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植骨论文

2025-01-08

椎体植骨论文(精选7篇)

椎体植骨论文 篇1

目前对于胸腰椎骨折的治疗大都是椎弓钉内固定(AF),后侧椎板减压,撑开复位,横突间或小关节突间植骨。至少需要融合2个以上节段,造成邻近节段的退变,且后路植骨属于张力侧植骨,发生不融、吸收的比例高。针对上述的特点,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替代后路植骨的治疗方式正逐渐被采用。我院2003年8月至2008年8月,应用椎弓钉系统内固定及自体骨颗粒行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5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32岁。受伤原因均为高处坠落,新鲜骨折(新鲜胸腰椎骨折指2周之内的骨折)。损伤节段:T116例,T12 20例,L1 19例,L2 3例,L3 2例,均为单椎损伤。手术时间:8小时至2周。神经损伤情况按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5例,C级6例,D级4例,E级30例。50例均为压缩性、暴力骨折,椎管内占位在0%~80%不等。

1.2 手术方法

在全麻下俯卧位,常规消毒,后正中切口显露患椎上下椎体关节突,置入4枚椎弓根螺钉;进针点为下胸椎上关节突外向内0.3cm,横突中线上0.3cm,上腰椎上关节突外缘与横突中线交点,一定要参考CT片子使进针更加准确。骨折撑开复位,经C臂机透视患椎椎体高度恢复后(如尚未完全恢复,可经伤椎两侧椎弓椎根钉孔用撬拨器将塌陷终板完全复位),从髂后上棘处取自体髂骨块,大小约5cm×4cm×0.5cm,剪成3mm×3mm×3mm大小的骨颗粒,经伤椎椎弓根用粗克氏针将骨颗粒植入椎体内,尽量向椎体前方植入。

2 结果

本组随访6~60个月,平均33个月。术后均无脊髓或神经根、马尾根神经损伤加重,术后按Frankel分级神经系统恢复均为一级以上,30例E级术后均正常,4例D级术后均达到E级,6例C级术后均达到D级,5例B级术后均达到C级,5例A级术后均达到C级。随访期间,内固定无松动、断裂,伤椎前缘、中部、后缘高度无明显丢失,上下椎间隙无塌陷,Cobb角度无变小。

3 讨论

3.1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目的在于完全有效的椎管减压,恢复正常脊椎序列和重建脊柱稳定[1]。胸腰椎骨折致椎体塌陷,椎管前骨块占位压迫神经,发生后凸畸形。治疗的重点就是去除压迫恢复椎管形态,复位塌陷椎体,重建其稳定性。椎弓根钉系统可以通过撑开机制,依靠过伸展及前、后韧带的张力使塌陷椎体恢复高度后,移入椎管内的骨块复位。此时椎体已恢复正常高度,但内部已发生蛋壳样变化,留下的空隙因无支架可以爬行替代,愈合起来十分困难。通过伤椎椎弓根植入自体骨可以填充此时留下的空隙,迅速完成爬行替代,消灭蛋壳样变化。

3.2 常规减压后侧植骨融合AF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远期疗效观察中发现存在伤椎畸形、椎间隙变窄、内固定失败、矫正角度丢失及腰背痛等情况。有限减压自体骨行椎体成形术AF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远期疗效无常规减压后侧植骨融合AF椎弓根钉内固定并发症。徐宝山等[2]认为其远期并发症产生的主要原因:(1)后路结构的破坏,使前中柱遭受严重破坏的脊柱雪上加霜;(2)虽然螺钉将三柱固定,但真正的固定力量在椎弓根上,任何一例椎弓根由于暴力或术中反复进针,将造成椎弓根的破坏,其后路四边形原理遭破坏,使固定力度随之消失;(3)后路固定机械可使伤椎得到复位,但伤椎蛋壳样现象造成取钉后再发塌陷;(4)脊柱生理弧度的维持最终依靠骨折局部自身的骨性连接。经典的开放减压术切除棘突、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椎板甚至部分小关节突,使伤椎的后柱结构大部分破坏。此时后路植骨床已明显减少,再加上后路植骨属于张力侧植骨,不融合吸收的比例高。术后仅靠椎弓根钉系统将伤椎悬吊于上下邻近的椎体上,易造成金属疲劳,发生断钉、断棒。有限减压可以避免广泛开放减压带来的上述缺点,大部分只需开窗即可,对后路的损伤有限。植骨通过椎弓根钉于伤椎椎体内植骨,属于压力侧植骨,易于爬行替代。对椎体前中柱的有效支撑大大降低了内固定的压力,也防止内固定因过多承受压力导致的疲劳断裂,且因为不需融合相邻节段,保留了每个椎体运动节段的功能,也避免了因融合后产生邻近节段退变的问题。椎弓根植入异体骨或骨水泥注入椎体成形术与自体骨椎弓根椎体成形术原理相同,但前者费用昂贵,增加了患者负担,后者有骨水泥灼伤神经的危险。

3.3 术中操作注意事项:在伤椎椎弓根开口需适当偏外[3],植入自体骨颗粒时尽量将骨颗粒向椎体前缘填塞,以保证前侧的支撑。在神经症状严重侧椎板开窗减压,此处往往是骨块后凸严重处,术中探查椎管前占位骨块有无复位后,用12号尿管沿椎管后侧上下探查椎管是否通畅,只要能顺利、无阻力的通过尿管,说明椎管容积存在较大缓冲空间,即使有部分骨块未能完全复位,也不会压迫神经,否则行椎板减压。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AF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有限减压自体骨行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的结果。方法:50例新鲜胸腰椎骨折先行椎弓根钉固定,后路有限减压骨块复位,后经椎弓根向复位椎体内植入自体骨颗粒。结果:术后椎体高度和生理弧度恢复满意,未有神经症状加重,经随访椎体高度和生理弧度无丢失、无固定松动、断裂。结论: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加自体骨植骨椎体成形术安全,效果满意,价格低廉,值得应用。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手术治疗,自体骨

参考文献

[1]侯树勋,史亚民.胸腰椎骨折手术适应证及其远期疗效观察[J].中华创伤杂志,2002,18(1):14-16.

[2]徐宝山,唐天驷,杨惠林.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远期疗效[J].中华骨科杂志,2002,22(11):641-647.

[3]曹飞,张福华,王华民,经椎弓根内固定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10):839-840.

椎体植骨论文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35例, 男9例、女26例;年龄33~60 岁, 平均年龄46 岁。峡部裂真性滑脱30例, 退变性滑脱5例, 滑脱节段L4 16例, L5 19例;骨脱程度 (Meyerding分级) :Ⅰ度23例, Ⅱ度10例, Ⅲ度2例;腰痛合并下肢痛27例, 单纯性下腰痛5例, 单纯性下肢痛3例, 所有病例均行X线片、CT及MRI检查, 所有患者术前症状、体征及影像学均符合诊断, 且经严格的非手术治疗半年以上症状无改善。

1.2 手术方法

持续硬膜外麻醉, 俯卧位, 取后正中切口, 仔细解剖软组织至双侧小关节突横突根部, 显露包括手术节段的上下棘突, 切除椎板部分关节突, 清理峡部纤维瘢痕。而且跟管充分减压, 小心分开硬脊膜及神经根, 从一侧切除纤维环并清除所有髓核, 用刮匙清除软骨板, 注意保护软骨板下密质骨。在滑脱椎及下位椎体经椎弓根置入4枚椎弓根螺钉, 滑脱椎用提拉钉, 上连接杆边撑开边提拉悬吊滑脱椎体, 复位后可以看到因为椎体滑脱受到牵拉的神经根变得松弛。将切除的椎板棘突做成0.5 cm×0.5 cm的碎块, 并取适量的髂骨松质骨混合后植入椎间隙, 用圆棒轻轻夯实, 另用一较大的骨块嵌入封堵椎间隙植骨口, 2例Ⅲ度滑脱者的附加后外侧植骨。术后卧床6~8周后, 戴腰围下床活动。

2 结 果

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 术后及最终随访 (平均随访2年) 时常规X线摄片 (见图1~2) 。术前滑脱Ⅰ度23例, Ⅱ度10例均完全复位, 2例滑脱Ⅲ度复位至滑脱Ⅰ度左右, 植骨融合, 无断钉现象。临床疗效按照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评定[1], 优30例, 良4例, 差1例。其中差1例患者, 保守治疗6个月症状无改善, 再次手术探查证实为植骨块突入椎管造成神经压迫, 予以重新减压固定椎间植骨, 随访1年植骨融合, 临床效果良好。

3 讨 论

3.1 复位的必要性

复位可恢复腰骶椎的生理弧度, 恢复L5在骶骨上的滑脱剪力, 不强求完全解剖复位, 长期形成的腰椎滑脱其周围结构发生了相应改变, 强行复位会破坏已经适应的解剖关系, 易导致神经牵拉伤并发症[2]。

3.2 复位后融合问题

坚强的骨性融合是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的最终目的。椎体间植骨后附加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是增加手术节段稳定, 促进融合的疗效肯定的方案。目前应用椎体间融合器进行椎间植骨融合的研究较多, 融合器的材料主要有钛合金和碳素纤维两种, 两者的融合率可达90%以上, 但两者均由于应力遮挡和界面反应等原因而引起局部炎症、骨溶解及骨质疏松, 从而影响远期融合率[3]。本组病例中应用椎体间碎块植骨, 植骨量较经典的三面皮质骨骨量大, 而且没有椎间融合器的应力遮挡和界面反应。

3.3 手术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在椎管神经根管充分减压的基础上再进行复位固定融合, 否则可能在复位的时候会出现神经牵拉症状。注意椎体间植骨床的准备以及植骨块的质量。椎间盘髓核纤维环要完全取出, 软骨板要充分刮除但不宜破坏软骨板下密质骨, 用刮匙刮除软骨板感觉有“沙、沙”声时说明软骨板已经刮除, 植骨床已经准备好。切除的棘突和椎板如果退变硬化则需要取较多量的髂骨碎块植骨, 最后要用一个较大骨块嵌入植骨口以防止植骨块突入椎管。

3.4 本方法优点

本方法操作简单, 对硬脊膜及神经根的牵拉干扰小, 由于不用椎间融合器, 减少了住院费用, 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由于本组病例少、随访时间短, 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随访。

参考文献

[1]蒋协远.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03.

[2]唐天驷, 钱忠来.腰椎崩裂和滑脱症[J].中华骨科杂志, 1997, 17 (1) :5-7.

椎体植骨论文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0 例,女18 例;年龄48~72 岁,病程6个月~20年。术前全部摄腰椎正侧位片、过伸过屈动力位片、腰椎MRI,了解峡部裂及腰椎滑脱的程度、椎管的狭窄情况,排除其他合并病变。按Meyerding分型法,Ⅰ度滑脱21 例,Ⅱ度滑脱17 例,退变性滑脱22 例,峡部裂性滑脱16 例;L4椎体滑脱 25 例,L5椎体滑脱13 例。均有以腰痛为主的临床症状,同时伴有间歇性跛行19 例,伴有单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或酸痛34 例,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外缘痛觉迟钝28 例,足母背伸肌力减弱12 例,跟腱反射减退15 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32 例。

1.2 手术方法

采用全麻,俯卧位,腰椎后正中入路,骨膜下显露滑脱椎及上下各一个椎体范围,两侧剥离至关节突外缘,术中C型臂透视定位,采用标准置钉技术先在滑椎两侧的椎弓根置入2枚拉力螺钉,滑椎下位椎体置入2枚固定螺钉,深度要求达椎体前1/3,咬除滑脱椎棘突,切除椎板,侧隐窝减压,双侧小关节上下关节突部分切除,切除肥厚的黄韧带及增生瘢痕组织,对硬膜囊及神经根彻底减压,切除椎间盘,清除上下终板软骨面,处理椎间植骨床。于骨盆髂后上棘处凿取带髂骨外板的松质骨备用。在椎弓根螺钉上安装连接棒,行滑椎复位,同时撑开椎间隙,探查椎体后缘达满意为止,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加以确认。椎板切除后所取碎骨及髂骨植入椎间隙并打压结实,用块状的髂骨植入。复位植骨完成后,行椎间加压并扭紧连接螺钉,冲洗创口,放置负压引流,关闭创口。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脱水,均给予抗生素,术后48 h平卧,48~72 h拔除引流管,术后3 d摄腰椎X线片检查,了解滑脱椎体的复位和固定情况。术后24 h被动或主动行直腿抬高运动,避免神经根黏连,术后1~2周后于床上俯卧行腰背肌锻炼,术后根据不同患者的条件卧床3~4周,在腰背支架保护下鼓励早期下地活动,1个月内严格限制腰椎前屈活动,分别于术后1周内、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年复查正侧位X线片(半年后复查加拍过伸过屈位片),了解椎间融合情况及内固定有无滑脱、断裂等情况。

2 结 果

本组38 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年6个月。术后无一例出现术后感染或螺钉误植等严重并发症,1 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经俯卧加压包扎1周后痊愈。2 例术后出现单侧沿坐骨神经根性放射痛,疼痛持续,剧烈,经用止痛药及神经营养药配合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中药治疗后1~2个月症状消失。术后定期摄X线片复查,对术前术后X线片分析,矢状面腰椎脊柱前凸得到明显改善,滑脱距离由术前(36.45±15.12)%恢复至术后的(8.24±4.11)%(P<0.05),末次随访时视觉疼痛评分由术前的(6.3±2.6)分改善到(2.4±1.6)分(P<0.01),弯腰功能评分由术前的(23.6±15.4)分改善到(48.2±19.2)分,随访时X线片未见复位丢失移位、植骨不融合、病变椎间隙变窄等,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现象,基本完全恢复脊柱生理曲度。根据腰椎滑脱术后疗效评定标准,优28 例,良5 例,可2 例,差3 例,优良率占随访病例的92.11%。

3 讨 论

3.1 手术选择

椎体滑脱治疗总的原则是恢复腰椎正常的生理和生物力学环境,解除神经根的压迫,稳定脊柱,解除疼痛。多数学者认为对于没有相关症状或症状轻微、滑脱程度较轻且无进展的患者首先考虑保守治疗。Matusnaga等[2]对退变性滑脱患者的长期随访也证实,多数滑脱患者仅需理疗、椎管内注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麻醉药品和支具治疗等保守治疗。Herkowitz[3]认为符合以下条件者可考虑手术治疗:a)持续或再现的背部或下肢症状,神经源性跛行,生活质量下降,经保守治疗无效(大于3个月);b)进行性神经损害;c)膀胱或直肠症状。尽管手术的基本目的是解除神经压迫,恢复腰椎的生理序列和稳定性,但具体手术治疗方式不尽相同。

3.2 椎管减压和滑脱椎体的复位

在对本组38 例患者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滑脱椎体的黄韧带均增生、肥厚,部分患者甚至出现黄韧带、纤维环钙化,椎管及侧隐窝狭窄,术中只重视中央椎管狭窄的治疗,忽视对侧隐窝及神经根管狭窄的治疗,是导致腰椎滑脱症患者手术疗效欠佳的原因之一,彻底减压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重要手术步骤,但常规手术方式易导致椎弓根后部结构的大面积缺失,可加速腰椎不稳。我们采用了潜行减压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4],即切除黄韧带及部分椎板和小关节,潜行扩大侧隐窝和神经根管;必要时切除小关节突内缘1/3左右,直到神经根能左右移动1 cm,这样既可达到减压的目的,又最大限度地保留椎体小关节面,破坏少,维护了脊柱的稳定性,同时也避免了硬脊膜与肌肉黏连而发生医源性椎管狭窄。腰椎滑脱是否必须复位,目前众说纷纭,尚无肯定的结论。我们经过临床病例分析,认为椎体滑脱应尽可能给予争取复位,没有行复位的许多病例虽然获得了良好骨融合,其椎体滑移仍会发展,患者仍有腰痛。复位可以增加脊柱的正常力学功能,有助于植骨融合。术中尽量做到滑脱的椎体复位,但不应强求完全的解剖复位[5],而对受损神经的彻底减压和脊柱的稳定融合,才是解决脊柱滑脱问题的根本。

3.3 植骨融合

腰椎滑脱外科治疗的最终目的是维持解剖结构的稳定,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只能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植骨融合是必要的手段,是保证手术远期疗效的关键,椎体间进行可靠的植骨融合,可减少内固定断裂、松动及椎体再移位的发生,如果融合不能实现,则任何坚强的内固定终将失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提高植骨融合率,而关键是认真准备植骨床,足量植骨,经后路行椎体间植骨,既可以进行充分减压,解除神经根压迫症状,又可同时摘除退变突出的椎间盘,去除软骨终板后植骨,椎体间有较大接触面,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植骨床,融合率高,将使腰椎获得更好的稳定性,并可以减少卧床时间。本组病例随访结果植骨全部融合,术后未出现假关节、再滑脱、内固定松脱或折断等并发症。我们认为良好植骨床的准备以及植骨块的质与量是椎间融合的重要条件,而自体髂骨是目前最理想的植骨材料,能提高融合率,降低术后再滑脱的发生。我们体会术中植入骨块时勿突入椎管内造成神经压迫,保留髂骨内板取骨可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本组病例未出现髂骨取骨区剧烈疼痛。目前,随着椎弓根螺钉固定器械的不断改进和进展,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在治疗腰椎滑脱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器治疗腰椎滑脱的优点为:螺丝钉固定在脊柱的前中后三柱,其稳定性可靠,节段性固定避免了长段的脊柱融合,可以矫正椎体的前后移位及腰骶部后凸等多种畸形。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植骨尚未愈合之前,不能在无保护条件下过早解除制动,否则会引起植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从而降低了脊柱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我们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采用潜行减压的方法,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滑脱椎体尽量复位,在腰椎滑脱治疗中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规范化操作,手术仔细,认真,很少有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杨晓明,李明.腰椎滑脱症手术治疗新进展[J].颈腰痛杂志,2008,29(4):368-371.

[2]Matsunaga S,Ijiri K,Hayashi K.Nonsurgically man-aged patients with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a10-to-18-year followup study[J].J Neurosurg,2000(2suppl),93:194-198.

[3]Herkowitz HN,Kurz LT.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with spinal stenosis:aprospective study comparing decompression with decompression and intertransverse process arthrodesis[J].J Bone Joint Surg(Am),1991,73(6):802-808.

[4]阮狄光,何京力,丁宇,等.单纯减压治疗伴度退变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疗效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6(1):11.

椎体植骨论文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 例, 男15 例, 女6 例;年龄29~65 岁, 平均41.2 岁。骨折部位:T11 1 例, T12 6 例, L1 11 例, L2 2 例, L4 1 例。按ASIA分级:C级1 例, D级2 例, E级18 例。按Denis分型, 压缩性骨折2 例, 爆裂性骨折19 例。根据McCormack等提出载荷分类评分4~6 分, 平均5.1 分。三椎体6钉伤椎两侧椎弓根固定18 例, 5钉单侧固定3 例。

1.2 手术方法

全麻或硬膜外麻醉, 俯卧位, 以骨折椎为中心行后正中切口, 显露伤椎及上下椎椎板和关节突, 伤椎上下的相邻椎两侧植入椎弓根螺钉, 依据术前CT椎弓根的完整情况决定伤椎双侧或单侧置钉, 安装塑形的连接棒, 临时分节段椎体间撑开, 锁紧一侧螺钉, 去除对侧连接棒和伤椎椎弓根螺钉, 有神经症状的椎板切除减压, 摘除的骨块植骨用。根据术中透视椎体终板塌陷部位在C型臂指导下应用神经剥离器或连接棒以伤椎外口为支点撬拨复位, 透视椎体高度满意经伤椎椎弓根螺钉通道使用连接棒推入自体髂骨取骨或减压的骨粒, 压紧植骨块, 伤椎置放螺钉 (长度35~40 mm) , 二次以上下椎弓根钉或复位器械为支点, 交替椎间撑开复位, 最后锁紧伤椎螺钉, 安装横连。同法处理对侧。典型病例见图1~3。

1.3 术后随访和疗效评估

术后行门诊定期复查和电话随访, 术前、术后1周和随访时行X线摄片或CT检查, 了解侧位片伤椎前缘高度、后凸角矫正以及内固定的情况。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前缘高度/上下相邻椎体高度的均值×100%, 测量值和Cobb角由pace系统测量软件获得。采用ASIA标准评定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对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的椎体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Cobb角行多组均数之间的方差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随访8~21个月, 平均12.5个月。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比分别为 (47.76±13.47) %、 (92.62±4.01) %和 (88.62±4.38) %, 矢状面的Cobb角为 (19.33±6.51) °、 (5.23±1.61) °和 (5.81±1.40) °。术前伤椎前缘高度比与术后1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133, P>0.05) ;术前矢状面Cobb角与术后1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642, P>0.05) 。不完全神经损伤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有所恢复, 1 例随访时有螺帽松动, 无内固定断裂、神经损伤加重和切口深部感染等并发症。

3 讨 论

单纯后路复位、固定或结合后外侧植骨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常用术式之一, 其通过内固定装置的纵向撑开力量、椎体的前后纵韧带以及椎间盘的纤维环牵引与伸展达到复位椎体高度、纠正后凸畸形、间接复位椎管骨块的减压目的。而胸腰椎爆裂骨折常累及前中柱甚至后柱, 后路手术一定程度可以达到形态上恢复, 但椎体内被挤压破坏的骨小梁往往并未完全复位。徐宝山等[1]对此类骨折研究发现伤椎内存在空隙的占88.9%, 且与上方的椎间隙延续, 同时部分椎体终板塌陷由于缺乏纤维环附着, 常常使复位不充分。李晶等[6]对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患者MRI矢状位片观察发现, 其常有合并前后韧带从骨折椎体剥离或断裂, 伤椎和相邻椎间连续性中断的特点, 导致不能有效复位和无法对椎管内骨块的间接减压, 而前中柱椎体空隙的存在也只能通过纤维组织填充, 不会发生骨愈合, 也不能达到重建前中柱的目的。早期负重只能靠后路的内固定装置来承载负荷, 传统单纯后路伤椎上下邻近椎体两平面4个钉固定, 存在平行四边形效应和椎体前缘的悬吊作用。McLain等[3]认为, 这些因素成为内固定失败和纠正角度丢失的重要原因, 甚至导致内固定取出后出现椎体进一步塌陷及高度丢失, 严重可能会出现晚期的脊髓损伤[4]。

常规伤椎上下邻近椎体两平面4钉固定大部分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椎体复位和畸形矫正, 但部分患者我们术中透视发现存在复位不佳、甚至椎体间隙过牵也无法复位压缩骨折的情况, 以及复位较好的病例随访出现后期高度及后凸矫正度丢失的并发症。因此, 现有一些学者提出增加伤椎置钉和伤椎重建的技术, 以提高骨折椎复位的效果和减少并发症。Dick等[7]通过生物力学比较研究发现, 三平面6钉固定较4钉固定, 无论承载、抗屈曲与扭转能力都有明显优势。Shen等[8]对33 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6钉固定, 认为能增加稳定性和更有效矫正后凸畸形。本组对21 例接受伤椎置钉的患者资料进行术中透视观察发现, 伤椎置钉结合合理的连接棒塑形可以对伤椎起到推挤矫正畸形作用, 而置钉后椎体间分别复位可以有效避免椎体间的过度撑开对正常椎间盘的牵张, 伤椎置钉也使得内固定的作用支点靠近骨折区域, 在不增加固定节段的情况下增加了复位的把持力度, 减低了内固定的悬吊和平行四边形效应, 提高了整体内固定的稳定性。另外我们利用伤椎置钉后形成的骨道进行伤椎重建, 使爆裂骨折椎体中心区域塌陷的上下终板通过器械撬拨, 借助C型臂得到直接复位, 伤椎钉道成为植骨通道, 便于填充颗粒骨块, 较好的重建前中柱, 避免了伤椎发生不愈合, 使前中柱载荷改善, 分担内固定的应力, 防止后期内固定疲劳、松动和断裂并发症。传统的后外侧植骨融合也存在需对椎旁肌肉组织大范围暴露、植骨骨量需要多、植骨床因减压面积减少影响融合以及不如前中柱融合率高等一些不足, 因此椎体内复位后的植骨近似生理性重建, 不存在额外增加创伤, 操作方便, 尤其内固定取出术后由于没有融合相邻节段, 椎体间活动功能不受影响。我们对21 例患者术后随访和摄片检查, 无病例神经损伤加重, 骨折椎体的复位和畸形的矫正满意 (见图3) , 统计分析也表明伤椎重建结合伤椎置钉可以维持复位的伤椎高度及避免后凸畸形的加重, 短期随访未观察到内固定松动和断裂 (见图4~5) 。

伤椎置钉或椎体内植骨重建技术的疗效存在一定的争议, 有学者认为伤椎后柱的损伤导致解剖改变增加手术风险, 进入伤椎固定的螺钉会使骨折块移位分离凸出椎体, 发生椎体切割并发症, 且增加手术时间, 存在一定创伤;Knop等[9]也报道单纯后路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并不能完全减低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但文献报道[10,11]伤椎重建和固定有一定可行性和必要性, 疗效满意。我们通过对相关文献回顾及本组病例资料的随访分析, 认为其临床疗效和并发症一定程度与适应证选择及术中操作技术相关。田耘等[12]对胸腰椎骨折的伤椎形态特点研究认为, 伤椎固定应从完整侧椎弓根进行, 椎体完整而椎弓根破坏时, 椎弓根螺钉需直视经椎弓根残端置放, 伤椎椎弓根和椎体粉碎不适合进行伤椎固定。本组有限临床资料观察可见, 大多胸腰椎骨折术前CT分析提示主要骨折发生在前中柱及椎弓根与椎弓根结合处, 且上终板破坏明显, 而主要由皮质骨构成的椎弓根能承担较大应力, 损伤相对较轻, 说明伤椎固定是可能的。本组仅3 例因椎弓根破坏明显无法双侧伤椎置钉, 行三平面5钉操作, 其他行双侧伤椎三平面6钉固定。我们选择伤椎置钉固定和植骨重建的适应证主要为McCmack等[13]提出载荷分类评分小于6 分、椎弓根无骨折或非粉碎骨折、其与椎体连接部完整以及无骨质疏松的患者。对于伤椎重建和置钉固定的技术, 我们认为对于有伤椎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时, 往往稳定性较差, 伤椎的操作有引起脊柱序列变化或撑开存在椎间高度过牵的可能, 应辅以提拉伤椎棘突或临时对损伤棘突间韧带修补以稳定伤椎, 避免加重损伤。连接棒的安装应先连接非伤椎的椎弓根螺钉, 应用体位、撑开器和椎体内复位相结合, 以上下端椎弓根钉或复位器械为支点, 交替椎间撑开复位, 最后锁紧伤椎螺钉, 避免伤椎体内螺钉切割。体位和撑开装置复位满意的病例, 椎体内撬拨处理可以为椎体内植骨创建植骨空间, 椎体内复位和植骨应在C型臂下操作, 增加其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植骨的骨粒通过连接棒推入, 忌暴力打压植骨, 以避免已复位的椎体骨折块移位进入椎间隙或突入椎管加重神经症状。临时置放的伤椎螺钉不可太长, 以免阻挡伤椎骨块的复位。伤椎螺钉选择35~40 mm的长度, 主要考虑其对伤椎的推挤、充填伤椎的容积和对终板骨块的支撑作用。可以根据伤椎椎体术前CT的完整性, 确定伤椎螺钉的方向, 或使用万向螺钉使其能进入完整椎体部分, 增加伤椎置钉的稳定性且便于安装。另外, 我们常规使用横杆固定, 可以增加内固定的稳定性。

摘要:目的 探讨经伤椎短节段固定结合椎体内复位和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椎弓根伤椎体内撬拨复位和自体骨植骨结合骨折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1例, 男16例, 女5例;年龄29-65岁, 平均41.2岁。观察术后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术前、术后1周及随访时摄片检查, 了解伤椎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访8-18个月, 平均12.5个月。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比分别为 (47.76±13.47) %、 (92.62±4.01) %和 (88.62±4.38) %, 矢状面Cobb角为 (19.33±6.51) °、 (5.23±1.61) °和 (5.81±1.40) °。术前伤椎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与术后1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神经损伤者脊髓功能有所恢复, 无内固定断裂和神经损伤加重等并发症。结论 经骨折椎短节段固定结合伤椎体内复位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能有效重建骨折的前中柱, 弥补单纯后路复位和稳定性不足的缺点, 预防后期椎体高度丢失和后凸畸形的发生。

椎体植骨论文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9年6月到2011年8月共收治腰椎不稳患者60例, 其中男31例, 女29例, 年龄25~76岁, 平均45岁, 中位年龄47岁, 病程4个月~68个月, 平均30个月。其中16例患者为腰椎间盘突出同时合并节段性不稳定, 20例患者为椎管狭窄, 4例患者为峡部椎体滑脱, 4例患者为退变性椎体滑脱;6例患者为Ⅰ度滑脱, 12例患者为Ⅱ度滑脱。其中5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10例患者有冠心病史, 15例患者有糖尿病病史。不稳节段位于L2~3者4例, L3~4者6例, L4~5 23例, L5~L1者17例, L3~4+L4~5 10例。所有患者就诊时均出现了下腰疼以及酸胀等症状, 32例患者出现了间歇性的跛脚, 45例患者出现了下肢麻木和腿疼症状, 23例患者出现跟腱反射消失症状, 15例患者出现了膝键反射消失症状。24例患者部分肌肉的力量显著性下降, 45例患者出现了直腿提高实验阳性症状。

1.2 治疗方法

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 包括患者心肝肾功能以及血常规, 确定患者没有其他病变。对患者腰椎各个体位进行X光片分析, 同时采用CT和核磁共振对患者腰椎进行扫描。手术时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 使患者处于清醒状态, 以便能与手术者很好的配合, 保证手术的安全性。患者手术时取仰卧位, 并将骼骨前部太高, 是患者腹部处于悬空状态, 使腹腔中的压力下降, 防止硬膜外静脉丛出现充血线性。然后以病变部位为中心在腰椎后侧做一纵切口, 然后剥离两侧的肌肉, 沿着横突中轴线与上关节突外缘垂线交点进针, 钻孔时应向外侧倾斜一定的角度, 手术时应采用X线机透视观察以确定钉的准确性。在安装椎弓根螺钉系统时, 进行椎管减压, 患者有锥体脱位者首先进行复位, 凡对神经根以及硬膜囊有压迫的物质全部切除, 并保留咬下的软组织作为植骨用。用神经剥离子将神经根分离后, 将椎间盘组织取出, 并刮除相邻椎体之间的软骨板。并在两侧放置连接棒在适当将撑开椎间隙之后将螺母旋紧。将取下的骨块修剪之后植入椎间隙内, 再用椎弓根螺钉系统进行加压。手术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并负压引流管。手术结束后给予甘露醇、地塞米松进行治疗, 同时给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术后6 h后鼓励使患者进行翻身, 麻醉过后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对患者随访10~40个月, 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

2结果

60例患者手术切口愈合良好, 未出现神经根损伤现象, 也没有椎间隙感染病例出现。手术后随访10~40个月, 平均17.5个月。2例患者由于曾进行过相应节段腰椎手术, 在本次治疗中出现了脑脊液遗漏现象, 在实施加压包扎后患者痊愈。手术前患者的平均临床疗效评分为 (9.45±2.34) 分, 手术后10周临床疗效评分为 (22.17±5.31) 分, 与手术前相比较, 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评分显著性增加, 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影响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病程以及病情是影响手术疗效的关键性因素。

3讨论

腰椎不稳症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该病症极容易使患者运动节段刚度显著性下降, 并出现了顽固性的腰疼以及腿疼。在正常生理条件下, 脊柱保持着人类正常的生理曲线, 是脊柱和神经保持损伤, 一旦患者的脊柱出现损伤, 则导致脊柱的生理完全改变, 直接导致神经受到压迫导致腰疼症状的出现。目前对于腰椎不稳的治疗主要有两种, 一般患者在早期进行保守型治疗, 通过运动, 锻炼以及药物达到治疗的作用, 但是部分患者保守治疗效果较差, 临床症状变化较小, 需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则是进行脊柱减压, 减小对神经的压迫, 进而通过融合术是患者的脊柱稳定性增加[3]。本研究采用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不稳, 患者融合节段椎间高度以及椎体的活动程度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疗效肯定,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建乔, 董黎强, 金才益, 等.两种椎间融合法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比较.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8, 18 (2) :115-118.

[2]张建华, 李新志, 周宏斌, 等.单枚cage和单枚cage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0, 20 (6) :457-461.

椎体植骨论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5,6]:①单阶段骨折伴不同程度椎管内占位及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经X线胸片、MRI或CT检查确诊;②临床资料完整,患者能配合完成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7]:①年龄超过70岁;②病理性骨折或重度骨质疏松症;③合并其他系统脏器的复合性损伤。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34例,女11例;年龄26~69岁,平均(42.9±12.3)岁;交通伤22例,坠落伤15例,压轧伤8例;损伤节段:L120例,L29例,T114例,T121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8~47 h,平均17 h。对照组:男33例,女12例;年龄25~68岁,平均(40.8±13.1)岁;交通伤20例,坠落伤17例,压轧伤8例;损伤节段:L118例,L211例,T113例,T121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46 h,平均18 h。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性别比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确诊后对两组患者实施后路一期开放腹围短接段内固定治疗。具体方法为:全麻下取俯卧位,分层对患者进行伤椎棘突、邻椎棘突及双侧椎板至小关节突关节暴露后定位、钻孔,过程中采用C臂X线机透视确认。于伤椎的上下邻椎位置分别植入1根椎弓根螺钉,调整体位找准角度使用撑开器撑开复位,矫正后凸畸形,根据椎管内占位情况及损伤情况,选择一侧做侧进切除减压,另一侧暂时固定,探查减压侧椎管前、侧壁。采用椎体后缘处理器推挤或撬拨复位后凸入椎管的骨折块,恢复患者椎管壁的完整性,通过对神经根管的扩大解除神经根的卡压。

对照组辅以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具体方法为:在手术的基础上剥离椎旁肌暴露至横突,调整体位扩大手术视野,打磨未减压侧的椎板及损伤节段脊椎的横突,做出一个粗糙的植骨床,减压侧椎板切除缺损处植入骨块,同时清除小关节突关节囊,咬除关节软骨,破坏其关节面,融合小关节,于患者的关节突间、横突及椎板处植入减压所获松质骨条,形成后外侧融合。

观察组辅以椎体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具体方法为:在手术的基础上调整体位扩大手术视野,通过对患者椎管的探查了解椎间盘的损伤情况,对于椎间盘出现破裂的患者需通过刮除相邻椎体间终板来扩大椎间隙,备好植骨床,取同种异体骨骨块修剪为合适形状,嵌入椎间隙及部分空虚伤椎椎体,通过接触、卡压、轻击等方式夯实植骨骨质,完成椎体附件重建后上好连接棒,进行轻微加压,恢复其生理弯曲并拧紧钉棒,放置引流,关闭切口。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2年,通过X线片、CT及MRI观察患者伤椎Cobb角变化。末次随访时采用Anjarwalla法评价患者的骨性融合情况,包括坚强融合、可能融合及不融合,其中,骨性融合率为坚强融合率。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Frankel分级进行评价,包括A、B、C、D、E级,其中,D级和E级代表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其余分级均表示恢复情况不良[8,9]。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25.2±32.1)、(118.9±23.6)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42.3±44.5)、(454.3±43.7)m L;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诸如椎管内血肿、截瘫平面上升等较为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并发症。

2.2 两组伤椎Cobb角及末次随访时矫正度丢失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即刻两组间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术后2年)观察组Cobb角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矫正度丢失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注:与术前比较,*P<0.05

2.3 两组末次随访时骨性融合情况及术中植骨量比较

两组患者术中植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骨性融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Frankel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Frankel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3。

3 讨论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最为常见的胸腰段骨折之一,中柱破坏一般会影响到前、后柱,形成不稳定性脊柱骨折,胸腰段脊柱因其解剖特点使其成为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脊柱节段,一旦受伤严重影响患者的躯干活动[10,11]。因此,及时解除脊髓神经压迫、避免继发性损伤并重建患者的脊柱稳定性是治疗该病的首要目的。内固定方法是一种可暂时使患者脊柱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手段[12,13],不过要维持患者脊柱更持久稳定的做法是通过骨性融合完成[14,15]。此外,植骨融合能有效分载人体脊柱的压力及内固定的轴向负荷,避免内固定物疲劳及断裂[16]。

脊柱重建中脊柱的应力分布受前、中柱的稳定及完整性影响较大[17,18]。Wahba等[19]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钉棒固定完整脊柱后,内固定物的荷载量仅占10%,一旦切除前、中柱后经内固定物传导的应力将增加超过10倍,因此要维持患者脊柱持久稳定绝不能仅凭内固定方式完成,必须通过骨性融合。本研究对照组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法,该方法是在患者的关节突间、横突及椎板处植骨形成后外侧融合,优点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缺点是手术要求广泛剥离患者椎旁肌及韧带,严重损伤患者的后方结构,降低骨性的融合率[3]。观察组采用椎体加椎间植骨融合法,该方法通过椎间及“空虚”伤椎内植骨,融合了椎体与椎间,重建了前、中柱,通过内固定物、前柱、中柱的“三点固定”完成骨性融合,有效分享了脊柱的轴向载荷,非常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特点。此外,该种骨性融合方式可容纳的植骨量大,在压应力刺激或血运滋养下会大大提高骨细胞的增殖活跃程度,易达到骨性愈合完成永久性自身生物力学固定[5]。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末次随访(术后2年)时11例患者出现了内固定失效,不融合或可能融合,融合率较低,这与以往研究结果[20,21,22,23,24]较为相似,分析原因为后外侧植骨融合不符合人体的生物力学原理,明显加重患者后方内固定物的负荷,易造成其疲劳断裂,此外广泛剥离造成患者后柱结构性不稳、融合区不能完全消除节段间的“异常活动”亦可能对其产生一定影响。

椎体植骨论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11例, 其中男129例, 女82例, 年龄36~72岁, 中位年龄56.3岁。颈椎间盘突出症131例, 均为相邻节段的双突出, C3/4和C4/524例, C4/5和C5/646例, C5/6和C6/761例;外伤性颈椎间盘损伤颈椎滑脱伴相邻节段损伤80例, C3/4和C4/520例, C4/5和C5/638例, C5/6和C6/722例。Frankel[1]分级:A级52例, B级78例, C级56例, D级25例。以上病例随机分为A组101例和B组110例。2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常规颈前入路, 于颈长肌内缘切除椎体进行减压, 将减压取下的骨质充填于钛笼中植入椎间, 前路钉板固定。B组:显露病变节段, 解剖显露颈长肌、椎前筋膜, 在颈长肌之间的宽度上于拟行植骨的节段前方将椎前筋膜及前纵韧带设计呈Z字形切开, 分别向两端游离掀起, 使成复合组织瓣。沿颈长肌内缘纵行切骨, 保留椎体后壁约2~3mm厚度的骨质, 之后沿椎间隙切除残余间盘, 用小型锐利刮匙以及小号的椎板咬骨钳将椎体后缘骨赘切除, 切除后纵韧带以显露硬膜, 视需要切除部分椎体后壁以彻底解除脊髓压迫。取自体髂骨修成三面皮质骨骨块, 于植骨块中央钻孔以利引流。将骨块与椎体的结合部修成与椎体的上下终板形态相适应的双凸形, 使之嵌入上下终板的凹陷中。Caspar撑开器撑开椎间隙, 植入修整好的三面皮质骨髂骨骨块, 松开Caspar撑开器, 使植骨块嵌压紧密, C型臂X线机透视观察颈椎椎间隙高度及生理曲度和植骨块的位置, 将Z字形切开的前纵韧带复合体在植骨块前方交叉重叠缝合, 另于植骨块两侧取颈长肌的内侧部, 在颈交感干的内侧缘纵行切开至足够长度, 于颈长肌深层小心游离, 使之形成双蒂肌瓣, 于植骨块前方将两侧的颈长肌双蒂肌瓣向中线拉拢、并缝合。其余处理同常规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手术。术后颈托固定6~8周。

1.3 观察指标

术后通过放射学检查包括颈椎正侧位及动态X线片观察: (1) 植骨融合率。植骨间隙骨组织密度不下降, 颈椎伸屈动态下无移位, 椎间隙高度维持好。 (2) 椎间隙指数:为术后椎间隙高度的增加值与术前椎间隙高度的百分比。检查时间在术后第1周、2个月、术后4个月、术后6个月各1次。通过动态X线片和CT扫描三维重建, 观察手术节段的运动功能是否丧失以及融合情况。随访时间6~24个月, 平均13个月。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系统 (JOA) 评分法[2]对术前及末次随访进行脊髓功能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访20个月以上, 平均18个月。A组椎间融合率达到96.5%。3例经CT扫描为可疑不全融合, 但未出现症状, 椎间隙高度平均增加15.4%, 3例出现植骨钛笼下沉, 2例出现钛板松动。B组椎间融合率达到100%, 椎间隙高度平均增加32.4%, 未出现植骨块突出、椎间塌陷、嵌入椎管等移位现象。

3 讨论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或 (和) 椎管成形术是目前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外科手段[3]。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再辅以接骨板内固定为基本术式[4], 但植骨内固定方式并发症多, 使用颈椎前路钢板在钻孔和拧螺丝钉时有损伤脊髓的危险, 钢板螺钉的松动可对临近脏器形成压迫, 严重者可引起吞咽困难, 甚至形成食管漏[5]。

颈长肌位于脊柱颈部和上3个胸椎椎体的前面, 分为下内侧部和上外侧部两部分, 下内侧部起于上3个胸椎及下3个颈椎的椎体, 止于第2~4颈椎的椎体及第5~7颈椎横突的前结节。上外侧部起自第3~6颈椎横突的前结节, 止于寰椎的前结节, 其与前纵韧带及椎前筋膜在椎体的前方共同形成厚约

5 mm的软组织层, 即前纵韧带复合体, 其解剖结构为前纵韧带复合体的成形与重建奠定了基础。

与不保留椎体后壁的椎体次全切、髂骨块或钛笼植骨钉板固定相比较的优缺点:周盛源等[6]报道, 传统的椎体次全切除术后早期易钛笼塌陷和内固定松动。原因系由于切除了大部分椎体, 破坏了颈椎前中柱结构的稳定性, 故在椎间高度和后期Cobb's角的丢失方面A组明显大于B组;B组由于保留了椎体后壁, 从而使椎体前柱的框架结构及椎管的环形结构得以保存, 增加了颈椎的稳定性, 同时杜绝了植骨块向后滑脱移位进入椎管压迫脊髓, 降低了椎间高度及Cobb's角的丢失;由于重建的前纵韧带复合体对植骨块的固定, 也阻止了植骨块向前滑脱、移位;省略了固定植骨块的钉板, 进一步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A组出现植骨不融合3例, 植骨块或钛笼移位3例, 钛笼下沉、椎间高度丢失3例, 固定物松动2例, 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椎体次全切除因术后早期生物力学稳定差[7], 术后制动不确切。

椎体后壁的保留, 阻止了植骨块向后滑移压迫脊髓;椎体前纵韧带复合体的重建, 使植骨块在前方获得可靠的生物固定, 术后3~4周椎体前纵韧带复合体即可获得较牢固的愈合, 对植骨块向后滑移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从而省略了内固定钉板。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同时, 避免了内固定器械繁琐的操作及由此导致的创伤和潜在的危险及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便于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比较保留椎体后壁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自体髂骨块植骨术中以前纵韧带复合体重建替代颈前路接骨板与不保留椎体后壁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接骨板内固定植骨2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以来颈椎相邻节段病变需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的患者211例, 随机分为A组101例和B组110例。A组采用不保留椎体后壁的椎体次全切钛笼/髂骨块植骨钛板内固定, B组采用保留椎体后壁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自体髂骨块植骨前纵韧带复合体重建稳定髂骨植骨块, 观察2组植骨融合率、植骨块滑脱、椎间高度的变化及JOA评分。结果 A组椎间融合率达到96.5%。3例经CT扫描为可疑不全融合, 但未出现症状, 椎间隙高度平均增加15.4%, 3例出现植骨钛笼下沉, 2例出现钛板松动。B组椎间融合率达到100%, 椎间隙高度平均增加32.4%, 未出现植骨块突出、椎间塌陷、嵌入椎管等移位现象。结论 保留椎体后壁的椎体次全切同样可以达到满意的减压效果, 采用椎体前纵韧带复合体重建对植骨块进行稳定, 在预防植骨块滑脱、椎间高度丢失、内置物并发症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颈前路,椎体切除,植骨,韧带重建,植骨融合

参考文献

[1] Ditunno TR, Young W, Donovan WH, et al.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booklet for neurological and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J].Paraplegia, 1994, 32:70-80.

[2] Dohn DF.Anterior interbody fusion for treatment of cervical disc disease[J].JAMA, 1966, 197:897-900.

[3] Gore DR, Spetic SB.Antterrior cervical fusion for degenerative or protruded discs:A review for one handred forty six patients[J].Spine, 1984, 9:667-671.

[4] 袁文, 贾连顺, 肖建如, 等.脊髓型颈椎病的前路减压内固定价值[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1, 8:741.

[5] 袁文, 欧阳跃平, 贾连顺.颈椎前路钢板螺钉滑脱致食管漏一例报告[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0 (7) :659.

[6] 周盛源, 张立岩, 王济纬, 等.颈前路钛板加钛网固定术后早期稳定性的观察[J].实用骨科杂志, 2007, 13 (3) :129-131.

上一篇:无线通信平台下一篇:管理创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