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式培养模式(共11篇)
渗透式培养模式 篇1
一、渗透式双语教学理论来源及内涵
双语教学可划分为渗透、整合、主体三个不同的层面。渗透式双语教学法, 是双语教学三个教学层次中的初级层次, 也是双语教学的初级模式。
渗透式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 借助一定的载体, 营造一定的氛围, 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 使他们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自觉或不自觉的发出教育者所倡导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从而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行在感染与陶冶中得到优化。
作为受教者, 在接受渗透式教育的过程中, 多半处于不自觉的状态, 而施教者却是有意识的, 并有着一定的价值取向和教育教学目标。开展这种教育形式, 并不是完全由学生自觉完成, 自主学习的形式。非组织, 非计划, 无方向, 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而是通过隐形的教育, 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把思想注意力倾向于施教者含而不露的意图之中。施教者用一定的方式和方法淡化教育痕迹。对于受教者而言, 这种教育形式是一种乐于接受的教育形式。因此渗透式教育是一种含而不露的非“标签”式教育, 而非先动员受教者, 接着理论学习, 最后讨论主旨内容。也非不断的直接陈述道理, 更非引用一定的数据, 史实, 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直率劝导。也非施教者主讲, 众多受教者盲目听讲。而是把教育的意向和目的隐藏在与之相关的载体之中。论道而不说教。
二、英法双外语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进与探索
韩望喜在人民日报中标题为龚国祥: 创造教育界“深圳速度” ( 实干家) 这篇文章中提到, 深圳外国语学校, 创造了教育界的“深圳速度”。该校创办的双外语教学特色闻名全国。同时, 教师掌握各种现代教学技术,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上教学, 利用校园计算机网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推动了学校教学手段现代化。双外语专业的学生所学涉及的知识面广。学习压力更大, 学习更紧张。如何改进教学内容, 选择更合适的教学手段是一项重要内容。
首先, 从教材选择上, 现在很多双语教材和练习册, 很适合双外语专业学生学习。例如: 有日本学者用英语编写的日本书, 有韩国学者用韩语编写的英语书等等。学生选择使用这样的教材, 可以以熟悉的一种语言为依托, 同时加强另一种语言的学习, 达到双语互惠贯通的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 同时促进两种语言的学习。国内学者也可以参考一些法国的著名教材, 运用法语进行编译, 让国内的学者更好的理解。例如《走遍法国》的相关研究和作品。
其次, 在教学方法上, 可以多采用双外语互动渗透式教学方式, 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上课时可以以英语为直接输出语言, 运用法语教材中的人物形象, 编辑一些小游戏, 来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 潜移默化的运用了英语和法语两种语言相互翻译的练习。例如在《走遍美国》, ( Reflets) 这套教材, 各位业余学习法语或者正在学习, 准备去法国留学的同学们并不陌生, 这套教材出版于1999 年法国Hachette图书出版社, 2005 年由外国语教学与出版社引进到中国。书中有三个主要人物: 灵动秀气的法国女郎Julie Prévost等, 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
对于不少同学来说, 这三位主人公是他们心中最早接触的法国年轻人, 从他们身上感受到法国人的日常。在学习法语的同时, 看到自己喜欢的角色出来, 也许心里还有点小偏爱, 学法语也变得更起劲。同时可以探索角色在生活中的真实人物。探索他们的生活轨迹。例如Julie Prévost, 她的真实姓名叫Karine Galoppeau, 这位甜美的法国姑娘是位法国女演员。她出生于1976 年6 月28日, 一些舞台剧, 电视剧和广告, 都有她的身影。虽然都是些不起眼的配角, 但她热爱表演, 热爱生活。Benoit原名Benjamin Egner. 他风度翩翩, 优雅知性, 精通英语, 会德语, 爱足球, 爱网球, 钢琴和吉他。从1998 年至今, 他陆续地出演了不少的电视剧和舞台剧和电影, 也为一些广告配音。Pascal.原名Serge Dupuy, 他出生于1971年9月20日, 法国巴黎人, 在马赛国家音乐学院学习戏剧艺术专业, 现从事于舞台剧和电视剧的表演, 演出过各种影片节目举不胜举。这些在我们法语教科书中出现的人物正是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角色扮演, 资料下载, 学习法语的源泉。通过对教材的探索而达到学习法语的目的。从而了解法国戏剧, 法国文学和法国文化。这就很好的把渗透式教学法运用到英法双语课堂当中去。同时运用到教师对于教材的剖析和探索中, 使呆板无趣的双语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所谓“春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三、渗透式教学法在英法双语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应用的主旨
渗透式教育作为题旨的“渗透”二字。例如运用韦伯斯特词典查询“infiltrate”这个单词的时候, 会得到这样的解释, to secretly enter or join ( something, such as a group or an organization) in order to get information or do harm. 同时运用法语助手对“渗透”这一词汇进行网络学习。指导学生对英法双语互译词汇的学习和理解。渗透式教育是一种教育者的自觉性与受教育者的不自觉性相结合的教育。在渗透式教育的操作过程中, 作为受教育者, 多半处于不自觉的状态 ( 即不知不觉状态, 并非被动状态) , 但对教育者来说则是有意识的, 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英法双语教学模式中, 学生是以兴趣为出发点, 不自觉的接受影视, 教材及练习册等法语与英语双语知识。但对于教师而言, 是有步骤有计划以及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 达到让学生了解法国文化, 文学等阶段教学的目的。例如著名译员司徒完满, 4 年就拿到了渥太华大学的博士学位。毕业后, 她参加了联邦翻译局的资格考试, 英中、法中、英法双语双向翻译考试全都顺利通过。在国际口译协会70 位中文译员中, 她是唯一可用英语、法语和中文同声传译的译员。这是双语教学的成功典型案例。因此是通过角色扮演, 配音, 戏剧剧本分析等教学手段。把教育的意向与目的隐藏在与之相关的载体之中, 论道而不说教, 树理而不生硬, 使富有教育意义的哲理通过为受教育者所喜乐见的形式, 悄悄润入受教育者的心田, 在其心灵深处沉淀下来。
因此, 英法双外语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在课堂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都应有效利用渗透式教学法。
摘要:英法双语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研究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产物。渗透式教学法在英法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如何应用渗透式教学法在英法双语教学课堂进行人才培养研究是新课题。本文就渗透式双语教学理论来源及内涵, 双外语人才培养现状, 英法双外语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进和探索, 渗透式教学法在英法双语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应用的主旨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以期进一步提高英法双外语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渗透式教学法,英法双语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方斯实.渗透式教育方法初探.三名学院学报, 2006 (1) :23.
[2]战晓微.理工科大学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2) :32.
[3]走遍法国.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1) .
渗透式培养模式 篇2
摘要:目前,土木工程行业的转型升级对复合型人才需求迫切,而另一方面,本科院校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却不断增加,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章以综合性本科院校为例,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提出利用学科群资源优势,探索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与途径,建立“工程+信息+地质+力学”多学科交叉渗透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多学科交叉渗透;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TU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2001204
目前,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仅国家交通、城建等领域“十二五”规划,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7万亿元,公路投资约6.2万亿元,高速铁路投资约2.8万亿元,地铁投资1万亿元以上,城际轨道交通4 000亿元以上,加之已建大量工程的维护、管养等,建设规模之大、人才需求之迫切均是空前的,这为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提供了巨大的就业空间与难得的发展平台。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率多年来一直名列前茅,在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平均工资”调查中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满意度位于前列[1-2]。但是,在深入细致 的调研后也发现,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存在以下三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一是行业亟需的本科毕业生缺口越来越大,企业招聘满意度下降;二是本科生就业不如专科生,研究生就业质量逐渐降低;
三是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下降。究其原因,传统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土木工程技术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精细化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工程人才培养应随社会需求变化而变化的规律[3-4]。本文以综合性本科院校为例,重点针对土木类工程专业,提出充分利用学科群资源优势,探索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
目标与途径,创立“工程+信息+地质+力学”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卓越工程师。
一、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通过调研走访水利、交通、市政、能源等行业的土木工程企业及管理单位发现: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发展呈现新型化、信息化、国际化特点,主要体现在3S勘察与规划、数字化设计、自动化施工、远程监控、信息化管理、新材料与新工艺发展应用、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另一方面,为了应对上述变化及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需要,绝大多数企业着力进行技术改造与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核心技术的升级、装备改造、实施现代化管理、引进新型人才等。因此,亟需复合型人才参与并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与转型升级,以适应行业发展新趋势。同时,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也迫切需要土木工程人才,因而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就业率较高,多年保持在90%以上[1-2]。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土木工程专业就业市场逐渐发生变化,由昔日的“金饭碗”变成现在的“找工作不难,找个好工作太难”
[5],本科院校土木工程相关专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土木工程行业就业形势的突出矛盾,即企业转型升级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缺口的逐渐增大与本科院校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之间的矛盾,其原因主要在于:目前,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仍偏重于传统结构工程类,其课程教学、实践内容与模式与行业新型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水平与趋势存在较大差距,难以达到企业技术改造与转型升级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无法满足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导致毕业生就业错位。因此,综合性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多学科交叉的优势,积极研究和推行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亟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
(一)总体培养目标
根据土木工程行业人才需求现状与发展趋势,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为:面向土木工程行业新型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明确高职生、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就业界限与能力培养的差别,通过多学科交叉的渗透,改善传统人才培养工作、任务、教学等模式,加强新型专业知识与技术、现代管理、外语沟通、实践操作等方面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培育全面掌握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土木工程行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需要。
(二)具体培养目标的确立
应根据人才需求的具体指标体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特点[6-7],确立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注意的是:要深入土木工程行业龙头单位,聘请第一线的技术与管理专家,组成具有丰富实操和管理经验的专家顾问委员会;
广泛咨询生产与管理第一线资深工程师,共同研究当前土木工程人才市场的需求、发展与趋势等特点,明确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工作、任务、教学、教改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深入高铁、高速公路、城际轨道、城市地铁与基础设施等工程技术领域第一线,以及开办土木工程专业的国内外高等院校开展详细调研,明确社会发展对工程人才的具体需求及其发展趋势,确定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综合目标和岗位职责
(三)明确本科生的定位
渗透式培养模式 篇3
关键词:道德意识;渗透式培养;当代大学生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德育教育方式单一,诚然,单一的德育教育方式在高校德育工作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全球化特别是网络化时代背景下,光靠这种教育方式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其效果还达不到时代对大学生德育方面的要求。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培养的需求分析
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革,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不可回避困惑,那就是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如何作出决策。
1 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内涵
由于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一直处于下滑状态,致使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渐认识到了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培养的重要性。道德责任意识包括:①大学生对道德责任的明确认识与判别;②大学生对道德责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的深刻认识[1]。对道德责任的认识决定了大学生在特定的道德环境中到底“做什么”,这是大学生道德行为的任务;而大学生对道德责任的必然性与合理性的深刻认识则揭示了大学生为何必须履行这种责任。大学生是公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群体在道德责任意识培养上,拥有获得良性发展的条件和机会,从而能够保证这种发展可持续地进行。
2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的认定
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是按照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学习环境、成长环境而下的定义,正是由于其特殊的存在,从而导致了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在内容上的广泛性出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种责任意识是:社会责任意识、家庭责任意识以及自我责任意识[2]。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指其虽坐在大学教室里接受高等教育,但他们不但要对社会负责,更要对社会中任何成员负责,要对他人负感恩的责任。还有,当他们涉及感情之时,要具有婚姻责任感,当他们毕业走向社会,就需要对社会负责,对社会中非人的因素如大自然等负保护责任,同时还要负对破坏大自然等违背道德的事情进行制止等责任。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他们从家庭过度到大学,其家庭责任意识需要上升一个台阶,家庭责任意识是指,作为家庭一员要为家庭付出一定的力量、分担一定困难。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是指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其所作所为负责,有事业心,有正义感,诚实守信,敢作敢为。
3 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需求
随着主体意识的增强,大多数学生都在认真学习,其思维能力发展较快,在思考和实践能力上有了相当大的进步,并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目标,有了自己的理想,端正了生活态度,走上了人生正轨,他们对未来有期待,对未来的职业、生活、社会充满了向往和追求。但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道德世俗化,一些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明显淡化,他们在探索人生的风雨历程中误入歧途。《中国青年报》曾刊登过一篇文章:《大中学学生和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面对面——我们离优秀有多远》,其中提到:共青團陕西省委大型学生思想状况调查, 问题“你努力学习是为了什么”, 受访者回答是“自我实现”与“考上好大学”的占40%和32.55%,只有19.13%的受访者回答是“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当被问及“如果街上有人需要帮助,你会怎么做”,22%的人选择“与我无关”和“虽有同情而我不会做”[3]。这可反映出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淡化。
由于外来文化和理念的影响,许多大学生片面强调追求自我、自由、个性,无组织纪律和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道德意识薄弱,道德冷漠,正义大感缺失;不懂礼貌,不守纪律,不按照约定办事;在考试中作弊,上课看杂志等现象可以说明这一点;特别是在考试问题上,有些大学生道德模糊,相关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中半数人认为考试作弊“可以理解”、“没有办法”[4]。因此,大学生责任意识如此淡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恰恰反映出加强培养的必要性。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培养的问题分析
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缺失已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原因存在多方面,除了社会环境发生改变、身长管教出现问题、学生自身素质下滑之外,高校教育存在较大的问题。传统高校教育只重成绩,而忽视了德育培养。
1、培养内容缺乏先进性
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培养的培养内容需要具有先进性,这是适应当前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需要,先进的道德责任意识教育必须紧扣时代主题,及时革新教育内容。让他们在时代变化中学会把握自己,进而用所学的新知识去武装自己,去应对社会问题。但是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教育部的内容却缺乏这种先进性,道德责任意识教育内容革新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形势对当代大学生首先责任意识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在高校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培养现状表明,高校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培养的实际没有进行透彻的了解,很多高校仍然采用以往陈旧的理论进行广而空的讲解。这就必定会造成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无法从最新角度进行探讨,更不可能将最新的知识与理念传授给他们,致使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其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就会出现盲目性。
2培养方式缺乏创新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革,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培养其培养方法必须与时俱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缺失的问题。但当前,高校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方法依旧较为陈旧,以灌输、说教为主,这种教育方式相当单一,并不具有较大的启发性,其教育效果自然不够理想;没有将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形象化,其渗透性不强,缺乏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同时,道德意识培养理论与培养实践相脱离,大多数教师仅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照本宣科,忽视了拓展学生的实践行为能力,也忽视了学生在道德意识培养中的主体地位,更忽视了学生的自我感受和个人兴趣爱好发展,教学方法习惯于“一刀切”;这种方式相当被动,枯燥,乏味,缺少同学间、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也不会主动自愿地去履行道德责任。在校期间,教师是学生道德意识培养的主体,他们将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自主性抛置脑后,从而养成了学生被动性接受的性格。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其道德意识自然极差,缺乏主体性和责任心,这种培养方式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责任者,也不可能使学生的道德意识真正得到提高。
nlc202309012350
3培养方式缺乏实效性
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培养的过程是一个积极互动的过程,靠强制的方式并不一定可取,其培养效果也不会太佳,无法将大学生培养出健全人格。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根本不主动参与,这样无法将道德知识外化为道德行为。教师应该转变角色,特别应该从“统治者”中走出来,成为学生道德责任意识发展的积极引航者和激励者。因此,在培养方法上,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以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实践和理性思考,使学生能够勇敢地为自己的抉择负责任。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渗透式培养
渗透式道德意识培养模式和其他道德意识培养模式一样,在我国大学生德育教育体系中是一种可被采纳的培养模式,渗透式道德培养是指高校德育工作者为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有意识地选择和运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相关载体,采用科学的方法间接地作用于大学生,使其在感受和体会中接受教育,即大学生思想品德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的一种德育方式。
首先,采用这种模式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道德意识教育时,运用各种喜闻乐见的方法,寓教于乐、文、游、成就等,将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渗透于其中,使他们在不排斥的情况下接受教育,无形中形成自己的思想,提高自我责任意识。
其次,渗透式教育可避免正面灌输思想道德意识所带来的学生排斥感。对于自主意识较强的当代大学生而言,他們不太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甚至排斥正面思想教育,因而用渗透式教育则可有效回避正面教育中的排斥冲突。这种培养方式内有较强的潜隐性,这是区别于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重要特征之一。而且,渗透式培养潜隐性是教者在学生还未意识到教育目的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行为的正确引导,从而使学生受到积极思想的熏陶和教育。
另外,渗透式培养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培养载体丰富多彩,教育方式灵便。因而是一种全方位、多维度的教育形式,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来说作用重大。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形成需要经过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四个过程,因而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培养过程需要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高湘泽.道德责任意识建设:现实语境中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突出任务[J].道德与文明,2006,(3):2.
[2]李锐峰,杨杰,祁小梅.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3]卢秀峰.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广东:中山大学,2009.
[4]廖运生.大、中学生正义感培育的困境与出路[D].[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大学,2010.
周姝怡.女,1989.4出生,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专门化研究。湖南长沙人
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渗透式方法 篇4
(一)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律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作为一个有机综合体,法律意识包含着人们对法律的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从法律制度的制定形成到法律制度的实施运行,都与法律意识有密切联系。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养成支配学生法律活动的思维方式,实现对法律价值的认同和法律文化的传承,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与社会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培养正确的法律意识,形成良好的法律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部分。让学生在法律意识下明晰享有的合法权益和应当履行的义务,懂得崇尚法律、尊重法律,自觉维护国家尊严,成为一名合格公民,一个人格完善的人。
(二)灌输式的法律意识培养方法
法律意识的培养是法制教育的意义所在。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素质的高低是衡量个体社会化程度和国家法治程度的标尺,因此,法律意识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然而,目前的法律意识培养现状与完善个人成长和推进社会法制的要求有不相适应的地方,比较突出的就是灌输式的法律意识培养方法。
以灌输书本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是当前较为普遍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法虽然在对法律教条和原则的传授上确实有效,但随着教育环境的发展变化,多元文化给学生展示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其独立人格的逐渐形成,在各个方面都昭示了简单的灌输越来越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尤其是灌输式方法把学生简单看作知识的接收者,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缺乏趣味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和抵触情绪。如果课堂教学的知识面狭窄和文化陶冶的薄弱,即便学生掌握了法律知识和概念,也很难应用于社会实践;形不成法律感情,法律意识就可能是冰冷的。
邀请专业的法律人士或国家司法人员,以讲座的形式给学生讲解法律知识,是一种好方法。他们与法律的接触更为密切,也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并且讲座展现的往往是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与学生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用生动的现实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深入浅出地说明法律知识。但讲座一般有较强的针对性,传递的大多是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法律常识,内容比较片面,多为正面灌输法律的许可与禁止,难以培养学生的整体法律思维。讲座通常有明确的目的、既定的内容和主题,所以其灵活性也受到束缚,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它的效果。同时,由于各地的发展不平衡,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山区并不具备举办讲座的条件,这是其局限和遗憾的一方面。另外,讲座的次数一般不多,对于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有时也捉襟见肘。
二、渗透式法律意识培养方法的基本理念
渗透式培养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教学作为一个价值选择的过程,而非一种工具手段。渗透式教育方法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借助一定的载体,营造一定的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使他们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教育者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行在感染和陶冶中得到优化。”[1]
(一)培育学生的法律情感
渗透式教育方法与灌输式教育方法的区别之一,就是渗透式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一种带着感情的浸润。法律信仰是法律意识的一种情感体现,“法律信仰是信仰主体对法律精神和品格的神圣体验和理性确认。”[2]如果我们以一种藐视或无视的态度来看待法律,那它将在某种意义上形同虚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对法律被践踏和扭曲的现象表示愤慨,也对为追求法律尊严和德行所作的不懈斗争表达敬意和支持。“人类社会的发展终究要以法制文明秩序为价值依归,人只要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就注定不能离开法律。”[3]渗透式的法律意识培养,要在告诉学生法律的许可与禁止的背后,传递一种法律的精神,将法律与人的生活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对于法律的情感态度。我们可以让“冷静”的法律走进温情的故事,让法律带着“温度”催生学生内心的法律信仰萌芽,让法律意识更加强烈和持久。法律意识的培养离不开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法律意识能够改进现实生活,它才具有存在的意义,也才有被不断强化的可能。我们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应当以培养法律感情为起点,让学生能够领悟,可以通过法律可以描绘一副美好的理想图景。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法律意识培养
渗透式教育方法要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而不是将学生简单的视作教学活动的被动接收对象. 我们很早之前就有“教学相长”的理念,不能将教学看作一个单向传递知识的过程,而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定位。渗透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灌输式教学的单向独白为渗透式教学的双向互动,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推动者。同时,渗透式教学将教的能动性与学的能动性两个方面相互沟通与配合,使整个教学具有完整的能动性。
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本质追求和内涵所在。教学中教师教什么、怎么教,都深刻影响着学生学的效果,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刺激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和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4]教师的意义在于“引导”而不在于“主导”,在法律意识培养中,如果把立体的、系统的法律精神和法律文化简单化作师生间法律知识的授受和灌输,以致于学生的学习趋向被动、刻板、脱离实际,甚至是死记硬背,将会严重降低法律意识的培养效果和伤害学生的个体发展。
(三)重视学生的法律思维培养
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中,往往把法律意识的培养简单化为法律知识的传递,而忽视法律思维的培养。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教学不能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渗透式教学方法则将二者科学而动态地整合起来,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法律知识并培养法律精神,进而获得自我的发展。
苏格拉底(Socrates)曾提出被称之为“产婆术”的帮助学生获取真知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把知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通过对话引导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来寻求答案。渗透式的法律意识培养是一个调动学生思考的过程,教师的作用是“助产”,帮助学生在认清法律事实,明白法律知识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和归纳所探究概念的真正含义。在法律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应从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开始,引导学生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通过一些生活表象,使学生有初步认识,形成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将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维加工,把握法律现象后的法律本质和规律,上升到理性认识。而理性认识的获得并不意味教学活动目标的实现,理性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在牢固掌握理性认识之上,要与现实生活联系,与其他知识联系,重视在生活中的思考和运用,在生活中进行确定和再构。整个过程都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通过渗透的方法,引导和刺激学生“生产”出新的、也是属于自身的法律意识。
三、渗透式法律意识培养方法的展示
渗透式培养方法的广泛运用,强调构建更为综合的方法体系,通过多元化的培养途径,开发更加丰富化、生活化的培养内容。
(一)综合的方法体系
渗透式培养方法突出强调培养的思维方式,它不是单一具体的操作模式,而是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教育的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形式的教育方法。在方法的运用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特质,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反对单向的灌输,倡导师生在互动和交往中实现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并不是孤立的个体认识的过程,而是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的群体互动的认识过程,“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来往、交际、沟通、交流等意”。在交往的背景下,渗透式法律意识培养方法的运用突出以过程为导向,博采众长地运用各种方法和模式,例如价值澄清模式、价值分析模式、社会行为模式等。通过综合的方法体系,帮助学生运用知识的理解和领悟来塑造自我的价值观,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意识和行为习惯。
用一种具体的方法去实现渗透式的法律意识培养是不现实的,无论何种方法都存在局限性,是与特定的环境和背景相联系的。尽管如此,通过一些典型的具体方法,有助于我们把握渗透式方法的整体,这无疑是有价值意义的。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指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这种学习方法蕴含浓厚的渗透式思维,PBL把学习当作是学生自导的一个建设性的过程,同时是一个合作的、前后联系的过程。教师是基于问题激发学生进行自导学习的促进者;学习的过程以小组的方式来进行,各种问题均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在合作的环境中学生彼此互动进行学习。PBL运用到法律意识培养中,能够变学生的静态思维为动态思维,由片面联系到多元联系,提高学生的自导学习能力,有效形成动态的法律意识。
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去引导学生,需要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清楚的认识,要区分学生的不同阶段和同一阶段不同对象的差异,对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有准确的定位,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特别是信息化背景的现在,信息化为我们的法律意识培养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同时也增加了它的复杂性,需要教师以更敏锐的眼光和更科学的态度来探索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法律意识培养方法。
(二)多元化培养途径
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对多元的途径进行整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律意识培养模式。学校是法律意识培养的主阵地,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在教学中给学生配合讲授系统的法律知识讲授,通过校园环境、校园活动多方面渗透法律文化,配合老师专业的悉心引导和同学间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快乐中形成法律意识。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家长要懂得尊重子女的个性和尊严,在和睦的家庭氛围中,以诸如谈心、讲道理等方式与子女相处和交流,并把生活道德与法律思想渗透到日常家庭生活中,使子女逐渐养成良好的法律品格。
法律意识的培养一定要置身于社会中,使内容得到更加丰富的表现,学生可以接触各种法律宣传活动,走进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设施感受社会事物中的法律温度。
多元化途径体现灵活变化的特点,不默守陈规,也不局限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法律事务所、法制机关、法律文化广场等地方,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法律文化;也可以组织模拟法庭,或老师带领学生现场旁听法院审判,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法律知识对案例分析讨论,促进他们形成法律意识和增强法律行为能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是一个有机综合体,各自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让学生的法律意识在文明社会中得到细雨润无声的熏陶,是多元化培养途径的永恒追求。
(三)丰富的培养内容
渗透式法律意识培养在内容选择上要符合社会的需要,与学生社会化的基本要求相适应,与现实生活和国家的法治大背景结合起来;同时要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关于法律意识的培养,以往的课程内容设置比较狭窄,中小学主要通过《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相关章节中的法律内容进行学习,包含的知识面和内容的系统性没能得到充分发掘。我们在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课程内容设置的同时,还应当重视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法律知识的灵活运用。法律内容在很多课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体现,特别是在历史课程中比较明显。拓展开来,即便是音乐、美术这些表面看似无关的课程中也蕴含着法律思想与法律文化。比如美术或建筑中的色彩使用,就与我国古代的礼法规范有关联。在生活中小到服饰,大到国家的庆典等等也鲜活地体现很多法律思想,比如在成人仪式中,唤醒学生的社会担当和法律意识。在生活中或其他课程中挖掘法律意识培养的内容,不仅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搜集,也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身边的法律内容。这种让学生参与其中的实践教学,能使学生倍感学习的乐趣。丰富的内容还应当与一定情景相结合,学生在情景式教学中思考某一问题的历史和传统、涉及到的社会和经济问题、面对的伦理道德等,不仅能深化认识,还能激发思维的火花。要使法制教育内容不断的丰富,教师需要有一种开放的态度,在注重内容层次性的同时,为内容的生活性、文化性开启新窗口。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不断有新事物的呈现,新的变化将使渗透式的法律意识培养方法不断地拓展更新,法律意识的培养永远是学生人格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法律意识的培养要让学生明白,法律是我们共同生活和互相尊重的规则,实施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也更为丰富多彩!
摘要:学校法制教育的深层次目标是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在反思传统法律意识培养方法倾向于灌输式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对法律的情感态度为起点,从以学生为主体的角度,提出与生活联系更密切的渗透式法律意识培养方法。
“四式一体”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 篇5
【关键词】四式一体 教师 培养 模式
素质教育是中国的特色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整个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作为一名校长,通过多年的办学经验,总结以往的小学教师培养习惯以传递、告知、训练的方式来造就教师,这样的结果往往培养出的教师成为课程内容的传递者,专家意见的执行者,与新时代培养创新人才所需要的新型教师有天囊之别。要使小学教师有个性,有能力启发学生的智慧激发学习的求知欲,有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学校必须注重教育教学与教师培养的双边关系,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一、体验式的师德实践
体验式培训是有力量、有效且具影响力的培训方式。这是在20世纪初的德国,在没有多少人怀疑捧读教科书和课堂授课的教学模式时,曾在牛津授教的教师科翰(Kurt Hahn)忽然向自己发问: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让教育更丰富?科翰觉得,这如同学游泳、学脚踏车,因为经验来自亲身体验,就会深刻得终身不忘。他希望建立一所学校,以“做中学”的方式来实践他的教育思想。体验式培训是个过程,是个直接认知、欣然接受、尊重和运用当下被教导的知识及能力的过程。它特别适合处理人生中重要的事物,它在尊重之下去碰触人们深层的信念与态度,深植于内在的情绪、沉重的价值观,或相当难熬的人性课题!如每一个学期,我们由校长带队,组织全体教师走进军营,通过学习军队的精细化管理,体验军人严守军纪的优良传统,亲身感受军容军貌。通过学习和活动,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达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再如学校开例会,我们安排在一个教室里,教师坐在学生的位置,感受着学生的感受,这样教师对学生就多了一份了解,在教学中更关注学生的感受了。
二、阶梯式的专业培养
由于我校是城郊结合处,曾经培养的很多骨干教师已经跳入高一级的学校,学校长期出现人才贫穷,教学、教科室、教研组长、年级组长,许多岗位,“捉襟见肘”。这样就使得我们学校教师的教学专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影响。要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识,建立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机制,就要让教师看到专业发展的前景,规划自身的专业发展,确切地说,这种培养机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导向标。阶梯式培养机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台阶:创建校本教研平台
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专业机构的指导与培训。以暑期办班形式对教师进行工作技能的通识培训,是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的主要途径,但依然不能满足全体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需求。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尝试开创新的校本教研方式——三轮磨课(个体研究→同伴互助→提炼展示)。这种培训模式实现了三大转变:变“无主题”为“有主题”; 变“单枪匹马”为“同伴互助”;变“一次上课”为“二次上课”。充分发挥了校本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通过这个教研平台,很多优秀的教师脱颖而出。
第二台阶:学科引领,组建学科中心组
学校精心选择那些爱岗敬业、师德高尚、教学和管理水平高的教师担任中心组组长,学科带头人,他们就成为了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力量,学校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与领导,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学科组长要抓好常规教研活动,如业务学习、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收集外地教研信息,及时总结本学科教学与教研经验等,还要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管理,即检查教师教学计划的制订、完成情况,考核评价教师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等。
三、沙龙式的涵养提升
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才能营造出整个社会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教师精神成长,需要丰富的阅读滋养;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经典的教育专著引领。为了全面提升农村青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技能,学校可以开展各式的读书沙龙活动,创设各种载体让教师静下心来学习思考,并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如我们学校以“文昌阁读书会”活动为抓手,举行了“古城寻迹、细读经典、红楼之韵”等一系列活动。读书活动也确确实实成为我们师德教育、教师人文底蕴丰厚和教育业务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如每周前后上的读书心得交流正是最好的体现。上学期为教师们精选了《红楼梦》,先由老师自读,再请大专院校教授为老师们解读“红学”,这样不断地把我校教师的阅读推向更高层次!我们把教师读书心得汇编成册。现在,教师阅读已成为我校教师的自觉行为,正如我们老师在交流会上讲的“让阅读变得像我们呼吸空气那么自然!”从多个层面,我们不难看出我校的读书活动在平凡中伟大。
四、融合式的科研发展
教育科研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转化为教学效果的中介和桥梁,是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必经之路。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却不会用“写”来呐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甚者出现只教不写。另一方面,有部分写得很好的教师,却不能整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写和教成了两道平行线,这样就造成了教学经验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影响了教师的成长。我们要将教学活动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教科研。首先我们在09学年就提出了学校工作课题化的策略,校领导带头承担课题,从学校层面解剖课题的实效性。再者,我们鼓励教师积极做课题,把平时教学中的困惑用做课题的方式去研究,去思考。然后我们安排教师在尽量不影响日常教学的情况下,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有关的学术研讨会,拓宽知识面和开阔眼界,参加学习的教师回来及时总结,上交一篇反思或执教一节模拟课。
渗透式培养模式 篇6
关键词:高职应用电子专业,工学结合,渗透式,教学模式
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极大地催生了对应用电子专业人才的需求。调研发现, 学校在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 从而使得不能有效地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是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方面将课堂上的学习和工作上的学习结合起来, 使学生能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 并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 获得一定职业经历, 另一方面, 通过工学结合, 学生能加深对社会和职业岗位的认识, 清楚合作的重要性, 开阔知识面, 提高自我判断能力, 端正就业心态, 从而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 促进今后的职业发展。为此, 近年来我校在五年制高职应用电子专业中探索渗透式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一、职业素养的渗透
“7S”标准化管理是现代化企业行之有效管理方法, 将企业中的“7S”管理体系引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形成“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工作学习理念。通过三个方面实施对接, 一是 “7S”标准化管理始终贯穿在班级管理各方面, 规范教室和宿舍管理达成目标;二是始终贯穿于实训教学全过程, 培养职业精神, 突出职业道德教育, 倡导对企业的忠诚度, 能吃苦耐劳, 有责任心;三是通过以素养为核心开展各级各类文明活动, 激发学生潜在意识作用的发挥。
二、课程体系的渗透
根据高职专业“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要求。在专业建设方面主动听取企业的意见,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融入了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专业课程设计与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相适应, 形成项目式、任务式教学过程。专业课程教学将企业专家引入课堂, 结合生产管理知识及技能进行教学, 注重实用性需求, 例如静电 (ESD) 防护规范、面板制程专有名词、无尘室管理与作业规定、产品检测规范等知识技能。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 实现与企业共建, 先后建立电子产品装配实训基地、三新电子产品实训基地以及电子装配及维修高级工技能考核实训基地, 注重产学有机结合。针对实际生产设置课程模块, 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去企业接受培训, 形成与企业工程师一对一帮扶体制, 锻炼培养师资。
三、技能培养的渗透
首先, 实训基地不局限于学校, 将企业的生产车间当做实训室, 这样实训要求就成为岗位技能要求。其次,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安排不定期到企业实训或实习, 以逐步适应企业的工作节奏, 主要方式是通过师傅带徒弟形式, 实行一对一的、手把手的培训, 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言传加身教, 学与做融为一体, 手和脑有机结合, 增强学习主动性, 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第三, 学校与企业共建“校中企”, 如电子装配与维修流水线车间, 通过来料加工等项目任务实现校企合一。
四、师资培养渗透
师资培养注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专业教师不仅仅是短期的挂职锻炼, 而是长期在企业一线进行实践训练。这样的好处在于, 一是专业教师能系统地熟悉企业生产情况, 掌握企业产品的技术情况;二是企业也可以与学生的实习管理相结合, 帮助稳定学生情绪, 协调工作;三是企业在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同时, 可参与企业开发研制新品, 实现共赢;四是师资培养过程也兼顾了学生工学结合过程。
五、企业文化渗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的实施与推进,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也相互渗透、彼此交融, 逐步形成了鲜明的特色。首先是以现代先进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相结合为原则, 紧跟时代步伐, 在实训楼、实训室明显呈现出企业元素与色彩, 突出动手和实践的职业特色, 通过环境的感染与熏陶, 让学生了解企业的文化, 自觉将“竞争、创新、责任、团队精神、效率、7S管理……”等企业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其次是通过宣传橱窗和讲座定期展示企业文化的相关知识或优秀企业文化的案例;第三是注重内涵, 逐步形成有特色的精神文化, 向学生灌输企业价值观念、企业经营哲学、企业伦理道德、企业科技文化意识、企业风尚、企业精神, 将校风校纪、校训建设、校园文化活动与企业精神的培养和企业道德教育
紧密联系在一起,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并对企业产生积极的认同意识;第四是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加强了企业文化渗透, 每次课都有相应的职业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职业素质目标, 教学过程中, 融入企业文化的学习与传播, 注重对企业文化的把握与认同从而促进课程的教学;第五是通过大量社会实践活动, 让师生利用在企业实习实训和参观的机会增加对企业文化认识与了解, 深入把握企业文化, 并思考作为企业的一员, 会客观地看待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 如何遵守纪律,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综合素质;第六是以校企文化活动为平台, 与校企共同举办参与的文化活动 (如座谈会、联欢晚会、学习报告会) , 传播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职业文化, 实现了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对接, 加深了学生对职业人的了解与认识。
总之, 在工学结合过程中, 注重通过以上五个方面渗透式融合, 办学与就业市场将有效实现零距离对接, 为我国现代化企业培养出更多的实用性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著.职业教育工学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 (教职成[2006]4号) .
[3]李勤道.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高职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之探讨.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1) .
渗透式培养模式 篇7
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堪忧,心理障碍在大学生群体中已表现得相当普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高校中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主要依赖于专职或兼职的心理辅导员,针对有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辅导矫正,形式以“心理咨询”为主,少数高校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程[1]。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数是出现问题后补救,高校没能主动积极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必要形式,但这还远远不能满足有效地解决当代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能够适应高校培养身心全面发展人才目标的需要。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多种学科教学之中,特别是渗透在大学体育教学之中,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有效的形式。
本研究以大学体育选修教学为例,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日常的大学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通过一学年的实证研究,验证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和效果。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是今后完善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实验条件控制
以宿迁学院2011级A、B两个大学体育选项班为研究对象,A班为实验班,B班为对照班,均为女生,各30人。教学实验从2011年9月开始至2012年6月结束,按照教学周历进行,同一任课教师,实验班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情况下,教学内容相同。采用心理状况自评量表(SCL-90)为本研究的测试工具,身体素质以50m、1000m、立定跳远、原地掷实心球四个项目为标准。实验前对两班学生身体素质、专项技能、心理指标进行T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可视为同一群体。
2.2 研究方法
2.2.1 测量统计法
对A、B两个班学生身体素质、专项技能进行测试,心理指标发放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在2011年9月和2012年6月两次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2.2 教学实验法
采用教学实验法,实验班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情况下,运用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整个大学体育教学之中。积极利用显课程与潜课程相结合等手段,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都尽可能选择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形式,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最大限度提高心理健康水平[2]。对照班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体育教学。
3 实证研究教学模式构建
进行实证研究必须构建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见图1)。根据大学体育教学特点,首先确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再通过体育教学的主体、教学环境氛围以及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教师的个人魅力,同学间的团结协作都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体育课过程渗透从优化教学方法,深挖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出发,通过体育专项教学比赛、各种游戏法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方法。主体渗透、氛围渗透以实现身体素质、专项技能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综合提高为目标。最后在整个教学模式构建中科学的评价机制必不可少,能准确地体现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际效果。
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大学体育教学目标为主要目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技能与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体育教学目标的一部分,分清主次目标,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服从于体育教学等其他学科的教学目标与任务[3]。
该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要注意,第一,体育教师构建好整个教学情景,如何对待学生,怎么样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第二,熟悉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利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教学器材、场地等资源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利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第三,教学过程中还要区别对待以及重点关注有内向、孤僻、自卑等心理问题的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积极、活跃、乐观、阳光的日常体育教学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发展,实现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4 结果分析
4.1 身体素质变化比较分析
由表1可见,实验班1000m成绩较实验前显著提高,P﹤0.05,差异性显著,而对照班4个项目和实验班其他3个项目体质测试成绩在实验前后虽然有所提高,但P>0.05,未见显著性差异。
4.2 专项考核成绩比较分析
实验后实验班专项考试成绩比较发现,A、B两班成绩没有显著差异,没有达到统计学差异显著性意义(表2)。
4.3 心理健康指标变化分析
在实验前和试验后利用国内外通用的心理状况自评量表——SCL-90,集中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按照填表要求统一测试。共回收问卷120份,回收率、有效率均为100%,最后对问卷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如下。
(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分析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后心理素质各项均有提高,总分也较实验前降低(见表2),心理素质测评分数与心理健康水平成反比,说明实验后实验班总体心理水平高于对照班。
(2)实验组、对照组2011级新生与全国常模人群的比较分析
2011年9月,2011级新生在上大学体育课第一周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检测。从表4、5、6中分析出,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都有一些心理问题,特别是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偏执等心理问题上,经过与全国常模比较T检验,研究对象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同龄青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存在着显著差异。
经过两个学期的大学体育教学后,对这批学生进行第二次心理健康水平测试。表5中,学生2012年测试总分及因子各项平均得分比2011年测试分数降低,反映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地提高了。特别是人际关系敏感度,从2011年和2012年与全国常模配对T检验结果看出(见表6),P值从0.02升到0.48,P值从P<0.05到P>0.05的转变,说明到2012年研究对象人际关系敏感度与全国常模没有显著差异,达到了全国同龄人的同一水平。
5 结论
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后身体素质、专项技能考核及心理素质对比分析得出,大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成绩没有出现下降,个别项目成绩反而出现提升,证明渗透式健康教育不会影响大学体育正常内容的教学。经过一年的大学体育教学,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大幅提高,一定程度上暴露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薄弱环节。新课程改革强调其趣味性和学生爱好,忽视基础素质训练,也是造成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一个原因。实验班在实验后心理健康指标优于对照班,得益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教学运用,作为研究对象,刚进入高校的新生心理健康容易出现问题,大多体现在人际关系、抑郁、敌对等心理问题上。2011级新生完成一年的体育教育课程后,通过与全国常模的对比分析,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也进一步证明体育教学本身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大学体育在突出以生理机能为特征的身体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把以精神情感为特征的心理健康和以社会实践为特征的行为健康融为一体[4]。
摘要:主要运用教学实验法和测量统计法,以宿迁学院2011级两个大学体育选修班为研究对象,对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运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构建教学模式,再选取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证教学实验,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验证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是今后完善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渗透式,心理健康,教学,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谢伦立,李沐珍.在高校体育中加强学生心理教育的研究与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9).
[2]高文豹.利用体育教学特点完善大学生心理品质[J].教育与职业,2007(3).
[3]熊亚红.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渗透式培养模式 篇8
一、建立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协同培养卓越教师的新机制
高师院校要加强与中小学的互动交流, 建立双向协同培养机制, 形成与中小学联合开展卓越教师培养的机制。高师院校要遴选基础教育示范学校和特色学校作为合作单位, 按照 “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协同创新”的原则, 与中学共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开创高校与地方基础教育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崭新局面。
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在教师教育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育教学研究、师资培养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深度合作贯穿于卓越教师培养的全过程, 包括共同制订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毕业设计 ( 论文) 、教师队伍建设等, 共同实现 “卓越教师”的培养目标。第一, 开展教学合作。双方互派教师承担课堂教学工作。高师院校选派一定科目、一定数量的教学论教师到联盟的中小学担任任课教师, 中小学选派优秀教师到高师院校承担教学法课程教学; 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活动。高师院校选派教学论教师、卓越班学生参加中小学组织的教学观摩活动和教师培训, 中小学选派教师参加高师院校的有关教学活动。第二, 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合作: 高师院校与联盟中小学合作, 合作申报教研教改项目, 共同开展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研究; 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共同参与教研室活动、教改实验; 开展学术研究活动, 可开辟“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论坛, 为双方师生提供学术研讨的平台。高师院校组织专家到基础教育学校开展讲学、讲座活动, 帮助联盟中小学提升教育理论水平、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中小学选派优秀教师到论坛主讲, 帮助高师院校更好地开展对接研究。建立高师院校与实习基地互惠双赢的长效机制。
二、制订双向渗透式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 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将双向渗透式教育实践改革的理念和实践环节具体落实到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方案之中, 科学制订培养方案和专业标准, 建构模块化课程体系。
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 》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 试行) 》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 试行) 》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等作为培养方案修订的依据。同时, 广泛调研基础教育学校的需求, 并组织基础教育专家开展充分论证。在与地方政府和中学教师协同研究的基础上, 科学制订针对卓越教师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标准, 科学设置专业方向及相关课程, 突出育人为先、实践导向、终身学习的指导思想, 构建由公共基础课程 ( 通识教育) 、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育课程组成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其中, 通识课程应能凸显卓越中小学教师人才培养对通识性知识和基本素质的要求, 强化学生在人文素养、沟通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课程, 强化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能力; 学科基础和专业课程模块要强调与中学教学的对接, 注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科专业知识的诉求, 加大中学课程标准、中学教材分析等课程的课时量; 教师教育课程模块, 打破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 “老三门” 的课程结构体系, 新设 “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务”等实用性强的课程。实践教育模块应结合专业特点, 科学构建由 “德育实践、专业实践、科技实践、文体实践、社会实践、就业实践”六项实践组成的全程化实践育人体系, 切实反映教师教育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三、建立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学校的 “双资源” 教育环境
高师院校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 加强与中小学合作, 共建教师培训、网络课程等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优质课程培训资源, 实现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共享, 用以指导教学、研究教学。建设卓越教师培养网络平台, 共享优质教师教育资源, 拓宽教学实践能力培养途径;借助网络平台, 让卓越班学生参与中小学教育研究课题, 提高学生教育科研能力。通过集中教师教育联盟单位等优质教学资源, 对卓越班学生进行精英化重点培养。通过对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和利用, 协同建设教育资源, 实现高校和中小学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
四、实施大学教师与中小学名师共同指导的 “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双导师制”是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和培养卓越教师的机制。实施 “双导师制”, 为学生配备校内专业导师和校外教学导师, 强化教学实践技能的培养, 二者分别承担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的教学。高师院校要大力支持缺乏中小学教学背景的青年教师到中小学进行实践锻炼, 参与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实践研究工作。选拔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参与卓越教师班培养, 担任在校学生专业发展导师, 增强卓越教师培养的实践保障。
五、采取校内培养与校外基地实践相互渗透的培养方式
卓越班的培养采取校内培养与校外基地实践相互渗透的培养方式, 将师范大学教育研究的优势、中小学校教育实践优势有机整合, 共同实施卓越教师培养全过程。卓越班学生校内学习和实践活动不仅由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高校教师指导, 而且通过 “请进来”的方式, 聘请中小学校长、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和教育行政领导在校内进行指导。在校外实践基地, 采取 “走出去”的方式, 高师院校遴选学科教学论教师作为实习指导教师, 指导卓越班学生实习工作;实习学校要积极改善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学生的生活工作条件, 建立实习保障制度, 配合安排 “一对一” 的指导教师与高师院校驻点教师联合指导。通过将校内学习与校外实习、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 使卓越班人才培养质量符合基础教育的需求。
摘要:高师院校以培养卓越教师为目标, 开展与中小学的双向合作交流, 通过制订双向渗透式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双资源”教育环境、实施“双导师”培养模式、采取校内培养与校外基地实践相互渗透的培养方式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建立与中小学协同培养卓越教师的机制。
渗透式培养模式 篇9
目前国内医学教育争议最大的莫过于临床与科研究竟孰轻孰重, 各家说法不一。面对纷至沓来的医疗纠纷 (失败手术、错误诊断及用药等) , 部分人肯定认为需要加强对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 甚至认为临床医生就该全身心投入临床, 将临床工作与科研工作独立开展。但是, 当诸如SARS之类的突发病例或者难以攻克的疑难杂症出现时, 医务工作者又面临着繁重的科研压力。不探索、不研究, 如何对抗不断出现变异的新病种?如何解决困扰已久的世界绝症?单纯的医学科研工作者只能解决部分疾病的机理问题, 若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治疗, 其中环节错综复杂, 临床经验在此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反之, 完善科研能力也能促进临床思维, 目前众多疾病、手术都涉及多脏器、多部位, 如何制订详细且有序的治疗方案, 在治愈疾病时尽量减少后遗症, 科研能力训练的逻辑思维必将有助于疾病的确诊和治疗方案的制订。社会需要全科医生普及基础医疗资源覆盖面, 以解决医疗资源紧张问题。针对该方向, 我们鼓励医生倾向临床, 发挥普及医疗作用, 但是对于大多数具备科研实力的医生, 只有将临床、科研综合发展, 才能为祖国医疗事业做出贡献。
培养医学生的科研能力, 首先必须明确各阶段的培养目标。本科教育主要以基础理论学习和人文素质培养为主[1]。扎实的知识积累是科学研究的前提。现今学科交叉贯通, 除了医学知识, 诸如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也需在此阶段得到巩固积累。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单单授人一门专门技能并不足够, 否则这个人只会是一架有用的机器, 而没有和谐发展的人格。至为重要的是, 学生要对不同价值观有所了解和生动的体会。他必须对美对善恶感应灵敏。否则, 他纵有专门知识, 也不过是一条训练有素的狗, 而不是和谐发展的人。”现今社会, 医患关系日益紧张, 医疗资源在短期内无法满足全部人的需求, 因而应教育医学生在超负荷工作的基础上, 高情商地处理好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调整好自身心态。研究生教育目标是在各自专业方向上有一定建树, 科研思维模式初步得到训练, 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博士教育阶段科研思维必须有所升华, 研究内容应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之上, 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点, 探明专业内一定的创新性现象和机理。
各阶段培养内容相应于各自的培养目标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并做出补充及调整。 (1) 本科生教育阶段, 基础医学理论课程仍是重中之重。目前大多数院校的人文社科模块课程设置比较保守[2], 除了常规的思想、政治、医学法律基础及卫生法学外, 心理方面课程的设置需待加强[3], 尤其应添加自身心理疏导课程等。单一的智商培养缺乏情商教育, 若医生的自我认定价值受到打击, 其医疗服务钻研积极性就会被降低。除此之外, 可增设一些自然科学课程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 为其今后科研能力的发展奠定综合基础。 (2) 研究生教育阶段主要分3部分内容:第一阶段是文献检索、选题、实验设计及预实验;第二阶段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实验工作上,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及结果;第三阶段是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并发表论文[4]。一个好的选题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完善的实验设计, 充足的对照设置 (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空白对照) 是实验科学顺利进行的前提。选择研究主题必须大量阅读国内外同类文献, 寻找创新点, 综合实验室前人的研究基础, 评估自身研究条件及实力, 最终确定可行性方案。每一个创新研究都有不确定性与未知性, 应该多角度、多视野地进行预判。若在基础研究方面遇到了技术难点或者阻碍, 换个角度, 看在临床应用或者动物活体实验方面是否能够给予实验预判正确的信心, 继而判定是否继续深入开展基础研究, 并探明机理。题目确定后, 随着探索研究的进行, 肯定会或多或少遇到问题, 必须时刻根据实验结果反推最初立题是否正确, 随时进行调整。预实验根据设计一般抓出主要问题进行探索, 判断实验方向是否可行, 若预实验成功则可进行下一步深入精细研究, 否则应及时调整实验方向。在选题和预实验都完成之后, 展开正式实验, 实验过程记录一定要详细、真实, 以备后期实验参考。实验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应多与教师和同学交流讨论, 避免因实验经验不足导致的人为误差或引起的结果不稳定及假象出现。数据整理、分析, 论文撰写、发表涉及多方面技能, 包括医学统计 (SPSS、SASS) 、图像处理 (Photoshop、Image plus) 、数据绘图制作 (Excel、Sigma plot) 、科学论文撰写等。必须具备PPT制作功底, 具备良好的汇报交流口才。至此, 一名合格的研究生才基本具备了必要素质。
培养方式需根据培养内容进行改革创新。本科生教学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灌输式”教学, 繁重的医学专业常识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积累达到量变向质变转换的临界点。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 才能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教师可以运用讨论式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应该注意自身讲课内容及方式, 将基本的医学知识与临床病例相结合, 激发学生治病救人的兴趣。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不同于本科生, 尤其是科研型研究生, 往往是在某一领域某一方向让其进行单独创新探索, 这个过程需要交流和沟通, 因此, 对于科研型研究生我们推崇讨论式教学法[5,6]。每人一块黑板书写各自课题的题目、主要设计思路、完成进度。每周让学生先复习, 然后对上周遗留的问题进行回顾, 阐明通过一周的学习是否可以解决上周所提出的问题, 本周根据上周讨论意见是否能够改进实验条件, 讨论前让学生根据各自结果制作PPT, 讨论会上按照会议汇报模式讲解本周实验结果, 对结果进行分析, 并规划下周实验内容。汇报结束之后, 课题组再进行集体讨论, 从基础理论到实验细节均深入探讨。导师在此过程中起指导作用, 对学生的课题方向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把握, 提出前瞻性、疑惑性问题以供学生讨论后学习, 下周再由学生作答, 集体讨论, 如此循环。具体实验操作方案、细节讨论需要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应让带教教师、科室学生共同参与, 分析各自存在的问题及成功的经验。不仅要本科室内部开展讨论, 还要鼓励其他交叉学科医生、学生参加讨论。倡导本科室学生多走出去, 参加年会、优秀课题汇报等, 吸取他人经验, 提升自我科研能力[7]。每周汇报讨论会培养了学生的演讲、沟通能力, 从最初的紧张发抖到落落大方, 汇报交流直接体现学生的科研思维, 将自己研究的东西呈现给不同的专家、学生, 让从未接触过该课题的科研工作者能够听懂、听明白, 进而交流指导, 这是科研综合总结、陈述能力的反映。聆听他人汇报也可学习他人的实验思路、实验操作经验、试剂订购选择、仪器操作预约等。鼓励研究生进行对外沟通, 利用院外科研院所、技术服务公司平台到具备条件的场所开展实验, 节约科研成本, 达到实验的预期目的。
医学世界博大精深, 医学技术与疾病总在不断更新, 医学生只有养成终生学习、主动学习的科研态度, 将科研与临床结合, 才能不断解决人类的疾病痛苦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慧萍, 庄冬云, 谢波, 等.推进教育创新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J].医学教育探索, 2006, 5 (3) :285-286.
[2]曲波.美国医学教育模式对我国大学医学教育的启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7, 23 (10) :715-717.
[3]肖俊辉, 张敏霞.试论如何加强医学生的创新教育[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6, 26 (4) :22-24.
[4]刘锡仪, 刘浩宇.医学生创新教育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6, 26 (2) :16.
[5]李稻, 韩玉慧, 蒋益, 等.医学基础教育中PBL和CBL两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2) :108-110.
[6]胡笑甜, 孙艳春, 姚小康, 等.讨论式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运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1, 10 (3) :294-295.
渗透式培养模式 篇10
【关键词】技能提升 阶段式 基础技能 提高技能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37-02
在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根据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特点,将高职学生技能培养分为两个阶段:基础技能培养阶段和技能提升培养阶段。这两个阶段相互渗透、互为补充构成了完整的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一、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采取措施培养占技能者25%以上的高技能人才,以适应国家产业机构的不断调整、升级。而文件中所指的高技能型人才要求既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又要具有综合全面的专业职业技能及良好的职业素养。
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模和速度产生了较大影响。特别是近十来年的发展,高职教育在规模上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并在理论与实践上广泛认同了“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这一目标定位,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发展之路。但在实践中,高职院校仍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并没有被社会所关注和认同,一方面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并没有真正将技能人才当作人才,就读高职院校乃是家长和学生的无奈选择;另一方面,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困境与问题。
本论文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及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高职学生的技能培养分为:基础技能培养阶段和技能提升培养阶段,强调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本位,强化技能培养其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二、阶段式技能培养方法初探
1.基础技能培养阶段将行业企业特点融入理论教学及实训过程
(1)融入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成立由校内外教师、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以国家教育部文件为指导,到周边地区企业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企业人才需求新变化以及生产新技术、新工艺,形成调研报告,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包括专业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及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等,形成专业特色显著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以就业岗位群为导向,构建创新型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2)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的目标指向上,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无论是以职业活动、能力训练或能力本位作为导向,还是将理论与实践并重发展。以项目运行为载体,其中心点都在于紧紧围绕高技能人才这个目标,突出实践、突出能力、突出应用。在课程设计的理念上,突出职业教育的特征。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念应强调为学生的职业生涯作准备,为训练职业能力作准备,明确围绕职业岗位工作实践进行课程和组织实施的思路。
系统化课程体系遵循优化衔接、定向选取、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的原则。一是优化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不能离开学生原有的学习状态,应尽量与前一阶段的学习内容相衔接,否则会出现学生个体知识结构的缺失或不完整。二是定向选择。课程内容应按形成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需求,经过调查研究后,再综合分析加以确定。三是有机整合。教学内容确定后,应对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整合,这一整合是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作为方向的。技术应用能力是由一些知识和技能所共同体现出来的能力要素整合而成的。四是合理排序。为实现整体优化,课程体系还须合理排序,因为知识与技能均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在保证其自身体系和逻辑关系完整的前提下,使知识与技能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形成合势,发挥合力。
(3)职教集团优势,加强校企合作,将企业和行业标准通入教学设计
依托职教集团优势,由职教集团各成员企业及学校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在集团内形成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质量标准、实验实习、师资培训方面的“七统一”,将企业与行业标准充分融入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这样才不会使学生的学习与行业的发展脱节。着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按照工作任务进行技能达标考核,逐步建立了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体系,形成了人人“学技能、比技能、超技能”的良好氛围。
(4)项目化的授课过程,充分注重和发挥学生的自学优势
通过企业调研、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的优势,形成一系列与企业运行相关及一线工作需要的工作任务,然后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重新整理教学思路、修订教学大纲,删除已经过时的内容,将企业最新的技术及方法引入教学过程,形成贴近行业发展、体现行业动态的工作任务和项目。整个授课过程不再是老师讲解学生机械的学习,而是通过一个个丰富多彩的真实的具有实际工作意义的项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注重和发挥学生的自学优势。另一方面利用寒假暑假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的定岗实习,亲自动手、动脑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过程实现课堂、车间、企业之间知识的融会贯通。
(5)配套的校内实训基地及自编教材
根据各专业特点,借助学院投入、财政支持、行业投入,与地方企业合作创建相关的校内实训基地及校内工厂,通过完善设备配置,构建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提高理实一体化实训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示范作用。
教材建设一直是一个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专业教材往往滞后于专业发展。通过企业专家和校内教师共同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对职业教育教材的要求必须使用企业最新工艺、新标准新技术、新技能、专用工具介绍等的要求,调整专业培养方案,补充或新编专业教材,满足课程实施的教学,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材。
整个基础技能培养阶段,将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训过程的实施都充分的体现行业企业特点,为学生走出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2.技能提升培养阶段将基础技能提炼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实现学院企业无缝对接
在技能提升培养阶段,通过订单班、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技能比赛、顶岗实习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将基础技能进行提炼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是学生能够发挥自己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订单班”培养模式是指职业院校根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模式。“订单班”作为高职学生技能提升的一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可零距离上岗,这种培养模式可弥补学校所教知识与企业需求的不相符,使所教内容与企业需求同步,有利于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该模式本身设计思路来看,它加强了校企之间的紧密合作,就业导向明确,企业参与程度深,能极大地调动学校、学生和企业的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共赢”,是一种产学结合的“高层次形式”。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最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在前两年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学习和校内实训的基础上,第三学年全年或者半学年到企业的真实工作岗位上工作,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实践。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教育的重要形式。顶岗实习不是参观式的毕业见习,学生身兼员工身份,其任务主要是完成实习工作任务和实习期间的学习任务。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工作,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真刀实战的训练,能将学校理论知识和企业实践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从知识的角度来讲,在顶岗实习中,学生跟着企业师傅学习,除了学到师傅直接告知的显性知识,更能习得师傅未能言明的缄默知识,从而提高专业技能。
近年来,教育部举办了多个专业与方向不同的多种形式的技能大赛,全国各所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这些赛事体现了各所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成果,是学生综合技能的大检验。其中各项比赛所涉及的各专业范围,都融入了国内外先进的培养教育观念,在技术、技能平台上是最先进的。对学生在知识理论够用的前提下,采用最新教法、学法、练法,由知识组合型学习逐步向专业、企业文化渗透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思考,主动掌握,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和创造性,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技能提升的必要组成部分。
三、结束语
本文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求,将高职学生的技能培养和提升分为基础技能培养和专业技能提升两个阶段,分别介绍了两个阶段的特点及技能提升手段,通过阶段式技能提升方法,学生在打好基础理论及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技能提升培养,使高职学生能够其实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学校企业“零距离”接轨。阶段式技能提升通过基础能力培养和专业技能提升两个阶段的不同侧重点,以生产性技能为最终培养目标,并结合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必然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小娟.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理性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第6期
[2]李洛等.“三阶段技能递进式”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32期
渗透式培养模式 篇11
一、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浸入式多维”培养模式的理论涵义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媒介技术的更新加速, 媒介素养的名称也不断变化, 比如屏幕教育、图像素养、电视素养、视觉传播、媒介批评等。进入信息时代以后, 随着计算机及其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 计算机素养、信息素养和网络素养等相继提出。媒介素养的概念经过演变, 发展成一种多含义、多角度和多维的概念。据学者鲁宾的分析, 主要有三个维度, 即“知识维度”、“理解维度”和“能力维度”。三维目标无疑是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浸入式多维”培养模式的实践灵魂, 从媒介素养内涵出发的三维培养目标又恰恰与实际教学活动密切相关。
一般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都要包含教师、学习者、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等。教学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传播过程, 这四个要素也构成了传播过程中的相关核心要素。根据香农和韦波的传播模型, 传播过程包括七个要素:信源、编码、通道、译码、信宿、反馈和干扰。一般来说, 构成教育传播过程系统的要素有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通道、受教育者。将一个教学过程转化为教学传播过程, 各要素可以对应相应的位置。教师构成传播过程中的信源, 而教学内容则构成编码和译码的信息, 学生是信息传播的归宿, 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构成整个传播系统的其他要素。
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传播过程, 教学效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要实现特定的传播效果。根据传播学的发展研究, 传播效果存在三个维度: (1) 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记忆系统, 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 属于认知维度的效果; (2) 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 属于心理和态度维度的效果; (3) 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 即成为行动维度的效果。简而言之, 传播效果的三个维度可以概括为:认知维度、心理维度和行动维度。
如前所述, 媒介素养的内涵有三个维度的理解, 分别是“知识维度”、“理解维度”和“能力维度”。根据对这三个维度的定义, 知识维度是指“关于媒介如何对社会产生功能的知识体系”;理解维度是指“理解媒介信息在制造、生产和传递的过程中受到了来自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技术的诸力量的强制作用”;能力维度指的是“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这三个定义的侧重点不同, 分别是从对信息的认知过程、信息的传播过程和对信息的判断力和理解力三个方面来加以区分的。根据传播效果理论的三维度分析, 可以找到媒介素养内涵的三维度与之对应的关系 (如图1) 。
对信息的认知过程正是对应于知识维度目标, 该维度体现了信息与人最初的交流过程;对信息传播过程和判断力则与理解维度相对应, 体现了信息在人思维中内化的过程;而信息的行动维度则归属于人的能力范畴, 反映了上述内化过程后的再次外化现象。
二、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浸入式多维”培养模式的框架构建
如何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中小学生课堂教育中,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考虑到我国基础教育现有的课程设置和学生特点, 提出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浸入式多维”培养模式。这个模式由五大课程内容和三个维度目标构成, 其中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原有的四个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以及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媒介素养教育。“浸入式”就是指这五大内容相互补充和渗透, 在各个课程活动中相互映射。它不仅充实了原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也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课程的落脚点。在这个模式基础上, 实现媒介素养内涵知识维度、理解维度和能力维度等三个维度的目标。
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浸入式多维”培养模式不仅从理论上为媒介素养培养目标定位, 即知识、理解和能力三维培养目标;而且为实现媒介素养培养目标的实践提供了抓手, 即融于其他综合活动课程。
三、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浸入式多维”培养模式的实践启示
从传播效果和媒介素养内涵三个维度的分析中, 可以找出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这种对应关系中, 存在两个金字塔。信息传播的效果最终落实在行动维度上, 其内涵最为丰富, 需要大量知识积累, 因此呈现正金字塔型;行动维度同时也是最难实现的目标, 这个维度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需要大量的实践积累, 最终才能从认识转化为行动。另外培养学生在各个维度转变的方法和对策, 越往底层越难获得, 因此呈现倒金字塔型。这种分析正符合了事物的一般发展规律——从简单到复杂, 由浅入深。
那么, 在实际的媒介素养培养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中, 就可以找到媒介素养培养的突破口——从最易入手的知识传授出发, 逐渐通过训练和实践, 加深学生对媒介信息的理解消化能力, 最终形成媒介辨识和判断能力, 以及独自解决媒介信息问题的能力, 从而实现媒介素养培养的目标。从目前媒介素养课程开设比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上来看, 大都遵循这种规律。
如刊登在中国台湾国语日报生活版上的“儿童媒体素养系列”课程活动中, 在第一课上就为学生虚拟了一个学伴——媒体蛙, 它是来自外星球的一种生物, 由于那个星球媒介泛滥, 它的眼睛由于整天接触太多媒介信息而异常突出, 像青蛙的眼睛, 所以到了地球以后, 人们称它为“媒体蛙”。这个媒体蛙年龄与孩子们相仿, 但知识渊博, 特别是有关媒介的知识。在系列课程活动中它既扮演虚拟老师的角色又扮演虚拟学伴的角色, 在孩子们遇到媒介问题时, 它是专家, 给孩子们解释疑难。它和邻居王小至是好朋友, 和其他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他们一起成了孩子们的学伴。这一套儿童媒介素养系列活动课程充分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由媒体蛙这个虚拟老师和虚拟学伴的媒介遭遇故事, 巧妙地将一系列媒介知识串接起来, 让学生很轻松地在游戏活动中接受媒介知识, 实现媒介知识的传递—接受过程。
在学生掌握了媒介信息知识和媒介规则之后, 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理解维度的能力。如在将学生从媒介信息的接受者转变为媒介信息的创造者的课程活动中, 学生成为小记者和新闻稿的撰写者, 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将痴迷于电视剧的学生调动起来自己编写剧本、自己表演, 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媒介创造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肢体表达能力等;将网络游戏带入到不同学科教学的课堂中, 让学生在游戏教学中学习各门课的新知识等。
学生媒介素养行动维度或是能力维度的提升, 则可以通过媒介行动学习实现媒介素养最终培养目标。如美国犹他州小学媒介课程的《设计旱生园地》教学设计, 就是让学生实地去选择一块园地, 去设计布局、种植植物、监控植物生长, 在活动中随时记录, 最后用电脑幻灯片或视频短片的形式来展示活动的过程, 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媒介作品的制作能力;《展示个人长处、才干和目标》也是有一个真实而明确的任务:向目标受众 (班级同学) 展示自己的长处、才干和目标;《健康形体观》中设计了一个课堂活动, 让学生分析广告图片中的人物形象是怎样影响我们的形体观的, 在这个真实具体的任务中让学生分析、体会广告这种媒介信息是如何对人们的生活和行为、观念发生作用和影响的, 等等。
通过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浸入式多维”培养模式的构建, 搭建媒介素养培养的层级模型, 为中小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的方法和途径提供一种借鉴和参考。各地各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 从逐步实现知识维度到理解维度再到能力维度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 让学生在媒介的环境中能正确对待媒介信息, 将媒介为我所用, 更加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政大媒介素养研究室.http:∥www.mediaed.nccu.edu.tw
[2]图书馆媒体学课程要求.http:∥www.uen.orgcorecore.do?courseNum=6503
[3]USOELibraryMediahttp:∥www.usoe.k12.ut.uscurrlibrary
【渗透式培养模式】推荐阅读:
阶段式培养模式06-29
渗透式双语教学06-23
渗透式学习策略07-27
渗透式教学研究05-14
浅析小学班主任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06-29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双模式科技教学06-27
模式培养08-01
二元培养模式10-15
系统培养模式05-30
培养模式反思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