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院校(共10篇)
卓越院校 篇1
近年来伴随着激烈国际竞争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 我国制造业由于缺乏自主研发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 要改变目前之状况, 制造业的总体水平必须提升到新的高度;另一方面,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加工中心, 以国际化的标准建设我国工程教育也非常迫切, 因此, 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着工程教育全球化以及制造业全球化的双重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 实现国家长远的战略规划, 关键在于人才, 可以说, 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是实现国家实现战略转型的首要环节。
一、卓越工程人才培养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 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 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目前, 我国的工程教育有大致由三类学校组成:技工学校, 培养技术工人;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员;本科大学以及研究生院培养生产、管理以及设计开发工程师。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 目前已实现高中毕业生, 中职毕业生可以通过单独招生的方式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而高职院校学生可以通过专转本, 专升本以及专科-本科分段培养 (3+2模式) 等形式。由此可见, 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拔录取机制。
虽然卓越计划并未将高职生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之列。但是作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高职院校的工程教育同样要培养卓越的工程技术人才, 同样应该参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目标, 结合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 对高职院校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进行进一步论证调整。
二、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相关问题
高职院校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应该是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 良好的职业道德, 具备工程经济, 项目管理以及熟悉本专业领域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并具有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技能;其次, 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评价也应该是多元的, 着力培养有鲜明特色、有个性的学生。
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要根据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国内外注册工程师认证以及社会的未来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各方面能力的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能力为目标, 通过设计教学内容, 有效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工程技术人才能力的培养应该包括下面几方面的内容。其中:
1) 专业能力:专业基础理论、生产工艺、操作规程、设计、施工以及故障维修等能力。
2) 方法能力:方案优化、组织实施的能力, 主要指工程管理能力, 工程管理涉及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的管理以及参与建设工程项目的各个单位对工程的管理。
3) 社会能力:对人员、生产要素的组织协调, 团队合作能力。
三、工程教育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 工程教育在发展中也暴露出种种问题, 主要有:
1) 我国高等工科院校专业定位不明确, 缺乏办学特色, 我国工程教育最缺乏的就是特色和个性。
2) 我国工程教育缺乏国际化标准, 在新形势下对工业化的贡献率较低。我国工程师数量虽多, 但潜力没有发挥, 或从根本上说, 是自身水平低。
3) 偏离了工程教育的中心, 缺乏对工程意识的培养, 重理论、轻实践, 名不副实, 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 工程素养低。
4) 偏重技术训练, 忽视对社会全面进步、生命循环持续应负的职责, 缺乏大工程观, 大系统观。
四、人才评估标准与解决方法
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 (ABET) 对21世纪新的工程人才提出了11条评估标准:1) 有应用数学、科学与工程等知识的能力;2) 有进行设计、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的能力;3) 有根据需要去设计一个部件、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能力;4) 有多种训练的综合能力;5) 有验证、指导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6) 对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的了解;7) 有效地表达与交流的能力;8) 懂得工程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9) 学会终生学习的能力;10) 具有有关当今时代问题的知识;11) 有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育的工程技术人才应该能够面向新世纪,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市场大潮, 懂技术, 会管理, 具有大工程观, 应该扎实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1) 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 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2) 解决好培养机制问题, 传统培养模式缺乏工程实践意识教育以及工程训练, 要强化顶层的制度设计, 着力解决好人才培养中深层次问题。
3) 加强创新精神的培养, 培育良好的学习氛围, 训练严谨的学术态度;以学生为主体, 鼓励创新、鼓励讨论与质疑,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创造性。
4) 加强工程实训基地建设, 大力改善实践环境, 加大资金投入, 合理资源配置, 统筹规划, 满足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
5) 强化教师工程实践经验。鼓励专业教师通过深入企业或其他形式参与生产管理、产品开发, 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另外, 大力引进行业专家, 工程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学校兼职授课, 进一步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
摘要:面对21世纪国际制造业的全球化以及工程教育全球化的挑战, 高职院校工程人才培养作为国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应该以国际化的标准来建设。对卓越工程人才定义、培养以及评价应该具有专业性, 层次性。通过机制建设、创新精神培养、实训基地以及管理制度建设、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等举措进一步提升我国高职工程教育水平。
关键词:卓越计划,创新能力,实践
参考文献
[1]孙洪程等.控制工程项目指南-过程自动化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EB/OL]. (2010) [2013].
[3]从工科毕业生就业率竞争力看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EB/OL]. (2009) [2013].
[4]张维, 王孙禺.对工程教育改革的几点想法[J].教学研究, 1999.
[5]万丽丽.浅谈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现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
[6]顾建民, 董小燕.可持续发展与工程教育变革[J].高等建筑教育, 1996.
[7]大工程观解读[EB/OL]. (2011) [2013].
卓越院校 篇2
为了引导中国企业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及国务院颁布的《质量振兴纲要》的有关规定,国家相关部门提出了企业卓越绩效这一理念。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结合我国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流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经营结果等7 个方面规定了组织绩效的评价要求,为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
这一举措为企业提供了追求卓越绩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强调战略,绩效结果和社会责任。这一评价体系的制订和实施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其整体绩效和能力,为企业的所有者、顾客、员工、供方、合作伙伴和社会创造价值,有助于企业获得长期成功。
卓越绩效就是通过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使组织和个人得到进步和发展,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能力,为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创造价值,并使组织持续获得成功。卓越绩效是一个企业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它强调的是一个企业大质量的概念,而不单纯是狭义的产品质量概念。它涵盖了从领导、战略到具体业务流程等企业的方方面面。但是,在企业有限的资源(人力、资金、时间)的情况下,如何实施卓越绩效呢,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从卓越运营这个层面开始实施,是最终走向卓越绩效的较好途径。
卓越运营(Operational Excellence)是一种减少浪费、改进质量、增加客户满意度从而获得更高收益的企业经营方法。它源于传统制造业,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日本丰田公司等。经过多年的发展,今天的卓越运营已经超越了这个范畴,它已涵盖了从产品研发到物流,甚至到行政职能的领域,并拓展到金融、医疗等非工业领域。
多年全球企业实践证明,那些通过卓越运营来追求成本效益、交付、服务,以及产品质量优势的企业在各自领域的市场竞争中都能够领先一步。而实施卓越运营的具体工具就是精益-六西格玛管理。
美国惠而浦公司在引入总成本生产率之后转向了卓越运营,目的就是持续改进其产品与生产系统的成本结构,它关注的焦点是产品质量、基础设施成本、产品与运营成本、供应链与精益制造。
美国科勒公司也同样取得了卓越运营的成功,他们在公司内部对上千人次进行了独具特色的六西格玛培训,它集成了六西格玛与其他一些精益管理方法,建立了独特的管理系统,并应用到企业的各个核心业务流程。市场占有率和客户满意度的持续提升就是对其实施卓越
运营的最好回报。
中国的格力电器公司投入百万巨奖推行“零缺陷”工程。在全员中灌输零缺陷的质量观念,运用精益-六西格玛的方法与工具,在设计、制造、采购等环节大力推广零缺陷。经过多年的卓越运营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空调制造商,并在国内空调行业成为客户的首选品牌。
中国建设银行在引入美国银行成为其战略合作伙伴之后,不仅引入了资本,更重要的是引入美国银行卓越运营的六西格玛管理方法。例如他们运用六西格玛方法进行营业网点的流程改造,将营业网点由传统的交易核算型向营销服务型转变,取得显著的改善。
如果卓越运营能够在企业内部得以成功实施,企业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是从企业实践来看,并不是每一家推行卓越运营的公司都能够成功,通过分析那些已经成功实施卓越运营的公司,成功的要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高层的坚决支持。企业最高领导层对卓越运营的支持是决定能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霍尼韦尔公司主管六西格玛与运营的副总裁Bill.Ramsey 认为:“公司的领导层必须意识到这套方法论与工具的重要性,它可以帮助我们的客户和股东获得收益。公司所有层级的领导都要对此有统一的认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在推行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方面身体力行,多次组织全行一级分行行长和总行部门总经理的六西格玛管理学习班。他认为:“流程再造,质量管理,是一个历程,或者说是没有终点的旅途。银行要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实施流程再造、提高质量是永无止境的。重要的是要学会这个思维方式,把握这些工具和手段,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研究问题、不断地跟踪解决问题,并且控制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对我们已经改进完善得很好的流程也要不断地提出疑问。”
2、从战略高度认识卓越运营的重要性。郭树清曾在全行主要干部大会上提出:⑴六西格玛能促进我行管理文化发生革命性的变革;⑵引进六西格玛方法,保证我们的发展战略付诸实施;⑶实现价值最大化有了工具和手段。正是因为从战略的高度看待卓越运营,建行的六西格玛方法才能够推行到公司业务、零售业务、风险管理、审计、产品创新等各个核心业务流程。经过3 年的实施,建行已被认为是亚洲最具投资价值的商业银行。
3、建立全职推进部门。在卓越运营被确认为企业战略后,业务部门必须无条件接受新的管理方法。卓越运营的推进部门需要与业务部门保持密切的沟通。在通用电气,推进部门与业务部门紧密合作,从而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切实的利润。正是这一点使得业务部门与推荐者的联系更加紧密。美的制冷集团在决定推进精益-六西格玛之后,成立了六西格玛推进办公室,直接向集团CEO 汇报工作。其CEO 在集团大会上宣布“所有阻挡六西格玛的人,都
要被干掉”。
4、由点到面,稳步推进。对于大部分公司而言,管理的变革往往容易引起多数人的质疑。取得点和线的突破也成为是否最终全面成功的关键所在。美的制冷集团首先进行科学的评估,在咨询公司的帮助下,美的主要从2 个角度进行了评估,一个是从品质的角度,对大品保流程(包括研发流程)和实物价值链流程进行分析,另一个角度是从精益出发,对供应链、生产计划、生产制造流程进行分析。通过这些主流程分析,利用相应的品质和精益指标找到流程中的核心问题所在。为科学选择六西格玛项目提供的技术和制度保障。建设银行在营业网点转型项目中,通过两家试点行的流程再造,计划先推广至全行100 个中心城市分行1000家重点网点,再逐步向全行所有营业网点推广。
5、建立持续的教育培训体系。中国海尔集团在决定推进卓越运营后,由集团质量检测公司建立了持续的教育培训体系,先从精益六西格玛绿带培训开始,逐步提升到精益六西格玛黑带;先从各事业部核心技术员工开始,逐步延伸到事业部部门主管以及事业部总经理。中国比亚迪集团在通用的全面方法论培训后,针对各业务部门的特点,又分步、分批持续地进行技术工具培训,如FMEA、C&E、QFD 等,使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改善工具。霍尼维尔公司为进一步拓展项目实施的范围,利用教育培训体系,为超过20000 名工程师进行了系统的、多层次的培训。
6、定期进行评估,建立推进卓越运营的信心。公司领导层及员工在看到清晰的、让人信服的改进成果后,尤其是有财务成效的数据,就会有信心延伸到更为广泛的业务范畴。美的在第一期中就选择了40 个黑带项目,其中品质项目20 个,精益项目20 个。每一个项目收益基本都在100 万以上,40 个项目总体收益在1.7 亿元以上。通过第一期的项目改善,坚定了高层领导的决心,同时也让一线员工看到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可改善的巨大空间。在公司内,要通过成功的实施案例以及相应的奖惩机制,让全体员工分享成功,再逐步扩展到其它项目,日积月累的改善项目,已经在无形中改变员工的行为和思考方式。
卓越院校 篇3
摘要:大学数学概念是推导大学数学公式、定理的出发点,是学习大学数学知识的基础,是解题的重要依据。因此,鉴于大学数学概念在大学数学知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对大学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认清概念的形成过程,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不同方面理解和掌握概念,从练习中巩固和运用概念。
关键词:大学数学概念 内涵 外延
【中图分类号】G642.4
大学数学是理、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特点。数学概念是具体性与抽象性的辩证统一,它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大学数学概念是大学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和核心。由此可见,在大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概念教学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同时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大学数学概念的教学。
一、概念的形成过程
从大学数学概念的形成来看,总是先从一些具有共同性质的实例中概括、抽象出相似之处,通过对这些有共同点的具体内容或现实模型的观察,从而归纳它的数学概念。例如,在进行导数概念教学的过程时,先引导学生研究两个在历史上与导数概念形成有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即变速直线运动中的瞬时速度问题和曲线的切线问题,通过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抽象出它们在数量关系上的共性,从而总结归纳出导数的概念。导数就是变化率,即当自变量的改变量趋近于0时,因变量相对于自变量的变化率。同时指出,给出导数概念的这个过程的基本思想是先近似再精确,借助于极限方法从有限转化为无限,从量变过度到质变。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导数的概念。
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认识概念后,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概念进行剖析,达到弄清内涵,学透外延的水平。把概念的本质属性弄清楚,把本质属性所反映的全体对象揭示出来,切忌不要死记硬背定义。例如,数列极限的概念是一个很抽象很难理解的概念,因此为了使学生能深入理解数列极限概念的实质,教师要讲解此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求学生在理解 时,知道其具有双重性,即任意小性和相对固定性,在理解正整数 时,知道其具有存在性和不唯一性,并且正整数 是由 的给定而选定的。
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概念进行深刻的剖析,紧扣概念中的每个字、词、句分析定义的结构,强调关键的词汇,尤其要注意括号内的条件。数列极限的概念中,“对于给定的正数 (不论它多么小)”,括号中文字的意思就是指 可以任意小,即要多小有多小。
因此,在讲解大学数学概念时,要加强对概念的分析,使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理解和掌握概念
通过对一些问题的解答,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且这种理解从其深度和广度都是从概念的正面分析所达不到的。
弄明白大学数学概念之间的区别,使原来学习中存在一些对概念模糊不清的地方可以得到较好的澄清和纠正。例如,学生学习过一元函数微分学,知道微分和导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且它们之间关系密切。知可导必可微,可微必可导,且有 ,但又有区别,函数 在一点 的导数 是一个常数,导数仅与 有关,而函数 在 的微分 不仅与 有关,还与自变量的增量 有关。在进行多元函数微分学教学时,要强调可微与可导这个充要条件不能推广到多元函数。但对于多元函数有这样的结论:可微则偏导数一定存在,反之只有当偏导数连续时才可微。
难以理解的概念要循序渐进的学习。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的概念越来越多。对于相近的概念,词同义不同及形相似而义不同的概念易混淆,这就要从定义、性质、有的也可以从图形等各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区别。把所学概念进行整理,使条理系统化。倘若仅从某一概念本身出发去理解这个概念,理解的深度和广度都受到局限,但利用几个相似的概念比较学习,找出它们的联系与区别,这样有利于学生更清晰明了的掌握所学概念的实质。教师要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在比较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到的数学概念。例如在讲授定积分的概念时,从求解曲边梯形的面积和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等例子入手,在求解这些例子时,强调遵循“大化小、常代变、近似和、取极限”这四步,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对定积分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直观認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定积分的基本思想。学生只有将定积分的概念及其基本思想理解透彻了,才能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定积分的计算方法及其相关应用。在后面学习的二重积分和三重积分分别是定积分在平面和空间区域上的推广,对二重积分和三重积分的计算最终也都归结为对定积分的计算;而曲线积分和曲面积分也是定积分的概念分别推广到积分范围是一段曲线和一片曲面的情形,同理,对曲线积分和曲面积分的计算最终也将转化为对定积分或重积分的计算。这样通过归纳类比的方法会很容易理解和掌握这几个相对复杂的积分概念。
四、巩固和运用概念
在认识和形成概念,理解和掌握之后,巩固概念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巩固的主要手段是多练习、多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沟通概念法则、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概念的运用,是对概念掌握程度的检验。通过运用,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可以对概念有新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用概念推导公式、证明定理、解答习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对大学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去善于发现和总结各个概念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例如, 在一元函数微分学中,有极限、连续、导数、微分等概念,同样,在多元函数微分学中也有极限、连续、偏导数、全微分等概念,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分析比较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不同,通过强化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既促进了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又巩固了已有的所学概念。
总之,在进行大学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钻研大学数学教材,多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所教概念的背景,清楚所教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通过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概念教学,力求使学生能够准确认识和深刻理解概念的具体含义。教师还要经常培养学生在解题中运用概念进行思维的习惯,不断地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地提高运用概念的能力。因此,能够正确理解大学数学概念是掌握好大学数学知识的前提,是解题的关键。
“本文受沈阳建筑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wc-006资助”
参考文献
1. 曹才翰 数学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12
2. 同济大学 大学数学(第六版) 大学教育出版社 2008.4
卓越院校 篇4
“卓越会计人才”是指按教育部卓越人才计划的目标和要求,以国际职业会计人才的能力标准为指导,能够适应全球人才市场需要的职业会计人才。德国为了培养世界一流精英人才,2004年首次提出打造精英大学的构想;2005年德国依法通过“联邦与各州促进德国高校科学与研究的卓越计划”,即“卓越计划”,目的是提高德国大学与科技在世界排名地位。近年来,许多国家都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世界卓越人才。国内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涂冰艳(2012)分析“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思路:“知识—能力—执业资质—职业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和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目标。何玉润(2013)指出社会所需卓越会计人才须具备的素质:“人文关怀+学术创新+专业卓越+勇于当担”的复合型、国际化。姚丽琼(2013)分析四位一体“卓越会计师”人才构造图,认为卓越会计师需要在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的基础上,培养的会计学生应具备适应性、应用型、高级型。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建校不久的本科院校院校,主要包括:民办本科高校、独立学院及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高校。新建本科院校在培养会计人才中也适应当代需求,以“卓越会计人才”为目标,高质量培养会计人才。
二、新建本科院校会计人才质量培养现状
(一)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主动性差
一般来说,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学生比一本、二本院校的学生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基础知识普遍不好,学生没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爱记笔记,不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及时复习的习惯,理解能力不强。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优点是兴趣广泛,积极参加各项社团活动,。
(二)师资队伍“哑铃”结构,学历、职称及年龄结构不合理
新建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呈现“哑铃”结构,两头重,中间轻。一头是30岁以下的专任青年教师,是刚从学校毕业的研究生或本科生,年龄与职称低。尽管工作热情高,但实践教学经验比较差,青年教师的流动性比较大,对教学改革非常不利。另一头是全职聘请的普通高校退休老教授,一般是55岁以上,教学经验丰富,工作的精力与激情减退。中间部分是其他高校的兼职教师,这类教师大都是年富力强,但责任感不强,不能全心投入。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内容单一
新建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一般是大一是公共基础课,大二是专业课程,“卓越会计人才”能力培养相关课程较少。有些高校为了节省教育经费,经常合班上课,降低了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知识接受与能力培养。新建本科院校会计学实践教学因为师资力量及教学实验基地等问题,教学实践内容设置比较单一,实验内容较为简单,实践教学内容从广度和深度上都不能满足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一般是记账凭证、编制会计报表等,涉税业务、涉及审计实践的内容不够全面,有的综合训练实验没有。在实验实训教学中,把与实际业务相差较远的实习资料交给学生,让学生按照教材上所给资料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并且指定时间内完成,造成接受慢的学生存在抄袭现象况。此外,部分会计学专业学生电脑操作不熟练。
(四)教学方式和方法单一
尽管新建本科院校近些年教学设备上基本上已经普及多媒体,实现授课方式也以多媒体为主,但教学方式和方法过于单一,造成部分学生只想着课下拷课件,课堂上或者不来上课,或者不认真听讲。由于会计理论知识比较枯燥,教学方式和方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三、新建本科院校“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
新建本科院校在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师资力量基础上,如何培养“卓越会计人才”是一个难度很大问题。但是新建本科院校的会计教育也应以培养“卓越会计人才”为培养目标导向,建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培养“卓越会计人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精通财会业务、熟悉会计市场规则,掌握金融、法律、内部控制、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具备执业资质和职业胜任能力,能参与战略经营和管理决策、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解决复杂经济问题的能力。
(一)采用多种措施培养师资队伍
为了保障卓越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新建本科院校可运用教学研讨、企业挂职、学位进修等多种措施培养师资队伍。第一,加强指导新教师。对于新进青年教师,指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对专业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专业课程中出现的新趋势等进行教学研讨,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第二,鼓励教师企业挂职,提高实践能力。新建本科院校应当拿出适度经费,鼓励教师到相关专业实践单位和部门进行挂职,积极参与会计专业实践活动,为企业和政府解决实际问题。第三,短期培训和学位进修。针对青年教师较多,新建本科院校要有计划进行短期培训,提高教学水平。鼓励有志向青年教师向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进修,攻读更高一级学历学位,提高会计理论知识修养。
(二)合理设置“卓越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实现矩阵,建设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体系
一是科学设立会计课程体系,建立能力实现必修课课程名称(见表1),培养各种会计能力。“卓越会计人才”需具有良好的会计岗位工作能力、会计实验技能、创新开发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就能握行业发展趋势、解决复杂经济问题。
二是建设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体系。在深层次理解卓越会计人才的基础上,开发基于卓越会计人才的精品课程和教材,根据卓越会计人才能力知识结构的要求,重视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将基础课程教材、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实验课教材、实践课教材、专业课程教材等全方位配套建设。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电子教案的配套建设,形成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体系。
(三)改革现有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第一,实现由单一传统教学模式向多元现代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过去主要以传统的“讲-听-读-记-练”教学模式为主,要转变为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如问题调研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教学模式等,更好地满足卓越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培养导向的教学需要。第二,采用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多种教学方法。教师们要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辩论)、大型作业和专题调研等教学方法,注重发挥老师在课堂上的话题提出、问题导入、氛围维护、方向把控等方面的作用,特别是注重利用假设的问题场景来提升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参与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构建“卓越会计人才”学科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推动现代会计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践基地拓展
新建本科院校要全面培养“卓越会计人才”,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全面训练“卓越会计人才”所需要的基本技能。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会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该如下(见图1):
财务会计专题实验主要是在《中级财务会计专题实验》、《成本会计专题实验》、《税法专题实验》等课程后分别进行的实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结束进行固定资产的核算、租赁业务投资业务、合并报表业务等实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分步法成本核算、品种法成本核算、标准成本核算等;纳税会计实验主要包括税务登记和一般纳税人认定、消费税申报、营业税申报、个人所得税申报和其他小税种申报等。审计实验主要训练学生掌握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了解审计实务工作的基本要求。
新建本科院校尽管经费来源不是很充足,但也应该推动现代会计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践基地拓展,引入企业资源,形成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进一步使教师理论联系实践,建立了一批实习、实践基地,对接了相当数量的对口单位。
(五)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和公平合理的学生成绩考评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主体的积极作用,做到“教师乐教”,制定系列教学激励与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建立测试学生能力为导向的公平合理的学生成绩考评机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性质,课程教学目的、能力培养要求等,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评形式,如大型作业、小组讨论、期末成绩、小组作业、案例分析、专题调研等。
摘要:培养“卓越会计人才”是时代需要,新建本科院校尽管资源相对困难,但其会计学院培养会计人才也应以“卓越会计人才”为目标。本文通过分析新建本科院校特点,提出培养“卓越会计人才”的保障机制:采用多种措施培养师资队伍、合理设置“卓越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实现矩阵、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构建立体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等。
关键词:卓越会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吴玉娟:《民办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研究——以河南省为例》,《财会通讯》2013年第2期。
[2]李中、刘卫柏:《高校会计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财会通讯》2012年第16期。
卓越院校 篇5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卓越会计师;培养目标;能力框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8-0069-02
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和多元化经营趋势使企业经营不确定性日益增大,会计师的职能也从传统的业务处理与控制向企业决策支持转化,成为公司战略的制定者和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者。如何适应新竞争趋势下会计师职能的变化,培养出具备各方面杰出能力和实现全新角色定位的会计师,是目前高等院校财会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挑战。卓越会计师培养计划的提出正是高等院校响应教育部卓越人才计划的要求,创新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努力适应复杂的社会经济需求和企业决策支持需要,提高财会人才职业能力的重大举措。
目前,我国理工科院校普遍开设了财会本科专业,在办学实力、科研能力、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等方面与综合性大学和财经大学相比,确实存在一定差距。卓越会计师培养计划的实施,是我国理工科院校依托已有的理工科专业优势,培养造就创新意识强、适应企业国际化和多元化发展需要、通晓国际会计准则,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优秀会计师的重要契机。
本文以我国理工科院校财会专业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企业国际化和多元化竞争趋势下卓越会计师培养的目标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卓越会计师的能力框架。
一、理工科院校卓越会计师的培养目标定位
(一)卓越会计师应具备的素质
卓越会计师是指按照教育部卓越人才计划的目标和要求,以国际职业会计人才的能力标准为指导,能够适应全球人才市场需要的职业会计人才[1]。职业会计人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事业单位内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另一类是接受外部利益集团的委托从事审计的人员,主要指注册审计师。本文所讨论的卓越会计师主要为第一类会计人才。新的竞争形势下,卓越会计师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高尚的职业道德。企业间竞争程度的加剧,决定了会计信息在企业决策中的重要地位。为管理层提供真实、公允、及时的会计信息是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使命。只有具备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才能杜绝会计数据的人为失真和泄漏,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可靠性,为企业管理决策的正确和快速奠定基础。
2.优秀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判断能力。我国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会计职业固有的知识性和专业性,为会计人才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会计专业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不仅包括与会计职业密切相关的素养,还包括与其他职业相关的素养,即方法素养和社会素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学识、经验、能力和道德水平的综合反映,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优秀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良好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动力
源。作为企业管理决策的核心人物,卓越会计师更应该具备创新意识,改变环境,创造机会。通过对决策信息的整合和创造,形成适应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和策略,从而帮助企业拥有竞争优势,适应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实现财富的增加。
(二)理工科院校卓越会计师的培养目标
基于卓越会计师的内涵,理工科院校会计人才的培养应该根植于强大的理工学科基础,依托工程、科学与数学相关专业的巨大优势,通过将会计学科建设在理工科的方法和基础上, 促进不同学科的不断渗透、交叉和融合,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
理工科院校卓越会计师的培养目标是面向企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分发挥学生个性,依托理工科院校所具有的理工科专业优势,着力培养造就创新意识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通晓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掌握较为系统的会计理论和实践知识,适应多变的经济社会需求,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竞争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理工科院校卓越会计师能力框架的构建
对应于理工科院校卓越会计师的培养目标,其能力框架的构成体现为职业道德能力、专业技能、职业判断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集成。职业道德能力是会计师的灵魂,是能力框架得以稳固的保障;专业技能是卓越会计师能力框架的核心,没有专业技能,职业判断能力就无从谈起;职业判断能力是专业技能的实践,是会计师能力差异的最主要表现;创新能力是新竞争形势下卓越会计师职业能力的升华,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
(一)职业道德能力
对卓越会计师职业道德能力的要求可以参考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对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的要求和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我国财政部制定的会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表现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职业操守和诚信的品质。具体体现为以下8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2]。(1)爱岗敬业。热爱会计工作,安心本职岗位,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2)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执业谨慎,信誉至上,不为利益所诱惑,不弄虚作假,不泄露秘密。(3)廉洁自律。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4)客观公正。态度端正,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独立性。(5)坚持准则。熟悉准则,遵循准则,坚持准则。(6)提高技能。勤学苦练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7)参与管理。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熟悉服务对象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8)强化服务。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二)专业技能
卓越会计师的专业技能是指会计师从事会计职业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并在会计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专业能力的综合,是卓越会计师职业的核心要素。卓越会计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体现为战略规划、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决策支持、公司绩效测量、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税收筹划等9个方面[3-5]。(1)战略规划。制定详尽的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推动战略实施。(2)公司治理。熟悉企业的治理模式和治理结构。(3)风险管理。识别与评估运营流程每一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并进行控制。(4)决策支持。为企业的重组、并购,新项目开发提供全方位决策支持。(5)公司绩效测量。通过对责任单元的作业绩效进行量化考评。(6)财务报告。编制定期和临时财务报告,建立必要的财务报告工作程序。(7)内部控制。对企业管理活动、业务流程设计控制政策与程序,确保资产安全、经营规范。(8)财务管理。制定公司重大投资方案,编制和执行全面预算、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订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有效地使用资金。(9)税收筹划。按税法要求编报税表,进行有效的税务筹划,随时应对重估、异议和诉讼。
(三)职业判断能力
卓越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是指基于其职业道德能力和专业技能基础上,在真实工作环境下按照既定标准实现其职责的能力。卓越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主要体现为管理变革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对企业和商业的理解能力以及抗压能力5个方面。(1)管理变革能力。通过制订周密的计划,重组财务流程以适应企业战略与经营活动的变革。(2)问题解决能力。企业变革中涌现的新问题带要及时、有效解决。(3)沟通协调能力。与治理层和其他部门、客户、政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沟通。(4)理解能力。对企业现状和商业机会具有很好地理解能力,为企业发展寻找新的突破。(5)抗压能力。应对企业变革和新战略执行压力的能力。
(四)创新能力
针对灵活多变的管理环境,塑造更具创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的新型“管理型”会计人才是我国高等院校卓越会计师培养的重要任务。卓越会计师的创新能力具体体现为终身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创新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1)终身学习能力。很强的学习能力,善于学习,随时更新知识,保持精湛的专业技能。(2)创新实践能力。善于发现新现象,提出新概念和新理论,制订新计划,设计新方案。(3)创新认知能力。敏锐的洞察力,自我发展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4)创新思维能力。超越现实障碍的思维能力,对问题全新而独特解决方法的思维能力。
理工科院校卓越会计师的培养,应该根植于理工科专业背景,培养面向企业和特定行业的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优秀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判断能力,同时拥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会计人才。其能力框架的构成体现为职业道德能力、专业技能、职业判断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集成。
新的竞争形势下,卓越会计师将发挥自己的卓越才能,在企业变革、战略制定、财务管理等方面充当主力军,使企业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竞争环境中处于有利地位。卓越会计师将担当大任,逐步成长为公司的设计师,在为企业创造财富的同时,成就自身的卓越。
参考文献:
[1][3]王庆石等.本科层次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标准研究与设计[J].教育研究,2013,(1).
[2][4]吴苏妍.加拿大注册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框架简介[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3).
[5]谢志明,徐金昌,成霞.卓越会计师角色定位与能力框架探讨[J].时代经贸,2011,(10).
收稿日期:2013-12-14
作者简介:敖慧(1969—),女,江西新余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企业财务理论与方法研究。
基金项目: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校级教研项目“理工科院校卓越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12006)
卓越院校 篇6
关键词:卓越计划,会计人才,内涵
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已经实施几年, 卓越计划的实施也从工程师领域扩展到法律、教师、金融等领域。不少高校已开始在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卓越人才计划”。由于各学校所处的层次和区域不同, 学生未来就业服务对象也会不同, 因而各学校在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内涵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为了对高校本科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内涵达成一个总体认识, 本文特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内涵
教育部提出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有四大核心内涵, 即职业标准、应用性、创新性和校企 (行) 共育。这四个内涵要素反映在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即学生具有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卓越会计人才培养计划的目标和结果。会计职业标准是衡量会计专业学生是否具有卓越会计师能力的尺度, 也是构建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和应用能力知识体系的依据, 它是由行业来设计的。而校企 (行) 共育是依据会计职业标准实现培养应用性、创新性会计人才这一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应遵循校企 (行) 共育模式, 按照会计职业标准要求构建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和应用能力知识体系, 设计对应的课程和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获得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根据各高校授予的最高学位层次来划分, 我国普通高校可以分为授予博士学位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大学、本科大学/学院及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四类, 这四类大学的大部分都设有会计学专业, 都承担培养卓越会计人才的重任, 但是由于学校所处的层次和区域不同, 其对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内涵的理解和实施路径的选择就会出现一定的差异。作为只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地方应用型高校, 由于自身办学实力和所处区域不具有明显优势, 因而特别需要挖掘自身的潜力, 紧密结合所在区域经济发展、行业企业条件、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等, 研究符合该类学生就业主体要求的会计职业标准内涵, 研究符合这一职业标准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内涵, 研究与相关行业的企业建立共同培育机制的问题。
二、应用型本科卓越会计人才培养职业标准的内涵
到目前为止, 我国除了有一个统一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标准外, 还没有制定出会计职业标准, 也没有制定出会计人才教育标准。2010年9月, 财政部发布《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 提出的会计人才发展战略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素质较高、富于创新、乐于奉献的会计人才队伍, 确立我国会计人才竞争优势, 建设国际一流的会计人才队伍, 为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会计人才基础。该发展规划将应用型高级会计学科建设作为会计人才建设的重大工程。为此, 会计人才队伍建设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需求, 加大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 以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为导向, 促进会计学研究生教育逐步向以应用型专业学位教育为主转变。这一重大建设工程落脚点虽在硕士层面, 但也为本科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思路。不过, 由于该规划过于原则, 没有详细的操作标准, 因而仍不能作为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可依据的职业标准。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早在2004年制定了《职业会计师国际教育标准》 (简称“教育标准”) , 就职业会计教育计划的准入条件、职业会计教育计划的内容、职业技能、职业价值、道德与态度、实务经验要求和专业能力和胜任能力的评估六个方面做出了详尽的规范。我国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考核标准及会计人员的教育知识体系基本上是按国际教育标准设计的, 但无论是会计的教学还是会计工作考核都没有能够真正按照该教育标准内涵要求实施。因此在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上, 有必要再研究教育标准的内涵。表1是根据该教育标准整理出的职业会计师学习和发展需求的四大模块的基本内涵, 以及我国本科会计学专业一般对应开设的课程。
该教育标准的职业会计教育计划内容模块中不仅列出了职业会计师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而且列出了可能拓展的知识细目。在教育方法方面, 教育标准中更为推崇使用案例教学来模拟工作场地、实习环境、小组学习、自主学习、雇主参与实际经验培育等学习方法。这些方法更有利于提高会计职业技能和帮助学生获取实际经验, 以提高其专业能力和任务胜任能力。同时, 教育标准中还明确了专业能力和任务胜任能力的评估标准和方法。教育标准中构建了一个理论知识、能力结构、实际经验获得和专业能力及任务胜任能力评价的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和实际可操作性的标准教育体系。前文分析的卓越会计人才内涵的应用性、创新性、校企 (行) 共育都能够从教育标准中找到对应的教育方法。
地方应用型高校会计学本科教育内容原则上应参照教育标准中的职业会计教育计划的内容、职业技能、职业价值、道德与态度、实务经验要求和专业能力及胜任能力评估等五个方面, 来构建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当然, 在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设计上, 应结合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际情况, 可适当降低要求, 而在职业技能和实务经验内涵的要求上应主要满足中小企业各会计岗位和一般会计主管职责的需要, 而在校企 (行) 共育机制的建立方面应寻找当地典型的中小企业作为学生的培训基地和学校的合作伙伴。
三、应用型本科卓越会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的内涵
从课程设置表可以看出, 我们的本科会计学专业所开设的理论课程已基本上涵盖了教育标准中的内容, 在培养职业技能、职业价值、道德与态度、实务经验这三个方面, 主要是以模块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社团活动形式展开教育。虽然这些课程开设应该能够满足职业会计师应用性和创新性能力的培养, 但是用人单位还是很难找到有职业胜任能力和发展能力的会计应用型人才, 供需矛盾不是表现在“量”的方面, 而是表现在“质”的方面。这需要反思我们培养模式核心内容之一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
1.学科供给导向课程设计方式不能忽视不同商业模式下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需求。
随着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不管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 会计学本科教学的内容都以学科供给为导向 (杨政, 2012) , 按照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要求的知识结构来设计课程。如, 各学校的专业主干课程必定是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六门课程;而财务会计课程从中级到高级均涵盖了企业基本会计准则和38个具体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按这个课程设计而进行教学的结果是, 学生往往只会生搬硬套地做会计分录, 而综合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尤其是围绕会计准则开展的本科教学, 对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基于业务流程的核算与管理能力的教学不够重视。这种规则导向的课程设计虽能培养学生的核算能力, 却无法培养学生应对复杂多变的不同企业业务流程的管理决策能力和控制能力。在教学方法上, 教师占绝对的主导地位, 被动填鸭式教学充斥课堂, 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 也就无法形成自我学习的习惯。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课程设计需要克服上述弊病, 选择一些特殊的、较难的中小企业较少出现的业务内容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 而在财务报表分析、投资学、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等课程设计上切忌采取讲授式的教学方法, 应适当压缩理论教学课时, 将案例教学课时增加到整体课时半数以上, 并作为对该类课程任课教师考核教学质量的一个指标。要研究基于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会计的教学内容, 结合所在区域不同类型典型企业的业务流程设计成本管理会计的教学内容, 搜集包括成本管理、预算管理、内部控制、资金集中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运用等成功案例, 编写出适合教学的案例库校本教材并采用案例教学法, 促使学生在感知到的工作情境中学习管理和决策等相关知识, 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增加工作经验。这样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才能体现本校卓越会计人才的办法特色, 增强学生在地方就业的吸引力。
2.校内模拟实训要特别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校内模拟实习是目前应用型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实训方式, 主要有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课程、财务管理模拟课程、审计模拟实训课程等, 且绝大多数学校都购置了相应的实训软件, 实现了网络化的实训方式。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 这种实训更多地集中在会计核算能力的训练上, 财务预决策模拟实训较弱, 管理会计的模拟实训基本没有, 购置的实训软件后续案例更新不足, 教师在实训软件的案例设计方面缺乏积极性, 导致模拟实训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获取实际经验方面收效甚微。
校内模拟实训是学校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补充形式, 在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机制下, 适当增加模拟实训的课时, 将模拟实训分为集中模块实训和课程化技能实训两种类型。集中模块实训可以实施小学期制, 在小学期的实训周集中进行综合模拟实训, 如手工核算技能实训、会计信息系统综合实训、财务决策及团队合作综合训练等。而课程化技能训练课程可单独设置并与相关理论课程同步, 以专题训练方式同步开设对应课程的技能训练课程, 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自行设计专题, 如财务会计中的某企业对外长期股权投资问题、企业并购问题、财务管理中项目投资的财务可行性分析问题、管理会计中的全面预算问题、成本会计中的不同类型制造业成本核算方法问题、税法中的所得税汇算清缴问题、经济法中的票据风险防范问题等等。
这些技能训练课程的内容一定要统筹安排, 紧紧围绕卓越会计人才的能力结构来安排, 并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在卓越会计人才的小班级建制下, 课程授课要采用小组讨论式, 教师只是给予引导, 各组完成情况采取答辩方式来考核。
3.积极创造条件, 使综合类活动课程成为应用性和创新性能力培养的孵化器。
综合类活动课程是指会计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学生社团活动等。
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是大学四年级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必修学分, 它占总学分的10%~15%, 占比相对较高。毕业实习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了机会, 为培养职业会计人才理论结合实际、深化专业知识创造了条件。而有效的毕业实习可以通过校企共建模式来实现, 关于校企共建模式的具体运作, 本文第四部分将专门讨论。
毕业论文可以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搜集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提高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但目前大多数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不再踏实地进行社会调查, 不再细心地进行数据信息搜集整理, 不再认真有逻辑性地进行文献综述, 不再潜心思考和总结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 只做复制粘贴的高手。这样的论文必然抄袭率较高, 创新性不足。加之教师指导学生人数太多, 学生论文的考核环节如论文答辩往往流于形式。
实践证明, 卓越人才培养机制有两个明显的优势:一方面需要导师进行论文辅导的人数可以减少, 另一方面参与卓越计划的辅导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也会增强。这就为教师提高辅导的论文质量提供了可能。同时, 可以鼓励会计学专业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应该更多地采用毕业设计的形式, 选择一个真实背景的企业, 找到一个或多个诸如会计政策选择、成本控制、资金集中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税务应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分析问题发生的背景及原因, 设计问题解决的方式, 在问题阐述中强调可行性和与相关部门及人员的沟通途径。这样的毕业设计比撰写一篇学术论文更能激发学生的应用性和创新性。
从实际情况看, 应用型本科学校教师科研能力一般不强, 高层次有深度的研究课题较少, 为企业提供有效服务的机会较少, 因而学生参与老师科研的机会也很少, 学生通常找不到可依托的科研项目进行专业的调查和社会活动。校内活动大多数为一些文体活动, 校外的社会活动大多数是进入福利院等一些社区机构进行服务慰问。这类社团活动对专业的实际经验获取和专业的研究能力培养作用不明显, 大学生的创业大赛项目只有极少部分利用会计专业学生的工作, 且更多的是形而上学的东西, 对学生起不到实际的启发作用。
在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机制下, 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会计学专业学生的社团活动应该进行系统规划设计, 应设计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社团活动, 如赴厂矿、乡村调查, 参与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要求参与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专业课教师每年承担一项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 实行学生自由和竞争相结合的方式选择指导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教师出题目、控过程、评结果, 学生调查、研究、总结、答辩。学生通过考核获取指定学分, 参加卓越计划的学生每人必须至少修完一项该类学分。
4.国际化课程设计不能好大求洋。
国际化能力培养已经成为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高校纷纷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做法来培养会计人才的国际化能力。条件较好的院校多年前就开始引入ACCA、CGA等职业资格证书认证考试, 并将认证课程嵌入本科学历教育中, 同时这类高校定期举办一些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聘请国外的知名学者来学校讲学, 或作学术讲座。还有一些院校采用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的方式, 用“2+2”或“3+1”模式来共同培养具有国际学术背景的会计职业学生。
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 无疑都为拓宽学生的国际会计视野、增强学生跨国交流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不过, 这种教学方式的负效应也不可忽视, 学生花更多时间应付ACCA、CGA的双语课程学习, 学习任务繁重, 没有太多时间去获得会计职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实际经验。在高校应用型学生的学习能力较低的情况下, 引入此类考证式教学方式以及“2+2”或“3+1”的国内外高校共同培养模式来实现卓越会计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 实践证明其产生的正面效应远低于负面效应, 这与培养卓越会计人才专业应用能力的初衷背道而驰。
应用型高校卓越会计人才国际化切忌简单地采用上述模式, 应采取一些切合实际的做法。 (1) 鼓励年轻教师设计专业类双语课程, 提高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授课时数。 (2) 邀请我国与海外交往密切的特殊地区香港、台湾高校的一些知名学者来校讲学, 或送学生到此类地区高校做短期学习交流, 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并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3) 搜集所在地区有国际业务或境外投资或外商投资企业的国际贸易、境外投资、进出口税收、外汇兑换、涉外司法等典型业务, 设计情境式案例, 或直接聘请该类企业的财务总监入校讲学, 以增强学生对国际交流中的专业认知能力。
四、应用型本科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校企 (行) 共育机制的内涵
国际教育标准中指出, 只有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实务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培养出有能力的职业会计师。为了使实务经验计划有效, 职业组织或监管机构、实习生、督导者和雇主四主体有必要进行合作。这里所指的四主体合作, 从我国的实际来看就是指行业主管部门 (财政部门) 、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合作, 通过四方合作来达到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实际经验的目的。而四方合作的核心是建立校企 (行) 共育机制。林健 (2012) 在《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一文中详尽地论述了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和环节、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机制的建立、校企合作教育需要的政策法规支持等方面内容, 这对所有类型卓越人才的培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也为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建立校企 (行) 共育机制给出了明确的方向。笔者认为, 为充分发挥校企 (行) 合作机制四主体的作用, 关键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 重视政府的作用
我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国有企业将承接大学生的毕业实习工作作为必要任务来完成, 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进程中, 有些企业逐渐失去了为学校提供实训场所的积极性, 在会计专业学生实习岗位的提供上尤其明显。为此, 财政部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中提出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十六条政策措施, 其中一条就是推动会计行业产学研战略联盟, 而校企 (行) 合作培养模式是实现产学研战略联盟的一条有效途径。会计行业主管的财政部门提出这一重要措施非常有利于卓越会计人才培养中的校企 (行) 共育机制的建立。但是,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以逐利为主要目的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往往因觉悟不高而大打折扣, 不能圆满完成与高校的共建任务。因此, 政府应出面多做工作, 出台相关政策, 鼓励校企 (行) 共育机制的建立。
一是政府要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对企业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 比如高新技术企业评定中可以将每年必须为高校提供多少人次及多种实习岗位作为一项考核指标。二是政府要在税收政策方面对那些为高校提供实习岗位的企业予以优惠照顾, 如免收地方职工教育基金、所得税加成抵扣等。三是财政部门可以设立专项经费, 直接补贴那些参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企业, 而企业必须保证该经费用于指定用途并提供可核性凭证。四是在高级会计师的职称评审中增加评价指导大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成果性材料的环节, 使企业和在职会计师都能将参与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作为一种自觉和主动行为。
(二) 重视校企共同作用
1.寻找类型多样合适的合作企业。
地方应用型高校受所处区域限制, 无法寻找到大型或具有国际背景的企业进行合作培养, 因而应结合所在区域的行业或企业集群特征选择合作企业。比如纺织服装业集群、汽车整车制造及零配件生产集群、化工生产集群等, 在这些集群企业中寻找一些规模相对较大管理规范的核心企业、有进出口贸易或有境外投资的企业为合作伙伴, 再增加一些服务业如大型酒店业、连锁百货业、物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等。尽量能够涵盖各种业务流程类型, 为提高学生多流程业务核算和管理能力提供培训平台。
2.校企要建立有效可行的合作模式。
林健 (2012) 将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分为系统全面的合作模式、模块化的合作模式、基于项目的合作模式等八种, 就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来看, 更为合适和可行的是模块化合作模式。学校将提升学生职业经验的培训内容分为各种模块, 如某典型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模块、集团企业的资金集中控制模块、全面预算管理模块、酒店业及百货业等服务业企业的会计核算模块、进出口业务核算模块、内部控制模块、纳税应对模块等等。学校在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时就应明确双方共同培养的模块内容, 与企业一起研究该模块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培养方案、培养周期、考核方式, 形成一个提供工作情境的实施细则。学生根据培训周期的长短, 在多模块的培训计划中必选两个及以上培训模块,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该模块的训练, 考核合格后再转入下一模块训练。
3.校企共同培训师资队伍。
校方应指定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均很丰富的资深教授作为卓越人才培养师资库中的首席指导教师, 要求指导教师亲力亲为, 在与企业合作中制定全程培养规划, 且对合作企业有全方位的了解, 能够为企业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同时要求年轻教师主动参与合作培养计划, 定期输送年轻教师到合作企业中去挂职锻炼, 以增强他们的会计职业经验。
学校也可以为企业会计人员提供后续教育, 以提升其理论水平。企业方面应指派财务总监作为合作培训项目的直接负责人, 负责指导制定全程培养规划, 并要求财会岗位中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理论素质的会计人员 (业务员) 担任指导教师, 不仅能指导学生实习情境中的工作, 而且能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
4.校企共同建立督导制度。
一是建立校企共同管理委员会, 学校要设立专职人员来负责校企合作的各项行政事务, 包括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实习材料的收集整理、实习成绩的管理等。二是建立学生实习记录制度, 学生实习过程中要有日或周记录, 月报告, 校企双方指导教师都应在实习日记及报告上签署意见, 评价进程效果。三是指导教师必须全程关注学生的实习进程和效果情况, 特别是校内指导教师要与校外指导教师保持沟通, 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 对学生工作中遇到的职业难题共同予以化解。四是成立答辩委员会, 对学生完成的实习报告给予答辩通过, 由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给予评分。
(三)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作用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 激发学生的应变力和创造力。而让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变为一项自觉有效行为, 需要校企合作方的共同努力。卓越教育是精英教育, 在会计学专业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建立竞争和淘汰机制来选拔那些具有良好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进入卓越培养计划中。卓越计划的实施可从大学二年级开始, 学生经过大学一年的学习过程, 逐步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的习惯, 学校通过文化水平测试、学生良好生活习惯考查、社团活动参与程度评价等全方位考查学生一年表现, 给出定量和定性评价, 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卓越会计人才培养计划。
为激发学生的自主性, 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在指导教师、实训模块及实训企业的选择方面也要建立竞争机制, 学生只有通过展示自己区别于他人的特殊能力, 才能获得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的指导和进入条件较好的大企业实习。同时, 在卓越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建立淘汰机制, 规定在理论学习和模块实训考核中有几次以上不合格的学生将不再参与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计划。对于参与并全程合格的学生, 教育部门要发放专业证书, 并使之有机会被推荐进入更好的就业单位。这种竞争、淘汰和肯定成果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机制, 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因为这有利于学生养成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的习惯, 培养他们的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出台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 2011-01-08
[2] .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会计研究, 2010;10
[3]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职业会计师国际教育标准1~
卓越院校 篇7
目前, 我国理工科院校普遍开设了财会本科专业, 在办学实力、科研能力、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等方面与综合性大学和财经大学相比, 确实存在一定差距。卓越会计师培养计划的实施, 是我国理工科院校依托已有的理工科专业优势, 培养造就创新意识强、适应企业国际化和多元化发展需要、通晓国际会计准则, 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优秀会计师的重要契机。
本文以我国理工科院校财会专业为研究对象, 探讨在企业国际化和多元化竞争趋势下卓越会计师培养的目标定位,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卓越会计师的能力框架。
一、理工科院校卓越会计师的培养目标定位
(一) 卓越会计师应具备的素质
卓越会计师是指按照教育部卓越人才计划的目标和要求, 以国际职业会计人才的能力标准为指导, 能够适应全球人才市场需要的职业会计人才[1]。职业会计人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事业单位内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另一类是接受外部利益集团的委托从事审计的人员, 主要指注册审计师。本文所讨论的卓越会计师主要为第一类会计人才。新的竞争形势下, 卓越会计师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高尚的职业道德。企业间竞争程度的加剧, 决定了会计信息在企业决策中的重要地位。为管理层提供真实、公允、及时的会计信息是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使命。只有具备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 才能杜绝会计数据的人为失真和泄漏, 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可靠性, 为企业管理决策的正确和快速奠定基础。
2.优秀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判断能力。我国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 会计职业固有的知识性和专业性, 为会计人才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会计专业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 不仅包括与会计职业密切相关的素养, 还包括与其他职业相关的素养, 即方法素养和社会素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学识、经验、能力和道德水平的综合反映, 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优秀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 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良好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动力源。作为企业管理决策的核心人物, 卓越会计师更应该具备创新意识, 改变环境, 创造机会。通过对决策信息的整合和创造, 形成适应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和策略, 从而帮助企业拥有竞争优势, 适应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 实现财富的增加。
(二) 理工科院校卓越会计师的培养目标
基于卓越会计师的内涵, 理工科院校会计人才的培养应该根植于强大的理工学科基础, 依托工程、科学与数学相关专业的巨大优势, 通过将会计学科建设在理工科的方法和基础上, 促进不同学科的不断渗透、交叉和融合, 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
理工科院校卓越会计师的培养目标是面向企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充分发挥学生个性, 依托理工科院校所具有的理工科专业优势, 着力培养造就创新意识强, 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通晓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 掌握较为系统的会计理论和实践知识, 适应多变的经济社会需求, 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竞争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理工科院校卓越会计师能力框架的构建
对应于理工科院校卓越会计师的培养目标, 其能力框架的构成体现为职业道德能力、专业技能、职业判断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集成。职业道德能力是会计师的灵魂, 是能力框架得以稳固的保障;专业技能是卓越会计师能力框架的核心, 没有专业技能, 职业判断能力就无从谈起;职业判断能力是专业技能的实践, 是会计师能力差异的最主要表现;创新能力是新竞争形势下卓越会计师职业能力的升华, 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
(一) 职业道德能力
对卓越会计师职业道德能力的要求可以参考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对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的要求和相关研究成果, 以及我国财政部制定的会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表现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职业操守和诚信的品质。具体体现为以下8 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2]。 (1) 爱岗敬业。热爱会计工作, 安心本职岗位, 忠于职守, 尽心尽力, 尽职尽责。 (2) 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 说老实话, 办老实事, 执业谨慎, 信誉至上, 不为利益所诱惑, 不弄虚作假, 不泄露秘密。 (3) 廉洁自律。公私分明, 不贪不占, 遵纪守法, 清正廉洁。 (4) 客观公正。态度端正, 依法办事, 实事求是, 不偏不倚, 保持独立性。 (5) 坚持准则。熟悉准则, 遵循准则, 坚持准则。 (6) 提高技能。勤学苦练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 (7) 参与管理。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 熟悉服务对象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 (8) 强化服务。树立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 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二) 专业技能
卓越会计师的专业技能是指会计师从事会计职业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 并在会计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专业能力的综合, 是卓越会计师职业的核心要素。卓越会计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体现为战略规划、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决策支持、公司绩效测量、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税收筹划等9 个方面[3,4,5]。 (1) 战略规划。制定详尽的战略 (成本领先差异化) , 推动战略实施。 (2) 公司治理。熟悉企业的治理模式和治理结构。 (3) 风险管理。识别与评估运营流程每一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 并进行控制。 (4) 决策支持。为企业的重组、并购, 新项目开发提供全方位决策支持。 (5) 公司绩效测量。通过对责任单元的作业绩效进行量化考评。 (6) 财务报告。编制定期和临时财务报告, 建立必要的财务报告工作程序。 (7) 内部控制。对企业管理活动、业务流程设计控制政策与程序, 确保资产安全、经营规范。 (8) 财务管理。制定公司重大投资方案, 编制和执行全面预算、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订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 有效地使用资金。 (9) 税收筹划。按税法要求编报税表, 进行有效的税务筹划, 随时应对重估、异议和诉讼。
(三) 职业判断能力
卓越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是指基于其职业道德能力和专业技能基础上, 在真实工作环境下按照既定标准实现其职责的能力。卓越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主要体现为管理变革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对企业和商业的理解能力以及抗压能力5 个方面。 (1) 管理变革能力。通过制订周密的计划, 重组财务流程以适应企业战略与经营活动的变革。 (2) 问题解决能力。企业变革中涌现的新问题带要及时、有效解决。 (3) 沟通协调能力。与治理层和其他部门、客户、政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沟通。 (4) 理解能力。对企业现状和商业机会具有很好地理解能力, 为企业发展寻找新的突破。 (5) 抗压能力。应对企业变革和新战略执行压力的能力。
(四) 创新能力
针对灵活多变的管理环境, 塑造更具创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的新型“管理型”会计人才是我国高等院校卓越会计师培养的重要任务。卓越会计师的创新能力具体体现为终身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创新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1) 终身学习能力。很强的学习能力, 善于学习, 随时更新知识, 保持精湛的专业技能。 (2) 创新实践能力。善于发现新现象, 提出新概念和新理论, 制订新计划, 设计新方案。 (3) 创新认知能力。敏锐的洞察力, 自我发展分析能力, 知识迁移能力。 (4) 创新思维能力。超越现实障碍的思维能力, 对问题全新而独特解决方法的思维能力。
理工科院校卓越会计师的培养, 应该根植于理工科专业背景, 培养面向企业和特定行业的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优秀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判断能力, 同时拥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会计人才。其能力框架的构成体现为职业道德能力、专业技能、职业判断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集成。
新的竞争形势下, 卓越会计师将发挥自己的卓越才能, 在企业变革、战略制定、财务管理等方面充当主力军, 使企业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竞争环境中处于有利地位。卓越会计师将担当大任, 逐步成长为公司的设计师, 在为企业创造财富的同时, 成就自身的卓越。
参考文献
[1][3]王庆石等.本科层次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标准研究与设计[J].教育研究, 2013, (1) .
[2][4]吴苏妍.加拿大注册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框架简介[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7, (3) .
卓越院校 篇8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卓越工程师,素质,师资队伍
工程是运用科学原理、技术手段、实践经验,利用和改造自然,生产、开发对社会有用产品的实践活动的总称;任何工程都是工程师的艺术作品和全体工程人员的劳动成果。
工程师是利用自然科学来创造工程的人。历史上很多不朽的工程和伟大的发明,如:都江堰水利工程、埃及金字塔、蒸汽机等。我们往往只看到了他们的瑰丽,而作为一名卓越的工程师则更应该看到其设计的灵魂。一部精密的机械设备,一个高效的程序,一个复杂而又无懈可击的电路,这些都反映着一些工程师的思想和灵魂,有时你甚至会想到他们的生命已经融入到设计中。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在培养过程中所采取的某种能够稳定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框架和运行组织方式。
1 热爱祖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前提,其目标是教育工程师如何做人,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情操。新世纪的人才首先要有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的精神。其次要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从更高层次上要求,则应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以此为核心,从根本上扭转人生观与价值观上发生的偏差,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市场经济需要的合格人才这个中心,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及国情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前途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增强社会责任感。拥有“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品格。
2 拓展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
21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这个时代特征决定高等教育必须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高等学校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创造基地,也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场所。一个具有良好文化素质的专门人才,不管是学什么专业的,必须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深厚的文化底蕴,高雅的文化气质。
2.1 合理的知识结构
对于即将担任国家建设的卓越工程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是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和人才成长的基础。他们将从事的岗位要求适时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以达到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当今社会发展和职业的具体要求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拓展所学到的知识,有所创造,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因此,卓越工程师在校期间应打下宽厚、扎实、系统、严谨的知识基础及专业技能功底,才能适应工作性质的变动及职业结构调整的变化。
2.2 掌握一技之长
掌握一技之长等于获取竞争特殊专业岗位的入场券。卓越工程师毕业后将从事专业方面工作,通过在设计、开发、生产、设备、工艺、系统、基建、操作或维修产品、代理服务等领域的实践,能用科学方法和观点,使用现有的技术、工具或新兴技术,发现、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在本职工作中能够参与工程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或能够提出、审查、选择为完成工程任务所需的工艺、步骤和方法,能够实施设计解决方案;能够参与相关评价,具有判断力和创意,提出专业的独立技术见解。
2.3 丰富的课外知识
现代社会,需要卓越工程师具有一定社会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和人文知识为适应社会岗位的全方位要求奠定基础。因此,卓越工程师应利用专业学习的空余时间多读一些社会管理方面的书籍,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从而提高竞争力。如: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利用寒暑假到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调查,勤工俭学等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和竞争能力。适时储备新信息、新知识,为拓展就业空间创造条件。
2.4 开拓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源,一个重大的科技创新甚至能带动整个世界的迅猛发展。因此,要加强学生创新素质的教育,改变目前的教育观念,用已积累的知识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在头脑中创造出新的思维,提出新的见解和做出新选择的能力。因此,一个卓越工程师在宝贵的在校时间里应在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延展,关注现代科技发展前沿信息、关注新行业发展动态、涉猎现代科学书籍,使自己具有专业眼光、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思维方法,紧跟国际科技发展的步伐,为自己的择业拓展广阔的空间。
3 建设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平台
卓越工程师既要求具备扎实深厚的知识素养,同时更要能运用深厚的专业知识去研究解决社会问题。从培养“卓越工程师”工程实践能力的目标出发,卓越工程师培养必须改变实践教学长久以来的附属地位,以强化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中心,建设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平台。
3.1 实验与实训并重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
1)工程化实验室建设。
组织教师通过结合专业实验室建设,选购及自行设计与企业主流生产设备相近的机电设备,搭建模拟工程实际的实践操作系统。按照生产操作规程进行仿真模拟操作训练,再现生产过程。“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积极与企业、行业共建实验室和研发中心。
2)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工程训练中心”,营造工程化的模拟教学与训练环境。为学生提供数控装备的操作、维护、维修以及编制复杂模具成型工艺流程的数控加工基本素质训练的平台。
3.2 实习基地与产学研基地并重的校外实践教学平台
校外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是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走出校门,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保障。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构建校外实践教学环境。在增加实习基地数量,实现外延扩展的同时,加强实习基地内涵建设,切实提高实习教学效果。实现由“参观型”向“顶岗型”、“准员工型”的转变。
3.3 校企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
培养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毕业设计往往闭门造车,不能联系工程、生产实际的局限,鼓励教师与各行业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通过校企联合指导课题,真题真做,增强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工程环境。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请教企业中有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老师傅,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学校教师也无法传授的一些实践经验。
4 建设一支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为满足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需要,离不开有行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的工作经历绝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对企业的工作流程和运作模式了解甚少。学校制定了许多有利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人事制度,送教师到相关的企业及产学研基地锻炼,使他们能参加相关应用技能的培训。鼓励教师积极转换从理论到理论,书本到书本的角色,适应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另外,学校与企业共建双师队伍,吸引企业优秀人才加入师资队伍。 将具有一定工程背景的优秀人才请进学校以充实专任教师队伍;将具有一定工程实践经验和学术造诣的企业界优秀人才请进学校以充实兼职教师队伍;将无工程背景的青年教师送到企业、行业进行锻炼。同时还定期组织安排具有一定工程背景的教师到企业、行业中去加强新的工程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5 结束语
卓越工程师不仅需要面临学习压力和学业的竟争,还需要面临就业等方面的挑战,所以应把各种基本素质教育融合起来,使培养的卓越工程师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和正确引导校园科技文体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既加深理论知识、锻炼实际能力,又丰富和发展了个性,为素质教育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培养提高他们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素质。这样才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章跃,朱永江.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及其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7-9.
[2]汤以范.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实践教学平台建设[J].人力资源管理,2010(3):126-127.
[3]周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8):170-171.
[4]熊志卿.工程技术型本科教育定位的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7(2):57-60.
[5]臧大进,刘增良,贡照天.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09(10):50-53.
[6]宋继忠,喻子敬.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97~99.
[7]李全顺.谈创新教育及创新能力的培养[J].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7):90-92.
卓越院校 篇9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 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了国际高教界普遍认可的理念, 该理念是未来教育界的发展趋势。我国各高校也顺应时势相继在实践教学方面做出了很多改革探索, 政府还于2010 年启动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该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的重大改革项目。因此, 应用型本科教育和卓越人才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引起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着重就应用型本科院校和卓越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人才培养的基本策略进行探索。
1 应用型本科院校和卓越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
1.1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本内涵
与理论型本科教育和实用技术型教育相比,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类型, 该教育类型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开始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换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目的是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而协调发展, 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其基本特征包括:办学质量价值取向体现行业性;人才质量评价体现多元化;人才培养过程体现实践性;课程设置体现复合性;专业设置目标体现应用性。
1.2 卓越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
所谓卓越, 就是卓尔不群, 拒绝平庸。因此, 卓越人才培养就应当是优秀人才的培养, 即将职业道德、才能、远见、创新创业精神融为一体的优秀人才培养。首先必须具备本专业应用的基本素养, 符合专业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 是一名合格的专业人才;其次, 卓越人才培养不仅仅是合格的专业人才培养, 它还要求学生同时具备以下能力:较强的开拓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扎实的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适应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能力等。
2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人才培养”既强调了人才培养的类型和层次, 又体现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内涵和质量。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人才培养目标明确, 即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需要为导向,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确保每一个毕业生都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 满足企业的需求。
第二, 课程设置多元化, 即按照学生的职业生涯成长规律, 打造凸显专业、兼顾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
第三, 人才培养必须走产学研合作教育道路, 以职业能力及综合素质为主线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四, 具备“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第五, 具备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的实习实训场所。
第六, 评价标准既考虑到了行业企业标准, 也考虑到了教育评价标准, 将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
3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人才培养的基本策略
3.1 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人才培养的基础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蓝图, 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法规性文件, 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人才培养要想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基础保障。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应根据应用型本科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特点, 整体优化课程体系, 强化合作办学与实践教学,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提倡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 支持企业参与课程设计、评价和国际先进课程的引进, 积极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鼓励教师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 实行个性化培养。
3.2 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人才培养的保障
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
一是, 聘请行业企业高职称或工作一线优秀员工等作为兼职“双师素质”教师;
二是定期选派专业教师深入行业和企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 不断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教学素质;
三是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进行深造和培训, 或者积极引进具有国外留学经历的专任教师;
四是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 制定完善的教师考核标准, 实施“优胜劣汰”机制。
3.3 搭建校企合作与国际合作平台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人才培养的关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十五条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 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 系统构建与卓越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平台,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立足于与地方、区域内的各类行业、企事业开展校企合作办学, 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另外,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人才培养还应重视国际合作办学, 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卓越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注重与国外大学合作举办专业“3+1”或“3+1+2”国际班;与国外职业资格认证机构合作, 鼓励学生考取相关专业的国际职业认证资格;在国外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卓越人才。
3.4 建立学生课外素质拓展渠道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人才培养的重点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人才体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要求。其中, 知识要素是人才培养的基础、能力要素是人才培养的保障、素质要素是人才培养的灵魂。因此,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卓越人才培养, 建立学生课外素质拓展渠道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课外素质拓展教育可以以学校开展的校园文化、体育、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文艺、体育竞赛, 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或自主进行课外科技发明, 撰写并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作品或论文, 利用第二课堂和其他形式进行创新和研究活动。
参考文献
[1]史秋衡, 王爱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21) :34-37.
[2]刘振天.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矛盾及解决之策[J].学术交流, 2012 (8) :194-198.
[3]李定清.应用型本科卓越人才培养的基本策略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 (3) :88-90.
[4]刘其兵.德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征和启示[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 :19-21.
卓越院校 篇10
一、普通高校本科卓越人才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目标定位与规格的比较
卓越计划的三个特点“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 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看似与高职教育倡导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突出应用、强化技能等理念十分相似, 那么, 我们培养的普通高校本科卓越人才与高职院校人才在规格上有哪些相似和不同呢?
1. 二者同属高等职业教育, 只是层次不同。
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从专科到本科、研究生多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卓越计划的特点以及其中蕴含的理念和价值观, 与职业教育相一致。从职业教育体系上讲, 普通高校本科卓越人才教育是一种高等职业教育, 与学术教育相对, 这一点与高职专科教育相同。二者的区别则显而易见, 一个是本科层次教育, 一个是专科层次教育。正如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二章第十六条的规定:“高等学历教育应当符合下列学业标准”规定, 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2. 二者都培养应用型技术或技能型人才, 但能力侧重点不同。
高职院校的能力培养重点是操作能力强, 能熟练运用已规范的技术或生产流程进行生产或服务。普通高校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产、设计、管理等领域中面对的实际问题, 并且具备能进行技术创新、技术的二次开发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卓越计划的特点可以看出, 侧重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与高职生培养的最大区别就是创新能力的高低。
3. 二者的毕业生最初都可能从事最基层的工作, 但前者更具有后发优势。
从就业岗位上看, 高职院校毕业生将成为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一线的高级技工、能手, 也就是说, 处于生产、经营、服务最前端的高级操作人员。普通高校本科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将在地方众多的中小企业中重点解决生产、设计、施工、管理中的各种技术问题, 作为技术研发人员直接参与科研开发和技术攻关。在最初就业时, 他们可能与高职毕业生从事同样的最基层的工作, 随着对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流程的熟悉, 他们更能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后发优势, 进而流转到更需要思考、研究或创新能力的岗位上。高职院校更多的是一种短视的就业教育, 所培养的技术创新人才发展后劲不足。[1]
二、普通高校本科卓越人才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师资建设的比较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课程中, 课程具体实施的情况、教学的质量等深度依靠高质量的师资。普通高校本科卓越人才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师资建设的相同和不同分别表现在以下几点。
1. 普通高校本科卓越人才培养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共同面临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在这个问题中面临的困难基本一致, 即从企业大量招聘教师入编不现实, 因此只能培养自己的双师型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 只是合格的双师型教师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能以考证代替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而在学生多教师少的普遍情况下, 教师长时间脱岗下企业锻炼又不现实。因此,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教师都在利用各种资源创造参与行业企业工作的机会, 为自己增加从业经历和经验。
2. 前者可获得的外部支持较多, 后者改革的内部阻力较小。
普通高校获得的外部支持具体来说, 普通本科院校社会声誉较好, 科研能力强, 政府和企业更愿意与之开展横向课题, 教师参与行业企业合作的机会和程度也更多更深。参与的过程就是学习和积累实践经验的过程, 教师不仅应掌握当前所从事专业的生产技术等多方面的发展现状, 而且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关注专业的发展趋势, 提升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开发的能力;[2]本科院校归口于教育部高教司管理, 获得的政策支持和项目支持较多;资金更充足, 送教师外出进修的机会更多。高职院校改革的内部阻力小, 具体来说, 高职院校受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熏陶的时间较久, 对从普通教育转变为职业教育过程中各项改革的必要性认识地更清晰, 接受度更高, 各层管理者及教师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已经摸索了较长的一段时间, 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另外, 在招聘新进教师的标准上, 同一区域内, 高职院校的学历标准一般低于普通本科院校, 因此在从企业引进教师这一渠道上, 高职院校也相对容易一些。
三、普通高校本科卓越人才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的比较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普通高校本科卓越人才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在校企合作中的共性与个性表现在以下几点。
1. 校企合作中,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面临共同困境。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并不能在短期内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 反而会增加管理和运行成本, 因此, 企业主动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 往往是学校“一头热”。[3]良性合作机制尚未形成, 企业从生产经营的效率角度出发, 不愿学生全面参与其中, 甚至将学生看作是廉价劳动力加以利用。于是, 高校很多时候出于自我价值保护将建实践教学基地、解决学生实习问题看成校企合作的全部内容, 不肯主动挖掘合作共赢的因素。另外, 实习中, 无法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 对校企合作缺乏全面规划。
2. 前者可以利用的资源平台较多, 后者的合作经验较丰富。
普通高校可以利用的资源平台较多, 具体来说, 普通本科院校的年轻教师学历普遍很高, 科研能力强, 容易在行业中获得较高的威信, 也更易于与企业开展合作, 进而获得更多更广的资源平台。在此情况下, 教师就可能将课题或科研项目分解后融入教学中, 或者选派学生参与项目, 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帮助他们了解行业标准等, 这与卓越人才培养目标本身也是一致的。高职院校的合作经验较丰富, 具体来说, 高职院校的教师较早开始与企业接触, 思考如何进行合作的问题, 并进行了一段时期的探索, 对企业的合作动机、态度以及利益着眼点了解的较清楚;在学校内部, 对合作资源挖掘地也较充分;教师们对校企合作的必要性认识的也较深刻, 能顺应改革做出必要的调整。
四、普通高校本科卓越人才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课程模式的比较
过去我们把办学标准的内容过多地放在师资、设备等方面, 事实上, 区分教育类型的主要标准应当是培养目标和体现培养目标的课程模式, 由课程模式出发, 衍生出实施这些课程应当具备的是师资、设备、资金条件, 以及应当招收的学生类型等内容。[4]
1. 同属高等职业教育类型, 决定二者在课程模式中有许多相似之处。
课程模式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 是课程各部分的配合和组织, 体现出一定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此处将从课程的内容结构和运行方式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培养普通高校本科卓越人才与高职院校人才的课程模式的异同。所谓内容结构, 静态地看, 就是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 以及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 必修课与选修课、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搭配等, 简言之, 就是开什么课, 课时开多少, 哪些课开在前, 哪些课开在后, 哪些为选修课, 哪些为必修课等。所谓运行方式, 是针对某一门或某一类课程而言, 在实施过程中, 学生以怎样的方式掌握知识, 形成能力, 以及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有哪些等。 (1) 从课程的内容结构看, 二者的相同点在于:第一, 在改革中都强调削减理论课、增加实践课的比例, 增加见习、实习的时间。第二, 课程安排上, 基本都是三段式的, 即基本素质课程、专业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然后都在此基础进行半年到一年的实习。第三, 都注意考虑未来从事的岗位或岗位群, 注意明确毕业生在工作中应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 然后再考虑课程开设的门类和课时量。 (2) 从课程的运行方式看, 二者的相同点在于:第一, 都提倡项目教学, 以真实工作中的问题导入, 增加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联系。同时, 将那些与其他理论课程中重复的部分删掉或略讲。第二, 提升实验实训课的地位, 这类实践课的学习不再是理论课的附属品, 学生上实践课也不再是仅仅为验证理论, 实践本身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途径。第三, 二者都注意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争取将目前行业中普遍采用的模式、做法、行业标准等融入课程中, 覆盖已陈旧过时的内容。
2. 工作的对象不同、从事的岗位不同, 决定二者在课程内容上的差异。
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的教育, 职业岗位纵横交错构成一个复杂的体系, 其层级差别决定了所需教育的差别, 因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应使用“岗位”这个参照点来定义课程目标。[5]在确定岗位时三个重要思考的维度之一就是, “岗位”应当是学生就业后若干年内能达到的预期职业岗位, 而不是起点职业岗位。[6]同一行业内, 用人单位对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期望其胜任的岗位肯定有所不同, 由此出发, 各专业的课程开发人员在前期市场调研时就应摸清专科层次的毕业生未来最有可能从事什么岗位, 胜任这些岗位需要哪些知识和能力, 对本科层次亦是如此。然后, 根据具体不同的岗位任务而选择和组织不同的课程内容, 形成不同的能力。 (1) 课程内容上, 两者很可能存在相当部分的重叠。由于普通高校卓越计划和高职院校毕业生未来从事的岗位存在较大的联系和相似性, 两者课程内容很可能存在相当部分的重叠, 因此, 这种内容上的差异不是完全或绝对的。但是, 由于本科学制较高职多一年, 本科生录取时的分数一般大于高职生, 从来逻辑上讲, 本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学生有更多学习时间和更强的学习能力来吸收专业知识。实践中, 处于本科层次的卓越人才培养课程, 也确实很强调为毕业生提供更丰富更精深的知识, 以帮助其未来在专业化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更丰富, 主要体现在, 开设的课程门类更多, 涉及的工作任务更多。更精深, 主要体现在, 卓越人才培养课程中涉及较多难度更大更复杂的工作任务, 或就某一任务的执行方案中, 对原理或原因分析得更透彻等。 (2) 教学方法上, 研究性学习在前者中运用得更广泛。相对而言, 普通高校本科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中, 教师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的时间会较少, 讨论的时间较多, 对研究学习方式运用得更为广泛, 收到的效果也更好。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是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 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和研究的一种学习方式。虽然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近些年在理论上被广泛推崇, 但在实际中运用得并不够广泛和深入, 尤其是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生源质量较差的现实条件下, 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 学习动机不足, 教师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因此不敢也不能广泛地使用这种学习方式。高职院校的实训课, 注重反复练习, 强调熟练程度, 而本科卓越人才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对更有效。
3. 劳动力市场需求功利性的影响不同, 间接导致二者课程开发模式的差异。
我国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这是当前职业教育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需求带有功利性质, 而在这样一个特殊发展时期, 功利性质膨胀了企业希望学校解决人才培养所有问题的程度, 甚至明确提出“零距离上岗”要求。[7]很多企业愿意招聘学历较高的员工, 从这一点出发, 专业相同的情况下, 本科毕业生成为稀缺资源, 就业的主动权更大, 受劳动力市场需求功利性影响相对减小, 间接造成高职和本科卓越人才计划在课程开发模式上的差异。高职院校受“理论知识实用、够用”的思想更深。按照就业岗位 (群) 职业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为核心来展开, 用倒推法开发课程, 引入职业标准作为技能考核标准。[8]也就是说, 岗位不需要的内容, 就从课本中删除或略过, 原本完整的体系被分解成模块。普通高校本科卓越人才教育在课程开发时虽然也会听取企业的意见, 但同时考虑本科教育层次学生应具有的理论基础, 即尽量做到职业能力需求和学科逻辑体系兼顾。另外, 普通高校卓越人才教育的实训课虽然也强调技能的掌握, 但练习次数较少, 而将注意力集中于操作环节设计的因素以及技术应用方式的分析和探索上, 因此, 实训的时间相对较少, 实验设计及实施的内容较多。
普通高校本科卓越人才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不少相似之处, 在改革中, 两类高校也面临一些相同的问题。相对而言, 高职院校在许多方面都走在了改革的前列, 积累了不少经验, 而普通高校在卓越计划的影响下, 也奋起直追, 大力改革。比较的目的, 最终是为了更明晰彼此的不同, 然后, 二者在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探索中都更能彰显自己的特色。
摘要:普通高校本科卓越人才培养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同属职业教育范畴, 因层次不同、培养的能力侧重点不同。二者共同面临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 前者可获得的外部支持较多, 后者改革的内部阻力较小。校企合作中, 二者面临共同的困境, 前者可以利用的资源平台较多, 后者的合作经验较丰富。课程模式方面亦有很多相似之处, 因工作对象、从事的岗位不同,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有所不同。另外, 由于受劳动力市场需求功利性影响的不同, 间接导致二者课程开发模式的差异。
关键词:普通高校本科,卓越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参考文献
[1]侯长林.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75.
[2]陈益飞.高校培养卓越人才探讨[J].教育评论, 2013, (4) :21-23.
[3]高燕等.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2, (12) :42-45.
[4]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176.
[5][6]徐国庆.当前高职课程改革中的困境与对策[J].江苏高教, 2008, (4) :124-126.
[7]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