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管理

2024-11-03

媒介管理(精选12篇)

媒介管理 篇1

在媒介及媒介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 文化日趋“媒介化”。如今, 任何性质的文化, 如果与媒介“绝缘”, 一定是无法想象的。甚至有学者认为, 今天的文化, 如果离开了媒体便无从谈起。文化与传播、文化与媒体, 彼此促进、相得益彰, 已成为媒介文化发展的常规路径, 同时, 媒介文化对于媒介管理也有着重要意义。

媒介文化的内涵及构成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大众媒介在文化领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尤其是最近几年, 媒介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 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媒介文化将大众媒介和文化凝聚成一个互动的过程, 媒介文化能够让每个人参与其中, 它构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 塑造了人们关于自己和他人的价值理念。媒介文化作为大众传播时代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 是传媒从业者在传媒日常运作与管理中所共同拥有的核心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传媒通常是借助精神文化产品来塑造人们的思想和意识, 受众在接受媒介所提供的产品的时候, 能够通过媒介产品认知到其所包含的媒介文化。媒介文化如同每个人的气质、情感和性格, 虽然看不见但却不可否定其真实的存在。媒介既能传播文化同时也能创造文化, 媒介作为一个组织要生存和持续发展, 也要求其自身营造一种独特的文化。

媒介文化其实是一个非常综合的概念, 它涵盖了多个要素, 构成媒介文化的各种要素综合在一起对媒介管理发挥着各种作用。这些要素中最为主要的几个方面为核心价值理念、行为教化、人文关怀以及视觉识别。

核心价值理念。所谓核心价值理念, 是指一个组织所有成员持有的大致相同的价值理念, 也即共同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理念是构成组织文化的重要基础。“共同价值观”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巴纳德提出的, 他在《经理的职能》一书中论述了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和组织中一般性目的的确定问题, 指出这些目的渗透到组织各个层次中的重要性。后来, 有的学者在阐述组织特性时指出, 当价值观念灌输到组织中时, 组织就会存在独特的同一性。媒介作为一种组织, 在进行管理的时候, 同样需要员工具有大致相同的核心价值理念, 这样才有利于提升媒介内部的凝聚力。

行为教化。媒介文化主要是一种体验性的文化, 带给人们的则主要是情感体验上的满足。而且, 媒介文化还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一定的教化功能。人之所以为人, 是因为人有理性。人具有不断追求更高层次需要的本能, 当一般性的感性愉悦性得到满足之后, 必然产生更多和更高的需求, 媒介文化的不断优化正是基于这个内在动因。媒介在开展文化传播的过程中, 必然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一定的教化功能。受众会在媒介日常的文化传播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媒介传播内容中所包含的部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这就是媒介文化对受众所产生的行为教化功能。

人文关怀。媒介文化最重要的应该是对人本身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过分地追求利润必将使得大众媒介所传播的内容变得更加低俗和肤浅, 出于这种追求而形成的文化, 对于受众精神品格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必将造成文化传播走向媚俗化道路, 无形中降低了大众文化的品位。媒介文化的本意应该突出媒介的人本特色, 构建人文关怀。它的核心内容是重点关注人的生存状况, 把提升人的尊严和促进人类解放与自由作为追求。

视觉识别。媒介文化既需要内在的价值理念, 同时也需要有直观的可识别的一些视觉系统, 这对于媒介管理而言, 有利于将自身的媒介文化较快地传播给媒介员工和外界受众。媒介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公益、公关等形象性活动, 来实现更快更好地在公众心目中建立自身的媒介文化形象的目的。

媒介文化对于媒介管理的重要意义

媒介文化绝非是一种偶发性的特征, 而是媒介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媒介文化相对于媒介管理而言, 其重要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媒介文化有利于规范员工行为。良好的媒介文化, 可以为媒介从业人员塑造大致相同的文化价值理念, 一旦接受了这个文化价值理念, 他们则具有了大致相同的价值标准、期望以及奋斗目标。这样的话, 他们的行为也就可以得到规范和自律。所以, 从某种意义来说, 媒介文化可以说是一种“非正式的控制规则”, 可以部分地代替命令和对员工的严密控制, 有利于媒介管理者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

媒介文化可以提升媒介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媒介员工拥有共同文化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 讲究媒介职业伦理道德, 这样就会推动媒介从业人员内部之间的良性合作, 并获得共同的奋斗目标, 从而大大提升媒介组织的凝聚力。“良好的媒介文化可以强化员工对自身职业的荣誉感, 使他们为自己是媒介一员而深感自豪, 从而主动自觉地维护媒介的荣誉和利益。” (1)

媒介文化可以保持媒介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建立并坚持一贯的媒介文化, “传媒才能够在经常发生人员更替、结构变动、经营方式革新等的情况下, 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全体从业人员越是对某种媒介文化一致认同、分享和适应, 那么这一媒介文化所能发挥的作用就会越大” (2) 。而且, “一旦一种文化建立以后, 就很难进行变革” (3) 。所以, 媒介从一开始就应该对文化给予重视。当媒介文化建立起来以后, 不管人员如何更替, 依然能保持文化的持续性。比如美国的《纽约时报》一直保持了文化风格上的“严肃性”。

媒介文化的构建原则

如上所述, 媒介文化对于媒介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大力构建媒介文化。具体而言, 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摒弃媚俗化倾向, 大力提升媒介公信力。媒介公信力是好的媒介文化得以形成的基础, 它主要是指媒介在公众心目中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媒介公信力需要媒介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良好表现才能得以形成。但是传媒业也时常发生一些损害媒介公信力的事件, 从而导致公众对媒介的不信任, 影响媒介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追究其中的原因, 主要有过分追求商业目的, 以及由于信息来源或人员素质等原因导致的新闻失实等。此外, 媒介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 符合当代人追求时尚、娱乐、休闲等新的要求, 它无形中间接或直接地对许多其他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非常大的排挤作用, “甚至有的学者认为, 媚俗也是媒介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4) 。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一直以来都是影响媒介文化的一个主要障碍, 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 不少媒介甚至以牺牲自己的公信力为代价来迎合各种需求甚至一些低俗的需求, 媚俗与炒作正在不断地冲击优秀的媒介文化, 因此, 如何摒弃低俗与平庸, 创新媒介产品内容与形式, 在引导大众提高审美情趣的同时不断提升媒介自身的公信力, 就显得尤为迫切。

“对于媒介自身而言, 想要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及公信力, 就应该加强传媒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 充分发挥媒介的信息传播、舆论监督、引领文化、观念塑造、关怀社会、化解矛盾等作用。” (5) 除了媒介自身不断地加强新闻职业道德自律之外, 还要重视自身的品牌建设, 提升品牌形象, 从而树立良好的公信力。

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媒介文化建设的首要位置。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 媒介应该把强调社会责任放在媒介文化的首要位置。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当前最重要的主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 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观念激烈碰撞, 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社会的不和谐因素越来越多, 比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利益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等等。媒体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自身功能, 作出应有的贡献。作为社会正义与良知的载体, 媒介的社会责任就是要准确地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 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大力弘扬社会正气, 匡扶社会正义, 鞭挞邪恶与不公, 形成社会各阶层间的和谐关系。

始终把持续不断的创新作为媒介文化的核心要素。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 人们对待生活、生产、消费的态度和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 人们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活跃, 对精神文化的欲求也在不断快速地膨胀。媒介也必然处于剧烈变化的环境之中, 媒介作为企业要想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 创新是根本, 只有不断的创新, 才能时刻把握消费者需要什么;只有不断的创新, 才能做到以人为本。持续不断的创新意识将为媒介企业带来强大的竞争力, 为媒介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媒介文化的创新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意识必然要求充分尊重媒介从业人员的个性, 给每个员工足够的张扬个性、施展才华的空间, 从而进一步促成媒介企业的创新。

树立能够体现自身媒介文化的典型人物。企业文化的培植过程中, 通常会借助树立企业英雄模范来供其他员工学习参考。企业英雄模范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优秀典型, 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人化”载体, 能够为其他员工提供参照的榜样。作为组织的媒介在构建媒介文化的时候也同样需要塑造一些典型人物, 通过这些典型人物来向外界传播和展示媒介形象、为媒介其他员工提供行为示范, 并通过一代一代的典型人物来传承媒介文化。媒介的典型人物不同于每年都评选的“优秀员工”, 应当是公认的能够体现自身传媒精神的杰出代表。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 媒介文化便有了具体的载体, 并且可以为媒介其他员工提供切实可行的学习榜样。

确立各项制度, 并严格执行。媒介文化离不开媒体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媒介文化建设的保障。为了确保良好的媒介文化能够得到较好的发扬和传承, 我们非常有必要建立和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 力争做到一切都有章可循。媒介文化是软性的, 是职业道德层面的约束机制, 并不具有强制性。为了不使媒介文化仅停留于形式主义, 而是落到实处, 那么我们就有必要从规章制度上来规范员工行为。如果做到事事有章可循的话, 员工反过来又会对媒介充满归属感和责任感。

优秀的媒体必定拥有良好的媒介文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 媒介文化就是媒介的灵魂。如果媒体的负责人过分追求商业利益, 一切以利润为导向, 可以想象得到, 媒体员工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 是不可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只有将媒介文化构建在制度的保障之下, 并实施到位, 才能够塑造出拥有正确的新闻理想的媒介员工。也只有拥有这样的员工, 传媒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并得到可持续发展。因此, 优秀的媒介文化是传媒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参考文献

[1][2]邵培仁:《媒介管理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版。

[3]汤姆森[美]著, 段盛华、王智慧主译:《战略管理:概念和案例 (第10版) 》, 北京大学出版社、科文 (香港) 出版有限公司联合出版, 2000年版。

[4]于德山:《当代媒介文化》, 新华出版社, 2005年版。

[5]汪振军:《走向媒介文化研究》, 《新闻爱好者》, 2008 (3) 。

媒介管理 篇2

论文题目: 自媒体时代的自律和他律

——以微博为例

学 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专业班级 2011级 新闻班 学 号 01138019 姓 名 郭 婷 任课老师 张君浩

自媒体时代的自律和他律——以微博为例

【内容摘要】在这个网络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出现了真正的信息传播平民化浪潮。作为平民代表的自媒体,空前火爆。然而,伴随着自媒体蓬勃发展,由于自媒体参与主体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对信息的把关和过滤,以及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和规范的约束,谣言也在社会中掀起了更大的浪潮,给社会集体和个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和影响。因此,自媒体应该通过加强公众媒介素养教育,做好信息的把关和谣言的应对,完善自媒体相关立法制度体系,加强监管,从而更好的实现自媒体的自律和他律。

【关键词】 自媒体 微博 自律 他律

在这个网络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在这个“全民皆博”的时代,以博客、播客甚至个人电子杂志等为代表的自媒体们,空前火爆。自媒体正悄无声息的演变成一种社会时尚,它释放着平民大众斑斓的人性。在互联网上,每一个账号,都像一个小小的媒体。发帖子、转微博、评新闻、信息、观点、态度便汇入了互联网的比特之海。自媒体——自我的小媒体,在近5亿网民、3亿微博的努力之下,焕发出巨大能量:境内50余家微博客网站,每天更新帖文达2亿多条,其巨大的影响力不容小觑。然而,伴随着自媒体蓬勃发展,谣言也在社会中掀起了更大的浪潮,给社会集体和个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和影响。因此,在这个近5亿网民与9亿多手机用户,十几亿支麦克风、十几亿个自媒体活跃的时代,为了避免其对社会产生的巨大负面影响,自媒体加强其自律和他律是意义重大的。下面,本文就将以微博为例,探讨一下自媒体的自律和他律。

一、自媒体时代的定义

在人类传播发展史上,有三种类型的传播媒体:一是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为基础的传统媒体;二是以互联网、手机媒体等新兴媒介为主兼容多媒体发展技术的新媒体;三是以web2.0应用技术为基础的微博,我们称之为自媒体。自媒体是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比如邮件、手机、博客等,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特定个体传递信息的新媒体,自媒体时代是指以个人传播为主的媒介时代。近几年,博客和微博在中国盛行,标志着中国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人人都是信息的受众。这种媒介基础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使得新闻自由度显著提高,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自媒体时代以微博为典型的代表。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

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这使得更加庞大的人流涌入到自媒体时代!

二、自媒体时代为什么要加强自律和他律

(一)自媒体参与主体素质参差不齐,容易传播不实信息、不恰当的观点

以微博为例的自媒体参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处于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群体之中,其阐述的观点和发表的言论难免受到视野、情绪、利益、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加之跟帖者往往缺乏全面充分的信息,其营造的网络舆情也容易失真。另外,自媒体大参与者们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对事物的判断和分析也受到个人认识水平的局限,不一定对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和真实情况很清楚,很可能因得到的信息不真实、不全面而作出片面的判断。而且,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匿名性的特点, 往往会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自媒体平台散布谣言,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宣泄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很大程度上扰乱了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秩序,给社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比如微博上“日本核辐射空气抵沪”的无稽之谈,让上海市民惊出一身冷汗;“甬温线动车事故29人失踪”的以讹传讹,花费很大精力才得以澄清;而“滴血食品传播艾滋病”的失实传言,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众恐慌。因此,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由于参与主体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易于传播不实信息、不恰当的观点,导致传播伦理成为焦点。所以,参与自媒体的主体要必须要加强自律来防止不实信息和不恰当观点的传播。

(二)自媒体缺乏对信息的把关和过滤 以微博的为代表的自媒体传受机制也在发生多方面的变化,突出的是把关机制的变化。传统媒体作为一种专业机构,在发布新闻前均有编辑把关程序。职业编辑保证了新闻的品质,他们不仅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全力保障其客观、公正,同时还把握信息的格调,防止包含诸如暴力、色情等内容的信息被不加区别地传递给公众。这是传统新闻业确立公信力的另一有效机制。经由微博的信息传播在这一点上也与传统新闻活动不同,即没有一个可对微博上传播的内容具有总体把握能力,并对其负责的编辑人员。微博用户自己还要充当编辑的角色,自觉地核实信息,通过选择关注的对象来筛选信息,通过转发和评论来表达自己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传统媒体上,纠错、撤销或删除已刊出的信息是不可能的,网络上则可以由机构来纠错、撤删,而微博上每个用户自己就可以随意删除已经发出的信息。因此,用户本人就是全面的把关人。Web2.0时代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传播者和受传者的一体化。在传统新闻活动中,大众传媒和受众两种角色泾渭分明,只有前者才具有采集、制作和传播新闻报道的权力。而微博打破了这一新闻生产流程。

因此自媒体的这种对信息的处理缺乏外部的约束和把关的特点特别容易造成不实信息的泛滥,谣言的传播,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自媒体的参与者要加强自律,对自己所散布的消息进行把关,此外,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也应该建立一定的把关机制来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

(三)自媒体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和规范的约束

一个法制国家,必须通过立法的形式保护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权益。随着近年来传媒领域改革的深化,公众媒介权利的实现方式也开始从单纯以国家行政机制中介的“他导”方式,转向自主选择的方式。这种变化,必然要求我国的媒介法制建设更加主动、有效地为公民的精神文化消费权益提供支持和保证。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就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和规范,导致对自媒体的参与者约束力不够,在自媒体主体发布信息的过程中,由于许多信息缺乏权威引导,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涉及他人隐私权的暴露,对他人的恶意中伤、欺骗和打击报复等行为。

(四)自媒体时代的自律和他律对社会发展重要意义 美国硅谷的专栏作家丹·吉尔默在他著名的关于自媒体的专著中表明,自媒体的特点就是:源于大众,为了大众,即“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这种林肯式的话语,释放的是一种自由无羁的技术自信和文化自信,但是在这一理念实现过程中,缺少了每一个参与者的公民意识,特别是道德上的自律、自重,自媒体的特点就有变成伤害大众的危险。此外,近5亿网民与9亿多手机用户,十几亿支麦克风、十几亿个自媒体,难免会有杂音。正如指挥、纠正跑调的音符,合唱才能更和谐、更美妙,要让自媒体更好地发挥媒体作用、承担媒体责任,他律同样重要。

自媒体使得新闻生产方式产生了革命性变化,一个垂直的信息管理机制被日益平面化的自我约束机制所代替,信息搜罗和发布的规模呈爆炸式增长和扩张。就微博而言,通过其散布的重庆“城管打人”、荆州“爆发禽流感”、北京“地铁男女拐婴”、武汉“新世贸大厦失火”、杭州“烟厂发生大火”等虚假新闻,还有当一些重大事件或者敏感事件发生,各种缺少社会责任感、妄加揣测甚至肆意攻讦的信息便随处可见。如此种种,都可能浪费公共资源,影响社会秩序,激化社会矛盾,损坏社会公信,对当事人和利益攸关者造成较大的财产甚至精神损失。因此,加强自媒体的自律和他律非常重要,对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政治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自媒体时代怎样更好的实现自律和他律

(一)加强公众媒介素养教育

由于自媒体参与主体素质参差不齐,容易传播不实信息,使得谣言到处流传。因此,社会必须加强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所谓谣言止于智者。网络谣言的传播与公众的理性批判能力成反比。网络谣言的扩散往往与一些网民以感性的姿态,对谣言缺少理性思考的跟风紧密相关。加强网民媒介素养教育,提高网民针对网络信息的思考判断能力,对于遏制网络谣言的传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只有自媒体的参与者懂得分辨是非,了解更多的媒介知识,培养良好的媒介素养,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媒体的自律。

(二)自媒体和社会需做好信息的把关和谣言的应对

由于自媒体发布的信息良莠参差不齐,缺乏信息的过滤和把关导致不良信息的传播,对社会造成了巨大负面影响,因此,自媒体和社会需做好信息的把关和谣言的应对。互联网企业是“第一把关人”,尤需多一些社会责任感,多一些有效管理。传统媒体面对真假莫辨的网上信息,要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求证,披露真相、以正视听。更重要的是,作为“被谣言”的主体之一,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应及时发布信息,回应热点疑点,说明真实情况,使谣言止于公开透明。这样,自媒体才能更好的实现他律。

(三)完善自媒体相关立法制度体系,加强监管

对于自媒体来说,立法机构、司法机关、互联网管理部门完善法规、加强监管,是更为有效、也更为根本的“谣言粉碎机”。目前,中国政府对于包括自媒体在内的互联网络立法显然是滞后的,尤其立法的初衷与效果更令人遗憾。这仍与过去多年传统的媒体管控观念有关,多年来,中国并未有实质意义上的公共媒体空间,所以媒体管控一直处于权力的干预之下。但自媒体从诞生之日起,就兼具个人与公共两种属性,并显示出日益强烈介入社会的巨大影响,其源头过于分散化和个人化却也令管理部门苦恼不已。政府虽然试图通过立法解决问题,但立法过程中仍难以跳出行政权力粗暴干预下的传统新闻管制的窠臼。因此,政府应尽快完善和制定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以约束,使其转入法制轨道。使得自媒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同时避免对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更好的实现自媒体的他律。

此外,每一位严格自律、抵制谣言的网民,每一家秉持“真实、客观、公正”原则的媒体,每一个正视网络舆情、积极应对、及时回应的部门,都构成对造谣者的他律。这样的他律,再加上法律制度的约束,信息把关环节的完善与网络、网民的自律,正是自媒体的两侧护栏。有了护栏的引导和保障,这一全新的、快速发展的媒介形式,将会在在信息民主化的大潮中推动社会进步,与国家、人民一起,走向更好的未来。参考文献:

1、邓瑜:《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2、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年版

3、蒋原伦、张柠:《媒介批评》广西师范大学 2011年版

媒介管理 篇3

关键词:本科院校 媒介经营与管理 教学改革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媒体之间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媒体对既懂业务、又懂经营的人才可谓求才若渴。据新华社报道,截止到2005年底,我国传媒产业从业人数超过70万,然而传媒经营人才不到从业人员总数的1%。在此背景下,《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快速走入我国各大新闻院系的课堂,希望能培养出满足市场需要的人才。然而在众多地方本科院校,受学校本身办学条件和课程固有特点的影响,该课程的现实情况不大如人意:教材内容偏离大多数学生就业实际情况,理论讲得多,实践机会少,在大多数学生眼中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远离课程开设的初衷与目标。本文认为地方本科院校要开设好《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皆需要进行改革。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关键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好的教学理念是搞好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媒介经营管理》课程的改革,首先需要转变的是教学理念。具体来说,课程教学理念的转变涉及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

首先,学校要真正重视该课程的教学,具体体现在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上,即将《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设为新闻传播类专业主干课程,且通过专业限选课的形式开设“媒介市场定位”“媒介品牌营销”“媒介产品销售”等课程,形成媒介经营管理课程系列,把对课程的重视真正落到实处。

其次,是教师要一改“教师讲、学生听,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传统,在课程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树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高密度、多向度、多元化”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使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和独立思考真正理解、掌握知识点。最后,是学生学习理念的转变。多数地方本科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认为,《媒介经营与管理》实用性不足,实习和毕业后参加工作走上传媒的管理岗位的可能性很小,加之课程涉及多门学科,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学生在课程学习时积极性不高、兴趣不足。这就要求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认识课程的重要性:《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是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一门通识课程,所有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都应该熟悉、了解媒体运作的过程和机制,掌握一些必备的媒体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新媒体环境下传媒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保证

磨刀不误砍柴工,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主要关注的是作为社会子系统的媒体和媒介产业,如何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大环境里,通过适当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实现媒介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最终推动自身的发展。作为一门课程,它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和实践性,其教学内容来源于新闻传播实践,而其教学目标也直接指向相关能力与技能的提升。显然,该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克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案例式教学法应该是该课程教学方法的第一选择。具体来说,该课程的案例式教学法流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师运用案例对课程基本理论和核心知识点的讲授;第二阶段是学习小组的案例分析,第三阶段是学习小组的媒介经营项目实战训练。

首先,教师对课程基本理论和核心知识点的讲授。该课程的核心知识点一般包括:媒介经济的实质、媒介的市场定位、媒介的品牌营销与管理、媒介的形象塑造、维护与推广、媒介的产品开发与销售等。在这一阶段,教师精选大量案例来帮助学生强化对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案例的选择应该重点注意案例的教学性,即不管案例是过去的还是现在,也不管案例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首先要考虑的是案例与课堂讲授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符合教学目标的经典案例,使得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学习,加深对课程中涉及到的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次,是课程学习小组的案例分析。班级所有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组成若干个课程学习小组,每一个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一个媒介经营管理的案例,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案例分析。每一个学习小组需提交一份纸质案例分析报告和在课堂上完成一次所选案例的口头报告。在学习小组口头报告完成后,教师和其他学习小组的同学针对报告提出问题与自己的看法,由案例报告小组全体成员现场回答教师与其他同学的质疑。这一阶段,在案例的选择上,一方面应保持开放性,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媒介经营管理案例;另一方面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选择具有时代性的新近案例,以增加学生对当下媒介经营管理实际情况的熟悉与了解。教师在学习小组所选案例确定后,应提示学生收集案例材料和数据的方法。

最后,是学习小组媒介经营管理的实战训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依据情境学习理论,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媒介经营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因此,课程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为实践实训阶段。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可利用的社会资源相对较少,与媒体进行项目合作的难度较大。因此,课程可充分依托校内的校园广播、网站、电视台等实训基地,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元,每个学习小组自主策划、开发、运营一个媒介产品,让学生在实训中将书本理论与实践贯通,真正领会媒介经营管理的规律。

基金项目:本文为湘南学院课题“网络新闻的多媒介文本联合解码研究”(项目编号:2013YJ01)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聂志腾,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和地址:湘南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媒介危机公关管理理论 篇4

媒介危机管理指的是媒介为摆脱所遭遇的危险情景, 挽回不良事件给组织造成的负面影响, 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可能带来的损失而采取的一系列具有预防、扭转、挽救作用的策略和措施。 (1) 媒介面对危机状态时的公共关系处理过程, 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 包括了危机前的预警力、危机中的应对力和危机后的评估力。

一、危机前的预警力

危机预警能力是危机管理中最有效、最经济的, 许多危机在爆发之前都会有征兆, 做好危机预警, 将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 可避免危机发生时对媒介组织造成的重大影响。危机预警力的培养需要从日常工作做起, 做好周密的计划, 全员动员一起做好准备:

1. 培养危机意识

危机意识是传媒界人士最易掉以轻心的。从媒介产生的主要原因———内部原因来看, 危机产生与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有关, 许多媒介从业人员根本没有意识到事件对个人形象、组织形象甚至社会影响造成的严重后果, 当危机发生时又无法从容应对。通过危机意识的培训, 可以使领导层高度重视危机管理, 提升洞察危机的能力;使全体员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提升危机识别能力和应对能力。

2. 完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执行规范有利于提高日常管理水平、堵塞管理漏洞、消除危机隐患, 如新闻报道有严格的稿件编辑审核制度, 并且是层层把关,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但就是在这样的层层把关下, 2003年依然出现了“纸做的包子”这么重大的假新闻, 究其因, 除了与当事人的职业道德有关外, 审核制度和执行力度则暴露了北京电视台管理中的漏洞。现行媒介有相当成熟的规章制度, 如新闻采访制度、稿件编辑审核制度等等, 但是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 中国的新闻法律法规还有待健全, 从执行力的角度看, 执行监督缺乏, 大多数情况下全依赖新闻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

3. 建立预警机制

系统的预警机制主要包括建立危机管理机构、编制危机管理计划和危机培训。建立预警机制目的是媒介组织能在危机瞬间爆发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建立危机管理机构是危机预警机制的首要任务, 管理机构由组织最高领导者担纲, 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与, 部分基层员工参加, 在危机管理过程中起到决策、沟通协调、监督实施的功用。

提前制定危机管理计划, 是指对潜在的危机进行研究, 制定出应变的行动准则, 使之尽可能地缩短组织被危机困扰的时间。危机管理计划首先要根据以往的或可能出现的危机确定危机目标, 其次是根据威胁所造成的强度、广度、深度做出处理上的先后次序, 最后是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展开危机预防和处理工作。

危机管理计划制定好后, 还需要对危机计划进行培训。媒介从业人员对公共关系学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危机培训的重点在于危机意识培训、危机预防、危机处理协调能力、危机快速反应能力、危机计划的可行性, 通过危机培训提高媒介快速处理危机的能力, 提高媒介的抗震性。

二、危机中的应对力

危机发生时, 及时从容的应对力是最关键的, 一旦危机到来组织要做的事情就是确认危机、确立方案、解决危机。

媒介组织首先通过调查收集相关信息, 辨识危机的属性及危害程度, 查明危机的起因及影响范围, 预测危机的发展趋势。其次, 正视危机, 成立危机处理小组, 确立危机处理对策。媒介危机处理的对策, 根据危机产生的原因采取不同措施。媒介危机产生的原因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种, 针对外部自然或人为原因产生的危机, 媒介组织应在第一时间澄清事实的真相, 避免公众的猜疑和流言蜚语的滋生蔓延, 阻断对组织负面影响的信息的传播, 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危机的蔓延, 然后做好后期的善后工作。针对内部管理导致的危机, 危机处理的重点在于避免引发公众信任危机, 这是媒介危机最为致命的地方, 由于是自身导致的危机, 第一步就是以诚恳的态度向公众道歉, 获取公众的谅解。第二步, 对相关人员做相应处理, 以示惩戒, 从而体现媒介对受众利益的重视, 有利于维护组织形象。第三步, 积极改进管理, 健全规章制度, 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最后, 按照确立的应对措施解决危机, 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积极主动做好各界公众关系的沟通协调活动。

三、危机后的评估力

当危机事件得到控制暂告一段落时, 危机管理并没有结束。危机管理是一个循环体系, 组织要对危机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 一方面吸取经验教训, 避免重蹈覆辙, 提高公关危机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为组织恢复并重建形象提供帮助。

危机后的评估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请不同的受众群对事件处理结果进行评价, 如受害公众、专家、组织领导或其他相关公众代表;二是对从不同渠道获得的事件处理结果评价进行科学分析、归纳总结。

媒介危机公关管理是有效保护组织形象和声誉的至关重要的工作。危机的发生是不可预见的, 它的杀伤力是不可预测的, 甚至可以使长久以来积攒的声誉顷刻间灰飞烟灭。有效的危机公关管理对控制事态发展、降低损失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沈杰、方四平.公共关系与礼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张玲莉.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媒介管理与经营》思考题 篇5

1.学习和研究媒介管理学有什么意义?

2.什么叫媒介?它包括哪些机构?

3.什么叫媒介管理?

4.分析媒介管理的本质及特征。

5.媒介管理的原则与职能.6.媒介战略管理包括哪四个环节?

7.什么叫PEST分析法?它们各自包括些什么?

8.什么是媒介产业环境“五要素”?

9.媒介内部条件分析包括哪些?

10.媒介战略主要包括哪些战略?

11.媒介领导力如何形成?其本质与特点是什么?

12.媒介领导者的角色与职责是什么?

13.媒介领导“十大素质论”

14.媒介领导班子如何实现科学组合?

15.如何理解媒介生产的内涵?它有哪些特征?

16.结合媒介案例谈谈媒介产品的定位。

17.媒介产品开发有哪些策略?

18.媒介市场细分的方法与原则。

19.分析媒介市场定位的步骤与依据。

20.信息消费者有哪些特点?他们具有哪些权利?

21.媒介市场营销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

22.结合媒介案例分析媒介促销策略。

23.媒介人力资源有哪些特点?

24.媒介人才管理有哪些原则?

25.留住人才有哪些办法?

26.分析21世纪媒介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27.我国报刊业的发展取得了哪些成败?面临哪些挑战?

28.我国报刊业在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应采取什么对策?

29.报刊业的市场竞争表现在哪些方面?

30.报刊发行和销售的方式有哪些?

31.报刊数字出版的现状和特点是什么?如何推进报刊的数字出版?

32.什么叫新媒体?新媒体产业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如何实现突围?

33.目前新媒体企业的最主要的盈利源是什么?

34.广告经营管理的特点与内容。

35.目前常见的广告公司的类型包括哪些?

36.媒介广告经营的方式有哪些?

37.媒介广告营销应注意哪些方面?

38.企业广告运作的流程是什么?

39.媒介产业化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大学生媒介接触及媒介素养研究 篇6

【关键词】媒介接触 媒介素养教育

为了调查大学生在不同媒介环境下的媒介接触情况,我们特选地理位置很有对比性的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和西北师范大学安宁校区的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于2008年12月份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一、引言

媒介素养教育是英国学者和丹麦教育工作者于20世纪30年代率先提出的一种教育主张。“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①。“美国媒介教育研究中心曾经给媒介素养做出过如下定义,即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②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地处兰州市以东的榆中县,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而西北师范大学位于兰州市的安宁区,那里交通便利。那么这两所大学的学生在自身媒介环境很不相同的情况下,他们的媒介素养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本次调查主要就是针对这两所大学地理上的显著差别,来比较大学生们的媒介素养能力,调查将有助于了解在不同的媒介环境下大学生们的媒介素养能力以及改进的方法。

二、研究方法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运用当面访问法对所访对象进行调查。本次调查以兰州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为总体,调查以抽样为主。本次调查共发放100份问卷,采用自填问卷的形式,共回收1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100%。被调查者的性别比例为男生60%,女生40%;文科生45%,理科生55%,学生来自农村的比例为66%,来自城镇比例为34%。各年级比例为大一占23%,大二占39%,大三占37%,大四占1%。

三、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在学校及周边可接触的媒介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生在学校及周边可接触的媒介趋于多样化。

1、大学生在学校及周边可接触的媒介种类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两所高校的学生在学校及周边可接触的媒介种类主要有以下六种: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网络和手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网络、报纸、杂志。如图所示:

从表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两校存在着的显著差异。对于一些传统媒体来说,西北师大学生的依存度较高,而兰州大学的学生依存度较低一些。主要原因是由于西北师大的宿舍中配有电视,而且学生很容易获得报纸和杂志,但是兰州大学学生所订报纸和杂志配送不是很及时。对于广播媒体来说,兰州大学校园广播每日的播出较为及时,并且适时地转播国家和省市的广播节目。两校学生在网络媒体上的区别不太明显,因为校园上网都很方便。

2、大学生主动接触媒介的具体情况

“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消遣娱乐已不是媒介接触最主要的功能。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两所高校大学生主动接触媒介的目的最主要的是为了获取信息,其次是娱乐和学习。”③大学生们通过各种媒介了解新闻,获取当前生活的实用信息,如就业信息、学术信息、政坛信息和军事信息等等。这与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和受的教育不无关系。同时我们进一步发现,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行为趋于理性。

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④但对大学生来说,他们更倾向根据各种媒介的综合报道,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并不是一味依赖于媒体报道。

(二)大学生接触几种主要媒介的时间段

调查显示,两所高校的大学生接触报纸及电视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12:00-14:00及19:00以后。但西北师范大学的学生选择收看电视的居多,而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的学生由于条件所限,选择收看电视的较少,而且时间主要集中在午饭时间。收听广播的时间主要集中在7:00-8:00,12:00-14:00,16:00-18:00及19:00以后这四个时间段内。两所高校的大学生选择上网的时间主要集中在19:00以后。

(三)大学生分别接触不同媒介的内容:以报纸、期刊为例

调查显示,两所高校的大学生对于报纸类型的选择主要以时讯权威和娱乐类为主,都市生活和行业类较少。对于报纸内容的选择主要是时政新闻、社会新闻、财经新闻、娱乐新闻、文体新闻、生活百科、时事评论。男女生在选择内容上有所区别,男生中的71.7%喜欢时事新闻,而女生中的32.5%喜欢时事新闻;男生中的26.7%喜欢娱乐新闻,而女生中的65%则喜欢娱乐新闻。对国外媒体的接触,整体上来说,大学生对国外媒体的接触不多,主要是接触不方便。

(四)大学生使用广播和网络广播的情况

1、网络是当今大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在获取信息的同时,网络也成为大学生们主要的娱乐和消遣的工具。这种情况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最为明显,因为那里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广播电视的收听和收视较不方便,所以学生们主要求助于网络。但两所高校的学生在具体使用时也有所区别,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由于位置较偏,广播信号不太好,所以62%的学生通过公共广播收听为主,而在西北师范大学由于地理位置较好,所以有44%的学生通过收音机收听,26%的学生通过公共广播收听,两所高校的学生具体的使用情况如下图所示:

2、广播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调查显示,两所高校的大学生主要通过广播满足以下一些需求;获取时事新闻、获取生活健康知识、听评书、参与讨论、寻求帮助、听音乐。其中获取时事新闻和听音乐是两所学校的学生的主要需求,在获取时事新闻方面,兰州大学有62%的学生,西北师范大学有21%的学生;在听音乐方面,兰州大学有40%的学生,西北师范大学有50%的学生;在获取生活健康知识方面,兰州大学有14%的学生, 西北师范大学有26%的学生。

(五)大学生参与媒体、制作媒介产品的情况

调查显示,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参与媒体、制作媒介产品的情况一般。在开设课程方面,两所高校均开设了关于信息技术、音乐欣赏、文献检索、网页制作、课件制作和photoshop等课程.具体如下图所示:

另外,两校学生在制作媒介产品方面并不是很活跃,调查显示,大学生们只是偶尔参与制作一下报纸新闻或电视短片,关于DV作品、摄影作品及网络播客的制作就更少了。相对来说,两校学生向报社、杂志社投稿的行为稍多一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由于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导致大学生们在制作媒介产品方面的意识及能力都很欠缺。

四、结论和建议

纵观两所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主要为了解新闻信息、学习知识和休闲娱乐。总体上讲,大学生是大的媒介消费群体,对媒介的功能利用比较全面。在互联网逐步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今天,大学生对网络的利用在消费群体中非常高。但是两所高校也有所区别,这其中不乏有两所高校地理位置上的差异,相对来说,西北师范大学的地理位置较好,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并不局限于网络,而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地理位置相对较差,在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上网络占有重要的地位。正是这些原因也使得两所高校的大学生对于如何使用媒介也有所区别。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大学校区在城区和郊区对于大学生的媒介接触和媒介素养的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是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的媒介。由于科技的发展,一些新传播技术的出现,对于消除这种影响是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手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一种渠道受阻时,他们会主动去寻求多种获得信息的渠道。

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两所高校的大学生们也能够批判地接收来自媒介的信息,尽管部分媒体提供的信息有失实之处,但总体上大学生们认为媒介对他们的生活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发现尽管两所高校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差异,在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上也有所差异,但两所高校的大学生在媒介的接触方面都很活跃,他们都能积极地寻求信息,在媒介素养方面,他们对媒介发出的信息能够以一种批判的眼光去对待,不再是以前那种被动地接收信息了。同时学校也开设了部分能够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课程。当然,调查中也发现一些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如:大学生过度沉溺于互联网,整日聊天、看电影、打游戏等等。

五、局限性及必要的解释

此次调查仅仅对兰州市内的两所高校进行了抽样调查,问卷也只有100 份,肯定存在很多不足,得出的结果也会有一些局限性。但是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我们采取了科学而严谨的态度,所得结果应该是有一些代表性的。希望此次调查能对今后的媒介接触及媒介素养调查研究有所启示。■

注释

①迟蕊,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2005年6月第7卷,第2期

②张玲,媒介素养教育——一个亟待研究与发展的领域[J],现代传播,2004,(04)

③李海峰,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18卷第4 期、2005年7 月

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版

从“限娱令”分析媒介管理目标 篇7

对于“限娱令”的消息的传出,很多人对于“限娱令”的真正含义以及“限娱令”一些内在的目标都有不一样的理解,但是其中所需要传达的真正意义是需要值得关注的[1]。“限娱令”的真正含义并不是限制娱乐的发展。根据某司长在对“限娱令”的理解方面的看法,“限娱令”的真正意义并不是限制娱乐的发展,而是针对各个电视台的相关的整顿[2]。娱乐的发展是发挥媒体各项社会功能的主要方面,能够为大众在紧张工作和生活之余提供一些放松身心的新闻,,因此,“限娱令”真正的目标并不是对娱乐新闻进行绝对的限制,而是让娱乐新闻能掌握一定的度,不能流于粗俗。“限娱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发挥了媒体的管理作用,让公众娱乐的生活和思考能够走向平衡;同时,这也是大众在接受媒体传播消息时的主要目的。

2 媒介管理目标的分析

2.1 媒体管理者的思想

“限娱令”的叙述表现了媒介管理的重要性,要想实现媒介管理的健康发展和媒介管理目标的实现,需要媒介的管理者在进行日常的管理的时候能够促进良性媒介生态的形成并获得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对媒介的管理者方面,需要对于原则方面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考量。媒体的管理者在思想方面要恰当把握好度,假如其在原则方面过于细致会不利于媒介的健康发展。因为媒介中发生的问题十分多样化,变化性很大,所以如果媒体管理者过于苛责原则,那么就会束缚媒介的发展。但是,如果媒体管理者在原则方面跨度过大,对于一些违规的情况进行事后的惩处,不能对媒体的管理具备足够程度上的约束力,会导致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持续出现,影响媒介积极作用的发挥。因此,媒介管理者在对原则方面应该掌握好限度,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媒介的良好作用的发挥,还能给予媒体一定的创作的空间。

2.2“限娱令”的适当操作

在“限娱令”发布之后,就是实际将“限娱令”实施到位的部分。在践行“限娱令”的相关问题方面需要相关的负责人在操作的过程中掌握好度,避免出现和“限娱令”发展目标相违背的情况。因此,在具体的实施方面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限娱令”主要是针对娱乐类的节目而言,但很多其他类型的节目中也会加入一些娱乐节目,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如何恰当解决。这就需要相关的处理人员在计划的过程中能够对照这个问题考虑在内,并对于如何实施做出详细的规划。其次,“限娱令”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媒体的节目收视率出现下降的现象,这样不利于媒体节目的发展。由于“限娱令”的要求,对于娱乐节目限制在了一定的时间内,这种过短时间的限制导致媒体节目在各个环节的说话速度都要缩短,这样主持人的说话语速过快会直接导致一些观众不能看懂,影响节目的质量,收视率下降。因此,在实践“限娱令”的时候,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充分站在人的角度,更好地服务大众。

2.3 提升媒介素养

媒介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媒体对大众的积极影响力,在对媒体管理方面应该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站在观众的角度处理各种媒体问题的出现。因此,需要媒介管理方面提升媒介的素养,将其传递的价值观和精神在节目中完美体现,创造出既受欢迎,质量又好的节目。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对于各类的媒介的信息的理解能力以及批判的能力,并将信息在日常的生活中得以运用的能力。受众对于媒介消息的运用以及受众对于媒介的一种批判的意识都是媒介素养的部分。在运用媒介的过程中,受众需要将媒介消息为我所用而不是被媒介完全影响,并对于媒介消息有足够的组织和评价的能力,对自身的生活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针对媒介的管理目标方面,需要提升媒介的素养,让受众接受到媒体的积极效应[3]。

3 结语

媒介的管理目标的实现不是单方面的努力就可以轻松实现,这需要媒介的管理者、媒体人以及受众之间形成良性的信息沟通模式,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共同促成媒体的发展[4]。媒介追求的是将一些消息完整地向大众传达,让受众在接收到媒介传播的信息之后,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对于一些不好的习惯和现象进行改正,并在日常的工作中取得积极的影响。分析“限娱令”下关于媒介管理目标,对促进媒体的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于正凯.媒介管理学轮廓小议—以2010年媒介管理学研究为例[J].中国出版,2011(8).

[2]白晨.从组织结构浅析中国地方党报报业集团组建与发展的问题及原因[J].编辑之友,2010(9).

[3]丁汉青,李亚菲.博客营销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0(8).

信息时代与媒介企业管理环境构建 篇8

一、顺应政治因素, 提升媒介企业的宏观管理环境

政府对新闻事业的宏观控制和直接管理, 媒介企业从事管理时首先要把党和政府摆在首位, 因为政府制定法律、法规制约和规范媒介行为。政治因素对大众媒介的环境影响集中体现于政治制度对媒介企业体制的影响, 媒介企业体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媒介企业的所有制。作为媒介企业体制的重要焦点, 媒介企业、政府和公众三者间的关系, 其基本面貌由政治体制决定, 媒介企业体制则将其明确体现。政治体制对媒介企业体制的制约和规定相对宏观。总之, 政府环境对媒介企业管理的影响有直接性、不可抗性、艰巨性的特点。如在每天晚上黄金时段不允许播出色情、凶杀、暴力及国外影片, 这些影片应当在较晚时段播出, 这就充分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心智, 以免受到不良影响。政府制定专门的媒介政策影响媒介企业, 让媒介企业可以在良性的宏观环境中健康发展。媒介企业在管理时必须准确地把握国家及政府的举措和变化, 顺应政治环境而发展。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媒介企业的首要任务还是宣传党的政策和方针。正确充分地利用、适应媒介企业环境面临的政治因素, 无疑对媒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并能提高媒介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透视经济因素, 调整媒介企业的内部管理环境

政治因素始终是决定媒介企业管理制度的根本力量, 经济因素则不断推动着媒介企业管理制度尤其是内部运营管理制度的变革, 政治和经济对媒介企业管理制度的影响各不相同, 从政治的影响看, 通过核心不变的制度来保障媒介企业满足政治需要的前提, 而从经济的影响看, 媒介企业日益在市场化道路上谋求发展之路。一般来说, 政治因素对媒介企业宏观管理制度起决定作用, 而经济因素对媒介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制度的影响相对更大些, 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直接推动力, 促使媒介企业走向市场化的新道路。媒介企业也受自身的经济利益驱动, 随着政治因素对媒介影响的适度调整, 快速地释放和体现出来, 除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外, 传播信息、提供娱乐等方面的功能逐步获得确认, 媒介企业为实现自力更生的经济独立, 追求效益的利益驱动凸显, 必然探索内部管理制度的创新, 尤其是经营制度的创新, 从广告制度到发行制度, 再到管理机制, 中国媒介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逐个实现突破。例如, 经历了长期由国家提供财政资助的过程后, 1985年, 河南的《洛阳日报》第一个大胆走自办发行的道路, 经过10多年的实践, 报业发行经营正形成适合国情的多种发行所有制、多种发行方式并存的多渠道发行格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 各种形式的领导体制和经营机制也在实践中被探索, 其中尤以《羊城晚报》率先实行社长领导下的总编辑、总经理分工负责制被众多报社效仿。中国的媒介企业管理不仅要将承担社会责任、追求经济利益有机结合、互相协调起来, 并将承担社会责任置于首位, 而且还要将完成宣传任务纳入自己的目标系统, 并予以优先考虑。市场经济的变化和发展, 将促使媒介企业更好地进行内部自我调控, 以利媒介企业的强势稳步发展。

三、提高技术含量, 促进媒介企业管理的多层环境

信息时代的到来, 信息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完美结合, 不仅改变了媒介企业的面貌, 更改变了信息传播运动的面貌。为了提高媒介企业管理的水平, 可以从技术的多层性考虑:第一, 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吸取专业的媒介企业管理人员。媒介企业的管理主体还是人, 想要将媒介企业管理好, 媒介企业管理人员的作用不容小觑。提高媒介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 也就能提高媒介企业组织管理的素质, 媒介企业工作者是专业人员而不是行业人员, 因此, 媒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应该特别严格, 媒介企业工作者必须经过传播和媒介教育的特殊训练, 或通过专业考试, 拥有专门知识和技能, 有从事媒介企业工作的资格和享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媒介企业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理念、专业精神和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第二, 把握先进技术, 为媒介企业管理服务。信息时代, 谁先抢占先进的技术, 谁就为最后的胜利取得了先机, 运用先进技术来管理媒介组织, 是适应媒介企业全球化这个大环境所必需的手段。特别是引入互联网、手机等新传播手段, 老式的传播方式在信息时代显得力不从心, 革新传统媒体的管理模式越来越重要。首先应对管理观念进行创新, 对媒介企业的基本环境多层性和发展趋势特征进行科学的评价, 并制定出与媒体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媒介管理目标。只有不断进行创新, 媒介企业才能在竞争和发展中处于主动地位, 并容易获得竞争优势。没有创新, 媒介企业就会停滞、衰退以至于被淘汰, 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将是新世纪中国媒介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法宝。第三, 适应国际国内的媒介环境多层性, 懂得利用国外先进管理模式。“你无法改变环境, 那么你就适应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使媒介企业充分利用政治、法律、经济等因素, 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在媒介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力雄厚的全球媒介企业都是实施多元化战略的综合媒介企业, 未来中国媒介企业将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传播手段, 逐步由单一媒介向混合媒介发展, 由单一经营向多元经营迈进, 调整产业结构, 实施多角经营, 大幅度提高广告以外的多种经营的经济效益。第四, 完善媒介企业管理的法规环境。我国在媒体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没有整体的系统的对媒体进行法律监控和保障。应进一步对媒体进行统一的法律界定, 解决技术划分和行政管理划分差异较大的问题, 消除媒体划分中严重的割裂、重叠现象, 从而改变多头管理、交叉管理严重的局面。

四、培养媒介素养, 营造媒介企业管理的外部环境

大众媒介素养的提高也是媒介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之一, 要提高大众的媒介素养, 就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的素质。面对大众媒介传播中的消极文化倾向的影响, 人们开始意识到培养受众, 尤其是青少年在信息传播与接受过程中主体性的重要性。20世纪70年代后, 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在中小学开设媒介素质教育课。这些课程的共同目的是培养学生建立对待媒介传播的多元观点, 使学生具有识别和判断媒介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差异的能力, 并教导青少年如何认识、分析、运用和监察大众传媒。在我国, 过去的教育侧重于传统价值的传授和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 忽视了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的应变能力, 更缺乏培养学生如何面对利用庞大复杂的信息的能力, 尤其是培养青少年的信息传播与接受的主体性能力, 使青少年能自主地运用网络获取和处理信息, 对信息具有批判与分析的能力、并恪守信息时代所要求伦理道德的基本素养。面对大众媒介传播中的一些消极文化倾向, 增加批判性、科学性、思考性和健康向上的信息内容的生产, 并对进行这方面信息内容生产的媒介给以政策及税收上的优惠, 要求国家对媒介企业产业的信息生产方式有所调整, 逐渐提高大众的整体媒介素养, 营造一个和谐的媒介企业管理的外部环境。

对媒介企业管理环境的分析, 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媒介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影响, 从而使媒介可以向不同程度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环境挑战。未来常常难以预测, 但正如丹尼尔·贝尔教授所说:在信息社会里, “我们对一些社会后果和未来已更为敏感———我们确实愿意给作为改变社会的魔仗的任何新发明而欢呼, 我们对技术变化与组织变化可能具有的重要性也更为警觉。这是完全是有好处的, 因为在我们变得更为敏感之后, 我们就可以试着对各种后果作出估计, 并决定我们应该选择哪些符合于我们价值观念的政策, 以便在形成、接受或甚至拒绝我们面临的未来方面作出选择。”信息时代的到来, 媒介全球化的冲击令媒介企业管理环境益发的重要。媒介组织想要在信息时代站稳脚跟并取得长足的发展, 就需要潜心研究媒介企业管理环境, 运用先进的媒介企业管理环境来提升媒介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凌昊莹.媒介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5.

[2]邵培仁.论中国媒介经济管理发展的前景[P].香港:中国传媒报告, 2003, (4) .

[3]邵培仁.媒介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新媒介环境下的舆论构成及管理 篇9

根据学者陈力丹的观察, 出于研究舆论的角度不同, 对于舆论的定义差距较大。政治学和历史学的定义着重在舆论对于决策的影响方面, 心理学注重公众意见表达的心理过程, 社会学注重舆论的社会化产生过程, 而社会心理学则从知觉、感触舆论来界定舆论。 (1)

美国报刊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在1922年写作的《公众舆论》一书, 标志着舆论学进入专门研究阶段。在书中, 李普曼对舆论作了如下定义:“他人脑海中的图像——关于自身、关于别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 就是他们的舆论。这些对人类群体或以群体名义行事的个人产生着影响的图像, 就是大写的舆论”。 (2)

而我国近年来在舆论学研究中, 对于舆论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界定:

1.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 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共同意见; (3)

2.舆论是公众对其关心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和观念的信念、态度和意见的总合, 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 并对有关事态发展产生影响; (4)

3.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 (5)

舆论的形成过程可以用贝纳尔对流现象加以形象地说明:当水被加热时, 由于热传导的关系, 水中会出现对流。在加热到一定程度之前, 从总体上看, 水仍然是无序的, 而当越过临界点时, 无序的水才会有序化, 呈现高度有序的图像。如果我们将充分讨论的过程看作热源, 公众意见比作水, 那么, 贝纳尔对流现象则形象地展示了舆论的形成过程。这种舆论形成的理性模式基于“人类是有理性的, 有才智、会思考, 有较强分析能力的认识”, 把舆论形成概括为“个人的理性判断——合理讨论——意见一致”的过程。 (6)

舆论的社会功能, 总体来说, 可概括为社会整合与社会调控和促进的功能。德国学者诺利-纽曼即将舆论描述为“我们的社会皮肤”。在她看来, 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的社会皮肤”: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不仅如此, 它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 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7) 舆论对社会的整合是通过维护、加强社会规范来实现的, 当出现社会失范行为时, 社会舆论的介入与控制, 可有效地纠正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舆论的社会调控和促进的功能, 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改变社会现状的意见, 动员人们接受先进的意识, 参与社会变革潮流, 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实现的。

变化的媒介环境中的社会舆论构成

在社会舆论的建构、形成过程中, 有数种舆论源不断交互作用, 形成规范和调整社会生活秩序的社会舆论。这包括政府舆论、媒体舆论和民间舆论, 其中媒体舆论由于网络新媒介的出现和兴起, 又可分为传统媒体舆论和网络媒体舆论。

在传统媒介环境中, 政府舆论在社会舆论的形成过程中占据绝对的权威性和主导性, 影响力最大。而由于传播渠道获得的困难, 民间舆论则基本无法透过传统媒体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诉求, 而只能以分散化、小规模化的形态停留在民间社会。在这样一种制度安排下, 可以说, 传统媒介环境中的媒体舆论与政府舆论是高度统一的, 它们共同形成社会舆论中的“上层舆论”。而民间舆论与政府舆论所主导的“上层舆论”则分别处于社会舆论场的相互割裂的两端。这其实就是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曾经提及的“出现两个分裂的舆论场”。 (8)

这样的一种社会舆论构成状况在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介出现之后,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网络媒体中信息发布的低门槛以及网络技术特点带来的传受互动的可能性, 使得民间舆论借助网络传播渠道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表达空间, 并实现了传播区域迅速而广泛的扩张。民间舆论由传统媒介环境下的分散化、小规模化的特点迅速演变成集中化的高强度的网络舆论。这样的变化使得网络舆论对于社会舆论的构成产生强大的影响成为可能。这种影响力的产生主要基于如下原因:由于网络通过BBS及论坛等工具提供了供受众讨论各种议题的公共空间而形成的各种意见的快速汇集与活跃交流, 加之网络媒体通过超文本链接等技术手段所提供的有关议题的充分的背景信息。这一切都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信息的传播强度, 形成引人关注的热点。而网络舆论的集中爆发对于已经市场化的传统媒体来说, 意味着经济的诱惑和专业的标准的双重压力。因此, 只要有可能, 传统媒体一定会选择跟进。这样, 通过网络传播渠道而获得表达的民间舆论以网络舆论的形式出现, 并与传统媒体实现了良性互动。而传统媒体跟进所形成的传统媒体舆论势必会进入政府的议程视野, 而行政力量的关注乃至介入则最终实现了政府舆论、媒体舆论、民间舆论三者之间的理性互动。

上述社会舆论构成机制可以从2003年“孙志刚事件”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获得清晰、完整的注解。2003年4月25日, 《南方都市报》发表题为《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的报道, 并配发评论《谁为一个公民的非正常死亡负责?》。报道和评论随即被多家网站转载, 在网络中引起强烈的关注, 网民不仅表达了强烈的愤怒, 而且还为孙志刚建立了名为“天堂里不需要暂住证”的纪念网站。各大论坛及BBS上网络舆论的爆发, 使得各地都市类报纸也迅速加入了报道的行列, 最后连广东省属媒体以及中央媒体也跟进报道此案, 形成了强烈的舆论诉求。这种舆论诉求还迅速转化为三位法学博士和五位法学者两次发表公开信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要求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行动。2003年6月18日, 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并原则通过《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草案) 》, 而原有的收容遣送办法在新的《救助管理办法》生效后即行废止。

由此可见, 理性社会舆论建构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是为各舆论源提供宽松、自由的表达机会, 这样才能使相关各群体有充分的意见交换的可能。从而使社会在整体上处于一种舆论平衡状态, 并进而形成真正的主流社会舆论。

新媒介环境下社会舆论管理的思维转变

互联网等新型传播媒介出现后, 民间舆论借助新媒介实现了传播区域迅速而巨大的扩张, 加上其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 它开始影响媒体舆论, 与政府舆论的关系也呈现出某种“竞争”的态势, 对主流社会舆论最终形成的影响力有时达到了可以与政府舆论相提并论的程度, 对于这种社会舆论形成过程中的态势, 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宏观认识。必须明白, 在新媒介环境下进行舆论引导时已经不再有“一言堂”的环境了, 政府舆论要学会与民间舆论理性互动, 并善于吸收民间舆论中积极、合理的内容, 这不仅能够增强自己舆论引导的能力, 同时也能展现政府尊重民意、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真诚态度。

当然, 作为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 舆论的必要引导和控制对于社会体系的有效运转是必要的。事实上, 舆论形成及引导的过程必须被控制在社会及公众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这样才既能推动、促进社会发展, 又能保持社会稳定。此外, 由于网络的跨国界特征, 网络媒体对于社会生活的介入, 必然会扩大不同国家间的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及价值观的相互激荡, 从而给处在信息传播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在维护自己的政治秩序稳定方面带来新的挑战。但是, 我们必须看到, 网络对于社会舆论形成的影响力是大势所趋, 我们应该因势利导, 改进舆论管理的思维方式, 提高舆论引导的质量和水平。

注释

1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年版。

2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 (中译本, 阎克文、江红译)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3刘建明:《基础舆论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4孟小平:《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 中国新闻出版社, 1998年版。

5喻国明、刘夏阳:《中国民意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

6邵培仁、何扬鸣、张健康:《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宣传学和舆论学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经营管理的变革 篇10

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 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而言, 一系列新媒体, 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触摸媒体等层出不穷。其特有的便捷性、快速性、互动性广受人们欢迎, 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新宠。新媒体环境下, 传播方式由传统媒体的单一传播向新媒体的双向传播转变。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线型、单向、不可选择的, 它通过议程设置让受众被动地接收信息。它的主要方式是编辑决定报道主题, 然后由记者收集事实, 最后包装成新闻, 以一张报纸或一档节目的形式传播给受众。而在新媒体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 受众能够一改昔日在新闻信息传送过程中的被动状态,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的制造和传播过程中来。由于形式多样, 参与者可以通过各自的平台交流, 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网络新媒体中, 媒体会增加受众反馈版块, 倾听受众的需求。例如, 人民日报App分为闻、评、问、听、报几大版块, 其中“问”就是对受众开放的一大版块, 受众可以及时反馈, 这样就可以增强新闻传播的互动性。在新媒体环境下, 受众不再被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所影响, 突破了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特权和垄断地位。其次, 新媒体传播中, 发布者时空位置由固定性向任意性转变。传统媒体需要专业的人员在专门的地点统一发布新闻信息内容, 受时空和地域的影响很大, 而新媒体由于便携的卫星发射设备和广泛覆盖的网络, 使得任何人仅仅通过使用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高性能的计算机, 都可以在不同的地点, 协同工作、共享资源, 甚至共同编辑内容。任何一位公民都可能成为记者, 可能成为信息的来源, 这样就实现了由传统媒体的固定性向新媒体的多样性转变。

二、盈利模式的变革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 除了让媒体的传播方式发生改变外, 媒体的盈利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在新媒体环境下, 由曾经单一渠道盈利转向多渠道获取利益来维持媒体的运转。传统媒体曾经的盈利模式是单一的“两次售卖”模式, 即当传媒信息通过新闻专业人员的采写和编辑后, 它要经过两次售卖才能形成自己的价值和创造新价值。传媒商品第一次售卖的客户是受众;第二次售卖是把传媒企业所具备的传播功能售卖给广告主, 广告主看重的是传媒企业高质量的受众和传媒企业所具备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所以, 报刊的版面中常常充斥大量的广告信息, 报社通过广告获取利润。而如今, 多数新媒体的盈利来源是多渠道化的。传统媒体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报刊, 以广告收入来支撑整个媒体的运转。但新媒体还有多种收入来源, 首先是来自用户的主动订阅或者购买, 用户对媒体的内容感兴趣便会主动订阅。并且新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加注重内容开发, 通过内容来吸引受众订阅。传统媒体虽然也意识到了内容开发的重要性, 但却很少付诸行动。例如, 腾讯公司在开发聊天软件的基础上, 推出了“群”的服务, 旨在和校友录竞争, 为了迎合企业用户的需要, 开发出“企业”, 又开发出“家园”“秀”等版块, 营造网上虚拟社区。同时, 还涉足游戏产业, 推出包括连连看, 各种牌类、棋类和网游等游戏, 吸引了众多用户, 这些服务全部都可以通过一小块电脑界面来操作。这种不断创新的精神使得腾讯成为国内即时通讯媒体的老大, 也树立了腾讯在“娱乐”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增值产品售卖。新媒体不再提供所有的内容给用户免费使用, 用户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才可以获得信息内容, 如移动网络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库盈利, 数字电视可以通过向用户收费的方式盈利。再如, 2010年2月, 迅雷推出正版视频内容点播收费及下载服务, 根据迅雷公布的数据, 其会员收费下载模式已经拥有百万名用户, 预计已获得千万元收入。另外, 新媒体还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降低成本, 通过快捷便利、价格低廉的服务, 如即时通讯, 特别是手机短信、彩信和彩铃这样的个性化服务满足受众的需求, 实现盈利。

三、结语

新媒体形态的出现及其新的特征在媒介经营管理方面给传统媒体带来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 媒介经营管理的新模式, 体现了未来媒介经营的方向。首先, 新媒体传播中, 便携的卫星发射设备和广泛覆盖的网络, 使得建立虚拟的新闻编辑室成为可能。在这一新的传媒组织结构中, 工作人员不需要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座城市工作, 仅仅通过使用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高性能的计算机, 传媒组织的工作人员就能协同工作、共享资源, 甚至共同编辑内容。新闻编辑或制作人可以坐在任何一个联网的工作台前观看或控制其他联网工作台上的内容, 无论这些工作台位于何处。新媒体能大大促进媒体产业的发展, 保证信息的即时性、高速性和快捷性。其次, 在传播方式上, “以受众为中心”是大势所趋, 信息的发布者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媒体, 双向互动才能促使媒体发展得欣欣向荣。受众不应该只是一个被动的信息接收者, 同时也应该是一个主动的选择者, 甚至是内容制造者和主动传播者。在这种模式下, 媒体可以更好地为观众制作出他们想要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凌昊莹.媒介经营管理[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80-82.

[2]邓瑜.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1:65-66.

媒介管理 篇11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融合;新闻专业主义;职业道德

如今是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因而各种媒介技术也快速的发展。在以往的媒体中,广播、网络、电视各成一家,而今这种模式将慢慢被打破,向媒介融合的趋势发展。而作为传媒人的新闻记者面对这种趋势,也不得不面对新的挑战和压力,从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进而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成为媒体融合时代下一名合格的、为人民服务的新闻人才。因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应该重视新闻记者的媒介素养培养,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从而研究出更好的方法和对策来帮助新闻记者提高媒介素养。

1.记者的媒介素养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媒介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受众的媒介素养、特定人群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特别是对受众的媒介素养的相关研究较多,但是对于传播者的媒介素养研究尚没有深入。

其實,记者作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在整个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对信息进行选择和过滤,担当着信息“把关人”的重要角色,其价值观和媒介素养水平成为直接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同时,新闻记者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他们的报道日益成为人们认识世界、辨别真伪、表达观点的主渠道,记者的传播活动对受众有重要作用,在传媒人媒介素养缺失的情况下,受众通过媒介所感受到的就是被记者所歪曲和异化的价值观。因此,提高记者的媒介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对记者的媒介素养进行研究也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2.媒介融合对记者提出的新挑战

2.1信息传播环境改变

媒介融合带来了信息传播环境的巨大改变,特别是互联网及新媒体的发展,使不同媒介之间进行整合与重组、交融与互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交互性越来越强,形成了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传统媒体借助新媒体进行业务拓展,开发了与新媒体相融合的新的媒介形式,例如与网络媒体相结合出现了网络报纸、电子杂志等,随着3G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与手机媒体相结合的新媒体,例如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手机广播等等。“全媒体”发展战略的提出适应了新的新闻信息传播环境的需要,是未来传媒业竞争和发展的主要手段,因此,对传媒人特别是新闻记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新闻传播模式改变

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是这样一种流程:新闻事实由传播者通过新闻媒介传向受众。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传播者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受众更多的是出于被动的地位。但是,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单一的传播流程已被改变,传者和受众的界限变得模糊,受众在传播中的主动性加强,新闻传播的主体由职业新闻记者独家垄断转变为记者与受众共同分享,新闻传播模式由单向线性转变为双向互动性传播,由媒介组织对大众的传播转向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

2.3新闻产品形态改变

媒介融合还带来了新闻产品形态的改变,具体表现在两个层面,即基于受众层面,出现了“公民新闻”;基于新闻媒体层面,出现了“融合新闻”。随着Web2.0应用的不断普及和社会化媒体的迅速发展,受众选择、使用媒介的能力逐渐提高,从单纯的接收者向传者和受众的双重角色转变。在新闻事件现场,“公民记者”利用手机、个人博客、微博、SNS等在第一时间发出消息、表达观点,成为传统媒体报道的重要来源。这种“公民新闻”形式颠覆了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垄断,并影响了传统媒体对新闻信息的“议程设置”功能,这在突发新闻实践报道中表现尤为突出。

3.媒介融合时代新闻记者媒介素养培养的对策

由上述可知,在媒体融合时代下,新闻传播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特点,例如,信息传播环境改变、新闻产品形态发生改变等等。这种种的改变势必会对新闻记者的业务水平和知识结构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新闻记者必须要针对这些改变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来适应这种新的时代。本文针对于新媒体时代下,提出了几点培养新闻记者的媒介素养的对策,旨在为新闻记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3.1强化专业知识

就目前我国在职的大部分新闻记者来说,他们所受的教育多传统的媒体教育,即为电视、广播等专门培养的单项人才。然而,媒体融合时代下,这种传统的、单项的媒体专业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新闻记者的需求。所以,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新闻记者其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媒体传播上,对于媒体融合时代下各种新的知识、新的业务显然认识不够。因此,加强新闻记者的专业知识是适应媒体融合时代的首要任务。

首先,新闻记者要熟悉现代新闻传播手段,提高对新媒体的认知,掌握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如新闻记者在采制新闻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不同媒介平台要求的不同,在提供素材和采写新闻方面有所区别,针对网站、报社、电视的不同受众,不同要求,提供不同的稿件。而达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新闻记者不但要懂传统媒体而且对新媒体也要有一定的认识,才能有针对性地为不同的媒介创造出风格不同的内容产品。其次,要加强新闻传播专业理论业务方面的学习,熟悉新闻采编业务;同时对所采访领域要有了解和认识,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提高在纷杂环境下的信息鉴别和筛选能力。

3.2熟悉专业技能

媒介融合将我们带到了一个新的时代,新闻记者不再局限于为单一媒体服务,他们可能需要同时为报社、电视台、电台、网络、移动手机等多种平台,跨媒体服务,提供报道。这也对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媒体中“功能型”记者已不适合媒介融合的要求,他要成为集文字报道、摄影、摄像等为一体的“多面手”,能熟悉掌握多种新型传播技术,精通各种现代化采编录传设备,完成新闻信息采集及报道任务。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新闻记者专业技能的再造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3.3强化“把关”意识

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信息发布的个体从专业人员变为普通大众,这也造成了各种资讯的涌现和泛滥,面对海量的信息,新闻记者必须强化“把关”意识,在新闻报道中始终秉持“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删减、过滤、编辑和传播,强化主流的声音在社会舆论中形成正确的引导,发挥主流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对于新闻记者的影响是严重而深远的。所以,作为新闻记者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意识到这一点,不断的通过培养媒介素养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如若不然,只会被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甩在后面。同时,媒体领域的管理人士也应该认识到媒体融合时代对于新闻记者的影响,因而要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加强对新闻记者媒介素养的培养,从而为我国媒体事业的发展而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我国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立芬.从媒体产业化与受众需求的关系看媒介素养问题[J].新闻世界,2011(07).

媒介经营管理教学中的问题和建议 篇12

(一) 学生持有消极的学习态度

新闻院系的学生惯性地认为自己只需要学好采、写、摄等传统的基础课程。而媒介经营管理只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 对就业没有帮助。加之能为毕业大学生提供经营管理工作岗位的媒介少之又少, 因此大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抱着消极的学习态度, 不认真听课, 不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对于布置的作业也是草率完成。这样的学习动机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 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老师教学的信心, 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二) 师资力量不足, 案例教学“纸上得来终觉浅”

1. 师资缺乏。媒介经营管理是一门年轻的课程, 新闻院系的很多老师以前没有接触过相关的课程知识, 因此在教学时也只能“边教边学”,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即使笔者在研究生阶段所学的方向就是媒介经营管理, 但面对日新月异的传媒环境和该课程背后庞杂的知识体系, 也会感觉有些力不从心。

2. 案例几乎是“拿来主义”。案例教学是目前媒介经营管理教学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案例, 相关理论才更有说服力, 而且这也是活跃课堂、展开学生互动的有效方式。然而最近几年, 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老师大多是直接从高校毕业的博士或者硕士, 媒体的从业经验十分不足。这种情况导致教学案例的来源大多是从书上或者其他渠道“借鉴”而来, “拿来主义”使得教师缺乏深刻的认识, 讲课效果也自然打了折扣。尽管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了媒介经济正在迅猛发展, 但目前的师资力量仍然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 传媒经营人才奇缺。

(三) 相关的实习或者实践基地较少

纵观目前各大新闻媒介组织, 真正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很少, 尤其是能提供关于经营和管理相关实习岗位的媒介组织更少。媒介经营管理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综合学科, 即使师生在课堂上对某一类型媒介的经营管理讨论得眉飞色舞、不亦乐乎, 但后续调研或者实践地的缺乏也使讨论的结果不了了之。

(四) 缺乏课程体系, 知识讲授“蜻蜓点水”

目前, 大部分新闻院校虽然开设了媒介经营管理课程, 但是课程设置非常单一, 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 课程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以笔者所在的新闻院校为例, 新闻系专业的教学大纲中, 和媒介经营管理有关的课程只有《媒介策划案例》, 而媒介经营管理涉及的知识模块有很多, 如媒介调查、媒介定价、媒介法律法规、媒介品牌塑造等, 每一模块内容背后又包含了大量的知识。所有的这些知识点需要在24课时内传授给学生, 导致教师在某些知识讲授时只能蜻蜓点水、泛泛而谈, 大大降低了传播效果。

(五) 文科学生难以消化跨学科知识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 媒介经营管理融合了新闻学、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等多门学科知识, 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材中也不乏大量的图表、财务报表等, 这些对于新闻院系文科背景的学生来说, 确实有很大的困难,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像清华大学开创了“2+2”的培育模式, 即让学生学习两年工程与管理等其他学科, 再转入新闻学专业学习, 这种跨学科培养模式值得我们探索和学习。

二、提高媒介经营管理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媒介经营管理课的老师一定要着重强调学习这门课程的必要性, 帮助学生明白:只有熟悉媒介运作的流程, 才能更好地从事媒介产品生产, 包括新闻采写、节目摄制等。而且, 媒介经营管理课程中涉及的经济学、营销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适用于多个领域, 即使以后不打算从事新闻行业, 学生也能从中受益。只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才能保证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 开设媒介经营管理系列课程

重视媒介经营管理教育的重要性, 完善相关课程的设置, 形成媒介经营管理系列课程, 如《媒介调查》、《媒介品牌运营》、《媒介定价》、《媒介经济学》等, 提升教学效果。系统的课程设置一方面能够充足教师队伍, 帮助老师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降低学习难度, 提升学习积极性。

(三) 和传媒组织建立联系, 搭建实践平台

在新闻传播领域, 学界和业界相互诟病已成了多年的疑难问题。新闻院校除了传播基础的理论知识外, 一定要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实践平台, 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所学的理论。相应地, 传媒机构也要积极配合学校教育的需求, 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空间。学界和业界打开隔阂才能更好地推动传媒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一些资源有限的地方新闻院校, 更是要注重和本地媒体的合作, 一方面提升人才素质, 另一方面为当地传媒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四) 鼓励学生多途径参与相关实践

除了到一些媒体进行考察、调研外, 还要鼓励学生利用专业优势, 积极参与学校各级媒体的管理以及策划工作。此外, 还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当前媒介的开放性和便捷性去创立并运作自媒体平台, 通过亲身实践去感受某一具体媒介的日常管理。例如, 在学期开始时, 就要求学生以班或者小组为单位创建微信公众号, 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管理, 学期结束时再进行总结, 形成实践性报告。另外, “沙盘演练”也不妨是一种提升媒介经营管理实践体验的方式。虽然这些实践机会不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媒介管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但却是提升媒介管理和媒介策划能力的好途径。当然, 这方面需要国家和政府多给予新闻院校一些政策以及经济上的支持。

(五) “走出去”和“引进来”双管齐下, 提升师资水平

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新闻院校应该适当引进有媒介经营管理学习背景的硕士或者博士生, 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性和对口性。另外, 支持教师多“走出去”, 定期到一线积累实战经验, 形成自己的一套“案例体系”。此外, 还可以邀请一些业界的资深人士通过兼课、讲座等方式传递最新的一线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教学联系实践, 为实践服务, 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三、结语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 2020年, 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的核心部分, 新闻传播业必将迎来一个大的发展机遇。同时, 我国国际化媒介的缺位也在期盼着优秀媒介经营管理人才的涌现。新闻院校一定要从意识上、教学内容上、教学方法上作出调整, 国家、政府以及媒体也应该给予相应的支持, 提升媒介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效果, 促进我国传媒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湛苹.媒介经营管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新闻窗, 2010 (04) :122.

[2]郝香.西部高校新闻专业媒介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新闻世界, 2010 (10) :160-161.

[3]邹迎九.试论媒介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案例的选择[J].钦州学院学报, 2008 (08) :97-100.

[4]刘年辉.媒介经营管理课程互动教学探索[J].青年记者, 2008 (10) :87-88.

上一篇:提问活动下一篇:专业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