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患儿(精选3篇)
高危患儿 篇1
手足口病 (hand foot mouth disease, HFMD) 是国家法定报告丙类传染病, 系多种肠道病毒引起, 常见柯萨奇病毒病毒A16型、肠道病毒71型。以发热和手、足、口等部位皮疹、疱疹为主要特征, 部分患儿伴发心肌炎、肺水肿等。重症患儿病情发展迅速, 若加控制可致死亡[1]。在我国, 小儿手足口病呈现“早、快、重”的特点, 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威胁到儿童的健康成长。本研究对广东省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 (以下简称“我院”) 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临床观察, 通过总结发病特征、治疗方案的研究, 为该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1年8月我院3693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2382例, 女1311例, 年龄3个月~5岁, 其中<3岁2982例, 3~5岁711例。按照病程严重程度分为:普通组3608例, 男2315例, 女1293例;<3岁2934例, 3~5岁674例, 平均年龄 (4.3±1.6) 岁;发热3530例, 体温37.6~38.5℃者2997例, >38.5~39.0℃者533例;热程5~8 d。重症组85例, 男63例, 女22例;<3岁48例, 3~5岁37例;平均年龄 (4.2±1.3) 岁;发热79例, 体温37.6~38.5℃者42例, >38.5~39.0℃者31例, >39.0℃者12例;热程5~8 d。见表1。
1.2 排除标准
(1) 病史资料不完整者; (2) 既往有运动、精神发育较同龄儿落后者; (3) 先天性心脏病、肺部发育不良者; (4) 慢性基础疾病者; (5) 入院时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者。
1.3 重症高危诊断标准
所有患儿均符合《诸福堂实用儿科治疗指南》中关于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及《手足口病诊疗指南》中手足口病高危病例的诊断标准[1]: (1) 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臀部疱疹伴发热症状, 并发神经系统受累、呼吸系统循环障碍, 表现为精神差、嗜睡、谵妄、头痛、呕吐、肢体抖动、肌阵挛、惊厥等, 体征可见脑膜刺激征,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2) 大多数患儿呼吸困难、发绀、肺部湿啰音; (3) 心率增快或减慢、高血压或低血压、面色苍白、末梢循环不良; (4)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 (WBC) >17.5×109/L, 嗜中性粒细胞≥60%; (5) 脑脊液异常和血糖增高; (6) 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1.4 治疗方法
普通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7.5 mg/k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 (1 mg/m L) , 静脉滴注, 1次/12 h, 同时给予抗病毒及维生素C、维生素B2对症治疗。
重症组患儿在普通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IVIG) 静脉注射, 总量2 g/kg, 分2 d给予。颅内高压者加入20%甘露醇1~2 g/ (kg·次) , 20~30 min静脉推注。必要时加用白蛋白、速尿、气管插管、正压机械通气。患儿出现面色苍白、心率加快或减慢、脉搏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发绀、血压升高或下降等循环受累症状时采用快补慢脱。最好采用丙球蛋白、血浆等, 纠正循环障碍;在补充有效循环血量后, 酌情给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血管活性药物。患儿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出现呼吸障碍, 应及时气管插管, 使用正压机械通气。
1.5 疗效评定
痊愈:体温恢复正常, 疱疹干燥结痂无渗液, 无咳嗽、咽痛;好转:疱疹大部分干燥结痂, 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减轻。无效:手足肌肤, 口咽部疱疹增多, 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 (痊愈+好转) /总人数×100%
1.6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惊厥和 (或) 昏、发热时间、皮肤花纹状、四肢皮肤末梢凉、血压等临床表现;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的WBC、血糖、乳酸、动脉血二氧化碳总量 (TCO2) 、肌酸激脢 (CK-MB) 等水平及心电图、X线胸片检查情况;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比较
重症组惊厥和 (或) 昏迷、皮肤花纹状、四肢皮肤末梢稍凉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1) ;普通组发热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重症组收缩压>130 mm Hg (1 mm Hg=0.133 k Pa) 、心率>130次/min患儿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组,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2.2 两组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普通组患儿WBC、血糖及乳酸水平均低于重症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678、4.301、3.582, P=0.0245、0.0096、0.0248) 。见表3。
注:1 mm Hg=0.133 k Pa
注:WBC:白细胞;TCO2:动脉血二氧化碳总量;CK-MB:肌酸激酶
2.3 两组患儿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
所有患儿均接受心电图检查, 异常者1443例, 占39.1%。普通组异常率低于重症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946>0.05) , 其中重症组窦性心律过速23例, ST段异常17例。见表4。
2.4 两组患儿X线胸片异常情况分析
X线胸片检查发现, 普通组双肺纹理增粗者占25.9%, 肺部炎性改变显示片絮状阴影者占7.4%, 与重症组 (27.1%、5.9%) 比较, 两组异常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5。
2.6 治疗效果分析
普通组痊愈率为66.0%, 总有效率为96.4%, 无一例死亡。重症组痊愈率为38.8%, 总有效率为81.2%, 死亡3例, 主要因病情发展较快, 入院时已经出现呼吸衰竭。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χ2=49.225, P<0.01) 。见表6。
3 讨论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 病原体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肠道病毒71型以及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手足口病0~5岁好发, 其中0~3岁为发病高峰期[2]。怀疑与此年龄阶段内儿童个人卫生意识尚未健全有密切关系, 且0~5岁儿童缺乏EV71保护性抗体, 故而易感。本次研究所选的患儿中男106例, 占66.3%;女54例, 占33.8%, 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 与谭玉霞等[3]的报道一致, 这可能与男孩好动有关, 其暴露机会与感染概率高。发病后, 患儿可表现为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臀部疱疹, 疱疹内含少量液体, 可有炎性红晕, 或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普通病例大多在1周内痊愈, 预后良好。部分患儿往往因病程迁延, 发展为重症病例, 临床上多见于3岁以下的患儿。本次研究的重症患儿中, ≤3岁88例, 占83.0%, 3岁以下患儿发展为高危重症的概率显著较高。重症病例病程大多超过5 d, 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肢体抖动、肌肉痉挛等症状, 甚至出现惊厥谵妄、昏迷等神经系统表现。本研究中, 普通组平均发热时间为 (1.62±1.17) d, 较重症组的 (5.81±1.78) d显著缩短。普通组惊厥和 (或) 昏迷者1例 (3.3%) ;重症组11例 (10.4%) ;提示, 重症组惊厥、昏迷比例高于普通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患儿循环系统也会受到影响, 出现冷汗、皮肤花纹状、四肢末梢冰凉, 指端发绀等表现。呼吸系统则多表现为咳嗽、呼吸浅促、口唇发绀等。本资料中, 普通组未出现皮肤花纹, 四肢末梢变凉9例 (16.7%) ;而重症组皮肤花纹21例 (19.8%) , 四肢末梢变凉60例 (56.7%) , 两组循环障碍症状发生率也具有显著性差异。病情发展迅速的患儿, 会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肺循环障碍, 甚至死亡。在临床诊断中, 这些症状往往会被忽视, 导致患儿病情诊治延误。因此, 神经受累阶段, 应当严格掌握普通型与重症型患者的典型特征, 把握重症的预警指标, 尽早发现、尽早救治。目前, 有不少研究报道认为, 血乳酸增高可作为重症手足口病指标[4]。血乳酸是糖代谢过程中的产物, 在机体缺氧环境下, 血乳酸会不断积累、增高。重症手足口病酸碱紊乱复杂, 由于进入液量少、尿少、末梢循环障碍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而患儿呼吸系统内呼吸浅、慢的变化, 致使机械通气量少、潮气量少, 也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本资料中, 普通组乳酸水平为 (1.81±0.82) mmol/L, 重症组为 (2.29±1.82) mmol/L, 由此可见重症患儿的血乳酸显著升高。对患儿血乳酸水平的检测, 能够有效反映患儿病情的进展, 确定患儿是否存在酸中毒, 使治疗更具有针对性。
有学者提出, WBC>15×109/L、血糖升高、胸部X线片异常、心电图改变为重症手足口病的高危险因素[5]。本次研究所选患儿的资料显示, 普通组WBC为 (9.32±3.01) ×109/L, 重症型为 (10.14±3.65) ×109/L,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45) 。两组患儿血糖均有增高, 而重症型患儿血糖为 (8.51±4.71) mmol/L, 高于普通型患儿的 (7.00±2.98) m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96<0.05) 。建议, 临床上严格监测患儿的WBC、血糖指标, 准确诊断疾病的进展程度。此外, 普通组心电图异常率为38.9%, 重症组异常率为47.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946>0.05) 。而X线胸片检测发现, 普通组患儿肺部纹理增粗、肺内片絮状模糊阴影等异常变化18例 (33.3%) , 重症组异常36例 (34.0%) , 两组异常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999年前后, 台湾、澳大利亚等地区EV71流行时, 均选择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 并证实丙球蛋白EV71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有一定的疗效[6,7,8]。在神经受累阶段, 要密切观察患儿WBC计数、血糖水平、血压、心率及末梢循环的变化, 尽早应用丙球蛋白[9]。我院对普通病例的治疗, 采用退热、抗病毒的治疗, 并保证饮食清淡、避免交叉感染[10,11]。而重症患者增加丙种球蛋白, 对于颅内高压患儿, 给予甘露醇、速尿脱水降压, 呼吸、循环衰竭者, 全程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及末梢循环, 需及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在补充血容量后, 如仍有四肢末端循环不良, 血压不稳定表现, 可酌情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等血管活性药物, 以维持内环境平衡, 保护重要脏器[12,13,14]。但舒血管药物应用应当慎重, 避免血压降低过度。普通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 重症型为82.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重症组死亡3例, 其病情发展迅速, 入院时已经出现呼吸衰竭。
综上所述, 手足口重症高危患儿病情较为典型, 发展迅速, 血糖、血压、WBC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此外, 部分患儿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也会受到影响, 故而临床上应当积极干预, 阻止疾病向重症发展。
摘要:目的 总结手足口病 (HFMD) 重症高危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1年8月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3693例HFMD患儿的临床资料, 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普通组3608例, 重症组85例。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结果 HFMD高危重症患儿病情较重, 更易惊厥和 (或) 昏迷, 皮肤四肢末梢较凉, 皮肤多呈花纹状, 其发热病程更久, 血压及心率较普通HFMD高;普通组白细胞 (WBC) [ (9.32±3.01) ×109/L]、血糖[ (7.00±2.98) mmol/L]及乳酸水平[ (1.81±0.82) mmol/L]均低于重症组[ (10.14±3.65) ×109/L、 (8.51±4.71) mmol/L、 (2.29±1.82) mmol/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678、4.301、3.582, P=0.0245、0.0096、0.0248) ;普通组总有效率为96.4%, 明显高于重症组 (81.2%) ,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χ2=49.225, P<0.01) 。结论HFMD重症高危患儿病情发展迅速, 血糖、血压、WBC均升高, 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均受到影响, 故临床上应当积极干预, 阻止疾病向重症发展。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高危型,救治,疗效观察
高危患儿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90例患儿来自本院2000年1月-2013年6月急诊及住院患者, 男64例, 女26例;年龄3.2~15.6岁, 平均10.8岁。初诊时诊断符合轻度颅脑损伤[2], 有闭合性头部外伤病史,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CS) 评分13~15。患儿排除凝血功能异常。按CT扫描结果分为颅内出血组和非颅内出血组。
1.2 方法
1.2.1 临床资料的收集
设计统一的调查表, 入院时对患者的性别 (男→1, 女→0) 、年龄、现病史及既往外伤史 (有→1, 无→0) 等相关资料进行收集。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 如头痛 (有→1, 无→0) , 呕吐 (有→1, 无→0) , 意识丧失或失忆 (有→1, 无→0) , 外伤后癫痫发作 (有→1, 无→0) 以及某些体征如颅骨骨折 (有→1, 无→0) 和瞳孔散大 (有→1, 无→0) 。
1.2.2 危险因素判定
危险因素确定参照文献[3]进行。头痛定义为新出现的扩散性或局部头痛;呕吐为创伤发生后出现的任何呕吐现象;意识丧失或失忆为意识短暂丧失或持续顺行性遗忘, 即使GCS评分正常;癫痫发作为创伤后明确或可疑的癫痫发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与出现颅内出血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轻度颅脑损伤患儿颅内出血发病率分析
90例轻度颅脑损伤患儿中发生颅内出血24例, 发生率为26.7%。颅内出血患儿中, 男19例, 女5例, 年龄 (7.2±2.4) 岁, 与非颅内出血组比较, 颅内出血组患儿年龄小,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轻度颅脑损伤患儿临床表现与发生颅内出血的相关性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癫痫发作、意识丧失或失忆、颅骨骨折和瞳孔散大在轻度颅脑损伤患儿颅内出血和非颅内出血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性别、既往外伤史、头痛和呕吐在两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轻度颅脑损伤患儿出现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
以单因素分析时独立性较好且与颅内出血相关的因子为自变量 (X) , 以颅内出血为因变量 (Y) , 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意识丧失、颅骨骨折和瞳孔散大为轻度颅脑损伤患儿出现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见表2。
3 讨论
轻度颅脑损伤 (MHI) 是急诊常见的伤害之一, 轻度颅脑损伤患儿很少会出现神经损伤, 但仍有颅内损伤的风险。出现局灶性创伤性脑损伤 (TBI) 常可检测到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脑出血等[4,5]。儿童脑外伤的伤情程度与实际脑损伤程度不一定相符, 因而研究临床表现中与轻度颅脑损伤患儿出现颅内出血有关的高危因素, 在临床快速做出有否ICH的诊断,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中, 90例轻度颅脑损伤患儿中发生颅内出血24例, 发生率为26.7%, 与其他报道类似[6]。与非颅内出血组比较, 发生颅内出血患儿年龄偏小 (P<0.05) , 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能与较小患儿受伤时无法及时形成自我保护有关, 但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剔除了年龄因素, 认为年龄并非发生ICH高危因素。
多个研究结果对各种临床表现和体征对MHI颅内出血预测风险价值评价不一, 有研究[7,8]认为头痛和创伤后呕吐可以作为预测MHI及与创伤有关的脑CT扫描异常的因素, MACK等[7]证实头痛是低风险预测因素, 而有研究认为头痛和呕吐不能作为预测风险因素, 本研究中头痛与呕吐在ICH和非ICH组患者中不存在差异 (P>0.05) , 认为头痛和呕吐虽然不是发生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 但仍可作为病情评估的重要依据。在某些研究中[9]意识丧失或失忆亦是预测异常外伤相关脑CT扫描的因素, 但亦有相反的研究结果, SMITS认为临床表现的变化如意识丧失、呕吐、头痛和记忆丧失与颅内损伤严重程度并无相关[10], 亦有研究[11]认为即使临床表现无异常发现的患儿仍有可能存在颅内损伤, 而CT扫描是唯一可信的诊断工具, 研究表明[12,13]多达28%的昏迷儿童或有短暂失忆的患儿均可以在CT扫描时检测到异常, 其中2%~8%的轻度颅脑损伤患儿临床症状可能与检测结果不符, 但均需接受外科治疗。本研究中出现意识丧失或失忆的患儿23例, 其中10例 (43.5%) 有颅内出血, 而意识丧失或失忆为MHI患儿出现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癫痫发作虽在单因素分析中存在差异 (P<0.05) , 但在多因素分析中被剔除, 可能与 (1) 儿童脑皮层发育尚不完善, 对脑皮层抑制能力较低; (2) 癫痫较常见, 导致临床症状突出有关[14]。
本研究中颅骨骨折和瞳孔散大为轻度颅脑损伤患儿出现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儿童硬脑膜窦与颅骨内板附着牢固, 在颅骨骨折时容易被撕裂而引起出血;且儿童颅骨骨折处板障出血易引起硬膜外血肿;颅骨骨折可能造成一过性颅内压增高, 可引起静脉压上升, 亦可导致静脉窦或窦汇损伤出血[15]。在颅骨骨折的MHI患儿, 尤其是枕部或枕顶部着地患儿, 即使没有发现颅内出血或仅有少量出血, 均应严密观测其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状态, 根据病情进展及时调整诊治方案。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内积血易导致脑积水发生。瞳孔变化是判断颅内出血的重要体征, 出现颅内出血, 导致动眼神经麻痹, 则该侧瞳孔逐渐散大[16]。颅内出血或颅骨骨折造成急性脑受压时, 可能出现一侧瞳孔逐渐散大, 对光反应迟钝。因而对MHI患儿除了密切观测生命体征变化, 瞳孔变化的观察亦有提示病情的作用。
其他某些症状可能也可预测颅内出血的发生, 如头晕、嗜睡、意识混乱等, 但在儿童中比较难于收集到这些可靠信息, 因此未被提及。总之识别颅内出血高危因素, 可以早期筛选出可疑患儿进行及时监控和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轻度颅脑损伤 (MHI) 患儿出现颅内出血 (ICH) 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MHI患儿, 分析其出现颅内出血可能的有关高危因素。结果 90例MHI患儿中发生颅内出血24例 (26.7%)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初诊时年龄、癫痫发作、意识丧失或失忆、颅骨骨折和瞳孔散大在MHI患儿ICH和非IC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经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 意识丧失或失忆、颅骨骨折和瞳孔散大为轻度颅脑损伤患儿出现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 识别发生颅内出血高危因素, 可以早期筛选出可疑患儿, 进行及时监控和治疗。
高危患儿 篇3
资料与方法
收治脑瘫高危患儿100例。纳入标准:年龄≤3岁;既往病史中具有1项及以上脑瘫高危因素;摄食功能障碍,面部肌肉痉挛,口腔闭合困难,咀嚼、吞咽运动困难等;未确诊为脑瘫;家属知情同意合作。排除标准:Koup指数>18的肥胖患儿;伴有其他器质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患儿;从医性较差,中途退出或数据不完整的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在随访过程中干预组失访2例,共收集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干预组男27例,女21例,平均月龄(6.57±2.41)个月。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月龄(5.95±3.03)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方案:两组患儿均建立健康档案。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脑瘫高危患儿喂养护理,并对家属开展相关健康宣教工作,包括喂养家属的喂养患儿时的体位、姿势、时机、器具等注意事项[4]。干预组在常规宣教基础上,对喂养家属进行口腔按摩刺激法技能的培训,指导其在喂养过程中对高危患儿进行口腔按摩刺激训练[5],包括:①按摩患儿口周肌肉;②刺激口腔感觉;③开展舌部运动训练;④咀嚼能力锻炼;⑤吞咽训练等。操作训练频率:第1个月:2次/d;第2个月:1次/d;第3个月:隔日1次。操作训练于餐前进行,时间5~10 min为宜。密切观察患儿饮食情况并详细记录,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的方式,每月1次,持续随访半年,追踪患儿在饮食及生长发育方面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
观察评价指标:追踪收集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儿饮食情况及生长发育指标。采用自制的脑瘫高危患儿饮食行为评价表对患儿的饮食行为进行评价,包括评价患儿饮食行为(10项)和摄食行为(10项),共计20个条目,总分20~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儿饮食行为越好。采集患儿不同时期BMI,制作生长发育情况表。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脑瘫高危患儿饮食干预后行为情况调查:干预组饮食行为评分在干预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脑瘫高危患儿生长发育情况:干预组身高在干预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BMI在干预后1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BMI在干预后3个月、6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讨论
脑瘫高危患儿在前期高危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出现相应的大脑损伤或功能下降,并造成口腔和进食功能障碍,包括进食技能欠缺、口腔运动协调性降低及食物敏感度、辨别度降低等问题,给患儿的合理饮食喂养带来困难[6]。覃洪金等建议,患儿营养饮食行为问题的早期发现对患儿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7]。脑瘫高危患儿家长是长期地、不间断地直接参与患儿康复锻炼的重要人物,其康复技能培训对高危患儿的成长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8]。但目前调查发现脑瘫高危儿家属非常缺乏喂养的相关知识。口腔周围按摩可以促进口周肌肉、神经的发育,协调口腔各种反射功能,促进吞咽及咀嚼功能恢复。
本研究对主要喂养脑瘫高危患儿的家属进行口腔按摩刺激的培训及操作,结果发现,此项技术对促进患儿饮食行为的改善以及患儿BMI的增长及不同时间段身高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在实践中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改善脑瘫高危患儿饮食行为、促进生长发育中的效果。方法:收治脑瘫高危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婴儿照护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腔按摩刺激法,比较两组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儿饮食情况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干预组饮食行为评分在干预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干预组BMI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早期喂养护理干预措施对促进脑瘫高危患儿饮食行为、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脑瘫,护理干预,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张荣洁.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5):78-79.
[2]王陈军,梁莉丹,罗张瑜.饮食行为护理干预对脑瘫高危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6,15(3):248-250.
[3]秦华.脑瘫早期干预知识及制约患儿早期干预实现原因的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15,44(31):4420-4422.
[4]王晓.运动功能训练在高危脑瘫患儿中的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2):241-242.
[5]覃洪金,黄任秀,罗雪梅,等.口腔按摩用于脑瘫高危儿摄食行为干预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2,11(12):1130-1131.
[6]刘一苇,丁志勇,梁莉丹,等.脑瘫高危儿家属添加辅食的全程健康教育[J].护理学报,2012,19(8):77-78.
[7]覃洪金,黄任秀,罗雪梅,等.脑瘫高危患儿饮食行为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8):94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