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特征(共10篇)
主体特征 篇1
摘要:主体教育, 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 与客体发生相互作用, 受教育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这一能动性既符合客体的客观规定性又满足自身的需要, 不断认识自我并完善自我, 最终受教育者能够自主地、自由地、超越性地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主体教育的特征有:自主意识、自有追求、超越自我。
关键词:主体教育,主体教育特征,主体教育理念
教育并不是强制灌输, 也不是把人当做工具以培养“标准件”的工具性教育。教育应该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 强调人的主体性, 实施主体教育。那么, 什么是主体教育?主体教育有哪些特征?
一、主体教育的内涵
古代社会的教育是功利性的, 它的存在也有其合理性, 因为古代社会的自然经济没有给发展人的主体性提供合适的土壤。不管是中国古代社会的观念强调个人属于部落或国家, 还是西方国家强调人格属于上帝, 这种人的依附关系强化了工具性教育的存在与发展, 教育成了统治阶级意志的工具。在现代社会, 工业化、城市化为人的主体性发展提供了条件。现代社会的教育应该是主体性教育才对, 但事实并非如此。工具性教育在现代社会继续存在, 并且有了特殊的内涵:强制教育和物化教育。强制教育要把学生训练成顺从的个体, 限制学生的自由, “守秩序”、“听话”、“服从”成为强制教育对学生的最高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只知道强制灌输, 就连德育课堂也成了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无奈接受的场所。而师生关系更成了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这俨然成了“被压迫者教育”。强制教育下的学生毫无主体性可言, 教师才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物化教育, 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应运而生的。工业社会把人训练成了机器, 物化教育把人当做工具来培养。其结果是人人都成了教育的“标准件”, 都符合统一的标准和规格。就拿一道数学题来说, 本来有着多种解法, 但有的老师偏偏只教一种解法, 因为这是考试要求的, 结果学生毫无自己的解题思路, 个个都信奉所谓的标准答案。同时, 社会越来越呈现出功利主义倾向, 这种功利主义表现为教育“教”人去追逐、适应、改造外部世界, “教”人掌握“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本领, 但它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 人已经失去了终极目标与意义的追寻, 因而也不知道教育的终极意义和目标何在。教育不是“使人之为人”的教育, 而是“使人之为物”的教育, 甚至这种教育越发展, 偏差越扩大, 使得现代人在今天错误的教育熏陶下, 变得越来越不像一个人。[1]
现代教育呼吁主体教育。那么, 什么是主体教育呢?就目前来看, 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此还未达成共识。王道俊、郭文安着眼于教育活动过程的组成及其主体性表现, 认为教育活动过程的主体性是指教师主体引导学生主体依据认识规律进行学习、认识与实践、以获得发展的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方向性、自主性和创造性。[2]黄葳着眼于学生的主体性及其培养问题, 认为主体性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增强和发展人的现代性、有效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过程, 通过主体性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现代思想、自我意识, 能有效地、主动地、创造性地、自主地进行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的人。[3]王策三、涂艳国秉承三主体说。王策三把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都看成是主体[4], 涂艳国则把学生、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看成是主体[5]。张天宝着眼于社会实践活动问题, 认为主体性教育, 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 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氛围, 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组织各种教育活动, 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6]以上研究对于开启我们的思路, 加深对主体性教育的认识有重要意义。但我们又不得不指出, 教育者 (受教育者) 的主体性、教育过程的主体性、教育系统的主体性及教育环境的主体性等, 给人们的感觉是太宽泛, 难以准确把握。我们认为, 主体性要在教育中真正安家落户, 则必须找到主体性与教育的结合点, 这个结合点就是充分尊重、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 即以主体性教育培养主体性的人。在我们看来, “主体性教育”与“教育的主体性”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教育的主体性是同教育之外的其他社会现象 (如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宗教等) 的主体性相并列的一个同位概念, 它是针对“教育的依附性”而提出的, 其实质是指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在同外部社会的相互关系中所体现出来的主体性作用, 即教育具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 教育对于外部社会的要求既不能亦步亦趋、简单盲从, 又不能漠然处之、无动于衷, 而是应持一种理性的批判态度, 对社会的发展保持某种先导性甚至规范性, 积极干预和参与社会生活及其发展;而主体性教育是针对工具性教育提出的, 其核心是强调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将受教育者真正视为能动的、独立的个体, 以教育促进他们主体性的提高与发展。概言之, 教育的主体性与主体性教育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的是教育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后者强调的则是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我们认为, 所谓主体性教育, 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 与客体发生相互作用, 受教育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这一能动性既符合客体的客观规定性又满足自身的需要, 不断认识自我并完善自我, 最终受教育者能够自主地、自由地、超越性地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二、主体教育的特征
通过对主体性和主体教育内涵的论述, 不难发现主体教育的三个特征:
(一) 自主意识
自主意识包括关于自我和自我价值的明确意识、自己支配自己命运的意识及对自我的反思与责任意识。人具有自我和自我价值的明确意识就意味着他对于自己作为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价值有充分明确的意识。他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人而不是其他生物, 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拥有着特有的价值, 并渴望实现自身的价值。因而他强烈地希望能够支配自己的命运、做自己的主人。这个时候他与对象物不再是依附关系, 而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他试图通过自己的方式改造对象物, 而不是被对象物所奴役 (自己支配自己命运的意识) 。这种渴望之中就包含了对自己行为的一种责任感, 他会反思这样做是否符合对象物的客观规律 (自我反思与责任意识) 。正是这种自主意识使人把自己与世界区别开来, 使人区分了主体和客体, 并把自己当做主体而努力去把握客体世界。
(二) 自由追求
这里的自由是一个历史哲学概念, 是指人的一种存在状态。它的内涵是人摆脱必然性的压迫之后而达到的整个身心的无拘碍而愉悦的状态。这里的自由比政治学上和认识论上及美学上的自由概念的内涵要广泛, 它包容了这三者的内容。也就是说, 作为历史哲学范畴的自由, 包含着政治上不受奴役和压迫, 心理上健全、没有障碍, 在对客观世界的关系中表现出掌握了必然并且能够利用必然这几方面的内容。自由是人作为主体所追求的目标, 人类所有的活动都是指向这一目标的。从某种意义上说, 自由是所有生物追求的共同目标。但人与其他生物不同, 人是把自由作为一种自觉的目标来追求的, 而不只是一种本能的趋向。正是人作为具有意识的存在物这一特点决定了人把自由自觉的生存与发展作为自己的理想来追求, 并且把自由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宝贵。自由绝不是不顾客观实际而胡来, 它必须建立在对客观必然性的尊重上;自由概念还包含着心理规定和精神内容, 即是说人的自由中包括了人的心理上的健全、精神上的愉快。掌握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主体精神上的快乐与幸福。自由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就失去了心理依据, 会变成一种毫无根据的东西。因此, 自由的获得, 不仅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结果, 而且也是改造主观世界的结果。人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修养与心理素质, 才能真正获得和享受自由。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心灵空虚的状态不能称为自由。
(三) 超越自我
所谓超越自我, 即主体不再盲目地满足于自己的现状, 为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能动地把握客体, 主动迫切需要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超越不仅仅是对自我的完善, 而且是自我对有限性的突破。自我能够实现超越, 因为自我可以审视自己和批判自己。在这里, 主体放弃了对外物和他人的依赖, 转而反求于己, 追求自我的内在力量的充实, 因而表现为自强的主体性。如果没有这种超越自我的对价值理想的追求, 人们就失去了希望的召唤, 而这一切的丧失, 将是人性的彻底沦丧。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现代教育原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王道俊, 郭文安.关于主体教育思想的思考[M].教育研究, 1992 (11) .
[3]黄威.主体性.主体性教育.社会发展[J].未来与发展, 1994 (4) .
[4]王策三.教育主体哲学刍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4 (4) .
[5]涂艳国.主体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5 (3) .
[6]张天宝.试论主体性教育的目的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6 (6) .
主体特征 篇2
一、消费与体育消费
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而消耗物质财富和的行为和过程。消费是社会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是人们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领域。广义的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个方面,通常是指个人生活消费。
体育产品的消费即通常所说的体育消费,是指人们(企业、公司等)付费参加与体育有关的活动或消费体育产品的行为和过程。一般所说体育消费通常是指个人体育消费。笔者以为,体育消费不仅包括个人体育消费,也应该包括企业、公司和赢利性社会团体等体育消费,即商务体育消费。
1、个人体育消费
个人体育消费是指人们用于体育活动方面的个人消费支出行为,即体育消费者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对与体育有关的服务产品的消费。如买票观看体育比赛、体育表演。付费参加健身、健美、武术、气功等学习、培训和体育休闲娱乐活动,惊醒体育康复体疗、运动处方咨询。接受体育技术情报和科技服务等等。
个人体育消费是一种生活性消费,是人们在满足基本的生存消费之后追求发展和享受等方面需要的个人消费行为,也是在完成正常的工作和必要的家务劳动等时间之外的闲暇时间里的个人消费行为,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现阶段的社会消费结构来看,个人体育消费在个人闲暇消费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正在成为社会消遣和娱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消费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加,参与体育活动和进行体育消费的人将会越来越多,个人体育消费必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2、商务体育消费
商务体育消费是指企业、公司或其他消费者购买体育产品或体育组织、体育赛事的无形资产的使权并通过体育产品或体育无形的沟通、转换而产生和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体育消费行为。如付费购买体育赛事的电视转播权或赞助某体育组织、体育赛事以取得广告宣传权、特许经营权等以赚取更大利润等等。
商务体育消费是一种生产性消费。商务体育消费主要是对体育组织、体育赛事的无形资产的消费,一般表现为无形资产使用权(阶段性)有条件的转移。商务体育消费的形式很多,但主要的可以归纳为3种:一是通过体育赞助取得广告等方式宣传本企业产品的权利;二是通过购买体育赛事的转播权取得组合营销赛事转播的权利;三是通过付费取得体育组织或体育赛事的特许经营权等等。最近几十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传媒手段的发展,随着很多国际大公司对体育的介入,商务体育消费获得了很大发展,即是体育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体育消费。
二、体育产品的消费主体
消费主体指使用产品的个人和机构。体育产品的消费主体按其不同的消费形式和消费目的,可以分为个人消费者和商务消费者。
1、个人消费者
个人消费者是指为了陶冶情操、增进健康、欢度余暇时间、获得美的享受、提高生活质量、扩大社会交往、促进个人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而进行各种各样体育消费的人们。人们花钱去看竞技比赛、体育表演,或者参加各种培训、指导,接受康复体疗,进行体育休闲娱乐等等,要消耗体育部门提供的体育服务(劳务)产品,由于体育服务(劳务)产品具有一次性消费品的特殊性,因而这种产品一经消费,便不能重复使用。换句话说,体育服务(劳务)产品一旦经过交换环节,实现其价值之后,无论其使用价值是否完全实现,作为商品,它便被消耗掉了。人们只能从中得到精神的享受、知识的积累、智力的提高、体能的增强,而不能从中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衡量体育消费是否是个人消费,主要看其消费目的和消费性质,而不能仅凭由谁付费来判断。因为个人消费者的体育消费可能是消费者自己付费,也可能是他人或机关、单位付费。
个人消费者是体育产品的直接和最终用户,是体育市场的主要消费主体。据有关资料报道,体育市场交换价值的大部分是由个人消费者的体育消费构成的。个人消费者消费的体育产品主要是竞技表演类产品、健身娱乐类产品、咨询培训类产品、康复体疗类产品以及体育旅游类产品等等。
个人消费者的体育消费行为,一方面受个人社会地位、文化修养、兴趣爱好和可支配的收入状况的影响,另一方面,社会性的因素,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也是影响个人体育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体育产业的生产经营主体不但应当研究个人体育消费行为,而且应当研究影响个人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同时还必须研究个人体育消费行为与社会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关联,按照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和提供体育产品。
2、商务消费者
商务消费者是指其体育消费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他们所购买的体育产品的沟通、转换而产生和获取更大价值的各种各样的体育消费行为。商务消费者主要包括有各种体育赞助商、媒体单位、特许权授予者等等。例如国际奥委会开展的奥林匹克赞助计划即TOP计划的赞助商、其他各类体育组织和体育赛事的赞助商以及购买体育赛事转播权的各类传播机构,如电视台等等。
商务消费者不是体育产品的最终用户。商务消费者购买体育产品不是为了自己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消费,而是借助体育组织、体育赛事、明星运动员在全球或全国范围内的巨大影响力,借助体育赛事拥有比其他任何社会活动都多得的媒体受众来搭建商业平台,扩大自己企业或品牌在全球或全国范围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从体育产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角度看,商务消费者购买体育产品是一种消费行为,体育产品通过这种过买行为,完成了交换,实现了市场价值。从上午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付费购买体育产品这种消费行为,就像生产其他实物产品之前购买原材料或半成品一样,是为了生产而进行的一种消费,是一种生产性消费。从现象上看,商务消费者在购买体育产品,但实质上或者说在他们眼里,他们是在购买一种生产资料――一种无形的生产资料。体育产品在出售给个人消费者时时一种纯粹的生活消费资料,而在出售给商务消费者时,是消费资料,一旦交换完成,马上就转换成了商务消费者的生产资料。体育产业生产经营主体和商务消费者的这种交换行为,使体育产品实现了交换价值,为体育产业生产经营主体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构成了体育市场上一大收入来源。而体育产品作为消费资料被商务消费者购买之后转换成生产资料,很快就会给商务消费者带来巨大的商业效益(当然也有因为策划经营不当而失败的例证)。商务消费是体育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务消费收入是体育组织、体育赛事收入的重要来源。
商务消费者是体育市场的重要消费主体之一。和个人消费者主要是消费观赏类和参与类体育产品不同,商务消费者一般是消费体育组织、体育赛事、明星运动员等的无形资产,如名称、标志使用权、赛事转播权、姓名、肖像使用权等等。
三、体育消费主体的特征
1、服务对象的.多变性
体育产品的消费主体即服务对象是个人消费者和商务消费者。对于个人消费者来说,由于人们的职业、年龄、性别、经历等的不同,因而体育服务的对象有男人女人之分、老年青年之别;有身体强壮经常活动的,也有体质较弱偶尔锻炼的;有体育知识丰富的,也有初涉体育消费的等等,呈现出服务对象的多变性。对于商务消费者来说,由于企业的规模实力、经营状况、企业文化、营销理念、对商务体育消费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商务消费经验的不同等等,同样表现出一种多变性。服务对象的多变性要求体育企业第一不能把服务对象看成一成不变的群体,第二不能提供一成不变的产品,必须根据不同服务对象提供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产品和服务。
2、消费需求的多样性
个人消费者的体育消费行为,如前问所分析的,由于受个人的教育程度、文化修养、社会地位、社交范围、兴趣爱好、收入状况以及职业、年龄、性别和社会性因素如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影响,因而每个人的体育消费需求都不一样。有的人喜欢观赏竞技表演,而有的人喜欢参加体育锻炼;青年人喜欢激烈的运动如足球、篮球,老年人喜欢平缓的项目如太极、气功,中青年女性则喜欢健身、健美等等,因而在体育消费需求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多样性。商务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有类别之分、程次之别:有的愿意进行体育赞助,有的则喜欢经营特许产品;有的可以提供资金支持,有的只能提供实物产品;有的选择高级别的体育组织、体育赛事合作,有的则只能与低层次的体育组织或赛事联手;有的选择长期的合作,有的只是一锤子买卖,同样表现出消费需求的多样性。消费需求的多样性要求体育企业在提供体育服务产品时必须具有灵活性,以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质量评价的差异性
体育服务产品的价值体现,既与体育产品生产过程的体育劳动量有关,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体育消费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例如欣赏体育竞技表演,运动员(球队)的水平固然非常重要,而观众的兴趣爱好、审美情趣、感情认同同样重要,不仅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影响着观众的情绪,而且在比赛结束之后继续影响着观众的情绪,,而且在比赛结束之后继续影响着观众对运动员(球队)、比赛过程乃至比赛结果的评价。又如在参与类体育消费中体育消费者一般应具有从事某项体育活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他们的审美情趣、文化水平、体育基础影响着他们对体育的态度与感知,影响着他们进行体育消费的兴趣与爱好,从而影响体育消费价值的实现程度,即影响他们对体育服务质量的评价,导致他们对体育服务质量的评价出现差异性。而商务消费者对体育服务产品的质量,则主要是用经济指标来评价。商务消费者参与体育消费的根本目的是利用体育产品搭建商业平台,从而赚取更大的利润。赢利多则一般会给予积极的评价,反之则不然。当然,这里既有体育产品的质量问题,也有提供体育赞助、购买转播权、获得特许经营权之后,合作企业本身的营销策划和组织等等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体育企业应该配合合作企业,争取互利双赢的结果,既有利于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又为以后的商务消费奠基铺路。
主体特征 篇3
一、主体角色的多元性
按照对话理论进行划分,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主体有教师、学生、作者以及教材编写者等显性类,也可以有教学环境、教学设施以及教师的自我诉求和学生的自我诉求等隐性类。这些主体既相互联系同时也互相制约。在不同的教学时段、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行为中,这些对话主体不断更替成为教学的主导者,引领学生不断与不同的主体对象进行有效对话,甚至是学生心灵叩问式的自我对话。如教学某一篇课文,学生自由预习课文时,用自我成长的经历吸收阅读课文,学生便是文本的主体;文本传递着要义与精神价值,文本则又成为言说的主体;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中呈现的图片、音乐等也相应在某一时刻成为对话教学的主体;学生在不断吸收的过程中,不断与自我进行对话,此时学生的理想自我也相应成为教学主体;教师用自身的情感,包括表达的语气、手势等感染着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之一。如此,教学主体轮番上阵,彼此相互交替,构成了教学不断发展的主体契合,让对话始终充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
二、平等参与的民主性
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主体式对话的基本前提在于民主与平等。首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已经不再有传统教学体制中的权威地位,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呵护学生的观点与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表达和言说的勇气。其次,学生与作者、编者之间的平等。文本的存在,只有在学生阅读与注解中才能生发出自身的意蕴,学生根据各自的生活阅历去解读文本,也是对文本进行再度创作的过程,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与意愿,真正的对话才能应运而生。以苏教版教材《金子》一课为例,文本以彼得在挖金无果的情况下,意外地发现了种花可以致富的秘诀,发挥自身吃苦耐劳的本性终于获得“真金”,获取了财富。这个故事显然渗透着取得成功的秘诀。这个故事从表面看是渗透勤奋与刻苦的重要性,如果教师一味以自身解读强加以学生,对话便在这样的控制中销声匿迹了。笔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体验,营造让学生轻松自主对话的氛围,学生得出聪颖“变通”之于成功的作用以及上天帮忙的个性化解读结论。这样的解读显然不是教参赋予,更不是教师的管制性引导得出的,而全部来自于学生。文本之义,在学生与之对话的过程中重新焕发了新的生命与活力。
三、交流分享的交互性
对话的意义在于交流,主体式对话的价值在于开掘本质生命中的自我状态。所以,实施主体式对话,有助于教学中各种主体之间在“共享”“互惠”的前提下,进行各自社会知识、社会经验、人生智慧、生命意义与价值等等方面的交流与互换,从而使教学最终实现各主体间的精神世界的丰盈与充实。
苏教版教材《牛郎织女》一文是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根据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创编而成,讲述了牛郎与织女之间纯真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古代中国人民对于爱情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憧憬。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话,有助于学生运用自身年龄的独特视角看待这样的故事;教师引导学生搜集相关的四大民间故事,相互之间的对比与整理,也可以帮助学生从共性中读懂民间故事的真正含义,从差异中对比不同的故事,运用不同叙述方式的原理。
一定要指出的是,各自主体在对话过程中,永远也不可能按照事前设定好的方向发展,学生理解的波动性、文本内容的丰富性、课堂思维的活跃性,决定了对话本身的随机性和动荡性。所谓教学相长,便是在这样不断发展与推进过程中,在对话过程中呈现而出的信息的召引下,不断更新自我生命底蕴,实现了差异性与丰富性、独特性与完整性的有机统一,从而突破了自已生活经验的狭隘性和封闭性。
语音特征主体层分析及算法研究 篇4
目前多数语言学研究者通常用两种方法来处理语音特征主体层问题。一是当面对的语音材料数据量较大时,会用数量值最大的成分来表征相应的特征;二是在语音材料数据量较小时通过人工观测来决定主成分。用数量值最大的成分来表征特征显然对特征的描述力度不够,数量值最大的成分成为主成分的成员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人工观测能够保证主成分的充分、必要成员都出现,但耗时较大、主观性较强,出现相同特征在不同语言点上的主成分确立的标准不一致。
作者借鉴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思想,设计了一种语音特征主体层算法,较好地弥补了以上方法的不足,通过程序实现,可以处理大规模的语音数据;对相同的特征采用同一个规则,保证了主成分确定标准的一致性。
1 主体层分析
山摄字韵母,取安徽省安庆市等35个方言点,其语音特征情况见表1。表中字段f1、f2,…,中的值如“ɑn,113”逗号前为韵母ɑn,逗号后为声母ɑn的数量113。同时从f1~f30是按照韵母数量降序排列的。
当进行语言特征比较时,比如判断方言点间在山摄韵母特征上的亲疏关系,如果用所有的韵母一一作比较显然不切实际。合理的做法是找出每个语言点上的韵母特征主体层,通过对主体层的比较来判断亲疏关系。主体层分析的思想是在多变量数据集合中,寻找尽可能少的变量表征数据信息特征。对结果的期望是变量个数尽可能少,而表征原数据的信息量尽可能最大。
2 主体层的数学模型
哪些韵母可以作为该语言点的主体层,判断的依据其实是韵母数量参数,数量值越大成为主体层的几率越大。这样可以将表1中的数据抽象为如表2所示的数学模型。
下面将集合进一步形式化,即得集合X{X1,X2,…,Xn},其中元素X1≥X2≥,…,≥Xn。把元素放在一个数轴上来观察,可以看到Xi,i∈[1,2,…,n]距离原点“0”的距离越大,则这个元素在特征表现上对整体的影响力越大。
这样可以归结如下:(1)要求的主体层其实是集合X的一个子集X',X'={X1,X2,…,Xj},1≤j≤n。(2)元素X1必属于X'。(3)求X'的过程就是i由1向n取X中元素Xi的过程。根据提取主体层的思想现在的焦点是j如何取值,即在为X'取元素时Xj取什么时能使得X'对应的特征集能成为X对应的特征集的主体层。
3 主体层算法
(1)定义一个数M,M=(X1+X2+,…,+Xn)/(n+1),M的几何意义就是点0,X1,X2,…,Xn到原点的平均距离。在数轴上表示如图2所示。
M的介入使得原来的X1,X2,…,Xn分成了两个集团,一个是在数轴上位于M左侧的元素集Ml,这里的每个元素均小于等于M;另一个则是位于M右侧Mr,这里每个元素均>M。如果把元素Xi占所有元素之和Xi/S,S=X1+X2+…+Xn的比例看作元素Xi在集合X上的影响力,那么M左边的元素集体影响力<50%。因此,M左边的元素不适合作为X'的元素,即Xj出现在M的右侧。
(2)要求M'的元素范围被缩小到Mr中,即M'为Mr的子集。若M'为Mr的真子集,那么满足M'“表征原数据的信息量尽可能最大”,但未必满足“变量个数尽可能少”。
观察图2,在Mr中的元素Mk,若Mk越靠近M则Mk的对X的影响力相对越小,当这个影响力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为了追求“变量个数尽可能少”而舍弃Mk。所以M'不一定是Mr的真子集。那么在Mr中有没有元素需要舍弃,如果要舍弃,哪些元素该被舍弃呢?
X1是必取的元素,对于“在Mr中的元素Mk,若Mk越靠近M则Mk的对X的影响力相对越小”可以理解为“在Mr中的元素Mk,若Mk越靠近X1则Mk的对X的影响力相对越大”。具体操作为:1)取X1。2)计算Mr中相邻元素的间距LX2=X1-X2,LX3=X2-X3,LXm=X3-Xm,即LXi+1=Xi-Xi+1,如图3所示。3)计算间距均值ML=(LX2+LX3+…+LXm)/m。4)判断LXi≤ML是否为真,若为真则取Xi,同时i自加1。5)循环执行第4)步,当LXi≤ML为假或i>m时终止。
利用上述算法,使用特征主体层提取软件模块,对表1中山摄韵母特征数据进行处理的结果如表3所示,字段f为主体层。
摘要:以山摄在安徽省安庆等35个方言点上的韵母特征为例,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基于汉语方言的语音特征主体层分析的思想及其数学模型;二是设计了一种可用于机器自动提取语音特征主体层的算法。借鉴PCA的方法思想,设计了一种语音特征主体层算法,较好地弥补了以上两种方法的不足。
试论课程评价中的学生主体性特征 篇5
关键词: 课程评 主体性 特征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发挥主体作用,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高中阶段教学应当更多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趋向成熟,渴望在学习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课程评价是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分析学习成果的教学环节。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程评价中发挥主体作用,有利于高中教育工作的优化。
一、课程评价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特征的现状
传统课堂评价方法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特征,学生无法在传统课堂评价中发挥主体作用,其存在明显缺陷,具体如下:
(一)过于关注结果评价
在传统高中教育中,教师往往更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不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结果往往都是某一次考试的成绩,只根据学生所得成绩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判断,未免有失公平。一些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在考试中发挥失常,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不足以说明学生没有努力学习。单纯依据考试成绩给学生负面评价,往往会影响高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课程评价很少关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影响课堂评价的正确性。
(二)评价主体过于单一
在当前许多高中教学活动中,课程评价工作一般是由教师完成的。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点评,给学生评价。也就是说,教师是传统课程评价中的主体,学生没有机会对自己进行评价,没有权利参与到自己的学习评价中。在教师的评价中,一些教师会根据自己对学生的印象与学生日常成绩进行评价,增强课程评价的主观性。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评价有失客观,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特征的彰显。
(三)考试影响较大
在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下,考试对课程评价的影响较大。考试是当代高中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一种评价手段,而这恰恰使高中学生的主体性被削弱。在一个班集体中,每一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学生具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与生活经历,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长处与不足,也有着不同的受教育背景。在高中课程评价中,一个班级,一个学校,甚至一个地区会利用同样的试卷对学生进行考试,这样的评价结果显然是不人性化的。
二、课程评价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特征的方法
促进高中学生主体性特征在课程评价中的发挥,需要教师改变传统课程评价方式。
(一)加强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
对课程评价进行改革,就是改变课程评价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现状。加强课程评价的动态化,让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得到提高的方法,才能促进课程评价目的的达成。在高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都分权的方法融合起来。
如高中历史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有所提高,在课堂中积极进行思维运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可以设计一些课堂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已经学过的知识和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在课堂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能够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记一分,对新知识的积极探究欲望和产生新想法的学生记两分。对于无法有效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促进他们积极思考,不能掉队。教师给学生制定一个计分卡,将学生的日常过程得分与最后的考试得分结合起来进行评价。这样,不仅提高课程评价的公平性,而且促进学生课堂表现的积极化,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二)丰富课程评价的主体
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对客观世界能动掌握力的发挥。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他们参与到课程教学评价过程中,促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会让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积极与活泼。将学生的自评与教师的评价结合起来,会让课程评价的公正性得到提高。高中学生对个人发展过程较为熟悉,能够做出全面评价。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写作练习。当学生上交作文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换作文,互相评价,让学生在互相评价中发现他人的优势。评价后,将作文还给本人,进行自我评价。丰富课程评价的主体,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
(三)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高中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在学习中表现出不同的水平与个性。要促进学生主体性特征在课程评价中的发挥,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针对学生的差异,给他们设计不同评价标准,让每一位学生都在评价中找到成就感,促进学生快速进步。
在数学教学中,对于数学学习能力低的学生,教师要关注他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基础练习题完成情况。当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教师要给予他们表扬。对于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教师要关注他们应用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探索与发现,促进学生主体性特征的发挥。
结语
在教育发展新形势下,高中教师应当更新个人教学思想,重视每一个教学环节。学会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成长。给学生自由,让学生反思与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促进学习能力提高。
参考文献:
[1]薛源.课程评价中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5,01:56-59+9.
[2]陶月仙.在课程评价中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J].中华护理教育,2007,04:181-182.
[3]王欢欢.生命哲学视域下的高校课程评价——基于促进大学生素质生成的评价观[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06:90-91.
[4]戴伟,郝志方,刘淑华,王颖.新课改评价中学生的主体性[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4:48-49.
档案编研主体性特征初探 篇6
1. 能动性。
档案编研实践活动是档案编研主体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但这种活动并不只是被动地依附或受制于档案编研客体, 而是档案编研主体的内心世界对档案编研这一实践活动的能动反映, 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 而不是简单、直接的再现。它是档案编研主体作为独立思考的人, 在实践中所表现出的积极主动的特性, 即按照自己的思维、意志和能力, 从选题、选材、加工、整序直至编研成果呈现给受众, 都贯穿着自己的编研理念。通过对编研客体价值的认知把握以及严格审查、鉴选等, 来保证其完整性、可创造性的行为影响、制约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 从而将最优秀的、适合大众需求的档案文化产品推向市场。档案编研主体的能动性还表现在他能够正确地把握编研客体的价值以及自己在编研实践中的地位、作用,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创造性, 并将此物化到档案编研实践中去。档案编研主体一方面要立足本职岗位, 根据档案编研主旨的要求对编研客体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鉴别选用、加工、整序, 使自己成为档案编研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核心;另一方面,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编研主体还应不断调整自己的编研思路和策略, 密切注视社会需求, 发挥自身的优势以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只有具有能动性编研主体意识的人才能为档案编研行为注入生机和活力, 使其不断寻求到能够产生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行为目标, 创造出富有新价值的编研成果。
2. 创造性。
档案编研是从事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劳动, 属于精神形态的脑力劳动形式的创造性劳动。就总体而言, 档案编研主体在档案工作中承担着档案文化的组织者、建构者的重要角色。只有经过档案编研主体对档案信息进行组织、鉴选、加工、整序的一系列的劳动之后, 才能使档案信息由单一的个体转变为社会共享的精神文化财富。而只有实现这一转变, 档案文化生产才能在整个社会层面上最终完成, 档案信息中所具有的社会文化价值也才能得以实现。就具体而言, 在档案编研活动的一系列流程中, 无不隐含着档案编研主体的创造性劳动。首先, 档案编研的选题本质上是编研主体性在出版活动中的能动反映。好的档案编研选题的确定, 要求编研主体能够对所处时代有深刻体验, 能够把握时代脉搏, 根据时代特征、地域特点、馆藏特色编辑出具有独特选题价值的档案出版物。其次, 对已有档案信息的重新整合, 是赋予档案信息新的价值的一种创造性劳动。只有通过编研主体的艰苦劳动, 才能从大量的档案信息中发掘、归纳、筛选、拼织成一部有价值的档案文献出版物。虽然经过加工的档案文献出版物是从档案原生信息中派生出来的, 但它们已独立于原生档案信息而自成体系, 独立发挥着特殊的功能。大众在获取信息时, 只要通过这些编研成品而不需查阅原生档案信息就能满足对档案信息的需求, 甚至比直接利用原生档案信息所得到的启示和收获更大。
3. 自主性。
论胡风文艺思想的主体性特征 篇7
一、主体性表现之一:实践基础上“互动”式的文艺思想主体性
这里所说的作家主体性, 主要是作为作品的创造主体所具有的实践主体性与精神主体性。实践主体性与实践对象建立主客体的关系, 精神主体性指与认识对系建立主客体关系。胡风创造性地将作家的实践对象与认识对象统一起来, 提出了“精神奴役的创伤”, 认为“作家应该去深入……但随时随地都潜伏着或扩展着几千年的精神奴役创伤”。[2]“作家深入他们要不被这种感性的存在的海洋所淹没, 就得有和他们的生活内容搏斗的批判力量。”[3]这种“感性存在”是作家的认识对象, 这种“生活内容”也是作家的实践对象, 只有成为了作家创作的实践对象, 才有可能有这种批判的力量”。
与此相对应的, “主观战斗精神”则是创作主体认识“精神奴役的创伤”的具体方法。“主观战斗精神”是指作家对“客观现实的把握力、拥抱力、突击力”。[4]这样的观点是在对批判主观公式主义和客观主义两种存在严重问题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而提出的。“主观公式主义脱离了现实的或历史的深刻内容。”[5]而客观主义中“作家在思想态度上没有和人民共命运的痛烈的主观精神要求, 黑暗就不能够是被痛苦和憎恨所实感到的黑暗, 光明就不能够是被血肉的追求所实感到的光明”。[6]可见, 作家 (创作主体) 与创作对象 (创作客体) 必须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互动”过程。实践的含义有多丰富, 主体性的含义就有多丰富。创作主体所反映的客体必须是现实的或历史的深刻内容, 是“活的人, 活人的心理状态, 活人的精神斗争”[7], 因为创作的对象的本质是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人。同时, 创作主体也必须“主动地认识并把握客观现实”[8], “和人民的内容深刻地结合, 把握它, 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9]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就体现在了创作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过程中。一方面是作家深入现实生活, 并在现实生活中提高自己的人格力量和战斗要求, 只有这样作家自己的人格才能升华, 其“所创造的艺术世界真正是历史真实在活的感性表现里的反映”。[10]同样, 带着“精神奴役的创伤”的创作对象在“主观战斗精神”的突围下, 也“引起了不应该这样活的强烈的欲望, 强烈地要求通过对于造成他们的命运的现实社会内容的把握去追求一个幸福的明天”。[11]另一方面, 作家“对于血肉的现实人生的搏斗, 是体现对象的摄取过程, 但也是克服对象的批判过程, ……肯定精神或反感的否定精神”。[12]这种“肯定或否定精神”也就体现了创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最后, “体现对象的摄取过程就同时是克服对象的批判过程”。[13]“摄取”的同时又是“批判”, 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在这里对立中有统一, 统一中有对立, 它们间的对立统一在这里得以完成。
二、主体性表现之二:革命与改变文艺现状的文艺思想主体性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说:“人并不是抽象地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世界, 就是国家, 社会。”[14]从这个层面上来说, 胡风发表的《论现实主义的路》和《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报告》就鲜明地体现了作为组织、团体的“群体”人的鲜明主体性特征。“主体性的最根本的历史作用乃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 即在历史条件具备的时候, 以革命实践的方式对现存世界进行彻底的改造。”[15]其文艺思想的主体性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文学自身的主体性, 不受党派的过分干预。三十万言中援引了大量的苏共文艺政策条目, 如《关于党的文艺方面的政策》等。“任何一个文学流派或团体都不能, 而且不应当以党的名义出场。”[16]“党应用一切办法根除对文学事业的专横和胜任的行政干涉的尝试”。胡风认为, 文学不应是某一思想的工具, 也不是脱离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对象的浮光掠影。
二是创作群体的主体性。创作群体自己选择生活与创作方式, “作家创作活动完全自由, 不受任何约束, 但如向主编或其他作家征求意见时, 主编或其他作家得负责加以帮助”。[17]业余作者有和作家直接联系的权利, “使群众里面广泛存在的业余作者或习作有可能在满足自己的艺术要求 (艺术个性) 上选择和领导层作家的直接联系, 在这样的联系上才能够诱发积极性, 得到学习机会和成长机会”。[18]创作群体有发表作品的自由, “属于每一刊物的作家有权利不征求主编的同意把作品向其他刊物自由投稿, 被本刊否定了的作品同样可以向其他刊物投稿”。[19]
三是文学传播机构的主体性。不仅要有“领导地取消现在所谓的‘国家刊物’或‘领导刊物’”, [20]还要“有领导地取消现在的所谓大区刊物”。[21]胡风也十分强调文学刊物中主编的作用, 主编负责稿件审阅、政治学习、提高作家的艺术修养、联系群众以及建立某些特殊工作方式的内容。主编的权力之大在今天看来都是难以想象的, 但仅从编辑与传播学的学理角度上看, 这些条例无疑会给我们当下文艺工作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进行深入思考。
四是文艺组织的主体性。胡风认为文艺组织应具“群众组织”, 因此要“有领导地解散中央和大区、行政管理或变相的行政管理的所谓创作机构, 如驻会作家、创作所、创作室、创作部、各种创作组等”。[22]作协应逐渐转变为社会活动方式的作家组织, 但作家协会和其他刊物之间是平等民主的关系。“作家协会对各刊物有日常性的辅导责任, 但那是通过刊物联席会议等形式, 通过讨论协商去实现的。”[23]
三、主体性表现之三:开放形态的文艺思想主体性特征
这里所说的开放, 并不指其杂多万象;而是指文本本身所具有的“空白”能使后来的理论家进行填充与拓展。乍一看似乎与其文艺思想的主体性关系不大, 但实际上这是主体性的体现之一。这种体现就在于这种文论中的“空白”结构是来源于实践的, 是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的, 只有这样, 后来的文学理论家才能以实践出发来检验胡风的文艺思想, 进而才能进行再思想与拓展。新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成果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八十年代中期刘再复提出了“文学的主体性”概念, 这显然是对胡风文艺思想的一种批判与继承。如果说胡风在过于强调作家本身主观能力性的同时, 削弱或忽略了接受主体与对象主体的话, 刘则构建出了以创造主体、对象主体、接受主体三个维度的文学主体性。刘充分注意到了作为接受主体的重要特征即自我实现机制与创造机制, 而且也对作家的主体内涵作了拓展。但刘的文学主体性观点中对作家的忧患意识的强调可以认为与胡风的一些表述有异曲同工之妙。刘再复认为:“我们要求作家应当具有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因为履行历史使命自身就是作家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但作家履行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时候, 不仅仅是出于一种理应如此的需要, 而是出于内心的需要, 即非如此不可, 领悟到这种外在的完成正是内在自我完成的途径, 正是对自我本质的真正肯定。[24]只有这样, “作家的创造主体性才能充分的体现”。[25]谁能不认为这种观点没有受到胡风文艺思想的启发呢?
参考文献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一卷) ,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56、452页。
[2][3][4][10][12]胡风:《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 《胡风评论集》 (下) ,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版, 第21、21、10、19、19页。
[5][6][7][8][9][11]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 《胡风评论集》 (下) ,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第294、294、329、327、324、356页。
[13]胡风:《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道路》, 《胡风评论集》 (下) ,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第66页。
[15]俞吾金:《马克思主体性概念的两个维度》, 《复旦学报》2007年第2期, 第37页。
[16][17][18][19][20][21][22][23]
[24]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报告》, 《当代文学史料选》,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第250、250、258、252、257、253、253、256 266页。
主体特征 篇8
1 二级供应链参与者角色定位分析
本文探讨的二级供应链是基于收益共享契约构建的, 收益共享契约模型是由一个供应商、一个零售商所组成的二级供应链, 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决策过程LF (Leader-Follower) 即博弈过程, 其中供应商是领导者, 零售商是跟从者。由供应商自主决定批发价格和收益共享比例, 零售商根据公开的市场信息决定订货量。二级供应链上供应商及零售商负责供应链上的不同流程, 承担了价值链上一系列价值增值活动, 为产品投入资源创造了价值, 对其定位进行详细分析如下。
1.1 供应商
基于收益共享契约, 二级供应链中供应商是主导企业。作为核心企业, 供应商是其他参与者参加供应链协作联盟的发起人, 在供应链运行过程中还承担着对合作零售商进行绩效评价的责任, 在合作过程中, 若零售商无法按照协议约定完成销售量或支付收益, 则供应商有权利中止协议, 寻找其他合适的零售商。
供应商在二级供应链中担任协调主体的角色, 责任重大, 负责供应链系统的构建和组织结构调整、零售商的选择和评价、促进信息共享等重大责任, 在促进零售商提升实力、保持良好商业信誉、加强知识积累、增强文化凝聚力等方面也有重大的作用。权利与义务对等, 在承担重大责任的同时, 供应商也要求获得更大份额的供应链超额利润的分配。
1.2 零售商
零售商主要负责从供应商手中订购并销售产品这一增值环节活动。零售商是二级供应链中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节点企业, 在供应链中负责产品的市场营销与销售, 负责产品定价、市场需求分析、扩大市场份额、维护销售渠道、开展促销活动等。零售商也会追求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 力求产品出厂价格最低, 并根据市场需求改变订货量。若订购量大幅变化, 则会与供应商生产经营要求相矛盾。从战略角度来考虑, 双方应协调产品价格与订购量, 获得整体供应链的战略利益最大化。
2 二级供应链参与者行为特征及关系
根据对二级供应链参与者的定位分析, 能够得出供应商和零售商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的利益诉求, 从而产生了供应链超额利润如何分配才能平衡双方需求的利益分配问题。这一问题的研究需从研究参与者行为特征分析入手。
2.1 二级供应链利益分配参与者行为特征分析
二级供应链中, 参与者双方是具有独立决策权的决策者, 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两者之间存在着利益博弈的关系。二级供应链参与者行为的最大特征就是以利益最大化为驱动力, 同时还具有以下特性:
(1) 行为相对独立性。二级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和零售商分别是独立的企业法人, 存在完整的组织架构和经营活动, 各企业内部存在完备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 有企业自己的可控决策变量, 可在信息充足时自主经营决策, 管理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各企业相对独立, 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
(2) 行为相对依赖性。二级供应链参与者的行为既相对独立, 又存在着较强的相对依赖性。顾名思义, 供应链成员之间存在着供求关系, 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另外一个成员。由于二级供应链结构单一, 上一节点的输出则是下一节点的输入, 供应链参与者行为具有较强的相对依赖性, 每个企业在相对独立环境下做出的经营决策行为, 会对对方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且该影响会随着产品流通在二级供应链的增值链上正向或逆向传导。
(3) 主从关系。二级供应链中存在核心企业, 但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和供应链结构的变化, 核心企业的地位不断被削弱。在二级供应链主从决策系统中, 核心企业虽然是组织者和协调者, 但除非该企业在整个供应链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并控制节点位置上的供应和销售活动外, 一般不具有较大权力。因此, 二级供应链中领导者供应商在组织构建供应链和调整结构时, 须提出供应链协调策略, 并给出特定的激励和惩罚机制, 如收益共享契约、价格折扣或缺货惩罚等, 强迫从属企业积极响应接受。通过这些措施强化核心企业的控制地位, 从而引领个体理性化的零售商协调协作, 达到整体供应链利益最大化。
2.2 二级供应链利益分配参与者关系研究
二级供应链利益分配参与者之间的行为特征, 暗示了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关系。在供应链参与者之间, 供应商与零售商属于合作伙伴关系。
2.2.1 二级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内涵
二级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指供应链上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 为实现特定的目标而相互支持, 供需双方在一定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得的一种战略性协议关系。这种战略合作关系是随着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出现而形成的, 是供应链中的企业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和利益而形成的一种不同于简单交易关系的新型合作方式。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供应链交易的总成本, 降低供应链上的库存水平, 提高对最终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 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交流, 产生战略竞争优势, 以提高供应链上各参与者的效率和效益。
2.2.2 二级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价值
二级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具有重要价值。价值之一体现在企业集成模式的形成方面, 双方企业在宏观资源配置、中观信息技术支持和微观同步化作业上, 都更容易实现相互集成, 降低消耗, 合理优化资源, 减少浪费。价值之二是有利于质量保证体系的完善, 通过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将供应链流通环节上产品、广告、服务、原材料供应、销售、售后服务的质量统一全面地管理起来, 建立起基于供应链全流程的“过程质量”保证体系。其三是有利于技术扩散与服务协作, 合作伙伴关系下的二级供应链, 供应商和零售商的知识信息实现了优化重组, 形成了无形的知识价值链, 并能够通过信息共享实现技术扩散与服务协作。最后,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能够缩短产品提前期, 有利于提高供应链对客户订单的整体响应速度, 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和可靠性, 创造更高的供应链价值。
2.2.3 二级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特点
二级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1) 价值性。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能够实现供应链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 使产品在投放市场、分销等价值创造活动中获得更高的价值增值, 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的价值性体现在财务收益、分享知识和信息资源、提升信誉和品牌价值等多方面。
(2) 相对稳定性。二级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通常是基于协议或供应链契约建立, 通过正式的合同或非正式的信用惯例等建立关系, 能够维持稳定的供应链合作关系, 保障供应链正常的交易活动秩序。但这种合作关系是相对稳定的, 二级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 契约的形式和内容、合作方的增添或减少都处于动态调整之中。因此,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呈现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的相对稳定性。
(3) 辩证统一性。二级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合作”和“竞争”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 双方企业为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创造更多价值, 在合作的基础上分享供应链超额利润, 用“合作”的关系实现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另一方面, 供应商与零售商具有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合理发展诉求, 利己主义的思想使各两个企业对独有资源和信息方面产生占有欲和控制权, 并会最大限度地要求最高的利润, 用“竞争”的博弈瓜分供应链的整体利益。因此, 二级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中“合作”与“竞争”并存, 实质上形成了“合作—竞争”关系, 为供应链价值创造和利益分配的问题增添了难度。
2.3 合作博弈关系
二级供应链成功构建的基础是供应链双方建立起合作博弈关系。二级供应链利益分配问题中的合作博弈是指:博弈双方通过制定和签署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或契约, 以制度化和规范化来约束各方的博弈策略实现合作, 形成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
合作博弈的实现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参与合作的企业整体利益大于每个成员企业单独经营时的利益之和, 反映到供应链管理问题中即供应链整体利益得到提升;二是每个成员企业在合作后都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分配, 即供应链内部应存在一个合理的具有帕累托优化性质的分配政策。
与非合作博弈相比, 二级供应链的合作博弈制定了更多的条件和规则:合作博弈是在企业多次交易情况下做出的策略组合, 可以看成是无限次重复博弈。当博弈重复多次进行时, 博弈双方在单次博弈后会建立沟通关系, 单次博弈的支付会影响之后的博弈结果。因此, 参与者必须考虑当前行为的后续影响, 会在考虑长期的利益的基础上做出决策, 实现有利于系统整体的支付方案。
根据上述分析, 供应链参与者的行为博弈策略选择, 决定了能否建立起可靠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 影响整体供应链的效率和供应链的价值创造能力。因此, 二级供应链利益分配主体的合作博弈关系, 对供应链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双方博弈支付方案对供应链利益分配方案具有一定影响。
3 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了二级供应链参与者在利益分配问题中的行为特征, 具体包括了二级供应链参与者角色定位分析、行为特征分析及分配主体关系剖析。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二级供应链中, 供应商与零售商的关系为由供应商主导的主从关系, 双方行为的最大特征就是以利益最大化为驱动力, 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依赖性;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 具有一定的价值性和相对稳定性, 同时具有“合作—竞争”的辩证统一性;二级供应链的可靠运行建立在双方的合作博弈关系基础上。根据利益分配主体行为特征分析, 二级供应链的利益分配需要综合双方利益诉求, 在合作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政策, 从而保证利益链的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储熠斌, 江志斌, 耿娜, 等.信息不对称下多参与者的二级供应链协作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12 (8) .
[2]蒋鹏飞.二级供应链不同博弈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 (理学版) , 2007 (2) .
[3]马士华, 王鹏.基于Shapley值法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间收益分配机制[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6 (6) .
主体特征 篇9
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 电脑作品的创作, 已迅速地由“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整合资源”向“利用信息技术和资源来学习, 并形成自己的观点”方向发展。尽管活动初期的作品也经过了作者本人利用信息技术思考、归纳与整理的实践过程, 但大多是作者对原有知识的堆砌与再现, 未能充分体现出作者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与结果。
“探索与创新”的活动主题, 昭示了活动的开展必须结合中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发现、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一定要牢记:探索与创新的主体是学生, 探索与创新的载体是学生的实践活动。
曾经有不少辅导教师和家长问我:“究竟应该帮助学生确定什么样的选题?”我的回答总是:“先问问学生, 看他们感兴趣和最关心的是什么吧。”我的意思是:选题应当从学生自己的学习、生活与社会实践中来, 千万不可由辅导教师和家长凭自己的主观意愿规定学生的创作选题。纵观近几年的中小学生电脑作品, 每年都会有一些比较集中的选题, 如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北京奥运、神五飞天、改革开放三十年、汶川地震、冰雪灾害、建国六十周年……出现了选题扎堆的现象。从积极的角度看, 可以说是中小学生关心国家与世界大事;换一个角度来看, 也可以说中小学生在选题的确定方面独立性、自主性不够强, 教师与家长主宰的痕迹明显。
试想, 如果辅导教师和家长所确定的选题, 都是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的、学生不太熟悉、不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吗?怎样才能把握实践性、突出作品的主体性特征呢?怎样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创作热情呢?我认为, 在坚持教育导向性的基础上, 应当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社会实践几个方面入手, 体现作品的主体性特征。
突出学习实践:体现作者学习实践的过程与认识
一位高中女学生, 参加了与美国加州一所中学的交流学习活动, 住在了美国同学的家里。与这位美国同学同班学习、生活了一个月后, 她发现中美在教育理念、方法、评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便产生了“究竟是美国的月亮更圆, 还是中国的月亮更亮”的思考。她不仅将这些思考写成了洋洋万言的论文, 还据此创作了动画《天问》。在这个动画作品中, 她表达了自己的思索与困惑, 形成了自己对东西方教育的初步认识。这个动画作品, 无论从选题还是内容来看, 都是主体性很突出的好作品。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 孔子的思想照耀着中华民族的星空, 孔子的思想和哲言为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打上了深深的民族烙印, 他的文章和言论, 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汲取、继承和发扬孔子思想的精华?通过对孔子思想的学习, 孔子故乡的一位中学生制作了网页《牵着圣人的衣袂》。在作品中, 作者介绍了自己从小对孔子作品的学习, 探究了孔子思想的渊源, 提出了当代人应当从孔子思想中汲取营养, 加强自我修养,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看法。这个网页的创作过程, 从选题确定到对孔子思想的深入学习与研究;从引经据典, 探究孔子思想的渊源, 到深入孔子故乡, 感受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都充分体现了作者本人的学习与实践过程。
在山东高密, 泥塑是当地有名的民间艺术。一些小学生在为家乡的民间艺术深感自豪的同时, 不忘学习、借鉴、创新与发扬光大。于是, 他们成立了泥塑艺术小组, 还特聘民间艺人张清秋为校外辅导员。在民间艺人和教师的带领下, 他们走近民间泥塑, 学习泥塑制作, 欣赏民间艺术, 并将自己对泥塑的学习与制作过程及其感受, 制作成了电子报刊《泥玩》。该作品完整记录了作者们学习、体验、成长的过程, 选题贴近学生生活。此外, 通过制作泥塑和电子报刊的实践, 作者们制作泥塑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也得到了充分展现。
突出生活实践:体现作者亲身的生活经历与认识
有些人以为, 中小学生主要生活在学校, 他们的生活就是两点一线, 由家到学校, 再由学校回家, 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实际上, 中小学生的生活是很丰富的, 我们大人遇到的问题他们同样也会遇到。
网页作品《心语》的作者告诉我们:“我们是一群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 在大人们眼里, 我们理应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其实, 这个年龄却是一个‘多事之秋’!我们常常会被周围的爱憎左右, 从而迷失了自我, 常常会在寻找友谊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常常会因为父母的不理解而苦恼, 还常常会为各种考试、成绩而头痛不已……”为此, 一群由1 5名学生组成的校内“学生心理咨询站”成立了, 网站《心语》也应运而生。通过这个网站, 学生在为自己开辟一片心灵交流空间的同时, 也帮助了与他们有着相同困扰的同学。
进入信息时代后, 手机成了人们必不可少的通讯、交流、学习与娱乐工具。但对于中小学生, 使用手机有利还是有弊?中小学生应不应该拥有手机?带着这些问题, 一位高中学生展开了调查研究, 并将自己的研究结果制成了网页《中学生对手机的探索》。在这个网页作品中, 作者从校园里流传最广的一句话“有事给我打手机”入手, 客观分析了中学生带手机的利弊, 并明确指出:使用手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克制力较差又经常玩弄手机的同学, 最好别带手机, 少用手机, 多用公话。
当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逐渐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时, 一位小学生却在思索:为什么汽水、可乐、薯条、汉堡包等洋快餐一直是同学们最喜爱的食物呢?这些洋快餐里都包含了什么?多吃对我们的身体会有什么影响……带着这些思考, 他分析了洋快餐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对在校学生吃洋快餐的情况做了调查。在此基础上, 对同学发出了“让我们携起手来, 从现在开始, 少吃或不吃洋快餐, 为我们的体格、我们的未来打下良好基础”的倡议。《直面洋快餐》这个网页作品, 就是他实践、调查与研究结果的具体体现。
我很欣赏一组小学生的电脑绘画作品《我家的乌龟不冬眠?》。这组绘画作品由5幅画面构成。第一幅:冬天的房间里, 小朋友看着兴奋玩耍的小乌龟陷入了思考:我家的乌龟为什么不冬眠?第二幅:他开始翻书、上网并请教专家, 终于找到了乌龟冬眠的条件:气温0。C左右且离开水。第三幅:他发现家里唯一具备这个条件的地方是冰箱。第四幅:放到冰箱里几分钟后, 乌龟就一动不动地睡着了。第五幅:兴奋的作者终于发现乌龟不冬眠的秘密了!这组绘画构思简洁, 却生动地反映了作者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心理问题、拥有一部手机、吃一顿肯德基……对中小学生而言, 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很容易被忽视。辅导教师的作用就在于, 引导学生从这些自己已经司空见惯、耳熟能详的生活细节中, 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突出社会实践:体现作者对社会发展、变化的观察与思考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社会的一些现象或变化必然会反映到中小学生的头脑里、言行中, 形成他们对社会现象的看法。我们应当在坚持正确政治导向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在作品中展现这种变化。
临川曾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繁华的通商码头。但在上世纪末, 却成为江西经济最落后的地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临川的一位中学生为此展开了深入的调查。通过调查她发现, 故乡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跟不上, 人才留不住。带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作者查阅了大量资料, 并制作了网页《临川四梦》。在这个作品中, 她引用大量资料回顾了临川灿烂辉煌的历史, 利用大量数据分析了临川经济落后的原因, 通过对“振兴临川宏伟规划”的介绍, 吹响了振兴临川的号角!从这个网页中, 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对故乡贫困的焦虑、对故乡崛起的兴奋。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的!
当自己的家乡进入全国百强县, 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呢?初中绘画作品《顺义大步奔小康》, 以形象、直观的画面告诉人们, 故乡之所以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是坚持了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改革, 一条腿是开放!
当人们为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力的迅速增强而欢呼时, 也在为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与繁荣发展的隐患——诚信危机而深感忧虑。山西一位中学生制作的网页《诚信晋商》, 就反映了人们的这种担忧。作者认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人们的生活逐渐富裕了起来。可是, 社会中的诚信问题变得尤为突出了, 商业竞争、人际交往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诚信缺失。在这个网页中, 作者通过对依靠诚信的晋商文化的分析, 阐述了自己对诚信缺失的焦虑, 发出了唤醒诚信意识、弘扬诚信道德的呼唤。
当层出不穷的新科技给人们的工作、生产、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 也给社会带来了新的问题和隐患。三维动画《克隆人》和《懒汉与女仆》就通过生动、逼真的人物形象和有趣的故事情节, 为人们敲响了警钟——人们在为生活创造新的技术时, 千万不可使这些技术成为人类的掘墓者。
综上所述, 作品创作过程中的主体性特征, 是通过作者的创作实践体现出来的。这种主体性特征不仅体现在作者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创作作品等实践过程之中, 更体现在作者对选题的论证过程以及结论的形成过程中。所以, 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自主实践。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 在学生确定好选题的基础上, 帮助他们挖掘、提炼主题, 更好地展现主题, 万万不可越俎代庖。
主体特征 篇10
一、民族旅游区相关利益主体分析
(一) 利益主体理论及其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利益主体理论起源于20世纪, 一种协作的观念在当时盛行。弗瑞曼 (Freeman, 1984) 首先把利益主体理论应用于美国, 他认为“利益主体是指任何可以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之后, 利益主体理论在旅游研究中开始得到重视。由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不同的行业、组织之间都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 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它们难免会为了自身的利益产生矛盾和冲突, 为了平衡好各方的利益, 就需要应用利益主体理论来指导旅游地的开发与管理, 平衡各方利益关系, 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 武陵山片区相关利益主体分析。
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丰富, 旅游业作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由于旅游产业的涉及面很广, 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众多的利益主体, 包括:当地政府、旅游者、当地居民、旅游公司、旅游管理部门、旅行社等。但每个利益主体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有的主体影响力较大, 有的相对较弱。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我认为涉及的主要利益主体有:旅游者、旅游开发企业、当地居民和当地政府。
1、旅游者。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 旅游业的一切开发和服务都是以旅游者为中心展开的, 没有旅游者, 旅游产业也不会发展起来, 所以旅游者是旅游利益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者利益最重要的就是旅游地带来的满足感, 对武陵山片区的旅游者来说, 最大的利益是:领略武陵山片区, 如张家界、湘西的独特自然美景、梵净山的生态休闲文化以及土家族、苗族、侗族、仡佬族的特色民俗, 感受民族地区特有的民俗气息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据调查数据显示, 大部分旅游者对武陵片区的旅游业感到满意, 但也有部分游客反映:交通不方便、基础设施不完善、景区门票不合理、景点分布太过于零散。
2、旅游开发企业。
旅游企业是能够以旅游资源为依托, 以有形的空间设备、资源和无形的服务效用为手段, 在旅游消费服务领域中进行独立经营核算的经济单位。主要包括旅游开发商、经营商等, 在旅行活动中为旅游者提供服务。主要是在政策指引下, 以市场为导向, 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 吸引游客前来旅游地是其根本利益。近年来, 武陵山片区的旅游开发企业也在不断努力进行景区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了渝东南山水生态旅游组团、渝东鄂西山水风情旅游组团、张家界湘西风情旅游组团、湘西南山水文化旅游组团、梵净山生态休闲文化旅游组团大特色旅游组团, 提升了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的知名度。
3、当地居民。
当地居民是旅游地文化的载体, 也是旅游开发过程中重要的人力资源和景观资源的开发者。旅游产业的开发有利于带动地方经济收入, 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 如果旅游过程中, 当地居民得到了可观的收益, 它们会大大支持旅游项目的开展, 如果它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它们会积极抵制, 以2013年凤凰政府突然征收古城门票导致商家大规模罢工来看, 当居民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 旅游产业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4、当地政府。
政府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指引者, 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 是利益主体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政策对当地旅游产业产生影响, 政府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还扮演者利益协调的角色。为了促进武陵山片区旅游业的发展, 当地政府以中心城市为依托, 构建五大特色旅游组团, 着力打造十二条精品旅游线路, 加强与区外旅游热线的链接和旅游区域合作, 开展联合营销, 建立区域合作机制, 构建跨区域旅游协作网。
二、民族旅游区多利益主体冲突分类研究
通过对武陵山片区不同旅游利益主体分析, 找出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与统一关系, 列出了旅游利益相关系统图, 如图1所示, 可以将旅游多利益主体冲突分类为当地居民与旅游开发企业之间, 旅游开发企业与政府之间, 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 当地政府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冲突。 (图1)
(一) 当地居民与旅游开发企业之间的冲突。
由于旅游开发企业对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深入, 发展旅游业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 但同时却限制和缩小了当地居民的生存和活动空间。旅游开发企业的核心利益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 往往他们不会过多考虑到当地居民的利益。随着景区物价飞涨, 环境恶化, 当地居民就成了受害者。
(二) 旅游开发企业与当地政府之间的冲突。
为了实现最大利益, 旅游开发企业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时候往往不会过多的考虑当地的资源与生态环境, 这样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这就要求当地政府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平衡这些矛盾。就武陵山片区的情况来看, 政府的工作效率还不高, 问题解决得也不彻底, 这就要求政府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行政管理水平。
(三) 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冲突。
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冲突是旅游过程中最常见的, 以位于武陵山片区的凤凰古城为例, 旅游者的到来打破了古镇宁静的氛围, 尤其是旅游旺季的时候, 游客挤满了古城内的主干道, 而且凤凰古城以夜景著名, 一到晚上古城内酒吧开始迎客, 导致了古城内大量居民不得不搬离古城, 大大影响了古城内居民的正常生活, 超过景区承载量的大量游客涌入也破坏了古城的生态环境, 造成了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冲突。
(四) 当地政府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冲突。
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势必会影响到当地居民的利益, 如果居民的利益得到了尊重, 那么居民会大力支持政府, 但如果居民的利益受到了伤害便会导致冲突, 2013年凤凰政府突然征收古城门票导致了商家大规模罢工, 大多数商家都是当地的居民, 当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他们便会积极抵抗, 而且政府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由于土地征收、景点建设等问题势必会与当地居民产生冲突, 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 积极创造出共赢的局面。
三、民族旅游区多利益主体冲突特征研究
(一) 利益主体冲突存在结构化趋势。
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 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具有日常性, 是大量存在的, 但并不是所有的利益矛盾最终都导向对抗性更强的利益冲突。现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利益冲突实际上是一种结构性的利益冲突, 如果旅游发展过程中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能够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法规等得到迅速有效的解决, 就不会累积下来。由于当前我国旅游法规、利益矛盾整合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健全, 在这种情况下, 旅游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不易得到有效控制, 各种利益矛盾就极易累积下来, 利益结构的张力就会愈明显。旅游利益主体的冲突就会趋于结构化, 利益结构则会趋于固化。
(二) 利益分配不均衡是导致冲突的核心。
在旅游利益主体的冲突中, 利益分配不均是导致矛盾冲突的核心。众所周知, 旅游产业被称为“无烟产业”, 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可观的, 所以导致了不同的利益主体追逐其经济效益, 但不同的利益主体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 相应的利益分配也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政府作为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平衡者, 理应协调好各方利益, 可是当下政府为了追求经济效益, 大幅提高旅游景区门票, 导致了抵制与冲突。
参考文献
[1]冷志明, 唐珊, 游俊, 丁建军.武陵山片区促进协同发展的空间形态创新研究[J].经济地理, 2013.12.
[2]朱华.乡村旅游利益主体研究[J].旅游学刊, 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