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教学

2024-10-13

图形教学(精选12篇)

图形教学 篇1

●教材分析

《调整图形》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 (上册) 》第15课, 是在学生基本掌握画图软件中工具栏使用的基础上展开的教学。教材以“改变蜜蜂飞行方向”为例教学“翻转/旋转”命令的使用方法;通过“提示牌”告诉学生操作时的注意点;在“实践园”中安排了“创作蜻蜓图”、“设计大风车”两个环节, 将“翻转/旋转”命令的使用和“复制”与“粘贴”命令的使用、“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相结合, 让学生欣赏美、创造美,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以“改变蜜蜂的形状”为例教学“拉伸/扭曲”命令的使用方法, 通过“探究园”的任务设定, 让学生了解“拉伸”和“扭曲”操作中的不同点;巧用“知识屋”, 帮助学生理解当输入不同的数值时, “拉伸”、“扭曲”的方向与程度各不相同;在“实践园”中通过情境设计, 让学生整理房间、画猫脸图,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在之前的画图学习中, 学生已基本掌握画图软件工具栏中大部分工具的使用方法, 会使用“文件”菜单、“编辑”菜单中的命令。《调整图形》一课中, 涉及大量三年级学生知识水平不能理解的知识点, 如角度、百分数、负数等, 而学生形象思维明显好于抽象思维, 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直观演示的方法进行知识讲解。同时, 三年级的学生学习持久性不强、爱玩、表现欲强,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创新设计教学环节,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图像”菜单中“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命令的作用;熟悉“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这两个对话框的运用;理解“水平翻转”、“垂直翻转”与“旋转”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用选定框对图形进行水平翻转、垂直翻转和按一定角度旋转;学会用选定框对图形进行放大、缩小和扭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创作, 培养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创新思维, 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图像”菜单中“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命令的使用。

难点:“拉伸”和“扭曲”命令的不同点。

●教学准备

课件, 学件, “十字格”旋转板, 俄罗斯方块若干, 自主探究记录单。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世瞩目, 我想每位同学一定许下了游世博的愿望。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着海宝游世博。 (板书:跟着海宝游世博)

2. 任务一:“俄罗斯方块”——改变图形的方向

(1) 介绍游戏玩法

师:来到美丽的俄罗斯馆, (出示场景图) 这个游戏是什么?你玩过吗?画图软件也能玩, 想玩吗?

①海宝介绍玩法。

②教师提示诀窍:A.玩之前, 先选定。 (板书:选定) B.做错了, 能撤销。

设计意图:介绍游戏玩法、小诀窍, 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玩游戏。这也是教材“提示牌”所呈现的。将操作中的注意点前置, 能有效减少或避免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从而使学生“玩”得更流畅。

(2) 认识图形的旋转

①引出旋转。

师:蓝方块怎么样变化 (如下页图1) ? (板书:旋转)

利用“十字格”旋转板演示:蓝方块像这样旋转, 我们就说把蓝方块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

②教师示范操作。

③学生独立操作。指定1人演示。教师小结操作方法。 (板书:图像、移动)

④试一试:灵活选择旋转的度数。

师:俄罗斯方块好玩吗?自己来试试怎样?请你完成“黄方块” (如图2) 。

学生尝试。教师指定两人演示交流。教师指出:黄方块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两个90度, 就是旋转180度;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三个90度, 就是旋转270度。要玩好游戏, 还得灵活选择旋转的度数。

设计意图:画图软件中, 旋转的度数有三种。蓝方块“按一定角度旋转90度”, 旨在让学生掌握操作方法。黄方块则放手让学生尝试, 认识到黄方块只“按一定方向旋转90度”还不行, 自然引出“按一定方向旋转180度、270度”。

(3) 认识图形的翻转

①设置认知冲突, 引出翻转。

师:海宝也在玩, 它碰到了一个问题, 大家能帮忙想想办法吗 (课件出示) ?看来只用“旋转”不行, 怎么办呢?请打开“红方块” (如图3) , 在小组内和同学一起想一想、做一做。

②小组合作探究。

③交流。

教师结合演示指出:像红方块这样由左而右或由右而左的翻转, 叫做水平翻转。 (板书:翻转)

设计意图:帮助别人解决难题, 是学生乐于去做的事, 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在小组内探究, 能使小组内的学生群策群力, 发挥团队的力量共同解决问题。

(4) 想挑战吗

师:玩得过瘾吗?现在请大家来看看“想挑战吗”中的两幅俄罗斯方块, 想想如何解密。

全班交流:

①一题多法 (如图4) 。教师指出:像绿方块这样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的翻转, 叫做垂直翻转。绿方块, 能选垂直翻转, 也能选按一定方向旋转180度。

②多图拼合 (如图5) 。

(5) 小结

要改变图形的方向, 只要选择“图像”菜单中的“翻转/旋转”命令, 再按需改变即可。

3. 任务二:“魔镜”——改变图形的形状

(1) 创设情境, 引出任务

师:世博园内好玩的东西可多了, 除了俄罗斯方块, 还有面神奇的魔镜, 只要站在魔镜前大声喊“魔镜、魔镜, 变变变”, 你就变了。看看海宝, 它已经站在魔镜前了, 让我们一起喊“魔镜、魔镜, 变变变!” (展示海宝变身) 其实, “图像”菜单中的“拉伸/扭曲”命令就能让海宝变身。

设计意图:为了使教学内容的更替不显突兀, 有效利用了“跟着海宝游世博”的情境, 并引出魔镜 (哈哈镜) 。通过魔镜中海宝的不断变化, 学生能很好地感知魔镜的神奇, 产生破解魔镜的强烈愿望, 使学生“玩”的兴致达到另一个高潮。

(2) 自主学习“拉伸/扭曲”命令的操作方法

师:网页上的魔镜里也为大家准备了海宝, 请你用“拉伸/扭曲”命令为海宝变身。如果不明白, 可以查看书本或网页上的提示 (如图6) 。 (板书:拉伸、扭曲)

(3) 自主探究“拉伸/扭曲”命令的不同点

①明确活动要求:同桌两人, 一人操作拉伸, 一人操作扭曲, 完成探究记录单再对比, 小组内交流发现。

②学生探究, 小组交流。

③全班交流, 明确不同。

师:大家有什么发现? (播放“拉伸”、“扭曲”动画)

(4) 小结

“图像”菜单中的“拉伸/扭曲”命令能改变图形的形状。同时, 还得注意数值的合理性, 使改变后的图形保持美观。

设计意图:“拉伸/扭曲”命令的不同点是本节课学习的难点, 为了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我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 让学生大胆尝试, 在对比与交流中发现,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4. 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跟着海宝游世博, 学习了调整图形 (板书课题) 。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

5. 拓展运用

师:大家看到的这些笑脸奖章都是一个样 (出示笑脸图) , 你能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 “变”出方向有别、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笑脸吗?

设计意图:“笑脸奖章”本是给予学生的奖励, 但同时也能作为教学资源。我通过让学生设计“方向有别、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笑脸图, 将评价资源与课堂拓展相结合, 作为教学的机动, 既提高了学生创作的热情, 让学生继续沉浸其中, 也拓展和延伸了课堂。

●教学反思

《调整图形》一课我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 以“跟着海宝游世博”为情境主线, 分“俄罗斯方块”、“魔镜”两大模块, 展开任务驱动式教学。

1. 创设情境, “趣”味十足

有效的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用情境贯穿知识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形式。本节课, 结合调整图形的具体要求, 创设了“跟着海宝游世博”的情境主线, 展开新知的探索。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在课堂的开始, 更应充满教学的全过程。探索活动在哪里, 有效的情境就到那里。本节课正是如此, 在改变图形的方向时有“俄罗斯方块”, 在改变图形的形状时有“魔镜”……真正做到有效的教学情境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学生“趣”味十足。

2. 深挖教材, “玩”味十足

小学生具有好玩的特点, 指导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是每一个信息技术教师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 为了避免枯燥、抽象的知识影响学生的兴趣, 可以把知识设计成游戏, 让学生在玩中探索新知。本节课, 结合调整图形的知识点, 以“俄罗斯方块”游戏为载体, 通过“学一学”、“试一试”、“想一想”、“想挑战吗”四个教学环节, 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图形翻转/旋转的知识。学生的认知心理也由“想玩”、“会玩”到“巧玩”逐步发展, 学生运用“图像”菜单中“翻转/旋转”命令的能力也逐渐增强, 学生“玩”味十足。

3. 巧借素材, “意”味十足

有效的情境创设、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让每位学生都乐于投入到《调整图形》这节课的学习中, 学生表现欲强, 也得到了一些奖励——“笑脸奖章”。“笑脸奖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一种评价性资源。如果只把它作为激励学生的一种手段, 那么它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听得认真、玩得投入。而巧借“笑脸奖章”, 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教材中的“猫脸图”给了我创意的灵感。何不将这“笑脸奖章”更替“猫脸图”, 成为知识的延伸?“笑脸奖章”都是一个样, 能不能把它变成方向有别、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笑脸呢?学生乐意去做, 知识也得到了巩固和提升, 真是“意”味十足。

点评

林老师的该课例荣获了无锡市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的一等奖。同时, 该课例也获得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大赛的一等奖。本课例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教学情境的创设, 教师没有拘泥于教材原有的情境设计, 而是将世博会和海宝引入并贯穿整课, 点燃并保持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二是游戏与教学情境的巧妙结合, 以俄罗斯馆巧妙引出学生非常熟悉的俄罗斯方块游戏, 又以魔镜的出现巧妙引出为海宝变身, 都能始终抓住学生的心;三是游戏与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 “翻转/旋转”命令与游戏玩法的结合使得学生在玩中就不知不觉地获得了知识, 而“拉伸/扭曲”命令与自主游戏的结合也能使学生在尝试中不断体验并获取新知;四是教学评价资源与课堂拓展延伸的完美结合, 体现教学评价的“笑脸奖章”本是评价工具, 但教师最后却巧加利用, 替代教材上的“猫脸图”, 以拓展学生思维, 体现综合运用, 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形教学 篇2

以远教资源为辅

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案例

杨华

——认识物体和图形(平面图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4页——35页认识物体和图形(平面图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要把现代技术作为学生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两者相互结合,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的。下面就以《认识物体和图形》中的《平面图形》教学案例做一说明。

一、教材分析:

《认识物体和图形》是 《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人教版安排在第一学段中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它有两部分内容:认识立体图形和认识平面图形。通过本节课《认识平面图形》的学习,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尊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思想。所以在本课教学中,力争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体会这四种基本图形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渗透审美情趣的教育。围绕这三个教学目标,根据一年级儿童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认识四种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难点确定为:“体验面和体的不同”。同时,为培养孩子动手操作能力和遵循“直观到抽象”的认知发展规律,我准备了以下学具: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和球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若干个。

三、教法设计: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年级儿童对生动的情景,有趣的游戏和色彩丰富的画面最感兴趣。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重难点,我充分运用远程教育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将远教资源进行下载,充分利用远教资源中丰富的形、声、光、色等巨大优势,激发孩子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培养孩子兴趣,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采取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教法。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教学中,我巧妙的创设问题情境,让孩子产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新知的情感,激发起孩子积极思维的动机,让孩子自觉、主动地去探究。

2、通过操作、实验等方式,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引导孩子比较、分析、猜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

四、学法指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不仅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学知识。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几种学法:

1、初步掌握运用学具发现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认识四种平面图形的时候,充分利用学具中的立体图形,通过“摸、看、描”来认识平面图形,体会面在体上。

2、初步运用猜测———验证的方法

课的开始我就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孩子猜测,我不作出肯定和否定,孩子们通过操作,摸一摸,看一看,描一描,经历了整个验证过程,这样使孩子在获得结论的同时,了解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

五、教学程序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结合上面的分析,和本班学生实际,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1、创设问题情景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课导入我将利用远教资源的特殊优势来吸引孩子的眼球,以动画的形式引出:出示小画家画的四幅画,让学生猜猜分别是谁画的。这样,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把孩子们带到图形中去,猜一猜更使孩子们产生急于探索的情感。然后水到渠成的揭示课题并板书——《认识平面图形》。

2、师生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新课程提倡“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一开始,我让孩子们一边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学具一边看屏幕(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三棱柱),让他们亲自动手实践,摸一摸、看一看,并在纸上描画出这些物体的面。抓住小孩子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我让他们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孩子画的最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同时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并分别画出这几种基本图形。然后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合作探究:长方形和长方体、正方形和正方体、三角形和三棱柱、圆形和圆柱有什么关系?

“教学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所以,在孩子探究过程中,我将对孩子的探究活动进行视导,时机成熟,再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交流,得出结论:长方体画出的是长方形,正方体画出的是正方形,三棱柱画出的是三角形,圆柱画出的是圆。凭借多媒体进行展示,给孩子们一个直观、清晰的认识:“面在体上”。这样,实物和远教资源的有机结合,就能轻松完成教学的重难点目标。有对比才有鉴别,为了让孩子们对四种基本图形不产生混淆,我又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让他们一边看画面,一边在组内讨论,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通过孩子们的比较,让孩子们学会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更能正确区分图形。

3、反馈练习

为了加强孩子们对知识的巩固,化枯燥的练习为有趣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力,我设计了“趣味练习和开放练习”。(1)趣味练习:

摸物体游戏:我给每个小组发一个百宝袋,里面装有形状各异的物体。游戏规则是:每个孩子听教师的口令在自己小组的百宝袋里摸出指定形状的物体,比如先用手摸出面都是长方形的物体,再用手摸出两个面都是圆的物体,最后用手摸出面都是正方形的物体。摸完后,哪个小组的同学摸的对就为胜。(2)开放练习:

用准备好的学具(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拼出你喜欢的图案或者用四种基本图形画出你最喜欢的图案,看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最好。

活动结束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为体现评价多元化,我让小组之间互相评价,选出优胜组。并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孩子具体分析它都是由什么图形组成。

这样的练习设计,即有巩固性,又有趣味性,还有创造性,适合不同特点的孩子,特别是开放练习,思维空间大,方法灵活多样,为学有余力的孩子提供了一个施展创造才能的机会,较好的发展个性,同时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种大众数学教育思想。

4、生活实践: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所以我又组织了生活实践活动。活动中请孩子们起来说一说生活中见到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然后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展示交通标志牌,让他们说一说里面有哪些形状?让他们画3个自己喜欢的图形。这样既丰富孩子对图形的感性认识,同时可以增加孩子的交通安全知识。既突破了学科的局限性,又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教材整合观。

色彩斑斓的图画能给我们带来愉悦的心情,为了让一年级的儿童能在40分钟内保持旺盛的精力,我就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演示用四种基本图形搭成的各种奇妙的图案。通过这些图片的演示,孩子们身心既得到了放松,又在欣赏的同时,体验到了几何美、数学美,渗透了审美教育。

5、总结反馈:

“空间与图形”教学策略 篇3

1.做:即动手操作,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阶段,而新编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一、在教学中“做”:在教学形体的概念与特点时,笔者让学生试着去做教学形体的模型,讲到长方形就做长方形,讲到正方体就做正方体,在做中摸索和研究形体,从而在实践中获得形体的有关知识。二、在练习中“做”:解决实际问题时,“做”的方法更是解决问题的良药,如在教学长方体时,常常遇到诸如“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形”的问题,快速而简易做模拟图进行验证,是学生获取正确答案的最有效方法。

2.看:教师在教学各种几何形体的特征时,学生在理解各种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时,都需要借助于直观演示等感知活动来完成。“看”的方法的运用,符合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对学生的要求。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循序渐进,一要看实物,如在教学长方体、圆柱体等形体时,教师需先准备好学生生活中常见到的物体,如纸箱、火柴盒、水杯、茶叶罐等,让学生从生活里的实物中初步感知和归纳形体的特点;二要看模型,学生通过实物观察到对模型的归纳,可很轻松地认识和掌握所教形体的特点;三要看抽象图形,图形是直观实物的概括,识图才能解决问题,认识各种几何形体的抽象图,是进一步学好学深空间与图形内容的保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三种“看”的方法,可以穿插使用,灵活处理,这样更便于解决疑难问题。

3.说:俗话说:“事不辨不清,理不辨不明”,这个辨析的道理同样也适合我们的教学,辩的过程也就是开动脑筋,让思维和想法变成语言说的过程。在教学中,笔者常常采取“师生对说”“同桌互说”“你问我说”等形式,组织学生说图形的特点、公式,在“说”中让学生把所教形体的知识点掌握的更清晰,在“说”中暴露出学生在学习中的盲点,从而可以堵漏补缺;课堂教学中,说的方式也利于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能够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性,较好地调剂学生的多动现象,使学生在大脑较兴奋的状态下,参与到“空间与图形”的探索过程中,消除学生的疲劳程度,让学生能说、会说,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数学观点和想法,也是数学教学的一大任务;在解决复杂空间与图形问题时,“说”的方式,往往是学生思维互相碰撞产生火花的过程,同学之间互相说思路、说想法,加强了同学间的交流和合作,做到了集思广益,利于空间与图形问题的解决。

4.练:安奈特·布鲁肖在32条“切忌只讲不练”中说:“光听游泳课,我们学不会游泳;只有下水游,才可能学得会。生活中如此,课堂上亦然。”下水练习,是学生空间与图形学习必不可少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交流信息的一个窗口,它具有对学生牢固掌握某种知识、技能或拓展思维、发展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练的过程可以分多层次进行,一、当学生初步掌握形体公式时,要抓紧适当时机,设计相应练习题,通过计算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练习题题目设计要新颖实际,难易要适当;二、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空间与图形基础知识后, 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设计练习要注意讲究实效,与生活相结合,在设计时,必须深入了解所学的学习内容,做到有的放矢,让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练习弥补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三、进行提高性练习: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加彻底的发展,解决几何图形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数学思维更加活跃,为未来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5.思:即思考。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以图形为载体,以培养空间观念、推理能力,以及更好地认识与把握我们生存的现实空间为目标,由此可见,无论是“做”和“看”,还是“说”和“练”,其目标指向是统一的——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一切教与学的活动结果最终将在学生空间能力发展的高低上得到体现。从心理学角度看,也就是看学生是否能够依据感觉经验,在头脑中正确地建构起客观事物的表象。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之后,应该具备用“抽象”代替图形和实物,或者在解答纯文字题时,有化文字为图形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去“生活化”和去“直观”后,仍然能解决诸多空间与图形问题,才是我们该部分教学成功的表现。

总之,“做”“看”“说”“练”“思”这五个环节是融合地体现在“空间与圖形”教学之中的,它们相互联系,互相促进,以“做”“看”“说”“练”为前提,以会“思”善“思”为最后的归宿。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反复地对几何图形进行“做”“看”“说”“练”“思”。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得到飞跃发展,为他们未来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建立科学学习方法和思考模式。

【参考文献】

[1]黄勇. 浅谈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 2000(02).

[2]贯彻“MM教育方式”创设“互动”数学课堂─—北京市新源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探索[J]. 教育科学研究 , 2000(05) .

图形教学 篇4

“平面图形的认识”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认识的平面图形包括:线和角、三角形、四边形、圆和扇形等。一般来说, 认识图形的特征需要经历的数学活动包括描绘、抽象、分类等。因此, 在设计和开展这些数学活动时, 教师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和过程意识, 这是有效积累思维经验的前提。

一、在图形的描绘中提取思维的元素

思维的元素是指思维活动的基本构成单位, 如概念、命题等。在图形认知的思维活动中, 基本的思维元素是点、线、面、体, 教师可以通过图形的描绘认识这些基础的几何概念。

事实上人们对图形的抽象就是从描绘物体的外部形象开始的, 也就是将三维空间的物体用线条描绘在二维平面。同样, 小学生认识图形首先也要经历描绘图形的过程。教材中针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一般将生活中的三维物体处理成图片的形式呈现 (如图1, “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二上第39页) , 从而简化了抽象的过程。

教材中的图片是静态呈现的, 描绘图形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改变图片的呈现方式, 使学生借助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经历从实物图片中描绘、勾勒数学图形的过程, 从而积累思维经验。

1. 出示课本实物, 找一找课本封面的角在哪里?学生大都指向角的顶点。

2. 多媒体呈现课本图片, 并动态演示 (隐去原图, 留下一个点, 如图2) 。请学生判断是不是角。

学生都认为这只是一个点, 不是角。

3. 进一步思考, 怎样画才能形成一个角?学生认为还要画上两条边 (动态演示, 图3) 。

4. 用水彩笔描出右面图中 (图4) 的角。

5. 反馈后多媒体动态演示 (图5) 。

6. 说一说数学中的角是什么样的。

从上述教学活动中可以看到, 尽管“点、线、面、体”这些概念非常抽象, 学生却可以通过描绘和勾勒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提炼出来。可见, 描绘对于图形的抽象是极其重要的, 这是从生活到数学的抽象, 因而是最直接、也是最本源的思维经验。除此以外, 在教学活动中还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视角。如一开始学生只关注局部, 他们把物体“尖尖的部分”看成是角, 这是源于生活中对桌角、墙角等的认识, 与作为几何图形的“角”是不同的。但是, 错误也是一种经验。在动态演示 (舍去实物的图片背景) 中, 学生逐步认识到“尖尖的部分”只是一个点, 只是“角”的一个部分。要完整地表示一个“角”, 需要关注图形的整体, 即还要在“点”的基础上辅上两条边。显然, 这样的认识是直观的, 也是深刻的。

二、在图形的抽象中实现思维的聚焦

经历图形的描绘过程使学生认识了平面图形的构造方式——点和线的组合。但要深入了解图形, 还需要进一步抽象图形的基本特征。所谓抽象, 就是“对同类事物抽取其共同的本质属性或特征, 舍去其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的思维过程”。这个取舍的过程从思维的角度讲就是一个聚焦的过程。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的教学为例, 过程如下:

1. 呈现用各种颜色彩纸剪成的四边形 (图6) , 从中找出长方形。

学生一致认为图 (1) 、图 (3) 和图 (7) 是长方形, 对图 (4) 是不是长方形有争议, 大多数同学认为它是正方形而不是长方形。

2. 讨论:图 (1) 、图 (3) 和图 (7) 颜色不同、大小不同, 为什么它们都是长方形?你们是怎么判断的?

讨论后学生的意见趋于一致, 即两条标准:四个角都是直角、相对的边相等。

3. 对图 (1) 、图 (3) 和图 (7) 进行操作验证 (量一量、折一折) 。

4. 进一步讨论:图 (4) 是一个正方形, 如果用长方形的标准去判断, 它符合要求吗?

经过充分讨论和思辨, 学生开始认可图 (4) 也是一个长方形。

5. 思考: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特殊在哪里?

从本质上讲, 图形的抽象就是舍去颜色、质地等物理属性, 研究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等数学属性。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有了初步认识 (图7) 。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其中难点在于理解和接受“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这一具有从属关系的概念。为此, 一方面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了一些干扰因素, 如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大小、摆放的角度, 还包括长方形的形状也有所区别。这样设计的意图在于延长思维聚焦的体验过程, 即摆脱一些非本质因素的影响, 有选择地将思维关注点逐步聚焦于决定图形特征的两个要素:边和角。或者说, 让学生充分理解只要符合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不管是什么颜色、多少大小、长的、扁的、正着放、斜着放都叫长方形;同样, 判断一个四边形是不是正方形也只要看是不是符合四个直角、四边相等就可以了, 与其他因素无关。另一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学会了用一个确定的标准去进行判断, 并以此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从属关系, 突破了教学难点。判断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思维形式, 在这里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思维经验的具体体现。

三、在图形的分类中梳理思维的脉络

分类是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分类的基础是比较, 在认识图形的教学中分类的过程就是通过比较不断寻找图形之间共性和差异的思维过程, 也是对图形本质特征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如果从思维的角度看, 分类活动包含了思维的起点、“拐”点、条理和层次等, 我们称之为思维的“脉络”。如三角形的分类:

1. 出示下图 (图8) , 给图中的三角形分一分类。

反馈:

方案一:图 (4) 、图 (7) 为一类;图 (1) 、图 (2) 、图 (3) 、图 (5) 、图 (6) 为一类;

理由:有直角的分一类, 没有直角的分一类;

方案二:图 (4) 、图 (7) 为一类;图 (3) 、图 (6) 为一类;图 (1) 、图 (2) 、图 (5) 为一类;

理由:有直角的分一类;有钝角的分一类;都是锐角的分一类;

方案三:图 (2) 、图 (6) 、图 (7) 为一类;图 (1) 、图 (3) 、图 (4) 为一类;图 (5) 为一类;

理由:有两条边一样长的分一类;三条边都一样长的分一类。

2. 比较这四种不同的分法, 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讨论后得出:前两种方案都是根据三角形的“角”来分类的, 方案三则是根据“边”的长度来分类的。

3. 揭示:

如果按“角”分, 一般分为三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想一想, 一个三角形会不会既是直角三角形又是锐角三角形?

生:有可能, 因为直角三角形里也有锐角。

生:不可能。任何一个三角形里都有锐角的, 锐角三角形必须三个都是锐角。所以直角三角形不可能是锐角三角形。

师:也就是说如果按“角”分类, 那么一个三角形不可能同时具备两类不同的特征。这样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一幅图来表示。 (呈现图9)

4. 揭示:

如果按“边”分, 有两类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想一想, 等边三角形是不是等腰三角形?

生:是的。只要两条边长度相等就是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都相等, 当然也是等腰三角形。

师:我们可以把等边三角形看作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它们的关系也可以用怎样的图来表示呢? (呈现图10)

分类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确定分类的标准, 这是思维的起点。对于平面图形来说, 分类的主要标准是“边”和“角”。其中, 按“边”分类主要考虑的是条数、长度和位置关系 (如对边是否平行) ;按“角”分类则主要考虑直角, 如有没有直角 (本质上还是边的位置关系——邻边是否垂直) 或者以直角为“分水岭”。这样的经验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其实已经有所感悟, 因而在上述案例中可以看作是思维经验的运用。教学中要求学生陈述分类的理由, 分享分类的经验, 这是帮助学生体验思维逻辑性和条理性:思维的起点 (分类的标准) 不同, 所得到的结论迥然相异。进一步,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感悟思维的层次性, 即按照这两种标准分类后, 各类三角形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按角分类重点关注的是“差异性”, 所分得的三类三角形是“互不兼容”的并列关系;按边分除了关注差异还要关注“共性”, 如等边三角形既然三条边都相等, 则必然其中有两条边相等, 也就是具备了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这是一种从属关系 (包含关系) 。这种思维经验的积累将为学生后继学习中研究图形之间的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图形教学 篇5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的第一节《4.1 几何图形》的第一小节《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第1课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为后面的简单几何图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了一些简单且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例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棱形、正方体、长方体等等。而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也会接触到很多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所以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容易接受理解。且能举一反三。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可以从实物的外形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能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了解棱柱和棱锥。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观察抽象出相应的几何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快乐学习。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概念与区别。

2、难点:如何从实物的外形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五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小学学过或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有哪些?请举例?(创设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基础差的学生回答,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

二:直入主题:今天就来学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并展示学习目标以及重难点(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与应达到的预期效果)

小学数学图形测量教学谈 篇6

一、图形周长、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探索及应用

图形测量的重点内容是对基本图形周长、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掌握,但是在进行教学时,不能仅仅把应用公式计算当作重点内容,从而误把这部分的内容当作简单的计算问题来处理。对这方面内容的探索非常有利于学生认识图形间的关系及图形特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发展空间概念和体会数学思想的重要性。

笔者现在用圆的面积来说明以上思想。教材中关于该方面的内容,即为把圆等分为数个扇形,再将它们“拼接”成近似为平行四边形,扇形的个数越多,所“拼接”的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的形状。然后,再指导学生分析平行四边形底和高与圆周长和半径之间的关系,从而最终推导出求圆面积的公式。

下面介绍一下学生探索圆的面积的方法。在开始上课时,教师给予学生较大的探索空间,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圆的面积的方法:

第一,在圆内“放置”一个内接正方形,学生的做法:首先在圆形的内部折一个正方形,我们可以求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但是无法求出剩下的四个图形的面积。

第二,在圆的内部画小方格。学生的做法:在圆中可以画许多小方格,可以数出其中完整的小方格,但是不满一格的小方格难以计算出大小。

第三,教材中计算方法。经过对学生的解决方法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这些方法都很有趣,并且都包含了化曲为直的重要数学思想。在测量曲边图形时,我们首先将其转换为直边的图形。如果用“直”代替“曲”,那么就要将图形分为很多段,如此才不会导致误差过大。这就解释了教材上在计算圆的面积时,将其等分为数个扇形,即为极限思想。

再回顾一下学生的解题方法,第一个方法中,学生在画了一个内接正四边形,这其中的内涵便是用“直”代替“曲”,学生理解圆的对称性而选择正四边形。因为挑战性太强,所以学生感到一些困惑。因此,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四块曲变形和什么图形相似,如,它们和三角形像不像?能否用三角形进行代替?而再次剩下的曲变形是否类似于三角形?能否用三角形进行代替?其实,这通过使用圆内接多边形不断接近圆的形状,这就是刘徽的割圆术。而学生中心思想和教材的是一致的,即教材的方法也是“割圆”。教材中指出将圆割成小扇形,然后重新拼摆这些小扇形,其目的就是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意思。第二个学生的方法是画方格。学生通过理解面积测量的意义产生这种想法,即数出面积单位的个数,该方法是最原始的想法,也是价值最大的。若在对小方格进行细分,那么面积将更加接近于圆,该学生的想法即包含了以直代曲的思想,又充分表现了对面积测量本质的认识,但是很显然,该方法无法在小学阶段得到圆的面积公式。

有些教师认为,基于小学生的认识的发展规律,他们不需要进行探索,仅仅了解同圆的面积公式就够了,但是有必要鼓励学生参与图形周长、面积和体积等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二、对不规则物体及图形的测量方法进行探索

在学习图形测量方法的道路上,不能仅仅限制于规则的图形上,需要积极对不规则的物体和图形的测量方法进行探索。其实,在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学生既加深了对测量意义的进一步理解,又初步体会了重要的数学方法。

可以把方格纸覆盖在不规则的图形上面。比如,学生可以尝试一下对自己鞋印的面积进行估算,可以先将正方形格子绘画在鞋印上,数出鞋印上的完整方格数,由此计算出鞋印面积的不足近似值;然后数出鞋印接触的全部方格数量,得到鞋印面积的过剩近似值,由此得出,鞋印的面积出在两者之间。同时学生还可以意识到,方格分的越细,这样两个值就会更加接近,因此这其中还蕴含了微积分的重要基本思想。

总之,在参与到整个测量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切实学习到很多关于测量的知识:加深对测量实际意义的认识,了解测量单位的重要之处;增强对测量公式的熟悉,从而合理地应用这些公式;增加测量方面的经验,使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位似图形》教学设计 篇7

◇本节课的重点是位似图形性质的探究。我尝试利用几何画板软件,自动度量六组对应边的长度,设置程序,自动测算出相似比及相应数据,从而很快得出位似图形的性质,这充分显示了网络学习平台对提高课堂效率的强大功能。

◇本节课的难点是探究位似图形与位似中心的相对位置关系。它的难点在于图形自身的变化多且很抽象,学生很难靠想象考虑周全,再加上还要找寻位似中心与图形的相对位置关系,就难上加难。而此节课,我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图形动画移动功能,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己动手操作寻求结论的学习方式,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讲授位似中心的画法时,学生打开自制微视频自学,学完后可到台上展示交流,这充分体现了全员参与、个性展示的整合优势,也是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

◇习题现场测试环节,设计了自动统计结果功能。全班提交后,教师可现场评分,迅速显示所有学生的成绩。这样使教师能及时得到课堂的教学反馈,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为了加深化学生对位似现象的理解,我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利用网络搜索生活中的位似图形。通过搜索,学生发现了小孔成像、皮影戏、凸透镜成像、幻灯机等位似现象,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在本节课的最后,我借助资源库链接了一个日食的视频给学生观看,并让学生探讨日食现象中是否存在位似现象,这再一次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也是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升华,使本节课除了有效地与信息技术达到整合,还和物理、地理学科也达成了学科间的整合。

●教材分析

《图形的相似》是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本章的最后一节,位似图形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相似,是对相似的纵深挖掘与提升,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相似的应用价值和丰富内涵。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相似图形的性质;对生活中隐含数学问题的事件兴趣浓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建模的能力还不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位似图形的定义及其性质;能运用位似图形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位似图形定义、性质的探究,培养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等能力,加深对数形结合、类比与转化等数学思想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到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合理性与严谨性,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过程

为了将信息技术与数学知识有效整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我制作了网页课件,此课件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寓教于乐等特点。其中的“留言板”环节,可以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深刻交流;“资源库”环节,学生可通过网页课件附件材料、互联网链接资源,有选择地复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充分体现网页课件教学的优势。此网页课件还整合了Photoshop、Flash、几何画板、电子白板等软件,以及大量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有效达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的。

1.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2.合作交流,明晰新知

在这两个环节中,学生通过探究明晰了位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探究位似图形的定义时,制作了Flash动画,呈现了两组可爱的卡通图片,引导学生从大小、形状和位置三方面观察两组图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探究位似图形的性质时,先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度量位似图形中三组对应边的长度和三组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然后设置程序,自动测算出相似比及三组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比,从而得出位似图形的性质。由于是网络课件,所以学生可自己动手操作寻求数学结论,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媒体使用及分析:1媒体播放功能;2白板书写功能;3白板互动功能、屏幕凸显功能、录制回放功能。

3.师生互动,体验新知

活动一: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探究位似中心与位似图形的相对位置关系。

活动二:观看微视频,打开电子白板,让学生动手利用电子白板的画线功能作图,作出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

在活动一中先让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再组内展示交流,教师深入小组,并参与小组活动,及时了解学生思维变化情况,最后小组把各自的讨论结果通过网络传输到学生屏上共同分享。在活动二中学生可以在台下或台上亲自体验,不仅很快掌握了位似中心的画法,而且很好地获得了成功体验的空间。

媒体使用及分析:1微视频;2电子白板书写功能;3电子白板批注功能;4电子白板互动功能;5电子白板智能画图功能。

4.课后练习,检测新知

活动一:例题讲解。

活动二:习题现场测试。

此环节主要是通过例题巩固已学知识,并及时检测学习效果。我设计了自动统计结果功能,学生做完提交后,计算机自动显示回答正确的题数,若有错题,可重新作答,全对的答卷,计算机会自动跳出“金牌”的徽章作为奖励。全班提交后,教师可现场评分,迅速显示所有学生的成绩。此设计既让学生体验到学有所得的乐趣,又让教师能及时得到课堂的教学反馈。

媒体使用及分析:1电子白板书写功能;2电子白板书写、互动功能及倒计时功能;3网络自动答题系统;4网络自动统计系统。

5.结合生活,运用新知

在此环节,学生在课堂上利用网络搜索生活中的位似图形,如小孔成像、皮影戏、凸透镜成像、幻灯机等。在本节课的最后,借助资源库链接了一个日食的视频,让学生探讨日食现象中是否存在位似现象,再一次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是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升华,使本节课除了有效地与信息技术整合外,还和物理学科达成了学科间的整合。

媒体使用及分析:1现场网络搜索相关知识;2投影;3电子白板交互功能。

以上五个环节,在信息技术上运用了媒体播放功能,电子白板书写功能、互动功能、批注功能、智能画图功能、交互功能,网络自动答题、统计功能,网络搜索功能和投影功能。

●教学反思

1.通过信息技术整合,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位似图形和用三角板测量六组数据推导位似图形的性质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本节课利用几何画板和电子白板的强大功能,轻松解决此问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训练留出了充足的时间。

2.通过信息技术整合,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教学的三大目标

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学生感受了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从视频中,教师能强烈感觉到学生学习是主动的。整节课,学生脸上都洋溢着兴奋、激动、快乐的表情。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因为我是第一次上这种信息技术课,低估了此种课型对提高课堂效率的强大作用,按原有经验设计的例题难度显得较低,所以可添加一些变式题型,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去探究和理解。其次,在上这节课时,我虽运用了电子白板功能,但发现还有两个环节没有用上,如果运用电子白板效果会更好:1在探究位似图形性质时,我利用的是几何画板的度量功能,但若用白板中的度量功能会更简便,更易于学生动手操作;2当时设计系统的答题统计功能,只能统计每位学生答对的题数,而无法知道每位学生答错的题。但现在的电子白板系统可为每位学生配一个答题器,这样学生的答题情况可以很详细地分析和统计出来。

评委点评

在探究位似图形的性质这一教学重点时,沈老师设计了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学生在平板电脑上自己动手操作,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度量位似图形中三组对应边的长度、三组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然后软件自动测算出相似比及三组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比,从而得出位似图形的性质,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在探究位似图形与位似中心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一教学难点时,沈老师充分利用工具软件,让学生在图形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去发现其中不变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有利于发现图形的性质,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改变为自己主动探究学习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结果通过网络平台传到电子白板上给全班分享,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在“课后练习,检测新知”环节,沈老师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设计了及时反馈。学生做完练习提交后,计算机自动显示回答正确的题数,若有错题,可重新作答;全对的答卷,计算机会自动跳出“金牌”的徽章作为奖励。然后全班提交,教师现场评分,迅速显示所有学生的成绩。此设计让学生感受到了学到了学有所得的喜悦,同时也让教师得到了课堂教学的及时反馈。

由于沈老师是初次尝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也还有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比如,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功能还不太熟悉,未能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设计有待完善;信息技术环境下分层学习等个性化学习还需要探索。

图形教学有效生成的思考 篇8

一、观察中生成

学生接触事物, 探究事物的本质属性, 这是创新意识的萌芽。 这种认识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过观察有所发现。

例如, 教学“长方体的认识”, 教师是通过实物进行教学的, 然后教师把这个实物图形展示在黑板上。

让学生们观察这个长方体有什么特点: 从中发现了这个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经过探究, 多数同学掌握了长方体的轮廓以及基本特征。这时, 教师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棱与棱之间, 面与面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学生经过再次的观察和研讨从中就不难发现, 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相对的棱的长度也相等。教学实践中有意识通过观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师又问: 你能指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吗? 有的同学很快地说出: 相交于A点的AD、AB、AE分别是这个长方体的长、 宽、高。又有的学生指出相交于B点的长、宽、高。教师再一次启发学生观察, 要想找到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规律吗? 经过小组讨论, 就不难发现相交于任意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都可以叫做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实践证明, 通过观察是可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操作中生成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教育模式的禁锢, 中国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普遍比西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弱。其实并不是中国学生不愿意动手实践, 真正的原因是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有很多难懂的知识点, 如果单纯的讲解课本, 学生吸收效果不佳, 并且感觉枯燥难懂。此时, 如果运用实践教学, 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去做实验或者求证相关理论, 那样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来了, 而且对所学的知识点也容易吸收。

例如: 在教 “圆锥体积”如何计算的课时, 学生此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圆柱体积等相关知识, 以此为铺垫学习圆锥体积的求法, 课题前可以让学生们先准备好硬纸张, 然后教同学们自己动手做好一个纸质圆柱和纸质圆锥:

如下:

都是老师在引导学生自己动手, 让学生们自己亲自操作, 推导出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 明白了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 加深了印象, 更巩固了知识点, 让学生们的认知上升到另外一个层次, 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也让学生对枯燥的课堂更感兴趣, 加深了对学习的热爱和投入。

三、想象中生成

小学阶段学生们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 可以根据学生这个特点引导学生运用到学习中去。比如: 在教学 “圆的面积计算”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8份 ( 沿着圆的半径剪开) , 然后把这些剪开的小扇形沿着半径拼起来成为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如果把这个圆形平均分成36、72、144等份, 无限地平均分下去, 再拼成一个长方形, 让学生理解只要把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 就能让长方形的两条长越来越接近一条线段, 那就更接近长方形了。这样, 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的想象力使他们感知认识到圆的面积是可以转变为长方形的面积进行计算的。

因为圆的周长C = 2 πr, 所以长方形的长为∏r, 而拼成的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r。因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长 × 宽 ( 即 πr × r) , 所以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S圆= π 。学生们通过动手实际操作, 充分发挥联想作用,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好奇中生成

“好奇”是科学发明的巨大动力。没有这种好奇心就不易产生求异思维, 认识问题就没有一定的深刻性。好问、多疑, 课堂上爱提问的学生本身就是一种爱学习的表现。遇到问题, 多问几个为什么, 这就是求知欲具体表现。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 培养创新意识。

在教学 “平行四边形面积”时, 学生在面积的转过程中提出这样的问题。平行四边形我这样剪, 也可以转化成长方形, 长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也是相等的。我听他讲完后心里一阵暗喜、 一阵担心, 怕的是学生能不能在转化过程中, 找到长方形的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是相等的, 我借助孩子的转化方法, 让全班同学参与的讨论, 很快的就解决了这转化方法中所产生的疑问。并表扬这位同学在数学知识中勇于探索与思考, 让学生们感受到图形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了解。 “好奇”终于把问题推向一定的深度, 学生的探索探究也得到了锻炼。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篇9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 学生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体验图形的变换, 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运用对称的知识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3.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 有条理地表叙图形的变换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增强数学研究的成功快感, 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准确判断复杂图形的制作方法及制作过程。

2.引导学生用平移、旋转、做对称图形等多种方法制作复杂图形。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四个同样大的三角形。

组织教学:今天这节课, 我们将通过测试的形式比比我们班里的同学中谁的眼力最好。

教学流程:

一、复习平移与旋转的基础知识

师:同学们, 请接受第一道题的考验:

(屏幕演示:一、考口才)

1.复习平移 (屏幕演示方格图中基本图沿不同方向移动的画面, 引导学生叙述平移过程)

(1) 说说图A怎样能得到图B?

生:平移。

师板书并讲解描述平移过程时的注意事项:要说准方向和移动距离。

再引导学生完整的描述。

生:图A向右平移4格, 再向下平移3格, 得到图B。

(2) 图B怎样能得到图C?

生:图B先向左平移2格, 再向下平移1格, 得到图C。

(3) 图C怎样能得到图D?

图C先向左平移3格, 再向上平移3格, 得到图D。或图C先向上平移3格, 再向左平移3格, 得到图D。

方格图中通过平移的变换练习, 主要引导学生复习上、下、左、右等方位及数格子方法。

在叙述过程中, 要尽量拓宽学生的思路, 使学生体验移动方法的多样性。

2.复习旋转 (屏幕演示) 。

(1) 说说图A怎样能得到图B?

生:旋转。

师板书并讲解描述旋转过程时的注意事项:找准中心点———以谁为中心, 说准方向和旋转角度。

师生同时做动作演示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旋转, 以让学生巩固两个方向的确切指向。

引导学生正确描述:图A以O点为圆心顺时针旋转90度得到图B。

(2) 图B怎样能得到图C? (3) 图C怎样能得到图D?

叙述过程中, 要尽量让学生体验变化方法的多样性。

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师:同学们刚才完成了第一道大题, 一定觉得很容易, 还愿意继续接受考验吗?

请看第二题:考演技

1.综合运用平移与旋转技能

(屏幕出示:四幅由同样的四个三角形按多种不同的方式经过平移和旋而变换成不同的图案。)

师: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摆出其中的任何一幅图, 按序号摆出它的下一幅图。想自己做就自己完成, 想和同学共同完成就找你身边的人共同合作, 如果需要老师的帮助就举手示意。

(学生动手演示。)

逐图汇报, 师生边总结边探索创新思维。

2.练习

(1) 如何通过平移A、B、C、D, 使得图1变成图2。

(2) 如何通过旋转A、B、C、D, 使得图1变成图2。

(将四个同样大小、中心向外的90度扇形, 经过变换变成中心向内的一个完整的圆形。)

本题目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图形变换方法的多样性, 有些图案是既可以用一个简单图形通过平移得到, 又可以由一个简单图形通过旋转得到的。

三、难点突破

师:同学们还有信心接受下面的考验吗?

(屏幕演示:三、考实力)

1、认识利用轴对称图形使图案发生变化。

请说出图A怎样能得到图B和C?

生:以MN线为轴作图A的轴对称图形, 得到图B, 再对角线EF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 得到图C。

(学生先独立思考, 后小组讨论交流。)

师生总结。 (板书:轴对称图形)

2、图A还能怎样变成图C?

图A以O为圆心顺时针旋转180度得到图C。

四、拓展练习

说出图1怎样变换能得到图2? (注意挖掘出多种变换方法)

学生口述, 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 让一片花瓣通过不同方向的旋转变成一朵完整的花。

五、学生谈收获总结

师:祝贺你们顺利完成这次测试, 你们的表现都很优秀, 能说出你在这次测试中的收获吗?

学生依据实情汇报。

板书设计:

图形的变换

平移:方向、距离

旋转:中心点、方向、角度

图形设计课程教学拾遗 篇10

学习图形设计教学内容,主要是图形基本知识和图形的初步应用。诸如美术字、图案的写生变化、纹样的组合与排列、书籍封面设计、标志设计、黑板报编排和一些简单的立体装饰造型设计等。

在漫长的社会文化变迁中,我国各族、各地人民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创造了形式各异、多彩绚丽的各种图形、图案、纹样。在河南农村地区,无论到哪个村镇,都能见到一件件精美的民间艺术品,粗看是近乎工整的几何图形图案,细观却是无数变形的图像,变化万千。其最重要的是在于能把繁杂的各式纹样组织在一个画面上,主次分明,多而不乱,整体效果凸显,且充分表现出纹样的主题和寓意的民间艺术作品。在民族、民间的图形、图案中,往往把花、兽、鱼、鸟、虫、蝶等生活中常见的物象依照散点、排列、聚散、叠压等手法有规律地组织起来,使得画面和谐统一。纹样一般多做均衡、对称处理,求得整体的和谐匀称、体量相当。整体布局平衡、局部又加以变化,这种变化与统一的艺术规律在其图案构图上得到充分的运用。另一特点是把纹样作大、中、小巧妙安排,在主题性大纹样周围安排一些中型纹样,其间再插许多小型纹样。乍看繁花似锦,细看又各不相同,层次复杂,丰富多彩,多样而不零乱,统一中又得到了丰富,其构图往往是方中寓圆,圆中带方,收放有致,舒展自然。面中有线,线条流动活泼,增强了韵律感,严谨秀丽,拙中藏巧。所有图案造型都大胆变形、概括和夸张,使其比生活更美更典型,把生活的美好物象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出来,将现实的内容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形成其独特的个性化艺术语言,作为一种独特的秩序美感,深深地影响着学生们的审美观念。

而教师从当地民间图案中拾遗,将优秀美术图形、图案资源应用于课堂美术教学中,必然会使学生在心理上引发一种特殊的亲切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形成的能量激发就不仅仅限于作业设计,而是全方位审美创造的愉悦体验。

一、重视面向生活的图案设计基础训练

从图案优秀作品可以充分看到,图案艺术来源于生活。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写生变化中,逐步感受到一种几何形式的秩序美感,并引起他们的兴趣,自觉探究其中的规律。农村、乡镇里的自然环境中的许多美好物象,是以其明显的几何形体引人注目的,如各种各样的花朵、叶子、蝴蝶及动物等,以它们的形态为变化基础进行创造设计,经过分布、排列、组合等各种不同的构成形式,会给人们视觉带来诸如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连续与反复等节奏美感,这些自然形式美的可感要素给学生的图案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因此,面向生活进行图案创作,学习如何把自然形象加工提炼为图案形象,是掌握图案造型规律与表现方法的基础训练,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图案变化的过程,是从现实生活自然形象中进行提炼、概括,进而创造艺术形象的过程,要根据演化、适用、美观的原则进行变化,探索图案变化的各种方法。同时,结合民间图案优秀范例,让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独特表达方式,了解其中蕴涵的艺术信息,使他们的创造植根在民间美术文化的脉络,在整体的美术文化氛围中设计出生机勃勃、独具魅力的作品。

二、建立设计与美化生活紧密联系的应用意识

图形的装饰性应该服从于实用性,不管采用什么样的装饰形式都要受实用性所制约。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当让作业形式与美化生活实际功能相联系,建立一种美术设计与美化生活紧密相关的应用意识。教师可以利用民间图案的装饰功能引导学生欣赏,正是这种装饰功能的巧妙应用,才构成了色彩斑斓的服饰文化特色,使生活充满了独特的美和魅力。通过树立起实用性与审美性有机统一的设计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注意美化自己的生活。同时,配合重大的节日庆祝、文艺晚会、运动会等活动,组织学生合作设计、布置与展示,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美化环境和开展宣传活动等。

图形设计课例:

《动物图案设计》1课时

任课教师:李响年级:中学一年级

【教学目标】

1)认识图案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懂得图案设计和绘制的广泛性,从而独立地设计创作。

2)欣赏开封刺绣文化的民间图案优秀作品,认识其美感所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尝试探索自己的独特表现手法,培养个性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图案造型设计的特点、方法及色彩表现。

【教学难点】

对比鲜明的色彩搭配。

【教具准备】

1)动物的写生变化示范作品两幅。

2)开封当地民间汴绣图案作品一幅。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出示一张具象的画——牛(细节部分,包括眼、耳、鼻、口、毛等俱全)。

问:牛有什么特征?

再出示一张牛的民间汴绣图案画,引导学生观察此画与上一张有何不同,引出本次课题。从牛的形、色、结构、细节去引导学生发现原图与汴绣作品的不同,表达方式的特点。

展示《毕加索与公牛》动画片,引导学生理解毕加索是如何将一头活生生的公牛变成肢解后的牛的图案的。

3)讲授新课:

①引入课题。(板书:动物图案设计)

②图案的特点:

图形创意教学实践分析 篇11

关键词:图形;创意教学;实践

现阶段,随着社会信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读图时代。图形以其自身的直观性、形象性吸引着现代人的眼球,帮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中,以最快的速度获取足够多的信息。但是,在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下,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各种服务及产品宣传图的质量参差不齐。为此,在高校教学阶段,教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图形创新能力,从而使设计新颖、创意优秀的作品在社会上传播,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

一、图形创意教学概述

所谓图形创意,是要求创作者通过一定的创新思维,对图形进行创造的过程。在图形创意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创新思维的应用。图形创意不仅可以不受文化、地域的限制,向受众传达形象生动的具象事物,而且可以提高受众的审美能力,让受众从图形中获得所需的信息。现阶段,图形创意的应用范围较广,诸如广告设计、图书编辑、包装、艺术设计等都需要创新思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图形创意在影视、动漫、网页设计等领域得到重视。

图形创意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成为了很多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将单纯的标识创意性地联系组合,传达出深刻的寓意。图形创意的教学过程大致包括两部分:一是理论知识的教学,以教导学生掌握图形的概念以及发展历程作为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与图形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二是实践方法教学,实践教学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理解图形语言的表达形式以及构成方式。为此,各大高校应该进一步注重图形创意教学课程的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图形创新能力。

二、图形创意教学实践过程

图形创意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所以在图形创意教学过程中,学校应该注意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首先,点、线、面是图形设计的最基础元素,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这些基本元素的认识和感知。在学习图形创意初期阶段,对、点、线面基本元素的应用可以缓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陌生感。例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视觉形象,让学生通过联想方,发现生活中的相关事物。这一学习过程,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对图形创意课程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帮助学生逐渐形成了形象性的思维。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单一性元素的创新能力。所谓单一性元素的创新是指:针对某一个单一的形态,按照自己的思维,将其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在针对单一性元素的创新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充分了解图形中的特征部分和可塑部分,其中特征部分在元素创新的过程中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它往往是受众比较容易辨别出来的事物所特有的一部分,比如啤酒瓶的瓶盖、书包的背带等。而可塑的部分就是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維加以再创造的部分。对于这一部分图形的创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发散思维,进行大胆尝试。例如:对于啤酒瓶的瓶身设计,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大胆设计,而不是仅仅局限在传统的啤酒瓶身的设计上;对于书包的包身设计既可以从实用的角度也可以从外观角度进行设计。不管哪种设计方式,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逐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造的能力。

最后,教师要进行多个形态的创新组合教学。这种教学目标在于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不相干或者有某种联系的元素整合在一起加以创新重构。当然,这种创新也是建立在对原形态的基础之上的。再创新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夸张手法。即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物体在轻重、大小等方面进行夸张变形,改变人们对该事物的传统认知,进而达到吸引受众眼球、提高图形创新性的效果。二是通过融化、弯折、扭曲以及穿透的方式体现出事物材质以及形态的变化,进而达到图形创意效果。三是通过事物影子的变化进行创新。事物的影子是在光线作用下形成的,利用事物的影子形象加以创新,可以通过受众的联想,增加图形的内涵和寓意,进而达到视觉冲击的效果。四是将事物原来的样子解构之后,按照自己的思路重新组合,或者将原本封闭的整体通过切割等多种方式进行变形,以产生新的视觉形象,达到图形创新的效果。

三、结语

图形创意作为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逐渐受到国内设计院校的重视。图形创意教学实践课程的设计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加强学生理论学习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图形创意教师应该根据时代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从而提高学生图形创意作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政良,冯宾.图形创意课程之我见[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8).

[2]杜冬梅.图形创意教学的“新”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09).

图形教学 篇12

2010年9月, 湖北省建始县长梁民族小学 (简称我校, 下文同) 数学课题组对“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里面的《图形的旋转》一课展开了研究。旋转这个几何概念, 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本次研究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等数学活动中, 归纳总结出旋转的中心、方向、角度, 并能设计较复杂的图案。通过对现状的分析之后, 我们课题组确定了相应的研究目标和研究策略。

【研究目标】

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组织好行之有效的数学活动, 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图案的形成过程。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想法, 互动交流总结旋转的三要素, 独立操作设计复杂的图案, 以达到自主建构知识、发展空间观念、数学生活化的三维目标, 让学生通过本次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探究方法。

【研究策略】

观察思考——归纳总结——操作应用

【案例分析】

现以“图形的旋转”为案例进行分析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一、学习内容

1. 学生学习这节内容的价值。

旋转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方法, 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旋转现象进行探究, 让学生体会图形及图形变化的特点, 从而揭示旋转的本质特征, 让学生掌握旋转的技巧和方法, 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实践能力、审美能力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同时, 它还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 并广泛地运用、实践于生活, 因此, 引起教师的极大关注。

2. 本节内容在相应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1) 旋转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其他学习内容的关系, 如下图:

(2) 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就教材的编排来看, 认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在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已有所渗透, 本节课专门学习图形的旋转, 揭示旋转现象的三要素, 是为了让学生学好运用旋转这种方法, 欣赏图形、设计图案, 并能应用于生活。

(3) 知识的横向比较。

3. 旋转的内涵。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着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 这样的图形变换叫旋转。这个定点就是旋转的中心, 某个方向就是顺、逆时针方向, 角度就是旋转的大小。旋转是将一个基本图形变换成一个复杂图案的方法 (手段) 之一。学生在学习这个内容时最主要的目的是能灵活运用旋转这种手段来设计制作相应的图案, 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关于学生 (学情分析)

1. 学生对于该内容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

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对于旋转现象其实是非常熟悉的。比如说石磨、秋千、跷跷板、木板风车等的运动, 他们已是司空见惯, 习以为常。通过三年级下册的教学, 学生已初步了解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他们对旋转这个几何概念有所感知, 此次教学主要是找出旋转的三要素, 通过操作运用, 设计制作美丽的图案, 使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审美能力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2. 学生学习旋转时出现的困难。

通过第一次尝试, 我们发现学生学习起来出现了以下困难:

(1) 教师出示情境图:

让学生观察图A如何变换成图B、图C、图D时, 学生略加思考就能想明白, 可是在汇报时他们只说通过旋转多少度就能得到图B图C图D, 却很少有人说清绕哪个点, 向什么方向旋转。一次是这样, 二次还是这样。我们不禁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学生准确表述这一现象就这么困难吗?

(2) 实践中的困难。从学生自己设计的图案效果来看, 质量不是很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图案非常单一, 虽然利用了旋转这一手段, 但不是很精致, 显得粗糙。二是操作不到位, 图案不美观。

3. 分析与思考。

(1) 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述旋转现象, 停留在心明口不明的阶段。说明学生没有具体操作、制作的经验, 对这一概念理解得也不是十分透彻。

(2) 制作图形粗糙, 不到位, 不美观, 说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 缺乏实践能力。

针对以上两种情况, 我们课题组集体会诊:在上课之前, 组织学生自己制作纸风车, 然后比一比, 看谁做得最漂亮、最精致。通过实际操作唤醒学生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不要只停留在对事物外在形式感悟上, 从而为新知的学习找到一个支点。

三、教学活动

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与反思的基础上, 我们进行了第二次尝试, 这次教学的策略是:情景—观察—思考—汇报—总结—制作。即出示风车图案, 猜想这个图案是如何设计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 独立思考后举手汇报, 然后集体总结出方法, 最后小组制作设计图案展示。在这一教学活动中, 学生能够找出多种图形变换的方法, 但是他们对于旋转过程的描述有点模糊, 说不清道理, 道不明理由。课后, 通过对部分学生的问卷发现, 他们对基本图形A通过旋转构成风车图案, 这一过程表述起来十分困难。为此, 我们课题组又集体商量对策, 一致认为;教案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 由浅入深, 由简单到复杂, 呈层次性展开, 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还应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这一环节, 这才有利于学生认识旋转的本质特征, 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想好了就行动, 于是我们又进行了第三次研究。

第三次教学是分步进行的。

第一步, 针对学生年龄小、表达能力不强的特点, 我们设计了如下情境图, 让学生观察思考, 分别说明图1如何变换成图2、图3、图4的。

第二步, 在学生能准确描述三角形变换过程的基础上, 出示教材中的第一幅情景图, 让学生观察思考风车图案的设计过程, 并在方格纸验证自己的想法 (也可同桌互助) , 然后汇报风车图案的形成过程。

第三步, 出示第二幅情景图, 让学生通过观察, 思考复杂图案是怎样设计的, 并举手回答, 全班交流。

第四步, 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单一图形利用旋转的方法设计制作一幅图案, 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再在全班展示, 最后由学生评比。

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揭示概念的内涵, 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 层层推进, 便于学生学习新知。组织这样的教学, 让学生通过观察, 思考、交流、操作、归纳等手段自主学习。重点突出了、难点突破了、目的达到了, 这就不是简单的“授予”而是儿童灵性在一定情境下的“激活”与“唤醒”,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效果良好, 是真正的有效课堂。

【感悟】

1. 充分的课前活动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前布置学生在家自制纸风车, 然后在班级展示评比, 同时让学生观察思考, 风车在运动中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怎样变化的?这一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还让学生明白了图形在旋转过程中是围绕着旋转中心旋转的, 图形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改变的道理, 为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课堂效果十分明显。

2. 根据学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也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材呈现的图形的变换内容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每个图形的变换都有多次操作过程, 因此, 根据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能力, 设计了直角三角形旋转的单一变换过程来作为整个教学的铺垫, 将综合性问题简单化, 当学生熟悉了这些变换后, 再引入教材内容, 学生就能准确表述旋转现象和正确认清旋转角度了, 使学生心明口明, 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3. 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

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图形的旋转》的教学采用让学生观察、思考图形变换过程, 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想法, 汇报评价学生做法, 总结归纳旋转方法, 设计制作复杂的图案等活动, 自始自终把学生放到学习的第一位, 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的课堂不仅注重了知识的学习, 更注重了人的培养, 真正体现了教育的真谛。

4. 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

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示自己的制作, 说出自己的想法, 欣赏他人的作品, 倾听他人的办法, 这是最好的交流与评价, 让每一位学生深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感受成功的喜悦与自信, 激励他们勇于创新, 勇于实践的能力, 这不就是素质教育的内涵吗?

【困惑与思考】

1.教材呈现的图形的变换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而“说一说”编排的内容相对单一简单。为什么不由浅入深, 从简单到复杂呈递进式安排呢?这既便于教学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不是更好吗?

上一篇:中油4号下一篇:政府引导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