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构图

2024-06-01

摄像构图(共7篇)

摄像构图 篇1

1 摄像构图的介绍

摄像构图的根本意义是积极主动地调度观众的视线,引导观众该看什么,不该看什么。所以,摄像构图要从观众的角度出发,组织好各种画面的构成,以取得最佳的视觉效果。

1.1 图片摄影构图、电视摄像构图、电影摄像构图的异同

图片摄影是瞬间固定画面,而电视摄像是运动静止画面。一幅摄影作品能单独表达一个主题,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电视画面,需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才能在之后的编排制作构成电视节目中能够被选用。电视摄像和电影摄像记录的都是动态图像,它们的区别在于,电视图像只有电影银幕图像的1/20,所以,电视摄像构图需要居高临下多采用中景、近景、特写,少用远景,可以适当利用全景,居高临下少用半调子镜头,画面要尽可能紧凑,而电影摄像构图则更讲究视觉的冲击力。

1.2 摄像构图的特点

一是基本固定的长宽比例构图,它不像照片横竖均可,摄像构图只能横向,比例一般为4:3或者16:9。构图有一定的局限性与难度。二是一次性构图,即摄像构图效果的现场性。它不像照片可以裁切,所以它对构图能力和熟练程度的要求更高。三是动态性构图,摄像记录的是一个运动的过程,画面具有多角度多视点多构图性,摄像者在考虑构图效果时应侧重于全过程中画面的布局与安排,对运动过程有一种预见性和总体把握能力。四是整体构图整体性,要求风格技法和谐统一,任何一个制作完成的视频画面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整个作品结构中的一个元素。它的整体性体现在若干镜头的有机组合中,所以画面构图还必须考虑到画面与画面之间的组接关系,以及摄像画面前后镜头的内容和拍摄技法和谐统一。

影响摄像构图的主要因素有主体、陪体、前景、后景、背景、景深。摄像构图的基本法则包括九宫格构图、放射式构图、向心式构图、平衡式构图、垂直式构图、曲线形构图、交叉线构图、三角形构图、椭圆型构图、斜线式构图等等。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注意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的异同。

2 主题拍摄中的实际应用

俗话说,只有不好的作品,没有不好的题材。任何主题都能拍出好作品,但不同的主题会有不同的拍摄手法和注意事项。下面选用实际工作中笔者拍摄最多的几个题材做分别介绍。

2.1 风光的拍摄:

第一,画面要保持稳定和连贯。如果可以用三脚架架上设备稳稳当当拍摄是最好不过了,严谨的摄像师大都离不开三脚架。第二,需要多景别的拍摄。摄像师要学会灵活运用变焦镜头的优势。广角端适合表现比较宽广的场景,长焦镜头适合捕捉清晨草地上的露珠,中景别则大多适合于纪实性的生活情景。第三,善于运用运动镜头。摄像师可以采用移动镜头,边走边拍;也可以在交代大面积的风光时,固定好位置运用摇镜头拍摄,但摇镜头的时候尽量保持摇的过程中要匀速,切忌忽慢忽快,起幅和落幅要明确稳定,才能保证镜头的完整;也可以用推拉镜头的方法交代从一个特写到全景的过程,推拉镜头要预先有所选择和构思。例如,拍摄建筑时,可以从一个小标识特写拉到整个建筑物的全景,使观众对环境关系一目了然。光线与建筑物正面成45度角的时候,明暗对比鲜明,立体感强,在这个角度拍摄会很容易把建筑物本身的气质表现出来。

2.2 会场的拍摄:

第一个画面一般是带有会标的远景别系列镜头。画面变换要慢,以突出会场严肃的气氛,不要随意快速变换场景,频繁使用变焦镜头,以免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

拍摄与会领导时要注意注意景别和时间长度的匹配,尤其要注意主要领导的讲话镜头要给足,而其他领导不能漏拍。麦克风不能与嘴连接或挡住讲话领导的脸,不能在领导头部出现背景分割线条。对于重要的发言人应该用全身或是半身特写画面,在拍摄时被摄人物要位于拍摄画面的中心部位,切莫喧宾夺主。

观众镜头要拍够,注意景别的变化,避开走道部分,使观众充满画面。注意抓拍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认真做笔记或思考的观众画面。拍摄观众时不必考虑越轴的问题,可以在走道上向两边同时交叉拍摄,这样的画面可以直接串在一起作后期编辑使用。如果会议比较重要,对会议的报道可能会比较长,拍摄观众镜头时可以多拍一些普通观众的慢拉镜头,但是不能只从一边拉,最好是按照奇偶数排分别从两边拉拍,这样画面对接起来感觉会舒服一些。一般情况下,会议拍摄时就采用正常的平角拍摄。

2.3 领导视察的拍摄:

首先要注意拍摄的画面是以领导为中心,交代坏境和陪同人员,最好是领导有指挥或决策动作时的抓拍,拍摄角度可以选择45°以下的仰拍。此外,还要注意摄像画面的构图不能太满。

3 结语

综上所述,优秀的摄像作品取决于鲜明的主题和完美的构图,完美的构图需要摄像人员在复杂的实践中不断探索。

摘要:摄像的构图直接影响作品的品质,研究摄像构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图像的主题内容,使摄像作品更有艺术感染力。摄像构图的基本要求是鲜明、易懂、有表现力。这要求摄影师在摄像构图时,对各种事物进行最准确、最迅速的分析、判断和取舍,做到鲜明的揭示主题、有力的突出主体、巧妙的利用均衡、大胆的打破常规,以感染受众。

关键词:新闻摄像,构图技巧

电视摄像画面构图技巧探究 篇2

关键词:电视摄像,画面构图,技巧

电视作品是由一个一个的镜头构成, 也是就人们常说的素材。先把素材拍好, 再对这些素材进行剪接、加工, 才能完成电视作品。就以大家都熟悉的电视剧来为例, 一部电视剧的剧本固然很重要, 也就是人们关注的情节, 但这些情节的构成需要摄像人员来完成。摄像人员在拍这些反映相关情节的镜头时, 不仅要关注情节本身, 还要关注这个情节的发生与环境是否相符, 也就是每个构图是否有美感。人们在拍摄时, 总是会选择在一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如《卧虎藏龙》里的那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 就是这个原因。要想完成精美的构图, 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 把握好动静关系

古典诗词中经常会注意动静结合, 如“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这句诗里有动也有静。如果用镜头来表述的话, 用一幅摄影作品就能表现松间明月图, 这是静态的构图。“清泉石上流”固然也可以用摄影作品表现, 但人们看到的只是一幅图, 需要观看者发挥一点想象, 想象这水是流动的, 但不及摄像作品来得更加的直观。摄像作品能够表现水的流动, 这就是动态构图。

在动态构图里, 水是流动的, 变化的。所以拍出来后, 人们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这是一幅动图。但水的运动也可以通过摄像机运动来表现。例如, 摄像者拿着摄像机拍摄路边的草, 草不动而摄像人员拿着摄像机运动的话, 那么我们看到的也会是动态的图。

具体选择静态构图或动态构图, 要结合具体的电视节目。往往动态和静态的图的运用不是单一的, 只有动静结合方能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以动衬静, 如“蝉噪林逾静”;以静称动如“万籁此俱寂, 但余钟磬音。”这些优美的诗句是可以通过镜头来表现的。在用镜头表现时, 要考虑到作者的匠心独运, 镜头上体现也要能够把握住动静的结合。

2 注意画面的层次感

在拍摄过程中, 拍摄主体固然重要, 但如果一幅画面中只有一个拍摄主体, 画面就会显得很单调, 毕竟电视画面不是证件照。一幅电视画面里, 除主体外, 还需要其他元素。例如, 在拍摄一个建筑物时, 可以在前面加一点其他景色, 如一棵树或者一条小路, 在建筑物的后面, 也可以加一些陪衬, 使整个画面更有层次, 更有深度, 让观者感觉自己不是直接站在建筑面前, 要靠近这个建筑还需要走一条小路, 而建筑后面也有可以玩赏之处。这样不仅没有削弱主体的中心位置, 还能够使主体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使主体更加丰富。

3 画面均衡不可少

在画面中, 均衡也很重要。例如, 要画一座天平, 大部分人会画保持平衡状态下的天平, 而不平衡的天平总给人不太舒服的感觉。再如, 中学时学习的黄金分割点, 当时老师肯定说过黄金分割点的妙处, 在舞台上, 主持人会选择黄金分割点站立, 这样会使观众得到更好的体验。除了位置的均衡外, 画面还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均衡。如光的均衡, 在拍摄时, 如果光线不足就需要补光;还有色彩的均衡, 色彩的配合、浓暗等都是有讲究的, 拍摄时, 会注意要留白, 这也是保持均衡的一种方法。适当的留白, 既能够给观众想象的空间, 也能平衡画面。所以说, 注意画面的均衡很重要。

4 在对比中突出

对比经常会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现实生活中也不缺对比。如人们常说的皮肤黑的人不适合穿白色的衣服, 那是因为在白色的衬托下, 黑色会更加突出, 这就是对比带来的结果。同理, 在电视画面的构图中, 学会运用对比。对比的种类很多, 除前面所说的动静对比外, 还有虚实对比、大小对比、明暗对比和藏露对比。在虚实对比中, 主体会更加清晰。在拍小景时, 经常运用到虚实对比。通过虚化前景或后景是使主体突出。大小的对比, 如在自拍时, 站在后面的人显脸小, 而站在前面的人脸会显得大一些, 这就是大小的对比。如果这些对比运用得好, 会使简单的画面韵味无穷。

5 灵活运用线条

线条是构图的基本要素。如在金字塔图片中, 金字塔给人的感觉就是几条线条组成的三角形, 这就是运用线条的例子。再如, 在拍摄树林时, 一棵一棵树笔直地立在那里, 在画面中, 这些直线类似平行而且大量的重复, 给人一种无穷无尽之感, 即使一片小的树林, 在画面中也能给人郁郁葱葱的感觉。

6 结语

电视作品是一种艺术, 艺术是要表现美的。人们希望从中获得审美体验。摄像者要明白, 摄像不是单纯地记录, 而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对现实进行再创造, 表现美。

参考文献

[1]冀燕丽, 段海涛, 张捷.也谈视频摄像的构图技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 (35) .

[2]杨嘉怡.电视摄像技术中的画面构图艺术[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3) .

探讨摄像构图如何体现创作意图 篇3

重要作用, 并为其他机构之间的潜在合作创造条件。

通过表1得出, 在本文所构建的合著网络中, 武汉大学的夏倩芳教授、张明新副教授, 清华大学的刘建民教授在合著网络中间中心性排名中居于前列。也就是说他们在我国新闻传播学合著网络中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 对于合著网络的连通性及网络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是我国新闻传播学合著网络的核心节点。同时, 即使是取前27名作者, 不同作者间对合著网络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地差别, 因此, 对于关键作者的发现, 有利于我们在宏观科技政策上加强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管理和优化。

合著网络的派系分析。派系是指包含三个及以上节点的最大完全子网络。[7]本文通过对图2的分析发现, 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存在明显的凝聚子群, 其中最大的子群中存在着14位作者和21个合作关系。根据对这些作者所在机构的规律的前提之下, 体现出摄影者的创作意图, 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1 画面主体的重要性

一个摄影师拍摄出来的作品必须突出画面主体, 摄影师要对画面中的各个元素进行主次上的划分, 突出重点, 如

分析可以发现, 中国人民大学确、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是构成我国新闻传播学合著网络凝聚子群的最重要来源, 这些机构对维持整个合作网络的结构和发展起重要作用。这一方面反映了这些机构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影响, 但另一方面, 从促进知识扩散和创新的角度来看, 却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3结论

通过对《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4~2011) 论文作者信息的抽取, 本文构建了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的作者合著网络, 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基于对一些基本网络特征, 如节点数、聚类系数与网络直径等指标的分析,

发现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者间的合作关系并不紧密, 许多作者没有融入主要的合作网络, 网络具有小世界和无标度特性;国内知名的学者拥有很强的合作频次, 并构成了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研究合作网络的核心群体, 他们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合作网络的联通和知识的流动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保持和提高这些作者的研究水平, 对于更好地强化知识传播, 加快我国新闻传播学的科学发展具有显著地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仅选取了《新闻与传播研究》一个刊物的数据, 虽然该刊作为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期刊, 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现状, 而果拍摄出来的作品画面杂乱无章, 那么该作品注定是失败的, 然而在摄影作品突出主体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直接表现法和间接表现法, 所谓直接表现法, 指的是在摄影画面中给主体元素以最佳的位置、最好的照明、

不可否认的是, 数据选择范围的相对狭小或多或少会对结论产生影响。但是这并不能妨碍我们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与工具来探索和揭示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知识生产、传播的规律与趋势。

参考文献

[1]邱均平, 瞿辉.我国科研机构合作网络知识扩散研究——以“生物多样性”研究为例[J].图书情报知识, 2011, (6) .

collaboration networks.II.Shortest paths, weighted networks, and centrality[J].Physical review E.

[3]闫相斌, 宋晓龙, 宋晓红.我国管理科学领域机构学术合作网络分析[J].科研管理, 2011, (12) .

[5]李亮, 朱庆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合著分析中的实证研究[J].情报科学, 2008 (4) .

[6]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7]刘蓓, 袁毅, BOUTINEric.社会网络分析法在论文合作网中的应用研究[J].情报学报, 2008 (3) .

(重庆文理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重庆412160)

最大的板面, 让画面中的主体以最为醒目的方式展现在观众眼前, 让观众一看到画面就能够知道摄影师要拍摄的主体内容是什么, 而间接表现法主要利用的是氛围的渲染以及周围环境的帮衬, 从而以间接的方式突出主体, 在利用间接表现法进行拍摄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主要元素与次要元素之间的层次感, 主次元素必须要分明, 而且它们彼此之间存在一种相互照应的关系, 当主体和陪衬元素同时出现在画面当中时, 摄影师一定要明确地将陪衬元素设定在相对不重要的方位, 但是主体必须能与之形成一种照应关系, 可以说这是摄影工作进行的前提, 如此一来, 摄影画面则显得协调自然, 观众的注意力也会被主体牢牢地吸引住, 而当主体和陪衬元素不在同一画面出现的时候, 摄影师完全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摄影技巧, 譬如镜头的景别调度来对主体进行重点突出。

2 动静结合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 摄像画面的构图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 摄影人员在构图工作的过程中, 对待静态物体的时候要体现出其静感, 反之, 动态物体要着力凸显出它的动感, 做到画面中的各个重要元素的动静结合, 此外, 摄像人员需要对摄像机的运用进行充分地把握, 尽量做到让静止的物体能够活动起来, 这也是电视摄像和照片最为明显的区别, 而在对动态构图进行处理的过程当中, 当面对缺少人物的图像时, 则一定要表现出拍摄环境的主要特点, 并以此作为构图的重要根据, 而对于那些有人物的图像, 摄像人员就应得当将构图的依据从环境转化为人物, 拍摄画面的变化需要将人物的运动作为参照, 结合场景调度进行构图。

3 运用均衡的合理性

在摄像领域中, 画面的中心往往起到支撑的作用, 而画面的两侧则通常展现出构图中的诸多元素, 这样的组合会让观众在视觉上产生一种均势,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画面均衡, 简单点说, 就是让各个元素填满整个画面, 不至于让观众产生空洞的感觉, 但是在摄像艺术领域中, 均衡绝不是仅仅局限于数量以及形式, 这种均衡主要是艺术形式上的均衡, 可以说这是一种变化过程中的均衡, 而需要强调的是, 摄像领域中的均衡与分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将要拍摄的主体内容布置在中心位置, 或者将其以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 虽然看起来较为均衡, 但是画面总是缺失变幻的元素, 最终使画面显得过于死板, 而要想将摄像构图均衡做到最佳, 绝不是是单纯意义上的对称就能够解决的, 从某一角度上将, 它是一种协调统一的关系, 但是这种关系同样是建立在对立基础之上的, 如果一味地追求画面的绝对对称, 那么拍摄出的画面会显得丝毫没有生机, 活泼的气氛会大大降低, 摄像人员一定要明白, 在摄像领域当中, 均衡是一种拍摄手法, 而不均衡同样是一种手段, 而不论是均衡亦或是不均衡, 它们同样都具有各自的艺术表现特点, 让拍摄的画面趋于均衡不是摄像人员的最终目的, 它只是一种手段, 可以说它是为摄像的整体内容以及作品中所要表达出的主题思想服务的, 但是不论是哪一种拍摄手段, 都必须要具有目标, 我们经常会在一些作品中, 看到一些不均衡的情况, 这也是为了表达出特定的涵义而特意设计的。

4 线条造型的合理运用

在摄像艺术中, 构成可视形象的众多元素中, 线条是其中最基本的一项元素, 同时它也是摄像人员需要掌握的一项技巧, 通常我们可以将摄像中的线条划分成曲线和直线, 这种划分主要依据的是线条在摄像中表现形式的不同, 而直线线条也被细化为垂直线、水平线以及斜线, 当摄像人员在对自然风光, 譬如海洋、山川、河流进行拍摄时, 摄像构图的主要线条主要为水平线, 而在拍摄大树、高楼等, 摄像构图的主要线条为垂直线, 因为垂直线更加能够体现出这些建筑物的高大和刚直, 从而让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在摄像构图当中运用斜线, 会让画面显得更加活泼, 斜线会让一些静态的物体动态化, 同时会让动态的事物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 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体现出了整体画面的动态感觉, 而在摄像构图中合理地运用曲线, 可以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感官, 进而使画面的空间深度得到强化, 让整体的布局具有一种灵动感, 图像中表现的元素更加自然, 最终引导观众的视线向纵向发展。一名优秀的摄像师在摄像构图的过程中, 应当合理地运用富有个性的线条, 来表达拍摄对象的轮廓, 线条运用的合理与否, 将直接影响到画面整体的视觉表现力, 此外, 点、线、面的完美结合, 可以让摄像画面中的各个元素进行有机的融合, 从而形成一个整体, 这也是摄像工作者经常用到的一种画面美化的手段。

5 摄像构图中对比的运用

在摄像构图当中, 摄像画面中任何具有差异的东西都可以进行对比, 而这种对比的手法可以起到渲染气氛、强化视觉感受的作用, 进而让摄像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大幅度提升, 同时在摄像构图中合理地运用对比, 可以充分地表达作品的中心思想, 该手法无需进行语言叙述, 就达到了突出中心的目的, 简单实用, 因此, 在摄像中利用对比, 相比于其他手段的优势更加明显。

6 摄像构图中的美感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 人们评价事物的唯一标准往往是真诚、善良和美丽, 在摄像艺术领域中亦是如此, 譬如电视上常常播放的纪录片, 都是真实的事物, 不允许参杂虚构的元素, 而艺术片展现的则是人世间的美好, 进而让观众感受美、发现美, 但是在摄像构图中一些要素运用的不合理, 会导致美感的缺失, 人们会从中发现人工雕刻的痕迹, 节目内容死板生硬, 作品的画面根本不能打动人心, 观众根本体会不到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充分说明了摄像构图虽然讲究美感, 但是这必须是在真实的前提之下, 如果再加以合理的摄像技巧, 才有可能拍摄出优秀的作品。

7 总结

除了文中叙述的几大原则之外, 在电视摄像的工作中, 需要将摄像构图的手段进行全面、综合地利用, 同时摄像人员需要根据作品的中心, 摒弃一些不合理的镜头构图, 也只有这样, 才能拍摄出优秀的电视摄像作品。

参考文献

[1]王亮, 电视摄像构图的艺术性[J], 技术与艺术, 2011.

[2]刘易雯, 浅谈电视摄像构图的一些心得体会[J], 新闻传播, 2009.

电视专题片摄像构图艺术探究 篇4

1 电视专题片摄像构图的含义

构图来自于国外美术,同时也是学习西画里面的重要一部分。但是国内对于它的运用却不是很广泛,是由于在我国的国画里面把这种方式称之为“布局”。在拍摄这一领域里面人们把它称为“取景”。但是这些都只是其中的局部内容,并不是它的全部含义,所以它又是摄像行业里面最让技术人员棘手的难题。在这一领域里面有许多专业人士都提出了这一观点:一部分人对摄像构图这一技术的掌握是天生的,还有一部分人群不具备这项艺术才能的,对后者而言,只需要对其进行一些基本知识传授足矣。俗话说:“画无定法”,它的创造属于思维过程。摄像构图是把一些零散的要素构建成一个整体的形式。无论是哪一项艺术,它都具备其自身的特点和原则。古人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摄像艺术也不例外,绘画、电影构图规律原理,形成摄像构图的规律和原理,称它为摄像构图的章法。

2 专题片摄像构图的特点

电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视觉艺术,从画面效果上看,它与摄影、绘画一样具有造型艺术的特点。所以,在拍摄和美术当中的构图原理都可以运用到这项领域当中。在专题片里主要体现出以下几种特性。

2.1 限定性

专题片摄像构图会被屏幕大小所制约。它不仅不可以像普通照相机那样进行拍摄,也不可以像绘画那样太过于随便。此外,时间也是制约它的另一条件。所以在录制现场需要一次性做完,它不可以进行随意的剪辑也不可以像作画时对草稿进行多次的审阅。

2.2 运动性

作为摄像构图里面的另一种比较明显的特征。它不但表现在进行拍摄时对其目标所进行的移动和摄像机本身的移动,还可以把移动出来的特效体现在镜头上面。所以说,目标的移动、摄像机的移动对拍摄出来画面的特效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照相和作画所记载的都是物体的瞬间动作,但是在这个摄录当中所记载的是动作的整个经过。在镜头里面,摄录的目标在不停的做着动作的,所以工作人员在进行构图的时候要把整个经过作为重点,不能对其当中瞬间动作进行布局。所以,对在进行构图整理时,要对目标的动作具备提前预料和整体掌控的能力。

2.3 整体性

在平时大部分的情况下。作画和照相对要表达目标的内容常常使用一个画面就能够表达出来,在构图的时候进行简单的排列就可以了。不过在使用摄像机对目标进行摄录时需要拍出好几个镜头。在多数的摄录当中,拍出来的一个镜头往往是对上一部分的一个转折和对下部分的伸展,把它们制作成让各个之间互相且有序的画面。因此进行构图的时候,要对其当中的一个的画面进行思考,把它上一部分和下一部分以及整个空间的特效进行定位和思考。这就是构图的整体性。

3 专题片摄像构图艺术形式和重点

3.1 静态式

尽管屏幕上的镜头是按照目标动作的过程作为主导。但是静态也是进行摄像构图的一项基本准则,所以,在制作专题片摄像构图时还需要熟练的运用静态构图方式。它主要表现在突出专题片的主要内容上,突显主要内容也是在进行制作时的一项紧要步骤。要把主要内容放在在画面上合适恰当的位置上,把它们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的思考。在现实里技术人员常常把主要内容描叙的特别细致,运用跟镜头这个手法把它体现在屏幕的布局上。就普通体现手法来说,大体可以分成直接体现与间接突显法,直接体现法是把主要内容更加直观的表现在群众面前;间接突显法,运用当下的客观条件加以渲染把主要内容进行表达出来。

3.2 动态式

在进行这种方式制作时,首要的条件是把静态构图方法运用的熟练。唯有如此才可以把画面里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协调的恰当。普通的动态制作主要有以下4种方式:第一,内部动作构图,这个形式指的是外部摄像设备处在静止的条件下,运用摄录目标的动作来表达出来的动态感;第二,外部动作构图,指的是摄录目标处于静止的情况下,使外部的摄像设备进行有规律得到移动,让其表现出来一定动作;第三,综合动作构图,它指的是把前二者的重点进行相结合,在实际操作中常常着重于一个方面或者对整体进行思考进而达到起初的动态预想;第四,开放式构图,它是一种特殊的构图方式,因为它不仅体现在把屏幕安排的恰当,同时着重于对荧屏之外的延伸,给观看者们一个无尽的遐想和悬念的思考。

3.3 对比式

不管是何种艺术里面,对比是我们见到最多的方法之一。在构图里面,把各个因素进行对比。能够更好地把主要内容进行叙述,让主要内容更具有活力,表达的更清晰,让观看者的视觉效应大大提升,并且更容易理解。

3.4 注意画面层次感

对构图的标准进行判定时主要体现在是不是把主要内容突显出来。在进行摄录的时候首要考虑到的就是把目标里的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协调。把里面的主要和次要进行明显的区分,所以要体现出来的主要内容,就是在荧屏中的核心部分。这就需要工作人员把主要和次要之间的联系进行协调,还需要选取合适场地,调对好合适的灯光,力图制作出完美的荧屏画面。

3.5 真实和美感

当观众在进行观看和评价某一项人或物时,总喜欢把它的真实性放在首位,把它所体现出来的美至于第二位。专题片在摄录时更应该注意这一点,因为它给观看者所传递的信息都是真实的,不能出现虚构事件。它所记载的都是在真实的条件下,人或物发生的真实的事。虽然荧屏需要美,但是专题片更应该把美体现的淋漓尽致。专题片的美是一种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美,它和现实是不能分开的。

4 总结

它作为摄像里的一项独特的创作方式。开始于开机拍摄之前,结束于停拍之后,贯穿于摄像工作。所以很难对它作出具体化,在制作专题片时把上述原则运用的合理得当,才可以制作出让观者赞不绝口的佳品。

参考文献

[1]刘易雯.浅谈电视的摄像心得与技巧的应用[J].文艺生活·文海艺范,2013(4):156.

[2]李扬.电视摄像的画面构图[J].科技传播,2012(2):246.

电视摄像画面构图的要点分析 篇5

一、协调好静动关系

静与动分别指的是电视摄像画面的静态构图与动态构图。其中, 静态构图主要指的是那些画面造型的元素和结构基本处于静止状态、并无太大变化的构图, 这种构图形式的被摄对象大多都是静止的事物, 如建筑物和桌椅等, 它在拍摄时要求摄像人员要时刻保持镜头内的拍摄对象无明显变化。与静态构图相反, 动态构图则是一种画面造型的元素和结构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构图, 这种动态变化既可能是源于被摄对象本身在运动, 也可能是由于摄像机正在发生运动, 总而言之, 所拍摄出的画面一定是处于运动状态的, 也即画面结构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一部优秀的电视摄像作品的画面构图必须要能够协调好静动之间的关系, 要使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各自被拍摄出各自的感觉, 例如静态构图就是要带给观众以安静的享受, 动态构图则要给观众带来运动的冲击, 俗话说“静若处子, 动如脱兔”就是这个意思;同时, 静又不能够一直静、动也不能够一直动, 二者要互相穿插结合, 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使画面看起来更加和谐。

二、突出主体层次

电视摄像画面构图的关键之一就是要突出所要拍摄的主体, 让画面看起来更具层次感。电视摄像画面中具有很多元素, 其中主体指的是电视画面中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 明确主体既能够良好地反映出拍摄主题, 又能够使画面结构主次清晰、构图合理;与主体相反的是陪体, 陪体是主体的陪衬, 其作用是辅助表现主题、突出中心思想, 同时还能够对主体进行一定的补充说明, 帮助主体表达内涵, 烘托、渲染主体形象, 使主体形象更加鲜明;除却主体与陪体外, 电视摄像画面中还具有一定的环境, 也即是主体周围的人物、景物及空间等, 环境又分为前景、后景和背景, 其作用是表达主体活动的地域、时代、背景等, 并加强画面的空间感和概括力。而若想在以上种种元素中着重突出主体, 就要求摄像人员必须要能够处理好主体与陪体、环境、背景等之间的关系, 并以恰当的拍摄角度与景别来对光、影、色、线、形等元素进行合理配置, 使其主次分明、相互辉映, 达到美的视觉效果。

三、保持好画面均衡

由于画面的变化可以影响观众视觉和心理的变化, 因此电视摄像画面必须要保持均衡, 这样才能够令画面变得更加和谐。所谓画面均衡, 主要包括结构均衡和色彩均衡这两个方面。其中, 结构均衡指的是一种画面“补白”, 一般需要摄像人员根据黄金分割点来处理画面构图、分配画面空间、确定主体位置, 如果处理得当, 会使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加赏心悦目。而色彩均衡主要指的是画面色彩分布的均衡, 如果电视摄像画面的色彩分布凌乱, 那么会影响观众的视觉, 使人看起来非常不舒服, 因此必须要保持好色彩均衡, 同时还要根据主体的颜色来分配画面颜色, 这样才能够让画面整体看起来色彩鲜明、配色舒服。

四、运用好对比

对比是常见的画面构图处理方式, 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造型手段, 能够使画面主体看起来更加鲜明。一般情况下, 对比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大小对比, 大小对比又包括体积对比、距离对比以及高度对比等, 它能够更加突出主体的大小;二是虚实对比, 这种对比方式在于清晰化主体而模糊陪体, 从而使主体更加清晰, 使画面更加具有层次感和空间意境;三是影调对比, 其是通过调整影调明暗来恰到好处地体现出主体形象;四是藏露对比, 它可以在画面中充分显露出主体并适当隐藏陪体, 从而增强电视画面对观众的吸引力, 使观众对电视画面浮想联翩。

五、一次性完成现场构图

电视摄像与图片摄影不同, 它要求画面构图必须要在现场一次性完成, 而不能够无中生有, 把不存在的东西拍摄成画面。再者, 电视摄像的画面构图不像绘画那样可以进行反复修改, 它是在拍摄现场的镜头前一次性完成的, 不能够进行过度的后期加工。另外, 由于受到季节、光线、演员、经济等因素的制约, 很多电视画面只有一次拍摄机会, 而不能够进行重复拍摄。因此, 摄像人员在拍摄之前, 必须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和充分的组织与准备, 尽量减少失误、减少遗憾, 力求一次性完成拍摄计划。

结语

综上所述, 协调好静动关系、突出主体层次、保持好画面均衡、运用好对比以及一次性完成现场构图等均是电视摄像画面构图所要注意的要点, 只有把握好了这些要点, 才能够拍摄出更加赏心悦目以及更加令电视观众所喜爱的电视画面。

参考文献

[1]肖卫军.试析电视摄像画面构图的特点[J].大众文艺, 2014, 05:200.

[2]赵岩.关于电视摄像技术中画面构图艺术的分析研究[J].民营科技, 2014, 08:270.

电视摄像构图的特点与技巧探析 篇6

一、电视摄像构图的特征

电视这种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 这一点观众通过电视画面的效果便可以了解到, 除此之外, 电视同样还具备了造型艺术的一些基本的特征, 这一点和绘画以及摄像是大致相同的。这主要反映为:

(一) 电视摄像构图的限制性

通常摄像工作者在对电视摄像的画幅进行设计与制作的时候, 一般情况下, 摄像工作者都会根据16:9或4:3的比例来安排。这也就是说, 在对电视画面进行拍摄的过程当中, 电视摄像不能够像通常的绘画一样对画面的边线进行随意性的选取, 摄像工作者一定要对摄像机进行参照, 来展开比较立体化的拍摄。除了这些之外, 电视摄像工作者在拍摄电视节目的期间, 还一定要树立节目的时间观念, 另外还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电视节目的拍摄工作。换句话来理解, 电视摄像的构图一方面来讲不能够像照相馆裁剪照片那样, 对摄像画面进行比较随意的切割, 另一方面来讲电视摄像工作者也不能够像画画的画家那样对绘画作品的初稿进行反复多次的审查。

(二) 电视摄像构图的运动性

我们都知道, 运动性也是电视摄像构图的一个根本的特征。电视摄像构图的这一特征不是纯粹的指在摄像工作者拍摄节目的期间摄像机所拍摄到的对象, 摄影工作者与拍摄对象彼此之间进行方向位置的变换, 另外还能够把位置变换的结果通过电视图像的模式加以体现出来。然而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在对之前的方向和位置进行变化的时候, 无论是拍摄的对象, 还是摄像师手中的摄像机, 都能够将观众的视觉要点、电视当中画面的关系以及相关的框架变化画面以及构图加以表达。通常情况下, 一些相对静止的画面都能够被摄像师捕捉拍摄到, 然而电视摄像却能够对运动中的所有过程进行详细地拍摄记录。我们都知道的是, 电视节目当中的被拍摄对象基本都是处于运动状态当中的, 为获得更为理想的拍摄构图效果, 拍摄工作者一定要对拍摄画面的布置给予足够的关注, 拍摄工作者不能够只选择某些比较典型的静止画面, 这样电视摄像构图就将失去其应该具有的运动性。因此来讲, 电视节目的拍摄者在对电视摄像构图进行构思的过程当中, 一定要从总体上对拍摄对象运动的经过进行比较详细的了解和预测。

(三) 电视摄像构图的总体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 电视摄像以及绘画都仅仅需要一个画面就能够把要展现的摄像内容进行展示, 另外也能够仅仅需要对某些画面进行合理分配布置就能够顺利完成电视摄像构图的任务。不过需要指出的是, 电视摄像在对日常生活进行记录的过程当中, 摄像机必须要有多组画面。在大多数情况下, 电视摄像头所展现出来的节目画面, 实际上是基于某个画面转变成其他画面, 不同的画面相互关联。所以, 在对构图进行思考的过程中, 不可以只锁定某一个画面, 必须和其他画面进行联系, 在构图上反映出总体性以及不间断性的特点, 它和摄像以及画图的画面布局有很大区别。

二、电视摄像画面的构图方式

(一) 科学掌握构图的均衡性

均衡的含义是:任何一个能够产生图像的要素给观看者感官上的平衡。众所周知, 电视画面是一直在变化的, 因此均衡同样通过动态的方式体现出来, 画面均衡还必须符合观看者的心理。电视画面的均衡一般反映为结构以及色彩均衡。刚开始, 拍摄者一定要对构图结构的均衡进行思考, 在拍摄期间通过视觉较重的作用来维持结构均衡。就好比画图时采用的补白方式, 为了让观赏者前来观看, 通常都会在面积非常大的画幅中添加一个体量不是很大的视觉对象, 从而对观赏者的视野进行汇聚, 加强视觉力量, 显现出视觉对象。此外, 还必须对作品在结构上的色彩均衡进行思考, 在拍摄期间, 拍摄者一定要对色彩加以表达的比例进行合理划分, 尽量避免凌乱、对称以及等量等问题, 在保持色彩均匀的基础上, 还要对客观对象的颜色进行思考, 选择合适的色彩来凸显主体, 为了展示出画面的鲜明效果, 还必须对拍摄对象的色彩进行变化。

(二) 科学掌控画面的层次感

更好地凸显出拍摄对象就是电视画面构图的核心任务。首先, 摄像者必须确定拍摄的对象, 之后再通过对构图的制定以及分置来保持主体和陪体间的均衡关系, 在凸显主体的同时, 还必须了解主次结构, 然后再合理布局。其次, 在构图中, 陪体最大的作用就是解说, 从而深刻了解作品的含义。最后, 选择相应的背景, 让其更好地凸显主体, 同时还可以让观赏者对活动主体所在的地域特色、背景等进行了解, 这样才能凸显出主体的特性, 体现出重点镜头的特点, 以便让画面更有空间感。

(三) 准确把握构图的动静关系

静态构图其实就是说在对电视画面的结构以及功能要素不进行明显变化的基础上明确画面布局的形式。动态构图讲的是:关于画面的造型要素以及结构都会有明显的改编构图形式。在对构图进行拍摄的过程中, 拍摄人员要尽量达到动静结合的视觉效果, 也就是不能将静物拍出动感, 另外还要动中有静。倘若在对一直前进的邮轮以及海洋进行拍摄时, 拍摄人员就必须在近景中插入位置固定的海礁, 与此同时, 还要在远景中插入飞翔的海鸟, 从而就能展现出一个静动结合的画面。

(四) 多采用造型的方式

电视拍摄者要尽量不要使用过于规则化的造型, 目前情况下, 电视拍摄者最经常应用的就是字母以及符号型的构图。字母构图的含义是:在设计电视画面结构的时候, 需要使用某个英文字母的表现形式, 之后我们就把这种画面称之为字母型的构图。字母构图能够对画面构图有一个非常好的说明, 而且有助于拍摄者对关于归类的画面构图进行认识。符号型构图的含义是:不通过某个具体的表现方式对画面构图进行摄像, 通常选择和拍摄主体有关的符号来构图, 主要就是三角形、直角形等。

(五) 合理地进行比较

摄像者在对电视画面进行构图的时候, 可以采取相互比较的工作方式, 这也就是说将形式各异的造型艺术都穿插到某个电视节目的画面当中, 这就是电视摄像构图当中凸显拍摄对象的时候最经常使用的拍摄方式。在对比艺术当中, 拍摄工作者突出的不仅仅是影调以及虚实的相互比较, 还必须要强调拍摄当中的藏漏以及大小的对比。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电视观众无论是对电视节目的内容还是画面质量都有了比以前更加高的标准, 观众需求提高的同时也对电视节目的摄像工作人员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电视摄像中的构图为切入点, 通过探讨电视摄像构图的特点与技巧, 来为电视摄像人员的工作提供切实的帮助。

关键词:电视摄像,构图,技巧

参考文献

[1]王亮, 彭瑾.电视摄像构图的艺术性[J].现代电视技术, 2008, (4) :110-111.

[2]包黎霞.谈电视摄像构图[J].发展, 2011, (12) :151-152.

[3]杨恒.浅谈电视摄像的技法[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 (06)

[4]朱佳维, 李晓光.以婚庆摄像为例浅谈电视摄像课的项目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0 (18)

[5]杨琪.综合性高校电视摄像教学现状反思[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理论研究) .2012 (01)

电视摄像技术中的画面构图艺术 篇7

1 电视摄像画面构图艺术的特点

1.1 限定性

电视摄像构图大多受到画幅的限定,即必须按照4:3 (16:9)的画幅摄像[1]。电视摄像必须按照规定的限定进行摄像,并且要求一次性完成,不能够将摄像像照片、图画一样随意裁剪、反复描绘,使电视摄像技术有一定的限定性。

1.2 运动性

在拍摄过程中,摄像机和被拍摄对象的运动都会对整个画面造成一定的影响。相对于摄影和绘画,摄像更主要的是表现场景中人和事物的运动过程,因此,摄像人员要注重构图时对画面的布局,对运动的人和事物能够合理安排,预见掌握。

1.3 整体性

电视摄像利用多幅画面来进行作品的展现,在进行构图时需要进行整体的考虑,要求每一幅画面都能够密切地连接起来,起到相互关联、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整个电视节目的画面更具连续性。

2 电视摄像画面构图的基本形式

2.1 静态构图

静态构图就是对静止的被摄对象进行固定摄像,表现被摄对象的时间过程等。拍摄时要求摄像主体保持固定形式,摄像人员的视线也要相对固定,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被摄对象的静态特征。

2.2 动态构图

动态构图就是对动态的人和事物进行摄像,表现出画面中事物的动态变化。被摄主体和摄像机可以都处于运动状态,也可以分别运动,使画面中的事物表现出连续或间断的变化。

3 电视摄像画面构图艺术内容

3.1 静态构图艺术原则

突显主体。要设置好主体的位置,将主体与画面中其他事物区别,制造出主次分明的画面感,使主体既能与其他因素相关联,又不会妨碍主体的核心位置。在实际的拍摄过程中,拍摄人员对主体的表现方式往往是通过特写等手段,或是使主体处于画面的核心位置。一般而言,表现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表现法和间接突出法[2]。直接表现法就是让主体占据画面的最大部分,并且处于最突出的位置。而间接突出法就是利用对主体的周边环境和气氛的渲染,来间接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

灵活运用线条。线条是指画面形象(影像)所表现出的明暗分界线和形象之间的连接线[3]。这些线条在电视摄像构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画面线条的提炼,能够使人们视觉上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例如水平和垂直的线条能够给人一种画面不断延伸的感觉,塑造出更加宽广或高大的形象。曲线则使画面更具生动性,表现出极强的流动感和起伏舒展的美感。

合理运用造型。自然中的事物形象千姿百态,但是经过不同的组合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画面,摄像人员在拍摄时将不同的事物按照一定的审美规律和视觉习惯重新组合,转换顺序,会使画面更具吸引力。比较常见的运用方式,是将事物组合成与电视作品画面结构相关联的符号或字母,通过抽象的方式突出作品的核心主题,例如三角形构图、S形构图、C形构图等。

3.2 动态构图艺术

画面内部运动构图。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动态构图方式,摄像机处于固定状态,被摄对象处于运动状态,给观众重现事物的运动态势。在进行画面构图时,要先考虑到被摄对象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幅度,进行合理布局,并考虑到画面的范围,防止被摄对象的身体超出画面。

画面外部运动构图。与画面内部运动构图刚好相反,被摄对象处于基本不动的状态,摄像机在拍摄时进行运动。当被摄对象处于静止状态,就需要摄像机通过镜头的变换来展现画面的变化,利用推、拉、摇、移等技巧完成画面构图。例如摇镜头在进行构图时,需要注意不同景别的作用,为了体现画面的宏大,会采用远景和全景摇镜头,为了使被摄主体更为突出,则利用近景和特写摇镜头。而且要适当考虑摇镜头时的运动路径,避免画面出现看不到景物的情况。

画面综合运动构图。将画面内部运动构图和画面外部运动构图相结合,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保持相对稳定,运动时速度要保持一致,并根据被摄主体的运动方向,在画面中留出一定的运动空间。

开放式构图。开放式构图相对于其他构图更具备表现力,能够通过画面的表现引导观众对画面外空间的想象,激发观众的好奇心理,带来更深刻的印象。但是在表现自然风光一类的电视作品时,不适合利用这种构图方式,会破坏画面原有的美感。

4 电视摄像画面构图艺术技巧

4.1 虚实结合

画面构图中虚实结合技巧的应用主要是指在景深原理的作用下,通过对前景的巧妙运用,增加画面空间感,突出主体[4]。利用烟雾、灰尘等使画面上的景物模糊,衬托主体位置,或是利用光线的改变直接突显主体。在画面构图艺术中,虚实结合技巧的使用需要着重注意背景与主体的统一,避免出现主体表现不明确的情况。

4.2 动静结合

在进行画面构图的时候,需要充分地将动态构图与静态构图相结合,使观众能够从静态构图中享受安静的气氛,从动态构图中得到事物运动带来的刺激,二者相互结合,合理进行穿插,使整体画面变得更加和谐,以达到更好的视觉表现效果。

4.3 画面结构和色彩均衡

结构和色彩的均衡是画面构图的重要方面,画面的均衡对观众的视觉和心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结构和色彩的均衡会使画面从整体上看十分和谐。结构的均衡主要是指对画面的“补白”,要求摄像人员根据黄金分割点来对画面结构进行科学的划分,使画面布局更加和谐。而色彩的均衡要求摄像画面中的色彩能够与主题相互辉映,并且井然有序,使画面整体的色彩看起来更加舒服。

4.4 对比手法的运用

构图中的对比是以两种不同的造型手段,在画面上进行比较,是突出主体的有效手段[5]。经常运用的手法有四种,虚实对比是利用画面背景的模糊来突出主体,大小对比是将画面中的事物的体积等进行对比,影调对比主要是突出画面中不同程度的明暗效果,而藏露对比是通过展现画面中只显示一部分的事物,来引发观众的想象和想要探究的欲望。这些对比手法使画面构图艺术更具有鲜明的特性,完全将主体突显出来,增强了电视作品的感染力。

4.5 造型艺术的运用

在电视摄像构图艺术中,为了使画面更具美感,会运用大量的造型艺术,例如一些能够与电视作品主题相关联的字母、符号。

三角形构图。画面中的主体或是三个点构成三角形时,被称为三角形构图,也叫做金字塔式构图,其中常用的是斜三角形,相对来说比较灵活,因此被广泛运用。

S形构图。这种构图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曲线构图,曲线两端的延伸给人带来无限深远的感觉,中间的过渡阶段使画面更加协调优美,经常用于河流、曲径等事物的拍摄。

L形构图。这种构图方式主要作用是突出主体,利用L形的线条将主体围绕起来,会不断吸引观众的视线和关注点,使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更加明显,从而突出主体、明确主题。

经常被运用到的构图造型还有O形构图、一字型构图和C形构图等,这些造型的运用,会使画面构图更具有吸引力,符合观众的审美观,充分发挥了构图艺术的魅力。

5 结论

电视摄像技术中的画面构图艺术,贯穿于整部电视作品的创作之中,为了创造出更优秀的电视作品,需要注重画面构图的科学合理。灵活地运用画面图原则和技巧,合理布局,突出主体,将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画面构图时要保证画面的整体性,对色彩、结构的均衡,力求画面充分具有美感,符合观众的审美观。

参考文献

[1]杨嘉怡.电视摄像技术中的画面构图艺术[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10,(3):341-345.

[2]赵岩关于电视摄像技术中画面构图艺术的分析研究[J].民营科技,2014,(8):270-271.

[3]严桂娟.电视摄影构图艺术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4,(8):344-345

[4]韩小川.电视摄像中的画面构图技巧探讨[J].中国传媒科技,2013,(16):78-79.

上一篇:普外护理下一篇:灭磁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