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考试策略

2024-10-20

高中数学考试策略(精选12篇)

高中数学考试策略 篇1

高中数学考试成绩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高考总分480分中, 理科生有200分、文科生有160分是数学成绩, 很多文科考生的语文、英语成绩都很不错, 主要是数学分数的差距导致总分的差距, 因此, 数学考试成绩对学生高考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都很清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因此很多学生在课后都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做数学题, 目的就是在考试中能够发挥出最佳水平。但在教学中发现, 有的学生上课时反应很快, 能够快速准确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解答同学的数学疑问, 平时做题也很好。但考试时, 有时发挥得很好, 考出的成绩也很理想, 有时就发挥得一塌糊涂。当拿到试卷再做这些题时, 发现每道题做起来都很顺手, 而且准确率也很高。有不少学生遇到这种情况给自己归纳考试失败原因的时候, 总认为是自己比较粗心, 只要下次细心点就行了, 但下次考试时还是犯一些低级错误, 因此要考好数学, 既要学得好, 还要会考试, 即要掌握数学考试的技巧。我根据自己几年的数学教学工作经验及针对本课题的研究, 总结出一些考试技巧:

一、考前准备工作

1. 调适心理, 增强信心

(1) 合理设置考试目标, 创设宽松的应考氛围

考前要抛弃各种杂念, 不要给自己过高的期望值。如果某学生正常发挥可以考120分, 那考前给自己设置的目标最好为110分, 这样能增加自信心, 在考试时振奋精神, 很快进入最佳思维状态, 即使遇到难题也不会过于着急, 影响发挥, 但如果将目标设置为130分, 反而会导致紧张过度, 形成怯场, 产生焦虑, 从而抑制思维。经过调查研究发现, 目标设为110分的学生有时能发挥得超过预期, 甚至达到130分, 目标设置为130分的学生有时反而会考出低于110的分数。但是设置目标时应该根据所处的阶段设置不同的目标, 在准备复习时应设置略高于自己水平的目标, 目的在于自己放松时鞭策自己, 但开考前的目标切忌设置过高, 应略低于自己的水平, 这样才利于自己的发挥。

(2) 以平常心、自信心对待考试

考前要告诉自己, 适当的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 这样才能发挥出一个人真正的水平, 但不可以患得患失, 盲目地猜测未知的事情。相信自己只要每天把所学知识都消化掉, 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往前走, 就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何况从小学到高中, 经历了上百次的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 每次考试都是这无数次考试中的一次练习, 所以只要以平稳自信、积极主动的心态准备应考, 必然能发挥出自己应用的水平。

(3) 要合理做好考前准备工作

(1) 知识上的准备:临考前不要做生题, 因为考前做的题目基本老师不会讲, 如果考前会做考试时还是会做, 考前不会做的, 反而会影响考试情绪。但考前不是不做题, 在考前我会发给学生少量的题, 我称这些题为“考前保温训练”, 保温训练的题目主要是以基本题为主, 目的是让学生练练手, 以便能够很快进入考试状态。考前还可以看一些数学的公式、已经考过的典型试题, 把经常出错的地方再强化一下, 这样做可以使自己心里更踏实。

(2) 考试用具方面的准备:考前应由考生自己准备好考试工具。

(3) 生理方面的准备:考前很多学生因为紧张而频繁上厕所, 导致考前厕所也比较“紧张” (厕所里挤满了学生) 。要想不影响考生发挥, 上厕所的时间也要有合理的安排:最佳上厕所时间是进考场前, 即开考前20分钟。如果上厕所过早, 考试时如有其他同学上厕所, 可能由于条件反射也会觉得自己想去上厕所, 从而影响自己正常发挥。如果上厕所时间过晚, 在往考场去的路上就比较着急, 进入考场后不能及时进入考试状态, 影响考试情绪。

二、考试过程中

1. 考试时间安排的技巧

(1) 正式开考前的时间安排技巧

高中数学考题一般是14个填空题, 6个解答题, 其中, 每个填空题5分, 而前几道填空题都是比较简单的题目, 属于送分题, 但有的学生后面的中高档题做得很好, 前面的送分题得不到分, 这是很可惜的, 而同等水平的学生竞争的往往是填空题的得分率。但有的学生填空题会而得不到分的原因, 不是不会做, 而是刚开始考试, 学生不能很快进入状态, 有的学生甚至于刚开始考试时“脑中一片空白”, 因此, 要想考出理想的成绩, 一定要让学生尽快进入考试状态。考试时, 提前5分钟发试卷, 拿到试卷后, 要先把姓名等个人信息填好, 把答卷要求、注意事项等记住, 再把前面的题目简单地浏览一遍, 但不要过多关注后面几个解答题, 因为数学考试的后几道解答题肯定是有一定难度的, 过分关注这些题会加大紧张情绪, 大致浏览后, 开始口算前面的填空题 (正式开考前是不可以动笔答题的, 但可以看题, 因为前面的填空题比较简单, 可以口算出结果的) 。

(2) 正式开考时的安排技巧

开考铃响后, 不要急着把刚才口算的答案填上去, 因为刚开始考试时比较紧张, 口算出的结果不一定准确, 但一个填空题填下去就是5分, 对于前面的送分题, 一定要确保是正确的再填上去, 所以开考后要再笔算一遍。这样, 口算一遍, 再笔算一遍, 基本能确定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了。这样心算和笔算相结合, 既能确保前面填空题的准确率, 又能稳定考试情绪, 从而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以振奋精神, 很快进入最佳思维状态, 之后做一题得一题, 不断产生正激励。

(3) 考试后半段的安排技巧

有的学生在听到提醒“离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时, 便开始紧张, 有的学生可能紧张得手发抖, 这样就会严重影响考生的正常发挥。高中数学考试时间是120分钟, 其中15分钟相当于整个考试时间的, 如果合理用好这15分钟, 能使分数提高很多。考试的后半段要特别注重时间效率, 如剩下的题都会做, 先做高分题, 后做低分题。研究发现, 一般考试题 (包括高考) 的最后一题较难, 但它的第一小问还是比较简单的, 如果倒数第二道解答题不能全部做出来, 不要在一道题上纠缠太久, 最好先做最后一题的前面小题, 以增加在时间不足前提下的得分。

2. 减少不必要失分的技巧

考试粗心是考试发挥不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有的时候看错题目, 有的时候运算错了, 有的时候在草稿纸上写对了, 往试卷上誊错了。总之, 这类因粗心而导致的错误是很多的。有人说, 所谓的考试时超常发挥, 并不是本来不会做的题在考试时突然会做了, 而是如果能把会做的题全部做对, 那就是超常发挥了。这说明粗心的问题是在大多数考生都存在的问题, 因此, 考试时想完全避免粗心是很难的, 我们只能减少粗心。我们在考试时要尽量看清题目, 将题目中关键的、易错的字词划出来以提醒自己注意, 考试时经常算错、看错的地方更要仔细看清。在考试时看到貌似做过的题目, 一定要更认真仔细审题、分析, 不能凭着记忆把答案写上去, 导致不必要的失分;经常看错题目的学生最好养成边看题边画关键词的方法, 尤其是考试经常看错的地方更要引起重视, 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 力求从语法结构、逻辑关系、数学含义等各方面真正看清题意。高中数学对于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能够根据法则、公式进行运算及变形;能够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和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够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由此可见, 高中数学考试中对于运算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有的学生运算能力过不了关, 不是不会算, 而是经常算错。比如填空题, 只要算错一小步, 所有的运算都是做了“无用功”。因此, 一定要确保运算准确。在考试时, 遇到运算量比较大的题目, 在运算过程中边做边想, 弄清自己每一步的意思, 确保上一步正确后再写下一步, 步步为营;对于草稿纸上写对了, 但誊到试卷上誊错了的学生, 草稿纸上一定要认真写, 字迹要清楚, 草稿应“草而不乱”, 写上题号便于核对检查, 切忌乱七八糟和节约吝啬。

3. 在解题规范上的技巧

对于会做的题目, 要解决“会而不对, 对而不全”这个老大难问题。有的考生拿到题目, 明明会做, 但最终答案却是错的——会而不对。有的考生答案虽然对, 但中间有逻辑缺陷或概念错误, 或缺少关键步骤——对而不全。因此, 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语言的科学, 防止被“分段扣分”。如有的考生在做应用题时不写“答”, 但在评分标准中, 一个“答”要扣1分, 失之可惜。比如:江苏高考2008年第16题:如下图,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 E, F分别是A1B, A1C的中点, 点D在B1C1上, A1D⊥B1C, 求证: (1) EF∥平面ABC。

本题第 (1) 小问比较简单, 基本上所有考生都能做出本题, 但很多学生被扣分, 原因: (1) 是在证明EF∥BC时, 没有先指明“E, F分别是A1B, A1C的中点, 则EF为△A1BC的中位线, ”考生在答题时一眼就看出EF∥BC, 但因为缺少必要的步骤而失分。扣分原因 (2) 是在由“EF∥BC”得到“EF∥平面ABC”时, 没有指明“EF埭平面ABC”。由此可见, “做得出来的题目得满分难”。考生在考试时一定要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必要的步骤不可丢。

4. 在答题上的技巧

(1) 正确对待难易题的技巧

答卷中, 见到简单题, 要细心, 小心陷阱, 不犯审题和计算的低级错误, 能做对的题尽量做对, 谨防“大意失荆州”;面对偏难的题, 要有耐心, 不能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解决很困难的问题时, 要获得最佳效率, 人的动机强度应偏低一些, 因为所要解决的问题过难, 人往往处于一种高度焦虑状态, 这时如果动机强度过高, 反而妨碍问题的解决。所以, 遇到困难的题目, 要尽自己的能力解出这些题, 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抱着非解出此题不可的心态, 应根据自己的实际, 果断跳过啃不动的题目, 只有“舍”掉一棵树, 才能“得”到一片森林。但也要注意认真对待每一道题, 力求有效, 不能走马观花, 有难就退, 伤害解题情绪。考试全程都要确定“人家会的我也会, 人家不会的我也会, 如果我不会, 别人肯定不会”的必胜信念, 使自己始终处于最佳竞技状态。

(2) 解题中“快”与“慢”的技巧

解题实践表明, 条件预示可知并启发解题手段, 结论预告需知并诱导解题方向。只有细致的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 这一步要“慢”。找到解题方法后, 书写要简明扼要, 快速规范, 不要拖泥带水, 啰嗦重复, 尤忌画蛇添足。一般来说, 一个原理写一步就可以了, 至于不是题目考查的过渡知识, 可以直接写出结论。高考允许合理省略非关键步骤。为了提高书写效率, 应尽量使用数学语言、符号, 这比文字叙述要节省而严谨。

(3) 灵活运用多种思想方法的技巧

数学思想方法总论中提到:函数方程最重要, 分类整合常用到, 数形结合千般好, 化归转化离不了;有限自将无限描, 或然终被必然表, 特殊一般多辩证, 知识交汇步步高。可以看出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中的作用。考试过程中, 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思想方法, 必然能给解题带来方便, 但在运用这些思想方法时也要注意一些技巧, 如: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时, 要求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尽量把图形画得相对准确、规范一些, 尽量地使用一些作图的仪器进行作图, 有些问题可以直接从图中看出来, 如果作图不很准确, 会得到错误的结论。

(4) 尽量多得分的技巧

经验表明, 对于考生不会做的题目, 阅卷老师则更注意找其中的合理成分, 分段给点分, 要知道“做不出来的题目得一二分易”。在这种情况下, 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 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从拿不下来的题目中分段得点分。 (1) 如果遇到一个很困难的问题, 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 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 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 每进行一步得分点的演算都可以得分, 最后结论虽然未得出, 但分数却已过半, 这叫“大题拿小分”; (2) 若题目有两问, 第一问想不出来, 可把第一问作“已知”, 先做第二问, 这叫跳步作答; (3) 如果目标很明确, 但不能证明, 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 再继续往后推, 这叫缺步作答; (4) 如果要得到一般化的结论, 可以先从特殊问题来解决, 从特殊问题中得到启示或答案; (5) 遇到实在没办法的题目, 能写多少写多少, 尽量不要空白, 阅卷老师肯定会按点给分, 此时能拿一分是一分, 这叫“抢分”; (6) “书写要工整、卷面能得分”是说第一印象好会在阅卷老师的心理上产生光环效应, 会适当提高分数。

(5) 考试快结束时的技巧

考试快结束时要认真检查一下, 看是否有空题, 答卷是否准确, 所写字母与题中图形上的是否一致, 格式是否规范, 尤其是要审查字母、符号是否抄错, 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高中生在数学考试时, 除了必需的知识外, 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找到适合自己的考试技巧,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丢分, 用正确的方法轻松上阵, 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

高中数学考试策略 篇2

一:以后工作中应该继续坚持和发扬的1.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开始的几节课的教学中有意识的发动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拉近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开始的时候学生信服了,以后的工作就好开展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让学生喜欢我。通过班内的班级日志,我发现学生普遍喜欢上课幽默,真正关心他们的老师,所以上课我尽量调动自己的幽默细胞,并在平时注意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这样,班内的大部分学生都能自觉的完成我布置的作业了。学生乐学,爱学了。

2.把课堂交给学生。

在我们组内确定的课堂模式的基础上,我摸索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新授课,我在永威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每节课的内容及学生情况稍作调整。讲评课,习题课,采用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讨论,整理,并以板演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并对个别题目进行精讲精评。这样既保证学生课下有事做,又能使学生课堂上紧张起来。

3.有效的运用表扬,科学的运用批评。

当学生的表现达到或超出我的预期目标时,我会做出积极的反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特别是对于偏科生和后进生的表扬更及时。在课堂上我注意应用眼神,语言给学生表扬和鼓励,在课下,只要遇到我的学生,我都会和他们聊几句,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学生不批评也是不行的。在学生犯错误,出现问题时,我也会毫不留情的对学生进行批评。批评学生时,我注意做到客观公平,不夸大错误,也不姑息纵容。而且批评学生时,还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并让学生心服口服。

4.精心备课,规范学生学习行为。

在自己备课的基础上,积极的参与集备,然后结合集备结果再次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重视通解通法的归纳,通过典型例题体现,不片面追求技巧,规律。而且我还注意数学思想的方法和应用,每节课都及时给学生灌输数学思想方法,引导他们学会用这些思想方法。平时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学习。无论平时还是考试,都做到独立完成,不看答案,不翻资料,不讨论。卷面整洁,步骤完整。给学生讲清四个要求:1)审题与解题的关 系 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2)“会做”与“得分”的关系,要将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依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述,“会做”的题才能“得分”。3)快与准的关系。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你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得多一点分;相反,快一点,错一片,花了时间还得不到分。4)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考试中看到“容易”题不可 掉以轻心,看到新面孔的“难”题不要胆怯,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定能得到应有的分数。

二:不足之处。

1.落实抓的松,对学生整理,更正情况的督促检查没有及时跟进。

2.对于尖子生,偏科生的帮助引导不是很有效。

三:谈话对象。

通过班级教导会,在每个班我都确定了谈话对象。

31班:杨利婷陈静茹王文君桑瑞雪

32班:冯燕娜王留强邵景同江慧琪

针对自己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对尖子生,偏科生做的不好的地方,想一些办法帮助他们找

高中数学考试策略 篇3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学业水平考试 备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B-0161-02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广西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自2012年至今历时多年,对提高普通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能快速提高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通过率,针对普通高中三、四等级成绩的学生,笔者提出了以下备考策略。

一、指导学生备考策略

要提高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通过率,教师正确指导学生复习十分关键。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主要采取以下方面的措施。

(一)打基础

常言道:“笨鸟先飞。”笔者所在学校的生源一般以三、四等级成绩学生居多。总体来说,属于“笨鸟”。因此,要想顺利通过学业水平考试关,必须“先飞”。而且,信息技术这一科,高一便结束,时间较短。为引起学生的重视,笔者一开始就给学生明确应尽可能一次通过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另外,在平时上课中完成“三维”目标的前提下,适当链接学业水平考试内容。例如,在上“信息及其特征”这一节时,笔者给学生做往年学考中的相关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的是:

A.起床铃声 B.电视机 C.体温计 D.人民日报

(2)天气预报、情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主要体现了信息具有:

A.真伪性 B.载体依附性 C.价值性 D.时效性

上课内容也是根据学生基础来选择性学习。如选修的内容,笔者会选择性讲授,只挑一些能力要求是“了解与模仿性”的知识来讲,迁移应用与熟练操作性的知识尽量少讲或不讲。例如,讲到常用数学函数时,笔者只选Abs(x)、Sqr(x)、Sin(x)、Int(x)结合实例来讲授。在讲程序的基本结构时,只要求掌握三种基本结构,使用三种基本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则不做要求。毕竟学生基础较差,所涉及数学、英语等多学科正是学生的弱科。讲得太多、太难会把学生吓倒,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不如讲些简单的、学生能掌握的知识,把基础打牢,以便考试时别丢分。

(二)分主题复习,做练习题

在信息技术复习中,做练习题是比较奏效的方法。例如,在高一第二学期,在授完新课后,笔者会根据考试大纲,分模块分主题复习。如主题一“信息技术与社会”、主题二“信息获取”、主题三“信息加工”、主题四“信息管理”、主题五“信息集成与交流”。先复习相关的知识点,然后布置学生做练习,再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针对性评讲,讲练结合。另外,再订比较有权威的资料。如广西普通高中学业考试模拟试卷集《学业考试直通车》,进行强化训练。在熟悉知识点的前提下熟练题型,提高做题速度。

二、抓好模拟试工作

(一)出好模拟试卷

这个环节的关键是试卷的制作。要制作一份科学的、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模拟试试卷,一定要以当年的《广西普通高中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学科考试说明》为命题依据。命题前,命题教师应认真研读该考试说明。考试命题要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充分体现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要求。应立足本校实际,比如学生基础方面的实际情况。同时,借鉴近几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试卷》。另外,还要遵循六个命题原则,即导向性、科学性、客观性、基础性、公平性、人文性原则。最后,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也要严格按照考试说明。比如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进行,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试卷结构在题型方面由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组成。其中,前者占总分70%,即70分;后者包括简述题和程序设计题,占总分30%,即30分。在模块内容分布方面也要严格按照具体的分值出题。比如,在“信息获取”这个单元,所考的知识点占分约15分。试卷的难度方面,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的分值之比约为7∶2∶1,整卷的难度要控制在0.73-0.79之间。特别是对于入校成绩在三、四等级的学生来说,教师更应该好好把握这个难度。如果所出的试卷把学生难住了,不但没起到模拟的真正作用,反而会极大地打击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耐挫能力差一点的学生有可能产生望而生畏之感,然后选择放弃。因此,出好一份校本模拟试卷尤为关键,而最佳的做法是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以当年的考试说明作为命题依据。

(二)评讲指导

1.找评讲“蓝本”。考后,任课教师要对所有考卷进行批改、统分,并且要及时、快速、准确。如果能在下一节课将成绩公布给同学,那是最好的。但由于科目的特点,一般一所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由一两位信息技术教师上,批改这项工作的工作量有点大,所以只能尽可能快地完成。任课教师必须亲力亲为,因为只有自己批改才有可能从学生的答题中发现问题。比如,学生丢分的原因是因为对知识没把握好,还是粗心或者书写的问题,等等。特别是在简答题或程序设计题,公式必须以“=”开始,否则就算后面的公式全对,也是不得分的。有些学生由于粗心把“i”漏掉上面的一点,而丢掉了2分。有的学生把“*”写成“X”。因此,只有教师亲力亲为批改,才有可能发现学生这些易犯的毛病,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复习。

同时,教师应对每个班考生的分数进行分段统计。如90分(包括90分)以上人数;80-90分(包括80分);70-80分(包括70分)等,依次类推,统计出各个分数段人数;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等。这样做的目的是根据粗略统计的结果来找出考得最好的与最差的班级。然后这两个“最”便成了做进一步的成绩数据分析的“蓝本”。主要从试题的难度来分析,这将作为评讲试卷时的依据:哪些题该详细讲,哪些题该略讲。这样做让我们的评讲有了更为科学的依据。例如,2015年春季学期,笔者共担任6个班的信息技术课。六月中旬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前本校便进行了一次全校性的模拟考试。模拟考试后,通过上述方法——分段统计分析得出考得最好与最差的班分别是1408班、1409班。然后拿这两个班来做试题的难度分析。在评讲到好的班级时则以1408班的难度为标准,差的班则以1409班为标准。评讲起来会详略得当,有的放矢,让试卷评讲见成效。如这份试卷的第5题,1408班、1409班的难度均是0.96,所以笔者在6个班的评讲中讲到该题时可以跳过,不用多讲了,因为对于同学们来说这一道题很容易,如果老师还讲解就是在浪费时间了。

2.查漏补缺,调整复习方向。通过模拟考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查漏补缺,适时调整复习方向,这样可以让复习更加有针对性。当然学生也可以利用模拟考试找出自己的“盲点”,以便及时补救。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弄明白,不留知识死角,这样其实就是进一步抓住了自己的薄弱环节,抓住了薄弱环节就等于抓住了学习的重点。通过针对性地复习和强化,学生在学业考试中的成绩得到了有效提高,如2015年本校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2012年课改以来笔者所带那么多届学生中通过率最好的一届,达到了85%。

总之,要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平时打好基础和做好模拟试相关工作是关键。

学好高中数学的策略 篇4

其次要了解高中数学思维方法的特点。初中阶段, 很多教师将各种题型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 初中学生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思维方式, 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它更加强调思维的灵活性。

再次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因此, 教师要尽量想办法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笔者认为, 可以先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兴趣, 爱屋及乌, 学生会因为喜欢教师, 而喜欢教师所教授的学科;在授课时, 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表情不呆板, 语言不生硬;课间多和学生打交道, 偶尔和学生开开玩笑, 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然后要引导、鼓励学生自学。自学前, 要根据教材具体内容, 简要地提出问题, 作为自学提要。充分利用讨论环节, 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知识要互补, 思想要共振, 可见集体讨论是至关重要的。它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又可使学生信息得到交流, 思维得到调整。

之后还要鼓励学生合理设疑,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 在学习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在探究中加深理解。对别人的构思、方案、结论不盲从, 不迷信, 敢于发难质疑, 勇于叫阵挑战。比如, 在讲“概念例题”以后, 笔者总是引导学生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解?还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无论是提问学生回答, 还是让学生上讲台板演, 无论是做计算题、作图、画图, 还是做简单的几何推理题, 笔者都要追问“为什么”。不但要学生说出运算的算理和推理的根据, 还要求他们要条理清楚地表达出来。

高中数学竞赛考试技巧 篇5

高考前要摒弃杂念,排除干扰思绪,使大脑处于“空白”状态,创设考试科目情境,进而酝酿该科目思维,提前进入“角色”。通过清点用具、暗示重要知识和方法、提醒常见高考数学解题误区和自己易出现的错误等,以转移自己对焦虑紧张情绪的关注,减轻压力,使思维单一化、学科化,确保自己以平稳自信、积极主动的心态进入高考数学考试。

沉着应战,确保旗开得胜,以利振奋精神

从高考考试的心理角度来说,这确实是很有道理的。拿到数学试题后,不要急于求成、立即下手解题,而应通览一遍整套试题,摸透题情,然后稳操一两个容易的或者熟悉的题目,让自己产生“旗开得胜”的快意,以振奋精神、鼓舞信心,很快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即发挥心理学所谓的“门坎效应”。之后做一题得一题,不断产生正激励,稳拿中低难度的题,见机攻高难度的数学题。

讲求规范书写,力争既对又全

高中数学考试策略 篇6

【关键词】学习习惯 学困生辅导 复习策略

信息技术是高中的一门必修科目,但每年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并不令人满意。与其他学科相比,重点中学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合格率和优秀率相对偏低。其中优秀率只占10%左右,不合格率每年维持在7%~10%之间,C级比例很大。如何提高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例如Flash动画这一模块,主要学习的是关键帧动画。学生学会了简单动画之后,如果此时仍停留在简单动画制作上,他们就会厌倦了。这时我就去挖掘Flash动画中美的因素,设计了《春天在哪里》这节课。让整个动画充满歌声,让花园里百花齐放,莺歌燕舞。整个动画一播放,立即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这一节课他们认真思考,畅所欲言,大胆动手实践,自由练习的时候每个人都很认真地做。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动画,学生学会了如何将复杂动画分解成一个个简单动画。还将本章节的知识全面兼顾到了,学会了插入声音、背景、元件的使用等。

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关键。从第一节课开始,就应该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认真听讲,勤做笔记。仔细研读新教材,我们会发现新教材涉及的知识点更多,但具体的操作步骤却被简化了。例如excel一节,新教材寥寥几句话就将所有的操作一笔带过,而老教材则将每一步操作用文字和图片详细介绍。新教材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上课认真听讲,同时鼓励学生勤记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并不是学生机械地将老师的每句话或者每步操作演示记录下来,而是学生通过思考,记录下的心得,这些经过学生自己消化过的笔记方便了学生课后复习。

二、采取科学有效的复习策略

1.分块复习。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内容涉及两大模块:必修模块的信息技术基础和选修模块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有计划、循序渐进的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对提高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非常有效的。我将这两大部分知识细分成五个模块,分别是理论知识,EXCEL图表处理、Photoshop和Flash动画制作。并且仔细阅读和研究新一年的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和学业水平考试导引,具体分析哪些是知识重点,学生应掌握的程度,哪些是难点,以及难度的层次,与往年比较,今年添加了哪些新知识点等等。同时细心研究往年的学业水平考试模拟题和学业水平考试真题,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和模块复习进度需要,重新编写练习题,练习题做到重难点体现到位,针对性强。系统复习有助于知识的连贯性,有针对性的习题避免了题海战术,提高学生复习效率。

2.个性化复习。第一轮分块复习结束后,进行个性化的第二轮复习。“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适合自己的良好教育,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得更好”。根据这一目的,我进行了分层教学。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的差异,以及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将练习设置为A、B、C三个级别。这三个级别主要体现在题目类型和题目数量上的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每个模块的题目都提供自动改卷功能,学生自测自评,并将最后的检测成绩以电子档案的形式记录,及时分析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指导他们“扬短避长”,即安排更多的时间对自己还没有很好掌握的知识多练习。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发展过程。防止“大锅饭”式课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吃好“知识饭”。

3.做好考前实战演练。经过两轮的复习,学生已经接触了大量的试题,对考试形式和试题题目做好了充分准备,熟悉掌握各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操作方法。因此,这时进行有目的的考前模拟适应性检测非常重要。让学生多次“亲密接触”学业水平考试测评系统,如果当学生考试时见到的是自己陌生的考试环境,他们会感到紧张,这样不利于学生尽快熟悉和适应新的考试环境,当他们考试时见到的考试环境和自己平常练习的差不多,他们会很快适应新环境,并且操作得得心应手。让学生多接触往年的学业水平考试系统,有利于消除学生考试时紧张不安的情绪,有利于学生从容应对考试时应计算机故障等不确定因素产生的突发事件。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合理安排考试时间,让每个学生最后都取得好成绩。

三、加强对学困生辅导。全面提高成绩

要想在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尽量降低不合格率。对于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自觉性,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老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这类学生有很多共同特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爱玩游戏,所以在教学中做到“四个优先”,即课堂提问优先,上台演示优先,批改作业优先,课堂辅导优先。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考前指导和强化练习。每个课堂上只有一个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建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把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分成一组,这种小组合作实际上是一种“强”、“弱”的合理搭配。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以“强”带“弱”,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总之,只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摸索、多思考,做信息技术教学的有心人,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吴爱红.让“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例谈信息技术试题分析中的有效提问[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6).

高中数学考试策略 篇7

一、平行与垂直

平行与垂直是立体几何中重要的位置关系,是立体几何的核心内容,包括直线与直线平行、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直线与直线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及性质定理,内容较多,易混.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建立知识网络结构.如下图:

上图把平行与垂直的关系及主要的证明方法串在了一起,图中的每个箭头至少代表一种证明方法.不难看出,“线面垂直”是一个纽带,一个核心,有四条途径可以完成“线面垂直”的证明,根据题设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即可证明.如,用“线线垂直”证明“线面垂直”,依据就是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要用好定理就要从三个角度理解好定理,即能用文字、图形、符号三种方式表述定理,并能进行相互翻译和转化.

文字表述: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简称“线线垂直”,则“线面垂直”).

图形表述:如图1.

符号表述:l⊥a,l⊥b,a⊂α,b⊂α,a∩b=P⇔l⊥α.

使用这个定理需要满足5个条件,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条件的缺失都会导致证明不严谨.所以,证明要做到有理有据,表述严谨、规范.

立体几何中学习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时,可以借助周围的模型加以理解.如,可用笔表示直线,桌面、墙面表示平面来理解线面关系,又如,“线线垂直”与“面面垂直”关系可以用教室的墙角来理解.这样,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不断强化空间想象能力.

例1如图2所示,在三棱锥P-A BC中,E,F分别为BC,AC的中点.

(1)证明:EF∥平面PAB;

(2)若PA=PB,CA=CB,求证:A B⊥PC.

例2如图3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DD1的中点.证明:

(1)BD1⊥AC;

(2)BD1∥平面ACE.

例3如图4,在正方体A 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DD1,CC1的中点.

求证:(1)AC⊥BD,;

(2)AE∥平面BFD1.

解析:这三个题都是考查“线面平行”和“线线垂直”,大同小异.例1,例2中的“线面平行”是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与底边平行得到“线线平行”,从而证明“线面平行”;例3中的“线面平行”是通过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得到“线线平行”,从而证明“线面平行”.由此可以看出,三角形的中位线与底边平行,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是得到“线线平行”的常用依据,当然有时也利用平行公理和“面面平行”的性质来证明.

例1中的“线线垂直”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中线与底边垂直,得到两组“线线垂直”,从而证得“线面垂直”,最终得到“线线垂直”,此题与2008年高考北京卷理科数学的立体几何题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例2,例3中“线线垂直”是由正方体的侧棱与底面垂直和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得到两组“线线垂直”,从而证得“线面垂直”,最终得到“线线垂直”.一般情况下,异面直线垂直往往通过“线面垂直”证明,共面直线垂直往往通过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平面几何的方法证明.

跟踪练习:如图5所示,已知棱柱ABCD-A 1B1C1D1的底面是菱形,且AA1⊥底面ABCD,∠DA B=60°,AD=AA1,E为棱AA1的中点,F为线段BD1的中点.

(1)求证:EF∥平面ABCD;

(2)求证:EF⊥平面BDD1B1;

(3)求证:平面BD1E⊥平面BDD1B1.

二、空间角和距离

空间角包括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和二面角,学业水平考试重点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有时也会考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和二面角.突出空间问题平面化的基本处理思想,紧扣这三类角的定义,将这三类空间角转化为平面角,在三角形中求解即可.基本操作程序是“作—证—算”,即在图形中作出(或找到)所求空间角的平面角,并进行证明确认,再进行计算,这三步都必须清楚地写出来.

例4如图6,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 BCD,且底面A BCD是正方形,PA=A B,E为PD的中点.

(1)求证:PB∥平面EAC;

(2)求异面直线AE与PB所成角的大小.

解析:根据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求解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方法是平移法.本题中连接BD交AC于点F,连接EF,则EF是△PBD的中位线,所以PB∥EF,所以PB∥平面EA C,且∠EF就是异面直线AE与PB所成角.易知△AEF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 EF=60°.

例5如图7,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1,AA1=2.

(1)求证:A1C1∥平面ABCD;

(2)求AC1与底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

解析:求线面角就要找到线在面上的射影,核心在于找面的垂线.所以求线面角的关键就是证明“线面垂直”.本题中C1C⊥平面ABCD,所以AC1在底面ABCD上的射影是AC,即∠C1AC就是A C,与底面ABCD所成角.在Rt△C1A C中,.

例6如图8,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 1B1C1D1中,AC与BD交于点0.

(1)求直线A1B与平面A CC1A1所成的角;

(2)求二面角A1-BD-A的正切值.

解析:(1)易证BD⊥平面A1ACC1,所以∠BA1O就是直线A1B与平面A CC1A1所成角,所以,所以∠BA1O=30°.

(2)由(1)知AO⊥BD,A1O⊥BD,所以∠AOA1就是二面角A1-BD-A的平面角,在Rt△A1OA中,,所以利用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找平面AO角的关键就是证明“线线垂直”.

空间中的距离主要包括:点点距,点线距,点面距,线线距,线面距,面面距.掌握点、线、面之间距离的概念,理解距离的垂直性和最近性,理解距离的实质是相应线段的长度,懂得几种距离之间的转化关系.求距离的重点是点到平面的距离.求法:①定义法,按“作—证—算”三步完成;②等体积法,把点到平面的距离看作三棱锥的高,通过转换三棱锥的顶点后利用等体积的原理进行求解,是首选方法.

例7如图9,在三棱锥S-A BC中,SA⊥底面ABC,AB⊥AC.

(1)求证:AB⊥平面SAC;

(2)设SA=AB=A C=1,求点A到平面SBC的距离.

解析:(1)略.

(2)法一(等体积法):易知△SBC是等边三角形,其面积为.设点A到平面SBC的距离为h,则VA-SBC=VS-ASC,即,所以

法二(定义法):取BC中点D,连接AD,SD,则BC⊥平面SAD.所以,平面SBC⊥平面SAD.这样,在△SAD内过点A作AE⊥SD交SD于点E,则AE⊥平面SBC,所以AE即为所求.由AE·SD=SA·AD,得.

跟踪练习:如图10,已知三棱锥中V-ABC,∠VAB=∠VAC=∠A BC=90°,且BC=1,AC=VA=2

(1)求证:BC⊥平面VAB.

(2)求VC与平面ABC所成的角.

(3)求二面角B-VA-C的平面角.

三、三视图

三视图是学业水平考试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查方式有以下两种:一种是给出空间图形,要求考生画出它的三视图,另一种是给出三视图,要求考生想象空间图形并计算其表面积或体积.一般在选择题中出现,以常见的空间几何体及其组合体为载体进行考查,较简单,只要清楚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明确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的定义和联系,就可顺利解决.

正视图是从前往后看落下的影子,侧视图是从左往右看落下的影子,俯视图是从上往下看落下的影子.画图时,看得见的线画成实线,看不见的线画成虚线.把侧视图放在正视图的右边,它们的高相等;俯视图放在正视图的下面,它们的长相等;侧视图和俯视图宽相等.总结成口诀即为“长对正,宽平齐,高相等”,这对准确绘制三视图和根据三视图求解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有很大的帮助.

例8如图11所示,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俯视图是一个圆,那么这个几何体是().

A.正方体B.圆锥C.圆柱D.半球

例9如图12所示是一个组合体的三视图,图中的四边形均为边长为2的正方形,圆的半径为1,那么这个组合体的体积为().

例10某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体积为1,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可以是().

以上三题都可以快速得到正确答案.

跟踪练习:将长方体截去一个四棱锥,得到的几何体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为().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四策略 篇8

一、教学目标的设置要有效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学活动, 师生是不是达成事先设置的教学目标, 如果教学目标达成或在原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实现更高的超越, 这样的课堂就是有效的, 否则就是无效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 师生要增强目标意识, 减少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一堂课设置怎样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是灵魂, 高效的课堂首先要设置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 要参透课标规定的三维目标, 将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教学的最终价值追求.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 要以课程的三维目标为指导,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 发挥教师在目标制定上的能动性, 大胆取舍, 重新整合目标, 提高目标的可操作性.只有结合学情的目标才能提高对过程的指导作用, 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有效

情境化教学法能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共情,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 是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在课堂中创设的情境, 要围绕教学的目标, 符合学生实际, 能激发学生愉快的体验.

1. 情境创设要围绕目标, 符合实际.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活动, 更好地达到目标, 离开了这样的原则, 情境不仅是无效的, 而且是对有限教学时间的浪费.所以教师首先要认真分析和处理教材, 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教学情境要符合课时的目标, 要有利于师生高效地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情境要从学生的已有认知能力出发, 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 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创设的情境, 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问题, 进行数学建模的能力.

2. 提高情境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动力.

凡是愉快的, 必然是高效的.在趣味性的情境中,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提高学生思维的有效性.例如, 在学习椭圆的内容时, 我设计了以下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探究:取一段细线、一块纸板和铅笔一支, (1) 将细线两端固定于一点, 以铅笔拉紧细线移动一圈, 得到的图形是什么? (2) 将细线的两头分别固定于纸板, 沿细线的中点移动, 得到的图形又有什么特点? (3) 在活动 (2) 中得到的图形与活动 (1) 中所得到的图形有何区别?从轨迹上的一点到定点之间的距离又有什么关系?

在这样的情境中, 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为问题探究积累了感性的材料.学生在活动过程中, 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获得了快乐的体验, 提高了注意力.学习椭圆的知识, 从学生已有的圆的知识入手, 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为学习椭圆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

三、课堂练习的设置要有效

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和落实新知的有效手段, 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新知, 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而且有利于通过练习, 实现知识的迁移, 促进课堂的生成.同时, 课堂练习也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通过练习中反馈的问题, 及时纠正, 提高教学的效率.

然而在新课改下的课堂中, 存在学生活动、交流、探究多了, 但练的却少了, 要不就是练习设计过于随意, 缺乏针对性, 或是模仿性练习过多, 缺少层次性等现象, 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制约着课堂效率的提高.优化练习要在练习设计上下功夫, 提高练习的针对性 (包括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 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设计层次性问题等) , 通过变式、重构等,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促进新知的巩固.

四、课堂评价要有效

课堂教学面对的是每一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个体,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在课堂上学生是不是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快乐的情绪参与活动,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思维的活跃程度, 影响着学生是否主动地进行同化和异化新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 教师要重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 通过教师有效的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关注学生的全体, 不以成绩论英雄.教师的课堂评价, 要以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为目的, 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 使学生产生“我要学、我想学”的需要.在教学中, 要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评价的语言要有激励性, 要真诚不做作, 多采用正面的语言, 少用讽刺性的刺激.如, 当学生有进步或成功时, 及时给予关注, 以“很棒!Good!”等语言进行赞扬.在课堂上注意使用积极的体态语言进行暗示, 对学生多微笑、多鼓励, 少打击.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有利于课堂生态的和谐, 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谈 篇9

1.提问要启发学生思考

作为教师, 在上课之前一定要深入了解所讲授的内容, 不能将课堂讲授的内容简单化地处理为一些知识点直接告诉学生, 而应该将这些教学内容精心转化为有意义的问题在课堂上对学生提问, 这样课堂提问才能起到启发学生思考的作用.如果这样处理教学内容, 用提问的方式向学生讲授知识点, 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他们聚精会神地听讲, 同时还能启发他们不断思考, 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最终达到启发学生的智慧, 提高他们的能力这一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认真仔细, 对于由知识点而生成的问题一定要把握好难易标准, 设计问题时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考虑到数学学科的特点, 如果问题太简单学生自然失去兴趣, 如果问题太复杂学生同样会不感兴趣, 这就要求备课时精心地设计.

2.提问要面向学生全体

课堂上的问题多种多样, 对于那些用来帮助学生回忆前面所学基本知识点的问题, 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面向所有学生, 使得全体学生都有积极回答并努力回忆的可能.数学知识纷繁复杂, 学生经常遗忘是正常现象, 某种程度上说是肯定会出现的.人都有正常的遗忘生理周期, 所以在课堂上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回顾性提问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在高中数学课堂中, 如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最重要的一条是在设置问题时, 既要考虑到知识的全面性, 将大的问题分散为几个小的问题, 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给他们思考的时间, 同时要耐心地让学生通过补充提问来完整知识点的复习.当然, 也要考虑到新授课的内容, 在回顾前面所学知识进行提问时要注意与新知识的联系, 这样的提问才能做到“温故而知新”.比如, 在讲授“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时, 可以让学生先回顾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主要研究了哪些性质?学生回答了这个问题后, 再紧接着提出下一个问题:椭圆的这些性质是用图像还是方程加以研究的?如何研究?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 再问如下问题:对比研究椭圆性质的方法, 我们如何研究双曲线的性质?通过这一系列环节, 不但回忆了椭圆的几何性质, 同时也体现出了椭圆与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3.提问要突出重点问题

在课堂提问中, 属于回顾以前所学知识的提问, 教师要面向学生全体, 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通过准确的回答回顾前面所学知识.但教师更多的时候应该精心地设计出一些新颖别致的问题, 激活高中数学课堂, 让学生积极地思考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每一节数学课都有讲授的重点内容, 在这些重点教学内容之处,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把疑问留给学生, 引导学生去思考, 发现问题并且发动他们通过互动、探究和交流等方式, 集体讨论, 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在高中数学课堂上, 在讲授新的数学知识和概念时, 教师一定要强化重点内容, 针对教学中的难点设计问题.在课前准备时教师一定要对课上提出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才能通过有效的提问, 强化教学的重点内容, 从而激起学生思考的热情, 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函数的基本性质”时, 为使学生能会用函数的定义来证明函数的单调性这一重点, 可以先用下面的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你能用函数的定义来证明函数f (x) =-x5+1在 (-∞, +∞) 上为有限函数吗?

4.提问要注意合理坡度

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注意合理的坡度, 这样的提问才能起到激活课堂的作用.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 假如我们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直接把一个难题抛给学生, 学生最常见的表现是茫然无措, 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更不知道如何去回答, 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惧情绪, 甚至更可能让学生丧失学习高中数学的自信心.这就要求我们高中数学教师在把一个难题抛给学生之前, 一定要将这个难题适当地分解, 把这个难题转化为一个一个和这个难题有关联、对回答这个难题有帮助的小问题, 这种合理的坡度才是合适的提问思路.设置了有坡度的一系列问题, 就能做到把学生的思考逐渐引入更高的台阶, 由浅入深, 从易到难, 层层递进, 最终达到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有坡度的连续提问,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成功解决难题的收获, 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增加数学学习的信心.这一系列的问题重点是要有坡度, 而不在于问题的多少, 最核心的是要关注提问有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如有没有激发起学生自我探究的热情, 有没有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 有没有起到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 等等.假如老师连续发问太多, 学生连自我思考的时间都没有, 肯定会造成学生精神紧张, 甚至疲劳、不耐烦, 他们只能是埋头应对密集提问, 而不会深入地思考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 不利于他们能力的发展.同样, 如果课堂提问太少, 就会使得课堂气氛沉闷, 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缺乏, 这样也不利于教师对整个课堂的操控.因而, 高中数学课堂上的提问关键是适中, 不能多, 不能少, 把握时机、注重效果是最关键的.

高中数学过程性教学策略 篇10

一、创设问题情景, 为知识的形成奠定感性基础

创设问题情景, 就是给学生提供实际问题模型和知识背景, 并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 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类比, 为数学知识的形成奠定必要的感性基础.如在讲“周期”概念时举身边实例:一年四季交替变化、每天日升日落等一些自然现象, 其中蕴藏着一个很重要的数学概念——“周期”.那么, 如何从实例中得出某一个数学概念呢?

例如, 讲“函数”这一数学概念时, 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①举两个实例:

(a) 以13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的火车, 所驶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b) 怀远县某一天的气温变化的曲线所揭示的气温和时刻的关系.

②让学生找出每个例子中的变量及其之间的关系.

③指导学生去发现探究:给一个变量一个确定的值, 相应的另一个变量也唯一地确定一个值, 而且有时变量取值范围可能受到限制, 在此情形下引导学生领会“函数”定义.

④给出反例:在任意正数开平方运算中, 平方根y与被开方数x (即undefined的关系不是函数关系. (这个反例加深了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以实例为铺垫的数学概念教学, 能够缩小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距离, 同时也使知识具体化.使学生得到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能力的训练, 也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到处有用, 澄清数学无用的旧观念.

二、通过数学实践操作活动, 体验和建构知识体系

教师根据数学知识发展脉络, 充分利用各种手段, 为学生提供可能进行实践操作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掌握知识的变化规律, 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 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去发现数学, 了解数学, 体验数学, 掌握数学, 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例如, 教学“棱柱和异面直线”一课时, 课前笔者指导学生用硬纸制作“长方体”和“正三棱柱”等模型, 并用“几何画板”设计并创作“长方体中的异面直线”课件, 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长方体”模型和上述课件, 思考以下问题:“长方体中所有体对角线 (4条) 与所有面对角线 (12条) 一共组成多少对异面直线?”“长方体中所有体对角线 (4条) 与所有棱 (12条) 共组成多少对异面直线?”“长方体中所有棱 (12条) 之间相互组成多少对异面直线?”“长方体所有面对角线 (12条) 与所有棱 (12条) 共组成多少对异面直线?”然后, 学生独立进行数学实验, 探讨上述问题, 得出结论.

三、制造认知冲突, 展现数学思维活动过程

教师应注意如何引发学生观念上的不平衡, 应当设定一些情境, 让学生较为清楚地看到自身已有知识的局限性, 并努力通过新的学习活动达到新的更高水平上的平衡.

1.把思考问题的实际过程展现给学生看

数学的发展是一个充满了猜想与反驳的复杂的过程.因此, 展示思维过程不能一味地展示给学生通顺的思维过程, 应该适当体现一些错误思维的暴露和纠正过程.教师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时, 应特别注意暴露自己是如何从失败走向成功的, 这样学生学到的才是真正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同时也学到了数学的品质和精神.把思考问题的实际过程展现给学生看, 这样做很富于启发性.

2.要学会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

学生所持有的各种错误观念, 建构主义者称之为“替代观念”,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错误提供适当的外部环境, 让学生经历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 即打破原有观念上的平衡状态, 达到一个正确观念上的平衡状态, 从而实现由“替代观念”向“正确观念”的转变和建构.当学生陷入困境时, 教师要重新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使他们树立探索发现的勇气和信心.在此过程中, 要特别注重学生由失败走向成功的心理体验, 让学生在从个体的失败走向成功的体验过程中, 建立对学习数学的信心, 激发学生学习态度的积极性.

3.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去主动探究

探索得来的知识最难忘、最深刻, 比教师直接给出的更有效, 学生能体会到“发现”的真正的乐趣.因此, 作为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去主动探究, 而不应仅仅以得到答案为满足.解题思维的展示, 应该多展示学生自己的思维, 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有极大的好处.在教学实践中应该从“学生对这个问题是怎么想的”多加以研究, 做好以下几个方面:①注重公式、定理、法则教学, 让学生亲自参与规律的发现过程;②注重概念教学, 让学生亲自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③注重知识整理教学, 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整理过程;④注重解题教学, 让学生亲自参与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高中数学导数教学策略 篇11

[关键词]高中数学 导数 教学策略 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10005

高中阶段所学的导数题型较多,其中很多是基于教材习题加工而成的.从高考命题的视域来看,高中导数教学应从导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规律入手,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导数.

一、高中数学导数

高中数学教学中导数概念是通过对气球膨胀问题的研究提出来的,从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在这一过程中抽象出导数概念.通过变式可得到如下高考试题:

设球半径是时间(t)的函数,记为R(t).如果球的体积以某一速度(匀速度c)增长,则球的表面积增速与球半径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1)正比例关系,比例系数c;(2)正比例关系,比例系数2c;(3)反比例关系,比例系数c;(4)反比例关系,比例系数2c.

为了确定二者之间的关系,应当先解题.

解:从题目可知,根据球的体积公式

3.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思想

高考数学题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考查力度比较大,注重采用多元化的方法进行解题,旨在考查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挖掘题目自身以及背后的内容,揭示题目的规律,从而为提高学生素质、应用数学能力打下牢固的基础.从本质上来讲,导数、变化率等数学内容,算得上是数学史上的一大转折,同时也是当前数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基于对导数的研究,数学发展到变量数学阶段,数学研究也展开了新的篇章.从当前国内各版本的高中教材来看,新增内容与当前的高考出题方向保持大致相同的思路.事实上,导数教学也促进了高考的改革,而且为之提供了非常大的改革空间.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考生可以导数为工具研究函数的变化率,并且强化学生的直观认知以及对函数的理解.比如,一个高考题目是:在直角坐标系(xOy)中,P点在C:y=x3-10x+3曲线上,第二象限中,曲线C在P点位置的切线斜率是2,P点坐标是?从出题的意图来看,该题目主要是了解学生对函数图形斜率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解.解题时,考生要多联想,直接画图,然后找出函数的斜率;或者采用反思思想进行解题,计算出点P坐标.从这一点来看,高中阶段的数学导数教学实践中,应当结合高考命题方向和倾向,切实将学生的时间应用在高考准备过程中,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刘云.导数在高中数学函数中的应用体会[J]文理导航(中旬),2014(5).

[2]闫伟.高中数学“导数及其应用”教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5).

[3]徐真.高中生“导数及其应用”学习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4).

高中数学错解题解答策略 篇12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方法,错解题处理

高中生已经接受了近十年的数学学习, 但是却普遍存在这样的困惑, 那就是自认为数学基础已经掌握得很牢固, 但是课堂练习出错, 出错后以为自己弄懂了, 作业又会出错, 纠错之后, 考试时还会再错.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 就在于没有理清错解题解决的思路, 以致于同一个错误一犯再犯, 这是必须要加以重视的现象.

一、数学错解题的成因

学生出现数学错解题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的因素, 其一是技术性的, 其二是思想性的.技术性因素指的是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 薄弱的基础同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强、结构严谨的特点是差池的.而且, 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还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欠缺反思意识, 看清计算、看清解题能力的积累, 专以追求速度为能事, 只要题目稍加变化, 马上就会做错.思想性因素指的是学习兴趣不够浓厚, 高中数学理论性较强, 学生往往以为其乃枯燥之学, 很多学生学习不够主动, 甚至出现某些知识的断点问题, 这对于连续性较强的高中数学学习来说, 是很严重的弊端.

二、数学自信与数学意识的培养

1. 培养意识, 使其自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存在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和极强的求全责备心理, 当学生出现错解题时, 那种语言与心理上的指责肯定会消减学生热情.对于负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责的教师来说, 学生的自信心是需要保护的, 更是需要培养的.要使他们正确认识错解题, 摒弃畏惧心理作祟的情况, 以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比如, “非负数x, y可以满足等式x+2y=1, 则x2+y2的两端极值分别是多少”这道题, 一些学生会因为忽略x, y的范围而造成错解, 还有一些学生会因为忘记此前所学相关概念而错解.无论是哪种错误, 都不能妄做批评, 使学生失去解题热情.

2. 让学生理解数学的独特性

数学独特性意识的建立有利于学生增进了解数学体系, 使数学基础同具体的习题有机联系起来, 让学生做到知识的贯通, 处理各种数学问题都能心有余裕.这种解决策略主要针对的是那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尤其是面临高考的复习题.这些数学题往往会应用到各年级各专题中的知识点, 如果学生的知识点是孤立存在不成系统的, 则会出现明知是做错而又不知道错在哪里的问题.

三、指导做好错解题记录

学生应当把平时训练和考试时出现的错解题记录到一起, 以备随时调出使用.这种记录错解题的方法似拙实巧, 是高中数学错解题解决的一项有用法宝.做好错解题记录应当遵循如下步骤, 第一是明确每一错解题的病因, 在平时进行习题讲解时, 应当指导学生以教师所讲解的方法为切入口, 在题目的旁边标出病因, 以避免时间过长而遗忘.总结起来, 病因无外乎有三种, 即解题方法失当、知识点欠缺、运算过程出错.找准病因, 以后才能少出错.第二是让学生进行更加科学的分类, 每过一段时间, 教师便要和学生一起, 进行错解题的归纳汇总, 哪些属于知识类错误, 哪些属于方法类错误, 哪些又属于计算类错误, 而知识类错误则还可以继续划分, 哪些是立体几何的, 哪些是函数的, 哪些是概率的, 都应当清楚分类.这样, 学生便能够对自己的错误方向一目了然, 以后可以多加努力.

错解题记录做好以后, 还要学会善加利用, 让记录本发挥更大的作用.利用途径可以分成自用与他用两种.首先, 教师要督促学生经常阅读自己的错解题记录, 尤其是在准备考试的前一周时间内, 将记录取出来再做一遍, 以起到警示鞭策作用.做到同一类型题不犯第二次错误.其次, 教师要把错解题记录本的优势做进一步引伸, 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利器.因为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同, 学生的出错类型与出错原因也会大相径庭, 因此每一本记录本都是一份独到的数学学习笔记,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记录本的交流互参, 使学生都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启发自己以后不再犯类似错误, 能够极大地提高练习的准确程度.高中阶段, 学生都有了强烈的学习意识, 也认识到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他们一般不待教师说明, 就会主动去做错解题记录的工作, 但这是不够的, 因为惰性思维的影响, 往往纸上记得整整齐齐而头脑中依然一无所获, 这时候教师是需要一点硬性规定的, 比如, 要每周检查一次记录情况、每两周组织一次错解题的复查等.

在升学压力对于高中生依然有极大影响的时代,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面对数学学科出现的各类重复错解题, 学生与教师一定要共同应对, 在观念与方法两方面下功夫, 假以时日, 祛除盲点, 最终才能让错解题数量更少以至于消失.

参考文献

上一篇:血液质控物下一篇:实验室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