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行为原因

2024-09-15

消费行为原因(精选12篇)

消费行为原因 篇1

引言

“人情”千百年来根植在中国人的心中 ,是维持人际关系的一种调和剂。还未正式跨进社会,他们也同样面临着人情的消费。据《中国民航报》报道,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新闻中心对武汉部分高校200名“95后”大学生的生活费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他们月均生活费达1 500元,其中人情交往花费占大部分[1]。由此可见,人情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的一项重要支出。那么作为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人情消费的动因是什么? 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此展开研究和讨论。

一、概念的界定

首先明确提出人情概念的是《礼记》 ,认为人情是指喜、怒、哀、乐、惧、爱、恶、欲。李伟民认为人情乃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互动和交往时与对方进行交换的资源,将这种资源分为物化( 如金钱、礼品等人之衣、食、住、行) 与非物化的( 如给予一次机会和帮助、提供某些便利或支持、作出某些允诺或让步)[2]。沈毅认为“人情”包含三层含义,即“情”、“利”、“义”[3]。翟学伟将人情看成是一种交换的行为,它既是一种资本又是一种债务,实际上里面包含着交换的因素[4]。

综合学者 的观点 ,笔者认为“ 人情消费 ”就是指“做 人情”,是在社会交往网络中为换得某种需要,通过一定方式来获得所需 利益的行 为 ,是在人际 交往互动 中产生的 ,具有目的性。

二、研究方法

1.资料收集:主要采用个案访谈法。选取大学生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内容围绕着:你认为做人情的原因是什么? 人情往来的都有哪些人? 其中交往较频繁的有哪些人? 你平时遇到哪些事情会去做人情?

2.资料分析:对研究中所收集到的个案访谈资料 ,运用定性资料分析方法的类属分析,对其进行分类、归纳。

三、大学生人情消费行为的原因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提出了差序格局,并将关系划分为血缘和地缘。血缘关系表示任何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地缘关系是由于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共同生活而交往产生的人际关系[5]。业缘关系是依据职业联系而形成的跨血 缘、地缘的 组织形态 ,是人们在 社会活动 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 台湾学者黄国光根据社会关系的远近不同,将人际关系划分为三种:( 1) 情感性的关系。 ( 2) 工具性的关系。( 3) 混合性的关系[6]。从调查访谈中发现 ,大学生的人情消费对象主要是混合性关系的人群为主,包括了与自己有业缘关系的同学、老师,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还有地缘关系的邻居室友,也是他们人情消费的主要对象。笔者将大学生人情消费的原因归纳总结为三点:为“情”、为“礼”、为“利”。

( 一) 为“ 情”

案例1,性别:男,年级:大二

日常生活中朋友同学之间相互往来时比较多。主要是为了维持朋友同学间的友谊……当我有困难的时候朋友会伸出援手……可以说这些朋友就是我的亲人,和他们在一起我不会感到孤单,我会感到很开心。

案例2,性别:男年级:大四

平时在生活中有谁需要帮助,我都会尽力地去帮忙……首先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帮助别人后,得到别人真心的认可和感谢,我也会感到很开心……

案例3,性别:女年级:大三

比如上课的时候同学让我帮他点到或者帮占座位……其实心里不是很愿意,但没有什么理由拒绝,况且拒绝的会觉得我很不给面子,破坏同学之间的感情。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大学生“做人情”是为了满足情感的需求。他们把友谊之情看得很重,甚至将同学、朋友当作亲人一般来看待。集体的归属感能给大学生带来心情上的愉悦,如果被集体排斥,会感到无助和孤独,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大学生从人际交往中获得的情感需求主要是指归属和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从案例1可以看出,大学生希望能和同学、朋友保持友谊与忠诚的伙伴关系,希望能做到互爱,有所归属感,在有苦难的时候能互帮互助。除此之外,大学生也渴望别人的尊重,能受人赏识。案例2中的案主在帮助别人后感到很开心,是因为这样的人情换来了他人的认可和正面的评价,得到了情感上的满足。

面子是个体为了迎合某一社会圈认同的形象,经过印象整饰后表现出来的认同性的心理和行为[7]。从案例3中我们可以看出,该案主去做这个“顺水人情”具有一定的强迫性在里面。案主虽然与他同学关系一般,但如果他不答应同学的请求,也就是对他们的同学之情“不买账”,间接否定了这份情谊。因此碍于这份“面子”,他只好去做这份人情。

( 二) 为“ 礼”

案例4,性别:女年级:大二

过生日的时候会请同学一起玩,一般先吃饭、然后去K歌……其实读大学以前我都没过过生日,但是读大学后,同学他们都会过生日。也没想过其他过生日的方式,因为大家过生日都是去吃饭、K歌,如果我买个蛋糕会显得很小气。

马歇尔·莫斯在他的著名论文《礼物》中认为在原始社会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呼”,使得收到礼物后必须回礼,而这种回复只有通过以另一物品为中介,和原先的礼物相交换才能达到[8]。彼德·布劳认为,社会交换要求相信别人会履行义务,如果他最终没有履行义务,就会使他遭受与其他人的任何行动无关的惩罚[9]。

从案例4中我们可以发现,案主觉得过生日吃饭、K歌,会花费很大一部分钱,但案主仍不会去采用其他的庆祝方式,会选择和别的同学一样的方式去庆祝,原因就是需要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平衡,履行对等的义务,如果换种花费较低的庆祝形式,打破了这种平衡,就会背上没还够人情的责任。

( 三) 为“ 利”

案例5,性别:男,年级:大三,学生会干部

一般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会做人情,比如请同学来帮忙做主持,一般我都会说请对方吃饭或者帮他忙才会答应。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个体之所以相互交往,是因为他们都从相互之间的交往中通过交换得到了某些需要的东西。从案例5可知,案主为了组织好学生会的活动,就需要请个同学帮忙做主持人,当案主有求于人的时候便会采取请客吃饭的方式———“做人情”来得到同学的帮助。任何一种行为,假如其结果不能为行为者带来某种利益,这种行为就不可能发生[10]。案主通过“做人情”的方式得到活动的成功举行,而他的同学通过答应案主的请求可以换得案主欠下一个“人情”,他们各自都以自身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当遇到困难,一方需要另一方帮助的时候,采取“做人情”的方式,以此利益与对方资源进行交换,从而达到目的。

结论

大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网不断进行人情消费。他们的人情消费对象主要是以混合性关系为主的人群,包括同学、朋友、老师。除此之外,还有以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人际网络,主要是指亲人,和以地缘关系为核心的邻居室友。大学生做人情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某种特定原因而请客吃饭、唱歌、送礼等,但主要以平时交往中产生的人情需要、日常生活中的相互帮助为主。大学生做人情的原因总结为三个方面:为“情”、为“礼”、为“利”。“ 情”主要是为了满足归属和爱、尊重的需要;“礼”是指礼尚往来的需要;“利”主要是指求人办事时而需要做人情。在现实交往中,大学生的人情行为的原因并不完全是单一呈现的,而是存在着相互交织的情况,人情背后的原因往往是复杂的。

摘要:中国是一个看重人情的国家,人情消费在人际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的,而生活在象牙塔里,还未正式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也面临着人情消费。由于大学生受消费对象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人情消费的原因主要包括为“情”、为“礼”、为“利”这三个方面,且三方面的原因并不是完全单一呈现的。

关键词:大学生,人情消费,人际交往

消费行为原因 篇2

网络消费者执着于对符号价值的追求,依赖于网络媒介而导致行为出现偏差与异常,最终导致人在网络消费活动中主体地位的丧失。

在当今网络时代,消费异化生成的原因更加复杂,本文拟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其原因。传受一体的消费者在过去的传播模式中,传者与受者之间界限分明,呈现一对多的情况:我们不是创作者便是欣赏者,我们不是生产者便是消费者。伴随着互联网与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传者与受者的界限变得日渐模糊。商家、生产者依旧是传播者,但消费者已经不局限于接受者,他们同样是信息的传播者。当今消费者的“个人操控社会传播资源的能力被激活”。

当消费体验完成之后,消费者中的部分人将会创造信息,即把自己的消费体验在网络上公之于众。诚然,消费者之间的传播与交流,为他们获取有用资讯、探寻实用产品有着积极作用,但这同样也是消费异化产生的原因之一。勒庞在《乌合之众》之中指出,个体在处于独立状态拥有比群体更清醒的头脑与更理智的判断,这是因为当个体处于群体之中时,会产生“群体心理”,更容易做出极端的行为。在社会化媒体情景中的购物过程中,消费者更容易产生规划之外的冲动性消费。产生冲动性消费的路径包括两条:一是消费者参考并接受了信源其他消费者所提供的商品信息与评价,从而产生冲动性消费;二是消费者认为购买某产品,可以满足信源消费者对其的某种期望,即社会化媒体中消费者们的感情关联程度,会使消费者更加看重信源消费者的看法与期望。

另外,根据“把关人”理论,在群体传播中,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者把关人自身价值标准信息才能传播。把关人过去由专业的记者、编辑或者媒介组织担当。而新媒体具有“互动”“移动”与“匿名”等几大特性,信息传播呈现了“去中心化”和“多中心化”的趋势,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知识精英话语的霸权地位受到了动摇,传者与受者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在社会化媒体中,每个人都能成为把关人,但网络的虚拟性与匿名性削弱了外在的法规约束,也弱化了内在的道德约束。部分网络媒体编辑、网络购物达人等意见领袖贪图商业利益,大肆宣传其所承接广告中商品的符号价值,使用直观刺激的图片、生动形象的文案,用美丽、名誉、财富等符号信息挑拨着人们渴望成功的神经。

更有甚者,在网络上宣传着与实物不符的虚假信息,本该建构网络健康消费环境的把关人缺失应有的素养,影响了消费者获得良性的购物信息。网络消费的符号性符号消费是造成网络消费异化的重要原因。以符号价值为基础的符号消费理论最早由鲍德里亚提出,他将符号消费分为四个层次:

1、表现在消费产品外观上,给予品牌生命力的示差符号。

2、体现消费者社会地位与品味、个性的象征符号。

3、影响对消费品消费过程的空间符号。

4、消费的仪式符号。

在当今的数字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为消费者构建了新的消费空间符号。消费者的网络消费不再局限于对消费对象的使用价值上,而是愈加偏向对符号化商品内在“意义”的消费,即符号消费。但这种符号消费,往往是对虚假需求的一种追逐。

一、网络消费的拟象性。

网络购物为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互联网空间的虚拟性、匿名性与不确定性,使得符号消费充斥着鲍德里亚所说的“拟象性”,即网络符号的非现实性。在网络购物行为中,消费者是无法亲身观察、触摸商品,商品只是一种非现实的虚拟符号。由于缺乏现实的参照物,当消费者在网络上产生购买意愿时,大部分情况并不是因为消费者多么了解某个商品,也不是对其功能与优点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而是在网络媒体与社会化媒体上的广告与意见领袖们有意引导下,产生的一种虚假的需要。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到不可知”的数据时代,淘宝、京东等网络购物平台提供了成千上万的商品,但对于现实中的大部分消费者而言,琳琅满目的商品只是虚拟的数据、未知的符号。繁多的网络商品信息带来了认知与选择上的困难,人们变得盲目无知,越来越失去主观的理性判断与自审能力。在缺乏现实参照物的情况下,盲从媒体的广告与推荐似乎是人们了解自身消费需求的唯一方式。人与商品联系似乎只剩下消费其非现实性的符号价值,至于使用与否、实用与否,都交由未来检验。

二、网络消费的炫耀性。

网络消费是一种炫耀性符号的狂欢,稍有不慎将异化为一种炫耀性消费行为。凡勃仑在《有闲阶级轮》中首次论述了炫耀式消费,指消费者通过消费商品炫耀自己的金钱、地位、荣耀等,但是这种消费方式往往伴随着铺张浪费,因为消费的物品超出了实用性和生存的必须性。在当下这个数字信息技术主导的社会,网络作为一种空间符号,加剧了炫耀性消费的广泛度与扭曲度。基于网络的开放性、隐匿性与交互性,网络空间中的话语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平民化的阐释权力。当新的潮流、新的科技带来新的商品,这类商品往往是代表着差异、个性、地位和品位等意义的符号载体。消费这些充斥着炫耀性的符号,成为了自我塑造与群体社交的手段。

因此部分消费者不仅仅满足于享受这些奢华、新奇商品的符号价传媒e时代点击新媒体值,更是为了在匿名且广泛的同好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消费者会将自己的消费体验与消费产品“晒”在社会化媒体上,以此与网络上的其他人关联,获得赞美与认可。网络空间对于炫耀性符号的扩散与狂欢就如同催化剂一般,越来越多人加入了这种虚拟的攀比之中。网络用户的符号性与现实世界相类似,在网络空间中的用户也是符号化存在。但与现实世界中的符号不同的是,网络空间的虚拟与匿名,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我的需求、喜好创造出一个新的自我符号,既可以是复制现实的自我,也可以是超越现实的自我。

三、网络用户符号的互动性。

在缺少权威性的网络语境中,充斥着消费主义的网络环境,使得网络用户通过消费行为实现与他人的符号互动,从而完成对虚拟自我符号的塑造。错误的自我符号定位,将带来虚假的需求,网络用户为了展现“自我价值”,将盲目进行网络消费,去占据、去拥有更多的商品符号价值。正如弗洛姆的消费异化理论所描绘的那样,消费的意义已经被人们忘记,消费从一种使人愉悦的手段变成了目的。网络空间中人的自我符号价值判断不再依靠自身,而由网络消费社会主导,似乎只有通过不断的消费才能体现一个人的真正价值。“人不再是以自身为目的了,人成为他人或者自己经济利益或者说是消费的工具,或者成为了非人的庞大经济机器的工具。”

“人把自己当作一件商品、一种投资,他的目的就是做个功成名就的人,即是说,尽可能有利地在市场上出卖自己在这种社会中。”人的本质已经被异化了,人将自己与物等同,将自己变成了“消费人”。为了进一步扭曲网络空间中人的符号互动,不少网络公司直接用“三六九等”的符号描述用户。如在苹果APPSTORE消费排行榜位列第一的《王者荣耀》中,游戏运营商便在游戏中设置了不同的贵族等级,不同等级的贵族拥有不同的特权与装饰,在游戏用户的账号名称旁也会显示该玩家的贵族等级。而为了获得贵族头衔,只能在游戏中充值消费一定数额的人民币。他人的欣赏与吹捧、追求“贵族”般的生活亦或是为了区分自身符号与其他所谓低层次的人,网络消费出现异化。网络消费的意义不再是满足自身的生存需求,而是证明自身价值、标榜与众不同的符号。消费的乐趣不在于人,而是其本身的过程。

四、网络用户符号的数据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中的消费者也成为一种数据符号。消费者在网络空间的每一次操作行为都将带来新的数据流动,消费者的年龄、网龄、联系电话、消费习惯、消费偏好都可以是商家的囊中之物。获取了消费者的个人符号后,商家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从而对消费者未来的消费行为进行预测,这也正是大数据精准广告营销的雏形。但大数据精准广告营销的相关技术仍处于一个发展初期阶段,存在着诸如隐私安全、高额成本、创意匮乏等问题亟需解决,对网络消费者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数据的采集过程与数据的相关算法。网络空间的虚拟与匿名、我国的网络环境总体开放度不高,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可以进行深度挖掘的质量数据并不丰富,而这必然影响到以“精准”为前提的广告营销。

原因自由行为的刑法目的视角 篇3

[关键词]责任能力;实行行为;刑法目的

一、原因自由行为理论概说

原因自由行为,有的也称原因中的自由行为,是指有责任能力的行为人在一时丧失责任能力的状态下实施了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但是否陷入这种无责任能力状态,行为人原本可以自由决定;如果是故意或者过失使自己处于无责任能力状态,则行为人应承担刑事责任。简单地说,原因自由行为,是指故意或过失使自己处于无责任能力的状态,在无责任能力的状态下,实施了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关于原因自由行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刑法理论上存在否定说与肯定说。否定说认为在原因自由行为中,行为人实施行为即已陷入无责任能力状态,无意思自由,也无法辨认是非。因此,与精神障碍者无异,欠缺责任要素。肯定说认为在原因自由行为中,行为人虽然在实施客观构成要件时无意思决定自由或无完全自由,但其原有的精神状态,即在招致无责任能力的原因设定阶段,本来与正常人没有差异。因此,与因疾病而导致精神障碍的情况下不可同日而语,应认定具有责任能力。刑法理论通说肯定其可罚性,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都承认原因自由行为的理论。

从责任注意的观点来说,责任能力必须存在于行为之时,行为人只对在有责任能力的状态下所实施的行为及其结果承担责任,不能追究在无责任能力状态下所实施的行为责任,即“行为与责任同时存在的原则”(或简称为“同时存在原则”)。正是在贯彻这一原则时,对原因自由行为产生了疑惑,由于行为人在实施构成要件所要求的定型行为时,没有责任能力,怎能追究行为人的责任呢?以前虽有人否认其可罚性,但现在的学说与判例都一致肯定其可罚性。因此,在遵循“行为与责任同时存在原则”和要为其可罚性找到理论依据上,理论界展开了激烈争论,形成了不同的学说观点。但是各种学说都有其缺陷或者缺乏令人信服的论证,回顾司法实践中对争议的不尽完美和未成定论的刑法理论的选择采纳,理论上的无奈又迫使立法者或司法者把问题拿回到现实生活中,以人们的朴素法感情去审视思考,即以法的真善美、公平正义标准和人们对法应然作用的期待去衡量,在社会大众的普通观念中寻找根基,从而在各种理论间作出最切合社会实际的抉择,原因自由行为可罚性经过肯定否定争论,而最终其可罚性成为各国的理论通说及在实践中立法与判例的肯定也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在我们面对刑法理论上不可开交的争议,理论上的两难,被学说弄得焦头烂额时,不妨从刑法目的的角度对某一问题作一全新的审视思索。

二、原因自由行为的发生发展机理及结构

原因自由行为中的原因设定行为是在行为人的主观支配下进行的,这没有违背“行为与责任同时存在原则”,这一点没有争议,难以说明解释的是行为人在陷入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状态下所实施的危害行为如何贯彻该原则。要解决原因自由行为的这个矛盾,查明原因自由行为的病理原因,理清其造成危害后果的客观因果发展脉络是前提,这是医学研究的任务,但在此我们可以作出假设:如果原因自由行为引起危害后果的客观因果关系是必然的,那么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就可以由直接故意、间接故意及过失构成,如果其客观因果关系是或然的,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就只能由间接故意、过失构成,而不可能是直接故意。原因自由行为的主观方面的内容是原因设立行为(是抽象的危害结果),间接地也包含其最终必然与或然造成的危害结果(是具体的危害结果)。

古希腊有句谚语:从手中抛出的石头成了魔鬼的石头,为了分析原因自由行为两种故意下的因果发展过程,我们可以作下类比:例一,甲用一块石头砸向只能容一人又深又狭的枯井中的乙,例二,丙在第二十层的高楼上随手向窗外抛下一石头,而楼下就是人来人往的人行道。在例一中甲明显构成直接故意的故意杀人罪,在例二中丙则可能构成间接故意的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没有人会质疑甲举起石头向井中乙砸去的行为是故意杀人的实行行为。在这里我们看不出直接故意的原因自由行为与甲的故意杀人行为的因果发展过程有何不同,也看不出间接故意的原因自由行为与丙的故意伤害或杀人的因果发展过程有何区别。前者的原因设定行为好比把石头抛出的行为,前者行为人陷入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造成危害结果的行为好比后者中甲丙已脱手不能控制的石头加速下落运动,所不同的是前者的原因设定行为是个行为过程,而后者只是一个行为举动。前者是以行为人自身的身体举动造成危害结果,而后者是物体的自然重力造成了危害结果,由于前者行为人因先前故意原因设定行为而使自己陷入无责任能力状态,进而造成危害结果。无责任能力状态下的行为人无异于行为人的犯罪工具,如果后来陷入限制责任能力状态未造成行为人事前预料的危害后果,该情形实质为一种未遂的原因。如果陷入未预料的限制责任能力状态并造成同样的危害结果,该情形为因果关系的错误,行为人当然应负既遂的责任;如果陷入限制责任能力的状态并造成危害结果是由行为人先前间接故意的原因设定行为所引起的,行为人仍对造成的危害结果要负间接故意的责任,因为行为人先前对将来的危害结果及因果关系都是一种概括的可能性预见。正像我们不能否认用石头砸死人的犯罪的责难性一样,从普通人的法感情上讲我们也无法否认原因自由行为的犯罪责难性。

既然我们不能否认原因自由行为的犯罪责难性,那么又如何界定原因自由行为的实行行为,使其符合构成要件的定型性,并且解决“行为与责任同在原则”在此贯彻的矛盾呢?正如前面提到的刑法的罪行规范的目的在于禁止人们在可防可控的条件下对法益所造成的危害。刑法不可能将每种犯罪的具体样态一一列举式地规定下来,“越细密的刑法漏洞越多,而漏洞越多越不利于刑法的稳定”,这是成文法固有的缺点,如果不是这种从目的意义上来理解刑法的罪行规范,我们就无法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对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去处罚现实中形形色色的故意杀人行为。因此,刑法的罪行规范对犯罪的规定不是对现实具体犯罪行为样态的规定,而是一种概括的和抽象的规定,其关于犯罪构成要件的实行行为的定型性也是抽象的,既然如此我们就无法直接依据罪行规范直接判断出具体犯罪的实行行为,而要正确判断具体犯罪的实行行为就必须借助实行行为的刑法理论。“我国刑法理论基本上站在构成要件论的立场,对实行行为与着手的认定都采取了形式的客观说。”如“所谓犯罪的实行行为,指刑法分则中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所谓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范里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中的犯罪行为。如故意杀人罪中的杀害行为,抢劫罪中侵犯人身的行为和劫取财物的行为等。” “尽管形式的客观说比主观说具有合理性,但形式的客观说没有从实质上回答什么叫实行行为,也没有回答什么叫着手和如何认定着手。离开犯罪的本质的观点讨论实行行为,必然使实行行为成为没有边际、没有定型的抽象觀念。”即以开始实施具有实现犯罪的现实危险性的行为时,或者当行为发生了作为未遂犯的结果的危险性时,即侵害法益的危险性达到了具体程度(一定程度)时,才是实行的着手。如果按实质客观说当然会得出陷入无责任能力状态下行为人直接造成危害结果的“行为”为实行行为,问题是这种缺乏主观责难性的“行为”还是标准意义上刑法中的危害行为吗?其只是自然行为论者所谓的纯自然意义的行为,如不将其与行为人先前的原因设定行为联系起来,我们就无法说明行为人的主观责难性,将会陷入客观责任论。正如前述:刑事立法处罚规制的是行为人在可防可控条件下危害社会、迫不得已适用刑罚的行为,而原因自由行为中只有原因设立行为具有这种主客观统一性。因为间接故意、过失犯罪都为结果犯,不存在未遂形态,故无讨论其着手和实行行为的必要,只有原因设定行为与危害结果是必然因果关系的原因自由行为才有界定实行行为的问题,在必然因果关系的条件下,如果没有意外原因,原因设定行为的完成就会顺理成章地造成危害结果,在这里原因设定行为本身就已具有危害法益的现实危险性,符合实行行为实质客观说的标准。再者,既然立法者为了更好地保护某些重要法益、处罚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而将某些犯罪例外地规定为危险犯、举动犯或行为犯,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违背“行为与责任同在原则”将处于无责任能力状态的“行为”界定为着手呢?依我看,倒是反对以往通说的人混淆了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间的实质区别,通常认为预备行为只具有危害法益的潜在危险性,如不通过行为人后续的实行行为,这种潜在危险性无论如何也不会具有造成危害结果的现实危险。由于处于无责能力状态下的“行为”是原因设定行为的必然结果,不需其他危害行为就会走上危害法益的必然因果发展道路,因此原因设定行为已有危害法益的现实危险性。它之前的准备行为才是预备行为(如想通过病理性醉酒杀人的犯罪中为喝酒买酒、拿酒杯的行为),它之后的“行为”只是原因设定行为的间接结果,最终危害法益的结果是结果的结果,原因设定行为是危害结果的原因的原因。由上分析,原因设定行为已具有实行行为的实质特征,而形式客观说的标准模糊,并不存在定型的实行行为,鉴于原因自由行为的特殊实施方式和因果关系,为了实现刑法保护法益惩罚犯罪的目的和坚持“行为与责任同在原则”的普遍性,我们有维护以往通说、将原因设定行为界定为原因自由行为的实行行为的必要。

综上,从对刑法实现公平正义、保护社会、惩罚犯罪目的的视角来看,原因自由行为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复杂,“行为与责任同在原则”对它的适用也不是矛盾重重,在刑事责任能力人故意或过失地利用了导致刑法禁止的危害结果的客观因果关系上,原因自由自由行为与其他犯罪并无不同,这种行为和结果也是行为人可以加以杜绝和避免的。这是原因自由行为应得到刑法禁止和处罚的理由,也是展开原因自由行为相关理论讨论的基础,而刑法理论上对原因自由行为的争议像忘却犯、不作为犯一样,只有回到刑法的目的才能得到合理抉择和说明。

[参考文献]

[1]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陈兴良.本体刑法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张明楷.妥善处理粗疏与细密的关系 力求制定明确与协调的刑法[J].法商研究,1997,(1).

[4]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5]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上编)[M].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

[6]高铭暄.新编中国刑法学(上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7]熊选国.刑法中行为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31.

[8]〔日〕前田雅英.刑法总论讲义[M].东京大学出版会,1998.125.

[9]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杨晓丽(1981—),女,广东金融学院法律系教师,实习研究员,法学硕士

[基金项目]本文受广东金融学院科研课题11XJ03-12 资助。

消费行为原因 篇4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现实中的人, 他们时刻离不开衣、食、住、行等一系列为满足生理和精神需要的消费。大学生的生活相对独立, 虽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却一般都有着稳定的经济来源, 即使收入并不宽绰的家庭也会尽力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 这为他们追逐炫耀性消费行为做了铺垫。本文将从社会、家庭、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的角度, 探析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背后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的影响

消费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行为过程, 一个人及群体的消费行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必然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 社会不良消费行为的示范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

当代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 全方位地接触社会, 社会中的一些攀比风气和奢侈浪费风气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 给大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印象,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的消费能力日渐增长, 比如在改革开放中先富裕起来的一批人, 其中有的原处于社会底层, 一夜成为大款, 他们的社会地位或社会评价却未因其财富的增长而得到根本改变, 他们迫切希望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极力张扬自己在经济上的成功, 在消费上追求奢豪华, 名牌裹身, 出入高档酒楼, 住豪华别墅, 开世界名车, 通过超过一般人水平之上的消费来引起社会的注目。当代大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 耳濡目染, 其消费观念必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 大众传媒的误导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 国外的各种信息不断地输入我国, 人们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耳闻目睹了发达国家形形色色的高档消费和现代化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 包括消费意识、消费观念在内的西方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冲击着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生活准则。这在客观上对大学生追求高消费和超前消费等观念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少学生视勤俭为寒酸、视浪费为慷慨、视奢侈为高雅, 艰苦朴素不再被成为美德, 而追求时尚、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已成为大学生奉行的时尚消费。

(三) 西方消费主义的传播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 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开始在我国传播, 西方社会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健康思想对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的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 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而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活跃、最不受传统束缚、最易受外界影响的群体, 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和冲击, 把消费视为人生快乐的源泉,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炫耀性消费, 以彰显自己的卓尔不群的个性、品位和能力。

(四) 社会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

社会文化决定社会心理。大学是文化的积聚地和扩散地。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具有开放性和超前性, 大学生能更多、更快地接触西方文化, 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价值选择、行为取向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超越于一般的社会成员导致生活态度的消极和进取心的迷失。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一般消费主义思潮在社会上蔓延起来,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随着消费主义思潮走进大学校园, 使得不少大学生以物质追求为生活目标, 有些大学生不顾自己的经济状况, 花父母的钱圆自己的梦, 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严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二、学校因素的影响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主要在大学校园进行, 他们中的炫耀性消费和炫耀性消费倾向与高校对大学生消费教育的缺失、教师消费的示范和同学间消费的相互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校消费教育的薄弱也是大学生盲目消费的原因之一。由于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 以及课程设置等原因, 在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中, 与人生观、价值观和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展。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对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理论教育不够;二是学校为大学生提供的实践活动较少;三是学校缺少相关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高校在遇到大学生不良消费的问题时, 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和得力措施, 对于大学生中存在的贪图享受、挥霍浪费、炫耀性消费现象不能进行及时的批评教育, 或者没有教育到点子上, 而对自觉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的先进人物和事迹表扬和宣传力度不够, 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学生走入消费误区的原因之一。

三、家庭因素的影响

(一) 家长的溺爱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许多家长对子女的消费都是尽量满足, 宁可自己在家省吃俭用, 也决不让孩子在外吃苦受累, 对孩子的合理不合理的消费要求不加分析, 基本上是有求必应, 养成了孩子的不良消费习惯。

(二) 家庭消费沟通缺失和引导失当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

很多家长在“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观念影响下, 加上缺乏和孩子的沟通, 使得一些大学生不了解自己的家庭收入和消费承受能力, 他们认为花父母省吃俭用挣来的钱, 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有的同学为了攀比消费, 买一件衣服或吃一顿饭就花掉父母近一个月的工资, 社会上曾流传这样的话“家境富裕的家长, 对于孩子来说, 就像方便且无需密码的取款机, 而家境稍差的父母, 也甘愿做儿女的榨汁机”。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在校大学生在生理、心理已基本趋于成熟, 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 在消费上有一定的自主意识, 其炫耀性消费与他们自身的因素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 其模仿心理强, 自我表现意识强, 消费观念趋前, 以引领时尚为荣, 缺乏理智, 最易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 普遍缺乏独立的消费价值判断, 消费行为常跟着时尚和感觉走, 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炫耀性消费行为不是一个平常的社会现象, 他们对于名牌消费品的向往, 对同辈高档消费的羡慕, 对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满足消费需求而产生的烦恼, 极容易引发大学生心理的失衡和行为失范, 其负面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通过对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原因的分析, 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和引导不能再处于盲区状态, 社会、高校、家庭都要切实承担起责任, 加强科学消费教育和引导, 使勤俭节约的意识、合理消费、量入为出和生态环保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能够尽快内化为大学生消费的信条和准则。

摘要:当代大学生消费越来越趋向于炫耀性消费, 而炫耀性消费往往不是大学生必需的消费, 大学生进行这种消费一般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攀比心理、体现自己的个性和突出自我。大学生炫耀性消费主要受社会不良消费行为影响、大众传媒误导、西方消费主义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受消费教育的缺失、教师消费的示范和同学间消费的影响;受家长溺爱、家庭消费沟通缺失及引导失当和大学生自身心理等因素的影响。社会、高校、家庭要切实承担起教育和引导的责任, 大学生自身要把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内化为日常消费的信条和准则。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1].彭时敏.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原因探析[J].教育论坛, 2008

消费行为原因 篇5

裁判要旨:

1.抵押合同有效成立,但案涉土地因未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未能有效设立,债权人对涉案土地不享有抵押权。

2.因登记部门的原因致使其无法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人向债权人交付权利凭证的,可以认定债权人对该财产有优先受偿权。但是,未办理抵押物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张掖凯航臵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韶关市分行、佛山市金塘海贸易有限公司、林立礼金融借款合同及担保合同纠纷案 案例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案号:

一审:广东省韶关市中级人民法院(2015)韶中法民二初字第27号 二审: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15)粤高法民二终字第1055号 再审: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民再416号 再审合议庭法官:高晓力、黄金龙、宫邦友 裁判日期: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案件基本事实:

再审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上诉人):张掖凯航臵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航公司)。

被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被上诉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韶关市分行(以下简称建行韶关分行)。一审被告:佛山市金塘海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塘海公司)。一审被告:林立礼。

2014年9月28日,建行韶关分行与金塘海公司签订了《贷款合同》,约定建行韶关分行向金塘海公司提供5995万元贷款,并对借款期限、利率、罚息等作出约定。

2014年9月28日,建行韶关分行与凯航公司签订《最高额抵押合同》,凯航公司以其所有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为《贷款合同》项下债务提供最高额抵押担保。该《最高额抵押合同》中还约定,如果因凯航公司的原因导致抵押权未有效设立,且凯航公司与债务人不是同一人,建行韶关分行有权要求凯航公司在本合同约定的担保范围内对担保的债务与债务人承担连带责任。由于凯航公司的原因,合同约定的土地抵押登记手续尚未办妥。

2014年9月28日,建行韶关分行与林立礼签订了《自然人保证合同》,林立礼愿为《贷款合同》项下全部债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2014年9月29日,建行韶关分行依照《贷款合同》约定向金塘海公司发放了5995万元贷款。该贷款到期后,金塘海公司没有履行还款义务。2015年4月3日,建行韶关分行向广东省韶关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金塘海公司立即清偿贷款本金5995万元及利息;凯航公司、林立礼对金塘海公司拖欠建行韶关分行的贷款本息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裁判理由:

一审法院认为:对建行韶关分行要求金塘海公司偿还借款本金5995万元及利息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

凯航公司与建行韶关分行在《最高额抵押合同》中约定,如果因凯航公司的原因导致抵押权未设立,且凯航公司与债务人不是同一人,建行韶关分行有权要求凯航公司在本合同约定的担保范围内对担保的债务与债务人承担连带责任。

林立礼与建行韶关分行在《自然人保证合同》中约定,林立礼对金塘海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保证。

根据上述合同约定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凯航公司、林立礼应对金塘海公司的上述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但凯航公司仅在6000万元限额内承担责任。

一审法院判决:金塘海公司偿还本金5995万元及利息给建行韶关分行;凯航公司在6000万元限额内对金塘海公司上述欠款本金及利息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林立礼对金塘海公司上述欠款本金及利息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凯航公司不服一审判决,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认为:本案争议的焦点为,凯航公司应否对涉案借款承担连带责任。关于不能办理抵押登记的原因问题。诉讼中,建行韶关分行与凯航公司均陈述曾去办理抵押登记,但办理不了。对办理不了抵押登记手续的原因,双方虽各执一词,但双方的陈述均显示因为土地原因办理不了抵押登记手续。而凯航公司作为涉案抵押物的提供者及土地使用权的享有者,有义务保证提供抵押的土地使用权能办理抵押登记,而本案因其提供的土地原因未能办理抵押登记手续,故其上诉主张非因其原因导致不能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缺乏依据,不予支持。

依照建行韶关分行与凯航公司签订的《最高额抵押合同》的约定,如果因凯航公司的原因导致抵押权未设立,且凯航公司与债务人不是同一人,建行韶关分行有权要求凯航公司在本合同约定的担保范围内对担保的债务与债务人承担连带责任。据此,一审判决凯航公司对金塘海公司尚欠的涉案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并无不当。

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凯航公司不服上述二审判决,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最高人民法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是,凯航公司是否应就抵押权未能有效设立向建行韶关分行承担违约责任。

本案中,凯航公司与建行韶关分行于2014年9月28日签订《最高额抵押合同》,约定凯航公司以张国用(2013)第134394号和张国用(2013)第134395号《国有土地使用证》项下的两宗土地在6000万元限额内为金塘海公司与建行韶关分行之间《贷款合同》项下的全部债务提供抵押担保。《最高额抵押合同》是凯航公司与建行韶关分行的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我国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法有效。

一、二审判决对此认定正确。双方均应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

根据查明的事实,《最高额抵押合同》系建行韶关分行提供的格式文本,其中第十一条第十项特别手写如下内容:“该宗土地待换证手续完成后五个工作日内立即办理抵押登记手续,抵押期间该宗地权属人如有发生变化,则由新的权属人继续承担担保责任。”结合二审法院查明的2014年10月14日建行韶关分行致凯航公司函的内容,可以认定建行韶关分行知道涉案两宗土地不能及时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的原因是政府土地规划调整需要先换发土地证才能办理,并非凯航公司怠于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并且双方一致将办理土地抵押登记手续的期限变更为“待换证手续完成后五个工作日内”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根据2016年11月18日张掖市国土局给凯航公司的复函内容,可以认定因政府土地规划调整导致案涉两宗土地无法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的障碍已经消除,当事人可以向政府部门申请换发新证并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然而,建行韶关分行因贷款到期提起本案诉讼向债务人和担保人主张债权后,向一审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一审法院裁定查封了涉案两宗土地,建行韶关分行至此不愿再向凯航公司交还案涉两宗土地的《国有土地使用证》原件,且拒绝申请解除对该两宗土地采取的查封措施,凯航公司因而无法继续办理土地抵押登记手续。由此,不能以未依约办理土地抵押登记手续为由认定凯航公司构成违约。

建行韶关分行还指出,其在与凯航公司人员一同到张掖市国土局办理案涉土地抵押登记手续时,才被告知该土地因规划调整需要换发新证,新证换发完成前无法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凯航公司未提示风险并采取补救措施。然而,双方人员一同到张掖市国土局办理土地抵押登记手续时,张掖市政府对土地规划的调整尚处于报批阶段,调整方案亦未公布,凯航公司也无法在当时向建行韶关分行有效提示风险,在建行韶关分行未能举证证明凯航公司早已明知政府拟对用于抵押的土地进行规划调整、且该调整足以影响抵押登记手续办理而故意向建行韶关分行隐瞒的情况下,建行韶关分行认为凯航公司对抵押权未能有效设立负有过错并应承担违约责任,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

此外,在涉案两宗土地抵押登记手续于政府规划调整获批、换发新证完成前无法办理的情况下,建行韶关分行可以与凯航公司协商采取诸如更换抵押物等方式解决,但本案中并不存在建行韶关分行提出采取补救措施的要求而凯航公司予以拒绝的情形。

《最高额抵押合同》第十条关于“违约责任”中约定,如果因凯航公司原因导致抵押权未有效设立,且凯航公司与债务人不是同一人,建行韶关分行有权要求凯航公司在本合同约定的担保范围内对担保的债务与债务人承担连带责任。该条款并未表达只要”非因建行韶关分行原因”导致抵押权未能有效设立,凯航公司即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的意思。

本案中,建行韶关分行没有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凯航公司怠于履行办理土地抵押登记手续的义务,或者其他因凯航公司的原因导致抵押权未有效设立。因此,本案不符合该违约责任条款的适用条件。一、二审判决以凯航公司作为涉案抵押物的提供者及土地使用权的享有者,有义务保证提供抵押的土地使用权能办理抵押登记,而本案因其提供的土地原因未能办理抵押登记手续为由,认定凯航公司应根据《最高额抵押合同》第十条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不当,应予纠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该条规定,案涉两宗土地因未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未能有效设立。因此,建行韶关分行对涉案两宗土地不享有抵押权。其中有政府调整土地规划导致需换领新证后才能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的原因,也有建行韶关分行过分依赖《最高额抵押合同》第十条关于违约责任的约定,在抵押土地价值低于6000万元的情况下意图抛弃抵押权条款通过适用违约责任条款获取更优利益保护的原因。

但结合上述分析,特别是《最高额抵押合同》第十一条第十项的特殊约定,不能认定凯航公司构成违约。因此,凯航公司不应承担违约责任。

目前虽然具备了换发新证并继续办理土地抵押登记手续的外部条件,但在建行韶关分行提起本案诉讼并申请法院对两宗土地已经采取保全措施予以查封,且凯航公司仍愿意以该两宗土地为本案所涉债权提供担保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再要求当事人继续办理土地抵押登记手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办理抵押物登记手续时,因登记部门的原因致使其无法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人向债权人交付权利凭证的,可以认定债权人对该财产有优先受偿权。但是,未办理抵押物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根据该规定,可以认定债权人建行韶关分行在6000万元的范围内对该两宗土地折价或拍卖、变卖的价款享有优先受偿权。

课堂违规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篇6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完成教与学的互动,最终使学生实现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实际情况是每一位教师都会在自己的课堂中发现不和谐现象的存在,那就是令人头疼的种种课堂违规行为。作为教师,总是期望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较高的教学效率,希望学生们用最快的速度实现最好的发展,因此必须对学生的课堂违规行为进行预防与纠正。本文从教师、学生以及环境等方面对课堂违规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对教师预防与纠正学生的课堂违规行为产生帮助。

一、教师方面的原因

1.教师的教育观念

有些教师将考试成绩作为教育活动的唯一目标,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的传授而轻技能的形成,在教学上搞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超负荷的灌输,让学习成了无边的苦海。这样,学生们活泼好动的天性被压抑着,就会产生厌倦情绪、逆反行为,甚至产生较为严重的对抗性行为。

在学校中还存在着课堂行为规则的制定仅反映教育者的意愿,没有考虑学生需要的问题。在课堂行为规则的制定与实施上,有的教师往往自作主张地用一系列完美化的行为规范去要求学生,完全不去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这样的行为规范往往会脱离学生实际情况,学生从内心反感不认同。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具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面对教师独断专行的权威,违反规则的行为是必然会频繁出现的。

2.教师的管理行为

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是其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许多教师将注意力放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忽视自己在课堂管理方面的锻炼和提高。实际上,学生违规行为的出现与教师在课堂上管理行为的不当有密切的关系,许多教师在学生出现课堂违规行为时一味地严厉训斥与惩罚,教师对学生课堂违规行为的严厉惩罚不仅不能有效减少和纠正课堂违规行为而且还会引发恶性循环。教师这种严加控制的管理方法自然会使得学生将遵循规则看成是外在强加的规矩,是教师给予的外在要求,内心不理解及不认同自然会导致因反抗带来的违规行为。

3.教师的业务水平

库宁(Kounin)的研究表明,一个教师讲授教材的进度不当,或者缺乏从一个活动跳跃的到另一个活动的过渡能力,不能进行交叉活动或讲课时显得无能、迟钝,而且在一段时间只能困在一个问题上,那么学生就很可能置功课于脑后而捣乱起来。有的教师不注重自身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业务水平不高,上课前不认真备课,上课时敷衍了事,态度懒散,频繁出错。有的教师自认为上课对自己而言已经是轻车熟路,墨守陈规,只顾讲解教学内容而不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教学方法呆板,千篇一律,枯燥乏味。有的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缺乏了解,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全面,造成讲课内容过难,学生听不懂。还有的教师教学技能不高,表达能力较差,授课时语言含混模糊,条理不清,语速不当。以上的各种情形都容易导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威信的降低,使学生产生厌烦、沮丧等不良情绪,产生课堂违规行为。

二、学生方面的原因

1.学生的生理因素

生理方面的障碍是学生产生课堂违规行为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比如学生有视、听、说方面的障碍就会妨碍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在课堂上出现不敏感、不专心、退缩、低沉、甚至烦躁不安、自行其是等行为;发育期的紧张、疲劳、营养不良等也会引起学生在课堂上精神不振、神情恍惚等违规行为;神经发育迟缓或神经功能障碍会造成学生的“多动症”,这种病症容易导致学生的注意力涣散、过度好动、冲动任性,从而在课堂上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出现活动过多、情绪不稳等多种课堂违规行为。

2.学生的心理因素

心理学家狄克斯将大多数的行为目的归纳为以下几条:①寻找归属感;②通过控制自己的生活寻求被重视的感觉;③体验公平;④逃避压力与恐惧情景。

学生同样需要归属感,有一些学生由于自身的智力、能力以及其他原因在学生群体中屡遭挫败,特别是一些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经常遭受教师同学的冷眼与讥讽,这些学生感觉到自己遭受轻视和排斥,就不愿意积极地参与到健康、正常的活动中去,他感觉在这些活动中自己永远是被嘲讽讥笑的对象,他急于证明自己的存在与价值,于是就会转而在一些不正常的活动中表现自己。课堂上有的学生会大声吵闹、恶作剧、随意下位走动、侵犯邻座同学……所有这些行为表现我们都可以理解为他在寻求别人对他的关注,在寻找一种归属感,甚至被人认为是无可救药的捣乱大王也在所不惜。

3.学生的学习方法

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教法,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只关注自己讲授过程的设计,很少涉及到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味地呆读死记,不仅造成学习效率低下,而且极易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笔者通过观察发现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待学习态度不认真、得过且过,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不能通过有效途径及时解决,造成在以后的学习中由于知识链的断裂而产生新的疑问,久而久之,学生非常容易因为听不懂讲课内容而思想开小差。正如夸美纽斯所说:“假如能用正当的方法,学习对于心理是具有吸引力的”,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高效、愉快地进行学习,才能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愉悦,有效地避免和减少课堂违规行为。

三、环境方面的原因

心理学家勒温(Lewin)曾经用这样一句话来表明人的行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行为是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函数”,这句话揭示了人的行为与周围环境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学生课堂违规行为的产生,除了教师和学生方面的原因之外,还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1.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通过多种多样的传播媒介进行传播,学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其中有许多如暴力、色情、凶杀以及享乐主义、颓废主义、道德败坏等内容。这些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内心世界,为其提供了模仿和尝试的范式并激发其追逐的激情,甚至推延到课堂上,诱发课堂违规行为,成为课堂违规行为的强有力的环境性诱因。近几年来很多学生沉迷于各种网络游戏,在虚幻的游戏世界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精神颓废,不思进取,长时间地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使得这些学生没有足够的精力进行学习活动,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注意力不集中,此外,这些学生受网络游戏中暴力打斗、消极颓废内容的影响,也非常容易出现侵犯同学等攻击性行为。

2.学校环境的影响

课堂的内、外部环境会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如果课堂周围环境优美、安静,教室布置干净、整洁,课堂座位安排合理,课堂气氛民主融洽,学生就有可能产生一种愉悦的感受和积极的情绪,从而能将注意力保持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减少课堂违规行为的产生。

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日常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个人活动的空间,人与人之间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当人口密度过大,个人活动空间遭到别人侵占时,人的行为就会随之发生变化。班级学生人数少,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有问题时也较易获得教师的帮助,因此产生无所事事的情形较少,教师也较容易了解和及时掌握学生。反之,班级学生人数太多,会增加学生的不满意及侵略行为,导致注意力降低。

3.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塑造人们灵魂的第一个环节,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发生最早而且持续影响的时间较长,家庭的不良影响和教育是儿童产生各种违规行为的重要原因,有些违规行为本身就是家庭不良行为的延伸或变式。父母离异对儿童的情绪、认知发展、学业成绩、品德形成、心理健康等都带来不利影响,父母不和或经常吵架的不安定家庭环境所充满的紧张或冷漠的氛围也深深地刺激儿童的心灵,诱发诸多问题行为。有研究表明,父母不和、经常打闹的家庭的孩子,在课堂上经常会表现出孤僻退缩、烦躁不安,甚至挑衅滋事。此外,受到当今社会激烈竞争态势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极易陷入以家庭和个人发展为中心的功利主义,家长往往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而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使得学生处于压力过大的状态,从学习中感受不到任何乐趣,这种不正确的教育期望和错误的教育方式都是学生产生课堂违规行为的原因。

教师在对学生的课堂违规行为进行管理时,不能武断盲目地急于“开药方”、“动手术”,寻找出学生产生课堂违规行为的真正原因是基础,只有找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 马卡连柯.普通学校的苏维埃教育问题-论共产主义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54.

[2] 陈安福.课堂纪律教育管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279.

[3] Raymond M.Nakamura著.健康课堂管理.王建平译.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2.197.

袭警行为的原因与对策思考 篇7

目前, 我国处于案件高发期, 刑事案件总量同比、环比均有所上升, 爆炸、杀人、强奸、绑架等八类暴力案件占全部刑案件比例有所上升地。公安机关在打击犯罪的同时, 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一) 袭警案件频发

来自公安部最新消息, 新中国成立至今年上半年, 先后有10768名民警牺牲, 151468名民警英勇负伤。1990年至2005年, 因公牺牲的民警就有6819人, 平均每一天是1.2人, 负伤的人数达到了120783人, 平均每一天是20.7人。

(二) 袭警手段逐步升级

从最初的侮辱谩骂、围攻阻挠, 到现今的暴力抗法、殴打伤害警察, 冲击基层公安机关, 手段残忍, 情节恶劣。全国各地相关案例报道不断。如2007年9月, 广东佛山市公安局民警在抓捕2名抢劫嫌疑犯时, 遭遇另外3名同案犯拦截, 并用砍刀、匕首袭击。又如2008年6月, 兰州市公安局民警在抓捕1名劫持人质的案犯时, 遭9人暴力袭击, 3名民警住院。

二、袭警行为产生的原因

作为一种犯罪行为, 其产生的根源是多方面的。犯罪原因是犯罪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后面的“一只看不见的手”, 因此, 探究犯罪原因能够便于我们全面而深刻地认识犯罪现象。只有弄清并且减少犯罪的原因, 才能尽可能预防并减少犯罪的发生。[1]

(一) 公权与私权矛盾突显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阶段, 公权与私权的矛盾空前尖锐。江平先生曾经谈到:“从一个法学家的角度观察目前的转型社会, 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私权利觉醒了, 扩大了, 而公权力依然维持着很大的干预和控制力。在我们过去控制和管理都相当强大的情况下, 私权利很渺小, 并不会出现很大的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冲突。而现在私权日益觉醒和扩大, 公权力仍然保持着较大的干预和管制力量, 就会形成转型社会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必然冲突, 甚至在某一时期会有尖锐的冲突。这是客观规律造成的。”在社会转型中, 建立在旧体制基础上的利益格局不复存在, 新体制又还未真正建立, 因此, 出现了权威真空时期。

(二) 立法上的缺陷

目前, 袭警行为除了依法构成的妨碍执行公务罪以及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 还可以构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

1、法律保护的范围过于狭窄。

为缓解居高不下的刑事犯罪率与警力严重不公安机关聘用的辅警人员, 他们虽无“合法”身份, 但事实上已经在现实地从事治安防范方面的工作, 他们的合法权益应保护。

2、立法规定不够严密。

袭警犯罪行为的表现方式的多样化, 在量刑时也应有明确的区分和量刑标准。我国现行的“妨害公务罪”并未对此细化, 规定得十分简单而笼统。

3、刑事处罚量刑太轻。

其一是拒绝、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未使用暴力这一在许多国家被规定为犯罪的行为, 在我国更多的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0条之规定, 处以治安拘留十五日的行政处罚, 甚至更轻。其二是暴力伤害或杀人的行为后果一旦发生, 根据我国刑法对竞合犯择一重罪论处的规定, 对罪犯一般只能以普通的故意伤害或者故意杀人罪论处, 这无疑是抹杀了警察身份的特殊性, 无法体现法律对警察特殊身份主体的保护。

(三) 警察自身素质的缺失

警察代表国家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但一些警察自身素质低下, 滥用执法权威, 特权思想严重, 不作为, 滥用权力, 执法水平低, 缺乏实战演练, 缺乏实战技能, 缺乏应战谋略, 缺乏防范意识。

(四) 警察职权的复杂化

目前, 我国公安机关在性质上属于行政机关, 是政府的职能部门, 其经费和人事都依赖于地方政府和党委, 基层公安机关往往承担了大量的非警务工作, 如计划生育、行政拆迁、征粮征税等。各地政府、党委在面临行政执法的各种实际矛盾和困难时, 往往都交给公安机关来解决。民警在从事这些超越职责范围的非警务工作, 导致一些群众与警察产生对抗情绪, 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一些不满, 激化警民矛盾。

三、袭警行为对策

(一) 减少不稳定因素, 缓和社会矛盾

当前社会中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 贫富差距, 教育不平等, 社会保障不够健全, 都会有许多的利益矛盾产生。发展经济, 建设和谐社会, 缩小各种差距, 减少矛盾的产生, 这样才能从根源上有效地减少或者防止暴力袭警频发。

(二) 培养公民对法律的认同感

加强对公民的法制教育, 现代普法教育根本目标在于使现代法律精神要素转化为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而实现对久远的历史法律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确立对现代法律的信仰, 使之与民族关于社会秩序和人生终极目的的关怀融为一体。[2]同时, 在日常行政过程中, 要始终坚持依法行政, 提高公民对法律的信任度。

(三) 加强法律救济

1、《刑法》中的妨害公务罪中关于阻碍警察执法的犯罪行为应从重处罚。

可以考虑增加“袭警罪”, 或者将现有妨害公务罪的“‘法定刑”提升。

2、明确警察使用武器, 警械的操作规定。

制定操作性强, 实用性强的人民警察武器使用条例。把使用武器的条件、程序阐明。

3、增加人民警察职务防卫权。

1997年新刑法中却删去了1996年10月10日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草案) 》 (征求意见稿) “人民警察在依法执行盘问、拘留、逮捕、追捕逃犯或者制止违法犯罪职务的时候, 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 造成伤亡后果的, 不负刑事责任”, “人民警察受到暴力侵害采取制止暴力侵害的行为, 造成人员伤亡后果的, 不负刑事责任。”这些规定, 建议重新写入刑法里。

(四) 加强培训, 提高警察的全面素质

警察自身素质的提高, 整体作战能力的提升是减少袭警行为的重要方面。提高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实用性, 针对性的加强实际执法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设计和安排的。从法律, 人类行为学, 作战、作战技术, 体育, 自卫技术等各方面全面提升警察自身战斗力。同时,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公安院校的改革, 公安院较将只负责社会上招考的警察新警培训和日常警察的各种针对性培训, 这就改变公安院校学生毕业一定是公务员的格局。一方面解决了警察的日常培训问题, 另一方面防止了原来那种素质不高、在警校不努力, 却同样也可以进公安队伍的现象的发生。这种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可以从很大程度提高全警素质。

(五) 建立保护被袭警察的快速反应机制, 加强内部救济

公安机关内部要加强对受袭警察的救济, 不能让警察流血又流泪。加强人民警察维权委员会建设, 对遭袭的警察及时救济, 对于受伤的要及时救护, 如果违法分子的民事赔偿不能及时到位, 资金不能保证救护等费用时, 对于相关的费用公安机关要先全部承担, 然后再追偿。对于牺牲的警察, 在现有的抚恤政策上, 制定更为合理的警察牺牲补偿细则。

(六) 严格限制警察参与非法定的警务活动

要进一步明确公安机的职责与权限。公安机关要善于与当地党委、政府进行沟通, 取得党委政府理解与支持, 对于一些社会问题, 党委和政府可以交由社会中介组织政府服务部门来解决, 将公安机关从烦琐的非职务工作中解放出来。严格限制警察参与非法定的警务活动。

参考文献

[1]高铭暄, 马克昌主编.刑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赵秉志主编.刑法争议问题研究 (下卷) [M].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6.

[3]赵秉志主编.新刑法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所, 1997.

[4]美l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5]张强.法治视野下的警察权[J].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 (10) .

[6]金诚.袭警行为研究[J].公安研究, 2005, (O1) .

[7]杨忠民.建议增设袭警罪[J].瞪望周刊, 2005, (44) .

我国居民消费不足原因分析 篇8

关键词:扩大消费,长效机制,研究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 而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呈不断减弱态势。

二、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表现

(一) 市场商品供大于求。

自1997年开始, 中国宏观经济由“供给不足型”向“需求不足型”转变。1999年以来, 中国市场上有大约75%的消费品出现过剩, 且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 中国宏观经济面临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困扰。

中国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也是市场上商品供大于求的原因。但是根据中国目前的情况分析, 不管是人均GDP还是经济发展水平, 都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远未达到过剩经济的水平, 目前市场上的这种过剩只是相对过剩, 这种过剩是相对于低生活水平需求的过剩, 而造成这种相对过剩的原因之一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

(二)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缓慢。

如图2.1所示,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90年代上半期快速增长, 1990----1995年, 平均增长率达到23.29%, 从1996年开始增长速度快速下降, 1996一2000年, 平均增长率仅为8.36%, 并且在1998年和1999年增长率降至最低, 为6.8%, 进入新世纪以来, 增长率虽有所回升, 但增长速度回升缓慢, 2001一2008年, 平均增长率为14.11%, 2008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较大幅度提高, 增长率达21.61%, 为1995年以来最高水平。

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缓慢增长, 消费市场呈现出疲软的现象。虽然这与商品供给结构不合理有一定联系, 但更主要的是由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所导致。

(三) 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逐年降低。

由表2.1可以看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我国最终消费率大体保持在65%左右, 进入90年代逐渐下降到60%以下的水平, 而新世纪以来则下降到55%左右。2000年至2008年我国最终消费率分别为62.3%、61.4%、59.6%、56.8%、54.3%、51.8%、49.9%、49.0%、48.6%, 其中2008年比2000年降低了13.7个百分点, 并创历史最低水平。

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中最终消费率的数据可知, 1979一2008年, 全球的平均最终消费率为77.6%, 且呈现上升趋势, 从1979年的74.6%上升为2008年的78.8%;1979一2008年, 发达国家中的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的平均最终消费率分别为83.4%、70.3%、78.1%和83.2%;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埃及的平均最终消费率分别为79.7%、76.5%、69.3%和85.1%。而1979一2008年, 亚洲国家的平均最终消费率为67.5%,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79一2008年, 中国的平均最终消费率为60.5%, 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也低于亚洲平均水平, 不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 中国的平均最终消费率均明显偏低。

小结

经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从1999年开始, 中国市场上供过于求商品达到7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缓慢;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 近年来两者都创新低, 最终消费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亚洲平均水平, 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

我国存在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不足,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三、我国居民消费不足原因分析

1、收入分配不均和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是客观存在的, 在改革开放初期收入差距就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 城乡收入都在迅速增加, 但城镇居民收入增加速度明显快于农村居民收入增加速度。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慢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

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会从消费结构上制约消费需求, 制约总消费的增加。通常情况下, 供给结构的变化滞后于消费结构的变化。因此造成目前一方面出现消费需求的供给不足, 另一方面又存在某些消费品供给过剩的状况。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已达近万元的消费阶段,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仍停留在千元消费阶段, 并且难以突破, 以致一些耐用消费品在城镇已达到普及, 农村对这些产品的消费还衔接不上, 继而导致这些产业生产能力过剩。当一些高收入阶层对一些高档品的消费已经趋于饱和, 中低收入阶层则由于受收入水平的限制无法达到更高的消费水平, 从而产生消费需求的断层, 进而导致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失衡和消费品市场的疲软。

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的迟缓, 造成了农村居民需求不足, 然而, 国民经济的增长对农村市场的依赖性却日益增强, 农村消费需求不足对国民经济的制约作用更加突出。

2、信用不足。消费信贷对促进汽车和房地产业市场的活跃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为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如果与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相比, 我们发现, 我国消费信贷实际上仍然还存在着较大发展空间。目前, 西方国家消费信贷在整个信贷额度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20%~40%之间, 个别甚至高达60%, 而我国的比重大约只为10%。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 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社会信用环境令人担忧。一方面, 市场交易中缺乏诚信, 失信行为普遍, 企业间相互拖欠严重, 商业欺诈, 制假售假屡禁不止, 资本市场企业虚假信息, 欺骗瞒报等不乏其例;另一方面, 由于信用监管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尚不完善, 企业失信并不承担或承担成本低。

在这种情况下, 银行为降低金融风险, 不得不设置复杂的消费信贷条件, 贷款利率过高, 带宽范围狭窄,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消费信贷的发展, 制约了部分居民的即期消费;另一方面, 由于对处罚企业失信行为的立法和执法上还存在薄弱环节, 导致“消费者主权”缺失, 消费者基本权利得不到有效地保护,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居民消费需求的有效扩张。

课堂违规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篇9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完成教与学的互动, 最终使学生实现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但实际情况是每一位教师都会在自己的课堂中发现不和谐现象的存在, 那就是令人头疼的种种课堂违规行为。作为教师, 总是期望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较高的教学效率, 希望学生们用最快的速度实现最好的发展, 因此必须对学生的课堂违规行为进行预防与纠正。本文从教师、学生以及环境等方面对课堂违规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以期对教师预防与纠正学生的课堂违规行为产生帮助。

一、教师方面的原因

1. 教师的教育观念

有些教师将考试成绩作为教育活动的唯一目标, 重智育, 轻德育, 重知识的传授而轻技能的形成, 在教学上搞题海战术, 对学生进行超负荷的灌输, 让学习成了无边的苦海。这样, 学生们活泼好动的天性被压抑着, 就会产生厌倦情绪、逆反行为, 甚至产生较为严重的对抗性行为。

在学校中还存在着课堂行为规则的制定仅反映教育者的意愿, 没有考虑学生需要的问题。在课堂行为规则的制定与实施上, 有的教师往往自作主张地用一系列完美化的行为规范去要求学生, 完全不去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 这样的行为规范往往会脱离学生实际情况, 学生从内心反感不认同。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具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 面对教师独断专行的权威, 违反规则的行为是必然会频繁出现的。

2. 教师的管理行为

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是其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 许多教师将注意力放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 忽视自己在课堂管理方面的锻炼和提高。实际上, 学生违规行为的出现与教师在课堂上管理行为的不当有密切的关系, 许多教师在学生出现课堂违规行为时一味地严厉训斥与惩罚, 教师对学生课堂违规行为的严厉惩罚不仅不能有效减少和纠正课堂违规行为而且还会引发恶性循环。教师这种严加控制的管理方法自然会使得学生将遵循规则看成是外在强加的规矩, 是教师给予的外在要求, 内心不理解及不认同自

筅安徽蚌埠学院鲁玲

然会导致因反抗带来的违规行为。

3. 教师的业务水平

库宁 (Kounin) 的研究表明, 一个教师讲授教材的进度不当, 或者缺乏从一个活动跳跃的到另一个活动的过渡能力, 不能进行交叉活动或讲课时显得无能、迟钝, 而且在一段时间只能困在一个问题上, 那么学生就很可能置功课于脑后而捣乱起来。有的教师不注重自身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 业务水平不高, 上课前不认真备课, 上课时敷衍了事, 态度懒散, 频繁出错。有的教师自认为上课对自己而言已经是轻车熟路, 墨守陈规, 只顾讲解教学内容而不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 教学方法呆板, 千篇一律, 枯燥乏味。有的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缺乏了解, 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全面, 造成讲课内容过难, 学生听不懂。还有的教师教学技能不高, 表达能力较差, 授课时语言含混模糊, 条理不清, 语速不当。以上的各种情形都容易导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威信的降低, 使学生产生厌烦、沮丧等不良情绪, 产生课堂违规行为。

二、学生方面的原因

1. 学生的生理因素

生理方面的障碍是学生产生课堂违规行为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比如学生有视、听、说方面的障碍就会妨碍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 在课堂上出现不敏感、不专心、退缩、低沉、甚至烦躁不安、自行其是等行为;发育期的紧张、疲劳、营养不良等也会引起学生在课堂上精神不振、神情恍惚等违规行为;神经发育迟缓或神经功能障碍会造成学生的“多动症”, 这种病症容易导致学生的注意力涣散、过度好动、冲动任性, 从而在课堂上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出现活动过多、情绪不稳等多种课堂违规行为。

2. 学生的心理因素

心理学家狄克斯将大多数的行为目的归纳为以下几条: (1) 寻找归属感; (2) 通过控制自己的生活寻求被重视的感觉; (3) 体验公平; (4) 逃避压力与恐惧情景。

学生同样需要归属感, 有一些学生由于自身的智力、能力以及其他原因在学生群体中屡遭挫败, 特别是一些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经常遭受教师同学的冷眼与讥讽, 这些学生感觉到自己遭受轻视和排斥, 就不愿意积极地参与到健康、正常的活动中去, 他感觉在这些活动中自己永远是被嘲讽讥笑的对象, 他急于证明自己的存在与价值, 于是就会转而在一些不正常的活动中表现自己。课堂上有的学生会大声吵闹、恶作剧、随意下位走动、侵犯邻座同学……所有这些行为表现我们都可以理解为他在寻求别人对他的关注, 在寻找一种归属感, 甚至被人认为是无可救药的捣乱大王也在所不惜。

3. 学生的学习方法

长期以来, 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教法, 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只关注自己讲授过程的设计, 很少涉及到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味地呆读死记, 不仅造成学习效率低下, 而且极易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笔者通过观察发现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待学习态度不认真、得过且过, 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不能通过有效途径及时解决, 造成在以后的学习中由于知识链的断裂而产生新的疑问, 久而久之, 学生非常容易因为听不懂讲课内容而思想开小差。正如夸美纽斯所说:“假如能用正当的方法, 学习对于心理是具有吸引力的”, 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 才能高效、愉快地进行学习, 才能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有效地避免和减少课堂违规行为。

三、环境方面的原因

心理学家勒温 (Lewin) 曾经用这样一句话来表明人的行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行为是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函数”, 这句话揭示了人的行为与周围环境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学生课堂违规行为的产生, 除了教师和学生方面的原因之外, 还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1. 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时代, 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通过多种多样的传播媒介进行传播, 学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 其中有许多如暴力、色情、凶杀以及享乐主义、颓废主义、道德败坏等内容。这些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为其提供了模仿和尝试的范式并激发其追逐的激情, 甚至推延到课堂上, 诱发课堂违规行为, 成为课堂违规行为的强有力的环境性诱因。近几年来很多学生沉迷于各种网络游戏, 在虚幻的游戏世界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精神颓废, 不思进取, 长时间地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使得这些学生没有足够的精力进行学习活动, 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注意力不集中, 此外, 这些学生受网络游戏中暴力打斗、消极颓废内容的影响, 也非常容易出现侵犯同学等攻击性行为。

2. 学校环境的影响

课堂的内、外部环境会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 如果课堂周围环境优美、安静, 教室布置干净、整洁, 课堂座位安排合理, 课堂气氛民主融洽, 学生就有可能产生一种愉悦的感受和积极的情绪, 从而能将注意力保持在课堂学习活动中, 减少课堂违规行为的产生。

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们在日常交往中,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个人活动的空间, 人与人之间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当人口密度过大, 个人活动空间遭到别人侵占时, 人的行为就会随之发生变化。班级学生人数少, 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有问题时也较易获得教师的帮助, 因此产生无所事事的情形较少, 教师也较容易了解和及时掌握学生。反之, 班级学生人数太多, 会增加学生的不满意及侵略行为, 导致注意力降低。

3. 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塑造人们灵魂的第一个环节, 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发生最早而且持续影响的时间较长, 家庭的不良影响和教育是儿童产生各种违规行为的重要原因, 有些违规行为本身就是家庭不良行为的延伸或变式。父母离异对儿童的情绪、认知发展、学业成绩、品德形成、心理健康等都带来不利影响, 父母不和或经常吵架的不安定家庭环境所充满的紧张或冷漠的氛围也深深地刺激儿童的心灵, 诱发诸多问题行为。有研究表明, 父母不和、经常打闹的家庭的孩子, 在课堂上经常会表现出孤僻退缩、烦躁不安, 甚至挑衅滋事。此外, 受到当今社会激烈竞争态势的影响,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极易陷入以家庭和个人发展为中心的功利主义, 家长往往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而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 使得学生处于压力过大的状态, 从学习中感受不到任何乐趣, 这种不正确的教育期望和错误的教育方式都是学生产生课堂违规行为的原因。

教师在对学生的课堂违规行为进行管理时, 不能武断盲目地急于“开药方”、“动手术”, 寻找出学生产生课堂违规行为的真正原因是基础, 只有找准“病因”, 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马卡连柯.普通学校的苏维埃教育问题-论共产主义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254.

[2]陈安福.课堂纪律教育管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0.279.

会计行为中道德冲突的原因剖析 篇10

一、会计行为中道德冲突的分类

1. 真与假的冲突。

真与假的冲突往往与会计信息质量有关。会计信息的作用在于其有用性, 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一方面取决于会计信息的生成、披露规则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另一方面取决于财务人员的诚信度, 即他们能否按相关规定提供客观、公正、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被公认为世界性难题。

2. 理与情的冲突。

理与情的冲突特指在我国特殊的人情社会这一背景下, 会计行为中道德理性与人情的冲突。例如, 在有些单位财务人员的选拔中, 任人唯亲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家族企业的财务人员往往是管理者的亲属。因为管理者担心财务人员不“贴心”, 那么他们的资金或财产就有可能被骗或流失。

财务工作的开展与裙带关系密不可分。对财务活动中的收入与支出项目的管理往往会因人而异。有些财务人员充分利用公认的会计原则, 采用各种各样的变通方法, 处理所谓的“特殊业务”。在处理“特殊业务”时, 公认的会计原则的应用更像是一门艺术而非科学。使这些原则和规则例外的原因就是人们常说的裙带关系的存在。这种裙带关系使财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违背了真实性原则。

对违德、违纪、违法问题的处理也会因为亲疏关系的不同, 而进行不同的主观裁定。例如, 财务管理水平较差的单位如果遇到上级主管部门审计时, 被审计单位往往在接待工作中给审计者做出各种暗示。通过“高标准”的接待对查出的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财务活动的起点 (选人、用人) 、过程 (专业业务处理) 和结果 (财务成果审查) 都充满了“人情味”, 受到裙带关系的不良影响。

3. 利与义的冲突。

会计行为中的所有道德冲突说到底都是利与义的冲突。利益问题一直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焦点问题。人们的社会活动, 都无不与利益和对利益的追逐有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也都是建立在利益关系基础之上的。人们的物质利益 (经济利益) 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最深刻的根源和最原始的动力。财务活动是人们社会活动的一部分, 利益冲突问题不可避免。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 才会在财务活动中任人唯亲、搞裙带关系、违法违纪、弄虚作假。真与假、理与情的矛盾都是围绕着利益而展开的。真与假的冲突往往是财务人员由于受到非其所应有的其他利益的驱使, 而使会计信息真实性削弱, 并引起关系人之间的冲突。情与理的冲突往往是由于人们受到真实的或潜在的人情交换、利益交换规则的影响, 而失去应有的道德理性, 引发各种冲突。

面对三大道德冲突, 人们往往从自律的有限性、他律的有限性和环境因素角度进行剖析。这只是从现象表层进行的分析。以上诸因素何以成为可能, 只有从会计行为自身的偶然性角度进行分析, 才能找到道德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会计行为的偶然性决定了三大道德冲突的产生与发展, 并且贯彻于矛盾冲突的始终。

二、会计行为中产生道德冲突的原因分析

1. 从伦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从伦理学角度来看, 笔者对会计行为的理解是:在经济领域中, 相关专业人员处理数及人们交往关系的一种偶然的表达方式。无论是会计学中的控制论、信息论等从根本上来讲都体现为以数为媒介, 反映出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交往关系。无论是数的表现方式还是经济活动中人们的交往方式, 都随着人们的认识与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展开, 具有偶然性。

一方面, 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述:至于说到每一个人的思维所达到的认识的至上意义, 那么我们大家都知道, 它是根本谈不上的, 这些认识所包含的需要改善的东西, 无例外地总是要比不需要改善或正确的东西多得多。会计行为也是如此。人们对会计行为的理解包含着理论与实践、真理与谬论的对立和统一, 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 总是不断地暴露自身的缺陷, 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 从而也不断地完善自我。这与人们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永远探求真理的精神紧密相关。财务人员习惯于对实践经验进行归纳, 使用由过去推知未来、由个别推知一般的逻辑方法, 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 或然性被人为地增加了。另一方面, 多样化的实践内容必然导致人们行为选择的多样性, 这种选择的多样性主要依赖于人们的主观判断。同时, 财务人员的主观判断又受到行为主体差异性的影响, 因而具有偶然性。这种偶然性集中表现为会计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主观性、相对性、或然性和暂时性。正是因为这一偶然的表达方式, 才导致了会计行为中的三大道德冲突。

2. 从数的角度进行分析。

从静态层面来看, 数的性质具有主观性。会计人员在合计不同性质的数时, 确定数的性质的原则是一种主观的观念。例如, 对会计报表中的资产、权益、债务的规定, 完全是由人自我设定的。这种自我设定来源于人们对不同性质的数的抽象与概括。从认识论的角度看, 这一过程是从会计行为中的感性认识形成抽象规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科学的抽象方法是其关键点。

科学的抽象方法指在思维中抽取对象的各种本质属性, 而舍弃一切非本质属性的逻辑方法。作为科学抽象结果而形成的抽象规定, 必须既适合对象及财务活动要求的简单的、适度的抽象, 又要反映事物本质最一般的、最基本的抽象。只有这样的抽象规定才是建构具体思维的基础,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马克思所说的“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例如, 在会计理论中, 从资产定义的“成本观”来看, 按照美国会计学家佩顿和利特尔顿的观点, 资产只是“未消逝或未耗用的成本”。他们认为, 成本是指取得资产所需要花费的代价;原始成本或历史成本是指最初取得资产时发生的实际支出;重置成本是指根据当前环境拥有与原资产生产能力相同的资产所花费的一切代价。已耗用成本将作为费用计入当期产品, 而未耗用成本则作为资产保留, 在后期会计期间进行分配。资产被抽象成“未耗用成本”虽然有助于与收益计量保持密切联系, 但是严重歪曲了资产的一个重要本质属性, 即资产代表的应当是企业未来的经济收益。同时, 这一抽象规定必须完整地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因而, 这一抽象规定是值得人们反思的。这种存在缺陷的抽象运用到会计实务中, 自然会出现如下的情况:由于重视收入与费用的配比, 强调以利润表为中心, 因而使得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反映不实。

从动态层面来看, 数的运动具有主观性。由于人们的主观规定, 会计人员所合计的数在其运动中具有连续性和分离性 (排他性) 。一方面, 抽象规定形成以后, 其抽象的格式常常受到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的影响, 并通过某些带有强制性的手段来实现。在会计实务中, 为真与假、理与情、利与义的冲突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 数的连续性和分离性特点是由财务人员的主观的时间观和主观的职业判断所规定的。主观的时间观的确认是财务人员对客观时间的一种人为规定。有的企业往往以一个项目的完成作为一个会计核算期间。不同的会计核算期间的规定使数成了分离的量, 具有排他性, 同时也使数具有连续性。这种分离性 (排他性) 和连续性对会计成果的形成及分析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 由于经济业务发生与现金流动在时间上存在差异。经济业务的权益和责任发生与资金的流入或流出往往存在时间上的不一致。因而, 财务人员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不同选择过程中, 必然会导致收入与费用在核算过程中的差异, 并且直接影响相关人员之间的利益分配。

3. 从财务人员个体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 所有的会计行为都是财务人员个体价值取向的一种表达方式。不管人们自觉还是不自觉, 财务人员总是通过有意识的对象性活动, 将自身的才能、品质、意志、情感和信念等对象化在对象物上。即使简单的核算也存在着代表何人利益的问题。在核算过程中是否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权钱交易潜规则的影响等。而人们的才能、品质、意志、情感和信念等具有较强的差异性, 这会直接影响会计成果和利益分配。否则, 会计的行为应该受到怀疑。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的财务成果 (例如财务报表、会计信息分析等) , 它们也被财务人员个体精神化了。正如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提出了生产资料的物化问题。马克思说:实物是为人的存在, 是人的实物存在, 同时也就是人为他人的定在。财务人员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 不得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念融入分析过程, 并给出自己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理由。这与商品的生产有着相同之处。商品生产者作为经济主体, 其生产商品的过程可以说是人格化的过程。商品作为物, 同样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的人格。因而, 这种被人们精神化了的财务成果或隐或现、或多或少地体现了财务人员个体的价值观。

其次, 财务人员处理数的方法是财务人员个体主观经济倾向的表达, 主观倾向是偶然的, 并具有可变性。会计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并不是纯客观的, 具有或然性。账务处理方法是对经济现象的一种特殊的主观表达, 只是从某一角度或某一侧面按照某些目的进行主观表达。无论成本核算还是利润核算, 会计学中的核算方法都有很多种, 每一种方法都存在着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之处。每一种优势必定只能满足财务人员的某一个或多个目的, 但不是财务人员的所有目的。这些目的必然反映了人们不同的主观经济倾向。持有不同主观经济倾向的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自然会不同, 不同的主观判断就必然影响单位的财务成果及其利益关系状况。同时, 财务活动是无法离开财务人员主观判断的一种经济活动, 离开财务人员主观判断的会计行为是不存在的。

总之, 会计行为的偶然性直接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是会计行为中真与假的冲突、理与情的冲突、利与义的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

【注】本文系2007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财务行为中道德冲突调适研究” (项目编号:SZ207002) 及2008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财务建设研究” (项目编号:08SJB7200009)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论我国暴力袭警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篇11

关键词:袭警行为;原因;对策;袭警罪;警察防卫权

一、我国暴力袭警行为频发的原因

1.现阶段我国暴力袭警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转型,各种社会矛盾日以增多,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成为警察的首要职责。于此同时,暴力抗法、暴力袭警的行为时有发生,给社会的安宁和国家的法治建设造成极大的危害。据有关部门统计,从2001年至2005年全国有301名民警在执法活动中遭受暴力袭击英勇牺牲,16810名民警受伤。其中,2001年有68名民警在执法活动中遭受暴力袭击牺牲,3429名民警受伤;2002年有75名民警在执法活动中遭受暴力袭击牺牲,3663人受伤;2003年有84名民警在执法活动中遭受暴力袭击牺牲,4000人受伤;2004年有48名民警在执法活动中遭受暴力袭击牺牲,3786人受伤;2005年有27名民警遭受暴力袭击牺牲,1932人受伤。另外,2006年1月至5月,全国共发生阻碍执法、暴力袭警案(事)件1500余起,月均发案300余起。全国各地相关案例报道也层出不穷。其中就新疆警方面对打击恐怖活动犯罪时发生的针对警察的暴力袭击更为频繁。

2.暴力袭警发生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暴力袭警发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从外部环境来看:袭警一般都发生在警察执法过程中遇到暴力抗法进而成为暴力袭警。据数据统计,袭警发生最多的场合是公安民警在处理群众性治安事件时,警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群众宣泄不满的对象,因此發生了袭警行为。笔者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警务活动的范围过于宽泛,又缺乏相对应的法律保护,袭警成本低。

另外,法律对警察职权的授权不够明确;从自身原因来看:警察是执法者,在处理警察公共关系时,执法者应是严格守法、文明执法。但实际上,如果法治运行良好,警察和普通公民无所谓强势弱势之分。目前我国的公安机关教育训练工作相对滞后,装备保障不足,处警方式和行为不规范,自我保护意识较差从袭击者的原因来看,出现较多的情况是袭击者抗拒执法,铤而走险或是酗酒后神志不清。这类属于没有预谋的袭击。在现实中发生的冲击派出所、暴力袭警和恐怖分子有预谋的暴力袭警属于有预谋的袭击。因此,暴力袭警的社会危害性显而易见。

二、暴力袭警防范与对策依我之见

1.近期目标应完善现有的妨害公务罪

袭警行为的发生有着复杂、深刻的社会原因,不能用单一的方法来解决。如在刑法中增设袭警罪、或以现行的妨害公务罪、故意伤害罪来处罚袭警行为。是否应在刑法中设立袭警罪存在很大的争议,争议的起因是对袭警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严重程度的评价不一。笔者认为,从长远来看还应考虑袭警罪在刑法中的设立。从个人来说警察自身也是国家的公民一样受法律保护,身体健康权和生命权也一样受法律同等的保护,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袭警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言而喻,对警察的立法保护也势在必行。但目前来看,我国对于袭警罪立法的条件还不够成熟,有一定的困难。现行的法律是以刑法中的“妨害公务罪”、“故意伤害(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和《人民警察法》的相关规定来进行处罚,根据具体情节成立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而处罚。这种处罚方式在实际的司法操作中很难进行罪行均衡,因此完善现行的妨害公务罪是短期来看比较合理的惩罚袭警行为的方法。其一,在妨害公务罪中设立结果加重犯。其二,在妨害公务罪中设立转化犯。这样一方面在用妨害公务罪处罚袭警行为能更好的均衡罪与刑,另一方面节约了立法成本,实际的司法操作也比较明确。

2.应明确警察的防卫制度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的正当防卫权,与之相比,警察因为法律规定的特殊义务而不能完全行使防卫权,警察作为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也是暴力袭警行为频发的原因之一。警察防卫权的设立并不是扩张警察权利,如果能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警察防卫制度,反而会成为警察权利、职责范围的限制。有学者建议可以将警察的防卫权规定在现行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制度中,以职权行为定位,排除社会危害的行为。笔者赞同此种观点。

3.警察公共关系的改善和提高

“哪里有警察,哪里就会发生袭警事件”。袭警不是中国特有的,是每个国家都会面临的问题。袭警行为的发生有着复杂的原因: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等,还和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发达程度有关,与执法环境有关。总言之,袭警行为的发生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因此在解决问题时也不能单靠一种方法,而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警民关系的和谐一方面关系到社会的和谐进步程度,一方面能够促进国家法治的建设。在生活中,有警察搞不清打击的对象和服务的对象,很大程度上伤害了警民关系,使群众失去对执法者的信心和对法律的敬畏,不满与抱怨成积,一触即发,使警民关系变得更加紧张。在信息化的今天,公安应主动和媒体沟通,增加互相了解、沟通,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和积极的宣传引导公众尊重警察的执法权威。

现阶段,在对警察执法权益保护立法不完备的现状下,难以期待暴力袭警、侮辱、诽谤警察的行为自行停止;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下警察缺乏自我维权的条件,也不可能指望群众的法律意识短期内全面提高,不再冲击执法警察。

作者简介:

政府行为失范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篇12

一、政府行为失范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下, 导致政府行为失范的原因很多, 但大体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一) 主观原因

政府行为是政府公职人员以政府的名义而实施的行为。因此, 我们必须首先从政府以及政府公职人员自身去寻找政府行为失范的原因。

1.政府自身利益的驱动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 政府是理性的“经济人”, 它在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做理性的成本——收益分析, 也就是千方百计的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制度经济学则将政府寻求利益归咎于制度建设的不完善以及“经济人”的自利性。韦伯也认为, “虽然在理论上科层组织只是非人格的部门, 但实际上它却形成了政府中的独立群体, 拥有本身的利益、价值和权力基础”。无论从哪种理论来讲, 政府都是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政府利益是政府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政府利益的扭曲和错位则是政府行为失范的根本原因。

2.政府官员的官德缺失

政府官员素养的高低, 将直接影响其管理活动的成效和政府行为的规范化程度。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实施, 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的质量有所提高, 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是很难得到有效解决, 再加上对公务员进、出口的把关不严, 一些不合格的缺乏官德的公务人员还滞留在队伍中。为一己私利铤而走险, 置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国家的法度而不顾, 这种失范行为是可恶也是不可原谅的。

(二) 客观原因

哲学上讲,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行为失范不仅有主观上的原因, 更有其客观上的因素。

1.体制原因——全能型的政府角色依然存在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 政府的职能还难以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完全转变到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上来。目前, 我国政府还处在从“全能型”向“有限型”过渡的阶段, 本应由市场解决的事, 政府却具有很大的干预性, 没有很好的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2.制度原因——行政权力监督失效、权力制衡失实

我国高度集权式的管理体制使得权力过分集中, 由此造成权力无限制、无制约地使用。如果不加以有力的监督与制约, 则更容易导致权力滥用, 不可避免地产生政府行为的失范。从体制上来看, 当前我国的监督体系是齐全的, 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 有些监督机构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流于形式。在西方, 在野党的监督相对减少了政府的行为失范, 政府不能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①在我国,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的监督机关, 由于缺乏监督的实质性和经常性程序, 起不到应有的震慑作用。政协、民主党派的监督也是提提意见, 起不到实效。行政体系内部监督生怕“家丑外扬”, 大都不作深究。此外, 我国的监督法规也不健全, 迄今为止还没有出台一部用于专门制约权力的法律规范。由于体制、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我国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常常出现“不监”、“漏监”、“弱监”和“滞监”的现象。

3.历史文化原因——“官本位”思想以及集权政治的历史传统

中国的“官本位”文化源于秦朝, 后因科举制度而走向兴盛, 到明清走上了极端。“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朝成名天下知”, 这些都是官本位思想的真实写照, 这些思想至今还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有着很深的影响。一些领导干部也不自觉地做了这种“官本位”意识的俘虏。于是, 便出现了跑官、买官、卖官、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政府行为失范现象。另外, “官本位”意识还直接导致了官僚主义。“官本位”思想, 它以官为本, 以权为纲, 一切服从官级地位, 这就造成为官动机发生了异变。“官本位”还表现在有权就有一切, 形成一种对权力、官位的崇拜和敬畏, 进而产生长官意志。“官本位”思想与权力的过分集中, 就会产生封建家长式的管理结果和以官为主、以民为仆的政府盈利行为等行为失范的现象。

二、规范政府行为的对策分析

实现政府行为的规范化是行政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我们必须千方百计的使政府的行为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

(一)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官员职业素养

政府行为既然是具体人做出的行为, 所以要想在源头上有效规范政府行为, 就必须先从队伍建设开始。努力实现领导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建立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 从而打造一个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和清正廉洁的政府。

(二) 强化监督机制, 切实发挥监督实效

由于公职人员最容易因缺乏制约和监督机制而导致腐败, 因此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是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保证。要使监督机制发挥实效, 我们必须进一步精确各类监督机构的功能。首先, 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其次, 完善人大法律监督。再次, 加强和改进专门机关的监督。最后, 强化社会公众和媒体监督。总之, 要建立监督权和执行权对等的机制, 并使监督机构拥有独立性和较大的实权, 如此方能有效规范政府的行为。

(三) 健全法律法规, 努力实现依法行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我们必须用法律来规范政府的行为。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以法律形式明确政府行使职能的方式和程序, 使政府行为建立在严格遵守法律规范的基础上, 消除政府的无序行为和随意行为, 克服政府越位、错位和缺位现象的发生。为此, 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尤其是要加强规范政府行为、政府权力的法律建设。

(四) 完善问责机制, 约束官员不当行为

官员是行政权力的把持者, 也是行政资源的分配者, 要规范官员行为, 防止违法乱纪, 就必须增强官员执政压力和出轨风险, 建立系统完善的问责体系。

首先, 合理划分权责, 明确问责对象和范围, 使官员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 促进从严治政, 依法行政。其次, 逐步建立民主问责制度。最后, 使官员问责制法制化、程序化。

(五) 审计官员收入, 建立财产申报制度

财产公开申报制度是许多国家规范和惩治公职人员腐败行为的一种常用手段。只要发现官员个人财产与其正常收入之间存在差距, 官员就必须作出解释, 如不能提供合法所得的证据, 即便没有证据证明是非法所得, 也会被认定为灰色收入进而治罪。目前, 我国还需要做到扩大财产申报范围, 扩大申报公开程度, 实行严格的监督与惩处。为了不使官员财产申报事项的制度流于形式, 必须设计一整套让瞒报、漏报或不报者承担相应后果的制度体系。

(六) 发展政治文化, 提高公民政治参与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由此可见,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我国政治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也是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保障。为此, 政府要致力于拓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 不断提高人们的政治认同感。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 是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的有效途径。

三、小结

当前, 我国正处于现代化的转型时期, 由于监督和制约机制的不健全, 政府行为失范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普遍存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 随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渐成熟以及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创新, 各种各样的政府失范行为也正在得以扼制和解决。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 在党的领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 政府行为一定会走上民主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蒋明安.行政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

[2]肖文清.关于当前我国政府行为失范的理性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3, (06) .

[3]蒋劲松.传统责任政府理论简析[J].深圳大学学报, 2005, (02) .

上一篇:教师课程改革下一篇:壁画环境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