填写完整后收回。

1.3 调查内容

(1)此次就诊的原因?(2)您对您的孩子目前的牙齿排列及咬合情况注意过吗?(选择“从未注意过”者不再回答后续问题,选择“注意到”者继续回答);(3)如果您已经注意到了孩子牙齿排列不齐,那么是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多选) (4)您留意到您的孩子目前牙齿排列和咬合情况是什么样的状态(多选) (5)最初您是从什么途径注意到您孩子以上情况的?(6)患儿家长个人资料(选填)。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主要为描述性统计。

2 结 果

2.1 患儿就诊原因分布

本调查783例患儿具体年龄及性别分布见图 1。

因龋病及其并发症为主诉就诊者占51.3%,以牙齿排列和咬合不正为主诉就诊患儿占35.0%,其余依次为口腔检查和预防占5.1%,外伤占4.6%以及其它原因占4.1%。

2.2 家长对孩子目前牙齿排列和咬合的关注情况

本调查783例患儿家长中,注意到孩子的牙齿排列和咬合问题者510 名,占65.1%;其中希望治疗者474 名,不希望治疗者36名。从未关注过孩子牙齿排列和咬合情况者273名。

2.3 各年龄阶段牙齿排列不齐和咬合问题发生的部位(多选)

见表 1。

2.4 患儿牙齿排列和咬合异常的状态(多选)

各年龄阶段牙齿排列异常的状态中,对牙齿间有缝隙和牙齿错落不齐的关注度最高,分别占51.1%和35.4%,其次是对牙齿倾斜、重叠和扭转的关注,分别占25.1%、13.5%、13.2%。

关注到患儿咬合异常的家长共329 人,咬合异常类型具体分布见图 2。7~10 岁患儿咬合错乱最受关注,3~5 岁患儿反即“地包天”最受关注。

2.5 患儿家长注意到牙齿排列和咬合问题的途径

通过自己留意发现孩子牙齿排列和咬合异常的家长369 人,占72.4%;其余依次为通过口腔医生检查、幼儿园和学校牙科检查、孩子自己注意到等。具体分布见图 3。

2.6 部分家长不打算治疗的原因

部分家长虽然注意到孩子的牙齿排列和咬合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他们没有在近期内为孩子做治疗的打算,理由分别为:希望等孩子换完牙后再治疗13 例(36.1%),仅想治疗龋齿9 例(25.0%),路途较远,多次复诊交通不便4 例(11.1%),担心孩子难以配合4 例(11.1%),担心费用太高6 例(16.7%)。

2.7 患儿家长情况

在对孩子牙齿排列和咬合问题关注的510 位家长中,选择填写个人资料的家长有382 名。其中,男性133 人(34.9%),女性249 人(65.1%)。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73.9%,高中文化程度者占21.9%,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4.2%。

3 讨 论

长期以来,很多家长甚至部分口腔专业医生认为,对早期的儿童错畸形尤其是乳牙列的错畸形可先不予处置,待到12 岁左右恒牙更换完毕后再做治疗。以致部分错畸形患儿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或是增加了后期治疗的难度,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甚至加重其心理和精神负担。为了使儿童顺利进行乳恒牙替换,最终建立正常咬合关系的恒牙列,有必要加强儿童乳牙列期和替牙列期的临床管理,及时或早期发现牙列及咬合异常情况,积极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3.1 患儿就诊原因

本调查患儿年龄分布为2~14 岁,呈正态分布趋势,平均7.2 岁(S=2.4),其中6~8 岁患儿最为集中。来院就诊患儿主要是因为龋病及其并发症如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原因,因牙齿排列和咬合异常就诊者占35.0%,与日本学者1998 年调查报告结果(37.7%)相近[1]。与国内相关调查结果比较,以龋病及其并发症为主诉就诊患儿比率低于此前调查数据(62.8%),而因牙齿排列和咬合问题就诊患儿比例远远高于此前我国学者调查结果(0.71%)[2]。分析原因,一方面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子女口腔健康认识水平逐渐提高,龋病的预防以及早期诊断和治疗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对子女牙齿排列和咬合问题逐渐关注并积极治疗。同时各大医院及口腔专科医院逐渐成立儿童口腔专科,儿童口腔专业医生队伍不断壮大,各种媒体健康教育传播的影响力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所在医院的地理位置以及医院知名度、患者的特殊就诊需求有关。

3.2 牙齿排列和咬合异常发现的时间与部位

本调查发现,因关注到孩子牙齿排列和咬合异常的家长中,其子女处于第一磨牙及切牙萌出期者占一半以上。部分家长因为注意到孩子上前牙间存在缝隙、呈扇形排列,下颌恒切牙于乳牙舌侧萌出,而认为是牙齿排列异常。

乳牙列中牙与牙之间存在的间隙称乳牙列生理间隙,发生率约为70%~90%之间;恒牙上颌两中切牙萌出时存在的空隙称上颌中切牙间隙,其发生率约为70%左右,均为正常的生理现象[4]。调查发现一部分家长不了解这些知识而要求关闭乳牙列生理间隙和上颌中切牙间隙。今后有必要加强牙齿发育阶段相关知识的教育和普及。

此外,本次调查发现无论哪个年龄阶段,多数家长关注到孩子牙齿排列和咬合异常发生的部位是在前牙列,因为前牙列咬合异常容易发现,且影响美观。然而对咀嚼以及咬合建立起重要功能作用的后牙列较少受到关注,因此,今后有必要向社会及家长加强牙齿发育阶段相关知识以及后牙在咬合关系建立和咀嚼功能方面重要性的宣传。

3.3 儿童口腔科开展错早期治疗宣传的必要性

儿童错畸形,是儿童口腔疾病中的常见病。中华口腔医学会2000 年对全国七个地区25 392 名乳牙期、替牙期和恒牙初期儿童与青少年错畸形患病率调查发现,乳牙期为51.84%,替牙期为71.72,恒牙初期为72.92%[5]。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牙齿、上下颌骨与面部呈相对应的生长发育关系。牙齿排列和咬合异常可影响咀嚼功能,造成龋齿及牙周病。前牙反还会抑制上颌骨发育造成面中部塌陷,影响面型美观,甚至对儿童心理发育造成影响。

此次调查发现,关注到孩子牙齿排列和咬合异常的家长,多数希望咨询医生并给予治疗。但是仍有一部分家长虽然注意到孩子牙齿排列和咬合异常,却对早期治疗的必要性缺乏认识,认为乳牙列畸形不必治疗,等到孩子换完牙后再做治疗也不迟,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3.4 患儿家长注意到牙齿排列和咬合问题的途径

各年龄阶段患儿家长均主要通过自身观察注意到子女的牙齿排列和咬合异常。通过幼儿园和学校检查,以及口腔医生检查后得知的各占10%左右,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得知相关知识后注意到孩子牙齿排列和咬合异常者仅占1%左右。说明现阶段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和检查力度不够,有待加强,同时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传播相关知识。

3.5 家长的文化程度

此次调查结果表明父母文化程度影响他们对孩子口腔健康问题的关注程度及治疗的态度。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对儿童牙齿排列和咬合问题的关注程度和治疗的态度越积极。一方面,可能是文化程度较高者更倾向于完整填写问卷,另一方面提示家长受教育水平是影响对孩子口腔健康关注和治疗需求的重要因素。要提高人民群众口腔健康水平,教育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重要的促进因素。

参考文献

[1]小川尚子,关口浩,宫田太郎,他.小児歯科来院患者の来院動機と歯列.咬合不正との関係について[J].歯科学報,1999,99(1):57-63.

[2]贾萍,赵平,刘淑杰.儿童牙科门诊初诊情况调查与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7,11(3):216-217.

[3]夏斌,秦满,葛立宏.2003年儿童口腔科从业医师现状调查[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7,23(2):288-290.

[4]杨富生.牙列和咬合的生长发育[M].//文玲英,杨富生主编.临床儿童口腔科学.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45-52.

[5]傅民魁,张丁,王邦康,等.中国25392名儿童与青少年错畸形患病率的调查[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37(5):371-373.

儿童患儿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院接受治疗的儿童糖尿病患儿40例, 其中住院患儿32例, 门诊患儿8例。这40例患儿中男性患儿21例, 女性患儿19例。年龄分布为1~7岁13例, 7~14岁27例, 平均为 (9.4±4.6) 岁;病程分布为小于1年的有31例, 病程为1到5年的有9例;其中患儿中有明显并发症的有12例。

1.2 诊断标准

所有入选患儿的糖尿病确诊标准均符合以下标准: ①患儿在空腹时间段内测得的血浆葡萄糖的浓度大于7.00 mmol/L;②患儿在进食后2 h后的血浆葡萄糖的浓度大于11.1 mmol/L。以上两个标准任意符合一个即可, 同时还排除了例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消化系统类疾病等能使体内血浆葡萄糖浓度异常的疾患。

1.3 实验方法

1.3.1患儿的膳食调查该次实验患儿的膳食相关调查选用的方法为24 h回顾法, 其中对于摄入的营养素的分析则是利用相应的营养分析食谱进行分析。在热量摄入的判定上, 选择为若其摄入量<标准需要量×20%, 则判定为热量摄入不足。其中热量的标准摄入量=每公斤体重的热量标注供给量×患儿的理想体重。

1.3.2微型营养评估法 (MNA) 该次实验采用的是微型营养评估法 (MNA) 的量表法对患儿的综合营养情况进行一次调查, 其中该MNA量表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分别为:主观评定, 膳食评定, 人体测量, 整体评价。主观评定包括:患儿对自己本身的营养状况的一个主观的评价。膳食评定:患儿本身摄入食物的种类, 摄入量, 本身的自主进食情况以及进食的餐次。综合评价:活动能力及相应的生活类型, 平时的用药情况, 及患儿本身所属的生活类型。人体测量:上臂围, 上臂肌围, 小腿围, 肱三头肌皮皱厚度以及体质指数。其中主观评定占4分, 膳食评定占9分, 综合评价占8分, 人体测量占8分。若患儿的得分在24分以上判定为营养正常, 若其得分分布在17到23.5之间, 则判定为营养危险, 若其得分小于17分, 则判定为营养不良。

1.3.3生化检测主要检测的指标为三酰甘油 (TG) 、总胆固醇 (TC) 、血红蛋白 (Hb) 、总淋巴计数 (TLC) 、血清清蛋白 (ALB) 。

1.4 统计方法

对该次实验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中文版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膳食调查的结果

该次实验进行的膳食调查结果显示, 没有患儿存在热量摄入不足这种情况。

2.2 儿童糖尿病患儿的营养状况

根据微型营养评估法 (MNA) 显示在儿童糖尿病患儿中营养不良患儿所占的比例为18.75%, 具有营养不良危险的患儿所占的比例为63.75%, 营养正常的患儿所占的比例为17.50%, 具体结果见表1。

2.3 生化检测结果

营养正常的儿童糖尿病患儿与营养不良的儿童糖尿病患儿相比, 其总淋巴细胞计数 (TLC) 都要明显高于营养不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结果见表2。

注:其中与营养不良组相比, *P<0.05, 具有统计学价值。

3 讨论

对于糖尿病人进行相应的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估的方法很多,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包括营养风险筛查法2002 (NRS2002) 、全面营养评估法 (SGA) 和营养风险指数 (NRI) 等等。但是这些方法要么就是比较片面, 要么就是操作过于繁琐, 不利于医务工作者及时、简便、有效的掌握糖尿病患儿的营养状况[4]。该次实验所采用的微型营养评估法 (MNA) 在20世纪90年代Guigoz[5]等人的创建和推广下, 已经逐步在临床的营养评估中推广开来。国内的娄唯鸣、黄陈等人已经将微型营养评估法 (MNA) 用于对糖尿病人的营养评估, 并取得了较理想的实验结果。微型营养评估法 (MNA) 最大的特点便是相关的操作比较简便, 同时其观测的结果比较准确和灵敏。

国内一般的糖尿病人一般对与饮食和营养摄入这方面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该次实验虽然显示, 儿童糖尿病患儿在食物总热量的摄取方面未出现摄取不足这一问题, 但从MNA法测量的具体结果来看, 营养摄取正常的患儿所占的比例仅仅为17.50%, 而营养不良和处于营养不良危险的患儿所占的比例居然高达18.75%和63.75%, 这足以说明, 在儿童糖尿病患儿的平常营养摄入中存在着极大地不合理性。据同类型的调查研究也显示我国糖尿病患儿目前优质蛋白和主食的摄入偏低, 该次实验虽未直接涉及这方面的实验, 蛋MNA法中的膳食调查中的食物种类, 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了优质蛋白质和主食摄入的不足。糖尿病人若长期处于一个营养不良和营养危险的状态, 必将造成自身免疫力的降低, 作为自身免疫力具有代表性的标志物总淋巴细胞计数 (TLC) , 儿童糖尿病患儿的计数要远低于营养正常的, 这是一个极端危险的信号, 长此以往, 极易造成并发症和其他感染的发生。虽然MNA法还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在人体测量方面缺乏相应的各国标准, 但总体上来说利用微型营养评估法 (MNA) 测定儿童糖尿病患儿的营养状况, 有助于及早发现这类患儿的营养风险并能较早提出改进方案, 有利于患儿的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 对儿童糖尿病患儿进行营养评估和营养风险筛查。方法 选取2010—2013年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儿童糖尿病患儿40例, 对这些患儿采用微型营养评估法 (MNA) 和生化检测来对儿童糖尿病患儿进行一个综合的营养评估。结果 微型营养评估法 (MNA) 显示在儿童糖尿病患儿中营养不良患儿所占的比例为18.75%, 具有营养不良危险的患儿所占的比例为63.75%, 营养正常的患儿所占的比例为17.50%;而在生化检测中, 营养正常的儿童糖尿病患儿与营养不良的儿童糖尿病患儿相比, 其总淋巴细胞计数 (TLC) 都要明显高于营养不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利用微型营养评估法 (MNA) 测定儿童糖尿病患儿的营养状况, 有助于及早发现这类患儿的营养风险并能较早提出改进方案, 有利于患儿的临床治疗。

关键词:儿童糖尿病患儿,营养评估,营养风险筛查

参考文献

[1]刘健, 冯翔, 何影仪, 等.广州地区初诊2型糖尿病人群营养素摄入量调查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 2009, 7 (12) :1356-1357.

[2]车千红, 赵晴, 孙灿, 等.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素摄人量与营养参考指数 (DRIs) 对比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2, 20 (1) :14-16.

[3]何秀霞, 何伟东, 李元, 等.住院糖尿病患者膳食与营养状况调查分析[J].山东医药, 2003, 43 (8) :4-6.

[4]张岚.营养风险筛查2002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天津护理, 2011, 19 (1) :7-9.

儿童患儿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160例儿童心理科住院患儿陪护家长, 家长指父母以及有亲缘关系者, 包括患儿的爷爷奶奶、祖父祖母、姑姨等, 纳入标准为:非手术住院儿童家长, 没有神志障碍或意识障碍, 能够独立完成问卷的填写。新入院:指入院3 d及以内。

1.2 方法

主要采用焦虑状态自测量表及本院自行设计基本资料调查表[2]对陪护家长的一般情况、焦虑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对存在焦虑状况的陪护家长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具体措施为: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陪护家长的性格特点、家庭经济状况等相关信息, 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 并通过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 了解导致陪护家长出现焦虑的主要原因, 并以此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为陪护家长讲解患儿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情况, 提高其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 掌握日常护理措施、注意事项等, 正确认识疾病, 端正自身的心态, 消除“精神疾病丢脸”的错误心理;对于担心患儿能够治愈的陪护家长则主要是及时为其讲解患儿的治疗情况和转归情况, 客观的评价治疗情况, 对于能够治愈的则可以通过成功的案例帮助陪护家长树立治疗的信心, 消除悲观、焦虑等不良心理, 如果不能治愈则要及时告知其实际情况, 让陪护家长做好心理准备;对于担心治疗费用的陪护加强则为其说明治疗特点、并耐心解释所需要的相关花费, 为陪护家长说明大概所需的治疗费用;护理人员在于陪护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热情、大方、耐心的态度, 关心和呵护患者, 并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 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用药护理等, 提高患者及其陪护家长的舒适度, 并通过加强与陪护家长及患者的沟通交流, 取得其信任, 改善医患关系, 提高其治疗和护理依从性[3]。

1.3 统计学处理

本组试验所得数据均录入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描述计数资料,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并采用均数±标准差对计量资料进行描述, P<0.05则表示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 本组家长陪护期间出现焦虑情绪共计95例, 占总数的59.38%, 出现焦虑情绪的原因主要是担心患儿疾病无法治愈、经济负担、觉得精神病丢人、失去治疗信心、对孩子的期望值不得不降低等;通过对患儿家长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之后其焦虑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 护理前其焦虑评分为 (58.27±10.27) , 护理后焦虑评分为 (28.37±5.36) , 另外55例陪护家长的焦虑评分为 (17.29±3.59) 。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住院患儿在治疗过程中, 陪护家长往往会因为对患儿病情的担心、害怕无力支付治疗费用等多种因素而出现焦虑状况, 尤其是对于心理科儿童。我国著名医学研究者宋丽妹、唐吉荣等通过研究表明, 心理科住院患儿家长焦虑程度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如果陪护家长的焦虑情绪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则很容易在与医护人员接触过程中存在抵触心理, 甚至出现矛盾而引发医疗纠纷事件, 不仅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 对医疗工作的开展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 掌握陪护家长产生焦虑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是医疗工作开展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主要通过回顾性的方式, 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160例儿童心理科住院患儿陪护家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本组家长陪护期间出现焦虑情绪共计95例, 占总数的59.38%, 出现焦虑情绪的原因主要是担心患儿疾病无法治愈、经济负担、觉得精神病丢人、失去治疗信心等;通过对患儿家长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之后其焦虑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由此表明, 儿童心理科住院患儿陪护家长会因为多种因素而出现焦虑状况, 对陪护家长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其焦虑状况, 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玲, 黄亚娟, 俞巧娣.住院儿童家长焦虑状况调查及分析[J].柳州医学, 2010, 23 (3) :105-110.

[2]孔丽萍.住院新生儿父母焦虑、抑郁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 2012.

儿童患儿 篇4

关键词:儿童重症监护室,意外拔管,原因,防范措施

儿童重症监护室是抢救和治疗危重及急症儿童的关键部门, 在其中任何个环节都与患儿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导管留置是儿童治疗的重要环节, 而在患儿留置导管期间, 极易发生意外拔管。意外拔管则是指患儿或其他因素导致导管完全于患儿身上脱出, 包含自拔与滑脱[1]。通常导管留置关乎到护理质量, 若护理不当, 极易发生意外拔管事件。而意外拔管造成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 意外拔管会增加护理工作难度, 提高医疗成本, 也会增加医疗纠纷, 影响医院形象。因此本文就主要分析本院儿童重症监护室2013年5月~2014年8月期间25例意外拔管患儿的原因, 并提出必要的防范措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儿童重症监护室2013年5月~2014年8月期间意外拔管患儿25例, 男14例, 女11例;年龄30 d~5岁, 平均年龄 (1.3±0.5) 岁;口插管15例, 鼻插管10例;平均置管时间 (35.2±8.7) h;患儿家长及法定监护人均知情此次研究。

1.2 方法

成立重症监护室意外拔管管理小组, 加强小组成员的培训工作,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加强操作技术, 丰富经验水平, 增强综合素质。由小组成员记录意外拔管的相关因素, 填写意外事件报告单, 分析意外拔管的原因。

2 结果

2.1 12例患儿因约束不当所致, 占48%。

患儿肢体在治疗及护理中手和脚未被合理约束, 患儿在躁动或发生混乱时极易发生自行拔管;或家长在探望时, 解除患儿手脚, 而离开前忘记约束, 护理人员未及时发现而造成意外拔管。

2.2 5例患儿因分泌物造成胶布潮湿而松动出现意外拔管, 占20%。

通常口插管和鼻插管时, 导管所处环境较为潮湿, 极易有分泌物出现, 护理人员未及时清理口鼻内分泌物或更换胶布, 造成胶布粘性失去, 出现意外拔管。

2.3 4例患儿自拔, 占16%。

在置管中, 患儿舒适度和疼痛度改变, 对气道及咽喉造成刺激;且患儿意识不清, 对导管留置尚无概念, 在出现不适时极易触碰管路或拔管导管。

2.4 3例患儿咳嗽自行咳出, 占12%。

导管留置期间, 因产生的刺激或病情, 极易使患儿出现咳嗽。若导管固定不紧或长时间固定, 胶布失去粘性, 因咳嗽极易发生意外拔管。

2.5 1例患儿在转运途中发生意外拔管, 占4%。

患儿在转运途中, 护理人员过于匆忙或未注意, 极易钩碰到导管, 导致意外拔管。

3 讨论

意外拔管是儿童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重点关注问题, 其意外拔管的发生, 对护理工作及医院形象造成严重影响。在本次研究中对意外拔管原因进行分析中, 48%患儿约束不当、20%患儿分泌物造成胶布潮湿松动、16%患儿自拔、12%患儿咳嗽自行咳出、4%患儿转运途中造成意外拔管。因此, 掌握患儿意外拔管的原因, 采取针对性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3.1 建立健全预防意外拔管措施

由于患儿与医护人员之间存在沟通障碍, 相互沟通存在一定问题, 这就要求建立一套预防意外拔管的措施, 密切观察并记录插管外露刻度及导管固定情况, 有效使用约束工具, 仔细认真照看患儿, 加强巡视力度, 预防意外拔管[2]。

3.2 加强护士业务学习

为每名护士创建业务学习的机会, 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全面业务知识;同时可开展学术讲座及培训班, 以此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提升业务水平。

3.3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备

通常在医院每日交接班时, 工作忙碌, 评估时间不足;因此需合理安排班次, 将护理人员有效分组, 由经验丰富护士带经验不足护士;尤其是意外拔管高发时段, 应注意安排护理人员, 规划人数, 对特殊时期工作合理调剂值班护士[3], 加强患儿插管的护理。

3.4 有效镇静

患儿对外界刺激敏感性大, 承压力大, 通过有效镇静可提高患儿舒适度, 减少氧耗量。在实施镇静措施时, 应利用镇静评分工具, 由护士对每位患儿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适时有效评估采取合理的镇静干预措施, 以此降低意外拔管发生率。

3.5 合理正确的约束

无效约束是造成患儿意外拔管的主要因素, 患儿在插管期间, 应确保上肢远离管道至少20 cm, 可避免发生患儿自拔风险, 使用约束工具时应附上软垫, 正确固定。在使用约束工具时, 紧度适宜, 应留一指宽;不应绑在滑动或不稳的位置, 系上活结便于处理紧急状况。护理人员应注意患儿约束时间, 不可长时间约束, 通常每约束2 h时应进行10~15 min的松绑[4], 适当给以关节活动, 并对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神经功能和皮肤状况密切观察, 有效记录, 若出现问题要立即处理。

3.6 胶布干燥且固定

护理人员应加强胶布固定的观察, 确定深度, 用胶布在导管外露刻度做标记, 胶布的选择应确保有较好的粘性和韧性, 交叉固定, 以推动插管不会滑动为宜。同时要每班检查插管深度及胶布固定导管的情况, 将口腔和鼻腔的分泌物及时彻底清除, 以免沾湿胶布;当发生胶布松动时, 要立即更换, 而且适当固定患儿, 避免发生侵袭性操作。

3.7 每日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

医护人员要对患儿留置导管情况有效评估, 对符合导管拔除指征的患儿应提醒并督促医师拔除导管, 以免长时间留置造成意外拔管的发生以及导管感染情况。

参考文献

[1]范春芳, 顾玲妹, 朱文亚.重症监护室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 21 (3) :152-154.

[2]孙丽娜.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易发护患矛盾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中国临床护理, 2013, 5 (5) :417-419.

[3]管咏梅, 楼建华, 罗雯懿, 等.儿童重症监护室非计划性拔管现状调查及分析.上海护理, 2009, 9 (5) :15-17.

儿童患儿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64例患儿均来源于笔者所在中心儿童心理门诊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的患儿, 符合《现代儿童精神病学》中有关儿童学校恐怖症的诊断标准[4]。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品行障碍, 经相应的有关检查均无器质性疾患。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采用自编问卷, 内容包括: (1) 患儿性格、是否独生子女、与父母关系、在校与同学关系、学习成绩、发病的原因及表现等。 (2) 父母情况:父母年龄、学历、健康状况、性格等。 (3) 家庭情况:父母关系、教育方式、考试前父母的态度、对子女的期望、亲子关系等。 (4) 就诊情况:患儿出现的异常情况是否及时干预、曾到何医院就诊、做何检查等情况。对患儿父母讲明调查的目的及意义后, 由工作人员逐一进行填写。所有的资料调查后进行统一处理。

1.2.2 心理护理干预

(1) 采用个别交谈, 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 进行心理疏导, 对患儿父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结束后, 由家长匿名填写满意度调查表, 对不满意的家长, 可再次进行咨询, 直到满意为止, 并与患儿家长互留联系电话及微信, 随时进行沟通及指导。 (2) 根据对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对学校产生恐怖的原因及临床特点, 医护人员应详细了解患儿的生长环境、家庭养育情况、学校情况等, 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要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 理解和尊重患儿, 患儿刚到一个新的环境, 往往表现紧张, 焦虑情绪或抗拒心理, 医护人员应主动、热情、耐心介绍自己, 解除患儿的紧张不安情绪, 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 取得患儿的信任, 然后对患儿应采用支持性心理干预。采用劝导、启发、鼓励、同情、支持、说服、消除疑虑, 使患儿能主动倾诉他们的痛苦和困难, 要对患儿进行反复的保证和疏导, 鼓励他们早日返校。其次, 要正确地鼓励及劝导患儿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正确对待教师的批评或体罚, 正确看待自己的学习成绩, 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恐惧焦虑情绪, 从而使其树立信心, 消除自卑与不安全感。应教会其自我放松的方法, 即学会反复做深呼吸, 待全身肌肉渐渐放松之后再进校门, 以克服上学时的焦虑和恐惧感。

1.2.3 对患儿的父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调查资料较详细的了解患儿父母的个性心理特征、心理健康水平、教育抚养方法、患儿出现躯体症状及情绪焦虑反应时父母如何应对。要注意对孩子的个性培养, 从小培养儿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使孩子拥有开朗、乐观、坚强的性格和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家长对胆小、细心、忧郁的孩子不宜要求过于严格。相反, 要劝导这些孩子处事不要过分认真。劝导父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活动能力和社交能力, 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孩子独立活动, 减少对孩子的保护, 以免让孩子养成依赖、被动的性格, 当孩子有进步时, 应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 正确的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改变过严、过急、训斥、打骂的教育方式, 帮助孩子克服紧张情绪。此外, 应改变过于溺爱孩子的教育方式, 与孩子进行更多的感情交流, 营造轻松的家庭教育环境。注意家庭变故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当家庭出现问题时, 应该及时与孩子沟通, 尽量使孩子理解家长的所作所为。对于孩子因对学校恐惧而出现的躯体症状和情绪焦虑时, 家长不必在孩子面前表现紧张不安, 而暗示加重了孩子的症状。对于孩子在学校受到的体罚或训斥, 家长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发泄对教师的不满情绪。对于孩子因学校的某些原因出现的对学校的恐惧, 应与学校协商给孩子调班或转学。总之应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 鼓励孩子早日进入学校。

1.2.4 学校方面

家长要与学校教师取得联系, 了解患儿害怕上学的原因, 教师应改变教育方式, 以鼓励、启发等积极的教育模式代替惩罚。必要时教师应进行家访, 耐心与患儿沟通, 欢迎其早日回到学校。

1.2.5 药物干预

由从事儿童心理专业的医师, 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药物治疗。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64例患儿中, 年龄6~14岁, 其中男22例 (34.38%) , 女42例 (65.63%) , 男女之比为1∶1.91;小学生38例 (59.38%) , 初中生26例 (40.63%) ;独生子女46例 (71.88%) , 非独生子女18例 (28.13%) ;0~4岁被寄养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家中18例 (28.13%) , 居住在城镇患儿39例 (60.94%) , 居住农村患儿25例 (39.06%) 。

2.2 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发生的因素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对学校产生恐怖的原因主要有患儿自身因素、家庭及学校因素, 见表1。

2.3 儿童学校恐怖症的临床特点

64例儿童恐怖症患儿早期均出现的躯体症状, 其中42例患儿 (65.63%) 症状出现后, 家长往往误认为躯体疾患而带孩子到综合医院进行各种检查并进行药物治疗均不见效, 最后选择来笔者所在中心就诊。部分患儿如家长劝其上学, 则出现情绪焦虑、哭闹等症状, 见表2。

2.4 儿童学校恐怖症的疗效

64例学校恐怖症的患儿, 均给予小剂量的抗抑郁及抗焦虑药物治疗, 配合心理护理干预, 通过电话或微信进行沟通及指导。经随访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的患儿中, 28例 (43.75%) 1周后重返学校、12例 (18.75%) 2周后重返学校、17例 (26.56%) 1个月后重返学校。经3个月随访后, 有1例 (1.56%) 小学生及6例 (9.38%) 初中生仍未返校。

3 讨论

儿童学校恐怖症的发生是由于多种心理因素所致, 尤其是与家庭环境、教育方式及亲子关系相关, 国内学者曾报道, 学校恐怖症多发生于性格胆小、易感的儿童, 父母关系不和、争吵、暴力、离异的家庭[5]。健全完整的家庭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良好的作用, 学龄期的儿童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 对中小学生来说, 家庭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这一时期奠定了他一生心理健康基础[6]。本文对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儿童学校恐怖症多发生于小学及初中阶段, 其主要原因多为患儿的性格内向、在校与同学交往不良、对学校环境不适应、小学高年级后寄宿在学校等。此外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学校恐怖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资料显示, 父母过分溺爱、对患儿期望值过高、亲子关系差、父母一方有焦虑情绪等, 易使患儿发生对学校的恐怖。患儿在校受到教师的体罚或训斥、受到同学体罚、初中阶段一向学习优秀的患儿因考试成绩排名落后, 是发生学校恐怖症的直接原因。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的患儿, 其临床主要的特点最初表现在上学日清晨诉说头痛、头晕、腹痛、腹泻、呕吐等躯体症状, 如不去上学症状立即消失, 节假日时症状不会出现。劝其上学则出现情绪焦虑、哭闹、扬言自杀等。

目前对儿童学校恐怖症的治疗, 多采用药物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家庭心理治疗[7,8]。本文对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制定了较详细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计划, 对患儿进行耐心的疏导、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家长如何正确的教育子女, 多次进行电话咨询及指导、配合小剂量的药物, 收到满意的效果, 使89.06% (57/64) 的患儿重返学校。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在当前我国急速的变革和竞争中, 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家庭和社会环境必然遭遇的各方面变迁因素的影响, 儿童学校恐惧症的发生已经进入多发、高发期, 并引起临床医生、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关注和重视。随着国内心理治疗事业的发展进步, 加上很多发达国家针对此问题的干预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改善儿童学校恐惧症这一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心理干预措施会日趋成熟。

参考文献

[1]静进.重视中国儿童少年心理卫生工作及相关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 2002, 40 (5) :257-259.

[2]钱昀, 施慎逊, 杜亚松.学校恐惧症的研究进展[J].上海精神医学, 2005, 17 (2) :112-114.

[3]陶国泰.儿童少年精神医学[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 1999:260.

[4]李雪荣.现代儿童精神病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264.

[5]邹小兵, 静进.发育和行为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80-282.

[6]翟静, 郭传琴, 刘贤臣, 等.学龄期儿童家庭因素与行为问题的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8, 12 (4) :220-223.

[7]梅竹, 任传波, 杜亚松.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260例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 2002, 6 (1) :95.

儿童患儿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心内科于2005年1月~2013年5月植入临时起搏器, 14例患儿, 男7例, 女7例;年龄4个月~11岁。均在我院心内科或儿科重症监护室住院。

1.2 起搏器植入方法

全部患儿均在我院DSA室 (德国Simenz公司) 进行。穿刺右侧股静脉置入5F动脉鞘管, 沿动脉鞘管经临时起搏导线放置在心室心尖部。稳妥固定临时起搏导线的体外部分, 然后连接临时起搏器, 根据患儿年龄和体重选择起搏频率、起搏电压和感知电压。设置完成后将患儿转入病房。

2 结果

植入临时起搏器原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 永久起搏器故障引起的阿斯综合征1例, 心跳骤停3例, 频繁室速室颤4例, 婴儿无休止性室速抗心律失常起搏1例, 窦性心动过缓引起阿斯综合征1例。临床诊断暴发性心肌炎9例, 先天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特发性婴儿无休止性室速1例, 重症手足口病引起的心肌炎2例, 永久起搏器故障引起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其中8例植入临时起搏器后, 患儿痊愈出院;5例植入临时起搏器后可见心脏电活动, 但无心脏机械活动, 患儿最终死亡;1例特发性婴儿无休止性室速植入临时起搏器后进行超速抑制起搏无效, 改用药物治疗后转为窦性心律。植入临时起搏器时长1h~19d。3例患儿出现并发症, 均为右股静脉附壁血栓, 植入临时起搏器的时长分别为3d、3 d和19d。

3 讨论

临时起搏器作为临床紧急情况的过渡和保护性措施, 临床常用于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和部分快速性心律失常[2,3,4,5]。安置临时起博器是一个有创的过程, 需要严密的评估其必要性和安全性。对于患儿来说, 临时起搏器的植入需麻醉科、放射科及心内科参与。术前由心内科医生和监护医生对患儿的整体病情做出详细的评估, 以决定其是否需要植入临时起搏器。

本文所报道的14例患儿, 其植入临时起搏器的原因覆盖了缓慢型心律失常和快速型心律失常。从例数上看, 暴发性心肌炎引起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是儿童植入临时起搏器的常见原因。快速型心律失常由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需要超速抑制起搏治疗时需要植入临时起搏器;或快速型心律失常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时, 预防突发心动过缓引起的晕厥可植入临时起搏器作为药物应用的保护性措施。永久起搏器置入后电池耗竭引起的阿斯综合征, 可使用临时起搏器作为过渡性保护措施。

本组14例患儿3例出现并发症, 且均为股静脉血栓形成。其形成机制可能与下列原因有关:基础疾病引起的高凝状态;动脉鞘管植入时间过长。植入临时起搏器后需定期观察下肢的颜色、皮温和肿胀情况。若发现下肢皮肤颜色发绀, 皮温降低或下肢较对侧肿胀, 需立即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以明确是否有血栓形成[6]。如果确诊有血栓形成, 可考虑使用溶栓药物。为了避免股静脉血栓形成可考虑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 同时尽量缩短起搏器保留的时间。

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植入临时起搏器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5年1月2013年5月本院植入临时起搏器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植入临时起搏器原因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 永久起搏器故障引起的阿斯综合症1例, 心跳骤停3例, 频繁室速室颤4例, 婴儿无休止性室速抗心律失常起搏1例, 窦性心动过缓引起阿斯综合征1例。临床诊断爆发性心肌炎9例, 先天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特发性婴儿无休止性室速1例, 重症手足口病引起的心肌炎2例, 永久起搏器故障引起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其中8例患儿痊愈出院;5例死亡;1例无效, 改用药物治疗后转为窦性心律。植入临时起搏器时长1h19d;3例患儿出现并发症, 其植入临时起搏器的时长分别为3d、3d和19d。结论植入临时起搏器是治疗儿童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 然后植入后需注意股静脉附壁血栓的形成, 可采用口服抗凝药物的方法进行预防。

关键词:深圳儿童医院,起搏器,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Harrigan, Chen TC, Moonblatt S, et al.R.A.Temporary transvenous pacemaker placement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J Emerg Med, 2007, 32 (1) :105-110.

[2]P Li, XX Zhao, X Zheng, et al.Arrhythmias after transcatheter closure of 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with a modified double-disk occluder:early and long-term results[J].Heart Vessels, 2012, 27 (4) :405-410.

[3]Tsai FC, Wang YC, Huang YK, et al.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 to terminate refractory ventricular tachycardia[J].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07, 35 (7) :1673-1676.

[4]Zalzstein E, Maor R, Zucker N, et al.Advanced atrioventricular conduction block in acute rheumatic fever[J].Cardiol Young, 2003, 13 (6) :506-508.

[5]Dung NM, Kneen R, Kiem N, et al.Treatment of severe diphtheritic myocarditis by temporary insertion of a cardiac pacemaker[J].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2, 35 (11) :1425-1429.

儿童患儿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1.1.1肥胖诊断标准

按照2004年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确定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选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判定,除外其他疾病所致病理性肥胖和肥胖综合征。

1.1.2 儿童和青少年MS的诊断标准

参考文献[2]的工作定义:收缩压和舒张压在同年龄同性别的第95百分位以上;血甘油三酯在第95百分位以上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第5个百分位以下;糖耐量损伤(IGT)或2型糖尿病。具备以上3项或3项以上者诊断为儿童及青少年MS。本研究高血压标准参考2000年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研究》中天津地区的年龄性别血压百分位表;甘油三酯为大于1.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小于1.03mmol/L;IGT或2型糖尿病参照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及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1.2一般资料

病例来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门诊就诊儿童。单纯肥胖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6~12岁,平均(10±1.2)岁;儿童MS患者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6~12岁,平均(11±1.0)岁;正常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例,年龄6~12岁,平均(11±1.2)岁,两组在性别、年龄上均无统计学意义。

1.3方法

(1)所有入选对象于清晨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Ml=kg/m2),标准血压计测量3次血压取均值;(2)所有入选对象经过禁食8~12 h后抽取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胰岛素水平;(3)所有入选对象经过禁食8~12 h后抽取静脉血,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

1.4统计学

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x)±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Bivariate相关分析,以Logistic回归判定自变量对因变量变化的贡献大小。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儿童肥胖和M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及其他指标的测定结果,见表1。

结果表明儿童肥胖组和MS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单纯肥胖组和代谢综合症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MS组明显高于单纯肥胖组P<0.05);MS组腰围、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儿童肥胖组(P<0.05)。

2.2临床常将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作为判断MS的指标。

MS相关指标数目增加对hs-CRP的影响,见表2。结果表明,随着符合MS判断指标数目的增多,he-CRP水平也增高,两者呈正相关。

注:*表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表示与儿童肥胖组比较,P<0.05;下同

2.3影响hs-CRP水平相关因素分析,见表3。

结果表明,hsCRP水平与BMI、腰围、血压、MS组分数呈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P<0.05)。

2.4 hs-CRP水平与各指标的Logistic回归分析

Logistic法分析结果表明,hs-CRP水平的显著影响因素依次为BMI(OR=1.170,P<0.05)、腰围(OR=1.141,P<0.05)。

3 讨论

CRP是机体受到损伤或各种炎症后,由肝脏合成并分泌的一种敏感的急性炎症时相反应蛋白,是机体重要的先天免疫防御分子之一。虽然儿童肥胖和MS的发病机制至今还不十分清楚,但大量临床及基础研究均表明低度炎症反应参与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3]。因此作为全身炎症反应的敏感标志物-CRP,其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检测技术改进,血浆CRP检测敏感度可达0.007mg/L(称之为hsCRP),为临床广泛开展CRP检测提供了可能。

Shin等[4]发现韩国儿童及青少年中,单纯性肥胖和超重儿童与正常体重儿童相比,其血浆CRP及TNF-α水平明显提高。我们研究表明儿童肥胖组CRP明显比正常对照组高,这与国外文献报道相类似。本研究还显示MS组CRP不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还明显高于儿童肥胖组,且有统计学意义。hs-CRP在单纯性肥胖组和MS组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且与MBI呈显著正相关。单纯性肥胖和MS都有肥胖这一特征,MS组腰围明显大于单纯肥胖组(P<0.05),这可解释hs-CRP的升高和程度区别。近来研究表明,内脏脂肪是重要的内分泌组织,可分泌大量的炎症因子,使机体处于低度炎症反应而参与MS的发病,许多炎症因子如IL-6、IL-1、TNF-α及CRP等对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代谢功能有损害作用,其中hs-CRP与MS关系尤为密切[5]。由于CRP受IL-6所调控,而1/3的IL-6是由脂肪组织所产生,所以患儿越肥胖体内IL-6量越多,hs-CRP值越高[6]。

近年来,有文献报道,肥胖与MS及其各组分密切相关[7]。从正常儿童到单纯肥胖,再演变成MS,反映了疾病从无到有、相延续并逐步加重的过程。这过程中hs-CRP变化可能具有预测作用。本研究表明,随着病情演变,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符合MS判断指标数量增多,hs-CRP水平也增高(正相关)。提示慢性炎症反应不仅影响MS的起病过程,还与MS严重程度相关,在其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hs-CRP在MS和单纯肥胖患儿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并与MS各判断指标密切相关,血清hs-CRP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及进展的有效指标。

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和代谢综合症患儿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40例儿童单纯性肥胖患者、40例儿童代谢综合症(MS)患者和40例正常儿童对照者,检测血压、体重、腰围、空腹血糖、胰岛素、高敏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单纯肥胖组和代谢综合症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MS组明显高于单纯肥胖组(P<0.05);(2)直线相关分析表明,hs-CRP水平与BMI、腰围、血压、MS组分数呈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P<0.05);(3)Logistic法分析结果表明,hs-CRP水平的显著影响因素依次为MB(IOR=1.170,P<0.05)、腰围(OR=1.141,P<0.05)。结论hs-CRP在MS和单纯肥胖患儿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并与MS各判断指标密切相关,血清hsCRP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及进展的有效指标。

关键词:儿童肥胖,代谢综合症,高敏C反应蛋白

参考文献

[1]Gunnell DJ Childhood obesity and adult candiovascularm ortality.a 57-y follow-up study based on the Boyd Orr cohort[J].Am J Clim Natr,1998,67(6):1111-1118.

[2]Weiss R,Dziura J,Burgent TS et al.Obesity and the metabolic syndram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N Engl M ed,2004,350:2362-2374.

[3]DasUN.Is obesity an inflammatroy condition-.Nutrition,2001,17:953-966.

[4]Shin JY,Kin SY,Jeung MJ,et al Serum adiponectin,C-reactive protein and TNF-alpha levels in obese Koream children.J Pediatr Endocrinol M etab Jan,2008,21(1):23-29.

[5]Corrado E,novo s.Evalu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J].J investig Med,2007,55(8):430.

[6]yudkin JS,Kumari M,Humphries SE,et al Inflammation,obesity,stress and coonary heart disease:is interleukin-6the link-Atherosclerosis,,2000,148(2):209-214.

上一篇:创先争优的理论思考下一篇:支护技术方式比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