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石位手术

2024-10-17

截石位手术(精选7篇)

截石位手术 篇1

截石位是临床中普外及妇科常用的手术体位, 为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十分迫切要求对手术病人截石位摆放进行改进。为此, 我们设计了一种固定臀部和脚部的约束套, 使手术病人脚部从脚架落下的机率减至为零, 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我们对两种方法也进行了比较, 改进后截石位摆放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5~9月门诊手术患者200例, 男26例, 女174例;年龄16~65岁;妇科手术及检查 (阴道镜检查) 165例, 外科、肛肠手术35例;麻醉方式:全身麻醉88例, 局部麻醉78例, 有痛手术34例;手术体位均采用截石位。随机分为传统组与改进组各100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实施方法

1.2.1 传统方法

100例采用传统方法摆放手术截石位[1]。

1.2.2 改进方法

100例采用改进后摆放方法。据病人的身高调整托腿架的高度, 增长托腿板的长度至可以支托病人小腿肌肉丰满的部位, 托板关节端仍然朝向腘窝, 两腿分开80~90°, 使病人呈髋关节屈曲90~100°, 外展45°, 膝关节弯曲90~100°, 小腿处于水平位, 上肢外展位。在臀部套上长150cm, 宽20cm三层结构棉垫套, 两边底部用边带加以固定在手术床的两侧, 两边伸出的布带边缘采用粘贴布自由折叠式, 固定病人臀部予以制动。在腿部套上长80cm, 宽20cm三层结构的棉垫束脚套, 底部有中间套着脚托架;两边及顶部用边带加以固定在脚托架上, 两边伸出的布带边缘采用粘贴布自由折叠式, 使病人下肢固定在脚托架上。两部分以臀部套下端与束脚套顶部用宽边带两边加以联结。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体位摆放时间比较

100例传统方法摆放手术截石位时间平均为2分50秒。100例改进后截石位摆放手术截石位时间平均为1分25秒,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固定度比较

见表1。

经χ2检验, χ2=10.53, P<0.01, 差异有显著性

2.3 医生对手术体位 (安全) 满意度

见表2。

经χ2检验, χ2=15.05, P<0.01, 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截石位是手术常用体位, 在安置体位时, 如果着力点不当, 支垫物不合适, 操作粗糙而不协调。易对病人造成极大损伤 (常常造成下肢损伤、臂丛神经损伤及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 。手术途中 (当全麻病人术中麻醉较浅或清醒期病人意识不清[2], 或局麻病人术疼痛引起躁动时) , 患者由于下肢躁动而造成手术意外 (术者对突然改变的病人状态致器械操作失误, 造成子宫穿孔或损伤) 或使无菌敷料移位或污染, 影响手术进行。我们从人体力学、解剖方面着手, 增长托腿板的长度 (40cm) , 制作约束套, 束脚带可调节松紧, 适合不同体型的患者。使患者感觉舒适同时, 亦起到安全、有效地的固定作用, 这对于保证病人的安全、避免各种损伤有十分重要意义。约束套取材, 制作简单, 使用方便, 经济实用, 易于清洗, 更换, 便于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美清, 杜合英, 马育璇, 等.手术病人截石位摆置方法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 2004, 3 (4) :58-59.

[2]黃冰, 陈圣和, 陈寿根, 等.解痉催眠镇痛法无痛肠镜[J].中国內镜杂志, 2003, 9 (7) :4-6.

截石位手术 篇2

为改变这一现象, 我院手术室与手术医生一起, 对现有洞巾进行了改良设计, 铺巾时间明显缩短, 由改良前的 (7.1±1.0) min缩短至改良后的 (4.0±0.6) min。与此同时, 改良后洞巾还保证了手术无菌要求, 又简化了操作程序, 体现了人文关怀, 方便了手术医生的操作, 提高了手术质量, 受到了手术者的肯定。此改良洞巾手术应用范围广, 适用于各类截石位手术,

1调查对象与方法

选取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间普外科、妇产科、泌尿科截石位手术共计40例, 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20例, 分别采用传统截石位洞巾与改良后专用洞巾。两组均由同一人铺巾, 手术巡回护士记录铺巾时间, 同时发放调查表。根据配对t检验, 计算出P值, 评估两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设计改良应用过程

2.1 制图与设计 将旧式洞巾制成图后, 向手术医生征求意见, 并结合外出进修医院的使用经验与方式, 综合考虑, 集思广益, 最后确定洞巾图样 (见图1) 。

2.2 对改进的洞巾进行临床试用, 并采取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分组、对照、实验, 对洞巾不断完善改进后正式使用。

2.3 材料与制作 ①材料:斜纹棉布面料, 经济实惠, 可反复使用;②制作:根据设计图纸①的要求、尺寸进行裁剪 (见图2) 。

2.4 使用方法 ①适用范围:会阴、肛门、直肠、尿道等需截石位的手术均可适用;②物品准备:将布类按铺巾的先后顺序折叠, 根据手术需要准备好治疗巾5块、中单4块、截石位大洞巾1块, 按使用顺序打包, 高压蒸汽灭菌;③改良铺巾流程[2]:a.双折中单上重叠一块治疗巾垫于臀下;b.下腹部切口上方及两侧交叉铺3块治疗巾, 切口下方用四折治疗巾横盖耻骨联合处, 切口部位覆盖皮肤保护膜;c.两块治疗巾铺肛门两侧, 4把手巾钳固定肛门四周的治疗巾;d.铺一中单覆盖上身及头架, 双下肢各铺一双折中单;e.术者重新消毒手部, 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f.铺大洞巾, 先覆盖双下肢, 然后覆盖上身及头架。

2.5 推广培训 对手术室护士强化培训折叠、打包及使用方法, 然后指导手术医生铺巾。

3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3.1 传统截石位大布包与改良后截石位大布包的组成区别:

传统铺巾需要布类:普通洞巾1块, 中单8块, 治疗巾5块, 脚套2个;专用洞巾需要布类:截石位洞巾1块, 中单4块, 治疗巾5块。

3.2 铺巾时间统计学分析

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间, 选取普外科、妇产科、泌尿科截石位手术共计40例, 采用传统铺巾20例, 另外20例手术采用此专用洞巾, 由同一人铺巾, 手术巡回护士记录铺巾时间, 用SPSS专业统计软件计算结果如下。

说明:将新旧两种方法比较, 样本量分别是20, 均数分别为为 (4.0±0.6) 和 (7.1±1.0) min。

说明:新旧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和统计学意义

说明:采用配对t的统计学方法, P值为0.000,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问卷调查

手术医生26名, 手术室护士17名, 全部收回, 满意度达到100%。

4总结

改良后的洞巾取材容易, 制作方法简单, 并采用了高压蒸汽灭菌[3], 手术者能在很短时间内进行熟练操作。手术室采用此专用洞巾进行截石位手术后, 解决了多年来截石位手术铺巾影响操作, 固定不牢, 步骤繁琐的问题, 在保证无菌单层数的基础上, 简化了铺巾程序, 减少了操作步骤, 缩短铺巾了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又减少了污染环节, 更好地保证了无菌区域的无菌条件, 有效地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另外改良后的洞巾还能方便手术医生的操作, 经济实用, 又可以重复使用, 操作培训比较简单, 可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郑三女.缩短全髓关节置换术铺巾时间.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06, 13 (1) :50-51.

[2]杜文秀.会阴部手术的新式铺巾方法.中华实用护理杂志, 2008, 24 (5A) :78.

截石位手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泌尿科经尿道手术患者120例, 年龄32~78岁, 平均年龄62.0岁, 按美国标准协会 (ASA) 分级为Ⅰ~Ⅱ级, 无严重心肺疾病, 无凝血功能障碍。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各60例, 麻醉方法均为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

1.2 方法

1.2.1 传统截石位的摆放。

与髋关节平面放置腿架, 高度为患者大腿的2/3[2]。患者麻醉完成后, 下移使其臀部齐手术床背板, 骶尾部垫小软枕, 将患者两腿置于托腿架上, 腘窝处垫软垫, 双下肢外展60°~80°, 固定双下肢。

1.2.2 改良截石位的摆放。

(1) 改良截石位摆放的时机:于患者麻醉前, 请患者主动参与截石位的摆放, 巡回护士、患者共同安置出既满足手术需求, 又能体现患者最大舒适程度的体位。摆好后此体位不再作移动, 作为手术时的体位。 (2) 改良截石位的摆放方法:将托腿架的支架与手术床放成20°~30°, 这样使托腿架下移, 高度一般不超过30cm[3], 将患者臀部下移齐手术床背板, 骶尾部垫软枕, 将小腿放置在托腿架上, 托腿架上加软垫, 双腿分开80°~90°。

1.3 观察与评价指标

(1) 观察两组体位舒适度:1级为无不适感;2级为轻度不适, 有轻微麻木感, 但在忍受范围内;3级为麻木不能忍受。 (2) 询问手术医生对体位暴露的满意度, 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 (3) 观察两组体位术后24h并发症的发生率, 术后24h随访患者, 询问患者有无下肢麻木、疼痛及运动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两组各项观察指数比较,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2、3。

3 讨论

3.1 改良截石位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手术体位是患者为适应医疗需要所采取的一种强迫姿势, 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 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 减少医源性损伤, 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具体体现之一。传统截石位是在麻醉后摆放, 全麻后患者意识丧失, 护士仅凭经验按功能位对患者进行体位摆放, 如着力点不当或垫物不合适, 极易造成并发症, 而改良截石位是在患者清醒状态下, 让患者主动、全程参与摆放。可根据患者的手术需要及个体差异, 在一定范围内给患者摆放出一个个性化的舒适体位, 充分尊重患者的权利和尊严, 使患者获得了良好的舒适度。

3.2 改良截石位充分暴露了术野, 缩短了手术时间

传统截石位由于患者屈髋屈膝, 小腿下垂, 影响术野暴露, 妨碍术者操作。而改良截石位使膝关节基本处于不屈不伸位, 充分暴露术野, 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从而缩短了手术时间, 受到患者的好评。

3.3 改良截石位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传统截石位受力点是腘窝, 且小腿因重力下垂使腘窝部受压加重, 而下肢远端血管、神经主要行走于腘窝, 因而易导致腘窝神经受压, 同时小腿下垂易致静脉回流障碍, 所以下肢神经损伤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手术后严重并发症。而改良截石位的托腿架在患者小腿肌肉丰厚处, 避开了对腘窝的直接压迫, 同时小腿由下垂位变成了水平位或稍高位, 这样既避免了对神经的损伤, 同时改善了小腿静脉的回流, 降低了血管内压力, 从而防止了血管内皮的损伤。

安置手术体位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一部分, 合理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保障[4]。在截石位的摆放过程中, 要求护士不但要掌握基本的人体力学知识和解剖知识[5], 还应正确掌握手术体位摆放的原则、技巧、方法, 同时在摆放过程中注意人性化护理, 在满足手术需求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安全舒适。

参考文献

[1]高静, 翁留宁.改良截石位在盆底重建手术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 2012, 25 (4) :301.

[2]杨美玲.实用手术室护理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60.

[3]万燕飞, 张理霞, 江姜, 等.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生:医学专业, 2012, 32 (14) :129.

[4]张渝, 杨昆媛.改良膀胱截石位在手术室体位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 2010, 9 (4) :59.

截石位手术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科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2例因不孕症行宫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年龄21~35 (27.6±3.6) 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行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取传统膀胱截石位, 头低足高, 仰卧, 将托腿板支托于患者大腿, 托腿板关节端置于患者腘窝处, 使其髋关节屈曲90~100°, 双上肢外展位。试验组麻醉前让患者积极参与。先将腿架安装固定在手术床, 患者的臀部以手术床下折部为准, 并超过其下沿5~6cm。腿托托于小腿肌肉组织丰富处并使之处于平行或稍向上并外旋10°~15°, 腘窝处垫长条啫喱垫保护, 两侧大腿稍外展, 使之夹角60°~90°, 大腿前曲的角度根据手术的需要改变。支腿架与手术台成60°~70°, 使患者关节处于功能位, 并询问患者是否处于舒适状态后固定双腿。肩部用啫喱垫抬高 (约10cm) 以防止术中摇头低脚高位时下滑, 询问患者并调整最舒适的位置, 然后进行管插管全麻。

1.3 观察指标

(1) 术后1、24、48和72h分别随访病人1次, 了解有无下肢疼痛、麻木不适等, 分为三级记录 (0级为无不适, 1级中度不适轻微酸痛但能忍受, 2级为严重不适, 酸痛较重) 。同时记录评估可能与体位不当有关的并发症, 如腓总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筋膜室综合征、骶尾部皮肤压疮等; (2) 手术开始、结束时及结束后1h分别测量小腿周径; (3) 通过彩色多普勒测定, 观察患者摆放体位前后腘静脉直径、平均血流速度。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 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舒适度及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的舒适度比对照组的舒适度有显著提高 (P<0.01) 。见表1。对照组中有3例发生并发症, 其中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 1例骶尾部皮肤水泡, 1例腓总神经损伤, 试验组无发生并发症。

2.2 两组小腿周径比较

对照组术毕小腿周径增1.1~5.0 (2.58±0.81) cm;试验组增加0.2~1.3 (0.73±0.27) cm。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1) 。两组放平下肢1h后, 小腿周径均能恢复到术前值。

2.3 两组腘静脉直径及血流速度比较

平卧位腘静脉直径腘静脉直径为5.04±0.37mm, 对照组6.20±0.55mm;试验组5.16±0.35mm。平卧位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平卧位及试验组比较, 对照组腘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减慢 (P<0.05) ;与平卧位比较, 试验组腘静脉平均流速度同样有减慢,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论

安置手术体位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一部分, 合理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保证[2]。手术体位的摆放应保证充分暴露术野, 使患者足够舒适、安全且便于手术操作及观察。通过对截石位的改良可以预防或减轻小腿血管、神经的体位性损伤,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对患者全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3,4]。本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在术后舒适度、小腿周径、腘静脉直径及血流速度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患者舒适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改良截石位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本方法的有点在于: (1) 于麻醉前摆放体位, 可以得到患者良好的主动配合, 同时能让患者处于舒适的体位; (2) 将下肢的受力点转移至小腿中上段, 而小腿中上段后肌群丰厚, 对血管、神经起到衬垫性保护作用; (3) 小腿水平位或稍高位, 从而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减轻局部静脉内的压力; (4) 腘窝处置啫喱垫可以增加受力面积, 减轻局部压强; (5) 支腿架与手术台成60°~70°, 使得患者关节处于功能位, 便于手术中暴露手术野及术中器械操作; (6) 肩部用啫喱垫抬高有效防止了术中摇头低脚高位时下滑, 使患者体位更加舒适。

综上所述, 改良截石位避免了对腘窝的压迫, 有利于血液的回流, 能提高患者手术舒适度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

摘要:选取我院妇科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2例因不孕症行宫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1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截石位, 试验组采用改良截石位,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后舒适度、小腿周径、腘静脉内径及血流速度。结果对照组患者下肢疼痛、麻木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 两组术后舒适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对照组腘静脉内径显著增大、血流速度明显减慢, 与试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改良截石位避免了对腘窝的压迫, 有利于血液的回流, 能提高患者手术舒适度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改良,截石位,宫腹腔镜手术,体会

参考文献

[1]赵仙芝.手术体位不当所致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J].护士进修杂志1997, 12 (1) :35-36.

[2]黄惠琼, 郑三女, 黄月生, 等.提高手术体位枕管理质量的方法与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 25 (2) :19-20.

[3]苏玉屏, 易茉.改良截石位预防手术患者体位性损伤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 2010, 25 (20) :10-12.

截石位手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 01 2年2月至2 01 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3例采用膀胱截石位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 均是本地户籍, 其中男46例, 女37例;年龄60~79岁, 平均 (72.1±3.5) 岁;泌尿外科52例 (62.7%) , 妇产科20例 (24.1%) , 普外科11例 (13.3%) ;手术时间33分钟至6.2小时。按照入院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0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大体一致。

1.2 手术截石位

患者麻醉后将其两腿放置于腿架, 根据身体、重量调整脚架高度, 取下手术床尾部, 将臀部移至手术床缘, 臀下垫一小软枕或将手术床后仰15°, 一侧手臂用布单妥善固定置于身旁, 另一侧手臂固定于托手板上, 供静脉输液。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 如术中使用柔软的衬垫物, 尽量铺平, 避免皮肤组织血流不畅;遵医嘱术后抗感染;按时为患者换药;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1) 术前护理:术前护理人员准备好手术所用器械, 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手术的具体步骤、流程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安排手术成功的患者与其进行沟通交流, 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 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全程陪同, 增强患者的信心, 以便手术顺利进行;为避免患者长时间手术时腿部出现痉挛等症状, 可适当进行腿部肌肉按摩, 促进血液循环, 防止血栓形成。 (3) 术后护理:术后采用被动式运动法进行康复训练, 缓慢放平双下肢, 同时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做前足环转运动。左手固定患者踝部, 右手握住患者前足, 协助患者1分钟内重复环转、内翻、外翻及屈伸等运动, 并按摩患者小腿内侧肌肉。每次进行5分钟。

1.4 满意度标准

发放医院自行制定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 统计调查结果。总分为100分, 90~100分为满意, 60~89为比较满意, 低于60为不满意。总满意=满意+比较满意。

1.5 统计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统计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3例 (7.5%) , 包括神经受损2例, 腿部肌肉损伤1例;对照组术后并发症13例 (30.2%) , 包括神经受损6例, 压疮4例, 腿部肌肉损伤3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8 8, P<0.01) 。

2.2两组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5.0% (38/40)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 7.4% (2 9/4 3)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 0.1 1, P<0.0 1) , 见表1。

3 讨论

老年膀胱截石位手术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集中于局部压疮、神经肌肉损伤, 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干预, 不仅能够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 也能够确保术中术者有清晰的视野, 从而使得手术顺利进行, 还能有效抑制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2]。

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患者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在改善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令人满意, 这进一步证实了综合护理在老年手术患者膀胱截石位中的作用。

笔者总结综合护理干预的优势在于:术前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 使其了解手术过程、步骤及结局, 使患者消除未知的心理恐惧, 增强恢复的信心。而在术中医护人员全程陪同, 由于手术多数时间较长, 老年人身体状况差, 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容易造成肌肉僵硬、痉挛等状况, 尤其是腿部肌肉[3], 可适当进行按摩, 促进血液流动, 防止术中患者出现肌肉痉挛、僵硬情况。在术中陪伴患者, 给患者安慰。对于腿部肌肉受损的情况多是因为脚架高度不适或是两腿之间外展太开, 长时间的手术必然使得腿部肌肉疲劳、痉挛等[4]。护理工作应根据患者的身体、重量来调整脚架高度, 保证患者双腿能够舒适。另外截石位的老年患者手术还会引起下肢深静脉的血栓[5], 这是由于腘窝处的脂肪组织少, 在长时间的手术下该部位因脚架的缘故血液循环发生障碍, 血压逐步升高, 从而损伤局部血管, 血小板及凝血因子释放过多, 形成局部血栓。因此, 护理人员可将下垂位的小腿稍提高, 术中辅以腿部按摩, 进一步促进血液循环。而在术后使用被动式运动法, 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目的是通过对下肢前足的环转运动促使静脉血流加速, 同时可防止患者心率波动较大, 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心理护理同样重要, 鉴于患者多为老年人, 加上专业知识的缺乏, 治疗过程中难免有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产生, 不仅影响治疗效果, 甚至很多患者拒绝治疗要求出院。面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怀, 通过对心理的干预和护理, 可有效解决心理因素产生的问题, 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 综合护理措施的理念是先进的, 能够预见性地确定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和发生的问题, 恰当地运用实症, 使护理活动更加科学化、专业化。在手术前后、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 有效解决膀胱截石位手术后并发症, 减轻患者痛苦。

参考文献

[1]张信霞, 殷艳.膀胱截石位并发症预防的护理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 2013, 12 (2) :65.

[2]戚慧珍, 林建晓.两种膀胱截石位对宫腹腔联合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33) :53.

[3]丁宁, 陆云, 袁建红, 等.循证护理在预防膀胱截石位并发症中的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9, 11 (2) :238.

[4]王海燕.循证护理对预防膀胱截石位手术并发症的作用[J].江苏医药, 2013, 39 (6) :743.

截石位手术 篇6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采用妇科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58例进行治疗分析, 患者中单纯腹腔镜手术25例, 单纯宫腔镜手术27例,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6例, 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治疗, 可以配合护理工作进行。年龄25~54岁, 平均 (37.6±0.4) 岁。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等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头低脚高截石位的器材准备:截石位脚架、肩托、托手架、棉垫、约束带和中单, 检查各器材完好。在坐板上铺床单, 脚板上不铺床单, 床单需要干净、整洁, 在手术台中间铺上中单, 铺平整。下肢安置:麻醉前让患者坐在手术床的坐板和腿板之间, 将脚架固定好, 选择全身麻醉的方式, 麻醉后将两腿放在脚架上, 将床尾板卸载下, 在患者腋窝下放置棉垫, 髋关节屈曲110°, 向外展。固定膝关节。上肢安置:为了方便术后恢复, 选择左手建立静脉通路, 将右手平放在中单下, 保持肢体为功能位, 用约束带来固定前臂。肩部安置:由于头低脚高截石位容易导致身体的下滑, 因此需要在肩胛的位置放一个肩托, 垫上小肩枕, 肩枕要远离动脉, 防止颈动脉被压迫。

1.3 效果评价

观察患者手术进行的情况, 患者在手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的完成了手术, 手术后仅有1例出现了术后感染的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1.7%, 所有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

3 讨论

妇科腔镜手术的体位选择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 需要充分的暴露出手术视野, 让患者在长时间的手术过程中有舒适感。除去患者个人因素以外,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躯干和头部应该形成直线, 体位安置时需要充分的考虑各部分所承受的压力, 减少患者的手术痛苦。头低脚高截石位是妇科腔镜手术中最常用的手术体位, 能够最大程度的暴露手术视野, 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2]。

护士需要掌握体位安置的方法, 熟悉手术流程, 从而随时调整体位的变化, 帮助医师顺利完成手术。需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 体位安置时动作要轻柔, 不要给患者过大的心理压力, 减轻患者的恐惧感。根据本研究头低脚高截石位的体位安置的效果, 所以患者均顺利的完成了手术, 表示头低脚高截石位有着非常好的安置效果;患者术后仅有1例出现并发症, 表明手术的安全性较高;并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 表明头低脚高截石位有着非常好的安置效果, 护理价值高。

护理要点:在进行体位安置时, 需要遵循“安全、正确、舒适”的手术体位安置原则, 避免牵拉患者肢体, 减少神经损伤、肩背酸痛、低血压等并发症的出现;护理中要加强人文关怀, 多问询患者的主观症状感受, 及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保护好患者的隐私, 关键部位用被子遮挡;体位的变化需要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让患者主动进行, 避免搬动擦伤皮肤, 拆掉床头的延长板, 方便医师进行麻醉。本研究腔镜手术均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 因此应在麻醉后给患者的双眼涂抹红霉素眼膏, 防止眼角膜出现溃疡、干燥。患者左手外展要在90°以内, 下肢外展在45°以内, 在腋窝下垫上软枕;手术过程中护理要注意患者手臂的保暖, 其他人员不要触碰患者的肢体, 防止神经被压迫或是损伤;适当约束左手, 方便静脉穿刺给药;手术结束后, 缓慢下放患者抬高的肢体, 防止快速下降导致血管的扩张, 并且随时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

总之, 妇科腔镜手术采用头低脚高截石位有着非常好的安置效果, 可促进患者手术顺利进行, 患者术后并发症少, 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有着积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珍梅.妇科腔镜手术头低脚高截石位的安置与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12 (9) :47.

截石位手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7月—2012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大楼手术室选择维吾尔族、汉族行妇科腔镜手术病人140例, 平均手术时间为2.6 h±0.8 h;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70例, 年龄37.40岁±8.14岁;维吾尔族38例, 汉族32例;疾病分类:卵巢修补术28例, 子宫修补术35例, 宫颈癌根治术7例。对照组70例, 年龄37.80岁±8.11岁;维吾尔族34例, 汉族36例;疾病分类:卵巢修补术31例, 子宫修补术29例, 宫颈癌根治术10例。两组病人年龄、民族、疾病分类、病情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截石位手术体位的安置

①安置时机:观察组在实施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前, 对照组在实施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后安置手术体位。②术前宣教。病人对病情、手术等多方面的担心和恐惧心理往往使病人处于僵持甚至震颤, 此时极易发生皮肤破损, 导致压疮的出现, 心理干预在压疮防护中起着重要作用[2]。结合少数民族与汉族沟通有一定语言障碍的特点, 我科选派精通维吾尔语、汉语双语的高年资护士完成术前宣教的工作。在手术前1 d除向手术病人介绍相关手术的术前准备、手术环境和手术流程外, 还协助其模拟手术体位, 并告知在手术体位安置时需要其积极配合, 在此过程中手术护士会做好隐私部位的遮盖及保暖工作。③安置方法。在支腿架的U形面上铺置专用手术体位的凝胶垫[3], 其上再放置棉垫, 以避免对腘窝的直接压迫, 从而防止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栓形成和小腿筋膜高压综合征的发生, 同时避开了腓骨头的挤压, 有利于避开腓总神经。将病人双下肢置于支腿架上, 支腿架不宜过高, 应与大腿在仰卧屈髋时的高度相等。保持病人大腿与躯干纵轴呈90°~100°, 膝关节弯曲90°~100°, 两腿间角度为100°~110°。在不影响消毒范围的情况下, 将双下肢自膝关节处用布辅料包裹后, 松紧适宜地约束。两上肢用病人身下的手术中单反折后包裹, 并置于身体两侧, 为了方便术中静脉输入液体, 在三通管一端接一根专用静脉延长管。病人臀下垫厚度为3 cm~5 cm的体位垫, 并使臀部突出床沿外3 cm~5 cm, 利于暴露会阴部。为了防止病人身体下滑, 以锁骨为支点放置肩托, 皮肤与肩托之间垫一棉垫。术中保持手术床头低足高位10°~30°。有研究表明, 腹腔内压力不超过14 mmHg (1 mmHg=0.133 kPa) , 床体倾斜10°~30°时一般不会影响呼吸功能[4], 所以气腹压力不可过大, 床体倾斜角度不可超过30°。

1.2.2 观察指标

①病人术后进行下肢组织 (肌肉与韧带、腓总神经) 、臂丛神经评估, 观察病人下肢组织 (肌肉与韧带、腓总神经) 、臂丛神经损伤发生情况。②对手术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效率及满意度调查。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下肢组织及臂丛神经损伤发生情况

观察组病人术后发生下肢肌肉与韧带损伤1例, 对照组病人术后发生下肢肌肉与韧带损伤5例, 腓总神经损伤3例, 臂丛神经损伤3例。

2.2 术后手术工作人员操作满意度调查情况 (见表1)

3 讨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内环境干扰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被广大手术病人所接受。为了适应其短、频、快的特点, 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尽可能地缩短连台手术之间的准备时间。截石位是此术式的常用体位。新方法中截石位手术体位的安置时机为病人实施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前, 病人意识清醒、行动自主、感觉灵敏, 此时在护士的耐心指导下, 可以自行按手术要求安置体位, 并可根据舒适度调整两腿的高度与其间的角度。此举避免了传统方法中, 在病人麻醉后, 由手术人员合力搬动病人易造成的牵拉伤和劳动强度的增大。新方法较传统方法平均节省时间约9.6 min, 从而既保证了病人的安全, 又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的护理也显得日益重要, 手术体位安置原则是在保护病人舒适功能位前提下变动病人躯体、抬高手术靶器官, 使其周围脏器因重力作用而远离, 在有限的空间里延伸出合理的手术空间[5]。截石位是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常用体位, 然而由于该体位不当, 而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屡有报道[6]。常见并发症为肩部疼痛、神经损伤 (腓总神经损伤、肱神经损伤) 、下肢静脉血栓、体位性低血压等。安置手术体位时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正确合理地使用体位用物, 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与体位有关的并发症发生。另外, 对麻醉风险的恐惧及对治疗结果的担心, 常使病人产生焦虑情绪, 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 降低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 增加其对术后疼痛的敏感性[7]。有研究报道, 心理个性化干预可减轻病人不良情况的发生[8]。因此, 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 安排精通维吾尔语、汉语双语的资深护士, 对病人实施个性化的术前宣教并模拟手术体位, 便于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 增进护患间的信任、促进民族团结。

由于病人麻醉后肌肉松弛、外周血管扩张, 心血管系统自身调节能力明显下降, 而截石位抬高双下肢, 下肢血液突然排空, 使有效循环血量增加, 导致血压升高。术毕病人抬高的双下肢放平时体内部分血液又突然进入扩张的下肢血管内, 使有效循环血量骤减, 血压下降[9]。因此, 手术结束下肢放回原位时应逐侧安放, 缓慢放下, 不可快速同时放平双下肢, 并监测血压等生命体征, 常规定时按摩双下肢肌肉, 这样使心血管系统有一个代偿的过程, 避免双下肢同时放平引起的血液瞬间转移向下肢, 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的锐减。

为了获得充分的手术操作空间, 手术医生在腹腔镜手术时使用二氧化碳 (CO2) 来产生气腹, 术中高浓度的CO2直接膈神经, 而支配膈肌的神经与支配肩部皮肤的神经节同位于颈3, 故CO2气腹引起的疼痛特点为颈肩痛[10]。有资料显示, 胸膝卧位能改善病人颈肩痛的发生[11]。为了减轻其术后的痛苦, 术后第1天由专人负责做术后访视工作, 调查手术室护士服务满意度的同时指导胸膝卧位的正确使用, 近8个月使用效果良好。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妇科腔镜手术截石位安置时机的效果, 总结相关的个性护理。[方法]将140例妇科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70例, 观察组在实施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前, 对照组在实施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后安置手术体位。观察两组病人术后下肢组织及臂丛神经损伤发生情况, 调查手术工作人员操作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发生下肢肌肉与韧带损伤1例, 对照组发生下肢肌肉与韧带损伤5例, 腓总神经损伤3例, 臂丛神经损伤3例;观察组手术工作人员操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合理把握妇科腔镜手术截石位的安置时机, 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满意度。

上一篇:地方高校美术专业下一篇:国有农场基建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