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趣味导入(共11篇)
英语教学中的趣味导入 篇1
1. 实物导入法
以实物进行教学, 能马上导入课文, 还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把他们引入课堂教学中。如6A Unit 6 Holidays讲的是不同的节日, 以及不同国家的节日风俗。在上Part B节日名称部分时, 上课一开始, 我就拿出一个恐怖的面具和一个刻着锋利牙齿的灯笼, 学生立即兴奋起来, 并议论纷纷。我趁机故作神秘地说:Do you know why I made them?Because Halloween is coming soon.然后教Halloween这个单词, 并介绍这个节日的一些知识, 学生兴趣盎然, 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2. 游戏导入法
小学生还处于儿童时代, 他们对游戏非常喜爱。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 采用游戏式导入, 则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上6A Unit3的介词时, 可以设计几件小小的道具:a pair of glasses (眼镜) , CD walkman (随身听) , earphones (耳机) 等, 放在不同的地方, 把一个学生的眼睛蒙起来, 另一个学生用Where is/are my...?的句型提问, 让这个学生猜。学生在游戏中很快就学会运用Where is/are my..?It is/They are in/on/behind...的句型进行交流, 轻松愉快地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式导入, 可以变枯燥的学习为丰富多彩的活动, 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新知识, 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 设计一些新颖的游戏来导入课文。
3. 歌曲导入法
牛津小学英语几乎每个单元都有一首歌, 这首歌切合整个单元的知识。在上课之前播放这样的歌曲, 不仅可以对本节课的知识作一个铺垫, 还可以缓解紧张、压抑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快速进入到课堂中来。
4. 看图导入法
在课堂教学时, 教师可以利用挂图、自制图片、简笔画或其他多媒体技术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围绕图片提出一系列问题,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展示图片和提问的方式要根据新课内容, 由浅入深, 突出重点, 导入新课。
英语教学中的趣味导入 篇2
摘要:将音乐渗透于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的审美情操得到陶冶,艺术素养得以提升,语文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在艺术感受中掌握记忆方法,提升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
关键词:音乐;语文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213-01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如果一堂课有一个好的开端,那么这堂课也就成功一半了。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住。”一节课开始的几分钟都会有一个导入的部分,导入是多种多样的。这个导入在于触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或者是创设适合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总之,能够让学生的身心状态尽快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怎样导入新课呢?音乐以声音的美妙给人带来听觉的愉悦,直达人的内心,与视觉的导入不同,但比起言语的又更加轻松有趣。特别是优秀的音乐作品,往往真实地记录了生活,记录了历史。而小学生又大多喜欢唱歌、听音乐。所以,以音乐导课,可以从开始,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其主动投入到下一步的学习中。而洛扎诺夫也认为,人在自然的状态下,无意识心理活动最能引起人高超的记忆能力。音乐的导入往往是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进入到教学中,这样的学习往往会更加地高效。
例如某教师在执教《月光曲》这一课时,就是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导入新课的:
师:(板书课题,课件打开:月光下的大海,贝多芬的照片,放音乐《致爱丽丝》)同学们,课前我们聊几句好吗?刚才有一首优美的曲子,你们听到过吗?(后学生肯定地回答)
师:这首曲子的名字知道吗?
生:《月光曲》。
师:月光曲,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这首曲子不是月光曲。很聪明啊,想当然认为是月光曲,因为我们今天学的就是月光曲嘛,有人知道吗?
生:献给爱丽丝。
师:对,我觉得有可能是翻译的问题,据我所知是《致爱丽丝》。那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你们知道吗?
生:贝多芬。
师:想当然啊,因为我们学习的就是贝多芬的《月光曲》,你们对贝多芬有哪些了解?你简单讲一讲。(接着了解贝多芬,引入课题)
该老师在教学设计时导入了学生熟悉的钢琴曲,而不是《月光曲》,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问直接明了,教学风趣,在师生一问一答中巧妙开启了课题,营造了轻松的课堂气氛,有声有色的一堂课便开始了。
在设计导入时,可选择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歌曲。借助这样一种联系,可以在情感上引起学生共鸣,并营造宽松的或者活跃的气氛。比如,在教学课文《春天的手》时,选用《春天在哪里》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作为导入,一些同学能够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于是,在这个时候,老师顺势问道:“同学们,春天在哪里?”同学们你一言我一句,这时老师切入课题:“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同时板书课题。这样的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一节新的语文课就这样轻松愉快的节奏中开启了。
再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燕子妈妈也笑了》这篇课文时,可以以《小燕子》这首歌曲的钢琴伴奏来导入。随着熟悉的旋律开启,缓慢地进入课堂,进入学生的耳朵,学生开始有一种美和轻松的感受。随即,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同学们基本能够异口同声的回答出:“是《小燕子》!”老师接着带领同学哼唱起来:“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趁同学们还在小声地低吟时,老师顺势在黑板上板书本课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燕子妈妈也笑了》这篇文章。”
在教学《在学校的最后一天》一课以《时间都去哪儿了》为导入,音乐结束时,提问学生们:“同学们,你们觉得时间都去哪儿了?”转眼间,你们已经进入了小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时光是如此匆匆啊。不仅你们,乔万尼?莫斯卡先生也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作品《在学校的最后一天》。以一首深情感人,孩子们又非常熟悉的歌曲导入,可以引起教学的悬念,为整节课营造一种伤感的氛围,无奈时光流逝,纵然惋惜,毅然珍惜,从音乐引发学生对于时间的反思。当然对于课文的导入并不一定是整首歌都使用,音乐也不一定完全切题,音乐中有可以为课文导入使用的元素就可以,只是需对音乐进行剪切保留片段或者技术上对音乐稍作处理。
总之,生活处处皆有音乐和语文的存在,以各种形式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音乐进行导入,是意图使音乐与语文达到完美的融合,这个过程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美的过程。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从听到、看到至深深地感受到,语文教学可以成为与学生心灵的对话,何况语文本身具有的巨大包容性和与音乐的天然联系。音乐走进语文,语文课堂情境得以丰富,教学得以升华,学生的情感得以被激励、唤醒和鼓舞。
参考文献:
英语教学中的趣味导入 篇3
[关键词]趣味导入法 高职数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00034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水平与综合国力在不断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也在不断加快,许多高职院校不断地扩招学生,学校的整体规模也不断增大.数学作为学生必修的学科,分值在整体学科分数中所占的比例也非常大,可想而知,数学学科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同时,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教学模式僵硬化、没有很好的生本理念、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需要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引入趣味导入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趣味导入法的重要性
在进行数学新课教学时,导入环节是比较重要的,巧妙地、合理地设计导入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学生不乐意学习的局面,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趣味导入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以生活中的数学实例导入数学教学
数学既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高职数学教学在导入实践中应尽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数学学习的实际意图,并逐渐在数学学习中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内在联系,改善数学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解“应用定积分求取旋转体体积或曲面面积”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适当地选取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饭碗、电水壶等实物与曲面面积、旋转体体积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运用定积分测算饭碗的侧面积、电水壶的实际容量等,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又如,在讲解“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将教学与国际航班的最佳飞行路线的选择相联系;再如,在讲解《等差数列》时,则可以与电影院座位的安排方式以及工厂管材摆放方式等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2.以课堂游戏导入数学教学
游戏教学导入法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游戏导入法的实践应用中,教师通过设置特定的游戏教学情境,将知识与游戏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自觉地对相关数学知识加以探索.游戏导入法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的不良学习心理,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和谐交流,切实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解《概率》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博弈游戏导入教学.教师可在课前准备两枚骰子,并在抛掷骰子之前,让学生选择自身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数字,并给予选对的学生一定的奖励.游戏结束后,教师则引导学生思考选择哪一个数字最有可能是正确的,进而引入概率知识,同时,向学生传授概率问题中“可能性”的计算方法,真正让学生在轻松自在的导入环节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以数学典故导入数学教学
以丰富的数学典故作为教学导入的主题,不仅能够增强导入环节的趣味性,还能够增加学生的数学文化知识储备,从思想意识层面潜移默化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层面.所以,高职数学教师应该在积极了解和学习数学文化的同时,在数学教学的导入环节穿插一些著名数学家通过奇思妙想和不懈坚持,解决数学难题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例子,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例如,在讲解《等差数列》时,教师可以利用比较著名的高斯数学王子的故事导入新课.高斯10岁的时候,老师给出了一道数学算数题:1+2+3+…+100=?这一道题难住了所有的小伙伴,大家都在进行积极的计算,此时高斯说道:“老师,我计算出来了.”这使老师十分吃惊.高斯说:“由于1+100=101,2+99=101,…,50+51=101,拥有50个这种组合,所以结果为5050.”学生听了这则数学典故后,兴致高昂,教师趁机给出了计算原则,也就是等差数列的计算公式:Sn=n(a1+an)2.
在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还是在教学中引入故事情节,让学生感受人文情怀,应用趣味导入法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效的.因为,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享受快乐,并提高学习效率是本研究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
[ 参 考 文 献 ]
尹方平.探究趣味导入法在高职数学分层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4(9):18.
英语教学中的趣味导入 篇4
关键词:趣味导入法,高职数学,因材施教,应用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不断扩招,入校学生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而高等数学作为高校理工科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在“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之下,如何构建有效的高职数学教学,是新时期高职数学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当前,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困境主要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教学模式僵化,缺乏“生本”理念的践行; 二是学生基础薄弱,缺乏数学学习的信心与主动性. 针对这两点,本文探索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用“趣味导入法”. 一方面,激活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组织; 另一方面,以趣味为导向,点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在学习中不断地树立自信心. 本文以教学案例的方式,阐述了趣味导入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脑筋急转弯,解释数学思想
步入高等院校后的数学教学,不再是中学单一的知识教学,而更多地强调数学思想输送的重要性. 数学教学严谨,但十分的枯燥无味. 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教师的趣味导向法的应用,应基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以“脑筋急转弯”的导入方法,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将数学思想解释清楚. 在“偏导数”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样一个急转弯———“三人三天喝三桶水,请问: 九人九天喝多少水?”,进行新课的导入. 对于这个源于生活实际的急转弯,学生一下子变得十分的活跃,纷纷热烈的讨论开来. 于是,有学生说,不知道、9桶、18桶、27桶……面对学生的积极回答,教师索性进一步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基于自己的答案进行解释,强化生生、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为了便于更好地引导学生,教师继续提问道: “九人三天喝水多少呢?”. 很快,在老师的进一步引导下,学生们的思想更加开阔,“一个量固定、一个量变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很快理解偏导数的内涵,对于如何求偏导数那就更加简单了.
二、实践操作,手指尖的“数学”
高等数学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在理论学习中证明实践的正确性. 于是,实践操作下的数学探究,更符合高等数学的课程特点. 所以,在趣味导入法的应用中,与手工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手指尖感受数学、学习数学,不断地培养数学素养,这更有助于有效数学教学的构建. 在“定积分”的教学中,教师所用的导入案例往往是课本的“用曲边梯形的面积”. 但是,这一教学导入比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通过手工操作的方式,开始课程的导入. 为了新课导入的深入,教师首先用剪刀剪出常见图形( 如,长方形、正方形、梯形) ,让学生回答面积求算法; 随后,教师剪出多种常见图形组合图形,让学生回答分割求算的方法. 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纷纷牢骚道: 老师,这个好简单,中学就会了,有难的吗? 老师见状,剪出任意不规则的图形,通过设疑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回答. 一下子,学生们感到很诧异,这怎么求的出、好像可以求出……一系列的发问,让学生对新知充满了好奇,积极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与思考中来.
三、故事导入,感受数学人文情怀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高职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渗透数学人文情怀,基于“数学故事”的导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更有助于兴趣的激发. 大学生步入了数学学习的新阶段,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应该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点燃数学学习的激情.在函数数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述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 高斯是德国著名的大科学家,他最出名的故事就是在他10岁时,小学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难题: 计算1 + 2 + 3 + … + 100 = ? 这下可难倒了刚学数学的小朋友们,他们按照题目的要求,正把数字一个一个地相加. 可这时,却传来了高斯的声音: “老师,我已经算好了! ”老师很吃惊,高斯解释道: 因为1 + 100 = 101,2 + 99 = 101,3 + 98 = 101,…,49 + 52 = 101,50 + 51 = 101,而像这样的等于101的组合一共有50组,所以答案很快就可以求出:101×50 = 5050.
语文课趣味导入10法 篇5
钟夸旺 | 2008-3-29 22:41:00
语文课趣味导入10法
娱乐功能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功能之一,且语文的其他功能往往需要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方能发挥出来。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发现,现在的学生更倾向于感性地学习,他们思维跳跃,观念超前,崇拜新生事物,追求寓学于乐。在学生戴着隐形眼镜放足奔跑时,教师却依旧架着老花镜步履艰难,这显然迂腐落后。
所以每个语文老师都应该携带一块磁铁,一进教室就吸住学生的眼球。用虎头、凤首来带动整个语文课拒绝平庸。1.手机短信
短小精悍、情趣盎然的手机短信早已是E时代青少年的宠儿。如果在导语中适当运用,必将和学生碰撞出火花。上《项链》时的开场白——
大学时候,有一次上晚自修,突然“滴滴滴”手机响了,我一看,是一则短信:
“亲爱的!当我在大街上扭头离你而去的那一刻,你放声痛哭!听到你撕心裂肺的哭声,我的心软了,我舍不得你走,我怎么忍心离开你呢?!于是我便飞奔过去,一把抱住你,说„„”
我故意戛然而止,问:“说什么?” 有个大胆的男生喊:“我爱你!”
我笑了,说:“你上当了!因为他说„„说„„说„„这头猪我不卖了!”
我紧接着引入正题:乍一看短信,我们感觉肯定是恋人分离呢!但最后才知原来是卖猪!回头想想,它的确没有戏弄我们——人家又没说是“人”,只是我们凭自我感觉罢了。所以,这就叫„„(学生答:预料之外、情理之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预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经典作品《项链》。2.笑话
每个人对笑话都是不会抗拒的,尤其是永远笑不够的学生。一上台就“整”一个笑话,必将使课堂沉浸于融洽的气氛中。在上《药》时可以这样开头——
给大家讲个笑话:从前有对父子极其迷信,每天早晨都要翻翻老皇历,看适宜做何事,忌讳做什么。一天,老头要出去办事,习惯性地翻开黄历——不好!上面说今天“不宜出门”,这可急坏了他。但他灵机一动:不宜出“门”,我翻墙头不行么?于是就去翻墙,由于土墙年久失修,塌了,把老头压在下面起不来。他大喊:“儿子救命!”儿子听到后说:“别急,我来翻翻黄历——不好!上面说今天‘不宜动土’,所以我不能救你!”结果老头活活被压死了。
我们在笑的时候,也感到悲哀——多么迷信、多么愚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药》,讲的事也很愚昧:竟然有人认为人血馒头可以治病!„„ 3.打油诗
打油诗,听其名就感觉滑稽可笑、饶有趣味。若合理地引入导语,必将增色不少。有次上课——
同学们,最近在杂志上看到一首很有意思的打油诗——
多情是蠢猪,痴情真糊涂。
无情才叫帅,绝情最冷酷!
(众生笑)
当然这些话说得有些偏激,但是也真实地反映了某种不良现象。比如我们今天要学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就是如此。杜十娘是何等多情和痴情!李甲又是多么无情和绝情!
4.流行歌曲
很多学生都有心目的“fan”(偶像),对流行歌曲的魅力更是无法阻挡。老师如能时不时地兜出几首,定会让学生感觉:老师和我们是“一条线”的,从而觉得贴心。在上鲁迅《祝福》时可以这样说:
大家有没有听过四大天王?(嘘,谁没听过)张学友呢?(当然)有没有听过张学友的《祝福》?(听过)谁能哼一段?(有男生站起唱:若有缘,有缘就会期待明天,你和我重逢在灿烂的季节„„)同学们,张学友的祝福唱得多么柔情!多么温馨!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祝福》却是沉重的、凄惨的,因为主人公竟在祝福的气氛中死去„„
又例:
在上《心中的大佛》时,我说:孟庭苇在告别娱乐圈后,一直吃素,清心寡欲,还唱了一首歌叫《阿弥陀佛》,谁会唱?(学生骚动起来)可见,孟庭苇的心中有一个大佛。其实,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有一座大佛。那作者心中的大佛是什么呢?下面来学习„„ 5.趣味新闻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每天,在这个世间发生的趣事,不胜枚举。(譬如,“搜狐”中的社会新闻很多都是趣事)它们贴近时代,反映现实,如若从中撷取几朵,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
上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时可引用两条趣闻:
其一:报载,山西某山区农村,偏僻闭塞、教育落后,很多人对外面世界一无所知。有一次记者去采访,碰到一村妇,当无意提到葡萄牙时,村妇顿时惊讶万分:“什么?葡萄牙?葡萄还有长牙的?我活了50多年,从来没听说过。”(生笑)
其二:近日浏览网上新闻,看到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某县一名语文教师在讲解成语,突然,他大声说了一句话,接着迅速躲在讲台后面。等了一会儿才出来,说:“同学们懂了吗,这就叫做‘一言以避之’!”真是误人子弟!(生笑)
前一个例子错误地咬文嚼字,把“葡萄”和“牙”拆开理解,闹了笑话;后一个例子按字面理解,生吞活剥,也出了洋相。可见,有时候咬文嚼字真的很重要。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咬文嚼字》。6.幽默故事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幽默、诙谐的故事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譬如,上《不求甚解》时可讲这一个故事—— 有一个老太太做寿,满堂儿孙、亲戚朋友都纷纷送礼、问候。但有位客人没有买礼物,觉得不好意思,就提议做一首诗来祝贺。众人都很高兴,客人便吟诵起来:
“这个婆娘不是人!”
大家听了很震惊,都斥责这个人胡言乱语。客人说:“别急,请听下一句——九天仙女下凡尘!”
好!好!众人转过了神,夸赞起来。客人又道:
“儿孙个个都是贼!”
这下老太太的儿孙可不干了,围过来要揍他。客人又说:“别忙——盗得仙桃庆寿辰!”
儿孙一听又乐了。众人都赞扬这首诗得好。
这个故事对我们很有启发,如果只看到第一句或第三句就认为是在骂人,便会误解。只有四句一起看,才发现是好诗。所以我们看问题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能根据只言片语就妄加判断;而应该“不求甚解”(即把握大意和梗概)。下面就来学习课文《不求甚解》。7.名人逸事
对于名人,学生知道的通常都是他们的本质或主要方面,往往对他们的侧面和一些小事不甚了解。但学生常常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致。所以搜几则名人的鲜为人知的逸事,带到语文课上,定会取得不凡效果。
鲁迅恐怕是学生最为熟悉的作家之一。学生往往只知道鲁迅是严肃、深沉、激烈的,却不晓得鲁迅也有幽默、有趣的一面。在介绍鲁迅的时候,可以插入如下逸事:
鲁迅很讨厌理发,有时懒得数月不理。有朋友说:“看你的‘地球’,怎么还不削一削?多难看!”鲁迅一本正经地说:“噢!我掏腰包,你们好看!”后来实在看不过去了,才勉强去理一回。有一次走进一家理发店,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一点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还在理发结束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他。理发师一数给了三倍的钱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来理发,理发师见状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精雕细刻”地做,满脸写着谦恭。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理发师大惑“先生,今天咋给这点? 您上回„„”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处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点,这回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点。”理发师听了如坠云雾。
鲁迅爱给人起绰号。在三味书屋读书时,有一项功课叫“对课”,有一回,一个同学偷看了先生的对课题目是“独角兽”,就悄悄问他对什么好,鲁迅说:“对‘四眼狗’好了。”孰料那人竟真以此回答寿先生,先生是近视眼,正戴着眼镜,听了自然大怒,而他则在一旁以书遮眼,憋不住笑出声来。鲁迅的观察力可谓尖锐,他把女生的哭状起了个惟妙惟肖的称呼——“四条”,因为女生一哭,眼泪、鼻涕齐下也!不是四条吗?他在北大讲课时,有位青年教授叫川岛,留了个学生头,他便给人家起了个绰号“一撮毛”,见面时还亲切地叫他“一撮毛哥哥”,真是搞笑的能手!
如此,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鲁迅,就出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备感亲切,在愉快的笑声中进入学习。8.寓言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来阐明某个道理,形式活泼、短小,但“滴水见海”,折射出的往往是大智慧。它不但使学生觉得饶有趣味,也能启发思维。上钱锺书的《读〈伊索寓言〉》时的导入——
一个老翁和一个孩子用驴驮着货物上街去卖。货物卖完后,孩子骑着驴回来,老翁跟着走。路人责备孩子不懂事,竟叫老人步行。于是孩子和老翁换了一个位置,可路人又说老人于真狠心,竟让小孩子走路。老人赶忙将孩子抱到鞍上,路人又说他们残忍,不顾驴的死活。于是,老翁和孩子都不骑驴,干脆牵着牲口走。可路人又笑他们傻,空着驴不骑而徒步。最后,老翁对孩子叹息道:“我们没有别的办法了,只有抬着驴走了!”(众生笑)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做事要有主见,不能被别人的话左右,要能对别人的意见作出正确分析和判断。多读寓言,会懂得不少道理。那么钱锺书先生读了《伊索寓言》,有何感受呢?下面就来学习课文。9.谜语、歇后语
谜语和歇后语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重要成员。猜谜、说歇后语本身就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娱乐。将它们引进语文课堂,很应该也很必要。
比如在介绍著名作家老舍时,若一上来就讲他生于何时何地,哪一年写了哪些作品,做做了哪些事„„这样势必让学生觉得乏味,失去学习兴趣。我是这样开场的——
不如出两个谜语给大家猜,看谁先能猜出来:
第一,“挑嫩的”;
第二,“晚年离婚”。(生笑)
两则谜语谜底相同,打一作家名。
有学生反应很快,答道:“老舍。”其他同学恍然大悟。我接着说:猜得很对!大家很聪明嘛!好,现在我们就来走近老舍„„
又如:介绍马克思时,我说道:1818年,一个娃娃出生了,在今天看来,他的诞生,用一个不恰当的歇后语来说是“玉皇大帝娶土地婆——惊天动地”的!(众生笑)因为,这注定了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诞生!„„ 10.广告
广告充斥于每个现代人的生活,哪个学生不能背出几段广告词来?用极具时代感的广告打开课堂大门,恐怕学生会争相涌入。
在学习《诗贵创新》时,可以这样导入—— 大家看电视时,有没有看到过高露洁的牙膏广告?(有)其中有这样一个画面:一位阿姨问小朋友:“我们的目标是——”小朋友答:“没有蛀牙!”结果因为这个广告,某校学生闹了笑话——在化学实验室里,化学老师再三讲明实验的目的是会用氢气和氧气制成水。然后又大声问学生:“我们的目标是——”众生竟答:“没有蛀牙!”老师差点昏倒。(生笑)这些学生的回答真是有创意呀!
还有,我们都看过《泰坦尼克号》。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巨轮失事后,露丝趴在木版上求生,由于木版只能承受一个人,所以杰克只能浸在冰冷的海水中。杰克知道自己不行了,哭着说:“亲爱的,你要勇敢地活下去,我要走了„„”然后就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当时我感动得泪如雨下!但有一个广告却把这段戏改装了——
杰克(痛苦地):“亲爱的,你要勇敢地活下去,我要走了„„”
露丝(轻松地):“没关系,我有‘立瘦’牌减肥茶!”(说着取出一包减肥茶,放入自己和杰克的嘴里,喝了几口海水,两人立即变得奇瘦无比!杰克迅速爬上木版,木版轻松地承受住两人,他俩得救了)
最后,露丝高举减肥茶,暧昧地说:“‘立瘦’牌减肥茶,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学生暴笑)
英语教学中的趣味导入 篇6
【关键词】小班化;趣味性;导入
想要提高农村小班化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如何能够在课堂的前几分钟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感是关键,也就是说如何设计出一个趣味性的课堂导入,决定着学生整堂课的学习状态和课堂氛围。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设计出一个多彩的课堂导入呢?接下来我们分以下几点进行阐释:
一、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是课堂导入的关键
学生上课缺乏激情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没有一个趣味性的导入,在课堂前四五分钟内拉住学生的思维。如果教师无法在课程的导入阶段加大重视。那么,整个课堂的教学活动将无法从根本上调动起学生对于语文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与身边教师的沟通了解,以及网络视频名师课堂经验的分析,我们发现一个出色的教师总是能够在课程开始的短短时间内,将课堂的氛围提升到一个很活跃的状态。
要想做到这一点,好的内容和充沛的前提准备工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老师本身的精神状态。教师的讲授在一个趣味而又饱满的精神状态下,学生的思想也会跟着你动。学生的思维一旦得以激活,便可以轻松地跟随教师的步伐得到学习的进步和能力的成长。这一切都和教师的引导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因为这些没有的话,后面的所有便无从谈起。
二、趣味性的导入离不开道具的辅助作用
孔子在其《论语》中说道,“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西方著名哲学家爱因斯坦也曾有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言论,因此我们知道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在课堂导入阶段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便会积极配合教师一起去探寻知识的奥秘。那么什么样的课程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由于语文的学科特点,抽象的课文可能会令学生产生排斥感。一个合适的道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体,更能够在课程伊始便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在讲授《画杨桃》这一节课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做导入:“大家看一下这个杨桃,”然后等到大家看了几秒钟后,变动一下方向说“大家再看看这个杨桃的形状变化了吗?如果我再动一下,你们猜猜它是不是又是另外的一个形状了呢?”这样在课程的开始配以实物的展示,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课文中的插图,不能够小视它们的作用,每一个插图都是编排者精心筛选的,在课文的讲授过程中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去看,去思考并可以辅助进行提问,“为什么在这个位置插入了这么一张配图呢?”除了实物和图片之外,教师还可以加入有声朗读部分。这样可以给一向适应了死板教学方法的学生新鲜感,不仅能够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同时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灵感。
三、悬念的巧妙设置,丰富学生的思维空间
悬念的作用不言而喻,就是给学生铺设一种期待的心理,对其会有很强的诱惑力。带着学生的求知思维,一起去探索追求。在悬念的设置上面不仅要形象生动,吸引学生,还要简洁,不能过于繁琐。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往往会对故事情節的发展以及人物接下来的命运走向有一种期待心情,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去设置悬念,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会让一节课的时间在紧凑的思维跟进中一点一点的流逝,并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曾经在视频上面看了一堂《惊弓之鸟》的语文精品课,教师在课程开始就设置悬念,“空中有一只大雁飞过,我们想要把它打下来,我们有什么方法呢?”学生们便争先恐后的回答道,“用箭射,用抢……”然后,教师肯定要认可学生的回答是很正确的,但是也要进行下一步的引导,“你说古代有一个更厉害的人,不用箭出弦,只是拉一下弓,然后大雁就射了下来,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看学生都在等待教师的指引,这时教师只需要说,“答案就在课文里面,大家仔细将课文阅读完,自然就知道答案是什么了,将来你也能成为一个空弦射下大雁的能手。”
四、课文以故事,谜语等趣味形式展现,变更传统课堂氛围
通过经验我们知道,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和猜谜语,每次到讲故事的环节,学生的注意力都很集中,并且每次都是听完还津津乐道。为了验证这一点的可行性,语文课程小组巧妙地设计了一节与课程教学目的有关的故事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结果最后整堂课下来,学生在轻松中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并能够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教学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教与学之间的隔阂,实现了课堂讲授的高效率。
例如,一位语文老师在教授《四个太阳》一课时,是这样进行趣味导入的:“同学们,我们上课前先猜一个谜语吧。请大家认真听:“一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一日不见他,不是刮风就下雨。”大家猜一猜这个谜底是什么?
教师并非想用这个谜语将学生考住,所以教师在朗读谜语的时候,适当的加了些肢体语言,这样教师的生动形象的表演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整个课堂的氛围也同时被有效地调动起来了,还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通过小故事或者谜语进行的课程导入,不仅可以将课堂的氛围变得活跃,也能引起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究冲动。将最开始学生的那种消极的“让我读书”的状态转变成“我要读书”的状态,从而使得整个班级走向“轻松学习”的整体氛围。
总之,趣味性的课程导入并非是一件简单的工作,不被教师所重视,而应该是一门科学,不重视课堂的开始,期间的内容准备的再好也无济于事,因为会有部分学生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对课堂的讲授产生了排斥的心理。担任农村小班授课的语文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少便忽视了课堂导入的环节。我们在进行农村小班化教学的摸索过程中,对课堂的导入环节做了充分的重视,所有的课程组的老师都认为导入环节是最不应该忽视的环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趣味性课程导入,可以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语文教学更加的高效率,展现其自身的学科魅力。
参考文献:
[1]赵海燕.语文教学中应发挥小班化的优势[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10)
[2]武桂香.浅析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2014.03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导入探讨 篇7
一、以猜单词的活动形式导入
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3 Unit5Canada—TheTrueNorth课文是介绍加拿大的一篇文章, 难度很大, 它不像以往介绍国家的文章一样介绍加拿大的地理概况和风土人情, 而是透过一个旅人的眼睛来看加拿大。
学生对这样的文章望而生畏, 因此我考虑在导入的环节利用猜单词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单词出现在屏幕上, 解释者面对屏幕, 用英语或辅以动作将单词的意思表现出来, 让背对着屏幕的猜测者猜出单词。在两组同学之间展开竞争, 看谁猜得又快又多。借用猜单词的活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令学生很快融入课堂。在这个兴奋点上, 我再让学生根据布置的预习任务, 由本小组的发言代表上来, 将自己的PowerPoint在课堂上展示, 介绍自己最想去的地方。
二、联系生活强化体验导入
新课标高中 英语必修2 Unit5 Music的ReadingTheBandThatWasn’t是一篇以介绍美国知名乐队组合TheMonkees的发展历程为主的文章。
课前我事先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什么叫乐队 组合。课堂导入时让学生就本班的音乐艺术生的歌唱特点谈自己的看法, 为理解乐队组合先作认知铺垫, 接着通过创设情境与学生沟通, 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 强化他们的体验, 还尝试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你如果在这样一个乐队里, 你会怎样做呢?这样的导入可以增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三、利用课前简单的讨论导入
在教授每个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时我会花几分 钟时间与学生进行讨论, 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进入课堂。就一些围绕新单元的话题与学生进行简单的、简短的讨论。这样的讨论能让学生自然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如在谈论“青年人爱好的文化”这一话题时, 我导入阅读课就设置了5个问题:
Q1:Whenitcomestopopularyouthculture, whatwillappearinyourmind?
Q2:Allyoumentionedareaboutyourownhobbies.Buthaveyouvolunteeredtodoanythingmeaningfulforoursociety?
Q3:Whatkindsofvoluntaryworkdoyouknow?
Q4:Canyoulistsomethingspecialaboutvoluntaryworkin2008, thisveryyear?
Q5:Whocanbenefitfromthevolunteerwork?
这5个问题设置的时候是遵循了以下原则:由浅入深;贴近学生的年龄段;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绝大多数学生有话可说。通过这样的课前简单讨论, 学生很自然地就进入了课堂学习的氛围中, 尤其最后的一个问题激发了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欲望, 而且学生从最后的答案中得到了价值观的培养———“志愿者工作使获得帮助的人和志愿者双方都受益”。
四、借助图画再现情境导入
高中英语必 修1 Unit4 Earthquake主要描写 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 各项语言 活动也都 是围绕地 震展开。导入时可以找一些大地震的图片, 通过图片引出话题“一旦地震发生, 将会造成怎样的危害”, 为后面的学习做一个热身运动。因为文与图是相通的, 因此, 借助图画再现课文 情境, 可以把课 文具体化、形 象化, 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在图画面前, 学生看得清楚, 感受得真切。
五、借用音乐导入
对于一些语法课, 可以通过英文歌曲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中学生大多都对音乐极感兴趣, 况且优美的音乐总能使人精神舒畅、心旷神怡, 优秀的音乐作品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鉴赏力。
如, 我在教whatever等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时, 利用音乐RightHereWaitingforYou (《此情可待》) 导入。通过重复听唱最精彩的一句:Whereveryougo, whateveryoudo, Iwillberightherewaitingforyou.让学生既欣赏了经典音乐, 又练习了听力, 而且还通过歌曲掌握了语法的运用。利用学生的新鲜感, 我及时地针对该语法点进行点拨。实践证明, 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记忆比较深刻。
综上所述, 当课堂导入让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时, 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希望更多 的英语教师都能分享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课堂导入方法, 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趣味性强的英语学习氛围, 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
摘要:高中英语课堂的有效导入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 全神贯注地进入课堂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猜单词的活动形式导入, 联系生活强化体验导入, 利用课前简单的讨论导入, 借助图画再现情境导入, 借用音乐导入等, 为学生营造趣味性强的英语学习氛围, 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
英语教学中的趣味导入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入教学,技巧,多元化
一、启趣谈话导入
启趣谈话导入教学主要指的是根据小学生对彩色图画的敏感以及对小动物的偏爱, 结合教学内容, 制作一些与之相关的动画片,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较为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然后再配上富有启发且有趣的谈话,提高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的欲望。
例如,在学习“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制作“ 小狮子找外婆家”的动画片供学生观看,并且再配上欢快的录音:这一天,小狮子的妈妈生病了,让小狮子上山告诉外婆,临走之前,妈妈对小狮子说,外婆家和奶奶家的房子都比较像,只是稍微有点不同,外婆家的房子呈长方形,奶奶家的房子则是正方形的。 但是,顽皮的小狮子还没有听明白撒腿就跑了,到了山上,看见差不多的房子时,这个时候愣住了。 这时,学生也都完全进入到情境中,都愿意帮助小狮子,但是,学生也都不认识正方形与长方形呀? 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趁机导入新课,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也都空前高涨起来,对新知识的教学也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直观演示法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感性为主,以表象作为支柱。 直观演示法就是借用实物、模型、样品、图画以及幻灯片等比较直观的教具或者是手段,由教师演示或者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主动去观察、思考,逐渐形成表象,创设研究问题情境。
例如,在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个动画录像《 曹冲称象》 ,让学生通过观看,明白称大象的重量是可以转化成石头的重量进行检测的,结合这种“ 转化”的思想, 也能解决很多数学问题。 进而再引出要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是可以运用“ 转化”的思想进行学习的,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成已经学习过的图形的面积进行计算,效果也是很理想的。
三、以比促入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知识是和已有的知识进行类比产生而来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引入这类知识的时候,教师需要结合新知的类比原型作为出发点, 逐渐引导学生去提炼原型的类比因素,在类比中帮助学生萌发出新知识的思路。
例如,在探究“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一下正方形、 长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面积等的计算公式,再让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有助于帮助学生强化面积计算中的转化法。然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否像寻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样,通过割补( 或拼接) 把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成之前学习过的几何图形的面积来计算呢? 学生也能够很快由推导方法的类比准确地获得相关的公式。 这样的导入教学新知识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四、联系生活导入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知识最终是要服务于生活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化的模式进行教学, 把数学教学内容生活化,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都能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 两位数加一位数( 进位) ”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联系生活中逛商店的情境进行导入: 张华和妈妈一起逛商场, 妈妈给张华挑了一个价值是25元的玩具,张华自己挑了一个6到8元之间的玩具,可以怎样买呢? 请同桌合作选一选,有哪些不同的买法呢? 总计需要花多少钱呢?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致也很高,这个时候,再顺势导入新课。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又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进而更加理解数学的实际价值, 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这门学科的信心。
英语教学中的趣味导入 篇9
一、PPT导入
1. 图片导入。
对口单招英语教材第二册Unit1阅读部分第二篇文章The Grand Canyon描述了美国的大峡谷。我刚好在暑假里去了美国的大峡谷, 亲身领略了那里壮丽的自然景观, 并带回来详细的旅游图和拍摄的很多图片。九月份上The Grand Canyon.这篇文章时, 我把这些资料精挑细选制成ppt, 作为课堂的导入内容, 使学生对美国大峡谷里的青葱树木, 羊肠小道, 可爱动物, 巨大石块, 绵延的科罗拉多河, 有了比较亲近的认识, 弥补了课文中对于大峡谷的描绘需要靠人凭空想象的缺憾。由于Unit 1的标题是Going places, 我先安排学生小组讨论他们假期里游玩的地方, 然后叫2个学生和大家分享他们的游玩经历, 再引出我的游程。
2. 视频导入。
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不断发展而得到广泛应用的视频资料, 以其直观、形象、丰富等优点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口单招英语教材第二册Unit 13有篇阅读文章The old town of Lijiang (丽江古镇) 。对于我目前任教的两个单招班级, 大多数的学生来自农村, 除了春游秋游去过邻近城市, 远的地方没人去过, 更不用说是遥远的云南了。所以我采用视频导入以增加他们对这堂课的兴趣:Have you been to Lijiang in Yunnan?It is an ancient city.It has wonderful natural views.Do you want to go there?I'll take you there today.Let's enjoy a short video about the old town of Lijiang.
二、小测试导入
中职英语第二册Unit 16 Job hunting, 阅读部分第一篇文章是“A letter to you”, 是一封给即将毕业离校的求职者的信, 内容是关于找工作和面试的一些建议。我先问学生你们对工作生活和社会生活准备得怎么样?学生自己心里没底, 因此回答不知道的占了多数。然后我用小测试的方法来检查学生对工作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准备情况。学生表现得非常感兴趣。下面是我这节课的导入过程:
How are you prepared for the working and social life?Let's have a small quiz.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honestly with'YES'or'NO'Then you will know whether you are prepared for the working and social life or not.
1.Are you confident in finding yourself a suitable job?
2.Will you depend on and take care of yourself from now on?
3.Will you look on yourself as a grown up?
……
小测试问题共10个, 每答一个“是”就得1分, 总分在8~10分, 说明准备得很好, 总分在6~7分, 说明做过准备, 但需要进一步准备。然后通过小测试的结果“大部分同学还需要进一步的准备”导入这节课——关于找工作和面试的一些建议的“A letter to you”。
三、音乐导入
对于一堂英语课来说, 教师如何组织导入, 将会直接影响这堂课上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教学效果。导入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导入前的设计。好的音乐、歌曲既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又能使人振奋, 催人上进。所以, 几分钟的音乐欣赏会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 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特别对于上午第四节课或下午课更有效。
中职英语第二册Unit 12 Great men and women中第一篇阅读课文A little man with great ideas, 介绍了外国友人眼中的邓小平。在中国, 有一首广为流传的歌曲“春天的故事”就是歌颂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政策。在上课前, 我利用课间时间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用这首歌歌唱的是谁来导入今天的上课内容。适当的导入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起学生的情绪, 激活学生的记忆, 从而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埋下伏笔, 使整堂课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英国语言学家H.G.Widdowson说:“教师只有协调好日常教学活动, 才能使教和学的双方同时取得可观的实际效果”。因此, 教师要充分扮演好这一角色, 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
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选择使用不同的导入手段, 其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启迪他们的心智, 使学生重塑自信, 觉得英语课好学、易学, 产生兴趣, 减少焦虑,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本文阐述了英语课堂趣味性导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并总结了对口单招二年级英语课堂趣味性导入的几种方式和在实践中的运用。
关键词:趣味性导入,PPT导入,小测试导入,音乐导入
参考文献
[1]孙曼丽.高中阅读课导入与小结的创新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3, (9) .
妙用趣味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篇10
一、巧借故事,激发想象
“故事是孩子的一大需要”,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学生对所要学的教材的兴趣。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作为孩子,无论多大年龄,活泼好动、爱听故事是他们的天性。教师若能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一优势,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假如》这一课时,教师先向学生讲述了《神笔马良》的故事:“从前有一个贫穷的孩子,特别喜欢画画,而且他画得画特别逼真。有一天马良得到了一支神笔……”老师由娓娓动听的故事转到“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什么?今天我们学习儿童诗《假如》”。学生对于老师精心设计的故事有了强烈的探索欲,必然开动脑筋,想象自己神笔在握会实现哪些梦想?最终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状态。
二、巧设悬念,谜语激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爱追根求源,好奇心强。一上课就给他们展示谜语,巧设悬念引起其注意,使其处于一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思维处于一种激活和跃跃欲试的理想状态,拓展了思维跨度,又体现了寓教于乐的这一教学理念,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再者谜语内容简单,读来琅琅上口,许多学生都十分喜欢。例如我在教学《落花生》一文时,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活动入手,先出示了一则谜语:根根胡须放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利因素。例如:某教师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忽然一学生举手站起来说:“诗人笔下又是鸡又是狗的,脏乱不堪,我觉得毫无美感可言。”这学生坐下去后,下面有人在窃笑,还有的点头表示赞同。教师面对如此意外,借题发挥,顺着学生的思路说:”是呀,我也有这样的疑问。诗人笔下的景物再平常不过了,可他为什么会觉得如此美好呢?哪位同学可以揣摩一下诗人当时的心情?”一石激起千层浪,看到这样的见解老师都没有予以否定,学生说话的欲望顿时被调动起来,思路也被打开了……
灵巧串联,随机调控。教师可以借助教学场所的自然景观、设施,将客观事物与主观情感相结合,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灵巧串联,即兴演绎,把干扰教学的消极因素、离散因素迅速转化为积极因素。例如,有一位教师上课时,一只小燕子从门口飞进了教室,部分学生的目光跟着燕子飞来飞去,不能专心听讲。教师即兴发问:“‘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间’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学生们回答:“《匆匆》。”教师又问:“《匆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们回答:“时间一去不回。”教师马上肯定,并说:“有去无回就应该倍加珍惜时间。”这看似“随意”的即兴问答其实蕴含了强烈的教育意义和高超的教育技巧,巧妙的“即
激发学生兴趣
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打一植物)学生猜谜语的兴致很高,一下子激起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接着相机提示:花生又叫落花生,从谜语中就可以看出它的特点“花落结果”。接着我引导学生说说花生的好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后,我话锋一转,引出父亲的话,用父亲这句饱含哲理的话语引出课题,激发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强烈兴趣。这样的导入新课的方式既增加了课堂上生活的气息,又巧妙地将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易于为学生接受。
三、巧用游戏,玩中乐学
心理学家认为: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因此,一个好的游戏导入能够把课堂教学气氛推至高潮,使每一个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世界中;一个好的游戏导入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像被打开的魔盒,迸发出令人惊叹的景象。当然,课堂中的游戏是不可能没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如我在教学《胖乎乎的小手》一文时,在导入新课时组织大家玩了一个“画手”游戏:先请学生在纸上画一画自己的小手,再仔细观察,说说自己的小手有什么特点?你的小手能做什么?怎么做的?学生在这个游戏中表现得兴致勃勃,显然这个游戏点燃了孩子求知的火种,这火种让孩子在这一节课中都兴致盎然。
其实这种导入新课的方式可以运用的地方很多,有的老师在教读生字时采用开火车的游戏方式,有的在谈关于写作技巧时采用组词串句的游戏方式,还有的在一些容易出错的标点符号时采用表演的方式等。游戏导入符合孩子们的审美经验,符合小孩子对成人世界的渴望,特别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教学不仅是一个任务,更是一种乐趣,我想这也是教学想要达到的理想境界吧。
趣味导入的方式除以上三种外,还有很多。语文教学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用何种形式和方法导入新课都为了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因此我们必须在遵循目的性和针对性、关联性和递进性、趣味性和灵活性的同时,更要在瞄准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使导入———这个教学的“第一锤”,敲在学生心灵上,迸发出迷人的火花。
兴”有效地控制住语文课堂上行将离散了的注意力。
(五)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做好以上四点的基础。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面对“不曾预约的来客”,做到处变不惊,机智演绎,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素养,还要具备教学情景的敏感力和教学反思能力以及各种教学技能运用能力,更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欣赏、包容、沟通的爱心。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升自己。
有人把课堂上的“节外生枝”比作树桩,对于智者来说,它即将成为一件艺术品,对于愚者来说,它就是绊脚石。也有人把“预设”比作“有心栽花”,把“节外生枝”比作“无心插柳”。但愿有更多的人把更多的树桩变成艺术品,有更多的语文课堂“繁花似锦”、“柳岸成荫”。
参考文献:
[1]钱梦龙.随机应变见巧思.语文学习,1991,10.
[2]王晓平.教师的语言艺术.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3月.
精彩导入, 打造趣味数学课堂 篇11
一、把知识与生活结合,打造趣味数学课堂
传统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往往觉得很乏味枯燥,教师只是单纯传授教材上的数学知识。但是数学知识也是可以“生动形象”的,数学是前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总结而来的,也被人们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因此,数学知识是离不开日常生活实际的,教师应该把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打造出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的数学课堂。教师可以建立起一个具体的数学模型,然后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与之匹配的生活模型,从而让数学模型与生活模型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难懂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让数学课堂更具有趣味性,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分数的意义》部分,教师讲到这一重要知识点的时候,可以把关于分数的知识和日常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准备一个梨,然后在学生面前把梨切成两半,每一半的大小都不一样。学生不明白教师想要干什么的时候会充满好奇心,所以注意力就会集中在教师身上。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两块大小不一的梨创设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老师家里有两个小孩,老师想把梨分给他们吃,但是切成这样之后已经不能平均分配了,老师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学生的学习动机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学生就会努力思考这个问题,想办法为老师解决问题。在学生讨论到一半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对两块大小不一的梨进行再次分配,最后讨论得出结论。最后,教师再将提前准备好的各种图形的纸片,如三角形、长方形、多边形、圆形和菱形等,分别给予学生,让学生把它们平均分成两个或者多个部分,学生经过多次实践后可以很好地理解“平均分”的知识点。这种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方法既可以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易懂,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在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过程中,让原本单调的数学课堂更具有趣味性,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打造趣味数学课堂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环境中尤为重要,需要教师精心准备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趣味性的教学过程,这样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准备《立体图形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个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教师上课前准备一大把细牙签,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发6根细牙签。学生收到细牙签的时候会很好奇,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上。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用手上的细牙签试一试,看看同学们最多能摆出几个三角形?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发起来,因此学生就会努力地思考、尝试。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再给予学生指导:用细牙签摆三角形的时候不仅可以在一个平面里,还可以用多个平面摆三角形。当学生恍然大悟开始摆出4个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今天教学的内容:立体图形的学习。通过自己思考、尝试后,学生学习立体图形的时候就会充满活力,并且愿意主动学习立体图形的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恰当运用动画,打造趣味数学课堂
小学生由于注意力难以集中,并且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比较难掌握,很难提起学习兴趣。但是,小学生往往喜欢观看动画,很容易被动画吸引。因此,教师可以恰当地运用动画,把教学内容趣味化,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学习难懂的数学知识,把学习数学变成一种乐趣。
例如,教师在讲到《排列和组合》的时候,因为这个知识点有一定难度,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注意力无法集中。这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动画《西游记》。当学生的注意力都在课堂上时,教师再提出问题:如果唐僧给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照相,他们有几种站法?学生投入到动画后,脑子里会不自觉地浮现出他们的模样,并且开始思考,给他们排列照相位置的顺序。最后,教师顺利地把学生引入今天的教学内容,即排列和组合的学习。这样,学生就会充满热情地学习今天的数学内容,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英语教学中的趣味导入】推荐阅读:
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09-10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论文10-27
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10-23
初中英语中的趣味教学06-05
趣味性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09-03
英语课中的导入艺术09-28
初中化学中的导入教学07-15
数学教学中的导入05-21
物理教学中的趣味教学06-02
语文教学中的趣味教学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