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制度

2024-09-12

对策制度(精选12篇)

对策制度 篇1

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 各种矛盾日益暴露, 土地问题尤其如此。近年来, 土地行政案件居高不下, 群体性土地纠纷时有发生, 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通过深化改革, 推进土地制度完善和创新。

我国土地制度的问题

(一) 土地权属及转移制度的问题

1、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含义残缺不全。《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 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 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 也属于集体所有。”《土地管理法》等国家法律也有类似的规定。显然, 就现行的法律规定而言, 我国目前只有两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即土地的国家所有制和土地的农村集体所有制。但是, 《宪法》第十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土地管理法》第二条第四款亦规定:“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这是我国关于土地所有权转移的法律规定。从这些规定中, 可以看出我国土地所有权转移的强制性和单向性, 即只能由国家征用集体所有的土地而不能反过来。这与《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是矛盾的。《民法通则》第七十一条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按照《民法通则》这一条的规定,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所有权实际上是一种不完整的所有权。其所有权受到的限制包括:它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将自己所有的土地卖给另一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哪怕另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愿意出比国家征用土地更高的价钱;其次, 它不能购买其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 更不能购买已经变为国家所有的土地, 无论它多么有钱!再次, 它不能将自己的土地卖给有钱的个人。也就是说,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所有权是不包括处分权的。《宪法》也好, 《土地管理法》也好, 或者其它与土地所有权有关的法律也好, 所规定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 实际上是一种临时土地占有、使用和受益权, 并不包括处分权。如果我们一定要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称为所有权的话, 那它与国家的所有权是不平等的。

2、土地征用权被滥用。土地征用的前提是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但是, 由于《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 需要使用土地的, 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 因此单位和个人的建设已经被视做公共利益。同时, 由于法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具有土地征用权, 使土地征用权被滥用并变成了地方政府用作聚敛财富的手段;法律还直接规定国家对被征用土地的补偿标准, 使土地的集体所有者在其土地被征用时丧失讨价还价的权利。地方政府在征用农村集体土地时的补偿标准是死的、是有上限的, 但当这块被征用的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时候, 其价值 (这里仅指一定期限使用权价值) 就没有标准了, 就没有上限了, 地方政府可采取拍卖的方式出让给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只要受让人愿意出最高的价钱。这是造成土地征用事实上已经被地方政府用作聚敛财富手段的根本原因。

土地征用权被滥用的结果, 一是导致国家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 全国土地供求矛盾进一步恶化;二是使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越来越少, 从而在中国产生了新的阶层, 即“失地农民”。三是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据业内专家估计,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 土地出让、转让所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 最保守的估计每年也达100亿元以上。四是滋生腐败问题。据国土资源部初步统计, 仅2002年, 全国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达71万件, 涉及土地面积12.2万公顷;对土地违法责任人给予行政或党纪处分的3433人, 刑事处罚的363人。

(二) 土地权属转移补偿制度的问题

现行国家法律规定的征地补偿费只有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四项。土地补偿费是对土地所有权 (田底权) 的补偿, 因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而留归集体经济组织, “主要用于发展集体生产和安排因土地被征用造成的多余劳动力的就业, 也可部分用于不能就业人员的生活补助和公共福利事业”;青苗补偿费、附着物补偿费是对征地时地上的青苗或附着物的补偿, “属于个人所有的, 应按标准如数支付给个人, 属于集体所有的不得分发给个人”;安置补助费, “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 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单位安置的, 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不需要统一安置的, 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的农民承包经营土地的期限是30年以上 (“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 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 , 从土地被国家征用时算起农民至少还有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承包经营期权, 国家现行法律法规没有规定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未了期权的补偿, 显然很不合理。由于农民丧失的土地经营期权得不到补偿, 因此, 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如今的失地农民会越来越穷!因为他们原有的赖以生存的土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并且以法律的名义被掠夺, 而这种掠夺却实实在在是国家或政府所为。

(三) 土地使用权制度的问题

土地的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 是由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的。与此同时, 国家法律又承认建筑物可以由自然人也即私人所有。而私有的建筑物却不可能成为空中楼阁, 它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土地之上。房屋与其所占用的土地本来是不可分割的, 如果硬要分割的话, 那只能将房屋拆除。但拆除后的房屋将不会再有任何使用价值, 除非你将自己的房子装上轮子!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权法》第一百四十九条关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 自动续期”的规定, 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房屋所有权与土地所有权主体分割的问题。由此带来了难以调和的矛盾:政府可以随时出让房屋下面的土地使用权, 取得该块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开发商立即拥有将他人房屋拆除的权利!由于政府在出让土地使用权时有巨额利益回报, 从而使政府在房屋拆迁时总是以法律的名义站在开发商一边, 导致被拆迁房屋的所有人的权利受到严重侵犯。

(四) 土地双层经营制度的问题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 “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 “土地承包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依法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 讨论通过承包方案……”。这些法律规定涉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宪法》、《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国家法律也有提及)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农村双层经营中的集体经营层次三个概念。同时,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和《物权法》第一百三十条、第一百三十一条还分别规定, 承包期内发包方 (人) 不得调整和收回承包地。

实践中碰到的问题: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缺乏法律地位和法人资格。对照《民法通则》有关法人的规定,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无法归入任何一个法人类别。由于国家没有出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专门性法律, 该组织在登记、发证等方面无法可依, 组织地位得不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同, 在申办法人代码证、银行开户时往往碰钉子, 经济活动中的其他法人主体也往往不承认或不信任它。《农村土地承包法》还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 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 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发包”, 这个规定又产生新的问题, 即农村土地究竟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所有还是属于村民自治组织成员集体所有?众所周知,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端于解放初期农民带着土地、耕畜、农具等私有财产入股的生产合作, 村 (居) 民自治组织按照公民落户的社区而设置, 因此农村土地理应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所有。法律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由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发包, 即可以由非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发包, 显然在法理上是错误的, 一些地方的干部群众因此模糊了村民自治组织与集体经济组织的本质区别, 这是导致土地等集体资产权属关系混乱、权属纠纷时有发生的根本原因。二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无法可依。在广大农村, 由于村民自治组织的成员与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混合居住在同一社区, 且改革开放后社区内村民自治组织成员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户口去留、迁入迁出等情况经常发生、复杂多样, 而国家法律却至今未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作出具体明确表述, 因此在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过程中, 如何界定“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 即如何界定土地承包经营权“谁有份”, 成为广大基层干部群众面临的最头痛的问题, 一些地方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争要土地承包经营等权益, 一些地方“出嫁女”等特殊群体在土地等集体资产中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引发了农村许多经济纠纷。三是双层经营中的集体经营层次有名无实。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当农村改革已成燎原之势时, 党内和群众中的左倾思想还十分浓厚, 对于农民搞包产到户非议相当多。在生产力方面, 指责包产到户破坏了水利设施、拖拉机等现代生产要素, 农业现代化进程受阻;在生产关系方面, 认为搞大包干是走回头路, 最典型的语言是“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为了回击来自于左倾思想的攻击, 排除对于农村改革的各种干扰, 中央提出了“双层经营”理论。该理论对于指导农村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功不可没。但是, 二十多年后我们回过头评价, 这个理论的产生并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它虽然吸收了当时国内外关于农业家庭经营理论的研究成果, 但对于集体经营层次并没有令人信服的理论阐述, 实践中也几乎让人“看不见, 摸不着”。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两个层次发展失衡, 存在只“分”无“统”的不良倾向, “统”层的功能弱化甚至缺失, 集体经济没有实力, 有的处于“空壳”状态, 无力组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无力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种形式的配套服务。四是农户家庭丢荒承包地情况时有发生。近年来, 尽管农产品价格逐渐提高, 但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居高不下, 农业比较效益仍然低下,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或经商较多, 有的甚至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 由于法律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和收回承包地, 导致土地丢荒问题的发生, 在人多地少的地方这个问题还比较严重, 加剧了我国农业用地紧缺的矛盾。五是征地补偿费留在集体经济组织分配、使用、管理的法律规定难以执行。一般情况下, 国家不可能对一个集体经济组织全面实施征地, 而仅是征用其中部分甚至个别农户的承包地。由于被征承包地农户的个别性与土地补偿费留在集体由全体农民分享的广泛性产生矛盾, 如果土地补偿费留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全体农民分享, 显然必须重新调整承包地给被征地户耕种。对此, 许多政府官员和农村干部既嫌调地工作麻烦, 又害怕违法而不敢干。被征地农户因得不到调地耕种而被迫“要回”土地补偿费, 因此征到谁的承包地土地补偿费就得归谁。

完善土地制度的对策

(一) 改革土地利用管制制度。国家对土地的管理, 归根到底是对土地利用的管理, 其目的是使土地的利用更节约、更合理、更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等。而土地的合理利用取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与土地的所有制性质没有任何关系。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 土地的面积不会因为它的所有人改变而增大, 也不会因为它的所有人改变而更有利用价值。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否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享有土地所有权。只要土地利用符合总体规划, 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也可以作为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的一部分, 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也可以有偿出让,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国家之间的土地也可以相互流通。基于此, 任何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拥有建筑物所有权的同时也可以拥有其建设物下面的土地所有权。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等民事法律的规定, 所有权应当是平等的, 其转移也只能依所有权人的意志而定。我国的民法也好商法也好, 如果标的物转让的双方当事人在转让时有一方带有强迫性, 将成为该标的物转让行为无效的理由。既然国家法律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成为土地的所有人, 就应当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国家平等的土地所有权。

国家对土地管理的法律应当属于行政法,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转让不应由行政法来过分干预。与其它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一样, 土地权属的流通也应受民事商事法律的调整。当然国家可作适当限制:比如不能将土地卖给外国政府或外国的组织、土地权属的变更应通过登记等。

在一个主权国家中, 无论某块土地的所有权归集体或者归个人, 它都不可能被权利人置于这个国家的主权管辖之外。说到底, 这些土地最终都归国家, 作为具体所有人的集体或个人只不过是这个国家法律意义上的所有人罢了。土地所有权的归属, 实质上并不影响政府对土地使用的管理, 只要这块土地在一个国家的主权管辖区之内。

(二) 改革土地权属转移补偿制度。“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 (土地征收与土地征用具有相似性, 本文不展开论述) , 这一点无可非议。但是, 国家对土地实行征用时, 一要提高土地补偿费标准。现行法律规定“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 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 这个规定的补偿标准显然过低, 因为政府付出的土地补偿费与其拍卖土地所得的收入太过悬殊;农民的土地被国家征用后, 丧失的是永久的权利, 而国家征用土地后出让的仅仅是一定年限的使用权, 永久权利并不丧失。因此, 必须大幅度提高土地补偿费标准。二要增加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未了期权的补偿项目。建议以法定承包经营的年数减去国家征地时农民已承包经营了的年数, 乘以征地前三年该地承包经营纯收入, 再乘以适当的调节系数, 对农民承包经营未了期权进行补偿, 并鼓励农民将承包经营未了期权补偿费用于转产转业。三要增加“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这是《物权法》第四十二条的新规定, 必须严格依法办事, 不得再由集体经济组织从土地补偿费中支付。有条件的地方, 还要尽快实现被征地农民与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待遇平等对接。同时, 国家不能把单位和个人的建设视做公共利益。今后除国家因公共利益需要而可以对农村土地实行征用征收外, 任何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需要使用农村土地, 应一律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办理, 由需要用地者直接与土地所有者进行讨价还价;还应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入股、土地租赁等形式参与营利性项目投资, 使农民从中获得长期分红。

(三) 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是亿万中国农民的创造和选择, 已被历史证明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应长期坚持不动摇。但鉴于前述的问题,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1、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集体经济。关于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目标, 邓小平同志曾经作过高屋建瓴的描述:“中国农村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与发展, 从长远的观点看, 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 是废除人民公社,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 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 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 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 是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 为我们未来站在怎样的高度看待和解决“三农”问题定下了基调。各级政府应当遵循胡锦涛总书记“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 从财政、银信、税收、保险等方面支持农村早日实现邓小平同志所描述的第二个飞跃——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 一方面大力扶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另一方面大力扶持发展集体经济, 以完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2、禁止承包地丢荒。可以考虑对丢荒1年以上的承包地按丢荒年数收取适当的土地荒芜费。通过适当收取土地荒芜费, 促使外出打工、经商或将全家户口迁入小城镇而导致承包地丢荒的农户, 自己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 将承包地交由愿意种田的农户耕种;或允许发包方与承包地丢荒农户充分协商, 按照依法、有偿的原则, 由发包方在对农户承包经营期权进行补偿的基础上, 整合土地资源, 实行集体统一经营, 发展集体经济, 或通过公开招投标等途径流转给种养大户、企业经营, 通过种养大户、企业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规模农业生产, 形成“一村一品”规模经营, 提高土地利用率。

3、允许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过法定民主决策程序调整承包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承包期内, 少数农民承包地被征用且土地补偿费留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全体农民共同分享的, 应当允许适用《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规定的“因自然灾害严重毁损承包地等特殊情形”, 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对农户承包地进行适当调整。但是, 分配、使用、管理土地补偿费以及调整承包地的方案, 必须按照法律规定, “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 并报乡 (镇) 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承包合同中约定不得调整的, 按照其约定”。

(四) 完善与农村基层组织及其成员有关的法律。一是现行《民法通则》规定的法人无法涵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建议对该法进行修改, 增加“合作社法人”类别。二是现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与《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农业法》等国家大法对村 (居) 民自治组织与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规定存在一些矛盾、模糊或混乱, 建议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行修改, 以确保农村基层组织各司其职、有序运行。三是出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建议在该法中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登记发证等事项, 并对该组织的成员资格作出具体表述。

参考文献

[1]杨德寿《现行土地制度批判》, 来源www.66wen.com

[2]徐祥临《关于重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 载《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01年第1期

对策制度 篇2

问题:

(一)对规章制度的学习重视不够。

每年上级检察机关与党委政府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出台,而基层检察院平时专注于完成上级机关和党委政府下达的业务培训和政治理论学习任务,对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相对较少。如某基层检察院,2005至2007年均修订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但3年来组织干警学习的只有3次,平均每年才有1次,而每年集中学习业务知识和政治理论知识的时间不少于15次。由于安排的学习时间不够,个别干警对成册的规章制度理解不深,影响了制度的贯彻和执行。

(三)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不高。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规章制度的落实需要人的自觉遵守。目前基层检察院在规章制度的执行上随意性较大,执行不够严谨。如《车辆管理制度》,每个基层院都开展了“违规驾车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等专项治理整顿活动,签订了责任状或安全承诺书等,但是在行车方面还是出现不少问题。一是超速行驶。某基层院在职干警40人,一年中就有10人开车超速行驶,占全院干警的25%;二是行车时打手机。据调查,某基层院有半数以上的干警在行车中有过打手机的现象;三是出车前不进行安检。目前基层院专职司机少,外出办案时大多是干警自己开车。有的干警为了赶时间不对车辆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有的干警是因为不懂技术不知该从何检查。以上行为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四)对规章制度的落实坚持不到位。

做任何一件事要想取得成效都离不开坚持,规章制度的落实也不例外。目前,基层检察院规章制度的落实在坚持常抓不懈方面还不到位。如《干警八小时以外行为监督制度》中规定“不准着检察制服在公共场所饮酒”,但还是有个别干警着制服在公共场所应酬。又如《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中规定“每周星期五下午为政治理论集中学习”,由于基层院平时忙于业务,要集中起来确实不容易,且集中学习太多干警也有厌烦情绪,以致变成有制度、无落实。

(五)对规章制度的落实督察不够。

督促检查是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关键,督察不到位,工作走过场,或者督察坚持不了,规章制度就不可能真正落实到实处。

当前基层检察院在规章的督察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督察责任不到位,有时由纪检部门来督察,有时由业务部门的负责人来督察;二是督察之后责任追究不力,对违反规定的干警,有时口头教育批评了事,真正形成书面材料的不多,造成下次再违反时还是口头教育批评就过关;三是督察的方式不够灵活,有时只是为了应付而督察,有时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对有特殊情况的干警没有进行具体了解,不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

对策:

二、加强落实规章制度的对策

从目前基层检察院落实规章制度存在的问题来看,落实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应在合理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方面加强基层检察院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使其真正落实到实处。

(一)加强学习,提高干警对规章制度落实重要性的认识。

新时期、新形势下,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检察事业日新月异,新的规章制度层出不穷,要提倡干警终身学习,不但学习业务知识,还要学习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等等。单位在年初签订责任状时,要组织学习,使干警充分理解各项规章制度。平时通过多种渠道提醒干警学习规章制度、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如可以在汽车方向盘附近贴“为了你的安全,请不要接打手机”等小字条。年终总结时要对一年来是否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情况进行总结,落实好的要与评先挂钩,落实不到位要取消评先资格,使干警认识到遵守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二)做好规章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工作。

基层检察院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

一是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时要结合工作实际情况,不能要求过高,定得太苛刻。

二是可以邀请熟悉法律法规的律师或专业人士参加规章制度的制定,使其更加规范化。

三是制定的规章制度要与上级院和党委政府部门的规章相衔接,这样执行起来才不脱离大局,才更具有操作性。

四是制定规章制度前要进行公示,让干警对规章制度进行讨论和修改,征求干警的看法和意见,使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更具有公正性和人性化。

(三)发挥中层领导干部执行规章制度的表率作用。

基层检察院中层领导干部是各项检察工作的带头实施者,在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一是先学习。干警还没有学的,中层领导干部先学,要真正掌握规章制度的内容和要求;二是先做到。干警能做到的,中层领导干部先做到,且要做得更好。干警做不到的,中层领导干部也要做到,想方设法让干警做到、做好;三是先提醒。中层领导干部和干警时时相处,要做到一个帮助一个,相互提醒,共同防范。

(四)要做到执行规章制度时不打折扣。

基层院在执行规章制度中要反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我行我素的行为,树

立办事高要求、严管理、讲效率的意识,善于用规章制度管权、管人、管事。

一是强化遵守规章制度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干警的自我约束能力,不断增强全面履行各项义务的意识,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是克服应付了事心理。由于基层院的各种业务和活动繁重,有的干警认为反正自己不会违反规定,用不着花费很多时间去学习这些东西,人到心不在,随意性较大,这种想法必须改正。

三是要克服畏难情绪。基层要执行的规章制度很多,工作任务和压力与日俱增,但不能因为工作任务重而削弱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要鼓励干警从压力中找出动力,做到“重点工作抓住不放,一般工作兼顾不忘”,在完成业务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好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检察工作统筹发展,全面推进。

(五)讲究方法,做好督察工作。

近年来,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等活动,基层院干警文明执法、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有所加强,但从查摆出来的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不力的情况看,督察不力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必须加强规章制度执行的督促检查工作。

一要督察到位。在选定好督察长的同时,在各科局室物色督察联络员,保证督察到位,不留死角。

二是督察要讲究方法。在督察过程中,对违纪的干警要允许其说明理由,错的要坚决纠正,做到以理服人。

三是建立督察档案。即对每一件违纪行为都要做好具体详细的记录,必要时通过电子显示屏通报批评,违纪情况要与年终评先和晋级晋职挂钩,彰显规章制度的权威性。

第五、明确职责,细化分工。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之受到约束,实现各项规章制度意图,达到完成企业目标的要求,企业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都应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只有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才能使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层层分解,细化分工,使各项规章制度得到很好地落实。

高校教师聘任制度问题及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高校;高校教师;聘任制度

一、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的内涵

关于高校教师聘任制的内涵,目前取得的共识是,在高校和教师双向选择的基础上,以聘任合同的形式把岗位设置、任职资格、招聘过程、任用管理、争议处理等环节与学校和教师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组合而形成的教师管理和任用制度系统。

二、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存在的问题

1.遴选机制不健全,影响人力资源的优化

教师遴选制度的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不利于学术的发展,如近亲繁殖的现象严重破坏了聘任制度公平、公正的原则。而这种现象越是高水平的大学越是普遍。在2006年左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顾海兵教授等人选择了17所中国知名度比较高的大学,以财经类学院或系为对象,对其近亲繁殖的程度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和海外6所知名大学的财经类学院或系进行对比。得出的结果是,中国大学的近亲繁殖程度平均值为0.654,要比海外高5倍。除此之外,还存在“校历主义”“因人设庙”等问题,都是遴选制度不健全造成的。

2.岗位设置不合理

高校的崗位设置是由高校主管部门根据各高校的事业发展规模、承担的社会功能等因素来确定。由于岗位管理在我国高校的实施时间比较短,而且其管理制度和岗位设置办法还未完善。因此,在实施岗位设置时,各高校在实践操作中仍无法摆脱传统的身份管理模式,没有开放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平台,使定岗定编仍然是因人而设,仅仅是改变名称而不改变实质,很难建立起与教师的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平均主义、大锅饭等现象依然存在,人事制度的深层次问题仍然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

3.高校教师聘任法律不健全

根据《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和第四十八条,高校是依法实施自治管理,实行聘任制,依据“教师以评定具备任职条件的,由高等学校按照教师职务的职责、条件和任期聘任”按照相关规定自行制定聘任规则,按照“高等学校的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平等自愿的原则,由高等学校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进行聘任。然而缺失相关聘任实施规范,监督机制不健全,高校与教师的地位不对等,双方很难达到一个公平合理、平等协商的态势。聘任合同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几乎都是聘方单方提出,未能真正体现协商、平等、自愿的原则。

三、完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的措施

1.完善教师遴选制度

目前,“近亲繁殖”的现状阻碍了师资的流动、违背了机会均等的原则。所以,应遵循“远缘杂交”的原则来选聘教师。例如: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20世纪80年代初在全国大学评估中名列前茅,其中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不聘用本校毕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哈佛大学的教师中,来源于斯坦福大学的教师最多,比例占16.9%。

当然,在目前我国的国情下,要完全按照“远缘杂交”的原则去聘任教师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高校可以提高毕业生留校的难度,增加考察科目类别,这样既可以抑制“近亲繁殖”的现状,又可以留下优秀的人才。其次,在岗位聘任和职务评聘中对各层次岗位实施有限额的设岗,促使教师在竞争中进行自我调整和定位,促进教师队伍的二次流动。

2.科学设置岗位,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

科学地设置教师岗位是完善教师聘用制的前提,是岗位聘任制度发挥激励作用的基础。学校应该根据其自身的办学目标和条件,结合学校近期和远期的发展目标,根据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各类岗位职员数,规范岗位职责,明确各类岗位的职责、绩效工资水平、聘期任务等。努力做到人事相符,事得其人,不因人设岗,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教师考核机制是高校教师聘任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对不同类型教师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方式。欧内思特·博耶认为,高校教师的学术工作可分为四种不同的学术类型:即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运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强调这四种学术活动对于高校整体功能的发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认为应在评价、任用和晋升方面,对这些不同的工作给予相应的肯定。这种看法为教师聘任制模式创新提供了思路,值得我们借鉴。

3.加强有关高校教师的法律建设

一方面,政府需要设立聘任监督机构,审查高等学校内部聘任规则,在高校内部设立聘任监督机构,督促教师聘任制度的合法实施。另一方面,高校要视教职工大会的作用,明确教师在高校的主人翁地位,赋予教职工管理高校的权利。通过教职工大会对教师的聘任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有效地促进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晓娟,蔡文伯.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的成就与展望[J].知识经济,2010(1).

[2]彭焕才.建构以教师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J].大学教育科学,2006(1).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策分析 篇4

1.1 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有效的进行, 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 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广义地讲,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 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必要的管理措施。

内部控制制度是关于企业内部控制设计、规划的规章制度和组织体制、经营管理手段、程序、方法的总称, 是企业进行自我调控、自我规范的行为机制, 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 内部控制的目标

《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是企业的会计责任。相关内部控制一般应当实现以下目标: (1) 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 (2) 保证所有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于适当的账户, 使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 (3) 保证对资产和记录的接触、处理均经过适当的授权。 (4) 保证账面资产与石村资产定期核对相符。

1.3 内部控制的要素

(1) 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构成一个单位的氛围, 影响到企业内部人员控制的自觉性, 是内部控制其他组成本分的基础。它包括的内容有:员工的诚实和职业道德、员工的胜任能力、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的参与、管理哲学和经营作风、组织机构、权利和责任的安排、人力资源政策及执行等。

(2) 会计系统。

它是指公司为了汇总、分析、分类、记录、报告公司交易, 并保持相对资产与负债的受托责任而建立的方法和记录。有效的会计系统应做到确认并记录所有真实的交易;及时并详细地描述经济业务, 并在财务会计报表中做出适当的分类;计量交易的价值, 以便在会计报表上确认适当的货币价值;记录交易发生的期间, 以便确认经济业务的适当会计期间;在会计报表中适当地表达交易和披露相关事项。

(3) 控制程序。

控制程序可应用于基本交易的销售业务、购置与付款业务等, 也可融合应用于控制环境或会计系统的特定组成部分。控制程序一般包括下列内容:经济业务和经济活动授权批准;明确有关职责分工, 并有效防止舞弊;凭证和账单的设置和使用, 应保证和活动得到正确的记载;财产及其记录的接触使用要有保证措施;对已登记的业务及其计价要进行复核等。

2 现行企业中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理论缺乏认识, 甚至对内部控制还存在误解,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内涵还不十分清楚, 没有建立起规范化的操作程序。一是一部分人习惯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 认为只要是能够规范化操作就行了;二是虽然大家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但是容易片面强调改革组织机构的重要性, 忽视了控制方式的跟进和强化, 只是在形式上制定了内控流程, 实际工作中并不严格执行, 没有从内控本质上搞内控建设, 使许多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或形同虚设。

2.2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 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

我国有许多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仍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一些企业受利益驱动, 重经营, 轻管理, 自我防范、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内部控制的组织网络不健全。有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散见于会计规章制度中, 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有些基本属于的事后控制, 事先与事中的风险防范缺乏科学的内控制度作保障。通常是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后, 才设法堵塞或进行惩处, 这样使内部会计控制失去效力。此外很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新技术、新问题研究不够充分, 所体现的内控措施落后。

2.3 人员素质不高

一些企业领导者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经验, 没有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 或者尽管有内部控制度, 但并不严格遵守, 使控制制度流于形式。会计工作中信息失真问题较为严重, 有的缺乏复核审批制度;有的单位账证、账账、账表、账实不符;有的单位现金管理不符合规定, 坐支现象普遍, 资金管理严重失控;有的单位负责人擅自对外投资, 导致投资盲目性。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现阶段我国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企业监督意识不强, 使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4 监督机制不全

目前有很多企业监督评审主要依靠内部审计部门来实现, 而有些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 或与财务部同属一人领导, 内部审计在形式上就缺乏应有的独立性。企业虽然有关于内部控制的规范, 但这些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规定内部控制的监督问题。企业有没有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不同企业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效果有什么差别, 难以真正实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

3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3.1 加强企业管理, 改善控制环境

首先, 为了改善企业内部控制普遍薄弱的现状, 应该在规范企业治理结构的同时规范企业的内部控制, 并明确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应承担的责任。其次, 为了保证内部控制结构的合理、有效, 必须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结构的外部监督机制。企业的控制环境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 要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加快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管理控制方法包括制定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编制各项计划、业绩与计划考评、调查与纠正偏离期望值的差异等。

3.2 执行严格的控制活动

(1) 明确工作流程。

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 自动地相互检查另一个人或更多人的工作, 从而达到相互牵制的目的。企业为每个部门、每一个岗位设计工作流程图, 明确规定每个部门、每个人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何时做, 以及正确进行工作的结果等。工作流程图将管理的过程进行了标准化。

(2) 进行有效的绩效考评。

定期举行绩效考评, 绩效考评作为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事后控制, 不仅可以总结一定时期的工作成果, 同时也是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的过程。通过绩效考评, 配合一些必要的奖惩措施, , 将整个工作目标与个人工作业绩考评紧密地联系起来, 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3.3 完善公司的内部相关规章制度

在授权批准、业务经办、财产保管、会计记录和审核监督等环节, 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制度。企业高层人员交叉任职的直接后果是企业董事会与经营班子之间权责不清, 制衡力度不足。在企业经营过程中, 对资金调拨、资产处置, 对外投资等方面缺乏应有的监控与制衡作用。

3.4 加强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部门的监督与评审

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建立有效和全面的内部审计机构。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 并直接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负责;开展内部控制的评审, 从检查内部控制制度入手, 督促其按章办事;强化对内部控制的检查与考核, 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加强外部监督, 通过外部监督对企业施加压力, 并将这种压力转化为动力, 督促企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我国的工商、税务、财政、审计等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其权威性和监督作用, 并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 加大执法力度。国家还应当鼓励和支持新闻媒体对企业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披露, 以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总之, 企业是现代社会中最主要的经济组织, 没有一个完善、科学的内控制度, 其经济活动就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由于我国企业的现实情况使得在我国要实施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要走。我们要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 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来循序渐进地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促进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2006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审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玉淑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甘肃冶金.2008, (8) .

[3]陈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 (7) .

[4]王越, 吴佩玲.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 .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策初探 篇5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制度; 改革。

一、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大,事业单位的地位也日益凸显。与此同时,提高我国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日益迫切,其中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就是完善相关的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而言,现行的会计标准主要是《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这两个文件自实施以来对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财政改革的日趋深入,现行事业单位会计标准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事业单位的管理需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发展不相适应。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其所拥有的房地产、土地使用权、专利技术等资产已大幅增值。同时,事业单位的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也越来越频繁。上述变化客观上对我国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会计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不相适应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已经逐步进入到了纵深发展得阶段并已经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随着事业单位与其主管部门的资金关系多样化的趋势日益突显,将有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能够进入事业单位,同时,我国事业单位的新业务也层出不穷,这些变化都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提出了要求。

3.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标准滞后于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进程。

2006 年 2 月 15 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建立了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会计准则体系,这是对我国企业会计处理规范的系统改进,同时也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

相比之下,现行事业单位会计体系颁布于上个世纪中后期,其中很多规定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我国事业单位管理的需要。

二、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弊端。

1.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标准存在缺陷。

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标准并没有对事业单位的会计目标进行专门表述,也未对“会计目标”作具体分析。另外,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标准只有“会计原则”之说,并没有提出“信息质量要求”。实际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应该在会计概念框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应作为衡量其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或控制要求。

2.会计确认基础还需改进。

首先,按照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规定,同一事业单位可以根据不同的经营项目和业务活动的性质按照需要选择收付实现制或者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这将导致部分事业单位在运用记账基础时有较大的选择的余地,同时也给其留下了人为操作报表的空间,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另外,同类事业单位因具有核算方法的选择权,也将导致会计信息的横向不可比。

其次,对于我国事业单位而言,不管是其本身的业务活动还是其延伸的经营性活动,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记账基础也存在以下弊端:

第一,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无法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其财务情况。比如股权投资只在收到现金利润时才确认投资收益,被投资单位无论是实现利润还是发生亏损都不做处理,这无法真实地反映投资的价值,也不能准确及时地反映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实际情况。再比如说对跨期的资本性支出,收付实现制是在现金的支付时点作费用处理,这种做法将导致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规模和数量信息失真。

第二,成本数据不完整。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将不进行成本核算。例如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只核算历史成本,同时提取一定的修购基金来保证固定资产的维护和更新。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转移和价值损耗的核算没有做明确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用计提折旧,因而事业单位的成本费用不包括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但实际上,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也是事业单位成本的一部分,这种核算方法无法提供完整的成本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上级部门对事业单位非经营性业务资金使用的绩效考核也是不准确的。

第三,收入支出不配比。比如维修费用,在收付实现制下,事业单位的维修费用支出在实际发生时直接计入费用支出,如果维修费用支出集中发生在某一会计期间,将造成实际支付会计期间的支出过大,导致收入支出不配比。另外,如果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实际现金收付不属于同一会计期间时,也将导致事业单位账实严重不符。

3.会计报表的缺陷。

(1)资产负债表结构不合理。

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资产负债表依据“资产 + 支出 = 负债 + 净资产 + 收入”等式编制,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将“收入”和“支出”纳入资产负债表,与“资产”、“负债”和“净资产”这三项静态要素集中在一张资产负债表予以反映,而实际上“收入”与“支出”是反映报告主体在一定时期内收支情况的动态要素。这样的规定,实际上使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变成了一张科目余额表,这样既不符合国际惯例,同时也使资产负债表失去了“财务状况表”的意义。

(2)现金流量表缺失。

由于事业单位对其经营性活动有权选择运用收付实现制或者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在实际操作中,多数的事业单位对其经营活动项目比较倾向于采用权责发生制,并且未来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的改革方向也是权责发生制。而在权责发生制下,收支表中的“收入”和“支出”项目无法完整地反映事业单位现金及等价物的变动情况,同时,事业单位的经营收支结余也无法准确的反映事业单位的经营现金净流量。

(3)表外信息不充足。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表外披露的方式主要是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这两种。然而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事业单位表外披露所包含的信息量严重不足,现行事业单位会计报表附注内容几乎一片空白,同时,事业单位对财务情况说明书的运用也远不及企业单位那么充分。

三、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进的策略探讨。

1.推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准备工作。

首先,在推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之前,相关部门应明晰各事业单位资产的产权归属,并做好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在资产权属明晰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将所有事业资产纳入账簿记录范围,重新评估和核实事业单位的资产价值,同时建立完整的会计循环体系。另外,各事业单位应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及时地更新会计软件以实现对事业单位资产的动态管理。同时,事业单位要着力于会计队伍素质的提高,一方面对现有人员的专业技能要加强培训,另一方面适当地补充专业素质过硬的新型人才。最后,最为关键的是政府部门要做好充分的立法工作准备,为保障事业单位的会计改革创造一个健全的法制环境。

2.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具体建议。

(1)进一步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标准。

我国现行事业单位标准尚未对“会计目标”作明确表述和具体分解,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标准应对“会计目标”做出专门表述,同时可以从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信息需求的角度出发,对事业单位如何提供这些信息作出明确具体规定,以指引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另外,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标准应明确提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概念,以突出其概念框架的定位。

(2)改进会计核算基础。

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应选择性、渐进式地引入权责发生制,实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的“双轨制”。在原有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先对目前迫切需要解决全新的经济活动及业务种类所涉及的那部分领域首先采用权责发生制,同时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工作,为进一步推行完全的权责发生制奠定基础。

(3)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首先,建议修正资产负债表格式,删除资产负债表中的“收入”和“支出”两个项目,按照“资产 = 负债 + 净资产”的等式分别列示资产、负债、净资产三类项目,资产负债表左方是资产项目,右方是负债及净资产项目,使资产负债表真正回归为一张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静态报表。其次,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应增加现金流量表来完整反映事业单位的现金流状况。再次,加强表外信息披露,要求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要重视财务报表附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的填报。最后,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披露应该增加透明度以进一步加强社会监督。

【参考文献】

[1]王庆成。论我国非企业会计组成体系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4(4)。

[2]杜恒。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考[j]。理论界,2006(6)。

[3]罗飞。.对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 ]。企业家天地,2007(3)。

[4]陈晓燕。现行事业会计制度存在的弊端及改进[j]。会计之友,2007(12)。

量刑建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6

关键词:量刑建议;量刑辩护;量刑程序

量刑规范化改革是新中国刑事法制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对于规范司法行为,统一法律适用标准,促进公正廉洁司法,提高法院公信力和权威具有重大意义。在量刑规范化改革过程中,量刑建议无疑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如何改正这些问题,使量刑建议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摆在各级检察机关面前的紧迫任务。

一、量刑建议概念

量刑建议是人民检察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在提起公诉时按照被告人所犯罪名、危害社会的程度、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依据我国刑事法律的规定,对其应当受到的刑事处罚提出的刑罚意见。

二、量刑建议的作用

检察机关行使量刑建议权符合我国司法改革方向,在实践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是维护了被告人的合法利益。被告人对自己的罪行可能判处的刑罚十分关注,而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未经判决,被告人是不可能知道其所判处的刑罚的。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被告人的知情权,使其不能很好地行使辩护权。而通过推行检察机关量刑建议这一制度后,被告人获得了事先知情权,也能够对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予以辩驳。事实是“不辩不明,越辩越明”,被告人获得充足时间和充分准备为自己进行辩护。

二是提高了诉讼效益。在庭审过程中,由于控辩双方未就量刑问题进行很好地辩论,各自陈述理由,致使有些被告人对判处的刑罚无心理准备,进而对一些事实和证据进行狡辩。如果检察机关行使量刑建議权,对量刑方面进行分析论证,被告人就可能因对量刑幅度的默认而对某些事实和证据不再进行辩解。同时,通过公诉人对量刑幅度的分析,被告人对法院的最后判决和量刑,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能很好地把握是否行使上诉权,有效地减少被告人滥用上诉、申诉的权利,从而提高了诉讼效益。

三是促进了法官审案中立。如果检察机关不行使量刑建议权,控辩双方不对此进行控辩对抗,容易给人以“法院与检察院共同对付被告人”之嫌。因此,检察机关推行量刑建议制度,可以使法官在“定罪量刑”上处于中立地位,也只有保持法官的完整中立地位,才有利于司法的公正。

三、我国量刑建议制度存在的问题

量刑建议在中国实践中还主要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一)检察机关提出量刑建议的方式不统一

目前,检察机关提出量刑建议主要存在三种方式:一是,概括性量刑建议,即在起诉书中指出量刑时应当使用的刑法条款。二是,相对性量刑建议,即在法定刑的幅度内压缩量刑空间,提出一个较小的量刑幅度。三是,绝对性量刑建议,即在法定刑幅度内提出一个绝对刑种和刑期。各检察机关在提出量刑建议时,采用的方式不尽相同。

(二)检察机关提出量刑建议的形式不统一

实际中,检察机关提出量刑建议的形式有三种,一种是在起诉书中提出;第二种是单独制作量刑建议书,随案移送;第三种是在庭审中发表的公诉意见中提出。具体按照哪种形式,各地检察机关做法也不一。

(三)量刑建议究竟是建议还是监督,各司法机关认识不统一

某些法官认为,检察机关可以参与量刑程序,比如对犯罪嫌疑人所具有的法定量刑情节提出从轻、减轻或从重、加重的建议,审判人员考虑上述建议,根据量刑规则作出宣告刑。某些检察官和学者认为,量刑建议虽然只是检察机关的量刑请求权,供法庭参考,并无法律上的强制力,但是法院如果不打算采纳公诉人的量刑建议,就应当有足够的理由和依据,并且能够经得住本院审委会、上级院的监督。如果法院的判决在量刑上与量刑建议存在很大的差异,并且其理由在检察机关看来并不充分,那么检察机关就可以依法行使审判监督的职权,向法院提出抗诉,实际上,量刑建议权不仅仅是建议的性质,更重要的是检察院对法院量刑程序的一种制约和监督。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统一是目前存在的普遍现象。

四、完善量刑建议的措施及相关建议

(一)检察机关提出量刑建议应规范化

检察机关实施量刑建议权必须规范化,这一方面强化了检察机关对法院裁判的监督制约作用,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检察机关在庭审活动中的内容,充分发挥了公诉职能。

(1)提出量刑建议的方式规范化。笔者认为,检察机关提出量刑建议应采用相对性量刑建议的方式。采用相对性量刑建议,既可以较明确的提出量刑建议,体现公诉意志,又可以摆脱干扰法院审判职能的嫌疑,把握法律监督的主动权,更可以避免法院最终判决与量刑建议不符、使检察机关处于被动地位的情况发生。

(2)提出量刑建议的程序规范化。检察机关采用何种方式提出量刑建议,应具体案件具体分析。如果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因为公诉人一般不出庭,所以应在起诉书中提出量刑建议。如果是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法庭辩论开始、公诉人发表公诉意见时提出量刑建议,此时,量刑建议立足于法庭调查的证据之上,具备更强的说服力,也更客观、更公正。这种情况下,公诉人就应当制做单独的量刑建议书,随案移送。

(二)量刑建议规范化的相关建议

(1)各司法机关统一认识。虽然量刑建议在试点期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少人对量刑建议还存在诸多顾虑,如量刑建议是否有干涉法院审判之嫌;推行量刑建议会不会引起法官的反感;法官不采纳量刑建议是否会造成公诉机关处以尴尬境地;量刑建议能否保证统一的参考标准;量刑建议是否会加大公诉工作负荷,降低诉讼效率等等。因此,检察机关和法院都应当明确认识。一是,转变传统观念,克服“重定罪轻量刑”的思想,充分认识到量刑建议对强化审判监督、防止法官滥用量刑权、促进量刑公开公正的重大意义,正确把握定罪请求与量刑请求之间的联系,全面行使法律赋予的定罪请求权和量刑建议权双重公诉职能。二是,充分认识到量刑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抗诉形式的不足。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针对人民法院判决和审判活动实行监督的方式主要为事后监督。虽然量刑建议只是一种建议权,仅为裁判提供参考,但通过高质量的、持续性的提出量刑建议可以达到监督法院裁判的作用,甚至可以达到抗诉不能实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检察官指控的具体罪名对法院无严格约束力一样,法院可以变更指控的罪名,同时法院也不受检察官具体量刑建议的约束。量刑建议作为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建议,主要是代表检察机关向法院提出自己关于量刑问题的主张,也为辩护方进行辩护提供明确的对象,最终定罪、处以刑罚属于国家审判权的范畴,应当由法官、合议庭,依据控辩双方的意见,根据犯罪事实和证据,依据刑法作出最终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判。可以说,量刑建议是检察机关具有法律效力的意见和建议,具有启动审判、提供防御对象的独特法律作用,但最终对法官没有约束力,最终定罪量刑应由法官依法确定。

nlc202309031551

(2)量刑科学化是量刑规范化的基础。无标准则无规范。要实现量刑规范化,就必须制定科学的量刑标准。概言之,就是要将法律规定的量刑幅度进一步细化,将法律规定的自由裁量空间进一步分隔,把自由裁量的空间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控制在社会公众的可接受范围内。

一般来说,量刑建议应当按照三个步骤确定:第一,确定基准刑。这是实现具体量刑标准设定的前提和基础。基准刑要根据犯罪行为构成的罪名确定,是基本犯罪数额或者情节所对应的刑罚量。第二,确定案件中的法定量刑情节。然后按照“减轻先于从重,从重先于从轻”的规则,在基准刑的基础上加减量刑幅度来确定量刑建议的幅度。第三,确定案件中的酌定量刑情节,为每个情节确定从轻或者从重的量刑幅度,然后根据第二步确定的刑罚幅度加减量刑,最终确定量刑建议的刑罚幅度。

(3)做好量刑建议与抗诉工作的衔接。量刑建议在遭到否定时如何救济,亦是量刑建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量刑建议规范化对判决结果形成评价作用,为抗诉工作奠定了基础。对于法院没有采纳的量刑建议,要认真审查其不采纳的原因和理由,及时坚决的提起抗诉,切实履行审判监督职能;未达到抗诉标准的,要及时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其纠正。

检察机关应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三项重点工作,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强化法律监督職能,创新公诉工作机制,巩固创一流水平。全面推进量刑建议,充分的行使量刑建议权,一方面促使量刑活动的诉讼化、公开化,促进量刑公平与公正,着力解决矛盾焦点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量刑不公、量刑失衡等问题,有效化解诸多社会矛盾;另一方面通过全面发挥量刑建议中打击、监督、预防、保护等各项功能,促进社会管理创新;通过规范量刑自由裁量权,强化依法办案,减少司法腐败,促进公正廉洁执法。同时充分利用量刑建议制度,促进被告人认罪、悔罪和当事人息诉服判,使量刑建议向修复社会关系、预防和减少犯罪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延伸职能、深化内涵。量刑建议规范化也对公诉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出合理、具体、明确的量刑建议,要求公诉人必须全面掌握案件情况,熟悉法律、司法解释和刑事政策,并了解相关案件。在斟酌量刑建议时,既要维护量刑标准的统一性,又要体现量刑的个别化,以确保量刑制度改革取得预期成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

参考文献:

[1]黎伟文,卢传新.《被害人量刑建议权研究》.载《人民检察》,2008年第22期.

[2]赵廷光.《论量刑原则与量刑公正—关于修改完善我国量刑原则的立法建议》.载《法学家》,2007年第4期.

[3]李玉萍.《我国相对独立量刑程序的设计与构建》.载《法律适用》,2008年第4期.

完善我国税收征管制度的对策 篇7

关键词:税收,税收征管制度,改革

1 增加纳税人基本权利并完善法律法规

1.1 纳税人的基本权利应该有所增加

征管法应明确规定,纳税人享有税法的知情权、隐私权、听证权、诚实推定权、税负公平权、禁止不利的溯及适用的权利、税法的确定性及可预测性权利、获得公正救济权等基本权利,全面保护纳税人应享有的权利。

1.2 增加纳税人补偿措施

当纳税人的财产因税务机关、税务人员扩大查封、扣押范围而被非法扣押、占用时,税务机关、纳税人员除应归还纳税人财产,还应根据非法扣押天数,扣押财产价值等因素,按照一定的百分比给予纳税人一定合理的经济补偿。

1.3 改变以收定支计划任务制税收分配管理模式,实行考核治权

税收计划的制定应逐步改革“基数法”,把优化配置市场资源作为最终目的,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组织收入的机制上,把握好税收计划和依法治税的关系,改革对各级税务机关绩效考核办法,把对税收质量的考核重点放在是否做到应收尽收,是否严格执法,而不是单纯考核任务完成情况。

1.4 增加切实有效可行的权利保障条款

征管法对纳税人权利的有关规定应当避免过于原则性,对于各项权利的具体内容、权利的实现步骤和维护程序、税务机关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侵犯纳税人权利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内容做出具体的规定,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增强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以避免使纳税人的合法权利流于形式。

2 扩大税务登记范围并加强与其他各类等登记的有效衔接

现行的税务登记制度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要解决税务登记制度上的不足,就需要尽快扩大税务登记范围、并实现税务登记与其他行政登记的内容共享。

2.1 扩大税务登记范围

征管法的税务登记制度只针对从事生产经营并领取营业执照的纳税人制定了相关的规定,而其他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和扣缴义务人办理扣缴登记的范围和办法,至今也未做作出明确规定。因此,征管法需制定相应的规定,将非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也纳入法律规定的登记范围。

2.2 建立政府行政登记网络系统平台

网络化管理有助于各个行政部门的资源共享,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节约征税成本的同时,也给纳税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3 建立税务机关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协作机制

税务登记信息要与工商登记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制度要进一步的完善落实。为有效减少税收漏征漏管户,要提高税务登记率,这就依赖于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根据不同地区的税收征管工作的实际情况,按周、月或季度与工商管理机关相互传递办证信息,及时进行登记核实比对工作,鉴别一些虚假或不全的登记信息,提高税务、工商两证的有机联系,建立它们的协作机制。在交易密集的市场展开联合办公,实施办证联网,使新的工商登记户能同时在税务机关的网络平台上显示出来,提高税务登记率。

2.4 完善领取税务登记执照的相关规定

《税收征管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将其中“纳税人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的“领取”改为“签收”。这样可以由第三方,即邮政等,来明确纳税人应办理税务登记的时限,以便督促纳税人按时办理税务登记。而且,当纳税人发生逾期办理税务登记的行为时,税务机关可以明确的掌握逾期时间,避免因征纳双方理解不同而产生的执法摩擦。

3 完善具体各项税款的征收规定

税款征收制度的许多规定,由于在实际的税款征收工作中面对的情况比较多变,往往不能很好地实施。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简化延期纳税申请程序

延期纳税的申请在经过税源管理部门实地调查核实后,根据申请金额,纳税人信用等级,申请情况紧急程度等,进行等级划分,分别划分为绿色申请,橙色申请,红色申请。绿色申请为纳税人信用等级高,申请金额较小,情况较为紧急的申请,可直接由当地税务管理部门直接审批,并备案至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橙色申请为纳税人信用等级一般,申请金额偏大或非紧急情况的申请,这种情况需经由申请人所在地上级税务机关审批,同样需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而红色申请则为纳税人信用等级较差、申请金额偏大且无任何紧急事项的申请,该申请则需按照现行税收征管法的纳税申请要求去办理。至于在申请期间内,应纳税额到期的情况,绿色和橙色申请无需缴纳滞纳金,而红色申请则需按要求缴纳滞纳金。

3.2 加强税务机关的应纳税额核定

应明确规定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对于核定的应纳税额是否合理的问题,可借鉴香港评税制:在没有纳税人有效申报资料或认为不能按纳税人申报时,税务局可以做出估算并做出书面的评税通知书,纳税人对估税额有反对意见的可以向税务局长或向上诉委员会提出。

4 扩大税务检查范围

由于我国现在税务检查的范围不够全面,税务稽查的法律地位并不明确导致其应有的效果没能很好的体现出来。要想改善这种状况,主要着手点为:扩大税务检查的适用范围;同时,增加纳税人在税务检查中的权利。为了保障税务检查的顺利实施,任何掌握被检查人纳税信息的第三人都有义务协助税务检查工作。征管法应对税务检查的范围加以完善,并明确拒绝检查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为了尽量避免税务检查给纳税人的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不便和不利的影响,应增加纳税人在税务检查中的权利。例如,纳税人有权要求将税务检查安排在双方方便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以及有权利申请停止重复检查。

5 提高发票管理制度的法律地位,加强税收监控

发票管理作为税收征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及时了解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状况、促进税收收入方面作用明显。而目前我国的发票管理规范并不健全,且法律效力较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完善发票管理制度,主要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着手。

5.1 提高发票管理制度的法律效力

发票在税收征管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与其他账簿凭证的管理具有独立性,因此,有必要单独制定发票管理法,增强发票管理制度的法律效力。

5.2 推广税控装置,加强税收监控

使用时控装置可以大幅度降低税收征管成本。目前,我国的税收征管成本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但征管效率却远远落后。税控装置的使用有利于监控税源,提高税收征管效率,降低成本,打击偷逃税行为。《税收征收管理法》中有必要明确规定,纳税人有义务安装、使用税控装置。

6 完善纳税申报制度,让纳税人自由选择纳税申报方式

针对目前纳税申报暴露出来的问题,借鉴外国纳税申报制度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现阶段我国纳税申报制度应进行如下改革。

6.1 完善纳税申报立法

《税收征管法》中应当制定明确的条款,说明申报主体、申报内容、申报期限、申报方式、申报程序以及惩罚规则,使纳税人能够全面掌握和理解,避免由于对法律规定的不解未申报纳税,而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6.2 保障纳税人自由选择纳税申报方式的权利

纳税人应当享有自由选择纳税申报方式的权利。税务机关不应强制纳税人选择某种申报方式。因此,有必要取消纳税申报方式的批准制,让纳税人充分享受自由选择的便利性,以保障纳税人权利得以落实。

7 结语

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健全完善我国的税收征管制度是一个迫切的任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存在很多的问题。本论文首先介绍的我国税收征管制度的发展历程,在对现行税收征管制度作了详细的分析,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其改革的趋势,更好的去完善和健全我国的税收征管制度。

参考文献

[1]刘纯林.中国房产税改革的法理分析及推进策略[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2]周艳.分税财政体制下的地方税体系健全探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提升企业规章制度效力的对策 篇8

一、规章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规章制度的建设没有结合企业实际

在实践中, 我们经常会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有些企业管理者看到别的企业经营得红红火火、生机勃勃, 就认为其规章制度也一定是尽善尽美, 于是在制定制度时, 便不顾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对别的企业的规章制度照抄照搬, 将其简单移植到本企业中来。

众所周知, 规章制度一般具有三个维度的特征:第一, 规章制度会随时间而逐渐演化, 因而具有时间维特征。这就决定了企业的规章制度往往是与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对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来说, 规章制度的简单移植存在时间上的差异。第二, 规章制度与空间环境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不同的空间环境将导致不同的制度体系, 因而规章制度具有空间维特征。有些制度适用的空间尺度大, 适于推广, 而有些制度只在特定的小范围内有效, 缺乏移植的基础。第三, 规章制度具有极强的价值维特征, 它反映着企业员工, 尤其是规章制度的制定者所主张的文化观念 (如果一个企业的基本价值在本企业中得到了坚定而一贯的公认, 且如果必要, 就会得到坚决的卫护, 从而就会构成该企业规章制度的支柱) , 并具有很强的内生性 (这是因为有效的规章制度常常是从企业的发展经验中演化出来的。许多成功的规章制度往往首先出现于一个受益于某些统一安排的小团体内部, 一旦这一规则的益处变得明显起来, 该规则就会被更多的人采用, 进而上升为整个企业的规章制度, 它往往体现着过去曾最有益于该企业的各种解决办法) , 而移植而来的制度是因设计而产生的, 其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与企业内在的价值观、文化形成互补。这也为规章制度的移植带来了障碍。

因此, 如果一味仿效成功企业的规章制度, 就极易造成规章制度“水土不服”的情况, 反而会影响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2. 对规章制度的稳定性和开放性把握不当

许多企业的管理者似乎总是会陷入这样一种两难的境地:一方面, 企业的规章制度必须随着当前多变的环境而及时变化, 以适应发展的需要;而另一方面, 规章制度又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这是因为稳定的规章制度已经使人们养成了近乎本能地遵守它们的习惯, 并具有极强的可信赖性, 因而可以大大减少规章制度的执行成本。

此外, 伴随着管理者的交替, 企业的规章制度是随个人的管理风格和经营理念不断变更, 还是保持以往制度的延续性, 同样为现任管理者带来了一个两难的选择。

于是, 在有的企业中, 规章制度“赶起了时髦”, 经常是“朝令夕改”。这种总在变化的制度不仅难以被及时了解, 在指引人们的行动上效率也较低;而在另一些企业中, 由于稳定性被过分强调, 随之而来却又出现了制度僵化的危险。

对此, 笔者认为, 规章制度稳定性方面把握不当的根源就在于制度的制定者对于规章制度的开放性缺乏适度的把握。

首先, 规章制度根据其构架方式可分为两类:指令性的, 即精确地指示人们应采取什么行动以实现特定的结果;指导性的, 即并不明确地给出有具体指向的、应该干什么的命令, 从而给行为人留下了自主判断和行动的巨大空间。恰当应用这两类规章制度就能使人们的行动得以协调。在应用指令性规章制度的场合, 这种协调靠有形之手和领导者的精确计划来实现;而在应用指导性规章制度的场合, 则靠人们对资源的判断和自发的行动来实现。遗憾的是, 很多管理者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总是倾向于事无巨细地把所有规章制度都制定成指令性的, 并严重依赖层级式指挥强调内聚力和严密协作。这样做的恶果就是: (1) 在规章制度执行的过程中需要昂贵的控制、衡量和监督。 (2) 削弱了组织成员履行职责的动力和首创性。 (3) 使规章制度稳定性的问题变得十分突出。因为只要环境发生一点点变化, 就迫切需要新的、具体的规章制度, 一旦所有规章制度都被制定成具体的、指令性的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的稳定性问题就会尤其显著。

其次, 从规章制度的层次看, 规章制度又有具体规章制度和核心规章制度之分。其中, 核心规章制度与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密切相关, 它往往是企业隐性内在契约的显化, 是较高层次的规章制度;它构成了企业规章制度的一种框架, 籍此使低层次的规章制度———具体规章制度得以协调。正是由于核心规章制度是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的反映, 所以它不仅必须提供规章制度的稳定性, 而且也的确能够提供规章制度的稳定性。在现实中, 只要对这两类规章制度分辨不清、组合不当, 就必然会影响规章制度的开放性, 并进而使规章制度的稳定性问题陷入困境。

3. 规章制度的执行缺乏公平性

什么是公平?通俗地说, 公平就是国王和乞丐都服从同样的法律。而在企业中, 公平就意味着规章制度应当为每一个主体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而不能有例外和特权的存在。

然而在很多企业中, 我们观察到:尽管一些管理者相当重视制度管理, 但是他们或是在意识深处错误地认为规章制度只是针对普通职工的, 自己应享有特权, 所以做起事来自由自在, 不受规章制度的约束, 甚至把自己凌驾于规章制度之上, 以权威挑战规则;或是在社会成员之间复杂的人情、亲情关系中败下阵来, 使严格的规章制度在人际关系面前成了一纸空文。比如, 当自己手下的业务骨干、爱将出现了违规行为时, 企业管理者往往不愿执行制度, 而是要么网开一面, 要么从轻发落, 并美其名曰“特事特办, 个案处理”, 甚至还会补充叮咛上一句“下不为例”。

值得警惕的是:当一些管理者遇到一些与规章制度相冲突且不便个人表态的“棘手”问题时, 通常会召集会议, 并以民主的名义进行讨论。这种行为表面上看是尊重集体的决定, 实质上则是将一班人凌驾于了规章制度之上。这是权力大于规则的一种较隐蔽的表现形式。凡此种种, 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者常常沦为了规章制度的率先破坏者。

我们知道, 只要规章制度的执行中存在着不一致或随意性的风险, 那么其在规范个人行为的效力上就会大打折扣。反之, 只有这些基本规则得到了尊重, 并得到了广泛遵守, 企业才能顺利并高效地运转。

4. 规章制度缺乏系统性

企业规章制度系统性的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规章制度时, 简单采取条块分割的办法, 将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权按职能下放到各部门, 由各职能部门拟定方案, 再交由上级部门统稿装订。由于各职能部门只是站在本部门的立场订立制度, 不能围绕一个核心的价值体系有机结合起来, 所以不可避免地导致企业的规章制度表面上看面面俱到, 实际上却是矛盾百出、漏洞重重。 (2) 新旧制度相互重叠、相互冲突、相互矛盾。 (3) 在一些企业中, 企业的规章制度只有实体制度, 却没有保证制度实施的程序制度;在另一些企业中, 规章制度缺乏细节设计, 一些所谓的规章制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规章制度, 而只是一种管理原则。比如, 仅仅在墙上贴上“不准迟到”、“不准在车间打牌”的规定, 却没有任何事中、事后的监督和检查, 是起不到任何管理作用的。久而久之, 你姑且贴之, 我姑且看之, 不仅没有人把它当回事, 反而损害了规章制度的威力。 (4) 把本该被用来规范职工行为、指示办事方法、规定工作流程的规章制度当成了巩固个人权威、处罚普通员工的工具。在一些企业中, 规章制度已经演变成了事事可能处罚职工的“惩罚条例”, 而严重缺乏激励功能。没有惩罚的规章制度是无用的, 因为只有运用惩罚, 才能使个人的行为变得可以预见, 从而创立一定程度的秩序, 将员工的行为导入可预期的轨道。但是, 没有激励的规章制度会严重抑制员工的创造性和潜能, 也会在实质上给企业带来隐性的损失。 (5) 规章制度的建设本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些企业却片面注重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而忽视了就制度内容对员工所进行的培训。于是, 本应通过减少组织成员的远期无知而发挥作用的规章制度只是在遭遇员工犯规时才会被拿出来“发挥效力”, 规章制度干脆失去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二、加强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的建议

1. 重视企业规章制度的适应性

首先, 企业的规章制度要与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相适应。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阶段性任务, 相应地要应对不同的关键性问题, 比如:在企业发展初期, 由于企业规模小, 其核心问题是解决生存问题, 企业必须要能够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迅速调整经营策略和业务行为。在这一阶段, 订立过多的规章制度反而会束缚企业的活力和动力。因此, 这一阶段企业的规章制度应体现少而精的特征。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 企业已经在经营实践中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经验, 企业的核心价值和经营理念也得到了检验和深化。因此, 企业在这一阶段要注重以核心价值为基础来确立企业的根本制度, 并围绕着基本制度不断完善企业的具体制度。当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时, 企业已经形成了制定规章制度、用规章制度说话的意识和习惯, 大量的规章制度被制定出来。于是, 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大量的制度冗余, 并极易带来官僚化的作风。因此, 在这一阶段, 要加强制度体系化的建设, 要注意制度的梳理和整合, 并强调制度的可操作性。

其次, 企业的规章制度要与企业所处的法律环境相适应。在市场经济中, 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组织体, 因而赋予企业相应的自治权是必要的, 也是必须的。可以说, 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权就是企业自治权的一种反映。但是, 我们必须意识到:企业的自治权具有严格的相对性, 我们不能将企业的自治权绝对化, 不能将企业看成是经营者的“自留地”和“独立王国”。企业必须要注重对国家政策法律的学习和研究, 其内部的规章制度必须要严格服从于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比如:我国的《劳动法》已明确了企业等各类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法律义务;自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则进一步明确了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 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 提出方案和意见, 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因此今后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时, 凡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 必须根据此法规定做到“内容合法、民主程序和向员工公示”, 否则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将是无效的。

再次, 企业的规章制度要与良好的企业文化形成互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会逐渐形成一套基本上不可言传的规则系统———企业文化。这种文化本质上是一种隐性内在契约, 因而具有规范性的内涵。虽然它不具备强制力, 却可以将企业内部的信息成本和协调成本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加企业有序化的可能性, 并由此构成一个企业的黏结剂。如果企业外生的规章制度能与这些内生的价值观相适应, 就能大大减小规章制度的运行成本和阻力。

但是, 在内生的文化面前, 规章制度也并不是不可为的。因为文化并不是铁板一块的事物, 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往往附着于制度的习得, 并靠制度而得到巩固。只要在推行合乎企业发展要求的新规章制度前能进行充分的引导、教育工作, 然后在推行的过程中再不断对其进行强化, 那么最初靠强制来发挥作用的、激励和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就会日益演化成人们潜意识中的行动指南, 而原企业文化中的那些不可言传的知识就会逐渐和新创立的规章制度结合起来并获得调整, 从而又形成一套新的、被不同程度共享的文化, 再反过来推动规章制度的运行。如此循环往复, 直到新规章制度与新企业文化形成良性互动。

2. 把握规章制度的稳定性和开放性之间的关系

在规章制度的变与不变之间, 我们首先需要把握的就是指令性规章制度和指导性规章制度、具体规章制度与核心规章制度各自的特征和关系。在此基础之上, 再由企业的战略管理部门进一步分析、鉴别本企业的文化特征, 并结合企业战略制定出企业的核心规章制度。这一核心制度应突出稳定性, 在构架方式上则应是指导性的, 其主要作用是保证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 并提供一个框架, 规定具体规章制度可以进行什么样的变革, 以及应如何就这些变革做出决策。这样, 由于核心规章制度一方面确保了规章制度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确保了规章制度系统的内在一致性, 并控制着具体规章制度调整的程序, 具体规章制度就有了极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当环境发生变化时, 核心规章制度将为具体规章制度的变化提供原则性指南和变革程序;而且, 由于核心规章制度仅仅是指导性的, 具体规章制度所指向的行为人完全可以结合他所了解到的具体情况自行做出判断和安排, 其行为会因符合基层实际而更加有效, 同时也使得规章制度得以向企业内所有成员开放, 向所有成员的经验、知识和智慧开放) 。当然, 指令性规章制度和指导性规章制度结合的程度、具体规章制度与核心规章制度应用的范围在实践中还取决于被规范人的素质。

3. 充分认识制度执行中公平性的重要意义

针对许多企业中个人标准大于企业标准、权力大于流程的现象, 笔者认为:一个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或颁布, 都是在企业领导的参与或授权下进行的。既然企业的领导是企业的成员之一, 那么他们就应该严格遵守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当规章制度无法约束企业的管理者、领导人时, 企业中就极易产生专断决策的风险,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状况还会摧毁组织成员心目中的秩序, 削弱他们的生产力和忠诚, 从而形成企业制度执行中的瓶颈。相反, 如果管理者能在自己的行为中坚守规章制度, 他们就能为自己的可信赖性建立声誉, 这一声誉是一种宝贵的、节约组织成本的制度资产, 因为在日后的工作中, 下属们会将他们的领导人等同于一种可预见的内部秩序, 从而减少所需投入的信息成本。

4. 强化规章制度的系统性

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实践, “细节决定成败”已经成为了当代企业管理中一个极强的音符, 因此, 规章制度的系统性和实用性也越来越为企业所关注。

首先, 我们必须时刻围绕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结合企业战略来制定规章制度, 从而改变过去那种各自为政、相互独立的制度建设方式。规章制度建设必须与企业管理的根本目的相符合, 不能为“制度化”而“制度化”。

其次, 要明确不同层次的规章制度的“立法” (制定规章制度) 和“执法” (执行规章制度) 主体, 并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各个部门间制度的分解与协调。

第三, 在建立实体制度的同时我们还要建立相应的程序制度。如:要落实“连续旷工时间超过15天除名“的规定, 企业就必须拿出相应的政策公示、日常考勤、考勤情况公示、除名公示等一系列程序来。

第四, 应及时对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汇编, 明确各类规章制度的效力和制约关系, 包括生效和废止时间, 发现新旧制度冲突、矛盾时要及时宣布废止旧制度, 以确保新制度的执行。

第五, 应通过激励性规章制度和约束性规章制度的恰当结合来最大程度地规范人们的行为, 并力戒对潜能的抑制。

第六, 要在规章制度制定完毕后对员工进行培训, 即要让员工先“知法”。比如, 企业可以将规章制度收编进员工手册, 并加以宣传和教育。

医院财务监管制度的问题与对策 篇9

1 现有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1 医院财务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落实亦有缺陷。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医院内分工不断细化, 科室设置愈发复杂, 职责权限的认定也越来越困难。但很多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依然是多年前制定的, 这样就导致了对过去不常操作但活动却越来越频繁的经济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控制[2]。

1.2 追查制度不完善, 在现有制度下, 往往在出现某些部门向患者乱收费, 或者在采购上有违规行为的现象后, 无法追查到责任人, 从而使违规的成本过低, 导致财务违规现象频发。

1.3 现有人事制度下, 从事医院财务监管的工作人员, 很多都不是专业的审计出身, 而是从会计专业等方面转职过来的, 缺乏完善的审计以及相关法律方面的知识。加之医院对现有医院财务监管人员的培训不够重视, 导致内部审计等监管人员跟不上国家最新的政策思想, 直接影响了对医院财务的监管。

1.4 医院财务收支方面的预算与决策体系不健全, 在现有的医院财务制度下, 医院的预算往往是制定后就不再有人去进行监督, 造成实际开支大于原本的预算, 其原因就在于没有财务支出方面的合理的决策体系, 很多部门的财务收支行为是独立于医院财务部门的, 这都为医院财务监管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2 加强医院财务监管的建议及措施

要加强医院财务监管就必须对现有影响医院财务监管工作的所有障碍做彻底的清理。

2.1 通过完善医院内外部控制制度, 加强财务监管。首先是要保证“不相容岗位分工制”的确实落实, 明确岗位的操作规程和权力范围;其次就是要建立内部控制评价机制, 对内部财务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 实现监督与激励相结合的机制;此外, 还要利用外部控制来加强内部控制, 通过内部审计部门定期对更高级别审计部门进行工作报告的形式来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二次监督。

2.2 改变过去单一方式和渠道的医院财务监管方式, 利用多元化多渠道方式对医院财务进行监管, 这一切的关键就是要把医院的财务透明化, 让每一位相关者都能知道医院财务的收支情况, 并对此进行监督。比如可以通过网络或内部公示的方式, 对医院财务进行公开, 并建立一定的举报激励机制, 对发现问题并进行上报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并对其进行必要的保护。

2.3 在医院财务部门人员的安排问题上, 要加速“血液循环”, 要尽可能地避免单一人员在同一岗位上工作太长时间, 如可以对分管医院收支细节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岗位轮换, 避免出现一人独揽大权的情况。在监管部门的人员问题上更要突出专业、独立这两大特征, 让更多的审计专业人员参与到医院财务的监管工作中。

2.4 医院的收支要在对外部经济以及上级政策充分感知的前提下, 通过科学的决策体系进行, 如建立经常性预算账户, 把常年稳定的收支归结起来管理, 对于部门超额的支出不予报销;理顺财务报销审批程序, 避免“会签”、“限额”、“分块”等审批制度的弊端;对大额支出实行相关人员集体决策、财务人员全程跟办、定期院务会议全员通报、采购可通过社会招标的管理对策, 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总而言之, 医院财务监管在医院各项管理工作中起着中心点的作用, 只有认清了监管的内在机制, 有机地结合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 着重掌握监管的重点与难点, 才能够保证医院财务监管制度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刘斌.加强财务监管促进医院和谐发展[J].财经纵横, 2007, 11 (1) :83.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策初探 篇10

事业单位会计指的是以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核算对象, 以财务人员记录、反映、监督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的专业会计, 它是预算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促进国家预算收支任务的完成, 保护事业单位财产安全, 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从1998年1月1日正式实施至今已11年, 一方面随着财政体制的不断改革进行过一些调整, 如针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 增加了相关的会计科目, 调整了相应账务处理方式, 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进;另一方面, 改变了改革前事业单位会计只规定的三个会计要素, 即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资金结存。确定了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个会计要素。会计平衡等式也由原来的“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资金结存”, 变为现今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此外, 会计主体观念的变化也极大地促进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改进, 会计主体得以确立改革前, 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被认为是预算资金活动, 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四条明确规定了事业单位应是一个会计主体, 这有助于事业单位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 促进提高其财务的管理效益。

然而, 目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仍然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不规范的地方, 例如, 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会计科目的设置不够准确;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不能够准确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状况;会计报表反映的信息不够准确到位, 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等等。因此, 作者结合自身在林业事业单位的工作实际, 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进对策做如下探讨。

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方面一般应采用收入实现制, 这种会计核算制度目前来说不能够很准确地、完整地核算和反映事业单位的所有资产和负债, 会客观上影响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风险控制以及管理绩效的评估。会产生这种结果是因为和权责发生制相比, 收付实现制往往将单位的全部收入作为核算期的收入、将单位的全部现金支出作为核算期的支出, 这就直接造成核算期内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耗费的不平衡, 使得相关会计信息没有办法真实准确地反映当期的事业单位收支结余和预算执行情况, 从而客观上失去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意义。

2. 会计科目的设置不够准确

目前来说, 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设置和一般工商企业的会计科目设置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别的, 而且事业单位内部各行业由于预算管理方式的差别, 各单位的科目设置也比较混乱, 不够统一。例如, 拿现行的林业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来说, 虽然科目设置时考虑了林业事业单位资金运作的一般规律, 对林业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可能出现的对外投资、非独立核算等内容也做了相关规定, 但是有时候却忽略了市场经济体制下林业事业单位服务市场资金运作的特殊规律, 结果造成了林业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体系上的某些空白。结果也会导致林业事业单位资金评价效果的缺失, 不利于真实地反映林业事业单位本身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益。

3. 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不能够准确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状况

据调查发现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 固定资产的核算不够全面准确。很多事业单位取得固定资产时只是按照实际成本价值入账, 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 但固定资产在后续使用时则没有核算磨损价值和计提折旧。这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式就直接虚增了事业单位的资产总额, 事业单位的资产核算状况没有能够得到真实准确地反映。另一方面, 这种核算方式也会导致固定资产账面值和净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变化, 事业单位实际业务成本核算时没有考虑折旧费用, 成本核算不到位。

4. 会计报表反映的信息不够准确到位, 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一般来说, 企业的会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损益表组成, 事业单位也差不多, 其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这种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公式为:资产+收入=负债+支出+净资产, 即表现为财务状况信息与业务成果信息合二为一地进行揭示, 混淆了时期和时点会计信息的性质, 会导致会计信息的模糊性。同时, 又由于事业单位不编制现金流量表, 进而使得事业单位现金的收支变动无法得到准确反映, 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 也容易造成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的误解。

三、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步伐的对策建议

1. 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方式, 争取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融入工商企业会计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事业单位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也发生较大的变化, 权责发生制核算的会计信息更能够从根本上用于评价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 更能够全面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资金运行过程, 更加符合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和谨慎性原则。拿林业事业单位来说, 如果能够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的话, 其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就可以列入当期的支出, 其价值就可以以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反映, 进而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不用计提折旧, 而可以按照林业事业单位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 (很多其他事业单位没有提取) 。另一方面, 随着事业单位投资活动的增多,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核算不仅要满足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 也要满足企业外部投资主体和债权人的要求, 所以争取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融入工商企业会计制度, 就更容易满足企业外部各相关方面信息的要求, 提高信息的可比性。

2. 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

针对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疏漏, 我个人觉得事业单位在会计制度改革时可以适当参照企业会计制度的会计核算方式。例如, 林业事业单位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项目下, 增设“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项目, 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购置固定资产时, 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 改进账务处理。此外, 各事业单位也应做好计提坏账准备。在资产项目下增设“坏账准备”科目, 按规定提取坏账准备。在年终时应根据应收款项的账面余额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数额, 对坏账准备账面余额进行补提或冲减;对已确认并已转销的坏账损失, 如果以后又收回, 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先借记应收款项科目, 贷记“坏账准备”, 然后借记“银行存款”, 贷记应收款项。总之, 要通过客观地计提坏账准备, 较为准确地反映潜在的坏账损失可能对债权带来的影响, 充分体现了会计处理的谨慎性原则, 避免集中核销坏账对支出带来的强大压力。

3. 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核算, 合理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事业单位一般而言都会拥有数额较大、数量较多的固定资产, 这些资产名义上属于全民所有, 事业单位负有使这些资产保值增值的义务。然而, 由于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诸多疏漏, 使得这些资产的核算不够真实。所以, 建议事业单位应该像企业一样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合理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针对目前事业单位核算不配比的情况, 建议取消修购基金计提制度, 建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制度。购置固定资产时不必按照资金来源列支, 应该直接借记“固定资产”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等资产类科目。在计提折旧时借记“事业支出———折旧费”, 贷记“累计折旧”科目。总之, 要借鉴企业固定资产核算的成熟方法来客观准确地核算和反映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 以更科学的方式合理反映固定资产的

4. 完善财务报表制度, 建立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 事业单位的经营性质越来越趋近于一般企业的经营性质, 其财务报表制度也应该担负着和一般企业三大报表相同的性质。笔者认为, 事业单位应该借鉴企业会计制度中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依据, 将资产负债表中的收入与支出这部分内容去掉, 以“资产=负债+净资产”为编制依据。这个会计公式体现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 全面反映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 有利于维护债权人利益, 也为事业单位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另一方面, 也应该高度重视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要知道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会计报表, 反映事业单位会计期间内事业活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对现金资产的流入与流出产生的影响。报表使用者可获得直观准确的会计信息, 预测单位现金流量。所以, 随着今后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 增加现金流量表更能够科学有力地评价事业单位的财务现状, 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管理效益的提高。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发现未来随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革也必将发生更为深刻地变化。以收付实现制为主的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会计核算和财务信息披露的需要了, 所以要完善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革, 就应该充分借鉴企业会计制度的规范要求, 通过完善的制度建立科学的事业单位财务评价体系。

摘要:从1998年1月1日开始, 我国正式施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至今, 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整体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进。然而, 目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仍然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不规范的地方, 这些问题需要各方面加以关注并探讨对策予以解决。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策的探析[J].冶金财会, 2008, (5) .

[2]何静.改进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之我见[J].商业文化, 2008, (9) .

[3]戴尊萍.事业单位现行会计制度变革[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 (3) .

我国财产申报制度问题及对策分析 篇11

【关键词】财产申报;制度;公职人员

一、财产申报制度的基本概况

(一)财产申报制度的概念

财产申报制度,在西方被称为“阳光法案”,在我国台湾地区则称之为“烈日法案”。是指要求政府等公共部门公职人员申报财产信息,达到防治腐败的一种重要手段。具体而言,财产申报制度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公职人员及其一定范围内的家庭成员,依法定形式、期限,在指定范围内申报其财产信息,并按规定公开,从而避免利益冲突,预防和治理公职人员贪污腐败的制度。

(二)我国财产申报制度发展概况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财产申报制度起步较晚,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末已初具雏形,但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完善。

1987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汉斌曾明确提出:“我国对国家工作人员是否建立申报财产制度问题,需在其他有关法律中解决。”次年,国务院监察部会同法制局起草了《国家行政工作人员报告财产和收入的规定草案》,但当时的社会条件,草案工作最终中断;1994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财产申报法》正式列入“八五”立法规划中,但立法步伐也就此停滞,并未进入实际的立法程序。

199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第一次要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大中型企业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申报各项收入;1997年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再次联合发布《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其申报内容有所扩充,但未根本上改变原有缺陷;2001年中共中央纪委和组织部颁布了《关于省部级现职领导千部报告家庭财产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试行)》)这一规定将申报主体圈定在省部级群体中,并将申报范围明确扩大到家庭财产,严格规定申报程序和期限,但仅将申报主体定位在高级官员上,因此辐射面不够广泛;200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再次联合发布《关于党员领导千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对1997年规定进行了修订,增加申报事项,并对申报程序作出具体的规定。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同时废止1995年《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及2006年《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因此,“目前中国实行的财产申报制度以2010年《规定》及2001年《规定(试行)》”为基础,这两项规定也基本代表和构建了目前中国财产申报制度的框架。

二、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的问题

(一)财产申报立法进程迟缓

2010年《规定》及2001年《规定(试行)》是我国财产申报制度构建与施行的两项基本规定,但这两项规定从形式上来说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立法,而属于政策性红头文件。“从法律约束效力上讲,它们的效力低于法律的规定;从法律层次上讲,它们处于法律体系的末端,缺乏刚性。”从法律定位上看,我国的财产申报制度至今仅停留在政策层面,不利于社会的知晓与监督参与,更缺乏应有的权威性,难以满足我国当前反腐形势的实际需要。

(二)财产申报主体范围不合理

2010年《规定》要求进行财产申报的主体包括:党政机关、人大、政协、司法机关和人民团体、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的县(处)级以上领导,以及大型、特大型、中型国有企业的领导班子成员;而2001年的规定内容仅适用省部级现职干部。这与我国的公职人员体系不甚相符。首先,“当代中国政府是一个规模巨大,结构复杂,在运行上有着明显特色,历经多次变化,现在又处于改革和调整之中的社会整治和管理系统。”公职人员广泛的存在与党、政、军、法以及各种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职能部门中,不同部门的人员其腐败的可能性各不相同。其次,制度虽规定公职人员对家庭成员的从业情况、居住情况进行申报,但由于相关规定的模糊性、申报义务的不明确导致很多公职人员通过其家人进行非法资金转移,造成许多隐性腐败。

(三)规定申报的财产范围狭小

2001年《规定》列举的需要申报的财产范围包括:人民币、外币现金、存款及有价证券;合计价值10000元人民币以上的债权债务及贵重物品;私有房产;名人字画、古董;领导干部家庭成员拥有的产业、股份;土地使用权以及本人认为应当申报的其他财产。申报内容没有包括申报主体全部收入,比如偶然所得、受赠、遗产继承和风险投资所得收入,也未包含全部财产,实际上是一种“收入申报制”而非“财产申报制”。公职人员工资收入原本就是公开、稳定的,如若腐败,其非法所得本就在这部分收入之外。而“收入申报”恰恰就是将这部分最可能涉嫌犯罪的收入遗漏在申报范围之外。因此,这种申报对于防范、惩罚官员腐败的实际效果有限。

(四)财产申报期限规定不完善

从期限来看,官员财产申报可分为初任申报、在职申报和离任申报。2010年《规定》要求新任领导干部应在符合报告条件30日内依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领导干部每年定期集中报告上一年度的收入、房产和投资状况以及本人的婚姻变化和配偶子女的移居事项;领导干部辞去公职的,也应当在提出辞职申请时一并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但在行政系统中常常有因升降、调职、挂职等情况,现行规定明显缺乏针对性的细化。初任申报不明确、不具体,无法确认申报财产的原始状况,就难以保证在职和离任申报的可信度。同时离任申报要求仅限于“辞职”,对正常退休和调职的情况缺少针对性的说明,这种“来不清、去不明”的财产申报自然无法发挥应有的效果。

(五)财产申报配套制度不健全

配套制度健全与否是影响财产申报实际效用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财产申报配套制度并不健全,使其实际效果大打折扣。首先是缺乏配套的惩处机制,财产申报更多的是被视为次要任务来完成,故意延迟申报时间、漏交或伪造财产信息资料的现象时有发生,受到的惩罚却微乎其微,这严重破坏了财产申报的制度权威。此外,配套的经济、金融制度缺失也使不法分子很容易找到隐匿和转移非法收入的空隙。目前的储蓄实名制度、金融实名制度等仍不完善,给公职人员的违法行为提供了很大空间。

四、完善我国财产申报制度对策与建议

(一)加快财产申报制度立法进程

“有法可依”是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原则之一。财产申报不仅是对公职人员廉政行为的监督,更是对其“经济人”属性的合理限制,具有培养“制度人”属性的理性内涵,而且也是法治国家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财产申报制度不能仅依靠行政规范的约束或公职人员的道德自律,只有具备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才能发挥制度应有效用。加快立法进程,需要党政高层的高度重视,也离不开社会群体和公共舆论的推动。探讨高层与基层、官员与大众、领导与专家之间交流模式,建立更为畅通的信息渠道,以及积极开展财产申报制度的研究和讨论等,都将对制度走向立法起到积极作用。使财产申报制度从“红头文件”走向国家法律,是我国财产申报制度健全与完善的必经之路。

(二)完善财产申报制度内容设计

1、确立以部分申报为主、指定申报为辅的财产申报主体范围

我国公职人员系统复杂,数量庞大,出于行政成本和效率的考量,应当确立以部分申报为主,指定申报或者特殊申报为辅的申报制度。就主体范围来看,全员申报要求所有公职人员定期依法申报财产,覆盖全面,但同时造成了行政成本的上升,不符合行政效率要求;部分申报制度针对部分公职人员,通过纵向层级或者横向职能来进行选定,成本低,且针对性强;指定申报是经过权威认定,指定部门或人员进行财产申报,具有灵活便捷的优点。因此,以部分申报为主,指定申报和特殊申报为辅的财产申报范围是符合国情的选择。

2、扩大公职人员申报的财产范围

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财产的流通量及其具体形式都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尤其是金融市场的繁荣不断衍生出新的金融产品,若将申报财产范围局限在现金、存款、房产等传统的项目上,则难以涵盖股票、债券、期货等新的财产形式,申报漏洞将进一步扩大。因此必须随经济发展对申报财产的范围进行调整。“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官员财产可划分为:收入类、赠与类、财务类、金融证券类和债权债务类。”每一类应当继续细分,并逐渐形成较为详尽的财产申报项目表,为受审机关的审查工作提供参考,此后则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及时进行项目增补、修改和剔除工作。

3、合理规定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的期限范围

应以初任申报为切入点,以在职申报为基本形式,同时完善离职申报有关规定。首先,凡规定范围内新上任公职人员,应严格进行全面申报,对拒不申报和申报不实的人员,可将其排除在职位晋升的考察名单之外;其次,以任期申报为基本申报方式,与初任申报相比,任期申报的内容、程序都应进一步简化规范,其重点应放在上年度的财产变化上,对已经申报核实、归档的内容不再进行申报,以提升申报效率,降低申报成本;最后,完善离职申报有关内容,除辞职外,对职位调动、退休等项目也应明确规定,并要求离退休官员定期申报,防止其进行有损市场效率和社会公平的活动。

(三)逐步完善财产申报配套制度

1、建立和完善金融实名制。要求公职人员在规定范围内进行实名确认,在保护个人合法金融交易秘密的前提下,对实名确认的资产进行监管。通过实名措施能够对公职人员的投资活动及资产变动进行有效的监控。

2、建立个人信用机制,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收集汇总个人信用信息,通过“守信奖励、失信惩戒”的机制,让遵纪守法的个人和组织得到保护,并严惩不讲信用的行为。

3、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政府体系内部下手,将财产申报后的奖励惩处与职位升降相挂钩,对于虚假申报、不按时申报等违规违纪现象进行惩处,反则进行奖励,形成有赏有罚、赏罚分明的惩戒和激励机制。

4、建立财产申报信息档案化管理制度。将“录以备考”的财产申报审查形式,逐步转变为“财产档案制”。以档案形式记录财产变化状况,能够对虚假申报等不法行为形成约束,有利于形成公职人员监督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反腐倡廉国际合作与交流

腐败问题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顽疾”,也是各国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任务。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升,贪污腐败的广度和深度也在进一步扩大。2005年中国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进入国际反腐战线行列,做好自身的反腐工作,积极参加国际反腐联合行动,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国际义务。完善财产申报制度不仅有利于提升我国反腐制度建设水平,实现制度的国际接轨,对于解决公职人员腐败的“国际化”问题也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在国际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是充分发挥财产申报制度效果、提升政府治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志勇.中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研究[M].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邹虎.构建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思考[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1):117-119.

[3]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4]桑玉成,王川兰.谈"财产申报"和"收入申报"[J].探索与争鸣,2000(8):24-26.

[5]沈斌.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9.

[6]沈瑞英.财产申报制度的经验借鉴与有效构建[J].探索与争鸣,2010(4):11-13.

[7]杨晓光.国(境)外财产申报制度比较研究[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8]陆琼星.中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现状及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高校新会计制度的问题与对策 篇12

一、新会计制度概述

不同于一般会计管理工作, 高校会计工作具有一定特殊性,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资金数额较大, 受到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 财政资金投入日渐增多, 且高效科研经费、创收项目等也逐渐增加, 资金数额巨大, 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会计工作难度, 需要考虑资金安全、完整及效益等方面问题;另一方面, 复杂度高, 高效会计业务项目除了基础教学、科研方面, 还涉及后勤、国有资产等方面, 传统会计制度无法满足现代高校发展。至此, 为了推动我国高校健康发展, 我国财政部门在2013年正式推出新会计制度, 并于2014年正式实施, 通过对比发现, 新会计制度涉及到的内容更能够适应现代高校发展需求, 但是, 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二、高校新会计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 基建“并账”, 执行难度较大

新会计制度背景下, 高校建筑安装工程、设备等方面投资基建项目在会计账目中具备更为细致的划分, 然而, 在实际工作中, 基建并账执行难度较大, 由于并账涉及工作内容较多, 特别是理论及实务方面, 使得在具体执行过程中, 收支业务、资产等方面调整存在执行力度不够等现象, 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经营环境日渐复杂, 财务管理水平并不高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二) 核算工作执行难度较大

高校采用新会计制度开展财务管理工作, 将传统“事业支出”科目进行有效细化, 实现对高校各项成本进行核算, 有效保障了核算科学、合理性, 但是, 细化科目的同时, 也增加了分摊难度, 特别是高校资本性支出业务, 其涉及教学、科研等基础性工作, 直接增加了核算难度, 不利于高校财务工作进一步发展。

(三) 会计科目还不够完善

在新会计制度内容中, 仍然存在职工借款等相关科目, 与现阶段高校实际款项科目设置存在较大差异, 不仅如此, 新会计制度对核算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 但是, 在实际操作中, 受到校企合作模式的影响, 企业给予高校科研更多支持, 至此, 科研经费要纳入到科研收入科目当中, 而新会计制度中并没有该项目。因此, 积极完善会计科目显得尤为重要。

(四) 其他挑战

新会计制度中将单位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转移到计提折旧科目中, 并要求确认贷款利息及欠款等隐性负债, 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资产总额, 且增加了负债, 直接影响高校信用等级, 日后, 高校难以从银行获取贷款, 无法为高校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顺利开展奠定提供资金支持, 直接影响高校长远发展。

三、解决高校新会计制度存在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 坚持相应原则, 完善科目设置

传统会计制度主要是建立在大收大支基础之上, 推动核算工作顺利开展, 这一理念和原则与我国高校办学规律具有一致性, 能够有效实现校内预算资金的合理安排。但是, 高校新会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 过度追求细化, 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核算工作难度。比如:教育活动收入及其他收入方面, 传统会计制度将其由非专项资金收入转入到事业结余当中, 不涉及其他科目, 而新会计制度则没有专项资金收入,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 并没有发挥实际作用。

不仅如此, 其他收入等科目也不存在专项资金, 最终势必会影响高校发展。至此, 为了推动我国高校健康发展, 高校新会计制度执行过程中, 同样要坚持“大收大支”理念, 不要过度追求收支绝对性, 完善科目设置, 对原有基建账套进行有效清理, 通常情况下, 主要涉及基建投资项目、交付使用资产等, 实现新旧会计制度良好衔接, 另外, 针对传统管理模式, 要将校内独立核算单位财务报表并入财务报表当中, 规范报表编制, 进而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二) 结合实际情况, 实行一级科目核算

核算作为高校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影响高校决策科学、合理性。高校专项资金主要是指专门项目及指定用途的资金, 为了有效划分专项及经常性资金, 并凸显专项资金的特性,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要结合实际情况, 对专项收支核算科目进行设置, 增加“拨入转款”、“拨出专款”等总账科目。通过这种方式, 不仅能够真实地反映高校资产实际情况, 还能够提高成本控制有效性, 为高校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加大监督力度, 提高工作质量

第一, 高校财务部门要重视原始凭证审核工作, 特别是给高校职工报销费用方面除了要查看经济业务项目是否符合标准, 还需要加大对其真实性的审查力度, 避免一些不合理现象的出现, 提高高校会计工作准确性, 最大程度上减少资金浪费;第二, 还需要在内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 落实责任制, 明确各个岗位及员工职责, 避免一职多人现象, 在出现问题时, 能够准确找到问题所在之处;第三, 高校要建立并完善债权清算考核体系, 并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 及时收回资金, 最大程度上提高资金利用率, 进而促进高校进一步发展。

(四) 调整人员结构, 建立高素质队伍

会计人员作为会计工作的重要基础, 其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工作有效性, 面对经济发展新形势, 人员素质及单一财务人员结构难以满足新会计制度实施需求, 直接影响新会计制度实施发挥积极作用。因此, 加强对人员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势在必行, 建立多元化人员结构是提高执行效率的有效途径, 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 人员学历方面, 高校要认识到高学历人才的重要性, 积极引进先进财务人才, 且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才, 同时, 还需要加强对现有人力资源的利用, 简单来说, 高校可以选择财务专业学生进行留用, 提高高校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其次, 专业知识方面, 专业知识是财务人员顺利开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才能够推动新会计制度有效实行, 至此, 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严格要求财务部门岗位人员, 并引导其积极学习国家经济政策及财务相关法律制度, 加强对人员业务培训, 不断增强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最后, 年龄方面, 现有财务人员年龄结构较大, 存在一定弊端, 高校人员需要重视对年轻优秀人才的引进, 优化人员年龄结构, 建立具有活力、且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为高校新会计制度顺利实施注入新力量, 进而为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支持。

四、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 高校会计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 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发展等方面占据重要位置, 但是, 其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有待完善。因此, 高校在发展过程中, 要加大对新会计制度内容的分析和研究, 并明确制度实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财务针对性措施, 坚持大收大支理念, 完善科目设置, 建立高素质人员队伍, 调整并优化会计工作,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进而促进我国高校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夏红蕾.新旧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比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 2010 (03) .

[2]张健光, 张俊瑞, 刘东霖.中美军队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比较与借鉴[J].财会通讯 (学术版) , 2012 (05) .

[3]许庆文.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激励问题初探——基于资产专用性理论的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08) .

[4]陈文斌, 覃元理, 刘经纬.论新时期高等学校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使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01) .

[5]杨顺利, 邓争伟.浅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 (05) .

上一篇:安全生产作业下一篇:文学与治国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