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创作手法运用

2024-05-10

舞蹈创作手法运用(精选4篇)

舞蹈创作手法运用 篇1

“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盖乐心内发, 感物而动, 不知手足自运, 欢之至也。”当我们的情绪感情达到及至时, 用言语或其它的方式都不能尽情宣泄时, 舞蹈便成了我们表达自己的最好方式了。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 它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社会功能。

一、舞蹈创作手法的重要性

舞蹈创作手法是伴随着舞蹈创作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的, 它为舞蹈创作的顺利进行和成功提供了有力的的保证, 编导必须牢牢掌握好舞蹈创作手法。舞蹈创作手法就像士兵战场上手中的枪一样, 是编导进行舞蹈创作的必备工具, 如果没有丰富的舞蹈创作手法, 那么编导要想完成创作可谓非常艰辛。舞蹈艺术不单单是简单的舞蹈动作, 而是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 正如和一个人一样, 不仅要有肉身而且也要有灵魂, 然舞蹈动作中所蕴含的精神就是舞蹈的灵魂。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名古国, 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数千年的文化遗产中蕴藏着丰富的优秀文明精神成果, 如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勇于创新、开拓奋进等。这些优秀品质为舞蹈创作留下了宝贵的资源, 创作者们应将其融入到舞蹈中, 运用舞蹈创作手法的技巧创作出优秀作品来鼓励人们, 来提高人们的精神素质。

二、舞蹈创作手法运用分析

在舞蹈创作多元化的现代, 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舞蹈作品, 让我们应接不暇, 但是舞蹈编导们如何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呢?舞蹈创作手法至关重要, 它是指导编导进行创作, 合理运用舞蹈技法的方法, 因此对舞蹈创作手法的运用分析是十分有价值的, 有必要的。

(一) 创作构思的具体运用

1.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其实是一种人们内心的愿望希望得到释放的动力, 反映的是舞蹈编导的意愿与内心情感, 是他们达到一定需要时对外界的诉说, 对情感的宣泄, 这在舞蹈的创作中十分常见, 尤其是在我们现代舞蹈中。但这种动机因人而异, 具有差异性,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差异从而是舞蹈的表现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一般外在动机是指人因为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影响, 从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渴望对外界诉说的心理。在舞蹈创作中, 编导往往在生活中的某个环境中受到了信息刺激, 因此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想把所处环境的内容表达出来, 这是由客观事物刺激编导引起的创作动力。舞蹈创作者们在进行舞蹈创作时一定要善于发现这些隐藏的动机, 或许一个对你影响深刻的刺激未必转化成一个创作动机, 但一个微小的, 不起眼的刺激可能会让你写出一部优秀的作品来。创作动机就像是波浪效应, 一波接一波, 是一个衔接的系统。对于舞蹈编导、创作者们来说, 要合理掌握动机, 切实了解动机的作用, 为舞蹈故事的情节、言语动作的创作铺设好道路, 更好的来表达舞蹈作品的目的。

2.主题选择与载体运用

主题就是一部作品的中心思想, 即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在以后的创作中, 所有的题材都要为主题服务, 围绕着主题展开和发展, 主题是作品的核心。而且主题的选择一定要独特新颖。根据经验, 通常比较具有特点的题材往往较容易吸引观众眼球, 抓住观众注意力, 引起观众共鸣。在有了主题以后, 就需要选择合适的载体了。舞蹈的载体有很多种, 比如说中国古典舞, 现代舞, 芭蕾舞, 民族舞, 当代舞等等, 要选择什么样的载体就要看创作者们选择的什么样的主题内容了, 需对症下药, 切莫张冠李戴。载体要能够很好的表现出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形象气质, 做到切合主题, 完美表现。

3.创作结构与情节编织

舞蹈的结构一般分为五部分, 即:引子 (主要是来交代环境和人物等) 、开端 (故事的开始, 主题一定要鲜明) 、发展 (这部分篇幅较长, 是内容的展开过程, 情节要处理得当) 、高潮 (矛盾的最高点, 作品中气氛最强的点) 、结尾 (作品发展的结果, 此时一定要再次点名主题) 。情节编织就是作品中的情节发展按照舞蹈编导的构思一步步发展下去, 将故事进行生动形象的编织。富有逻辑性的故事情节必然丰富多彩, 因此在进行舞蹈创作之前一定要梳理好情节, 把编织工作做好。在创作中结构创作与情节编织是同时进行的, 在进行情节编制的时候就会按照构思的进行创作, 因此也就产生了结构。所以舞蹈编导们一定要运用好两者的关系, 更好的完成作品的创作。

(二)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舞蹈创作手法运用的重要体现之一, 形式是可以看得到的, 外在的, 是故事和情节的外在形态;内容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思想, 通过情节表现出来。编导们将形式和内容进行合理巧妙的安排, 使它们完美的融合, 共同为创作舞蹈服务。

舞蹈作为以动作为语言的一门艺术, 它的功能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舞蹈是人民的艺术, 是大众的艺术, 是生活的艺术, 因此舞蹈也就具有了广泛的群众性。在现如今快速发展的时代, 文化多种多样, 人民需求各异, 舞蹈创作只有把握了正确途径, 确立了其基本内容, 使其表现艺术性, 并且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把舞蹈创作手法运用于创作舞蹈作品, 相信很快便会有更多优秀的作品涌现出来。

摘要:舞蹈创作手法是舞蹈编导们在进行舞蹈创作时运用的一种方式方法, 是对各种编舞技法的运用和掌握。舞蹈创作者们在快速发展的今天, 勇于创新, 不断探索实践, 使舞蹈创作手法得到了及时的补充、更新, 并且渐渐的形成了一种广义上的舞蹈创作手法的概念。舞蹈创作手法体现在舞蹈创作之中, 是舞蹈成功创作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舞蹈,创作手法,运用

参考文献

[1]陈路芳.论优秀舞蹈作品的构成要素[J].艺术探索, 2008.

[2]崔景秋.在舞蹈创作中对舞蹈选材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从横, 2010.

舞蹈创作手法运用 篇2

关键词:夸张手法,舞蹈创作,关系

所谓“夸张”, 顾名思义, 就是把日常中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 进行非常态性的处理, 把它的表现形式发挥到极致, 以夸大或者强调效果来重点表达出编舞人员所要传达给观众的作品含义。这种舞蹈手法是将编者的意识强加于舞蹈动作或者舞蹈配乐之上, 是一种创作手段, 以此来彰显作品的独特韵味。本文就“夸张”手法所赋予舞蹈的外在和内在含义进行重点阐述。

一、舞蹈“夸张”的外在视觉效果

众所周知, 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时候需要调动的是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官, 而其中视觉上的刺激更为敏感和多变。直观上的视觉体验是观众最为迫切想要感受的部分。如何更好地把握“夸张”手法对于舞蹈外在视觉效果的展现, 主要依据的就是编者的舞蹈作品能否抓住观众的眼球焦点以及如何更好地掌握观众的审美感受和舞蹈作品之间的距离。

(一) 把握视觉的焦点, 突出作品的主题

众所周知, 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时候, 最先抓住观众眼球的就是视觉的焦点。视觉焦点如同在欣赏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握文章的主题大意, 以便最快地切入主旨部分。舞蹈的视觉焦点是最先引起观众共鸣和给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环节和部分。为了重点凸显视觉焦点, 并且运用最快捷、最简洁的手段呈现, 就要利用“夸张”的艺术手法, 在舞蹈呈现的第一时间就紧紧抓住观众的视线, 突出舞蹈作品的主题。在如今很多的舞蹈作品中, 都有“夸张”这种艺术手法的体现。例如在舞蹈《万泉河水》中, 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斗笠, 舞蹈作品中的斗笠被极致放大, 成为整个舞蹈作品中“夸张”的元素, 同时又是整个舞蹈作品的精髓和亮点。在视觉呈现的效果上来说, 这一突出的亮点因其“夸张”的表现, 从一出场就成功抓住了观众的视觉焦点, 成为本身就具有的优势。重视舞蹈作品中的视觉重点, 就会增加舞蹈作品的新奇和独特, 紧紧抓住观众的审美重点, 从而更容易引起观众共鸣, 从而打动观众。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 也存在一些出现问题的艺术作品。例如舞蹈作品《心鼓》, 由于编舞人员没有抓住视觉的焦点并对其进行极致性的夸张, 导致视觉焦点没有得到应有的强化, 因此并没有很好地展现作品的主题, 直接导致的就是就是舞蹈动作没有清晰的主次关系, 有些动作只是简单堆积, 甚至在舞台上的整体效果是混乱无章的, 使观众也抓不住舞蹈作品中的重点和主旨, 混淆了观众的审美焦点, 成为一个较为失败的舞蹈案例。

(二) 衡量审美的距离, 把握夸张的程度

在“夸张”这一手法的表现上, 还应该特别注意的是把握这个“夸张”的度。具体来说就是有重点的适当把握视觉的审美距离。所谓审美距离, 即是观众的欣赏水平和作品所要传达的艺术感觉之间的距离。不能为了彰显独特的体验而设置过为“夸张”的舞台效果, 而导致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时不能准确把握作品所要传达的内涵, 而仅仅专注于舞台上夸张的表演形式。虽然说距离产生美, 但是当距离成为观众领悟舞蹈内涵和主旨的隔阂时, 距离产生的就不是美, 而是遗憾和失败了。

所以, 编者在实际编排舞蹈动作、体现舞台效果的时候, 要学会把握“夸张”的尺度, 利用这种极为有效的艺术手段, 缩短舞蹈和观众之间的审美距离。编者需要了解的是什么程度的夸张既能保留其艺术效果, 又能使观众在适当的审美距离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这是编者编排舞蹈时应首先考虑的问题。很多优秀的舞蹈作品都很好地把握了这个“夸张”的程度, 既使观众领会了舞蹈所要传达的意义, 又强化了观众的视觉感受。例如在舞蹈《中国妈妈》中, 通过放大舞蹈演员的动作表现, 比如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东北地区农民劳作的生活因素, 从而设计了一系列由上至下连续重复的拔玉米动作。这里利用重复的劳动动作, 再现了东北地区农民的生活日常, 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拉近了观众和抽象的舞蹈之间的距离。舞蹈的编者以观众的视角为出发点, 利用夸张的动作幅度, 带领观众走进中国东北地区农民耕作的日常画面, 这个舞动编排洋溢着中国东北地区农民的朴实和纯真, 获得了观众的共鸣, 同时也强化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如此简单的日常劳作动作, 通过夸张的艺术手法, 展现出蓬勃的艺术创造力和舞台的视觉冲击力。

这里还需要提出一些较为失败的案例, 来提醒舞蹈编者们注意。例如舞蹈作品《心鼓》, 编者没有很好把握观众审美水平和作品深度之间的距离, 从而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比如在这个作品中设计了大段头发击鼓的动作, 但是由于忽视了审美距离的问题, 从而使观众无法领悟这部舞蹈作品中所要传达给观众的“打起来”的含义, 因而这个舞蹈作品的呈现是需要编者反思的。从中可以认识到, 如果不能客观地站在观众的角度去分析舞蹈动作, 以观众的视角去审视夸张的程度, 就不能准确把握夸张所带来的审美距离, 从而最终导致观众在领悟和理解舞蹈作品的含义时出现困难, 这是舞蹈编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夸张”赋予舞蹈作品内在的力量

编者在编排舞蹈动作的时候, 不仅要考虑舞蹈作品外在所要表达的含义和所要传达给观众的直观视觉体验, 而且还要重点关注舞蹈作品利用“夸张”手法所具有的内在力量, 这种内在力量是作品更为震撼力的部分。“夸张”的艺术手法可以激发编者的创造灵感, 这是对于编者而言的, 而对于观众而言, “夸张”的艺术手法可以给与观众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 营造更多让思想自由翱翔的画面, 这是夸张艺术手段的独特艺术魅力, 而“夸张”手法所带来的内在力量就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一) “夸张”手法带来舞蹈的想象空间

“夸张”的艺术手法可以带来“夸张”的延续性。所谓“夸张的延续性”是指通过夸张手段创作出来的动作或者舞蹈道具, 在表演形式结束之后, 还可以产生后续的想象和联想, 就像我们常说的“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短暂的舞台表演之后, 可以给予观众或者编导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有时候可以通过某个舞蹈动作或者道具的夸张表现而成为整个舞蹈作品的精髓所在, 穿针引线, 串联起整部舞蹈作品的整体脉络。比如前文所提到的经典舞蹈作品《万泉河水》中, 上下拍动斗笠的这个舞蹈动作就是编者受到夸张的斗笠的启发, 所构想出来的一个全新的符合整个舞蹈宗旨的动作。这种后续性的创作, 既与整个舞蹈作品的精神相吻合, 又刷新了整个舞蹈的界面, 可谓巧之又巧。

“夸张”的艺术手法还可以带来夸张的“连结性”。所谓“夸张的连结性”指的是编者将舞蹈之间的夸张手法进行合理的联结, 这样可以形成整个舞蹈首尾相连、前后呼应的效果, 从而顺理成章地完成整个舞蹈作品含义的传达。例如在经典的舞蹈作品《翻身农奴把歌唱》中, 编者将那些被压迫的农奴们的形象定义为伛偻着身形、手置于脑后、五指弯曲的受虐状态, 表现出农奴们的被压迫和苦苦煎熬。将动作的夸张表现与历史上农奴们内心的呐喊和痛苦的挣扎联系起来, 通过这种夸张的画面呈现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并且在画面的感悟下, 进行精神层面的提炼, 将农奴们受压迫的困境进行升华性、创造性的放大。可见, 夸张的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激发编导的创造性想象力, 还可以为观众创设一种让想象任意驰骋的空间。但是如果在舞蹈创作时, 仅仅只是为了单纯的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而片面地将作品中的某个单独的元素进行夸张, 忽略了夸张的连结性, 肯定无法真正发挥“夸张”手法的优势。能成功引起观众共鸣的优秀艺术作品, 不仅因为舞蹈作品本身引发了观众的回应, 同时还为观众留下了可以充分想象的空间,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话不说满, 留有三分”。

(二) “夸张”对作品立意的作用和影响

立意是舞蹈作品的精髓所在, 是商榷和衡量一部舞蹈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好的立意才能激发作品的潜能, 引发观众的共鸣, 成就一部经久不衰的好作品, 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去风华。“夸张”的艺术手法可以增加舞蹈作品的立意, 还可以从中解读出作品中的深层蕴意。借助于舞蹈动作或者舞蹈道具的夸张, 形成外在视觉效果的冲击力, 还会产生内在性功能性的强化, 这种利用夸张的动作和道具营造舞蹈作品深刻内涵的效果, 在很多成功的舞蹈作品中都有体现, 例如大众耳熟能详的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中的某段音乐选段, 就是借助乌鸦丑陋漆黑的形象和想要模仿天鹅、梦想成为天鹅的心境来展现其扭曲的情感路线。乌鸦丑陋怪异的动作却配合着唯美、圣洁的《四小天鹅》曲目, 这种看似怪异荒诞的组合恰恰更能抒发出乌鸦内心想要成为天鹅的强烈渴望。这种音乐与动作的完美复合, 准确地表现出了舞蹈组品的蕴意, 令人有种不言而喻的感悟。

三、总结

综上所述, 夸张的艺术手法与舞蹈作品的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编者在编排舞蹈动作的时候要通过对夸张手法深刻准确的挖掘和剖析, 精确把握观众的视觉焦点和审美距离, 更好地展现舞蹈的深层魅力, 使舞蹈具有视觉上和内在情感上的双层功能体验。

参考文献

[1]刘倩.舞蹈编导创作出新颖独特舞蹈的对策[J].雪莲, 2015, (11) :118-118.

[2]章春和.关于舞蹈音乐与舞蹈结构[J].北方音乐, 2015, (2) :95-96.

浅析道具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 篇3

一、舞蹈创作中道具的选择和使用的原则

舞蹈道具的选择, 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要根据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舞台效果的需求、与舞者的搭配、场景及颜色等, 具体从几大方面可以归结如下:

(一) 只有合理的运用和发挥道具在舞蹈表现之中的作用, 才能让舞蹈的时代背景、艺术风格以及艺术的感染力, 是作品的主题更加突出, 内容更加的风韵。对于舞蹈创作的本身而言, 作品要想塑造书完美的舞蹈形象, 并突出创作者的创作意图, 展现出道具在舞蹈中的实际价值和表现手法。这就要求在道具的选择和使用上, 要充分考虑到舞蹈和剧情的背景、音乐效果、艺术的表现手法、舞者的特点及其风格, 即一切都要围绕主题的需要与剧情的需要。

(二) 为舞者量身打造舞蹈道具突出个性化特点。舞蹈道具他是角色身份的标志, 是对艺术环境的一种渲染, 也是舞蹈技艺的一种展现。完美的舞蹈道具的运用, 可以使道具与舞者达到艺术与技艺的统一, 物化与虚幻的交融。让舞蹈能完全展现出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渴望, 艺术既然来源于生活, 我们就要借助舞蹈的艺术表现力, 通过舞蹈道具的合理的运用, 让舞蹈展现出一种境界和思想。舞蹈道具不单单是舞蹈的辅助手段, 也是表演者的艺术表现的一部分。同时, 舞蹈道具的使用必须与所要渲染的环境、塑造的人物以及舞者的角色和身份相协调。通过道具的大小的选择、颜色的搭配、以及舞蹈本身的需要等, 要切入作品的主题和剧情。

(三) 可以充分展现艺术的魅力和情感。作品的创作者要想充分展现作品的思想和创作理念, 充分表达作者的精神层面, 就必须借助一定的辅助手段。舞蹈道具就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道具的使用可以达到角色与作品以及舞台氛围的定位, 他是通过具体的物化形式, 在舞蹈过程中展现出舞者所要表现的思想和艺术魅力。

二、道具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

道具的使用可以极大的丰富舞蹈的艺术语言, 增加了舞台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道具在运动人体上从一个静态表现瞬间转化为生动的思想表达的桥梁。通过舞蹈动作的设计, 并结合道具的最佳的搭配和使用, 可以创造出生动的被人感知的人物形象, 表达出艺术世界的思想和灵魂。同时, 体现出创作者的审美的意思、思想和情感。道具的使用, 增加了舞蹈作品的信息输出量, 比如, 它可以最大程度地反映舞蹈创作作品所处的时代、地域和文化特点, 使舞蹈创作所要揭示的主题与内容更加集中、形象。舞蹈道具的作用反映在几个方面:道具和作品主题的紧密结合。一个小物件、不同的颜色设计等都能反映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 也侧面反映出时代和环境, 展现创作时舞者所要内心的意境和情感, 突出编者所要表现的主题;丰富了舞蹈的语言的表达。

三、舞蹈创作中道具的准确运用

舞蹈道具的一切表现手段为舞蹈表现的内容服务的, 所以在舞蹈道具的选择上必须与舞蹈主题相吻合, 服务与舞蹈的表现内容, 这样才能发挥舞蹈道具所特有的艺术效果。舞蹈道具的使用就是借助艺术作品的本身, 通过人体动作和肢体形态的表达, 并结合道具, 发挥出自然物所不能展现出来的艺术形象和艺术的创造。通过道具的展现, 可能以一种夸张的手法和艺术改造, 让道具成为舞蹈元素中不和或缺的重要的部分, 让舞蹈内容和肢体语言更加的丰富和丰满。

四、结论

凭借一种物品寄寓并达到某种精神和思想的实现, 这是艺术作品所要追求的境界和目标, 也是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的体现。即所谓的寓情于物、缘物寄情, 就是让舞蹈道具在表演的过程中, 充分展现出其艺术价值和艺术效果。舞蹈艺术揭示了人的情感和对事物的感知, 因此, 只有在舞蹈创作中要巧妙恰当的使用道具 , 充分发挥道具寓情于物与借物抒情这两层艺术效果 , 才能真正发挥道具在舞蹈作品中的价值和艺术效果, 这也是舞蹈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郭明达.江东译.舞蹈创作艺术[M].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 1990.

舞蹈创作手法运用 篇4

现在舞蹈已深入人们的心中,不管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舞蹈,所谓舞蹈就是是一种以人们肢体动作来表达艺术的一种形式,这也是其他形式违法代替的社会艺术。当我们想要表达自己的意思,用语言无法完全的表达的时候,舞蹈也就是最好的表达手段,人们现在的物质生活不断的提升, 对精神的最求也就日益的增加,这时也就显现了舞蹈在社会中的地位,舞蹈也就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个群体也就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从而推动了舞蹈事业的繁荣发展。

舞蹈是人们生活中对艺术的最求,所以舞蹈也就充满了群众性和普遍性,舞蹈是经过人们对美和艺术的最求,在人体运用提炼、组织和美化的动作表现出来, 这也就是舞蹈艺术。他可以表现出语言和文字不能表达的东西,能够更深入得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创造出最动人的舞蹈形象,这也就是舞蹈占有的社会地位。

但是舞蹈再创造中必须要有正确的途径,对舞蹈的艺术尽可能的展现出来,舞蹈也就是音乐的诠释,但是也是思想的整合,舞蹈也就是对音乐的升华,也是最美的表现。在两者结合之际也就展现了无穷的艺术想象,从而产生了舞蹈的创作。

二、舞蹈创造中艺术想象的运用

(一)舞蹈构思和选材中艺术形象的体现。对舞蹈进行创作的时候,首先就是对舞蹈进行思维的引导创造,在阶段也就是要大胆运用自己的想象,想象与艺术的结合达到舞蹈的原有特性。也就是在我们对舞蹈的构思和题材上的选择是舞蹈的入手点,找到适合的题材融入舞蹈的构思,从适合的角度对作品进行提炼主题,同时对外面话题进行深思,这也就是舞蹈的前提条件。最终我们制定作品的结构计划,也就完成对舞蹈的构思。但是构思也就是艺术想象的整体体现, 是一个充满对艺术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反复的思索,对舞蹈进行突破,使自己的作品达到内容丰富具有创造的结果。很多舞蹈的构思和舞蹈的编曲都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独立完成的,作品的价值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的,同时也是为后面的各个阶段打下基础。

(二)舞蹈与音乐一致性的艺术想象。舞蹈就是艺术的升华,也是艺术的最高体现,在舞蹈作品中,对于舞蹈的基本要求大部分都是做到了,在对动作的组合、句子的长短和音乐的节奏都是相当好的。但是,在很多舞蹈中都存在音乐与舞蹈的不一致性,内涵的意义不同,也就是音乐与舞蹈看上去还是很好,但是更深的内涵也就不一样了,舞蹈的形象不完整。舞蹈在编排的时候就是把音乐的形象转变为舞蹈形象,是这两种形象整合起来,让关总达到听觉和视觉上的共鸣,这也就是舞蹈的具体的体现。然而我们在音乐的基础上对舞蹈进行编排,那么我么就要对音乐进行完整的理解,对音乐进行细致的理解和分析,对音乐进行全面理解,在对音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舞蹈进行形象和舞蹈语言的编织。

(三)艺术想象对舞蹈专业修养的要求。舞蹈的语言是靠长期对舞蹈专业的积累,只有对舞蹈语言进行长期丰富的积累,在对舞蹈编排中才能运用自如,对艺术的想象才能最好的发挥。只有对动作全部了解,才能找到动作在变化中的规律,这样才能进一步的对动作进行加工,达到视觉上的美感。同时还要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劳动的动作进行分析,了解他们的形态规律和节奏,选择一些典型有代表性的动作进行美化,成为精彩的舞蹈语言,这就是舞蹈的创造的一部分。

三、艺术想象在舞蹈创作中的呈现

舞蹈主要是以人体动作为主的艺术,创作舞蹈不仅要有舞蹈语汇的熟练运用,还要通过其它的艺术手段,为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发展、高潮等几个方面,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舞蹈和音乐必须和谐统一的结构,包括乐句和开头、结束、高潮等各方面因素的处理,必须紧紧围绕着舞蹈主题。音乐运动的轻、重、缓、急构成的音乐节奏,舞者根据音乐节奏而起舞,所以音乐节奏必须与舞蹈节奏相吻合, 音乐节奏的处理,必须根据舞蹈的节奏与音乐节奏的共同特点来创作。

不论我们运用多少种舞蹈元素,创作舞蹈作品归根到底实践是最终目标,在理解舞蹈创作的基础上我们最终还是要勇于实践,创作更多更好的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才是我们当代创作者应有的职业精神。

摘要:在舞蹈的创造中,艺术想象是舞蹈创造的基础,只有思想上对舞蹈能够创新,才能把舞蹈的想象发挥到极致。本文针对舞蹈创作综合元素的分析,认为舞蹈在创作过程中,首先就是舞蹈对题材的选择,提高对专业的修养,充分的发挥艺术想象空间,把舞蹈和音乐的内涵达到一致,最终才能创作出优美的舞蹈。这也就是艺术想象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

上一篇:对中小企业融资难下一篇:评议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