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精选6篇)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 篇1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校区的建设, 原有的后勤安全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已经无法充分满足新形势下学校以及广大师生对后勤安全服务工作更高、更新、更及时的要求, 如何采用新的管理理念, 如何更有效加强高校后勤安全管理, 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集约化、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成为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高校后勤安全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全面适应学校客观发展需要, 运用科学发展观规范和提升后勤安全管理水平, 提高后勤安全服务质量, 构建具有高校后勤特色、符合学校实际的现代后勤安全管理体系, 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行业规范并具有推广意义的高校后勤安全服务安全管理新思路。
1. 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
高校后勤安全服务包括饮食安全管理、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幼儿教育安全管理、水电动力运行安全服务、校园物业安全管理、维修安全管理、车辆运行安全管理、接待服务安全管理等众多的服务领域。高校后勤服务的多样性, 决定了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难度。做好高校后勤安全管理需要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 如通过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界定安全管理界面, 完善管理职责、固化管理流程、摆正前后台角色、提高执行力和调控力。此外, 做好高校后勤安全管理还需要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 如正确处理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关系, 注重现有管理资源和信息化的有机整合, 突出管理主线条, 构建质量、安全协调一致的运行模式, 实现系统提升。
在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 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并结合高校后勤的实际特点, 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的两个维度展开全面适合高校后勤自身特点的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和食品安全管理的管理基础都是PDCA (戴明环) 管理理论;管理方法都是先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 它们具有相同的管理基础和管理方法, 适合高校后勤服务多样性的安全管理特点。两种管理理念都是企业安全控制的方法, 也是监管的有效方法。
2.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思路
(1)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方法。
在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 建议遵循三种方法。
(1) 目标管理法。以安全目标为导向, 以人为中心, 以风险为标准, 自上而下地制定后勤各级组织和员工的层级分明的安全目标, 使后勤各级组织和员工取得最佳安全意识;在后勤各级组织和员工的积极参与下, 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 自下而上地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从而确保后勤安全风险可控。
(2) 过程管理法。为了能更好地梳理安全管理体系中的过程指标, 采用过程管理的思想对高校后勤的各项活动进行分析, 通过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将各项工作安全要求和关键控制点进行分析, 从而得出安全管理体系对安全管理工作要点的具体要求, 较为系统地识别各过程存在的安全风险。
(3) 预防控制法。安全管理重在预防, 在充分识别后勤现有安全风险、重大安全风险的基础上, 将全体员工对自身岗位涉及的安全风险、重大安全风险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或应急预案, 使之在日常工作中具备应有的安全意识, 这样能更好的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原则。
在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 建议遵循三项原则。
(1) 全面覆盖的原则。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 不仅要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等标准要求对高校后勤服务主过程涉及的风险和重大风险进行识别和控制, 而且还要对后勤服务支持性过程涉及的风险和重大风险进行识别和控制, 覆盖后勤的所有管理和服务工作, 实现全面的安全管理。
(2) 结合实际的原则。安全管理建设工作必须结合高校后勤服务的特点和内、外部的环境, 特别是结合后勤服务现行的安全管理成果, 统筹考虑, 合理地确定安全管理体系需控制的要素及控制程度, 在现行安全管理实施的平台上实现渐进性的提升。
(3) 整体优化的原则。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既是在原有管理基础上实施, 又是对以往原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改进的机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既要建立控制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还要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整合, 从而实现整体优化、系统提升。
3. 高校后勤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过程
高校后勤制定建立与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可以归纳为PDCA, 即戴明模型。
(1) 策划 (P=plan) 。
(1) 确定组织的安全方针, 方针必须包含最高管理者的两个承诺, 即遵守现行安全法规的承诺和持续改进体系业绩的承诺。 (2) 识别存在的危险源并确定不可容许风险。 (3) 识别组织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要求。 (4) 根据危险源识别的结果, 对不可容许风险制定目标和安全管理方案。管理方案形式可以自定, 但必须包含几个要素:关注部位、不可容许风险、责任部门、资金投入、目标和控制指标、完成期限等。
(2) 实施 (D=do) 。
(1) 先确定各岗位人员在安全管理体系中的职责, 使之清楚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2) 根据不不同次人员的情况、业务技能等方面的需要, 进行必须的安全培训, 使之具有相应的意识和能力。 (3) 对有关安全事宜与组织内部各部门、员工之间及相关方之间进行协商和沟通, 收集意见与建议, 以便于持续改进。 (4) 规定组织的文件化和文件、资料管理的程序, 使与有关的文件都能传达到员工手中, 并保持最新版本。 (5) 按照策划的结果进行实施和运行, 主要是指运行控制。 (6) 对潜在的、重大的风险建立应急预案, 并定期进行演练, 以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 如防火预案。
(3) 检查 (C=check) 。
检查主要是对实施部分的运行结果进行检查, 目的是发现体系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各个部门和所有人员都按照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开展相应的安全管理和活动, 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试运行, 以检验体系策划与文件化规定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
(4) 改进 (A=act) 。
通过安全管理体系的试运行, 特别是依据绩效监测和测量、审核以及管理评审的结果, 检查与确认安全管理体系各要素是否按照计划安排有效运行, 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使所建立的安全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4.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成效
(1) 高校后勤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是提升高校后勤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
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建立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是要练好内功, 通过练好内功, 达到建立和运用新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来推动后勤深化改革。对高校后勤实体来说, 应该是提高全体员工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安全意识素质。要实现这个目标, 除了对现行的管理机制进行改革以外, 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后勤实体的整体素质, 通过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能够系统、理论地建立好对高校后勤存在风险的控制, 为员工安全意识、人员素质的提升奠定好的基础。
(2) 高校后勤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是提升高校后勤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提供充分的管理依据。通过建章立制和科学管理, 做到“管理有依据、工作有程序、服务有标准、风险有措施、评价有证据”, 为高校后勤全面实施安全管理提供有力支撑。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可以充分依据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求, 结合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 明确各部门过程职能分配、层次管理和职责,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修订和细化各安全岗位职责及操作规程、服务标准, 充分实现后勤管理全程控制;保证过程管理和岗位职责更加明确, 任务得到层层分解, 责任层层到人;同时, 通过建立监督检查长效机制, 保障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强调各过程、各环节的有效控制和接口管理, 保证每个细节都有严格的控制要求和检查、整改、验证要求, 做到各项工作有计划、有组织, 说而有声, 声而有动, 动而有形, 形而有改, 最终达到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的目的。
(3) 高校后勤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是高校后勤参与市场竞争的必要前提。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进入市场竞争, 靠规模效应使企业站稳校内外市场并逐步扩大发展空间。通过贯彻实施安全管理标准要求, 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方针和安全目标, 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体系, 可以使高校后勤管理有章可循, 促使自身形成一种内在的发展动力, 进一步提高后勤企业化安全管理水平, 提高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从而为参与校外市场竞争创造条件。因此, 建立和实施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不仅能够为高校后勤管理注入新的生命力, 也成为高校后勤参与市场竞争的必要前提, 对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编辑蔡忆宁)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 篇2
发布于2005-11-09 被读
526次 【字体:大 中 小】
作者:快乐后勤
中山大学:积极稳妥推进现代大学后勤保障体系建设
大学后勤改革,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时代环境下展开的,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高校自发的伙食承包经营,90年代末的高校扩招和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掀起了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高校后勤体制改革。中山大学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和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的广州市,近年来改革力度较大,树立“大后勤”观,构筑“大后勤”保障体系,为大学后勤改革闯出一条有特色的新路子。
一、中山大学后勤改革的思路
1.中山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简要历程。
中山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在1999年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结束后,即把后勤改革列为校党委的一项重要工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学校后勤改革领导小组,全面动员,深入调查,科学论证,精心组织,稳步实施,寻找突破。
2000年4月,党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中山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相对于2002年的改革方案,可称为“中山大学南校区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成立后勤企业党委,为改革保驾护航,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的作用;成立后勤集团,统领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剥离出来的诸多后勤服务实体。2000年9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落成使用,后勤社会化一步到位,“珠海模式”形成。2001年10月,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校党委抓住时机,对后勤工作做出适当调整。提出“统一政策,分区服务,分区核算”的要求,2002年4月,党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中山大学北校区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对原中山医科大学(北校区)实行“小机关,多实体”的后勤管理模式。2003年11月,在中山大学后勤务虚会上,首次提出“大后勤”观,后勤改革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必须统筹协调总务、基建、房产、保卫等后勤职能部门和后勤集团的工作,胸有大局意识,促成改革合力,构筑“大后勤”保障体系。2004年9月,中山大学东校区在广州大学城投入使用,治安保卫工作纳入社会化管理,后勤改革有了新的突破。
2.中山大学对后勤社会化改革认识的不断深化。
根据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9年1月《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政策规定,大学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至于社会化的内涵是什么?则没有统一标准或明确表述,留给各地各高校在改革实践中去探索和思考。
1999年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后,我们普遍认为,大学后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社会化改革的实质,就是企业化、市场化。所谓企业化,就是后勤服务经营人员、相应资源和操作运行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后勤服务实体或后勤集团公司。所谓市场化,首先是后勤实体或后勤集团与学校之间,按照“事企分开,两权分离”的原则,实行甲乙方的经济合同关系,改行政拨款为服务收费;其次是有序地引导社会企业参与校园市场的竞争,学校后勤集团和社会企业同台竞争、互相合作,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真正融入社会第三产业;最后是学校彻底摆脱办社会的包袱,实现经济学上所阐述的“不都是养人办事,而是用资源外购的方式来办事”。特别是中山大学地处广州市这样经济发达和市场比较发育成熟的沿海地区,更坚信了我们对后勤社会化涵义的理解。
五年来,既有艰难挫折带给我们的深层思考,也有成功实践激励我们推进改革的勇气,使中山大学对后勤社会化改革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大胆提出树立“大后勤”观,构筑“大后勤”保障体系的新思路。
我们提出“大后勤”的改革思路,既源于对后勤改革的综合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清醒认识,更源于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对后勤服务保障提出的新要求。这几年,后勤社会化改革造成一种误解:大学后勤要萎缩了,后勤职能要弱化了。另一方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这几年,正好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涌现出一批“超级巨型大学”。中山大学就是在这几年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伴随高校扩招、高校合并、大学城建设、“985工程”建设的发展机遇,在办学实力、办学规模和办学空间上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进入中国大学排行榜前10名的行列,从原来一个校区(117万平方米)扩大到四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达61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有307万平万米,在校学生达到5.3万人(其中研究生1.4万人),在岗和离退休教职工近2万人(含七所附属医院职工)。面对这所“超级巨型大学”,基本建设、公房管理、水电管理、校园环境治理、教学科研设备采购等后勤保障服务的需求更大了,要求更高了。中山大学新成立的房地产管理处、招投标中心、综合治理督察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就是对近年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自身大规模扩张的新情况、新特点,在学校内部管理职能转变方面作出的合理回应。自2003年提出“大后勤”观以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大后勤”的改革思路,可概括为十五个字:“全成本,强有力,多样化,分步走,大协调”。
“全成本”,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为目标,充分认识后勤服务的产业属性,按照经济规律和市场法则要求,改革大学后勤管理体制和服务模式,实行全成本核算。市场经济是讲求成本和效益的经济,摆脱计划经济模式束缚的大学后勤,不限于为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提供保障,更是学校经济工作的总管,是降低学校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的关键环节。强调“全成本”意识,在于改变过去对后勤服务习惯于“福利化、无偿化”的思想观念,改变过去对后勤工作依赖“统、管、包”的行政手段,转为主要依靠经济手段(全成本核算,引入竞争机制,效益最大化),辅之于行政手段(加强监督检查,行政适当介入,政策性亏损补贴)进行后勤管理和改革,还原大学后勤的产业性为主、公益性为辅的本来面目。全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三全核算”,即全质量、全成本、全劳务,以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优化配置后勤资源,激发后勤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强有力”,就是革掉过去那种统包而无活力、低效而又浪费的传统大学后勤服务模式,变“大而全”为“强有力”,变“粗放型管理”为“集约型经营”,变“封闭式自我服务”为“开放式服务社会”,建立起反应快速、支撑有力、服务优良、人员精干的现代化后勤保障体系,形成科学、高效、和谐的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社会化不是不要后勤,萎缩后勤,弱化后勤职能,相反,社会化的本意是要通过转换机制、创新体制,强化后勤保障功能,提高后勤保障水平。
“多样化”,一是多模式,基于中山大学四个校区的历史和现状,因地制宜,实行不同的社会化模式:老校区中,有南校区的“小机关,大实体”模式,有北校区的“小机关,多实体”模式;新校区中,有珠海校区完全社会化的“珠海模式”,有东校区的“创新模式”。二是多形式,基于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规律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要求,推行多种社会化形式:有地方政府主导的外部化形式(如珠海校区和广州东校区的成功开辟,就是凭借省市政府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东风实现的,还有广州南校区价值1.5亿元的北门广场,也是适逢广州市政府规划珠江两岸景观,被作为市政设施投入建成的),有社会企业参与竞争的外部化形式(如南北校区教工住宅的物业管理社会化),有学校后勤实体承担的内部化形式(如南北校区学生饭堂的经营管理),有学校后勤集团与社会企业合作的内引外联形式(如东校区的数码店,南校区的教育超市),还有和兄弟院校后勤集团合作的校际联办形式(如与东南大学后勤服务集团的合作协议)。
“分步走”,就是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出发,从中山大学后勤社会化多种模式和多种形式的实际出发,遵循渐进稳妥的原则,分步实施:第一步,大部分后勤人员和资源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剥离,组建后勤经营实体(后勤集团);第二步,根据合校后的平稳过渡需要,对南、北校区的后勤实体,实行分区核算、分区服务,逐渐趋于融合;第三步,在立足于校内市场的同时,学校后勤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或通过加入省高校后勤服务集团,或通过与社会企业互相参股,或通过联合学校产业集团,最终融入社会第三产业。
“大协调”,一是强调大局观,后勤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化不能囊括大学后勤工作的全部,公房管理、校园建设规划、校园环境治理等后勤方面的问题往往是综合性的,涉及多个部门的职责和利益,解决起来有相当难度,必须在总务、基建、房产、保卫等后勤职能部门和后勤集团的范围内,建立起“大后勤”协调机制,以学校大局为重,促成改革合力,破解难题,突破重点,推进后勤管理和改革,构筑现代化的“大后勤”保障体系。二是强调全面改革,对外开放校园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对内也要形成竞争机制,规范管理。从学校整体来讲,必须要有学校内部管理机构、经济政策、人事政策、分配政策和资产管理等的配套改革;从后勤自身来讲,在后勤职能部门和后勤集团的甲乙方关系中,少了哪一方的改革或哪一方的改革不到位,都会适得其反。因为社会化改革,是要实现后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也是大学办学模式重大转变的体现,故要求后勤实体的经营理念、经营行为和后勤部门的管理职能、管理方式都要主动地适应并促进这一根本转变。
“大后勤”改革思路的确立,紧密结合中山大学所在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特别是近年来办学实力、办学规模和办学空间的迅速提升和扩大,努力探索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后勤改革新路子。
二、中山大学后勤改革实践的闪光点
1.开创了服务地方经济、低成本扩张和社会化一步到位的“珠海模式”。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广东省珠海市政府抓住机遇,提出“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办大学理念,而地处广州市区的中山大学也因办学空间饱和与完成高校扩招任务的矛盾,急于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珠海市以地方政府少有的气魄和远见慷慨解囊,将位于唐家湾的3.48平方公里的土地及原珠海大学(筹)校址上价值2.7亿元的建筑物,无偿提供给中山大学作为珠海校区水久使用,还投入1亿元支持珠海校区的基本建设,并为教师提供特区财政补贴。
2000年9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正式启用,4000多名新生报到,开始了大学生活。中山大学不仅实现了低成本扩张办学空间,而且,在没有历史包袱的新校区为实现后勤社会化创造了条件。珠海校区的饭堂、物业、环卫、绿化、交通、医疗、通讯、饮用水等生活服务所有后勤项目,全面引进社会企业经营管理。校区后勤办公室仅有9名管理人员,行使规划、招标、监督、协调、验收等职能,不再直接参与服务经营。在医疗保险方面,中山大学与太平洋保险公司签订了学生团体人身保险协议,又与唐家湾医院签订了医疗协议,将医疗、保险通过社会企业外部化,形成学校一一医院一一保险公司三方合作模式,这在全国高校尚属首创。珠海校区一步到位的后勤社会化,降低了校区办学成本,提高了专业化服务水平,节省了后勤管理人员经费。
珠海市也因移植名牌大学效应,颇受实惠。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启用才一年,校区所在地唐家湾镇的经济总量同比增长了16.88%,第三产业增长48%,财政收入增长56%。曾经面临摘牌的珠海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不仅保住了牌子,还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两年内,工业产值从20亿元猛增到120亿多元。中山大学“珠海模式”的示范效应,使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等名牌大学纷纷落户珠海,或设立珠海分校,或建立科技孵化园,充分体现了现代大学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突出功能。这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2.充分发挥合校优势,很好地实现了医疗服务社会化。
在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适逢2001年10月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为学校医疗服务社会化改革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在“小而全”、“大而全”的办学模式里,几乎每所大学都办有校医院或设有保健科,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医疗服务原中山医科大学(北校区)拥有七所附属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相当高。合校后,根据属地化原则,中山大学将南校区的校医院改制为附属第二医院的门诊部,将北校区的保健科改制为附属第一医院的门诊部,将珠海校区的卫生所改制为原中山医科大学在珠海的附属第五医院的门诊部。2004年,附属第一医院黄埔分院直接在东校区设立门诊部。改制后,原学校110多名职工在岗期间的人头费由相应的附属医院承担,退休后由学校负责其工资待遇。由于附属医院都是法人单位,经济独立核算,改制使学校摆脱办医疗的包袱,但由于依托附属医院的技术力量,却使师生员工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另外,关于广州南校区、北校区和东校区的学生医疗保险问题,借鉴珠海校区的成功经验,已相继建立了学校一一保险公司一一附属医院三方合作模式。3.治安保卫工作成为扩大社会化改革的新领域。
传统上,学校保卫处被排除在后勤改革之外,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上物业保安市场的发育成熟,2004年9月中山大学抓住东校区在广州大学城投入使用的机会,将新校区的保安工作进行社会化改革。对前来竞标的十家物业保安公司,我们组织专家和实际部门的负责同志在经济指标和服务指标两方面进行并重考核,最后选择了两项指标都最优化,并具有国家一级资质的珠海某物业保安公司。东校区保卫办按照中标合同规定,监督指导保安公司承担的治安保卫工作,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维护政治稳定、消防安全和证件管理的工作上来。通过企业化管理的有效机制,一方面,加大和提升了保安工作的强度和水平,另一方面,又克服了学校机构改革后人员不够、经费不足的矛盾,并强化了保卫部门的其他功能,所以这一创举很快就受到大学城其他高校的肯定和效仿,成为后勤社会化在东校区的一种“创新模式”。
伴随后勤社会化、合作办学和新增校区而来的人员混杂、秩序紊乱的负面影响,使大学校园的管理幅度、难度加大,为此,保卫处加强了对校卫队员的业务培训和纪律教育,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并会同其他部门开展了清理违规办学办班、拆除违章建筑、整顿交通秩序、清理不合理公房使用等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为教书育人、钻研学问,为维护学校稳定、改善校园秩序,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正常进行提供了安全有序的保障。
4.学生公寓和学生饭堂建设管理的独特方式。与其他高校不同,中山大学没有将后勤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一一学生公寓和学生饭堂交由社会企业筹建或与社会企业合建,也没有向银行贷款建设,而是采取自筹经费建设的方式那是因为我们在谈判合建学生公寓时,社会企业普遍提出12-15年的投资回报期,但即使学校向银行贷款自建,也需要8-9年时间才能偿还贷款,这是我们心中的一笔明白帐。为此,我们把眼光转向广东社会融资渠道通畅的市场和学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下激活的资金周转,五年来,我们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新建学生公寓44万平方米,改造学生公寓3.5万平方米,新建学生饭堂4.6万平方米。后勤集团还自筹资金400多万元,全面装修学生饭堂。这样一来,我们也规避了学生公寓建在校外或学校周边所带来的学生管理风险。
后勤集团与学生处、团委合作,聘请学生辅导员助理参与学生公寓管理,选聘学生干部任学生饭堂助理,探索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如何加强信息沟通和监督管理的新路子。在“全成本”管理活动中,后勤集团的学生公寓管理中心于2004年6月顺利通过工IS0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学生饭堂也相继通过了广东省高校标准化食堂建设的评估验收。5.强化房地产管理职能。
房地产管理处是学校根据办学空间急剧扩大、公房使用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和实行货币分房体制后的新情况而设立的新部门,显示了加强房地产工作在新形势下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在开展公房大清查的基础上,房产处分析得出传统的公房使用管理模式存在两大弊病:公房租赁滋生腐败和公房使用分配严重失衡。改由学校统一行使公房租赁权并公开招标租赁,为学校净增了1100多万租金收入。利用经济手段,引入全成本核算,建立公房定额分配、超额有偿使用机制,将使公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在货币分房的新体制下,为解决引进人才的瓶颈和青年教工的住房紧张问题,房产处转变思路,努力开辟住房资源:
一、通过公房清理,挖掘校内公有住房的潜力,去年以来,已清理出28套住房。按商品房交易价格,等于为学校节省开支900多万元;
二、学校牵头组织教工整体认购南校区附近祈乐苑的200多套住房,通过集团购买力把商品房价格压下去;
三、为加速单身教职工宿舍的有效周转,以安置每年毕业新参加工作的大批教职工,一方面,学校自筹资金向已签订购买商品房协议的教职工一次性发放100个月的首期购房借款(免息),另一方面,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经济办法,对超过一定居住年限而未退房的教职工,逐年提高房屋成本租金。
四、由热心并熟悉房地产知识的教职工组成住房项目小组,以房产处名义寻找商品房合作开发项目或谈判团购楼盘;
五、提供房地产市场信息咨询服务等等。
通过宣传政策法规、完善物业设施、学校给予补贴、推动成立业主委员会和面向社会企业招投标,2005年3月,使南北两个老校区的教工住宅如期实现物业管理社会化。6.逐步做大做强的后勤集团。
后勤集团是在社会化改革中剥离出来的诸多后勤实体的基础上组建的大实体,与后勤职能部门在南校区建立了“小机关,大实体”的模式。集团旗下有饮食服务中心、通讯服务中心、学生公寓管理中心、园林服务中心、水电管理中心、修缮工程服务中心、环卫服务中心、运输服务中心、劳动服务公司、紫荆园宾馆等16个后勤实体,这些实体是由事业向企业转制的结果,尽管挂上实体的牌号,但它们的运行模式、人员素质、思想观念不会自然转变过来。为此,后勤集团模拟现代企业制度,在管理、人事、分配、制度方面苦练内功
在内部管理体制方面,对重要决策、重大投资、工资政策、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层经营管理人员的考核任命等由集团集中管理,实行二级核算,学校对集团进行核算,集团在学校财务处统一设立一个帐户;集团对各实体进行内部独立核算,各实体在集团财务部开设帐户。
全面实行企业化用工改革,按照定编定岗,公开招聘,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动态考核的原则,建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利用学校师资力量培训员工,并对中层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大换血。改革使广大职工树立了岗位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改变过去“等、靠、要’,的思想,摒弃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旧习气。
建立现代企业的分配制度。改革传统的不可变动的事业工资制为可随企业效益和岗位变动的企业工资制,逐步加大工资中的浮动部分,使工资与效益挂钩,新的工资结构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效益工资三部分,充分体现了“强化岗位,以岗定薪,按劳取酬,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狠抓制度建设,实行规范管理。五年来,后勤集团在规范经营、规范管理方面建立健全了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工资管理办法、物业管理制度、物流管理制度、热线电话和网上后勤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为后勤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
改革初期,后勤集团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从学校方面来讲,集团承接了从学校分离出来的440多名职工,每年可为学校节省1000多万元的人头费开支。从集团自身来看,2001年销售总收入不足9千万元,2002年销售总收入突破1亿元,利润稳中上升。而且,这些成绩是在学校偏紧的经济政策下取得的,实属不易。但与此同时,一些后勤实体在经营思想上出现了偏差,如学生饭堂一度以涨价为手段,以赢利为主要目标,对利润大幅增长引以为荣,从而诱发了一些事端。现在,通过总结经验,科学反思,重新确立了学生饭堂“微利保本,学校扶持”的经营指导思想,并经受了2004年社会农副产品大幅涨价、国家有关补贴政策尚未到位的严峻考验,受到学校和学生的肯定。
后勤集团在社会化改革中探索了多种形式:有和华南理工大学后勤集团保持长期沟通磋商的形式,有和东南大学后勤服务集团签署合作协议的形式(对采购联盟、干部互派、旅游项目、部门项目等方面进行实质性合作),有和外资企业美国因特尔、香港OK分别合作经营数码店、教育超市的形式,还有委托专业公司(中国石油)经营加油站的形式。
经过努力,2004年,后勤集团销售总收入超过l.5亿元,现有员工1500多人,除去学校分离的400多名职工外,为社会解决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2005年开始,后勤集团实现了对南校区和北校区后勤实体的统一管理,统一财务,统一政策。从此,两个老校区的社会化模式并轨为“小机关,大实体”。7.总务处转变职能,勇挑“大后勤”改革的重担。
后勤经营服务的职能被剥离出去后,总务处开始发生角色转变,从“运动员”转为“裁判员”,从“管制人”转为“调控者”:监督合同履行,监管后勤实体和社会企业的经营行为,尤其是监管学生饭堂的饭菜价格、食品卫生和服务质量。加强调研,做好学校后勤发展的系统规划和政策制订,做好后勤项目的招标工作,严格认真地做到“货比三家,价比三家,质比三家”,选好承接学校后勤服务的投标者。
把工作重点转向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水电扩容任务。南、北校区实现21890KVA的电力扩容,更新6000多米的电缆,确保了国家实验室运转、学科建设发展、以及图书馆等公共服务体系的正常用电需求。另外,为遏制水电浪费的严重现象,将改革水电的使用管理方式,纳入全成本核算,实施水电定额使用、超额收费的办法。
承担起协调“大后勤”工作的职能。两年来,协调推进了教工住宅物业管理、停车场选址、校园违章建筑拆除等跨部门、难度大的后勤工作。
建立校园管线(水管、煤气管、电缆、排污管等)地理分布信息系统,为铺设管线或进行校园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整治美化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对西湖,松园湖、竹园、中山楼下、中区两侧、马岗顶附近等大规模的改造维护和绿化,不仅为80周年校庆献上焕然一新的校园面貌,也大大改善了广大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三、对中山大学后勤改革环境的体会
以上后勤改革所取得的实践成果是与中山大学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分不开的。从外部环境看,1999-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召开了四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使大学后勤改革成为这一时期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重头戏;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建设部、国家税务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等中央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改革、指导改革的优惠政策;地处改革开放先行、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省和社会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广州市;这都是有利于中山大学后勤改革的大气候。从内部环境看,近年来,中山大学急速提升的办学实力和名牌大学效应为后勤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学校党政一把手高度重视和支持后勤改革,先后出台的两个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都在党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后勤改革的重大举措一般都列入党委常委会或校长办公会讨论决定,现任后勤副校长和后勤集团总经理是经过公选的两位年轻的经济学教授,为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了专业人才和组织保障。广大师生员工能顾全大局,认同和接受后勤社会化改革,广大后勤干部职工在这场体制性根本变革中,敢于割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敢于承受改革带来的阵痛。这些都是有利于中山大学后勤改革的内部因素。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山大学后勤社会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后勤保障改革还大有可为。同时,我们对改革的内外环境从某种程度上也有所顾虑。
从外部环境讲,中山大学虽然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和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广东省广州市,但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引进社会产业资源为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服务,但另一方面又不利于起步较晚、未经市场风浪考验的学校后勤实体的生存发展,而且,市场竞争的平等意识和规范的财税制度,往往使中央部委的优惠措施很难通过地方的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加以落实。后勤社会化的第二步目标,即组建区域性高校后勤服务集团公司,但相对于沿海其他省市,政府主导作用尚未发挥出来,大学各自为战,难以形成规模经营、规模效应,现有十所高校进驻大学城,也不失为一个机遇大学历史悠久,校园面积广阔,往往是城市的公共场所,其地下管道、电缆的铺设,是否可以考虑纳入市政设施建设项目而实现社会化呢?由学校事业编制的职工改制为后勤企业的职工后,在下岗问题上,能否按照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的做法,交由社会(街道办事处)接纳安排呢?这些都是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需要政府考虑采取的相应配套措施,以进一步改善改革的外部环境。
全面推进现代 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篇3
本刊辑录了部分全国两会代表有关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精彩语录,以飨读者。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总工会副主席赵郁:无论是在加快结构调整还是推进创新驱动过程中,我国都需要着力培养大批、各种层次职业技能的人,但目前生产制造业一线高技能人才缺乏的现象比较普遍。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培养高技能人才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应做到:一是我国要加快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尽快列入立法日程;二是有关部门要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对落实情况的督察。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庞丽娟:要引导全社会改变对职业教育观念及认识,更重要的是政府切实突破现有的劳动、人事和就业制度,在薪酬、晋升制度上根据人的能力素养、业绩贡献来衡量。同时,在制度设计上,要打开职业教育学生的上升通道,比如允许他们考公务员等。要让社会、家长、学校特别是学生的观念都要从“学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给中职、高职的学生多一些出口和机会,这样才能为我国新形势下各领域创新发展提供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台盟上海市委秘书长李碧影:现在教育领域重学术、轻技术的现象依然明显,似乎大家都要小学、初中、高中、上大学,才是人才培养的经典模式,只有学习不好的孩子才上职业学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缺乏连续性,很多东西中职教了高职再教、学科交叉重复。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环境也相对不尽如人意,我进行过调研,很多毕业生签的是临时就业合同,需要迫切改变这种状况。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江南控股集团总工程师黄作兴: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我国教育与就业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业在市场上又招不到合适的技术技能人才,教育与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二是企业没有途径参与职业教育。新型的智能化设备缺少技工、技师操控,“机器换人”难以实现,严重拖了转型升级的后腿;三是职业教育缺乏政策支持和社会重视。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生源素质较差,在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对有技术技能的劳动者,收入分配系数太低,职业教育学校缺乏吸引力。因此,政府要出台政策使技工与工程师、高级技工与高级工程师同等待遇;在公务员招聘中,职高毕业应与普通高校毕业生同等对待,让全社会重视蓝领技工;职业学校要多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学校改革方面的顾问,在专业设置、教材建设、教学过程、教师配置等方面实行校企交流。
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市第四医院老年病科主任高广生:高职涉农专业免费教育试点尽管成效显著,但大面积推广仍力不从心,急需得到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建议尽快出台支持高职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的政策和扶持措施,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同时也为政策逐步向全国推广起到先行试点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牡丹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校长张亚英:随着教育结构体系的战略性调整,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成为了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课题,当前应当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完善择业准入制度。建议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不培训不得就业和上岗。应建立能够反映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要的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评价、职业资格证书颁发工作的指导与管理。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彭墩村党总支书记张德华:我国在农业职业教育中“轻农、去农、离农”现象普遍,即便是就读农科类专业,毕业生也争相“跳农门”。靠谁来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个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随着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科技人才。只有整合各方面资源,齐抓共管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才能更好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建议一是要及时调整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之路;二是要努力优化农业职业教育的就业环境,让农业专业毕业生成为“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职业农民;三是精心编制农业职业教育的培训网络,不仅依托农业专业毕业生深入农村作为,还要依托当地政府、当地教育资源。
全国人大代表、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古丽努尔·买买提:企业应为指导高校实习生的员工发放一定的补贴,提高员工带徒的积极性,鼓励员工为实习生负责,督促实习生掌握技术要领。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培养一名学生,就要给一名学生创造就业机会;培养一批学生,就要推动一批人就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朱佳木:职业教育虽然在我们普通人的眼里没有像大学本科教育那样让人称羡,但是在社会需求上不得不说这方面的学生是供不应求的,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来调整我们的教育结构。日前,国家现在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出台了一些列职业教育领域的优惠政策,例如农村中职生免费、试点职教学历升本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的分量日益提高。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来调整我们的教育结构。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科院副院长胡卫:建设现代职教体系,并不意味着要把所有的职校生都培养成硕士、博士,我们要警惕职业院校的过度升学倾向。过于强调职业教育系统内部的衔接与贯通,过分拔高职业教育学历,可能会导致职业学校成为类似普通学校一样的升学教育,从而削弱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失去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因此,我建议应尽快完善、修订职业教育法,清理一系列歧视职业教育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标准,真正实现依法治教。政府要集中精力做好顶层设计,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管好,给学校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在市场中获得自我生存的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章义和:我国教育体系中有不同类别和性质的职业教育,如职高、技校、高职、大专、应用型大学、成人教育机构等,还有职业培训学校,在办学标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育目标、招生政策等方面,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目前还很混乱,亟须厘清。要整合资源,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设定职业教育合理规模,规范招生流程,扩大自主招生。要确立职业导向,坚持教育本质,建立具有权威性、科学性的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改变职业教育发展的混乱局面。
浙江省湖州市政协副主席沈琪芳:职业学校,尤其是中职学校面临三个严峻问题:办学经费不足、师资缺失、生源不好。由于生均经费不足,很多职业学校便不开设需要大量设备设施的工科专业,转而开设成本较低的文科专业。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是另一种教育类型,其外延深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单凭一个学校、一个部门抓职业教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培养出色的职教人才,夯实中国制造的人才基础,必须具备过人的一技之长,而职业技能的培养只靠学校是远远做不到的。学校与企业要合作,地方的产业和职业教育要融合,职业教育只有面向经济主战场,与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布局密切配套,培养出的人才才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也是更有质量、更受社会欢迎的。职教新政要落地,首先要打通责任壁垒,用有效的政策黏合政府、企业和学校,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列入国家和省市“十三五”规划,由政府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形成分工合理、协调顺畅、信息资源共享、配合紧密的管理体制,努力实现职教链与产业链对接。
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刘滇生:我国专业学位设置存在较多缺陷,表现为总量过少,比例失调,结构失衡。截至2014年底,学术型学位涵盖的12个学科门类中,包括92类506种专业,而专业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只有45种,不及学术型学位专业的1/10。我建议,应从改革现行学士学位设置入手,切实实行“专业学士”与“学术学士”学位分类设置,研究制定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并按照该目录学科门类,设置“专业学士”学位。同时应以“专业学士”学位为统领,引导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调整培养方向,从偏重理论灌输转向注重实践操作。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 篇4
虽然山西省畜牧科技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但与全国和周边省份相比, 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是:在产业技术支撑方面, 科技进步贡献率仍然偏低;在科技创新方面,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尚未建立起与畜牧业发展需要相匹配的科技创新体系;在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 科技资源相对短缺, 技术与产业发展关联度还不够密切, 技术推广队伍业务素质和技能还有待提高;在科研投入方面, 政府、企业、民间等多元化投入机制尚不健全, 技术研发资金短缺, 成果转化投入不足。
强化畜牧业技术推广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重中之重, 只有加快畜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 加强对畜牧从业者的培训, 切实做好畜牧业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 才能不断提高山西省畜产品科技含量, 增强市场竞争力。
1. 畜牧业技术推广意义重大
(1) 普及科技知识, 提高从业者素质我国养殖业历史悠久, 从业者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正是因为这些经验的存在, 使传统的养殖技术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以至于对先进的科学技术接受较慢;此外, 基层养殖户获取科学知识和现代技术的渠道有限, 消息的闭塞使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无法传播到位。大力开展科普强农惠农行动, 传播科学知识, 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活动, 一方面能使养殖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通过技术培训, 使他们接触最实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另一方面, 推广人员在给养殖户带来知识和技术的同时, 也激发了养殖户对科技知识的渴求, 燃起了他们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热情。
(2) 提高科技入户率, 推动行业整体发展畜牧业技术推广的关键在于能否真正进场、进村、进户。只有走进广大养殖户的家中, 采取广泛宣传、技术培训、科技对接等行之有效的方法, 才能解决养殖户的实际问题, 才能有效地解决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 才能有效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提高畜产品的科技含量, 提高市场竞争力。
(3) 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 奖励先进工作者技术推广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 他们在把科技知识带给广大农民, 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把科技推向一个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领域。通过培训和讲座, 把一些新技术、新信息传递给农民, 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 在生产技术上给他们以指导, 这些活动对农民来说是非常有益的。而反过来讲, 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通过与农户接触, 可以了解到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 对其今后的科研工作、科研立项等都有帮助。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在科技推广、产品研发、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和贡献的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在提拔、评职称方面给予支持、表彰和奖励。
2. 畜牧业技术推广思路
畜牧业技术推广要按照“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总体规划, 分步实施;典型引路, 稳步推进”的要求, 着力推进四个方面的创新。
(1) 创新推广观念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现代畜牧业技术推广必须逐步实现“五个转变”:把以技术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以政府为主逐步转变为以政府为主导、实体经济为主体、中介服务组织参与多元发展;以服务畜牧业生产为主逐步转变为为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综合服务;以技术为主线逐步转变为以产品为主线;以提供生产技术服务为主逐步转变为提供生产技术、综合信息等系列服务的技术推广。
(2) 创新推广体制要根据新阶段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 通过改革创新, 逐步构建以国家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 农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 科研、教育等单位和畜牧企业、中介等机构广泛参与的新型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
(3) 创新运行机制探索建立对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人员的科学考评制度, 改变年底“算总账”的传统方法, 试行绩效挂钩、重奖实绩突出机构和人员的管理方法。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 引入竞争机制———竞争上岗、持证上岗。变对上负责为主为对下负责为主, 以对下负责的实绩作为考核的基本依据, 特别是要由服务对象评价其工作业绩。
(4) 创新方式方法除积极组织示范指导与咨询培训相结合的常规推广外, 要大力推行基层畜牧技术人员包村联户, 逐步形成畜牧技术人员抓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动普通户的技术推广模式。此外, 还应加大参与式 (组织参与推广的全过程) 、培训式 (组织专家培训) 、带动式 (利用实施重大项目或企业参与带动社会化服务) 、示范式 (建立展示示范区、科技示范场) 等新型农技推广方式方法的应用力度。
通过深入开展畜牧业技术推广活动, 真正解决畜牧业生产中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 做到良种到位、良法到位、良料到位、良医到位、良管到位, 为养殖户解决大量的难题, 将实用、先进技术传播到每一个角落。
3. 农村技术承包
农村技术承包是山西省独创、全国唯一的技术推广形式, 依靠政策措施、经济杠杆、法律手段、管理机制“四轮驱动”, 鼓励和引导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服务。农村技术承包的主要任务, 一是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二是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 及时提供各种技术和市场信息, 积极创办公司加农户的技术经营实体, 促进先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三是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四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战略和农业生产中心任务, 大力发展农村规模经济, 促进支柱产业的形成;五是帮助乡镇企业加强技术管理, 引导乡镇企业技术进步, 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六是加强农村基层科技工作, 成为政府与基层科技工作紧密结合的科技传输纽带。农村技术承包实施以来, 全省累计有21万名农业科技人员通过农村技术承包形式下到农业生产第一线, 实施承包项目2.52万项, 重点推广了1 000多项科技新成果、新技术, 总增收节支241亿元。先后评审省农村技术承包奖20次, 授奖项目1 960多项, 奖励科技人员1.67万人次。农村技术承包工作已经成为山西省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模式和各类新型农村科技服务组织 (如科技特派员等) 开展工作的主要载体。农村技术承包项目的实施, 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4. 搞好畜牧技术推广队伍建设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 篇5
●蔡学瑾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和农民,我们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必须进一步分析研究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新形势与挑战,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决心和信心,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当前,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农业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阶段。一是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二是农业发展面对入世的挑战;三是农业发展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影响;四是农业面临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全面向市场经济迈进的新要求;五是农业发展向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迈进的新要求。
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新时期我市农业发展的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为保障,以做强做大“一特两化”、推进农产品质量升级、强化农业产品市场开拓、健全农业服务体系为突破口,加快农业经济信息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农业发展要力争实现“七个形成”。即: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强势的优势主导产业;形成无公害绿色食品的产业优势;形成“龙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形成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形成完善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业新体制框架;形成城乡经济互动协调发展新局面。
今后农业发展的着力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育具有区域优势特色的主导产业,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新阶段的农业结构调整,不是简单的种多种少,种什么不种什么,而是要全面提高农产品品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就是要跳出传统农业的模式,突出发展市场农业、外向型农业、效益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市场占有率、国际竞争力和农业比较效益;跳出“农”字抓农业,跳出农业抓农村,突出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优化农村经济结构;跳出传统的依靠增加农产品数量、提高价格和外延扩张来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通过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农村富裕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来增加农民收入。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主攻方向是突出发展节水型特色农业,打特色农业的牌子,走特色之路,集中抓特色产业、主导品种、优势区域、重点项目和关键环节,形成各具区域特色的有竞争力的优势主导产业,形成无公害、绿色食品的产业优势,实现品种调新,品质调优,规模调大,农民调富的工作目标。坚持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依托市场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发展思路,培育和发展养殖、牧草、蔬菜、啤酒原料、林果“五大特色”产业,加快高标准农产品基地建设,选用名特优新良种和先进技术,努力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坚持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通过资金、土地承包权、劳力、技术等要素的优化组合,实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开发,鼓励工商企业、龙头企业投资基地建设,建立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内在机制,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打好基础。
二、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
质量是生命、是效益,也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不解决质量问题,农产品不仅进入不了市场,而且已有的市场也可能丧失。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既是当务之急,又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一是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制定和完善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急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形成主要农作物和“菜篮子”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使生产经营者全面了解和掌握产品质量标准,自觉按标准组织生产,力争用3—5年的时间,全市主要农产品质量达到或基本达到国际标准。继续做好绿色食品的认证工作,打造绿色品牌。二是加强产地环境监测管理,启动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工程,在3年内基本完成全市农产品产地环境的检测和评价。同时加强农业投入品的质量监管,农药的使用严格执行已公布的停产、禁用、限用品种目录和范围的规定。三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在完善市级质检中心的基础上,在主要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启动县级农业质量检测站建设,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快速检测点,配置农药检测速测仪。四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制度。根据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组织实施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实行标识统一归口管理,加快推进市场准入制度,保护生产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食品安全,进一步改变农产品无标生产、无标上市、无标流通的状况。五是搞好农业标准化典型示范。农民是实施标准化的主体,要抓好培训,强化意识,全面普及标准化知识,增强农民实施农业标准化的自觉性,把种养大户培养成为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带头人。在“五大特色”产业和产、加、销各环节培养农业标准化典型,形成各具特色的典型群体,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
三、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进科教兴农
充分依托院地、校地合作和科研部门,重点搞好五项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一是科技引进工程。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加强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力争在优质专用品种培育、农业标准化生产、日光温室监控、节水农业技术、肉羊生产最佳杂交模式、农产品精兴加工、新型农业机具开发等方面取得新突破。重点引进啤酒大麦、优质肉羊、优质牧草、优质水果、无公害蔬菜、专业化制种等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二是农业科技体系创新工程。以改革为动力,充分考虑农业科技自身的特点和我市农村的实际,加强政策引导,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速建立高水平的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专业队伍与农民科技组织相结合的推广服务体系、精干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和强有力的农业科技保障体系。大力调动农民、企业及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逐步形成国家扶持与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切实解决部分推广人员素质不高和农业生产一线科技力量薄弱的问题,实现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行为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二是科技攻关工程。加强种子、种苗、种球、种薯等育种技术研究,积极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储藏、保鲜技术和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攻关,立足科技创新,抢占科技前沿;三是科技推广工程。重点推广规范化栽培、无公害仪器安全控害、平衡施肥、生物有机肥等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要加大对农村能源生态技术的推广力度,重点推广“四位一体”、秸秆气化、太阳能热水器等新技术;四是科技示范工程。发挥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推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建立市级科技示范园区,农村能源生态家园示范工程,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示范工程,生态示范村等,不断为农业发展提供新技术,开拓新市场,储备新产业。五是科技培训工程。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启动实施一户一个明白人培训计划,开展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和农村妇女培训,培训一批科技骨干和农民科技带头人。
四、加强网络技术应用,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
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先导,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在农业工作中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关键技术开发,对传统农业实施技术改造,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一是广泛宣传网络知识。各级政府和新闻媒体要大力开展对网络知识的宣传,总结推广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搞活农产品流通并获得较好效益的典型,要以“绿色证书”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为龙头,结合送科技下乡活动,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农业科技项目,增加网络课程,在广大农村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当前我市农业信息主要是发展农村网络,扩大信息到户和网络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要加快网络硬件基础建设,改变目前农产品批发市场无网络、主产区无网络的状况,发展和普及网络业务,并不断推动网络延伸,接通乡村到农户的“最后一公里”,解决终端入户难的问题,发展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打破农产品流通信息来源有限、存储不够,信息流通不畅的局面。三是推进信息主体上网工程。要将有关农产品信息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公开,积极推进农产品经纪人,信息中介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等信息主体上网工程。不断扩大农产品网上销售,积极推动种养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利用现代营销手段,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四是加强人才的培养与管理。制定优惠政策和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同时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人才,促进知识及其结构更新,适应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五、开拓农产品国内外市场,推进农业国际化进程
(一)拓宽思路,搞活机制,积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转化、销售服务的综合功能,担负着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火车头”。按照“农业增效、财政增收、富民强市”的发展目标,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产业优势,围绕“五大特色产业”,突出扶持壮大以面粉、啤酒原料、食品、饲草加工业为主的特色主导加工业,把面粉加工业建设成为省内外闻名的优势龙头加工企业;把啤酒原料加工业建成河西乃至甘肃最大的啤酒原料生产加工基地;把食品加工业发展成以畜产品、洋芋淀粉和精炼食用油加工为主的重点行业,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肉羊冻精改良中心和全省一流的肉羊加工基地;把饲草加工业提升改造成具有全省一流草加工技术水平的重要基地。并抓好农产品储运保鲜和流通服务业,真正把我市建成全省的绿色工业城。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通过签订产销合同、建立风险基金、实行保护价收购、按农户出售产品数量返还利润,包括以产权为纽带,吸收农民入股等方式,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特别是要鼓励和支持中央、省驻金企业围绕农业办企业,发挥其资金、技术优势,以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占领市场,带动农民,服务农民,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工业强市”、“农民得实惠”。
(二)积极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发展现代化商品农业的前提条件。要大力培育农产品市场,在大宗重要农产品的产地或集散地,建设一批大中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形成初级市场为基础,共域性批发市场为骨干,大型全国性批发市场为龙头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要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特别是要帮助广大农民实行多层次、多形式的联合,参与大宗农产品的购销、贮藏、运输,大力发展农民协会和中介组织,培育壮大农民专业运销队伍,规范购销合同管理,努力解决好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有关部门要在注册登记、提供集贸场地和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
(三)巩固和开辟对外交流渠道。重点加强同国外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交往和交流,邀请国内外客商来金昌进行有针对性的实地考察和洽谈。同时要开展赴发达省市和境外技术及市场考察、经贸洽谈和人员培训工作。积极组织和参与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展销和经贸洽谈活动以及全国农业博览会、全省优质农产品展销会等。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 篇6
目前,江苏交通运输总体上进入了结构调整优化、网络衔接强化和运输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新阶段。2014年,我们将着力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发展,并在这“四个交通”的基础上,联系江苏省情实际,积极推进民生交通、法治交通建设,为全国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在新起点上全面开启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增强“四个交通”发展活力。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发展动力是“两个驱动”,即改革驱动和创新驱动,着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增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活力。一是对一批正在推进和方向明确、立即可行的改革,扎扎实实抓到位。如交通运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高速公路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等,加大推进力度,不断总结、拓展和深化。二是对一批涉及面广需要国家决策的改革,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在先。如对交通运输部提出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公路水路管理体制改革、交通公共服务改革和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以及省与地方的交通运输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等,加强研究与对接,提前做好功课,争取工作主动。三是对一批涉及体制调整或需要创新的制度性建设、需要修改完善法律法规的改革,统筹推进、适时启动。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省级层面“大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大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发展交通运输混合所有制经济等,积极开展试点和探索,条件成熟后逐步推开。四是对市、县结合实际主动开展的改革探索,鼓励指导,积极支持。
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江苏是经济发达地区,全社会对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公益性、可持续等综合需求不断增长,因此要努力提升群众出行服务质量,大力推进运输业转型升级,促进物流成本降低。一是围绕增进民生幸福这一根本目的,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出行公共服务水平。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统筹城乡交通运输发展,加快推进“公交都市”和“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建设,着力加强综合客运枢纽与换乘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镇村公交发展,积极推动“撤渡建桥”。二是围绕经济提质增效这个中心任务,不断提升现代物流服务水平。培育多式联运市场主体,加快铁水、公铁、公水、空陆等多式联运发展;大力发展甩挂运输;大力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和运输连锁业态发展,引导传统货运企业、货运中介等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鼓励中小物流企业联盟发展;积极推动城市配送和农村物流发展。三是围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目标,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组织结构、完善权力运行机制,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探索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的机制,提升便民利民政务服务水平和效率。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推荐阅读: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10-06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08-22
论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08-30
全面加强信贷队伍建设05-20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05-21
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07-18
全面推进警营文化建设08-3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案11-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读论文07-06
全面推进“三型”党组织建设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