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河生态旅游区(共5篇)
蟒河生态旅游区 篇1
一、淮安生态旅游建设现状介绍:
淮安曾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京杭大运河沿线“四大繁华都市”。数百年后, 这座淮滨古城迎来了发展旅游业新的历史机遇。《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9~2030) 》将淮安市的城市性质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旅游城市”。淮安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
二、淮安生态旅游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1. 得益于政府引领, 坚持“先保护, 后开发”的政策
在淮安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分布着1/4的水面, 1/10的湿地及1/5的绿地, 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39.9%、37.26%和10.67平方米;拥有包括河流景观、湖泊景观、湿地景观、水利景观、农田景观、森林景观及生态美食在内的丰富生态旅游资源。
2. 通过项目推动, 抓好生态旅游载体建设的可行性
围绕淮安市旅游战略规划, 淮安市以项目建设为抓手, 通过一大批生态旅游项目建设, 撬动旅游业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如在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位于清河新区, 总规划面积约3.3平方公里。在建设过程中保留原有的古淮河岸边的地形地貌及植被, 利用并修整原有水系, 充分尊重自然规律, 挖掘地域文化建成一批体现不同“淮”文化主题的旅游景点、休闲娱乐和服务配套设施。
三、生态旅游教学的方法:
1、首先让学生深刻理解生态旅游的定义和内涵
1993年, 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 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我国好多城市为了经济效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使生态环境出现了极不和谐的局面。应清楚地人学生知道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 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 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生态旅游是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 是以良好生态环仅为基础, 保护环境, 陶冶情操的高尚社会经济活动。随着经济发展, 物质消费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于是人走向自然, 感受自然的美好。通过参加生态旅游活动, 实现与自然的交流, 满足精神消费的需要,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旅游融休闲和科学区及教育为一体, 需要依靠科学高标准进行规划和管理, 对管理者, 游客, 导游和经营者都有较高的要求。
2、其次通过图片、视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介绍发达国家生态旅游的概况
(1) 美国将生态旅游定位为公益性质, 黄石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生态环境保护区。在2000年时就投入43亿美元用于国家公园, 包括保护、科研、管理的开支。
(2) 新西兰的国家公园内的一切设施, 包括道路、野营地、游景道和游客中心等均由政府投资建设。国家公园内见不到宾馆饭店, 有的只是供游人野营的古朴而简易的基地, 高质量的游景道和各种向导性的指示牌。而且就是这些基本设施, 也力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的干扰和影响, 并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3) 韩国, 每年也有相当于人民币6亿元的资金用于国家公园管理。这些国家都将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视为保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科研基地和公众教育和生态旅游基地, 因而拒绝商业运作, 不以盈利为目的。
(4) 日本法律规定, 砍伐一棵树都要政府批准。日本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 高于我国的黄山、泰山和张家界多数游览胜地, 但是不但不设缆车, 就是上山公路也只修到两千多米, 剩下的路不分高低贵贱人人平等自己去爬, 连台阶都不修筑。这不仅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富士山的本来面貌, 恐怕还有一种民族感情的因素, 即对日本这座圣山的敬仰与尊重。同时, 徒步登山更能体现生态旅游的真谛。
3、最后让学生从小事、从具体的行动上进行讨论, 如何去保护身边的生态环境
通过课堂上的互动, 让学生了解思想观念和行为比法规更重要, 我们的不自觉的行为都可能对环境带来破坏也可能带来保护。因此我们在生态旅游教学过程中, 必须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 加强宣传教育, 转变全民观念。改变那种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资源可再生"的观念以及对旅游开发的环境效应评估认识不足的现象, 切实把旅游环境当成旅游业的生命和形象。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 把发展旅游业的目标与立足点建立在保证当代和几代、几十代人的旅游需要上, 并以这种思想观念为指导, 做好环境保护的各项具体工作。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教育计划, 把淮安市情介绍增设到小学、中学和大学课堂教学之中。使我们的子孙后代从小就开始重视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爱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 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使生态善恶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生态义务成为青年的自觉行为和道德规范。充分利用旅游这一生动活泼的“大学校”, 使生态旅游的全过程, 成为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使旅游者在大自然中唤起绿色的激情, 绿色的愉悦、绿色的思考, 体验大自然和谐、有序、“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 达到热爱自然、师法自然, 启迪人生的目的。在大自然中接受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 使每一个人旅游者从自己做起, 从每一件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小事做起。
摘要:生态旅游是把大自然作为消费对象, 人在欣赏自然的美色的同时, 也在聆听自然的呼声, 关注和思考着环境问题。这是一种肩负着社会责任感的全新的旅游方式, 即融入了环境教育, 又有利于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生态意识, 生态理念与生态道德, 是生态旅游的核心。以下笔者将从淮安生态旅游的建设谈旅游专业生态旅游课程的教学。
关键词:生态旅游,建设,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龚雪辉:"生态旅游岂能破坏生态"《光明日报》
[2]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国际市场》
[3]徐军:"旅游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保证"《江淮论坛》
[4]吉文海:"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促进淮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淮海晚报》
蟒河生态旅游区 篇2
随着永续发展概念的形成,旅游环境意识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首先提出了“生态旅游”这一新术语,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其界定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新型旅游形态。理想的生态旅游特质应考虑以自然为取向、生态的永续性、具有意义的环境教育、当地获益、以及游客满意五大要点。提倡生态旅游的学者最终目的乃在旅游行为发生时,对当地环境的干扰可降至最低,并对当地经济环境的贡献最高,同时借助旅游给当地带来经济利益,引发居民自动自发的保育环境,至于游客,可因此获得较高的满意度以及生态教育知识。
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的主要差异在于游客不再只是消极的消费以获取刺激,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去获取知识和体验,生态旅游并非追求游客数与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是一种小心翼翼的小众旅游形态。
2生态旅游者行为分析
2.1生态旅游之游客特征
Colvin(1991)系统的描述一位生态旅游者所具有的独特典型特征:想要一种深度、正真的经验;欲求一个深切的、个人的、值得的旅游经验;在旅游中厌恶大旅行团;寻求身体上及精神上的挑战;期望与当地居民及当地文化有所互动;如果能够适应,通常偏好简朴的环境;可以忍受不便利的旅游环境;主动探求环境事物的相关性,并非采取被动的学习态度;宁愿得到经验而非各项便利等特征。
2.2生态旅游之游客动机
生态旅游游客着重在参与自然活动或拜访有相同兴趣的朋友。在吸引动机中,热带雨林、鸟类、湖泊、溪流、树林、野花、哺乳动物、山脉、海岸等皆为生态旅游者排名前十五项的旅游动机。生态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可以分为生理动机、心理动机、体验动机、学习动机。生态旅游者多半具有“自然或文化环境体验动机”及“学习动机”。
2.3生态旅游愿付费行为
观光资源具有无形性,因此无法透过市场机制给予估价,生态旅游是生态与旅游的结合,通过收费制度的建立,筛选较适合的游客,因为那些经常破坏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亦是那些不认同收费制度的游客,透过收费制度,提升生态旅游所要达到的目标与质量。
3陕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陕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陕南位于我国南北过渡的中间地带,南依秦岭,北屏巴山,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区域内现有世界生物圈保护区2个,国家自然保护区13个,国家级风景区40多个。近年来,伴随着国内生态旅游的兴起,陕南三市生态旅游迅速发展,并初步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产业体系,产业组织不断扩大,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3.1.1生态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根据生态旅游者的需求特点,陕南各地本着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以现有山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文化资源为基础,不断加强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态旅游服务体系,开发创新生态旅游产品,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汉中市为例(见表1),2009年至2014年,汉中生态旅游产业增长率不断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增强。
3.1.2旅游市场开发成效显著。陕南各地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新兴市场,通过举办生态旅游节、传统文化节、制作生态旅游广告片和参与网络大营销等活动,吸引关中、陕北、四川、重庆、湖北、甘肃、北京、青海等省内外游客。西三角、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周边省市已经成为陕南生态旅游的重要市场。俄罗斯、美国、韩国等新兴客源市场正在逐步拓展,从而为陕南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客源保障。
3.1.3生态旅游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为满足生态旅游者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陕南三市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作为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工作。一方面,通过示范与检查整顿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另一方面,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品质旅游、全域旅游、智慧旅游、活力旅游、品牌旅游,全面提高旅游产品质量,提升游客满意度。
3.2陕南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3.2.1生态观念比较落后。发展农业旅游,必须高度重视生态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唯此,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陕南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对生态旅游的观念介绍和宣传相对不足。
3.2.2缺少生态旅游体验设计。通过上述对生态旅游游客的动机进行分析,不仅要满足游客的体验动机,同时还要满足游客的学习动机。陕南现有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规模偏小,功能单一,所开发项目可参与性不强,科技文化含量不高,对农耕、乡土文化的挖掘开发不深入,展示不强。而真正意义上的具有旅游体验的产品又没有设计出来,仅仅是简单仿效、粗放经营,产品市场定位不明,存在着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无法吸引游客的重复游玩。
3.2.3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匮乏。目前的从业人员多是当地人,基本没有接触过相关的专业教育与培训,整体素质偏低,服务质量也亟待提高。另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这些从业人员对生态农业旅游的理解不到位,在旅游点的规划中缺乏对环境的保护,在日常的经营中,也无法做到将正确的信息传递给游客。
4陕南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
4.1开发体验项目,打造精品品牌
生态旅游与游客体验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陕南生态旅游主要模式是农家饭加采摘、垂钓、销售土特产等形式,对资源的利用率低,利用层次浅,对旅游者旅游度假的满足度也低,甚至出现了旅游者想消费,景点却没有项目消费的情况。要围绕给旅游者带来愉悦感受、获取知识、体验文化、享受休闲这一中心进行高品质、差异化的体验旅游策划、开发,提升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综合功能,培育和打造功能强、文化深、档次高、有规模和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拳头产品,培育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生态农业旅游度假目的地。
4.2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农民素质
生态农业旅游的生产、经营主体是农民,没有高素质的现代农民,建设生态农业旅游就无从谈起。要培养一批会管理、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级农业技工和管理行家、经营里手。对农民的培训要实际,既要通过培训获得知识,又能在实际中运用,有实效。旅游从业人员除了要对游客进行服务之外,还要在服务过程中,将正确的生态环保理念传递给客人,让客人获得愉悦经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认同及进步。
4.3适当建立生态旅游区额外费用收取制度
生态旅游游客都希望从旅游的体验中获得情绪与精神上的成长,且愿意对当地的保育活动贡献较多的资金与费用。同时,通过收费制度的建立,作为筛选较适合的游客的手段,以此来提升生态旅游者所要达到的目标与质量。
加强旅游宣传与讲解。恰当的旅游宣传信息,能有效地引导和转变旅游者的旅游观念,指导其有目的地选择旅游行为。广告、媒体宣传有助于人们建立新的旅游行为和观念,尤其是生态旅游在陕南地区的发展,一定要通过宣传达到相应的目的,否则会误导旅游者做出不当的行为。
摘要:生态旅游的规划和管理应建立在生态旅游者的特征及需求分析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生态旅游的永续发展。在对生态旅游者的分析基础之上,分析了陕南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旅游者的需求角度出发,提出陕南发展生态旅游的措施。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行为,体验
参考文献
[1]赖晓华.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旅游发展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5(36).
[2]沈国斐.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探讨[J].生态经济,2005(12):95-98.
观光农业旅游区生态规划 篇3
1 我国观光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
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 我国观光农业起步较晚, 但发展势头迅猛, 拥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观光农业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向传统农业延伸的一种全新尝试, 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农业单一经营方式, 向地要粮、要产量的传统经营理念发生根本性转变。现代旅游业与传统农业的有机结合, 不仅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 带动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 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 而且还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增加就业, 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创造了良好条件。此外, 观光农业旅游还充分满足了城市人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 符合了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需求。
但不可忽视的是, 当前我国观光农业旅游仍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包括: (1) 生态规划不合理。由于研究不深入, 观光农业旅游生态规划过程中, 缺乏与上层次的规划整合。多数生态设计只停留在表面, 没有与农业景观的生态本质相结合。 (2) 建设规模小, 功能单一。当前, 我国多数观光农业旅游区规划设计中, 普遍存在规模小、空间布局不合理、功能单一等问题, 而且在景观的表达上, 缺少创新性, 未能与当地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文化底蕴不足。 (3) 农业生产服务于观光旅游, 生态规划中过于重视人工景观的营造, 农业的生产与景观性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2 观光农业旅游区的生态规划
2.1 选择合适的观光农业旅游生态模式
观光农业旅游区生态规划过程中, 应充分结合各地区农业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特征, 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并增大科技投入力度, 大力发展具有独特魅力、可持续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模式。观光农业旅游区生态模式的选择, 应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 充分发挥农业生物资源、农业景观特色及环境资源的巨大优势, 使之与游客心理、旅游强度、经营管理方式、市场需求动态、服务性质与规模等社会系统的功能相结合。同时, 还应在尊重自然、遵循农作物生长规律的基础上, 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科学的观光农业旅游生态资源开发规划, 形成地域色彩鲜明的观光生态农业系统。
2.2 观光农业旅游区的整体规划
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 不仅涉及到农业、旅游业和娱乐, 而且包含了交通、金融、电信、医疗及房地产等行业和部门。因而在开发过程中, 当地政府要充分发挥职能, 对观光农业旅游区的整体规划进行宏观指导和调控, 并采取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综合管理, 确保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的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区生态规划, 应从我国市场范围小、客源不足等实际情况出发, 在具备便捷的交通和优越区位条件的情况下, 结合游客的心理距离进行空间定位, 充分满足人们周末、节假日“一日游”的需要。此外, 还需要建立长效沟通机制, 确保农业部门与旅游行业部门的相互沟通, 统一认识, 按照观光生态农业资源开发规划, 合理布设旅游景点, 逐步形成集自然特色和地方风情于一体的农业旅游资源网络格局。
2.3 观光农业旅游区的复合化和特色经营
观光农业旅游区的复合化经营, 主要是在不改变旅游地总体地域环境和田园氛围的前提下, 发挥当地农业产品多功能复合型特点, 开发多种旅游产品, 以满足旅客需求。观光农业旅游区的复合化和特色经营, 充分体现在观光项目和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的多样性上, 而且还充分体现出观光、示范、教育、娱乐、度假、会议等多项功能, 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旅游动机的旅客需要。因此, 生态规划过程中, 可在开发自然休闲、乡土文化、农事生产、乡村景观等传统乡村农业的基础上, 融入现代化元素, 形成极大辐射力和吸引力。同时, 还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充分结合当地丰富景观资源、旅游资源等, 通过科学规划设计, 形成多个旅游景点观光链, 突出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 最终发挥高效综合效益和持久效益。
3 结语
观光农业旅游的出现,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满足了人们更高层次的生活追求,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观光农业旅游区开发建设过程中, 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努力在整合农业资源, 发展新型产业的同时, 保护好生态环境, 促进农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宁, 王莉, 韩星.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农业旅游发展——以唐山市农业旅游发展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3 (10)
蟒河生态旅游区 篇4
生态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是人类处于工业文明的后期, 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 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生存危机使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 人类社会在过去的数百年的发展中一直表现为对经济高速增长的追求, 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 人类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森林资源减少、海洋资源的破坏、能源的急剧消耗、自然灾害频仍、化学物质的滥用、人口与经济的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面临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与矛盾, 人类不得不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发展模式和重新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之间作出选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一是生态旅游首先要保护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二是在生态旅游过程中身心得以解脱, 并促进生态意识的提高。加拿大生态旅游学专家戴维·A.芬内尔 (David A.Fennell) 在其著作《生态旅游》一书论述:“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可持续旅游形式, 主要强调的是对自然的体验和学习, 这种旅游经过有道德的管理, 是一种低影响, 非消费性和注重当地影响的旅游。它一般发生在自然区域, 并能对这些区域的保护和维护作出贡献。”[1]十几年来, 生态旅游的发展无疑是成功的, 平均年增长率为20%, 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出现了一些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 其中加勒比海地区和非洲野生动物园成为生态旅游热点区域。中国自1993年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 到中国国家旅游局把1999年定为“生态旅游年”, 短短的几年时间,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 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正在全球兴起。
二、中国生态旅游的主要问题
1. 最不生态的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是判断生态旅游的决定性标准, 许多地区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 往往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 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 缺乏对生态旅游的正确认识。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 开发者急功近利, 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 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 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1982年, 中国在湖南诞生了第一个正式命名的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森林公园以来, 到1997年底, 中国建立了926个自然保护区, 其中包括鼎湖山、长白山、扎龙、神农架、西双版纳、武夷山和天目山等名山, 这些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并没有使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得以较好的保护, 反而使这些地方声名鹊起, 引来游人如织, 自然生态遭到破坏。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 由于上游和周边森林大面积砍伐, 使这里原湖泊水位每年降低6厘米~30厘米, 致使黄龙钙华堤已开始退化、变色。如再不采取保护措施, 这里的岩溶湖将会过早衰亡。湖南武陵源风景区中二氧化硫含量高达0.62毫克/立方米, 超过国家一级大气标准[2]68倍;树林大片枯黄, PH值达4.44并出现酸雨酸雾。张家界、南岳衡山大规模的路面硬化, 虽然提高了可进入性, 但造成了快餐式旅游的烦恼, 以前需要两天才能游完的南岳, 现在有观光车进入南天门, 有观光电梯登顶, 已经很难找到昔日还要在禅寺寓宿一宿的乐趣了, 更不用说和方丈谈经论佛的荣耀了。另外, 广大旅游者的生态旅游知识贫乏, 欣赏水平低, 环境保护意识差。在生态旅游区内, 游人的踏踩、攀摘野花等不文明行为会造成土壤侵蚀, 影响自然保护区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此外, 许多导游没有受过专业训练, 缺乏基本生态保护知识, 不能把保护生态系统的意义等讲解给游客, 达不到让游客认识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旅游地社区群众没有或很少从生态旅游中获益。
2. 生态法制有待完善和健全。
中国至今还没有一部生态旅游规章制度, 缺乏从立法的高度对生态环境加以保护, 只由开发者自觉自愿的保护, 难免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影响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目前, 中国虽然也指定了一些与生态旅游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关联的法律和法规, 但是具体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 却缺乏相关方面的法律制度的约束, 尤其在旅游环境保护法律及规章制度的出台方面表现较为滞后。此外, 对旅游景区环境质量的一些具体标准要求的条款大部分分散在别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中, 这大大不便于旅游开发规划工作的开展和环境管理的改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 保护区从结构上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 一般也不允许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缓冲区内只许进行科学考察研究活动;实验区内可以进行旅游活动。有的保护区违反《条例》规定, 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从事旅游活动, 使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地域减少, 它们的生活空间和养料系统也发生变化, 从而导致这里的动植物死亡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中国开展生态旅游的对策研究
1. 立法保护生态环境。
1916年, 美国通过了关于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法案, 国家公园的管理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自1992年里约会议以后, 日本制定了《环境基本法》。中国由于没有具体可行的生态旅游法案, 致使有的风景区出于经济目的, 热衷于旅店、餐馆的建设, 盲目扩大旅游区、修建旅游设施。以索道为例, 世界各国在作为国家公园的名山上修建索道都是严格控制的, 其中美国、日本是明令禁止的。日本富士山海拔3 776米, 公路只修到2 000多米, 游人再多, 也是自己一步步登上去的。但在中国, 有些名山上修建现代索道。索道在国家名胜中心区域的建成, 不仅破坏了自然风景区的原貌, 而且使游人大量集中于容量有限的山顶, 导致景观和生态的破坏。随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热的掀起, 保护区内脆弱的生态系统也遭到致命的打击。
2. 制订发展计划和战略。
在发达国家, 都将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纳入社会公益事业, 每年由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如美国在2000年有43亿美元用于国家公园, 包括保护、科研、管理的开支。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 国家公园局每年预算为1.148亿澳元, 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拨款和市政税收, 而公园本身经营收入仅0.1亿元。新西兰也是如此, 国家公园内的一切设施, 包括道路、野营地、游景道和游客中心等均由政府投资建设。就是韩国, 每年也有相当于人民币6亿元的资金用于国家公园管理。这些国家都将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视为保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科研基地和公众教育和生态旅游基地, 因而拒绝商业运作, 不以盈利为目的。正是由于这种公益性质的正确定位, 因此从规划建设到立法和管理, 一切与基本目标相抵触的活动, 均在禁止之列, 以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自然属性, 竭尽全力维持它们的自然状态。许多国家的国家公园法规定实行分区制:“山上游, 山下住”, 即功能分开, 把旅游服务设施安排在区外, 使区内保持一个完整的真实的自然文化遗产。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的国家公园内见不到宾馆饭店, 有的只是供游人野营的古朴而简易的基地, 高质量的游景道和各种向导性的指示牌。而且就是这些基本设施, 也力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的干扰和影响, 并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美国在1994年就制定了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以适应游客对生态旅游日益增长的需求。澳大利亚斥资1 000万澳元, 实施国家生态发展战略。墨西哥政府制定了“旅游面向21世纪规划”, 生态旅游是该规划的重点推介项目。肯尼亚政府就制定了许多重要的国家发展策略, 其中特别将生态旅游视为重点项目。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自然景观多姿多采。有壮美的大森林;有扎龙, 神农架, 西双版纳, 武夷山和天目山等名山;还有列入《国际湿地公约》重要湿地名录的黑龙江扎龙, 吉林向海, 青海鸟岛, 江西鄱阳湖和湖南洞庭湖等湿地;中国有60亿亩草地, 约占国土面积的40%, 其中83%的面积分布在中国西部。这些都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绝佳去处。
3. 进行旅游环保宣传。
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 很多国家都提出了不同的口号和倡议, 例如英国发起了“绿色旅游业”运动, 日本发表了“游客保护地球宣言”。加拿大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推行生态旅游了, 进入生态区的外国旅游者都会得到生态旅游导游册:“生态旅游是由加拿大林业部为作为旅游者的您准备的, 旨在帮助您了解加拿大全国各地您所能看到的风景, 包括对景区的自然和人文历史的描绘和说明。生态旅游线路将涉及各种主要的风景类型和生态区, 每个生态区的图标上都标明了观光点 (由序号标出) 。大部分景色您可以驾车观赏, 有些地方则建议您停车观赏。各观光点的距离都标明了公里数, 如果要进入支路观光, 在高速公路路口上都有路标标明距离。如果您能记录好旅行的距离并在达到每个观光点前阅读有关说明, 您就能从生态旅游中获得最大限度的享受。”[1]这种生态旅游以跨加拿大的高速公路为中心, 沿途划出几个生态区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在高速公路或高速铁路边划出若干个生态旅游区, 把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联系起来, 推动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4. 多种技术手段加强管理。
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许多国家都通过对进入生态旅游区的游客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并不断监测人类行为对自然生态的影响, 利用专业技术对废弃物作最小化处理, 对水资源节约利用等等手段以达到加强生态旅游区管理的目的。澳大利亚联合旅游部、澳大利亚旅游协会等机构还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生态旅游的指导手册。此外, 很多国家都实行经营管理的分离制度, 实施许可证制度加强管理。
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 通过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使人类能到大“自然 (Nature) ”中, 去缅怀人类曾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怀旧 (Nostolgia) ”情结, 使自己在溶入自然中进入“天堂 (Nirvana) ”最高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戴维·A.芬内尔.生态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4.
[2]邓爱民.浅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BE/OL].www.lunwenwang.com.
[3]罗清.关于中国生态旅游发展前景的分析[BE/OL].论文天下论文网, 2009-10-22.
蟒河生态旅游区 篇5
1 乡村景观存在的问题
个别地方政府缺乏对农村基层的调查, 没有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央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与要求, 简单地将新农村建设理解为进行整治工程建设, 在编制村庄规划时, 没有结合村庄现状进行。此外, 各具特色的乡村风貌日益消退, 千“村”一面的景象普遍存在[2]。
2 龙蟒河地块 (太平村) 景观规划的实践探索
2.1 规划背景
四川省绵竹市沿山地区地貌复杂多样, 区域文化资源丰富, 地方、宗教、历史等多元文化相互交融, 曾具有一定知名度, 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此次规划的龙蟒河地块位于沿山地区的核心地段遵道镇, 其自身特点既可以集中体现遵道镇的山水、田园、城镇的核心内容, 又可以集中展示沿山地区的特色资源。遵道镇内土地肥沃, 物产丰富, 交通便捷, 东部是物华天宝的平坝, 西部是大片茂密葱郁的森林, 素以环境优美、山清水秀、风光秀丽著称。
2.2 现状概述
龙蟒河地块位于沿山地区中心地带, 是沿山公路沿线唯一紧邻村镇的景点, 山水兼备, 形态多样, 浓缩了沿山地区特有的地形地貌特征, 地块内文化资源充沛, 地方、宗教、历史等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周边农田资源非常丰富, 肌理脉络松弛有序, 且当地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风俗文化, 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历史悠久。
2.3 规划主题
2.3.1 挖掘资源优势, 引导发展优势农业产业。
根据龙蟒河地块现有的基础和资源条件, 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城郊型山地生态农业。通过场地整理, 发挥综合效益, 对现有肌理和风貌加以保护和调整, 结合沿山地区特色产业玫瑰、茶园, 选择川西乡土品种, 分块分层种植, 形成色彩斑斓、阡陌纵横、自然生态的川西特有梯田风貌。
2.3.2 整合优势资源, 综合开发产业的多元性。
地块内文化资源充沛, 地方、宗教、历史等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立足于现有产业, 从农业生产中挖掘旅游资源, 如保留原有酒厂, 对其建筑进行适当的风貌整治, 同时部分用地进行功能置换, 设置酒文化展示馆, 增加展示川西酿酒工艺的小品设施, 并开展酿酒体验活动, 打造文化体验旅游。部分民房进行功能置换, 设置农具展示馆, 展示当地的生产生活模型农具, 让游客了解当时璀璨夺目的文明。形成农业资源开发和旅游资源利用的良性互动, 促进三农的现代化进程。
2.3.3 延续民居风貌, 提升村庄整体格调。
政府在对各村庄进行整体规划时, 充分尊重地方传统风格, 提炼川西民居的环境特征, 与环境相结合, 提升村庄整体文化格调, 在建筑的整体规划布局中, 通过细部设计, 充分展现川西特色的新农村风貌, 体现了传统民居风格与乡土文化资源, 融合沿山地区的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 彰显浓郁川西特色民俗文化的地域风貌。
2.3.4 尊重农民意愿, 合理安排建设用地。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只有加强规划成果的可操作性, 在规划中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才能保证规划方案的实施[3,4]。
2.4 总体布局
基于用地功能和路网结构的不同, 对重要的空间节点和绿化廊道提出功能业态、空间场所特征、开发项目上的要求, 以村镇建设为契机, 独特的山水环境为背景, 产业发展为动力, 文化为核心, 历史为脉络, 形成“一轴两带五廊四片多点”、“水畔绿荫秀新村、巴蜀江南绘龙脉”的总体布局结构。立足太平村现状, 保护和延续原有肌理和风貌特色, 优化空间, 优化肌理, 布置居民点及绿色开敞空间, 实现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优化联动, 形成沿山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特色风貌片。
3 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村群众的民心工程, 是一项设计方方面面的宏大工程, 是一项需要长期不懈奋斗的攻坚工程。在灾后村庄规划景观规划编制中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有效地利用资源, 培育农村自身的“造血机能”,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5]。
参考文献
[1]刘莉文, 程道品, 王力峰.中国乡村景观旅游开发与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5) :1819-1820.
[2]顾哲, 夏南凯.以增强“造血功能”为主导的新农村规划设计探索——以云和县大坪村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 2008 (4) :78-81.
[3]潘家恩.中国当代乡村建设的限制与突破[J].小城镇建设, 2005 (11) :46-48.
[4]姜丽.法国乡村景观环境建设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农学通报, 2009 (14) :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