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的性质(精选12篇)
体育课程的性质 篇1
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 广大体育教师充满了期待, 一线教师更是热情投入, 积极努力, 但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 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出现了“淡化运动技能教学”、“赶时髦, 搞形式主义”、“体育教学虚无化”等倾向, 甚至于一些优秀教师和老教师亦不知道怎么上体育了, 究其原因, 主要还是由于长期以来, 我们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属性还未能做出科学的定位, 造成体育课程性质不明确, 致使体育教学出现了许多不应出现的盲目上课、随意操作的现象。
一、课程涵义的多重性
在我国课程研究的早期, 对课程本质的理解已经有相当深度的认识, 比较突出的是朱智贤在30年代给课程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 “学校的课程, 是使受教育者在校里规定的期限内, 循序继续得着各种应得的智识和训练, 以求达到一种圆满生活的精密计划。”
施良方认为目前就要得出一个精确的并为大家所认同的课程定义, 这既不现实, 也不可能。他对课程进行了词源分析, 归纳了六种类型的课程定义: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在此基础上, 他分析了课程定义的方式, 认为每一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都有一定的指向性, 即都是指向当时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课程所出现的问题, 所以都有某种合理性, 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
二、体育课程性质的定位
什么是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它应区别于其他相近学科的特质反映其体育类课程的固有特点, 通过分析, 我们不能仅从某一角度的考察就简单地判断体育课程的性质, 因为无论体育课程属于什么性质, 体育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 我们应该用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体育课程, 这样才能有利于体育课程的建设, 笔者从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方面来反映和认识体育课程的性质。
1.综合性
体育课程是一门特殊的综合性课程。
(1) 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 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 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它具有鲜明的综合性, 强调课程的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 是以体育为主, 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它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相对独立于健康课程的体育课程内容;相对独立于体育课程的健康课程;体育课程与健康融合的内容。
(2) 教学形式的综合性
体育课程本身又有“学科”、“术科”之分。“学科”即理论课, 向学生传授体育方面与健康方面知识, 教学场地为教室等空间;“术科”即技术实践课, 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方面的技术、技能, 教学场地为田径场、体育馆等运动空间。因此, 综合性是体育课程的基本属性之一。
2.活动性
体育课程是通过身体活动进行教学和教育的, 体育课程的活动性具体表现在主要是通过身体练习, 并使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相结合, 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与技术。体育教学过程的身体练习的内容多种多样而且活动性较强, 如篮球、排球、足球等竞技运动项目;经过改造的竞技运动项目;一些非竞技性体育活动, 包括我国传统的养生运动、舞蹈与健美操、民族民间体育等。通过身体的实践活动, 达到教学内容的学习和掌握, 主要是在运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并完成的, 必须是以运动的学习和实践体验, 通过运动中的本体肌肉感觉和记忆才能准确获得。《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也指出“其学习结果主要不是体现在认知性知识的积累和深化上, 而是表现在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和行为态度等的改变方面。这决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主要手段, 是以活动性游戏和各种运动方法构成的身体练习。
体育实践课程的“活动性”与杜威所提倡的“活动”以及课外活动的“活动”相比较, 又存在一定的差异。首先, 体育实践课程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 始终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全面发展出发, 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其次, 体育实践课程无论是技术性的知识还是健康、安全性的知识都是通过身体的活动来学习的, 在“实践中学”是体育实践课的主要学习方式。第三, 中小学体育课程虽然活动性较强, 但它不是一个随便的课外活动或学生自发的活动, 从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评价的制定以及到课程的组织安排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系统性非常强。第四, 体育实践课“活动”的目标与学校整体课程目标一致, 着眼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发展。
3.体验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 体育课程总目标可以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具体描述和体现。因此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身体体验目标, 一类是心理体验性目标。
身体体验也即身体认知。“身体性认知”主要是指借助身体运动进行认知。体育课程应通过运动技能的获得和运动能力的发展而形成运动认知能力, 因为“身体运动不仅是世界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认识 (世界) 的方法”, 例如, 学生在学习体操项目的某一动作技能时, 从表层上看是在对体操动作进行的身体练习, 而在深层次上是在对作为客体的身体的时空、位移的认知和体验, 进而实现身心一统, 从这个意义上说, “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应该作为形成认知能力的学科予以理解”。因此, 体育活动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练习更是一种身体性认知。
心理体验。任何一种知识都内在地蕴含着一定意义的精神, 体育教学内容中的体育知识、技能更是如此。因此, 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不仅仅是体育知识、技能、方法的掌握和积累, 更重要的是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对体育运动深层所蕴含的精神文化的理解和领悟, 这也是体育课程目标更高层次的要求。
三、结论
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不同于其他相近学科的特质反映其体育类课程的固有特点, 我们不能仅从某一角度的考察就简单地判断体育课程的性质, 应该用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体育课程, 笔者通过对课程涵义的多重性、体育课程的诸观点进行分析、讨论, 总结历史经验, 结合当代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和其自身固有的特性, 认为体育课程基本性质是综合性、活动性、体验性, 这样才能有利于体育课程的建设, 有利于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
摘要:通过对课程涵义的多重性、体育课程的等观点进行分析、讨论, 总结历史经验, 结合当代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和其自身固有的特性, 认为体育课程基本性质是综合性、活动性、体验性, 这样才能有利于体育课程的建设, 有利于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当代体育,课程发展,学科性质
参考文献
[1]贾齐.体育课程性质辨析.体育与科学[J], 2007, (2) .
[2]顾渊彦.体育课程的约束力与灵活性[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3]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体育课程的性质 篇2
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所谓定位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一种排序。因此,语文课程的地位是由它的性质与课程的定位标准的相互关系所决定的。语文课程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是学生了解和掌握祖国文化的基础。语文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课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惟其如此,语文课程才成为一门重要的课程。
建国以来,我国的课程计划有过多次调整。有一种迹象表明:语文课程的课时数的绝对值和相对比例在逐步减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约占总课时的2O%一22%。与历次课程计划相比,这次课程计划增加了“综合性学习”这门课程,相应减少了语文课程的时间。但是,语文课程的时数仍然是最多的。这是语文课程基础性和重要性的体现。
初中体育考试的性质和操作方法 篇3
1.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应具备三层含义:第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三是要让学生主动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主要区别是,教育目标和指向不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应试教育是“片面追求”。体育本身就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反对应试教育的同时,并不否认或排斥考试,只要考试手段和操作方法得当,它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积极改革考试制度、内容和形式,通过运用考试引导学生建立坚实宽厚的知识基础,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创造精神,这才是素质教育中考试的真正含义。比如,体育升学考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他们认为体育课是副课,上体育课就是让他们出去散散心,打打球,对于体育技能,掌握不掌握无所谓。从家长的角度来分析,孩子要参加体育升学考试了,由于平时的不用功和身体条件差的原因,就通过各种渠道找人打招呼,走后门,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取得高分。这样做不仅带来较坏的社会影响,更给学生灌输了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从体育教师的角度来分析,平时不重视认真训练,对体育专业知识缺乏,或者平时对学生要求不严格,导致学生在升学体育考试中得不到满意的分数,这些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在初中升学体育考试中,学生、家长和教师都应该提高认识,正确操作,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考试的价值。
2.科学分析升学体育考试的性质和必要性,避免出现两种片面的认识
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是国家教委根据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明显下降采取的重大举措,它牵动着广大学生、家长和体育工作者的心。未来的世纪是一个全方位竞争的社会,这就需要跨世纪的人才必须有强健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然而现状告诉我们,长期以来因为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体质健康,青少年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初中生升入普通高中和分流到职业学校学习,都是为将来走向社会能承担建设祖国的重任。如果在初中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没有培养一定的运动兴趣和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将来到高中或走入社会后学习和工作压力变大,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体育工作者就更应该认真钻研教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考试的性质是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差距,体验成功的喜悦,这种考试以平时科学的教学作基础,与智育、德育、美育等方面有机地融合于一体,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心理品质都得到良好发展,因而体育考试就成了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但体育考试不能作为评价学生体育成绩好坏的依据,更不能作为衡量学校的体育工作好坏的依据。
3.制定合理的考试制度和正确的操作方式
在认识了升学体育考试的必要性和性质之后,还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良好的操作。各个地市要制定合理的考试制度,确定适合本地考试的项目,采取严格的考试方法,做到公平、公正,让考试得到社会的关注,让家长放心。
(1)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升学体育考试这项工作,建立考试领导机构,分工明确,落实到位,加强管理,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2)提高家长对升学体育考试的认识,重视这项考试,严格按照考试规程办事,不徇私舞弊,不弄虚作假,平时加强对子女的督促和关心,让他们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
(3)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认真抓好每节体育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总结,必要时可利用节假日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对学生严格要求,正确引导,齐抓共管,给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学习品德。
总之,对于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如果制定了合理的考试制度、内容与形式,使教和学有机结合,并将考试纳入到素质教育整体机构中,那么不仅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时学校体育工作的真正价值也能得到实现。[e]
“语文课程性质”的逻辑追究 篇4
三个版本的“课程性质”, 201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中的界定脱胎于200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和2003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两个实验版语文课程标准都是这样表述的:
课程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稍加分析, 不难发现在这篇幅不长的文字中, 混杂着多种明显的逻辑问题。
问题一, 判断上的偷换概念:“语文课程”就等同于“语文”吗?
课程标准从“语文”的特点讲起, 进而把“语文”的特点直接等同“语文课程”的特点。其思维逻辑是:语文是A, 是B。A与B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的领衔起草者巢宗祺先生这样解释:“‘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指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目的在于凸显这两方面的功能。”[2]不难看出, 巢先生的逻辑其实就是根据“语文”的特点来确定“语文课程”的特点的。搜集此后有关“语文课程性质”的言论, 几乎都有相同的套路:先重点论证语文的特点是工具的、人文的, 然后直接归结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事实上, 语文课程不等于语文, 本来是一眼就能望穿的简单问题。李海林教授就曾质疑:“语文课学语言, 因此语言的性质就是语文课程的性质。这不管在哪个意义上都是大可怀疑的。”[3]42
如此不合逻辑的界定能够出炉, 深层原因正如倪文锦教授所言:“与其把它看成对学科性质的一锤定音, 还不如把它视为对上世纪末关于语文教育大讨论的总结。”[4]因为对语文的性质争论太久, 因为急于以权威的姿态对语文“人文性”“工具性”之争给出一个结论, 课程标准制订者便跳越了“语文”和“语文课程”的界限, 在课程标准的定性中做了一件张冠李戴的事。从基本逻辑看, 两个对象如果要性质相同, 应该要求构成元素相同且结构相似, 最起码也要两者中起决定性质的元素相同。
其实, 把语文等同于语文课程, 把语文的性质等同于语文课程的性质, 还有一种类似的思维方式及结果, 就是把“语文”等同于“语文学科”, 把“语文学科”等同于“语文课程”。在这种语境下, 似乎“语文”“语文课程”“语文学科”都是一码事。如于漪老师曾说:“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5]张传宗先生也认为:“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 同时具有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的其他性质。”[6]甚至吕叔湘先生在分析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时也这样表述:“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 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 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工具。”[7]从常识看, “语文”指语言和文字, 是一种集合概念;“语文学科”是教学的科目, 是个体概念;“语文课程”是语文教学的进程, 是动态的概念。尽管我们从感情上可以体谅大师们的偶然疏忽, 但从理性上应该客观承认这些表述的失当。正是这些经常出现的言论, 使人们对课程标准中把语文课程和语文等同起来的逻辑失去了敏感性。
耐人寻味的是, 201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中, 对课程性质的表述有了一定的变化: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 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与实验稿相比, 修订版的表述多了一些对课程特点、任务的说明, 删除了前面说明“语文”性质的文字。修订稿的变化, 一方面是试图从字面上掩饰把语文课程等同于语文的明显缺陷, 另一方面是要摆脱原来的语境束缚, 扩大甚至改变原来依附于“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的内涵。这样的表述尽管用了障眼法, 但仍然没有改变用语文的特点代替语文课程特点的实质。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你不能简单说清楚, 就是你还没有完全明白。”我们可以抛开所有烦琐的论证, 回到最基本的起点设问:按照课程标准的说法,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那么语文课程是什么工具?是交际工具吗?显然不是。是学习语文的工具吗?如果这样说, 数学课程就是学习数学的工具, 物理课程就是学习物理的工具, 也就是说所有课程都是工具。再者,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具有人文性, 那么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什么?如果说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那么哪一个学科课程不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呢?说是课程中体现的人文精神, 那也免不了适用其他所有课程。总而言之, 语文课程既不能说是工具, 也不能独担人文精神, 何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性质?
问题二, 表述上的牵强附会:特点和性质能够等同吗?
课程标准要规定的是“课程性质”, 但在表述上先说的是语文的特点, 并进一步把语文的特点默认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最终把课程的基本特点天然地等同于课程性质。
很显然, 特点、基本特点和性质的内涵是有所区别的。特点指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特征, 基本特点是在诸多特点中起基础作用或主要作用的特点, 性质是指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其中, 基本特点和性质的主要区别在于, 基本特点只起诠释或说明的作用, 一个对象的基本特点其他对象也可能具有, 比如语文课程的某种基本特点数学课程也可能存在;而性质却具有种属的规定性, 语文课程的性质就应该不同于数学课程。可见, 用性质来描述一个对象, 不仅要有“根本属性”的论证, 还要受到排他性的约束, 而这两点都是语文课程标准制订者面临的难题。在一定意义上看, 正是为了把话说得模糊一些, 以保留回旋的余地, 课标制订者有意把语文课程的性质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而不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性质”。我们可以理解这种表述是为了更严谨, 但微观层面上语言的严谨恰恰造成了宏观层面逻辑的不严谨。
为什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能概括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因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只着眼于语文课程中的一个元素———语文, 语文课程除了语文的元素, 还有教育者、学习者、教学的条件、过程和方法等多方面元素。吕叔湘先生分析:“第一, 我认为每一个做教学工作的人必须首先认清他教的是什么。从事语文教学就必须认清语言和文字的性质;从事汉语教学就必须认清汉字各种形式———普通话和方言,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分别和它们的相互关系。其次, 我认为从事语文教学必须认清人们学会一种语言的过程。”[8]可见, 总结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 至少要考虑语文和过程方法两个主要方面。两者之中, 叶圣陶先生曾提醒:“国文是语文学科, 在教学的时候, 内容方面固然不容忽视, 而方法方面尤其应当注重。”[9]课程标准给语文课程定性, 只关涉“语文”的内容而遗漏“课程”, 当然只能言“特点”而不能言“性质”了。要总结语文课程的性质, 不能仅盯着语文, 还必须有课程视野, 著名特级教师蔡澄清指出:“学生学习语文, 必须遵循两个规律:一是语文自身的规律, 二是学习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 以及学生学习语文的认识运动的发展规律, 必须强调语文教学要强化实践的观点, 树立训练的观念。”[10]这样的认识至少反映了“语文课程”思维, 而不局限“语文”思维。
另一方面, 从不同课程的比较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不具备排他性。说语言是工具, 历来已久, 在马克思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后, 列宁认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1]叶圣陶等人也遵循了这种说法。在教学范畴, 我国第一个提出“工具说”的是陆定一, 这个概念当初并非专指语文。1960年4月9日, 陆定一在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教学必须改革》的发言, 他的原话讲:“全日制中小学最主要的课程, 是语文 (包括中文和外文) 和数学, 这是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工具。”[12]可以看出, 这里讲的“最基本的工具”, 首先指中文、外文、数学, 还有的潜台词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能是某种工具。类似的认识在教育界实际上较为普遍, 比如刘国盈先生说:“中学里的课程, 不是自然学科, 就是社会学科。自然科学是了解、认识、改造自然的工具, 社会科学是了解、认识、改造社会的工具。都是工具, 并非单单一个语文科是工具, 因此不能说工具性是语文科的特点。”[13]说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 同样是一种诠释, 而不是排他性的下定义。因为语文的人文性里包蕴着知识性、思想性、科学性、社会性、教育性、审美性、实践性、言语性、文学性等诸多成分, 这些成分在其他学科中也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存在着。可见, 不管是工具性, 还是人文性, 都不是语文独有的, 所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只能说是语文的特点而不能说是性质。
如此看来, 课程标准用“基本特点”来表达“课程性质”, 并非仅仅是语言表达上的变通, 实在是面对本质隔阂的不得已而为之。
开放中的建议:语文课程性质宜在“语文性与课程性的结合”框架下构建
历史地看, 相对于客观的科学规律与原理, 人们的主观认识常常难以一步到位。曾经有那么多的“真理”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变成谬误, 说明了一切以霸权的方式拒绝其他意见的观点恰恰是危险的。对于语文课程性质而言, 尽管有人认为它是语文课程研究的重要基础, 尽管我们给它一个结论的想法非常迫切, 但这些都不足以天然地保证, 我们看到的课程性质就是事实。科学是冷静的, 正如一句诗歌: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不难想象, 保持一个开放的姿态, 坚持基本事实, 在不同视野的补充和不同观点的碰撞中, 有利于我们逐渐靠近真相。
在对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性质”进行质疑的声音中, 一类是属于本体性解构的, 一类是属于本体性重新建构的。持前一类观点的人如于渊溟教授认为, 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追问本身就是一个虚构的假问题, 他主张要“消解语文学科性质这一预成性语文课程基点”。[14]荣维东先生则认为, 语文课程不会有什么固定不变的所谓课程性质, “对于假想中的‘性质’的探寻, 的确是一种缘木求鱼的荒唐做法”。[15]我们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这些观点, 参考佐证是, 教育部出台的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基本上没有课程性质的界定, 从国外看, 对我国教育观念有较大影响的美国、俄罗斯等国, 也没有关于其语文性质的明确表述。
另一类观点则认可语文课程性质的存在, 并提出了自己的具体观点。李海林教授提出“‘言语习得’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本质。”[16]他解释:“语文课的特殊性在于其教育内容的特殊性, 语文课是言语实践教育。言语实践教育论, 既可以得到来自教育人类学的证明, 也可以得到来自语言人类学的证明。二者的共同证明, 就是语文课程性质的准确定位。”[3]48倪文锦教授借鉴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的观点, 认为语言行为同时具有语言的社会性和言语个性, 并由此认为, “语言的社会性与言语的个别性的统一才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7]潘新和教授则强调言语表现的重要性, 他没有用课程性质来表述, 但他的观点与课程性质密切相关:“在语文教学系统的整体结构中, 言语表现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只有指向言语表现, 以表现为本位, 才能打好全面的言语基础, 才能达成言语教育的应用性目标。”[1]13
相对于课程标准的表述, 这些认识的巨大进步是, 不仅看到了语文, 突出了语文中言语的独特性, 还看到了课程中人和人的活动。不过, 我们还可以精益求精地思考问题。对于教育科学理论的探究, 德国当代著名教育哲学家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提出:“最重要的是, 我们应该铭记, 教育科学理论连同其他社会科学理论以及大多数自然科学理论都缺少封闭性和彻底性。封闭性意味着一种既定的理论概念所规定的因素只是存在于与其他因素的相互关系中, 而不是存在于与该理论范围之外的因素的相互关系中。彻底性意味着不能遗漏任何因素, 因为该因素可能具有真实的影响, 对它的揭示是必要的, 而且可能改变该理论。”[18]用这个标准衡量上述观点, 可以发现, 他们在彻底性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可弥补的空间:其一, 没有照顾到母语教育的特质;其二, 不是在语文课程的层面上讲课程性质, 而是在“人—语文活动”的层面 (参见王荣生对语文教育研究的层次分类) 谈问题, 这就弱化了语文课程性质的针对性。
由于语文课程性质是一个复杂而抽象的概念, 不同的人认识角度也不同, 所以过于追求表述的具体, 不仅面临很大困难, 也会面临过多争议。为了使语文课程性质的概括充分周延和自洽, 又呈现一定程度的具体性, 较好的策略是采用两层结构来表述其内涵, 先讲基本框架, 再作一般性概括:语文课程性质是语文性与课程性的结合。语文性应体现母语的独特内容和作用, 课程性应体现语文学习的独特过程和方法。
这样的表述至少有三点好处:具有针对性, 能揭示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又有排他性;具有包容性, 语文课程性质可能涉及的内涵不会遗漏, 而且已有的很多研究成果可以汇集在这个内涵中;具有延展性, 即使语文课程理论研究不断发展, 但发展的具体内容都是在这种表述的外延层面, 作为内涵层面的上述内容可以相对稳定。
在上述建议的语文课程性质的外延层面, 既要珍惜共识, 又要坚持本真, 实事求是。“语文性”的概念, 不仅包含了言语的工具性, 还体现了母语的人文涵养性。这一点与课程标准中的“语文”概念有很大的共同之处。在当前有人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和语文学习的言语过程语境下, 承认语文的涵养性, 是为了防止忽视语文学习的精神价值, 这一点是母语学习得天独厚的条件, 也是当仁不让的任务。尽管对精神人格的培养非语文课程专属, 但在目前的课程设置中, 还没有哪一个学科课程能替代语文对学生精神成长的作用。“课程性”的概念, 一方面包含着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道理, 另一方面体现了母语学习独特的过程和方法, 如学得性、习得性及熏染性等机理。定位“课程性”还体现了在课程层面讲问题, 这就有别于学生对语文的自然习得, 保证了语文课程实施中的目标性、计划性和引领性。
美术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分析 篇5
1、美术课程的性质是: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数字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修订前的标准相比,对于原来一些有益因素如美术课程对文化、对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关注等进行积极地传承或者延续,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式的拓展、对以评价来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研究都进行了重新修订。所有这些对于学生终身学习、素质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
因为美术课程最重要的就是视觉形象,不是其他东西,是对视觉性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的,这是美术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基本特征。美术课程的实践性具有独特性,意味着不是一个理论思维课程,它需要动手实践。通过实践创造出一个新的物象出来。为什么追求人文性,因为过去美术就是技法的东西,追求人文性是一个拓展,大大地丰富了美术的内涵。在强调愉悦性这一点上,我觉得艺术创造过程是一个非常愉悦的过程,艺术学习也应该是个愉悦的过程。美术课应该是一种开放的、感性的,还有一种愉悦的课程,让学生真正地发挥个性,大胆想象,自由表达。美术课要上出美术课的感觉来。
2、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一、面向全体学生。因为面向全体学生是义务教育性质所决定的,义务教育不是针对专业人士的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质,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所以,美术课程,不能只向少数有天赋的、有兴趣的、有条件的孩子开放,应该向所有孩子开放。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其实是一个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因为没有更多的外在诱引和压力可以导致学生学习美术。家长不会强迫自己的孩子认真地去学美术,但是家长有可能强迫自己的孩子去认真地学语文、数学、外语。所以,美术学习的过程,应该给学生带来一种快乐。
三、关注文化与生活。因为关注文化是美术教育的一个国际趋势。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体育课程的性质 篇6
《金属钠的性质》这节课选自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1章第2节第1课时。金属钠是《高中化学新课标》中要求掌握的重要的金属单质,学好本节内容对学生以后学习其他金属元素具有指导性的作用,也为今后学习元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以及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设计
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发展情况,笔者明确了本节微课要达成的目标:借助观看微视频和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规定的任务,认识金属钠的性质。其中,通过实验现象来认识金属钠的性质是本节微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使学生达成所设定的目标,笔者设计了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以下简称任务单),同时制作了相应的微视频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单上的相关学习任务。任务单由以下三部分组成:①学习指南。笔者引导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主题和要达成的目标,并给出了一些中肯有效的建议。②学习任务。这是任务单的主体部分,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成目标的重要保证,根据本节课要达成的学习目标,笔者制定了四项学习任务。③困惑与建议。旨在让学生记录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微课的一些建议,以便课堂学习时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制作
笔者制作了微视频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单上的相关学习任务。本微视频时长8分10秒,使用软件Camtasia 8.4进行录制和后期加工处理,以MP4格式发布。
微视频首先引用了一则某化工厂金属钠燃烧引起火灾的新闻报道,报道中“金属钠着火时要用干粉灭火器或沙土扑灭,而不能用水来灭火”的说法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明确了本节微课的学习任务就是研究金属钠的性质。
实验视频一:用镊子取出保存在煤油中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再用小刀把它切开,并请学生仔细观察被切开的钠其断面有什么变化。(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在后期制作中,笔者使用箭头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对需要学生重点观察的实验现象进行了局部放大处理;另外,由于金属钠新切开的断面颜色变化较快,学生不容易看清,所以笔者在后期制作时对这部分进行了慢镜头回放和高亮显示的处理)。
实验一视频播放完后,字幕显示“请暂停播放,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学习任务一”。这是笔者在微视频的适当位置设置的暂停思考环节。此时,学生需要暂停视频播放,并对刚才微视频中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完成任务单上对应的学习任务。
实验二视频:向一只盛满水的烧杯中滴入数滴酚酞试液,用玻璃棒搅拌,然后将切好的黄豆粒大小的钠投入水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地观察实验现象,笔者进行了局部放大处理,并配以字幕提示)。金属钠在水中的什么位置反应?钠块的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它做什么样的运动?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反应前后溶液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利用一系列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描述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二视频播放完后,同样需要学生暂停视频,在任务单中用表格形式归纳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完成学习任务二。
实验视频三:先取一只装有大半瓶蒸馏水的塑料瓶,用手挤出瓶中的空气,使瓶中充满水,再取一个插有一根大头针的橡皮塞,用大头针扎起一块切好的黄豆粒大小的钠,最后迅速用橡皮塞塞紧瓶口。这时钠在瓶中与水发生反应,不断摇动塑料瓶,以免钠粘在瓶壁上烧坏塑料瓶,可以看到反应产生的气体使挤瘪的塑料瓶又重新鼓了起来,反应结束后,将橡皮塞拔出,并迅速将点燃的火柴放置于瓶口,反应产生的气体燃烧了。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氢气,由此学生就很容易写出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完成学习任务三,从而达成目标②;另外综合学习任务一、二,学生不难得到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即达成目标①。
在第一段实验视频中学生已经看到,金属钠新切开的断面露置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暗,说明金属钠在常温下会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钠,由此提出新的探究问题:钠在空气中燃烧有什么现象?产物又是什么呢?
实验视频四:在玻璃管中放入一小块金属钠,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管,用箭头以及标注引导学生观察现象:钠首先发生什么变化?然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燃烧时火焰呈什么颜色?最终生成的产物是什么颜色?由此学生不难得出结论: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现象不同,产物也不同。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四,也就达成了目标③。
学生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通过笔者设置的一系列具体而又有针对性的问题,体验了对金属钠性质的实验探究过程,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得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顺利达成预定的目标。最后,笔者用一个拓展思考的问题作为结尾:“如果在生活中你遇到金属钠的着火事故,会采取哪些措施呢?”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这样除了能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之外,同时也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
课堂应用
微课程是为翻转课堂服务的。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的作用。学生通过在家中的自主学习已经学会了正确取用金属钠的方法,并掌握了金属钠与水的反应以及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和原理,这就为课堂上学生的探究活动预留了充分的时间。
课堂上,笔者首先评价了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完成情况,并就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答疑,然后由学生完成自我检测,检查自主学习成果;当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自主学习任务时,笔者又布置学生完成进阶作业,在进阶作业中设计了金属钠与酸溶液及金属钠与盐溶液反应的相关习题,这一部分内容在微视频中没有涉及,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还不能获取这一部分信息,因此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遇到了障碍,这时适合进行分组实验。这样,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进一步探究金属钠与盐酸的反应、金属钠与盐溶液的反应(如CuSO4、FeCl3溶液)。实验完毕,各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反应的过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大家达成共识后,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分享收获,交流心得。同时,笔者还设计了评价量规,供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之间互评。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翻转课堂,在课堂上能更有效地探索更多新的知识,并且拥有了更多做练习、做作业的时间;通过课堂上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勇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真正实现了“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拓展能力在课堂”。
附:自主学习任务单
《金属钠的性质》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鲁科版高一年级化学必修1第1章第2节《金属钠的性质》
2.达成目标:
①知道并能说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硬度的相对大小、密度的相对大小以及熔点的相对高低);
②能准确描述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分析现象并得出结论,能书写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能准确描述常温下和加热条件下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能知道这两种条件下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不同。
3.学习方法建议:
①请你运用观察法认识钠的物理性质;
②请你运用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学习钠与水的反应、钠与氧气的反应;
③请你运用表格归纳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相关结论;
④请你认真观看实验视频(可以暂停或重新播放),尝试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作出合理的分析或解释,然后与微视频中的相关讲解进行对比。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教师评价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完成情况并进行答疑→作业(学生定时完成自我检测,小组内讨论,自我纠错)→进阶作业(学生定时完成课堂检测,教师巡视,进行个性化辅导)→协作探究(针对进阶作业中的疑问,各小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分组实验:①钠与盐溶液反应,如钠与CuSO4、FeCl3溶液反应;②钠与酸的反应,如钠与盐酸反应)→展示(各小组交流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提出实验中遇到的困惑,大家讨论)→学生对本节课做小结,分享收获与心得→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评。
二、学习任务
任务一 请你仔细观察第一段视频中的实验现象,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中的钠保存在煤油中,说明了什么?
②钠可以用小刀切割,说明了什么?
③在切开钠的瞬间,你观察到断面呈什么颜色?随后,断面的颜色有什么变化?请你推测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④观看了这一段实验视频,你能得出钠的哪些物理性质?
任务二 请你仔细观察第二段视频中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你看到金属钠在水中的什么位置反应?钠块的状发生了什么变化?它做什么样的运动?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反应前后溶液的颜色有什么变化?根据观察到的这些实验现象,你能分析得出什么结论?请你填写下列表格(可以不填满,也可以再补充)。
任务三
请你仔细观察第三段视频中的实验现象,思考并回答:钠与水反应完毕后,将点燃的火柴靠近瓶口时,
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由此,你能推测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请你试着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任务四
请你仔细观察第四段视频中的实验现象,思考并回答:在空气中加热金属钠,钠首先发生什么变化?
钠在燃烧时火焰呈什么颜色?最终生成的固体产物呈什么颜色?
三、困惑与建议
评委印象
钠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学习到的第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也是高中必修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重要元素。学生如果顺利理解了钠的学法,将对后续学习其他金属元素起到较强的指导性作用。李大明老师的《金属钠的性质》微课程设计,是一份非常有效的助学资源。
1.从设计理念来看
①为学情需要而设计。无论是我们所进行的课堂教学,还是设计的学习活动,亦或是对学生的指导,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学生身上。李老师的微课设计正是在遵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精准地把握了学情,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②为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而设计。李老师的微课与学习任务单紧密配合,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观看、选择观看频次,并在技术手段上进行了必要的放大、慢镜头回放、高亮显示等处理,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发现与构建知识,体现了翻转课堂先学后教、以生为本的理念。
③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设计。李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几个实验和情境的设置,将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更多的探究过程与学习体验,指导学生“做中学、思中学、悟中学、研中学、用中学”。在这样的探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提炼方法、得到感悟,实现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为形成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抓好每一次教育契机。
2.从设计内容来看
①本节微课选题切口较小,重点、难点突出,直指问题要害。李老师通过富有启发性的小坡度渐进性问题,逐步引领学生抵达核心内容的学习和学习方法的掌握。这样的设计便于突破学习难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
②学习单的内容形式明确具体,指导性、层进性强,凸显了对钠金属学习的思维方式的指导。结合课堂的新课学习,教师让学生学会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知识—感悟方法—尝试运用。
③注意了与课堂的有效衔接。学习单标注了课堂学习预告,学生可以明确现在进行的微课学习与课堂学习的密切关系,从而调动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自主学习当中。
④体现了学习活动的交互性。李老师在课前学习任务单上指导学生将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建议等进行记录,这为课堂充分、有效地学习交流做好了准备。课内,李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评价、交流困惑问题。分组合作探究、展示讨论、达成共识、分享收获、交流心得、自评互评等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交互式学习平台。
我国体育竞赛表演的法律性质探析 篇7
1 体育竞赛表演的概念界定
体育产业涉及的范围很广,从著作权角度探讨体育方面具有无形资产价值的比赛或者表演,那么首先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给其做一个概念性的界定。参考我国一些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将其称之为体育竞赛表演较为恰当。[1]这个概念凸显出它的两个特征:一是竞技性;二是艺术性。有学者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表演”的解释“动词,戏剧、舞蹈、杂技等演出;把情节或技艺表演出来,做示范性的动作。”[2]认为体育竞赛表演中的“表演”是第一个意思,即是运动员通过体育竞技动作,将自己的动作技巧,动作艺术构思展示给观众。此外,这个概念中的“竞赛”两个字,对其不宜做字面解释,认为只有竞技性的表演才称为体育竞赛表演。其实,体育竞赛表演也可以以友谊赛等非竞赛形式表现出来。
2 关于体育竞赛表演能否构成作品的现有争议
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对作品的定义是指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根据这个定义,得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智力成果,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首先,作品应当反映作者一定的思想或感情。作品是作者通过智力创作完成的,里面包含了作者一定的情感表达。有的是表达某种观点,说明某一问题,阐述某一理论,有的则是抒发某种感情。其次,作品应当具有独创性。独创性是作品最本质的属性,是指作品是作者自己选择、取舍、安排、设计的结果,既不是对已有形式的简单复制,也不是依照既定的程序、程式、手法进行推理和运算而来的,更不是抄袭、剽窃而来的。[3]在对独创性的认定上,两大法系国家采取了不同的判断标准。我国著作权法借鉴了两大法系的合理因素,一般要求作品在形成过程中是作者独立创作完成的,在表现形式上富有个性。最后,作品应当能够被复制。依照《著作权法》第10条第5项规定,复制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的行为。复制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行着革新。若一项智力成果无法被复制,就无法在人们之间进行推广,进而也就无法达到促进人类文明进程的目的,那么也就无需保护其创作者的利益。所以能够被复制是构成作品的一个重要条件。
体育竞赛表演若是作品,则是文学、艺术或科学领域内的智力成果。很明显体育竞赛不属于文学、科学领域的范畴,若想将其作为作品进行保护,那也只可能是艺术作品。目前认为体育竞赛表演属于艺术作品的学者主要论据如下。
2 体育竞赛表演具有独创性
根据前面的论述可知独创性是作品的本质属性,这里说的体育竞赛表演具有独创性并不是指所有的都具有,而是指一部分体育表演达到了独创性的标准。像篮球、足球这类更多的靠临场的配合、发挥、经验的竞技表演,很难说它是运动员、教练员的独创。而像艺术体操、花样滑冰和花样游泳等虽然也要以具有一定的技巧为基础,而动作的编排、音乐与动作的协调在整套动作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因为当今的体育与艺术的结合已非常紧密,大型赛事的动作好多都是聘请专门的人员来进行创作、编排,且也正是凭着这样一套与众不同的动作编排才拿到了大奖。比如我国著名的花样滑冰运动员申雪与赵宏博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表演的《图兰朵》,当时他们还尝试了世界上从来没人能完成的动作——沙霍夫四周抛跳,创造了在世界大赛上首次使用四周抛跳的历史,尽管他们动作失败,两人最终只获得了铜牌,这是中国双人滑在冬奥会夺得的首枚奖牌。[4]冬奥会之后,两人开始从注重难度的技术型选手到难度、艺术表现力并重的全能选手转变,2003年的世锦赛两人就是凭着具有艺术表现力的《图兰朵》拿下了他们运动生涯的第一块金牌。
2.2 体育竞赛表演可以被复制
认为体育竞赛表演可以被复制的学者主要是将其与舞蹈作品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舞蹈作品表现形式主要有(1)以文字、图像或符号将舞蹈以舞谱的形式表现;(2)对其进行录音、录像,以录音录像制品的形式固定;(3)舞蹈老师通过口头的指导、讲解以口头作品的形式表现。[5]对舞蹈作品的复制,主要就是通过对其以上三种表现形式的复制,将舞蹈作品予以推广。故得出体育竞赛表演中类似于舞蹈的艺术体操、花样滑冰等的表现形式与舞蹈相似,可以通过对编排的文字、图形记录以及记录其的录音录像制品等进行复制进而达到复制的目的。
2.3 其他国家也有将某些体育竞赛表演规定为作品进行保护的先例
德国联邦法庭认为滑冰包含有戏剧性的因素,因而可以作为艺术作品予以保护。法国规定“涉及跳水及在弹簧垫上空翻的运动属于哑剧表演,因此是思维的产物,根据文学与艺术资产的相关法律可以享受版权保护。”[6]我国可以进行对比借鉴,吸收符合我国实际的相关规定。
在赞成的声音中也夹杂着反对的声音,反对将体育竞赛表演当成艺术作品。他们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体育竞赛表演进行保护不符合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是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作品,保护创作人的利益同时推进社会文明的进步,追求创作者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一种平衡。而体育竞赛表演主要是反映的人的力量,追求的是“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主要没有推动人类智力成果进步的目的。
(2)体育竞赛表演不具备作品的属性。根据上文论述,支持者认为某些体育竞赛表演是具备构成作品的独创性、可复制性的。而反对者认为,体育竞赛表演不具备独创性,因为运动员是在严格的比赛规则之下为了取得名次而进行的临场竞技。动作的发挥更多是按照规则进行的,虽然其中可加入运动员自己的理解,但毕竟供个人发挥的余地不多。且运动员夺冠主要靠的是他的动作完成的效果和难度系数,艺术表现只占一定的比重,但绝没有超越技术的程度。运动员不像艺术作品的作者那样通过作品主要是抒发个人的观点或情感,他们的主要目的是竞技,比赛动作的完成效果,进而取得优异的成绩。此外,反对者还认为体育竞赛表演是不可复制的。他们不认为对动作的编排记录及录像是体育竞赛表演的表现形式,所以对其录像、文字记录的复制不被认为是作品意义上的复制。
(3)体育竞赛表演不能体现著作权的特征。著作权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特征。地域性是指根据一国或地区法律取得的著作权,原则上只在该国或地区范围内发生法律效力,而不能当然延及其他国家或地区。[7]时间性是指著作权只在一定的时间内受保护,超过了一定期间,作品即进入公有领域,不受保护。而体育竞赛表演没有地域的限制,同一个竞赛项目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都可以进行,且在时间上也没有限定。如果体育竞赛表演具有时间性和地域性,那么将会阻碍体育运动的发展,不利于国际体育事业的推广,违背了体育的精神。正因为此,所以它不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艺术作品。
(4)国际惯例不将体育竞赛表演当做艺术作品。根据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立法惯例,大都不将体育竞赛作品当做艺术作品保护,认为那样会不利于体育的发展。虽然上述提到了几个国家对其保护做了规定,但毕竟是少数。且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缘起在于杂技表演者享有了著作权法上的保护而体育竞赛表演者却无法获得此类的保护。而根据王迁教授的观点,我国将杂技规定为作品就已经不符合国际惯例,这样规定对我国杂技事业的发展不会带来实质性的帮助。[7]因为国外不将杂技规定为作品,如果是涉外纠纷的话,按照当地的法律我国的杂技艺术也得不到作品的保护。同理,若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将个别体育竞赛表演规定为作品,那其实在国际赛事中也很难有效的保护运动员及相关编者的权利。
3 对我国体育竞赛表演法律性质的界定
以上通过对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分析,更倾向于将一部分具有独创性的体育竞赛表演当做作品来加以保护。赞成的理由除了上述的几点外,还在于对运动员即表演者保护的需要。一些具有艺术独创性的体育竞赛作品通过运动员的演绎得到了精彩的呈现,他们在其中付出的劳动不比歌手或电影演员的少,他们应能得到邻接权的保护。邻接权从广义上来说是著作权,但狭义来讲,它又与著作权不一样。因为邻接权人之所以享有权利,归于他在作品传播过程中的劳动。体育赛事竞赛表演完全符合了邻接权中的一些权利内容。
3.1 表演者权
表演者权是指表演者基于其表演作品而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表演者以外的人也可以通过继承、合同转让等方式进而享有表演者权。之所以赋予表演者邻接权的保护是因为其通过表演很好的诠释了作品,表演过程有其创造性的劳动,但这种劳动又达不到作品的标准。如果认为某些体育竞赛表演是艺术作品,则运动员就是表演者,他们也就享有表演者权。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表演者的权利主要有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两种。
人身权利有表明表演者身份和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若某些体育竞赛表演受著作权的保护,则运动员就享有在比赛中表明自己身份的权利。其实在比赛中,即使不承认运动员的表演者身份,依旧会表明参赛者是谁,这个权利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再者就是保护运动员的表演形象不受歪曲,这在如今娱乐至死的年代有现实意义,因为恶搞名人的案例不胜枚举。财产权利有四项,其中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与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这两项权利涉及到体育法理论中争议较大的赛事转播权问题。下面将予以简要探讨。
3.2 体育赛事转播权
体育赛事转播权关于赛事转播权在国际上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与属性界定,理论界对其一直有争议。它并不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而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媒体与大众创造的一个词汇。大体上体育赛事转播权分为电视转播权、广播转播权与网络转播权,其中,电视转播权的所占的份额最大,也是讨论的主要对象。奥运会的转播权在《奥林匹克宪章》中规定为国际奥委会享有。对于一些国内赛事,很少国家通过立法明确规定了转播权的主体。只有意大利通过国内立法明确规定:“甲级和乙级足球俱乐部是编码形式的电视转播权的所有者。”美国虽然没有界定体育赛事转播权的性质,但在实践中美国各种单项体育联合会拥有其属下的各种比赛的电视转播权。[8]目前对赛事转播权的认识有:(1)体育赛事转播权是一种邻接权,权利主体是体育节目的制作者。[9]这种说法有点类似广播电台、电视台的邻接权。还有观点认为是表演者权。这种观点主要是借鉴了巴西在相关方面的规定,巴西对运动员所属的俱乐部具有同意或禁止他人对其比赛进行转播的权利,所得经济收益由俱乐部与球员按照8∶2的比例分配。这就像是表演者权中的经济权利。[10](2)体育赛事转播权是一种商品化权。[11]认为体育竞赛表演具有人格权的属性,同时具有商业利用的价值。目前学界对商品化权的研究本身还未达成一致的结论,大体上认为商品化权是随着商业的发展对真实的个人及虚拟个人的形象的一种商业性的利用。典型的例子就是对米老鼠形象的商业利用。体育赛事的转播中运动员的形象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这可以归为一类新的无形资产。个人不支持该观点,因为商品化权主要关注的是对运动员人格利益的商业利用,更多的是一种借助于知名人士的声望通过广告的方式利用。而赛事转播权中广告的目的性不是那么强。(3)体育赛事转播权是物权,认为体育赛事的组织者对转播享有的类似于物权的权利。对这种观点不予支持。因为物权调整的主要是有形的物,而体育赛事节目是一种无形资产。若物权可以调整民事领域内的所有关于物的法律关系,那像知识产权等很多民事特别法就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即使我们现在一时拿不出有效的论据来论证体育赛事转播方面的权利主体及其属性,但我们也可以在体育法的相关解释中规定一些关于赛事转播、利益分配的简单规定。像美国一样,每一项体育比赛都由相关行业联合会来负责也是不错的考虑。另外,我们可以根据《罗马公约》对在竞赛表演过程中付出较多创造性劳动的运动员给予类似表演者的保护。这与对体育竞赛表演是否构成作品的讨论不冲突。《罗马公约》将表演者定义为“演员、歌唱家、音乐家、舞蹈家和表演歌唱演说朗诵演奏或以别的方式表演文学或艺术作品的其他人员。”此外,条约中还规定:“任何缔约国均可根据国内法律和规章,将本公约提供的保护扩大到不是表演文学或艺术作品的艺人。”国际惯例中,将表演杂技的演员通常归为这项特殊条款保护的对象。以此类推,我们若想对体育竞赛表演的运动员给予一定的保护,可以以此公约为依据,而并非一定要在立法争取到体育竞赛表演的作品地位后才采取行动。
总之,在这个问题的争议中,我们要想将体育竞赛表演纳入著作权法的保护还有很多的理论工作要做。比如具体哪些体育竞赛表演算是作品,哪些不算,在划分的时候会有争议。且在奥运会中,若有些项目的表演是作品而有些不是,那么运动员享有的权利不一样,这样易出现冲突,造成隐形的不平等。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运动员及体育俱乐部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纠纷越来越多,他们的权利确实值得我们关注。借鉴国外在体育赛事转播、运动员形象的使用等方面的规定会对我国运动员的保护有所裨益,且与国际接轨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摘要:体育竞赛表演是否构成作品直接关系到运动员是否享有表演者的权利,这个问题争论已久。本文结合作品属性的认定及正反两方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给出了相关立法建议,认为目前立法上可以根据《罗马公约》对一些运动员给予类似表演者的保护。
关键词:体育竞赛表演,作品,法律性质,探析
参考文献
[1]汤卫东.体育竞赛表演与著作权[M].体育法评论,2006:26.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5:91.
[3]冯晓青.知识产权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110.
[4][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385857.htm.
[5]薛佳宁.舞动的旋律——论舞蹈作品著作权的保护[J].知识经济,2012(5):44.
[6]弗兰克兹·沃尔洛兹.体育与版权[M].体育文史,1997(1):52.
[7]冯晓青.知识产权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16.
[8]王迁.著作权法借鉴国际条约与国外立法:问题与对策[J].中国法学,2012(3):35.
[9]汪全胜,戚俊娣.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转让的法律关系考察[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7):38.
[10]蒋新苗,熊任翔.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与知识产权划界初探[J].体育学刊,2006(13):23.
浅谈我国体育俱乐部的法律性质 篇8
一、我国体育俱乐部法律性质
体育俱乐部是体育产业的基本组织细胞, 一国体育俱乐部的项目种类、数量以及整体的质量和规模, 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活跃程度。体育俱乐部是旨在将经济利益最大化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属于通常意义上的第三产业性质的企业。
体育俱乐部的基本社会功能是以组织体育比赛的形式生产某一体育项目的竞赛产品。该产品一般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属准公共产品范畴。所谓排他性, 是指职业体育俱乐部以会员制的形式将非会员排除在外, 非会员不能像会员那样享受俱乐部竞赛产品;所谓非竞争性, 是指体育竞赛产品在被某一主体消费时不会影响到其他主体的消费。[1]
(一) 体育俱乐部的法律性质
明确体育俱乐部的法律性质有助于对体育俱乐部管理体制、产权等问题更深入的理解。在国外, 体育俱乐部的登记注册比较容易, 程序比较简单, 有的甚至不需要在政府部门登记注册, 政府对体育俱乐部除了给予部分财政和政策上的支持外, 一般不干预体育俱乐部的内部事务。但依据我国的相关立法和有关体育协会的章程, 体育俱乐部必须在工商行政机关注册登记, 并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成为企业法人。可见, 我国体育俱乐部的法律性质是为具有独立企业法人性质的营利性组织。体育俱乐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民法通则》的规定享有企业法人的法律地位, 在经营范围内依法拥有经营自主权。它的合法权益应受到法律保护, 任何机关和个人都不能非法干预其合法经营。
(二) 俱乐部的商业性质与公益性质
体育俱乐部虽然具有企业法人性质, 但和一般意义上的营利性企业法人有所不同, 其不仅具有单一的商业性, 还兼具有公益性。首先, 体育俱乐部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通过组织和参与高水平竞技比赛, 并通过市场进行商业化运作, 取得冠名、广告、门票等收益, 运动员获得高额经济收入, 俱乐部也同时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公益性, 是指体育俱乐部组织的体育文化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娱乐生活, 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同时也提升城市或地区的影响力这些应由公共领域完成的使命。早期我国的体育活动等体育文化服务大多由国家体育主管部门或国有企业等政府单位和事业单位举办, 体育俱乐部的出现发展了社会公益事业, 因此时下大多数体育俱乐部都具有公益性质, 纯粹非公益性质的俱乐部只占少数。总体来说, 体育俱乐部是以提供体育文化服务为手段获取企业价值和公益价值。
(三) 体育俱乐部双重性质的矛盾
在我国现阶段, 体育俱乐部在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又必须重视公益价值, 承担社会责任, 甚至被要求在公益价值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 公益价值优先。[2]然而, 这与我国体育俱乐部作为企业法人的本质属性相矛盾。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有关部门为了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利用立法和执法权规范体育俱乐部的市场运作, 对体育俱乐部进行管理和约束。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又承担着提高体育水平,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发展社会公共事业的职责, 在一定程度上对体育俱乐部在体育竞技和表演活动的经营进行干预, 甚至作出一些让市场规律服从体育规律的决策;其次, 体育俱乐部追求经济利益, 所以是按照企业模式和市场经济规律运作, 而且现实中体育俱乐部对行业协会的绝对服从, 也使体育俱乐部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受到很多不合理的制约。因此, 过于强调体育俱乐部的公益性质是不合适, 这将会使体育俱乐部难以以独立市场主体的身份进行市场竞争, 这会削弱体育俱乐部本身的竞争和适应能力。这么多年, 我国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了只有非公益性的体育俱乐部才是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
二、我国体育俱乐部双重性质的原因分析
要分析我国体育俱乐部双重性质的深层次原因, 我们必须要回顾我国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我国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几种运行模式。一是体企联办式, 即由体委或者体育竞技学院、体工队与企业进行合作, 体委一方出运动队, 企业一方出资金, 俱乐部的管理层则由双方排除。这种作法的优点可以提高企业参与体育俱乐部的经营管理的意识, 保证俱乐部的独立经营, 同时还有吸收其他赞助的优势。但是, 因为合作各方的人员在经历和认识上的差异, 代表的利益也不一致, 导致合作过程中矛盾经常发生。二是脱钩式, 指将球队直接脱离了体委的行政领导, 直接成为了企业的一个组成部门或分支机构。然而, 这种模式也对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因为, 之前我国运动员的人事档案、住房、医疗、养老等由政府包下, 而俱乐部实际上只负责运动员竞技的某一个阶段, 由此产生的运动员的生活学习以及退役后的工作由谁负责, 怎么安排等问题难以得到解决。三是公司制体育俱乐部。公司制体育俱乐部就是按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 直接把俱乐部注册为股份公司或者有限公司, 股东按出资的比例承担亏损和分配盈利, 这种体制的优点在于结构稳定, 各方的利益能够得到比较公平的待遇。
不可否认, 我国体育俱乐部的各种不同的组织形式都为我国体育事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俱乐部的产权不够明晰, 法律性质被长期忽略, 成为制约我国体育俱乐部健康发展的一大因素。[3]这或许是因为在体育俱乐部组建初期合作方的有意回避或法制意识淡薄, 导致体育俱乐部的归属, 合作各方的权利义务的内容以及相关利益的分配等责、权、利界定模糊。所以, 在俱乐部成绩喜人引人关注时, 投资企业更加愿意加大投资力度, 从而获得更好的广告和经济效益;而当俱乐部成绩不佳时, 企业常减少投入或干脆将其推给体育行政部门;另一方面, 俱乐部的各投资方总是站在自身利益角度来行使自己权力, 而不是以俱乐部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给俱乐部造成健康发展上的阻碍。因此, 有必要进一步明确俱乐部的法律性质。体育俱乐部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具有独立的企业法人, 是独立的市场主体, 不能总是依赖企业的资金投入和政府的“输血”, 而是要建立一套完整健全的体制, 形成自身的“造血”系统, 来保障俱乐部的长远发展。总之, 关于体育俱乐部法律性质问题的讨论, 需要理清理顺俱乐部与出资人、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之间的法律关系。
三、体育俱乐部与行业协会的关系分析
在我国, 体育俱乐部和体育行业协会分别对竞技体育活动实行自主和自治化管理。和体育事业发达国家基层体育俱乐部由单项运动协会或者行业协会管理, 国家队和最高水平俱乐部由单项协会直接管理的体制不同, 我国是把单项运动协会和项目管理中心合二为一, 协会与作为政府部门的项目管理中心是“两块牌子, 一套人马”。体育职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行业协会与俱乐部之间的矛盾凸现, 体育俱乐部的独立性与自主权不断受到单项运动协会的不合理“行政职权”的制约。[4]根据我国《体育法》第31条的规定, 全国单项体育竞赛由该运动的全国性协会负责管理, 并将全国性单项运动协会界定为体育社会团体, 作为社会团体的全国性单项运动协会与作为企业法人的体育俱乐部之间应该是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但是《体育法》第49条也规定了, “在竞技体育中从事弄虚作假等违反纪律和体育规则的行为由体育社会团体按照章程规定给予处罚;对国家工作人员中的直接负责人员, 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体育法》又赋予了全国性单项运动协会对违纪和违规行为的人员进行行政处分的权力。所以, 全国性单项运动协会可以界定是以私法人身份依照法律授权行使行政管理权的非政府公共组织。同时, 行业协会也是经过会员的自主选择和意思表示, 让渡一部分特定的权利给予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依章程享有对会员的特定的管理权。
综上所述, 体育行业协会具有双重属性:既具有法律法规授权的管理权, 又具有会员赋予的自律管理权。体育行业协会通过对整个体育行业的组织和宏观管理、对相对人的注册管理、对相对人的赛场的处罚等来行使管理权。这种管理涉及到体育俱乐部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包括注册许可、劳动就业、经济处罚停业等。另一方面体育协会的自律管理权是依据章程对体育竞技活动进行管理, 主要体现在竞赛规则、裁判及其规则的制定实施以及竞赛本身的管理等。这种管理是一种专业技术性强的管理, 主要是通过自律性的竞赛规则来行使。所以说, 体育行业协会与体育俱乐部之间同时存在二种关系:一是体育协会为俱乐部提供其所需服务而产生的民事关系;二是对俱乐部进行管理时产生的行政关系。很明显, 行业协会既是市场经营活动的主体, 又是市场经营活动的管理者, 典型的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体育行业协会这种的性质定位已难以适应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 必须进行重新构建。
四、体育行政部门对体育俱乐部的管理
体育行政部门控制着相当一部分体育资源, 如运动员人力资源 (运动竞赛市场资源) 、部分大型体育场馆等。所以, 就形成了体育行政部门一方面代表政府行使管理体育市场的行政职能, 同时又以国家财产所有者的名义参与市场投资、经营和商业活动, 导致了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具有体育运动管理者和生产经营者的双重身份。这种情况无疑是违反了市场经济规律, 容易造成行政、俱乐部不分, 当行政职权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武器时, 必然导致权力滥用和行政垄断, 扰乱市场经营。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是对政府角色定位的不准确而造成的。政府对体育俱乐部的管理营主要表现在宏观调控方面, 运用行政法律手段, 制定体育俱乐部必须履行的基本规范, 而不应在微观层面对俱乐部的活动进行干预, 并且按照“明确政府和社会的事权划分实行管、办分离, 把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转移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的要求, 理顺各级各类体育组织之间的关系, 明确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与单项运动协会的法律地位;不断提高依法管理的意识, 克服以权代法, 以言代法的现象, 实现与体育俱乐部完全脱钩, 使体育俱乐部在市场活动中能够自己的名义完全独立的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闫成栋, 周爱光.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法律性质[J].体育学刊, 2011 (1) .
[2]娄春风.我国体育俱乐部发展中的法律问题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 .
[3]肖林鹏.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性质辨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8 (3) .
体育赛事转播权的法律性质探究 篇9
2015年1月30日, 腾讯宣布与美国职业篮球协会签署了一份为期5年的合作伙伴协议, 协议于2015年7月1日正式生效, 腾讯视频已成为拥有大陆地区NBA独家网络转播权的视频播放网站。可见, 该合作伙伴协议实际上是NBA大陆地区网络转播的独占授权合同, 据相关媒体报道, 授权报酬为5亿美元/5年。协议生效后, 不少篮球爱好者不得不购买腾讯视频会员以观看NBA篮球赛, 付费观看虽然有违中国网民的观看习惯, 但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这项协议的达成也有赖于政策层面限制的放宽和鼓励, 从2014年开始, 国家陆续推出相关改革措施和规划, 尤其是国务院于2014年10月20日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 明确“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 并且将之列为优化市场环境的重要举措, 指出要建立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 推进赛事转播权公平、公正、公开流转, 按市场原则确立体育赛事转播权益分配机制。这无疑会瓦解央视体育一家独大的地位, 促进中国体育赛事转播权市场的健康发展。
与此不相称的是, 法律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制度层面都没能跟上体育赛事转播权的高速发展, 对于体育赛事转播权的法律性质, 我国还没有任何法律给出明确界定, 理论界更是有很大的意见分歧。法律性质的不确定性也必然导致适用法律的混乱、交易市场混乱以及权利救济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所以要促进体育消费, 必须首先明确体育赛事转播权的法律性质, 本文将主要探讨此问题。
对法律性质的探究又是以内涵为前提的, 即究竟什么是体育赛事转播权?国内学者马法超、倪刚、吴焱军等对此都发表过独到的见解, 大同小异, 分歧不大。张玉超综合上述学者的界定, 认为体育赛事转播权是体育组织或赛会主办单位举办体育赛事和表演时, 许可他人进行电视和新媒体技术现场直播、转播、录像并从中获取报酬的权利。 (1) 学术界基本认同这一定义。张玉超同时将体育赛事转播权区分为直播意义上的转播权和字面意义上的转播权, 笔者认为此分类欠妥, 一来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 二来如此区分意义不大。国际上有新闻报道权、赛事实况转播权和赛事集锦权的划分, 依此分类,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赛事实况转播权的法律性质, 当然赛事实况也包括应转播需要而添加的解说评论等因素。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体育赛事转播权的法律性质问题, 国内外有多种学说, 分歧很大, 但有一点却是共识, 那就是体育赛事本身不是著作权法中所说的作品, 也就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原因如下。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独立创作的并能以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物, 具有独创性、可复制性和智力成果三个基本特征。体育赛事不属于著作权法中作品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它不具有可复制性, 可复制性就是作品可以有形再现的性质, 但体育赛事具有很强的随机性, 不可预期和安排, 其发展过程具有唯一性, 即使是相同的场地、相同的参赛选手也不可能再现比赛, 所以说体育赛事不具有可复制性, 不是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其实在某种程度上, 这种不可复制性正是体育赛事的不可控造成的, 而不可控是悬念的根源, 悬念又是吸引人们观看体育赛事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体育赛事的不可复制性与其经济价值是不可分割的。
除此之外, 笔者认为还有一点无异议的, 学界争论的体育赛事转播权是随着赛事的结束而归于消灭的, 因为对该赛事直播、转播及录像进行重播的行为可以归入著作权法邻接权中广播组织者权和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调整范畴, 不在争论之列。
明确了上述两个问题之后, 便可展开对体育赛事转播权法律性质的讨论, 以下是对现今国内外各学说的总结综述。
(一) 赛场准入权说
该学说认为赛事主办者享有许可或禁止他人进入场地内观看或直播、转播、录像的权利, 该学说在荷兰和英国早期较为盛行。如荷兰最高法院曾明确:拥有转播权者有权禁止任何未获转播权的第三人在未向其支付补偿的情况下对赛事进行全部或部分的转播, 即使是纯粹为着新闻报道的目的而播放比赛片段也不允许。英国学者认为体育赛事转播权是一种财产权利, 因为体育场馆所有人对体育场馆享有所有权或者场馆管理人对场馆享有占有权, 所以其有权将赛事转播权卖给电视台等媒体并从中获益。可见两国的准入权说还是有区别的, 荷兰认为该项权利归主场俱乐部所有, 而英国则认为该项权利属于比赛场地所有权人, 这就涉及权利主体的问题, 在此不赘述。按照赛场准入权说的观点, 体育赛事转播权并不是一项独立的财产权利, 而需要依附于其他的民事权利存在, 如体育场馆的所有权和占有权。
该学说是早期对体育赛事转播权研究的成果, 尚不成熟, 缺陷也是较明显的。首先, 它无法适用于那些在公共区域比赛的马拉松运动和赛车项目, 因为, 这些公共场所赛事组织者无法对其控制, 也就无权决定媒体的“准入”问题。 (2) 其次, 既然体育赛事转播权不是一项独立的权利, 那就不能单独转让, 只能许可, 但这与实际又是大相径庭的。最重要的是, 该学说没能揭示体育赛事转播权的本质, 只是比较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现象, 但不能解决侵权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二) 娱乐服务提供说
娱乐服务提供说是在赛场准入权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盛行于英国。赛场准入权说赋予了转播者进入比赛场所的权利, 娱乐服务提供说在场馆进入权之外, 赋予了转播者享受赛事组织者提供的娱乐服务直到比赛结束的权利, 就像观看演出、音乐会一样, 而提供者因此享有收取服务费用的权利。
不难看出, 该学说的思路是以赛场准入权说为基础, 同时将体育赛事类比为音乐会等持门票进入观看的文艺活动, 却没有意识到音乐、曲艺、戏剧、舞蹈等本身就是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也就意味着音乐会等的转播可以由著作权法调整, 体育赛事却不能, 可见这种类比是不合适的, 只考虑了共性, 却没有分析更重要的差别。另外, 该学说认为转播者和普通观众的法律地位是一样的, 都是以观看体育比赛的方式享受娱乐服务, 同时支付门票费, 这也就无法解释转播方的工作人员支付的费用为何比普通观众多出数倍。
(三) 企业权利说
企业权利说是在意大利法院的有关判决中得以明确的, 他们认为:体育赛事组织者、体育俱乐部正在从事的是一项经济活动, 他们承担着一定的经济风险, 其他任何人不得做出可能减损体育赛事组织者经济利益的行为。 (3) 企业权利说承认体育赛事转播权是一项“财产权利”, 同时是一项“企业权利”, 这是与前述两种学说最大的一点区别。
企业权利说揭示了体育赛事转播权经济价值的真正来源, 但未将体育赛事转播权与其他企业享有的其他得以获利的权利区别开, 也无法说明主办方非企业的以公共利益为主的体育赛事转播的问题, 如奥运会、冬奥会等。
上述几种流行于欧洲的学说大都还停留在理论层面, 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与此不同的是, 法国是唯一用成文法形式确认体育赛事转播权存在的国家, 并且将其与单纯的新闻报道权相区别, 规定转播体育赛事须缴纳一定的费用, 但对于其法律性质没有明确。
(四) 契约权利学说
国内研究此问题的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体育赛事转播权是一种契约权利, 是通过转播方与赛事组织者签订协议确立的, 属于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以奥运会为例, 奥运会转播权的开发就是国际奥委会通过电视转播权转让合同许可他人转播奥运会节目。 (4)
这种学说与企业权利说的弊端一样, 没有指出体育赛事转播权的特别之处, 只是认定其属于一般的契约权利, 属于债权的范畴, 无法说明实践中体育赛事转播权的对世性和排他性。
(五) 商品化权利学说
商品化权被吴汉东教授主推, 他认为体育赛事转播权是体育活动商业化的产物, 故将其定义为商品化权。 (5) 所谓商品化, 就是指某种本来不具有商品属性的权利因为某种交易或活动而具有了商品的特征。商品化权指权利人将自己的姓名、形象及创作的作品、角色、标志等通过商业性使用而取得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权利。该学说将体育赛事转播权的交易视为其商品化的过程。商品化权源自美国, 与形象权、公开权等类似。
还有部分学者认为体育赛事转播权属于邻接权中的表演者权, 而其前提是将表演者权中的表演者扩张到表演的组织者, 这正好与体育赛事转播中赛事组织者享有将赛事录制并向公众直播的权利相契合。虽然杂技艺术作品已纳入著作权法的调整范围, 但表演者权主体范围的扩张目前还稍显超前。
三、综述
笔者认为, 体育赛事转播权的直播或转播与演唱会等的现场直播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它并不是对现场纯粹的现场直播, 而是还要进行剪切、添加评论等, 所以, 虽然体育赛事本身不是作品, 但最后提供给观众的赛事直播或转播却称得上是作品, 可以用演绎作品的思路来理解, 当然, 它本质上不可能是演绎作品。
实践中, 最后将体育赛事制作成可以播放的节目的可以是赛事组织者, 也可以是最后播放的媒体, 所以分两种情况讨论。如果是赛事组织者自行拍摄, 并后期制作成可播放的成品, 则体育赛事转播权的客体实际上是可直接播放的作品, 权利的法律性质可以归为著作权, 其转让和许可可以由著作权法调整;而对于由转播者自行拍摄、自行后期制作的, 其法律性质可以认定为商品化权, 因为体育赛事转播权的存在以赛事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前提, 也与体育明星的形象密切相关, 只有高人气体育明星参与的高知名度体育赛事的转播权才能卖出好价钱, 这符合商品化权的一般特性。而体育赛事经媒体播出后, 就属于广播组织者权了, 若有其它媒体想要转播, 则要征得广播组织者的同意。
综上, 体育赛事转播权可以进一步细分, 细分后不同的转播权具有不同的法律性质, 要区别认识, 区别对待, 这样才有利于对该项权利的全面认识, 进而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 促进体育赛事转播权市场的发展, 为体育赛事带来更客观的经济收益, 进而推动全民体育事业的进步。
摘要:近年来, 国内体育赛事转播权交易市场蓬勃发展, 但却没有具体的法律对其进行规制, 发生纠纷后的处理方式也不统一, 易造成市场混乱, 不利于产业发展。而解决此问题的当务之急是明确体育赛事转播权的法律性质, 本文将在当前学界各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此问题。
关键词:知识产权,著作权,体育赛事转播权,商品化权,作品
注释
1张玉超.体育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演进与展望[J].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14:123.
2张心全.体育赛事转播权的法律性质分析[N].人民法院报, 2008-8-28.
3杨婷.奥运会转播权法律问题探讨[D].湘潭大学, 2009.
4杨隽.奥运报道中的网络转播权研究[D].暨南大学, 2009.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 篇10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 不仅有融合性较强的中原文化形态, 而且还有各少数民族特有的多元文化形态, 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灿烂文化体系, 这是我国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结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各民族历史实践的产物, 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经济区域化的不断扩大, 少数民族也逐渐走进整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而带来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其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面临时代发展的挑战, 是继续传承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和要求, 还是与时俱进, 顺应发展的要求, 大胆创新, 寻找新的出路。本文根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状和前人研究的成果, 旨在分析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分析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性质及传承和保护必要性分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我国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是各少数民族世代相传, 具有民族特点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 它的内容丰富多彩, 历史悠久。性质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和特质, 是同类事物所共有的, 也是区别他类事物的依据之一。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也具有自己的文化特征,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地处边远落后地域, 自然条件、生活条件相对较差, 并受到中原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综观中国传统文化, 它不是单一的、孤立的, 而是我国众多民族文化大融合的产物。从地域性和民族根源性来看, 华夏的中原文化是其主流,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北方草原地区的“北岳文化”和“游牧文化”, 东北黑水白山的“满洲文化”, 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各少数民族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 (1) 。而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彰显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生活习惯, 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 风俗习惯, 人文特点等因素融合而成的。然而,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 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生活情趣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被人们淡忘、失传,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合理定位, 以及在生活现代化的今天如何普及和推广, 继承和弘扬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更具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2) 。尤其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热潮中, 搞好少数民族团结是很重要的一项举措, 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能有效调解、缓和人际关系冲突与矛盾, 促进民族团结。
综上所述, 我们根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有的特征, 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归纳为民间性、同族性和自发性。
民间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是在体育活动形式中升华出来的一种意识文化, 进而融入整个本民族的文化主流, 随着历史的车轮, 注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大熔炉, 形成一种传承的民族文化形式, 深深地扎根于各民族的文化土壤中, 并在传承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文化价值。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大都没有统一的文字, 所以教育的手段主要靠言传和身教, 大都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模仿学习。这种模仿是生产生活的需要, 在一定程度上是民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需要说明的是生活方式对民族体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譬如, 主要分布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流域的赫哲族, 从事渔业生产, 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 赫哲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捕鱼经验。人们对各种鱼类的习性十分熟悉, 捕鱼的手段是用鱼叉去叉, 往往百发百中。为了让下一代能熟练地掌握叉鱼的生产技术, 家长就教他们学习叉草球, 这就演化成了一项富于乐趣的传统体育活动, 同时又能学习生产技能。叉草球运动的方法是一手握鱼叉, 一手把草球扔在地上使其向前滚动, 象征着鱼儿在水中游动, 这时迅速掷出鱼叉, 一人叉一次, 轮流进行, 数轮以后, 以叉中次数最多者为优胜。当小孩子的叉球技术十分熟练的时候, 家长便带他们到江河中去叉鱼 (3) 。新疆哈萨克、克尔克孜、塔吉克、蒙古等民族都以畜牧业为主, 马成了他们主要生产、生活的工具。由此产生了与马有关的体育项目。如:赛马、刁羊、骑射、马上角力、姑娘追、飞马拾银等项目。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 历来是漠北少数民族载货物和骑乘的工具。由此产生了“赛骆驼”运动。这些形式多样、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族体育活动一直沿袭至今 (4) 。
同族性。是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民族之间的民族性、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5个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所谓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是指:除汉族外55个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 形成的民族群体共有的, 并区别于其他民族体育文化的特征。文化学理论认为:文化具有民族性是任何文化的共性所在, 如珍珠球运动是满族的一项传统游戏项目, 又称“采珍珠”, 满语“尼楚赫”;板鞋舞、板鞋竞技是壮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 起源于明代;还有傣族的孔雀拳;白族的霸王鞭等, 都反映出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显著的民族特性。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加之地域性和民族性等基本特性, 使其成为培养民族认同感和民族精神的有效形式。认同感是使人们聚合在一个群众中的情感, 是一种其成员对某些人比另一些人感到更亲近的情感。认同感的形成是在伦理观念、价值观念相同的同一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就起着使本群体、本民族认同的作用, 并能增强内部的亲近感。许多少数民族都通过民族体育活动增强这种认同感, 并从孩提时代开始就这样做了。如白族的人拉人拔河、苗族的接龙舞等运动, 在运动中往往需要许多人参与和协作, 儿童在活动中能结识许许多多的小伙伴, 并养成与众多小伙伴友好相处的习惯, 从而培养儿童的协调关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认识得到加强, 也对增强认同感起着重要作用。
民族文化认同对于维系一个民族形成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具有全民性的特征, 尤其是全民信教的民族, 通常以宗教信仰、节日祭祀活动等形式来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特殊性往往是由民族特点所决定的, 这些特点包括居住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素质、宗教信仰等因素以及各种因素的互相交织, 反映了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生活轨迹。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形成要素中, 民族认同是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特征。因为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变化的过程中, 虽然民族文化认同也随着其他要素而发生变化, 但这种变化则会发生民族分化或者与其他民族融合。民族认同的差别, 是区别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标志。民族认同是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发展最基本的族体维系力量。从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 往往要经历一个体育文化的实践、族外体育文化的趋同、族内体育文化的认同、最后融合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形式。
集体荣誉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各个少数民族也不例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培养这种集体荣誉感的功能。例如, 舞龙、舞狮子、踩高跷、龙舟竞渡、斗牛、拔河、赛马等活动, 多以村赛或部族为单位。参加比赛者除了进行激烈的竞争外, 还表现出了集体荣誉感。在这类富有竞赛性的活动中, 集体内各成员相互配合和协作, 往往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即使旁观者也都难以作为局外人, 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角色, 为自己的集体欢呼鼓劲或沮丧惋惜。这种将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融为一体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对培养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自发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受地域条件的制约, 受自然环境的限制,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只能以嬉戏、娱乐的形式延续。例如:青海牧区的“抱沙包”, 藏族的骑“牦牛”, 朝鲜族和苗族的“荡秋千”, 青海土族的“轮子秋、拔腰”等。根据上世纪80年代由中国体育博物馆和原国家体委文史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的全国性的调查, 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达970余种, 但大多数项目都是自娱自乐的项目, 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虽然有一部分项目有一定的竞争意识, 但从本质上没有超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局限性 (5) 。这种局限性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发性的缺陷, 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 自发地从生产生活的劳动中逐渐演变出自己的以嬉戏、娱乐等形式的体育运动项目, 竞技成分较淡。不同的民族自发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体育项目, 分别代表不同的民族文化, 如以我国南方 (包括西南、中南和东南地区) 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就属于山地体育文化的类型;我国西北地区和内蒙古部分农村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就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村体育文化类型;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藏、门巴、珞巴等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就属于高原体育文化的类型;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牧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体上属于草原体育文化的类型等。
结语
基于以上性质,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原来是一种处于边缘地位的典型的亚文化现象, 随着时代的进步, 在无形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育文化, 尽管各自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特色, 但是,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间性、同族性和自发性是整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共同特性。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边缘地位向主流文化靠拢的过程中, 客观上表现为一个不断消减其内在的历史沉淀而成的特制以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过程, 时代的挑战促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潜移默化的转型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顺应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 增进民族团结, 共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美好明天。
注释
1 段军刚:《传统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体育文化导刊》, 2004 (4) 。
2 袁华亭、李率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定位及其发展对策》,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7 (4) 。
3 徐玉良:《民族高等学院体育教材理论教程》。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4 马海红:《新疆民族体育的特点》, 《体育文史》, 2001 (4) 。
体育课程的性质 篇11
关键词:教学目标;课程性质;规范表述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2-0026-03
一、准确制订体现语文课程性质的教学目标
(一)基于课程总目标为准则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基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大量多读勤写的语文实践中,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总目标为准则。一般情况下,课程目标可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置。
示例:《灰椋鸟》一课,某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1.组织学生学习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二、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灰椋鸟归林时壮观场面和归林后喧闹场面,培养学生植树造林和爱鸟护鸟的情感。
三、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描写鸟的语句,体会分号用法。
分析上述课堂教学目标,对照总目标的要求,显然这位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认识并不清晰,只关注到感悟品味语言的描述,却忽视了最重要的目标——对言语表达技能训练的具体描述,体现不出语文课语用的课程性质,不能落实以总目标为准则的理念。
(二)兼顾学段目标
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应服从教材学段目标的安排体系。因为每一篇课文都被安排在学段教材的特定单元里,只有明确学段目标,才谈得上准确制订课堂教学目标。依照学段目标,对照上述《灰椋鸟》一课教学目标中提出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的学习目标并不准确。我们知道《灰椋鸟》一课属小学第三学段课文,新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有关朗读方面的学习目标是这样表述的:“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词句方面的学习目标表述为“学习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推想词意”、“体会其表达效果”。从本案例不难看出,该教师所制订的教学目标只停留在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求中。其实,从低学段到高学段的学习目标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最后要达到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为此,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必须统筹兼顾,既着眼于总目标,又兼顾学段目标以及学段与学段之间的衔接,这样才能制订出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三)把握教材
制订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前,还要读熟读透教材,站在整体高度上,俯瞰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明确本篇课文的主体性任务是什么;哪些知识需要一般性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学会运用,需要训练到什么程度等;非主体性任务又是什么;课文事件梗概或诗歌大意大体把握了吗,应培养学生养成哪些学习习惯、思维品质、人文内涵等,都要一一加以准确而具体的描述。下面就以《灰椋鸟》一课为案例,梳理其教学目标如下:
■
以上目标设置清晰地反映出,教学目标取之于教材,对教材的把握度直接制约着目标制订的准确度。因此,目标制订前,站在整体高度上把握教材,很有必要!
(四)关注学习需要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课堂上发生的某些事情往往事先不能预料,比如质疑环节,当学生提出似乎与本课内容关系不很紧密的问题时,教师要判断该问题是否有价值,组织开展深入思考,生成新的教学目标,使课堂焕发生机一片。例如,《灰椋鸟》一课,正当组织学生学习灰椋鸟喧闹场面的片段时,某生质疑:这上万只灰椋鸟如果是在开联欢会的话,那么这次联欢会的主题是什么?主持人是谁?舞台布置在哪里?都会表演什么节目?该怎样表演?如果是在庆祝自己节日的话,那么它们在庆祝什么节日?主持人会说什么?开展哪几项活动?场面会是怎样的?这时,我立即调整教学思路,捕捉到新的教学目标即练习表达开联欢会或过生日时的生活场景。通过创设语文实践中言语表达训练的机会,更好地锻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语言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二、规范地表述体现语文课程性质的教学目标
(一)表述的主体应该是学习者(学生)
教学目标的指向是全体学生课堂学习后的变化或结果。这里指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行为的发生者,教师是实施、控制教学目标的执行者。再来对照那位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该教师就不应该使用“组织”、“让学生”、“指导”、“引导”、“培养”等词语来描述教师的行为,而应该改为使用“学习”、“理解”、“想象”、“激发”、“体会”等词语来描述学生的行为,否则,教学目标的指向就会偏离教学目的。
(二)表述要明确具体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行为的准则,是选择教学策略,拟定教学程序和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依据。它在表述时,必须明确具体,做到可观察,可检测,也可调控。那位教师设置的技能教学目标描述为:“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描写鸟的语句,体会分号用法”不如改为:“品读课文中描写鸟的语句,体会分号用法”。后者使用的词语“品读”容易读懂,容易操作,可检测,而前者使用的词语“感悟”是模糊的,不易操作,也不易检测。
(三)体现三维目标互相融合的理念
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一般都需要体现三个维度,这三者之间是互相交融、共同推进的,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不能单独分列出来,割成条状来描述。那位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就硬生生地把一组教学目标分成三大条块,即知识目标有哪些,情感目标有哪些,技能目标有哪些。这种目标设置没有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设计理念,是不可取的。
综合上述,制订一组准确而规范的教学目标,就好比大海航行中舵手使用“罗盘”或“卫星”对前进目标的准确定位,并且规范驾驶。前进目标定位准确了,操作规范了,航行就能一帆风顺。同样地,教学目标定位准确了,表述规范了,则可以少走许多弯路,保证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俞东江.穿越时代的“语文训练观”[J].小学语文教师,2015,(04).
浅析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性质 篇12
一、思想性
思想品德课并不是一门单单教人知识的课程, 还是一门使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学科, 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不得不说的一个特性。现代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再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逐步引导和实现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
有学者曾将人类价值取向划分为三个方面, 即经验价值取向、规范价值取向、终极价值取向。实际上, 目前的德育也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日常行为规范、伦理道德原则、信仰价值追求。根据课程标准中对思想性的解读, 我们可以将思想性划分在信仰价值追求的行列。
世界观是人如何看待客观世界以及人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认知。在初中阶段, 随着学生文化知识的不断丰富, 其抽象思维开始占主要地位, 但是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依附于具体的形象, 属于“经验型”。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地思考, 以使其形成自己的看法,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
价值观是人在为人处事世方面的是非判断标准, 是做出选择的认知准绳, 对人们日常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密切, 是依靠世界观和人生观来实现的。如若没有普适性的价值观, 个人价值就无法实现, 社会就不可能朝着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初中学生所掌握的科学知识逐渐形成体系, 能够理解一些比较复杂的关系和联系, 所以他们开始用批判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 但这种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是很成熟, 很容易片面地、表面地分析事物。因此, 教师一方面要发散学生的思维, 鼓励创新, 另一方面又要耐心引导, 帮助他们克服在独立思考中可能产生的偏向。
人生观是人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等问题的根本看法, 要回答人为什么而活着, 人生有什么意义, 人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应当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问题, 生死观、价值观、幸福观等都是其体现。初中学生的心境活泼简单, 对周围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很关心, 对人和事都充满好奇与热情, 容易产生对偶像或伟大事迹的崇拜情结, 甚至会因此形成人生志向。当然, 初中学生虽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理想, 但他们的理想还不太稳定, 容易受外界影响。所以, 我们要引导学生开始认识并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 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以后将要做什么事, 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自身想要做点什么, 如何将理想变为现实。
二、人文性
人文性是笔者认为最具有人情味的一点。以前, 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教学的政治性, 给学生灌输大道理, 使课堂枯燥而又脱离现实生活, 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新课标较于旧课标更加突出人文性, 那么, 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通过对新课标的认真研读, 发掘出思想品德课中的人文元素, 结合现今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 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特点, 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是非观。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多地了解青少年特点。一方面, 了解现在青少年之间的流行趋势, 例如, 他们听谁的歌, 崇拜什么偶像, 喜欢什么电视、电影, 甚至玩什么电脑游戏等。这样更容易把握住现代初中生的脉搏, 在课堂教学中吸引他们的眼球。另一方面, 实施学科交叉教学。也就是说了解学生在其他科目上都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将他们熟悉的、喜欢的东西, 融合进我们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中, 在调动兴趣的同时, 也帮助他们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引导学生分辨是非, 合理掌控生活与学习。
不仅如此, 教师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帮助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千古流传的良好道德品质与精神, 将学习的欲求内化到其内心, 表现在行动中。同时, 也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从对自己负责开始, 慢慢过渡到对班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甚至于对世界的责任。
三、实践性
思想品德课直面学生现在和以后的生活, 思想品德课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过更好的生活, 我们所做的努力都是为此而奋斗, 因此, 我们的课程也就必须具备这样的性质。生活就是不断地实践, 如果没有实践性, 思想品德课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无法体现。
实践性不仅仅是结果的实践, 在我们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 实践也是很重要的方式。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渐渐开始发挥作用, 但是感性的认识依旧占有很大的作用, 我们要努力让学生在感性认识中渐渐学会抽象的思维方法, 这就需要大量的实践体验, 坐在那里记忆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里, 尽可能多地体验, 尽可能多地思考。
因此, 在日常教学中, 不仅要注重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还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将理论知识用于日常实践, 真正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 用实践检验理论, 从而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动手能力。
四、综合性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课程, 以初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基础, 考虑到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 注重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的双重主线, 综合了诸多的内容, 分层次分阶段地安排思想政治教育, 有机整合了道德、心理、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 自我意识逐渐增强, 自我个性日渐凸显。初中思想政治课不仅要传授知识, 还要注重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的实际问题。因此, 在这一阶段, 教师需要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引导他们学习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以及提高判断是非曲直的能力, 在学生心中确立法律、道德的约束准绳, 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爱国情怀。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发现, 从初中开始, 学生开始渐渐步入社会, 同时随着心理的发展, 独立的欲望也渐渐强烈, 在他们的成长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困扰, 同时也要帮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 为学生以后的生活做好准备。这就需要涉及各方面的内容。
在课程设计中, 按照学习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 以及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这样的顺序, 关注的范围渐渐扩大, 涉及的内容也渐渐增多。教师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 就要考虑到真实生活中学生所要面临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肯定是多方面的, 涉及很多学科的, 所以, 思想品德课要想实现自身的价值, 就必须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摘要:思想品德教育是中外各国都很看重的一门学科, 它教人们为人处世的准则、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 使人成为人。本文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具体内容的基础之上, 着重从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四个方面阐述初中思想品德课有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课程性质。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性质,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荆学民.人类信仰论[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2.
[2]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体育课程的性质】推荐阅读:
体育微课程在大学体育教学的应用论文09-26
体育的课程教学计划06-10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功能07-20
体育课程改革的论文10-10
论小学体育的课程改革05-22
新课程下的体育游戏论文06-25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学习心得07-07
中学开展散打体育课程的研究论文08-16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1-08
体育活动课程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