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教学三法

2024-05-22

“三点”教学三法(共8篇)

“三点”教学三法 篇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但语文的功能绝不仅限于此。从美学的角度看, 语文亦具有审美性。《语文新课程标准》即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审 美情趣”。语文教材为学生的审美教学提供了素材和载体, 但这些远远不够。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方面, 高中语文教师应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 引导学生发现美、体悟美并创造美。

一.透过语言文字发现美

语言文字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 对语言文字的分析乃是审美文学作品的第一步。有的作品语言端庄中正给人以凝重坚实之美;有的作品语言雄奇秀丽给人以轻松奇谲之美; 有的作品语言虽平实却给人感受到内在的思想张力……总之, 不同的作品, 因其语言文字排列不同, 产生不同的美。

如鲁迅的《药》结尾写“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 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 在空气中愈颤愈细, 细到没有, 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 这是沉重郁结之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引用《采莲赋》 描写少女采莲荡舟的画面“夏始春余, 叶嫩花初, 恐沾裳而浅笑, 畏倾船而敛裾”, 这是轻盈欢快之美;巴金的《小狗包弟》用质朴平实的文字, 讲述自己的沉痛忏悔, 这是含蓄上进之美……

因此, 高中语文的审美教学, 应注重对语言文字分析, 分析不同作品的不同语言、句式与表达方式, 透过语言文字表面, 捕捉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 发现字里行间的无边美色。同时, 还要鼓励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许多文章, 其文笔与句式不读不足以体会其妙处, 有感情的朗读即是要从作者的角度出发, 沿着作者的行文与思路, 用自己的话, 替作者抒发作品的感情。

二.创设情境意象体悟美

有些作品的语言文字之美是浅露于外的, 给人以直觉的美感, 往往不必深思;但有些作品, 其美感是蕴藏于内的, 需要读者掩卷深思, 在脑海中构建意象, 方能探得其妙。针对这类作品,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透过作品与文字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在脑中创设作品所描绘的情境意象, 展开想象的翅膀, 进而体悟其中的美。

如宋祁《玉楼春》一词, 写道“红杏枝头春意闹”, 王国维先生赞道:“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但对高中学生, 单就字面而言, 他们往往无法理性挖掘其内在的美, 对春天的绚烂多姿、生机勃勃的景色并无多少形象的感受。再如贾岛《题李凝 幽居》一诗, 写道“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作者抓住这一瞬即逝的现象, 来刻画环境之幽静, 响中寓静, 有出人意料之胜。而这也是高中学生缺乏审美方法, 难以理性鉴别的地方。

针对这类内蕴的美,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 利用图画与声音, 模拟虚构这种场景和意境, 积极引领学生融入到教师所创设的作品意境之中, 体悟其中的美感。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句, 通过多媒体, 创设莺歌燕舞、蜂飞蝶绕的或喧闹或繁忙场景, 引导学生在脑中积极想象, 从而体悟春天绚烂多姿、生机勃勃的动态美。教师还可以通过情绪体验法, 创设临时情境, 如,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教师可以在课堂突然中断讲话, 让学生在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中加以体悟响中寓静, 再去体悟诗的幽静美。

三.鼓励模仿创新创造美

创造美本身即是“再审美”的过程, 是将自己所积累的审美知识重新用自己的作品予以表达的过程。而要完成这种过程, 对于阅历尚浅的高中学生而言, 首先是一个模仿创新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对美的认识和内心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 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 鼓励学生在模仿中创新。

那么, 如何引导学生模仿创新创造美?可从作文的写作训练入手。

首先, 厚积方能薄发。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 教师还得让学生养成收集、积累优美文辞句式的习惯, 通过不断的积累, 充实自己的写作素材。如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 正是在《三国志》的基础上发挥而来, 若没有平时的积累, 是不会有如此老到的语言。

其次, 学会审美角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适合模仿的优美文章, 或仿其构思美, 或仿其语言美, 或仿其形象美, 或仿其情感美, 从而在训练中不断增强写作技巧和审美能力。如2002年高考满分作文《孔雀东南飞》, 其构思之美、语言之美, 均模仿教材里的《孔雀东南飞》。其后, 2004年、2007年高考, 都有考生据此变换审美角度, 模仿出新, 不断成就高考美文。

综上所述, 可见高中语文的审美教学, 只要方法得当, 那么, 它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又与高考并不矛盾, 反而相得益彰。所以, 那种单为应试而教, 从而使高中语文课堂缺乏一种美的存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高中语文审美教学在初中“读一读”“背一背”的基础上, 就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和创造。综

初中化学绪言教学“三法” 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A-

0079-01

化学教材涉及的信息量比较大,因此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会觉得比较枯燥乏味。特别是在化学绪言的学习中,有些教师只是简单地讲述化学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的化学概念,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化学的绪言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一、联系现实生活,引出“化学”概念

化学的绪言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首道门槛,它对于初中生的化学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生打开化学之门的一把钥匙。因此,教师在教学绪言时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对化学的好奇心,从而将教学的话题引入到“化学是什么”的概念中。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化学”时,教师可以先举几个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思考:一天,淘气的小明把厨房里的小苏打倒进了醋瓶子中,这时醋瓶子里冒出许多气泡,为什么呢?又如,我们小时候买回来的气球可以在天上飞,但把气球放气后,再用嘴巴吹气球,这时吹满气体的气球却怎么也飞不高,为什么呢?然后请学生作答,直到有学生回答出这是一种化学现象为止。接着,教师再向学生讲解化学的概念和运用。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个化学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把茶水倒入盛有硫酸亚铁的烧杯中,观察颜色的变化。在水变成墨绿色之后,再把墨绿色的水倒入草酸溶液中,让学生仔细观察颜色的变化。在溶液变成金黄色之后,将它倒入碳酸氢钠溶液中,让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神奇,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二、走进历史长河,探索化学奥秘

化学绪言中涉及了大量的关于化学发展的历史以及化学学科的形成过程,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是非常单调枯燥的。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及讲故事等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关注化学的发展历程,了解化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密切关系。例如,在学习化学科学的由来时,先引出拉瓦锡的化学与燃烧,教师解释物质燃烧是一种有趣的现象,例如火柴棒的燃烧会发出光亮的火焰、枯叶的燃烧会引发森林火灾等。然后再播放视频《法老之蛇》,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讲解视频中的科学知识,再提出问题:物质燃烧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进而引出拉瓦锡的燃烧实验,印证氧气的存在是燃烧的首要条件。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一个简单的问题要经过漫长的科学探索”的道理。因此,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排除错误的论断,进而一步步探索出科学的真理。又如在探索氯元素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讲述氯元素发现的故事:瑞士科学家舍勒在1771年发现了氯,但当时的错误判断让他以为只是脱燃素盐酸,而在181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才正式提出氯元素,在这一过程中,花费了将近四十年的时间,进而让学生认识到也正是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勇于实践,才为科学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教师通过讲故事、让学生进入历史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化学态度。

三、安排趣味实验,感受化学魅力

绪言课的学习只是对学生学习化学作一个方向上的引导,对化学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和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讲解过多的理论性知识,以免引发学生思维上的混乱,让学生误认为化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打击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探究化学奥秘的信心和热情。因此,教师应当加强引导,设计新颖有趣的化学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带动探究的学科,在绪论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从化学实验入手,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化学的魅力。例如,在绪论中引入彩色火焰的实验:先让学生准备好蒸发皿、玻璃棒、长滴管等实验器材及蔗糖、镁粉、KCIO3、Ca(NO3)2、CuCl2等化学材料,让学生将相同质量的蔗糖和KCIO3磨成粉状,并进行一定比例的混合,然后将这些混合物放入三个蒸发皿中,并在这三个蒸发皿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Ca(NO3)2、CuCl2,再将浓硫酸用长滴管取出滴入到三个蒸发皿中,让学生观察之后的化学反应。此时蒸发皿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火焰,非常好看。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了解到了各种金属元素的作用以及在化学中的应用,进一步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操作,能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从而为学习元素周期表做好铺垫。

总之,尽管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奥妙具有一定的好奇心,但由于之前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非常浅显,教师应在绪言内容的教学中就应该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让学生在刚接触化学课时就爱上化学,为今后更深入地学习化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三法 篇3

一、生动有趣的课件导入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播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 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如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长期的实践证明, 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在这一点上,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得更为直截了当:“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 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方法不少, 其中趣味性课件导入就是个不错的法子.课件导入在所有的导入法中有它的独特优势, 栩栩如生的画面配以轻松优美的音乐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器官, 这种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导入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渴望, 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例如学习“正弦定理” (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 , 为了能很快地切入到新知, 我利用课件导入, 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 这些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立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黑板前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久负盛名的埃及金字塔, 我国建于古代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的雄姿, 紫金山天文观测台的精密仪器, 河流两岸两码头之间的距离测量, 然后从左向右飞出一行字:所有对这些几何图形的测量、设计与计算, 都可以转化为求三角形的边或角的问题.在学生思考和疑惑之时, 屏幕上又由内向外推出了“正弦定理”四个大字, 将新知的题目告诉了大家.这样的导入, 动态感趣味性强, 自然能很好地吸引学生.

课件导入的趣味化需要教师在课件制作时要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 虽然数学课堂以传授数学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为宗旨, 但也不能只顾了知识少了趣味, 那样的话, 学生会兴味索然少了参与的积极性, 会降低学习的质量.

二、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高中数学的学科特点和知识难度, 需要教师的讲解, 但也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 老师一味地在讲台前喋喋不休, 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非常必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作了这样的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 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作为教师, 应该身体力行“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的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 为了做对做实做好, 我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 一是强调独立思考, 二是促进合作交流.我认为, 没有独立思考, 学生的主体精神不可能得到充分地发挥;没有合作交流, 学生不容易打开思路, 狭隘的数学思维是学习能力不能提高的重要原因.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比如学习“数列” (同上, 见第二章《数列》) , 有这样一道题:

大千世界蕴含着无数的自然规律, 从细胞分裂到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从树木的生长模式到葵花种子、鹦鹉螺壳花纹的排列……它们各有其消长的方式和特点, 如:

情境1:树木生长规律1, 1, 2, 3, 5, 8, …

情境2:彗星每隔83年出现一次1740, 1823, 1906, 1989, 2072, …

情境3: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 万世不竭1

情境4:我国参加6次奥运会获得金牌总数15, 5, 16, 16, 28, 32.

问题:上述例子有何共同特点?

像这样的题目, 我要求学生至少运用两种学法.必须独立思考, 这里强调的是必须, 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大脑, 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 哪怕是错误的或者是不全面的, 然后是师生共同讨论, 通过交流, 探究正确的结论, 找出不正确的原因.其实,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 有大量的题目都可以用这样的学法, 教师包办代替是有效教学的大忌.

三、作业批改的聊天方法

作业批改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性工作, 也是一项复杂性工作.从表面上看起来, 它好像只与教师有关, 其实不然, 它的另一头紧连着学生.不管学生作业做得如何, 教师批改的好差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比如, 对作业错得比较多的学生, 如果教师在作业中用红笔画一个大大的叉, 然后写上两个大大的字———重做, 那无疑是打向学生的一记重拳, 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我们改变批改的方法, 认真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用委婉的语气指出这名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则拿到作业的学生感受到的是温暖, 看到的是努力的方向.平时作业批改中, 我常喜欢运用聊天的方法, 似与学生在促膝谈心、交心, 这样, 学生“在拿作业本时往往会产生一种渴望, 看看老师到底又给了我什么知心话 (一名学生的原话) ”.批改的鼓励语常会因为学生个性的不同、成绩的好差、作业的程度而富于变化, 有时我会这样写:“粗心这个坏东西怎么总是缠着你呢?什么时候将它甩得远远的, 你说呢?”“这次不错啊, 只错了一点点, 如果能全对就更好了!”“这次错得稍微多了点, 出乎我的意料.别灰心, 再来.”

初中英语有效教学三法 篇4

一、讲究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课堂导入好比一部话剧的序幕,序幕好,引人入胜,就能够调动观众的欣赏欲望。同样,课堂导入精致精彩,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第斯多惠说得好:“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讲究导入,就是在课堂伊始就用一种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去“激励、唤醒、鼓舞”,让学生有了“兴奋的情绪”,有了学习的“主动性”,产生“生气勃勃的精神”。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我在教学中常常运用组合式导入法,起到了振奋精神、链接旧知的作用。比如,学习Unit 4 Amazing things(见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我运用了课件和连环设疑相结合的组合式导入法。首先,我轻点鼠标,黑板前的屏幕上出现了繁华的街道,街头有幅巨大鞋子的广告,我问学生看到这幅图有什么感受:Look at this picture. 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see such big shoes?并告诉学生,我们的世界充满了令人吃惊的事物,由此引入话题,又提两问:What do you usually see in museums? What do you think you will see in the Funny World Museum?这样的导入,学生觉得新鲜有趣,学习的活力也就自然地被激发起来了。

二、鼓励质疑,倡导好问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已经施行这么多年了,但是,如果真正地走进课堂,我们就会发现,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得到真正充分的发挥。比如,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不多,非喊到他不回答,不少学生身上还有哑巴英语的现象等等。我觉得,我们不妨反问一下自己,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地备课、讲课,最后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平时口语测试、笔试中存在那么多的错误?虽然一张考卷并不能代替所学知识的全部,但至少也能说明一些问题。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我的办法是鼓励质疑,倡导好问的学习方式。具体做法是,每一堂课我会留下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就当堂所学进行提问,努力将问题放在当堂解决。一周的最后一课由学生集中提问,只要是本周所学知识,凡有不懂,都可以提。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解惑”,不将问题留到下一周;二是做到了有的放矢,针对性强,避免了大量做试卷的那种盲目出击。三是让学生收获了知识,体验到了愉快,因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苏霍姆林斯基)。比如学习完牛津9A Unit 5,我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大家提出的问题有几十条之多。在一个个问题解决以后,我针对大家提问最多的过去完成时,和学生一起梳理这个知识点。通过讨论,大家知道了过去完成时的结构是:主语+had+过去分词+其他。had是助动词,因此,它的疑问句形式可以将had提前。过去完成时的用法可以归纳为两类:1.表示在过去某一时间或动作之前已经发生或完成了的动作。它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是过去的过去,表示过去某一时间常用by, before等构成的短语。2.过去完成时还可以表示从过去某一时间开始,持续到过去另一时间的动作或状态,往往和由for加表示一段时间的短语或since引导的从句连用。知识的归纳、例句的引用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鼓励质疑关键在鼓励,不管学生问题提得大小,只要敢提、肯提就要给予肯定,不能批评,这样才能将问题消灭在知识考查之前,才能学得活、学得好。

三、重视评价,注重学生的健康发展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倡导形成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评价不仅仅是为了评判、鉴定教与学的效果,也不再是为了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为他们的成长指明方向。评价有多种方式,这里仅以自评为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评,通过自评,通过自己现在与过去的对比、自己与他人的对比,找出差距,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这种做法,学生不会有被教师严肃批评后产生的自卑心理,反而增强了学生知耻而后勇、奋起直追、积极上进的竞争潜力,促进了学生健康良性的发展。我曾经在两个不同班级做过试验,甲班采用自评为主的方式,乙班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但不强调自评。甲乙两班都各选了4个中等生、4个后进生为观察个例。一学期结束,我发现,甲班的8个学生学习态度、成绩都明显优于乙班。因此,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在重视其他评价方式的同时,重点采用自评为主的方式,收到了不错的正面效应。

英语有效教学的方法很多,但只要记住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挑着学生的现在,还挑着祖国的未来”,认真扎实地实践新课程理念,有效教学将不再是句空话。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三法 篇5

一、调动学习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播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 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苏氏的话告诉我们:要想成功教学, 必须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学习.而这种“唤醒”实际上就是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使他们能够兴致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1.故事法

人人都喜欢听故事, 教数学时, 尽可能结合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 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反映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同时也反映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这有助于振奋学生精神, 提升学习积极性.比如, 在解析几何、微积分教学中, 我向学生介绍笛卡儿创立的解析几何, 介绍牛顿、莱布尼茨创立的微积分, 以及它们在文艺复兴后对科学、社会、人类思想进步的推动作用.有时, 我也向学生介绍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如华罗庚、陈景润以及我们南通籍的杨乐等数学家在数学界突出的贡献, 以鼓舞士气.

2.课件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大量运用, 教学中的课件也逐渐普及.课件动态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所产生的视觉和听觉效果远远超出了教师单纯的讲解, 加上课件容量大又省时, 其激趣作用往往比其他激趣法更好更强.其他的诸如讲究导入、主动质疑、组织活动、讨论探究等都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不失为有效教学的好方法.

二、注重引导启发性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 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习, 教会学生学习.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学生在学校里学会的除了知识以外, 还要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 唯有这样, 学生才能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叶圣陶先生说:“教者, 盖在于引导、启发.”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生正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和迁移能力.”我在教学中, 也视引导学生学习为重要手段.例如, 学习《等比数列》 (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第二章) 时, 我作了这样的引导启发:

师:请大家观察下面几组数据.

10, 100, 1000, 10000, …

2, 4, 8, 16, 32, …

36, 36×0.9, 36×0.92, 36×0.93, …

上述数据有什么特点?如果取名字的话, 我们该叫它什么呢?

生1:上述数据从第二个数开始, 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值是同一个常数.

师:那我们该称它为什么?

生2:以前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 每一项减去它的前一项所得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的数列叫等差数列, 所以我觉得这里应该叫等比数列.

师:那么我们也给它下个定义吧.

生1: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 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 用字母q表示.

师: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 如果是等比数列, 那么它的公比是多少?

1, 1, 1, 1, 1, …

0, 1, 2, 4, 8, …

1, -2, 4, -8, 16, -32, …

生3:第一个、第三个数列是等比数列, 公比分别为1, -2.第二个数列, 0不能作为除数, 所以这个数列不是等比数列.

师:由此我们发现了等比数列的每一项与公比要具备怎样的条件?

生4:等比数列的每一项都不能为0, 公比也不能为0.

学习等比数列或其他知识点, 我采用最多的办法就是步步引导, 适当启发, 即学生观察、学生判断、学生结论.由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较为牢固.

三、尊重学生主体性

凯洛夫曾经这样对教师说:“如果教师总是把自己放在首要的地位, 或者让学生感到他们是教育的对象, 这样就会加强对教育的反抗力量, 削弱教育的力量.”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 让不同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 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并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 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我认为, 要做到以上这些,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因为只有做到这一点, 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尊重学生主体性首先应该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当代教育家沙塔洛夫强调:“在课堂上应创造一种普遍相互尊重、精神上平等、心理上舒坦的气氛, 这是每个教师的首要任务.”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 一名学生因为对老师有意见, 只要是这位老师上课, 他就或者不听或者装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故意跟老师作对,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 即融洽的师生关系极为重要.有了和谐的氛围, 教师能认真教, 学生也能积极学, 其效果不言而喻.其次, 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不批评多鼓励, 这不仅是一个方法, 更是一种态度.既然我们的教学都是为了学生, 那为什么还要板着脸去斥责学生呢?须知“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语) .

文言文教学三法 篇6

一、重视字词教学, 以实现活学活用

1. 教师应敢于推究。

在文言文字词句教学中, 教师不应孤立地解释字词句的含义, 而应该把理解字词句、把握文章内容、领会人物情感紧密地结合起来。总之, 在字词句教学中, 要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如分析《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两句时, 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衣正单”与“愿天寒”是否矛盾。这样一探究、讨论, 学生就能理解老人内心的矛盾、痛苦和辛酸, 并激起学生对老人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2. 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

学文言文难表现在诸多方面, 如在实词方面, 有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异同等问题。在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其意义、用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找出规律, 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如《捕蛇者说》中, “岁赋其二”、“更若役, 复若赋”都出现了“赋”字, 它们的词性、意义各不相同, 前者是动词, 征收的意思;后者是名词, 赋税的意思。再联系学过的旧知识, 在《岳阳楼记》中, 有“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一句, 句中的“赋”和前两种意思又不同, 它指的是一种文体。进行这样的综合教学, 能使学生一目了然, 并且便于学生复习。

二、注重语言品味, 变“学”为“赏”

文言文常见的课堂教学是疏通字词、归纳段意、板书结构、理解主旨、总结特色式的陈旧套路, 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很强的依赖心理。从这一点来看, 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无趣的。那么, 如何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语言, 变学生被动的“学”为主动的“赏”。

古人写文章落笔谨慎, 务求每一个字都准确妥帖。教学中, 师生通过对文本语言的鉴赏, 可以在细微处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更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艺术熏陶。

1. 赏言辞之美。

古人的语言风格, 有的追求自然与简朴, 有的追求精炼与含蓄, 有的讲究形象鲜明与生动, 还有的注重音乐美。所以, 教师可以在教授文言文时引导学生去发现不同的美,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文的魅力。例如, 《醉翁亭记》一文共用21个“也”字, 以声传情, 一唱三叹, 音节匀称, 声调和谐, 纡徐舒缓, 余味无穷。这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古汉语的音乐美, 使之爱读爱学。

2. 赏句式之美。

古代散文的句式美往往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整齐美”, 这在骈文、赋当中表现突出。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运用四六句式进行铺排, 对仗工整, 平仄相间, 有一种整齐、和谐美。二是“参差美”, 这是指语言形式上要错落有致, 从而产生美感。如骈散结合的《归去来兮辞》、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都采用了整齐而又错落有致的句式, 间以自然而又和谐的韵脚, 读来琅琅上口。

3. 赏结构之美。

写作时, 古人非常讲究文章结构。比如, 写作论说文时, 古人往往以结构的跌宕曲折、纵横交错, 来营造文章的一种气势美。贾谊的代表作《过秦论》被称为“古今第一气盛文”。从句式来看, 这篇文章大量使用对偶句式、排比句式, 形成一种自然流畅而又错落有致的抒情节奏;从体式来看, 贾谊用辞赋的表现手法来写政论散文, 极尽渲染夸张之能事。

三、引导感悟, 立足于诵读

古语云:“置之齐则齐语, 置之楚则楚语。”这就是说学习语言要有一个“活”的语境。学习文言文时所谓的“立足于诵读”实质上就是要把这种语体变为自己的语言习惯。

教学时,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朗读。为了让朗读产生更大的作用, 一是教师范读。范读要准确而富有感染力, 这样学生才会乐意模仿。二是教师播放朗读录音。三是课前可先安排一名诵读水平高的学生做好准备, 上课后让其朗读。

初中体育教学“引趣”三法 篇7

一、环境引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心理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这里所说的教学环境,不仅包括场地器材的布置,而且包括教学人文情感氛围的营造。

1. 营造人文情感

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宗旨是让学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欢乐,满足其趋乐避苦的需求。实践表明,营造人文情感氛围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因此,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充沛而旺盛的精力,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用优美、舒展、大方的动作,娴熟的技巧,精湛的技术,风趣幽默而又生动形象且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手段灵活多变又适合学生生理、心理需要的组织形式,和蔼可亲、爱生如子的教学态度,使其耳濡目染,影响和熏陶学生。以此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充满欢乐与激情的学习氛围,充分有效地感染教育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振,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建立起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之情。如此,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对教师产生信任、尊重和爱戴,对教师的羡慕之情就会油然而生,进而喜欢该教师,愿意上该教师的课。

2. 完善场地器材

场地器材设施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物质基础。实践表明,整洁、新颖、美观的教学环境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练习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体育学习的惧怕心理,增强学生体育练习的信心。如,指导学生进行“中长跑”练习,若在环境优美的地方进行练习,则可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境,使练习不再枯燥无味,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如,指导学生练习“太极拳”,可选择草地或树阴下进行练习,使学生觉得空气新鲜、心情舒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反之,如果场地器材不够完善,就会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情感、信心、意志、运动能力及心理状态产生严重影响,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遭到破坏。

二、教法引趣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常常以体育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一直以来总是按照“讲解—示范—练习—纠正错误—巩固提高”的模式进行体育教学组织。如此单一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疲于听讲解、看示范、反复练习,而没有时间去感受和体验健身运动的乐趣,从而抑制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得体育课缺乏应有的生机,长期以往,导致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无法提高。新课标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及健康个性。要求教师大力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并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因此,在平时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灵活变换教学组织形式,从而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如: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练习“弯道跑技术”时,完全打破了传统“讲解—示范—练习—纠正错误—巩固提高”的教学模式,而是采用以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法。具体教学步骤:(1)让学生在直径为30米左右的圆圈上做接力跑游戏,从而亲身感受跑弯道的滋味;(2)了解学生跑直道与跑弯道的难易,明白难易原因;(3)分组讨论跑弯道时摆臂、身体姿势、脚掌着地技术有何要求?(4)教师补充总结;(5)再实践:让学生利用合理的技术动作再跑弯道;(6)探索改进技术、反复练习弯道跑技术。如此教法设计,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探索实践能力。

三、评价引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它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评价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体育学习评价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具有导向、激励、发展和甄别等功能。我们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得以成长和发展。然而,当前某些教师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却存在“重结果、划一化”的漏洞,忽视了学生个体基础差异、主观努力和进步程度,主观的努力也难以得到体现,致使评价失去应有的激励性。在新课标的背景之下,体育教学评价应突出其激励性、多元性、过程性、赏识性。当学生有明显进步时,应及时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并适当给予方法上的指导:“你瞧!你比上次进步多了!再来一次!”“你这次做得比上次更好!”“不错!学习就得这么认真!”等。如此评价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促进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

参考文献

[1]范庆良.培养初中生体育兴趣刍议[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03).

[2]林国平.谈谈培养初中生体育兴趣的一些做法[J].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

[3]邵更生,任杰.初中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

谈小学阅读教学切入三法 篇8

一、“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题眼切入法

”题目是文本的眼睛, 文本的标题往往体现了作者别具匠心的构思。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 开启学生阅读兴趣之门。《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课文就文本本身而言, 说的是一件普通的生活小事, 但透过字里行间, 我们却可以感受到蕴含其间的深刻道理——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保护弱小者。教学时, 我抓住了课题中的“我”为切入口进行教学。

师:同学们认识我吗?

生:认识。

师:都知道我什么?

(生纷纷交流。)

师:大家认识这个“我” (萨沙) 吗?

生:不认识。

师:那么, 我们就来认识认识他吧!

(讨论, 学生分组交流)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片写萨沙的文章, 题目是《我不是最弱小的》打算怎么读这个课题?

生:突出“我”“最”或者“弱小”

师:初读课文, 有哪些疑问?

生1:还有比“我”更弱小的吗?

生2:谁以为“我”是最弱小的?

生3: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

教学伊始, 我巧妙结合课题, 以“我”切入, 由表及里。在揭示课题后, 学生紧紧围绕课题质疑、讨论, 教师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同时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从而在教学下一环节时以此为凝聚点, 一方面关注“我”的行为、语言, 另一方面关注“我”的心理、情感, 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 与心灵沟通, 真正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美的乐趣。

二、“切中要害, 前联后引”——中心句切入法

就是利用文本中的中心句来切入文本的方法。它对文章起总括全段、总结归纳, 深化内容的“引子”的作用。在语文课中以中心句为切入点, 可将这个句子的理解和文章思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有机结合在一起组织教学。

如教学《槐乡五月》一文, 我紧紧抓住最后一句“五月, 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展开教学, 通过对课文的品读, 感受槐乡五月景色的美丽, 槐乡孩子的纯真可爱、热情好客。

在《莫高窟》一课中,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 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这句话是文中的过渡句, 连接课文两部分的内容, 也是文章的中心句, 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以后, 就能很快地把握课文的脉络, 理清课文的层次, 课堂教学也会显得紧凑、明了。

三、“抓其一点, 辐射全篇”——关键词语切入法

许多课文, 文中往往有一两个中心词, 往往是全文的内容浓缩, 是内容情感的起始点, 也是最终的归宿点。以重点词句为切入点就等于直接叩击文章的主体大门。

《鸟语》这篇课文教学中, 我就引导学生抓住布谷鸟“催促”一词为突破口来感悟鸟儿催人奋进, 令作者产生无比喜爱的情感。

师:小作者喜欢布谷鸟还表现在哪儿呢? (指名读句子)

课件出示: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 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师:从这句话中, 你读懂了什么?

生:从这句话中, 我读懂了作者和布谷鸟之间的感情, 布谷鸟成了“我”的好朋友, 时时提醒“我”好好学习, 不断催“我”奋进。

其他学生自由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略)

师:在生活中, 谁会催促我们?

生:父母、老师、朋友

师:布谷鸟也是这样的, 在我____________时, 布谷鸟催促我应该_____________。 (出示填空, 思考) 交流

生1:布谷鸟也是这样的, 在我学习上松懈时, 布谷鸟催促我应该努力向上。

生2:布谷鸟也是这样的, 在我遇到困难时, 布谷鸟催促我应该乐观面对。

……

师:在作者的眼里布谷鸟就像我们的良师益友!声声催促都饱含着深情, 催促我不断前进, 真是催人奋进啊!

师引读——布谷鸟真是我的好朋友啊, 所以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 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教学中, 我抓住布谷鸟催人奋进这条主线, 让学生通过“画一画作者喜欢布谷鸟的句子—读悟句子—畅谈生活中谁会催促我们”这三步进行理解。但是, 重点词句所蕴含的情感只有“意文兼顾”, 才能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了达成目标, 我特意设计了以上填空, 这样学生既习得了教材的内容, 又进行了语言的操练, 理解文中的重点内容也就水到渠成了。然后, 再以读促情, 以读悟情, 学生对鸟儿的喜爱之情也就油然而生。当然, 因文而异, 我们还可以从课文的插图、课文的线索等方面来切入。

上一篇:三明治下一篇:控制措施及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