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指标

2024-08-18

临床指标(共12篇)

临床指标 篇1

近年来, 临床路径 (Clinical Pathway, CP) 是指针对一个病种的标准化治疗模式和治疗程序, 制定出医院内医务人员必须遵循的诊疗模式, 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依照该模式接受检查、手术、治疗、护理等医疗服务[1], 为有效开展临床路径,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对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评价就显得十分重要。某医院自2010年开展临床路径工作, 于2012年开始使用电子化医生工作站的手段和一系列管理措施进行系统化管理临床路径的运行工作以提高医疗质量, 目前已在17个临床科室对23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本文重点对某医院部分临床路径病种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术前待床日、平均医药费构成等进行卫生指标的统计、阐述和分析, 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在医院质量管理中的效果评价和现实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某医院2012年三季度的带状疱疹、计划性剖宫产、甲状腺肿、老年性白内障、乳腺癌、社区获得性肺炎共6个临床路径管理病种的268例患者为观察组, 已去除未入径和未达到治疗目的变异退出病例。选取开展临床路径系统化管理前一个季度的符合入径标准的相应临床路径病种的235例患者为对照组。

1.2 方法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回顾研究, 包括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等指标, 所得各项指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正态分布取值undefined, 用独立样本t检验, 以P值<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对6个临床路径入径病例与未入径的同期相应病例的术前待床日和住院费用支出构成进行横向对比。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费用类别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0.05。

2.2 平均住院日比较

见表1, 从患者平均住院日统计比较来看, 6个临床路径病种的平均住院日都有显著下降, P<0.2。

2.3 平均住院费用比较

见表2, 从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比较来看, 6个临床路径病种的平均住院费用都有明显的下降,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术前待床日对比

见表3, 其中4个外科手术病种的入径病例与同时期未入径病例平均术前待床日对比来看, 入径病例的术前带床日略有降低。

2.5 住院费用支出构成对比

见表4, 6个临床路径病种的入径病例与同期未入径的相应病例总住院费用支出中的药品费、耗材费和检查费所占的比例进行对比, 在平均住院费用已下降的同时, 费用的支出比例也趋于合理。

3 讨论

3.1 临床路径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

从分析资料可以看出运用管理的手段通过临床路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能改善平均住院日过长的问题, 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 有效利用宝贵的医疗卫生资源, 提高效率, 合理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同时, 临床路径减少了患者医疗费用, 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虽然在平均住院费用减少方面不是每个病种都很明显, 但均已呈下降趋势。病人住院天数缩短了, 客观上减少了患者不必要开支, 间接费用也会随之减少, 使患者获得高效率、高质量的医疗及护理服务。药品、耗材、检查和治疗费用的相对合理, 也会使医患矛盾有了明显缓和。实施临床路径提高了医疗质量和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缩短平均住院日, 加快病床周转次数, 减少无效住院日, 其是一个充分循证和持续改进的精细化管理过程, 可以保证医院诊疗过程的完整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在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中, 把各个具体的服务项目落实到位, 增强了医务人员的责任感, 保证了医疗服务的质量, 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医疗服务, 最大限度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和降低住院费用, 解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的如何缩短平均住院日和降低住院费用的严峻挑战[2]。由此可见, 不断完善各病种临床路径流程并加以改进推广, 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病种管理办法, 必定会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 达到更好的质量管理预期效果, 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增加病种。

3.2 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意义

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和医疗质量的提高需要通过多种的管理途径和管理手段, 临床路径管理是其中重要的管理方法之一。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意义就在于将患者住院过程中所接受的治疗项目精细化标准化、程序化[3], 并减少治疗过程的随意化, 在为患者带来更高效的医疗服务的同时, 优化医院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加强临床治疗的风险控制, 最直接的缩短平均住院日和降低住院费用。对临床路径的管理要将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疾病诊疗标准, 以系统化、标准化、程序化的管理模式, 使临床医务人员连续主动的为患者提供相应规范化的医疗护理服务, 达到全面提高诊疗质量, 有效减少差错事故发生的医疗管理目的[4]。

3.3 实施临床路径需加强管理

临床路径管理是医疗管理新模式发展的趋势, 也是现代化医院按病种诊疗管理方法的铺垫。但对很多临床医务人员来说, 临床路径更多的重视规范化和管理化的概念并不是很容易坚持执行, 对实施临床路径的意义不够了解, 对所谓的束缚其医疗行为就容易产生抗拒的心理。因此, 要利用多种形式认真开展组织教育培训, 将临床路径实施的意义介绍给广大医务人员, 并提供有效的操作流程, 减轻实施临床路径时给医务人员带来的额外工作负担, 使临床更主动的去开展执行临床路径。在实施过程中, 还要注意对路径变异和退出的分析, 通过PDCA的手段, 进一步优化医院服务流程, 同时, 对路径表单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持续改进, 使路径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医院和地区的实际情况[5]。此外, 医院要有成套的科学管理制度以及合理的奖惩办法, 制定合理的平均住院日标准, 健全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奖惩机制, 考评制度要健全, 监督机制要得力。临床路径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 提高医院的各项医疗质量。加强质量管理的关键就是规章制度的落实, 职能管理部门要加大监管的力度, 尤其是检查路径的定义内容是否严格落实、病历记录是否与路径表单一致、是否存在不合理的路径外诊疗项目、对患者的知情告知是否充分等, 并对路径病例的住院费用清单进行严格审核, 确保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正规有序, 取得实效[6]。

3.4 临床路径管理的措施和存在的问题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全方位工程, 不仅对医院的整体实力要求较高, 而且还需要医院具有高效的医院管理水平和先进的经营理念, 具有合理的资源配置和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等。医院在实施过程中肯定存在各种问题, 如束缚医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记录表单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 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对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还存在认识上不统一, 主动积极性不高, 缺乏内在动力。另外, 临床路径管理流程制定、系统软件的开发、质量评估体系、奖惩管理机制和医院现有电子病历系统的衔接有待完善[7]。因此, 医院的管理者必须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 一方面积极制定符合临床实际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 和临床专家共同研究和定义医院具体的临床路径方案;另一方面加强教育和学习,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临床路径管理相关政策的宣传和知识培训, 让医务人员和患者真正了解临床路径给双方带来的真正效益, 从而得到支持和配合,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所以在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型医疗管理办法, 无论是管理部门还是实施科室, 都有需要不断研究、探索和完善的目标, 制定和不断改进合理的临床路径文本, 提高入径率和完成率, 路径变异的分析、统计和管理, ICD码和电子化病历工作站的配合运行[8], 环节质量的监控和完善, 提高临床医护工作效率, 以及终末质量的临床路径数据分析, 随着应用病种范围的扩大和质量评估体系建立, 更新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工作理念, 保障临床路径工作的顺利实施, 临床路径管理也必定会对整个医疗体制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岩.临床路径方案及实施[J].中国病案, 2011, 12 (2) :18-19.

[2]王明红, 林凯.临床路径对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的影响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 2012, (1) :46-49.

[3]季一鸣, 徐冰, 尹燕玲, 等.流程化控制系统在临床路径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8, 28 (9) :692-694.

[4]宋丽, 范理宏.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分析与探讨[J].现代医院管理, 2010, 10 (5) :41-44.

[5]徐锡武, 陈彤, 窦婧婧, 等.单病种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病案, 2012, 13 (5) :54-55.

[6]马谢民.我国评价医疗质量指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中国医院, 2008, 12 (2) :32-34.

[7]高春然.实行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病案, 2012, 13 (2) :28-29.

[8]裴振安, 潘佩光, 潘奔前, 等.智能型住院临床路径的开发与实施初探[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6, 26 (4) :60-61.

临床指标 篇2

1.宗旨与目标

1.1 宗旨与目标 医学院校必须明确其办学宗旨和目标,包括学校定位、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等。

1.查阅学校发展规划,了解学校办学宗旨和目标;

2.了解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学校的实际条件的符合程度。

1.2 宗旨与目标的确立 宗旨和目标的确定必须经过各利益方认真讨论,得到上级主管部门(所属教育部门、卫生部门)的批准,使全校师生周知。

1.查阅有关文件、资料,了解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的制订程序,是否有各利益方参与;

2.是否有师生可以看到的成文的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 3.组织座谈会,了解师生对学校办学宗旨的理解情况。

1.3 学术自治 独立的或综合大学中的医学院校必须根据各自的规划要求,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应能自主制定课程计划及其实施方案,能自主决定人员的任用和自主分配所拥有的教育资源。综合大学中的医学院应该得到大学社会人文学科及自然学科的学术支持,同时努力加强大学各学科间的融合。

1.查阅并分析教学计划、办学情况与办学目标之间的符合程度;

2.查阅综合大学中医学院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使用综合大学资源情况;了解学科交叉融合的情况及大学对医学教育的支持措施和保障。

3.查阅有关文件,了解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并了解其执行情况和效果;

4.查阅学校相关部门的经费使用机制及使用情况。

1.4 教育结果 医学院校必须根据学生毕业时应具有的素质,制订合适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通过教育计划的实施和学业成绩评定,确定学生在五年有效修业期内完成学业达到上述要求,颁发毕业证书、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成为符合要求的医生。对长学制的本科学生,则必须按照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有关规定颁发相应毕业证书、授予相应医学学位。

1.查阅有关文件,了解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

2.分析学校为保证达到规定的具体培养目标所采取的保证措施及具体的评估考核办法。

3.查阅医学院校毕业生调查有关资料,如毕业生调查次数、结果、结果反馈情况、学校利用调查结果完善教育计划情况。

2.教育计划

2.1 课程计划

1.医学院校必须依据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医学科学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计划。

1.查阅课程计划,了解其先进性及是否符合学校定位;

2.查阅学校和教学管理部门有关资料,了解课程计划改革的总体思路、具体计划及配套措施;

3.考察课程计划落实情况。

2.医学院校制定的课程计划,必须明确课程设置及基本要求。

1.查阅课程计划,了解其课程设置及基本要求; 2.了解课程计划在加强基础、强化能力、注重素质和发展个性等方面的具体体现。

3.医学院校应积极开展课程计划改革,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课程计划必须体现加强基础,强化能力,注重素质和发展个性的原则,课程设置应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两者之间的比例可由学校根据实际确定。1.考察学校近5年在课程计划改革方面的具体举措;

2.了解课程计划在教学内容的整合、科学思维和临床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具体体现;

3.了解课程设置情况以及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比例。

2.3 科学方法教育 医学院校必须在整个教学期间实施科学方法及循证医学原理的教育,使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1.查阅教学计划中学校在加强科学方法教育方面的具体举措;

2.通过现场听课、座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科学方法的教育。

3.通过考核和查阅论文等了解学校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效果。

2.4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 医学院校必须在课程计划中安排思想道德课程。1.查阅课程计划,了解思想道德课程的设置情况。

2.通过查阅教材和教案以及现场听课等形式了解课程设置和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2.5 自然科学课程 医学院校必须在课程计划中安排自然科学课程,为医学生学习医学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打下基础。1.查阅课程计划,了解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情况。

2.通过计算课时比、查阅教材和教案以及现场听课等形式了解课程设置和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3.对综合性大学,要了解自然科学课程和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情况。2.6 生物医学课程 医学院校必须在课程计划中安排适量的生物医学课程,为医学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1.查阅课程计划,了解生物医学课程的设置情况。

2.通过计算课时比、查阅教材和教案以及现场听课等形式了解课程设置和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3.了解生物医学课程的设置与其他课程的衔接情况。

2.7 行为科学、社会科学与伦理学课程 1.医学院校必须在课程计划中安排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和医学伦理学课程,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日益变化的人口、文化背景以及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1.查阅课程计划,了解行为医学、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的设置情况;

2.通过计算课时比、查阅教材和教案以及现场听课等形式了解课程设置和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2.医学院校必须在课程计划中安排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1.查阅课程计划,了解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情况。

2.通过计算课时比、查阅教材和教案以及现场听课等形式了解课程设置和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2.8 公共卫生课程 医学院校必须在课程计划中安排预防医学课程,培养学生的预防战略和公共卫生意识,使其掌握群体保健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1.查阅课程计划,了解预防医学课程的设置情况;

2.通过计算课时比、查阅教材和教案以及现场听课等形式了解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3.了解预防医学课程的设置与其他课程的衔接情况。2.10 课程计划管理

1.医学院校必须有专门的职能机构负责课程计划管理,这一职能机构必须在医学院校的领导下规划并实施课程计划,以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

1.考察学校的机构设置,了解有无专门的职能机构负责课程计划管理; 2.查阅有关文件资料,了解课程计划管理的举措; 3.考察主要教学环节,了解课程计划管理的运行情况。4.对于综合性大学要考察医学院在课程计划管理中的作用。

2.课程计划管理必须尊重教师、学生和其他利益方代表的意见。

1.查阅有关文件资料,了解课程计划管理过程中教师、学生等的参与情况; 2.通过座谈等形式了解教师、学生和其他利益方代表在课程计划管理中所起的作用。

2.11 与毕业后和继续医学教育的关系

医学院校的教育计划必须考虑到与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职业发展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衔接。

1.查阅教育计划,了解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管理等是否与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职业发展接轨;

2.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在校教育对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职业发展的影响。

4.学生

4.1 招生政策

1.医学院校的招生工作必须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招生政策,制定本校招生的具体规定。

1.查阅医学院校招生章程。

2.了解医学院校招生录取程序。

2.医学院校的招生章程必须向社会公布,包括院校简介、招生计划、专业设置、收费标准、奖学金、申诉机制等。

1.查阅医学院校招生宣传材料是否涵盖医学院校的办学条件、招生计划、专业设置、奖学金发放等内容;

2.了解医学院校的申诉机制及执行情况。

4.2 新生录取 1.医学院校必须依据自身的办学条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科学地确定招生计划和录取标准。

1.了解医学院校确定招生标准和人数的依据。2.查阅医学院校近三年招生人数,学生人数与本标准的相关指标是否相符。2.医学院校在录取过程中,必须贯彻国家的招生政策,不得歧视弱势考生。1.了解医学院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是否存在歧视弱势考生;

2.了解医学院校在校学生中弱势考生的基本情况。4.3 学生支持与咨询

1.医学院校必须建立相应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对学生提供适当的支持服务。1.考察医学院校对学生提供支持服务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

2.查阅医学院校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等规章制度,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这些制度的落实情况;

3.了解对残障学生的住宿安排情况

2.医学院校必须提供咨询服务,对学生面临的学习、心理、就业、生活等压力产生的问题予以指导。

1.考察医学院校提供学生心理咨询服务的时间和地点;

2.查阅文档,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医学院校开展学生心理咨询的情况。4.4 学生代表

1.医学院校必须吸收和鼓励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管理、教学改革、课程计划的制定和评估以及其它与学生有关的事务。

1.查阅文档或医学院校提供的证据,了解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管理、教学改革、课程计划制定、评估及与学生有关事务的情况;

2.了解医学院校对学生的意见的处理情况,对改进医学院校的工作是否发挥了作用。.医学院校必须支持学生依法成立学生组织,并明确主管部门指导鼓励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并为之提供设备和场所。

1.查阅文档,了解医学院校对学生组织的支持和管理情况; 2.了解医学院校学生组织的规章制度和活动内容;

3.考察医学院校为学生组织开展活动提供的设备和场所。

5.教师

5.1 聘任政策

医学院必须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配备足够数量的基础和专业教师,保证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适应教学、科研、服务的需求;必须明确规定教师职责;被聘任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与其学术等级相称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承担相应的课程和规定的教学任务;必须定期对教师的绩效进行评价检查。

1.考察医学院是否有明确的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聘任制度和规定,并查阅近三年来教师资格认定、聘任、解聘、退职等的相关资料。

2.了解医学院基础和专业教师数量、考察生师比是否达到6-8:1* 3.考察医学院全职教师与兼职教师、职称、学位、年龄等情况。

4.了解教师完成相应职责所要求教学任务的情况,考察医学院是否有明确的监督机制。

5.2 师资政策与培养 医学院校必须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师资政策并能有效执行,保证教学、科研、服务职能的平衡,认可和支持有价值的业务活动,确保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必须建立教师直接参加与教育计划有关决策的机制;必须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计划,保证教师的培养、考核和交流,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

1.考察医学院是否有教师的任命、改任、晋升、免职等政策,并已公示。2.考察医学院是否有通过奖励、晋升、酬金等方式来认可教师有价值的业务活动的机制。

3.了解医学院重要决策有关情况,考察教师能否直接参加招生、课程评价、学籍管理及其它重要政策的制订。4.考察医学院是否有明确的师资培训及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检查近三年教师培训项目、实施情况及实施效果。

5.考察医学院促进教师在本学科领域内、学科领域间以及校际、国际交流的具体措施。

6.教育资源

6.1 教育预算与资源配置

1.医学院校必须有足够的经济支持,有可靠的经费筹措渠道。随着医学教育发展,经费投入也必须逐年增加,保证教育计划的完成。

1.考察学校教育事业拨款、学费收入、校办企业回报、社会捐赠等经费来源情况;

2.考察近三年学校预算、决算状况,了解学校近年办学经费筹措、逐年增长及教学投入状况;

3.确认学校办学经费能否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

2.医学院校对于教育预算和资源配置必须有明确的责任与权利,依法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管理教育经费,提高教育投资效益。

1.核查学校财务制度是否责权明确、是否完善健全;

2.考察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情况,是否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

3.考察学校财务制度执行情况,教育经费是否使用合理,管理严格; 6.2 基础设施

1.医学院校必须有足够的基础设施供师生的教学活动使用,对基础设施定期进行更新及添加,确保教育计划得以完成。

1.考察学校生均教学及行政用房面积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2.考察学校对基础设施是否定期建设,维护良好,能够保证教学需要; 3.校园面积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校园环境是否幽雅,能够满足师生需要。2.医学院校必须使用现代化、先进的科学仪器装备实验室,保证医学实验教学的完成。

1.考察学校生均仪器设备值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每年均有一定的新增仪器设备;

2.考察学校仪器设备性能是否先进,管理是否严格,维护是否良好; 3.确认学校科学实验仪器设备的数量和先进水平是否能够保证教育计划完成。

6.3 临床教学基地 1.医学院校必须建立稳定的临床教学基地管理与建设体系,确保有足够的临床教学基地以满足临床教学所需,临床教学基地必须实施认证制度,临床教学基地应提供省级的认证依据。

1.了解学校对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政策和措施; 2.考察学校临床教学基地情况;

3.核查学校现有临床教学基地是否通过认证、是否向教育部与卫生部的备案;

4.了解临床教学基地认证过程,考察认证程序是否严格。

2.临床教学基地必须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临床教学的领导与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临床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档案,加强教学质量保证工作,特别是加强对临床能力考试的管理。医学院校拥有的附属医院和病床数必须满足临床教学需要。临床医学类专业学生总数与附属医院床位总数的比例必须达到国家有关规定。

1.考察学校是否建立临床教学组织机构;

2.考察学校临床教学组织机构是否配备专职教学管理人员; 3.考察学校临床教学管理制度是否建立、是否健全; 4.考察学校临床教学管理档案是否建立、是否健全; 5.考察学校临床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建立、是否健全; 6.考察学校生均床位数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3.医学院校必须加强对临床教学基地的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以保证临床教学的需要。

考察学校临床教学及生活用房、临床技能实验室、图书馆、仪器设备等基础临床教学设施状况,确认是否能够保证教学需要。

4.医学院校必须加强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卫生保健院、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建立良好稳定的业务关系,为预防医学的教学提供稳定的基地。1.考察学校是否有适应教学需要的预防医学教学基地;

2.考察学校是否与社区、乡镇卫生保健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良好稳定的业务关系,是否能够适应教学需要。

6.4 图书及信息服务

医学院校必须拥有并维护良好的图书馆和网络信息设施,必须建立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使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能有效地用于教学,使师生能够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进行自学、获得信息、治疗管理病人及开展卫生保健工作。

1.考察学校图书馆一般状况;

2.考察学校生均图书、年均图书购置费占教育事业拨款比例和生均年进书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3.考察学校网络信息设备的装备及其技术先进程度; 4.开除学校校园网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及更新状况; 5.考察校园网教学资源的利用状况。6.5 教育专家

1.医学院校必须有教育专家参与医学教育的决策。考察学校的医学教育决策是否有教育专家的参与。

2.医学院校必须建立与教育专家联系的有效途径,能证实在师资培养和医学教育中发挥了教育专家的作用。

1.考察学校是否与教育专家建立有效联系;

2.请学校提供证实教育专家在师资培养和医学教育中发挥作用的资料。6.6 教育交流

1.医学院校应有与其他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及学分互认机制。

考察学校与其他医学院校或其他卫生相关行业教育机构是否建立合作与学分互认机制。

2.医学院校必须提供适当资源,促进教师和学生进行地区及国家间的交流。考察学校是否提供适当资源,支持师生进行地区和国家间的交流。

8.科学研究

8.1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1.医学院校必须明确科学研究是学校的主要功能之一,设立相应管理体系,制定积极的科研政策、发展规划和管理办法。1.考察学校是否设立科研管理部门,有否完善规章制度;是否有相应的科研政策,对科研活动及成果是否予以鼓励,采取何种办法与措施,力度如何;

2.核查学校是否制定科研发展规划,发展目标是否明确、可行,采取措施是否落实、有效;

3.考察学校科研项目的管理办法,是否健全、合理、有效;课题的数量、档次,成果及获奖的数量、档次、应用等;考察学校三年来科研经费状况,包括来源、额度、落实等。

2.医学院校必须为教师提供基本的科学研究条件,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提倡创新和批判性思维,促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1.考察学校科研基础设施;

2.考察学校科研仪器设备的数量、现代化程度、完好率、使用率; 3.考察学校科研实验室装备水平、开放程度、管理状况; 4.了解学校利用各种手段营造学术氛围的情况。

3.医学院校必须提倡教师将科研活动、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过程,通过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及科学精神。

1.各学科、教研室和教师个人利用现有科研条件对学生开展科研训练的情况;

2.各学科、教研室及教师个人结合课题研究开展专题学术讲座的情况; 3.了解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各类课外科研活动的情况; 4.了解学校有否创新性科学实验教学安排。

8.2 教师科研 医学院校教师应当具备相应的科学研究能力,承担相应的科研项目,取得相应的科研成果。

1.考察学校重点学科、核心课程各级教师承担科学研究项目的情况,包括课题数量、档次、经费等;

2.考察上述教师科研成果及应用情况; 3.考察上述教师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的情况,包括课程内容更新、补充;向学生开展专题讲座;改革教学实验项目等。

8.3 学生科研.医学院校必须将科学研究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

1.考察学校有否为学生安排课内外的科学实验活动; 2.考察学校是否邀请校内外名师、名家为学生讲座 3.考察学校是否有学生科研活动专项经费;

4.考察学校有关学科、教研室的科研实验室是否向学生开放。2.医学院校必须在课程计划中安排适当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组织科研小组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活动。

1.察学校是否有适当的综合性实验课,即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2.考察学校是否有适当的设计性实验课,即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3.考察学校有否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和措施;

4.考察学校是否为学生开设有计划的学术讲座;

5.考察学校教学实验室是否向学生开放,包括实验室开放的范围、时间、内容、对学生的覆盖面。9.管理与行政

9.1 管理

1.医学院校必须建立医学教育管理机构,明确其职能及其在学校中的地位。2.医学院校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及其操作程序。

3.医学院校必须设立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组织,审议教学、科研等重要事项。

1.查阅机构设置文件,是否说明教育主管机构的隶属关系和职能,2.查阅教学大纲、教材、教案、试卷、成绩、学籍、学位和毕业等教学管理文件,考察是否完善、有效;

3.考察学术、学位、教学等委员会的设置、职责、活动情况及其对教学工作所起的实际指导、监督作用;

4.了解基础医学和临医学在行政和教学管理上的关系是否和谐,是否能够互相促进。

9.2 医学院校领导 医学院校必须明确主管教学的领导在制定和实施教育计划、合理调配教育资源方面的权利。

1.教学计划方面,主要考察以下几点:

(1)查阅机构设置文件,是否说明教学主管领导的职责和权限;

(2)是否制订教学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是否与医学科学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发展目标是否明确、可行;

(3)是否组织制订和及时修订教学计划,全面安排学校的教学、课外活动等内容,领导全校教职工贯彻执行;

(4)是否建立和健全教学指挥系统,充分发挥教务处、教研室等各级教学部门的作用;教学秩序是否有条不紊;

(5)是否制订提高教学质量的政策、措施;

(6)教学检查是以培养目标为依据,有计划、有目的、有记载;是否制度化;是否解决实际问题;

(7)教学工作总结是否全面、客观,是否有具体的改进意见及其落实情况;(8)是否就教学管理工作发表文章或提出专题报告;(9)对教学研究成果否予以奖励,力度如何;(10)有关引进人才、特聘教授(师)、国内外师资培训的文件、运作程序和效果;

2.教学资源方面,主要考察以下几点:

(1)是否建立规章制度,使教学资源调配制度化、规范化;(2)查阅近3年有关教学经费的审计报告;(3)教学主管领导签发经费的情况;

(4)教学经费预决算情况,基本经费和专项经费的使用方向和力度;(5)多渠道筹资方面的绩效及资金使用带来的结果。9.3 行政管理人员

医学院校必须建立结构合理的行政管理队伍,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承担相应的岗位职责,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教育计划及其它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1.考察管理人员对全局教学工作、本岗位工作、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认识和思考; 2.了解管理人员的编制、岗位职责及岗位轮训的情况;岗位职责文件可否公开调阅;

3.考察教学管理工作条例、课程计划管理规定的制订与执行情况; 4.了解对管理人员进行工作质量评价、考核、晋升的方式、方法;

5.了解管理人员的年龄、职称、从事本岗位年限;了解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和英语的应用水平;

6.了解对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的情况;

7.是否设置专门机构及人员研究医学教育深层次问题;专著或文章发表情况;研究结果对医学院教学工作的指导。

9.4 与卫生部门的相互联系

医学院校必须与社会及政府的卫生相关部门形成建设性的关系。

1.考察医学院校与社区医疗机构、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的交流、协作关系,所能发挥的建议、研究、决策作用;

2.了解学生所学知识在社区医疗机构、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中的应用;

3.考查医学院校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情况;

4.了解医学院校对卫生主管部门的建议、咨询作用。

10.改革与发展

10.1 发展规划

医学院校必须定期回顾和审查自身发展规划。

1.查阅历年来学校发展规划,特别是制订规划的依据,包括对以往阶段的回顾总结和发展的要求与任务。

2.查阅有关部门关于学校发展规划的会议记录、研究报告;

3.查阅有关文件,了解近几年医学院校教学、科研及医疗服务改革的措施及成果。

10.2 持续改革

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篇3

【关键词】乙肝;指标;检测;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375-02

乙型病毒性肝炎已成为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性疾病,尤其是随着近年来人们健康意识的持续提升和病原学研究的推进,从而极大地发展了乙肝流行病学研究的内容。根据业内人士的一项估计,中国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已经达到一亿人以上。在乙肝检测中,乙肝表面抗原,即HBsAg;表面抗体,即抗-HBs;e抗原,即HBeAg;e抗体,即抗-HBe;核心抗体,即抗-HBc等五大指标已成为乙肝病毒血清免疫学检查的重要内容,其改变对于乙肝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1 对乙肝五项指标的分析

1.1 HbsAg阳性指标

这一指标是感染的标志,说明患者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属于感染的最早表现形式之一,主要处于乙肝的潜伏期,也就是黄疸或者肝损害变化之前2至8周出现,主要是在3个月之中转阴,一部分会保持阳性多年,从而成为乙肝病毒的携带者。

1.2 抗-HBs阳性指标

这一指标是注射乙肝疫苗后以及乙肝治愈的主要标志。乙肝表面抗体呈阳性,证明患者感染过乙肝病毒。由于表面抗-HBs是和HBsAg相对应的中和性抗体,因此当接种乙肝疫苗或者有乙肝病毒隐性感染之后的2至3周内就会产生这种抗体。Ab可以在机体中无限期地存在着,大多还会存留至终身。由于其出现在乙肝的恢复期,所以可以作为乙肝恢复的重要参考指标。

1.3 HBeAg阳性指标

这一指标是复制标志,表明不但有了乙肝病毒感染,而且还存在着病毒的复制,所以也就具有了相当高的传染性。通常认为,HBeAg只见于HbsAg呈阳性的患者血液之中,也就是在乙肝潜伏期HbsAg出现之后就会产生阳性,但是其消失一般都要早于HbsAg,存在于慢性延缓性或者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的血液之中,少数还可呈现出持续阳性。对急性乙肝来说,如果HBeAg持续阳性,就有可能往慢性乙肝方向发展。与之相反的是,其可能性比较小。所以,这一指标可以作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病人是否具有传染性以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1.4 抗-HBe阳性指标

这一指标表明传染性比较小,尚未转移,是病毒显著受到抑制的重要标志。抗-HBe阳性出现意味着疾病有所缓解,传染性有所减弱,其预后较好,大多存在于非活动性肝炎病人的血液之中,并在表面抗原阳性或者表面抗体阳性者的血液中可以检出。

1.5 抗-HBc指标

这一指标是灵敏标志,呈阳性意味着近期或者持续感染,主要是觉得Ab并不具有保护性。抗-HBc出现于HbsAg出现阳性的2至4周,也就是在机体感染乙肝病毒之后的l2至20周和HbsAg抗原并存着,而且一旦滴度愈高,病情也就愈重。当HbsAg转阴之后,依然可以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2 乙肝各项指标在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2.1 抗HBe与抗HBc无法成为乙肝治疗成效的观察指标

抗体主要是指病原体特定抗原成分在刺激机体之后所形成的特异性免疫产物。在临床治疗之中,即使是抗菌素或者抑制病毒药物的使用会让病原体消失或者在数量上大规模地减少,然而抗体在机体之中有可能会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

2.2 HbsAg与HbeAg也无法成为乙肝治疗成效的观察指标

抗原作为病原体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应和病原体的数量构成正相关的关系,然而,实际上并不是完全这样。因此,HbsAg 与HBV相互间缺乏着正相关的关系,自然也难以成为判断疗效成效的重要判别指标。HbeAg属于HBV 核心抗原中的重要可溶性成分,和HBV之间具有相当好的相关性,这也是判别乙肝患者传染性高低的重要血清学指标之一,虽然有许多人是这样做的,但实际上也并不全面。HbeAg也具有自身的问题。HBV的基因结构中共含有四个编码蛋白基因,分别为S基因、C基因、P基因及X 基因。C基因主要负责编码HbcAg与HbeAg。因为HBV基因组的前C基因容易出现变异,主要表现在前C区末端的1896位出现了G-A 突变,从而产生了一个全新的终止密码子,即TAG,从而阻断了HbeAg的形成,造成HbeAg的缺失或者转阴,然而,实际上HBV依然可以大量地存在或者复制。所以, HbeAg也无法成为乙肝病人抗病毒治疗的主要疗效观察指标之一。

2.3 抗-HBs是真正具有定量检测价值的指标

抗-HBs虽然具有定量检测的价值,但是依然不适用于乙肝病人的抗病毒疗效的观察,而是用在对机体注射乙肝疫苗之后对免疫效果进行判断。抗-HBs是一种中和性的抗体,并在体内中和HbsAg,从而对HBV感染产生保护性免疫之作用,一般认为10 mIU/ mL所具有的抗-HBs对HBV是具有免疫力的临床能力。一旦某人依据程序注射乙肝疫苗之后,如果血清之中的抗-HBs定量超过了10 mIU/mL,那就说明了免疫已经成功,受免疫者具备了对HBV 的免疫力。与之相反的则说明了免疫注射的失败。抗-HBs在体内存在比较长的时间,免疫力和持续时间之长短以及抗-HBs含量之高低成正比关系。很多人在注射了乙肝疫苗数年之后实行抗-HBs定量检测,如果低于10 mIU/ mL,则需再次注射乙肝疫苗,从而让机体产生更多的抗-HBs,以求提高免疫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的结果,应当在应用与分析的过程中更加密切地结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肝功能生化指标加以综合分析。虽然在临床中不能只凭乙肝五项指标出现异常就诊断为乙型肝炎人员,但是也绝不能忽视乙肝五项指标的异常状况,从而延误患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春和. 乙肝病毒五项指标TRFIA定量测定与MEIA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研究[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08(2).

[2] 姜会萍. 某市健康人群乙肝五项检测结果分析[J]. 荷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1(1).

用好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指标 篇4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治疗和预后

C-反应蛋白 (CRP) 是目前最有价值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它的升高可以提示许多炎症事件的发生, 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监测。近年来研究发现, 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所以CRP这个极其灵敏的炎症指标在各种类型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 采用超敏感方法检测到的CRP, 被称为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 下面对hs-CRP的生物学特性、实验室检测方法及其在各种感染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加以综述。

hs-CRP的生物学特性

CRP是一种主要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 因能与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结合而得名, 健康人血清中含量极微 (平均值约3.5 mg/L) , 当有急性炎症、创伤和冠心病时CRP会升高[3]。CRP的生物学特性主要表现为能结合细菌、真菌等体内的多糖物质, 在钙离子存在下, 形成的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 释放炎性介质, 促进细胞间黏附和吞噬细胞反应, 溶解靶细胞。在血管粥样硬化损害的早期还发现CRP与细胞膜形成的复合体附着在血管内皮细胞, 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促使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由于各种原因的组织损伤导致血清中CRP的升高, 同时还会出现一系列的全身反应, 包括发热、免疫反应增强等急性时相反应, CRP的水平与炎症的出现及其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4]。

hs-CRP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临床实验室CRP检测一直采用透射免疫和散射免疫方法, 这些方法的参考值范围变动很大, 从3 mg/L到超过200 mg/L。随着人们对于低水平CRP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认识, 这些测定方法的灵敏度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为了达到所需定量的检测精度, 研究人员已经对现有的试验方法进行了改良和更新, 使其最低检出限0.20 mg/L。与传统的比浊法相比, 其方法简单、快速, 样本体积需要量小, 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hs-CRP与感染性疾病

鉴别细菌与病毒感染:在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方面, hs-CRP同白细胞计数一样灵敏。当机体被细菌感染时, 血清中的hs-CRP浓度明显升高, 升高的幅度与细菌感染的程度相符合;当被病毒感染时, hs-CRP增高不明显, 血清浓度正常或轻微升高。

病情的监测:hs-CRP在疾病发作6 h含量即迅速升高, 持续时间与病程相当, 一旦疾病恢复, hs-CRP含量迅速下降, 对临床有先期的预报作用, 动态观察hs-CRP水平的变化可作为疗效的指标[5,6]。若hs-CRP持续升高或再度回升, 提示必须予以重视, 为此, 在病程中做一系列的hs-CRP测定, 为观察病情是否加重、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治疗监控等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hs-CRP与心血管疾病

hs-CRP对健康人群首发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hs-CRP可以预测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危险性, 而且还是首次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非常有效的预测指标。hs-CRP与血脂均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但研究表明, 二者联合预测模式是目前冠心病评估的最佳模型[7]。

hs-CRP对冠心病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不管在住院期间或出院时, hs-CRP检测对于冠心病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均有预测价值。李文杰等对72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 患者心功能按Killip分级测定CRP峰值[8], 心脏事件组 (包括出院后随访6个月内的心衰、再发心肌梗死, 严重心律失常、住院期间及随访期内的死亡) 与出院后随访6个月内无心脏事件组相比, 血清CRP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检测CRP峰值水平除反映患者当时的心功能状态以外, 还可作为评价患者的近期预后指标之一。李爱华和苏毅对17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研究发现[9], CRP可以判断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是冠心病形成的独立危险因子。不稳定型心绞痛 (UA) 患者CRP>4 mg/L, 提示预后不佳, 易发生急性心血管并发症, 应积极预防。在UA患者中早期使用氟伐他汀可减少斑块炎症, 加强斑块的稳定性, 防止新的粥样斑块形成, 减少急性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在有关的研究中, Ferreiros和Ridker认为在评价90 d的不良事件时, 出院时hs-CRP值比入院时更有价值。从目前的资料看, 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冠心病患者入院时hs-CRP>10 mg/L提示再发时间可能性大, 出院患者hs-CRP>3 mg/L即有预测价值。

hs-CRP与糖尿病

临床研究表明, 血浆hs-CRP水平与糖尿病存在协同作用, 血浆hs-CRP水平升高的人群易患糖尿病, 而糖尿病患者血浆hs-CRP水平普遍升高。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特别是2型糖尿病, 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 2型糖尿病是免疫和慢性炎症性疾病[1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重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认为,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低度炎症性疾病, 发病原因是在代谢紊乱与血流动力学机制基础上, 慢性炎症是其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11]。因而hs-CRP作为一个低水平炎症的重要筛选指标, 对于预测2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及在其治疗和预后中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hs-CRP与颅脑损伤

hs-CRP可以用于观察颅脑损伤的程度和疗效。国内张吉平等对129例颅脑损伤患者不同时期hs-CRP的变化研究和张莹的研究显示[12,13], 颅脑损伤后血清hs-CR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且伤情越重, 升高越明显。这说明hs-CRP不仅是一种疾病标记物, 同时也参与创伤性疾病的致病过程, hs-CRP蛋白会随伤情的好转而逐渐下降。可见, 颅脑损伤后hs-CRP升高幅度和持续时间是反映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观察疗效的理想指标, 对判断伤情轻重、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hs-CRP与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 以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治疗关键是控制疾病活动, 早期诊断并治疗可有效延缓疾病的进展。CRP是敏感的急性时相蛋白, 在机体急性炎症状态下急剧增高[14,15]。通过测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hs-CRP、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及红细胞沉降率的变化, 以期寻找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监测指标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hs-CRP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敏感指标之一。

临床指标 篇5

体检临床意义表
高血压的定义

分类
正常血压 正常但偏高之血压 高血压~轻度 高血压~中度 高血压~重度 高血压~极严重

收缩压
<130 130-139 140-159 160-179 180-209 ≧210

舒张压
<85 85-89 90-99 100-109 110-119 ≧120

注意事项
1、充分的睡眠与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与精神紧张。2、适度轻松的运动,维持理想的体重。3、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4、避免用太冷太热的水洗澡或浸浴。5、选择新鲜的食物,避免腌制及加工食品,如咸菜、荫瓜、酱瓜罐头等。6、忌食含钠量极高的食品及蔬菜,如面线、蜜饯、饼干、芹菜、胡萝卜、海带、紫菜、发芽蚕豆等不要大量使用。7、避免抽烟、喝酒。节制茶叶、咖啡、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料。

尿液常规检查
检查项目 参考值 检查意义 值↑过高。糖尿病、脱水性/发热性疾患、肾病症候群、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值↓过低。多尿、急性肾功能不全多尿期、肾盂肾炎、水肾症、高血钙症。值↑过高。可能为细菌感染、慢性肾功能 不全、呕吐、呼吸性或代谢性碱中毒。值↓过低。糖尿病性酮酸毒症、脱水、代 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非生理性因素。激烈运动、如: 过度疲劳、食用过多的肉类/嘌呤类(豆类、高汤),则 可能是高血压、肾病变、痛风等引起。阳性:疑糖尿病,宜抽血检查血糖。阳性:糖尿病酮酸中毒、长期饥饿状态,必要时作血糖检查。阳性:阻塞性黄疸性疾病,可抽血检查肝 功能。阳性:疑尿路结石或感染,女性如非生理 期,请至医院做泌尿系统方面检查。鼓励 多喝开水。阳性:尿道感染。溶血性黄疸性疾病,可抽血检查肝功能。

肾功能检查
检查项目 BUN 血液尿素氮 Creatinine 肌酸酐 参考值 6.7-21.3 mg% 检查意义

Sp.Gr.比重

1.005-1.030

值↑过高。肾炎、泌尿道阻塞(结石、肿 瘤)、尿毒症、脱水等病症。值↑过高。严重肌肉疾病(肌肉萎缩、肥 0.4-1.4 mg% 大)、肾功能障碍、服用药物等病症等病 症。

PH 酸碱值

5-8

尿沉渣检查
检查项目 RBC 红血球 WBC 白血球 Epi cell 上皮细胞 参考值 0-5 /HPF 0-5 /HPF 0-5 /HPF 检查意义 膀胱炎、肾炎、尿路结石、特定免疫性疾 患或前列腺疾患常呈阳性 泌尿道感染,发炎常上升 显示泌尿系统上皮剥离情况,尤其泌尿道 发炎时,常会增加

Pro 尿蛋白 GLU 尿糖 KET 尿酮体 BIL 尿胆色素 OB 尿潜血 NIT 硝酸盐 URO 尿胆素原

阴性(-)阴性(-)阴性(-)阴性(-)阴性(-)阴性 0.1-1.0

肝、胆功能检查
检查项目 AST(SGOT)天门冬胺酸转 胺酵素 ALT(SGPT)麸丙胺酸转胺 酵素 参考值 0-34 U/L 检查意义

肝炎检查
检查项目 HbsAg B 型 肝炎表面抗原 Anti-HbsAg B 型肝炎 表面抗原 A

nti-HAb-IgG A 型肝炎抗体 Anti-HCV C 型肝炎抗体 参考值 阴性 阳性 阴性 阴性 检查意义 阳性: 表示感染滤过性B型肝炎,可能是 B型肝炎带原者。阳性: 表示曾感染B型肝炎病毒,现以复 原并具其免疫性。若以上两者均为阴性,请施打 B 肝疫苗。阳性:表示过去之感染及最近急性感染。阳性:是为带原者,易得急慢性肝炎、肝 硬化、肝癌。

粪便常规检查
检查项目 OB 粪便潜血反应 Parasite 寄生虫卵筛检 参考值 阴性 阴性 检查意义 阳性: 疑消化道有出血情形。食用富含铁 食物,如:猪血、猪肝、铁剂、牛、猪肉 等,易有伪阳性产生。阳性:有寄生虫寄生。

值↑过高。心、肝、脑或血球细胞之病变。若器官或组织或肌肉损伤,血液中的 SGOT 就会增加。值↑过高。生活作息不正常、应酬过多、0-36 U/L 急慢性肝炎、酒精性肝障碍、肝硬化、肝 癌等。值↑过高。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阻 T.Bili 0.0-1.4 mg/% 塞性黄疸、中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等病 总胆红素 症。D.Bili 值↑过高。肝炎、肝硬化、肝萎缩、阻塞 0.0-0.5 mg/% 直接胆红素 性黄疸、良性妊娠性黄疸等病症。值↑过高。肝脏疾病。6.0-8.3 g/dl TP 总蛋白质 值↓过低。营养不良。值↓过低。肾病症候群、传染性肝炎、肝 3.7-5.1 g/dl ALB 白蛋白 硬化、营养不良、各种消化性疾病等病症。须配合总蛋白质、白蛋白检验值结果来判 2.2-3.3 g/dl GLO 球蛋白 读。值↑过高。阻塞性黄疸、肝硬变、肝炎、ALK-P 37-95 u/l 各种骨胳疾病、胆道系疾患、脂肪肝等病 碱性磷酸酵素 症。r-GT 麸胺酸转 值↑过高。肝胆疾病、胰脏炎、饮酒、心 0-30 u/l 移酵素 衰竭、药毒性等

血液常规检查
检查项目 WBC 白血球 参考值 男:3.9-10.6 女:3.5-10.6 单位:103/UL 男:3.9-10.6 女:3.5-10.6 单位:M/UL 检查意义 值↑过高。细菌感染的发炎、白血病等病 症。值↓过低。滤过性病毒感染、肝硬化、血 液疾病造血功能障碍等病症。值↑过高。烧伤、脱水、多血症,亦可能 为正常之变异。值↓过低。怀孕、贫血、白血病、造血机 能不良。值↑过高。烧伤、脱水、多血症。值↓过低。胃疾病、怀孕、贫血、白血病、营养不良等。

电解质检查
检查项目 Na 钠 K钾 参考值 134-148meq/l 3.4-4.8 meq/l 检查意义 值↑过高。脱水、肾脏炎、碱缺乏。值↓过低。粘液性水肿、口炎性腹泻。值↑过高。安迪生氏病、肺炎、尿毒。值↓过低。慢性肾炎、胰岛素过多、严重 腹泻、睪固酮过量。值↑过高。多发性骨髓瘤/癌、真性红血 球增多症。值↓过低。肾病、骨质软化、维生素D缺 乏、佝偻病、甲状(旁)腺切除。值↑过高。肾脏炎、

临床指标 篇6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癌;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酸性磷酸酶

[中图分类号] R737.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1-133-02

Clinical research of relativity diagnosis index in prostate cancer

GUO Zhaolin

Clinical Laboratory,Chaoyang Dafeng Hospital of Shangtou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Shangtou 515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 highly sensitive and specific blood marker,it can earlier eamine and diagnose a patient with prostate cancer. Methods 200 case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first group,100 case were diagnosed into prostate cancer. The second group,50 case were diagnosed into prostate hyperplasia or hypertrophy. And the third group,50 case were negative comparison. Respectively took its blood into be measured the TPSA and ACP levels,studying its positive rate,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Results TPSA positive rate was 97%,sensitivity was 100%,specificity was 97%;ACP positive rate was 12%,sensitiveity was 10%,specificity was 12%. Conclusion TPSA positive result can diagnose into prostate cancer,prostate hyperplasia or hypertrophy. TPSA negative result can exclude prostate cancer. Therefore, TPSA is the highly sensitive and specific blood marker as prostate arises cancer. It can early diagnose prostate cancer,prostate hyperplasia or hypertrophy.

[Key words]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rostate cancer;Prostate hyperplasia;Prostate hypertrophy;Acid phosphatase

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是由前列腺腺泡和导管的上皮细胞合成分泌到精液中的一种单链糖蛋白,是精浆的主要成分之一[1],其分子量为34 ku,编码基因定位于19q13,TPSA仅存在于前列腺上皮细胞的胞质、导管上皮和黏液内[2]。在功能上属于类激肽释放酶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参与精液的液化过程,是临床常规用于前列腺良性与恶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前列腺癌患者术后随访的重要指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200例:前列癌100例;前列增生与肥大50例;阴性对照组50例。年龄18~80岁,平均(49.5±5.8)岁。

1.2 原理

TPSA是前列腺组织中的糖蛋白,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性;正常情况下,在血液中浓度水平极低,当前列腺增生与肥大或发生癌变时,前列腺组织才大量产生这种糖蛋白,进而释放入血液中。

1.3 仪器与试剂

仪器选用德国西门子Centaur X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日立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德国西门子和上海科华试剂有限公司提供。

1.4 方法

将200例被测试的病例分为3组。第1组:50例经临床确诊为正常实验组(即阴性对照组),分别取其血液进TPSA和ACP定量检测。第2组:50例经临床确诊为前列腺增生与肥大,分别取血液进行TPSA和ACP定量检测。第3组:100例经临床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分别取其血液进行TPSA和ACP定量检测。

1.5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版本号为Chiss2004,全部数据以()表示,数据分析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正常人中ACP与TPSA水平比较

第1组正常实验组(即阴性对照组),ACP均为阴性(<300 IU/L);TPSA均为阴性(<4.0 μg/L)。见表1。

2.2 前列腺增生与肥大患者中ACP与TPSA水平比较

第2组50例前列腺增生与肥大患者,ACP均为阴性(<300 IU/L);48例TPSA为阳性(4.0~10.0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前列腺癌患者中ACP与TPSA水平比较

第3组100例经临床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有12例ACP为阳性(>300 IU/L);有97例TPSA为阳性(>10.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在前列腺癌患者中,TPSA的阳性率为97%,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7%;ACP的阳性率为12%,敏感性为10%,特异性为12%。由此可见,TPSA预见前列腺癌发生的敏感性为100%,TPSA阴性结果提示前列腺癌发生的风险性极低微。因此,TPSA是前列腺组织发生癌变时最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标记物,它可以早期预见患者前列腺癌 发生或作为排除患者前列腺癌的标记物。

3 讨论

前列腺特异抗原是前列腺癌最敏感的肿瘤标志物,近期研究表明,TPSA速率、TPSA密度、TPSA随年龄变化范围三项,在临床应用中更有实际意义。前列腺癌的TPSA速率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和正常组,因此TPSA速率可区分早期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症。TPSA密度(TPSAD),即血清TPSA浓度与前列腺体积的比值。当TPSA浓度轻度升高,而前列腺体积小时,也提示前列腺癌的存在;当前列腺体积大时,虽有TPSA的升高,也可能只是良性前列腺增生。当患者TPSA在正常值高限或轻度增高时,用TPSAD可指导医师决定是否进行活检或随防。正常血清TPSA的浓度随年龄而增加,将年龄因素和TPSA浓度综合考虑,更容易在年轻患者中早期发现前列腺癌。 目前,国内外通常把TTPSA>4 μg/L作为筛选前列腺癌的临界值,把TTPSA结果在4~10 μg/L之间称为灰色区域,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均有可能,而当TTPSA>10μg/L时,前列腺癌可能性极大[4]。对于FTPSA/TTPSA比值,各文献报道不一致,有以0.16为标准的,也有以0.19或0.25等为临界值,当血清TTPSA在灰色区域时,FTPSA/TTPSA显得非常重要,FTPSA/TTPSA大于临界值时,前列腺癌可能性小,当FTPSA/TTPSA值小于临界值时,前列腺癌可能性较大。一般认为,TTPSA、FTPSA联合测定可使前列腺恶性疾病的检出率提高到90%以上。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TPSA测定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也存在很多不足,TPSA仅具有前列腺组织特异性而不具前列腺癌特异性;当前列腺缺血、增生、急性尿潴留、前列腺炎、膀胱镜检查、直肠指检或按摩时,血清TPSA明显升高。因此TPSA作为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指标,还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是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血清TPSA结果存在相当程度的重叠,但将血清TPSA检测与临床相结合时,TPSA能显著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这一点得到普遍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Thompson IM,Pauler DK,Goodman PJ,et al.Prevalence of prostate cancer among men with a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level < or =4.0 ng per milliliter[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9,350(22):2239-2246.

[2] Carter HB,Ferrucci L,Kettermann A,et al.Detection of Life-threatening prostate cancer with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velocity during a window of curability.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09,98(21):1521-1527.

[3] 康格非,巫向前.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79.

[4] Black MH,Gai M,Ponzone R,et al. Serum total and fre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for breast cancer diagnosis in women[J].Clin Cancer Res,2010,6(2):467.

(收稿日期:2011-10-14)

(上接第131页)

固醇性息肉,相对回声稍低的是炎性息肉。恶性病变以单发为多见,体积较大,>10 mm者应考虑病变性质为恶性,当病灶>13 mm时,应先考虑为胆囊癌可能性[4]。笔者认为,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良恶性时较为明显的差异仍是息肉的体积大小。本组研究中有2例为胆囊癌,二维超声声像图表现为息肉型,呈乳头状凸起光团自胆囊壁向腔内,带蒂,囊壁增厚,内壁粗糙;三维超声声像图能够清晰显示病变形态不规则。

综上所述,超声显像在胆囊息肉样病变判定有无病变的诊断方面及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做出初步判定方面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对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和指导临床随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刁其先,王廷刚,刘泳,等.397例胆囊息肉样病变超声的诊断价值及随访结果[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6):530-531.

[2] 张瑛.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诊断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3):62-63.

[3] 张建蕾,梁丽,齐艳,等.胆囊息肉样病变超声多普勒定性诊断价值探讨[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7):855-856.

[4] 孙艳梅,王淑渡,郭庆伟.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诊断分析[J].影像与介入,2010,17(36):89-90.

临床指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2008年收治血液相关疾病患者60例, 作为试验组。男35例, 女25例, 平均 (35±24) 岁, 其中包括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5例, 诊断按照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进行;儿科感染性疾病患者10例, 其包括肺炎15例, 上呼吸道感染12例, 中耳炎4例, 心肌炎4例;恶性血液病伴有发热患者12例, 经病原微生物证实为真菌感染2例, 细菌感染4例, 混合感染4例, 无非感染病例;代谢综合征 (MS) 患者11例, MS诊断按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CDS) 的诊断标准进行;尿毒症血液透析病患者10例, 其原发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4例, 高血压肾病5例, 糖尿病肾病2例, 多囊肾1例, 梗阻性肾病2例。平均透析时间 (35±12) 月。均每周透析20次, 5h/次。一氧化碳中毒 (ACOP) 患者12例, 中毒前均无其他病史。

标本采集:采血前2d禁食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空腹15h, 避免剧烈运动, 采血前4h禁止喝茶或者喝咖啡, 不吸烟, 不饮酒。采取血液分离出血清, 排除有溶血或者脂血的标本, 取后立即放置在-20℃密封冰冻保存待测。检测前将血清融化, 期间没有冻融。

1.2 方法

分别检测对照组和试验组的CRP含量并进行数据统计, 分析血液CRP水平与各种类型相关疾病的关系。试验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组间数值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根据数据统计和软件计算, 各组资料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后P<0.05, 差异具有显著性, 极具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CRP是炎症的标志物, 正常人的血液中含量很少, 在急、慢性感染时, 他的浓度会发生显著性提高, 可以作为细菌感染和严重组织损伤时的一项临床诊断的指标。CRP是临床常见的炎症诊断指标, 是反应全身性炎症反应的非特异性的标志。他的升高可以见于:

(1) 组织损伤、感染、肿瘤、心肌梗死以及一系列急慢性的炎症性疾病, 比如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血管炎、多肌痛风湿病等; (2) 手术后感染以及并发症的诊断指标:手术后患者血液中CRP升高, 手术后7~10d血液CRP水平应当有所下降, 如果CRP不降低或再次升高, 提示可能会有并发感染或血栓阻塞; (3) 可以作为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临床鉴别诊断:大多数细菌性感染会引起患者血清CRP的升高, 而病毒性感染则多数不会再升高; (4) 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者在研究中指出用超敏乳胶增强法测血液CRP, 升高了测定的敏感性, 可用于冠心病和心梗危险性的病理预测等等。

当前, 血液CRP已经广泛用作临床诊断和监测急性感染疾病、炎症以及组织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最近流行病学前瞻性的研究资料也表明, 一些身患隐形疾病的人群中, 一旦其CRP含量处于正常参考范围偏上限时, 便预示着有发生心肌梗死、中风、猝死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度风险。正常人血清中CRP含量通常都非常低, 维持在每升十毫克左右, 当机体遭到疾病感染时, 血液CRP的合成在3~5h内迅速得到增加, 33~45h左右达到高峰, 含量可为正常值的100~1000倍。

本项研究表明, 以上各血液相关疾病患者的CRP值均较相对应得对照组CRP值有所提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 差异具有相当的显著性, 通过观察血液CRP的水平, 可以衡量炎症感染的变化。当组织损伤或者炎症发生病变时, CRP在肝脏的合成和分解率会迅速增加, 血清中的CRP浓度也会显著的提高。在临床上, CRP浓度的测定有助于炎症和感染的检测, 判断感染轻重的程度及其病情进展的情况, 是最敏感的炎症指标之一, 为炎症及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数据依据。

参考文献

[1]王金和, 程佩兰.C反应蛋白 (CRP) 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医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4 (, 09) .

[2]王锋.血液生化指标CRP在临床上的检测意[J].中国医学检验杂志, 2010, (2) .

输血前检验传染性指标的临床意义 篇8

关键词:输血,传染性指标,酶标仪,试剂盒,临床价值

在临床中输血是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输血导致患者感染其他某些疾病的例子时有发生。为充分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降低因为输血导致感染传染性疾病的风险, 避免给医院带来医疗纠纷, 也为了适应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举证倒置原则, 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检查是非常必要的[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 输血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是, 近年来, 因多种因素造成的输血过程中病毒性肝炎、梅毒、艾滋病等传播性疾病连续传染的案例屡见不鲜, 这不仅易引发医患纠纷, 更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现对3 600例患者HBs Ag、抗-HCV、抗-HP、抗-HIV等4项传染性指标结果的对比分析, 以求引起医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从而起到保护患者及避免传播发生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 600例血清标本来源于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 其中男1 960例, 女1 640例;年龄8个月~83 (37.9±8.3) 岁。治疗前, 医务人员通过与患者本人及其家属进行充分协商, 并在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认。

1.2 仪器与试剂

酶标仪:上海科华实验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T360。试剂:上海科华实验系统有限公司和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的HBs Ag、抗-HC7、抗-HP、抗-HIV试剂盒 (两种厂家的试剂各检测一遍, 有效降低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发生几率) 。

1.3 方法

患者检查前1d晚餐后不再进食, 第2天早上7∶00空腹静脉取血5ml。HBs Ag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 检测[2], 使用北京万泰生物药业公司提供的试剂盒;抗HCV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 试剂盒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公司提供;梅毒螺旋体抗体 (TPPA) 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试验 (RPR) 检测, 试剂盒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公司提供;抗-HIV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 使用珠海丽珠试剂厂提供的试剂盒;所有操作规程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对ELISA初次检测阳性者再进行双孔复测, 抗HIV复测仍阳性者送省疾病控制中心艾滋病 (AIDS) 监测实验室确认。检测过程均采用日本瑞必欧株式社会TPPA, Rgyto-6100酶标分析仪和Wel1-wash4洗板机。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运用SPSS 17.0统汁学软件作处理, 计数资料百分率 (%) 表示, 通过±s方法显示计量资料,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HBs Ag患者354例, 阳性率9.83%;抗-HCV患者32例, 阳性率0.89%;抗-HP患者23例, 阳性率0.64%;抗-Hl V患者5例, 阳性率0.14%。其中以HBs Ag感染率最高, 且男性患者阳性率11.89%明显高于女性患者的7.3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他3项指标男女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女性比较, *P<0.05

3 讨论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是目前较为常见的4种传染病, 且都能通过血液进行传播[3]。输血是目前临床中治疗和抢救危重患者常用的医疗措施, 也是导致患者血源性疾病的传播的重要途径。为了充分了解患者输血前的情况, 避免院内感染, 在输血前对患者的血液进行传染性指标的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输血前的检测可以减少的医疗纠纷发生。所有创伤性检查及治疗都是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梅毒的传播途径。在临床的诊疗过程中, 如手术、穿刺、抽血、接生等, 医护人员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各种疾病患者的分泌物、血液和体液等, 如果不采取隔离保护措施, 也有可能被感染[4]。因此, 输血前对患者进行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尤为关键, 这不仅能有效避免患者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还能督促医务工作者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提高工作责任心, 以达到医患双方双赢的效果[5]。

3 600份血清样本中, HBs Ag、抗-HC7、抗-HP、抗-HIV的阳性例数总计为414例, 阳性率为11.5%, 比率是非常高的;同时, 在4项传染性指标中, HBs Ag为354例, 阳性率为9.83%, 证明乙型肝炎在患者中的感染系数较高, 因此对乙型肝炎传播的预防是日后工作的重点内容;丙型肝炎、梅毒阳性率分别为0.89%、0.64%, 虽然感染比例较少, 但在预防工作中也应该引起足够重视;艾滋病阳性率0.14%, 与黄聪等[6]的报道相近, 但高于任红霞[7]的报道。艾滋病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由于不同国家经济条件、医疗水平、检测能力等存在很大差异, 艾滋病患者实际例数与统计资料存在着很大误差。目前在发展中国家发现的艾滋病患者可能仅仅是实际患者的很少一部分, 仍然有大量患者未被及时检测发现。国内HIV感染目前仍局限于特殊人群, 如吸毒人员、性滥者等。在我国《献血法》实施前, 部分地区的采供血机构管理混乱, 导致HIV在少数地区流行。HIV感染患者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 患者常因消化道、肺部真菌, 假单胞菌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 病毒性肝炎或皮损等于不同临床科室就诊, 多重或多部位机会性感染则常见于已发病的HIV感染患者。若患者在输血后才发现HIV感染, 极易导致医疗纠纷。因此, 临床中应提高患者感染HIV的警惕性, 避免出现误诊或漏检现象。根据卫生部门统计, 截至2013年9月30目, 全国共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约43.4万例, 其中性传播占比89.9%, 因此, 相关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让民众了解性道德、洁身自好的重要性, 同时抓好大、中、小学健康教育和艾滋病预防教育, 从根本上解决艾滋病的传播问题[8];此外, 在4项传染性指标的男女比例对比中, HBs Ag的男性患者阳性率11.89%, 明显高于女性患者的7.38%, 且男女患者HBs Ag阳性率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究其原因, 本文中并未进行详细分析, 有待进一步探讨。

近年来,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 更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理念应用于采血供血工作中,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核酸检测作为其中一项新技术, 正得到逐步推广应用中[9]。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 由于目前技术的局限性, 目前ELISA检测结果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已被感染的可能, 因此, 相关采血供血机构最好能保存好患者的血液标本, 以备日后处理医疗纠纷时供取证用。

输血作为一种药物无法替代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中被广泛使用。输血前对血液要严把质量关, 以保证患者输血安全。输血及手术前五项传染性指标已列入常规检测项目, 但目前由于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及病原体感染后存在“窗口期”问题, 使输血及手术感染病毒无法避免。即使检测结果为阴性, 也不能排除患者已被感染的可能性。对患者输血前进行五项传染性指标检测, 无论对患者、医务人员还是院内感染的控制、预防和减少医患纠纷都有非常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输血前对患者进行传染性指标的检验, 能极大提高输血活动的安全性, 有效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葛冰磊.1204例患者输血前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5, 4 (7) :115.

[2] 王锐, 韩玲, 赵伟萍.20例输血感染案例引发的思考[J].中国输血杂志, 2002, 15 (3) :216-218.

[3] 李笋.传染性疾病标志物在手术和输血前检测意义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29) :99-100.

[4] 陈家宝, 夏林, 脚静.1817名受血者输血传染因子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 2007, 20 (2) :150.

[5] 李植.受血者输血前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9 (35) :137.

[6] 黄聪, 孙家志, 谭瑞琼.广西沿海地区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 2011, 24 (4) :351-353.

[7] 任红霞.新乡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 2011, 24 (4) :351-353.

[8] 庞永兴.输血前患者血清传染性标志物检查结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电子版) , 2013, (11) :516-517.

临床指标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产科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住院分娩的妊高征患者123例, 年龄21~44岁, 平均30.5岁, 其中轻度妊高征65例, 中、重度妊娠征58例。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 (第5版) [2]。健康妊娠组65例, 年龄18~40岁, 平均29.4岁, 均为本院同期住院患者, 无感染、无宫缩、无并发症;同期健康非妊娠组65例, 年龄与前2组配对分析。

注:与2个健康组对比, *P<0.05有差异;#P<0.01有显著差异

1.2 标本处理

所有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均于清晨空腹或入院时 (用药前) 静脉采血1.8m L, 注入含0.2m L的109mmol/L枸橼酸钠真空抗凝管抗凝, 充分混匀, 避免产生气泡和溶血, 3000r/min离心10min, 分离血浆测定其凝血功能。

1.3 方法

应用TECOM2半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 采用凝固法, 试剂为天津美德太平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 组间比较用t检验, 结果以均数±标准误表示。

2 结果

妊高症患者的PT、APTT缩短, Fbg含量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见表1。

3 讨论

孕妇在分娩的过程中, 有时会突发一些异常情况, 如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羊水栓塞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组织损伤, 组织凝血活酶类促凝物进入母血, 诱发DIC, 消耗大量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并激活纤溶系统, 以致血液从高凝状态变成低凝状态, 增加出血倾向。PT主要反映外源凝血因子II、V、VI I、X水平, 是外源性凝血系统较为敏感的常用的筛选试验。APTT反映血浆内源性凝血因子VIII、IX、XI、XII水平, 是筛检止凝血功能最基本的试验之一。Fbg主要用于出血性疾病或血栓形成性疾病的诊断, 其含量超过参考值是血栓形成中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 血浆Fbg增高, 为凝血过程提供了较高水平的酶促反应底物, 促进了血小板的聚集, 提高血液黏度, 有利于血栓形成。

从本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妊娠晚期孕妇的PT、APTT缩短, Fbg升高。PT明显缩短提示血液呈高凝状态倾向, 可能与凝血因子II、V、VII、X等增加有关;APTT明显缩短可能与凝血因子VIII、IX、XI、XII等增加有关;Fbg升高, 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加有关。有文献报道, 妊娠妇女尤其是妊娠晚期临产孕妇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比非孕妇明显升高, 可增加50%, 可达4~5g/L。本实验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相一致[3]。

妊娠期间, 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 血浆Fbg及FVII、FVIII、FIX、FXII及激肽释放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特别是到了妊娠晚期尤为明显, 凝血因子的增高, 使PT、APTT均明显缩短, 而Fbg明显升高, 这一系列因素使妊娠晚期妇女血液处于高凝、低纤溶状态, 极易诱发DIC及血栓性疾病。只有密切观察妊娠晚期孕妇的PT、APTT、Fbg等变化, 及时了解其凝血功能情况, 才能预防和早期治疗DIC, 即使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突发一些情况也能及时控制和治疗, 以保证孕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正常妊娠时, 血液生理性稀释, 适度高凝是一种生理性保护, 可防止出血过多, 而产妇血液的这种高凝状态, 在分娩过程中的一些触发因素作用下, 又容易导致组织损伤, 组织凝血活酶类促凝物质进入血液, 消耗大量的凝血因子, 引起凝血功能障碍, 因而产科出血时, 不能简单地将止凝血参考值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 应进行止凝血试验的动态观察, 排除DIC可能。如果孕妇分娩前后出现凝血功能异常, 提示有出血或血栓的形成, 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由凝血功能失衡所致的不良后果[4]。因此, 孕妇分娩前后联合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并进行动态观察, 可以全面、完整地反映孕妇分娩过程中的凝血功能情况, 对预防和治疗孕妇产后出血及评估预后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孕妇产前凝血功能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下称妊高征) 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TECOM2半自动凝血分板仪对123例轻、中、重度妊高征患者, 65例健康妊娠妇女和65例健康非妊娠妇女产前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纤维蛋白原 (Fbg) 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妊高征患者是PT、APTT缩短, Fbg含量升高, 与健康非妊娠妇女、妊娠妇女相比, P<0.05;中、重度妊高征患者的上述指标与轻度妊高征患者相比, P<0.05;健康妊娠妇女与健康妇女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产前凝血功能检测不仅对产妇和医务人员自身有益, 而且避免了孕妇产前及产后意外的发生, 确保了母子生命安全, 有效地降底了孕产妇死亡率, 其凝血指标对妊高征患者的病情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关键词:孕妇,产前,凝血功能

参考文献

[1]黄衍锋, 郑望春, 叶晓涛, 等.凝血四项指标在孕妇分娩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7, 289 (10) :897~898.

[2]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5) :114~123.

[3]Borschneck C, DreyfusM, Bridey F, et al.Assay of products of fibrinand fibrinogen degradation in dissern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s.Evaluation of a new techniquf[J].PressMed, 1995, 24 (17) :799~802.

临床指标 篇10

关键词:肝病,血清学指标,检测

肝纤维化是由于纤维增生和纤维分解不平衡, 导致肝脏纤维结缔组织的过度沉积所致, 是各种慢性肝病后产生的一种共同结果。目前大家一致认为肝纤维化是可逆的, 而肝硬化是非可逆的过程。因此, 及早发现肝纤维化的迹象对防止肝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肝纤维化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评估、影像学诊断、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临床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仍然是肝脏组织的病理学诊断。故本文观察各种病因引起的肝病患者的常用血清学指标, 包括HA、PCⅢ、LN、Ⅳ-C, 分析它们与肝脏组织病理学纤维化分期的关系, 探讨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的血清学指标,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门诊及住院肝纤维化患者共272例。其中男性160例, 女性112例, 年龄16~78岁, 平均43.5岁, 按2000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进行临床分型, 慢性肝炎轻度42例, 中度80例, 重度80例, 肝硬化50例, 同时选择对照组272例。各组之间的一般资料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检测方法

空腹抽取血5mL, 及时分离血清, -20℃保存, 1周内测定血清的HA、LN、PCⅢ、IV-C, 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 试剂盒由上海海研生物技术中心提供, 按操作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各组间数据采用方差分析,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2 结果

各组肝病HA、PCⅢ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 在轻、中度肝病患者LN、IV-C升高不明显, 在重度及肝硬化患HA、PCⅢ、LN、IV-C四项指标均明显升高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肝纤维化是肝脏中细胞外基质、主要是胶原的过量沉积, 是一切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学特征,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演变为肝硬化的中间必经阶段, 是疾病演变中一个连续进展的过程, 凡是能够引起肝细胞遭受损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各方面的因子, 均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 导致炎症反应, 刺激纤维组织增生。肝穿刺活检观察肝脏病理变化仍然是诊断肝纤维化最可靠的标准。血清HA、LN的水平提示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HA是肝细胞外间质中蛋白多糖, 肝纤维化时由于肝间质细胞合成增加, 内质细胞分解降低, 使在血中含量增加。血清中HA可反映肝脏损伤程度和HF发展变化。LN是一种非胶原结构蛋白, 在肝纤维化时血清含量明显升高, 与Ⅳ-C共同构成肝基底膜形成纤维间隔, 并参与肝窦毛细血管化。血清LN水平与HF、肝内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窦内基底膜形成呈正相关。肝纤维化是肝细胞损伤后修复的结果, 慢性乙肝时为修复肝细胞的损伤, 激活的肝星状细胞移动到损伤部位, 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基质蛋白酶调节其降解, 因降解基质的酶的抑制因子 (TIMP) 过表达, 抑制基质蛋白酶的活性, 使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 结果是肝纤维化不断发展。IV-C是基底膜的骨架成份, 末端相连成网络状。PCIII的升高直接反映肝纤维化的活动性。血清HA升高主要是由于肝脏内皮细胞摄取与降解HA的功能下降。在早期肝硬化时, 肝损害尚未达到严重程度, HA不一定升高。肝脏炎症坏死时, PCIII降解, 其血清水平增高, 因此, 是活动性纤维生成的较好标志物, 也是动态观察抗纤维化药物疗效的较好指标。因已静止的晚期肝硬化病人纤维生成不活跃, 血清PCIII水平较前降低, 因此, PCIII不是肝组织已有纤维化程度的指标。有文献认为, CⅣ既是纤维生成、也是进行性炎症的标志物。在肝纤维化时出现最早, 适合于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 能反映肝纤维化程度, 是药物疗效和预后观察重要依据, 与本研究的结果符合。本文结果显示,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随着慢性肝病的进展而升高, 两者有显著的相关性。同时各组肝病HA、PCIII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 在轻、中度肝病患者LN、IV-C升高不明显, 在重度及肝硬化患者HA、PCⅢ、LN、IV-C四项指标均明显升高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 在常用的血清学指标中, 血清HA、PCIII、LN、IV-C与肝纤维化的进展有关, 动态监测上述指标的变化, 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缓缓, 田苗.肝纤维化和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J].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5, 30 (1) :38~39.

[2]张玲, 兰绍阳, 李凌君, 等.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J].实用肝脏病杂志, 2006, 9 (1) :40~42.

[3]李琴, 丛玉隆, 王宝恩, 等.凝血酶原时间与肝促凝血活酶试验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J].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7, 23 (2) :88~90.

[4]杨伟, 焦平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诊断价值的初探[J].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2, 18 (2) .

[5]朱诚忆.肝纤维化指标在甲亢病中应用的探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04, lI (3) :136~137.

临床指标 篇11

【摘要】目的:为了解脂肪肝患者的严重程度与血清生化指标内的关系,为诊断脂肪肝提供检验依据。方法:对256名经B超诊断为不同程度的脂肪肝患者血清丙氨酸基转移酶(ALT),血脂和r谷氨酰转移酶(r-GT)等4项指标进行异常率分析和各指标问相关性分析。结果:脂肪肝患者血清ALT的异常率最高(70.4%~89.8%)LDL-C和TG次之。ALT和r-GT间的相关性最强(r=0.27~0.59)但ALT或r-GT与血脂4项问的相关性不显著或无相关性。结论:ALT可作为脂肪肝诊断的参考指标。血脂升高在脂肪肝形成早期起作用;LDL—C在脂肪肝形成全过程中起作用。肝损伤指标与血脂指标问相关性不显著。

【关键词】脂肪肝;酶;血脂;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57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065-01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本市各区县健康查体人群中随机抽样的256名脂肪肝患者。由专科医生根据B超检查结果诊断为轻度脂肪肝、轻至中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和中至重度脂肪肝。其中轻度脂肪肝共93例,男75例,女18例,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42.8岁;轻至中度脂肪肝共68例,男58例,女10例,年龄24~82岁,平均年龄45.7岁;中度脂肪肝共78例,男70例,女8例,年龄24~64岁,平均年龄42.1岁;中至重度脂肪肝共17例,全部为男性,年龄22~61岁,平均年龄34.3岁。

1.2实验室指标测定受检的各型患者组均测定空腹血清胆固醇(TC)含量;甘油三脂(TG)含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丙气氨酸氨基转移酶(ALT);r-谷氨酰转移酶(r-GT)。测定方法皆采用酶法。

1.3仪器与试剂仪器为日本生产的奥林帕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为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校准品及质控品均为罗氏公司提供。

1.5诊断标准依中华医学会法定计量单位有关规定[4]确定参考值为:ALT5—40 U/L;r-GT男11~64 U/L,女9~36 U/L;TC 3.6~5.2 mmol/L;TG 0.23~1.7mmol/L;HDL—C男0.94~1.74 mmol/L,女1.05~1.90 mmo/L;LDL—C<3.12 mmol/L。高或低于此范围者为异常。

1.5统计学处理使用天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SPSS11.5进行统计学处理。对脂肪肝阳性率采用多组秩和检验,检验水准=0.05;对相关眭系数进行t检验,检验水准=0.05。

2结果

通过对各型脂肪肝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在各个检验指标中ALT阳性率在各型脂肪肝中均最高。最低为轻度脂肪肝70.4%,最高为中度脂肪肝89.8%。在所有的阳性率中最低的一项指标是HDL—C,最高的也不超过20%。在由轻度到中至重度脂肪肝的各型脂肪肝阳性率比较中除LDL—C外其它各检验指标都有低一高一低的发展趋势。TC、TG和HDL—C三个指标,轻至中度脂肪肝是高峰,中至重度脂肪肝却比较低。ALT、r—GT两个指标,中度脂肪肝是高峰。LDL—C在由轻度脂肪肝到中至重度脂肪肝的发展中是逐渐增加的,但增长幅度不太明显。对各型脂肪肝各检验指标的阳性率采用秩和检验,结果P<0.05。

3讨论

脂肪肝是一种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疾病,同时也是多种肝脏疾病发展中的一种病理过程,是最常见的弥漫性肝病之一。如果不及时从饮食、运动、药物上进行控制和治疗,它将在较短时期内发展为不可逆的肝损害,其纤维化的发生率高达25%。且有1.5%~8%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因此年度体检是对脂肪肝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有效手段。本研究表明:脂肪肝患病率基本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量却逐渐减少,加之内分泌的变化,体内脂肪转化能量减少,脂肪蓄积,肝脏合成磷脂的能力降低而致。在30~40岁男性中脂肪肝患病率高的原因,不能排除过量饮酒引起的酒精性脂肪肝。经统计学处理本文发现各生化检验指标在各型的脂肪肝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C、TG和HDL-C在轻至中度脂肪肝中阳性率最显著。ALT和r-GT在中度脂肪肝中阳性率最显著,LDL-C在重度脂肪肝中阳性率最显著。各检验指标比较,ALT阳性率在各型脂肪肝中均最高,TC、TG和LDL—C的阳性率次之,可见脂肪肝的发展与ALT和血脂的增高相符合。在各型脂肪肝中病情最严重的中至重度脂肪肝的各生化检测指标阳性率并非最高,这提示病情的发展并非与检测指标呈正相关。两种酶的阳性率均在中度脂肪肝中最高,酶的增高在中度脂肪肝中发生率最高。血脂在轻至中度脂肪肝中阳性率最高,可见血脂增高在脂肪肝早期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而LDL—C的阳性率是依脂肪肝的严重程度而增高的,提示唯独LDL—C阳性率是依次增高的,提示它在脂肪肝形成过程中始终起着作用。在各型脂肪肝检测的生化指标中两种酶的相关性最显著。两种酶和血脂均没有相关性或相关性不显著。可见脂肪肝的肝损伤与血脂间并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体检还发现脂肪肝的患病率男性远远高于女性,这可能与内分泌差异和男性多饮酒及高热量饮食摄入量比女性高有关。脂肪肝是可逆的,在消除病因后可以好转甚至恢复正常。脂肪肝的防治主要在于控制饮食,合理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减轻体重,降低血脂(尤其注重降低甘油三酯),以利于提高人群的整体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M arehesini G Babini M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the m etabolie syndrome[J].M inerva Cardioangio1,2006,54:229.

临床指标 篇12

关键词:部队医院,临床科室,医护人员,绩效指标

长期以来, 由于体制编制的特殊影响, 部队医院在经营运行过程中, 并未充分重视和发挥绩效管理在医院运行中的作用。然而, 随着市场化的逐步深入, 部队医院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和提升内部经营管理水平的挑战。如何科学构建部队医院临床科室绩效体系, 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从而提高部队医院的总体运营水平, 是加速部队医院顺应改革步伐的关键。通过对某部队医院临床科室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探索适应部队医院的绩效体系。

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随着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 部队医院被纳入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基本医保定点医院和新农合定点医院, 为社会人群提供医疗服务的工作量逐渐加大, 部队医院面临着市场化逐步深入的挑战。同时, 部队医院中职业军人和非职业军人的比重也在发生变化, 职业军人比重逐渐降低, 非职业军人比例上升, 部队医院里员工“吃皇粮”的现象正在逐步减少, 通过绩效考评来鼓励医务人员的贡献将越来越多, 绩效考评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因此, 如何通过绩效考评, 适应部队医院未来发展方向、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激发出医院的内部活力、提升效率和服务满意度[1,2], 是尤为关键的问题。

2 研究对象

武警某医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甲等医院, 开设床位300张, 设有心血管内科、呼吸消化内科、内分泌科、普外、脑外、骨科、烧伤等临床科室共计29个专业; 拥有五官科、中医科、肿瘤微创治疗中心、妇科中心、肛肠专科、手外科、血液透析专科、体检中心等专科。是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以及凉山州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武警某医院现役军人占总人数54. 9% , 非现役军人占45. 1% 。

3 当前部队医院绩效考评面临的问题

为针对性的开展绩效管理, 抽取医院中高层行政管理人员、职能部门负责人、临床科室相关人员24人为调查访谈对象, 进行调查访谈。结果反馈, 当前医院绩效考评体系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 1) 绩效考评对医院战略目标的支持作用不明显: 临床科室的绩效考评主要关注于结果指标, 对于临床科室团队建设、创新思路、学习成长能力等过程指标关注较少, 缺少支撑医院长远战略目标的导向; ( 2) 绩效考评内容不够完整: 绩效考评内容没有考虑到科室专业设置、发展水平等特殊情况, 评价内容模式化, 评价内容未全部涵盖临床科室工作的主要方面, 对临床科室真实绩效反映不全面; ( 3) 绩效考评主体交叉, 评价内容重复:部队医院绩效考评主体主要是行政职能科室, 由于行政职能科室职能分权条块设置, 各科室职能具有一定交叉, 造成评价内容重复; ( 4) 绩效考评对军人、非军人不能体现同工同酬; ( 5) 绩效考评指标标准模糊、指标内涵定义不清楚: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中定量指标偏少, 定性指标较多, 造成客观评价缺乏, 评价主体主管感受较多, 标准不清晰; ( 6) 绩效考评结果反馈不及时, 运用不足, 缺乏对临床科室的指导意义。由于指标设置不合理、评价方式不科学、标准定义不清楚等, 评价结果难以对临床科室形成良性的指导意见, 也没有很好和其他管理手段结合起来, 如管理人员的续聘与晋升机制等。

4 绩效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根据部队医院绩效考评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的进行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过程为:

4. 1 明确构建要求

部队医院临床科室绩效指标设计体系应当能科学反映部队医院不同医护人员辛劳程度、智力投入、社会贡献的差别, 体现临床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经济管理与成本控制、行风建设与社会形象的促进作用等。同时, 还需兼顾部队医院存在军人、非军人两种身份的特殊情况, 同工同酬。

4. 2 确定构建步骤

第一步, 通过文献检索, 建立筛选指标库。借鉴国内外企业及卫生系统中常用绩效考评指标, 筛选出适合本医院的绩效考评相关指标。第二步: 通过专家咨询法征求入选绩效指标。第三步: 通过绩效管理小组讨论, 确定绩效考评指标。

4. 3 设计考评方案

通过讨论确立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包括: 运营医疗质量、运营效率、医疗安全、护理医教研、门诊管理等多维度的绩效指标[7 - 8]。各维度权重分配如下: 医疗质量30% 、运营效率20% 、医疗安全20% 、护理医教研20% 、门诊管理10% 。通过专家咨询、头脑风暴法, 确定绩效指标体系如表1:

4. 4 组织实施

根据临床科室的管理现状, 建议本绩效考评改进设计方案分三期实施。第一期, 先在考评基础较好科室和易量化考评的2 - 3个科室推行绩效考评方案 ( 6个月) ; 第二期, 总结经验并改善后, 推向更多科室; 第三期, 在总结经验进一步改善的基础上, 在所有临床科室全面施行。

5 部队医院实施绩效考评的效果

自2010年起, 在确定了医院临床科室的绩效指标体系并完善了相应的支持系统后, 医院开始进行试点, 取得了相应的成果。表2显示该医院实施绩效改革后的主要经营指标。通过建立绩效考评新指标, 既转变了医院目标导向又持续保持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有效提高了医院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科研能力、管理内涵、综合实力。

经过绩效指标的 设计实施 后, 医院在绩 效经营数 据上2011、2012、2013年数据呈现良性增长, 医院的管理水平、运营效率和人员积极性得到显著提升。

部队医院的绩效考评体系是提高部队医院运营效率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套科学、实用的临床科室绩效考评体系, 对于引导医务人员的价值理念, 促进部队医院形成良性循环的管理模式与积极向上的文化建设, 保持医院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医院还可加强区域内医疗联动, 与相关医院建立区域联盟, 学习其它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 深度融合、密切合作、共享资源, 把部队医院全面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更好地为中心任务和战斗力服务, 为部队建设服务, 为基层官兵健康服务, 为驻地人民群众服务[9,10]。

参考文献

[1]蔡志明, 王琦, 王光明, 等.医院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J].中国医院, 2005, 9 (2) :42-43.

[2]曹桂荣.公立医院是深化医改的主力军[J].中国医院院长.2009, 23:45-46.

[3]陈明敏, 邵红华, 陈小维.医疗质量粗放型评价管理模式[J].中国医院管理, 2001, 21 (2) :27-28.

[4]肖海林.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要径和工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128-129.

[5]徐嘉陵, 姚有贵, 方志琴, 等.医师平衡计分卡在部队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 2008, 10:739-740.

[6]王大刚, 杨坤蓉, 胡怀东, 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医院绩效管理的实施和成效[J].重庆医学, 2008, 37 (10) :1117.

[7]杨天桂, 黄勇, 刘芳.设计临床科室主任综合水平考核评估标准体系的探讨[J].中国医院统计, 2001, 8 (4) :198-200.

[8]谢群峰, 常非.绩效评价在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管理, 2013, 14 (10) .:737-739.

[9]任真年.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研究[J].解放军医院管理.1995, 2:737-739.

上一篇:集中供热锅炉房下一篇:汽动辅助给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