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双语教学本土化

2024-08-24

高职双语教学本土化(精选3篇)

高职双语教学本土化 篇1

一、专业课双语教学模式的构建依据

(一) 双语教学主要模式介绍

1.完全和部分沉浸法 (Total and Partial Immersion/M1) 。

学生在此模式中和本族语学生一起, 接受以第二语言为教学媒介语的专业课内容教学。教师都是专业课老师 (content/subject teacher) , 因此很少会有针对少数非本族语学生的语言解释。

2.第二语言教授的专业课 (Subject Course Taught in L2/M2) , 其中, 以保护模式 (Sheltered classes) 为典型。

保护模式是指把同一语言水平的学生集中起来, 由懂得语言教学的教师采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 将上课用语的难度降低至学生能理解的水平。

3.专业课加语言教学课 (Subject Course Plus Language Instruction/M3) , 以辅助模式 (Adjunct model) 为典型代表。

在该模式中, 语言和教学内容同样重要, 因此经常会通过跨学科合作来实现教学目的。

4.基于主题的语言课 (Language Class Based on Themes/M4) , 以主题模式 (Themebased Model) 为代表。

该模式是以语言为主导的, 语言的操练是以内容主题为单元进行的, 因此专业内容并不是很难, 一般教师都能够胜任。

(二) 模式中各教学因素的变化规律

根据内容与语言所占的比重, 我们发现, 各模式所涉及到学生需求、师资、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要求、课堂教学的侧重点、教材评估的侧重点六大教学因素都是有规律地变化的。在众多的教学因素中, 位居中间的学生的需求是第一位的, 而其他的因素是围绕学生的需求而调整的。因为在专业课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中, 教学模式是由教育环境中的众多因素共同所决定的, 其中学习者的需求是首要因素, 其次考虑的才是学校的性质、培养目标、师资状况等综合情况。

二、构建中国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模式探索

综合考虑, 中国本土化的双语教学模式构建中的构成因素可以分为决定性因素和配合性因素两种。与国外双语教学模式不同的是, 学生需求、师资以及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等因素属于决定性因素;而教材的选取、课堂教学工作以及综合考评等属于配合性因素。另外, 依据语言重要性不同, 可导致不同的模式分类, 可以把中国双语教学中英语的渗透力度分为简单渗透层次 (L1) ;整合层次 (L2) ;双语思维层次 (L3) 等三个层次, 这是构建中国高校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中的重要参考要素。具体的专业课双语教学模式构建步骤为:

第一步:有效分析学生真实需求。

学生的需求一定是第一位的, 这里的需求可以包括两个层次: (1) 学生是否有接受双语课教学的真实需要。比如将来需要出国进修, 或者所学的专业比较国际化, 即他们是否需要通过英语来学习另外一门学科。 (2) 学生需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的。即除了学生主修专业能力的提高外, 专业英语水平希望能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层次。

第二步:测试学生的需求与英语语言水平是否匹配。

这应该以大多数学生的水平为参考, 检测需求是否能满足要受到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的制约, 否则需求再高, 自身的英语基础跟不上, 也依然无法达到相应的效果。

第三步:是否能够找到合适的师资力量。

师资水平是制约中国专业课双语教学实施的瓶颈。如果专业课教师无法胜任, 那么只能使得双语课教学流于形式。所以, 通过英语水平测验的学生需求还必须与双语专业课的师资力量水平情况相互协调。

第四步:制定对应的明确的教学目标, 包括专业知识的有效获得和专业英语能力的稳步上升。

按照英语教学的渗透力度, 英语能力的上升可以如前所述分为三个层次:简单渗透层次 (L1) ———包括用英语定义, 关键词;整合层次 (L2) ———英文表达;双语思维层次 (L3) ———使用英语来思维。

第五步:选择适当的配合性因素实现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可以分为:全英文讲解, 中英文交替讲解和全中文讲解。考评形式主要可以有:英文考评和中英文结合考评等。考评是双语教学成功开展的有力保障, 所以不应该提倡中文的考评方式。

三、结语

我国高校的专业课双语教学可以通过借鉴国外双语教学模式的原则。在构建的过程中, 学生的真实需求, 有效师资力量和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是决定性的因素。而教材的选用, 课堂具体教学方式, 考评方法等是配合性的因素。

摘要:本文在总结国外教学模式构建中, 以学生需求为第一的原则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实际环境, 提出以学生实际需求, 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学校师资力量三大决定性因素相互协调, 制定教学目标, 并根据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协调教材, 课堂教学考评等因素的综合构建方案。

关键词:双语教学,专业课,层次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卢炳惠.后民族结构语境中的国际双语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 2005 (7) .

[2]汤东.中外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教育, 2008 (11) .

高职双语教学本土化 篇2

2007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教高〔2007〕1号) , 要求“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 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英语在世界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全球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 世界上70%左右的信息是用英语传播的。2009年教育部批准人民大学《国际商务伦理》等152 门课程为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要求“各高等学校要不断探索与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接轨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双语课程教学模式” (杨楠:2010)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 我国一些重点大学的双语开课门数已达到150~200门, 各高校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是双语教学推行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成为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

中国知网2007—2015年的期刊中有3628篇关于双语教学现状和问题的文章, 有些研究者认为双语教学是“凭借行政指令推行”的“双语运动, 不应该把双语教学作为各级大学办学水平的指标进行评估”, “有些双语教学在语言学、教育学、法学方面都留下了足以让人批评的空间, 造成了英语没学好, 专业也荒废了的惨痛教训, 在大学开展双语教学应持谨慎态度, 不可一味求大、求全” (吴平, 2007;陈肖慧沈峰满等, 2007) 。重点高校的双语教学尚且存在这些问题, 地方高校的双语教学在实际运行中更是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教学环境不够完善、教学师资匮乏、教材短缺, 有些高校双语教学课程设置功利性过强等。因此, 我们有必要借鉴那些已经实施双语教学多年, 具有成功经验的国家的双语教学理论和方法, 以此来发展地方高校双语教学, 真正使双语教学在培养国际人才、促进我国教育、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进行跨文化交际和融合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研究将以国外双语教学理论为研究框架对山东省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目的是通过定性研究和个案研究, 了解山东省地方高校在双语教学方面的特点与存在的不足,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外的双语教育理论和模式进行本土化改进, 摸索一条适合地方高校特点的双语教学道路, 更好地促进地方高校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2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调查山东省高校双语教学基本情况。课题组选择山东省5 所高校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 采取师生座谈、听课等形式了解和掌握双语教学中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英语水平、教师和学生对双语课程、教材、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实际情况, 为本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

2) 分析和研究山东省高校双语教学现状。课题组从政策制度、课程设置、教材选用、考试管理、软硬件建设、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等方面对山东省这5 所高校的双语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 以课题组成员所在的地方院校为研究个案, 对开展双语教学的专业进行定期听课、评课, 对老师和学生进行走访、座谈等, 建立研究档案, 分析相关数据, 从中发现地方高校双语教学实际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通过专项调查研究, 能够对山东省高校双语教学的工作现状有全面了解, 能够发现目前省高校双语教学工作中的现存问题, 了解高校双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以有效推进山东省地方高校借鉴国外双语教学理论进行本土化应用的教学模式。

3 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1) 文献研究法

通过互联网、报刊、杂志、书籍等查找和收集国内外有关双语教学的各种文献资料, 为地方高校双语教学的定位和实施方案建立理论框架和参考依据。通过文献研究国外双语教学的起源、发展及规律, 归纳双语教学的原则, 总结双语教学的规律, 探索双语教学在地方高校大学本科教学中的导入时间, 较为全面地梳理双语之间的关系, 科学地把握两种语言各自在教学中的使用度。

2) 比较研究法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分别对国外高校与我国地方高校的双语教学从社会环境、师资培养、学习动机、教材选用、运行机制、教学模式和考核机制等层面一一比较, 同时比较国内重点高校和地方高校在制定双语教学目标和双语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成功之处, 以期从中发现可资借鉴之处。

3) 问卷调查研究法

在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 选择山东省5所地方高校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双语课堂实际效果、教学理念问题、课程设置与衔接问题、师资资源问题、学生语言能力问题、双语教学实践经验、教材选用问题、双语学习的考核与评价问题, 对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 从中了解地方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制约地方高校双语教学发展的多元因素。

4) 个案研究法

以济宁学院为研究个案, 对开展双语教学的专业进行定期听课、评课, 与老师学生进行走访、座谈等, 建立研究档案, 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在实践中开展和验证双语教学理论本土化的模式, 从中建立起来的研究档案和相关数据对于各高校进行双语教学和教学改革将有着更加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

5) 数据分析法

利用SPSS17.0 社科统计软件完成资料、数据的整理、统计与分析, 撰写研究报告, 公开发表研究成果。

4 研究发现

1) 通过文献梳理和比较研究发现, 目前我国重点高校的双语教学模式多是对国外浸入型、保持型和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的改进, 而我省地方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 很多双语课程其实只是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专业英语词汇, 教材基本上还是汉语教材, 外包专业的教材是在国外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的删减版。但是我国国情与国外相差较大, 双语教学的目的也有很大差别, 我国双语教学起步较晚, 对双语教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缺乏系统性, 依据科学的语言教学理论和认知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探讨如何解决地方高校双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实证研究较少。教师的语言能力、语言学知识、文化知识、教师能力和态度以及学生的语言能力、动机、态度、个性等输入变量决定了双语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效果和双语教学是否达标, 因此如何在输入的源头进行师资培训和教师发展是双语教学能否顺利实施的瓶颈问题。

2) 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发现, 在具体的双语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主要是摸着石头过河, 很少对双语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有些双语教学效果并不明显, 教师教学基本上用汉语, 英语口语能力极差, 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交流, 作业及考试都是用汉语来完成, 很多学生甚至没有意识到这是双语课程。有一个高校尝试聘用外教开展生物基础课程的双语教学, 但是问题在于外教解释不清楚生物知识, 学生听不懂外教英语, 结果是学生专业知识没有收获, 英语水平也没有提高。因此, 地方高校双语教学应该根据专业课程、教师水平和学生能力制定双语教学的规划和实施方案, 不能盲目跟风。

3) 制定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工作量评价体系是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的保证。济宁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在课程体系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积极开展双语教学, 部分专业双语授课课程要达到10%以上, 建成校级双语示范课程10~15 门, 省级双语示范课程1~2 门, 使我校更多课程具有省内一流水准和较高的国际化程度”。 济宁学院教务处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要点第7 条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 启动双语课程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相应地, 济宁学院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济院政字〔2010〕85号) 规定“完成1个标准班1节课教学任务的工作量为1标准学时, 课程系数为1, 而双语课程系数为2, 双语课程指的是由系部与教务处共同研究批准的双语课程”。济宁学院有些专业博士尝试开设的双语课程效果良好, 达到了双语教学的预期目标, 同时提高了学生查阅英语文献和撰写英语研究论文的能力。

4) 双语教学中汉语和英语的使用比例问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能盲目推崇国外浸入式模式。Baker (1993:118) 研究发现母语和外语相互依存才能共同发展, 忽视母语在双语教学中的认知能力迁移可能会人为抑制外语认知机制, 同时可能导致母语能力退化的危险, 因此地方高校在双语教学过程不能机械地划分母语和外语的使用比例。运用母语认知心理机制的工作原理改进双语教学方法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大部分学生在问卷调查中表示他们在学习英语时会习惯上首先启动汉语词库, 完成认知加工, 然后通过汉语认知图式帮助启动英语词库的信息并完成相关的认知加工, 这种认知方式在英语写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 在认知理论的框架下, 通过课堂观察和师生互动, 探索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情景教学法之间灵活变通是国外双语教学理论在我国高校本土化应用的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Baker C.Foundation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M].Clevendon, Avon, England:Multilingual Matters.1993.

[2]David W, Green.Mental Control of the Bilingual Lexico-Se-mantic System[M].Bilingualism:Language and Cognition.1998.

[4]陈肖慧, 沈峰满, 张丽, 等.从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反馈看双语教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5) .

[5]黄崇岭.双语教学核心概念解析[J].外语学刊, 2008 (1) .

[6]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7]王斌华.中外比较:双语教育的界定、属性与目的[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6) .

[8]吴平.五年来的双语教学研究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1) .

[9]杨楠.我国高校双语教生态平衡发展观及其认知基础[J].外语电化教学, 2010 (7) .

[10]惠长征, 杨楠.外语磨蚀研究中的问题和对策[J].教学与管理, 2014 (11) .

高职双语教学本土化 篇3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现代物流业正成为21世纪中国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但物流人才的匮乏已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紧缺人才。虽然国内现在很多高校都在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但目前现有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因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根本无法满足激烈竞争市场的需求。为了满足我国对应用性与较高外语水平为一体的复合型国际物流人才的需要,在各高校开展物流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已经是迫在眉睫。

关键词:物流管理 双语教学 人才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5-244-02

一、何为双语教学

1.“双语”。(1)“双语”的含义。一个能运用两种语言的人。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能将一门外语和本族语基本等同地运用于听、说、读、写,当然他的母语语言知识和能力通常是大于第二语言的。(2)“双语”认识的误解。一是将双语简单的理解为“加强英语”。“双语”班就是英语强化班或“尖子班”。二是将双语理解为“汉语”+“英语”。三是将双语理解为二门外国语,如“英语”+“日语”。四是将双语理解为在课外活动中加入英语兴趣小组等等。显然这些对“双语”望文生义的理解是片面的,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它抽去了“双语”和“双语教学”的内核,脱离了“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2.双语教学的解释。双语教学一般意义上的基本要求是:在教育过程中,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使学生在两种语言能力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学习及成长上,均能达到顺利的发展。“双语教学”的实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尤其是第二语言或外语(通常为英语)传授专业课的学科内容。双语教学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学习科目知识来达到掌握知识与语言的目的,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物流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提出要求各高校开设双语课程。2003年教育部又明确指出,“要继续推进双语教学”。国际快递巨头中外运敦豪全国人力资源总监郑贵红告诉记者,该公司规模到2015年将从现在的8000人扩张到22000人,她同时表示,物流人才除了需要非常专业的物流知识外,还必须具体深厚的外语、海关知识等。基层人员的学历就要求在大专以上,而国内大专类高职院校目前根本无法提供企业所需的、集应用性与较高英语水平为一体的复合型的毕业生。所以各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按照目前物流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设置专业课程体系。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通过双语教学提升学生的外语沟通能力和职业化素养。从而培养物流业所需要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双语人才。

三、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现状

1.很多高校职院认为专业英语教学可以替代双语教学。近年来,众多高校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开设了双语课程,但很多高职院校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认为,开设专业英语教学就可以替代双语教学。其实双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无论是课程设置的目的还是在课程设置的要求上都是截然不同的。对于专业英语教学主要是定位于语言教学,教学方法仍应遵循语言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围绕物流英语的专业词汇、语法、写作以及翻译水平的提高来展开教学。而对于双语教学则是以英语作为语言媒介,去帮助学生用英语思考、学习、掌握专业课程的内容。双语教学定位于物流专业课程和专业知识的教学,而英语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语言。

2.大多数学生英语水平较低。英语作为母语汉语之外的第二语言,很多学生在初高中基础就不是很好。近些年来很多高职院校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实行注册招生,如此一来降低了学生入学的门槛,这对想上高职类院校的学生来说是件好事,同时还提高了高中学校的升学率,但放低门槛的同时,对本来基础就薄弱的同学,更是放松了对英语的学习。导致很多二类高职院校招来的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很多都在60分以下,甚至还有十几分的。曾经有个学生说,虽然学生上了这么多年英语课,英语的26个字母认识我,可我还不能把它们全都认得。虽然该学生这句话说得太夸张了,但是他能说这样的话,也可以想像得出他的英语基础水平是何等的低了。根据问卷调查,参加双语教学试点的学生中,能听懂1/3仅占70%左右,而剩下的30%左右的学生根本一点也听不懂。这样使得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前面又多了个障碍。

3.教学资源不能满足双语教学的要求。作为教学资源最主要涉及到的就是教材的确定,国内双语教学多数采用国外原版英文教材和相关教辅材料,由于国外的原版教材在编写方面内容较多,而在有限学时内对非母语学生来说压力较大。同时国外原版教材案例不适应国内学生,国内的学生大多对书本中广泛涉及西方国家文化背景、公司品牌以及营销事件缺乏了解,从而不能够达到通过案例理解理论的目的。完全原汁原味的外国案例在某些方面和中国市场上的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4.师资力量薄弱。我国高校教师大部分都是单科型的,只有极少数教师既懂专业又懂英语并且能够以英语为媒介语开展专业教学。大多数情况下是教师熟悉英语而无法胜任物流管理专业课的教学,或者熟悉物流管理专业课而英语水平较低。双语教学实施的重要前提就是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的学科知识,还要对外语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口语和写作能力。所以目前授课教师真正能达到双语教学要求的凤毛麟角。

5.授课方式过于单调。授课方式死板,即使用中文教学,也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所以教师英语授课仍照本宣科,或全部依赖板书,这样就更大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现在网络发达时代,上课学生注意力更多放在手机及网络上。所以单调的授课方式远远不能适应双语教学的要求。

6.双语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双语课程的设置考虑上,更多的是放在教师本身开课能力上,而没有重点去考虑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和所开设课程的难易程度。同时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上更多的考核教师备课工作量的多少,而忽略了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

四、对于物流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应该采取的对策

1.物流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目标应定位清晰。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不同于其他公共外语课教学,专业英语教学在实践中应明确相应的教学目标。实行双语教学的课程应该是在物流管理专业所有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基础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实现,同时还有利于双语教学自身的不断发展。在对双语教学的课程进行慎重选择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的对物流人才实际需要以及学校现有可以使用的资源等实际情况。双语教学应循序渐进,先注重对学生英语思维的基础培养,再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物流活动中的交际能力。

2.加强双语师资培训。开设好双语教学课程的前提就是必须培养出一批专业知识强、英语水平高、同时还能够适应双语教学的复合型教师。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是教师授课能力和学生接受能力,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英语水平,同时将二者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用外语的思维开展教学,才能算是成功的双语教学。而要满足如此的师资要求,就必须加强对双语教学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具体的方法:(1)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各高校自行选拔优秀人才作为双语教学的师资及其储备;(2)大力引进专业功底好且外语能力强的教师,为双语教学师资培训奠定基础;(3)定期举办双语教学的各种研讨活动,进行实践经验交流;(4)举办双语教学师资培训班,聘请国内外有丰富经验的资深专家来授课,从而提高双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

3.双语教学配套教材的选择。选择既符合双语教学大纲要求又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双语教材,同时再选择与之配套的双语教学资料,这样双语教学便可如鱼得水。同时,由于国外原版教材很多知识点及案例不适应国内学生,特别是对于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所以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可选择国内改编版教材,这类教材是结合国内外实际对外文教材改编后的双语教材,这样便能做到因材施教。双语教学教材的选择是双语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是一切学科双语教学活动得以圆满开展的重中之重。

4.灵活教学。教学方法上注重采用研讨式、启发式和辩论式等生动、活泼的创造性教学方法,尽量使用图表,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这样可以减轻英语授课负担,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组织学生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讨论、让优秀学生试讲某个段落、学生以老师方式提问,其他学生来回答等等,均可发挥学生的潜能。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双语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另外,多媒体课件可集声音、动画、文字、图像为一体,体现物流管理专业应用性的特点,因此在讲课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健全双语教学的评价机制。双语教学的评价和管理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规范考核评价机制,成立双语教学管理及指导小组,积极负责双语课程的研发、组织、实施和实施后的评估工作。从而进一步推动双语教学不断完善和发展。

五、结束语

我国物流产业要取得巨大的发展,必须要有大量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的支持,要有大量的物流人才就需要有高品质的物流教育。为达到国际物流的标准和适应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外,还需要提升学生的外语沟通能力和职业化素养。从而培养物流业所需要的复合型国际物流专业的双语人才。双语教学与研究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院校领导及双语教师的不懈努力和投入。我们希望双语教师和教学研究工作者同心协力,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使得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乃至其他专业的双语教学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文为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2011JSJG427)]

参考文献:

[1] 魏芳.物流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考试周刊,2012(39)

[2] 邹建华.关于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几点体会.教学教育论坛,2005(17)

[3] 刘小红,王成宇.物流企业人才现状和需求调查.江苏商论,2005(12)

[4] 张莹.高职文秘专业双语教学问题研究.电大理工,2013(4)

[5] 赵家慧.双语教学中的教学激励策略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12

[6] 乌兰图雅.内蒙古高等学校蒙汉双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3

[7] 姚中青.高校双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探索.重庆大学,2011

[8] 赵建玲.高校独立学院实施双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浙江工业大学,2012

上一篇:设备管理系统下一篇:无图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