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消极影响

2024-08-11

数学教学消极影响(共12篇)

数学教学消极影响 篇1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习惯性思维方法, 教育心理学中又称之为知识惯性。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 表现为思维的趋向性、常规性和程序性。它对新知识的学习和解决有两面性。当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促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时表现为积极促进作用的一面, 这叫正迁移。当它妨碍或干涉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时则表现为消极干扰作用的一面, 这叫负迁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在已有的定势的基础上发生的, 而经验容易使他们养成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 甚至错解。因此, 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帮助他们摆脱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一、思维定势在生物教学中的负面影响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一切的生物学原理、规律都来自科学观察和实验。因此, 除了要进行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实验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教师还需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定势的心理障碍, 才能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错误的经验或知识先入为主

日常经验产生的观念形成了学生心理上的一种准备状态, 当他们认识新事物时, 就会不自觉的产生“先入为主”的成见, 往往以经验中非科学的感受和对事物的片面印象去代替某种生命现象的本质, 因而造成学习生物学概念和规律的障碍, 造成答题时常出错误。例如, 在分析植物体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植物根的向地性生长的关系时, 错误地认为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受重力的作用, 而忽略了主动运输是造成极性运输的根本原因。

2. 已有知识思维定势的干扰

进入高中后, 由于学生认识的广泛化, 引起那些与新知识相似、相关的已有知识对学习新知识的干扰, 或者对概念的本质缺乏认识, 造成思维错误。例如, 我们说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当问到好氧性细菌有氧呼吸的场所时, 学生往往不经过思考就直接回答是线粒体, 而不去考虑细菌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

3. 习惯性思维方式的干扰

许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不同条件影响着事物间的因果联系, 往往不顾条件变化, 不对所研究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以自己习惯的思维模式以及解题方法去认识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 因而出现错误。例如, 在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教学中, CO2浓度和光照强度都会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 而且曲线图形相似, 但因自变量不同曲线中各点的含义有不同, 学生往往只看曲线不看变量, 结果是答非所问。

二、对策与思考

思维定势如一把双刃剑, 影响着学生科学学习的全过程。特别是在高三第一轮复习教学中, 我们应当重视思维定势这一心理现象的消极影响, 并设法加以克服。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消极定势。

1. 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分析的习惯

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说:“任何思维, 不论它是多么抽象的和多么理论的, 都是从观察分析经验材料开始。”观察是智慧的门户, 是思维的前哨, 是启动思维的按钮。

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深刻分析, 重视实验课的教学和实验设计的训练。而学生面对问题, 特别是实验设计题时不知该做什么或怎么做, 对没见过或情境陌生的问题往往无从下手去解决。对于此, 教师可采取“四步法”。第一步, 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到方法步骤严格按照科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和程序的要求去做, 让学生在掌握了生物科学实验的方法步骤后, 进行实验设计。第二步, 在实验设计中构建数学模型。例如, 在实验设计题中常有这样的要求:“探究……对……的影响”或“验证……对……的作用”。教师可以联系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曲线、图表和文字的相互转换问题, 引导学生建立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函数关系, 让学生明白生物实验中的单一变量或实验变量就是函数中的自变量, 也就是实验目的中的“起影响作用的因素”。通过在实验设计中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构建数学模型, 就可以解决实验中最本质的问题。第三步, 引导学生处理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的表达方法。譬如, 表达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以用酶的反应速率来表示因变量, 也可用生成物的量来表示;表达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可以用CO2吸收量、O2释放量或有机合成量来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这一步需要较长时间的诱导和训练。第四步, 处理细节问题, 根据实验操作步骤和设计原则写出实验步骤, 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对实验设计题的练习发展学生思维, 更有利于克服定势思维的消极影响。

2.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对同一来源材料, 从多个方向, 各个角度去思维, 尽量提出多方面的考虑, 得到多种多样的答案。它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克服思维定势带来的片面考虑问题、单一思路的消极影响。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 逆向思维等训练, 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摆脱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1) 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要在弄清题意的前提下, 引导学生找出所有可以利用的因素, 从不同角度, 运用多学科知识去思考探索, 寻求多种可能的解题途径,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解法的能力, 使其摆脱解法单一的思维定势。

(2) 一题多变

教师可以编制一些能够改变条件、结论或可以引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猜测问题的规律、结论、解题的方法等, 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摆脱满足现状的消极心理。

(3) 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与正向思维相对而言的。在分析、解决问题时, 正向思维是按照条件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思考的;而逆向思维是不依照题目内条件出现的先后顺序, 而是从反方向 (或从结果) 出发, 进行逆转推理的一种思维方法。

三、勇于创新, 大胆质疑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生由于独立判断、自我探究、逻辑思维的能力还不强, 容易人云亦云。在教学中, 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 让学生独立思考, 善于从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指导学生自主地建构新概念, 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教师让学生充分进行讨论, 对自己的观点说出依据, 并加以点拨和指导, 通过一步步引导, 层层深入地进行讨论, 找到问题的答案。讨论可以提高学生大胆质疑的勇气, 也澄清了模糊的概念。

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与知识体系, 努力创设情境, 转换角度, 让他们认真思考, 鼓励他们不迷信权威、课本, 大胆质疑, 摆脱从众心理的思维定势。

总之, 使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教师只有教会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探索、去猜想、去思维、去创新, 并经过长期的综合训练, 全面培养, 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摆脱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摘要: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发现学生暴露出许多与思维定势有关的问题, 本文试就相应的教学对策做一些探索。

关键词:思维定势,消极影响,教学对策

参考文献

[1]甄淑亚.河北教育.

[2]李问渠.全世界成功者都在用的80个关键思维.

数学教学消极影响 篇2

成功心态—合作心态:

电子商务事业是一个合作的事业。合作是一种境界,抱团可以打天下。

成功不是打工,是合作,成功就是把积极的人组合在一起做事情。与上面用户合作要欣赏,与下面用户合作要关爱,与其他用户合作要真诚。

做网络是做人的事业,我们要做大做强这个事业,首先就要从自己做起,我们要做到诚心诚意做人,诚心诚意交朋友,诚心诚意干事业。真诚是做人的起码要求,以真诚待人才会成功。对自己要真诚,做电子商务事业是自己的事,一定要努力去拼搏。用力做不如用心做,用心做不如用脑做,积极不心急。

真诚就要包容,包容是心境,忍耐是能力。与人计较失去一切,与时间计较可以享受一切。

成功心态-----积极的心态:

事物永远是阴阳同存,积极的心态看到的永远是事物好的一面,而消极的心态只看到不好的一面。积极的心态能把坏的事情变好,消极的心态能把好的事情变坏。当今时代是悟性的赛跑!积极的心态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心态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不是没有阳光,是因为你总低着头,不是没有绿洲,是因为你心中一片沙漠。朝着太阳走,影子永远在背后。成功吸引成功,民工吸引民工。华尔街致富格言:要想致富就必须远离蠢材,至少50米以外。

成功心态-----归零的心态:

电子商务是一个全新的行业,进入一个新行业就要学习新行业的知识,过去不等于现在,过去成功的理由是现在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直销人心态不能归零,总以为做过直销就如何如何。电子商务虽然也是网络经济,在某些地方于直销类似,因为同属于网络经济。在诸多术语和模式上用传统的思维您永远是套不上的。博士、硕士在电子商务行业啥都不是;厂长、所长来到电子商务行业重新成长。所以,要重新开始。第一次成功相对比较容易,但第二次却不容易,原因是不能归零。长安集团的总裁,在东方之子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往往一个企业的失败是因为他曾经的成功。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波浪前进,螺旋上升,周期性变化。用中国的古话,叫风水轮流转,经济学讲:资产重组。电视剧有句道白:生活就是不断的重新再来。越饱满的谷穗越弯腰,不归零就不能进入新的财富分配。就不会持续性发展。

成功心态-----学习的心态:

这个时代已经是终身学习的时代,不学习就会被社会淘汰。在这个社会,你不学习,你的竞争对手不等于不学习,不管做哪个行业,外行很难挣到内行的钱。

学习是给自己补充能量,先有输入,才能输出。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过时的知识等于废料,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摄取能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生存下来。要善于思考,善于分析,善于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创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因此,要紧跟成功者。通过学习掌握相关的电脑操作,学会讲解公司、产品、制度、互联网。多参加各种培训以及学会作培训。

讲到学习方法,我想用六个字来概括:“严格、严肃、严密。”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除了向别人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靠自己有意识的刻苦锻炼。—— 苏步青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刘开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 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

用一个大圆圈代表我所学到的知识,但是圆圈之外是那么多空白,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而且圆圈越大,它的圆周长就越长,它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就越大。由此可见,我感到不懂的地方还大得很呢。—— 爱因斯坦

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因此,科学中难能可贵的创造性才华,由于方法拙劣可能被削弱,甚至被扼杀;而良好的方法则会增长、促进这种才华。—— 贝尔纳

知识和能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要注意有扎实的基础,要注意复习和巩固,不能急于求成。—— 谷超豪

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学习!学习!—— 高尔基

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佚名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歌 德

成功心态——老板的心态:

今天我们做网络做电子商务,其实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独立的老板。我们与公司、会员都是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不是给别人打工,我们是干自己的事业,做自己的老板。至于这个老板你想做多大、这个事业你想做多久,全都在于你的心态。如果你今天把它当做是投资160万或是全部家产,你就不会轻易放弃,你就不会有依赖思想;你就会把它当做大事业来做,你就会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你就会想方设法变压力为动力、全力以赴、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在电子商务这个事业的开始阶段,您可能收入不会很多,但你一定要坚定信心面向未来,要有勇气面对困难与挑战,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要为成功找方法,而绝不能为失败找借口。因为在成功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难险阻的人才能达到成功的颠峰!

成功心态——感恩的心态:

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是富足的人。我们一定要有感恩的心态,感恩就是感恩一切。感恩包括坎坷、困难和我们的敌人。我们要感谢这一切。做的好是你们做的,做的较好是我们做的,做的不好是我做的。感谢您的辅导老师,是他告诉你电子商务事业这样一个可以既省钱又增加收入、改变您一生的事业机会,他是你生命中的贵人。在你从事电子商务的过程中,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你都可以得到你辅导老师的支持。我们这个行业是有人教的,你应该感谢教你的人。感谢你所有的老师、网友、学友,是他们与你的共同努力才使你走向成功。

要凡事感激,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 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遗弃你的人, 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智慧;感激藐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所有使你坚定信念的人!

感谢你我一起走过激情与梦想!感谢你我一起面对现实与理想!感谢你我一起品尝胜利与艰辛!感谢你我一起憧憬未来与成功!感谢你我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成功心态——付出的心态

这是一种因果关系,也就是舍得的关系。舍就是付出,是为自己做事的心态,要当作事业做,自己要勇于承担,承担是成长的开始,成长是成熟的开始,成熟是成功的开始。要懂得舍得的关系。舍的本身就是得。

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而打工的心态是应付的心态。表现为老师来帮我就动一动,老师走了打麻将、打扑克、跳舞照旧;学习时的一点点费用不愿交,上网费也让别人付,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不愿意付出。不愿付出的人,总是省钱,省力,省事,最后把成功也省了。

我们今天做网络做电子商务实际上是一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事业,我们的成功是建立在下面会员成功的基础之上。

因此我们应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从加盟的第一天起,就要有舍得的心态、为人父母的心态,并层层复制下去直到成功!

成功心态——管理者的心态:

俗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管理网络比发展网络更为重要。

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你网络发展的质量,而管理水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具备的,这就必须靠我们平时一点一滴来积累。因此我们一开始,就要有做元帅的心理准备,虚心向成功者学习。多关心,多实践,多积累,在目标制定上要定得略高一点,这样才能做得更好。取法乎上,折乎其中;取法乎中,折乎其下。网络事业的管理者也就是团队的领导人,它不同于部队有军衔、军令的威严,也不同于企业,有级别和薪金的制约。团队的领导人,靠的是自己人格魅力,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象海一样的胸怀,象山一样的气魄。

以上心态是成功者必备的心态,只要我们用心学习,用心实践,完全可以慢慢融入到我们的事业之中、生活之中,变成习惯的个性,而这些个性又可以为我们造成一个成功的命运!

要成功你要杜绝这些不良心态„„

投机的心态: 后患无穷。现在是诚信时代,不是过路财神,是锁定消费者,锁定人才。不断地选择开头,最后损兵折将是自己,竹蓝打水一场空。例如:自己就想介绍两个用户,之后不教人“四会”,也不帮助别人,就想得到奖金,投机的人总是期望收入大于付出。

侥幸的心态:利用别人的心态,掩耳盗铃。不脚踏实地,总想天上掉陷饼。

依赖的心态: 最终被人当包袱甩掉。所以要相互合作,不要依赖。要把事业当做自己的事业,天助自助者!

试试看的心态:必定失败。在一所学校教书不喜欢,可再试一家学校,在一家餐馆打工不划算,可再换一家餐馆,但互联网是几百年才有的一次机遇,丢掉了是不会再有的,改革开放30年,我们已经丢掉了四次机遇,个体户,原始股,房地产、还有电子商务。机遇的特征是,唯一性和时限性。他和普通的成熟的职业打工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今年可试试看,但明年连试试看的机会都没有了。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定会有坎坷。试试看不会开发出自身的潜能。试试看的人没有远大梦想。试试看的结果是:进一步退一步,原地踏踏步,等于没进步。三试,两试,机会就试没了,永远的失去了。

回本的心态:当你的回本目标完成的时候,你自然就会停下来。为什么有的名人会自杀是因为目标完成了,所以目标一定要定的远大。不要用回本的心态挡住了你真正的未来和价值。回本的心态是鼠目寸光。今天的生活起源于我们前些年的努力,同样今天的选择将决定我们两年以后的生活。

培养“不计较”的宽宏胸襟

“先学做人,再学做事”这句话已经是我们合作创业的共同信条。

要成为一个事业的领导人,要成为别人喜欢的合作对象,必须要培养出宽宏大量的胸襟与气度,除了做人做事的是非原则之外,对其他的小事、小节、小钱,要学会不计较。

社会上多的是对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小钱斤斤计较的人,看上去这些人都很会精打细算,时间久了总会显现小鼻子、小眼睛的丑态,这样的气度怎么可能引来别人真诚的合作?怎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 人?

胸襟气度有多大,才能容得下多大的事业,看一个领导人的胸襟气度就能断言他的事业会做多大。

没有人会喜欢一个斤斤计较的领导人,也没有人会喜欢一个斤斤计较的伙伴。如何渐渐培养自己的远见、胸襟、气度,在事业中是不可缺少的必要素质。

盯着芝麻看的人,一定会失去烧饼。在合作事业的过程中,如果对一些小事,对自己的付出,对一些小钱,对别人的一些小缺点,样样都斤斤计较,一定会失去合作事业成功的机会。

在某种情况下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是,在斤斤计较的人眼里,世界上什么对他都不公平。在未来的网络经济行业,要学黄牛精神,只默默的付出,得到的必将不是那些斤斤计较的结果!

影响成功的十个消极心态:

1、认命自卑不自信。

人都有梦想,但很多人已把梦想埋葬。并不是因为外力迫使如此,而是有人面带微笑对你说,“这件事肯定办不成,命中注定你就是穷命”,于是你放弃了。那么这些微笑着对你说这些话的都是谁?可能是父母,可能是另一半,也可能是五叔、六舅、七姑、八姨,再就是朋友和同学,反正不会是陌生人。因为他不会对你说,讲了你也不会放在心上。结果:一生平庸,碌碌无为

2、满足自乐不上进。

“知足常乐”是20世纪留给我们的“光荣传统兼后遗症”。它使很多人被挡在创业大门之外,也使很多步入创业大门内的人停滞不前。

表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每月一、二千可以啦”,“萝卜头下酒也挺有滋味的”,“像我这种身份的人没几个做的”,“要把事业当餐后甜点,想吃就吃,不想吃就放一放”。

结果:永远停在成功大门之外。

3、心想口说不行动。

想起来感动,说起来激动,就是不行动。这是一些人的真实写照。有些人只有大目标,没有小目标。这种人开口不乏雄心壮志,说起来慷慨激昂,做起来却无声无息,久而久之变成一个空谈家,最终变得连自己的话都不相信。对大目标也产生怀疑,放弃梦想,放弃事业是早晚的事。表现:刚听完计划,就说个没完,我朋友多,层次高,肯定跟我做,三个月封顶没问题。公司好,产品棒,系统强,我肯定能成功,慢慢来。

结果:理论和行动脱节,口号大于行动。

4、赌博投机不实干。

只想收获。总指望天上掉“比萨”,天天想碰好运,拼命买彩票。总想暴富,却永远贫穷;总想一口吃个胖子,却“经常拉稀,越来越瘦”。表现:刚加入,不学习,见人就拉;没理念、没知识,满脑子只想发财,满嘴只讲赚钱快;拉人垫背,坑蒙拐骗,胡吹乱侃,谈五个死六个;挑三拣四,换来换去,到处占位,只出不进。

结果:心态不好又不学习,建不起部门,最终只好放弃。

5、忽冷忽热不匀速。

有些人不想付出,这个生意是需要持之以恒的、保持行动力的、有韧性的匀速前进。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几天的努力发展几个伙伴,一晒网,“睡觉的睡觉,生病的生病”。时间一长,自然失去了凝聚力和影响力。要知道拖延和挫折是失败的至交。表现:刚加入时,热情高涨,干干干;一碰问题,难难难;怨天尤人,停停停。参加培训,见到老师,碰到老鹰,就心情激动,热血沸腾。可是刚干了没几天,稍有不顺,就感到难上难,瞻前顾后,不做了!

结果:朝三暮四,没有责任心,害了自己,坑了别人。

6、瞎干乱闯不咨询。

有的人,毫无“归零”心态。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懂,样样都会。非要样样事情自己闯,结果是处处碰壁,头破血流。他们不懂得咨询就是向成功人士学习,可以少走弯路,更可悲的是总不接受教训,老犯同样的错误——不咨询。表现:按传统的一套干,按自己的想法干,凭着想当然去干,还美其名曰,“我了解情况,我有经验,‘敢想敢干’,为你们摸索经验。”

结果:五个人、六条心、七个主义、八种做法、九不统一,全部归零。

7、依赖等待不自立。

这种人不同于不自信的人,主要是懒惰,坐享其成。表现:等上级帮,要领导为他服务,为他讲计划,帮他做沟通;帮他排网,还找理由上级老师没有给我滑一个伙伴;能帮我做个市场我只做另一个市场不就好做了?要伙伴干、冲;有问题,要下面伙伴直接找他的领导;“现在不能加入等一等”,“电子商务法还没有出台等一等”,“我还没有研究透等一等”;“我这人没有人管不行,老师你天天监督我,赶着我走,要提醒我啊,我最信您的了”。自己站在岸上,就是不下水。唯我独尊,坐吃山空。表现为:等--下面发展,靠--上级安人,要--向公司要条件,怨--怨天尤人。

结果:偷懒的习惯一旦养成,付出很大,改变也非常艰辛。

8、一知半解不求深。

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知识就是资产。一旦你掌握知识,就能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益。但是有很多人,还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电子商务,逢人就说:“电子商务好,电子商务不投资就赚大钱,没有风险,不会亏本”。文化人、生意人总觉得自己明白,可一做起来,约不到人。别人请教怎么赚钱?他们回答:“找亲戚,找朋友„„”

结果:不归零,满足于一知半解,道听途说,半瓶醋乱晃荡,把全部名单晃荡殆尽。我们要把学习上升到道德的层次,这是当代电子商务业的魅力之一。

9、怪上责下不自律。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成功者必备要素。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成功是战胜自己。有良师不学,有良友不交,有良机不握,不啻人生最大悲剧。但有的人,却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组织可以通过集中火力帮助大家取得成功,同时又让每个人的价值在其中得以展示。这是人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也是电子商务的最大魅力之一。表现:稍有不顺就怪他人;要他人帮买产品,又不及时还;累计到3、6、9,不管他人有无困难,逼别人代还,自己却拿奖金;对事业伙伴从来不搞AA制,到谁家都拿起电话就打,话一说起来就没个完;喜欢算小账,攻于心计,总以为别人不知道。

结果:赚小钱丢了品德。

10、怕苦怕难不拼搏。

有很多人只有小目标,没有大目标,或者不相信大目标。不要认为这种人大目标做不起来,小目标就会做好,实际上,一有小事便向领导叫苦叫难的就是他们。这种人认为大目标是白日做梦。因为不相信大目标,所以也不想去提升能力。又因为自己能力的不足,而更加怀疑大目标,甚至对追求大目标的人给予打击。表现:约人怕被拒绝,讲事业怕人不相信,用电话又嫌麻烦,去跟进怕丢面子;还总安慰自己,“何必自讨苦吃呢,还不如早上睡懒觉,下午打麻将,晚上看电视,这种日子多快乐”;学习没时间,提高没动力,行动没压力。高谈阔论,指手画脚,遇到具体问题,不知所措,也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逐个解决。

数学教学消极影响 篇3

【关键词】新媒体    课堂式教学     消极影响

新媒体的覆盖目前似乎没人能看到它的死角,但并不能因此而对它已经生成的影响和可能产生的变数仅做正面意义上的评论。以移动互联网为新通信方式的新媒体,在产业资本的推波助澜下,大学生群体已经被当作重要的消费对象,继而对现有教学情境形成以下这些值得关注的改变。

一、弱化教师的现场意义

随手可得的WiFi热点和学生爱不释手的社交APP,使得任何一个学生可以通过任意一款售价仅有200元的廉价移动终端就可以便捷而且近乎免费地查询到他自己所关注问题的答案,其中包括原理和概念这类原创度低的知识;MOOCs等新型课程及其学习方式的出现降低现场教师在课堂讲台中央的权威性和所讲知识的趣味度。这造成现阶段在大学专业知识获取中,按照现场教师的认知和记忆要求完成学习的基本考核标准所形成的必要性已经让学生产生质疑。

新媒体“再造情境”功能打破了原有教学逻辑。在传统“教与学”的情境中,媒介操作技能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学习途径、学习方法是既定和不允许更改的。但新情境对旧有知识体系所建立的传播逻辑顺序可以进行再造,在这个再造环境中,以媒体专题策划和写作技能训练为主要学习目标的学生,在知识传播体系中不再甘愿扮演被指定的角色,而是拥有了参与传播的能力:

通过大众化的且极易使用的信息搜索工具,可以轻易解决许多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任务;

通过MOOC等在线网络课堂,获得国际著名大学优秀教师的授课内容及参加在线小组学习讨论获得答疑;

通过媒介受众数量庞大的微博、微信等SNS媒介,发表对任何问题的看法;

通过向社交空间中有共同志向的朋友发表声音,以获得在观点上的认同。

这些额外的新媒介渠道,对于专题策划或网络新闻报道等经验技能特征突出(相对于原理知识而言)的媒介操作学习来讲,学生由于信息获取和组织讨论的便捷度高而显得热情高涨。因为它满足了认知主体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也满足了“喜新厌旧,趋易避难”的普通认知心理诉求。

这必然会造成对课堂环境的冷落,必然会降低普通教师作为职业知识传授者的吸引度。这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传统课堂“先教后学”情境中所形成的固定逻辑步骤开始被解构,出现“有教无学”或“有学无教”。这些虽不是高校出现“到课率危机”的核心原因,但肯定是重要原因之一。

新媒体所造成的这种危机意味着,教师作为课堂核心角色的意义正在被逐步而且明显地弱化。MOOCs是个很好的说明。虽然有学者对于MOOC类在线课程提出质疑,认为没必要人人都去尝试,但许多专业教师已经比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并凭借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优势,向学生介绍和推荐优秀的MOOC课程。例如,阿姆斯特丹大学的MOOC——《传播学概论》就是一门由专业教师不断推荐而拥有不错知名度的横向比较在线课程;台湾交通大学的MOOC——《电子游戏与社会》在许多专业内也被介绍为应用案例剖析的典型课程。对于这些,学生意识到的是他学了一门什么样的“MOOC课程”,而不是什么样的“教师”讲了这门课程。

二、纵容懈怠式学习行为

除了弱化教师地位,媒介接触方式日益单一,这对新闻和传播学专业的教学来讲,需要引起注意。

新媒体的流行,明显助涨了学生认为可以通过简单词语(通常为以“日常用语”作为关键词以替代专业术语)搜索、简单地点击便可直接获得答案的知识学习方式。另一方面,轻松式(甚至带有一定娱乐性,例如教学媒体中使用多媒体信息的声像特效组合技能)教学方式的强调,增强了学生对教师教学若干环节的挑剔。(这种理论教学的困难境遇存在较为普遍,不单是媒介教学领域。)进而,他们认为课堂学习可以被百度式普及型搜索工具所取代。

这种误区较大程度地弱化了学生对“媒介操作和运营技能知识获取过程中自身需要付出大量艰苦思考和亲身探索活动”必要性的认知。从这个方面来讲,新媒体的便捷其实增加了学生由于还没有成熟世界观而具有的不太容易克服的浮躁心理特征,认为艰苦的探索过程可以被近似娱乐的过程所取代。倾向于被动式学习的学生对知识满足于“是什么”的简单现象描述,对于知识中应当追问的“为什么”不能形成自发的态势,不能形成有效的自我约束动力,因而也就更不会去主动形成“怎么办”的实际问题应对习惯。

这对于“宽基础”培养目标的确立是非常不利的。“宽基础”教学应用的目的是:恰当运用求知手段,主动发掘问题,探究其中的内涵,并尝试构建新的结论。

所以,对于新媒体的到来,虽然教育的做法是顺势而为,但教学目的还是应该让学生明白其终究不能代替传统媒体的实践教学,即便是移动终端再便捷,社交网络和自媒体再贴近使用目标,他们要做的仍然是要尽可能审视整个媒介生态,尽可能对每种媒介能够亲力亲为。而且网络媒体仅是媒介生态中的一类,虽然正在不断壮大,但如果只保有网络媒体,对于报纸、期刊、电视等这些与网络媒体在传播策略、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别的媒体特性无暇顾及,那在媒介变革中获得职业回旋余地的空间就不大。对于于这个问题所带来的矛盾关系,还需要再做更多的实践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黎静.在线教育来潮:教师的困境与出路[J].高教探索,2013(05):151-155.

数学教学消极影响 篇4

一、驱动性问题链

驱动性问题链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驱动性问题,形成以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螺旋上升的“问题链”,通过逐层解答,扩大学生思维容量、培养思维完整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最终达到解决教学问题的目的。驱动性问题链是一串层层推进的问题,是问题解决的阶梯[1]。化学驱动性问题链是符合化学学科知识点内在逻辑关系并且层层递进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驱动性问题链的应用虽然在引入、形成概念、指导科学探究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影响。

二、应用驱动性问题链教学存在的不足及其成因分析

应用驱动性问题教学纵然有许多积极地作用但消极影响因素产生的弊端也不容小觑。其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形成思维定势和缺少思维独特性以及独立性上。

1.学生缺乏思维独立性及成因分析

使用驱动性问题链教学,学生在形成思维定势前,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较好的理解教师所讲的教学内容。但课下遇到相似的问题时依然茫然无序,无法自主深入思考探究,缺乏思维独立性。例如很多学生觉得课上学习的内容都听的懂,而课下做作业时仍有很多问题,需要找家教或文化学校进行课后指导。这种现象明显而普遍的存在于目前中学生学习生活中。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还处于发展阶段,看问题常常只顾现象而忽略本质,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而使用问题链教学时其中的每个问题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直接提出的,不是由学生自己产生的疑问。学生在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每个步骤和节奏均由教师掌握,缺少引导问题生成的过程,不利于学生独立深入研究,导致学生缺少思维独立性,客观上造成学习的困难。

2.产生思维定势及成因分析

使用驱动性问题链教学易使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时产生思维定势,在遇到实际问题时有思维障碍。在学习事实性知识时,学生习惯性用因果逻辑关系,即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制备-用途的顺序去学习,而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处在学习阶段,是先接触物质的用途,再逆向思维根据用途考虑性质再深入思考到物质的结构及组成的。例如乙醇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教师可以按照用途-性质-物质组成-结构-制备的顺序进行教学设计,但这样会使有思维定势的学生出现短暂的思维障碍,增大学生理解的难度。同时由于学生有正向思维的倾向性,导致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新事物时,不易借助于原有的知识经验思考探究。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教师长期使用因果逻辑关系的驱动性问题链。对于有思维定势的学生来说,“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在起作用。学生倾向遵循已有的知识经验模式按照一定的逻辑或程序去实践。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负迁移,造成方法定型化,从而导致学生思维的惰性与呆板性,妨碍创新思维的发展。

3.学生思维缺乏独特性及其成因分析

目前的教学模式仍以班级授课制为主,一个班级的十几甚至几十个学生在自主的解决问题时都按照同一思路,这一现象最明显的体现于学生的化学计算题解题步骤中,一个班内几乎所有学生的解题过程都相同,很少出现一题多解的学生,学生的思维缺乏独特性和灵活性。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在于驱动性问题链的内在逻辑关系是被层层推进的设计好的,所以班级内所有学生的问题解决思维方式均按照教师期望的方式进行。这对学生自我思维的独特性发展产生限制,不易于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长此以往,所有学生都与教师的思维方式相同,这也就意味着教师批量培养了有同一思维模式,缺乏灵活思考辨别能力的学生。

三、消除消极影响的解决对策

由于使用驱动性问题链易导致以上三种问题,如何趋利避害便成了重中之重,在实际教学中问题链的设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1.利用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创设问题情境,是学习者为了获得问题的一种手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合适恰当的问题情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波义尔发现酸碱指示剂的经历来创设问题情境,“波义尔在做实验时,不慎把盐酸滴到了紫色石蕊上,发现紫色石蕊立即变为红色,但他没有错过这个微小的变化,深入研究,最后发现酸碱指示剂。”然后提出问题:你能证明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是什么因素吗?这样就自然引发学生的讨论。教师所创设的情境需要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有反差,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好奇并怀疑,进而激发积极思维。同时问题要能引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帮助学生探究问题。探究性教学过程不是简单地由教师提出、分析、解答问题的过程,而是启发诱导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发现问题。

2.利用“怎样做”问题培养探究能力

“为什么”问题具有终结性倾向,为了寻求问题的最终解决,“怎样”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理论渗透,更具有科学特征,使学生更加关注科学过程[3],自主深入思考探究问题从而得到结论而非只求结果。例如在讲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的钠的重要化合物时,在引课问题链中创设了深海作业的潜水员的呼吸面具上往往装有一定量的过氧化钠这一问题情境后,第一个问题可以变“过氧化钠为什么能提供氧气?”为“过氧化钠是怎样提供氧气的呢?”促使学生更加注重探究过程,积极地参与,而不是过分在意结论。

3.利用开放性问题突破思维定势

开放性问题能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突破思维定势。因而,在驱动性问题链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也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课本的水平上,使他们的思维局限于部分熟悉的知识中,而应重在开阔思路。在实际教学中较有效又便于操作的方法是利用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再通过下一问题让学生对上一个开放性问题的多种答案进行分类归纳,在这过程中对学生的集中思维的训练,之后在学生给出的答案中选取能够促进教学活动进行的某一方面再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再次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如此发散-集中-发散…循环下去,这样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同时逐步将问题深入形成思维发散和集中循环型问题链。例如,在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这节课中的问题链可以设计如下:

问题1如果让你选择生活燃料,你会选择哪种物质呢?

意图让学生根据已有认知和经验随意举例,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发散思维。

问题2你选择这种物质作燃料原因是什么?

意图对学生所得回答进行归类为环保、可燃性、经济、热量的角度等,在这过程中训练集中思维。

问题3同学提出了出于产热量多少角度来考虑,燃料的热量从哪里来的呢?

意图由于学生刚刚学过化学键这节课,初步了解了键的断裂与形成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促使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能量变化的原因,从旧知识点中生成新知识。

问题4燃料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生成物总能量与反应物总能量比较增大了还是减少了?

意图从反应物生成物的角度分析反应能量变化的原因从而引出下一问题中的吸热反应

问题5常见的吸热放应和放热反应分别有哪些呢?请举例说明

意图在放出热量的角度基础上发散到思考吸收热量的反应及应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探究问题,使其深刻领会所学知识与已有知识的密切联系。

问题6你会将吸热反应和放热放应于哪些方面呢?

意图让学生先发挥想象力,鼓励突破常规认知,让学生使学生思维充分发散后再集中思维进行归类。

通过这六个问题使本节课的难点,即从微观键能以及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角度分析反应能量变化在学生的自主探究思考中得以突破,并且这种具有开放性的驱动性问题链的设计使学生能主动思考、发现、揭示问题并产生新问题的思维活动过程。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思维。

综上所诉,驱动性问题在教学中的优势明显但同时也存在诸如出现思维定势,培养的学生缺乏独立性和独特性等的不足,如果能扬长避短,采取有效对策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化学驱动性问题链的应用虽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消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形成思维定势和缺少思维独特性以及独立性,妨碍创新性思维发展上。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在应用驱动性问题链时应扬长避短,利用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驱动性问题创设由“为什么”转向“怎样做”并利用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以有效利用驱动性性问题链,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驱动性问题链,思维定势,思维独立性,思维独特性

参考文献

[1]胡久华,郇乐.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驱动性问题链的设计[J].科学教育研究,2012,(9):50-55

[2]丁怀民.浅谈化学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思考[J].学科教学,2010,(5):98

消极行为模式对人的影响 篇5

谈消极习惯模式对人的心理

发展的影响

谈消极习惯模式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影响

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认可并持守的外界对他的评价和定位,人倾向于按自我概念行事,自我概念值越高,就越有积极的态度,个人潜能就能越充分地发挥。自我概念的构成有自我理想、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自我理想是指一个人最希望自己所成为的样式,也就是自己对自己未来的一种期望;自我形象是指一个人根据自己的表现而作出的自我评价;自我价值是指一个人喜欢自己的程度,这是自我概念的核心,一个人越喜欢自己,自我价值的水准就越高。

自我概念的形成从孩童时期就开始了,孩童出生时拥有纯全的潜能,他们没有恐惧感,想到什么就会去做,不会考虑到任何后果,他们的行为完全是自发性的,行为的动机是单纯的,不受他人影响的。因此孩子们的很多行为通常不被大人所理解,他们发泄式伤害孩子自尊心的批评称之为破坏性批评,破坏性的批评影响了孩子们的自我概念,形成了心理上的消极习惯模式。

消极习惯模式分为抑制性消极习惯模式和强制性习惯模式两种。抑制性消极习惯模式表现为对事情的回应是“我不行”同时也造成了对失败的恐惧感。当孩子们被再三叮嘱“不要、走开、小孩子不要管”的时候就产生了。孩子在家庭里作为家庭的一员有权参与家庭事务的讨论,他们的语言和行为应该受到理解和尊重。强制性消极习惯模式是当孩子们受到有条件的爱时就会产生,从而让他们形成害怕被拒绝的恐惧感。这样就会导致孩子们做事永远尝试取悦于别人,而否定自己的需要,从而产生成人中的A类行为:从不休息,不断工作,总是只为别人着想,不顾自己的需要,过于注重工作,失去心理和生活的平衡。

消极习惯模式的根源是在孩童时期就已经产生了,瓦龙在《心理生活研究概论》一文中写道:“无论是心理学的或是生物学的事实,都是从活体与其环境的接触开始。”随着个体的生长、环境的变化及教育的影响,心理活动根据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被动到主动的顺序,有干什么地发展起来。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心理活动不仅显示着连续的、多层次的、多水平的特性,而且也显示着一定的结构性和阶段性。

新生儿和婴儿,他们的心理总是对外界刺激的简单而直接的反应。随着他们的生长和周围环境的影响,随着生活经验不断积累,逐渐形成一些自我的活动,由直接寻外界的反应转化为随意反应。此时,他们具有了一定的主动性,逐渐形成一些自我的活动,由直接对外界的反应转化为随意反应。此时,他们具有了一定的主动性,逐渐形成一定的能力、情感、意志特点。他们在接受外界刺激后,往往会把这些刺激与自身特点结合起来,转化为内在的动机世界,然后再作出反应。由于这时他们的心智还不够健全,因此可能很多行为不能被大人所理解,如果这时他们所犯的错误不能被原谅,甚至遭到破坏性的批评时,就会影响他们的自我概念,从而形成心理上的消极习惯模式。

小倩是一名大一的女生,现就读于当地一所普通高校,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家里有个姐姐,在一所重点高中上大学,从小姐姐的成绩就一直比她优秀,父母也经常拿她和姐姐相比,虽然她的成绩也不算差,但却始终不如姐姐优秀,在父母的比较下她显得相形见绌,逐渐的对自己也失去信心了,最终眼看姐姐考入理想的高校,自己却只能上一所普通的学校。但所幸的是小倩终于可以摆脱父母的唠叨,来到学校以为自己可以开始新的生活。可是到了大学她发现,同学们都懂很多东西,会玩、会学、会生活,而自己则像一个无知的小孩子,处处不如人,很孤独、很痛苦、很自卑。她不愿与同学交流,觉得自己很痛苦,感觉又回到父母拿她和姐姐相比的时候。

从上面这个事例不难看出,在小倩小的时候由于经常受到父母破坏性批评,使她的自我概念变得消极,不能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评价。从而让自己变得孤僻、自卑。一直到大学这种消极习惯模式都还在影响着她。遇到事情的反应就是“我不行”,对周围的一切人和事都有一种恐惧感。

要如何才能纠正消极习惯模式,让心理健康的发展呢?积极地进行自我暗示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具有非常大的力量通过对那些成就非凡的人的诸多研究表明:他们在关键时刻都能进行积极的的自我暗示,都能自己给自己增强信心,因此他们战胜了无数困难,最终取得成功。我们可以利用语言的自我暗示。用于自我激励的话,要有积极、肯定的意义。如:“我是独一无二的”、“我对自己充满信心”。还可以利用环境的自我暗示。环境的意义很广,可以是人,是物、是光、是声等。心情烦躁时可以听听曲调舒缓的音乐。

利用动作的自我暗示。紧张不安时,可以扩胸作深呼吸;心情烦闷,可以反背双手散步。利用心理图像的自我暗示。消极悲观不如意时,可以回忆过去取得成功的愉快的场;身处逆境,信心动摇时,想象成功人士艰苦奋斗的情景。

合理的自我美化也是一种有效地方法。当个体接受的信息对其自我概念构成威胁时,个体的情感状态就会发生紊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尊的欲望大大超过标准评价自己的欲望,他们最明显的选择就是重新认识自我,让能够支持自我概念的表征开始运作,此时的个体往往喜欢自我美化。所以自我美化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作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从而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强自尊感。

方式一:向下的社会比较,当你为了弄清自己在群体中的价值位置而既定的自我价值目标又落空时,向上和与自己类似的人比较就可能大大挫伤自尊心,这时你不妨进行向下的社会比较,想想有些人的价值还不如你呢

方式二:有选择地接受反馈,当行为结果的评价性反馈有损于自尊时,便可以有选择地接受反馈信息。例如:当比赛失败时,可以这样归因:“这是一次不公平的竞争。”

方式三:缺陷补偿,人们在充当社会角色时,不可能事事成功,当自我角色目标失败时,便可对相关的社会角色的重要性做重新评价,以此进行自我定义,补偿自己的角色缺陷。

方式四:自我照顾归因,归因指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论,这种方法是通过强调个体对积极的合乎期望的好结果的作用,缩小对消极的不合乎期望的坏结果的责任来保护自尊。

孙权自身缺点的消极影响 篇6

首先,孙权是一个遇到事情犹豫不决的人。当时,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彻底打败袁绍之后,曹操派遣使臣前往江东去见孙权,命令孙权送自己的儿子到曹操把持的东汉朝廷之中。曹操之所以这样做,名义上说是让孙权的儿子入朝伴驾,实际上却是要扣留孙权的儿子做人质,借此来牵制孙权。对于曹操的这个命令,孙权踌躇再三,犹豫不决,于是,召集肱股之臣周瑜和张昭在一起商议。张昭主张送人给曹操,周瑜却坚持不能送。这时,由于孙权的母亲吴太夫人和周瑜的意见是一致的,孙权这才作出了不送儿子入朝的决定。由此可见,孙权是有犹豫不决的缺点的。

在征伐黄祖之前,孙权召集自己的一班文武商议征伐一事。《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中写到,张昭说:“居丧未及期年,不可动兵。”意思是说,现在东吴正在国丧期间,不能动兵,要等明年再说。周瑜却说:“报仇雪恨,何待期年?”意思是说,报仇雪恨,等什么等?这时,身为吴国最高领导人的孙权又犹豫不决了。后来,黄祖手下的大将甘宁投降吴国,孙权这才下定了去征伐黄祖的决心。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孙权犹豫不决的这个缺点。

在赤壁大战之前,孙权一直犹豫不决,他拿不定主意究竟和曹操是战是和,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孙权。这时,幸亏周瑜、诸葛亮、鲁肃等一批年轻人再三劝说和开导孙权,再加上许多武将都充满了和曹操决战的勇气,这才使孙权终于下定了迎战曹操的决心。

的确,孙权有遇事犹豫不决的性格缺点,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孙权的犹豫不决却给他的下属提供了一个遇事能充分发表个人意见的机会,这无形中就增大了吴国内部的民主、和谐的政治气氛,使孙权可以更大限度地选择到较好的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法。

不过,孙权虽然遇事常常犹豫不决,然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犹豫后,孙权一般都能够下定最后的决心,而且,一旦下定决心,就不再动摇。这是难能可贵的。《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中写到,孙权在下定决心抗击曹操后,他当即拔剑砍掉了桌子的一角,对众文武说道:“诸官将有再言降操者,与此案同!”意思是说,我孙权已经下定决心和曹操决死一战了,谁再敢劝我投降曹操,我就像砍这桌子角一样砍了他!孙权在犹豫不决之后的毅然决断,弥补了他犹豫不决的这种不足。

孙权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怯懦。其实,孙权的犹豫不决往往是他的怯懦引起的。比如,赤壁之战前,孙权犹豫不决,下不了抗击曹操的决心,实际上这是孙权害怕曹操的兵力,而不敢大胆迎敌。还有,在孙权苦战后夺取了荆州,却被刘备不费一枪一刀地据为己有,孙权害怕把刘备逼向曹操一方,而不敢公开和刘备争夺荆州。后来,孙权采取吕蒙的计谋夺取了荆州,却又害怕刘备复仇,就耍小聪明,将关羽的首级移交给曹操,想嫁祸于人而撇清自己。刘备为给关羽报仇而准备征伐吴国,孙权就赶紧上表向魏文帝曹丕称臣,并接受曹丕给予的吴王封号,孙权这样做实际上是自己害刘备,想求得魏国的庇护和增援。

可以说,孙权的怯懦这种缺点是性格中的严重不足之处,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孙权的怯懦这种缺点又促使吴国在保护自身方面更加敏感和靈活。

孙权还有天真稚气的缺点。孙权身为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却在处理有些事情时偶尔显露出天真稚气的缺点。比如,为了向刘备索要荆州,孙权竟然不顾妹妹孙尚香的名声,想出了招亲的缺德办法,以招亲为名,将刘备诱骗到吴国,准备借此机会软禁刘备。因为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再加上孙权的母亲吴国太等人的坚决反对,最后,孙权品尝了“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苦果。

孙权为了收回荆州,竟然像小孩子过家家一般凭着性子就监禁了自己的心腹忠臣诸葛瑾的全家老小。孙权当时大概认为诸葛瑾是刘备的第一谋士诸葛亮的哥哥,就想借此逼迫诸葛瑾通过与诸葛亮的私人关系向刘备要回荆州。孙权这样做真是太天真稚气了。可以说,孙权是把无情的政治斗争看得过于简单,他的做法也就非常天真稚气,当然,孙权这样做最终自然是白费心血。

还有一次,在吴国的一次国宴上,孙权看见诸葛瑾的脸长得很长,就心血来潮,令人牵来一头驴,然后,孙权用笔在驴脸上写上“诸葛子瑜(诸葛瑾,字子瑜)”四个字。孙权这种天真稚气的做法只是为了图自己一时开心,却不考虑诸葛瑾身为大臣的人格尊严。

孙权处事天真稚气的缺点,也许是他孩提时代的天真稚气在成人后的再次表现,这种表现往往是随意的,对于一个最高领导人来说,天真稚气带来的负面影响常常是极大的。

数学教学消极影响 篇7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初中化学,影响及对策

一、影响化学学习的消极非智力因素的主要表现

1. 偏离的学习目标和动机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有对知识的需求才有勇于求学的内在心理动力. 在化学学习中, 有些学生受社会上拜金主义思想影响, 觉得学习就是要将来有机会挣更多的钱, 自己将来不一定从事与化学有关的职业, 所以对能否学好化学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有些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不能从化学与自然、社会、人类的关系上去认识, 完全局限在应试解题上, 学习目标模糊, 为学习而学习, 对有关的社会问题漠不关心, 没有社会责任感, 没有饱满的学习热情. 这样的学生一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就会自暴自弃, 破罐子破摔, 成绩也就容易滑坡.

2. 薄弱的意志和局限的性格

学习是一件乐趣与苦趣同在的事, 学习的道路很难一帆风顺, 这就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意志战胜学习中的困难, 有积极向上的性格面对复杂的学习环境和遇到的困难. 在九年级化学学习中, 有抽象的构成物质的粒子概念的理解, 有繁多的化学用语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记忆, 还有各种各样的理论规律需要掌握, 这对初次接触化学的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考验.

3. 淡薄的学习兴趣和态度

九年级化学为起始学科, 其内容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 加之丰富多彩的实验, 学生开始学习这一门学科时易于产生兴趣, 有迫切学习化学的向往心情.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化学学习的概念与理论慢慢增多, 部分学生觉得枯燥难懂, 渐渐失去了对新奇知识的兴趣, 不再能从化学学习中体验乐趣, 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 疑惑的问题会不断出现, 兴趣更慢慢淡薄, 学习态度也会由原来的积极主动变得消极被动. 这些都会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4. 不良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开始接触到化学这一学科的时候, 学生已经有了近十年的学校学习经历, 养成了一些学习方法和习惯. 但是有些学生对基本的化学概念一知半解, 遇到难题无能为力, 甚至养成抄袭作业的恶习. 对做错的习题不以为然, 不能深入思考, 导致一错再错. 课堂和章节的知识不做总结反思, 不能归纳新旧知识的联系, 使学习处于无序的状况.

二 、消除消极非智力因素对化学学习影响的一些对策

1. 建立切实的学习目标, 养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对于学习目标模糊的学生, 老师要主动找他们谈心, 指导他们在每一个阶段树立自己可以达到的“小步子”努力目标, 对同学生有高低不同的要求, 让他们经过努力都能达到这个目标, 这样他们尝到劳动的快乐, 就会尝试以加倍的努力去战胜困难; 表扬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赞赏他们在学习上付出的劳动, 让他们在每一点一滴的成功中找到自信, 从而逐渐摈弃不良的学习动机, 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动机.

2. 完善局限的性格, 养成顽强的品质

良好的性格对一个人的能力发挥或发展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一个具有优良性格特征的学生, 可以保证其具有正确的学习动机、稳定的学习情感、持久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顽强的学习意志, 提高心智活动水平, 获得学习活动的圆满成功. 消极的性格则会把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引入歧途, 在损害集体和社会利益的道路上自毁、泯灭. 而良好的性格和顽强的品格可以通过生活实践与教育训练而逐渐形成.

3. 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保持热爱化学的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比如介绍酸碱指示剂的时候, 通过有关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的小故事《感谢紫罗兰》引入, 引起学生无限美好的想象. 比如, 化学实验中, 通过对形态各异的实验仪器的认识和使用, 对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对捉摸不定的微观粒子的想象和描述, 感受化学的美丽, 从而让学习的过程成了一个享受的过程, 自然培养起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就像赞可夫所说: “要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

4. 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上, 方法就像是登山的路, 过河的桥. 俗话说“善学者事逸而功倍, 不善学者事勤而功半”, 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智力上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林娟.中学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组合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9.

[2]江胜根, 何穗;新课程标准对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要求[J].教育理论与实践, 004 (16) .

[3]马淑霞;;优化课堂心理环境构建和谐化学课堂[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5 (6) .

[4]卢修禄.浅谈化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学周刊, 2011 (17) .

误导广告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篇8

误导广告的形式

虚假误导。利用各种新名词、专业术语误导消费者, 但消费者没有能力鉴别。真实性是广告的生命, 对我们企业来讲, 在诚信建设当中, 要把规范广告、坚持广告的真实性作为诚信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来对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有关规定, 广告在表现上运用的艺术夸张手法应当能够被公众接受和认可, 不得使人产生误解。比较突出的是电视购物广告, 广告演得越真, 骗得越狠, 事实上, 这些叫卖的产品大多是鱼目混珠。

模糊误导。信息、符号表述不清楚, 引起人们的误解。广告主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促进产品销售, 促进短期销售, 广告内容含糊其辞, 关键内容表达不清楚, 对产品的注意事项或者副作用只字不提, 设置消费陷阱。冰箱企业为加大自己产品的宣传力度, 除了便宜实惠以外, 最引人注目的恐怕就是各种新概念、新技术的名词了:“维C保鲜”、“离子杀菌保鲜”, 其中就推出所谓健康冰箱这一模糊概念, 部分消费者可能认为健康冰箱可以杀菌保健康。但医学家指出, 抗菌与杀菌有着明确的概念和极其严格的标准, 任何家用冰箱均不可能达到杀菌的作用, 健康只是相对的。

示范误导。广告中出现广告模特的示范使用效果, 还有可以在售点现场示范, 使用前后的效果比较, 来误导消费者, 使消费者信以为真。示范误导中名人示范、“权威”、“专家”的影响力比较大。名人广告归根结底是一个“公众人物”话题和“可信赖度”结合的话题。它所依赖的基本原理是一种“心理暗示”现象。名人广告所利用的正是这样一种自然天成的感召力和不言而喻的可信赖度对受众施加劝说, 暗示名人也在使用某产品或服务, 让消费者对名人的信赖尽可能转移到对名人代言的广告商品的信赖。部分消费者因为相信名人信誓旦旦的话而产生购买行为。但我国法律法规也没有规定模特包括名人所代言的品牌必须是其使用过的, 广告中的示范并不一定是完全真实的, 消费者必须理性看待, 更多地注重产品的功能而不是谁代言的。

夸张误导。合理夸张法, 就是借助想象, 对广告作品中所宣传对象品质或特性的某个方面进行明显的合理的扩大, 以加深或扩大这些特征的认识。广告创意允许艺术夸张, 但这个夸张有一个前提——不得误导、欺骗受众。广告在不违背其真实性的基础上, 可以适度地夸张、适度地渲染。但如果广告语言违背了真实性原则, 就会出现虚假广告, 误导消费者, 也会给消费者带来经济上、精神上甚至肉体上的损害。目前的电视购物广告低俗内容、虚假成分较多, 这一类广告, 无一例外地运用了过分或片面夸大产品功效的手法, 来诱导消费者。

误导广告的消极影响

第一, 对社会的影响。

误导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 (包括人、事、物) 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广告传播对人的价值观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对伦理观、审美观、教育观、爱情观等价值观的影响比较明显。如步步高点读机、清华金思力等产品的广告, 都在不同程度上暗示家长和学生, 学习成绩的好坏, 跟教育方法、学习方法是否得当通通无关, 在于这些辅助的东西———学习机、营养液等。将学习成绩的好坏归根于这些外在条件, 而学生自己的内因、主观能动性和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等这些教育的关键内容被人们所忽视。这样类似的广告宣传让许多家长错误认识了教育的规律, 更关注学习成绩, 与素质教育宗旨背道而驰。

误导消费观。误导广告中传达一种超越现实的富裕生活方式, 充满诱惑力的超前消费, 豪华气派的场景等, 广告所召唤的不是真正的需要, 而是超出生存需要的奢侈。广告刺激受众, 助长了受众的心理缺失感。这种广告致效的过程是以人对现状的感到不满为逻辑起点的, 告诉消费者只需要购买广告商品或服务就可以弥补这些缺失, 生活就有望得到改善。广告中的拜物主义、个性张扬、超前消费、攀比消费等消费观念被经常利用, 中外合资企业的产品广告, 也经常性地强调“百分之百的进口原件”, 暗示进口商品优于国产品牌。

误导语言文字规范。目前, 在报刊、广播、电视广告中, 滥用誉词、怪词、错别字、繁体字, 借用谐音乱改成语、用词不当、病句的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滥改成语之风, 大有愈演愈烈、愈改愈邪乎之势。皮革广告把“别具一格”改为“别具一革”, 药品广告把“有志之士”改为“有痔之士”, 如此等等。一种是文字表述本身的问题, 让消费者不知所云, 甚至错误引导。山东省沂源玉德酿酒饮料有限公司为促进其产品 (白酒) 在青岛市场上的销售, 连续在《青岛日报》、《青岛晚报》上刊登广告, 其广告语为“绵绵二房, 回味悠长”, “健康、质朴、倔强、回味无穷”等;广告画面由汉字“二房”和一位旧式装束打扮的妇女坐在磨盘前的形象组成。该广告发布以后, 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该广告实质是利用社会上一些人的不健康心理, 隐晦地宣扬丑恶的封建腐朽没落现象, 有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第二, 对消费者的影响。

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混淆药品、保健品和食品, 误导消费者就医, 错失正确治疗方法, 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造成消费者身体的伤害, 甚至为此丢失生命。特别指出的是近年来抗癌药虚假广告盛行, 由于抗癌药的特殊性, 此类药品的虚假广告也让人深恶痛绝, 包括了绿谷、中科、富硒灵芝宝等近10年来抗癌药市场上最臭名昭著的虚假广告。

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误导广告可能导致消费者不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和具体需求, 盲目选择广告商品, 甚至产生相互攀比的消费理念。误导广告过分地渲染、夸张等可能导致消费者情绪化消费、盲目消费、攀比消费、从众消费, 这些不理性的消费也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经济开支, 甚至成为消费者沉重的负担。现在房奴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这些房地产广告中的虚假信息误导更使部分消费者陷入消费的痛苦之中。

治理误导广告的对策

修改完善《广告法》及相关法律。1994年通过的《广告法》和其他一些相关法律法规迫切需要做适当的修改, 对预防虚假广告、误导广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将误导广告在《广告法》中进一步清晰化、明确化, 在执行过程中更容易判断。同时, 要加大处罚力度, 现有的违法成本远不足以对违法行为产生威慑。还要进一步清晰广告主、广告代理、广告媒介的责任, 不至于出现问题相互推诿。

严格执行现有相关法律法规。首先是加强工商行政管理审批把关, 提高审批人员的素质, 媒体投放审查严格。严格按照广告准则和相关审批程序进行审批, 尽量减少误导广告的出现。其次对相关的误导违法广告处罚到位。目前广告市场中误导广告非常普遍,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司法部门应该将打击虚假、误导广告列入重要服务议程, 严格执法, 坚决打击各种误导广告, 保护消费者权益。

提高创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修养。广告作品中很少有直接的道德与法律成分, 更不会直接以说教的形式出现在其中, 但是广告创意内容总是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双重约束, 广告创作人员在创作过程中要自觉地防范, 避免在广告作品中出现虚假误导、低级趣味、伤害民族情感、违背伦理的信息出现。这些情况一旦出现, 易被广大消费者所厌恶, 不但该广告效果大打折扣, 企业和企业品牌也将严重受损。广告商品消费的注意事项、副作用等信息也须尽可能在不破坏创意的基础上告知消费者,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不被单独的广告内容所误导。

规范管理名人代言广告。名人代言广告的影响力比较大, 与此同时, 如果名人代言虚假广告, 不但对广告消费者是极大的伤害, 对名人自己的声誉也有极大的伤害。我国目前《食品安全法》已经对名人代言广告有所重视, 法律规定监管部门、检验机构、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甚至个人, 不得以广告的形式推荐食品, 名人如果做问题食品的广告, 将和生产经营企业一起承担连带责任。

提高消费者的相关媒介素养。媒介素养就是每位公民对媒介信息的使用、分析及制作能力, 媒介信息就包括广告。一是不要被广告词所迷惑。如果商品或者服务价格和价值差距较大, 消费者一定要谨慎, 不要被商家的广告词所蒙蔽, 更不要盲目相信公众人物的所谓推介, 若消费者有意购买, 一定要问清商品或服务的制造商、厂址、电话以及售后等情况, 如对方不能提供详细资料, 消费者就要提高警惕。二是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广告商品并非全是质优价廉的商品或者服务, 更不可能全部适合自己, 因而, 广大消费者应理性消费。

参考文献

[1].吕蓉:《广告法规管理 (第二版)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2].张龙德、姜智彬、王琴琴:《中外广告法规研究》,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大学生网络交往消极影响分析 篇9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交往,消极影响

网络交往, 是指人们以互联网为载体, 利用图像、文字和声音进行信息交流, 沟通思想、联络感情的过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 网络交往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新的形式。网络的延伸和对日常生活的渗透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都使得大学生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间, 调查中目前排名前十位的网络应用, 如网络音乐、网络新闻、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等几乎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通过MSN、QQ、飞信、E-mail电子邮件、网络游戏、个人空间、论坛、SNS等途径, 大学生人际交往也已经突破了传统模式, 向更宽广的领域伸展, 网络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一、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很多大学生热衷于网络交往,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自我身份确认。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 大学生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这使他们很容易产生挫败感, 而网络中的各种角色给予他们自我表现、发泄的机会, 使他们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网络是虚拟的, 它为大学生提供了超越时间空间、现实身份、家庭背景和教育程度的新型娱乐和生活方式。一些大学生将网络交往作为特殊的、但是能够有效满足心理需求的交往方式。虚拟的网络世界也成为了他们逃避现实的途径, 使他们沉溺其中。特别是在网络游戏中, 玩家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游戏的类型和游戏的伙伴, 他们可以随意改变自己的年龄、身份、地域等, 这是现实生活中做不到的。

(二) 表现自我。

部分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动机为表现自我。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 许多大学生把网络作为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 在网络上通过多种途径展现自己的才能。他们一般通过网上发帖、制作个人网页等形式来展现自我。这些人一般都有一定的网络阅历, 对事情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思考。很多人在网络上找到了自我发展的方向。大学生就是看中了网络这样的一个虚拟的第二世界, 在网络中他们可以畅所欲言, 发现自我、表现自我。为便利生活而使用网络的大学生更多地进行网络游戏。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游戏, 需要多人在同一时空中共同完成, 而网络游戏则不受时空的限制, 为游戏者提供了便利。相对于复杂的现实世界, 虚拟网络世界成了大学生情感的宣泄渠道。

(三) 情感需求。

在网络上交友, 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各式各样的聊天室、论坛是大学生漫游网络的第一个驻足之所。各大网站的聊天室里挤满了大学生的身影, 各个交友网站里排满了大学生的注册信息和留言。聊天、交友成了一些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有的乐此不疲, 甚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还有部分学生迷恋网络同居, 在网上体验同居生活。大学生处于情感需求的旺盛期, 他们迫切希望与外界保持更多的联系, 于是运用网络这种沟通方式作为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网络交友成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动机。由于现实中的种种压力, 大学生归属、爱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往往无法得到满足, 于是一些大学生们在网络世界中寻求归属感, 重新构筑自我。

二、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

今天网络已经成了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之出现的则是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由于网络中的人际交往是以计算机为中介, 与传统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相比, 现实性的面面接触减少, 交往活动单一, 稳定交往难以实现;情感交流局限, 人情趋于冷漠;交往中自我中心凸显。

(一) 淡化现实中多方位的人际关系。

在我国, 根据CNNIC2009年1月发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 大学生群体是所有使用网络群体中最活跃的一个, 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达到了18.6小时, 仅次于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工作工具的办公室职员。除去必要的学习、生活用时, 如此密集地参与网络或与网络相关的活动中, 必定会减少参加其他活动的频率和时间, 减少与身边亲人、朋友之间面对面相处的机会, 其结果必然将是对现实中人际交往的疏远和心理距离的扩大。网上交际的双方所直接面对的是冷硬的键盘屏幕, 彼此间处于相互隐匿平等而无直接利害关系的相对位置上, 不存在社会、经济地位等现实性因素的界限, 这使得网络交往中缺乏明确的纵向人际互动, 也进一步淡化了现实中已有的多方位的人际关系。

(二) 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危害个体心理健康。

一方面, 对新异网络信息趋之若鹜的大学生由于网络交往的深度卷入, 减少了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 更淡化现实中已有的多方位的人际关系, 人际之间的互动形式越发的单一。另一方面, 网络的匿名性和网络交往中选择的随意性, 也造就了网络人际关系的不稳定性, 从而限制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其随意的方式也导致了交往的肤浅化。个体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的两种角色及其负载的人格特征就必定会出现交替轮转。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当多重角色之间差异和冲突达到一定的程度或者角色转换过频时, 容易出现心理危机, 甚至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网络人际交往中的角色与现实角色的反差过大, 会造成内心的裂痕, 威胁到个体的存在。

(三) 削弱现实交往中信任感、责任感和道德感。

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巩固需要交往双方彼此间的相互重视和支持, 也需要双方能够平等和互惠互利。而在网络中则很难形成实质性的情感联系, 虚拟的平等与交互所掩盖的是彼此间的无知, 这也就限制了道德、规范在人际交往中的约束力。道德、规范的外在要求以及内化的自我约束在网络匿名化和不稳定的状态中, 所能找到的也只是一串作为IP地址的符号。如此自由地存在, 使社会规范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普遍约束力, 而个人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也在潜意识中放松了警惕。网络中随意的、非道德的, 甚至恶意的、非法的活动屡见不鲜, 也在网络人际交往中造成信任、责任和道德的缺位。种种行为转嫁于现实生活就会造成大学生对于诚信、责任等价值标准的认同感降低。同时, 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 则是强烈的个人本位和自我中心, 这也是对崇德化、尊理性、主中庸、重自治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冲击。

三、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策分析

毫无疑问, 网络消极影响特别是过度上网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使大学生在从网络虚拟走向现实生活的回归过程中出现了种种的问题。结合有关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 网络情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境大体上包括交往过程中行为言语、情绪情感、人格特征, 以及网络认知等方面, 具体来看则又包括道德情感、人际信任、自我认同等方面的危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教育学生正确处理现实交往与网络交往的关系。

一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做网络交往的主人, 正确认识网络交往只是人际交往的补充, 不能迷恋在网上建立的友谊或爱情, 更不能用这些关系取代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二是要加强安全观教育, 警惕网络中的人际欺诈。三是要加强健康的情感观教育, 正确对待网恋。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针对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 在人际交往章节中增设有关网络人际交往和网恋的有关内容, 采用讲授与录像、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恋, 确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情感观, 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理念。

(二) 加强诚信等交往道德的引导。

消除网络交往中的信任危机, 必须使相互诚实成为自律的行为。与现实人际交往一样, 诚与信也是网民必须遵守的重要准则。学生在网络交往时, 也应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 尊重他人人格, 履行道德规范, 做到不使用污言秽语、不进行人身攻击、不欺骗朋友等。教师要引用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典型例子来劝诫和引导学生, 做诚实守信的高品位的现代人。同时学校应健全对学生的评价机制, 让诚实守信者获益, 失信者受罚, 营造诚实守信的氛围。要创建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 营造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大学生的交往主要在校园内进行, 要创建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高雅实用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 以及温馨的宿舍, 激励学生奋发进取, 陶冶情操, 提升思想境界, 使人心情愉快, 适宜开展积极的人际交往活动。

(三) 加强健康校园网的建设。

教师应发挥校园知识、人才、信息密集的优势, 使校园网成为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场所, 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设置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与学习、生活和娱乐相关的专题社区, 增强吸引力, 把学生兴趣引导到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完善人格等方面上来。我们要加强对网站的管理, 大力倡导网络文明风气, 对于有违社会公德的言论不仅应及时删除, 而且要就此展开讨论和批评, 形成健康的舆论氛围, 树立网络正气, 要增加在课外、星期天、节假日等开放学校机房时间, 使学校机房成为“健康网吧”。要加强学校心理咨询网络体系建设, 全方位地搞好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辛妙菲.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的差异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VOL16, (9) .

[2]李晓东.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与网络行为特点及关系.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9.10.

[3]张俊杰, 姚本先.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高校辅导员学刊, 2009.5.

数学教学消极影响 篇10

德莱塞是美国现代派小说的重要人物, 《美国悲剧》这部作品问世于1925年, 受到了外界的一致好评。德莱塞的《美国悲剧》的创作是有着跨时代意义的, 其文风从维多利亚时代的谨慎与温文尔雅转变成坦白、直率与充满激情的格调, 他敢于书写一些从前美国作家不敢书写的主题, 如针对美国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等弊病展开了描写;此外还将性的写作做了开放式的表达。从此可以看出, 德莱塞的文学创作, 是对美国传统宗教与文化道德的颠覆, 德莱塞将物质主义及其消极影响在作品中表现了出来。可以说, 德莱塞的写作风格与主题, 解放了美国文学的道德禁锢, 给美国文坛带来了一次洗礼。本文将通过对《悲剧美国》这部作品的分析, 将其内涵揭示出来, 并将物质主义的消极影响阐释出来, 使其具有现代性的历史意义。

一、物质主义与伦理道德

“物质”一词原本只是一个名词, 它也仅仅是为人类生活服务的一个方面, 但是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之下, 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其涵义范围。物质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须的一部分, 在现代社会, 消费的力量已经成为人们为之努力与奋斗的目标。这是一种极为不健康的物质主义, 把物质当成一切工作为生活的重心, 人们成为了物质的奴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物质主义过度盛行这一问题, 因而在文学文化领域、经济领域等方面, 人们都开始关注物质主义及其影响力, 因而, 他在学术领域也有了一席之地。

在二十世纪中期以后, 西方文明受到了战争的影响, 物质主义也在此时出现, 而有关于消费、物质的理论研究也逐渐开始完善。但是由于美国的特殊文化现象, 它没有受到过多的战争影响, 而是利用两次世界大战而大发战争横财, 因而美国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其物质主义就已出现, 并且发展迅速。物质主义的迅速发展, 影响了美国国内的各个行业与领域, 文学领域也有涉及, 比如在海明威、菲茨杰拉德与德莱塞等一些作家的文学作品中, 物质主义的踪影已可以找寻的到。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确实是物质繁荣的一大要素, 它标志着一种深刻的社会和精神危机的开始, 物质主义的盛行随着二十世纪的进步而一同发展, 并逐渐转化为一种文化与道德危机。

物质主义的过度盛行, 导致了道德伦理与人性的失衡。由于消费的膨胀、物质欲望的增长, 人们的道德与精神领域受到了侵蚀。而美国的这一现象, 并不是由于战争所带的西方文明所致, 在美国这一现象早已有之。然而, 在以欧洲为主的西方社会,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新教与清教的精神已被侵蚀殆尽。但是美国的物质主义肆意疯涨, 却是一个长久的文化演变的过程, 并非一日之时。在十九世纪的欧洲国家, 以生产和勤俭节约为主导, 但是随着经济与文化的迅速发展, 到了二十世纪, 物质与消费迅速发展起来, 并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趋势。资本主义在十九世纪末期开始迅猛发展, 这对于传统的受清教禁欲教条主义控制的人民来说, 无疑是一种思想与文化方面的解放, 因而, 人们的欲望被无限的放大了。

道德与伦理方面, 人们冲破传统的思想与文化的禁锢, 享受着物质主义带给他们的丰富的生活, 因而传统的伦理教育已经成了一个空壳, 没有丝毫的存在意义。逐渐强大的物质诱惑与欲望的享受, 人民的宗教信仰与意志力逐渐在消磨,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向了物质主义与享受主义的道路。正如费瑟斯通所说的那样:“遵循享乐主义, 追逐眼前的快感, 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 发展自恋和自私的人格类型, 这一切都是消费文化所强调的内容。”道德与伦理在物质面前已经显得苍白无力, 人的欲望在物质主义的极度膨胀之下, 被无限度的放大, 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与爱情甚至都要让位于物欲, 因而人情愈加变的冷漠。《美国悲剧》中克莱德, 由于人们对物质与享乐的极力追捧, 而导致亲人之间、友情之间也变得异常冷漠。他甚至为了把自己打扮成俊俏、有诱惑力的男人, 而不惜欺骗母亲减少对家时的贴补, 甚至也不将钱给快临盆的姐姐急用, 却将钱用来给自己的女朋友买奢侈品。由此, 可以看出, 在物质与虚荣之下, 人们的道德与伦理已经没有了底线。

二、物质主义与身体

人是一个动物性的存在, 叔本华认为, 人是一个各种欲望的结合体。物质主义的“蓬勃”发展, 必然会导致人类食欲、性欲与物质欲的膨胀。当然, 人类有很多欲望是正常需求, 但是由于超过一个度, 那么就会起到消极作用, 比如身体的欲望被无限扩大。身体的欲望包括性欲以及在身体饰品上的消费两个方面, 由于物质主义的发展,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被极大的提高, 而与欲望相对应的灵魂与精神境界, 则被人们所忽视。

在美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中, 提倡人们拒绝肉体与性欲, 反对人们挥霍财富去享受人生与性欲, 这是传统新教伦理观对人们身体与肉欲的要求。然而, 物质生活的充足, 使得长期在宗教文化禁锢下的人们, 感受到了财富与物质带来的快乐, 因而, 长久被限制的人们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样, 一发不可收拾。在《美国悲剧》中, 德莱塞大量的对身体与外表进行了描述, 卡瓦拉罗提出“装裱身体是建立权力、知识、意义和欲望的结构的重要手段。”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在这部小说中, 对人们崇尚身体饰品的这一现象, 作者将其赋予了非同一般的意义。德莱塞将情欲、消费与物质联系到了一起, 把物质主义对人们身体以及肉体的欲望, 发挥到了极致。

在《美国悲剧》中, 作者表现了整容、美容、纹身以及减肥等身体装裱的手段与方式, 此外最重要的还有服装对人的装饰作用。作者将人们对身体方面的虚荣装饰进行了全面的表述。正是由于人们在服饰与装饰上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与金钱, 因而, 人们的享乐思想日愈严重。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中, 人们把衣服与身体饰品当成了“与众不同”的标志, 正如布尔迪厄所说“选择物品和消费可以为我们提供微妙的线索, 确定社会等级的性质和一个文化内部的权力”。因此, 在美国社会人们的思想中, 身体的装裱就显得尤为重要。

身体的美丽中是一个外在现象, 与之相关联的是情欲的放纵。克莱德是一个喜欢歌舞升平的男性, 他的性欲总是难以忍受, 在他的思想意识里, 很多事情都不能摆脱欲念的困扰。他对于服装与金钱等方面的追求, 是与性分不开的, 他因为物质生活的丰裕而逛妓院、追求霍丹斯与富家千金等等, 他生活在一个奢侈的生活环境之中, 因而, 充斥着物质的朋友与生活圈子, 让克莱德沾染上了淫荡、邪恶的习气。而爱思达也如克莱德一样, 因为性欲与物质欲, 最终让花花公子抛弃, 而到了悲惨至极的境地之中。

三、物质主义的消极影响

《美国悲剧》这部作品最重要的主题, 便是物质主义带给人们的消极影响, 作者将伦理道德、物质欲望与消费主义扩大化等问题真实的表现在作品中, 也是他本人对自己早期文学创作中, 对自己消费主义、物质主义与价值观的反拨。他在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时里, 提出了物质主义的不良影响, 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过度虚荣、道德沦丧等错误的价值观等。在当今的世界, 一切事务都在飞速发展, 人们的消费意识也在进步, 因而德莱塞这一命题的思索是十分迫切与重要的。从物质主义的角度对《美国悲剧》进行解读, 有助于人们对于自身的欲望与物质欲进行自省, 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 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以下, 将对物质主义的消极影响做简要的概括。

首先, 人虽然是一个动物的存在者, 但是人有思想、灵魂、伦理以及尊严, 因而却又与动物不同。如果一个人被物质以及各种欲望所占有了的话, 那么, 这个人就丧失了人之为人的根本。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丰富, 人们被眼花瞭乱的消费与欲望所包围, 因而, 人们过度的关注于外面的物质, 关注于生活的质量问题, 走入了享乐主义的道路。但是人生而为人, 享受与美丽并不是存在的终极目的。人是一个有思想的动物, 他的存在是对人生、世界乃至真理的再次探究。如是没有做到这些, 那么, 一个人活着, 并不在存在, 他是一个被物质主义迷失方向的动物。

其次, 物质主义的盛行, 人们过度关注于自身与享受, 因而这对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存在是十分不利的。吃到了物质丰厚生活的甜头的人们, 在追求享乐之时, 会不择手段, 甚至不惜亲情、友情与爱情, 只要能让自己过上物质丰厚的生活, 人们便没有了道德的底线。人们对消费的热衷, 导致大自然的负荷增大, 地球上的人数越来越多, 但是大自然的能源再生却是十分缓慢的, 无法追赶上人们消费的能力, 因而人与自然无法和谐共处。其实, 《美国悲剧》不是克莱德一个人的悲剧, 而整个美国乃至世界的悲剧, 这个悲剧的主要来源是人们对物质主义的过度追求造成的。因而, 《美国悲剧》是一个具有典型社会意义的小说, 值得后人去研究与探索。

摘要:物质生活是人们生活的重要一个部分, 但是随着世界的发展与进步, 物质过度被人们重视, 因而形成了物质主义之风。物质主义的过度推崇, 对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以及日常生活, 有着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美国悲剧,物质主义,消极影响,欲望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

[2]朱刚.新编美国文学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西奥多·德莱塞.美国悲剧[M].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4.

数学教学消极影响 篇11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消极影响;防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68-01

一、网络的开放性特点是其产生的根源

何为网络,就是指人们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以实现便捷通信和资源共享为目的的虚拟世界。网络能够为人所控制,它本身并不存在善恶、美丑的区别。当网络被有特定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生活行为方式的人运用时,才产生了所谓的“消极影响”。网络的消极影响正是由于网络的这种开放性被人为利用,进行了某些不正当的行为活动造成的。

网络是虚拟的,它为各种身份的人提供了言论自由的平台。网络技术的运用,打破了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但是这种时间及空间上的开放性也导致了网络信息的泛滥,甚至充斥大量暴力、淫秽等不健康的信息。

网络有着信息传送和资源共享等功能,这也就意味着现实中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而相互交流。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但是我们仍不能忽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代大学生正逐渐成熟,这个成熟是需要一个过程,或长或短,这一时期,大学生对于外界都充满着好奇感,而网络正好可以提供大学生这个平台,网络文化因为它的包容性、开放性带给大学生不一样的体验,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大学期间,大学生都处于思想的发展成熟的过程,思想意识逐渐定型,因此,在大学期间,学生的思想意识很容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

二、网络监管和外在监督的乏力

网络社会提供给网名极大的自由度,这已经超出了现实社会伦理和法律水准所能适应的范围,由此而带来的道德和违法犯罪活动层出不穷。大学是大学生由学校慢慢步入社会的一个过渡过程,他们需要通过网络已经校园来了解社会、获取认识,这也就导致了大学生会接触到一些不道德以及违法活动。这时候的大学生思想意识并不稳定,对于事件的认知并不全面,很容易收到蛊惑,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而对于网络的管理主要基于俩种方式:网络监管和外在监督。

网络的外在监督主要是指网络社会中人对于网络行为的观察监督,一旦遇到有失道德和违法的活动应该主动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确保网络社会的和谐。在我国,网络的外在监督主要还是网络舆论监督这一种形式。网络舆论监督与传统舆论监督相比,它能够更直接、更真实地保护监督者的合法权益。但是网络舆论监督形式是基于网络发展的基础上的,而我国网络发展的时间较短,对于网络舆论监督的认知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我国还没有形成一种很清晰的认识,这也就造成了我们有较完全的网络环境却没有完好的网络舆论监督体系。网络监督体制的不健全使得网络虚假信息的泛滥,这对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就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同时,大学生也是网络信息的积极传播者,也会参与网络的监督中来,缺乏监督也就意味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会因为网络不良信息而变得发散,不坚定。

网络监管是相对于网络的外在监督而存在的,外在监督是从参与网络的人出发,而网络监管则是从主管网络建设、发展的政府部门出发。现代社会,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大学生融入网络世界。如何确保大学生身心以及思想意识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于网络的管理,为大学生的学习及交流创造环境,让大学生接受正确的信息引导。当前,我国的网络管理不健全,主要是因为我国网络建设起步较晚,政府对于网络的认识并不清晰,不能形成一种比较完整的监管体制。网络有着开放性和匿名性的特点,网络信息的发布缺少限制,对于网络环境的建设造成不稳定因素。大学生强烈的接受以及探索意识,使得他们对于新事物的认识比大部分人超前,如何筛选信息的消极因素,当前我国信息管理部门做的还不到位。

三、不良的消息传播行为

网络信息的传播方式主要是网络舆论,它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其形成并发挥作用的载体是网络,所有的言论、态度、意见、信念和情绪都是在网络中表达的,是网络中的公众所表达的意见的总和。网络的开放性原则使得网络舆论的产生发展以及传播都带有不确定性,网络舆论强烈的人为意识,使得网络舆论一旦被人恶意利用,就会造成很大的恶劣影响。

大学生求知好学,对于新事物、新观点的接受能力很强,这也造成了某些大学生片面的追求新事物、接触新观点,不能很好的对新事物新观点进行辩证分析认知。大学生对网络充满了好奇,但他们对于网络的认识不清晰,对待网络可能带来的影响认识不到位。大学生接触网络的最重要一部分就是参与网络舆论,大学生运用网络形式比较单一,聊天上网,视频游戏等等,这些网络形式最终也是靠网络舆论进行运作的,所以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必然受到网络舆论带来的影响。一些网络中的民众恶意使用网络,散播不良信息以获得好处。而这些不良的信息对大学生造成消极影响。

四、正面的教育引导滞后

网络自21世纪以来,飞速发展,逐渐的进入普通民众家庭以及大学校园。当前大学生对于网络的运用主要还是在于聊天、看电影、玩游戏和查阅资料,其中大学生的网络游戏时间明显偏高,造成了网瘾症的出现。大学生网瘾症的出现除了自身缺乏自制力外,家庭和学校的正面教育滞后也是其重要原因。

家庭教育方面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1.家长对网络的认识不到位;2.对子女的网络使用情况不甚了解,疏于管理;3.家庭教育忽视对子女自制力的培养;4.家长没不能很好的和子女溝通;5.家庭本身不和睦,父母关系紧张,家庭沟通中很难感受到彼此之间的爱。家庭教育对于子女的影响是很重要的,而上述问题在家庭中或多或少存在,家长和子女缺少必要的交流沟通,子女将业余时间放在网络中。他们的网络行为缺乏家长的引导,显得漫无目的,只能通过网络游戏或其他来填补内心的那种失落等其他感受。

相应的学校作为大学生的生活场所也存在着许多问题:1.大学校园中疏忽对于学生的管理;2.学校缺乏必要的网络教育,缺少对大学生的网络知识引导;3.大学校园完善的网络资源也为大学生沉迷网络创造了条件。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网络在校园的运用很普遍,大学生运用这些网络很方便,如果缺乏管理,大学生很容易沉迷网络。当前,我国大学校园普遍缺乏对大学生的网络教育,缺少对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正面引导,没有对学校网络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这都会使得大学生过度沉迷网络。

五、大学生缺乏应有的自律意识

不管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有多少,最不容忽视的还是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原因主要集中于人性需求、交际需求、自我满足和减压需求以及从众心理。大学生对于网络的需求无可厚非,但是一旦这种需求欲望突破了学生自身的自律能力,那就会导致大学生过度使用网络,从而沉迷网络而不能自拔。

参考文献:

[1]赵瑞琦.网络爱国主义:源流、利弊与策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数学教学消极影响 篇12

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 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的、特殊的文化形式, 【1】它是一种蕴涵特殊内容, 有着独特表现手段的文化, 是一种不分国界、不分地区、建立在互联网上的信息文化。网络文化在内涵上可以容纳传统文化, 因其载体与传播途径的不同使得它与传统文化又有着质的差别, 使其具有许多新的特点。

1. 网络文化的虚拟性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从现实世界走向虚拟世界的沟通桥梁, “为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 使人类能够创造出虚拟的现实, 在这里, 真实与虚拟的界限变得模糊了”。【2】计算机网络将全社会甚至全世界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将人与人的时空距离拉近, 将地球缩小成一个地球村。在这里, 人与人的交往不同于现实中的直接交往。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特征, 可以以任何一种方式来体现。

2. 网络文化的丰富性

网络文化携带着巨大的信息容量。如果忽略各种限制, 那么每一台可以上网的计算机, 面对的都是整个网络世界, 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媒体图表、文字、视频资料等, 为人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这些资源无所不包, 政治、经济、科技、体育、影视、股票、音乐、卫生等, 可以说应有尽有、无所不包。这些信息资源不属于任何一个人独自享有, 而是属于整个网络。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资源上贡献自己的信息, 并随时随地的共享这些资源。

3. 网络文化的快捷性

“人类历史上的各种文化都可以认为是缓慢发展的文化, 更新的速度很慢, 两千年来的文房四宝没有多大改变, 而网络文化则是高时速性文化, 更新的速度很快”。【3】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络文化相对于纸质文化的传播既方便又快捷。它发展快、进步快、更新的速度也很快, 因而也极大地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 从而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互联网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不同的渠道和平台。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既实现信息数字的无限传递, 又实现传递的无限飞跃。

4.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

网络本身是一种开放的体系, 其意义和影响也就集中在开放性上, 也正因为开放性, 网上的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 去说或去做几乎是任何希望的事;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进人网络空间交流思想、发表学术观点和任意地存取信息。在网络上, 任何观念、观点、民族文化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网络被创造成一个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进入的新世界。不会由于种族, 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或出生地的不同而产生任何特权或偏见”, 这正体现网络文化开放性的特点。

5. 网络文化的自主性

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的动态环境。首先, 网络能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信息资源, 面对这样一个开放的、但又是自主选择的网络文化环境,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 对网络信息进行自主选择, 各取所需。其次, 由于网络的技术特点和管理上的困难, 这些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对每个网民来说却又是随意的、无序的, 特别是在利益的驱动下, 网络文化的信息资源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不良因素, 如暴力、色情甚至一些反动言论等, 从而影响网络信息的传递与交互。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求知欲、自我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会产生许多消极因素。对那些涉世未深、阅历并不丰富的大学生来说, 网络文化可以帮助他们成为国之栋梁, 也可以引诱或促使他们成为阶下之囚。其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1. 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由于网络文化的开放性, 网络信息全球化打破了原有国家、地域之间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界限, 异质文化在网络中相互激荡、相互交融、相互冲突。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对我国大学生宣传反动的政治言论、制造谣言、歪曲是非;大肆发布恐怖、邪恶的言语信息, 欲激起种族独立和种族战争的民族情绪。他们妄图用网络挑起事端, 破坏我国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对于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大学生们, 容易造成原有稳定传统文化的分裂和趋异;破坏他们已经积淀到心理层次的思想品德、价值取向和文化底蕴;加剧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念选择的复杂性;导致他们价值选择更加困难, 价值取向更加多元, 价值冲突更加直接、剧烈。使大学生的理想与信念受到侵蚀和消磨。

2. 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由于互联网是个自由、平等、虚拟的世界, 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相互碰撞, 信息污染现象严重;一些无用的、过时的、粗糙的、虚假的, 甚至是带有反动、迷信、色情、暴力、凶杀等倾向的庸俗化和灰色化的颓废信息触网可见【4】。这对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选择关键期的大学生危害十分严重。在网上, 道德对人的约束越来越依赖于内心的道德信念, 外在的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的制约越来越少。不少人将网上违反道德规范的网上活动视为自己技艺高超的表现。2006年的“熊猫烧香”病毒的大肆传播至今让人心有余悸。“闲扯、游戏、色情”已被称为网络文化的三大公害【4】。网络文化这把“双刃剑”的“负面”正在破坏在现实中大学生的道德标准, 瓦解大学生的道德秩序, 侵害大学生的道德价值, 动摇大学生的道德取向。

3. 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互联网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世界, 全球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在这里聚集交汇, 良莠并存、鱼龙混杂。没落腐朽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文化观念, 黄、赌、毒等信息垃圾, 这些不健康的内容对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期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定型的大学生发生着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7】。校园里有不少学生上网的大部分时间里不是在学习, 而是在玩网络游戏。大部分网上游戏充斥着战争、暴力、凶杀等血腥内容, 痴迷于此的学生容易养成冷酷、无情和自私的性格。而且, 如若终日与电脑终端打交道, 缺乏活生生的、感性的、身体的联系, 也容易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与淡化, 导致学生交往能力的下降, 个人也容易产生紧张、孤僻和冷漠等问题。这些显然都严重制约着大学生们身心的健康发育。

4. 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 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而终日沉浸在网络的虚幻之中不能自拔的大学生, 他们在平等、快捷、广阔、匿名的网络中寻找慰藉。致使了大学生在虚幻世界中与真实世界相互冲突的畸形交往, 对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充满恐惧, 与现实世界中的人沟通能力下降, 甚至逃避人际交往。这很可能导致一种后果, 即他们只愿意在网络中寻求虚拟但完美的人生, 而消极地对待甚至逃避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

三、对策

1. 不断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就必然涉及道德问题。这就要求社会甚至学校要正确引领网络文化中的道德教育。首先, 要树立与时俱进的学校德育观念。培养学生在从人与网络的交流中为社会和人类做贡献、诚实可信、避免伤害他人;更新学生为了真善美的更高追求而自觉的提高思想觉悟;要高度重视网络道德的作用, 尊重知识产权、尊重他人隐私, 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施行“开放式”的德育工作。其次, 对学生加强正面引导。学校应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 促使学生更加深刻的提高认识。并将网络德育引进学校的日常德育工作中来。把网络德育工作结合实际落实好, 增强网络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根据网络德育的新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 及时科学吸取网络道德内容, 丰富学校道德内容。

2. 正确对待网络文化观念

首先, 要端正对网络文化看法。网络文化是客观的, 它不带有认得主观色彩。由此可以看出网络文化没有好坏良莠之分, 一味的崇尚和排斥网络文化不应当出现在大学生的认识当中, 其重点于正确的看待和利用网络文化从而提高对网络的心理控制能力。其次, 对待网络文化, 一是要明辨是非。根据自己的价值去判断, 明辨是非, 分清良莠, 它是正确对待网络的基础。二是学会取舍。要引导大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和对待网络文化、对待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再次, 应树立正确、科学的网络文化观念。对待网络文化, 我们要学会利用和发扬它好的一面, 又不能被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牵着鼻子被动的接受网络。取网络文化之精华, 去网络文化之糟粕。

3. 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网络信息量大、面广、高速, 使人感到快捷、方便, 但也让人们应接不暇, 特别是大量的垃圾和有害信息, 不仅耗费了人们大量宝贵时间, 而且对人产生不良影响, 甚至使人误人歧途。这就要求大学生面对网络文化, 必须提高其网络自我教育的能力, 以现对自我的教育。大学生网络的自我教育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大学生要有在网络中摄取信息的能力。其中包括辨别信息益害的能力、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和自我调控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在网络中自我学习的能力。大学生只有在网络学习中处于主导地位才能自由的选择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进而大学生利用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充分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 自觉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 增进才能。

4. 逐渐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人们获得知识的过程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大学生在网上获取知识, 这样的统一、结合显然是非常有限的。他们在网上通过光、声、像、符号等刺激产生的“知”的经验是绝对不同于通过感知活生生的现实世界所带来的“知”。网上获得的“知”是片面的、僵化的, 它没有现实生活中花、鸟、虫、鱼所给予的鲜活性、具体性和生动性。在此基础上, 大学生对世界、生活、人生的思考是不牢固的、片面的甚至是偏激的。这就要求学校开展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使大学生把从网络上获得的“知”与现实中提供的“行”结合起来。另一方面, 网络上所提供海量的声、像资源, 自然会导致大学生沉迷于此, 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依赖于现实的环境。因此, 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使“上网成瘾”的大学生走出虚幻的网络世界, 从而投身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之中。

5. 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

首先,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 是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迫切需要, 是顺应人民群众强烈愿望、保护青年一代身心健康的迫切需要, 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其次,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要立足中国国情, 生产和提供更多更好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网上舆论引导, 巩固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加强网络阵地建设, 打造具有广泛影响的网上文化平台;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创造文明健康的网上精神家园。最后, 还要加大各有关部门对社会上网吧的监控管理力度, 必须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 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形成有机合力, 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科学规范网站建设, 取缔不法网吧。源头上减少黑、黄、赌、毒等垃圾信息的传播, 以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

摘要:本文通过对网络文化及其特点的论述, 深刻讨论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消极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几点防治其影响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文化,消极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潘柳燕.增强大学生网络文化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J].《教育探索》2004年5月.

[2]李兴保.网络文化与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 (2) .

[3]欧岚.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

[4]陆宏彬.浅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第20卷第3期.

[5]林才溪.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J].《台州学院学报》29卷第2期.

[6]吴军, 张伟.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36期.

[7]孙卓廷.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J].《教书育人》2003年7月.

上一篇:不同剂型下一篇:高考英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