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办学

2024-10-28

自主办学(共12篇)

自主办学 篇1

建设创新型国家, 科技是关键, 人才是核心, 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创新要素中最具能动性的核心要素, 是国家发展最具根本性的战略资源。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型人才, 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因材施教、优才优育, 需要个性化教学、差异化培养, 需要开展教学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建立弹性的教学运行和组织机制, 从而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 关键的一环就是落实高校的自主办学权。

一、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赋予高校办学自主权

高等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高层次人才, 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成就, 取得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期间, 随着社会消费结构正在从生存型消费进入到发展型消费阶段, 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日益旺盛, 并体现出高质量、多样化和终身化的趋势。高等教育在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上虽有长足进步, 但在机制和体制上仍缺乏实质性的改革, 这既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也对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和结构调整提出更高要求。这是挑战, 也是机遇。钱学森先生生前对大学教育的批评发人深省: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 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他在生前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中说:“今天我们办学, 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 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目前, 中国一些高水平大学正在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之路, 积极进行高等教育改革。我认为, 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阐明、落实、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充分发挥教育家们的积极性, 使高校竞相发展自己的特色, 培养国际一流人才以及各具特色的专才。在高等教育领先的西方发达国家, 几乎所有的一流大学都具备充分的办学自主权, 这些大学办学方式不尽相同, 但在不同的领域却“各领风骚”。比如, 2012年全美排名第一的加州理工学院, 只有两百多位PI (Principal Investigator, 课题负责人) 、近一千名本科生、专业覆盖并不齐全;而赫赫有名的研究型大学——洛克菲勒大学则只有不到一百位PI, 不招收本科生。相比之下, 各学科俱全的哈佛大学更像是个庞大的学术帝国。显然, 这三所研究型大学不可能用同一种模式去管理、经营。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体制, 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几经迂回曲折, 至今尚未完成教育体制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 “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批判地吸收传统教育的合理成分并且实现了教育的公平公正, 但是我们的教育体制还不够灵活, 让高等院校按照一种或几种固定的模式去办学、教学, 或是要求高等院校学习和模仿个别办学有一定成绩的大学的先进经验, 这种教育体制本身就与创新精神不符, 并不利于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可持续发展。

关于高校办学自主权下放的思考与探讨如下, 高校办学的自主权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 教学和科研的自主权。

关于本科生和研究生 (主要指博士生) 的招生名额、招生方式、课程设计、科研培训、学生管理、学生培养方案、毕业要求、学位授予等事项的决定权, 应该逐渐下放至各高校。国家相关职能部门 (如教育部) 可以通过制定基本规定对各高校进行宏观管理而不应该介入具体事务的管理。

2. 决策机构的自主权。

高校可以尝试建立理事会制度, 事关学校长远发展的重大事务可由理事会决定、管理。理事会成员的组成应当反映出社会结构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国家相关职能部门 (如教育部) 可以占有一定比例的理事会席位。

3. 管理体制的自主权。

大学校长的遴选可由大学理事会推荐并决定, 然后报送国家相关职能部门 (如教育部、中组部、所属省市部门) 批准备案、正式任命。

4. 财政经费的保障权。

各大学的经费可由国家相关职能部门 (如财政部) 单独立项并直接划拨各高校, 对可能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的高校要给予充足的发展资金支持。

5. 自主权的逐层下放。

在同一所高校内部, 校方也同样要赋予各院系相对充分的办学和管理自主权 (如教授聘任、课程设计、学生培养计划、毕业学位等) , 充分调动院系参与学校建设的积极性与主人翁意识。

高校自主权的下放, 在时间上可以逐步进行, 在层次上可以分批分期选择条件合适的学校进入自主管理的高校行列, 即采取“先试点, 再普及”的方式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对于条件相对成熟的国内一流高校, 在自愿的前提下可以先行进入改革试点。

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推广实行,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将会开创一个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大批的拔尖创新人才、大师级人才及各类专才将不断涌现。“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私营企业和改革后的国营企业调动了企业家的积极性,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实行势必会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办学积极性!

二、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协同创新实践

为加速我国一流大学的建设, 在国家支持下, 由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参与设计、组织, 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密切配合, 按照“统一领导、顶层设计、强强联合、务实发展、动态调整”的原则组建的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是科研和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试点, 也是对办学自主权下放的重要实践和尝试。联合中心采用经费、人才、机制三位一体的新模式。教育部在政策上给予联合中心体制机制支持, 并鼓励制定适合时代发展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培养方案、毕业标准及学制规定;科技部为中心的日常科研运行提供竞争性项目支持;财政部参照国内同类科研性质、规模相近的研究所的国拨科研经费, 为中心的招聘、科研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基本支持。

1. 人才引进概况:联合建设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学师资队伍

创建世界一流的联合中心, 必须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师资队伍, 同时具有一套支持一流师资队伍培养人才、进行尖端科学研究的体制机制 (即所谓软环境) 。而软环境的建设也需要一流人才的建设性意见和参与, 所以, 一流师资团队的建设是根本。联合中心的第一批独立实验室PI (41名) 是从两校既有的数百名教授队伍中筛选出来, 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 经过了严格的国际评审后入选。

经过两校的充分讨论, 联合中心确定了多个主流学科方向作为人才引进的重点, 而清华、北大又突出两校各自的特点。两校领导对联合中心的人才引进计划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支持、赋予了充分的自主权。同时, 联合中心的成立和运行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的生命科学及相关领域引发了一定的震动效应, 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杰出的青年创新人才纷纷申请到联合中心工作。在得天独厚的条件下, 联合中心计划在2011年7月至2016年6月的五年时间里, 每年面向全球招聘15-20名独立实验室PI, 联合中心的总体规模将在2016年达到120个独立实验室和一支以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为主体的2000人左右的研究团队。

引进的杰出人才们从事着生命科学最前沿领域的研究, 他们的引进将从根本上改变清华、北大生命科学的布局和质量, 为两校在生命科学领域全方位创建世界一流奠定了夯实基础, 也为我们改变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做好了充足准备。

2. 科学研究进展:整体与世界接轨、在某些领域引领世界

杰出的师资队伍在很大程度上定位了联合中心的创新科学研究能力, 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 联合中心的实验室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科学研究进展, 在世界上产生了强烈震撼。例如, 第一批联合中心的PI以通讯作者的身份, 2009年以来在《细胞》、《自然》、《科学》这三种顶尖期刊上已经接受或发表了近30篇论文, 其学科领域涵盖了结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科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等多个主流学科。这一数字领先于同期美国一流大学中的绝大多数生命科学的院系。

联合中心的结构生物学与分子生物物理已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首先, 中心拥有一批以颜宁 (女) 、柴继杰、吴嘉炜 (女) 、王宏伟、杨茂君等为代表的世界级的青年科学家, 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一流科学研究基地。在联合中心成立后的18个月里, 从事结构生物学研究的PI就在世界三大顶尖期刊上发表了11篇学术论文, 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世界著名的耶鲁大学结构生物学中心。同时, 联合中心的分子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科学、化学生物学等研究领域也迅速与世界一流水平接轨。

3. 人事制度改革:引入与国际接轨的流动机制

清华和北大的生命科学学院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 走在了国内高校院系和全国科研院所的前列。例如, 作为国内首批体制内单位, 清华的生命科学学院已经进行了大幅度的人事制度改革, 推行与国际接轨的、以具有流动性的Tenure track系列为主体、以“国际化、竞争性、高效率”为原则的人事制度改革。Tenure track系列的核心内容是国际评审、非升即走——即在6年聘期内需教学优秀, 同时达到等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的终身教授研究水平的独立实验室负责人才能长期留任, 不能达到这一水平的人员必须离开, 但给予一年的过渡期, 以便求职于其它单位。这种“非升即走”的流动机制打破了以往僵化的人事制度, 极大地调动了人才的教学、科研的动力。Tenure track系列的教职人员成为生命学院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同时担负了院内的主要学术权力;而Tenure track系列的tenured教授则成为相应学科领域的学术权力核心。Tenure track系列之外, 同时设有4个教辅系列:即教学系列、研究系列、实验技术系列、教育职员系列。这四个系列人员的评审、晋级均由Tenure track系列的人员负责。

改革后的人事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现行体制造成的教职工队伍活力不足、竞争力弱、只进不出的僵化局面, 为今后的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改进行政管理制度:政学分开、行政服务于学术

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需要相应的职业化行政管理, 其理念是行政与学术分开、行政服务于学术、受学术的评估与监督。这一理念已经在联合中心里得到充分的展示。在过去三年,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对以前的行政管理制度进行了特点鲜明的调整和改革, 主要内容包括: (1) 院长负责学术, 主要包括全院学术方向把握、总体学科建设、总体人才引进和主要资源的分配。 (2) 设立行政副院长, 统一协调行政管理;行政副院长直接受院长领导、对院务会负责。负责院办公室、人事、财务、后勤、设备、与学校各相关行政职能部门沟通等等。这样的分工把院长从极其繁重的行政事务中解脱了出来, 使其可以专注学术等重大问题。 (3) 三位主管副院长 (科研、研究生、本科生) 分工明确, 负责各自领域的学术事务, 而与其相关领域的行政事务则由院办公室相应的教育职员全部承担。 (4) 教育职员系列人员的考核考评主要由全体Tenure track的教职人员负责。

改进后的行政管理制度对行政服务于学术的基本点定位清晰, 在院系层面上改善了大学行政化的倾向。行政管理得到加强的同时, 也更好地促进了教学科研的需要, 达到了“教授治学, 行政服务于学术”的目的。

5. 推行教学改革: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人事制度的改革为教学改革奠定了体制机制的基础, 而大规模的人才引进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的后备力量。两校的生命学院从五年前开始对本科生的教学进行渐进式的改革。在清华, 通过减少必修学分减轻学生负担, 赋予学生更多的根据兴趣爱好进行选课的自由度;通过更换核心课教师和选取适当教材来加强课堂教学, 努力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思考和学习。

与此同时, 联合中心也开始尝试研究生课程及培养方式的改革, 联合中心拥有独立的博士生培养方案, 大胆引入国际流行的轮转制选择导师、博士生指导委员会监督学生成长、不做硬性文章数目要求等规则, 鼓励学科交叉, 设立模块式的新教学方法,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并发挥其独立创新能力。在两校教务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 清华和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的本科生从2012年起可以互选对方学院开设的课程, 实现了课程和教师共享。在两校研究生院的支持和配合下, 清华和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生将从2013年起允许互选对方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程。

经过实践与探索, 联合中心在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上闯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两校校情, 同时又与国际基本接轨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新路。

三、结束语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是科教改革的新探索, 是高校协同创新的新思路, 是高校自主办学的新尝试。可以预期, 经过改革的高等教育, 将带动基础教育改革, 不仅能为国家培养一批拔尖人才, 也将为国家培养一大批有特色的优秀人才, 为国家腾飞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摘要:改革创新是新时期的最突出特征, 是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发展和质量提高的同时, 尚待机制体制方面的实质性突破, 以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和一流大学的建设。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正是着眼于现实, 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使高校竞相发展自己的特色, 培养有特色和专长的人才的改革举措。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高校办学自主权,协同创新

自主办学 篇2

三年来,学校坚持以追求学校内涵发展为重点,以弘扬学校文化为目标,进一步增强“勇于创新,倡导多元,追求特色”的办学理念,勤奋学习,扎实工作,紧紧围绕自主性发展目标(三·三目标)开展工作,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三大工程”顺利实施(名师工程、精品工程、实力工程);“三大跨越”圆满

实现(教师队伍由高素质向高品位跨越、学校管理由常规性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跨越、办学模式由一元化办学向多元化综合办学跨越);“三大特色”日益凸现(校本开发研究、现代教育技术、艺术强校特色)。学校正逐步走向规模大、基础实、品位高、个性强的现代化的省级名校。在三年依法办学、自主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各项目标实现程度令人鼓舞。学校取得了2004西部地区教育顾问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科研兴校200强学校、台州市“安全文明学校”等86项集体荣誉,连续三年获市“依法办学,自主发展”督导评估一等学校。

一、全面实施“制度创新”,加快推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三年来,学校全面实施“制度创新”工程,大力阔斧地改革管理制度,建立起富有活力的用人机制和办事机制,形成了有序运作、优质高效的管理新体系,学校管理由常规性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跨越,学校办学模式有一元化向多元化跨越,开创了学校有史以来工作的新局面。

1、完善教师级职制。在实施《教职工级职制动态管理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为不同层面上的教职工创设发挥自我、展示自我的岗位和机会,构建并完善有利于教职工可持续发展的开放的、立体的、动态的管理模式和体系。采取一些激励的措施,形成了有序竞争、通力合作、共同进步的新局面。广大教职工与时俱进,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终身学习为目标,以提高业务专长和综合素质为重点,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促进教育改革的时代先锋。

2、落实年级组长责任制。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年级组长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使管理上台阶,学校改革基层组织管理,下放权力,以年级组为单位,年级组长负总责,全面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制。组织开展富有各年级个性特色的活动,不断增强年级组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落实,并取得成效。二年级组被评为市“巾帼文明示范岗”,三年级组被评为温岭市“先进教工小家”。

3、推行首席教师制。学校首次设立首席教师评选制度。按基础学科认定首席教师,在校内名师群体中,通过民主选举,产生语文科和数学科的首席教师2人,要求首席教师肩负培养本学科优秀教师的重任,履行职责,同时也给首席教师创设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物质条件,以引领本校教师跻身于市内该学科的前沿领域和先进行列。

4、健全责任追究制。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学校扩大责任追究的范围,不光是安全责任,还有教学责任,行风责任等。时刻关注学校各项工作和制度的落实情况,切实做到把事故和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学校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建立有效的防控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按制度严肃处理事故责任人,决不姑息。

5、建立中层干部竞聘制。为给学校注入不竭动力和青春活力,学校勇于创新,大胆改革,重新设置中层机构,调整和充实中层干部。现在学校中层机构有:校联处、教导处、德育处、教科处、信息处、总务处,有四位教师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各处室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又通力合作,展示各自的专业特长,促进了学校的全面振兴和持续发展。

6、实行立体评教制。为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监控,确保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实行立体评价教师教育教学制度。拟定立体评教标准,以“教学开放日”为平台,按德(工作态度)、能(教学水平)、绩(课堂效果)三块要求进行等级综合评价。在领导评价、教师评价的基础上,依靠中高年级学生、家长,并邀请社会各界教育专家或知名人士来参与评价。

7、改革班级量化评估制。学校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级,改革班级管理,建立科学的班级量化评估制,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班级管理特色。以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新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积极开展班集体“精神家园”创建活动,建设“健康学园、和谐乐园、文化艺园”的新三园式班集体,由班主任拟订切合实际的“班级自主发展计划”,学校采取过程管理与量化考核相结合的办法,作出合理评价。对在班集体建设中作出贡献的班主任予以奖励。

自主办学是提高高教质量的关键 篇3

一是缺乏招生自主权。

我国高校招生长期以来一直实行基于集中录取的高考制度,这一制度有其优点,如录取时间集中、录取效率高、招生成本低、评价指标容易掌握等,同时它也存在严重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录取标准单一。在高考集中录取中,考生的分数是划分录取批次控制线以及确定学校投档分数线和录取线的唯一依据。这种录取标准强化了高考分数的作用,即使考查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也往往折合成分数后与高考成绩相加,以便纳入单一的分数排序体系。这种做法实则使某些“素质教育”成为新的应试。

其二,高校对学生的选择权有限。在实行等第志愿填报录取中,高校拥有120%的提档权,但这种提档比例在平行志愿填报中受到严格限制。为了防止考生投档而被退档的情况发生,许多高校都采取了“进档即取”的办法,实际上放弃了仅存的考生选择权。

其三,考生对学校的选择权有限。目前的高考志愿表,表面上分了众多批次,每批次考生可以选择多所学校,但实际上考生最终只能拿到一张录取通知书,而无法在拿到多张录取通知书之后再对学校进行选择。因此,往往导致不少考生进入了一所自己不喜欢的学校,学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其四,学校之间的竞争相对缺乏。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招生中竞争缺乏。由于分批次录取,上一批次高校录取的学生显然将优于下一批次高校,因此,无论办学质量如何,放在后一批次录取的高校都很难获得好的生源。二是培养过程中竞争缺乏。由于按学校和专业计划统一招生,大学生很难在校内转专业,更难以在学校间转学,所以无论学生是否满意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都只能坚持读下去,除非选择退学重回高考体系,重新参加高考报考学校。

二是缺乏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

一所学校按照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自主设置学科专业,对于优化自身的教育资源配置、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从目前高校的办学实际看,所有高校在调整、设置新专业时,都必须向教育部门报批或备案,而由于这种专业设置、调整自主权的缺失,国内高校目前存在严重的办学定位错位、人才培养机构失衡的问题。

教育数据咨询公司麦可思前不久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985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率”最高,达73%,而在专科毕业生中,这一指数最低,为62%。而国外的一些高校,尤其是实行精英教育的学校,由于实行自由转学、转专业制度,其专业界限并不明显,有的高校甚至在学生就读的前两三年,根本就不分专业,让学生自由选科、选课、选师,到了毕业时才象征性地选择专业,所以,“专业相关率”并不作为他们考察学校教育资源是否优化配置的一个指标。

但在我国,不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高专,高考填报志愿时,考生们必须在众多细分专业中选择第一专业志愿、第二专业志愿;进入大学后,如对专业不满意,能获得转专业机会的学生最多不过20%。虽然我们强调按“宽口径”培养人才,但很多学校其实仍旧按照细分专业的思路设置课程、开展教学,因此,毕业生就业时的“专业相关率”仍是评价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学生教育投入是否有价值的重要指标。换言之,如果学生花很大精力全面学习某一专业的知识,却无法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位,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意味着教育投入浪费。

比较各层次高校的相关数据,表面上颇为合理——“985高校”学校层次高、培养质量高,学生就业时专业对口度显然就高;专科学校层次低,培养质量无法与“985高校”“211院校”抗衡,就业时专业相关度低自然也很正常。但根据各类高等学校不同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任务,“985高校”作为进行精英教育的学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性,其所培养学生就业的“专业相关率”通常应低于一般本科和专科院校;而以就业为导向,注重职业教育、技能教育的高职高专,其毕业生的“专业的相关率”应该走高。之所以会出现目前这种“985高校”毕业生“专业相关率”远高于专科“专业相关率”的情况,或许反映出以下问题——

一是近年来包括“985高校”在内的本科高校,从学生就业出发,突出技能教育与职业教育,减少通识教育,这虽然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却可能影响这些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二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的专业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定位与本科院校雷同,在与本科院校竞争中没有特色,由此处于劣势。三是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没有科学规划,在招聘时还比较看重学校身份与学历身份。

由此可见,必须赋予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并按照学校的办学定位设置专业。国内“985高校”和“211院校”应立足精英教育,突出通识教育,淡化专业界限,扩大学生自由选择专业的自由度,增加人才的专业适应性;一般本科与高职高专院校,则须突出就业导向,针对社会需要开设专业,加强职业教育与技能培养,保证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平衡。如此,才不会出现各类学校办学定位雷同、人才缺乏特色而同抢就业岗位,以及教育资源出现浪费、教育投入贬值的问题。

三是自主办学遭遇阻力。

虽然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高校拥有包括招生、学科专业设置在内的7项办学自主权,而且当今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也表明办学自主权对于高等教育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过程中,却受到来自政府和民间的两大阻力。

从政府角度说,由于担心高校“一放就乱”,因此近年来牢牢把财权和人事权掌握在手中,把高校办学变为政府部门直接办学,导致高校千校一面,缺乏个性与活力,而且日益行政化,学校的教育风气和学术风气受到官场作风的严重影响。

从民间角度说,因为高校行政管理盛行,无法公开透明地坚持学术标准、教育标准,导致高校办学的公信力日益下降,致使社会舆论普遍担心高校实行自主办学后会出现十分混乱的办学局面,既有的脆弱的教育公平将不复存在,还可能使教育质量进一步下降。

可以说,以上两方面阻力已经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政府加强对学校的管理、直接办学,让高校日益行政化;日益行政化的高校,越来越偏离教育属性,让社会舆论日益担忧;日益担忧的社会舆论,又给政府部门提供了进一步加强高校管理的理由……如此恶性循环,产生的后果便是高校办学质量难以提高。

我国高校从2003年起,在教育部的允许下,有22所试点高校进行5%自主招生,即可以拿出5%的招生名额,事先对申请参加本校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进行考查,确定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这些考生参加高考,将获得自主招生的优惠。很显然,这一自主招生,是嫁接在高考制度基础上的“自主招生”,要受到高考考试分数的限制。最近,教育部表示,目前的68所享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将不再受5%的名额限制。如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从2006年开始进行自主选拔录取,经过3年试点后,从当初的各300个名额发展到各500个名额,明年有望推广到上海以外的地区进行自主招生,且获得两校预录取资格的学生参加高考,分数仅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而不是“重要依据”。以上变化表明,教育部门和广大高校正积极为高校自主招生探索道路,但同时,在过去6年中,自主招生的做法和成效也饱受质疑:社会舆论普遍担心高校自主招生会成为教育腐败的温床,进而影响教育公平。不少人士呼吁,高校自主招生应该缓行,不能再扩大规模。在这种舆论风潮中,我国的高考制度改革也很难有实质性推进。

所以,从根本上说,我国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实行自主办学,而要实行自主办学,就必须打破上述恶性循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改变政府与高校的关系,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所赋予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著名教育问题研究专家)

规范特色办学科学自主发展 篇4

一、依法治校, 规范办学, 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给学校办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让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 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都需要我们坚持“育人为本, 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 依法治校、依法执教, 加强学校管理, 规范办学行为, 使学校工作符合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特点, 科学发展。

(一) 规范教育教学管理, 努力提高质量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全面落实课程标准。

学校按规定开全学科, 开齐课程, 开足课时。要求教师认真学习研究本学科课程标准, 认真钻研教材, 注重双基, 不随意加深课程难度, 增减课程和课时, 科学计划, 周密安排, 保证合理的教学进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使教学贴进学生实际、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校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充分利用体育课、课间操、篮球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平均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同时, 学校还充分利用每一年的校园艺术节、“五·一”“十·一”的社会实践活动, 重大节日庆祝活动, 主题班会、文艺体育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2.科学安排作息时间,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为了真正减轻学生负担, 让学生有充分的课余时间休息、娱乐, 学校要求学生早7:50到校, 晚4:00放学, 午休70分钟, 将学生在校时间严格控制在7小时以内。学校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与教师签定责任状, 禁止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办班补课和订购教辅材料。加强学生课下作业的监控和管理, 严格控制作业量, 保证学生书面家庭作业不超过1.5小时, 并将其纳入教师教学工作量化考核。

(二) 规范考试招生管理, 促进教育公平

学校严格控制考试次数, 使用全市统一的标准化试题, 科学合理, 符合课标要求, 不随意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统考、联考和竞赛。考试不排榜, 严格禁止根据考试成绩给学生编排座位。学生平均分班, 不设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特长班、补习班、奥数班。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管理学籍, 防止出现回流生和复读生。

(三) 规范安全教育和管理, 确保师生平安

牢固树立“生命至上, 安全第一”的理念, 将学校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做到:

1.宣传教育在先。

设立生命教育文化长廊, 充分利用校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 强化师生安全意识, 做到警钟长鸣, 常抓不懈, 未雨绸缪, 防患于未然, 让安全工作深入人心。

2.组织制度健全。

学校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及抢险、通信、安保等工作小组, 明确相关责任。制定《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领导值班制度》《门卫制度》《宿舍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学生请假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 并确保贯彻落实。

3.防范措施得力。

学校大力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及手段, 成立组织, 明确责任人, 层层签定责任状, 建立安全档案, 狠抓日常安全工作。保证校园监控, 应急指示灯、灭火器等安保器材的正常使用, 消除校内建筑设施、教学仪器设备、体育场地器材等的安全隐患。学校还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和各种安全演练, 以提高师生的逃生避险能力和自救能力。学校还不断加强住宿生的安全管理, 不断改善住宿生的食宿条件, 开辟住宿生的体育和文艺活动时间, 保证住宿生在校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二、创新思路, 打造特色, 促进学校自主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根据我校发展的实际情况, 在规范办学、优化常规管理的前提下, 我们积极思考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自主发展, 特色办学的管理思路, 并在养成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创建, 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一定的特色。特别是在体育方面特色鲜明, 为此, 我们把创建体育特色学校作为着力点和突破口, 进行了努力探索和大胆尝试, 并取得了成效。

(一) 认清形势, 提高认识, 明确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 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现代文明给人们带来了充分的物质享受, 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新的威胁。特别是青少年营养过剩, 运动不足, 迫于中考、高考的压力, 学业负担重, 精神紧张, 小胖墩、细面条、小眼镜越来越多, 体质健康状况也出现下滑趋势。面对这一状况, 肩负着“增强全体学生体质”“促进全体学生健康”使命的体育工作, 责任重大, 任重道远。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是强化体育工作,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 发挥学校体育应有效能, 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和最佳途径。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也是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 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 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树立健康第一思想, 创建体育特色学校, 意义深远而重大。

(二) 提出目标, 制定标准, 明确学校体育工作的方向

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素质能力和技能技巧, 结合我校实际, 因地制宜, 依据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我们分年组定了学校体育工作的目标和学生素质能力, 体质健康和技能技巧应该达到的标准。素质能力:体育课素质能力的测试成绩, 全校学生合格率达到100%, 优秀率七年级45%, 八年级50%, 九年级55%。体质健康:体质健康测试全校学生合格率100%, 优秀率七年级50%, 八年级55%, 九年级60%。技能技巧:以篮球技术为主要训练内容。七年级培养所有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大部分学生掌握基本的传球、运球、防守技术及运球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并能进行简单的半场“三对三”比赛。八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掌握运球的急停、急起及行进间低手上篮等技术和一定的篮球战术, 掌握一些篮球裁判方面的简单规则。九年级的学生在比赛中能够合理运用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 并通过比赛形式复习前面所学的技战术, 大部分学生都能了解篮球规则。

(三) 加强领导, 创造条件, 为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提供 保障

1.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 校长负总责, 分管校长、德育处、体育组组织实施, 班主任全员参与, 各司其职、各负专责, 加强了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学期初认真制定体育工作计划, 领导班子周例会每次都研究布署体育工作学期末全面总结, 有力推动了体育运动的开展。

2.舆论保障。

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广播、板报宣传体育, 让学生充分认识体质健康的重要。开展体育活动, 组织体育竞赛, 表彰体育先进, 树立体育典型, 在全校上下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学校在二楼走廊设立了体育特色长廊, 用14个版面分别介绍了“篮球意识的含义及分类”“篮球的起源与发展”“篮球的基本战术”“NBA全美职业篮球联赛”“篮球的简单规则”“CBA中国职业篮球联赛”“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篮球名将”等篮球知识, 让学生对篮球有了更加系统、理性的了解。学校利用电子滚动屏幕定期发布NBA、CBA赛讯, 引导学生收看比赛。各班级设立篮球角, 组织学生订阅、借阅篮球方面的书刊。学校经常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篮球赛, 在全校范围内大力营造篮球氛围, 让学生全方位认识篮球、了解篮球、体验篮球, 激发其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为在全校范围内推广篮球运动奠定基础。

3.师资保障。

(1) 各年组按课时计划配齐体育教师, 并保证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努力提高体育教师待遇, 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校的体育教师都爱岗敬业、工作中表现出极强的事业心、责任感。

(2)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县组织的观摩培训, 教研、竞赛并经常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 保证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质量。

4.课程保障。

(1) 以不断深入的新课程改革为契机, 加大体育课改革力度, 努力探索, 大胆实践, 优化方法, 将快乐体育引入课堂, 让学生在快乐中运动, 健身并增长能力, 学习一技之长, 确保学习兴趣的培养, 身体素质的增强和运动技能的提高。

(2) 将篮球作为校本课程, 确定目标, 制定方案。每班每周一节篮球课, 按计划系统学习篮球技术, 为在全校普及篮球运动提供技术支持。

5.机制保障。

(1) 活动竞赛机制。在全校范围内大力推广普及群众性体育训练, 定期进行体育竞赛和体育测试。

(2) 考核评价机制。将班级开展日常活动情况, 体育竞赛成绩, 学生体育测试成绩纳入班级工作及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 评等赋分, 与评先评优挂钩。

(3) 激励奖励机制。将学生七、八、九三个年度的体育测试成绩计入中考体育成绩总分。其中素质能力每学年2分, 篮球技术每学年2分、体质健康测试每学年1分。各种体育竞赛按年级奖励集体前2名, 学生个人分等奖励, 并实行一票否决制, 体育不合格的班级不能评为优秀班级, 班主任不能评为优秀班主任, 学生个人不能评为优秀学生。

6.时间保障。

每天安排30分钟的时间, 开展以篮球为主要内容的大课间活动, 为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和篮球技术的提高提供时间保障。

7.物质保障。

学校每年在体育方面的投资都超过万元, 设施器材基本满足活动需求。

(1) 学生人手一个篮球, 每班两个球架, 能容纳64个篮球。

(2) 自行设计、制造投篮训练组合器械两套, 有篮圈30个, 能同时满足180人投篮训练的需要。

(3) 在原有两个篮球场的基础上, 又建高标准水泥篮球场一个。

(四) 全面推动、突出重点、打造学校体育工作特色

有了各种保障, 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踢毽、跳绳、长跑等各种适合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活动, 在我校蓬勃开展起来, 吸引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走出教室, 走向操场, 走进大自然, 走到阳光下,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学校每年一次军训, 每学期一次田径运动会, 并不定期举行各类球赛、体操比赛、踢毽、跳绳、长跑比赛、拔河比赛, 做到了活动经常, 赛事不断, 不断掀起学校体育运动的高潮。

在全面开展各项体育活动的同时, 为使学生学习掌握一项终身锻炼的技能、形成学校体育工作的特色和品牌, 在我们深入调研,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基础上, 我们选择了篮球作为学校大课间活动的主要内容, 并精心策划, 科学设计活动形式。根据体育活动的特点、规律和各年级篮球技术的目标, 30分钟的篮球大课间活动, 我们分两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准备活动——球操, 篮球活动的序曲。

近千名青春少年随着音乐的节拍双手舞动近千个篮球, 做着整齐划一的篮球动作, 把整齐美、节奏美演绎到了极致, 场面蔚为壮观。从身体、心理、和感觉等方面, 为下一环节篮球活动做充分的准备。

第二部分:分组活动——篮球训练, 篮球活动的主旋律。

我们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 篮球技术基础, 用自愿和选拔相结合的方法, 分层次划分组别, 开展活动。两遍《相信自己》的音乐, 同层次组别变换活动内容, 训练到一定程度可以升级到上一个技术层次, 直至参加对抗赛。这种定期晋级的方法, 富于竞争力和挑战性, 有效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主动训练, 努力提高技术水平, 以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活动中, 同学们身着蓝白色的服装, 手持红褐色的篮球, 在绿树、鲜花环绕的运动场上, 描绘出和谐美好、活力四射的色彩美。篮球运动中, 各小组排成的直线、平行线、三角形、圆形等队列, 创造了运动场面的几何美、图案美。传球、运球、上篮, 同学们追求规范、标准, 用青春的活力、矫健的身姿, 协调的动作将篮球运动的魅力和美妙表现得淋漓尽致。

每天30分钟的篮球运动, 运动量达到中等偏上强度, 身体得到锻炼, 身体素质普遍增强, 各种篮球技术得到训练和提高, 学生普遍掌握了基本的篮球技术, 学到了一技之长, 为终身锻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 在活动中同学们发现美、理解美、体验美、创造美、审美素养得到训练和提高。

为进一步大力推动篮球活动, 不断掀起运动高潮, 除体育课、大课间外, 我校还定期组织篮球竞赛活动。即每学期一次同年组6个班级循环赛, 每班出男女篮球队循环对抗, 赛出前两名, 学校表彰。每月一次篮球表演赛, 各年组分别抽出尖子队各两队, 进行球赛表演。同时开展校园篮球小明星评选活动, 每年组评选表彰篮球小明星男女各5名。学校还组建男女篮球队, 坚持训练。种种举措, 在全校上下形成人人热爱篮球, 人人参与活动的良好风气, 篮球活动已经成为我校体育运动的特色项目, 有力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到目前为止, 我校的篮球活动已经坚持7年有余, 我们的设计理念, 是将其作为一种育人形式和载体, 为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搭建一个训练平台。活动突出“健身、娱乐、练能、养性”的主旨, 发挥其全面育人的作用。实践结果表明, 已初步收到预期效果。

(五) 强化目标, 务求实效, 学校体育工作特色鲜明

几年来, 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 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具体表现在:

(1) 学校体育训练形成规模, 学校体育工作形成特色。

(2)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热情空前高涨, 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明显增强, 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 班班有体育活动。全校上下形成前所未有的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的良好氛围。

(3) 学生的耐力、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素质能力和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均超过预定目标, 九年级学生参加中考体育测试成绩始终名列全县前茅, 被评为中考体育测试示范学校。

(4) 学生的体育技能明显提高, 每人至少掌握一项体育技术。特别是篮球技术, 各年级均达到或超过预定目标, 学生在体育方面有了一技之长。

(5) 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 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得到培养, 意志品质、心理素质得到磨炼, 审美素养不断提高,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学校在市第二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评比中获一等奖, 被评为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市县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6月, 市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现场会在我校召开, 我校全面展示了篮球活动成果。我校还被评为市县体育特色学校, 学校篮球队参加县高中杯篮球赛多次获奖。

自主办学 篇5

一提到自主办学,几乎都会联想到高校。确实,这几年社会上要求高校自主办学的呼声很高,也引起了包括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在内的各相关单位和人员的重视。然而,是不是只有高校才要自主办学?中小学校要自主办学吗?作为中小学校的总负责人--校长,又应如何看待自主办学。

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观察,谈谈对中小学校长自主办学的认识。

一、中小学校长为什么要自主办学

校长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者。虽然对这一提法有不同的见解,但不可否认,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校长必须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政策法规、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者。因此,做为校长,必须做好教育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者”这一角色。要认真学习、吃透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各项有关教育教学的文件、决议、条例的精神,并掌握其精神实质,内化为校长个人的教育理念,将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法规的精髓,真正贯彻到学校管理中去。

由于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我国教育正处于转型时期这现状,又决定了中小学校长不能仅仅是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者的角色,还应该是自主办学的设计者和执行者的角色。

面对幅员辽阔的国土,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各地方人文、历史的特点等,国家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只能是作大框架要求,尤其是面对分布在全国每个角落的中小学校,更不可能统一制定学校办学的具体细则。因此,中小学校长在扮好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者角色的同时,还要根据学校所在地方的社会环境,历史特点,人口特点,群众要求、学生特点等实际情况,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求真务实,充分发挥自主办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办出不但具有地方特色,也具有校长个人教育思想特色的教育,做一位具有政治素质高、教育思想超前校长。

二、中小学校长如何自主办学

1、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责任、权力

在教育转型时期,校长作为中小学自主办学的第一责任人,毋庸置疑。固然存在法律、法规对校长自主办学规定的一些模糊之处,可我认为,当前校长现在最需要增强的是担当、使命、责任意识,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根据学校所在地方的社会环境、历史特点、学生特点及家长观注的焦点等实际情况,科学全面地认识自己的角色并正确地定位,干好本职工作,履行好职责,积极有为 ——画蓝图、定规划;抓教学,带队伍;树新风,引风尚; 1 教书育人,走向未来。而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消极无为,无所事事,这不但是有违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也辜负了当地人民殷切的期待。

2、转变思想认识,变“管”为“理”,推进中小学去行政化改革

作为基层学校的负责人,有必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中小学行政化倾向比高校更严重,主要表现在:学校领导更独断专行,学校管理的“官本位”倾向更严重,中小学教师的民主意识更淡薄,以及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等等。为此,要解决中小学去行政化问题,中小学校长必须变“管”为“理”,革自己的“命”,首先是改变机构的名称(可以把原有的处室统一更名为中心),减少“官”的人数;其次是改革领导的管理方式,建立和实行走动式现场管理制度(要求所有领导在教学现场进行管理和指导)和引领式领导制度。通过校长的自我革命,将更多的自由与时间留给老师和学生,从而激发起其内在发展动力!

3、致力于完成校长自主办学的核心任务

校长固然是学校的负责人,但绝不是学校的家长。当前不少中小学校长虽然没有把学校变成自己的独立王国,但其家长制作风盛行,搞一言堂,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封建习气大行其道,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地阻碍了学校和谐、健康地发展,影响学校发展与改革的顺利进行,最后也必将葬送了一些校长的大好前程。随着中国建设法治国家进程的推进,教师民主平等、权利意识的形成与增强,校长不再体现为指挥者,校长更多地表现为师生快乐顺心地工作、学习、生活提供更多的、更好的服务,将是校长工作的起点与着眼点。个人认为搭台、铺路、把方向就是校长工作的核心任务。搭台就是学校经常开展教学评比,如采用课堂教学评比、基本功评比等,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让他们有展露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铺路就是学校多给教师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除上级主管部门提供的机会外,学校力争创造条件让教师尽量多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活动。把方向就是校长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学校客观实际、未来发展需要的发展规划、发展战略,从而引领全校师生为之奋斗!

4、最大限度集聚“教师专业发展”这一学校最大财富

教学是学校的核心职能,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育人质量决定教师水平,教学和科研是其生命线。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决定着中小学的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校长因此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开掘“教师专业发展”这一金矿上,着力提高教师的教学与教研水平,使“教师专业发展”这一学校最大财富不断增值。依据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的成长规律,综合考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积极探索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途径,以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发性(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能动性(自我发展的创造性)为前提和基础;通过“观念引领”让教师成为有思想的教师;通过“制度保障” 为教师的专 业发展提供保证;通过“校本培训”助推教师走向专业发展之路;让“校本教研”为教师成为学习型、科研型教师搭建平台;通过建设学校文化为教师创设成长的优良环境。

5、创造学校最大荣誉——培养基础扎实的学生群体

一所学校在社会上的地位最终由其毕业生所决定的。中小学教育是为社会个体的人一生发展奠基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自然就是应有之义。学校最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成才,这才是最终的成功与荣耀。可是近年来,不少学校将升学率视为其生命线,只重视考试成绩(非考科目可以忽略不计,成为排课表时的裁撤对象。),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保证学校安全考核过关,采取消极保安全的做法,取消一些可能导致危险的集体活动,这都是所谓校长政绩观的畸形表现。其实,学校只要长期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体育锻炼兴趣、好的卫生习惯、好的学习习惯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还用担心升学吗?

澳大利亚如何保障高校办学自主权 篇6

首先,我们谈谈法律保障。澳大利亚有多部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条例修正案,现行主要为两个法律文本——《2003年高等教育支持法》《2011年高等教育法案修正》。《2003年高等教育支持法》规定,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由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大学在办学目标、人事任命与聘用、经费预算与资源分配、机构设置、学科与课程设置及学位授予等方面享有高度自主权。目前,澳大利亚已有42所大学,其中3所为私立大学,在39所公立大学中,又有3所为联邦资助性质,也就是非全额拨款,尽管如此,此类性质的学校仍享有自我评定权,即可评定课程、设定课程标准。

其次是体制保障。澳大利亚大学管理体制的核心内涵是管理权和拥有权分离,即大学拥有者并不直接管理学校。在澳大利亚,除国立大学由联邦政府立法成立外,其余大学均由州政府立法建立,国家负责宏观政策的制定和财政投入。政府对大学是一种调控、支持关系,大学享有独立治理和自主办学权,并对自身命运负有完全的责任。而政府除了制定政策、投入经费和评估监控外,无需为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承担责任。这样的体制既保障了大学的办学活力,也促进了大学间的良性竞争。在内部治理方面,大学实行董事会或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理事会由校内理事和校外理事两部分组成。校外理事除了教育学界的翘楚之外,还有政府派出的代表,政府代表的权力和其他成员是同等的,都只有一票的决定权。尽管公立大学归政府所有,但政府并不直接对大学行使管制权,而是在立法的基础上,通过派出代表的形式行使权力,使大学实行自主管制。在理事会的管制下,校长全权负责学校的内部治理,通常实行行政与学术分权的运行机制。大学校长是由理事会组织遴选委员会遴选的,不由政府任命。

再次是技术保障。技术保障又分为三个方面,即经费、质量评估、质量监管。在经费方面,《1988年高等教育拨款法》确定了联邦政府对大学拨款的直接管辖权,这一政策刺激澳大利亚公立大学数量由1978年的19所快速增长为39所。大学经费来源包括政府拨款、学费收入、高等教育成本计划、销售与服务收入。其中,政府拨款是澳大利亚大学主要的经费来源,占总经费的50%左右。政府拨款中的教学研究经费限制了各大学、各专业的招生规模,研究经费的数额根据各大学的研究业绩分配。由此可见,大学办学自主权在招生规模上和科学研究上也是受政府拨款调节的。海外留学生数量不受拨款限制,这也是近年来澳大利亚大学国际学生数量猛增的重要原因。目前,国际学生交纳的学费已占大学学费收入的79%左右。在质量评估方面,澳大利亚大学教育质量评估署是负责评估并监督大学的全国性独立机构。评估署每五年对各高校进行一次质量评估,评估依据是各高校既定的发展规划与目标。这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在质量监管方面,新的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监管和保障机构取代了之前的各种监管机构,从而将监管上升到了联邦的层面,标准署直接向联邦政府负责,统一注册全国的高等院校,以确保各大学学位性质的一致性。标准署的监管模式是立足标准、基于风险,它既是一套高等教育国家质量标准,同时也尊重高等教育学术事业和教学实践方面的多样性,鼓励大学在办学中探索创新之路,既能扩大学生规模,又能保障教学质量。标准署在行使监管权时遵守以下三条重要原则:一是必要性原则,即只在需要维护标准时进行干预,并充分考虑这种干预对大学的潜在影响;二是风险性原则,即根据教育机构已被验证了的质量和证据,将监管的力度侧重于高风险的领域;三是适度性原则,即评估大学是否符合某个标准时,会权衡学生权益以及监管行动对该大学以及整个行业可能造成的影响。以上原则再次体现了政府对高校自主权的充分尊重,同时也体现了政府对高校健康发展的有效监督。

我简要说一下高校和地方教育统筹。近年来,鉴于上述多项方案的颁布实施,特别是大学管理二元体制的废除,地方政府对大学管理和统筹的参与度也大大降低,州政府可能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向本州的大学提供一定经费,以委托大学开设相关课程和研究合作项目。大学有针对性地对地方和社区开展服务,推动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同时通过这些途径来增加大学的收入。此外,大学根据法律和政策的要求,承认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分和学历,形成多层次教育相互通联的立交桥。这些都是为适应地方政府教育统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认同的新型关系。我们认为,目前急需抓好此项改革的推进与落实工作,当务之急一是管办分离,二是完善大学法人内部治理结构,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编辑 许方舟

舍得放权还校长自主办学空间 篇7

学校少了“无米”之忧, 是否就意味着能做出可口之“炊”?事实不容乐观, 很多学校的发展与办学条件的改善并不匹配:素质教育的推进仍在“浅水区”、课堂改革的成效没有真正让学生受益;更有甚者, 学校无理念也无愿景, 更谈不上办学特色与内涵发展。

是校长们不作为还是他们另有苦衷?2003年, 北京教育学院曾对制约校长改革的原因作了调查, 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杂事多, 难以静心;缺少办学经费;教育局开会检查多。时隔九年, 去年3月, 中国教育报对校长办学的“痛点”进行调研报道, 结果显示:校长没有办学自主权;学校内部管理体制问题;上级检查过多、学校疲于应付, 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干的事情等3个问题居“痛点”之首。不同的节点校长之痛有相似的重合, 且根源大多涉及教育行政部门。可见, 束缚学校发展的, 重要因素并非来自外界, 恰恰是教育行政部门本身!解放校长, 为学校提供自由呼吸的发展空间, 势在必行。

要解放校长, 只关注谁来解放是不够的, 关键问题在于怎么解放, 如何把解放转化成推动学校办学的正能量。

解放校长, 要能放得下。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之间的管理关系存在错位, 主要表现在:政校不分, 管办评一体, 职责不清, 政府对学校的干预过多。教育行政部门权限越来越大, 把本不属于自己管理职权范围内的事揽在手中。与此对应的是, 校长办学的自主权受到严重削弱, 学校办学动力不足、活力不强, 校长能够支配的空间越来越小, 办学思想不能在学校落地。解放校长, 就是要把原本属于校长的权利归还给他们, 包括学校的人事权、绩效工资、课程的设置等, 减少对校长的束缚, 让校长最大可能地按自己的主张办学。这种解放, 不仅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有干事创业的魄力, 更需要有“舍得”放权的胸襟。对既得权力放手, 变管理职能为服务角色, 这个过程必然引发教育行政部门的“阵痛”, 但惟有如此, 才能直击沉疴。当然, 解放校长不意味着教育行政部门当“甩手掌柜”, 对学校无限放手, 而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权责上实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保证边界清晰, 各负其责。这样, 才能调动起校长办学的自觉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解放校长, 要能“托得住”。对校长而言, 办适合学生个性成长、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学校, 不仅需要有理想与热情, 更需要有先进的理念、独立的思想、完善的制度与一以贯之的执行力, 这就对校长个人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而现实中, 很多校长因长期习惯于浓重行政色彩指挥下的工作方式, 已经弱化了自我的思考与判断。因此, 教育行政部门解放校长不能是“拍脑袋”行为, 要把握好时机与度。在放之前, 必须先对区域教育做深入的调查与整体把握, 设计好符合自身实际的宏观思路与框架。在此基础上, 发挥服务职能, 做平台的搭建者, 通过引进优秀校长、组织校长外出跟班学习、举办校长论坛, 为校长搭建专业化发展平台, 让校长的脑袋先富足起来, 保证在办学过程中有充足的“电量”。要不断完善校长任期制, 规定每届年限, 任期届满, 校长主动辞去职务重新参加竞聘遴选。同时, 建立校长退出机制, 形成中小学校长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新的管理机制, 推进教育家办学。

解放校长, 要能走得远。教育是个专业活, 需要慢功夫, 更要可持续发展。一方面,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快服务型部门建设, 积极主动服务学校, 帮助学校解决问题, 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建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型部门长效机制, 建立重大教育政策出台前论证、听证制度, 实行学校、教师每年评议教育部门制度, 确保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减少对学校的行政干预。另一方面, 教育局行政部门在放权后, 要更多地加强对教育规律、教育本质的研究, 强化政策引导、资源调控、底线监管、师生权益保障职能, 建立与学校自主办学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同时, 要在“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架构下, 改进对学校的管理方式, 采取制定标准程序、依法监管、督导规范、信息服务等方式, 加快由直接管理向依法监管、宏观调控转变, 切实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 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依法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参与监督评价, 各负其责、各尽其能的教育管理新局面。

自主办学 篇8

1999 年我国高校开始大举扩招,截止2010 年,全国高校入学率接近15%,几乎超过俄罗斯、美国等,跃居世界第一水平。然而,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并没有大幅增加。高校为解决招生规模激增带来的教育资源和资金短缺困难,纷纷以向银行贷款及其他金融信贷方式来填补政府拨款和学费收入的资金空缺,诚然在办学规模、条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果,但同时也普遍累积了巨额的贷款债务,还本付息压力与负债风险不仅限制了高校的快速健康发展,也为金融市场埋下了巨大隐患。截至2010 年,全国约1165 所普通高校总负债金额达到约2635 亿之多。表1 为2010 年我国各地高校贷款余额情况。

目前我国高校的基础建设资金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而贷款决策中存在严重的非理性因素干扰,债务及财务管理混乱。迫于债务压力,许多高校努力缩减日常开支,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正常教学活动受到一定影响。

二、高校负债办学风险分析

(一)高校负债办学风险隐患

基于高校自身的特定和负债办学现状,我国高校负债办学存在不同方面的风险和隐患。一是资金风险。若高校因贷款期限、结构匹配及利率选择失误,造成一段时间内集中偿债压力,随时可能引起高校短期资金的周转困难,甚至资金链的断裂危险,难以健康持续发展下去。二是利率风险。贷款资金成本经常受到通货膨胀等引起的利率变动影响。如在高校贷款存续期间利率上升,自然负债成本也会上升,很大程度上抵减了预期贷款收益,更加大了筹资风险。三是信用风险。当高校无法按期归还贷款时,会影响其在银行的信用等级,增加了再次申请贷款及展期的难度,提高了违约概率,也可能增加融资成本,还会给高校的社会声誉带来负面影响。四是传导效应风险。高校负债风险很容易波及到国家财政、金融市场以及高校学生和社会纳税人。例如当高校无力偿还贷款时必然造成银行呆账、坏账、死账,引发金融市场危机;而当高校面临破产时国家多半通过拨款、补贴以及减税等财政手段进行干预,便无形中将这部分风险转嫁到了纳税人身上。

(二)高校负债办学风险成因

实际上,高等教育的负债危机并非全由扩招引起,它包含了政府、银行及高校之间各种综合因素以及社会和历史因素。立足高校来看,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分析其成因。

(1)外部宏观因素影响。国家提倡科教兴国战略,教育投资观念深入人心,国家通过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引导和鼓励高校贷款融资,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承诺全额或高校还本、政府还息或贴息等方式帮助高校还款。许多地方政府更为了拉动地区经济发展,大举兴建高教园、大学城等项目来提升政绩。2001 年开始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活动,又对高校办学提出许多刚性的办学条件要求,助长了许多高校盲目建设、腐败浪费等风气,更加剧了高校大量负债的压力。同时商业银行普遍加大对高校贷款力度,并且认为高校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有学费收入和国家财政支持做保障,相对于企业风险更小,于是不按正常程序对贷款进行严格审批,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高校的过度负债。

(2)内部缺陷。我国高校的教育经费来源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性拨款,学杂费收入,社会捐资助学经费,以及社会团体和办学者个人经费及其他教育经费五大类。其投入比例可见图1:

以上来源,除财政拨款和学杂费收入相对稳定外,其他的经费来源都没有可靠的保障,且支持力度非常有限。因此,高校不得不通过银行信贷途径来解决资金缺口。

同时,与高校资金来源多元化和总量增长相矛盾的是我国高校内部贷款管理意识薄弱,财务管理水平低下。如依然沿用旧的财务核算方式,缺乏科学的还款计划和投资规划,资金效益低下,财务部门人员构成不合理,预算管理与绩效考评能力不足,内部审批和决策程序混乱等。利用贷款建成的优质资产也因缺乏科学管理没能充分发挥预期效益。另外高校财务部门无参与决策权,在负债管理问题上无法进行专业干预。这些自身管理方面的缺失,都制约着高校资金效益的发挥,成为负债办学的隐患。

三、高校自主防控负债风险对策

目前学界关于控制和防范高校负债办学风险的对策,基本上围绕政府、银行和高校三方主体发挥不同的支持、监管和优化作用来规避风险。如图2 所示。本文只立足高校自身,就如何有效控制和防范负债风险做出详细探讨。

(一)高校负债办学风险防控原则

在高校负债办学风险的防控中,应坚持以下几方面的原则。适度控制原则。高校不同于企业,不应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是长远发展规划为指导,客观评估自身偿债能力,科学论证贷款额度,合理配置贷款结构,科学制定可行的还款计划。专款专用原则。要严格监控资金流向和流量,确保借贷资金被用于预定项目和急需的教学设备、实验室改造及公共设施建设等,严禁用于融资活动,及个人和个别事件的消费型支出。力求专款专用,杜绝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效益最大化原则。贷款应建立在项目投资的基础上,要保证建成资产在未来产生明确的预计收益,并大于每年还本付息支出。由于高校用于偿债的资金来源于原有教学资源和新增项目方面的事业结余,因此项目边际收益率应高于新增项目投资。

(二)高校控制负债风险对策

加强负债风险控制,应从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入手,采用合理的工具和科学的管理手段。

(1)科学的预决算管理。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结合高校自身发展规划和收支现状,综合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编订预算,杜绝赤字预算;资金结构兼顾质量与节约;运用现代会计管理方法建立起完善的成本核算、预测分析、预算评估制度,构建高效的成本管理体系,提高办学效率。以下列举核算方法:

一是高校年还款额的测算。学费收入是高校还款资金的主要来源,但不会全部用于还款。按规定,学费收入中25%必须返还于学生身上,至少20%用作教育经费,另外至少1%要用于就业指导工作。那么,学费收入中最多有54%可用于偿还贷款。因此,高校的年最高还款额可测算如下:

年最高还款额(C)= 在校生人数×生均学费×54%

二是高校可贷款额度的测算。假设高校举债年限为n,年利率是r,每年进行等额还本付息,那么高校的可贷款额度(B)测算如下:

即:

鉴于这里没有考虑高校由政府贴息或者部分贴息进行贷款的因素,因此这个可贷款额度可以作为一个警戒线,当实际贷款额接近甚至突破这一警戒线时,就要立即引起高度重视,重新调整贷款方案。

(2)建立风险评价预警机制。高校必须在确保有足额偿债资金的前提下向银行贷款,而偿债资金需要根据资金现值,未来的经费收支和增长情况,以及一般事业基金余额等来测算,并据此调控贷款额度。实际的贷款额度占到这一测算额度的比率,就是贷款的风险值,比率越大,证明风险越高。

将高校作为一个投资个体,在假定其正常健康发展情况下,贷款控制额度由无指定用途的收入,即非限定性收入生成。如下式:

非限定性收入=(非专项教育经费- 附属中小学教育经费)+事业性收入+ 附属单位缴款+ 其他拨款+ 上级补助收入+ 其他收入

必要刚性支出=(基本支出- 已贷款利息支出- 科研项目支出)+ 附属单位补助性支出

非限定性净收入= 非限定性收入- 必要刚性支出

这部分非限定性净收入,又有部分用于偿还贷款本金利息,所以由高校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其中用于偿还贷款的资金比例。

考虑到贷款期内各年收支不均与一些偶发因素的影响,将年平均非限定性净收入(R0)设为基数,假设银行平均利率为i作为折现率,非限定性净收入的增长率为g,来测算未来n年期内累计的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

年平均非限定性净收入R0= 近两年非限定性净收入总和/2

其中,

考虑到高校一般性事业基金有部分可用来偿还贷款,所以

n年期内累计贷款控制额度=n年期内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一般基金中可用于偿债资金

可用于偿债部分设定为一般事业基金的20%至50%;这里的累计贷款控制额不包括已经还清的贷款,是累积贷款余额的最大值。

建设要求高校新旧贷款在n年内全部还清,则:

n年期内累计新增贷款控制额=n年期内累计贷款控制额-累计尚未偿还余额

当前贷款风险指数(z)=累计未偿还余额/ n年期内累计贷款控制额度

当前贷款风险评估标准如下:

当0<z≤0.2时,基本无风险;

当0.2<z≤0.4时,风险偏低;

当0.4<z≤0.6时,具中等风险;

当0.6<z≤0.8时,风险偏高;

当0.8<z ≤1 时,风险很高。

而当贷款风险指数z>1 或n年期内累计贷款控制额度≤0时则表示改期内高校无偿债能力,不宜新增贷款。

为排除未来非限定性净收入的不确定因素影响,将不确定非限定性净收入转化为确定性非限定性净收入,并根据同期内银行平均贷款利率设定无风险报酬率为折现率,来测算非限定性净收入的现值。

at应介于0 到1 之间,为t年中非限定性净收入的肯定当量系数,即不确定的一元非限定性净收入的期望值之于确定金额的比率。

(3)灵活调配贷款融资结构。高校可以灵活运用银行多种信贷产品,选择适合自身实际情况并具有较高可行性和收益性的组合信贷方案,以实现均衡负债,合理调配资金及降低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的目标。例如选择各类票据业务,流动资金贷款和项目贷款以及信托产品等;进行项目建设和购买大型设备时,可选用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对长期的项目贷款可协议分步到位以尽可能节约资金成本;对短期的贷款可适当采取展期;另外还可以拟定信托计划以获取社会资金。

(4)科学的贷款管理机制。贷款资金到位后,高校必须有专人进行管理,积极引入内审机制,对资金流动进行全面跟踪监控,建立贷款资金台账,详细记录收支信息。同时务必确保专款专用,建立资金使用绩效考评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追究责任到人。并及时筹措资金,合理计划本金与利息偿还支付。

(三)高校防范负债风险对策

高校办学自主权:下放还是回归 篇9

关键词:办学自主权,回归,下放

高校办学自主权是一个长期讨论而又非常复杂和重要的问题。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主要关注办学自主权为什么要下放, 下放哪些自主权, 下放程度如何, 落实情况怎么样, 等等。对于办学自主权的权力属性这个本质问题很少涉及, 即办学自主权应该是谁的?是政府公共权力的一部分, 还是大学本身所固有的?如果是大学所固有的特定权力, 那么, 大学办学自主权就不是下放而是回归。事实上, 把办学自主权从政府手上“下放”给大学, 是一种权力的赋予或者“赐予”, 表明这个权力属于政府, 大学属于政府的附属下级组织, 而非作为一个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独立法人组织。因此, 厘清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本质属性, 对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促进大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一、大学作为学术性组织, 办学自主权是其固有的属性

大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 是社会的人才培养机构和学术组织, 以人才培养和学术创新服务于国家目的和社会需要是大学本质属性的体现 (张应强, 2006) 。大学的根本属性在于学术性。学术性是贯穿大学组织活动的始终并决定和支配大学一切活动进程的根本之所在。它决定了大学的发展方向, 影响着大学内部其他活动的存在和发展。大学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学术性的活动而展开的, 大学里的教学、科研、行政、产业、社会服务等无不以大学的学术性活动为基础, 无一不是为学术性活动提供条件和服务的。正因为“学术”这一特有属性才使大学与其他社会组织区别开来[1] 。洪堡曾指出, 学校是传授学生既存知识的场所, 与此不同, 大学既是传授知识的场所, 更是探索未知的场所。因此, 大学在能够成为大学之前, “学术性”就应该成为大学存在的先决条件[2] 。

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学者行会, 是高度自治的“学者团体”, 自治是大学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因为只有学者才最清楚科学的最前沿、最高端知识, 只有自由、独立地探索才能确保创造新知识, 盲从、屈服任何权威都不能有效打破旧约束、创造新知识。自大学诞生以来, 大学就是一个注重精神而非物质的组织, 这是探索科学、创造新知识的要求。因此, 大学自治是大学作为学术组织为谋求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依据其法人地位及因此所相应享有的自治权, 对大学各方面事务进行的自我控制和管理, 是大学本质的固有特征和大学对于政府及其他社会力量的一种相对独立的状态品质[3] 。

高校自主办学权与大学自治的本质内涵是相同的, 是大学自治理念在中国语境下的另一种表述。由于我国集权式的高教管理体制, 高校长期以来成为政府的附属机构, 政府既是高校的举办者同时又是高校的管理者, 还是高校的办学者, 不可避免地对高校实施高度集中的管理和控制。高校办学自主性不足带来的种种弊端, 导致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高教界要求“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强烈呼声, 并逐渐成为我国高教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其核心在于改变高校从属于政府部门的地位, 使之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国内学者在讨论“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或“高校自主办学”等问题时, 一般都是基于中国高校的具体语境, “高校办学自主权”也就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特定概念。而“大学自治”是从西方舶来的概念, 是在西方语境下的特定表达。本质上来说, “高校办学自主权”和“大学自治”体现的都是政府以及外在力量与大学之间的关系, 所要阐释的思想内涵是一致的。学界有一种误解, 那就是认为“高校自主办学”与“大学自治”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其实西方大学的自治也就是西方大学的自主办学。中国大学自主办学跟西方的大学自治相比, 两者的确在思想渊源、发生的社会背景方面存在不同, 但是“高校自主办学”与“大学自治”两个概念都是指大学以其法人地位, 行使独立的法人权力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 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它们是同一个概念的两种语境的表述。

笔者认为, 既然办学自主权和大学自治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它们是同一个概念的两种表述, 高校办学自主权是大学自治理念在中国语境下的权力表达形式, 而大学自治是大学作为学术性组织谋求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是大学本质的固有属性, 那么, 大学作为学术性组织, 办学自主权也是其固有的属性。

二、政府不是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权力主体

1949年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政府有关部门把高等学校当成附属单位, 直接进行行政管理。学校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教学计划, 以及招生计划、毕业生分配、机构设置、人事安排、经费使用等, 由主管部门决定和控制, 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 1979 年12月6日, 《人民日报》发表了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同济大学校长李国豪、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刘佛年、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邓旭初对办好大学的意见, 呼吁给高等学校一点自主权。 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问题就此提出, 并引发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也成为了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 直接导致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一系列重大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心一直是围绕着高校办学自主权而展开的, 集中反映出了大学和政府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初, 我国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晰, 经济和社会改革步伐加快, 高等学校自主办学思想也进一步明确。1992年原国家教委决定进一步转变职能, 高等学校自主办学思想在内涵上有了根本的突破, 在原有的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 充实了“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 逐步确立高校的法人地位, 进一步明确学校的权利、义务、利益和责任” [4] 的思想。1993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吸纳了上述思想, 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自主办学思想趋于成熟。1998年8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从法律上对高等学校自主办学思想进行了立法规定, “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责任”。《高等教育法》还具体规定了高等学校享有7个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它们涉及高等学校办学的各主要领域。与此同时, 法律还规定了运用这些自主权的前提条件, 实际上也就是高等学校接受政府宏观调控的范畴。

高校自主办学的权力属性不是政府的公权力, 而是大学作为学者行会的自主性权力。尽管高等学校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动力站, 成为了社会的轴心组织, 其职能已经远非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传统职能所能够涵盖, 但是高等学校的学术性和专业性特征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职能的延伸都是基于学术性和专业性而展开的。对于学术性和专业性的理解只能依赖专业人士。高等学校在实现其功能和使命过程中, 必须遵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内在规律, 同时适应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中外大学办学史的成功实践表明政府不是也不能够是高校办学的权力主体。洪堡认为, 大学的学术研究应该是独立的, 其他部门比如政府不应该干涉。蔡元培认为大学不应该是衙门和政府官吏的专门培养所, 大学校长也不应该是官僚, 大学应该是从事高深学问研究的场所。他强调教育民主, 大学独立的思想正是尊重大学办学自主权的体现。高校自主办学的权力不是所有公民的共有权力, 而是在特定组织中少数人的特定权力, 是教授治校的基础。高等学校有了办学自主权, 才能够排除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干扰, 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精神, 遵循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 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 切实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由政府部门直接对大学实施行政管理, 即把政府的公权力强加给大学, 是政府公权力的滥用, 违背了高等学校自身的客观规律, 不利于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高等学校有了办学自主权, 才有可能冲破种种限制和禁区, 为开展科学研究与学术探讨, 提供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和环境, 为繁荣学术、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创造必要的条件。

办学自主权是高等学校与生俱来的权力, 也是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现在我们常说“下放权力”, 实际应该是“回归权力”, 即政府主管部门应该把本来属于高等学校的权力还给高等学校, 而不是对高等学校自主行使权力的“恩赐”。从给予到下放, 从下放到扩大, 从扩大到加大, 从加大到落实, 反映出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艰难的变迁道路, 在这个艰难的探索过程中,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权力主体依然是政府。从落实到回归, 将是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从客体回归主体的过程, 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本质转变。

三、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回归:

政府和大学“各行其是”

高校必须具有办学自主权, 办学自主权是高校自身应有的权力。一方面, “有效的自治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富有责任感的大学所必不可少的”, “失去了自治, 高等教育就失去了精华”[5] 。但是另一方面, 并非办学自主权回归就不要政府对学校的管理, 也并非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越少越好, “传统的高等教育自治现在不是也许从来都不是绝对的”[6]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回归就是要做到政府和大学“各行其是”。

高校自主权是指高等学校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 根据自身的目标定位和办学特点, 以学术自由为主要内容, 由其章程所规定、效力只及于内部成员的自主决策、自主实施、自主承担责任的资格和能力[7] 。因此, 政府不应该直接管理和控制高等学校内部的运行环节与过程, 不应该插手、干预高等学校内部的日常事务, 不应该在学术领域里行使长官意志和行政命令。政府的管理职能应该主要体现在高等学校系统外部的宏观管理方面, 主要应行使调控和服务职能。具体而言, 政府管理的职能主要表现在方向、规划、有限问责、协调四个方面。通过适度的管理保证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通过规划对高等教育规模、结构实施控制, 保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通过有限问责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协调各级政府的权力关系, 树立服务意识, 及时、主动地解决大学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处理大学与外部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矛盾冲突, 保证大学自主办学。

应该说, 随着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化改革, 高校办学自主权已经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 不少权力已经回归给了大学, 给大学发展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但是, 大学办学自主权回归之路依然很漫长, 在回归过程中带来的权力的转移必然要改变权力的格局, 仍然有阵痛, 仍然有起伏。在具体办学实践中, 还有一些权力还需要继续回归给大学。《高等教育法》规定了大学拥有招生自主权、专业设置自主权、教学自主权、科研和社会服务权、对外交流合作自主权。其中, 招生自主权和对外交流合作自主权还是有限的自主。此外, 除了《高等教育法》规定的这些自主权以外, 还有一些权力也是属于高校内在的权力范畴, 也需要回归给大学, 如学位授予权、校长选择权、资源配置权等。在明确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权力范围之后, 还要建立起以学术权力为中心的学术权力系统来行使这些权力, 充分发挥各个层级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权力。大学是以知识为操作材料, 从事高深专门知识的传播、创造、应用、整合的复杂的学术性组织。大学的活动都是与知识劳动相联系的。知识劳动的创新、不可准确预见等特性, 要求我们只有把知识领域内的问题交给学者去自主、自由地解决, 才能使探究活动的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成果最准确。

高校办学自主权从下放到回归, 除了明确政府和大学的权力属性和各自管理范畴之外, 还与我国高校对政府资源的依赖程度有很大关系。政府对于资源的集中控制使得政府能够通过资源配置强化对于高校的管理, 而高校自身从社会获取资源的能力又有限, 高校不得不对政府产生高度的依赖, 使得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回归更加困难。比较而言, 西方大学一直具有从社会获取资源的传统和能力, 就能够有效地弱化对政府资源的依赖, 增强大学办学的自主性。因此,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回归, 高校本身要增强自身从社会获取资源的能力, 减少对于政府资源的依赖, 只有这样, 才能够更好地面向社会自主办学, 行使办学自主权。

参考文献

[1]康翠萍.学术自由视野下的大学发展[J].教育研究, 2007, (9) :56-57.

[2]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3]陈文干.“大学自治”内涵新探[J].江苏高教, 2006, (5) :4.

[4]国家教委进一步转变职能, 扩大直属高校办学自主权[N].中国教育报, 1992-08-22.

[5]D.博克.美国高等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120.

[6][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郑继伟, 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35.28.

自主办学 篇10

为此,2016年3月27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上海远播教育集团协办的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本文采撷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晓东主持的,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程红兵、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龙岗天誉实验学校校长王飞、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常务副校长张丽清参与的校长圆桌论坛的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办学自主权的赋权与分配

学校体制机制改革,本质上是在讨论学校自主权问题,如何分配、赋予及运用,才能将学校办好。那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各位校长对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认识与思考及他们的办学经验吧。

程红兵:深圳明德实验学校不是纯粹的公办学校,也不是纯粹的私立学校。它是福田区政府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创办的一所改革学校,是董事会领导下的学校。它并不是对教育内部进行资源整合,不是委托教育中介机构或刚刚退休的知名校长办学,而是由企业来办学,将学校和企业、社会等各种资源联系起来。

所谓体制机制改革,说到底是权力的问题,是到底谁说了算的问题。学校在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权力是核心。如何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权力分配,二是赋权,三是以校长为首的管理团队能不能很好地使用权力,既高效又规范。分权的关键在于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赋权的关键在于明确社会中介机构的边界,用权的关键在于明确校长的权力边界。因此,程序建制、明确权力边界很关键。

我的一个教育口号就是要把学校打开。只有把学校打开,才能真正办好学校。在明德实验学校,各个委员会是学校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我们的一个优势在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办学自主—经费自主、用钱自主、用人自主(契约型教师)……此外,校长有课程领导权,才能真正实行职权改革,改革课程结构。

曾晓东:其实,教育去行政化的一个重要阵地就是学校。

卢志文:我比较提倡教育家办学。教育应该由懂教育的人办,改革学校行政化管理模式,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公办学校本质上是“教育局办学”,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获得源于体制;民办学校中,学校的办学制度是一种法律,校长作为经理进行考察。中国经济的繁荣奇迹,是从解放企业和企业家开始的,中国教育的繁荣也将从解放学校和校长开始。只有每个细节都被激活了,机体的生命力才会旺盛。体制是一种结构,变革体制是以结构谋功能,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功用,所以体制创新是一种结构创新,尽管都是碳原子,但彼此的组合方式不同,形成的物质也千差万别。

教育性质有三种力量。教育内涵价值的提升,是内部的力量;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结构的力量;教育技术的创新,是外部的力量。三种力量共同推动教育的进步,以结构的力量最为强大。体制改革和分配管理的意义,首先是要松开民办学校非营利属性对办校者的道德绑架;其次是要借助非营利性的民办学校政策扶持,让更多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获得更多的办学要素聚集;再次是通过多种途径的体制改革创新,使教育家办学成为可能。民办教育不是政府财力不足时的过渡产物,而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需要。大国崛起需要教育支撑,中国创造需要教育转型,社会进步需要教育助推,民生改革需要教育服务。

温州是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地区,翔宇教育集团经过10多年的发展,现在旗下有10余所学校,这一多样化的道路生存需要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

王飞:深圳市龙岗区实施政府资助学校这一新的办学体制,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它不同于公办学校,也不同于民办学校,校长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办学校。在这种顶层设计下,校长办学有很大的权力,特别是用人机制比较灵活,可以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

办学校不是一两年就能办好的,是百年大计,必须建立一个非常好的管理体制。真正实行委员会制度,就是在学校内部形成一种民主管理制度,在管理过程中对校长权力形成监督和制衡,实现学校内部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张丽清:华中师范大学C100计划,主要是通过联盟、合作、创新,依托大学教育的特色发展优势,广泛整合校内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合作区域内教育的高位均衡、多元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在合作办学方面提出三个目标,一是在基础教育方面开展综合改革,二是建立基础教育新的教育教学体系,三是以推进教育信息化来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在“互联网+”时代,教学改革主要是通过华中师范大学和政府合作办学,与地方政府、大集团合作,还有就是实现三方合作,政府、机构和大学一起成立学校董事会,培训职业校长,同时管理合办学校。

学校管理采取更多的是一种混合型管理模式。大学与地方政府共同形成一个管理团队,大学主要负责教师和校长的专业提升及课程教学方面的专业指导。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就是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办学平台中的一种模式,即正向合作模式,通过龙岗区人民政府与大学合作实现公对公的办学。它是深圳市政府投资建立的一所学校,实行理事会领导,接受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教学质量专业诊断评估,目前运作良好。

此外,龙岗区政府在这所学校的校长办学自主权上给予很大支持,形成了专家治学、社会参与的内部治理基本架构,华中师范大学每月会派出专家进行教学督导。

校长遇到的限制与约束

作为一名校长,他所面临的角色和功能其实在许多方面和教育局局长所面临的有很大不同,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对一名校长来说,面临的不仅是权力、权力分配、民主和权力的分享等,他还要面临一些技术问题,如师资培养、课程、教学、家校沟通等。那么,处于校长的位置,他们会遇到哪些限制与约束呢?

程红兵:我们学校的教师队伍非常年轻,80%的教师是应届本科生或硕士生,所以对校长来说,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能力,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我想第一阶段是地毯式听课,不能仅仅满足于把课上好,还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时间非常紧迫,对我而言,作为一名校长,站在这个位置上,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了,所以我想把我30多年的想法付诸行动,思考如何将这支队伍带出来,它可能会直接影响未来教育改革到底能成就多少。

曾晓东:对程校长来说,他不仅是一个领导,还是一个老大哥,带这么一支年轻的教师队伍,对他的智力和耐心肯定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卢志文:中国校长会遭遇方方面面的限制,但最大的限制主要来自自身及其团队。我们希望他者来改变,但我们自己就是别人眼中的他者。换句话说,每个人从自己做起,做一些改变,才会变得更好。学校在变成教育集团的过程中,我们探索了不同形态的办学样式。这个过程很有意义,因为我们每天遭遇的困惑和他人有相同的一面,当我们尝试去解决自己当下遇到的问题时,已经在为他人探路,每做一件事其实都是一种摸索,可以叫“实践的思考”和“思考的实践”。大体上,这几乎是所有校长职业生涯道路中的常态,我们必须在道路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每个人都不埋怨,把脚下的路走好。

王飞:现在,学校大体实施行政管理体制,教务处、总务处是一种行政管理模式,各个部门有一名主任。5个委员会是为学校董事会和学校做出最终决策提供建议的一种咨询机构,并不是行政机构。对管理人员来说是一种监督,必须成为学校的体制给予固定下来。它的确会给学校增加很大的负担,但却可以保证学校能够健康发展,这是我的一种想法。

曾晓东:王飞校长到这所学校仅数十天,但是他对行政体制是非常有见解的。我们学校的许多教师也会到各个学校挂职当校长,我的问题是:有时大学教师来学校做督导、评估,当其提的问题与学校提的有矛盾时,校长站在哪一边?

张丽清:对于督导小组和专家小组所提的意见,我会站在学校层面思考,看其是否适合这所学校,再进行相应的消化和处理。

IB课程看课改

国际预科证书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简称IB课程),是由国际文凭组织为高中生设计的为期两年的课程,现在在国际上非常有影响力。那么,在当前中国课程改革与教育改革的背景下,IB课程能够实施下去吗?课程改革会有怎样的走向?我们拭目以待。

王飞:中国学生面临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高考时要考两门语言,一是语文,一是英文。其实,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学生要考两种语言。怎样减负,当时我提的一个建议就是取消英语课。说实在的,增加一门语言课对学生的智慧发展有何作用,答案未必就是肯定的。IB课程发展主要集中在资金较为充足的学校,是为学生今后出国准备的课程。其实,IB课程也就是一门语言课,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学,什么时候学都能学好。我认为,办IB课程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卢志文:不管学校是公办校还是民办校,其中一个内容是要有特色,满足选择性需求,这是底线加选择的一种思路。在管理中,这其实是一种常见现象,叫“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公办校本质上是一种均衡教育,课程教育要整合全国力量,而民办校应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追求极致,在市场中竞争,IB课程在这一体制下诞生,在中国这个环境中还不够好,假以时日一定会好起来。校长领导力中一个很重要的能力是变革领导力,这对校长来说是一门必修课。校长要为变革而生,如果不想变革,肯定不是一位好校长。

程红兵:如何进行课程改革,有共同规定,这一共同规定要基于学校、基于实践、基于问题而改革。IB课程,简单地拿过来,我认为是不太妥当的。也就是说,有时照搬国外的优势教育资源是可以的,但完全复制就不是自己的了。在中国办教育,可以或者必须引进先进的课程资源,但要整合到我们的课程系统中。我们第一要把学校打开,把课堂打开,结合自身特点做一些课堂结构或者学科结构上的变革,慢慢地走向完善。

张丽清: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首先体现国家意志和国家需要,其次要看学生自己想要发展成什么样。在这一课程改革方面,特别是高中课程改革,我认为真正严格落实课程计划的高中校并不多,到底是课程设计出了问题,还是校长的教育思想出了问题,我觉得这都不是主要的,根本问题在于我们没有为课程改变提供配套的体制和机制。现在,我非常高兴地看到高考改革、用人制度改革、评价改革等,也期待高中课改能够解放校长,最终解放学生。

自主办学 篇11

摘要:本文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中俄合作办學为切入点,结合自主学习策略的培养,指出合作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俄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中俄合作办学;俄语学习;自主学习策略

【分类号】H35

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崛起和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的建设,河南省的经济开发、城市规划、旅游发展和文化推广亟需大批人才,在对外传播中原经济区和中原文化的过程中也亟需大批多语种翻译人才。这对河南省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随着教育国际化步伐日趋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模式逐渐完善,我省也顺应教育改革潮流和经济发展要求在高校陆续增加了中外合作办学。《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七章重点项目中也提出了“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支持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支持在高校建设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开展大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支持扩大公派出国留学规模,扩大来豫留学生规模,培训各种外语人才。支持孔子学院(课堂)建设。”因此,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已经上升为我省未来五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自2013年起,我校引进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本科课程,在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和金融学院开办中俄合作办学。这给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中俄合作办学模式下的俄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自主学习策略概述

传统教学模式下许多学者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了认知策略对学生学习的帮助,主要集中在知识的记忆方法、知识的巩固手段等方面,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现代教育对如何使学生学习高效和自主更加关注,此时认知策略的研究成果已经满足不了这一需求,因为学习策略的宗旨并不是某种具体的方法或要求,而是抽象的、一般的方法,是富于变化的。教育学者们开始了元认知策略、社交策略和情感策略的研究。

我们认为认知策略主要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者技巧;元认知策略就是对不同的学习方法的认知和对学习过程的管理和调控;交际策略是指学习者在使用第二语言交流时而采取的各种策略以避免交际困难、交流障碍或信息传递失败;情感策略主要涉及学习者的情感和心理。在整个学习策略的框架中,认知策略和交际策略是学习者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而元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调节和监控。因此学习策略不是孤立的、片面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二、我校中俄合作办学模式的基本情况

从2013年开始,我校开始了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进行了中俄合作办学,目前合作模式是2+2模式,即学生需要在国内学习2年基础俄语,然后赴俄学习专业课程2年。由于我校中俄合作办学项目定位准,合作办学定位于本科教育,选择了市场前景和需求量大的资源与环境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和金融学院进行开展合作模式,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接轨。但是由于开展时限不长,且河南省地处内陆,我校对俄语专业课程设置和对俄语人才的需求了解不足,同时教师经验尚浅以及学生对此关注度不够,因此在2013年-2015年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俄合作办学模式下俄语课程是基础必修课,周课时量的设定需要配合学院专业课程课时量的设置,这就缩减了俄语课程的课时量。因此,针对零起点的大学生来说,在两年的俄语学习过程中只能基本完成两册新版《东方俄语》教材的教学内容,对于赴俄学习的语言要求来说还是有所差距的。

其次 ,目前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大学生对于俄语学习的重视度不够,虽然上课听讲十分认真,出勤率也很高,但由于是俄语零起点学生,对俄语以及说俄语的国家缺乏了解,加上俄语学习难度较大,学生们对于俄语学习的热情普遍不高,也没有努力学习俄语的动力。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不强,认为只要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就足够了,只要考试优秀或及格就万事大吉。那么,在大二的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大学生已经对大学的课程设置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有所了解,就会对俄语学习认知产生偏差,缺乏学习必要的积极性与目标,也就更发挥不出应有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中国的大学生普遍在学习的自我监督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由于我国高考制度的影响,大学教育之前学生是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监督下完成基础教育的,并且普遍认为最终目的是不如一所优秀的高等院校。不论学生还是家长,都认为学习的最终也是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考入一所好的大学。但在进入大学之后,学习环境相对自由,教师基本只起到指导作用,家长的监督也显得鞭长莫及,那么,大部分学生在如此宽松自由的环境下,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就变得难以抵抗, 加上自主学习意识淡薄,特别是自我监控能力的不足,就容易导致学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尤其是合作办学模式下的俄语学习者来说,自我监督更为不足。

最后,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缺乏有效的策略。通过三年的教学工作得知,部分大学生在经过教师的引导后,是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观念的,有着强烈的俄语学习的动机,尽管动机不尽相同,但他们意识到应该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并对自主学习有所规划,但由于缺乏学习俄语的经验,在具体的学习方法上略显不足,自主学习的效果并不好,选择的学习策略并不能起到提高自己语言水平的目的。

因此,通过对我校中俄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学习俄语时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下,本文就大学生自身如何培养自己的俄语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着一些思考与建议。

三、中俄合作办学模式下的俄语自主学习策略

通过对自主学习策略的理解,并且结合我校中俄合作办学模式和教学实践,具体操作如下:

1.认知策略的应用。认知策略是语言学习时首要掌握的一种基本的信息处理方式和技巧,主要有注意策略、记忆策略、分类策略、总结策略和组织策略。教师在对俄语零起点学生教学之初应先对俄语和俄罗斯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告知学习俄语的基本方法和策略。随着课程的深入,可以利用课间或现代传媒工具(微博、QQ或微信)进行俄语课外知识的普及,并且强化学习俄语的记忆策略、总结策略和分类策略。endprint

2.交际策略的應用。交际策略并不是完全依赖具体的策略训练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而是培养学生具有交际的心理预期和心理承受,使学生在普遍的语境中熟练使用正确的交际策略,保证交际畅通,扩充交际手段。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理,避免批评学生或否定学生,以免破坏其交际心理,从而降低交际能力,同时利用好没学期的实践课,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俄语相关的展示(学习俄罗斯歌曲,了解俄罗斯菜肴,背诵俄罗斯诗歌等),将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教师从旁指导,还可以开办俄语角,使学习俄语的学生之间、学生与外教之间进行更多地互动。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俄语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具有俄语交际的心理预期和心理承受,提高学生自身的俄语交际能力。

3.元认知策略的应用。元认知策略是帮助学习者更好的监控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是一般性的、抽象的学习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布置与俄语相关的学习任务,增强学生的动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随时提出自己的疑惑并给与帮助,同时布置预习任务,加强学生课下的自我预习能力。加强学生自我调节的能力的关注度,指导学生灵活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求有效的进步。

4.情感策略的应用。情感策略是指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周围相关人之间的情感因素。与语言相关的情感策略主要是学习者的心情、态度、动机和自尊。由于俄语独特的语言结构,其从语音、语调、书写、词汇、词形变化、到组句成篇等各个语言层面,大大增加了俄语学习的难度,尤其对于零起点学生来说都是挑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正面对待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各样问题,应给予学生足够的理解与宽容,强化学生的信心,克服畏难情绪。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中俄合作办学模式下的俄语学习与专业俄语学习不同,由于课时量少、学生专业课程量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就更为重要,在学生的俄语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掌握学习策略,强化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俄语学习能力,最终也会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出新时代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刘儒德.论学习策略的实质[J].心理科学,1997,20(2),179一181

[3]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于长春 姜娟 刘扬 赵彤宇 史慧媛.中俄合作办学俄语基础课“六融合”教学内容设计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1)

自主办学 篇12

总之, 我校的“自主发展, 艺体见长”特色是基于普通高中发展的新常态而进行的学校发展整体性规划, 总体目标是通过“自主发展, 艺体见长”教育,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构建自主发展教育机制, 形成和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我们主要通过五个方面进行“自主发展, 艺体见长”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一、自主发展的教师才能培养自主发展的学生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直接实施者, 教师的专业成长、职业操守, 直接影响教育的成效。培养自主发展的学生, 首先是教师的自主发展。转变教师观念, 变“牵着学生走”为“陪着学生一起走”。

教育是受教育者自我觉醒、自我需要、自我教育、自我规划、自我实现的过程, 外部的作用体现在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帮助、引导和规范上。构建教师发展管理的底线平台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上升通道势在必行, 在教师发展管理坐标系上, 我们要让底线化管理与底线制度和评价构成相同原点和刻度, 不断提升每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

我们立足于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一本” (校本研修) 、“两分” (分层次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分层级开展教师自我规划设计) 、“三自” (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提高) 的培养方式, 提升全体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人文修养。以“师德工程”“源头工程”“名师工程”为载体, 涵养师德高尚、学养深厚、自主发展的师资队伍。

二、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聚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的本源是发展和培养学生优秀的学科思维品质, 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关注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 以实现学生的课堂自主, 所以我们提出以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为基础, 以学科思维训练为逻辑起点的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同时我们设定了课堂教学的六个环节, 即课堂预习、自我检测、小组交流、精讲点拨、针对训练和小结作业。努力让学生在“记中学、做中学、悟中学”的学习层次中自主提升。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遵循了学生的学习规律, 提高了教学质量, 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

三、创设育人的方法和途径, 形成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正如前面所讲, 一切教育源自自我教育、自我觉醒、自我需要, 外部仅仅是对自我的影响和规范, 因此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为前提, 将教育管理活动化、将活动自主化。为学生创造自主选择、参与管理的机会, 培养具有自主精神、富有责任、勇于担当的学生文化。

创造学生自主参与学校管理的平台, 设立“校长助理”“班主任助理”等工作机制, 为学生创造自主选择、参与管理的机会。加强对校学生会、团委会、新疆班管理部、班干部的培训, 完善“学校—年级—班级”学生自治体系。

拓展学生自主发展的活动和舞台, 我们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校内与校外相统一。充分利用学校“七团四节三队” (即天山艺术团、春蕾文学社团、阳光驿站社团、爱心社团、合唱团、舞蹈团、话剧团, 艺术节、话剧节、体育节、歌咏节, 足、篮、排专项运动队) 的资源, 发挥艺体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辐射作用, 定期在校园内举办艺术节、歌咏节、体育节、话剧节, 组织专项运动队参加市、区级赛事活动。此外, 我们拓展社会实践基地, 完善社区服务方案, 以五中“爱心社”志愿服务队为核心, 通过深入企事业、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 丰富学生实践经验, 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使学生正确了解行业就业现状, 初步规划职业发展方向, 增强社会责任与担当意识。

四、校本课程建设突出“艺体见长”

美国的吉尔福特与洛厄福尔特曾通过专门研究证实, 艺术教育能培养出包括独创性、流畅性在内的八种创造能力。而通过艺术熏陶哺育起来的美感也成为科学家进行探索智慧的源泉之一。另外, 一些心理学研究也发现, 在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之余, 用优美的音乐舞蹈加以调节, 人的记忆力和身心活力都会比通常增强几倍。此外, 丰富而有效的艺术教育活动, 也有助于孩子们学会专注、倾听, 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和快乐感, 进而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行、道德情感和能力。裴斯泰洛齐、苏霍姆林斯基、雷夫等著名教育家都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在国外, 艺术教育正被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得到落实。而教育部近期工作要点、基础教育规划等, 也将美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板块凸显了出来, 进一步肯定了艺术教育对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

多年来, 我们致力于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诉求, 初步构建了人文与艺术、体育与健康、科学与技术三大领域近百余门校本课程, 包括基础必修课、拓展课、研究性学习课和社团活动课四个模块的校本课程体系, 与地域环境、学生特长、学科拓展、社会发展相结合。目前, 我校已成为国家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实践基地。通过艺术教育实践, 我们还明白了一个基本道理:接触艺术体育教育的孩子们不只学会如何拉小提琴或吹葫芦丝, 也不只是在操场上踢球、奔跑, 更学会了纪律、责任、牺牲、练习、团队、更正错误、倾听、审美以及时间管理。

五、构建“自主发展, 艺体见长”的教育机制

通过“自主发展, 艺体见长”教育, 目的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形成和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构建了课堂机制、课程机制、校本机制、活动机制、社团机制、评价机制等。特别在评价机制的构建中, 我们在多元评价的基础上, 积极构建发展性评价机制, 既关注评价主体、内容、方法的多维性, 更关注到学生的阶段成长和发展潜质, 既有空间上的拓展, 又有时间上的可持续性。使得发展性评价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整等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又是学校管理和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分类诊断下一篇:疗效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