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护保险基金

2024-11-06

照护保险基金(通用7篇)

照护保险基金 篇1

1994年1月1日德国开始实施社会长期照护保险(以下简称“长护保险”)制度,20年多年来,其长护保险在减轻老年人长期照护经济负担,降低政府社会救助支出,促进照护行业专业化发展和照护人才培养,帮助老年人有尊严地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德国长护保险采用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但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该制度仍然实现了平稳运行,2013年底基金累计结余62.9亿欧元。德国的经验将对我国未来长护保险基金管理提供有益启示。

1 长护保险基金收支现状

德国长护保险基金的来源主要包括参保人员和雇主缴纳的保费以及少量的政府财政补助。1995-2013年长护保险基金的收入情况见图1。从总量上看,德国长护保险基金从1995年的84.1亿欧元增加到2013年的249.6亿欧元,增长了2倍。从增速上来看,在经历了1995-1997年的快速增长后,基金收入增速迅速下降,1998年后,基金收入年增长率趋于稳定,约为2.9%。

资料来源:http://www.bmg.bund.de/fileadmin/dateien/Englische_Dateien/Selected_Fact_and_Figures.pdf.Arntz,Melanie,et al."The German social long-term care insurancestructure and reform options."(2007):06-074.

资料来源:http://www.bmg.bund.de/fileadmin/dateien/Englische_Dateien/Selected_Fact_and_Figures.pdf.Arntz,Melanie,et al."The German social long-term care insurancestructure and reform options."(2007):06-074.

1995-2013年德国长护保险基金支出情况见图2。从支出总量上看,长护保险基金支出从1995年的49.7亿欧元增加到了2013年的243.3亿欧元,增长了约4倍,期间基金支出的增长幅度大于基金收入的增长幅度。从增速上来看,基金支出和收入呈现相似规律,1995-1997年间基金支出增速大幅下降,1998年后基金年均增长率趋于稳定,约为3%,与基金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基本相同。

由图1和图2的数据可计算出历年长护保险基金余额(见图3)。1995年到2004年长护保险基金余额快速下降,并在1998年后连续负增长。为了保证基金偿付能力,德政府在2008年对长护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扭转了基金长期负增长的局面。截止到2013年底,长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达62.9亿欧元,基金支付能力得到了有效保证。

2 长护保险基金的管理经验

长护保险基金的平稳运行与其科学的运营管理机制密不可分,这可从保费征缴、照护方式选择及照护等级划分与照护服务定价等三个方面的管理略见一斑。

2.1 强制参保

德国 《 长期照护保险法 》 规定,凡是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居民都必须参加长护保险。例如,2014年年收入水平低于€53550的雇员必须参加长护保险;年收入水平高于€53550的雇员可以选择参加长护保险,也可选择参加商业长护保险。[1]2013年底,有6981万人参加了长护保险,约占总人口的86%。[2]强制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参保,有效地避免了潜在参保人的逆向选择行为,稳定了缴费人数和基金收入来源,使基金未来的偿付能力和持续运行得到了保障。德国政府是长护保险的责任主体,所以在要求居民强制参保的同时,其在长护服务基金的筹措上也承担了重要责任。德政府每年会将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划作长护服务基金,其每年划入的资金约占当年GDP的0.9%(见表1)。通过对服务基金进行补贴,以达到减轻长护保险基金支付压力的目的。

资料来源:http://www.bmg.bund.de/fileadmin/dateien/Englische_Dateien/Selected_Fact_and_Figures.pdf.Arntz,Melanie,et al."The German social long-term care insurancestructure and reform options."(2007):06-074.

注:2020-2060 年的数据为预测数据资料来源:http://www.bundesfinanzministerium.de/Content/DE/Downloads/Broschueren_Bestelservice/2015-04-15-german-stability-2015.pdf.pdf?__blob=publication File&v=6.

资料来源:①1994.01-2008.06数据参见姚玲珍.德国社会保障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85)。②2008.07-2012数据参见戴卫东.长期护理保险—理论、制度、改革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70);德国联邦卫生局网站:http://www.bmg.bund.de/fileadmin/dateien/Englische_Dateien/121116_Factsheet_Long-Term_Care_Insurance.pdf。③2014至今数据参见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网站:https://www.issa.int/zh/country-details?country Id=DE&region Id=EUR&filtered=false。④2013年数据暂无法获取。

2.2 费率动态化、差异化

长护保险采用动态费率, 从1994年建立长护保险制度以来,缴费率已经过四次调整,由最初的1%增加到2.05%(见表2)。缴费率的调整依据主要是长护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例如,在1994.01-1995.04期间,长护保险基金基本没有支出,所以缴费率较低,只有1%;但1995年4月以后,一些参保人员达到了享受长护保险待遇的条件,长护保险基金支出增加,这时为了基金的偿付能力,缴费率便提高到1.7%。2008年以前,长护保险基金净额连续多年出现负增长,故从2008年7月1日起,缴费率被再次提高到1.95%。

除了费率动态调整外,不同人群适用的缴费率也有所差别。例如,政府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23岁以上没有孩子的雇员长护保险缴费率需增加0.25%,且全部由雇员自己承担。由于长护保险基金运行模式是现收现付,本代人未来享受的待遇是由下一代人的缴费形成的,有后代的参保人在长护保险基金的代际转移中所做的贡献要大于没有后代的参保人,所以只有让无子女的参保人缴纳更多的保费,多缴的保费就相当于无子女参保人自己承担了部分应由未来子女缴纳的保费,这使长护保险制度更加公平的同时,也有利于长护保险基金的稳定运行。

2.3 鼓励居家照护,建立长护需求分级制度

长护服务主要有两种类型:居家照护和机构照护。居家照护与机构照护相比有符合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低成本的优势。鼓励参保人选择居家照护可以减少照护保险基金支出,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因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鼓励参保人接受居家照护服务。在居家照护服务供给方面,为了鼓励家庭成员和妇女承担家庭照护责任,长护保险基金向他们支付不限用途、无需纳税的现金服务费,同时长护保险基金会为每周提供14小时以上照护服务的非正式照护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费,服务时间越长,照护保险基金支付的保费就越多(见表3)。此外,德政府还允许用人单位给予员工10天不带薪假期以便员工参加非正式长期照护服务。[3]

资料来源:http://www.bmg.bund.de/fileadmin/dateien/Englische_Dateien/Selected_Fact_and_Figures.pdf.

(单位:欧元)

资料来源:http://www.bmg.bund.de/fileadmin/dateien/Englische_Dateien/Selected_Fact_and_Figures.pdf.

资料来源:http://www.bmg.bund.de/fileadmin/dateien/Englische_Dateien/Selected_Fact_and_Figures.pdf.

在居家照护服务需求方面,德政府规定,如果参保人接受机构照护,参保人则需要自付食宿费且至少要承担25%的机构照护费用,这使得参保人接受机构照护时的费用自付比例远高于居家照护。通过以上措施,很好地控制了接受居家照护和机构照护的参保人的比例。2005-2013年,该比例维持在7:3左右。2008年以来,长护保险基金总支出中居家照护支出所占比例也不断提高(见图4),2013年已达53%。

参保人员在接受照护服务前都必须经过照护需求等级评估,长期照护需求共分为五级,每一级都设有最高支付限额(见表4),如果参保人的照护成本超过了规定的限额,参保人则必须自付全部超额费用。最高支付限额的设置将长护保险基金的支出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了基金支出过快增长。

2.4 照护保险基金与照护服务供应方谈判确定服务价格

长护服务的价格是通过长护保险基金和照护服务供应商之间谈判确定的。长护保险基金作为照护服务的付费方有责任和义务为了参保人的利益与照护服务供应商展开谈判以保证参保人获得质优价廉的照护服务。谈判降低了参保人的长护成本,长护保险基金的支出也就自然降低了,基金的平稳运行就能得到保证。德充分竞争的照护服务供方市场为照护保险基金与照护服务供应方展开价格谈判奠定了基础。为了避免照护服务市场出现垄断,满足参保人员多样化的照护服务需求,德政府鼓励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的照护机构并存。2009年,德国有61.5%的家庭照护服务供应商和39.9%的照护院供应商为盈利性组织。[3]德国还在《长期照护保险法》中规定联邦政府、州政府及照护保险基金都不得限制长护服务供应商的数量。

3 德国长护保险基金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经过20年的发展,德现收现付的长护保险基金经受住了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考验,在保证参保人员待遇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还实现了制度的平稳运行,其管理经验值得我国充分借鉴与学习。

3.1 对符合条件的参保对象实施强制参保

长护保费的筹集是长护保险制度运行的基础,如果不强制所有潜在参保人参保,保险基金就会因逆向选择问题而面临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所以,为了筹集到足额保费,保证基金偿付能力,我国可借鉴德国的做法,强制所有符合相关条件(笔者认为,根据国情,凡满45岁的公民必须参加长护保险)的参保对象参保。

3.2 实行动态化和差异化费率

由于大多数参保人在年老后才会有长护需求,且长护风险的发生概率也相对较低,一般长护保险的保费规模较小。因此,我国可借鉴德国的做法,采用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根据长护保险基金的支出对费率进行动态调整,保证基金在期末略有结余。动态调整不意味着费率只能随基金的支出增加而增加,如果历年结余的基金累计较多时就应考虑不调整费率或降低费率,避免基金大量结余导致基金使用效率降低。

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下,当代人未来的长护保险待遇来自下一代人的缴费,如果下一代缴费人数不足就可能使长护保险制度失去可持续性,当代人未来的长护保险待遇就无法得到保障,因此,生育子女数越多的参保人对长护保险制度稳定运行的贡献就越大。德国规定子女数越多的参保人的缴费率越低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以更好体现制度的公平性。

3.3 建立照护需求评估体系,大力发展居家照护

德国通过建立长护需求分级制度和鼓励参保人接受居家照护服务减轻了照护保险基金的支出压力,我国可借鉴德之经验,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照护需求评估体系,用科学的方法和指标确定参保人所需的照护服务等级后,再确定参保人享受长护保险待遇。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已经推出了不同版本的老年人照护需求评估方法,如果国家能制定一套标准的评估方法并培训一批专业的评估人员,无疑将对照护保险基金的合理利用提供十分有益的帮助。此外,居家照护是一种既能节约基金支出又符合老年人生活习惯的长期照护方式,我国应大力发展居家照护并通过增加居家照护的服务内容,提高居家照护费用报销比例等方式吸引参保人选择居家照护。

3.4 发挥长护保险基金的控费和监督作用

德国多样化和竞争性的长护服务供方市场为照护保险基金发挥控费作用、降低基金支出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国未来的长护保险制度建设中也需要增强照护保险基金在照护费用支付过程中的话语权,而不仅仅是被动支付,借鉴德国的做法,通过谈判遏制服务价格不合理上涨,对照护服务供方行为进行监督。

同时,应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长护服务领域,使不同长护服务供方之间形成竞争,使参保人能以最合理的价格获得高质量的长期照护服务。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https://www.issa.int/zh/countrydetails?country Id=DE&region Id=EUR&filtered=f alse.

[2]数据来源:由Federal Minister of Labor and Social Affairs公布数据计算得出.

[3]郝君富,李心愉.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经济影响与启示[J].人口学刊,2014,02:104-112.

[4]姚玲珍.德国社会保障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76-196.

[5]华颖.德国法定医疗保险的自治管理及发展趋势[J].社会保障研究(北京),2013,02:178-187.

[6]Arntz,Melanie,et al."The German social longterm care insurance-structure and reform options."(2007):06-074.

[7]Harrington,C.A.,Geraedts,M.,Heller,G.V.Germany’s Long Term Care Insurance Model:Less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Policy,2002,23(1):44-65.

[8]chneider,Ulrike."Germany’s social longterm care insurance:Design,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Inter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review52.2(1999):31-74.

荷兰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述评 篇2

荷兰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是在其老年人口及慢性病、智力障碍等患者不断增长、维持社会保障的医疗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建立的。此时政府践行传统的统合主义和福利国家平等及公平原则的政策,加之经济均衡增长,为扩大社会保障提供了条件。1968年正式通过《特殊医疗费用支出法》(荷兰语简称AWBZ),施行通过社会保险方式筹措资金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

1.1 保险人

保险人由荷兰健康福利体育部担任,负责长期照护保险的政策制定和立法,通过指定健康保险公司来负责具体执行AWBZ。健康保险局独立于政府、被保险人、保险人、服务提供者,主要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接受机构认证及其质量检查。每个保险公司都必须向健康保险局注册,每个民众都必须向一家保险公司注册,期限为一年,若无更换则自动续约,换约应在期满两个月前通知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将自己的责任交给区域照护办公室,尤其是和照护服务提供者签约、收取病人支付的保险费及咨询服务等责任。目前,荷兰划分为32个照护区域,在每个区域中由区域照护办公室代表所有保险公司对所有居民执行AWBZ。由于长期照护服务由公共基金(public funds,AFBZ)付费,这些区域照护办公室除了支付自己的管理成本外,不存在支付额外费用的风险。

1.2 覆盖对象与资格评定

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覆盖所有的合法居民,但必须缴纳保费。个人收入水平不作为获得保险的标准。还设立了一套评价体系,以评估个人对照护的需要程度、照护类型和照护时间。这个评价体系审查申请者的总体健康状况、身体残疾程度、家庭和生活环境以及获得或继续获得正式和非正式照护服务的可能性。为了鼓励家庭成员参与,公共保险基金承担了由家庭成员提供的非正式照护服务,但是需要对其严格审核。

制度施行之初,照护需求的评估由照护服务提供者负责,后改为区域的独立需求评估机构(R I O's),继而后交由国家机构——需求评估中心(CIZ)负责。目的是使需求评估更加客观、统一,也与照护服务提供者的自身利益相分离。

1.3 服务类型

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实施之初,AWBZ照护服务内容包括照护院服务、对失智者的机构照护及超过一年的住院服务。后来扩展到家庭健康照顾和家庭照顾,如1980年的住院后居家复健、受伤老人照护,1982年的短期心理健康照护服务,以减少人们对于机构照护的使用。

在2003年前,荷兰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照护类型如下:

(1)家庭照护。分为居家照护和家事服务。主要由非营利机构提供,机构之间没有竞争。

①居家照护:包括照护服务和辅助工具租借。服务由具备公共健康背景的专业护士到照护需求者家中提供。服务时间根据老人的需要调节,但最多不超过每天3小时(特殊情况者可延长至每天8小时)。②家事服务:包括家政服务、个人照护和精神支持。还有一种被称为Alpha Care的服务,由家庭主妇们提供,直接由被保险人支付。费用不高,每周不超过16小时。

表AWBZ照护功能指标及举例

(2)机构照护,由非营利机构提供服务。①照护院:提供诊断和评估、照护服务、康复和临终服务。②养老院:65岁及以上的老人能够入住。养老院为不能单独居住的老人提供了合适的居住环境及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有时,他们也向社区提供例如送餐、叫醒服务、沐浴帮助等服务。照护院和养老院都面向社区提供设施,为社区老人提供日间照护。在养老院的老人都有自己的公寓,而照护院的老人可几位共住一间房间。在养老院的老人比在照护院的老人接受的照护服务频率少且不太集中。

2003年,为鼓励创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及提供更有效率的服务,照护服务分为七大照护功能。“家事服务”从服务内容中剔除并转移给2007年开始实施的《社会支持法》(WMO)支持下的市政当局负责。剩下的六大类指标如表所示。

1.4 待遇给付

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未规定给付上限,只限制了接受具体服务(如家庭照护)的需求量。被保险人可选择接受实物或现金给付,或者两者结合。

实物给付是指提供服务,现金给付则允许被保险人用现金购买服务,服务提供者不限于照护服务提供者,也可用愿意提供服务的亲戚、朋友及邻居。因此,现金给付是被保险人比较愿意接受的给付方式。现金给付是实物给付费用的75%,现金给付可以用于非正式的照护(支付给家人等),相对较便宜。从2002年起,选择现金给付的数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现已占到整个A W B Z支出的11%(2013),但选择实物给付的人数并未显著减少。2011年改革后现金给付的人群仅限于机构照护服务享受者。

为进一步加强被保险人选择的自由和照护成本的控制,2008年通过“照顾包”制度即根据病人的照护需求来决定服务提供者的给付。“照顾包”包括被保险人的类型、被保险人需要被照顾的总时数(每周)、服务的输送方式等。被保险人经由CIZ决定照护需求指标后,即可通过相对应的服务包得到需要的服务。为了保障服务品质,2006年10月成立健康照护机构负责监督及控制荷兰的医疗照护市场。

1.5 服务提供者

照护服务提供者由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营利机构组成。大部分服务由非政府组织提供。为保证服务质量,政府设置了质量保证体系。照护系统的代表会定期对服务提供者进行检查。而服务提供者也会设立内部质量管控机制来评估所提供的服务。政府还强制每个服务提供者设置消费者委员会。设定质量标准、价格控制工具已成为政府维持该制度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6 资金来源

在资金来源方面,保险基金由三部分组成:强制性保险费、合作付费和一般性税收补贴。(1)强制性保险费(约70%)。凡年满15周岁并有纳税收入的公民都应该缴纳与收入挂钩的保险费(有最高限额),15岁以下的儿童和15岁以上但没有应纳税收入的人无需缴纳。(2)合作付费(5%)。合作付费也与受益者的收入相关,并决定于所接受的服务类型。不论是“个人预算”还是机构照护,个人收入水平都是合作付费多少的重要考虑因素。收入水平低于一定标准的人,可以得到全部或部分豁免。(3)一般性税收补贴。荷兰采取现收现付的财务模式,无准备基金积累。如果当年AFBZ收不抵支,将在下一年提高保费来弥补亏损。

2 荷兰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改革

近年来,荷兰老龄化程度不断增长,照护服务范围不断扩大,财政压力上升,加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长期以供给为导向的服务模式引起了人们对服务品质的不满,荷兰政府在摸索中进行了多次制度改革。

从2003年开始,荷兰政府对《特殊医疗费用支出法》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改革,将其从供给取向转变为需求取向,弹性供给相应服务以满足被保险人的特殊需求。同时为了加强秩序管控,成立了健康照护机构(NZa)。该机构通过监督照护服务提供者和长期照护保险公司的方式,保证有效运作健康及长期照护市场。制度给付范围得到进一步缩减,2007年颁布实施的《社会支持法》,取代了《特殊医疗费用支出法》原有的家事服务规定等,改由市政当局负责,让AWBZ的照护项目还原为向慢性、重大疾病患者以及身心障碍者提供长期给付的项目。市政当局负责的家事服务强调公民权利,不需要缴纳保费,经费来源于市政当局预算,且服务主要由自愿性组织提供或向部分服务提供者购买。

2011年,荷兰健康福利体育部提交众议院《长期照护计划书》,新一轮的改革付诸实施。内容主要包括:

2.1 进一步向市政当局及健康保险人下放权力

伴随着2007年家事服务交由市政当局管理,2013年进一步将两部分服务(辅助照护服务和轻微智力障碍儿童的看护)划归市政当局的范围内。同时,还将区域照护办公室购买家庭照护中的剩余部分服务(照护和个人照护)及机构照护的责任转移给健康保险人,由保险人为自己的投保人购买长期照护服务。

2.2 限制目标群体,尤其针对现金给付

将现金给付的受益群体缩小为有资格接受机构照护的被保险人。同时,不再向机构照护中有轻微照护需求的人提供现金给付。到2013年,有权接受智力障碍照护服务的智商标准由85降至70。

2.3 提高照护质量及其他措施

采取措施增强被保险人相对于照护提供者的权利。建立质量协会,简化评估程序。从2012年起,额外增加9亿欧元预算以提高个体经营者的照护费并鼓励照护工作者的雇佣与培训。将机构照护的照护费和住宿费分离。由机构自己承担增加机构容量的费用,这个转变持续到2017年。

3 对荷兰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评价

3.1 现金给付问题暴露出了目标选择问题

现金给付带来的问题促使政府在改革中限制受益资格(如上所述),但也失去了病人自由选择以增进福利的机会,减弱了促使服务提供者竞争的效果。其实,政府应在限制受益资格的同时,明确受益标准,提高评估病人需求的能力。如给区域保险人更大的权力,使其有权拒绝CIZ不合适的评估结果。

3.2 市政当局的服务衔接

市政当局提供家事服务的经费来源是当地政府预算,这给了他们控制成本的激励,应进一步发扬。同时,也应提供财政奖励以鼓励市政当局减少机构照护成本,并加强技术支持,完善服务衔接。

3.3 应该给予健康保险人财政奖励以承担更大的责任

只要健康保险人不用承担财政风险,他们就不会合理控制成本,不能有效地购买服务。在进一步下放权力之前,应给予保险人更多奖励,以刺激他们提高效率。而这需要照护质量得到保障。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应设置合理的评价体系,以便更好地衡量制度实施效果。

摘要:伴随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成本上涨的压力,加之荷兰经济迅速增长及政党福利公平政策取向的推动,荷兰最早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并已形成全面的照护服务体系。本文在总结介绍荷兰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展现该制度的最新改革历程,为不断优化照护保险制度提出建议,并为其他国家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提供经验。

关键词:荷兰,长期照护保险,改革,优化建议

参考文献

[1]余洋.荷兰、奥地利长期照护制度比较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5.

[2]伍江,陈海波.荷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简介[J].社会保障研究.2012.5.

关注老龄化加快建立照护保险制度 篇3

"面对失能老人的日益增多,家庭养老的不断弱化,医疗费用的大幅上涨,只有建立起社会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照护保险制度,才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冲击。"

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中,照护保险制度的建立是一个值得关注且有紧迫性的问题。其中针对老年人的照护尤为重要。

老年风险涵盖收入风险、疾病风险和失能风险等三类风险,分别需要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照护保险三种不同的机制予以化解。2011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到2010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3%。据预测,截至2015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亿,而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2.8亿。同样有专家测算,到2040年(或2050年)将有接近4亿老人。

中国老龄办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0%。到“十二五”期末,中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平均生活不能自理率为8.81%,老年人的照料和护理迫切需要社会化。

就现阶段的老年照护事业而言,其质量、规模、水平等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广大老人的照护需要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存在着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尚未建立成熟的照护体系,仍停留在家庭护理为主的照护模式,严重缺乏专业照护机构和专业照护人员。二是照护资金严重缺位,照护保险制度至今未启动。在医学上,照护按照生活依赖程度分为完全照护依赖、大部分照护依赖和部分照护依赖三类,按照最低的照护依赖型护理人员年均照护费用5000元以上计算,全国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3000多万老年人口的照护费用,就在1500亿元以上。

根据美国、以色列、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经验,建立老年照护保险制度是缓解老龄化社会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也是一种正确的选择。我国不少学者主张,基于保险目的、覆盖面和待遇水平的比较,照护保险采用社会保险为主体的模式应该更加适合,以照护服务为主体,国家和政府承担主要的责任,由政府最终兜底,并且弱势群体应得到更多政府资助。

综合考虑地区、职业、可支配收入水平和现有的保障体系差异,在现行制度框架内,笔者建议先从城镇职工群体开始试点建立照护保险制度。首先,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20%中划转6%的缴费、从企业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率6%中(许多地区已达到9%—12%)划转2%的缴费,共计8%的缴费建立老年照护保险统筹账户,进行社会统筹、现收现付,建立老年照护保险社会统筹基金、名义账户记账管理。其次,适度加大个人责任,建立个人账户。在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个人工资总额的8%+2%)之外,适度加大个人缴费责任。先从个人工资总额1%开始缴费,每两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最终升至8%,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建立个人账户基金,实行基金完全积累。在不增加现有用人单位缴费负担、适度加大个人缴费责任的条件下,建立起照护保险基金。

吉林省医疗照护保险制度实践探索 篇4

1.1 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

数据显示,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的吉林省,由于出生人口逐年下降和年轻人员大量流出,2015年末,全省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31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1.24%,高于全国0.74个百分点,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老年人口比重出现逐年增加的趋势,预计到2050年,吉林省将有一半人口是老年人。伴随着迅速的人口老化,老年群体的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等问题日趋严重,对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也将大幅上升,社会保障压力越来越大。

1.2 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

目前,吉林省平均家庭户规模为2.94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由于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使得家庭为失能人员提供的可利用照护资源不容乐观,现有的家庭结构越来越难以解决失能人员照护问题,“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现象每天都在发生。据调查,家中的失能半失能人员使得其他家庭成员感到疲惫不堪,失能半失能人员及其家属对现有照护体系感到不满。

1.3“空巢家庭”大量涌现

吉林省所有家庭当中,有近4成为2人以下家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家庭空巢化的态势进一步扩大,空巢家庭的老人面临精神寄托和日常生活照料双缺失的风险,这必将对传统的仅靠家庭内部成员提供照护的模式产生强烈冲击,新照护模式的推出迫在眉睫。

1.4 医药费用不断攀升

失能半失能人员医疗照护资金需求巨大。以长春市为例,仅2014年参保人员因病需要一级护理的就有近9万人,且主要集中在省级医疗机构,这不仅给医保基金带来巨大支付压力,高昂的照护费用更是让失能人员及其家庭难以支撑。

1.5 现行的制度体系不能满足照护需求

众所周知,老年群体大多面临收入减少、疾病增多、失能半失能几率增大等三大风险,前两项已有养老、医疗保险予以应对,而失能半失能的风险却缺少制度安排,成为社保体系的短板。

2 实践及成效

2.1 统筹规划,试点先行

2015年,吉林省根据本地实际,决定建立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制度。考虑到吉林省属经济欠发达省份,各地市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医疗照护制度实施不可能“齐步走”,保障水平亦不可能“一刀切”,吉林省人社部门确定了“2年试点、3年推开、5年全覆盖”的总体目标,明确了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的3点基本原则:一是小步慢跑,量力而行原则。通过省内测算,全省9个市州中,5个市州基金具有一定的持续保障能力,试点先从这部分地区展开。二是框架统一,区别保障原则。吉林省明确,试点阶段保障群体是职工医保、居民医保的参保人员,保障范围为长期失能人员、短期失能人员,保障标准略高于医疗保险住院标准。三是多方筹资,独立运行原则。起步之初在不增加单位和个人缴费负担的前提下,对参保职工和居民明确了不同的筹资渠道,个人不另行缴费。经吉林省政府同意,确定长春市为2015年第一批试点,吉林市、松原市成为2016年第二批医疗照护保险试点城市。

2.2 摸清底数,精准发力

2.2.1 认真调研测算。

2015年初,试点任务明确后,长春市迅速开展工作,先后对上海、青岛等地照护保险制度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会同民政、卫计委等部门对制度覆盖人群、照护病种情况、医疗费用支出、养老机构收费情况及照护标准等进行了深入摸底,认真测算,确定了照护保险支付项目、支付标准、资金来源等关键问题,特别是明确各级政府要给予“兜底”支持,确保制度平稳运行。

2.2.2 广泛征求意见。

在制度设计和论证阶段,多次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广采众长。一是进行风险评估。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对制度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风险评估,从评估结果看,长春市建立该项制度的运行风险可控;二是召开听证会。重点就待遇支付范围和标准听取参保人员意见,参会代表对制度建立给予高度认同和期盼,认为建立照护保险制度是政府关注民生的重大举措;三是召开经办服务座谈会。邀请经办机构、定点机构、养老机构等相关负责人参会,就政策标准、经办管理服务等核心内容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参会代表的合理建议,写入了《经办细则》;四是征求有关专家学者及人大代表建议。有关专家和人大代表对制度建立给予了高度肯定,对制度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合理建议;五是及时向国家领导部门报告,得到了肯定与支持。

2.2.3 明确政策框架。

省市共同确定了长春市照护保险政策的主要框架:一是覆盖范围为参加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二是统筹层次为市级统筹、分级经办;三是筹资方式主要是从基金中划转,参保职工从个人账户中划转0.2%、从统筹基金中划转0.3%(单建统筹的从统筹基金中划转0.5%),城镇居民从基本医保统筹基金中划20元,从大病保险基金中划10元;四是待遇保障。对入住定点照护机构接受日常照料和护理的,参保职工补偿90%、参保居民补偿80%;五是基金管理。按照基金划拨来源,分为城镇职工照护保险基金和城镇居民照护保险基金,实行统一管理、分账核算、统一支付;六是医疗服务管理。建立“两个范围”“一个定点”“一个结算方式”的医疗服务管理模式,“两个范围”即失能人员医疗照护短期照护病种范围和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照护项目范围,“一个定点”即定点照护机构,“一个结算方式”即基本医疗保险与定点照护机构实行直接结算。

2.3 全面实施,成效显著

2.3.1 建立完善配套的制度体系。

长春市将医疗照护保险纳入幸福长春建设20件民生实事之一,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安排”的原则,先后出台了《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制度的意见》《长春市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实施办法》以及《关于确定长春市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首批试点单位的通知》《关于确定长春市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照护项目范围的通知》《关于确定长春市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短期照护病种范围的通知》《长春市医疗照护保险定点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等“2主4辅”规范指导性文件,明确了覆盖范围、统筹层次、筹资方式、待遇标准、结算办法、照护项目、服务范围、定点管理、失能标准、耗材标准、审核审批等政策,为照护保险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3.2 实施标准化的管理方式。

对参保人员生活自理能力开展标准化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低于40分的,按照国家《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意见(试行)》确定符合一级护理条件、生活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体例状况评分标准(卡氏评分KPS)低于50分的癌症晚期患者,通过养老护理、疾病治疗、临终关怀“三位一体”模式,实现了生活照料护理与疾病治疗的无缝对接。同时,对定点医疗照护机构标识、照护保险专区灯箱、照护病房标识、照护病床床头卡、养老院护理员胸牌、宣传展板等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标识”,全市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统一执行,推进了照护保险标准化进程。

2.3.3 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

2016年,长春市制定了《2016年度长春市医疗照护保险定点服务机构履约能力评估实施方案(试行)》,开展照护机构履约能力评估。具体由医保经办机构委托专家咨询委员会组成评估组,对申请签约的医疗照护保险服务机构进行实地评估,依据《医疗照护保险定点服务机构实地评估标准》进行现场评估赋分,并对评估情况进行了公示,有效地促进了照护机构为参保人员提供更为优质规范的医疗照护服务。

2.3.4 主要成效。

目前,吉林省首批试点的长春市共有医疗照护机构46家,其中医疗机构有26家,养老机构有20家。失能人员入住养老机构,全年费用在4万元左右,通过照护保险补偿,参保职工全年只需承担3600元左右,参保居民只需承担7200元左右,就能享受全年的照护服务。另外,这一措施还将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缓解医保支付压力。同时,该制度的实施能够将失能人员更好地分流到养老医护机构,减少了医疗基金的支付压力,也增加了医疗机构的病床周转率,使医疗资源合理利用,有效解决了“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现状,全省已有3395名参保全失能人员享受了照护险待遇,医保基金支付达2100多万元,综合报销比例达88%,被老百姓誉为“最具幸福感的民生实事”。在首批试点的基础上,2016年初,吉林省人社厅召开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试点长春现场暨推进会议,将吉林市、松原市列为第二批试点城市,重点指导两个城市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建立照护保险制度。目前,在人社部门充分调研论证、测算摸底的基础上,当地政府常务会已经通过照护保险制度实施方案,并已顺利推进实施。

3 问题分析

3.1 筹资机制有待健全

吉林省有关试点城市目前的筹资机制为直接从医保基金中划拨,无法体现社会保障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也无法体现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同时,政府投入不足、社会支持乏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照护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3.2 待遇保障范围有待调整

人社部《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明确长护险保障范围为长期失能人员日常照护费用,而吉林省照护保险待遇保障范围除长期失能人员外,还包括短期失能和临终关怀,与国家《指导意见》保障范围稍有差别。

3.3 老年服务业发展滞后,专业照护人员不足

现有的护理机构数量少、规模小、条件差,配套设施不完善,且专业照护人员严重不足,以长春市为例,按照失能老人1:3的照护比例,长春市约需3万名专业照护人员,而目前只有4000多人。

4 对策建议

4.1 明确政府、企业、个人责任

长期护理保险应当成为一项独立的保险制度,有独立的筹资渠道,建立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共同承担的缴费机制,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4.2 适当调整待遇保障范围

在制度定位、模式选择上,以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参保人群为保障对象,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等所需费用,短期失能人员医疗照护费用建议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中解决。

4.3 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是加快照护保险人才的培养。二是强化对医护服务人才的专业培养、加大培训力度,建设专业化的服务队伍。三是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的力量,并对其进行专业的照护服务知识和技巧培训。

摘要:为应对日益增长的失能人员的医疗照护需求,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医疗保障体系,2015年,吉林省将建立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制度作为工作重点强力推进,在全国率先启动试点,并取得了初步成效。长春市作为首批试点城市,有46.8%的长期失能人员和2.1%的短期失能人员从中受益。本文介绍了吉林省医疗照护保险制度建立的背景,总结了该省医疗照护保险工作现状、实践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完善的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医疗照护保险制度,失能人员,医疗保险

参考文献

[1]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制度的意见(长府办发[2015]3号)[Z].2015.

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两大关键 篇5

作为一项新的社会保险制度,长期照护保险需要单独筹资。毫无疑问,应秉承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实行用人单位(仅针对职工)和参保者(职工和居民)个人缴费。所有参保者,不论就业与否、何种身份(包括老年人),都要履行缴费义务。非常重要的是,政府财政也要承担一定的筹资责任。一方面,参照居民医保,政府也需要为居民参加照护保险提供一定的匹配性财政补贴;另一方面,日益加深的老龄化风险,已经无法通过纯粹的社会保险代际互助平衡(即在老年人缴费之外,完全由在职的年轻人承担老年人的照护保障费用缺口的缴费责任)来化解,由财政承担一定的长期照护保险筹资责任是必不可少的。从国际看,财政给予长期照护保险一定补贴也是普遍做法。虽然当前我国财政支付压力很大,但这不应成为政府卸责的理由,只是在确定具体的财政补贴水平时需要考虑现实的财政状况。至于长期照护保险的具体筹资水平和各方分担比重,则需要根据各方的经济承受能力、照护服务范围、支付水平等因素,经由科学测算而确定。

长期照护保险提供的保障是一种服务,但与医疗保险已经拥有相对完整的医疗服务体系不同,照护服务提供面临严重短缺的现实窘境,从而直接影响照护保险制度的有效实施。不过,照护服务短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照护保险制度的建立将会大大促进和引导照护服务市场的发育发展。照护保险的费用支付,将激励社会和市场机构进入照护服务市场,不断增加照护服务提供;照护保险的积极购买和择优选择将促进照护服务机构的有序竞争;照护保险的严格管理和监督,也将引导照护机构提供水平适宜、价格合理、质量可靠的照护服务。通过制度建立引导服务提供、服务提供促进制度完善,形成照护保险制度与照护服务体系建设良性互动、良性循环。而且,这样做可以避免出现类似于医疗保险完善发展受制于公立垄断、机制僵化、缺乏竞争的医疗服务提供体系那样的困境。

照护保险基金 篇6

1 制度基本模式

南通市基本照护保险制度按照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框架,既坚持了制度的公平性、政府的职责和社会统筹共济,也突出了制度的效率、可持续和个人责任,充分体现了权利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统一。

该制度按照社会保险险种设计,以社会化照护服务为主,解决重度失能者的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问题,保障失能人群的基本生活权利,提高他们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质量。其模式是运用社会保险机制,借助而不依附于医疗保险,与医疗保险相对独立、相互衔接、分类管理。

2 制度主要特点

南通市基本照护保险制度兼顾医疗护理、生活照护,重点向生活护理倾斜;兼顾机构照护、居家照护,重点向居家照护倾斜,具有城乡一体化、筹资多样化、经办社会化、评定标准化、结算定额化五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2.1 城乡一体化

制度设计坚持全覆盖、保基本的原则,城乡一体化推进,避免了医疗保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群有别、先城后乡等情况,加固城乡医保经办一体化。

2.1.1 覆盖所有医保参保人员。

将市区范围内参加医疗保险的所有职工和居民,包括婴幼儿、学生儿童、青壮年、老年人,不分城乡、不分年龄全部统一纳入制度保障范围,100%覆盖到各类参保人员。足够大的覆盖面实现了照护保险基金的规模效应和必要的资金余缺调剂,可以有效分散和化解风险。

2.1.2 参保缴费简单方便。

照护保险参保登记跟从医疗保险,与医疗保险参保登记同步进行,规定只要办理了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登记手续,即视同办理了照护保险参保手续。缴费也采取最简便的方式,职工每年年初从个人医疗账户中一次性代扣代缴;居民则在每年缴纳居民医保费时,同时缴纳照护保险费。简单方便的参保缴费,实现了照护保险的应保尽保,增进了与医疗保险参保缴费的融合性。

2.1.3 提供多种服务形式。

在制度设计上向居家倾斜,鼓励居家养老,鼓励居家接受机构上门服务,并设计了多种服务形式供参保人员根据家庭经济条件和自身要求自主选择。规定医疗机构、护理院、养老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符合条件的机构均可提供照护服务,服务项目涵盖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方面,基本能够满足失能人员的各种照护需要。

2.2 筹资多样化

照护保险基金按照责任共担原则,建立了政府补助+个人适当缴费+医保统筹基金+福彩公益金“四源合一”的多元化动态筹资机制。多渠道筹资机制为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2.2.1 体现社会保险属性。

照护保险基金按照社会保险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筹集和使用。并按照以支定收、政府总体补助不低于40%等原则,对人均支出、享受人数和各渠道筹资标准进行测算,确定各渠道最低筹资标准和基金总规模。初期筹资标准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

2.2.2 政府财政承担托底。

在筹资机制中将政府补助作为重要资金来源,以承担制度的托底功能。政府补助主要是通过财政投入的形式,对所有参保人员进行标准统一的定额补助,并对参保居民中的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和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特困职工家庭、完全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1-2级重残人员进行全额补助。

2.2.3 强化个人缴费责任。

基金按年度筹集,参保人员按年度、按标准一次性缴纳。筹资标准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挂钩,与个人可承受能力相适应,并随着制度、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动态调整。

在制度实施初期,筹资标准暂定为每人每年100元。其中,财政补助每人40元、医保统筹基金筹集每人30元、个人每人缴纳30元。目前,市本级财政直接投入资金已占到照护保险基金总量的46.8%。

医保统筹基金筹集部分,每年年初分别从职工和居民医保统筹基金中筹集。随着个人缴费和财政补助标准的逐步提高,医保基金的筹集比例将逐步减少。财政补助部分由市财政于每年年初一次性划入,并每年从福利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充实照护保险基金。

2.3 经办社会化

照护保险经办事务采取委托第三方参与经办、政府监督的管理模式,将受理评定、费用审核、结算支付、稽核调查、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等经办服务,通过政府招标确定有资质的商业保险公司,按照保本微利原则参与经办。

2.3.1 探索第三方经办模式。

第三方经办实行“运行风险共担、保险事务共办、管理费率固定、年度考核退出”模式。运行风险共担是指承担经办的第三方与基金实行风险共担机制,基金如出现赤字,则赤字金额由第三方与基金分段按比例共同承担;如有盈余,则盈余部分全额返还基金。保险事务共办是指医保经办机构和第三方共同经办,分工负责。管理费率固定是指按基金收入的固定比例,计提管理费用于第三方经办服务工作。年度考核退出是指每年对第三方服务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不合格的,不再续签合作协议,考核达不到要求的,减少中标份额。

2.3.2 明确承办业务内容。

医保经办机构承担照护保险基金筹集、支付、结算,业务指导、协议签订、监督审核等管理工作。第三方组建专业上门照护服务队伍,主要负责居家照护及对长期居住异地的重度失能人员的经办工作,具体包括评定申请受理、组织上门评定、评定结论告知、照护补助发放、上门照护服务、异地人员受理评定和补助发放、信息系统开发、上门稽查、争议与投诉举报受理、失能人员复评和照护队伍培训等。

2.3.3 双方签订合作协议。

经市政府采购中心公开招标确定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后,医保经办机构与第三方签订合作协议,明确第三方经办事项、经办要求、合作方式、风险分担等内容,并约定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合作协议结合考核情况一年一签。

2.4 评定标准化

2.4.1 失能人员评定标准。

对因年老、疾病、伤残导致失能的评定,其标准是按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进行逐项评分。总评分低于40分,经过不少于6个月的治疗,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长期照护的,即符合重度失能标准。

2.4.2 评定结论公正权威。

日常失能评定由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第三方、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共同经办,程序是参保人员先提出申请,经初审、现场审核、邻里社区调查、公示等五步规定程序后,对失能评定结果无异议的,由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出具评定结论。

2.4.3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由人社、财政、民政、卫计等相关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照护保险失能评定复评终审及争议认定等工作,申请人对评定结果有异议的,可向联席会议申诉。联席会议作出的评定结论为最终评定结论。

2.5 结算定额化

目前南通市照护保险结算方式是定额结算,设定的服务方式有3种,符合享受照护保险待遇条件的人员,在评定结论作出次日起,可根据自身实际和需求任选一种服务方式享受其待遇。

2.5.1 三种方式支付标准。

照护保险待遇与医保待遇相对独立,在定点服务机构照护床位或居家发生的属于照护保险支付范围及支付标准以内,符合照护目录的费用,不设起付线,由照护保险基金按定点护理机构36元/天、定点养老机构25元/天、居家不超过1200元/月的比例支付。三种支付标准在不同的场合下发挥着不同的优势,确保基金效用最大化。

2.5.2 居家发放照护补贴。

根据照护服务社会化的实际,对居家接受非照护服务机构照护服务的发放照护补助,补助标准为每天15元,按天计算、按季发放。

3 制度实施效果

全面实施基本照护保险制度半年多来,在全市产生了积极反响,取得了健全保障制度、社会广泛认可、百姓普得实惠的效果。目前享受待遇的662人中,百岁老人有2人。其中,59岁以下占比8.7%,60岁至79岁占比29.3%,80岁以上占比62.0%,死亡率4.3%。

同时制度带来的社会成效开始显现,突出表现在以下5个有利于:

3.1 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制度的实施,成为养老服务体系的催化剂和黏合剂,有效解决供需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实现供需合理匹配,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为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一个重要方向和支点。

3.2 有利于生活照料与医疗护理的对接

制度的实施,不仅有效解决了长期失能者的生活照料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尊严;而且有利于建立养老护理、疾病治疗、临终关怀三位一体的保障模式,实现照料护理与疾病治疗的无缝对接。

3.3 有利于促进养老服务行业规范经营和能力提升

随着制度的逐步深化,护理方式从粗放的生活护理向精细化的专业照护转变,倒逼定点养老机构提升服务质量、规范经营,有利于促进服务能力提升、群众受益、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作用。

3.4 有利于扩大就业

制度的实施,不仅让照护保险服务机构有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吸引社会资本向照护保险转移,促进社会照护机构的发展;而且护工需求和就业渠道将会得到全面拓展,有利于形成产业化发展态势,培育和建立专业化、规范化的照护队伍,增加就业岗位。

3.5 有利于资源节约

制度的实施,在宏观上纾解“以医代养”和“社会性住院”造成医疗资源和医保基金浪费的现状。

摘要:按照独立社会保险险种设计的南通市基本照护保险制度,以社会化照护服务为主,兼顾医疗护理、生活照护,重点向生活护理倾斜;兼顾机构照护、居家照护,重点向居家照护倾斜,借助而不依附于基本医疗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相对独立、相互衔接,具有五个方面的显著特点,先行先试探索实践符合规律、符合群众意愿,基本满足现实需求。

关键词:照护保险,探索,路径

参考文献

[1]王东进.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高度考量构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J].中国医疗保险,2015(6):5-8.

[2]唐钧.建立长期照护保险纾解医保困境[J].中国医疗保险,2016(3):31-32.

[3]王宗凡.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两大关键[J].中国医疗保险,2016(3):33-33.

照护保险基金 篇7

目前,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已经开始在河北、吉林等省市试点。考察国内外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实施运行的经验教训,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 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公平正义是社会保险的核心目标。长期照护保险制度选择社会保险模式,首先需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坚持公平正义是社会政策的底线,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因此,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以公平优先,是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首要原则。

在覆盖范围上,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应覆盖全体社会成员,对于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生理和健康状况的公民形成机会均等的保障,尤其不能因家庭和个人的身份、收入及政治经济状况而遭到歧视。在设计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时,需要把握好几个关键点。一是统筹考虑城乡居民的制度安排。这是因为,我国农村人口的老龄化比城镇严重,农村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比城市更多,仅因子女外出务工导致的农村留守老人就达5000万左右,其中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农村老人更需要照护。长期照护保险应在人口老龄化严重、需要照护的人群更多的地区首先实施。二是在资金筹集水平上应体现量能原则,充分考虑企业负担能力,以总体上不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及劳动生产率为前提。对于低收入人群和弱势群体,政府应给予缴费补贴或减免部分缴费。三是在享受待遇的条件和水平上,主要依据是自理能力情况的评估鉴定结果,而与参保人员缴费多少无关。四是坚持保基本的社会保险基本原则。政府提供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只是保障最基本的服务和待遇,更高层次的保障则由商业保险和其他补充保险来承担,这是制度可持续和多层次协调发展的要求。

2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由政府主导,这是大多数国家的模式选择。但政府介入的深度和广度都需要有个“度”。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政府主导长期照护保险只限于法律和政策层面,包括对弱势人群提供财政补助及经办管理经费,以及做出监管安排。而我国社会保险能迅速实现全覆盖,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各级政府有效推动,包括把实现社会保险法定人群全覆盖列入政府部门的重大民生工程,社会保险法也明确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社会保险责任。如果政府介入长期照护保险的程度太深,所承担的责任将越来越大,将会产生一系列弊病,往往导致过度依赖政府的倾向,使政府背上沉重的财务负担。

应当说,社会组织及商业机构在长期照护保险中有着比其他社会保险险种更为广阔的行动空间。如荷兰自1968年正式实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从起步开始,改革就没有停止,最重要的一项改革就是不断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逐步由照护服务的生产者转向服务的购买者和市场的监管者。这么做,使市场机制在长期照护服务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逐步放宽社会资本进入长期照护服务市场的服务领域,准许营利性照护服务提供者进入市场;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强化个人对照护服务机构的选择权。市场竞争对降低服务价格与提升服务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荷兰健康服务监管局主要依据照护机构质量法和照护专业人员法,负责照护质量监管。

充分调动政府与市场的资源为长期护理需求者提供充足的照护服务,是各国面临的重要挑战。尤其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严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更为突出。因此,在我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构建过程中,要充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充分动员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在长期照护服务供给中发挥积极作用。当前,尤其要防止政府包办长期照护保险中的一切服务提供,从一开始就要警惕长期照护保险的“福利依赖”。评判一项社会政策,满足群众需求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是否持续改进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稳定。在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建设运行中,要充分贯彻“政府购买服务”的原则,凡是能够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服务的,应以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

总之,面对群众不断增长的照护保险需求,一定要基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现实基础,基于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长期互动和协调,基于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这是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建设中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本逻辑。

3 处理好正规照护与非正规照护的关系

所谓正规照护,是指由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提供的照护服务或资金帮助。而非正规照护服务主要是以家庭成员或亲属照护、单位帮扶、邻里互助、社会组织义务服务、志愿者服务等方式提供的服务和财务帮助。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以及长期照护服务需求规模不断增大,为减轻正规照护面临的资金不断增加和服务量不断扩大的压力,为确保服务接受者的福利不降低,必须通过非正规照护服务、志愿服务或购买服务等方式来弥补。

我国具有“百德孝为先”“孝乃众之始”的传统美德,这种精神更应该在长期照护保险中发扬光大。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也不要丢掉子女和家庭照护,这是长期护理的第一道防线,而不能全部或主要依赖正规照护服务。欧洲国家为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给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带来的财政压力,维持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通过增加使用者付费、设置预算封顶线、增加家庭责任等方式,降低“福利依赖”程度。目的是重新定位政府与家庭在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中的责任,不断矫正政府与家庭、正规照护与非正规照护的关系。Pavolini等(2008)的研究也证明:不同模式国家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改革呈现出趋同趋势,即家庭照护在照护保险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应当增加家庭的照护责任。

我国在构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照护服务需求者的规模和结构特征、可获得的照护服务资源(正规或非正规)、其他条件(年龄、性别、收入条件等),在此基础上妥善处理政府和家庭在长期照护中的责任。

4 处理好不同制度间的衔接与相互协调

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是一个系统,是由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政策法规组成的政策体系,一个高效可及方便安全的服务提供体系和监督考核评估体系。因此,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建设,应注重不同制度政策之间的衔接和协调配合。在政策法规体系方面,应以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为核心,统筹考虑如高龄津贴、残疾人帮扶、家庭津贴、政府举办的社会养老机构、福利院等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等。由于不同制度的管理运行主体、资金来源渠道、受益资格等不同,如何合理定位不同制度的角色功能,协调制度的运行,是长期照护保险制度面临的重要挑战。理论上,将所有相关制度,比如与之相关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等,合并为一个综合性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可行的途径是要注意不同制度间的功能定位与协调配合,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最大程度地降低内耗,提高制度运行绩效。

各项社会保险制度间的协调问题也十分重要。在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中,同样也涉及到不同的制度安排:基本养老保险目标定位于“老有所养”,主要是以现金方式保障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所需,离“养”的目标差距较远,但由于老年人的住房、教育等大宗支出相对较少,可以整合部分养老金用于支付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需求。再如对于退休后如果住房公积金有结余的,可以考虑将部分或全部住房公积金转入长期照护保险基金等;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用于疾病的诊治,但疾病的治疗离不开护理,社会上有疾病“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之说。如何区分医学护理和生活照护,明确医疗保险和长期照护保险的责任边界,也是一大难题。事实上,需要长期照护保险服务的对象,大多数都是因身体、精神或意识等原因导致的身体机能下降、器官衰竭而自理能力降低,他们大多往往也是疾病缠身。因而尽管在理论层面可以定义不同制度之间的分工,但现实中必然存在着职责交叉的问题,比如一些疾病(如中风、整形外科等)在医院治疗后还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出院后的继续治疗,应由医疗保险还是长期照护保险承担支付责任等。另外,当一参保者需要不同类型的护理服务时,由于分属不同的制度,管理运营主体也不同,个人首先需要解决在哪里申请哪一项服务的问题;其次,因不同服务的评估机构不同,申请者需要多次向不同的评估机构提交评审资料,增大了个人的负担;最后,受益者可能会接受来自不同机构和不同专业人员提供的服务,而不同服务提供者之间也缺乏协调,可能影响服务的效果。

此外,由于制度间职责分工不同,也会存在“搭便车”的问题,降低社会保险的总体效益。比如,如果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对具有自理能力的独居老人家庭支持服务的供给不足,则会大大提高这些老人对医疗保险的需求,增加在医疗机构的住院时间,增加占用医疗机构资源的几率,还由于因照护不足而增大意外事故受伤而需要医治的概率,从而增加医疗保险资金的支出,反过来也会加大照护保险的服务需求,这显然不符合成本—收益的原则。因此,在推进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建设中,健全完善涉及不同制度间有效的协调、激励和约束机制十分重要。

摘要: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是一个完整有机的系统,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需要与系统内外有机结合和协调。考察国内外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实施运行的经验教训,需要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正规照护与非正规照护的关系(即政府与家庭的关系),以及不同制度之间的衔接与相互协调。

关键词: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内外关系,衔接与协调

参考文献

[1]谭中和等.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研究报告[R].2015,8.

[2]何文炯.老年照护服务:扩大资源并优化配置[J].学海,2015(1):88-93.

上一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下一篇:幼儿教育游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