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对策

2024-10-13

科技对策(精选12篇)

科技对策 篇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向社会的全面渗透,科技正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然而,在科技日益成为社会发展强大推动力的同时,其异化现象也随之凸显,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潜在而巨大的威胁。中国正处于实现现代化的转折时期,在实现科技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避免科技异化问题,把科技创造的“物质奇迹和人性的精神需要平衡起来”[1],实现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和谐统一,就成为当今国人普遍关注的问题。

科技异化是指人们利用科学技术改变过、塑造过和实践过的对象物,或者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创造出来的对象物,不但不是对实践主体和科技主体的本质力量及其过程的积极肯定,反而成了压抑、束缚、报复和否定主体的本质力量,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异己性力量。其基本观点是:科技已日益成为超出人类控制的,甚至是支配、统治人类与社会的外在力量。“人类已经被一种虚幻的、自满自足的考虑实践构造的科学遗弃了;这种科学所从属并为之服务的实践,就像某种在科学界限之外的东西一样;这种科学满足于思想与行动的分离”[2]。总之,科技“作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意味着他给予对象的生命作为敌对的和异己的东西同他相对立”[3]。

科技发生异化固然有科技的社会属性方面的因素,有科技应用的主体对科技误用、滥用和恶用的因素,但主要因素还是科技的自然属性。

首先,科技的自然属性,表现为利弊共存性。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利弊共存的一个整体,绝对好的或绝对坏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作为人的创造物的科技也是如此。也就是说,科技是一把利弊共存的“双刃剑”。因此,即使人们按照良好的愿望去用科技,其负面作用也会同时产生。因而,任何技术都将对自然造成破坏,从而对人造成危害。这与科技由谁来使用,如何使用无关[4]。

其次,科技自然属性的“弊”的一面,为恶用和滥用提供了可能性。科技自然属性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三点:“其一,现代技术(科技)具有较强的进攻性。它们是用来打乱自然界的秩

创作内容,对已有图像进行大胆想象,并用“加一加”、“变一变”等方法进行创新。我们班的小朋友姗姗的想象力很丰富,画画胆子也很大,构思新颖,但她的缺点是:动作快,作品毛、草,画面颜色单调,喜欢听好话。对于她,我一方面肯定她的独创性,及时表扬她;另一方面用商量的口气跟她说:“如果涂色能再认真些,颜色再多些,我想这张画肯定会更漂亮。”也许是女孩的天性———爱美的缘故吧,不管什么画面,她都喜欢添画上翩翩起舞的蝴蝶、振翅欲飞的蜻蜓,我在赞赏她良好的作画技能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她联系生活经验,拓宽思路,向她提序,实现人对自然界的统治的。其二,现代技术(科技)具有较强的负面影响扩散性。由于现代技术的功能日益强大和复杂化,其有益于人类的正面影响空前增长,其负面影响也随之变得无孔不入。其三,现代技术(科技)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现代技术发展在很多方面的确体现出按自身需要运行的特点,其后果往往超出人们的事先预测和想象”[5]。由于现代技术(科技)具有较强的负面影响、扩散性和一定程度的自主性,所以,即使我们善用科技,也难免会出现科技异化的现象。“技术是合自然与反自然、合目的与反目的的矛盾统一体,技术异化是其本质上所固有的。具体地说,这与技术的不确定性有关”[5]。可以说,科技异化是科技发展到现当代所特有的现象。

再次,科技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具有不对称性。在科技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科技自然属性的表现程度远大于其社会属性。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特别是近现代科技诞生以来,科技的恶用和滥用主要表现为二次世界大战和几次区域性的战争,误用的情况也为数甚少。科技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处在善用的状态之中的。尽管如此,科技的负面影响仍然由小到大,科技的异化依然有增无减。主要原因是科技的自然属性使然,与科技的社会属性关系不大。“根据恩格斯的观点,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并不决定于社会制度的性质,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应用都有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的失衡,认为只有资本主义制度下才有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至少是一种天真的看法”[6]。“我们期望科技尽其所能实现其正面价值,但其‘负面’效应并未因‘社会主义’的运用方式而根本减少”[7]。

科技异化的产生,存在多方面的原因。

一、科技的“伴随效应”导致科技异化。

科技的正负效应往往交织在一起,当科技的正效应产生或出现的时候,其“伴随效应”即负效应,并不因人类的意愿而不出现。人类认识能力是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在某一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难于觉察科技应用的潜在风险。恩格斯指出:“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这件事也许有某种意义: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因此,科技的实现过程,带给人类的并不是单纯的进步,而可能是“忧喜之共门,吉凶之同域”的种种矛盾过程。

二、社会文化导致科技异化。

“我们时代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从核武器的威胁和有毒化学物质到饥饿、贫穷和环境恶化,到对地球赖以生存的体系的破坏———凡此种种都是几个世纪以前才开始统治世界

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在画荷花的时候,她画了一些鱼,我就启发她谁最喜欢在荷叶上呱呱地唱歌,于是她又画上了可爱的小青蛙,水里还加了小蝌蚪……慢慢地,她的思路开阔了许多,添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总之,美术活动本身是一个具有极大潜力的领域,它既培养儿童对艺术美的欣赏、识别,学习对美的对象形态的描绘和表现,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素质、能力和个性,形成幼儿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为幼儿美术教育事业奋斗吧!

强化企业在国际物流市场竞争中的几种途径

廖雄英1李宏亮2

(1浙江工业大学;2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24)

摘要: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一员。但是,加入WTO后机遇和挑战并存。对我国物流服务业的影响也是这样。本文旨在说明物流企业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应该如何改进管理,强化功能,以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关键词:物流管理强化功能完善服务

加入WTO后,我国更进一步地融入经济全球化,更大范围地参与国际事务,这会给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加入世贸组织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会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给企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大开国门,外资企业会大量地涌入,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毋庸置疑,加入WTO后在资金、市场、理念等方面的改善,有利于物流服务业的长期发展。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入世后能直接受益的主要是我国的某些优势产业,物流服务业则是我国的弱势产业,而我国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在2005年12月底全面放开物流市场。所以,我国物流服务业面临的挑战是现实且严峻的。

加入WTO后,各行业、各企业间的国际联合与并购,必然

的西方工业思想体系所产生的直接后果”。传统科技观使科技简单化,导致人们错误地认为:科技完全是“自主”的,能够“自我调节”的,而看不到科技是非人类的,或者具有自身固有规律的纯粹的“事物”。整个现代科学技术都已经异化了,科学真理不再是整合的,科学技术变成了与人无关、独自运转的事物。

三、社会制度导致科技异化。

在当代社会,科技的研究不得不越来越多地服从于政治的需要,特别是政府的需要。由于科学家的群体职业化,科技研究的课题和经费越来越依赖于政府,而科研成果与具体运用或者是最后的善恶效果离得越来越远。政治力量的干预使科技行为难以遵守带有社会公德的伦理道德规范。

四、科技的非法滥用导致科技异化。

有时科技专家发明的科技,却被一部分人作为满足某种欲望的工具,作为统治和威胁他人的工具。导致人类经常误用或滥用科技,还有一个原因是人们缺乏长远利益意识。由于人类要求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迫切愿望,习惯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造成对自然的掠夺式开发,破坏了地球系统相对的稳定,引发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生态环境恶化。

按照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才能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指导它并使之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彻底根除科技异化现象。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有走出科技异化的社会优势和制度优势。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科学发展观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科技异化现象的治理措施,也是对西方的科技异化批判思想的积极回应。科学发展观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发展理念和模式,其内涵主要为两方面: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合理的社会发展理念和社会发展模式,将有利于从根源上消除科技的异化。

首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能促使科技的产生、发展和应用始终为着人的利益,避免科技背离人和非人化。“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突出了人的中心地位,以人的目带动物流业加速向全球化方向发展,物流服务业竞争的市场将从国内延伸到国外。因此,从实际出发,顺应竞争的需要,打破地域阻隔和部门垄断,改进管理,强化功能,是发展物流服务业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加强企业在国际物流市场的竞争力:

1. 加快重组改制,改善经营机制

物流企业是物流市场的主体,也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现有的物流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由于体制、设施等因素影响,在提供物流服务时效率低、服务差,处于竞争劣势。所以,应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以产权为纽带,建立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和完善的法人治理机构,实现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从而保证企业按市场规则运作,激发企业活力,向现代物流业转化。

2. 完善服务功能,强化增值服务

现在的物流服务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货物传递、仓储,实际上从公司接到客户的订单开始,物流企业就已经参与产品流通的全过程。因此,物流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进行市场细分、功能定位,提供增值服务,培育核心竞争

的、价值、利益和真正幸福为各种活动的宗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重大政策和活动都须贯彻人文精神,以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主。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是“以人为本”实现的重要保障。

其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标准。“全面发展”注重的是发展中各领域的平衡,要求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科技的发展应遵循人与人的和谐,应以人为中心,其物质成果真正能服务人、造福人;科技作为人与自然打交道的主要手段,不仅是人从自然中获取物质财富和生存条件的工具,也应成为人类保护自然的武器。以可持续发展模式为科技发展的向导,支配和规定着科技,能在极大程度上减少和消除科技的非理性发展和破坏性应用,促进科技成为维系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武器。

确立科技为自然服务、为人类服务的整体思想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从而为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创造合理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有利于消除科技异化的社会根源,有利于人类走出科技异化的困境,进而实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生态和谐发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摘要:科技异化是指人们利用科学技术改变过、塑造过和实践过的对象物,或者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创造出来的对象物,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异己性力量。科学发展观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发展理念和模式,作为一种合理的社会发展理念和社会发展模式,将有利于从根源上消除科技的异化。

关键词:科技异化,科技异化的原因,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3]李桂花.科技异化与科技人化[J].哲学研究,2004,1:86.

[4]许良.技术的不可承受之重[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12.

[5]张黎夫.技术批判之批判[J].天津社会科学,2004,3:50-52.

[6]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科学出版社,1999.

[7]吴文新.科技与人性——科技文明的人学沉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科技对策 篇2

一、高校科技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高等院校的科技档案管理,主要就是对科研成果和教学成就等文件资料进行归档、保存、整理分类并能够进行查阅、检索、演示等的工作。科技档案是高等院校进行科技研发和教学研发最直观、最真实的记载,也是高等院校进行科技研发和教学工作的智慧结晶最全面的体现,是高等院校重要的教育信息资源和科技研发资源,不仅具有智慧性,还具有信息性。科技档案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研发信息,是对科技研发能力的体现,也是对科技研发活动的反映,从科技档案中能够总结出科研发展的一般性规律,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科技档案是高等院校拟定长期科研规划的主要标准,也是高校进行学科设置和科研经费预备的主要依据。[1]科技档案对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发挥着指导作用,能够指导科研活动朝着正确的道路发展,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加快,进而较早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对高校科技档案的科学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一)科技档案管理与科研活动发展不协调

长期以来,国内高等院校的科研活动普遍存在验收简单立项难、经费开支大成果不显著、预算控制严格而绩效考核简化等问题。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在对科研成果的信息化保管方面,全国仅有不足5%的高校把对科技档案的管理纳入到本校的信息化建设之中。在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与科技活动体系的关系方面,仅有9.6%的高等院校会提前把科技活动纳入到档案管理模块,46%高校的档案管理系统是独立存在的,不与任何科研活动有所联系。在档案保管方面,近60%的高校没有把档案分类整理与档案保管进行分部门管理;在档案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方面,46%的高校没有对科研成果形成的文件档案进行过真实性和有效性鉴定;在版权的维护和运用方面,59%的科研人员感觉对科技档案的运用程序较为繁琐,()88%的高校在对科研成果归档时没有对成果所属的版权问题进行处理。

(二)对现有科技档案的管理缺乏科学性

对科技档案的科学化管理,有利于科研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科研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科研与教学的协调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很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认为仅能对学校的文件资料进行档案管理,而对教学工作者(个人)的独立著作和研究成果没有进行档案化管理,甚至将个人文件排除在档案室之外。这样一来,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和保存,而一些个人的研究成就和教学成果往往因未得到科学管理而支离破碎,丧失其科研质量和价值,这就不利于科研成果的继承和发展。[2]实际上,科学的档案管理,不仅是对学校的集体性科研成果进行档案管理,也要对教学工作者等个人的教学成果和研究成就进行档案化管理,因为个人的成果也是对教学和科技进行长期研究、学习和研发的结晶,也能够对学校乃至国家的科技和教育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三、高校科技档案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提升高等院校对科技档案的归档率

大部分高等院校的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对教学工作者(个人)的教学成果和研发成就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个人的科研成果没有很好的得到保存甚至遗失,这也是高等院校科技档案归档率低的主要因素。所以,加强对个人科研成果的保存和归档,明确档案管理的主要责任人,让档案管理人员对科研成果档案有全新认识,对提升科技档案归档率很有必要。

(二)提升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科技时代的来临和高科技手段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要求高等院校的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从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着手,进而提升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处理能力。互联网的兴起也在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革新,新时代的档案管理已经不再局限于对文字、图片、文件等资料进行人工的分类和归档,科技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更多的是要求对档案资料进行精确化和科学化管理。[3]这就要求高等院校的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不但要具备最基本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科技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能力,以便于对科技档案进行信息化和科学化管理。

(三)提升高等院校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品质

高等院校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要在归档效率和数量上有所提升,更要在品质上得到改善。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品质方面,一方面要对比较重要的核心档案进行保密性管理,以防止版权的被窃取和技术的流失,另一方面也要对即将归档的科研成果资料进行严格把关,以确保科技档案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米军。高校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管理,(02)。

[2]王玉斌。高校科技档案管理:问题、原因及对策[J].档案学研究,(01)。

[3]谭华,王喜玲。高校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3)。

作者:庞军 单位:宁夏医科大学档案馆

我国科技银行发展及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科技银行;科技支行;风险投资;金融创新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08.032

1 科技银行概念及内涵

近年来,随着“转、调、创”步伐的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目标,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设立国家科技政策银行被有关部门逐步提上日程。

科技银行是将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起来,围绕创新型企业、高技术企业、创投项目等较为独特的发展周期和需求特点服务的专业性银行金融机构的统称。科技银行不同于传统的商业银行。一是贷款客户不同;二是贷款依据不同。商业银行主要依据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三性”原则发放贷款,科技银行则通常借助风险投资,构建风险管理架构。

2 国内部分城市在设立科技银行(支行),发展风险投资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方面的成功经验

科技银行在我国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已有多地开展了科技银行机构和业务的实践。科技部、财政部、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一行三会”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若干意见》(国科发财[2011]540号)。广东、福建、浙江等各省在设立科技银行(支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等方面,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省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山东省17个市中多数已经或正在推进科技金融合作,其中济南、青岛、济宁、威海、淄博等市积极探索实践,银行信贷已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2.1 设立科技银行(支行)

目前国内的科技银行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以商业银行支行的形式出现,不具备法人地位。南京科技银行是南京银行的一个分支机构,业务上受总行管理,服务对象是在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创业企业。南京市市级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科技银行专项扶持资金(暂定三年),用于科技创业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科技创业企业贷款贴息。建立由市政府金融办牵头,市科委、市财政局等部门参与的南京科技银行专项扶持资金管理委员会,对专项资金进行监管。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按7:3的比例由专项资金和科技银行对本息进行分担。二是采用股份制发起、市场化运作模式设立的新型金融机构。如在酝酿中的“广东科技发展银行”,国家级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控股企业广州凯得控股有限公司和广东中创信用担保公司将作为主要发起人,粤财投资等多家广东知名企业拟为该行提供资本金,初定注册资本50亿元。银行的融资来源主要为股东的资本金、发行债券、政府扶持性借款、吸收机构存款等。业务类型包括贷款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和直接投资业务等。

2.2 设立信贷风险补偿金

2011年,上海市出台《关于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创新促进科技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同时,创新财政专项资金运用方式,以国有投资公司投资参股等形式,重点引导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进一步扩大市、区县两级财政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专项资金规模,加大对商业性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力度,补偿比例达到40%~60%。苏州市设立科技支行风险池专项资金,总额已达1.5亿元,今后还将逐年增加。从周边城市看,青岛市市级财政出资1亿元成立青岛高创科技融资担保公司,并与青岛担保中心、青岛银行共建1000万元科技信贷风险准备金。济南市设立科技金融风险补偿金,总额度达到4200万元。连云港市建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组建科技金融专家委员会,设立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资金,市级(含区)不少于1000万元,各县不少于300万元。

2.3 搭建多形式服务平台

除设立科技银行或科技支行、设立信贷风险补偿金外,各地还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措施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一是成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成都市由市科技局主办,由中国建设银行成都科技支行、中国人保财险成都公司等成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对银行、担保机构、保险机构的现有产品进行集成创新,对企业进行集合打包并提供相应担保向金融机构融资;对有知识产权并正在实施、但缺少流动资金的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二是探索建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江苏省采取“贷款+股权投资”模式,较好解决了银行贷款门槛高的问题。三是政府贷款风险补偿政策。苏州市财政局曾组织招标,对专项支持科技型中小型企业的银行,将5000万元风险准备金存在这家银行。四是鼓励商业银行开展科技金融产品创新。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有交通银行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浦发银行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小额融资。

3 国外科技银行的典型案例—— 硅谷银行

3.1 硅谷银行概况

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硅谷银行,主要业务就是为高科技领域的创业公司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硅谷银行没有一般商业银行的个人储蓄业务,只对创业公司的风险投资提供贷款,这是硅谷银行区别于其他商业银行的最大特征。房地产贷款、公司贷款和新兴增长贷款( 技术贷款) 成为硅谷银行的核心业务。硅谷银行不仅为创业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量身定做各类金融产品,而且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层面,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并成立业务小组提供经营指导,与企业共同成长。

3.2 硅谷银行给我们的启示

一是加强市场细分,建立行业专长。硅谷银行专注于创新型的创业企业需求,为客户提供独特而灵活的金融解决方案。二是完善产品体系,提供全面综合服务。三是建立深入的客户关系。硅谷银行与客户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这使得硅谷银行能够深入而精准地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解决方案。

4 我国科技银行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4.1 问题

非独立法人的科技支行模式限制了发展空间。我国现行的绝大多数科技银行都是支行模式,不具备法人实体资格,不能像硅谷银行那样以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商业银行形式运营,极大限制了科技银行的发展空间。

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限制了业务拓展。我国《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这就决定了科技银行本身不能直接投资科技型企业,这一规定直接限制了科技银行的盈利能力,也就挫伤了银行开展此类业务的积极性。另外,我国实施的利率管制,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高风险,银行无法制定合适贷款利率来补偿其承担的风险,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商业银行科技贷款的发放。

科技金融产品创新不足。大多数的金融产品是针对传统企业贷款金融产品的微调,没能更好地切合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的特点。另外,在贷款方式上,担保和抵押依然是企业获得贷款的主要方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用贷款依然是短板。

现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不够深入。目前,针对科技企业的股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转让、交易体系尚不健全,导致银行在开展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方面非常谨慎,尤以专利权质押贷款为甚。

4.2 对策和建议

科技银行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牵头,银行、科技型企业、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的共同参与,涉及产品研发、技术创新、金融创新、政策制定、中介服务等多个方面。在这个多功能、多层次的创新性的金融体系安排中,需要制定完善的支持政策、设计健康合理的运行体制和监管体制,构建提供全面综合金融服务的平台,才能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创新链条的契合。

政府加大对科技银行的扶持力度。建议政府部门构建金融、科技、财政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重大问题,制定专门的科技银行建设指导意见,包括银行选点、资金归集、开办费用、税收优惠、建立专项风险补偿基金等方面形成政策支持,形成政策—制度—机制三位一体运作体系。

提供多种形式的融资服务、设计多样化的投融资工具。对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的企业,可以发放一般贷款,取得固定贷款利息收益;对于创业期和成长期的企业,可以考虑贷款与股权投资相匹配,银行持有企业一定的股权,其目的不是控股,而是使银行在承担风险的同时分享企业快速成长带来的价值增长,弥补成长期企业带来的高风险;对处在成长期,又不愿意出让股权进行融资的科技企业,可探索债转股的融资模式,使银行对企业的金融服务更加灵活。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制定差别化的信贷政策。打破传统贷款审批模式,对于初创和成长期的科技企业,主要从技术、专利和人才,制定差别化的信用评价体系和审批标准,淡化财务因素比重,探索无形资产未来价值发现机制。针对小企业贷款时效性要求高的难题,科技银行应实行审批限时承诺制度和绿色审批通道制度。

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步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推进知识产权运用、保护的重要环节,应加大知识产权登记和保护力度,丰富和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质权处置的实现途径,加大对知识产权质押的贴息补贴力度,建立风险补偿、风险分担等政策扶持引导机制,在科技银行中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参考文献:

[1] 刘志彪. 科技银行功能构建:商业银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1(4).

[2] 徐力行,王鑫,郭静. 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产品:难促科技创新?——基于南京22家银行的调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1).

[3] 赵成国,李伟,董群,金晓芳.南京地区科技银行发展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8).

[4] 赵昌文,陈春发,唐英凯. 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段玉维. 科技银行的中国化初探[J].中国市场,2014(1).

发展生态科技的对策研究 篇4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作用下,世界经济增速明显高于以前各历史阶段,战后50多年人类创造的生产力超过过去一切时代生产力的总和。据估计[1],全球经济增长率在18世纪为0.5%,19世纪为1.0%,20世纪前半期为2.1%、后半期为3.4%。尽管信息技术发展调整了产业结构,能耗最大的第二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占比有所降低,但总体能源消耗规模仍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因为全面承袭了西方传统工业的发展模式,更是因为中国对本土能源的过度消耗。据统计[2],从1990年到2001年的10年间,中国石油消费量增长100%,天然气增长92%,钢增长143%,铜增长189%,铝增长380%,锌增长311%,10种有色金属增长276%。人们在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而兴奋的同时,往往会忘记这些成绩背后的资源消耗、垃圾成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人算过,按目前的科技水平,中国的现代化需要有12个地球的资源来支撑。如果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也得把地球吃空才能现代化。中国本来就人多地少,资源稀缺,而传统过时的工业科技却偏偏指向了稀缺性和污染性资源,这种科技具有不可持续性,故我们必须探索新的、可持续的生态科技之路[3]。本文将对科技发展带来的问题和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展开分析,并提出发展生态科技的对策和建议。

1 科技发展带来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已成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是我们时代的基本特征。现代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繁荣,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然而,事物总是具有两方面的,科技的迅速发展也强烈地冲击着社会的各个角落,不同程度地给我们带来诸多问题,如生态环境问题、道德伦理问题等。

1.1 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人类借助科学技术创造了高度的现代文明;另一方面,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又造成了生态危机,这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4]。诚然,生态危机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但不得不承认生态危机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日益显著。人类凭着愈来愈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自然进行毫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其结果是一方面增加生产、创造财富的同时造成资源的日趋枯竭;另一方面人类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的同时又无节制地向自然排放,现代工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废气、废水、废料,它们给人类自身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严重损害[5]。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是出于提高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不断刺激着人类这种需求的日益膨胀,并为实现这种需求提供了工具,于是人对自然的掠夺性开发利用愈演愈烈[6]。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危机日益严重,这已经成为科技时代的全球性问题。

1.2 科技发展带来的道德伦理问题

科技伦理是指科技创新活动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技工作者及其共同体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7]。克隆技术引起的伦理问题最令人关注。克隆人也许为人类实现长生不老的梦想提供了有科学依据的可能,但祸福总相依,克隆行为将会损害被克隆者的公民权益,使被克隆者的唯一性、独特性大大降低。人类基因组研究是从分子水平直接探索人类自身奥秘的伟大科学工程,它之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轰动,除了其自身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对伦理、法律等构成了挑战[8]。人们在享受这一成果的同时,不能不思考它带来的各种伦理问题,如基因争夺与基因殖民主义、基因隐私与基因歧视、个体自决权、基因治疗与基因犯罪等。另外,转基因产品的安全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至今尚无定论[9],含有抗病虫害基因的食品是否会威胁人类的健康、转基因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转基因产品是否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和转基因产品带来的伦理问题等,都是人们对转基因技术的主要担心。

网络的开放性使得文化和价值观各异的人们参与到网络中来,在网络交往活动中,首先面临的是对个人隐私的挑战,如何保护合法的个人隐私、如何防止把个人隐私作为谋取经济利益的手段,成为了网络时代的主要伦理问题[10]。虚拟与现实之间,一系列其他新的社会问题诸如网络犯罪、网络病毒、网络黑客、垃圾邮件、网络安全、信息垄断、网上知识产权,以及利用信息网络进行恐怖活动和发动信息战争,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威胁国家安全等问题随之产生,这些都引发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伦理的激烈冲突。

1.3 科技发展带来的其他问题

首先,人们在运用科技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速度远远超过了自然资源的再生速度。据统计[11],目前全球60%的农业土地退化,全球森林覆盖面积比农业活动开始以前减少了一半。按目前的使用速度,全世界的石油大概只能再用150年。其次,科技使人的生存能力不断增强,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人口增加速率不断上升,抵消了很大一部分的经济增长。再次,科技的飞速发达给有野心的人们带来了更加大的野心,一些科技发达国家想藉科技的成果来吞并科技水平较次的国家,如波斯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就是科技发达的国家想并吞科技较弱的国家[12]。最后,科技的发展使人类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使整个社会结构产生变化,拥有知识的人能掌握比不聪明的人更多的资源,很自然产生所得分配的问题;知识经济发展以后,拥有知识的人可以做的事多了,又会引发结构性失业问题,这无形中增加社会中不稳定因素。当然,还有人类过多依赖科技,在科技面前越来越显得低能、弱智等等问题。

1.4 科技发展带来问题的产生原因

首先,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它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加祸于人类,科技是善用还是恶用或误用都取决于人自身[13]。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如人类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并非科技本身,而是由于人类在科技利用方面思想意识的不足或偏差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的改善还得依靠人类科技本身,正确的生态观与高尚的生态道德是缓解生态环境危机的必要条件。

其次,人们对使用新技术的社会后果缺乏明确预料,因而即使出于积极的心态也会带来始料不及的恶果。这种情形大多发生于科技水平尚不高的时期,如20世纪60年代的“绿色革命”确实部分解决了农业生产力的不足的问题,然而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和塑料薄膜,却造成了土壤生产力的下降和污染的恶化,这从最终结果上看,科技进步在短期内缓解了粮食短缺问题,但在长期效应上,却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代价来消化由此带来的种种恶果。

再次,人们只着眼于生产劳动和经济发展中最浅近、最直接的有益效用而应用科学技术,却忽视了长期的客观与社会的影响,如环境污染使人们工作效率低下、生活质量下降、生物系统平衡被严重破坏,治理污染耗费了社会的巨额财富,有些治污费用甚至超过了生产所带来的利润。

最后,科学技术的非理性运用(滥用、误用、恶用)导致了人自身的危机,即技术的异化导致人性的异化,人的主体性丧失和精神萎顿。由于科技本身存在某种非人性化的因素,加上对科技的不合理使用,导致技术的异化。在异化状态下,技术不再是为人服务的工具,对于人自身而言技术反倒成为统治自己的、压迫自己的异己力量,这种力量反过来剥夺了人的自由,使人从属于它,人成了它的附属物。

2 发展生态科技的对策与建议

经过对科技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人们开始探求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真正使科学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使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使其负面效应降低到最小限度,就必须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科技,进行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的生产[14]。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部分省开展的生态省建设试点就是我国政府为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在生态省建设中,大力发展生态科技,适当利用非生态科技,遏制反生态科技,在利用科技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的同时避免产生新的环境问题,研究制定科技生态化的政策和办法,使科技对于生态省建设的支撑体系以及科技本身的生态化问题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这对于生态省建设、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1 提高生态科技意识

生态科技的概念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不可逆转的破坏使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具有两重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科技管理部门、公益性团体组织和学者认识到发展生态科技,推进科技生态化的重要性,但是这种认识与生态科技的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当前社会特别是企业的认识很不到位,绝大多数企业只关注能够盈利的技术,甚至为了盈利滥用科技成果,严重阻碍了生态科技发展。这种局势迫切要求我们大力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声势的科技宣传工作,进一步强化全社会的生态科技意识。通过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重大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大力普及生态科技知识,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利用新闻传播媒体,开辟生态科技专栏,宣传普及水土保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生产等生态科技知识;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面向社区居民、青少年和广大干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科普活动,为各项科技生态化任务的全面落实扫除思想障碍,提供思想动力。

2.2 加强生态科技研究

生态科技的研究工作基础薄弱。一系列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职能部门实施统一监管的手段不足,能力建设严重滞后,队伍、技术力量薄弱,投入机制不健全。通常只重视末端治理而对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控制重视不足,资源回收利用组织化程度低,形式比较粗放,技术含量不高,而且产业门类比较单一,资源循环链的缺失环节较多。当务之急是研究制定科技生态链的缺失技术目录,为生态科技的研究指明方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对生态科技的需求,确立一批重点生态科技项目和生态科技成果示范工程,解决急需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同时在政府项目立项等过程中不仅要对技术和经济指标有明确要求,也要有明确的生态和社会效益要求,避免项目在创新之初就带有生态问题。

浙江省在建设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等生态省建设的各项任务中都能依靠科技创新。注重宏观调控,激励创新主体重视生态科技创新活动;对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开展的生态科技研究开发、技术引进再创新、成果推广和产业化等行为,从项目安排、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以倾斜;对获得生态科技成果的科研机构和人员给予一定奖励,推动企业、科研机构和广大科技人员参与生态科技创新活动。

2.3 促进生态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成为现实生产力,是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首先在进行科技成果评估时要充分考虑成果的生态价值,使科技成果的技术、经济、生态价值得到全面体现。其次在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农业等生态示范区建设中要大力推广清洁生产等生态科技,使产业链得到生态循环式的发展。三是加强对生态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调研,及时发现示范与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做出适当调整,促进生态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同时还要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推进生态科技成果产业化,不断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如浙江等地探索实行了变“谁污染谁治理”为“谁污染谁付费”的机制,有力促进了污水治理技术的推广。另外,对具有使用价值的生态科技成果进行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形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形成规模经济。为了促进生态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还要加大和加快生态科技成果示范与推广的力度。

2.4 加强生态科技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是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决定性因素,是发展生态科技的骨干力量。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15],要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大力培养、吸收、用好各类人才,这三个环节同样重要。培养和吸收是基础,用好是关键,要通过用好人才,把外面的人才吸引来,把本地的人才吸引住,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我们理应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大力实施生态科技人才发展战略,创新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构建人才发展和谐环境,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用好用活现有人才资源,大力培养和吸引创新型人才,努力抓好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生态科技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生态科技领域的各项建设事业上来,为实现“发展生态科技,推进科技生态化”战略构想和建设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社会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

农业科技成果现状及对策论文 篇5

农业生产易受气候环境、立地条件以及人文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不同地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不同,光、热、水、土等自然环境条件差异甚大,形成了不同区域的生态类型和农耕习俗,因此,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下研制出的农业科技成果,只能在相同或相近的生态区域推广使用,表现出明显的区域适应性。

1.2综合相关性

农业科技成果往往是集成多个单项技术措施配套组装而成的综合技术,各项技术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表现出复杂的相关性和互作效应,其综合效果一般高于各单项技术效果的简单累加。农作物新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应用,只有良种配良法,科学运用相应配套的栽培技术、科学的耕作制度、肥水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控技术等新成果,良种内在潜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1.3自然开放性

科技档案专业化管理对策探析 篇6

[关键词]科技档案;专业化管理管理;档案利用

当前,科研单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到底该采取何种措施和制度,从而提高科研单位的知识生产力,将合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将档案的利用价值发挥到最高程度。健全和完善科技档案知识管理体系,是科研单位提高知识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在这个体系的基础上,必须要根据我国档案管理机构的最高指示和要求,对相关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开发,从而更好的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

1 科技档案资源管理平台搭建

“知识管理平台”不仅有利于促进知识信息数据的交流,相关工作人员的沟通互动,优化知识资源配置,而且还可以降低其管理的成本和费用。本文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的内容为实际案例,建立了科技档案资源知识管理平台,它由“科技档案知识资源库”、“科技档案知识资源整合系统”、“科技档案知识资源服务系统”三部分组成。

1.1 科技档案知识资源库的建设

科技档案一般通过光盘,照片等载体来进行储存和管理,反映同一个课题任务的档案资料可能分居于“文件库”、“图纸库”、“光盘库”、“照片库”等不同库房,通过扫描、存储等方式,将纸质档案实现数字化、实体化、精准化,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各种载体转化成数字信号,最后都保存在特定的数据库中。由于软件开发的环境和数据管理体系存在较大的区别,所以,一般对科技档案数据进行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以实际需要的特点为基础,根据现实社会的需求为进行规范调改。

1.2 搭建知识整合系统

由于当前人们对档案检索的要求更加严格,致使越来越多的领域对档案需求的程度更加深入。一方面,在需求方式上由分散式逐渐转变成集中式。对需求的用户来说,他们希望可以通过一个通道,来争取、获得所需的相关资源,从而满足自身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在需求内容上,从信息化需求转变为知识性需求,用户希望可以在较多的资料中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且可以辩证的分析出知识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根据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要求,简单检索和二次检索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当前,比较流行的方式是设置链接,关键词搜索,主题词,作者等,在使用这些检索方式的基础上,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取相关的信息,得到相关数据资料,使用户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得以充分满足。

2 基于科技档案专业化知识资源管理的支持服务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生产制造,科研技术,工程建设等方面已经完善了相关的科技档案管理体系,包括了图纸、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照片、影片、录像、录音带等。这就为社会生产和科技的研发提供了保证,而且科学技术档案蕴藏着巨大的信息资源管理价值,只有充分的开发并使用,才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帮助管理者制定科学的战略决策。

2.1 科研诚信决策支持服务

科研诚信,也可称为科学诚信或学术诚信,指科研工作者必须要以诚信为基础,以行业道德规范为行为的最高准则,继承和发扬上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和先进理念。美国学术诚信研究中心将学术诚信定义为:虽然身处于一个恶劣的环境中,仍然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科技档案有很多关于科研诚信的实力记载,在以诚信为主题的前提下,我们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在社会上展开了一系列的专题活动,大力传播诚信知识,并且根据现实社会的特点和现状,达到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的需要。

2.2 制订中长期业务规划的决策支持服务

在坚持实施中长期业务发展规划的战略方案下,展示了我国相关组织机构具有较强的领导力。纵观国内外很多国家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要想制定科学的科研战略方案,就必须要加强对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当前,科研档案管理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这就要求档案管理部门必须要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的不同时期,我国档案部门要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档案工作人员在制定业务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和现状,从而提高其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管理的成本,为社会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基础。

3 结 语

由于当前世界正处于信息科技化时代,科技档案知识化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内在要求。科技档案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提高信息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健全和完善科技档案管理体系,实施数字化管理模式,从而为文档一体化建设创造有利的环境。档案数字化管理及决策支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档体系的完善,除此以外,还需要科技档案部门转变服务管理模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档案数据、工具与专家协同决策的决策方式,在科技决策中有效利用科技档案,发挥科技档案的知识资产作用。

参考文献

[1]曹丽辉.专业化高校科技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兰台内外,2013(05).

[2]张静怡.信息化背景下供电企业档案管理改革研究[D].云南大学,2013.

作者单位

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浅析民航强国建设的科技对策 篇7

关键词:民航强国,强国战略,科技支撑,科技引领

2005年10月, 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 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1,2]。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 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 是综合分析世界科技发展形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提出的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决策,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1建设新局面的战略举措。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和国家战略, 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1]。民航强国战略就是在民航统筹部署和整体规划建设创新型民航, 促进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1 民航强国战略的内涵

民航业是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 国民经济发展与航空运输需求之间具有良性循环的关系。我国正面临着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的新形势新任务, 对民航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我国民航业的发展来说, 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正确把握民用航空发展趋势和规律, 立足科学进步与技术创新,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着力提高发展质量, 实现我国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3]。

民航强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任务策略下的全民航共同奋斗的战略目标。民航的发展并不仅仅是民航业发展问题, 更是促进经济繁荣、实现社会进步、维护国家安全和提升国际地位的工具和载体。大力发展民航业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航的发展从实质上看是国家发展战略问题[3]。民航强国的推动和实现能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催生科技创新, 引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 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谋划民航发展, 同时以民航又好又快发展为国家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服务保障[6]。

综合分析世界民航强国, 民航发展的科技综合实力都比较强, 民航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 科技对民航发展的贡献率大和对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强”的核心是指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发展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方面的强大。

2 民航强国战略下的科技挑战

由于我国民航事业起步较晚, 民航发展的科技贡献率较低, 目前民航科技对民航运输持续安全、民航跨越式发展和民航强国战略的目标要求仍有较大差距。民航局李家祥局长在民航科教大会上指出, 我们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更长远的角度, 从民航科学发展和民航强国建设的宏伟目标出发, 看待科教和人才工作, 把科教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作为一个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抓, 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6]。

从运输总周转量看, 中国民航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我国民航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航线网络不断完善;充满活力的多元竞争格局业已呈现;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运输能力和运输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向外发展的空间不断拓宽;航空安全管理不断创新, 航空安全水平显著提升;我国民航独特的政府管理体系已基本形成[6]。

我国民航业在面临难得机遇和良好的发展态势的同时, 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严峻挑战。国际竞争力不足, 难以应对航空自由化带来的激烈竞争;基础性资源 (如空域资源、专业技术人才和基础设施等) 供给不足, 成为制约民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6]。

民航强国的战略目标实质上是国家目标。要建设和实现民航强国建设目标科技是支撑。就科技本身而言, 正如胡锦涛在第三次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 我国科技总体水平与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科学研究实力不强, 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 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特别是科学研究的原始性创新匮乏、成果转化不力和科技投入不足等, 这些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1]。

(1) 科研队伍规模偏小, 民航科技力量偏弱, 科技领军人物和优秀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有待改善, 科技人才创新研究激励机制尚未形成, 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团队还很少。

如果不包括相关院校, 中国民航专业的科研机构仅有航空安全技术中心 (以下简称:安技中心) 和民航第二研究所两家, 科研人员不超过500人, 而美国FAA的技术中心 (TC) 和航空中心 (MMAC) 共有研究人员7400多人[7], 中美民航科研人员总量相差很大。航空安全技术中心与FAA技术中心的工作性质相似, 但规模相差很远, 技术水平也不在一个层面上, 尤其在航空器、关键设备、运营核心技术和实验验证等方面存在许多空白。

科研力量分散, 缺乏有机整合。民航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和知名 (权威) 专家太少, 不利于民航科技发展和重大项目的争取、重大科研成果和规模效应很难聚集。在国际国内科技成果, 专利数量统计, 著名学术期刊论文数量少、影响小、学术水平较低, 基础研究薄弱, 更缺乏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2) 民航科技投入长期严重不足, 导致民航科研体系很不完善, 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管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民航科技创新体系尚未有效形成, 有利于民航自主创新的科技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2004—2008年中国民航科研经费投入情况如表一和图一所示, 每年科研专项经费投入1500万元左右 (其中包括工作经费) , 行业每年的科研投入总体上在5000万左右。可以看出, 民航科技的投入与近年中国民航运输规模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科研的投入持续增长的情况 (如表二所示)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国家对科技的财政支持一直持续增加, 近几年一直保持4%左右, 2006年、2007年达到和超过4.2%[5]。2008年民航局总支出116.2亿元, 财政总支出14.4亿元, 2008年民航科研专项经费投入1500万元, 仅占总支出的0.13%, 财政总支出的1.04%[8]。这些情况, 与国外航空发达国家的民航科研投入相差深远, 以FAA为例, 2008年其财政预算中仅“研究、工程和开发”的经费就有1.47亿美元[1]。

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8民航局相关文件整理。

资料来源:根据文献5整理。

(3) 民航全行业科技意识和基础薄弱, 科技资源和成果不能有效共享, 民航科研基础平台和创新基地建设跟不上发展的需求。

民航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活力不足, 技术人员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不高, 创新意识较低, 人才发展需求未得到满足, 出尖子人才和重大成果的一流环境还没有形成。创新团队建设比较薄弱, 缺乏领军人才, 没有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学术专家和科技领军人才队伍。

近年来, 我国每年取得3万多项科技成果, 50000—60000项国家专利, 其中只有20%的成果转化并批量生产, 取得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只有6%的成果形成产业化。据统计, 我国的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很低, 只有30%左右, 劳动生产率低下。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贡献率高达60—80%, 新兴国家也在50%以上[9]。民航在这方面的情况大致一样, 低科技成果转化率已阻碍了民航强国战略的进程, 影响到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迫在眉睫。

目前, 民航还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十五”期间依托民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的十二个行业实验室 (科研基地) 在学科布局、人才培养、支撑发展和促进行业科技进步方面与民航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尚有诸多不适应不协调。科研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还跟不上民航科技创新的需要。

(4) 科技产业发展缓慢, 成果转化率低, 科技综合实力不强, 研究后劲不足, 自主创新和解决民航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对外技术依赖程度较高, 制约民航的跨越式发展和影响民航强国战略目标实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还依然存在。

科研单位的定位和分工不明确, 各家研究单位在科研工作中的角色不明确, 导致研究方向重叠, 无序科技竞争, 既不利于行业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 也不利于科研单位自身科研能力的积累和发展。长期的无序竞争无法形成合力, 难以在关键领域开展持续的、深入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民航科技缺乏进行战略性、系统性的科研规划和科学多元的科研项目立项机制, 导致大量的项目与民航的实际需求和状况相脱节, 影响了科研的效能。我国民航一直以来, 在重大项目的研究上缺乏长期的规划和策略, 导致持续性科研项目的投入渠道不畅, 造成持续性项目无法开展。例如:对民航强国战略其重大支撑作用的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输系统宏大工程, 只进行了一些前期的初步研究, 未进行长期或整体规划。还有对保障和促进民航运输持续安全的CFIT、跑道安全、鸟击防范、人为因素及风切变等重大问题, 都未建立系统的研究规划。

整个民航行业科技支撑体系基础十分薄弱, 大型实用技术系统研究的能力, 很多研究停留在模仿修补、跟踪引进的层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前瞻性、系统性的科研工作较少, 重大的、持续性研究的工作更少。具有市场化前景的科技成果也不能很好地推广应用。

从表3和表4的国家统计的部门成果和获得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比较看, 2004—2008年民航系统的科技成果一直总量偏少。铁道部和民航局部门科技成果登记总量相当, 但获得国家科技奖励情况相差较大。铁道部获得国家奖励的成果中, 大都是以铁路生产建设和运营管理重大项目为依托, 以面向行业生产运营一线, 解决生产运营重大问题的研究任务为背景。这些情况说明, 铁道部科技管理在政府引导行业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层面, 在解决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问题方面, 值得我们民航借鉴和学习。2004至2008年民航系统像首都机场T3航站楼这样的重大工程和重点建设项目均没得到很好的技术总结和理论提升。

3 科技对民航强国战略的支撑与引领

为了推动民航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必须为民航强国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引领。

(1) 制定民航科技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与美国和欧洲相比, 中国的民航科技基础相对较弱[10]。中国的民航强国目标需要有强大的科技能力的支撑, 因此需要制定国家层面的民航科技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加强对民航科技系统规划和统筹协调。明确未来10年至20年民航科技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重点领域、保障措施等。把握行业的科技需求和重大问题, 做好预见性、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发展部署和实施方案[10,11]。抓住民航科技发展的重大基础与前沿问题, 突出重点, 优先部署, 集中力量, 重点突破。认真落实民航科教大会精神, 继续实施民航科教振兴行动计划, 全面推进科技兴安战略, 加快推行民航科技创新的“1516”工程建设。

(2) 统筹科技资源配置和实施重点突破战略

统筹配置科技资源, 采用灵活多样、互利互惠的共享模式, 打破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分散的格局, 实现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益最大化。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需求, 构建技术研发协作、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源共享等科技条件平台[10,11]。

建立和健全合理的统筹机制, 建设统筹协调的科技管理体系和完善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 健全重大科技项目生成和监督监察程序, 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率。整合民航科技资源, 筹建民航科学研究院。引导科研选题应面向行业生产运营, 针对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重点安全问题和民航重大战略问题组织科技攻关。

数据来源:根据参考文献9全国科技成果统计年度报告整理。

数据来源:根据参考文献9国家科技奖励相关文件整理。

加快航空安全实验基地、民航科研基地与科技条件平台建设, 提高科研手段和研发能力, 推进民航科技创新, 加快行业科技进步。争取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重点推进、取得实效。围绕民航持续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和重大战略需求, 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攻关, 结合民航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 攻克一批制约民航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的关键瓶颈问题。

支持对行业发展和持续安全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长远性意义, 虽暂时还薄弱, 但对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 能有力带动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结合, 重点突破高新技术在民航航空安全、适航维修、航行新技术、空管气象和信息服务等领域的运用与发展。民航系统核心设备、关键技术和核心领域的运营程序在立足消化创新的基础上迅速积累经验, 尽快改变关键技术依赖于人、受制于人的局面, 实现核心设备和技术国产化。

(3) 营造积极科研氛围和培育科研队伍

营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 改善优化尖子人才培养和科技领军人物成长的“土壤”环境, 弘扬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营造宽容失败、摒弃浮躁、潜心研究的科研环境, 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我们全部科技政策的着眼点, 就是要让创新火花竞相迸发、创新思想不断涌流、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此, 要创造良好的环境, 让科技工作者更加自由地讨论、更加专心地研究、更加自主地探索” [4] 。

加大优势科技资源有效整合的力度, 积极推进善于攻坚、能够解决民航重大战略问题的创新团队建设, 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科技领军人物和国际级科学大师。抓紧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战略眼光和卓越组织才能的战略科技专家和中青年高级专家梯队, 拓展国内外人才和智力引进通道, 建立新型的多层次选贤用才体系, 不断发展壮大科技人才队伍, 不断增加在国际民航业的话语权, 为民航强国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和外部环境。完善并加大民航特聘专家和中青年技术带头人选拔和培养力度, 建立民航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制度, 提高民航科研队伍的核心竞争力和研发攻关能力。

(4) 完善民航科技创新体系

理清政府和企业的职责与分工,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引导, 充分利用行业内外国内国际优势资源, 鼓励组成联合攻关团队, 突破制约民航发展的重大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 针对民航生产运营一线迫切解决的重大关键问题和关乎民航发展全局的前瞻性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协同攻关, 统筹安排代表民航学科发展方向, 体现民航科技前瞻布局科研任务, 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推进, 增强研究解决民航重大问题的能力。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管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民航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建立科学规范、适用高效的科技评价体系[10,11]。

(5) 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制

创新投入机制, 整合政府资金, 引导企业和全社会的科技投入, 强化科技投入持续增长的保障机制。财政预算内, 建立稳定的科技资金, 科技投入要坚持“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的原则, 即统一协调政策、统筹配置资源、归口管理预算等。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资金;制定在民航收益中每年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支持政策等办法保证资金支持。政府科技投入主要用于支持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公共科技活动。激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对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 要引导和支持大型企业和科研单位开展竞争前的战略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建立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制,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政策调控的作用, 鼓励金融资本和知识资本结合, 发展科技风险投资事业。

(6) 加强科研机构建设并合理定位

加强民航科研机构建设, 加大对科研单位的投入。我国民航的科研机构基本为国家或政府建立和管理的, 企业几乎没有独立的、成规模的研究机构。与欧美等民航强国的民航研究机构及人员差距巨大, 令人震惊。因此, 我国民航迫切需要建立高水平的航空安全综合研究机构, 并加大对现有科研机构的投入。

明确不同科研组成部分, 如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培训机构及其他行业研究院所在民航科研工作中的角色, 根据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分工, 防止无序竞争, 实现科研的集聚效应, 保障科研工作实现自上而下的合理的规划和分配。

(7) 建立民航科技产业示范性工程, 筹建民航科技创新与产业联盟

建立民航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和民航科技产业示范性工程, 鼓励引导民航企业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和民航重点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 重点支持民航企业面向生产运行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产品的开发创新[12]。积极支持民航企业参与和科技成果孵化转化, 提高民航科技成果转化率, 提升科技对民航发展的贡献率, 为民航强国实现和建设创新性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筹建民航科技创新与产业联盟, 促进民航科技优势互补, 广泛合作, 搭建平台, 取得实效。联盟集成优势资源,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 推进产学研用有效结合, 支撑和引领民航产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 提升民航核心竞争力, 进一步推动民航科技融入国家科技创新和民航产业发展的大循环。

民航科技创新与产业联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公平竞争、自愿联合为原则, 以民航产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需求为基础, 以研究开发共性关键技术和重要技术标准为纽带, 通过契约关系, 建立“共同投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加快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推广应用, 努力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具有较强国内外竞争力、并能够引领民航产业技术创新的研发协作平台与成果转化基地。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4011536.html., 2009-09-11.

[2]温家宝.认真实施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开创我国科技发展的新局面[EB/OL].http://scitech.people.com.cn/GB/4023719.ht-ml., 2009-09-11.

[3]李家祥.世界民用航空与中国民用航空的发展[EB/OL].ht-tp://caac.people.com.cn/GB/114130/9508235.html., 2009-07-21.

[4]温家宝.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11/23/content_12526569.html., 2009-11-26.

[5]中国科技统计资料汇编[EB/OL].http://www.sts.org.cn/zlhb/.2009-09-17.

[6]民航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民航科教工作的意见.2009.

[7]美国联邦航空局官方网站[EB/OL].http://www.faa.org/index.php., 2009-09-22.

[8]中国民航科技信息网[EB/OL].http://www.castc.org.cn/keji/.2009-09-23.

[9]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官方网站[EB/OL].http://www.nos-ta.gov.cn/web/index.aspx., 2009-09-20.

[10]吴波.英国科技创新管理体制的构建与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 2009 (7) :139-144.

[11]曹勇, 赵莉.日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推进机制及其借鉴[J].中国科技论坛, 2009 (7) :129-138.

增加农民收入的科技对策思考 篇8

(一) 农业发展的途径。

众所周知, 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 二靠科技, 三靠投入。我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 走过了“计划经济”的时代、“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时代, 其中, 政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农村体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农业政策的作用并不是无限的。所以, “科技”和“投入”就成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动力。因此, 要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就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 要让适用的农业科技尽快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二) 农业发展, 农民增收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要增加农民收入, 需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提高科技成果的产出率, 二是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要实现这两个提高, 必须健全和完善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 即农业推广体系。培育一支强有力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培育一些有带动性的科技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培育发展一定规模和数量的农业专业合作社。需要在各级农业行政部门、政府部门、农业科研工作者、农业科技提供者、农业生产者的共同努力下, 才能充分发挥农业科学技术的威力, 最终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目的。

(三)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是农民增收依靠科技进步的前提。

1. 广辟资金来源,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在农业科技投入上, 应坚持多渠道、多形式, 逐步建立起以国家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资结构模式, 努力提高科技投入的总体水平。一是政府在制定投资计划与调整投资结构中, 首先要向农业科技倾斜, 尽可能确保农业科技投入增长的速度。二是从农业增加值和乡镇企业以及国有农 (牧) 业等企业的利润中, 提取一定比例建立起农业发展基金, 重点用于新技术及新产品的开发。三是从农业综合开发、各类商品基地和扶贫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项目论证、技术开发和人员培训等。

2. 建立起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风险投资体制。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和弱势产业, 风险很大, 因此, 必须建立一套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风险投资制度。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风险投资基金应由政府牵头组织, 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拨款、银行、保险公司等投资机构的投资, 居民储蓄存款等。

二、培育和形成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内在需求机制, 稳步增加农民收入

(一) 明确土地产权关系。

一方面, 在法律上要界定好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以科学合理的地租体现集体的土地所有权;另一方面要明确农户的土地经济主体, 独立的产权结构能从利益上驱动农业采纳新技术。

(二) 促进土地的规模经营。

应以土地的使用权转让为中心, 推动土地的适度集中, 实行农户家庭规模化经营, 把农户收入增长和技术创新行为结合起来, 激励农户把不断使用新技术作为获得新收入的手段。

(三) 提高农民农业科技文化素质。

政府要加大投入, 提高劳动者素质, 重点是加强对农民劳动技能的技术培训、加大“职业教育”和“绿色证书”资格的培训力度, 注意人力资源的投资, 大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对率先学习并在素质上有提高、有进步, 率先采用科技的农民予以适当补贴。

(四) 建立农业技术风险转移与防范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农业高新技术采用风险储备金制度和农产品风险基金制度, 当出现较大的自然灾害时, 给农民以适当的补偿。二是建立起农业科技应用保险, 转嫁农业科技应用和农业生产的经营风险, 保证农民吸纳农业科技的稳定性。三是增加农业技术应用补贴信贷, 从而减少或降低农业技术应用的风险。

三、运用市场机制发展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促进农业科技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一) 深化改革, 建立完善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一是建立相应的政府保障机制。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农业部等六部委《关于稳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通知》, 认真纠正一些地方任意撤并农技推广机构、减少事业经费甚至“断奶”的不正确做法, 进一步落实有关农技推广人员工资上浮, 技术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政策, 改善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二是建立高效推广运行机制。在推广组织上, 建立以“县为中心、乡镇为枢纽, 村为重点、户为对象”的农村服务网络, 以技术为核心向以农民为核心转变, 单一服务向全程服务转变, 从单纯依靠提高单产向围绕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转变。三是建立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机制。在政府短期内难以实现对农技推广投入的情况下, 应依靠农技推广人员的技术优势, 把部分有经营条件的技术推广部门建成农业技术服务公司, 使其开发活动与技术服务结合起来。四是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应改革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科技人员只管技术不管物, 只搞服务无责任和利益的推广方式, 提倡和推行多专业、多部门的优势互补, 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方式, 充分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的积极性。

(二) 强化农业技术转化的中间环节,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和转化效益。

在发展和培育农村技术市场过程中, 一是要培育农业技术市场的主体;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县、乡农业技术交易市场;三是要加强对农业技术市场的管理;四是要合理确定农业技术商品的价格。

四、积极改善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环境,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 制定合理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 加快科技转化速度。

建立健全科技转化平台, 从推进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实际出发, 加快科技平台建设, 主要是加快资源共享平台、技术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交流合作平台等四大科技平台建设。建立服务功能齐全、交易有序的常设技术交易市场。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实施技术转移。要大力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机构, 鼓励和引导科技中介机构积极开展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技术交流、技术咨询、技术评估、技术代理、技术外包、技术培训等活动。

(二) 更新观念, 努力改善和形成农民增收依靠科技进步的良好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

各级党政部门和各有关部门要从增加农民收入的方面考虑, 进一步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始终把农民增收要依靠科技进步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并亲自抓;在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的同时, 必须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在农村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利用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中学, 有计划地培训和帮助农民掌握各种农业实用技术, 为实行“绿色证书”制度创造条件, 依靠科技进步, 增加农民收入不只是农业部门的事, 而是各行各业的共同任务, 各有关部门应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以积极的态度, 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 大力支持农业科技进步, 使农民增收依靠科技进步真正落到实处。

(三) 深化改革, 创造农民增收依靠科技进步的经济环境和法制环境。

政府应在加强以土地为核心的产权制度改革和农业集约化以及规模经营发展的同时, 还必须建立农业科学技术风险基金和储备基金, 对采用科学技术的农民给予必要的资助和补贴, 以降低他们运用科学技术的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同时, 要推动农技推广体制的改革, 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参与农技推广工作, 实行技术开发与生产销售资料和物资供应相结合, 推动农技推广机构的科技优势与物资供应部门和产品销售优势结合起来, 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技物结合的产供销配套服务。

总之, 农民要增收、政策要引导, 政府要增加投入, 科技要发展, 技术要转化, 劳动者素质要提高。各级政府部门、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生产者需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方天堃, 陈仙林.农业经济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5

[2] .徐绍英.农业概论[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科技金融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篇9

科技金融是科技与金融的融合, 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 不仅有利于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也有利于金融创新和金融的持续发展。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 要充分认识科技和金融结合的重要意义, 不断加大发展科技力度,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建立科技和金融相结合的协调机制, 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从而使科技与金融两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目前得益于中部崛起国家政策的支持, 信阳市经济正处于跨越式发展阶段, 面对这一机遇, 很有必要从战略上和体制上重新审视过去的政策和策略, 调整我市科技金融结构的布局, 促进金融与科技的结合。

2 科技与金融的相互作用机制

科技提供技术, 金融提供资金。一方面, 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资金与技术在金融机构和企业间的自由均衡流动, 大大缩减了企业融资时间, 降低了科技研发成本, 提高了企业科技创新的融资效率, 为科技产业集群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 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形成了技术资金, 而技术资金依赖于信息交换技术的发展, 萌芽于产权交易市场和技术交易市场。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 资金与技术的交换和传递在资本市场和技术交易市场运用的越来越高效、越来越频繁, 从而有效的推动着现代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二者共同支撑着现代经济的增长。

2.1 科技创新助推金融业发展

科技创新是推动金融发展的基石。伴随着科技创新的浪潮,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社会财富的急剧增加, 一部分流通在外的货币数量便为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开拓了空间, 金融市场上开始出现了以电子货币和网络交易为主体的新的交易方式和工具, 这些方式和工具提高了信息的流动性, 拓宽了信息的交换渠道, 其效率要远远高于传统的货币、存款、债券和证券。金融领域的竞争重点开始转向为全面的科技技术的竞争, 科学技术已逐渐成为金融行业发展的新动力。

2.2 金融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金融的支持对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只有得到金融的支持, 科技创新才有保障。研究和开发费用的持续有效投入是为了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创造成果收益。然而, 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需要金融行业投入大量的资金予以支持。首先, 在研究开发阶段, 无论是企业还是某个具体的项目, 其资金需求量都是最大的, 这一阶段中的金融资本多以风险投资的方式投入到科技研发项目中, 从而推动科研项目的市场化;其次, 在科技成果转移与分散阶段, 金融则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金融的有效支持将科技进步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 使科技所能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科技成果通过企业的发展体现出来;最后, 在科技产业化阶段, 企业在运用科技的过程中不断自我突破, 金融资本得到了良好的回馈, 科技技术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从而实现科技与企业发展的良性融合。

3 信阳市科技与金融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3.1 信阳市科技金融发展现状

相对于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其他省市而言, 信阳市科技金融发展相对滞后, 但是近年来, 为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 信阳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持续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积极发展高新科技园区。2015年间, 全市有6个产业集聚区晋升为一星级产业集聚区, 信阳市产业集聚区和潢川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分别被授予全省十先进、十快产业集聚区;国际家居产业小镇被命名为中国 (信阳) 新兴家居产业基地, 已签约项目63家, 开工建设30家, 建成投产10家;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荣获中国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创新奖, 上天梯被确定为国家绿色建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近年来, 信阳不断努力创建国家级高新区, 支持潢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支持上天梯产业集聚区等有条件的产业集聚区争创省级高新区、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或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批准光山县紫水湾农业科技园区等8家单位为信阳市农业科技园区, 信阳地区产业集聚区的综合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整体科技创新实力显著提升。2010年以来, 在金融市场方面, 信阳地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呈快速增长态势, 金融运行状况基本平稳, 信贷风险补偿资金体系建立完成, 2015年, 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3.4%和16.5%, 增速位居全省前五位;在保险行业方面, 保险市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保险深度为3.53%, 保险密度为1347元/人,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62.56亿元。其中, 财产险保费收入12.57亿元, 人身险保费收入49.99亿元;在科技活动投入方面,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投资额为2.15亿元, 比上年增长261.5%, 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增加值51.18亿, 比上年增长27.3%;在科技产业融资需求方面, 我市科技金融产业呈现出集群化发展的模式,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物流运输、农业等产业都稳步发展, 科技产业在河南省经济建设中所占比重逐步上升。

3.2 信阳市科技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3.2.1 科技金融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渠道单一

近年来, 虽然财政性金融支持、银行信贷支持、风险投资支持等金融支持体系已经基本完善, 但仍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问题。生物制药、软件开发等部分行业融资缺口仍然较大, 特别是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 由于其尚处于萌芽生长阶段, 企业规模较小, 其经费来源仍以自筹为主, 金融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只有极少数实力较强且信誉好的企业才有可能获得银行贷款。对于多数处于发展阶段的企业而言, 由于自身没有规模优势, 科研和经营风险均较大, 只能依靠来自政府部门的拨款才能解决科技研发中的资金问题, 但是单一的政府资金毕竟有限, 因而不能充分满足所有企业的资金需求问题, 从而最终影响了企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升级。

3.2.2 金融的发展滞后于科技的发展

一方面, 在整个科技金融创新体系中, 由于科技企业、金融机构和信息服务平台结合不紧密, 融资、补助的前期准备工作耗时较多, 没有发挥出信息平台应有的资源共享作用, 导致体系内部各个主体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 影响着信息及资金的有效整合;另一方面, 风险投资作为一种创新的投资模式, 对技术型创新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 信阳地区风险投资环境还不够成熟, 其资金供给还不能满足我市科技型企业的发展要求。

4 科技与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信阳市科技金融的支持政策

首先, 信阳政府应当在资金与技术的注入方面给予科技型中小企业尽可能大的扶持, 改变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其次, 政府应当积极发挥引导作用, 完善信阳市科技金融的支持政策, 将企业、金融机构进行整合, 推动技术资金规模化平台的建设;最后, 政府还应该加快高新区和科技园区由量到质的发展转变,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产业集聚区、物流园区、农业科技园区的整体科技含量, 形成规模化的技术产业集群。

4.2 促进风险投资与高科技产业融合

在科技扩散的关键时期, 我市应继续落实国家鼓励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在确立政府主导式投资方式的前提下, 将宏观政策与金融市场相结合, 加快风险投资产业建设, 扩宽融资渠道、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积极为风险投资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发挥金融对科技产业化的影响力, 从而加速科技成果的扩散, 真正实现成果转化。

4.3 营造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良好环境

强化信用体系建设, 积极完善信用评价机制, 营造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良好环境, 从而提高金融资金利用效率;加强监督体系建设, 强化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有效结合, 建立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构建公平和谐的市场秩序, 完善科技信用评级制度, 大家科技金融合作平台, 为信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娇.辽宁省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发展状况与对策建议[J].辽宁经济, 2014, (02) .

[2]赵刚.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国际经验与借鉴[J].中国金融, 2012, (23) .

科技统计现状及对策浅析 篇10

科技统计工作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技统计是国有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制定科技政策、重大经营决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科技统计的目标就是要达到能准确及时地掌握企业内部资源分布及变更概况、掌握科技资源的运行质量、为调整和制定科技政策做好准备。

1 科技统计的特点

1.1 科技统计具有系统性

决策需要依据,在各种矛盾、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现代社会环境中, 没有数据支持、没有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 要做出既符合发展规律、发展趋势, 又与现实情况相吻合的科学的决策是不容易办到的。而且, 通过一组数据或单一数字对全局进行判断也是不科学的, 需要系统性的设计。

1.2 科技统计具有连续性

一个企业科技发展的正确决策依赖于对长期积累的科技统计数据的统计分析。如果中间中断了, 前期的数据就会失效, 就失去了分析的价值。因而科技统计必须具有连续性, 在连续中才能把握变化规律。

1.3 科技统计具有真实性

在任何时候, 统计数据的真实性都十分重要。作为企业科学决策的基础, 科技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尤其重要。为保证采集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 需要客观地设计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指标不超出采集的可能范围, 以保证采集到有效的统计数据。

1.4 科技统计还具有权威性

作为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的科技统计数据, 是评价、考核科技工作的重要尺度, 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领导对企业科技进步的评价, 因而它具有权威性。这需要我们科技统计人员具备事业心, 认清我们工作的价值, 不小瞧自己, 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性,不出假数据。

2 科技统计的作用

科技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科学决策,而科学决策离不开科技统计的数据。科技活动数据的统计资料是对科研管理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是制定科研计划必不可少的依据。科研经费总目标的制订以及对总目标的分解工作就是根据以往的科技统计资料和科研现状进行的。科技统计工作也是对科研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的重要手段,通过科技统计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将反馈信息和目标信息进行比较,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协调;在计划完成时,要有执行结果的统计报表,把它同计划考核指标进行比较作为评价工作成绩的依据。科技工作量大面广,涉及各行各业,对其进行评价、考核是一项必须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性工作,简单地按经验和主观来进行,往往带有人为和片面等缺点,缺乏公正性,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使用科技统计数据进行多项指标对比和综合评价,进行定量考核,会更全面、更客观、容易达到目的。

3 科技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 在实际的科技统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 如不能正确理解科技统计指标的涵义、不能有效协调如科技、财务、人力资源等有关部门的关系。笔者认为,“填出的科技统计数据有误差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条:

一是对科技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科技统计的理论研究不够。在大多数人看来, 科技是能为企业的发展源源不断提供动力的第一生产力, 而科技统计只是数据的加减和汇总, 似乎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经济效益, 是为上级部门填报的。态度决定结果, 从而导致部分数据失真, 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科技投入的客观实际。

二是企业科技统计的基础工作还相对薄弱。目前多数企业的技术部门不是独立从事科技活动, 还在为企业的常规大生产服务, 因而多数缺少科技统计的原始记录, 也不设置科技统计台账。由于平时对科技统计的数据缺乏关注, 科研项目的跟踪监测等方面又不到位, 科技统计的取数工作十分困难, 到年末年初组织报表时, 时间短任务重, 就无法准确及时地上报。

三是从事科技统计工作的队伍不稳定, 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统计队伍的不稳定, 制约了科技统计事业的发展。当前国内很多企业基本没有专业的科技统计人员, 通常是由综合统计或技术人员兼职, 少有接受过专业统计教育, 综合统计对科技活动的界定不太准确, 技术人员对科技活动的核算缺乏专业知识,而科技统计指标是涉及财务、人力资源、科技等的多类指标, 需要多部门的配合, 这就要求从事科技统计工作的人员能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 以获得最直接、最准确的数据, 通过归类、整理、计算, 最终进行分析, 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实现科技统计工作的最终目标。由于统计队伍的不固定, 对指标涵义不能正确理解,得到的数据不能进行有效分析等问题, 拉大了科技统计工作与社会统计和经济统计工作的差距。

4 对策及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了使科技统计工作更好地为国有企业科学决策及管理现代化服务,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加大宣传教育与执法的力度。统计法制是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亟待强化的部分。当前统计数据存在虚报浮夸、弄虚作假的现象较普遍,这与科技统计方面的执法松软,缺乏应有的法制约束有很大的关系。为此,一方面应当加强统计执法的力度,使之成为数据质量的“守护神”。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统计法及科技统计重要性的宣传,真正强化执法,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使大家真正认识到科技统计的重要性、必要性,从思想上予以重视,提高法制观念。

二是提高科技统计人员素质,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及领导。随着科技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从事科技统计人员除了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综合素质。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统计工作,要设立专门机构与人员负责此项工作,领导要亲自过问统计数据的质量。同时要加强统计人员教育及培训,提高科技统计人员的素质。

三是进一步完善科技统计调查制度, 完善科技统计调查方法。建立并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的科技统计调查制度, 以便能对各种科技统计信息作出快速反应, 运用各种不同的调查方式如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以及全面报表等多种方法, 定期报表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统计方法应在统计活动中采用, 使统计标准规范的统一性与调查方法的灵活性相结合,并积极探索适用于现阶段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统计调查对象的调查方法,建立高技术产业统计制度, 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产品统计制度, 加快建立和健全高技术产业统计制度, 尽快研究制定并建立起高技术产业的年报和季报制度。

四是加快科技统计信息化的建设。通过建立科技统计信息网站,建立科技管理信息系统, 运用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 充分利用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 改进科技统计的数据采集、处理、加工手段, 逐步推广统计报表网上直报系统, 不断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和统计工作效率。重视各类统计信息的集成, 增强及时发现和揭示科技发展新问题、新趋势的能力, 使科技统计充分发挥好信息、咨询、监督的作用。

五是加强科技统计软科学研究。长期以来,科技统计领域存在重调查数据轻数据分析的现象。目前虽已有所改变但还应大力加强。在当前形势下,科技管理和科学决策对科技统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软科学研究能够为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科技发展的取向的预测、科技政策研究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的数量依据。

总之,科技统计是科技管理和科技规划与决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科技统计工作是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科学制订各项战略规划的重要依据,是企业实现科技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没有科技统计,没有科技统计数据,没有对科技统计基本的数量分析,就根本谈不上对企业科学的管理。

摘要:本文阐述了科技统计的特点和科技统计的作用, 分析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科技统计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并就完善国有企业科技统计工作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科技统计,科技管理,工作浅析

参考文献

[1]何国华统计分析要主动服务于科技管理[J]江苏统计, 2006, (6) .

构建江苏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 篇11

关键词:江苏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3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2-0511-02[HS][HT9SS]

收稿日期:2014-10-20

基金项目:江苏省软科学研究专项资金(编号:BR2014077。

作者简介:刘继红(1966—,女,江苏南京人,副教授,从事科技创新研究工作。E-mail:ljh8169@163com。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农业科技创新则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的基本支撑。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當前,江苏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原有的传统竞争优势正在减弱,但又没有完全丧失;新的竞争优势正在积累,但又没有真正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粗放的发展模式已行不通,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凸显,研究如何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创新驱动,引领江苏现代农业发展,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1构建江苏科技创新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农业科技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无论是与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江苏农业科技发展还存在不小差距,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面依然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业科研综合实力薄弱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江苏近年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重大创新成果并不多,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能力不强。有关资料也显示,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只有48%左右,江苏略高一点,但与发达国家超过78%相比,差距仍然比较大。江苏在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与发达国家也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研究领域特别是高新技术自主创新方面还缺乏自主和独特的核心技术,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成果供给明显不足,表现在成果结构上,则是单项技术多,综合性成果少;增加产量的技术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拓展农业功能的成果少;低水平重复技术多,重大突破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少。

12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决定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资金来源,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经济基础”[1]。和其他技术创新不力的原因一样,投入不足也是困扰农业科技创新的一大难题。[JP2]由于农业科研资金投入不足,江苏的一些地方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财政支出水平较低,尤其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人均技术总经费和人均推广经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农业科研单位设备落后,图书资料少、现代信息手段缺乏,仅具有应用常规技术的能力,缺乏使用高新技术的设备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就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1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健全

拥有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是江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条件。然而,江苏目前的情况是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这些已成为制约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在,农业科研机构和队伍大而不强,农业科研方向、任务的调整还不能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一方面,农业科技项目中涉及常规技术研究得多,对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研究少,技术引进多,吸收消化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少的问题;另一方面,一般农业科技人才相对剩余,外向型、复合型、高科技等急需的人才比较匮乏,而且,高中级农业科技人员主要分布在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在县、乡(镇工作的很少。同时,由于农民所受教育程度有限,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差距较大,直接影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14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

健全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江苏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譬如,原有的基层推广体系队伍不稳、机制不活、条件不佳、待遇不高、推广效果不好;社会化服务组织由于定位不明确、管理不规范,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难以尽如人意;在一些地区,由于农村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新技术推广的效果和速度。

2江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

江苏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然而,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江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尚不能完全适应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需求,迫切需要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高校院所与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金相结合,融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技术培训、示范推广、政策引导与金融支持为一体,以大幅度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进程,为实现江苏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21在农业科技运行机制和体制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全省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改善农科教条块分割现状,加强农业科研院所与农业高校的合作,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引领作用。按照科技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布局及机构设置,努力营造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政策环境。完善农业科研立项机制,实行定向委托和自主选题相结合、稳定支持和适度竞争相结合。完善农业科研评价机制,坚持分类评价,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改变重论文轻发明、重数量轻质量、重成果轻应用的状况。尤其要加强农业前瞻性高新技术的原始创新,加大生物技术和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研发力度,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加快建设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群,抢占农业高新技术制高点,同时还要围绕引领支撑农业优势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着力加强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的技术集成创新,突出品种、技术、装备创新重点环节,在制约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22研究制定、出台扶持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科技产业政策关系密切,要从实际出发,一方面,充分发挥已制定的人才优惠政策、科技创新创业政策,另一方面,围绕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和人才引进培养,加快制定能满足江苏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应用需求的新政策,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人员的分类评价体系,健全农科教结合的推广机制。同时,还要以产品创新和产品市场创新为中心,对那些技术含量多、市场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的农业产业予以重点产业扶持,加速其产业化;对涉农企业,则要注重落实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优惠等政策,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升级,鼓励企业承担国家各类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3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应加快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在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鼓励商业银行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稳定的银企关系,加大对农业科技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与此同时,综合利用各方力量和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以贴息、投资或无偿资助等方式,支持涉农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24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首先应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这就要求持续进行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开发,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体系。”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是发展现代农业最重要的资源和主要推动力,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应着手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在创新平台、科技项目、科研经费等科技资源的配置,以及科研成果评价、个人业绩考核、生活待遇提高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其次应促进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针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措施,鼓励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在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双向兼职和流动,[JP2]尤其是要通过人事管理、薪酬管理、股权激励等制度创新,鼓励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再次应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教育。农民是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应把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作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重点,作为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农民科技教育,应以农民实际需求为主要培训内容,通过农业广播学校、电视大学、技术讲座、信息网络、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分层次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民致富技能培训和农民上网培训,等等,着力提高农民对产业技术的承接、应用和转化能力。

25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体系

首先应打造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平台。“科技服务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科技创新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围绕加快农业科技知识传播、农业技术转移和科技人才交流以及企业和农产品生产消费需求等内容,构建以科技情报信息机构、成果管理机构、技术交易机构为基础的公共农业科技信息平台,政府出资支持建设的国家级、省部级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检测(检验中心、科研试验(示范基地、种质资源库(圃、农业数据库等科研设施与科技资源,要建立面向企业的开放共享制度。其次应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协作组织化程度。以农业重大推广计划为龙头,以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为实施主体,统筹全省农业科技力量,分专业技术领域设立农业重大技术推广协作组,构建全省农业科技大联合、大协作、大推广的新机制,提高技术推广的组织化程度和技术集成创新能力。第三应逐步建立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通过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创业中心等,促進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重要的支撑性服务,同时,也可打造科技服务超市,将品种、技术、成果、信息等全省农业科技服务资源整合优化到一起,为基层提供最直接、最便利的科技成果信息、科技咨询、技术培训、示范应用、农产品信息发布等农业科技服务。

[HS22][HT85H]参考文献:[HT8SS]

[1][(#]李丽莎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综述[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722-5724,5726

[2]原宁 培养和激励农业科技创新人才[N] 人民日报,2012-03-21

科技对策 篇12

2015年5月8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工程院联合主办了“工业绿色发展工程科技战略及对策”中国工程科技论坛。论坛由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工程管理学部, 以及钢铁研究总院、武汉钢铁公司、清华大学、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化工大学等单位共同承办。项目综合组和各行业课题组专家, 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质检总局等相关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相关司局, 部分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 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工业装备等相关行业的企业、协会、学会、高校、研究院、设计院、规划院等总计约100余家单位参加论坛。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院士,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毛伟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工业绿色发展工程科技战略及对策”项目负责人殷瑞钰院士以及中国工程院张寿荣、邱定蕃、金涌、陈克复、高金吉、傅志寰、金鉴明、徐滨士等院士一同出席会议。论坛分别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中国工程院殷瑞钰院士主持。殷瑞钰作了项目综合报告, 邱定蕃、高金吉分别代表有色金属、工业装备课题组作了研究成果报告, 钢铁、石化、化工、建材、造纸等课题组的专家也分别作了研究成果报告。

上一篇:公关关系下一篇:耐开裂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