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失常药(共9篇)
抗精神失常药 篇1
精神失常是指在多种原因影响下, 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 引起认识、情感、意志及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1]。在我国, 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精神失常的患病率有所不同[2~4], 整体而言, 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精神失常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及焦虑症等, 其病因尚不明确, 但有资料显示, 精神失常的发病机制与脑内神经递质异常有关, 精神分裂症多伴有脑内多巴胺 (DA) 功能增强, 也与5-羟色胺 (5-HT) 功能增强有关;抑郁症是特定脑区5-HT或去甲肾上腺素 (NE) 功能减弱;而躁狂症则是脑内5-HT减弱基础上NE增加所致。精神失常的治疗应采用综合措施, 其中药物治疗占有重要地位。治疗精神失常的药物多数是通过影响脑内神经递质发挥作用[5], 因此了解其在脑内的药动学情况可为其制定临床给药方案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由于血脑屏障 (BBB) 的存在, 抗精神失常药物在脑内的药动学情况变得更为复杂, 传统的药动学方法 (以收集血液、尿液或唾液来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过程) 所获得的药动学参数不能准确地反映其在脑内的药动学情况。近年来, 微透采样析技术 (以下简称微透析技术) 由于可精确定位到脑内的各区域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脑内药物代谢动力学, 本文结合微透析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对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微透析技术研究抗精神失常药的药动学情况进行综述。
1 微透析技术简介
微透析技术是近年兴起的一种将灌流取样和和透析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采样技术。其最早应用在神经科学领域, 后来随着微透析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应用于药物代谢动力学、毒理学及内分泌学等领域[6~8]。将微透析技术与现代检测方法结合, 可直接测定实验动物各种组织细胞外液游离药物浓度, 所得的药动学参数更具临床价值。
1.1 原理
微透析技术的原理是以Fick第一扩散定律作为基础的, 将探针植入组织后, 微量注射泵将灌流液以恒定流速 (一般控制在0.5~5μl/min) 经进液管流入, 由于浓度梯度的存在和探针顶端的半透膜对大分子物质具有截留的特性 (即与蛋白质结合的物质无法通过半透膜) , 只有游离的小分子物质 (如游离态药物) 经半透膜扩散使其不断被透析液从出液管带出, 储存于样品收集器, 然后经在线检测装置进行检测, 从而达到从活体组织、器官取样的目的[9,10]。
1.2 系统组成
微透析系统装置主要由微量注射泵、探针、收集器、连接管及配套设备组成。其中探针是整个系统装置中最重要的部分。探针的类型和材质有很多种类, 要根据实验需要正确选择合适的探针。主要有线性探针、分流探针、柔性探针、同心型探针等不同类型, 不同类型的探针应用范围有所不同, 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同心型探针。
1.3 操作过程
以脑微透析为例, 首先将探针通过脑立体定位仪定位于相应的脑区靶位, 然后将灌流液以恒定的流速经进液管灌流入探针, 从出液管流出并收集于微量收集管, 最后将透析液经精密分析仪器检测即可。
2 微透析技术在抗精神失常药物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
Stevens等[11]使用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 (LC-MS) 联用技术, 测定抗精神病药瑞莫必利在大鼠血浆, 脑组织匀浆及脑微透析液样本中的浓度。结果发现大鼠血浆浓度达峰时间约在30min, 脑细胞外液中药物达峰时间介于30~40min之间, 这是由血脑屏障造成的。同时发现在给药240min后, 脑组织匀浆中平均药物浓度是相应组织细胞外液中的125倍, 这说明瑞莫必利在脑内大部分呈结合型, 这也增加了瑞莫必利药动学研究的复杂性。聂颖兰[12]应用微透析技术研究抗精神病药盐酸美哌隆的脑内作用机制及药代动力学过程。皮下注射5和10mg/kg及灌胃给予50和100mg/kg盐酸美哌隆30min后即可在脑内检测到盐酸美哌隆, 说明该药可迅速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 且皮下给药后各脑区内药物浓度与药物对神经递质作用相关。大鼠皮下和灌胃给药后, 对内侧额叶前皮质 (m PFC) 和伏核 (NAC) 内Cmax和AUC分别进行方差分析, P值均>0.05, 表明盐酸美哌隆皮下和灌胃给药后在2个脑区内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灌胃给药后盐酸美哌隆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双峰现象, 达峰时间分别为30min和120min, 脑内也呈双峰, 达峰时间约60~90min和210~240min, 表明灌胃给药后, 药物从血液向脑组织转运需要一定的时间, 当血浆药物浓度开始下降时, 脑内药物浓度却还在继续上升, 此时, 盐酸美哌隆的血药浓度不能完全反应脑内药物浓度。
Bundgaard等[13]用在体微透析采样技术研究抗抑郁药依他普仑在大鼠海马和外周血的药动学行为时发现依他普仑在血浆与海马细胞外液t1/2β值分别为 (74±25) min、 (100±46) min, 但两者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说明依他普仑在血液和海马这2个不同隔室迅速交换并达到平衡, 但血浆与海马细胞外液AUC0→∞比值约为2.3, 药物在海马细胞外液药动学过程与海马内5-HT总量的增加呈相关性, 而与血浆药动学情况无相关性, 因此, 若以血浆药动学情况来制定给药方案则不够科学合理。Qu等[14]利用微透析采样技术对大鼠额叶皮层细胞外液诺氟西汀和氟西汀的药动学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额叶皮层中药物浓度明显高于血浆药物浓度, 给大鼠分别皮下注射3mg/kg和10mg/kg氟西汀, 额叶皮层Cmax分别是血浆Cmax的24倍和16倍, 额叶皮层AUC0-∞分别是血浆AUC0-∞的41倍和28倍。而给大鼠注射相同两个剂量的诺氟西汀, 额叶皮层Cmax都约为血浆Cmax的30倍, 额叶皮层AUC0→∞都约为血浆AUC0→∞的31倍。这些结果表明氟西汀和诺氟西汀能够快速有效的跨过血脑屏障到达作用靶位并与5-HT转运体结合, 血浆变化规律并不能反应脑靶位的药动学情况。
3 小结
目前药物治疗是治疗精神疾病的主要途径。药物作用通常是由酶、药物转运蛋白或受体蛋白等不同靶标结构所介导的, 而这些靶标通常都位于机体不同的靶组织而并非在血液[15], 即靶组织药物浓度在大多数情况下比血药浓度能更好的用于预估临床效果。由于抗精神失常药物的作用靶部位在大脑, 因此, 使用传统的药动学研究方法所得出的药动学参数不能很好的预估其临床效果。此外, 药物在体内以结合型和游离型两种形式存在, 结合型是药物贮存的主要形式, 真正发挥药效的是游离型药物。而通常从血液或组织匀浆样本中所测得的药物浓度是一种混合浓度, 无法区分结合型与游离型药物。因此, 作用靶部位的游离药物浓度才是真正发挥药效的部分[16,17]。微透析采样技术可准确定位至脑内各个区域, 对实验动物的创伤小, 所得样本可不经预处理直接检测, 因此使用微透析采样技术与现代检测装置结合能够精确测定抗精神失常药在脑内的药动学过程, 这为其临床给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但不可否认, 由于探针回收率低, 且对分析仪器的灵敏度要求高, 使微透析采样技术的应用存在一些局限性。然而, 随着更加高效的探针及更加精密的分析仪器的出现, 微透析技术在靶组织药动学的研究中将会有更快的发展。
抗精神失常药 篇2
之前我在学这章的时候,感觉关于抗心律失常药的选择很难记、很乱也没头绪。于是就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总结了一下,并做了笔记。本想发个帖子和大家分享和交流一下了,可前一阵子好忙,就忘记发了。现在补上,有不妥或是错误的地方,希望大家回复指教。那好,我们开始摇滚吧!
第一步:我们要知晓心律失常的不同临床表现所对应的心肌电生理特征
在这里我们将其分成室上性(心室以上的部分,包括心房、窦房结)和室性(即心室部分)两部分。
一、室上性
1、窦性心动过速:窦房结—自律性↓(注:在这里,向下箭头表示使之降低。也就是说,这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理是通过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实现的。以下标注同上。)
Ca2+、β,代表药是维拉帕米、普萘洛尔(我们可以记成“维普网”,查文献常去的地儿)
2、房颤、房扑:房室结—传导↓
强心苷、Ⅰ类、Ca2+、β(Ⅰ类中奎尼丁首选)
3、阵发性室上性:房室结—消除折返
①传导↓,单向阻滞变双向阻滞 ②Ⅰb类,取消单向阻滞
强心苷、Ⅰ类、Ca2+、β、腺苷(腺苷仅作用于阵发性室上性,机理特殊,G蛋白偶联)
4、房性早搏:一般不治,要治的话,同上。
二、室性(这些好记!)
(1)室颤(2)阵发性室性(3)室性早搏
Ⅰ类、胺碘酮(室性的问题,利多卡因基本都可以搞定,是首选)第二步:总结各种代表药的心肌电生理作用
(1)奎尼丁:①自律性↓②传导↓③ERP↑(2)普萘洛尔:①自律性↓②传导↓③ERP↑(3)维拉帕米:①自律性↓②传导↓③ERP↑
(4)利多卡因:①自律性↓②传导 高K+时,降速。低K+时,提速。(利多卡因使K+↑,同向削弱,逆向加强)③ERP相对↑
(5)普罗帕酮:Na+高亲和性,K+复极化无影响(这小兄弟可是Ⅰ类里最专一的哈!)(6)胺碘酮:万能(Na、K、Ca、α、β咱都阻断,犀利不?)可哪有那么十全十美的东西啊,这药副作用也老大啦!
第三步:大家可能看的有点眼晕了吧,现在就拨开云边见日出吧!
一、室上性
1、窦性心动过速:自律性↓,好像这几种药都能做到。但要注意了,这里是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是慢Ca通道啊!而像奎尼丁、利多卡因、普罗帕酮等Ⅰ类的药都是快Na通道啊,胺碘酮是全能,也是全不能,样样都阻断,副作用也大,所以不用。维拉帕米是Ca通道阻滞剂。普奈洛尔阻断β受体,使Ca2+ 内流↓。
2、房颤、房扑:强心苷有负性变时,减慢心率,即使自律性↓的作用。你发现没,奎尼丁、普奈洛尔、维拉帕米的电生理作用都是一样的么?对,就找传导↓的就行了,除了利多卡因都行。
3、阵发性室上性:和2中一样,就是多了个腺苷,这个上面说了,单独记的!
4、房性早搏:和2一样。
二、室性
(1)室颤(2)阵发性室性(3)室性早搏
抗精神失常药 篇3
1 氨茶碱
本药用于急慢性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心脏性水肿的治疗, 近年经研究和临床应用证实该药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发现心肌缺血时, 腺苷释放明显增加可致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氨茶碱可阻断其发生。静脉滴注三磷酸腺苷后也可引起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 小剂量氨茶碱即可消除。
2 多虑平
本药为弱中枢兴奋药, 可兴奋精神, 提高抑郁患者的情绪, 对抗抑郁状态。近年通过研究和临床应用发现该药具有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用法:多虑平25~50mg口服, 每天3次, 可酌情增减, 疗程7~14d。
3 烟酰胺
烟酰胺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糙皮病、口炎、舌炎以及烟酸缺乏病。近年来经临床研究表明, 烟酰胺能明显加速窦房结动作电位4位相自动除极, 缩短窦性周期, 而增强窦房结的功能, 还通过促进钙离子内流, 明显缩短房室传导时间, 改善房室阻滞。可用于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房室传导阻滞。用法:200~4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 每天1次, 1~4周为1个疗程。
4 辅酶Q10
本药主要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的辅助治疗药物, 近年来经临床研究表明该药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据报道辅酶Q10对冠心病、风湿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等所致房性早搏、室性早搏、阵发性房颤均有显著效果。用法:10~15mg/次, 每天3次, 饭后服, 2~4周为1个疗程。
5 磷酸氯喹
本品为抗疟药, 主要用于治疗疟疾急性发作, 控制疟疾症状。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该药对心肌的作用类似奎尼丁, 但不如奎尼丁明显, 能抑制心肌、延长心肌不应期, 减慢传导, 终止折返, 抑制异位起搏点故能消除早搏使房颤转为正常窦性心律, 起到抗心律失常作用。用法:磷酸氯喹0.25g, 每天3次口服, 10d为1个疗程。
6 黄连素
黄连素为中药黄连、黄柏或三颗针中提取的有效成分, 又名小蘗碱。黄连素作为一种抗生素只用于肠道感染的治疗。近年来通过研究及临床应用证实其还能治疗多种类型的心律紊乱, 而且对心率、血压、肝肾功能、血常规无不良影响。绝大多数抗心律失常药物都具有减弱心肌收缩力的缺点, 而黄连素则能加强心肌收缩力。如对多种心动过速患者每次口服0.3~0.6g, 每天4次, 2~4个星期为1个疗程, 一般7d左右奏效。
7 谷维素
谷维素系由米糠油中提取的一种以环木菠萝醇类为主的阿魏酸酯混合物, 该药不良反应少, 使用安全, 临床用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妇女更年期综合征、血管性头痛等疾病的治疗。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 该药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使心肌兴奋性减低, 另一方面谷维素有降血酯作用, 使血黏度减低, 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尤其对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作用显著。用法:每次30mg, 每天3次, 疗程一般为2~6周。
8 山莨菪碱
山莨菪碱又称654-2, 自应用于临床以来, 首先用于暴发型流脑、中毒型菌痢。近年来随着对其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发现该药还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有人用山莨菪碱治疗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用药后10min内可转成窦性心律, Q-T间期恢复正常。山莨菪碱可能是通过延长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及动作电位过程, 二者比值增加, 使心肌细胞自律性降低而起作用, 方法:山莨菪碱40mg, 静脉注射。
9 甲氰咪呱
甲氰咪呱又名西米替丁,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随着对其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实践, 发现其药理作用是多方面的, 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对窦性和结性早搏效果较好, 但对房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较差, 其机制不详。方法为:以25%葡萄糖注射液40ml加甲氰咪呱0.4g静脉注射, 约3~5min注完, 每天2次, 1周为1个疗程。
1 0 烟酰胺
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篇4
英文名:Paliperidone 别名:9-Hydroxyrisperidone;6,7,8,9-Tetrahydro-3-(2-(4-(6-fluro-1,2-benzisoxazol-3-yl)-1-piperidinyl)ethyl)-9-hydroxy-2-methyl-4H-pyrido[2,1-a]pyrimidin-4-one
产品名称:帕潘立酮;6,7,8,9-四氢-3-(2-(4-(6-氟-1,2-苯并异恶唑-3-基)-1-哌啶基)乙基)-9-羟基-2-甲基-4H-吡啶并[2,1-a]嘧啶-4-酮
分子结构
NOONNOHNF
分子式:C23H27FN4O
3分子量:426.48
CAS 登录号:144598-75-4
芮达(Paliperidone-ER)是强生-杨森公司最新研制的新型抗精神病药,2006年12月20日由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芮达通过阻断5羟色胺2A受体和多巴胺D2受体发挥抗精神病的作用。另外,芮达采用了渗透性控释口服给药系统(OROS)技术,使其在某些药理学特性、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疗效等方面,与利培酮及其他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有所不同。
现有的研究数据显示出芮达的四大特点:
(1)疗效广谱 疗效针对精神分裂症的所有症状,另外还能改善患者的个人社会功能,以利患者的全面恢复;
(2)使用方便 无需滴定,直接起始有效治疗剂量;每日一次,因该药极少需经肝脏代谢,产生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机会很少,有轻、中度肝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3)起效快 疗效最早在第四天即可见到;
(4)安全性、耐受性好 在使用推荐的治疗剂量时,其锥体外系副作用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相当; 对体重的影响小。正由于芮达具有独特化学成分和新的制剂技术,它带来了全新的治疗结局。
通用名称:帕利哌酮缓释片
性状:本品为白色薄膜衣片(规格:3mg/片),或浅褐色薄膜衣片(规格:6mg/片),或粉红色(规格:9mg/片)
全国购买咨询:0411-83788633
0411-83788255 0411-83788522
药品名称:埃索美拉唑 英文名:Esomeprazole 别名:
5-Methoxy-2-((S)-((4-methoxy-3,5-dimethyl-2-pyridinyl)methyl)sulfinyl)-1H-benzimidazole;6-Methoxy-2-[(R)-(4-methoxy-3,5-dimethyl-pyridin-2-yl)methylsulfinyl]-1H-benzoimidazole 产品名称:埃索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5-甲氧基-2-((S)-((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甲基)亚硫酰基)-1H-苯并咪唑
分子结构:
OHNNOOSN
分子式:C17H19N3O3S 分子量:345.42
CAS 登录号:119141-88-7 埃索美拉唑,即esomeprazole,商品名Nexiumò(中文译为“耐信”),是由瑞典AstraZeneca(阿斯特拉)公司分离合成的全球第一个异构体质子泵抑制剂(I-PPI)。由于其疗效显著且用药量低,自2000年问世以来,已创下了全球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的惊人记录。面对如此骄人的成绩,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使得es-omeprazole有如此神奇的魔力,一枝独秀地傲然于世界医药市场?究其出身,esomeprazole是从meprazole(OPZ)而来。Omeprazole,即奥美拉唑,化学结构为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甲基]亚砜]-1H-苯骈咪唑,是一类新型的抗消化性溃疡药和质子泵抑制剂,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目前已在65个国家获准用于治疗各种与胃酸有关的疾病。由于OPZ抑酸作用强,治愈率高、治愈时间短,可以消除难治性溃疡危象,而且安全可靠,已成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及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药物,不仅成为世界最畅销的药品之一,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年销售记录,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治疗及相关领域的发展。可是,OPZ分子中具有一个不对称的手性硫原子,存在两个光学异构体,(S)-构型和(R)-构型异构体,两种构型均具有药理活性,在代谢上表现为立体选择性(见图1)。原来,esomeprazole(埃索美拉唑)是Omeprazole(奥美拉唑)的单一异构体,即(S)-异构体。但由于其具有代谢优
奥美拉唑含有S-异构体和R-异构体,前者为埃索美拉唑势,从而较奥美拉唑拥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和更为一致的药代动力学,因此到达质子泵的药物增加,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抑酸优于其它所有PPI。它也是目前唯一的I-PPI。透过这一不寻常的现象,人们窥到了另一个充满无限商机的领域———那就是手性药物。以下,就手性药物的前景和手性技术的广泛应用等做一探讨。手性药物的开发与手性技术的应用
手性药物疗效的极大差异促进了手性药物的研究开发以及分离分析的发展。目前普遍使用的2000多种合成药物中有600余种为手性药物,而有活性的单一对映体药物不足100种,其余的500余种都是左右旋混在一起的消旋体药物。为适应市场的要求,各大医药公司对手性药物的研发倾注了很大的力量。以外消旋异构体出售的药物也尽可能转化为单一异构体药物出售。在刚刚结束的20世纪最后10余年内,毒副作用小、生物利用度高的手性药物临床用量日益上升,市场份额逐年扩大。尤其是1999年,国际手性药物跨越了一个新的里程碑,销售额比1998年的998亿美元增长了15.18%,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1150亿美元,约占当年全球医药市场总收入(3600亿美元)的1/3。预计今后的两三年,手性药物市场仍将以年平均8%的增幅扩充,2004年经营额可能超过1570亿美元。另据阿斯利康制药公司的瑞典科学家林勃格教授介绍,在国际制药界,手性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病、癌症药物的开发上,手性药物的销售额已占 全球药物销售额的40%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次,与创制新药相比,开发手性药物风险小、周期短、耗资少、成果大。开发手性药物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利用“手性”技术,人们可以有效地将药物中不起作用或有毒副作用的成分剔除,生产出具有单一定向结构的纯手性药物,从而让药物成分更纯,在治疗疾病时疗效更快、疗程更短。因此,手性药物的研究目前已成为国际新药研究的新方之一,各国政府和各大医药公司纷纷投入巨资,在手性药物制剂、手性原材料和手性中间体等领域进行研究开发,抢占世界手性制药市场。此外,随着手性技术的不断改进,尤其是液相色谱法的迅速广泛应用,积极地推动了手性药物对映体的分离分析和测定。单一对映体手性药物已在治疗心血管病、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心血管系统药、抗肿瘤药、神经系统药、消化系统药、抗感染药、呼吸系统药、抗寄生虫药、皮肤及五官用药以及激素、维生素、营养类药等10多种类型。专家分析,在手性药物化学品中,市场最需要、有可能会较快研发出来的药物包括红细胞生成素生血剂、干扰素和单克隆抗体、抗癌药、长效抗组胺药、神经氨酸酶抑制抗病毒药物、非苯异丙胺厌食剂、恶唑烷酮抗生素、D-苯丙氨酸和噻唑烷二酮抗糖尿病制剂等。由此及彼,手性技术不仅适用于药品及其中间体原料生产,而且农业化学品、防霉剂、食品添加剂等非药物应用也将为手性化学品提供各种各样的增长前景。据报道,美国NeutraSweet公司利用左旋天冬氨酸与左旋苯丙氨酸两种手性中间体为原料,合成出一种新型高甜味剂,其甜度比目前畅销国际市场的甜味剂天冬甜肽还要高40倍,为蔗糖的8000倍,食品或饮料中只要添加一点点这种新型甜味剂,即可产生纯正的甜味且食后不会使人发胖。类似这样的产品一旦投放市场,其前景难以估量。难怪有专家说,手性产品将彻底改变医药业、农业化学品、化工与食品添加剂市场的面貌,其发展前景无限广阔。我国手性药物工业虽有一定基础,但在这方面投入不够,总体水平不高。对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的研究并不多,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创新的手性药物进入临床和生产阶段。中科院上海有机研究所林国强院士指出,21世纪将是手性药物大发展的世纪,我国的手性药物工业虽有一定基础,但缺少创新和基础性研究,与世界手性制药工业的发展有较大差距,亟待加强手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跟踪国际最新进展,加强基础研究,以开创我国手性制药工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华维一.药物手性、药理作用与新药开发.现代应用药学,1993,10(3):4-10.姚光弼.质子泵抑制剂的新成员———埃索美拉唑.中华消化杂志,2002,22(4):233-235.杨丽.埃索美拉唑的药动学.中国新药杂志,2004,5(5):398-399.药品名称:氯吡格雷
产品别名:(2S)-2-(2-氯苯基)-2-(4,5,6,7-四氢噻吩[3,2-c]并吡啶-5-基)乙酸甲酯
商品名称:波立维
英文名称:Clopidogrel,PLAVIX 分子式:C16H16ClNO2S 分子量:321.82 CAS号:113665-84-2 分子结构:
HOClONS
药理作用:
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通过选择性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与它的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及继发的ADP介导的糖蛋白GPIIb/IIIa复合物的活化,因此可抑制血小板聚集。
除ADP外,氯吡格雷还能通过阻断由释放的ADP引起的血小板活化的扩增,抑制其它激动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氯吡格雷通过不可逆地修饰血小板ADP受体起作用,暴露于氯吡格雷的血小板的寿命受到影响,而血小板正常功能的恢复速率同血小板的更新有关。
适 应 症:
波立维适用于有过近期发作的中风,心肌梗塞和确诊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该药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事件的发生(如心肌梗塞,中风和血管性死亡)。
用法用量:
波立维的推荐剂量为每天75mg,与或不与食物同服。对于老年患者和肾病患者不需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
出血:波立维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4% 胃肠道:如腹痛,消化不良,胃炎和便秘
皮疹和其它皮肤病
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头痛、眩晕、头昏和感觉异常
肝脏和胆道疾病
禁 忌 证
对药品或本品任一成分过敏
严重的肝脏损伤
活动性病理性出血,如消化性溃疡或颅内出血
注意事项: 氯吡格雷延长出血时间,对于有伤口(特别是在胃肠道和眼内)易出血的病人应慎用。病人应知服用波立维止血时间可能比往常长,同时病人应向医生报告异常出血情况,手术前和服用其它新药前病人应告知医生他们在服用波立维。
由于患有肾脏损伤病人使用氯吡格雷的经验极有限,因此这些病人应慎用氯吡格雷。
严重肝病的病人可能有出血倾向,这类病人使用本药的经验极有限,应慎用波立维。
由于服用华法令也有出血倾向,所以服用本药时不推荐同时使用华法令。
对于同时服用易出现胃肠道伤口的药物(如非甾体消炎药)的病人应慎用波立维
未见服用本药后对驾驶或心理学检测产生影响
不建议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服用此药。
本品在儿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未明确。
抗精神失常药 篇5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
精神分裂症(Sch)属常见、严重的精神疾病之一,以基本感知、思维、情感及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1,2]。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3],结合支持性心理社会康复治疗等其他治疗方式。如何选择疗效确切、价格合理、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的抗精神病药,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半个多世纪以来,抗精神病药物的研发取得重大进展。笔者现对我院2013-2015年抗精神病药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其使用特点和动态趋势,旨在为精神专科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2015年抗精神病药品出库数据,重点统计销售金额,使用数量等。
1.2 限定日剂量(DDD)参照药品说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4]《新编药物学》(第17版)[5]。
1.3 用药频度(DDDs)
该药年销售总量/该药的DDD值,该值可反映不同年度的用药动态和临床用药趋势,DDDs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高。
1.4 日均费用(DDC)该药年销售金额/该药的DDDs,DDC的变化反映用药费用的趋势。
2 结果
2.1 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及构成比排序
2013-2015年度我院抗精神病药品销售金额及构成比,见表1。2013-2015三年销售总金额排序前三位药品均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分别是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占销售总金额76.5%。而典型抗精神病药舒必利、氟哌啶醇增长相对稳定,排名后3位分别是氯丙嗪、奋乃静、硫必利。
2.2 抗精神病药DDDs,DDC排序
2013-2015年度我院抗精神病药DDDs、DDC及排序,见表2。提示2013-2015年DDDs排名前五位的抗精神病药分别是利培酮、氯氮平、舒必利、喹硫平和奥氮平,其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均排名第一位,其他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喹硫平和氨磺必利的DDDs也有不同程度上升,而典型抗精神病药如舒必利排名有所下降。
日均费用(DDC)反映药品价格水平,见表2。2013-2015年间,因药品价格政策的调整,低价药品如氯氮平、氯丙嗪等日均费用有所提高,其他药品日均费用均逐年降低。2013-2015年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DDC有所增长,其余都呈下降趋势,典型抗精神病药氯丙嗪DDC有所增长,其他典型抗精神病药的DDC相对比较稳定,价格便宜波动不大。
3讨论
抗精神病药主要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两大类,典型抗精神病药主要包括:吩噻嗪类的氯丙嗪和奋乃静,硫杂蒽类的氯普噻吨等,丁酰苯类的氟哌啶醇等;苯甲酰胺类的等的舒必利,氨磺必利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包括二苯二氮类的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等,苯丙异恶唑类的利培酮,齐拉西酮;二苯丁基哌啶类的五氟利多;其他类阿立哌唑等[6]。由表1、表2数据可见,我院抗精神病药年销售金额逐年上升,2014年和2015年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比2013年分别增长21.4%和32.4%,增幅十分明显,说明大家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精神健康。由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于改善阳性、阴性症状、情感症状及认知功能缺有良好效果,同时较少产生椎体外系不良反应,能极大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到医师的广泛认可[7]。
奥氮平属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系噻吩苯二氮杂艹卓类五羟色胺/多巴胺(5-HT/DA)拮抗剂,与5-HT2受体的结合力强于与D2受体的结合力,且选择性作用于中脑边缘多巴胺能通路。且奥氮平对各种多巴胺受体未选择性,与氯氮平有相似药理特性,每天1次,方便服用,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好。该药在我院使用金额连续三年位居榜首,DDDs也由2013年的排名第5位上升到2015年的第2位。
氯氮平在2015年度价格上调,导致2015年该药使用金额增长迅速,氯氮平DDDs增长平稳,但DDDs排序已从第2位下降到第4位,表明在抗精神病药中所占比例已逐渐降低。这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医疗保险体系建立已及人们精神卫生知识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注重生活质量有关[8]。由于氯氮平价格低廉,且疗效确切,仍被临床广泛使用。
利培酮是一种苯乙恶唑衍生物,属于选择性单胺能拮抗剂,对5HT2受体。D2受体平衡拮抗剂,α1及α2受体和H1受体亲和力高,对其它受体也有拮抗作用,但较弱。利培酮对控制精神分裂症发作疗效确切,且对于未接受过抗精神药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年轻患者具有明显优势。从表2中可以看出,利培酮药物使用频度DDDs连续三年保持第一位,作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品,日均费用相对偏低,受到医师和患者的青睐。
综上所述,近三年,我院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金额及用药频度逐年上升,其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金额和用药频度增长幅度明显。因药品价格政策的调整,低价药品日均费用有所提高,其他药品日均费用均逐年降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因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得到临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Mueser KT,Mc Gurk SR.Schizophrenia[J].Lancet.2004,363(9426):2063-2072.
[2]沈渔邨.精神病[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74-579.
[3]Kane JM,Marder SR.Schizophrenia:somatic treatment[J].Comprehensive textbook of psychiatry,1989,5:777-792.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5]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46-265.
[6]郭奕,孙旺强.我院2010-2012年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分析[J].天津药学,2013,25(6):22-25.
[7]姜淑珍,占海燕,罗骞.我院2009-2011年抗精神病药应用分析[J].江西医药,2013,3(48):244-246.
抗精神病药与代谢综合征 篇6
1.1 定义
代谢综合征定义为腹围男性>102cm, 女性>88cm, 甘油三脂≥150mg/d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性<40mg/dL, 女性<50mg/dL, 血压≥130/85mmHg和空腹血糖≥100mg/dL。代谢综合征的出现与体重增加、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的出现相一致。
1.2 诊断标准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必须具有体重增强, 同时还要具备高血压、糖代谢或脂质代谢异常中任何两项。
体重增加定义: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 将体重增加定义为比原体重增加7%以上。只有当体重增加到超重和肥胖时, 才会增加内科疾病发生率, 而超重和肥胖需用体重指数计算, 体重指数=千克体重÷米身高的平方, 体重指数在18.3~24.9kg/m2为正常, 25~29.94kg/m2为超重, 30kg/m2以上为肥胖。
新发糖尿病诊断标准:符合下列一条即可考虑为新发糖尿病: (1) 空腹血糖≥126mg/dL, 随机血糖≥200mg/dL或糖化血红蛋白增高; (2) 出现酸中毒或酮症; (3) 内科医生给病人使用了抗糖尿病药。
血脂异常:包括甘油三酯 (>1 5 0 m g/d L) 、高胆固醇 (>200mg/dL) , 极低密度脂蛋白降低 (>40mg/dL) 。
2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代谢综合症机制
抗精神药物引起代谢综合征的原因现认为主要是体重增加使血糖升高, 胰岛素耐受性增加而引起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等。
2.1体重增加机制
抗精神药引起体质量增加的具体作用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Hermids T[2]推测可能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涉及到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服药时间、药理机制、个体遗传素质、神经内分泌异常、营养和代谢以及病程、性别年龄等诸多因素。抗精神病药并非通过单一的途径导致肥胖的。药源性高催乳素血症引起的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变, 性腺、肾上腺类固醇激素分泌失衡以及食欲增加可能是大部分抗精神病药致肥胖的普遍途径。直接刺激与进食有关的神经元可能与药物对胺能受体的作用有关 (特别是5-羟色胺和组胺能受体) , 这也许是新型抗精神病药影响体重的重要途径。抗精神药药理研究推测体质量增加可能与组胺 (H1) 、5-羟色胺2C (5-HT2C) 、多巴胺 (DA) 受体阻断, 以及镇静、高催乳素血症、活动减少有关。
2.1.1
药物的抗5-HT2C、组胺H1、α1肾上腺素、乙酰胆碱M1受体性能比抗多巴胺D2受体性能的比值越大, 体重增加越明显。药物的拟5-H T 1 A, 受体性能比抗多巴胺D2受体性能的比重越大, 体重增加越明显。因为抗多巴胺D2受体是抗精神病阳性症状的决定因素, 如果上述比值越小, 抗精神病药在有效剂量时引起体重增加的可能性就越小。氯氮平抗5-H T 2 A受体、5-HT2C受体、H1受体、α1受体和M1受体均比抗多巴胺D2受体强, 而拟5-HT1A受体性能与抗多巴胺D2受体强度相似, 在所有抗精神病药中体重增加最明显。在抗精神病药中, 体重增加由重到轻依次为氯氮平、奥氮平、甲硫哒嗪、氯丙嗪、喹硫平、利培酮、氟哌啶醇、氟奋乃静和齐拉西酮。当体重增加后, 代谢也随之增加。增加的代谢能消耗掉过多的摄入能量, 这时体重稳定在同一水平。抗组胺H1受体增强是体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抗组胺H1受体效应引起多吃、多饮、多睡和体重增加。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阻断H1受体的效应由强到弱依次为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和齐拉西酮, 这与它们引起体重增加的强度完全一致, 看来阻断H1受体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引起体重增加的关键性机制。抗精神病药阻断H1受体的效价由高到低依次为氯氮平、奥氮平、氯丙嗪、喹硫平、甲硫哒嗪、氟奋乃静、利培酮和氟哌啶醇。另外, 抗多巴胺D2受体效应也引起多吃多睡。苯丙胺拟多巴胺能, 引起厌食、失眠, 继之体重减轻, 而抗精神病药阻断多巴胺D2受体, 引起轻度多吃多睡和体重增加。
2.1.2
体重增加除认为与组胺H1、5-HT2A等受体有关外, 还推测与调节食欲的激素和脂质代谢异常有关。食欲受食欲调节神经网络 (appetite regulation network, ARN) 的调控, 下丘脑是整合各种食欲调节信号的中枢。下丘脑分布着几个调节摄食的区域, 这些区域构成复杂的调节环路, 形成食欲调节神经网络, 共同维持能量代谢的平衡。它包括腹内侧核、背侧核、室旁核、外侧区和弓状核, 是“网络调控中心”, 具有生成和接受“信号”的功能, “信号”是食欲调节因子包括食欲促进因子、食欲抑制因子如瘦素和其它相关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及组胺。食欲调节因子通过下丘脑A R N的调控, 维持着机体内动态能量平衡, 任何一个环节受损, 都有可能导致食欲亢进或厌食, 抗精神病药影响食欲调节因子引起下丘脑调控功能紊乱导致肥胖。当然, 药源性肥胖的发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与遗传、中枢神经异常、内分泌功能紊乱、代谢、营养因素密切相关。
2.1.3
目前对瘦素的研究于进一步揭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体质量增加的作用机制具有意义。在下丘脑, 瘦素通过与其特异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理功能, 即降低食欲和增加机体能量消耗, 从而对体质量平衡进行调节。
2.2血糖升高机制
引起血糖增高的发病机制有多种解释:抗精神病药致血糖调节紊乱的可能机制包括, 引起胰岛素抵抗;抑制组织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影响血糖调节中枢以及继发于抗精神病药所致体重增加等。Haupt DW[5]认为可能与传统抗精神病药抑制下丘脑D A受体及5-H T受体有关, 也不能排除药物本身对血糖运转的干扰。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5-H T 1 A受体的拮抗作用可能会减少胰岛β细胞对血糖的反应, 从而导致糖代谢异常;另外高效价药能拮抗下丘脑H1受体, 引起食欲增加导致肥胖, 也是高血糖症可能的发病机制。
氯氮平至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 (1) 年龄:Henderson等[4]应用比例风险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大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大; (2) 种族、糖尿病家庭史、肥胖、饮食因素、体育活动少和氯氮平日剂量 (剂量大似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 。
2.2.1体重增加引起血糖升高
体外研究发现, 氯氮平能增加胰岛素β细胞的基础胰岛素释放, 提示氯氮平能直接刺激胰岛素释放。升高的胰岛素能抑制脂肪分解, 通过低血糖效应增加食欲, 导致体重增加。当体重增加后, 脂肪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 血糖升高。
2.2.2非体重因素引起血糖升高
体重增加不能完全解释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许多病人出现高血糖时并无明显体重增加, 提示尚有体重增加以外的因素在起作用。氯氮平对糖代谢的影响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对多巴胺和5-H T递质系统的拮抗、对组织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抑制或患者存在的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关系, 此外, 精神分裂症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血糖代谢的异常。 (1) 氯氮平引起高脂血症, 而高脂血症引起胰岛素抵抗, 导致高血糖症; (2) 氯氮平抑制神经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3) 溴隐亭激动下丘脑多巴胺能, 降低血糖, 而氯氮平阻断多巴胺能, 因此升高血糖; (4) 氯氮平阻断5-HT2A受体, 升高血糖; (5) 氯氮平阻断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突触前膜上的α1受体, 增加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升高血糖; (6) 氯氮平阻断下丘脑外侧核的胆碱能受体, 升高血糖。而氯丙嗪等可以抑制胰岛素分泌, 导致血糖升高和尿糖阳性。
2.3高血脂症机制
血脂的升高与体质量增加有关。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中以氯氮平和奥氮平引起的高脂血症最明显, 其次是奎硫平和利培酮, 齐拉西酮最小。氯氮平增加体重最明显, 而体重增加与高血脂症相关联, 故氯氮平也可引起高血脂症。
2.4高血压机制
2.4.1
氯氮平等通过阻断α1受体而引起NE脱抑制性释放增加, 激动突触后膜α1受体, 引起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
2.4.2
体重增加, 增高高血压发生率
2.4.3
高催乳素血症降低雌激素水平, 引起一氧化氮显著减少, 一氧化氮能明显舒张血管, 且高催乳素血症引起水、钠、钾潴留, 加重高血压。
3 代谢综合征的副反应
在18岁后的20年间, 体重增加5kg以上能增加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危险性, 甚至在起初很瘦的人群中也是如此。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利培酮的肥胖、糖尿病和高血脂症危险性为中度, 比氯氮平、奥氮平轻, 但比齐拉西酮和阿立哌唑为重。
3.1 体质量增加
现已明确[5], 超重和肥胖不仅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症、2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多种健康问题相关, 而且对个人生活质量也构成一定妨碍。体重增加与过度镇静、锥体系反应是导致维持治疗中断的最为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英国精神医学研究院的处方指南[6]将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重增加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危险性最高, 包括氯氮平和奥氮平;第二等级的危险性中高, 包括佐替平和硫利哒嗪;第三等级危险性中度, 包括利培酮、氯丙嗪、喹硫平;第四等级危险性低度, 包括阿立哌唑、氟哌啶醇、齐拉西酮。
3.2 高血压
肥胖增加交感神经张力和血浆高血压蛋白原酶活性, 易患高血压。肥胖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是非肥胖者的4倍, 减肥后17%的病人高血压缓解。
3.3 糖尿病
肥胖导致血浆胰岛素水平相对降低, 引发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肥胖者的糖尿病患病率是非肥胖者的28倍, 减肥后61%的病人糖尿病缓解。有学者认为,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中氯氮平和奥氮平升高血糖的风险最大, 奎硫平次之, 阿立哌唑、利培酮、齐拉西酮最小[7]。对服用风险大的药物如氯氮平治疗的患者应每6个月进行1次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普查, 应用空腹血糖测定。
3.4 高血脂症
肥胖者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 高脂血症能抑制白细胞的杀菌能力, 故肥胖者易患感染性疾病;促进胆固醇沉积, 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症和胆石症, 减肥后血脂随之下降。
3.5 缺血性中风
肥胖者通过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易患缺血性中风。已知女性18岁以后体重增加20kg以上者, 将来的中风相对危险性 (即暴露人群与非暴露人群的发病率比值) 为2.28。
3.6 冠心病
肥胖通过增加全身脂肪体积而增加心脏负荷, 通过增加心内脂肪体而压迫心肌纤维, 能过衰减躯体活动而减少心肌侧支循环, 再加上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这些不利因素, 故易患冠心病。中年肥胖男性的冠心病是正常人的2倍。减肥后冠心病改善。
3.7 其他
超重和肥胖加重了骨骼的负荷, 易患应力性关节炎;通过增加绝经女性的雌激素水平而易患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通过高蛋白饮食增加尿酸而易患痛风;通过高脂肪、高糖和低纤维饮食而易患结肠癌;通过胸腹部大量脂肪沉积而易患通气不良结合症;通过腭部组织肥大而易患睡眠暂停综合征。
4 应对策略
应对接受抗精神病药的患者的体重、血糖、血脂水平进行常规检测以便于临床个体化治疗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4.1 体重增加
氯氮平等在治疗头10~20周内体重增加最明显, 故在治疗早期, 病人一旦食欲增加, 就需立即干预, 主要是行为治疗, 不得已时换一种抗精神病药。只有当体重指数≥27kg/m 2伴肥胖并发症时, 或体重指数≥30kg/m2不伴肥胖并发症时, 才需使用药物减肥。因为药物减肥一旦使用, 需长期维持, 停药则体重多半反弹, 故宜慎用。GreenbergI等[8]认为肥胖的治疗包括饮食疗法和躯体锻炼、食欲减退剂、抗血高催乳素药物等;对有肥胖易感因素者, 应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包括适当的饮食和体育运动, 适当的药物等, 旨在对抗抗精神病药所致的胰岛素阻抗和高催乳素血症引起的性腺—肾上腺类固醇分泌失衡。首先要指导患者设定治疗目标, 一般来说, 可以接受的、安全的目标是每周使体重减轻0.5%~1%。具体措施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轻至中度肥胖主要采用非药物治疗, 基本措施包括限制饮食、运动治疗、行为治疗等, 也可采用中医中药治疗;Greenberg I等[8]认为对严重肥胖患者可考虑药物治疗, 可试用氟西汀、舍曲林等[8]。一般处理如下:
4.1.1 行为治疗
(1) 节食:节食时每日能量限制在5016~7524kJ之内, 低脂 (<25%的脂肪) 、高纤维 (叶菜类蔬菜) 饮食能增加饱胀感, 降低美味性, 从而降低能量摄入;低脂、高糖类饮食体积小, 能减轻饭后嗜睡感, 从而改善依从性。 (2) 锻炼:单纯节食效果不好, 锻炼能减少脂肪, 增加肌肉, 维持体重减轻。可行方法是每天上、下班各走20min, 肥胖女性更适合举重锻炼。尽管行为治疗有效, 但难以坚持, 其中监督力度在维持疗效中起决定性作用。
4.1.2 换药
换一种体重增加效应较轻的抗精神病药, 如氯氮平换成齐拉西酮或阿立哌唑, 就不再明显增加体重;或加一种体重增加效应较轻的抗精神病药强化, 如氯氮平减量并加用喹硫平强化, 也能减轻体重。
4.1.3
由抗组胺H1受体效应引起的体重增加可用药物治疗: (1) 尼扎替丁:是一种H2受体拮抗剂, 通过增加缩胆囊素, 将饱胀感信号传入大脑, 或通过抑制胃酸分泌, 导致食欲减退, 减轻体重; (2) 二甲双胍:使胰岛素抵抗的病人增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从而降低血糖, 治疗2型糖尿病, 也可作为减肥药, 主要是增加血糖的利用达到减轻体重。
4.1.4 食欲抑制剂
包括西布曲明和托吡酯, 西布曲明是获FDA批准的减肥药, 通过回收阻断而增加5-痉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 引起厌食。托吡酯 (平均180mg/d) 比安非他酮缓释剂 (平均250mg/d) 明显减轻体重, 分别减轻5.8kg和1.8kg。
4.1.5 抑制吸收药
奥利司他是获FDA批准的另一种减肥药, 通过抑制胰和胃脂化酶而部分阻断脂质的肠吸收, 减轻体重, 但它自己并不被吸收, 故不会恶化精神病症状。
4.1.6 产热药
三碘甲腺原氨酸只增加蛋白分解, 但不增加脂肪分解, 故达不到减肥目的;吸烟通过增加NE能而减轻体重, 但增加肺癌和冠心病发病率;瘦素能抑制脑调解的进食行为, 在极高剂量[0.3mg/ (kg·d) ]时才减轻体重, 但中等剂量[0.13mg/ (kg.d) ]时无此效应。
4.1.7 肌肉合成药
增加1kg肌肉, 需增加耗能209kJ/d, 故肌肉合成药是间接的产热药。有雄激素和生长素两种:雄激素用于成年低性腺男性、青春发育期提前的男性或妇女;生长素能减少腹部脂肪, 但因价格太贵, 故使用受限。
4.2 糖尿病
4.2.1监测高血糖症状表现为“三多一虚”, 即多饮、多食、多尿和虚弱。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测空腹血糖。加拿大临床实践指南 (1998) 推荐, 有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病人如肥胖、高密度脂蛋白低下 (≤35mg/dL) 或禁食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2.8mmol/L) 者, 应每1~3年查1次禁食血糖。ADA推荐以稳态血糖和餐后2h血糖作为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的筛查和诊断标准。国外研究者推荐[9]: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前后或换药时监测空腹血糖并进行年度空腹血糖筛查, 对于具有糖尿病风险因素的患者推荐在治疗起始时进行OGTT检查, 之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空腹血糖, 并应同时监测体重和血脂。葡萄糖耐量减低是指空腹血糖正常, 而餐后2h血糖高于正常值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即≥7.8mmol/L且<1.1mmol/L) 的一种状态, 其6年典型糖尿病转变率高达67.7%[10];也是糖尿病前期唯一可通过早期干预逆转为健康状态的阶段。因此推荐临床应早期监测餐后2h血糖。
4.2.2治疗针对血糖异常的处理尚无标准方案, 应根据患者的既往及家族病史等风险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一般, 当患者血糖轻度增高时, 应进行健康教育, 适当控制饮食, 加强运动, 控制体重, 血压和甘油三酯水平。若患者已出现空腹血糖受损 (空腹血糖≥110mg/dL而<126mg/dL) , 糖耐量受损 (餐后2h血糖>126mg/dL而<200mg/d L) , 一般情况下仍考虑非药物疗法, 但鉴于饮食和运动疗法可能难以实际运用于精神病人, 国外已提出适用于各阶段的用药方案。如病人已确诊为糖尿病时, 可考虑应用药物疗法。
4.2.4 换药
4.3 高血脂症
4.3.1 行为治疗甘油三酯正常范围25~200mg/dL, 当甘油三酯边缘升高 (150~199mg/dL) 的病人应当减肥和锻炼。
4.3.2 药物治疗甘油三酯升高 (200~499mg/dL) 的病人应服降血脂药。
4.3.3换药可换用利培酮。Gghaeli等报告4例病人由氯氮平换成利培酮 (12d~4个月) , 发现甘油三酯明显下降, 其中2例再换回氯氮平4个月, 甘油三酯又增至既往水平。
4.4 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等。
摘要:本文综述了抗精神病药所致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物,代谢综合征,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长岭敬.静副作用[J].临床精神医学, 2006, 35 (1) :17~26.
[2]Hermids T.Weight gain associated with atypical antipsychotics[J].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02, (41) :1272~1273.
[3]Haupt DW, Newcomer JW.Hyperglycemia and antipsychotic medication[J].J Clin Psychiatvy, 2001, 62 (pl27) :15~27.
[4]Henderson DC, et al.Am J Psychiatry, 2000:157 (6) :975~981.
[5]Kawachi I.J Clin Psychiatry, 1999:60 (21) :5~9.
[6]Taylor D, Paton C, Kerwin R.The Mandsley Prescribing Guindelines.Th edition, London[J].Martim Dunitz, 2003.
[7]Gardner DM, Baldessarini RJ, Waraich P.Modern antipsy-chotic drugs:a critical overview[J].CMAJ, 2005, 172:1703~1711.
[8]Greenberg I, et al.J Clin Psychiatvy, 1999, 60 (21) :31~36.
[9]Haupt DW, et al.J Clin Psychiatry, 2001;62 (27) :15~26.
抗精神失常药 篇7
临床试验显示,喹硫平片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效。一项与氯丙嗪,两项与氟哌啶醇对照的试验显示,喹硫平片的短期疗效与对照药物相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服用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12周疗效不佳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男38例,女42例,年龄11~86岁(平均51.75岁)。
1.2 方法
采用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患者40例,而采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患者40例。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及构成比为:奋乃静20例(50%),氯丙嗪11例(27.5%),舒必利7例(17.5%),其他2例(5%)。疗程时间各为6周。疗效评定以PANSS减分率>80%为痊愈,>50%为显著进步,>30%为进步,<30%为无效。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2、4、6周评定。同时查血、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等。
2.3服药方案
采用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应每日2次给药,饭前饭后均可。前4d治疗期的日总剂量为50mg(第1日),100mg(第2日),200mg(第3日)和300mg(第4日)。从第4日以后,将近剂量逐渐增加到有效剂量范围,一般为300~450mg/d。可根据病人的临床反应和耐受性将剂量在150~750mg/d之间调整。
[例(%)]
而采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口服1次2~4mg,1d1~3次,用于精神病,1d8~64mg分次服,对兴奋躁动者,可先肌注,每次5~10mg,1d2~3次。
2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同期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1)本组病例就诊后24h内即明确诊断者75例(93.75%),就诊后2~4d内明确诊断者5例(6.25%)。
(2)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40例喹硫平组中,痊愈20例(50%),显著进步10例(25%),进步8例(20%),无效2例(5%),有效率95%,显效率75%。20例奋乃静组中,痊愈5例(25%);显著进步5例(25%),进步4例(20%),无效6例(30%),有效率70%,显效率50%。11例氯丙嗪组中,痊愈4例(36.36%),显著进步2例(18.18%),进步2例(18.18%),无效3例(27.27%),有效率72.73%,显效率54.55%。7例舒必利组中,痊愈2例(28.57%),显著进步1例(14.29%),进步2例(28.57%),无效2例(28.57%),有效率71.43%,显效率42.86%。2例其他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组中,痊愈0例,显著进步1例(50%),进步0例,无效1例(50%),有效率50%,显效率50%。
4 讨论
(1)40例喹硫平组中,有效率95%,显效率75%。而采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患者40例中,痊愈合计11例(27.5%),显著进步9例(22.5%),进步8例(20%),无效12例(30%),有效率70%,显效率5 0%。可以明显看出喹硫平替换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明显,有效率和显效率都大大优于传统抗精神病。
(2)喹硫平口服后吸收良好,代谢完全。人类血浆中主要的代谢产物不具有明显的药理学活性。进食对喹硫平的生物利用度无明显影响。喹硫平的小分队半衰期大约为7 h。8 3%的喹硫平与血浆蛋白结合。
临床试验证实,每日2次给药时喹硫平是有效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研究资料进一步证实,该药对5HT2和D2受体的占据作用在给药后可持续12h。喹硫平的药代动力学是线性的,男女无差别。
老年人喹硫平的平均清除率较18~65岁成年人低30%~50%。严重肾损害(肌酐清除率低于30mL/min/1.73m2)和肝损害(稳定性酒精性肝硬化)的患者,喹硫平的平均血浆清除率可下降约25%,但个体清除率值都在正常人群范围之内。喹硫平及其几种代谢产物是细胞色素P450酶1A2,2C9,2C19,2D6和3A4的弱抑制剂,但只在高于300~450mg/d的人类有效剂量范围的10~50倍的深度时才出现。根据这些离体研究结果,喹硫平与其它药物合用时不易导致具有临床意义的与细胞色素P450酶相关的药物抑制作用。
摘要:目的 对于喹硫平替换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进行临床观察。方法 采用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患者40例,而采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患者40例。结果 本组病例就诊后24h内即明确诊断者75例(93.75%),就诊后2~4d内明确诊断者5例(6.25%)。40例喹硫平组中,有效率95%,显效率75%。而采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患者40例中,痊愈合计11例(27.5%),显著进步9例(22.5%),进步8例(20%),无效12例(30%),有效率70%,显效率50%。结论 喹硫平替换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明显,有效率和显效率都大大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
关键词:喹硫平,替换,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田志林,魏惠香.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5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08(12):102~123.
[2]胥德广,赵祖安,哈斯,等.利培酮(卓菲)对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J].中国民康医学,2006(17):45~52.
[3]陈松.国产喹硫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8(7):102~105.
[4]王立,钟薇.高剂量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08(11):23~25.
抗精神失常药 篇8
在精神病治疗过程中, 由于抗精神病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人的个体差异, 以及并发的心血管疾患, 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重者可危及生命。现分析抗精神病药对血压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1 抗精神病药对血压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1.1 首次服药对血压的影响
临床研究发现首次服药病人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41%, 长期服药病人发生率14%, 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新入院首次服药及年老体弱病人较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应重点观察, 加强护理, 防止或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1.2 给药方式对血压的影响
肌肉注射给药尤其容易引起低血压反应。老年病人无论什么样的给药方式都容易引起低血压反应。首次服抗精神病药物及年老体弱的病人, 由于对药物的耐受性差, 药物对血压的影响较大, 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也较高。多见于治疗初期、改换药物或药量骤增时, 长期用药也可以发生, 大剂量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后及年老体弱者也易发生, 因此, 在服药前首先向病人解释服药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服药后注意事项, 告诫病人变换体位幅度要小, 动作宜慢, 必要时采取辅助措施, 使血压的调整有缓冲时间, 可防止或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大剂量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后及年老体弱者也易发生, 大多在迅速改变体位时发生, 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病人突然出现眼前发黑、头晕、面色苍白、冷汗, 体晕倒以至于外伤, 血压下降至10.7/6.7 kPa, 甚至测不出, 老年人及伴有心血管疾病者可导致不可逆性低血压, 发生猝死。
1.3 在治疗初期应密切观察血压变化
特别是年老体弱伴有心血管疾病、进食不好的病人, 注意观察有无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趋势, 如头晕、心悸等。注射给药后嘱病人卧床休息, 在改变体位如起床、赴厕站起时动作要慢, 当感到头晕时立即坐下或躺下。一旦发生体位低血压, 立即让病人就地平卧或抬高下肢30°, 报告医生, 给病人测血压, 观察生命体征, 并准备好急救用品和药物。如平卧后血压及意识仍不恢复, 可按医嘱给予升压药, 如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等, 或给予中枢兴奋药;血压持续不升者, 应给予输液、给氧。护士应对所有病人的身体状况及用药情况心中有数, 将其置于自己视线内, 以减少精神科病人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2小结
抗精神失常药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药物性肝炎患者112例, 男66例, 女46例;年龄15~87 (45±18) 岁, 其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病例占67.0%。
1.2 诊断标准[2]
(1) 病前1~8周或更长时间内有明确用药史; (2) 部分患者有发热、皮疹; (3) 血常规检查嗜酸性粒细胞≥6%; (4) 有肝实质细胞损害或肝内胆汁淤积的临床表现; (5) 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肝炎或黄疸; (6) 部分患者原有肝病基础如乙肝标志物阳性、脂肪肝、血吸虫肝病, 但服药前检查肝功能正常; (7) 停用药物即好转。
1.3 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 查阅住院病历, 记录原发病史、服药史、临床表现、血象、肝功能检验、病原学检查、腹部B型超声检查。
2结果
2.1 不同年龄药物性肝炎发生率
15~30岁16例占14.3%;31~60岁21例占18.8%;61~87岁75例占67.0%。
2.2 导致药物性肝炎的抗精神病药物
在典型抗精神病药中氯丙嗪应用最多占25.9%, 氯哌啶醇次之;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中利培酮应用最多占8.9%, 喹硫平次之。见表1。
2.3 药物引起肝损害的出现时间
1个月以内23例, 1~2个月53例, 2~3个月21例, >3个月15例。以上大多数药物性肝炎出现于服药后1~3个月。
2.4 临床表现及分型
肝细胞损害型86例 (76.8%) , 表现为乏力、厌食、发热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65~1126U/L, 平均为 (256.4±41.6) U/L];胆汁淤积型26例 (23.2%) , 表现为发热、皮肤瘙痒、黄疸、右上腹痛、血清总胆红素升高[50~156μmol/L, 平均为 (61.2±29.7) μmol/L]。
2.5 治疗与转归
立即停用致药物性肝炎的抗精神病药, 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硫普罗宁、腺苷蛋氨酸 (思美泰) 、甘草酸二铵 (甘利欣) 护肝退黄降酶等治疗, 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
3讨论
肝脏是药物在体内生物转化或代谢的最主要场所, 大多数药物在肝脏内经生物转化而排出体外。药物性肝炎发病机制包括药物本身的毒性、免疫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等方面[3]: (1) 过敏反应:某些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进入人体后, 激发体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系统, 通过淋巴因子、巨噬细胞和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以及免疫复合物损害肝脏;另外某些药物发生的过敏性肝损害, 则主要是降低了肝细胞内质网的生理功能, 使胆汁酸的羟化作用发生障碍, 从而引起胆汁蓄积性病变。 (2) 毒性反应:某些药物当用剂量过大、时间过长或联合用药引起敏感性增加, 使致毒代谢物大量产生, 肝脏内谷胱甘肽耗竭, 超过了肝细胞的解毒功能, 从而导致细胞功能紊乱。 (3) 特异质反应:主要与患者的特异性溃传素质有关。
本研究显示该病以老年人居多, 这与老年人肝细胞微粒体酶系活性降低、肝、肾功能减退有关[3]。典型抗精神病药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致药物性肝炎发生率高, 药物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和病毒性肝炎相似,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和黄疸, 部分患者有发热、皮疹和皮肤瘙痒表现。大多数药物性肝炎出现于服药后1~3个月, 因此在相应药物出现肝损害的高发时期加强监测, 有利于早期诊断药物性肝炎, 出现药物性肝炎后立即停用致药物性肝炎的抗精神病药, 使用护肝等治疗, 一般治疗效果较好。对于需要继续治疗的精神病患者, 应避免再次使用相同的药物, 尽量减少药物性肝炎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厉有名.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类型及诊断策略[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4, 12 (7) :445.
[2]李健, 程香普, 崔静, 等.36例药物性肝病的临床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0, 9 (3) :21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