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融资

2024-10-09

贸易融资(通用12篇)

贸易融资 篇1

编者按:国际贸易融资是保证促进进出口贸易的一种金融支持手段, 是以国际贸易为基础, 以国际结算为依托, 为使进出口贸易顺利进行, 对参与国际贸易的进出口商提供资金和信用的融通活动。

相比一般国内贸易, 国际贸易的融资环境构成较为复杂。在国际贸易项下的资金融通, 其融资主体及当事人包括进出口企业、各国银行和其他信用机构, 有境内、境外之分, 融资货币也有本外币之分。对外贸企业而言, 除一般信贷交易中的商业风险外, 企业还要面对汇率风险等对外贸易中特有的风险。银行也会面对国际结算过程中的交单风险、审单风险、欺诈风险等。在特殊情况下, 融资当事人的所在国家还会对融资行为施加一定的干预和管制, 这些给融资带来一些不确定的因素。

贸易融资作为外经贸企业广泛使用的金融业务之一。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飞跃发展, 各种贸易融资产品日渐丰富, 尤其是加入WTO以来, 贸易结算工具推陈出新, 贸易融资方式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复杂化和专业化。本栏目首先以“概览”的形式向广大读者简单介绍当前外经贸企业常用的6种进口贸易融资方式和6种出口贸易融资方式。其后, 本栏目选登部分省市外经贸主管部门和外贸企业撰写的论文, 希望他们的感悟对读者有所启迪。

贸易融资 篇2

保险融资的一种,信用保险贸易融资业务是指销售商在我公司投保信用保险 并将赔款权益转让给银行后,银行向其提供贸易融资,在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 损失时,我公司根据《赔款转让协议》的规定,将按照保险单规定理赔后应付给 销售商的赔款直接全额支付给融资银行的业务。

我公司信用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不同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抵押、质押和担保 贷款,而是引入了“信用贷款”的新概念。它以销售商应收账款的权益作为融资基 础,通过对建立在销售商资金实力和商业信用基础上的偿付能力的全面分析,在 销售商投保我公司信用保险并将赔款权益转让给融资银行的前提下,银行针对销 售企业的真实销售行为和确定的应收账款金额提供的一种信用贷款。这种全新的 融资模式使销售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摆脱了因为抵押、担保能力不足,而无法 获得银行融资的尴尬局面,为其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竞争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信用保险的保险标的不同,我公司产品分为出口信用保险和国内贸易信 用保险,而我公司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业务也分为出口信用险项下融资和国内贸易 信用险项下融资业务。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业务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业务,是银行针对已投保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短期 出口信用险的企业提供融资授信额度、并在额度内办理押汇和人民币贷款等,它 是解决出口企业资金需求、加速企业资金周转的有效途径。

出口商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申请限额,并与银行签署《赔款权益转让授权协 议》,装运货物、向信保公司申报、缴纳保费,银行给予出口商短期本外币贷款。出口商可以就单笔出口业务申请出口保险项下的押汇或人民币贷款,也可以先申 请授信额度,再在额度内办理押汇或人民币贷款。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业务的优点 它是一种信用授信方式,出口商一般无需提供担保即可获得融资。可灵活 选择融资币种。融资货币既可以是人民币,也可以是出口业务的结算货币,便于 企业选择适当货币,以避免汇率风险。通俗地讲,货物出运后,由于存在一定的 账期,出口企业必须到应收汇日才能收回货款,这样无疑会增加企业的资金占压,延长出口周期。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之后,出口收汇得到保障,银行就可以为 货物出运后形成的应收账款提供贸易融资,提前将应收款变现,企业就可以将其 用于采购原材料、安排生产和下一次出运。

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的范围

 以付款交单(D/P)、承兑交单(D/A)、赊销(O/A)等为结算方式,信用 证为结算方式的出口合同,付款期限通常不超过180天。

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的程序

1、客户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为买方申请信用限额

2、客户凭保单,限额审批单到银行申请融资,银行核定融资额度

3、客户填写“签定《赔款转让授权协议》申请表”,同银行签定《赔款权 益转让授权协议》,一并交由中国信保字盖章

4、客户出运,到中国信保申报,缴纳保费

5、客户凭出口申报单及保费发票及银行所需的相关单证如:出口合同、发票、货运单据、质检单、出口报关单等到银行押汇或贷款

国内贸易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业务

国内贸易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业务是银行针对已投保我公司国内贸易信用险的 企业提供融资授信额度、并在额度内办理人民币贷款等业务。

银行一般不接受贸易型和流通型企业应收账款的融资,基于固定资产抵押的2传统融资模式,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要。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采用“应 收账款+信用保险”的融资模式,这种模式将银行贸易融资风险进行分散,银行在 放贷时无需再像原来那样担心来自贷款人自身和货款方等多方的风险,银行重点 审核贷款的资质条件,而付款方的风险则由我公司承担。由于由内贸险做后盾,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大大降低,使得贷款方的还款来源得到保证,银行的贷款风 险也就随之降低,因此,企业更容易从银行得到融资。

  国内险项下贸易融资的优点

首先,可使企业采用更加灵活的支付方式和信用条件扩大销售同时,企业 也可以借助中国信保的信用审核,提升供应商对其资信评价,接受其信用采购方式,从而也间接满足了其融资需要。

其次,可使企业更容易取得银行融资的认可,获得信用保险项下的贷款融 资便利。

第三,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国内销售环节的信用风险,有效保障应收账款的 回收。

国内险项下贸易融资流程

1、销售商投保我公司国内贸易保险、为买方申请信用限额后,提出融资需 求。

2、我公司与销售商共同选择适合的融资银行,三方就投保国内贸易信用保 险后办理贸易融资达成一致后,签订《赔款转让协议》;

3、销售商向我公司交纳保险费、交付货物并进行申报后,我公司向银行出 具《国内贸易信用保险承保情况通知书》,向银行反馈销售商申报及保费交纳情况等相关承保信息。

4、销售商持《赔款转让协议》、保单及银行所需其他资料到银行办理融资手 续。

5、若发生保险单责任范围内的可能损失,我公司按《赔款转让协议》将应 支付给销售商的赔款直接支付给银行。票据保险

主要包括出口票据保险、国内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保险,保障银行对取得的票 据兑付风险保障,支持银行对有融资需求企业进行融资。

票据保险流程

1、销售商与银行就票据贴现、押汇事宜基本达成一致意见后,由融资银 行提出票据保险业务的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文件。

2、我公司对票据付款人审批信用限额,向融资银行收取保险费。

3、融资银行根据我公司批复的票据付款人信用限额对销售商持有的票据 提供贴现、押汇等融资服务。

外需、汇率与贸易融资 篇3

为了保持2009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不仅要努力扩大内需,也要十分重视外需。内需中的投资需求,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比较多,而且也比较有效,但刺激消费需求的回旋余地并不大,完全靠政府补贴,只是杯水车薪,根本的解决方向是收入分配,但这是长期见效的事,短期指望不上;特别是扩大农村消费,更不能寄托不切实际的希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不能只剩下投资,也要保出口贸易增长。从改革开放30年的建设经验看,要使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出口贸易要领先增长,至少要比经济增长速度快5个百分点。因此,2009年我国出口贸易名义增长率的最低目标应是13%,2008年出口贸易名义增长率是17.2%,实际增长率是10%左右(海关总署计算是7.9%),就是说,2009年出口贸易名义增长速度可以低于2008年,但实际增长率不应低于2008年。为了理直气壮抓出口贸易增长,需要澄清外需方面的若干认识问题:

(一)驳“世界经济再平衡论”

美国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西方经济学家说,原因都是因为美国人超高消费,中国和东亚出口太多造成的,现在美国人不能像过去那样消费了,中国也不能像过去那么多出口了,世界经济需要“再平衡”。2005年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提出过“全球经济失衡”的说法,也是说中国和东亚经常项目顺差太大,美国等国经常项目逆差太大,所以全球经济失衡。这些说法都是为贸易保护主义提供理论依据的,我们不能上当,按照他们的意图去建立世界经济平衡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人口占世界22%,劳动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只能靠商品出口流动,2007年中国出口只占世界总出口的8.9%,而德国为9.6%,美国是8.4%。中国人口比美国德国加起来还多10亿,在这个低水平上要限制中国出口增长,实际上就是要限制中国经济崛起。从理论上说,中国出口贸易占到世界总出口20—25%的时候,才谈得上转变世界增长模式问题。现在,更需要从国际政治、经济各方面进行调整的是美国等发达经济体,而不是限制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

(二)确立内外需相结合的建设方针

从我国经济建设的长远发展来看,建设方针的提法似应提内外需并重。这个道理很明了,我国自然资源禀赋,不足以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我国人口规模和就业压力决定了我国充当“世界工厂”的角色,所以,统筹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长远发展有重大影响。我国需要大进大出,不大进,内需满足不了;不大出,内需也满足不了。更为深层的原因是,我国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国家与纳税人的利益关系以及全社会的收入分配利益格局调整的回旋空间并不大,若有不慎,还会激化社会矛盾。在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做不到像发达国家甚至一些新兴经济体那样,居民消费在支撑经济增长中占据支配比重。反过来说,经过30年改革开放,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增长是很快的,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也基本是恰当的,可以再提高一些(主要是农村),但刻意拔高不仅难以做到,而且与我们提倡艰苦奋斗的意识形态、与节约资源的经济新理念也不相符。20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是“坚持扩大内需为主与稳定外需相结合”,建议改为“努力扩大内需与积极争取外需相结合”,这与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经济增长靠投资、出口、消费协调拉动的精神也是一致的。

(三)纠正对外需下降的若干误判

国际金融危机诚然使外需增长下降,但并非丧失。以发达经济体的经济规模,其经济增长率下降1%左右,并不会使其进口规模大幅度缩小。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2009年发达经济体进口将比2008年下降0.1%,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进口将增长5.2%, 增速比上年将回落5.7个百分点。可见夸大外需下降的根据并不足,而且在居民收入预期下降的情况下,廉价商品更受欢迎。

但是,近年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被削弱了。由此导致我国在主要出口市场上的份额受到影响。2008年1—8月份,美国进口增长速度还保持在12%,但来自中国的进口增长却只有6%,相反来自巴西的进口增长20%、俄罗斯50%、印度10%。日本市场也是如此,进口增速为28.6%, 从中国进口只增长了13%,而印度则是23.1%, 来自巴西和俄罗斯的进口总额也在上升之中。同时,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的份额,2007年是16.9%,而2008年1—10月份已经下降到10%。可见并非外需下降,而是我国出口商品竞争力下降。

从理论上说,只要有竞争力,即便市场需求下降,不仅不影响增长速度,甚至还可以扩张市场份额。最明显的例子是服务外包。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有43%的公司计划削减IT方面的开支,金融行业49%的信息技术部门计划削减预算,许多企业不愿上新的外包项目,欧美和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服务外包将在一定时期内不同程度减速或下滑。2008年1—9月,金融业价值2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型外包合同数量从130份减少到大约100份,而合同总金额也从180亿美元下降到110亿美元。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到中国服务外包的快速增长的趋势。根据统计,中国2008年1—8月份,服务外包出口合同执行额超过48亿美元,比上年全年的20.94亿美元增长了91%以上。这说明,外需下降并不绝对导致出口速度减缓,关键是出口产品是否有竞争力。提高竞争力就可以在市场需求下降的情况下扩大中国商品与服务的市场份额,需求下降不是决定中国外贸前景的绝对因素。

二、人民币汇率问题

从2005年7月汇改到2008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21%,大大削弱了中国出口商品竞争力。根据珠海格力电器海外销售公司的调查,人民币每升值1%,将造成家电行业出口4%的利润损失,影响全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速下降1.5个百分点。可见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出口商品竞争力削弱的负面作用之大。要使中国出口商品价格竞争力恢复到2005年或2006年的水平,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继续加强财税手段的使用,以财政资金来换取人民币汇率下调的效果;另一种选择是,在使用财税手段的同时,下调人民币汇率以减轻财政支出压力。从2001年以来,中国出口退税规模逐渐加大,2008年我国出口退税规模已达5866亿元人民币,而当年国内增值税实际征收只有18111亿元,按照17%出口退税率计算,出口退税规模只应为3079亿元,与出口退税实际发生额5866亿相差2787亿元,如果没有这笔超额支出,人民币汇率需贬值6.2%。理论上说,按照2008年水平,人民币汇率每升值1%,需要付出450亿财政资金代价。所以,现在所谓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实际是出口退税超额支付的汇率。

2008年的实际退税率为13%左右,这是指退税规模除以一般贸易出口的人民币总价格,但2008年国内增值税的实际征收率只达到12.4%,实际出口退税率高于国内增值税的实际征收率;不仅如此,出口退税实际发生额5866亿占国内增值税实际征收额的比重达到32.4%,远远超过17%的出口退税率最高限。这就给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攻击我国对出口贸易实行暗中补贴的口实。实际上即便我国在出口贸易上没有任何理由可被贸易保护主义利用,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以及对我国制造麻烦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选择合理的扶持出口贸易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不必看贸易保护主义者的脸色。

在采取大幅度提高退税率的政策措施后,假设2009年实际退税率提高1个百分点,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2009年一般贸易出口只增长5%,那么2009年出口退税规模比上年要增加80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4%;假设实际出口退税率提高2个百分点,汇率不变,一般贸易出口增速不变,那么2009年出口退税规模将达到714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加1278亿元,增长22.8%。这个增长速度还不算高,但对于2009年经济形势并不很乐观的中央财政总收入来说,无疑将成为巨大的开支项目。

反过来,人民币汇率下调会怎样?理论计算是:若按照2008年一般贸易方式6626亿美元出口额计算,以684.60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平均价,出口退税规模为5865.9元人民币。假设人民币汇率年平均价下调5%,出口退税只需付出3599.8亿元人民币,可节约财政资金2266亿元。再假设2009年一般贸易出口增长5%,达到6957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下调5%,年平均价为7.188,国内CPI涨幅为4%,那么出口退税只需付出5832亿元,基本与2008年持平,为财政负担所能承受。

三、贸易融资问题

出口困难也不完全是进口国居民购买欲望和能力的绝对下降,而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其他原因所造成。2008年12月中旬,作者访问香港著名的跨国商贸企业——利丰集团时,其董事局主席冯国经先生告诉作者,国外进口商对中国出口商品采购量的下降,其重要原因不是该国居民的购买力,而是进口商难以从金融机构得到流动资金贷款来购货,因为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普遍遇到了流动性困难。根据WTO的报告,2008年年底全球贸易融资缺口为250亿美元。这个情况又是对误判外需下降的一个纠正。同时也说明,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保持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政策,除了需要加强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之外,还需要采取出口信贷方面的金融扶持措施。2004年以来,由于国家采取宏观调控,银根紧缩,大量中小出口企业依靠境外进口商的贸易融资来维持出口商品生产流通所需的流动资金。这种贸易融资多采取预付款方式,形成短期外债,在外债管理方面出现短期外债比重大大上升的现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外金融机构多陷入流动性困难,我出口企业再难获得这种贸易融资,形成出口困难。我国银行金融机构不存在流动性问题,国家又放宽了信贷政策,因此应发挥我国金融机构在出口信贷方面的作用,弥补国外贸易融资功能削弱的遗留空间。

另一种融资服务方向是,为加工贸易企业的产品内销提供融资,这样还可以降低融资风险。为了促进这种产品内销,应对内销产品采取税收优惠政策。当企业补交较低税率的税收后,允许产品进入中国境内市场,以培育这种产品的市场规模使其达到规模效益,通过产量的规模效益培育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因此,在加强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中国国内市场的作用,通过内外需相结合、内外贸相沟通来达到加强中国出口商品竞争力的目的。

国际贸易融资概览 篇4

(一) 进口押汇 (Import Bill Advance)

进口押汇是国际贸易短期融资的主要方式, 分为信用证项下进口押汇和托收项下进口押汇。

1. 进口信用证押汇

进口信用证押汇是指开证行收到议付行或交单行寄送的单据后, 为开证申请人垫付货款的一种贸易融资, 流程如图1所示。

进口押汇可以使进口商在不支付货款的条件下, 完全利用银行信用取得物权单据, 提货后在国内先行销售赚取利润。与普通贷款相比, 进口押汇以销售货款为还款来源, 具有手续简便、融资成本低的特点。押汇期限一般不超过90天, 押汇融资比例可达国外来单金额的100%。

2. 进口托收押汇

进口托收押汇是代收行凭包括物权单据在内的进口代收单据为抵押向进口商提供的一项融资性垫款。代收行在收到出口商通过托收行寄来的全套托收单据后, 根据进口商提交的押汇申请、信托收据以及代收行与进口商签订的《进口托收押汇协议》, 先行对外支付货款并向进口商放单, 进口商凭单提货, 用销售后的货款归还代收行押汇本息。

进口托收押汇的优点和为客户提供的方便与进口信用证押汇大体一致, 但对于银行而言, 进口托收押汇业务的风险相对较大。由于托收属于商业信用, 在代收行为进口商提供进口托收押汇后, 实际上将进口商对出口商的商业信用转给了代收行, 使代收行风险加大。相比而言, 信用证押汇虽然也是建立在开证行负有第一性付款责任的基础上, 开证行可以有效控制进口项下的单据和货物。

(二) 信托收据 (Trust Receipt, T/R)

1. 跟单托收项下信托收据业务 (业务程序如图2所示)

(1) 委托人与付款人签订买卖合同, 付款方式为见票后若干天付款交单 (D/P) , 并将货物装船;

(2) 委托人将托收申请书及跟单汇票寄往托收行;

(3) 托收行将跟单汇票与托收指示寄往代收行;

(4) 代收行向付款人提示单据及汇票, 并要求承兑;

(5) 付款人开出信托收据交与代收行;

(6) 代收行交单, 进口商在借出物权单据后, 即可凭单据向承运人提货并实现销售;

(7) 代收行于到期日向付款人提示汇票和信托收据要求付款;

(8) 付款人向代收行付款;

(9) 代收行向托收行汇交收妥的货款;

(10) 托收行收妥金额, 贷记托收款项入委托人账户。

此方式一般适用于远期付款交单 (D/P) 业务, 不适用于承兑交单 (D/A) , 因为在承兑交单业务中, 进口商一旦承兑汇票, 就已得到凭以提货的单据。

2. 信用证项下的信托收据业务

进口商在办理进口开证后凭信托收据向银行借出单据, 可借助银行的信用进行商品进口和国内销售, 占压较少自有资金即可完成交易、赚取利润。

其基本做法为:开证行收到交来的相符单据后, 必须对交单银行或受益人履行相应的付款责任, 该付款责任不受申请人清偿能力的影响。但开证申请人往往因其资力或业务性质所限, 无法按时付款赎单, 不能赎单就不能提货进行加工、销售或转卖, 也不能尽快收回货款。因此, 开证申请人向银行申请开证额度的同时, 通常也向银行申请相应的信托收据额度。开证行对议付行交来的相符单据付款赎单前, 以信用托管方式将信用证项下的单据转交给开证申请人。开证申请人收到单据后, 按贸易要求加工、转售, 于约定的时间用收回的货款归还银行的贷款。

(三) 提货担保 (Shipping Guarantee)

提货担保是指银行应开证申请人的要求, 为其开立信用证后, 在货物先于物权凭证到达目的地时, 其向承运人 (或承运人的代理人) 出具承担先行放货责任的保证性文件的行为。

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在货物先于单据到达港口的情况下, 开证申请人向开证行提出办理提货担保的申请, 开证行根据具体情况有条件地办理提货担保, 开证申请人收到运输单据后立即向船公司换回提货担保。

(四) 授信开证 (Credit Line for Letter of Credit)

授信开证是开证行向进口商提供的, 在开立信用证时进口商可以少交或免交开证保证金的一种融资方式。进出口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以信用证方式进行资金结算时, 通常会由进口商向其所在地的一家银行提出开证申请。银行根据客户的资信状况决定开证额度、担保要求及交纳保证金的比例。

在授信开证业务中, 开证行在信用证项下承担第一性的付款责任, 只要受益人提交了单证相符的单据, 不管进口商是否付款赎单, 开证行都要履行付款责任。银行并没有真正向进口商提供资金, 但承担了进口商不能履行信用证项下如期付款的风险。因此, 它是一种融资便利。

(五) 进口代付 (Import Bill Advance By Overseas Institution)

进口代付指即期信用证项下到单后或远期信用证付款日前、跟单代收、T/T汇款项下, 申请人如有融资需求, 在申请人承担贴现利息的前提下, 银行指定或授权其代付行 (偿付行) 向受益人 (或议付行) 代为偿付。待融资到期日, 再由申请人向代付行偿付以上融资款项、利息及相关银行费用。

对进口商而言, 进口代付的意义和进口押汇是一样的, 运作程序也相似, 不同的是资金来源和利率不同。在进口商支付货款前, 国外出口商就可以提前得到银行的偿付, 从而加快了国外出口商的资金周转速度, 对国外出口商而言, 本质就是一笔即期信用证。进口商借助银行的信用和资金进行商品进口和国内销售, 占用较少资金即可完成贸易、赚取利润, 从而解决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与信托收据贷款相比, 进口商使用进口代付业务融资成本更低。

(六) 买方远期信用证 (Buyer's Usance Credit)

买方远期信用证也称假远期信用证, 是指进口方银行应进口商的要求而向出口商开出, 允许出口商发运货物后提交远期汇票及单据, 并由开证行或其指定银行进行即期支付的一种信用证。假远期信用证融资是进口商通过兑现它所持有的银行远期承兑汇票而实现的融资。这种信用证上一般加列有“买方远期条款” (buyer’s usance clause) , 通常规定由卖方出具以开证行为付款人的远期汇票, 汇票的贴现费用及利息均由开证申请人负担。

进口商即时取得开证行承兑过的汇票, 才能立即在当地融资贴现, 以便即时向出口商付款。由于银行承兑汇票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均很好, 开证行向进口商提供此项融资较为容易。利用该方式融资的风险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可能面临被正当持票人追索的风险。根据各国票据法的一般规定, 在票面记载的付款人承兑后, 远期汇票可进入票据贴现市场流通。汇票到期之前, 一旦承兑人发生破产等支付困难, 出票人可能会面临被正当持票人追索的风险。二是“以真乱假”的风险。在实务中, 由于假远期信用证与真远期信用证有许多相似之处, 各方当事人受模糊概念的影响, 导致纠纷时有发生, 不能达到预期的融资目的。

二、出口贸易融资

(一) 出口押汇 (Export Bill Purchase)

1. 信用证出口押汇

信用证出口押汇是指在出口信用证项下, 卖方 (受益人) 以出口单据作抵押, 要求出口地银行在收到国外支付的货款之前, 向其融通资金的业务。其融资比例通常为100%, 但由于银行使用了与其他贷款不同的“预收利息法”, 即银行将全额的本金内扣除预计利息及各种手续费后的余额贷给受益人, 因此, 受益人实际所得仍然不足100%。还款的来源在正常情况下为信用证项下的收汇款, 在企业不能正常从国外收回货款的情况下, 企业应偿还押汇本金及利息, 或允许银行主动从其账户扣划押汇的金额及补收有关的费用。

2. 托收出口押汇

托收出口押汇是银行收到出口商交来的出口单据后以代其托收为条件, 向出口商提供的短期资金融通。它与出口信用证押汇的不同之处在于, 托收出口押汇没有来自开证行的保证, 出口货款的收回与否完全基于进口商信誉和付款能力, 所以, 进口商是否是出口商的经常性客户, 进出口商之间往来时间的长短, 出口商过去收汇的记录成为银行决定融资与否的重要依据。若没有出口商与该进口商之间的往来记录, 或记录不好, 银行进行托收出口押汇将面临很大的风险。一般银行做出口押汇时只限于D/P交单条件, 并且多采取“部分押汇”。

(二) 打包放款 (Packing Loan)

打包放款是指出口商在收到开证行开来的信用证以后, 在装船发货以前, 将正本信用证抵押给银行而取得的短期资金融通, 主要用于组织货源或生产货物。出口商根据信用证的要求按期发货, 按时向银行交单, 并以出口收汇来偿还贷款。这种短期贷款习惯上称之为“打包放款”。

由于打包贷款的抵押物是信用证, 而信用证对于开证行是一种“或有负债”, 对受益人是一种“或有资产”, 信用证本身仅仅是一个有条件的银行信用保证, 如果条件得到满足, 这种信用保证才能起作用, 即信用证项下的打包贷款才有可靠的还款来源;若由于种种原因, 出口商作为受益人没有满足信用证的全部条件和要求, 或未能履约, 那么就无法使开证行付款承诺得以实现, 因此, 单纯依靠信用证作为抵押而做的打包贷款, 实质上是一种无抵押的信用贷款, 银行在办理此项业务时十分谨慎, 做打包放款的银行一般为该信用证的通知银行。银行经仔细审查凭以放款的信用证, 确定该放款银行可以议付、付款或承兑, 且信用证中没有出口商无法履行的“陷阱”条款存在后, 银行才会批准融资。

(三) 国际保理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国际保理主要解决非信用证项下的国际结算问题。通过进出口国双方保理商 (金融企业) 的合作, 承担进口商完全的信用风险, 同时向出口商预付货款和代替出口商进行账务管理及风险控制。

国际保理业务适用于所有D/A及赊账的出口贸易, 保理商向出口商提供对进口商的资信调查、100%的收汇风险担保、资金融通、催收追账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流程如图4所示。

⑴出口保理商与进口保理商之间签订保理代理合同, 也称之为保理代理合约;

⑵出口商与出口保理商之间签订国际保理合同;

⑶出口商向出口保理商提出其对进口商的信用额度申请;

⑷出口保理商将出口商对进口商的信用额度要求传递给进口商所在国的进口保理商;

⑸进口保理商对进口商的商业资信进行调查和评估;

⑹进口保理商将其对进口商核准的信用额度或拒绝核准信用额度的通知书传递给出口保理商;

⑺出口保理商将进口保理商核准的关于进口商的信用额度或拒绝核准信用额度通知书转给出口商;

⑻出口商与进口商签订货物销售合同;

⑼出口商装运货物并将装运单据直接寄送给进口商;

⑽出口商将《应收账款转移通知书》并附发票副本一起提交给出口保理商;

⑾出口保理商向出口商提供资金融通 (一般不超过发票金额的80%) ;

⑿出口保理商签署《应收账款转移通知书》并附发票寄送给进口保理商;

⒀进口保理商凭《应收账款转移通知书》受让应收账款, 向进口商催收货款;

⒁进口商到期向进口保理商付款;

⒂进口保理商通过银行将货款转付给出口保理商, 并及时向出口保理商寄送对账单或付款报告书;

⒃出口保理商扣除预付货款、佣金、银行转账及其它费用, 将余额款项付给出口商, 并及时向出口商提供对账单。

(四) 福费廷 (Forfaiting)

福费廷也称包买票据或票据买断, 指包买商以无追索权的方式买入贸易项下未到期的银行汇票、本票或信用证应收账款, 从而为出口商提供中长期贸易融资的一种方式。在这一方式下, 包买商从出口商那里以无追索权的方式购买远期票据, 使出口商立即获得款项。这些远期票据是经进口商承兑并通常由进口商所在地银行保兑的远期汇票或本票, 在票据到期日由包买商借以向进口商索偿。以信用证项下的福费廷业务操作流程为例, 业务流程如图5所示。

(1) 询价。出口商在签订合同前向包买商初步询价。一般来说, 出口商在与进口商贸易洽谈之前就应做好融资准备, 应尽早向包买商询价, 得到报价后核算福费廷成本。

(2) 报价。包买商接到出口商的询价后, 根据进口商所在国家、开证行及担保人资信情况等进行考察并据此报价。报价内容是福费廷的成本和费用, 一般包括贴现率、承担费和宽限期三个方面。

(3) 签约。出口商向银行提交福费廷申请书、协议书等文件, 银行审核同意后, 提供无追索权的票据买断。

(4) 发货交单。出口商收到进口方开立的远期信用证后, 发运货物后立即将全套单据交议付行。

(5) 议付行将远期票据寄至开证行或担保行承兑后退给出口商。

(6) 出口商在银行承兑的远期汇票或本票上背书并注明“无追索权”字样后, 交包买商审核贴现。

(7) 福费廷付款。包买商收到出口商提交的单据后审核, 审核无误后向出口商支付贴现后净额。

(8) 到期索偿和付款。包买商对出口商付款后, 应在到期日之前将票据寄付款行索偿。付款银行将款项付至包买商指定账户。

(五) 出口订单融资 (Outward Remittance Advance)

出口订单融资是指银行在企业出运货物前对企业以汇入汇款或出口托收作为结算方式的出口业务进行融资, 支持企业生产或采购出口货物, 借款人以同一贸易链上的后续汇入汇款、出口托收项下收汇款项或以自有资金偿还贷款的一种融资形式。

出口订单融资期限根据订单项下正常收汇期合理确定, 一般情况下以180天为限。国内办理出口订单融资业务的币种通常为人民币。若企业有外币融资需求, 则发放的订单融资款项不得办理结汇, 且出口商需要提供该笔融资款用于对外支付的证明。

出口订单融资解决了企业自身资金紧缺没有把握接下订单的困境, 使出口商能有较充裕的资金进行出口货物的生产和出运, 降低了其自有资金占用率, 使出口商尽快组织货物的生产、出运, 从而达到抢占市场先机的目的。

(六) 出口商业发票融资 (Export Invoice Discounting)

出口商业发票融资, 是指出口商在T/T或D/A结算方式下, 采用赊销 (O/A) 方式向进口商销售货物, 并向银行转让出口应收账款债权的条件下, 由银行按照出口商业发票金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出口商有追索权的短期资金融通。

出口商业发票融资是银行在未获得货权凭证时, 凭出口商出具的列明货物让渡条款的商业发票, 以货物的应收账款为第一还款来源, 向出口商提供的贸易融资业务。此项业务是银行在货物出运后向出口商提供的融资, 融资金额一般不超过发票金额的80%。融资的期限为出口应收账款的实际放款期限, 一般不超过90天, 特殊情况下不超过180天。出口商业发票上应注明该发票项下货款已让渡给银行。出口商业发票融资业务的利率比照同档次流动资金贷款利率执行。

补偿贸易融资的一般程序 篇5

时间:2009-12-22 17:26 作者: 来源:百度百科 【找法网 补偿贸易融资】补偿贸易是一种重要的筹资方式,对中小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是解决中小企业设备、技术落后,资金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该融资方式属于由外商先垫付企业设备、技术进口,再以由此而获取的收入或生产的产品分期偿付进口价款。补偿贸易一般程序有:

1.主要包括考察项目在国内和本企业的配套建设环境及条件,如配套资金、技术、人才、土地、原材料、基础设施及国家相关政策等;认证项目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等;由于产品面对国际市场,还需认证该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和海外市场前景。

2.确定、报批项目。

在通过项目可行性认证之后,将有关材料报规定主管部门审批。

3.与外商谈判。

谈判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或技术性能、价格、数量、安装、维修、人员培训;转移技术产权归属的界定;偿付产品的数量、规格、质量标准;偿付期限。

4.签订合同。

双方达成协议后,将有关谈判结果写入合同书。

5.履行合同。

贸易融资离企业有多远? 篇6

而与此同时,在记者对银行的采访中,无一例外,受访银行都表示贸易融资正在成为目前的业务重点。在过去两年中,包括中国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渣打银行在内的各家银行纷纷推出多种产品,从应收账款票据、物流中的货物,甚至只是订单合同都已经成为可以作为融资的凭据。

一方面是银行积极开发产品的热情,另一方面却是企业的懵懂态度。贸易融资离企业究竟有多远?

`

提升物权意识

“企业应当革新自己对于物权的认识。”渣打银行中国区现金管理贸易结算和证券交易部总经理沈汉良表示,“与抵押贷款不同,贸易融资中企业很多时候是掌握了一些可在未来变现的物权。对出口企业而言,可能是应收账款;对进口企业而言,可能是应收货物。这些通常处于‘交易中’状态的物权,现在已经可以成为银行认可的抵押品。”

不过他同时也承认,企业真正要实现贸易融资,也就意味着要向银行开放整个贸易过程。不少业务的办理涉及贸易流程中很多票据、交易文本的提交,而这些,对于不少尚未建立完善财务制度的中小企业而言,并不容易。

在中国银行高级研究员谭雅玲看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小企业只是致力于扩大产品生产规模,以图产生利润来维持企业的现金流运作,而对于企业的理财不太看重。现在有的企业被外商拖欠货款,自然出现现金流吃紧。这也是在提醒企业,对于企业的资金管理不一定要等钱到手了才开始。

寻找风险杠杆

2009年末,我国小企业不良贷款率是10.6%,高于整个银行业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资源占有量少,平均成活期短,使得银行的贷款风险居高不下。成本和风险,是银行向企业发放融资时的主要考量,这点对于贸易融资也不例外。只是相对于常规抵押贷款“一刀切”的标准,各家银行在2010年集中推出的贸易融资产品都带有显著的“供应链特色”。

无论是深发展,还是招商银行,这种供应链式的贸易融资方式,都将企业的上游或下游企业纳入了风险控制的范畴。尤其是供应链中资信较好的核心企业的存在,对于与之发生直接交易关系的企业而言,增加了融资的机会。

这种融资的机会一方面体现在核心企业能够保证支付货款或供货,使得银行有可能在企业取得订单的阶段就提供给一定的资金支持,有实际订单的保证,企业实现单笔贸易融资的几率加大。另一方面,核心企业往往在银行有较大的授信额度,银行从其中分配出额度提供给企业,也保证了融资资金的来源。

和企业直接向银行融资从供应链上寻求突破不同,一些外贸服务机构也参与其中。凭借服务大量外贸企业的贸易数据积累,以规模优势换取银行的综合授信,再将这些资金转移给需要的企业。

这两种方式的本质,至少给广大进出口企业提了个醒:如果自己不具备融资的条件,就应该寻找适合的风险杠杆。

贸易融资 篇7

贸易融资模式相对于普通的流动资金贷款而言, 无论从风险度、银行准入门槛还是审批流程速度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在贸易融资业务中, 发展迅速的结构性贸易融资融合了多种信贷方式及金融衍生工具, 其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都很好, 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剂良方。

一、结构性贸易融资介绍

目前比较认可的定义是:结构贸易融资是创造性的运用传统的融资方式与非传统的融资方式, 根据国际贸易项目的具体情况以及项目社会环境的具体情况要求, 将多种融资方式进行最佳组合, 使得项目的融资得以实现, 并使企业获得全程的信息和全程信用管理。

结构性贸易融资并不是一种具体确定的融资方式, 而是一种综合性的、运用风险分散和资本市场的技术, 根据国际贸易的特殊要求, 创造性的设计、组合国际贸易融资的方法和条件的统称。融资者采用任何融资方式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即在保证融资风险 (包括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收汇风险等) 的最小化前提下, 尽可能降低进出口商的融资成本。因此, 结构性贸易融资包含两个结构:资金结构和风险缓释结构。资金结构包含了融资方式、利率、还款方式等条件, 可以通过融资工具的选择来实现;风险缓释结构包括担保、抵押、保险、风险分摊等, 通过风险缓释工具的选择来实现。用以下公式来表示结构性贸易融资本模型:

结构性贸易融资组合=融资工具+风险缓释工具

常用的融资工具包括出口买 (卖) 方信贷、福费廷、银团贷款、假远期信用证、国际保理、打包放款、抵押贷款、进 (出) 口押汇、承付融资、贴现等;风险缓释工具包括担保、保险、风险分摊等。使用这些工具, 根据交易的复杂程度和借款人的目的按不同的方式组合。

二、中小企业使用结构性贸易融资的意义

1. 量身定做, 打造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产品。

结构性贸易融资精髓在于利用证券化、风险管理、出口促进中的最新方法, 结合传统的贸易信贷及结算手段, 并集合了各方面力量, 对现有贸易融资、结算工具重新结构和组合, 根据具体项目和社会环境专门定制、设计最适合项目需要并被买卖双方接受的最佳融资方案。中小企业显著的特点就是规模较小、较灵活, 业务非常规、非标准, 传统的融资方式往往由于银行“从大从强”的定位, 主要针对大企业设计, 对中小企业的适用性不强。所以这种专门针对企业具体情况量身定做的融资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能够使用于非常规、非标准、复杂、高风险的刚起步的中小企业。比如:仓单融资适合中小企业进行短期融资。

2. 以企业未来现金流为标的, 盘活中小企业存货。

结构性贸易融资的特点就是改变了单个企业为主体对象的融资思路和传统的担保方式, 以企业未来现金流作为特定标的进行融资。融资的安全性, 不是靠债务人的信誉, 而是靠项目本身的还款来源、未来的现金流量、未来的交易状况来保障。在结构性贸易融资过程中, 银行重点考察申贷企业单笔贸易的真实背景及进出口企业的历史信誉状况, 使融资额度严格按照贸易循环的资金需求与企业自有资金相匹配, 贷款期限严格与贸易周期相匹配, 确保每笔真实业务发生后的资金回笼。

固定资产少, 缺少抵押物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原因, 通过结构性贸易融资企业可以用未来的现金流向银行进行抵押融资, 盘活了企业存货, 丰富了企业的抵押物。对于一些因财务指标达不到银行标准而难以获得融资贷款的中小企业来说, 结构性贸易融资意味着他们可以通过真实交易的单笔业务来获得贷款, 通过不断的滚动循环来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融资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3. 提高中小企业风险承受能力, 有利于开发新市场。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原因就是企业规模比较小, 在经营过程中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 结构性贸易融资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转嫁风险, 开发新市场。结构性贸易融资项下, 银行将参与采购、运输、仓储、出售、保险等贸易过程中所有的环节和涉及的活动, 再按照交易本身的复杂程度和借款人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整合。除了能提供贸易融资外, 还对贸易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提供风险控制服务, 在控制融资成本的同时, 实现风险共担。例如可以用出口卖方信贷解决出口企业前期生产资金, 用出口买方信贷支持出口项目的延期付款需求。二者结合起来使用, 出口商通过将出口银行要求的借款担保转变为履约担保, 大大降低自身的融资成本, 进口商则得到低息、优惠的中长期贸易融资。

4. 提供全程的融资服务, 提高中小企业效率。

结构性贸易融资通过创造性地利用传统贸易融资方式与现代融资方式, 将整个国际贸易流程作为融资对象。通过融资方式的组合搭配, 使中小企业在承担适度风险的基础上获得全程的国际贸易融资服务, 节约资源, 提高效率。全程的融资服务:使中小企业现有的员工能集中到实现关键的战略目标上, 降低和稳定总成本, 在竞争中取得成本优势;将中小企业从其不擅长的融资领域解放出来, 更注重于其核心业务, 集中资源来努力达到客户的要求, 提高市场占有率;可以减少中小企业对这方面资源的需求, 弥补中小企业内部资源不足, 从而减少企业相关资源的投入, 获得分担风险, 共享成果的好处。

2009年金融危机背景下, 民生银行提出了两个转变:从单一的产品销售向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贸易金融综合解决方案转变;从单一环节的贸易融资向内外贸一体化的多环节、全过程的贸易链融资模式转变。此举表明, 结构性贸易融资不是一站式融资方式, 而是全程式融资方式。

5. 增强中小企业贸易竞争力。

结构性贸易融资有利于增强我国中小企业的贸易竞争力。在当前买方市场状态下, 贸易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价格、质量的竞争, 而能够为进口商提供更优惠的资金支付方式成为决定出口商争取更多订单的重要条件。特别是, 今后我国产品出口的主要增长将来自于拉美、东欧等新兴市场国家及非洲等不发达国家, 这些国家的进口方常常无法提供预付款或即期付款。尽管我国企业能够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 但如果在付款条件上苛刻也无法达成交易。由于结构性贸易融资常常能为企业提供更市场化的优惠和更综合性的售后服务, 从而使出口企业消化不利的付款条件, 从而达成贸易, 有效增强其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三、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开展结构性贸易融资的可行性

1. 顺应商业银行发展趋势, 提高银行竞争力。

2008年世界货物和商品服务出口总额达到近20万亿美元, 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学家2010年9月份公布预测, 认为2010年世界贸易额增幅将达13.5%。这其中是有一半需要贸易融资, 结构性贸易融资是所有的贸易融资方式中正在兴起、最具有发展潜力, 又尚未完全开发的新市场。从金融业的发展历程看, 混业经营是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趋势, 结构性贸易融资正是多种信贷方式及金融衍生工具, 按照交易本身的复杂程度和借款人要达到的目的, 将若干融资工具按不同方式的融合, 顺应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未来发展趋势。发展结构性贸易融资有利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众多的国内商业银行业务模式趋同, 传统贸易融资业务进入更加自动化、商品化阶段, 盈利空间越来越小, 银行若要继续从贸易融资业务中获利, 必须转向更有结构、更有创造性、附加值更高的结构性贸易融资项目。

2. 发展中间业务, 优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

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可以优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 增加利润。据资料显示, 德国商业银行60%的收入来自中间业务, 美国花旗银行等20家大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在70%以上, 英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巴莱克银行的中间业务利润弥补了全部支出的73%, 香港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为22%, 而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平均收益比重不超过10%。可见, 我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发展不足, 市场潜力很大。开展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后,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开立信用证、进口押汇、出口押汇、出口贴现、保理业务、福费廷业务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等业务收取手续费, 获得中间业务收入。

3. 中小企业应该是未来银行发展的战略目标。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倾向于向大企业、垄断性企业提供融资, 对更需要银行融资支持的中小型企业则往往存在惜贷情况, 整个融资市场都面临着融资对象过于集中的问题。在全部信贷资产中, 中小企业的比率尚不到30%,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总量的80%都流向了国有大中型企业。而随着大客户对银行的利润贡献空间逐步缩小, 未来中小企业应该是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总之, 由于结构性贸易融资注重企业未来的现金流,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会得到一定缓解, 使用结构型贸易融资可以提高中小企业风险承受能力, 节约企业资源, 开发新市场, 提高竞争力, 又顺应商业银行发展的趋势, 优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随着大企业资金管理水平和融资能力普遍提高, 中小企业才应该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所以, 对于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而言, 结构性贸易融资是双赢、互惠、有发展潜力的融资方式。

参考文献

[1].何宪民.中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的融资创新.求索, 2010;1

[2].姜学军.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趋势及启示.国际金融研究, 2009;11

[3].刘宁.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贸易融资发展研究.求索, 2010;7

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研究 篇8

一、国际贸易融资概述

国际贸易融资是指企业在贸易过程中, 运用各种贸易手段和金融工具增加现金流量的融资方式, 是银行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进行的融资。在国际贸易中, 规范的金融工具为企业融资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际贸易融资的主要方式有保理、信用证、福费廷、打包放款、出口押汇、进口押汇等6种。

(一) 国际保理融资。国际保理融资是指在国际贸

易承兑交单、赊销方式下, 银行或出口保理商通过代理行或进口保理商以有条件放弃追索权的方式对出口商的应收账款进行核准和购买, 从而使出口商获得出口后收回货款的保证。

(二) 福费廷。

福费廷也称票据包买或票据买断, 是指银行或包买人对国际贸易延期付款方式中出口商持有的远期承兑汇票或本票进行无追索权的贴现 (即买断) 。

(三) 打包放款。

打包放款是指出口商收到进口商所在地银行开立的未议付的有效信用证后, 以信用证正本向银行申请, 从而取得信用证项下出口商品生产、采购、装运所需的短期人民币周转资金。

(四) 出口押汇。

出口押汇是指信用证的受益人在货物装运后, 将全套货运单据质押给所在地银行, 该行扣除利息及有关费用后, 将货款预先支付给受益人, 而后向开证行索偿以收回货款的一种贸易融资业务。

(五) 进口押汇。

进口押汇是指开证行在收到信用证项下全套相符单据时, 向开证申请人提供的, 用以支付该信用证款项的短期资金融通。进口押汇通常与信托收据配套使用法。开证行凭开证申请人签发给银行的信托收据释放信用证项下单据给申请人, 申请人在未付款的情况下先行办理提货、报关、存仓、保险和销售, 并以货物销售后回笼的资金支付银行为其垫付的信用证金额和相关利息。

(六) 提货担保。

提货担保信用证项下进口货物先于单据到达目的地, 银行应进口商申请, 为其向船运公司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出具的提货担保书以提取货物的一种授信业务。

(七) 出口商业发票贴现。

出口商发货后, 采用商业承兑交单 (D/A) 或赊销 (O/A) 方式收取货款的情况下, 将应收账款转让银行, 银行保留追索权以贴现的方式买入出口商业发票项下应收款项, 为客户提供短期资金融通的一种授信业务。

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的重要性

作为银行现代化、国际化重要标志之一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近年来已为越来越多的银行所重视, 随各银行新融资产品的不断开发和工作力度的加大, 贸易融资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占比逐步提高。

贸易融资的作用从改变企业的资金流到影响企业整个财务管理。国际贸易融资是以国际结算为依托、在国际结算的相关环节上提供的资金融通, 进出口商选择的结算方式直接决定了贸易融资的种类和操作流程, 通过结算环节的融资, 加速了企业的资金周转, 解决了企业应收账款或对外付款所面临的资金困境。但是随着贸易融资业务的不断发展, 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已不仅仅停留于资金层面, 由融资带动的服务逐渐扩大到资信调查、催收账款、信用担保等企业的财务管理。如保理业务即是对企业采取赊销时提供的集融资、担保、咨询、收款、管账等为一体的一揽子服务, 涉及企业的大部分财务管理。如今的贸易融资已远远超出“融资”本身, 其所能发挥的效力涵盖企业的整个财务管理。

从国际上看, 近几年,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在融资方式、市场组织形式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创新的步伐远在中国银行业之前。从总体上看, 不仅强调和重视流动性、风险性及对国际贸易发展的适应性, 而且积极借鉴其他市场的做法, 使国际贸易融资更为灵活和方便, 如移植了辛迪加这种组织形式, 由多家银行或机构联合对大额交易共同提供融资;采纳了证券市场的管理经验, 运用诸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评估融资风险;通过地域分散化来降低整体风险;采用出售、贷款证券化等方式优化融资组合;甚至出现了二级市场, 一改贸易融资缺乏流动性和透明的弊端。可见, 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还是刚刚起步, 任重道远, 必须不失时机地创新, 方能融入世界潮流。

三、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 国际贸易融资的资金在不同性质的银行中分配不平衡。

为国际贸易提供资金融通的银行其一为各商业银行, 其二为政策性银行。相比而言, 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雄厚, 但他们做的多为期限短、流动性强、金额小的贸易融资;而对于政策性银行, 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 风险由国家来承担, 就可以做那些中长期的贸易融资。因此, 国际贸易融资的资金来源出现了结构性不平衡。

(二) 担保难问题仍是制约国际贸易融资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据了解, 由于外贸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 大多数外贸企业在办理贸易融资时, 即使在授信额度范围之内, 也被要求提供相应的担保。因外贸企业普遍存在可供抵押的资产不多、能提供保证的单位难找的问题, 担保条件难以达到银行要求, 所以, 担保难是外贸企业在办理国际贸易融资时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 融资方式简单, 融资对象集中。

目前, 国内各银行办理的业务主要以传统的贸易融资方式为主, 如出口打包贷款、进出口押汇等, 约占贸易融资总量的70%, 而相对较为复杂的保理、福费廷等业务则开展有限。如福费廷是一项无追偿权的贸易融资方式, 对外贸企业而言, 可确保应收账款的安全性, 加速资金周转, 有效防范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 且不占用企业授信额度, 但目前各银行对这项业务开发不够, 业务额极其有限, 很难满足企业需要。

从融资对象来看, 主要集中于大型外贸企业。这些企业国际竞争力强, 业务发展稳定, 资产质量优良, 是各家银行主要融资对象。而对广大中小企业, 则往往设定额外条件, 不利于中小企业申请国际贸易融资贷款。

(四) 审批程序繁多, 操作流程不畅。

不少企业反映, 申请国际贸易融资所需程序复杂、手续繁杂, 办理期限较长, 效率较低, 这些都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给办理业务带来很大的不便。如有的银行将国际贸易融资的业务审批等同于一般流动资金贷款, 忽略了贸易融资的业务特点, 缺乏一套符合其特点的快速、高效的审批方法, 有时甚至出现货款已经收回, 融资申请还未批复的尴尬局面。

(五) 缺少有效的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措施。

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其涉及的风险较为复杂, 但它们是可以预测和防范的, 然而科学有效的预测方法和防范措施, 并没有在企业中得到具体的应用。如对于信用风险, 仍使用传统的、无针对性的5C法, 没有考虑到国际贸易融资的新特点和有别于一般贷款的形势;就国家风险来讲, 其评估和预测的方法也不是十分的科学。

(六) 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易与国际上其他国家发生法律纠纷。

国际贸易融资由一种传统的融资方式, 逐渐形成了一套规范的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然而在我国, 却存在着与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不相协调甚至是相冲突的情况, 违规操作的事件时有发生, 法律纠纷不断。

四、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在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 进一步加大国际贸易融资信贷力度。

在银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继续做好传统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同时, 进一步推广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出口保理、福费廷等新兴产品及目前使用不多但前景广阔的产品, 同时降低贷款利率, 减轻企业成本压力。另外, 银行还应利用国际业务方面的人才和资源优势, 加强对外贸企业的业务培训和风险提示, 充分发挥好理财顾问的作用。

(二) 探索建立适应外贸企业经营特点的信用评级与国际贸易融资贷款审批制度。

建立外贸企业信用等级制度, 科学合理地反映外贸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 创建有别于其他企业的授信管理新模式。在进行传统财务报表分析的同时, 重点加强对外销渠道、经营者素质、结算方式、产品科技含量、市场潜力等方面的审查, 对基本面好、有订单、有市场但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国际贸易融资支持。

(三) 政企银通力合作促进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多样化。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进出口企业的融资渠道逐渐由单一的银行贷款方式转变到更多地利用贸易融资来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 贸易融资业务以其风险小、收益高、手续简便、融资的时效性强等优势越来越受到银行和企业的重视。除了银行和企业之间要很好的合作之外, 政府也在融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并且时时关注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做到时时更新, 也不使银行和企业在做融资时不会太被动, 使他们的融资更加高效和成本最低。贸易融资的其他形式如押汇、打包放款、国际保理业务、福费廷、银行保函及备用信用证等可以在三方通力合作的背景下顺利展开, 先通过信贷部门对客户进行全面考察, 总体上把握经济实力和短期偿债能力, 确定其可以承受的授信总额;再通过国际结算人员对该客户的业务跟踪, 把握客户的业务能力和业务特点, 制定适用的融资方式及配套额度, 在总额内充分开展相关业务。这样, 就可以借助三方的力量促进贸易融资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四) 提高金融机构贸易融资能力。

国家直接向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 或利用国际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内出口信贷机构的主权信用和资金, 支持金融机构扩大贸易融资。我国外汇储备充足, 也可以通过回购协议向我国银行或进口商提供外汇资金。

(五) 增加对贸易相关信用保险和担保的支持。

增加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资本金, 提高信保机构承保责任法定上限,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范围, 进一步便利中小企业投保, 对部分较大的经济体承保不受总额限制等。

(六) 帮助企业解决国际贸易融资担保问题。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由于存在贸易背景, 又有物流保障, 信贷风险总体上低于普遍融资。因此, 在国际贸易融资过程中, 建议银行适当降低国际贸易融资的担保要求, 重点考察贷款企业单笔贸易的真实背景及企业的历史信誉状况, 保证外贸业务发生后的资金回笼, 以控制风险。同时, 建议省里设立国际贸易融资风险资金, 专项用于外贸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担保, 帮助企业解决担保问题。

(七) 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 规范国际贸易融资市场的秩序。

一方面立法部门必须加强对国际贸易融资政策法律的研究, 另一方面必须从现有法律法规存在的漏洞出发, 分析国际惯例与中国现行法律之间存在的问题, 为科学立法提供依据, 制订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 并与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接轨, 进一步促进我国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 我国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在现有的法律环境上, 如何与国际惯例接轨, 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业务操作方案, 依靠法律来为我国企业融资业务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岩.贸易融资的快速通道[J].出口经理人, 2008 (2) .

[2]陈跃雪.发展国际贸易融资的问题和对策[J].经济经纬, 2003 (4) .

[3]赛学军.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金融, 2007 (5) .

[4]赵瑾璐, 杨熹薇.企业国际化发展中的政府职能探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8 (1) .

[5]陈丽芳.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及防范措施[J].中国市场, 2007 (12) .

贸易融资 篇9

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 不同企业所处的地位并不相同, 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为产业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处在核心企业上下游为其提供配套服务的供应商和分销商, 往往是一些依赖其生存的中小企业。

首先, 对于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来讲, 一方面希望从供应链企业中得到更多资源和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也希望保持供应链企业的稳定性, 不希望供应链企业因为资金链条断裂而终止合作;其次, 在国际贸易领域, 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发展及买卖双方合作关系的变化, 无纸化交易越来越多, 赊销已经代替信用证成为主流, 处于弱势地位供应商在交易中要承担更大风险, 加剧了对营运资本的需求, 也影响了供应链的竞争力;再次, 次贷危机以及其他业务领域贷款所造成的损失和核销, 使一批国际性银行大伤元气;最后, 供应链金融作为融资的新渠道及新型融资方式, 可以实现弥补被银行压缩的传统流动资金贷款额度, 加速资金流动, 增加银行收入, 降低了融资风险, 而且通过上下游企业引入融资便利, 自已的流动资金需求水平持续下降。供应链贸易融资促进了企业间战略协同关系的建立, 提升了整个供应链竞争能力, 实现银企的战略双赢。

二、供应链贸易融资与国际贸易融资

(一) 传统的贸易融资

根据《巴塞尔协议》 (2004年6月版) 第244条, 国内贸易融资也可以定义为:在商品交易中银行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 基于商品交易 (如原油、金属、谷物等) 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融资。贸易融资经历了由国内国际贸易融资到国际性的国际贸易融资的过程。

国内商业银行现在开展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就是以传统的贸易融资业务为主打产品, 即企业通常通过提供抵押品取得银行的贷款, 或者通过取得应收账款的债权后, 通过债权转移来取得融资。主要业务包括进口开证、进出口信用证押汇、打包贷款、提货担保、保函、备用信用证等。近年来, 一些在国际市场上比较成熟的产品如福费廷、应收账款融资、进出口保理等开始出现在国内商业银行的产品目录上。相对一般流动资金贷款而言, 国际贸易融资在风险区间、还款来源、有效监督和保证方式等方面优于一般流动资金贷款, 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贷款方式。但是, 国际贸易融资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业务仍然采用传统的授信方法, 外汇银行围绕着国际结算的各个环节为进出口商提供的资金便利, 使贸易融资是作为国际结算的附属性资产产品存在, 以国际结算业务带动贸易融资是主要的运作方式;业务创新速度较慢, 未能顺应国际结算方式转变产生的新的融资需求;技术还不能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进行有效的支撑等。

(二) 供应链贸易融资

随着产业供应链的形成及供应链之间竞争的需求, 受《巴塞尔协议》中贸易融资的启发, 银行以供应链融资业务找到了进入供应链的突破口。供应链贸易融资就是指银行关注整个国际贸易供应链的整合和价值链的管理, 通过管理和控制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 在对供应链核心企业实力及其对供应链管理程度掌握的基础上, 结合贸易结算方式, 对处于一个贸易供应链的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供应链融资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大的核心企业, 以核心企业为切入点, 以上下游配套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 它不再局限于对存货等实体物质进行融资, 而是在分析整个贸易周期中客户需求的基础上, 实时追踪供应链中货物及资金的走向, 通过灵活的贸易融资解决方案, 为客户降低交易风险, 协助客户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 帮助各成员实现价值最大化。

在国内, 深发展银行于2007年首先提出了“1+N”贸易融资的概念。所谓“1”是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 “N”则是链条上的中小企业。从“N”开始, 用“N”来包围“1”也就是说供应链贸易融资的对象从供应链中的大企业转到中小企业。供应链贸易融资的有效运转, 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 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 增强其商业信用, 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 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供应链融资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

三、国际贸易项下的供应链贸易融资运作方式

为确保供应链贸易融资的顺利开展, 银行首先应对价值链上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识别, 找出价值链上的核心企业, 而这个核心企业往往是银行的重点客户;其次, 运用新的信贷分析及风险控制机制对目标企业进行业务状况分析并评估;再次, 决定是否向供应链上的多个或者全部企业提供贸易融资、结算服务等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最后, 根据进出口供应链的不同特点及进出口企业在供应链不同环节的需求, 在确保对核心企业为企业分别提供进口供应链融资服务和出口供应链融资服务, 具体到解决企业在进口开证、进口付款、出口采购、账款回收等供应链环节的融资问题, 使中小企业无需再为进出口融资问题苦恼, 也保障了供应链的平衡, 实现了进一步扩展业务的多赢局面。具体运作如下图:

假设, W是采用全球战略的某著名汽车制造商, 在供应链中属于核心企业。我国的A企业通过竞标, 与其签订了长期供应高性价比配件的合同, 在供应链中属于供应商, 为了稳定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同意采用赊销的结算方式;D是W公司的经销商, 为了获得销售权, 需要以货款换取汽车销售。在实际业务中, 面对W公司日益扩大的订单, A公司因自身信用度低无法取得融资, 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同样, D公司也面临资金断缺的风险。Z是商业银行, 为A核定有较大的授信额度, 而D在银行没有授信额度或额度不足。

(1) A向Z提交融资业务申请; (2) Z向A确定授信额度; (3) A向Z开具转让债权书; (4) Z向W请求确认债权转移; (5) W向Z确认债权转移; (6) Z向A提供融资; (7) A发货后, W向Z回购债权。

以上的运作流程是基于W对A的信用等级开展的。同样, 贸易链中的经销商D也可将预购的货物作为抵押向Z银行申请资金融通。供应链贸易融资跳出了“一对一”及单个环节的融资模式, 取而代之的是“一对多”及多环节、多层次、多产品混合的融资模式, 为提高产业供应链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完善国际贸易项下的供应链贸易融资业务对策措施

(一) 建立国际贸易项下的供应链贸易融资管理系统

在国际贸易产业供应链上, 一个核心企业会拥有众多的供应商和分销商, 分支复杂, 范围广范, 供应链在国际贸易项下的延展性强, 供应链贸易融资业务也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供应链贸易融资的风险来源具有不确定性, 包括由于供应链涉及的企业数量多, 来源多样性, 除了追求供应链平衡的共同目标外, 彼此之间还存在着复杂性的竞争。同样, 供应链贸易及融资都面临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系列因素的变化, 要求银行必须对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实施科学管理, 一是不能片面强调授信主体的财务特征和行业地位, 不能简单依据对授信主体的孤立评价做出信贷决策, 而是应当注重以真实贸易背景为依据的流程设计对风险的实际控制效用;二是针对贸易融资业务面临的各类风险, 不能仅仅局限于贷前或贷时审查, 而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求控制风险的途径。如, 为了实现对供应链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银行开发或整合升级满足国际贸易融资条件的个性化、专门化信息平台与管理系统。英国的劳合银行为他们的客户提供了一个在线交易服务LOTS系统, 将信用证服务、进出口单据处理、保函等业务整合在一个平台上, 顾客可以实时跟踪贸易单据的处理状态, 掌握各项业务进展情况。荷兰银行的MaxTrad管理系统, 通过提供24小在线服务, 为买卖双方自动处理贸易交易及管理应收、应付帐款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二) 创新供应链国际贸易融资产品

供应链融资作为基于贸易供应链的全过程融资方式, 在我国的供应链融资业务又多局限在国内贸易上, 很少涉猎到国际贸易领域。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 国际贸易额连年稳步提高,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我国众多企业也成为了国际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需求来看, 传统“单一环节”的“只管一段”国际贸易融资也同样不能适应国际贸易供应链的稳定和竞争力, 我国银行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与第三方服务提供贸易融资产品创新及创新供应链融资模式, 不仅要继续注重传统的贸易结算和贸易融资产品, 更重要的是关注整个国际贸易供应链的整合和价值链的管理, 将供应链融资模式与国际贸易融资模式有效结合, 推动了供应链的 (国际) 贸易融资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三) 完善供应链贸易融资信用风险体系

由于供应链贸易融资的信用基础是基于供应链整体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的管理与信用实力, 因此, 随着融资工具向上下游延伸, 风险也会相应扩散。如果供应链上某一个成员出现了融资方面的问题, 就会迅速地蔓延到整个供应链, 这对于供应链自身的资金管理和综合管理是非常大的考验, 也是对银行信贷管理的极大挑战。因此, 应尽快建立中介信用机构及供应链金融中介信用评级机构, 建立基于供应链产业的新型的中小企业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服务机构, 完善供应链产业的社会征信业务体系, 加快供应链信用管理环节法律规章制度建设, 完善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金融风险预警和防范制度。

(四) 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

供应链贸易融资业务对银行业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银行要采取多种措施, 通过培训学习和人才引进, 不断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 改进银行内部管理方式, 为供应链贸易融资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生产分工模式逐渐改变, 形成了清晰的产业供应链,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在全球产业供应链中的地位正日益增强。由于国际贸易已呈现买方市场特征, 赊销已代替信用证成为结算主流, 对以供应商身份出现的中国企业产生了巨大的融资压力。而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 供应链贸易融资应运而生。

关键词:国际贸易,供应链贸易融资,对策措施

参考文献

[1]沈瑞年.国际结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孙建林.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3.

外汇局打击虚假贸易融资 篇10

2013年12月上旬, 国家外汇管理局再度发布《关于完善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旨在支持守法合规企业开展正常经营活动, 遏制无真实交易背景的虚假贸易融资行为, 防范异常外汇资金跨境流动。

金融人士分析指出, 外汇局此时发布《通知》, 主要是源于近期外汇占款的高速增长, 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大量的境外融资机构借“贸易形式”来中国套利, 导致大量的热钱流入。据预计, 2013年11月外汇占款仍居于高位, 可能超过前一个月的4 416亿元。

《通知》指出, 要加强对贸易融资、特别是远期贸易融资的真实性、合规性审查, 积极支持实体经济真实贸易融资需求, 防止企业套取银行融资。

贸易融资 篇11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可以说,以买方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方案在中国尤其有着重要意义。首先这类融资方案中较为常见的一类核心企业是从事零售、汽车制造、机器设备制造等行业的大型跨国采购商,中国作为一个出口主导型的大国,其市场地位在这些跨国采购商的供应链管理中愈发突显。

因此,为了进一步巩固与主要供应商的合作关系,除了传统的采购方式(直接从海外下订单)外,更多的跨国公司已经开始或积极筹备在中国建立采购平台。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除了需要了解中国市场的信息和各项监管要求外,更希望能够通过其在本国的主要合作银行在资金融通等金融服务方面帮助到其主要供应商。汇丰一方面已经是多数跨国采购商在本国的主要合作银行之一,另一方面汇丰在中国已连续经营超过140年,也是在中国内地网点最多的外资银行。利用这一优势,通过以买方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方案,既能够帮助跨国企业在开拓中国市场过程中巩固与本地供应商的合作,也能够使中国的供应商在此过程中获得国际化的金融服务,最终使买卖双方实现共同发展。

这个方案中另外一类主要的核心企业以中国本土的公司为主。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特别是2009年以来在后危机时代的快速复苏,中国本土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所涉及国家和地区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而在这一迅速扩张的过程中,这些企业一方面希望能够迅速了解当地市场的环境和监管要求,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交易对手,从而在竞争中有效防范风险并保持优势。而这些需求,需要一个国际化银行的贴身服务与支持。在这一方面,汇丰有着其强大的网络优势,汇丰在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有超过8000个的分支机构,可以做到随时随地为企业提供周到的服务,配合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帮助其快速了解当地市场及供应商的信息,并借助供应链融资方案,使企业更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其自身的供应链管理策略。

汇丰作为一个以贸易服务起家的国际性大银行,凭着自身在贸易及供应链领域140多年的丰富经验,除了能为企业提供量身定的专业化供应链融资方案外,汇丰“环球金融,地方智慧”的优势和经营理念将更好地契合供应链中各个参与方的需求,立争实现供求双方及银行的三赢。

汇丰贸易融资方案—福费廷

福费廷(forfaiting)一词源自法语“d forfait”,表示转让或放弃对某事物的权利。在企业贸易融资领域,福费廷指的是应收债权的转让交易,具体是指出口商将出口产品或提供服务于买方后所产生的收款权转交给福费廷银行,以此获得现金支付而且不保有追索权。换句话,福费廷银行以现金买下这笔交易的未来风险。

在全球化竞争的激烈商业环境下,往往需要出口商允许购买商延期付款来增加合约的成功率。但这会增加出口商的潜在风险,包括买方所在地的政治、经济、商业和金融环境所出现的变化。福费廷通过以无追索权的方式买断出口商的远期债权,使出口商获得出口融资,从而改善企业资金流。同时,这有助于出口商把商业风险及出口目的地的风险转移给银行,并减低出口商远期收汇风险以及汇率和利率等风险。

例如,某出口企业向越南出售两台成套设备,价值2000万美元。按合同规定,15%为预付款,85%为信用证结算方式,其中25%为到货后即期付款,剩余60%在设备调试安装之后付款,预计账期1年。鉴于越南的市场风险及未来美元利率、汇率波动等不确定因素,该企业在汇丰银行办理了福费廷业务,提前收回价值1200万美元的应收账款,并在财务报告期内大大改善了企业的现金流。

福费廷是汇丰银行主要的贸易融资产品之一,自1984年以来,汇丰一直致力于在亚太地区提供福费廷业务,20多年的专业团队经验结合汇丰在88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网络,汇丰银行的福费廷业务量历年保持稳定增长。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贸易增长减缓,促使企业加强风险管理,重新审视收汇风险。出口企业增强对福费廷业务的了解,充分利用福费廷业务有助于出口企业应收账款的安全性,加速资金周转,有效防范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

链接

贸易融资操作风险探析及防控 篇12

一、追根溯源,认清贸易融资基本特征

贸易融资是一系列融资融信产品的总称,是针对交易链条上某一特定贸易节点的短期融资。贸易融资服务于贸易,它一端连着贸易,一端连着金融。所以,贸易融资是“金融服务实体”最直接最重要的形式。

贸易融资不同的产品适用于不同的贸易方式、结算工具、账期,具有业务发生频繁、操作环节多、期限短、产品种类多、产品创新变化快、风险具有一定隐蔽性等特点。因此,贸易融资业务除了关注客户经营情况、资信情况和担保情况外,操作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其两个风险点:一是贸易融资要具备真实的贸易背景;二是银行要具备把控第一还款来源的有效手段,即坚守贸易融资自偿性的底线。如果没有真实的交易背景做支撑,第一还款来源失控,贸易金融业务就会发生异化,风险便会大幅上升。

二、望闻问切,找准贸易融资操作风险成因

(一)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不到位

由于虚构贸易背景导致重复融资套利、虚假融资案件频发,所谓的自偿性就会落空,一旦融资资金、收汇资金被挪用,同时企业经营状况及财务情况出现困难,资金周转失灵,则对银行融资业务构成较大的风险。近年来,国家提出了“了解客户,了解业务,尽职审查”的银行展业三原则,这也是银行防范风险的自身需求。在实际业务中,贸易背景审查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信息不对称导致贸易背景单据仅满足表面一致性,资料审查仅满足制度依据。如应收账款类融资业务通常要求企业向银行提交合同、发票、提单或者报关单等相关单据;审查发票让渡条款;办理应收账款转让或质押手续。而在实际业务中,各家银行只能调阅其自身业务数据,无法知晓企业在他行的业务情况。二是银行人员对报关政策不熟悉加大了贸易背景的审核难度。根据海关总署2015年第14号公告《关于取消打印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联(出口退税专用)的公告及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公告2013年第52号《关于深化海关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减少纸质单证流转完善贸易外汇服务和管理的通知》等规定,海关实现报关电子化,由企业自行打印报关单证明联并加盖企业公章提交至银行作为单据依据,导致对这些单据的真实性审核较难。三是贸易融资需求与实际贸易资金周转周期不相符,导致融资期限与资金回笼周期不匹配。四是企业通过专业人员变造、伪造单证,增加了银行真实性审核的难度。五是银行在企业有抵押、质押等保障的情况下,放松贸易真实性审核。

(二)贸易融资自偿性无法得到保障

自偿性即每笔贸易对应的销售货款回笼都应当做贸易融资还款来源。贸易双方正常履行“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是规避业务风险的关键,而贸易融资操作风险控制的重点是确保资金流的相对封闭运行。在实际业务中,由于业务发生频繁、期限短、贸易方式多样化等,客观上很难做到对每笔业务的跟单式管理,导致多笔销售货款混杂、资金挪作他用,整个资金链条敞开,集中偿还时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贷款。而贸易融资自偿性欠缺保障的问题,则体现在贷后管理环节。一是贸易环节未能实时跟踪,不同贸易融资产品的贷后管理要求没有落实。如打包贷款等发货前融资未对客户资金使用及发货情况有效监控;对进口押汇等进口融资的回笼资金监管不到位;对出口保理等应收账款类融资未能监控回款资金。二是当客户经营管理状况、资信状况发生异常变动时监督不力。如未充分关注企业实际控制人涉及民间借贷、企业关联方涉诉等事项。三是对风险缓释措施的管理不到位,造成担保有效性不足、抵押或质押悬空。如授信方式采用货押时未落实巡库核库制度,未落实盯市制度及质物核价制度,对异地保证人的跟踪管理不到位等。

(三)贸易融资动产质押监管不到位

在动产质押中,质押人提供的财产多为企业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是为了解决存货的流动性问题故而申请动产质押融资。企业动产未积极投入生产,多次质押给银行套取资金,一旦风险暴露发生法律纠纷,确定质押物的所有权及顺位权将变得十分复杂。动产重复质押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无法有效控制质物;二是信息不对称,如银行对货权属性、货权真实性、是否已质押等无可靠信息来源;三是监管能力不足,银行需要委托第三方仓储公司监管质物,存在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三、对症下药,做好贸易融资操作风险防控

银行在推进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应充分重视业务风险防范,多管齐下提升贸易融资风险管理水平

(一)加大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力度,防患于未然

在满足企业正常融资需求的同时,规避重复虚假融资、融资套利风险。一是要强化对物权单据及报关单的审核。目前各银行审查企业贸易背景真实性单据主要是由第三方出具的提单和报关单,提单审验可要求只接受全套正本提单等技术性要求,报关单审验一方面要求企业提交下电子口案系统打印截屏,加盖企业公章作为报关依据。另一方面,加强与外管局交流力度,通过外汇局对比进出口报关单、贸易收付汇和结售汇数据规避单据重复使用套取银行融资的风险。二是细化贸易融资业务管理。贷前调查阶段不仅要了解企业日常运营现状,同时要了解进出口双方交易历史及交易情况是否良好,进口商所在国家的政局不稳定因素是否增加,出口产品是否是其主营产品,产品价格是否偏离市场价格,资金回笼周期是否与融资期限相匹配等方面,不能以任何例外情形削弱或放弃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之义务。三是贸易融资涉及保险、仓储、物流、法律等多个领域,参与方众多,银行应相应建立并加强与保险公司、仓储公司、海关、外部律师的合作关系,借助第三方专业经验,缓释业务风险,保障银行权益。

(二)加强贸易融资差别化贷后管理,实现风险动态监控

贸易融资贷后管理过程中,应加强贸易背景真实性、合规性的审核、验证。根据不同的融资产品的风险点,准确把握贸易融资贷后管理的内容及风险分类的准确性,按风险分类的不同情况实现贸易融资差别化贷后管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一是对贸易全流程的跟踪监管。贸易融资的操作风险的控制核心是贷后的全流程跟踪监管。结构产品设计是通过对融资主体资金流、物流以及信息流的跟踪监控,实现对自偿性资产的有效控制,落实对融资资金的担保或反担保。银行应设专人专岗对每笔业务项下的物流、资金流、单据流进行全程跟踪和监控,及时发现、快速处理风险隐患。二是回款资金的控制。由于企业存在不同结算方式的需求,如延期付款、预收货款等,跨境资金流动的时点不固定,造成贸易资金流与货物流之间存在时滞,加大了银行监管难度和压力。因此,进口类融资业务应关注融资放款后,销售回笼款的有效监管。在回笼期短于融资期限的情况下,防止回笼款被挪作他用。如投向房地产、股票等资本市场。出口类融资应关注回款有无回至他行挪用的情况,客户收汇量与融资规模是否匹配。三是根据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特征,综合考虑风险和收益。根据客户风险评级、授信产品风险、债项金额大小进行多维度分类分析,采取差别化贷后管理,并根据客户风险变化,动态调整贷后管理策略。

(三)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增强风险防控有效性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权威的动产质押登记公示平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建立的应收账款登记信息系统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建立的动产抵押系统二者彼此割裂,无法满足银行查证需求。各银行应借鉴同业创新经验,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贸易融资领域,搭建有效商品交易平台。一方面借助业务平台解决监管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高发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商品交易平台对动产质押存续情况进行动态监管,实现动产质押融资风险的防控。同时监控资金,解决回款被挪用、资金流难以把控的问题,实现控信息、控货物、控资金,保证整个业务流程封闭运作,回归贸易融资本质。

综上所述,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具有一定隐蔽性,要准确识别风险隐患,必须对贸易本身有较全面的了解和系统的审查,才能客观地诊断出风险焦点,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防范,避免千篇一律的风控手段。银行的发展是效益水平和风控能力的共同发展,坚持做好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摘要:近年来金融风险事件频发,银行业面临的风险防控压力加剧,本文旨在结合近年来银行业贸易融资业务的实践,对贸易融资操作风险的类别、辨识,以及风险的控制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对银行业贸易融资操作风险防控做出有益的探索。银行的发展是效益水平和风控能力的共同发展,坚持做好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贸易融资,操作风险,防控

参考文献

[1]陈四清.《贸易金融》.中信出版社,2014年.

上一篇:加强医院绩效管理下一篇:数学探索能力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