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象指标

2024-10-01

血象指标(共3篇)

血象指标 篇1

摘要:为研究早期断奶应激对仔猪血象指标及其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选取21日龄断奶、窝产仔数11头、断奶窝重(75.18±0.75)kg且个体大小基本相近的仔猪5窝,分别在断奶时、断奶后第7,14天随机对每窝2头仔猪采血3~4 m L/头,通过实验室检测16项血象指标及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仔猪断奶后第7天的红细胞数(RBC)、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白细胞数(WBC)、白细胞-小细胞群(主要为淋巴细胞)绝对值(W-SCC)、白细胞-小细胞群百分率(W-SCR)、白细胞-大细胞群(主要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W-LCC)等7项血象指标及Ig G、Ig M、Ig A的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白细胞-大细胞群百分率(W-LCR)等4个血象指标显著上升(P<0.05),而血红蛋白浓度(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血小板(PLT)、血小板压积(PCT)等5项血象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但在仔猪断奶14 d时,除HCT、MCV、W-SCR等3项指标显著低于断奶时水平(P<0.05)外,其他指标(包括Ig G、Ig M、Ig A)均已恢复或超过断奶时水平。说明断奶应激会造成仔猪营养性贫血和免疫力下降;但到断奶后第14天时基本过了免疫应激期,各类血象指标也得到较好恢复,特别是Ig G、Ig M、Ig A的数量均恢复或超过断奶前的水平,仔猪断奶应激主要发生于仔猪断奶后7 d时,到断奶后14天时各类应激反应基本可自行消除。

关键词:仔猪,早期断奶,应激反应,血象变化,免疫球蛋白

当前,现代集约化规模猪场多数采用21~28日龄断奶技术,其目的是提高母猪的生产力和栏舍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1]。但断奶应激又是幼畜最大的应激[2],特别是早期断奶,由于仔猪提早离开母猪以及饲料突变等因素和应激原的刺激,易对仔猪产生各种不良影响[3],并对免疫指标造成一定的影响[4]。所以如何解决早期断奶仔猪应激综合征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生产力,仍是当前养猪业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1,3]。笔者通过观察测定仔猪断奶前后血象指标以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变化,研究与了解了仔猪早期断奶应激对机体代谢的影响,以期为有效防控断奶后仔猪腹泻综合征及营养性贫血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猪场与养殖条件

试验于2015年5月份(环境气温15~30℃,日均气温22.5℃)在某“国家生猪标准化示范场”进行。该场全部使用母猪保温产床、定位栏及高垫式仔猪保育栏,并配套建立自动送料系统、自动饮水系统、湿帘温控系统以及沼气发电粪污净化处理系统;产房内环境条件及母猪给料方法均按公司养殖技术规程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执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养殖环境条件。日常管理由经验丰富的饲养员担任。

1.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选5窝临床检查健康、个体大小基本相近的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每窝断奶仔猪11头,断奶窝重(75.18±0.75)kg。哺乳仔猪从5日龄开始诱食,7日龄正式补饲,每天添喂4~5次;断奶后仔猪在原产床饲养3 d后原窝(不并栏)转入保育栏饲养,自由采食、自由饮水;饲料为江西比利某营养饲料公司生产的教槽料和保育仔猪料。

1.3 血样采集和处理

分别于断奶时、断奶后第7天及第14天的9:00—10:00随机从每窝仔猪中选择2头仔猪,采用仰卧前腔静脉采血法,每次采血3~4 m L,加入EDTA抗凝,其中取1 m L于当天作血液项目检验用,剩余部分分离制备血清保存于4℃冰箱中,待第2天进行免疫球蛋白含量检验。

1.4 检测内容及方法

1.4.1 检测内容

共检测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数(WBC)、白细胞-小细胞群(主要为淋巴细胞)绝对值(W-SCC)、白细胞-小细胞群百分率(W-SCR)、白细胞-大细胞群(主要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W-LCC)、白细胞-大细胞群百分率(W-LCR)、血小板(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等16项血象指标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 M、Ig G)含量。

1.4.2 检测方法

16项血象指标均采用血液细胞自动分析仪检验;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 M、Ig G)则采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通过免疫散射速率免疫比浊法测定。

1.5 数据处理

将测定的试验数据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早期断奶应激引起的血象变化

早期断奶仔猪血象指标测定结果见表1。从表1数据可看出:断奶后第7天仔猪血液中的MCHC、MPV、PDW、W-LCR等4项指标显著高于断奶时水平(P<0.05);但RBC、HCT、MCV、WBC、W-SCC、W-SCR、W-LCC等7项指标显著低于断奶时水平(P<0.05);而HGB、MCH、RDWCV、PLT、PCT等5项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断奶后第14天除W-LCR指标显著高于(P<0.05)及HCT、MCV、W-SCR等3项指标显著低于(P<0.05)断奶时的水平外,其他12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

Bessman贫血分类法中将MCV与RDW结合,认为MCV减少及RDW不变为单纯小细胞性贫血。由于仔猪断奶后营养缺乏,新的RBC生成减少,引起RBC、HCT减少;而老龄RBC相对增多,所以MCV减小、MCHC增大,表明仔猪在断奶后一段时间处于营养缺乏性单纯小细胞性贫血状态[5]。而断奶后14 d仔猪的大部分血象指标已恢复到断奶前水平。

注:同行数据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仔猪断奶后第7天血液中的WBC明显下降,尤其是W-SCR比例下降明显,表明仔猪在断奶阶段的应激可造成免疫功能下降及W-SCC减少;断奶后第14 d WBC数恢复到断奶前水平,且WBC水平比率明显高于W-SCR比率,表明在断奶应激以后仔猪W-SCC数量下降,巨噬细胞等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增多,预示着断奶应激后仔猪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增强。

2.2 早期断奶应激引起仔猪免疫球蛋白的变化

早期断奶应激对仔猪免疫球蛋白的影响结果见表2。由表2数据可知:断奶后第7天的Ig G、Ig M、Ig A指标均显著低于断奶时和断奶后第14天的水平(P<0.05);而断奶后第14天除Ig G指标显著高于断奶时水平(P<0.05)外,Ig M和Ig A指标与断奶时水平并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仔猪断奶后第7天受断奶应激的影响较大,能造成Ig G、Ig M、Ig A指标的显著下降;但到了断奶后第14天,仔猪的断奶应激影响已经基本消除,并逐渐恢复甚至超过断奶前的水平。

g·L-1

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3.1 断奶应激引起血象变化进而影响到仔猪的生长速度

早期断奶有利于提高母猪繁殖力,增加产仔数,控制疾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4,6]。但早期断奶易引起仔猪应激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食欲差、消化不良、生长慢、饲料利用率低、抗病率下降等[1]。根据本研究结果,早期断奶应激可造成断奶仔猪血象指标的明显变化,主要是引起红细胞减少而造成的贫血。这与断奶应激造成仔猪采食量减少、消化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从而导致仔猪体内铁等造血元素缺乏、引起营养性贫血有关,由此最终影响到仔猪的生长速度。

3.2 断奶应激引起免疫球蛋白含量减少导致仔猪免疫力降低

冷静等[7]研究认为:仔猪在21日龄时才开始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统,产生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所以早期断奶应激会降低循环抗体水平,抑制细胞免疫力和免疫水平。本研究也发现仔猪在断奶后第7天红细胞、白细胞显著减少,且免疫球蛋白(Ig G、Ig M、Ig A)含量更是处于最低水平,这与吴金节等[4]提出的仔猪在断奶后1周内受到的应激最大的结论相一致,同时也证明了此阶段仔猪的抵抗力相对最弱,最容易感染病原微生物而引起发病;但断奶后第14天基本恢复到断奶前水平,表明仔猪在断奶后第14天基本上消除了断奶应激,适应了断奶后的生活,抵抗力也逐步提高。由于仔猪从断奶时到断奶后第14天的Ig G、Ig M、Ig A含量处于低水平状态,为了提高生产成绩,必须要特别加强对断奶后14 d内的保育猪的饲养与管理,这对于提高保育期仔猪的成活率及整个阶段生猪出栏率非常重要。

3.3 应用中草药复方制剂等可有效防止仔猪断奶应激综合征的发生

断奶仔猪往往受到环境、营养、心理等方面应激,常常导致机能紊乱、内分泌代谢异常,抗病力降低,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腹泻,甚至出现死亡[8]。为了解决仔猪断奶应激问题,国外主要是通过日粮组成的改变、温控以及其他小环境的控制来防治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征,但小环境控制需要高额的投入,这在国内养猪场特别是小型猪场和农村散养户很难办到[1,3]。所以有学者提出应用复方中草药制剂能够更加容易解决这一问题,如吴金节等[9]采用“神曲、麦芽、山楂、当归、炙黄芪、补骨脂、金银花”等组成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刘莉等[10]利用“党参、炒白术、伏苓、甘草、黄芪”等四君子汤加味复方中草药制剂等,均能显著提高仔猪白细胞吞噬率、PHAT-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提高仔猪免疫力,减轻仔猪断奶应激。另外,还有研究在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锌源、不同剂量高锌日粮,使仔猪的体重、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腹泻率却极显著降低[6]。可见通过以上这些方法和措施,都能有效防控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金节,王勇,刘有水,等.早期断奶应激对仔猪的生长和发病率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9,26(2):188-191.

[2]高艳霞,仁瑞清,李建国,等.断奶应激对犊牛血液生化、免疫和内分泌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14,34(8):1294-1299,1303.

[3]吴金节,龙彩虹,张德群,等.早期断奶应激对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00,20(3):261-263.

[4]吴金节,王希春,李义刚,等.高铜对断奶应激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及激素水平的动态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06,26(6):677-680.

[5]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6]吴金节,张德群,章孝荣,等.早期断奶应激对仔猪某些血清激素水平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01,21(2):170-173.

[7]冷静,朱仁俊.不同日龄断奶应激对仔猪血液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853-1854,1880.

[8]汤继顺,吴金节,王希春,等.锌源和锌水平对断奶应激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07,27(6):927-930,934.

[9]吴金节,章孝荣,王勇,等.复方中药制剂防制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症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1,29(2):236-238.

[10]刘莉,郝福星,刘智,等.复方中草药制剂对仔猪免疫机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07,39(3):8-11.

血象指标 篇2

研究已渐渐证实,低氧训练要取得很理想的效果并不依赖于低氧刺激的持续性和低氧暴露的时间长短,其关键在于多次的由低到高、由高到低的转移,1~2h的低氧刺激比更长时间持续的处于低氧环境能更加有效的提高机体耐缺氧的能力。因此,Hoppeler在传统高原训练法和高住低练训练模式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低住高练训练模式。这是一种有效提高有氧耐力的新的模拟低氧训练模式。通常是指运动员在平原人工低氧环境中训练数小时,而在常氧条件下恢复,如此连续让运动员在低氧和平原环境下以一定运动强度和时间进行交替性训练,而晚上睡在平原环境。这种方法可以发挥高原缺氧和运动双重刺激对机体的有益影响,可以避免高原低氧不利于身体恢复的缺点,同时对心肺功能的刺激也非常强烈。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 1研究对象

现代五项国家队队员男子4名,女子1名(其中国际健将4人、国家健将1人)。

1 . 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 法

查阅近20年来关于高原训练和LoHi训练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及专著,为归纳、概括LoHi训练的特征,并进而为科学制定LoHi训练计划建立进行理论准备。

1.2.2实验计划

5名运动员进行每周3次(为周一、三、五),每次2h的5周LoHi训练(氧浓度为15.4%~14.3%,模拟海拔高度2500~2800m)。训练内容包括跑台跑和拉伸。在训练前、训练中和训练后(2011年12月12日至2012年1月30日)每周一清晨采血,对运动员的血象变化进行观察。在每次训练课中,采用心率表和血氧饱和仪对运动员训练负荷进行监控。

本次训练为冬训期间的体能训练内容,主要目的是发展运动员的一般有氧运动能力,提高心肺功能,提高爬坡能力。整个训练计划分为两种不同的负荷的递进:低氧负荷和训练负荷。低氧负荷:前3周为氧浓度15.4%;后2周氧浓度为13.4%。训练负荷主要以通气阈强度以下的生理负荷对应跑速为主,采用持续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

1.2.3数理统计 法

实验结果采用Excel 2010进行常规数据处理,数据结果采用M±SD(M为平均数,SD为标准差)表示。用SPSS 17软件统计包处理。血象指标采用重复性测量方差分析处理。显著性水平为P<0.05, 非常显著性水平为P<0.01。

2实验结果

5周LoHi训练,RBC、Hb、HCT变化在前三周并不明显。RBC和Hb在第一周升高(RBC+0.63%,Hb+0.67%),而后两周降低(RBC-0.38%、 +0.34%,Hb-1.75%、-1.08%),在第四周时出现上升 (RBC+3.04%, Hb+0.54%),并且在第五周出现最高峰(RBC+9.46%,Hb+8.49%),但是并没有显著性。HCT在第一、二周出现上升(+1.72%,+1.72%),在第三周时出现下降(+0.70%),但仍高于低氧暴露前,而后两周出现上升(+4.15%、+13.47%)。MCV在第一、二周时呈现上升趋势(+0.99%、2.11%),在第三周时下降 (+0.29%),在第四、五周时上升 (+1.08%、 +3.17%)。所有血象指标与暴露前没有显著性变化。(见表1)

3分析讨论

从血象变化看,前三周与正常训练时并没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在第四周后出现升高。这可能与低氧负荷的积累和低氧负荷的变化(第四、五周低氧负荷为13.4%氧浓度,模拟高原2800m)有关。

有关的报道中,血象的变化也是呈现不同的情况,高炳宏的实验中,Hb和RBC都是呈现先升后降,并且在训练中出现最高峰,出舱后变化并没有训练中数据高。陈燕萍的报道中,Hb的变化表现出于本次训练相似的情况,出现两次峰值(第5天和第16天)谷底为第10天。而曹艳霞的报道中,HCT、Hb是出现先升后降的现象。但是RBC变化成波浪形。沈倬的报道中,Hb在前两周中出现下降,在第19天时出现上升,但随后表现为下降。这些报道说明,LoHi训练中血象变化的复杂性,这主要是低氧暴露的时间不同,以及运动强度的不同。这些报道说明,LoHi训练中血象变化的复杂性,这主要是低氧暴露的时间不同,以及运动强度的不同。对比这几次训练的低氧负荷时间和Hb峰值出现(见表2)发现各个峰值的出现并不依靠低氧暴露时间,其主要是在第三周出现,但是通过低氧暴露的次数看,大体是相同的。这在一方面说明低氧暴露叠加的效果可能与低氧暴露的次数有关,但是低氧训练的暴露次数在这几次实验中并没有变化,所以并不判断是否还有别的影响因素。本次实验中峰值出现都集中在第五周时间。这主要与实验中提高模拟海拔有关 (第四周从模拟海拔2500m升为2800m)。

经过5周的LoHi训练后,优秀现代五项运动员的RBC、Hb、HCT分别增加了+9.46%、+8.49%、+3.17%,但是没有显著性变化。在通过组间不同运动员血象变化与训练负荷和低氧负荷的比较发现,在第一周血象指标可能更表明运动员对运动强度的适应能力, 但是在随后的时间中血象变化表现出很多的差异性,并且与训练负荷的关系也各不相同,所以对于负荷的控制更应该根据训练中运动员的表现和完成训练的情况而定。

4结语

血象指标 篇3

慢性乙型肝炎由轻度发展为中度甚至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 在临床工作中并非罕见。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等的变化固然重要, 但红细胞和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变化也不能忽视[2]。为此, 本文作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潮州市潮州医院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期间乙型肝炎住院患者258例, 其中男性155例, 女性103例, 年龄11~68岁。按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作出诊断, 其中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76例, 慢性轻型乙型肝炎65例, 慢性中/重型乙型肝炎117例。设正常对照258例, 男性175例, 女性83例, 年龄10~70岁, 系经潮州市潮州医院门诊体检未发现肝功能、血常规异常者。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清晨采血2mL于EDTA-K2抗凝真空管中, 用美国雅培CELL-DYN17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测定, 采用原厂配套试剂。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以χ—±s表示, 采用t检验。

2 结果

乙型肝炎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各258例的MCV、RDW及PLT、MPV参数测定结果 (表1) 。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均为<0.05

表1结果显示, 乙型肝炎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MCV、RDW、MPV为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组<慢性轻型乙型肝炎组<慢性中/重型乙型肝炎组而PLT为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组>慢性轻型乙型肝炎组>慢性中/重型乙型肝炎组。可见MCV、RDW、PLT、MPV各项参数改变可一定程度反映肝病病情变化、肝脏的功能状况、肝脏损害的轻重程度[3]。

3 讨论

目前, 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己普遍应用于我国各级医院的血常规检查, 为临床提供了丰富的血常规参考资料[2]。病毒性肝炎不同阶段患者的MCV、RDW和PLT、MPV等血常规参数存在差异, 提示这些血常规参数对于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

本文结果显示, 乙型肝炎患者组的MCV、RDW和PLT、MPV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且MCV、RDW、MPV为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组<慢性轻型乙型肝炎组<慢性中/重型乙型肝炎组, 提示随着病情发展,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大体积红细胞明显增多, 红细胞、血小板体积大小明显不均。而PLT为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组>慢性轻型乙型肝炎组>慢性中/重型乙型肝炎组则反映了随着乙型肝炎病情的发展, 血小板逐渐减少, 至严重肝病时患者可有出血倾向。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大体积红细胞明显增多, 红细胞体积大小明显不均。其发生原因: (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营养不良叶酸摄入不足, 肠道菌群紊乱影响叶酸吸收, 肝内叶酸贮存减少, 致巨幼细胞贫血; (2) 维生素B1摄入及肝内贮存减少致红细胞发生大体积改变; (3) 肝脏解毒功能降低, 不能对抑制骨翻物质起解毒作用, 造血多能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受到免疫性损伤, 造血器官染色体损伤, 致造血细胞基因性改变, 以及肝炎病毒直接抑制骨髓, 使红细胞成熟障碍, 大量巨幼红细胞入血; (4) 可因铁利用能力降低影响血红蛋白合成而出现小红细胞。另外, 在肝病严重时, 因肝中卵磷脂-胆固醇酸基移换酶合成障碍导致红细胞膜上胆固醉含量增高, 这种红细胞通过脾脏时, 可形成芒刺细胞和棘细胞, 以致红细胞寿命缩短;慢性肝病伴有脾功能亢进会促使红细胞破坏加快。以上多种因素可造成外周血中红细胞体积大小不等和红细胞形态不一, 红细胞形态可影响MCV而导致RDW增高[4,5,6]。

通过本文的研究, 认为当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常规参数RDW、MCV、MPV明显升高, PLT降低时, 即提示该患者可能存在着肝功能异常, 因此, 检测MCV、RDW、PLT、MPV对初步了解患者的肝脏病变状况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 血常规是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 MCV、RDW、PLT、MPV指标可以作为肝功能损害指标之一。动态、联合检测、观察相关红细胞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 对初步判断慢性肝病的肝损程度和病情轻重, 对指导临床诊治, 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MCV、RDW和PLT、MPV等参数与其病程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MCV、RDW和PLT、MPV水平。数据均以χ±s表示, 采用t检验。结果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组、慢性轻型乙型肝炎组、慢性中/重型乙型肝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MCV、RDW和PLT、MPV等参数的改变与乙型肝炎病情的发展密切相关。

关键词:乙型肝炎患者,血象,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怀宇, 孙成刚.红细胞异病常与乙肝病专相关性肝病[J].临床肝胆杂志, 2004, 20 (6) :377-379.

[2]苏建海, 贺爱辉.慢性肝病红细胞和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 12 (10) :17-18.

[3]樊晓萍, 王芳芳, 张环生, 等.乙型肝炎患者MCV, RDW和PLT, MPV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4, 25 (6) :562-564.

[4]军理灵, 石青峰.军理现.肝病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化及临床意义[J].华夏医学, 2000, 13 (13) :433-434.

[5]苏琼, 张莉, 王文达.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检测乙型肝炎临床意义[J].华人消化杂志, 1998, 6 (6) :462-463.

上一篇:审核技巧下一篇:中小企业存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