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环境

2024-08-18

主体环境(精选12篇)

主体环境 篇1

一、将诉权扩大至公民

环保法在其四次草案中, 起草者在对于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要求的立法中几经周折, 迫于各方压力终在《环保法》中确定了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相比与民事诉讼法的限制, 此番立法更为严苛。在新《环保法》出台之前, 地方司法实践中对于公民是否可以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的要求, 不乏有前瞻性的规定, 如以贵阳为例, 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意见》中明确:个人拥有环境公益诉讼的诉权, 禁止个人借助公益诉讼为自己谋利的行为。他们认为, 公民是是因环境问题受害的直接关系人, 也是最广泛的群体。因而应当赋予他们诉权, 结合公益诉讼的基本属性, 因而做了上述限制性规定。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不能也不应当限制在仅仅依靠政府的范围之内。环保行政部门依据宪法、法律规定承担各项行政职能、权力, 而与之对应的他们也要承担相当的职责与责任, 结合现在中国国情, 一方面, 行政机关在简政放权的把背景下, 精简机构, 人员本就受到控制, 不具备在职责范围之外承担公共利益保护的职责, 另一方面, 行政机关的职权都是宪法、各大组织法所赋予, 改变各行政机关的职能属性必然付出极大的立法成本, 在法律制度尚不完善的今天, 直接赋予行政机关法律职权代价过大。

二、鼓励检察机关作为支持起诉机关参与诉讼

(一) 检察机关作为支持起诉机关的必要性

首先, 在公民不被允许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背景下, 能够独立自主完成环境公益诉讼社会组织数量少、且适格的诉讼主体数量相对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污染面积不断扩大的基本现状而言乃是捉襟见肘。其次, 现国内社会组织普遍规模小、公益性、募集资金困难、发展规模有限。

(二) 检察机关作为支持起诉机关的正当性

检察机关依据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规定对法律的实施实行监督, 而行政机关作为法律的执行者, 受到检察机关的监督有必然性与正当性。一方面, 检察机关在行政主管机关未履行法定职责, 应作为而不作为, 不应作为而作为, 以及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有权依其职责提出司法建议, 要求行政主管机关及时履行职责,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另一方面, 检察机关亦可代表国家直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追究环境侵害者的法律责任。在新《民事诉讼法》也规定了支持起诉原则, 即“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 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对符合起诉资格的环保团体予以支持

(一) 财政支持

目前我国环保社团主要分为四类一是由政府部门发起组建的环保社团, 占49.9%;二是由民间自发组成的环保社团, 占7.2%;三是学生环保社团及其联合体, 占40.3%;四是港澳台及国际环保社团驻大陆机构, 占2.6%。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社会组织的地域分布严重不均衡, 且自身财政、诉讼力量薄弱无法与强大的污染者对抗。根据中华环保联合会负责人的介绍, 作为国内环保第一大组织, 他们在之前在各地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被驳回诉讼起诉的案件中, 除了客观上缺乏法律规定外, 很大一部分系无法支付高昂的诉讼费用所致, 其他组织也就不言而喻了。因而政府有必要建立鼓励、扶持环境保护组织的专项基金, 使得更对的环境公益组织走向保护环境中来。

(二) 技术支持

现阶段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组织普遍缺乏保护环境、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能力, 提供的服务也仅限于帮助反映情况、协商、提供咨询等方面, 因此我国应当借鉴域外先进经验, 培育一批环境保护团体, 特别是民间自发的环保组织, 促进环保团体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要注意改善政府与环保团体之间的关系, 充分发挥其自治性和自主性。在其成员之间普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知识, 让这些社会团体从实体上到程序上都能得到确实的提高, 从而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能力, 进而达成我国法律设置环境公益诉讼的最终目的。

(三) 政策支持

这要体现在设立专门基金支持公益诉讼的提起, 避免社会团体望诉讼费用心叹。应当以法律的形式确立政策支持的合法性与必要性。一方面明确专项基金的用途、申请方式, 另一方面明确违法使用专项基金的法律责任, 使得专项基金用在刀刃上, 真正促进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现状调查报告:杨东平.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的转型与博弈[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2]吕忠梅.环境资源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主体环境 篇2

1954年美国航天局科技工作者在研究宇宙飞船中的人工环境时提出了“环境科学”一词,而真正赋予环境科学研究“环境污染”这一内容的是在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Carson)出版了其名著《寂静的春天》之后。该书以惊世骇俗的语言描写了农药的使用可能对野生动物的危害,唤醒了人类的环保意识,以环境保护为主元素的环境科学得到了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与此同时,根据社会对环境保护人才的巨大需求,高校教育体系中涉及对环境科学专门人才的培养。由于对环境科学研究主体及其任务认识的时代局限性和受各自办学“母”学科的影响,高校环境科学本科人才培养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对环境保护需求的日益增大,如何认识新形势下环境科学的研究主体及任务?针对研究主体要求,如何合理构建高校环境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成为高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在对环境科学发展和本科专业设置变迁、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研究主体等进行分析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重构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想。

―、环境科学的发展和环境科学本科专业设置之变迁

科技工作者从科学研究和社会需要等方面对环境科学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侧重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工业发展伴生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有关工业污染控制和环境污染治理的成果甚多,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也十分丰富,积累了大量的科研资料[>3]。为了尽快解决环境问题,消除污染,全社会亟须大量环境保护科技工作者从事环境科学研究。为此,20世纪70年代在全球范围内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列人高校本科教育议事日程中,环境科学本科教育在高校专业办学中如雨后春齊般成长发展起来。

我国高校环境科学教育也是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早期,虽然科教工作者对环境科学的学科性质、研究主体、肩负的任务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但由于环境科学发展时?间较短且社会需求巨大,出现了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理解的现象,导致高校本科办学中专业知识体系的构成有一定的差异。这一时期我国环境科学专业教育的显著特征表现为依托“母”学科诞生并发展[1]8M1。如北京大学于1972年创建了以环境化学分析和环境地学为方向的环境科学专业;南开大学依托化学学科于1973年成立环境保护专业,于1983年成立环境科学系;中山大学于20世纪70年代末成立了环境科学研究所;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师范大学以地学为依托成为全国高校首批从事环境科学研究与环境教育的基地。高校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主要有:环境化学、环境地学、环境生态学等。1987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目录调整中设立了“环境学”,将上述的环境化学、环境地学、环境生态学专业归并“环境学”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保专业人才需求增大,全国范围内有更多依托“母”学科的环境保护专业诞生了,同时有很多学科根据自己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相关性,开设了许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课程,并开展相关环境问题研究。这一现象几乎覆盖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2012年版)全部的13个学科门类,出现了庞大的学科群研究环境问题的局面。与此相应的是环境科学教学内容庞杂,涉及污染工程控制、环境污染治理、生态破坏恢复、农业环境保护、环境经济、环境政策法规教育、环境安全、环境伦理、环境心理等。因此,1998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中于工学类(08)和理学类(07)中同时设立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工学类中有环境科学与工程(081005S)、环境工程(081001)、环境监察(081006S),理学类中有环境科学(071401)、地球环境科学(〇714〇4S)、生态学(部分)(071402)。在之后的十多年的专业办学和人才培养的认识与思辨过程中,科教工作者对环境科学学科性质和社会环境科学人才需求认识的进一步深化,2012年在教育部新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将环境科学仅归编入工学类(08),定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0825),下设环境科学与工程(082501)、环境工程(082502)、环境科学(082503)、环境生态工程(〇82504)等4个二级学科。这一修编不仅使环境科学在人才培养中肩负的使命更加明确,也使环境科学研究的主体和肩负的责任有了新的变化,或者说是赋予了新的使命。

二、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研究主体的认识

支撑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是由客观有形的物质世界和无形的非物质世界共同组成的。环境问题则是指由这样的环境发生的、对人类生存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环境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是自然环境变化所导致,也可能是人类活动所驱动。据此按照成因可将其分为两大类:自然环境问题和社会环境问题。社会环境问题是指由人的社会意识引发的对人类生存发展产生负面效应的环境现象。它属于人的主观意识范畴,是除理、工、农、医四大学科门类以外的其他学科门类研究的环境现象,如环境伦理、环境经济、环境法、环境管理、环境政策等环境问题。

自然环境问题是指客观环境在其自身能量驱动下或在外在能量(人为)扰动下表现出对人类生存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环境现象。一般可以把自然环境问题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环境自身运动变化引起的、有无人类影响都会发生的、对人类生存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环境现象,如气候变化、火山爆发、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台风海啸、洪涝与寒旱灾、风蚀水蚀引发的水土流失、物种兴衰等原生环境问题。在人类存在的今天,这些现象的发生是必然的,同时必然会对人类生存产生负面影响。次生环境问题是指自然环境在人为扰动下所表现出的对人类生存发展不利的环境现象。次生环境问题又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个类型。生态破坏是指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强度超过了自身恢复能力,引起地球表层系统原生环境的物质组成减少或结构改变,导致原生环境功能破坏,出现不利于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现象,如:滑坡崩塌泥石流、风蚀水蚀、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溃化、土壤退化、旱涝寒冻、气候变化等不利环境现象。环境污染是指人类在其生产生活活动中排出的物质和余能进人环境并积累到一定程度,使环境组成、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健康生存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环境现象。如: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声环境污染、辐射和光热污染等被污染的环境现象。

早期科技工作者认为环境科学是研究围绕人类并对人类生存产生影响的自然环境诸要素发生、发展过程的科学;随后认为环境科学是以“人类一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该系统的发生、发展、协调和控制以及改造利用的科学,是研究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再后认为环境科学是研究人为环境问题的科学,是研究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及保护与改善环境的科学。可见,前两者主要是研究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后者是研究“环境问题”中由人类引发的“环境问题(人为环境问题)”。可见,环境科学开始是把影响人类生存的不利环境现象都纳人到学科的研究范畴。随着认识的变化,认为由人类导致的.“环境问题(人为环境问题)”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主体。

鉴于生态破坏发生的空间位置和人为影响的方式,文章认为次生环境问题中的生态破坏问题,可成为理学门类中如地理科学类(0705)、大气科学类(〇7〇6)、海洋科学类(〇7〇7)、生物科学类的生态学(071004)、农学门类中的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学(0902)等学科门类的研究任务之一。这些以自然过程为研究主体的学科门类具有研究生态破坏问题发生发展的基础,是从自然过程角度研究生命活动支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的变化规律,研究自然状态下生命体及其生存环境的过程与规律,以获取指导人类与其支持系统协调发展的技术与对策。

环境污染问题可成为具有问题导向型、综合交叉型和运用型3大特征的环境科学(082502)的研究主体(图1)。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生存环境为保护对象,以污染物(废弃物)为研究主体,研究污染物的发生、行为归趋、控治、利用及管理,为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提供技术与理论支持的学科。根据环境科学研究主体和主要任务的界定以及高校本科4年学历的办学制度,为使环境科学专业学生了解、熟悉、掌握污染物(废弃物)的发生机理和控制技术及其在环境中的行为机理、所导致的环境危害、控制技术、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与理论技术障碍,在获取专业基础知识和培养他们实践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同时启迪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性思维,使其能学到有别于其他学科专业的知识(学有所专);能良好地掌握本学科专业的知识和科技社会前沿需求(专生其长);能使本专业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技术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和社会环境管理(长见其效)。高校环境科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和实践知识体系构建包括以下内容。

该部分课程是凸显专业特长的,是为“学有所专,专生其长,长见其效”的专业知识结构模式而设置的。通过该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环境科学领域内形成独特的教学、科研和环境管理技能,具备专门的环境科学专业学问。因此,对在以污染物为研究主体的环境科学专业学习的学生而言,要了解、熟悉、掌握污染物(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机理,进人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的形态(固、气、液、能)及方式;了解、熟悉、掌握污染物(固体废弃物)在环境中的行为归趋以及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下能够对其开展控制、处置处理、资源化利用的技术;了解、熟悉、掌握各种技术的优缺点;了解、熟悉、掌握环境中污染物的监测、污染环境影响的预测、分析评估、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等的知识内容。为本科毕业后服务社会做好专业知识储备。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土壤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理论及技术、物理性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污染生态控制理论与技术、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等等。

三、专业选修课类

根据学生与社会双方的需求,依托所在地区环境特征和所在学校教学科研力量,拟设置4大类课程:(0特色选修课类。可根据所在区域环境特征、环境污染特征或本专业师资所从事科研的特色,设置系列选修课。如:干旱区生态学、绿洲土壤污染与防治技术、寒旱区污水处理技术、多民族区环境政策研究、寒旱区生物地球化学、污染气象学等等。(2)拓展型选修课类。主要是针对毕业后的本科学生意在深造而设置的课程类。如:化工原理、环境土壤科学与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电子电工学、微生物学、工业生态学、环境毒理学、CAD基础等等。(3)社会服务型选修课类。主要针对本科生毕业后拟进人各职能部门就业而设置的课程类。如:环境监察、环境监理、洁净技术、室内空气污染控制、环保公文写作、环保设备概论、国际NG0简介等等。(4)思想方法论型选修课类。让学生具备从系统、整体、科学等观点审视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初步知识。该类课程有:系统论、运筹学、科学方法论、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环境美学等等。其中含有必选和任选两种类型。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学术型与技术型人才的标准,成为具有环境科学专业素质的管理人才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实业人士。

四、实践性教学

第一,认识实习。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要素,诸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生物圈等组成、结构的认知性实习,认识各环境要素在人类健康生存中的功能及其发生发展演化过程;认识人类在其生存发展中生产生活行为污染物(废弃物)排放的必然性,认识到在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利用,不可能实现完全利用或者“零”排放,认到生产工艺流程或生产线对生产资料的利用率是随着人的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提高的;认识各环境要素对各种污染物所具有的一定程度的环境自然净化降解能力,若超过其自然净化降解能力,则会引起环境原有功能的改变,出现不利于人类正常健康生存的功能,这也就是环境科学基本理论——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等所阐述概念的涵义。在认识实习中,要让学生重新审视已熟悉的环境,从专业层面上看待地形地貌、土壤生物、水文地质、气候气象,通过这些认识人类生存发展对环境的依赖性。

第二,生产实习。实习内容主要包括对人类生存中必需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机制及对污染物进行控治、综合利用、合理处理处置等技术的见识性实习,开展环境监测内容的实习等。主要是把课堂学习到的有关污染物控制、治理、利用、处理处置等技术予以实地验证;对部分环境监测项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予以实践。例如有:生活垃圾填埋技术、工业固废处理处置技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工业企业特种污染物(污水、废气等)产生过程与控制技术、区域环境污染物的采集测试与分析技术等等。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探究 篇3

关键词:环境权;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

中图分类号:D9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049-02

通过对新民诉法、新环保法和《解释》研读,可以发现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规定并不完善,公民个人不具有原告资格,法律规定机关的原告主体资格认定问题亦是不明确,这是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明显缺陷。因此,有必要对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进一步探究,有效保护公民环境权益。

一、环境权和环境公益诉讼

环境权是20世纪伴随着人类社会环境危机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权利,是集体权利和个体权利的汇合,是权利和义务的高度统一的一种新型法权。国际社会已在《人类环境宣言》中经对环境权的内容做出了认定:人类有权在一种具有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受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一代人和将来世世代代生存环境的庄严责任。生态环境是全人类共同享有的财富和资源,环境权就是人类共同享有和利用这一资源的权利,是人类基本权利之一。从享有该权利的主体的角度分类,环境权包括单独个人(含企业)享有的权利和国家享有的权利。 从该权利的主要内容的角度分类,环境权包括实体权利和程序权。

环境公益诉讼是指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对于有关主体违反法律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损害环境的行为,使的公共环境可能或必然遭到破坏的情况下,法律规定的主体为了公益而非私益,可以作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请求法院处理的制度[1]。其立法目的是对于损害社会环境的行为,有关主体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请求法院追究责任,以维护社会公共环境利益。与传统诉讼模式相比,其最大特点就是不要求原告与环境损害事实有直接利益纠葛。

二、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主体资格现状分析

新民诉法第55条规定了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成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该条款标志着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正式确立,使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从此有法可依。无疑,作为法律制度体系中重要部分,环境公益诉讼反映了时代需求,是我国法治进程的里程碑。随后颁行的新环保法第58条和《解释》则对有关组织的原告主体资格做了进一步规定,符合要求的组织必须具备四点:地级市以上民政部门登记、从事环保事业满五年、无违法记录,非营利机构。

如今,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已经正式被我国法律所承认,该制度也摆脱了传统诉讼模式的束缚,提起诉讼的主体不必再与案件具有直接的利益纠葛,但仍然存在原告主体资格立法层面不完善的问题:首先,诉讼中重要主体之一的公民个人被摒除在原告范围之外,这导致相关环境公益诉讼很难及时提起,以致某些利害关系人的权利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其次,对法定机关原告主体资格缺乏具体规定,对于有权提起诉讼的机关的范围,应具有的资格和条件等一系列问题均缺乏明确规定。这样就使得该制度在难以实现其立法目的,导致司法实践中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以上这些缺陷表明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着缺陷和不足,有必要深入探究该制度的原告主体资格问题。

三、国外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理论和立法经验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比较突出的莫过于原告主体资格问题,即使是立法之前成功的环境诉讼案例也未能在我国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获得共识。相对于我国,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理论乃至实践上都比较完善。通过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深入研究和吸收借鉴,能促進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完善。目前国外主要理论有:一是环境权理论。环境权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一种全新的基本人权,亦被联合国所承认。二是私人检察官理论。源于美国纽约州工业联会诉伊可斯案。指为了保护公共环境,可以授权个体提起诉讼,该个体既可是检察长,也可是公民个人,而且不要求此个体与被诉损害公共环境行为有利害关系[2]。三是诉讼信托理论。由美国学者萨克斯创造,指生态环境系统是一种财产,属于全体人类,环境被公民委托给政府管理,在公民和政府之间,政府是受托人,公民是委托人[3]。环境公益诉讼在西方国家法治实践中也得到广泛适用。

(一)美国

美国法律最早规定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被称为“环境公民诉讼”,现已形成完善的环境公益诉讼体系。美国通过判例法形式突破了传统诉讼模式诉讼中对原告主体资格的限制,从而克服了成文法滞后缺陷,使无直接利害关系主体获得了原告资格[4]。

(二)英国

一般情况下有权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人,只能是检察官。特殊情况下,检察长官同意后公民个人可以获得起诉权,这称为“检举人诉讼”[5];一些特定的社团组织、国家机关、公务人员在检察官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具有环境公益诉讼的诉权。

(三)日本

日本法中不要求提起环境公益原告必须与损害事实有直接或间接的利益纠葛,原告可以以纳税人或其他与自己利益无关的身份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包括纳税人个人,有关组织,国家机关。

四、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机关的原告主体资格问题

虽然在立法上明确规定了特定机关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但这条立法的缺陷显而易见,其规定过于抽象,缺乏操作性,对于哪些国家机关有权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可以作为原告主体的国家机关的范围和资格问题缺乏明确的规定,从而使环境公益诉讼在司法实践中很难操作。因此,有必要对有关的特定国家机关原告主体资格进行进一步探究,明确条件,使之细化具有可操作性,使利害关系主体能通过该条款及时请求特定机关行使诉权。

(二)公民个人原告主体资格问题

现行法律只规定了法定机关和有关组织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而公民个人这一诉讼法的重要主体,却被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立法所排斥。作为环境权主体,公民应具有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通过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维护个人乃至社会公共环境权益。笔者认为,这是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缺陷,否定公民原告资格是值得商榷的。公民个人是否应具有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是一个富有争议的问题,值得我们做出进一步的探究。

五、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完善建议

(一)法定机关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完善建议

1.赋予检察机关原告资格

我国检察院具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代表国家提起诉讼的职责。所以检察机关应具有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既符合法理又能为公众接受。当公共环境利益受损时,其应当提起诉讼。环境公益诉讼立法前,已有多起检察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案例,且全部获得了胜诉,如2012年的福建省南靖县人民检察院诉沈某洪、沈某喜涉嫌非法采矿一案。可见,检察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具有巨大优势。

综上所述,检察机关成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不仅有立法依据,也有现实上的例证。其合理性与优越性体现在:一是检察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不仅符合法学理论,在实务中也具有应用性。二是检察机关肩负保护社会利益,代表民众反映诉求的职责。三是检察机关有丰富的诉讼经验,而且被民众普遍所信任,并且它拥有充分的搜集证据的能力,还可节约诉讼成本,充分体现诉讼经济的原则[6]。所以,应赋予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

2.环保机关原告资格之否定

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行政机关权力来自公民权利的让渡。西方国家环保行政机关是具有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这种资格来自于法律直接授权,而且具有法理上的依据,其理论依基础是“环境权托管人理论”。所以,环保行政机关成了公共环境权益的管理者和监督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环境公益诉讼立法前,我国有过环保机关提起环境诉讼的案例。笔者认为,现阶段环保机关不宜再具有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理由如下:一是行政权与起诉权在性质,范围,强制性,主体和对象等方面都不同,不应由同一机关享有和行使。二是环保机关行使环境管理权和环境执法权维护的是国家利益,而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行使起诉权维护的是公共环境利益,两种利益虽有重叠但也有本质区别,不宜由一个机关代表。三是对于损害公共环境的行为,环保机关完全可以通过行使行政权,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并责令治理,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四是根据行政法理论,环保机关只具有行政执法权,不能代表国家和社会,而公益诉讼原告则代表社会公众[7]。综上,环保机关不宜具有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

(二)公民个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完善建议

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这是一项基本权利,而环境权正是其中一种,作为环境权主体,公民个人应当具有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当前,法定机关或有关组织都是官方或准官方性质团体,公民要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几乎完全依靠公权力,而这些团体面临地方保护主义,上级行政机关或其他各方面的压力,很难超脱束缚。造成公民申请不被理会或被拖延,权益难以得到及时有效保护。

综上,对于公民个人这一重要诉讼主体,法律应赋予其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在环境公益诉讼立法前,我国已有公民个人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案例,即2012年的蔡长海訴清镇市屋面防水胶厂案。同时,这种观点也有理论依托,据民权理念,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公民将自己的私权集体让渡给国家形成了公权力,若公权力未能合法合理行使以维护私权时,权利就应重新回到公民手中。综合法理和我国实际,笔者认为,法律应该赋予公民个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但应做出必要限制,避免滥权,以维护环境公益诉讼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德敏.环境法原理专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1.

[2]王曦.美国环境法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58.

[3]颜运秋.公益诉讼理念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137.

[4]崔华平.美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J].环境保护,2008(24).

[5]别涛.环境公益诉讼立法的新起点—《民诉法》修改之评析与《环保法》修改之建议[J].法学评论,2013(1).

[6]姚翠霞.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

大陆环境权主体研究综述 篇4

一大陆地区环境权主体观点一览

1. 环境权多元主体论

环境权多元主体论认为享有环境权的主体是公民、单位、国家、人类等主体中的多个或全部。大陆环境法学界持环境权多元主体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蔡守秋、陈泉生等教授, 但他们关于环境权主体的具体观点有细微差异。

观点一:环境权主体包括个人、单位、国家、人类和自然体。

第一, 个人环境权。个人环境权也叫自然人的环境权, 是指自然人有合理享用适宜环境要素和环境资源的权利, 也有保护环境要素和环境资源的义务。个人环境权乃最基础的环境权, 它不仅是单位环境权、国家环境权等环境权的基础, 也是实现个人劳动权、休息权、生存权、生命健康权等其他基本权利的必需条件。

第二, 单位环境权。单位环境权, 是指单位有享用适宜环境的权利, 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任何单位及其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都必须占用一定的场所、空间等自然环境条件, 如果这些场所、空间环境条件受到污染和破坏, 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和损害。单位环境权是个人环境权的自然延伸。④

第三, 国家环境权。国家环境权, 是指国家对其管辖权内的环境和资源, 有按照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利用的自主权利, 有既享有适宜环境的权利, 也有通过各种措施和途径加以保护、改善、治理的义务。由于国家是抽象的主体概念, 在现实生活中, 国家环境权在法律上往往表现为作为国家代表的政府部门对环境资源行使的权利。

第四, 人类环境权。人类环境权是指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有享用适宜环境的权利, 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人类”这一概念是全世界的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集合。人类环境权的基本意义是要求人类在开发保护环境资源时要兼顾世界各国和人类各代的环境权益, 为全人类及其子孙后代保护环境。

第五, 自然体的环境权⑤。所谓自然体的权利, 是指人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自然体有受到人尊重、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权利。随着环境伦理学日益深入人心, 有的学者提出了自然权利论或动物权利, 将“保护环境的义务”这一法律规定理解为“环境有受人尊重、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权利”。在法律未设定的情况下, 自然体环境权一般指环境伦理学上所承认的自然权利。基于主客一体化和环境法既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念, 动物等自然体也应当成为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 享有环境权。⑥

观点二:环境权主体包括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国家乃至全人类、后代人。

陈泉生教授认为, 环境权是环境法律关系主体享有适宜健康和良好生活环境, 以及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基本权利;并据此将环境权的主体分为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国家以及尚未出生的后代人。⑦

第一, 公民环境权。公民环境权, 是指公民享有适宜健康和良好生活环境的权利。公民环境权是最基本的环境权, 它是法人及其他组织、国家、人类环境权得以实现的基础。法人及其他组织、国家、人类都由公民集合而成, 其环境权源于公民的环境权。公民的环境权除了生命健康权和财产权外, 还包括日照权、通风权、清洁空气权、清洁水权、观赏权等。

第二, 法人及其他组织环境权。法人及其他组织环境权, 是指法人及其他组织拥有享受适宜环境和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它介于公民环境权和国家环境权之间, 内容上体现为经济性权利和生态性权利合一。由于法人是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 其生产经营活动不可避免地对环境资源产生污染和破坏, 所以法人及其他组织环境权兼顾了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

第三, 国家环境权。国家环境权, 是指国家根据宪法的授权而拥有的, 保障全体人民的环境权益的权利。它是一种委托代管权, 是政府的职责。国家环境权更多地体现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职责和义务。这种职责和义务主要有环境处理权、环境管理权、环境监督权、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职责以及履行国际义务。

第四, 人类环境权。人类环境权, 是指全人类共同拥有和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人类环境权的客体为整个地球的生物圈, 甚至外层空间。它包括各国管辖范围以内的臭氧层等环境要素和各国管辖范围之外诸如南极、外太空等环境要素。由此可见, 人类环境权超越国界, 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来加以解决, 从而具有“连带”的特征。

观点三:环境权主体包括公民、组织团体和国家。

冯忠秋和尤俊生两位教授认为环境权包括公民环境权、法人及社会团体组织环境权、国家环境权和国际组织环境权。⑧不难看出, 其环境权主体涉及公民、法人及社会团体组织、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刘正涛和李潇两位教授没有提到国家环境权, 但认为环境权主体包括公民、政府和企业。另外, 徐兴峰、赵一强教授对环境权主体也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⑨⑩但总的来说, 以上学者认为环境权的主体包括公民、组织团体和国家。

观点四:环境权的主体包括公民和国家。

程杰教授认为, 环境权主体包括公民和国家。“公民环境权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享有在适宜健康的良好环境中生活的权利。国家环境权是指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环境而享有的权利, 它更多地体现为对环境保护的职责和义务。”11其中, 公民环境权是基础, 国家环境权是保障。不过程杰教授认为, 我国宪法对环境保护规定的滞后状况, 使其他部门法对环境权的保护缺乏宪法依据, 致使整个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和健全。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 是其他所有法律的立法依据, 欲完善环境保护法律体制, 唯有先从宪法中寻求依据。程杰教授认为我国的环境权是一项应有的权利, 环境权难以实现主要在于环境权没有被写进宪法成为法定的基本权利。因此, 程杰教授所讲的环境权是宪法意义上的环境权, 对环境权的保护也侧重于宪法上的保障。

2. 环境权单一主体论

观点一:环境权的主体只是公民。

吕忠梅教授认为, 环境法作为国家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以及赋予公民参与环境管理权利的法律, 必须有自己的理论基础, 这是环境权的理论及立法实践, 并直接指出, “此处所称的公民环境权与环境权系同一概念, 即环境权仅指公民环境权, 不包括所谓的‘法人环境权’与‘国家环境权’”, 12 (后面吕教授的环境权有了代际的含义) 。环境权是指公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这种权利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主体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对象是人类环境整体, 既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又包括各种环境要素所构成的环境系统的功能和效应;环境权是一项概括性权利, 可以通过列举而具体化;其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的。13

胡静教授也主张“一种纯粹意义或者狭义上的环境权”, 其主体是公民。判断某种主体是否环境权主体, 必须先确认该主体是否可能对环境拥有利益, 即该主体是否在自然状态下会有独立于其他主体之外的利益。或者换个角度, 客体是否会在满足其他主体之外能单独满足该主体的需要。如果某主体在事实上不可能对认识对象产生利益需求, 那么在法学上讨论和在法律上将主体和客体联系起来, 都是荒谬的, 只能是学术资源和法律资源的浪费。胡静教授质疑了单位、国家、人类、后代人、自然体作为环境权主体的可行性。14

观点二:环境权的主体是人类。

徐祥民教授认为, 环境权的权利主体是人类, 其义务主体是人类的分体及这些分体的各种形式的组合。徐祥民强调环境权的义务本位, 对公民环境权和国家环境权做了重新阐释:“国家环境权其实是国家对外的主权和对内的环境管理权;而所谓的公民环境权实际上是享受、使用生产生活环境的民事、行政等权利和参与环境有关的公共事务管理的公民权利, 而不是环境危机时代新生的属于升华期人权的人类环境权。”正如标题一样, 徐祥民教授在一篇文章中, 对公民环境权“投了反对票”, 进一步强调对人类环境权义务主体的设置。人类环境权中的人类是集合的模糊的概念, 它所享有的权利并不能落实到具体的个体、群体身上, 应采用规制理论, 对各种主体普遍设定义务恐怕是实现这种权利的唯一出路。

二分歧、共识与展望:环境权主体理论在曲折中前进

1. 分歧:从“四个跨度”展开

综合大陆学者对环境权主体的观点, 笔者将从人际跨度、物际跨度、时间跨度、地域跨度四个角度对学者们的分歧进行分析总结。

第一, 人际跨度。人际跨度是指按照自然人的要素组合形成的对于环境权主体的分歧, 即在人这个层面上, 环境权主体分歧为单个的人还是人的集合体。对于单个的人, 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可以作为环境权的主体, 只有徐祥民教授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自然人或公民不能成为环境权的主体, 只有自然人的集合组成的人类才享有环境权。对于单位, 相当一部分学者承认其环境权主体资格;只有环境权单一主体论学者, 以吕忠梅和胡静教授为代表, 认为环境权的主体限于单个的自然人或公民。这与吕忠梅教授对于环境权应当私权化、通过民法沟通协调进行保护的观点不谋而合, 也与胡静教授对于环境权应当写入宪法的公民基本权利, 并通过公民—国家这层公法关系加以保护的主张一脉相承。

第二, 物际跨度。物际跨度是指跨越不同的物种之间, 人和非人物谁能够成为环境权的主体从而表现出的一种分歧。这里的“人”是相对于“物”而言, 即自然体以外的人的各种形态, 包括自然人和自然人集合成的法人、国家和人类。这种分歧的焦点在“自然体是否为环境权的主体”。以蔡守秋教授为代表的学者观点新颖, 认为自然体应该成为环境权的主体。蔡教授认为基于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和环境法既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不能单纯地认为自然体只是客体, 只有工具价值, 而应成为环境权主体, 享受应有的权利, 同等地受到法律保护。一些学者对此持异议态度, 他们主要是从传统的法律价值和原理出发, 认为环境法与其他部门法一样, 只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者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调整人与人的关系, 其本质还是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我国的宪法将法律关系主体分为:人民、民族、国家和国家机关、个人和法人。权利主体应当是人或是人与人所构成的组织, 环境法律关系不能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15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是环境伦理学强调的一组重要关系, 但不同于法律关系, 不能纳入环境法律关系调整的范围。出现这种分歧, 是因为人们混淆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认识论上的区别。要解决这一分歧, 必须从世界观的高度将环境问题纳入哲学视野, 从本质上认清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 时间跨度。时间跨度是指基于时间的跨越而引起的对于环境权主体在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争议。争议的核心在于是否承认后代人也享有环境权。一部分学者基于代际公平原则和公共信托理论提出了“后代人也是环境权主体”的观点, 认为政府是基于信托而管理环境资源, 环境资源从根本上是属于委托人的, 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如果厚“当”薄“后”, 否定后代人环境权主体, 就难以实现环境公平这一价值目标。大部分学者认为环境权主体只能存在当代人之间, 不敢苟同后代人享有环境权, 也难以接受赋予后代人环境权主体资格。首先, 传统民法认为自然人的权利始于活体出生, 后代人相对于当代人而言是未出生的“婴儿”, 是不享有环境权的;其次, 确立后代人环境权主体资格的动机是为了保障后代人的环境权益, 实现代际公平, 但是解决环境权的代际公平问题并非要确立后代人环境权主体地位不可;再次, 后代人环境权源自环境伦理学, 确立后代人环境权大有“伦理学这一外来物种入侵引起原有法学生态系统紊乱之势”, 这是对传统法学的冲击, 容易引起法学理论的混乱。16最后, 立法技术上很难确定当代人与后代人的界限。当代人与后代人以婴儿出生为时间起点, 不同婴儿出生时间并不相同;个体上, 当代人与后代人是连续而又交替着的;总体上, 当代人和后代人是人的集合。因此, 立法上无法识别当代人与后代人这两个主体。

第四, 空间跨度。空间跨度是指因环境权主体的地域差别而表现出来的对于环境权主体认识上的分歧。这种地域跨度主要是环境权主体坐标于国内还是国际。以冯忠秋和尤俊生两位教授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认为环境权包括公民环境权、法人及社会团体组织环境权、国家环境权和国际组织环境权, 即突破了传统的一些学者主张单位或法人属于环境权主体的局限, 而将域外的组织团体——国际组织纳入到环境权主体的范畴, 这样就产生了环境权主体在地域上的跨度。当然, 只有少部分学者将国际组织纳入环境权主体范围, 大部分学者主张“单位”仅限于国内的组织或法人。其实, 这里环境权主体的国际组织与国内的单位或法人等组织是相对的, 界限是模糊的。任何一个国际组织必然要在一国进行登记以确定自己的身份属性, 国际组织冠名“国际”主要是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其机构组织和活动范围跨越国家和地区。

2. 共识与展望:理论创新和视角转换

目前, 大陆环境法学界对于环境权主体的观点“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笔者认为, 环境权主体研究尽管分歧重重, 但经过学术交流, 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共识, 并在此基础上开拓环境权研究的一些新路径, 有利于今后环境权主体的进一步研究。

第一, 认为环境权是我们需要的权利, 是一项基本的人权。环境权的提出源于环境危机的逐步加深和环境保护运动的日益高涨。由于环境资源的特殊性, 利用传统的法律武器解决环境问题、响应环保运动不免有些吃力, 应当将环境权这一基本人权确立并法定化, 使环境危机的化解有了法律的规范, 环境保护有了权利的保障。环境权是一项基本权利。17尽管西方环境法学界还有一点杂音传播“环境权主体、范围模糊, 无法具体化, 不具备法律属性, 应当对环境权予以否定”, 1819但是, 大陆地区环境法学界主流认为环境权是一项基本人权, 这就为环境权主体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石的支撑。

第二, 明确公民具有环境权主体资格。对于个人是环境权的基本和核心主体, 学界观点比较一致。20权利应当具有普遍性, 否则将沦为少数人的特权。环境权理论的提出就是以普通公民的利益满足为动机, 公民不具备环境权主体资格, 这不符合环境权理论的初衷, 对环境权的研究也无任何价值。纵观环境法学界, 不难发现“公民具有环境权主体资格”已是公认的信条并得到普遍的遵循, 只是在公民环境权内容上是否包含“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义务”这一点上有出入。“公民具有环境权主体资格”这种观点或这一原则今后也不可能削弱, 只会加强。

主体环境 篇5

国际赔偿责任(international liability),指国际法主体从事危险活动所致跨界环境损害的国际责任。 与传统国家责任相比,国家赔偿责任的产生只取决于域外损害事实的发生。即只要行为造成了损害,有关责任主体就负有赔偿责任。鉴于危险活动领域的特殊性,国际法委员会将其分为“关于预防危险活动造成的跨界损害”和“关于危险活动造成的跨界损害案件中的损失分配”两个问题加以讨论。由此,倘若起源国违反了本应履行的预防义务,危险活动本身又造成了损害,将同时产生两种责任,即传统国家责任和国际赔偿责任。

国际赔偿责任是对国家责任制度的补充,特别是在环境损害是由危险活动所引起的情况下。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违反国际环境法律义务的国际不法行为,因此缺少追究传统国家责任的必备条件。而不以国际不法行为作为要件的国际赔偿责任弥补了传统国家责任在这一领域的不足。相应地,讨论跨界环境损害国际责任的构成应该对不同情况加以区分:对于国际不法行为引起的跨界环境损害,包括通过战争、走私等行为发生的跨界环境损害,可以沿用传统的国际责任构成理论。而对于危险活动所产生的跨界环境损害,应对其适用新的国际赔偿责任,即只要造成了跨界环境损害就将产生国际责任,相关的责任主体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而责任主体所属国有责任督促责任主体积极适当地履行其赔偿责任,保证受害者得到及时适足的赔偿。

跨界环境损害的国际赔偿责任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责任的重点是强调行为国预防和减少实际损害的义务。 这一特点要求行为主体在从事造成、可能造成损害环境的行为时,负有预防的义务,同时行为主体应当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或减轻跨境环境损害的后果;第二,责任的承担方式以补偿性赔偿为原则。主要限于金钱赔偿,例如损害赔偿和补救等,因而不具有惩罚性;不过这仅限于危险活动所导致的跨界损害后果。而不包括任何由于违反国际法或行为主体所应承担的国际义务而导致的跨界环境损害的法律后果。第三,责任的主观要素是无过错责任原则。只要确实存在损害后果,并且能够确定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那么行为主体就应当就跨界环境污染的损害后果承担赔偿责任。

二、跨界环境损害之国际赔偿责任的主体

现行国际法将危险活动造成跨界环境损害的赔偿责任主体大致分为以下四类,分别为: 核损害事故;海上油污事故;其他危险物质造成的损害事故;和外空活动造成的损害事故。第一类核损害事故的赔偿主体是核设施的运营者。也就是由核设施的运营者承担严格有限的责任,除个别情况(如军事核活动)外,国家不承担跨界环境损害的赔偿责任;第二类海上油污事故,是由造成损害后果的邮轮的所有者和购买石油的主体两者共同分担因损害后果而产生的国际赔偿责任;第三类其他危险活动造成的损害事故,这一领域的赔偿责任主体为何,需要考虑具体情况加以确定。例如,《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所造成损害的责任和赔偿问题的议定书》中规定的责任主体包括“生产者(generators)”、“出口者(exporters)”、“进口者(importers)”以及“处置者(disposers)”等; 在第四类外空活动领域,规定由发射国承担所有因有关外空行为而导致跨界环境损害的国际赔偿责任,这也是不同于全面三类的特殊规定。

通过进一步分析上述四类事故领域内关于国际赔偿责任主体的规定,可以将它们归纳为两类:第一类是由相关行为的经营者承担国际赔偿责任;第二类是由行为国承担国际赔偿责任。

第一类是由“经营者”作为国际赔偿责任主体。这里的“经营者”指在发生跨界损害事件时指挥或实际控制活动的任何人。基于危险活动的种类不同,对经营者的规定也有所不同。例如,1963年《维也纳核损害民事责任公约》规定的“经营人”是指主管国家当局指定作为核设施经营人的人,包括个人、合伙人、私人或公共团体、国际组织、国家或其任何一个分支机构; 《船舶油污损害的国际民事责任公约》规定责任由船舶所有人承担,“船舶所有人”包括登记的所有人、光船承租人、船舶的管理人和经营人。

论环境公益诉讼中主体问题思考 篇6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环境保护法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43-01

一、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基本概述

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相比而言,追求的是实现社会公平,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随着经济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国家、社会对环境的诉讼问题有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诉讼不能满足对环境问题的解决。对于如何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怎样的诉讼制度,学界和实务界都尚存在一些争议,但是在构建公益诉讼的必要性上却空前的达成了共识。

相对于传统诉讼,公益诉讼的特点如下:第一,原告往往不是因为自身遭受环境污染受到损害而提起诉讼,即不是为了私人利益,而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第二,环境公益诉讼属于复合诉讼,包含了因保护环境公益而提起的涉及民事、行政或刑事方面的诉讼请求,而非仅在独立的诉讼领域;第三,环境公益诉讼具有预防环境污染和补救生态环境的功能;第四,环境公益诉讼不仅是在发生实质性的损害后才有可能提起;第五,被告承担责任的方式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等。

二、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将主体限定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这样的措辞,导致在司法实践中操作性并不是很强,使得环境公益诉讼的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新《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对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中的“相关组织”作了明确规定,解决了主体资格的争议,为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走向实践提供了保障,是此次立法上的一大进步。此外,此次立法还明确的要求人民法院对于符合条件的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应当依法受理,这便对这些组织在公益诉讼中的权利和地位有了进一步的保障。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使公益诉讼更容易被提起,也更容易被纳入审理程序,使环境公益诉讼不再仅留于法律。

三、环境公益诉讼主体问题思考

新《环境保护法》正式确立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对我国环境的保护和公民的环境利益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起点。但是结合相关法律和新《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考察我国现有环境诉讼实践情况,并综合我国具体情况,环境公益诉讼在诉讼主体的规定上尚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在解决“相关组织”这一模糊规定问题后,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开始引起学界及实务界的关注,即“法律规定的机关”。新《环境保护法》仅对组织作了明确规定,对法律规定的机关却并未提及,事实上这是存在很大争议的。环境公益诉讼对于诉讼的主体资格、程序、时效等方面的要求都以《民事诉讼法》为依据,《民事诉讼法》和新《环境保护法》在诉讼程序等方面的规定应当保持一致。《民事诉讼法》将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界定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但是新《环境保护法》却只对其中的部分作规定,这极有可能造成两部法律的脱节,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困难,引起争议。

其次,新《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规定了三个基本条件:即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5年以上、无违法记录。一方面不仅明确了诉讼组织,另一方面对其作出的要求也使提出的组织更具专业性和合法性,极大的保证环境公益诉讼的诉讼质量,尽可能的避免滥诉,恶意诉讼等问题。但是,利弊相对,完全符合这三个条件的社会组织,在全国总共不过300家。在这为数不多的权利组织里,有意愿提出环境公益诉讼的又相对减少部分。

最后,公民仍不是适格的诉讼主体,这是环境公益诉讼主体问题中存在一个大问题,它将不利于公民诉权的实现。《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的符合起诉条件的原告资格,其要求“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即自然人要成为适格的原告必须是与所诉案件有实际联系的人。

综上,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中的主体资格的规定仍存在诸多疑问的,其中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的资格,仍有待进一步思考,这也是我国在环境公益诉讼方面尚存在的不完善之处。

四、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问题改进思考

《民事诉讼法》将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界定为“法律规定的机关”不够明确,在实践中容易带来许多争议,甚至上升到诉讼合法性的问题上。除了对已有规定作进一步解释外,明确公民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也是十分必要的。将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限定为相关组织,未将公民纳入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这本身就存在一定问题。公民应当有权利维护自身所享有的环境利益,提起公益诉讼,维护社会公众的环境利益。因此,赋予公民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地位意义重大。

最后,新《环境保护法》对“相关组织”作了明确规定,看似解决主体问题,但是真正由组织提出的环境公益诉讼并不会很多。因此,在保证诉讼质量的同时适当放开对组织的限制,对一些有资格上存在些微瑕疵的主体有条件的放松,对某些组织在某些情况下应实施的行为作适当的强制规定,使其明确自己责任,意识到自身承担的保护环境责任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李义松,苏胜利.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生成研究——以近年几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为例展开[J].中国软科学,2011(04).

[2] 王灿发,程多威.新《环境保护法》下环境公益诉讼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J].法律适用,2014(08).

[3] 祝芬.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 中国政法大学, 2009.

[4] 赵芷若.论环境公益诉讼中原告主体资格的确定——兼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D]. 昆明理工大学, 2014.

创设平等对话环境还学生课堂主体 篇7

“你提的问题, 你请人回答”

在课堂上听到这样的话语, 我们会深深地感受到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平等, 老师把请人回答的权利让给学生, 让学生感受平等对话的自由, 同时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看来这种做法是值得尝试的, 然而, 课堂上的反馈让我们有喜有忧。

[案例一]课堂上, 老师请一名学生起来提问, 这位学生兴致极高, 起身质疑, 问题提得很有思考价值, 教师满心欢喜, 请他点名请人回答, 点名者自己点完名后, 因为享受了点名的乐趣, 心中美滋滋的, 只顾着高兴, 哪里还听得进别人的回答。其他学生有的能够用心听一听, 有的因为没有被点到, 闷闷不乐地坐在椅子上, 也有的因为无聊, 自己在抽屉里寻找快乐, 或与他人窃窃私语。

[案例二]在《九寨沟》一课中, 讲读了课文后, 老师让学生对文章结构提问, 一位学生踊跃举手提问:“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他正准备点名让别人回答, 周围立即就有学生笑答道:“这还用问, 照应开头, 总结全文呗!”点名者怏怏地坐下。

[案例三]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开始时, 学生只提出一些疏通性问题, 如“这篇课文讲的是谁?他写了一部什么书?”“在编写《国榷》的过程中, 谈迁遇到了怎样的厄运?”这时老师对学生说:“你再读读课文想想, 提的问题自己能不能解答, 如果真的不能, 我们大家帮你。”学生是很聪明的, 笔者发现, 过了一会他们书本上的问号会少去一些。同时, 教师启发他们进一步思考: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现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谈迁没有被厄运打垮的信念是什么?我们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并让学生讨论比较这两组问题, 哪些问题更能有思考价值。这一讨论使他们认识到, 在促使自己深入思考的地方, 应留意重点的词句, 选择性地提出问题, 养成咬文嚼字、认真推敲的好习惯。

【反思】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又是思维的动力。在这里, 教师采用了给学生点名权的方法, 顺利地打开了学生的心智大门。但是, 我们从案例一和案例二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学习形式的积极性重于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的现象, 其中也折射出个别学生思维的惰性。为此, 老师很有必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提出的问题的意义, 刺激他们的积极思维。同样是问题, 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却是大相径庭的。老师的责任就是让学生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案例三中的老师没有一味跟着学生走, 由着学生走, 而是指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梳理、调整、提升, 选准学习目标, 围绕那些有很大的覆盖面和穿透力、相互之间有关联的或相对集中的做专题研究。

“我想给你们提个建议”

当学生的语言无法表达他自己的想法或者他们一起讨论后, 仍无法得出满意的解决方案时, 老师的一句:“我想给你们提个建议”对学生会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

[案例一]适时点拨求异。

“阿丙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是一次试卷上出现的的一句话, 在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后, 让学生用“幽静”一词造句。然而所造之句真是令人失望。

甲:今天, 我在幽静的小河边散步。

乙:竹林里真幽静呀!

丙:下午, 我们在幽静的树林里踢球。

……

不难看出, 这三个句子似乎都造出了“幽静”的美, 写出了“幽静”的环境;但是, 甲句模仿之迹明显, 乙句求速不求质, 有投机取巧之嫌, 丙句中“踢球”与“幽静”又形成了冲突, 显得不协调。面对这样的句子, 教师必须给以正确地引导:“我想给你们提个建议:请你们充当小小画家, 按照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四要素展开讨论。”学生们的讨论非常热烈, 非常精彩。

不一会儿, 一幅幅幽静的画面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明晰起来了, 一个个优美的句子也在他们笔下诞生了。

甲:清晨, 雾还没有散, 爷爷就来到幽静的河边练习太极拳了。

乙:黄昏, 我和几个小伙伴来到幽静的竹林里写生。

丙:夜晚, 月光洒在田野上, 乡村是多么幽静呀!

……

其中也有别出心裁的, 如“清晨的树林里薄雾缭绕, 偶尔传出几声鸟叫, 真幽静呀!”此处以小动写出了大静, 真棒!

【反思】点拨是一种艺术, 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点拨, 将会给学生在知识上以启发, 开启学习的门径;在精神上以振奋, 活跃思维, 养成会学的能力、习惯, 享受学会的喜悦。教师还要善于利用课堂中的现场资源 (学生说、读等活动) , 引发学生“对话”的契机,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生发的世界, 走进老师及同伴的心灵深处。

[案例二]及时总结求同。

古诗《寻隐者不遇》教学片段, 有的学生提出:这位隐者是谁?是神仙吗?针对这一疑难, 同学的回答各式各样:诗人、僧人、道士、采药人、医生……都为自己的看法争得面红耳赤, 这时教师说:“老师想给你们提个建议?我们能不能再仔细地读读诗, 边读边想, 从诗中的一些词语里把这位隐者‘画’出来好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兴趣大增, 讨论十分热烈。有的说:“我从‘采药’这个词里想象隐者是懂医术的人, 他采了药为人治病, 是一位救人的良医。”有的说:“‘云深不知处’说明隐者的采药是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上, 他不辞辛劳、不怕艰险, 隐居在深山, 采药行医, 是个大好人。”有的还说:“‘松下问童子’的‘松’也有意思, 是不是也象征隐士的品格像松树一样坚强, 精神像松树一样长青。他是一位品德高尚的老人。”……正是有了教师的点拨, 课堂上学生才会意趣横生, 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主体环境 篇8

( 一) 环境公益诉讼概念

近年来环境污染不断发生, 众多环境问题难以解决。为解决层出不穷的环境问题, 学术界进行了不断的探讨, 并在司法实践中进行探索, 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提出了环境公益诉讼。所谓环境公益诉讼就是指由于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违法行为或不作为, 致使环境公共权益遭受侵害, 法律允许其他法人、自然人或社会团体为维护公共权益向法院提起的诉讼。

( 二)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特征

1. 环境公益诉讼具有公益性: 环境公益诉讼司法程序的启动并不是为了保护私人利益, 其最终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环境公益诉讼是为了保护我们大众的利益, 是为国家和社会解决难题, 这也是它区别于普通的诉讼的表现。该诉讼的提起是为维护环境公共权益, 预防环境公共权益被破坏或救济已经受到危害的公共权益。

2. 环境公益诉讼具有预防性: 环境公益诉讼的提出具有预防性, 要在环境被损害之前提出。环境污染或破坏结果的发生, 并不是该程序提起的硬性条件, 诉讼制度的启动程序限制较少。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或污染很难恢复, 有些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逆的, 一旦遭到破坏将无法得到复原, 因此诉讼要在环境被破坏之前提出。因此环境公益诉讼是以预防为主, 辅之以惩罚, 将预防和惩罚相结合, 从根源上杜绝污染和破坏环境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3. 环境公益诉讼具有广泛的原告主体: 环境公益诉讼具有广泛的原告主体。诉讼程序的启动是维护我国环境公益权利的体现, 任何有利的出发点都可以作为提起诉讼的原因, 该诉讼程序的原告不必与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而提起一般的诉讼程序的原告则要求严格, 凡是与案件无关的单位或个人均是没有权利提起该诉讼的。

二、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概述

( 一)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概念

在一场诉讼程序中, 原告占据着重要地位, 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普通诉讼程序中, 原告必须是与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但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却不同。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不需要是该环境污染的受害者, 只要是经过相关法律授权的主体。如果该主体发现有存在或可能存在侵害环境公共权益的行为, 就享有提起诉讼的权利, 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提起诉讼。

( 二)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特点

1. 环境公益诉讼保护的是环境公共权益, 这个权益的受害主体并不是单纯的个人, 它涉及到的是公共权益。只有在环境公共权益已经受到侵害或者是有侵害发生的现实危险的情况下, 才能提起该公益诉讼。2. 该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不同于普通的诉讼程序中的原告资格要求, 该原告的适格不以是否与案件有直接的影响或产生不利的后果为判定依据。

三、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立法现状

2012 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了环境公益诉讼条款, 加快了公益诉讼的法制化进程。本次诉讼法第55 条对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进行规定, “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015 年新实施的《环境法》中第58 条对符合条件提起公益诉讼的机关组织进行规定。其一, 依法在社区的市级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其二, 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纪录的, 等。2015 年1 月实施的《公益环境解释》对《环保法》中的社会组织和58 条第一款的内容进行了解释说明。这些法律条文的规定使得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更加完善, 保护环境更加有法可依。

( 二)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存在的问题

1.“法律规定的机关”尚无明确规定: 《民事诉讼法》中规定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有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 《环境法》和相关的法律解释也对此进行了说明。尽管有法律条文的规定, 但我们对于具体的机关组织并不是十分了然。该法律条文只是对诉讼原告主体资格进行了粗略的规定, 没有将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明确化。以上对于一些保护环境案件的诉讼程序的启动或提起带来不利影响。

2. 限制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的原告资格: 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中, 对有关组织的规定还是主要限定在环保组织。综合各种法律实践来看, 环保组织也是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最多的一个原告。但根据我国社会现状, 符合法律规定的环保组织仍是少数, 这就导致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数量呈现少量化趋势。据此, 对环境保护的力度仍需提高。

3. 没有赋予公民原告资格: 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仅仅限制在机关和组织, 公民或个人并不是该诉讼的适格原告, 这在一定程度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实施。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必须扩展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的范畴。公民是环境的受益者也是维护者, 他们有必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去, 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维护了自己的权益。

四、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完善

( 一) 对“法律规定的机关”进行具体说明

应该对法律规定的机关进行明确的说明, 可采取列举的方式将其单个列出。综合看来, 在我国法律规定的机关中, 适合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主要有检察机关和环保行政机关。检察机关是国家公权力的实施者, 依法行使国家检察权。环境损坏和生态破坏侵犯了国家的公共权益,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权益的维护者, 有义务制止该违法行为的发生。检察机关有雄厚的物力、权利及专业的技术作为支撑, 这也是它特有的优势。环保行政机关更是应积极的同不法和不当行为做斗争, 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制止和处罚。但该机关仅可以在环境遭到损害后, 以原告资格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 二) 扩大“有关组织”原告资格范围

有关组织主要是环保组织, 范围较窄。相关的司法解释对社会组织进行了较明确的规定, 应将其落实到司法实践中去。国家也可以适当引导相关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公益诉讼中来: 其一, 可以优化社会组织的资源配置, 加强社会组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防治。国家政策应加强支持力度, 提供必要资金, 使其在自身经营的过程中保护好环境。其二, 要提高社会组织的质量要求, 对于谋取私利的依法严惩。要让社会组织的原告资格真正发挥作用, 为我国环境公益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三) 将公民纳入原告主体资格范围

我们应赋予公民个人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利, 这使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进一步扩大, 这也是符合我国的实体法的规定的。公民享有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 不仅使公民的权利进一步扩大, 也使得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每个公民都应参与到保护环境的斗争中去。公民是环境污染破坏的最直接利害关系人, 保护环境不仅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的义务。

五、结语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更加繁杂。为了更好的保护公益环境, 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 必须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进行完善。任何诉讼的提起都离不开适格的原告, 公益诉讼也不例外。原告是提起该程序的关键,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进行探究, 找出我国现行政策中的不足。根据这些不足提出进一步明确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组织, 赋予公民起诉权, 进一步扩大了该诉讼的原告主体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完善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体系, 更好的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这不仅对公民个人造成损害, 同时也损害我国的公共利益。为了遏制这一现象, 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条款, 2015年《环境保护法》也进行了完善。但相关法律制度仍有问题, 存在各种缺陷, 尤其是公益诉讼制度的原告主体资格仍需完善, 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体系, 达到维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污染,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

参考文献

[1]孙凤.关于建立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16 (1) .

[2]韩梦茜.环境公益诉讼原告探究[D].甘肃政法学院, 2014.4.

[3]段亚楠.解析民事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认定[J].法制博览, 2016 (1) :212.

自然体能否成为环境法主体 篇9

一、自然体能否成为环境法主体的两种观点

自然体能否成为环境法上的主体, 综合起来分为两种观点, 即认为自然体应是环境法主体和否认自然体可以成为环境法主体。

(一) 自然体应为环境法主体

支持自然体成为环境法主体的学者们认为“只有将‘自然’与‘人’在环境法律关系中置于平等的地位, 才能使‘自然’得到最大程度的救济。”[1]生态中心论把人类的道德关怀和权利主体的范围从所有存在物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2]为自然体环境法主体地位的确立提供了伦理基础。且纵观法律主体的演变过程可以得知, 法律主体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3]而且自然体主体权利的实现可通过代理人制度来保障实施。“我们完全可以在环境立法中确立现代的公民作为自然物的环境权代理人或监护人, 并建立相关的代理或委托制度。”[4]

(二) 自然体不能成为环境法主体

否认自然体作为环境法主体的学者们则认为, 首先, 法律的出发点是人, 法律的目的也是人, 因为人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只有人才能享有权利, 自然体是不能享有权利的。[5]其次, 法律上的权利, 其本质是特定利益加上某种法律之力的保护, 只有受法律保护方可成为法定权利, 否则只是道德权利, 是一种利益, 而利益并不等于权利。[6]最后, 将自然体作为环境法主体进行保护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存在障碍。如赋予自然体主体地位不符合一般法律理念, 动物如何享有权利和如何承担义务, 人与自然体之间的权利的平等如何实现等等。

在我看来, 我同意否认自然体主体资格的学者们的说法, 自然体作为无意识的物体存在, 其应是环境法律关系的客体范畴, 虽说环境法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但这并不意味着自然体可以成为环境法的主体。自然体作为环境法主体无论是在法理上、制度上还是现实生活中都缺乏必要的支持, 而且设立自然体的主体地位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所以, 目前要确立自然体的环境法律主体地位是不太可行的。

二、自然体不能成为环境法主体的法理分析

将自然体纳入环境法主体的范畴在法理上存在阻碍, 主要表现为:

(一) 法律关系的本质不允许自然体成为环境法律主体

法律关系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 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它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从法律关系上来看, 自然体不能作为法律主体有以下原因:

1. 从社会关系上来看, 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 而不是人与自然或物之间的关系。法律关系与其他的社会关系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是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的基础是人, 必须要有人才能构成法律关系。而自然体并不具有人的特性, 不能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2. 从主体方面来看, 要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必须要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自然体无法通过自己的行为来享有权利或是履行义务, 虽然主张赋予自然体主体地位的学者通过列举法人作为无生命体但却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例子来论证自然体也可以像法人一样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但我认为这种论证并不合理。因为法人虽然不是真正的人, 但它是由许多的人组成的, 法人只不过是一种多数人意志的结合和代表多数人的组织, 其本质上还是人的组合, 而自然体则只是自然界中自然存在的东西, 是与人完全不同的物种, 它与法人本质上是不同的, 所以不能通过法人的主体地位推出自然体也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

3. 从法律关系的本质上来看, 法律关系体现国家意志和当事人的意志。在立法层面上, 其体现的是立法者的意志;实际运用中, 则不仅体现国家意志, 还体现了当事人的意志。而一个物种要有意志, 其必须首先有思想, 自然体本身没有思想, 所以它就无法体现法律关系中所要求的意志性, 就不能成为法律关系中的主体。承认自然体主体地位的学者们主张自然体的意志可以通过拟制来获得, 但自然体作为社会中的客观存在, 其并不具有像人一样的思维和意志, 它们在遇事时并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是想法;而且, 要对意志进行拟制, 必须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 例如法人意志的拟制是通过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决议, 然后在决议的基础上来进行拟制, 并不是凭空出现的, 但自然体由于自身不能表达, 其意识是怎样的我们并不知道, 如果此时对其意志进行拟制, 无疑就是凭人们的想象来自我发挥, 这种拟制并不代表自然体的意志。

(二) 法律与道德是有区别的, 不能将道德强加到法律中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 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 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规范体系。道德则是社会调整体系中的一种调整形式, 它是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的感觉、观点、规范和原则的总和。[7]法律上的权利本质是特定的利益加上法律保护之力, 而道德所针对的只是一种利益, 并不等于法律上的权利。对自然体的保护, 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道德上的利益保护, 无论是学者们所提出的“生态中心主义”还是“动物保护主义”, 其在环境法上并不能成为支持自然体成为法律主体的依据, 这些只是对人们行为的道德方面的要求, 其并没有在法律上有具体的规定, 其所提出的要保护的东西也并不是法律上的权利, 不能将道德上的东西等同于法律上的权利而将其纳入法律之中, 这种强行纳入不仅会破坏我国传统的法律理念, 而且也不符合法律本质的要求。

三、自然体环境法主体地位确立存在困境

自然体主体地位的确立除了在法理上存在阻碍外, 在制度上也存在许多困难, 而且如果将自然体确立为法律主体, 有可能给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一) 制度上的困境

1. 自然体难以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如果承认自然体是环境法主体, 根据法律的一般原理, 法律主体应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那么自然体该怎样来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呢?自然体因为自身的特点, 其或是不具有意识或是不能表达意识, 此时, 如果赋予它主体地位, 那它必然享有权利, 但是一个无活动能力和意识表达能力的主体, 其权利最终怎么实现在现阶段是难以明确的。另外, 承认自然体主体地位就必须使自然体承担一定的义务, 但现实中自然体的义务是什么, 主张承认其主体地位的学者们怕也难以说清楚, 那如果不承担义务而享有权利, 会违背法学的基本原理, 忽略了“法律关系的相关性、对称性、可逆性、双向性, 没有注意到人对物、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不具有意义上的相互性。”[8]

2. 设立自然体代理制度存在问题

很多主张承认自然体主体地位的学者们针对自然体权利难以实现和意识难以表达问题提出了为自然体设立“代理人”, 由这个代理人来代自然体表达意志、行使权利。但是, 这一制度存在很多问题。首先, 人虽然是万物中最有思想的动物, 但追逐利益是人的天性, 若以人作为自然体的代理人, 当出现自然体权利被侵害且正好此侵害涉及整个人类利益时, 代理人的代理也许就会偏向人类而非自然体。其次, 若由人来代表自然体意志行使权利, 因自然体自身不能表达意志, 就只能由代理人来确定自然体意志, 然而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 此时如何保证该代理人的意志就是正确的反映了自然体的意志?最后, 有的学者认为“代理人制度的建立需要具备两个基本前提:一是人们对自然规律有较充分和全面的认识;二是社会上有相当多人的道德水平己达到接受将善良、公平、正义等理念和准则适用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9]根据该学者的假设, 如果人们已经对自然规律有了充分的认识且很多人的道德水平也达到较高水平, 那么此时人们就能很好地按照相关环境保护法律规范的规定对自然体进行保护, 而不必再设一个存在诸多问题的制度。

(二) 现实的困惑

如果赋予自然体法律主体地位, 在现实生活中将会出现很多的问题。简单列举如下:

1. 人类既是当事人又是裁判者

如果赋予自然体法律主体的地位, 那就意味着其成为法律关系的一方, 当人与自然物种发生冲突时, 就可以通过权利救济途径来解决, 即申请仲裁或是诉诸法庭。但是我们知道, 无论是法庭还是仲裁机构, 它们都是由人组成的, 参与裁判的永远都是人类, 此时根据“任何人不得作为自己为当事人案件的法官”的法律原则, 这种制度设计就变得荒谬了。对于那些主张自然体权利的人们而言, 费尽周折将自然体带进法律中寻求法律救济, 但最终却发现被告就是法官, 出于人的逐利性, 法官最终的判决定会偏向于人。因此, 这种将自然体作为主体的主张意义不大。

2. 人类可能难以生存

赋予自然体主体地位就意味着人与自然体之间是平等的, 那么当人与自然体之间的利益发生冲突时, 如何来进行取舍?人类的生存需要依赖于食物, 而食物来源多是自然体, 当给予自然体以主体权利时, 我们就可能因为自然体受保护而难以找到可食之物, 危及到人们的生存。如果自然体之间、自然体与人享有同等的环境权, 那么人将无物可食, 人类没有选择食物的权利, 人类的生存又要靠什么维持?且环境法的初衷是为保护人们的生存, 而如此规定则可能使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 这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意图, 此时, 赋予自然体主体资格与法律的基本目标相互矛盾。

3. 增加了人们权利寻租的可能

环境保护法要求的是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保护环境。赋予自然体法律主体资格, 当人类开采利用资源时, 就需要得到自然体的同意, 而自然体本身无法表达意志, 此时就只有通过人来表达自然体的意志。而人类始终都是追逐利益的, 当其拥有批准资源开采的权利时, 就难以避免的会出现人们通过手中所拥有的权利来进行寻租, 不仅使投资者的投资成本增加, 还有可能加剧社会腐败问题, 最终也难以达到保护自然体的目的。使得自然体权利的保护最后演变成人与人之间的博弈, 这与主张自然体主体地位以保护自然体权利的学者们的初衷也是完全相背离的。

综上所述, 自然体作为环境法主体在法理、制度及现实中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现阶段自然体要作为法律主体是不太可能的。对自然体的保护, 并不是只有将其作为法律主体才可以进行, 我们只要严格按照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规范行为, 并不断地完善有关规定, 提升人们的环保理念, 即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而不必创设一个自然体的环境法主体制度。

参考文献

[1]牟欣, 高晓露.环境法主体浅析[J].法制博览, 2013 (1) :82.

[2]方金华, 杨艳玲.论自然体环境法律关系主体地位[J].法治研究, 2009 (1) :25.

[3]翁岱惠.论自然体的环境保护法主体资格[J].法制与社会, 2010 (3) :22-23.

[4]李铁英, 杨晶, 杨素华.关注自然物的环境权——由公民的环境权刍议自然物的环境权[Z].2001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 (2001.11.15-17·福州) 论文, 2001:138.

[5]刘小春.自然体不能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J].法制与经济, 2008 (5) :50.

[6]张一粟.环境权主体之辨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7 (1) :96.

[7]张文显.法理学 (第三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381.

[8]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 (修订版)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97.

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问题分析 篇10

关键词:环境管理,治理,措施

一、全球环境治理的必要性

建设生态型政府, 这是我国改革创新的一个新目标。这个目标与环境管理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环境管理就是围绕这个目标来工作, 为它服务的。全球环境治理具体来说, 是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问题提出的建设性政策。从本质上而言, 它揭示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当前的国际政治关系十分复杂, 对于环境管理必须以一种全球的视野来对待, 分析与把握全球环境管理以及生态型政府构建之间的联系, 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环境管理, 顾名思义, 是以政府领导为主, 重视的应是管理阶层的建设。全球环境问题不仅关系着社会, 还关系着自然, 应引起重视。

全球环境问题有着3个明显的特征。范围全球性是它的第一个特征。简单而言, 就是指它的范围广阔, 覆盖了整个世界。这是全球或全世界普遍存在、全球或全人类共同面对和承受的环境问题。它的概念相当广阔, 但是其不等同于局部地区的环境问题, 只是通过局部地区的环境问题显示出来而已。二是整体相关性。不同局部环境问题因为条件的不同, 相互区别、相互独立。可是地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其环境因素之间有着必然或者偶然的联系。在任何范围、种类、规模的局部环境问题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威胁性强是它的突出特征。环境问题危害全人类的身心健康, 威胁地球上所有国家的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 环境管理的地位明显上升, 政府不容忽视这项工作。

二、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内容

环境问题的区域性、整体性和危害性决定了环境治理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环境治理是一项迫切的战略需要。这是环境问题从理论向实践的一个转变, 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突破。

环境治理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

1) 机制合作性。全球环境治理也是主要国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来实现的, 环境质量的方式多样。另一个角度上说, 环境治理是建立在国际市场之间的合作上, 环境治理关系着各个方面的利益, 涉及到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政府的权威在全球环境治理问题上已经不起什么作用了, 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合作组织。当然这个不是千篇一律的, 不同层面的环境主体, 或者不同的环境问题有着差异。环境治理的权威要根据治理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全球环境治理可以通过国家之间的协商, 制定统一的全球环境规制, 使全球的所有国家共同遵守。

2) 主体多元性。由于只是一个国际问题, 因此与一般的环境质量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一般的环境治理行为仅仅依靠当地政府就可以被强制完成, 而全球环境治理行为体除了各国政府、有关政府部门以及亚国家政府当局等之外, 一些国际组织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国家组织也是分类别的。有一类和二类等类别的区分, 在不同程度上发挥了监督的作用, 使环境治理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3) 范围广阔性。简单的环境治理最小仅仅是限定在特定的区域, 空间领域相对较小。而全球的环境治理应该另当别论, 它与国家联系紧密, 除了观察本国的环境治理问题之外, 对于其它国家的治理应给与关注, 以达到互利互惠的效果。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企业组织也是全球环境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的重要参与者, 他们是市场经济的主导者, 作为一个市场经济的主题, 利益最大化是他们的追求。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往往不被他们重视, 甚至为了减少生产成本, 他们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这是全球环境治理工作中的一个重大阻力。这些企业的基本功能只是为了向社会和个人提供商品或服务, 他们重视的是商品交换的过程, 在意的是商品交换的数量。作为赢利性组织, 一旦企业的私人赢利目的与环境治理工作发生矛盾与冲突时, 他们往往会选择前者。再加上政府应有的作用未能及时发挥, 企业更加肆无忌惮地进行各项图利的行为, 对环境的破坏也加剧, 严重阻碍了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 尤其要加强对这些企业的指导, 加强其环境保护意识, 督促环境质量工作的进行, 以提高全球的环境质量, 获得更加长远的利益。

三、加强全球环境治理的个人见解

要做好全球的环境管理与治理工作,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 呼唤人与自然的统一。可以提出人性假设, 这是行为的动力。在某些领域, 如经济学中有经济人假设、私法学范畴有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语境下的经济人等等, 这些证明我们可以将自然也假设成一个人类, 加强人们对其重要性的认识。这样一来个人是权利行使的基本单位, 市场、政府的关系可以被简单化理解, 可以简单地将它们视为一种合同关系, 各自行使着规定的责任。生态人假说有着得以存在的理论依据, 这种理论依据促进了人们对假设人的认知,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人类的共生性决定了在面对环境问题时, 人与人, 国与国, 人类与非人生命体之间的关联除了对抗这种方式之外, 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平衡, 即互惠互赢。要将道德独立于法律之外, 唤醒人性意识, 呼吁人们主动关心自然的变化。而具有生态意识和环境法治观念, 从长远角度来规划经济利益的人, 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战胜自然、天人相分现代工业文明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才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2) 亟需制度供给、实施到位的责任政府。这个措施的重点更加倾向于环境管理方面。政府是带有权威性质的机构, 在环境管理中起着领导作用, 相当于一个总的工程师。另外, 在环境治理中, 政府的治理理念影响着政府的行动。一句话来概括, 就是政府决定着处理环境与社会关系的模式。政府高效的治理措施影响着环境治理的结果, 因此在环境治理中, 重视的是第三主题的主动性, 而并不是忽略政府的功能, 无视其权威。这样做只会造成环境管理与治理的失败, 加剧环境恶化。

3) 善治方针。顾名思义, 善治是一种温和的管理模式, 实际它是一种平衡, 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权利的制约, 将过于集中的国家权力分散, 使其合理化。在我国历史上, 这个过程被形象地表述为“还政于民”。这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合作, 是一种良性的循环模式, 既有利于环境的管理与治理, 对社会进步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四、总结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与知识的递增, 环境治理与环境管理工作渐渐被忽视, 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全球经济以及社会的良性发展, 国家必须开展合作,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个人也应提高思想觉悟, 推动环境管理和环境治理工作协调开展。只有这样, 生态文明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我们生存的环境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王雪峰, 赵军伟.矿山环境问题的对策探讨[J].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7.

[2]孙玉峰.我国矿区系统复杂性探析[J].矿业研究与开发, 2006.

主体环境 篇11

关键词:网络主体探究;情境;目标;过程;反思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8-0000-01

To Explore the Main Teaching Mode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 Teaching

Bai Yujun

(Yixing Chuanbu High School,Yixing214222,China)

Abstract:As an advanced online teaching,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to provide a new educational theories,models,methods and media.In this paper,"brochure produced"for example,the main exploration target on the network to determine the network of the main topics of inquiry data collection,construction of the website,self-inquiry learning process are described,and explore the network of the main puzzles encountered in the teaching Reflection.

Keywords:Network main inquiry;Situation;Goals;Process;

Reflection

网络主体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课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通过教与学传统方式的改变,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探索性学习。并充分利用网络自身优势:网络的开放性,良好的交互性,丰富的资源,根据教学目标,制作学习网页或软件放在网络上,将相关学科知识整合为综合任务,学生通过浏览网页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巡视指导、学生间相互协作,然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学科整合任务,达到多学科学习目标。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好奇是求知的欲望和兴趣的所在,是人求知的内在动机。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的必要条件,网络环境集声、光、影、像于一体,使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能力等得到了刺激,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学习空间,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提供了条件。教学《制作宣传册》时,我运用网络展示几幅“宣传册”例样,利用电教媒体的功能,集声音、文字、图像、动画于一体,唤起学生主动求知的激情。

二、提出问题,确定主题

主体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它倡导学生自主选择研究主题,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制作宣传册》是一节综合实践课,内容比较容易理解,与当前世界发展中面临的环境保护问题联系密切,也利于开展主体探究学习。因此,该课把传统的教学模式变为网络环境下的学生主体探究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辅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理论知识和社会、科学、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也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学生在观看小报样本后,兴趣浓厚,急于想知道本课的内容,这时,我先让学生自学课本,通过学生自主选择,然后师生共同归纳筛选出探究专题:(1)“环境概况”,(2)“环境变化的原因”,(3)“环境变化的过程”,(4)“如何治理环境”。

三、网上阅读协作探究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成为信息舞台中知识演员的“导演”。面对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学生不知所措,教师要按照本课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筛选、组织学习资料,帮助学生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成为学生学习的“导航者”。引导的方法包括:每小组说出小报题目、采用相关资料、达到什么效果。然后教师提出建议,引起学生思考和讨论。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价重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重在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获得的感悟和体验,强调评价的激励性,努力形成有助于全体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主题确定后,需要搜集专题资料。师生在初步自学课本以后,围绕“环境变化的过程”、“环境变化的原因”、“如何治理环境”等专题,多途径广泛搜集资料(包括文本、图片、视频、动画等)。专题资料搜集好后,教师根据学生搜集到的各种资料,设计、开发、建设“环境保护”专题学习网站。我们设计的专题包括:(1)环境概况;(2)环境变化的原因;(3)环境变化的过程;(4)环境治理;(5)BBS论坛等板块。每个部分又包括图片、文本、视频、动画等丰富的并经过筛选加工过的相关专题资料,供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探究学习选用。建立了相应专题网站后,学生进行网络主体探究学习。其过程为:网上阅读→自主探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在“环境保护专题学习网站”上查阅资料,并通过选择,把有关的图片、文本信息下载、粘贴,加以整理,深入研讨,协作探究,将收集到的专题资料,制成图文并茂的小报,准备在全班汇报交流。从而培养学生围绕专题阅读、收集、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

四、汇报交流,达成共识

教师如何了解学生的学习、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是网络教学面临的又一大挑战。教学研究表明:反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而在网络教学中,汇报交流同样是教师不可忽视的,它是学生达成共识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对话与交流,迸射思维与情感的火花,将其在网上获得的知识通过交流、同化和异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是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参与讨论,自我测评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小组协作学习精神的过程。此环节,学生运用BBS与协作组成员及老师交流、汇报自己任务完成的情况,互相提出评价与建议,取长补短;尤其是与老师交流,能及时获得必要的帮助。学生汇报探究成果是一种相互学习、交流的过程,通过交流、评价、激励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体验成功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五、评价反思,拓展延伸

环境犯罪之法人主体的比较分析 篇12

一、理论界的三种说法

(一) 肯定说

对法人应负环境刑事责任的持肯定态度, 通常为英美法系国家所接受, 其理论根据有两方面:一是直接说。认为法人本身即应视为环境犯罪的主体, 采取法人应承担刑事责任的国家大多为英美法系国家, 但是如中国、丹麦、荷兰、南斯拉夫、委内瑞拉以及以色列等国家也持此观点。二是间接说。这种说法其实并不认为法人应作为环境刑事责任主体, 但认为法人在一些情形下, 为了避免承担相关刑事责任, 会利用第三人的行为或手段去实施相关行为, 欲以此蒙蔽过关, 转嫁其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肯定法人应负环境犯罪刑事责任的直接说是对法人能作为环境犯罪主体的赞成。肯定法人应负环境犯罪刑事责任的间接说, 实质上是为了防止法人逃避承担环境犯罪的刑事责任, 而在相关情况下有条件的承认法人的环境犯罪主体地位, 并在责任证明上采取罪责推定的方法, 是在特殊情形下对法人能够成为环境犯罪的主体的做法。

(二) 否定说

否定法人应负刑事责任的立法, 主要为大陆法系国家所采取, 是对环境犯罪中法人主体地位的彻底否定, 但我国不属于此列。这种说法在此不是分析的重点。

(三) 折衷说

即认为法人不具有承担环境刑事责任的能力, 但是却以罚款等非刑事处罚方式使法人受到相应的制裁与惩处。例如日本, 其刑法对法人犯罪持否定态度, 但是其一些特别刑法、行政法规上却设有处罚法人的规定, 这事实上是日本特别刑法对刑法典的修正性规定, 修正后的法律规定, 法人应当对其环境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通过此种方式达到惩处法人的目的, 这些特别刑法包括《公害罪法》、《水污染防治法》、《日本油污损害赔偿保障法》、《关于危害人体健康的公害犯罪惩治法》等都对法人作为环境犯罪主体进行了相应规定, 德国、挪威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也基本属于此种类型。[1]再如比利时, 对法人能够成为环境犯罪主体持否定态度, 其刑法事实上亦不认为法人有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 因此不能对其科处罚金, 但可对其进行民事处罚以分担受雇人或委托人的刑事处罚结果以达到预防与减少单位环境犯罪的目的。

二、对两大法系及代表性国家相关情况的具体分析

(一) 英美法系国家的环境犯罪法人主体

英美法系国家的立法实践对法人应成为环境刑事责任的主体均持肯定态度。英美法系国家普遍认为, 环境犯罪的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 而且尤其以法人环境犯罪更为常见, 因此对法人的环境刑事犯罪进行相关规定以达到遏制法人危害环境的不法行为。实际上, 注重民事惩治与刑事惩治的结合是英美法系追究法人环境刑事责任的一大特色, 法院在对法人处以适当的刑事制裁时会考虑民事制裁和私人和解等因素, 实现责任追究机制的多元化与有效化。例如, 1998年11月, 欧洲理事会在斯特拉斯堡通过的《保护环境的刑法公约》第二章第八节规定, 缔约国应采取可能必要的适当措施, 当代表法人的机关、成员或代表从事环境犯罪时, 能够对法人进行刑事或行政制裁或采取有关措施, 公司责任并不排除对自然人的刑事诉讼。[2]

(二) 大陆法系国家的环境犯罪法人主体

大陆法系的丹麦、荷兰、南斯拉夫、委内瑞拉、以色列等国家对环境犯罪的法人主体均持肯定态度。德国、日本、比利时、瑞士、挪威等认为法人不具有承担环境刑事责任的能力, 但却以罚金或罚款方式惩处制裁法人以达到遏制其环境犯罪的目的。[3]

1.在德国, 刑事犯罪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如果某单位的法人代表实施了犯罪行为或行政违法行为, 在他本人身份尚不确定时, 该法人也可能被处以非刑事处罚的行政罚款。即使一个单位的法人代表没有实施犯罪或行政违法行为, 但他违反了其应负的管理责任, 他也应承担非刑事处罚的行政罚款, 在此种情形下, 如果没有行政违法的事实, 非刑事的行政处罚则只针对法人而对法人代表就不科以行政处罚。由上可知, 德国不承认法人是环境犯罪的主体, 但对法人处以非刑罚处罚的行政罚款。

2.日本的刑事立法在刑法典中对法人犯罪持否定态度, 但是在特别刑法中设有处罚法人的规定, 客观上上是对法人犯罪的承认, 是通过特别刑法的形式对刑法中对法人刑事责任未予规定的情形的必要补充与修正。例如, 日本《公害罪法》第4条规定, 法人的代表、本人的代理人、使用人或其他从业人员, 关于该法人或本人的业务, 触犯公害罪者, 除处罚该行为人之外, 并对法人或本人处罚金刑。通过《公害罪法》的一系列相关规定, 日本对疑罪从无的刑法原则进行了有效的修正, 要求企事业单位就排放的物质的无害性方面举证, 其目的在于强化企事业单位违法排放有害物质的责任, 使其受到法律的追究, 这是对环境犯罪法人主体的最早规定。[4]又如, 日本1972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第34条规定, 法人的代理人, 法人或个人的代表人或雇员因从事该法人或个人的业务活动而犯有前4条所规定的违法行为, 除惩罚行为人外, 应同时向该法人或个人科处各规定的罚金。只有禁止企事业单位排放有害物质并规定相应的责任, 企事业单位才会对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排污行为给予充分的重视, 才有可能减少对人的生命健康、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案件的发生。《日本油污损害赔偿保障法》第49条规定:“法人的代理人或法人, 以及自然人的代理人, 雇用人及其他从业人员, 对于法人或自然人的业务有前两条规定的违法行为时, 除处罚行为者外, 对其法人及自然人亦按前两条处以罚金”。[5]而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 日本制定了许多法人犯罪特别刑法, 如公害犯罪特别刑法, 即是规定公害犯罪及其刑罚的特别刑法, 这些法律对违反相关规定之法人加以制裁已达到惩治犯罪、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3.在俄罗斯, 其刑事立法规定环境犯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俄罗斯联邦刑法典》第四章第19条“刑事责任的一般条件”规定, 只有达到本法典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才承担刑事责任。[6]在俄罗斯, 犯罪主体只有自然人, 因此, 《俄罗斯联邦刑法典》“生态犯罪”一章所规定的犯罪主体也只能是自然人。

4.而在我国, 刑法理论界通说认为, 单位犯罪是相对于自然人犯罪而言的一个概念。[7]我国大多数环境犯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根据我国刑法典第30条规定,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此项规定, 单位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受到刑事法律追究的危害社会行为。我国刑法典之所以采用“单位犯罪”的称谓, 而不是使用各国刑法较为通用的“法人犯罪”的概念, 主要原因在于在我国非以法人形式存在的非法人组织大量存在, 而这些组织也很有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生态环境的后果, 单位犯罪的包含了些非法人组织, 因此为了全面打击各种组织实施的严重危害环境的犯罪行为, 我国刑法采用了比“法人犯罪”涵盖面更广的“单位犯罪”概念。在我国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中法人犯罪行为一般适用单位犯罪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三、结语

单位作为环境犯罪的主体, 能够更有效地规制其生产经营行为, 对其生产经营行为产生威慑与警醒作用, 使其更加审慎地从事其本职行为。单位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主体, 其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们生命健康的行为应当受到法律的严厉约束与打击, 这样才能使其更好地发挥重要作用, 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因此, 对危害环境的单位进行刑事处罚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刑法对此进行规定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对更好地惩治单位环境犯罪、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柯泽东.环境刑法之理论与实践[J].台大法学论从, 18 (2) .

[2]王秀梅.英美法系国家环境刊法与环境犯罪探究[J].政法论坛, 2005 (2) .

[3]张式军, 曹伟.环境资源保护法人犯罪浅析[J].河北法学, 2004 (7) .

[4]陈泉生.环境法学基本理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521.

[5]何卫东, 章海, 尹琳.日本环境刑法理论评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2) .

[6]张红艳.环境犯罪的基本问题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5) .

上一篇:乙内酰脲下一篇:基于学生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