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生成

2024-10-12

精彩的生成(精选12篇)

精彩的生成 篇1

精彩的课堂, 需要学生精彩的表现;而学生精彩的表现, 是离不开教师精彩的引导的。教师精彩的引导应该是落脚在教材上的。那么, 教师应该如何依据学生实际, 抓住文本, 充分去挖掘文本,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让课堂闪现精彩呢?

一、着眼兴趣, 拨动情感之琴弦

教材有很多易于引发兴趣的地方, 但并不是所有易于引发兴趣的内容都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状况, 寻觅最佳触发点, 并由此击发, 让学生情感的弦得到巧妙的拨动。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在语文的课堂上精心地运筹, 给学生搭建对话的平台, 对学生进行启发, 合理引导, 让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有机的统一, 并使之水乳交融, 自然而贴切。如在《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的教学中, 教师抓住“林冲起身让座, 洪教头也不相让, 便去上首坐了……举起棒劈头打来, 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 他一个踉跄, 还没有站稳脚跟, 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 但脚步已乱, 便抡起棒一扫, 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这些地方, 并由此触发, 由此调动, 引导学生进行对比, 学生的情感必然会受到强烈的触动, 便感之、叹之, 对人物的评价必然到位, 对人物的印象必然深刻。若由此再进一步, 由林冲而延伸, 而拓展, 必然让学生获得更多。

不能把语言仅仅看成是工具, 它还应该是精神存在的家园, 字里行间有哭也有笑, 有沉郁也有豪迈, 有历史的凝重也有文化的灿烂……教学中要让学生透过语言, 真切地感受、体验文字背后隐藏的精神内涵, 也就是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走进语言, 走进语言背后人物的心灵, 并与之对话, 从而亲近人物, 涤沥情怀, 提升思想, 热爱语言, 进而积累之、运用之。这样, 我们的语言训练才算是达到了至高的境界, 进入了曼妙的境界, 当然, 这也是理想的境界,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会勃发。

二、亲近文本, 打造感悟之契机

让学生怀着欣喜愉悦走进文本, 领略文本的美:体味优美、隽永的语言, 揣摩精巧严谨的结构, 感悟耐人咀嚼的丰富的内涵, 感受明快的节奏, 捕捉闪烁的美点……这样, 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必然是“别有幽草涧边生”, 学生在美中积极地探索, 热烈地讨论分析, 进而有所体验, 有所感悟, 心灵得以净化, 思想得以历练, 视野不断开阔, 能力得以提升。长期的熏染, 学生必然会有上佳的表现, 出口能成章, 下笔可成文, 少了腼腆, 多了从容;少了局促, 多了宁静;少了鼠目, 多了开阔;少了沉默, 多了欢快;少了玩劣, 多了纯洁;少了浮躁, 多了沉稳;少了轻狂, 多了稳重……当学生们深情诵读“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之时, 对长江的“赞美”“依恋”“热爱”之情便油然而生, 进而衍生出对伟大祖国的自豪之情、骄傲之情。

师生一同走进文本、感受文本, 在字里行间完整真切地体验, 而不是片言支语的“神龙见首不见尾”。当你的激情被语言文字燃烧, 涌动的情感之流便让你有一种倾诉的欲望、交流的需求, 师生共舞在语文的学习之路, 语文便不仅是工具, 而成为辉映理想的阳光,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便会和谐地统一, 有机地融会, 而不是简单地叠加, 更不会偏执于一端, 语文不仅引人、照人, 更养人、育人。你能说, 这不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吗?

当然, 学习语文是慢工夫, 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更不能一蹴而就, 要固守坚持不懈的熏染, 是“润物无声”的路漫漫。自然, 我们也会从日积月累中享受到语文的快乐。

实实在在的亲行在文本中, 有所获, 有所得, 教师引领学生在文本中摸爬滚打, 从而让学生获得切切实实的提升, 其语文的素养必将渐趋丰厚。

当然, 亲近文本不可以被文本所束缚, 要敢于走出, 走出文本, 才可以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三、突破束缚, 走出文本求拓展

教材是例子, 仅仅是例子, 若只是一味在教材中兜圈子, 那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也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教师要勇于引领学生走出文本, 拓展文本。

《普罗米修斯盗火》至今仍带给我们思索, 主人公那高尚的品德震撼着我们自私的心灵, 剔除着我们心灵深处的卑微;《苹果里的五角星》, 让你去不断地思考, 面对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 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才能有所发现, 有所创新;“风筝实验”为何会震惊世界, 它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该怎样去应对;面对事实, 你是置若罔闻, 装聋作哑, 还是勇敢地探索……

当然, 拓展应避免盲目性、随意性, 要讲求有序、适度、高效。

拓展不可以是低水平的重复, 不可以一味地提供课外阅读的材料, 那种不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需要, 不加选择的堆砌只能让学生心生厌烦, 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反而会倒了学生的胃口。那种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的结果是既消耗了学生宝贵的时间, 又销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可说是得不偿失。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技术使得资料的下载和浏览更加方便, 于是有些教师就让大量的图片、文字充斥于课堂, 教师学生看似忙忙活活, 而实际所得甚少, 轮番轰炸只能让学生眼花缭乱, 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这是不应该也不可以的。拓展也要顾及学生的感受, 也要遵循因材施教和学生主体原则, 拓展也需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 形式也要求灵活多变, 要不拘一格。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拓展中有所得, 让学生在拓展中赢得精彩。

总之, 课堂中教师引领学生兴致勃勃地走进, 激情四溢地参与、探索, 在碰撞交流中求发展, 在咀嚼品味中不断得以提升。学生是活跃的, 教师是灵动的, 于是课堂也便在生成中精彩, 在精彩中生成, 这样的课堂岂不美妙?如何不富有生机?

精彩的生成 篇2

《行道树》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迫切需要在语文学习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重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本节课首先让学生了解行道树的精神,从而由树及人联想到现实生活中象行道树一样无私奉献,努力追求的人。

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的思考讨论,发表不同见解,以及教师及时的点拨引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知道行道树象征无私奉献者,懂得“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案例描述

一、情景展示

多媒体上给大家展示了三幅画,并配上《好大一棵树》的背景音乐,第一幅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森林景象;第二幅是气笛轰鸣,烟尘弥漫的街道树的情景;第三幅是婀娜多姿,盘虬卧龙的盆景树情景,(表达要有情感,语述稍慢)。

二、情景问题探究

根据对多媒体上的三幅画的描述,引领学生思考。教师:同学们,如果你们是一棵树,你愿意做一棵什么树?为什么?

生:我愿意做行道树,因为它有很大的作用。生:每一种树都有自己的作用!

生:我愿意做林中树,因为森林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我们可以健康快乐的生活。

生:盆景树也不错,它可以装饰我们的生活环境,而且能受到特殊的优待。

生:我愿意是行道树,尽管我没有优越的生活环境,也没有特殊的优待与照顾,但是我却能给人一个好的生存空间,给别人一些照顾啊!(老师鼓掌,学生也一起鼓掌,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兴趣随之而来。)

教师:同学们,如果我们生活在第二幅画的环境中,内心又将如何呢? 生:受不了„„

教师:同学们刚才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不过,别急,让我们大家一同走进张晓风的《行道树》一文,看看她是怎么说的,(引出本课要讲的主要内容)

三、学生质疑、合作、探究

我建议学生进行思考,并与学生进行讨论,提出问题,接着学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接连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行道树说自己的事业“神圣”呢?但为什么又是“痛苦”的?

2、怎样理解“唯有这种痛苦才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3、为什么说行道树的存在“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4、我们是一棵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忧愁什么?“快乐”什么?

学生以小组讨论,整理讨论结果,互相交流。老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结果

生:因为行道树为城市制造了新鲜空气,为行人献出了浓阴,还每天为人们迎来光明,所以事业是神圣的。

生:行道树没有森林中的树快乐自由,它们的生活条件很差。生:和城市的人相比,它们是孤独的,苦熬的。老师:很不错,大家都能围绕课本去认真思考。

生:可以这样说,行道树所做的事是为大家服务的,这就是神圣,而痛苦指它们自己生活的环境不好。师:(表示赞语)然后继续启发学生思考。

生:行道树还为人民破坏了环境,不珍惜自己的生存条件而痛苦。

师:对啊,这也是他们痛苦情感的一个方面。

生:我认为行道树也是幸福的、快乐的。因为它的“清新”,“浓阴”、“光明”都是我们必须的,它给了人们这些,所以是幸福的。

师:对啊,为我们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多么深沉的幸福啊!

生:我认为文中写到人类的“不断制造烟尘,污染城市,这说明居民不珍惜清新的环境,这让行道树感到悲凉!生:它们改变不了人们的思想、认识,更悲凉!

生:我认为行道树辛辛苦苦创造了一点清新,第二天又被人们破坏了,所以它悲凉„„

师:你们想的都有道理,我们可以这样说,现实是悲凉的,一行绿树根本无法改变悲凉的现实,所以只能是“悲凉的点缀”。

生:老师,前面有同学说行道树为条件不好而忧愁,我认为这样理解不对,它真正忧愁的是居民的生活条件恶劣。生:对,我也是这样想,它是为他人的健康而忧愁,为它无法改变这一切而忧愁。师:说得好,那么快乐呢?

生:快乐的是他们做了许多事,比如,“创造了清新”“献出了浓阴”“迎来了太阳”。

生:别人认识到他们的重要,所以它们高兴。

生:行道树还在想,总有一天人们会珍惜自己的生存条件,所以它高兴。

师:你们想的还真远,看来作者在文中应加入这一点。(师生都笑)

教师小结:行道树的自白可谓发自肺腑,它的富于牺牲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着实令人敬佩。老师在学生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作必要的补充。

通过我们的讨论、学习,同学们对行道树的形象,有一定的理解,明白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现实生活中,不乏象行道树一样“奉献自己,快乐别人”的奉献者呀!

学生各抒己见(如:清洁工人,抗震救灾的白衣天使,武警官兵,教师、航天英雄等)

教师小结:我们都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员,我们的生活能如此美好快乐,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象行道树一样,默默奉献的人的存在。

他们承受着痛苦,努力追求,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他们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不断创造着世界的奇迹。他们牺牲自己,照亮别人,让爱的阳光洒满大地。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你又将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有一首歌中唱到:“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教师:是的,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爱心,世界将永远充满阳光。让我们把爱心传递下去吧!反思和启迪

一、注重学生主体,体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究文章内容以及文中所蕴含的问题,学生真正做到了自主的去学,快乐的去探究。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课堂气氛,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问题的空间和平台,使课堂灵动起来,达到了超乎想象的效果。

二、拓展发散思维,创设新颖情境

如何导入,是一堂好课的先决,它有着奠定授课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因此,将行道树的画面配上《好大一棵树》的背景音乐,带入课堂教学,进行情景设置,意在引导学生对行道树形象的深层思考。

针对“行道树是神圣的,又是痛苦的”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课堂上,我及时引导学生讨论,适当指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发散思维。

至于结尾,当把行道树的形象推及到现实生活中的奉献者时,紧扣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中的英模,“神七飞天人”2008年奥运会甘当陪练员的夏焙泽等学生耳熟能详的人和事,激发学生爱的奉献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时我再穿插一段激情洋溢的演讲,并不失时机地播放韦唯的《爱的奉献》,这样我发现学生兴奋不已,激情澎湃。

三、反思教学问题,促进今后发展

1、在《行道树》一文的主旨上,没能引导学生深思与体会,给其贴上“奉献者”这样一个狭隘的标签,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精彩的生成 篇3

关键词: 预设;动态生成;捕捉;初中科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进行“课堂动态生成教学”已形成了教师的共识,但随着探索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发现伴随而来的是这样的一些常见问题:学生动起来了,自主参与学习的机会多了,教师如何对课堂教学进程进行合理调控?学生在探索中偏离了教学预案,教师该如何引领?动态生成了杂乱无章,教师该如何有效捕捉、筛选、利用这些生成资源?

一、精心预设,预约学生的精彩

有一则公益广告,画面是一个小女孩在放风筝。广告词是“控制是为了飞得更高。”这则广告形象而有一定意蕴。如果我们把课堂教学中的预设比喻成线,而把生成理解为风筝的话,可以这样说:生成离不开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科学的“预设”应当也包含了对课堂生成前景的估计。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但这个教学预设不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教学设计时,我们在每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旁边另外开辟一栏──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等的预先深入的了解,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将解决每个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甚至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板块,这几个活动的板块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即使出现在这些预设之外的情况,也能够很快想出应对的策略,及时化解。这样,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学生,尽管产生的问题可能多种多样,甚至截然不同,但是由于有充分的预设,所以教师不会手足无措。

[案例]:在《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第一节 《空气》这一节的教学中,有一个活动:“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存在及含量”。教材中是用大针筒把空气压入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及变浑浊的快慢。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分小组进行探究。结果各小组汇报探究情况时,均回答石灰水和未通入时一样没有什么变化。学生们议论纷纷,教室里顿时显得有些乱。幸好我在教学设计时已经考虑到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局面,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本来就很低,而用针筒通入的空气很少,效果确实不明显。我不慌不忙地走上讲台,说:“请安静下来,现在我们来探究一下,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先让学生思考、讨论并提出猜想。学生提出了“广口瓶中盛的可能不是澄清石灰水?”“可能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可能我们通入的空气太少?”等三种猜测。前两种猜测,学生很快就用事实和实验推翻了。对第三种猜测,我先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多通入空气呢?”有学生提出用打气筒,于是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打气筒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实验。不一会儿,澄清石灰水就变浑浊了,水到渠成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生成性教学资源的产生可遇而不可求,教师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守株待兔,而应该以期待性的运作,促进教学资源的生成。教师只有全方位地进行预设,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乱。

二、捕捉有益信息,促进动态生成

尽管预设是那么的“无微不至”,但是总有那么一些状况,是课前预设不到的。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此时应学会观察,学会倾听,随时捕捉新信息,选择有效的信息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

1.捕捉亮点,让“花絮”在课堂中绽放

[案例]:在《人的性状差异》一课中,在组织“观察人的指纹”活动时,老师发现忘了通知学生带印泥,无法用印泥去取指纹,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问学生能否用身边的器材将自己的指纹取下来,没想到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借助身边的文具,有的甚至用讲台上的粉笔、地上的灰尘纷纷成功地取下了自己的指纹……这原本是一次课堂危机,然而没想到的是,这却成为了课堂的一大亮点。虽然指印的效果不如印泥来得漂亮、清晰,但是在这样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和感觉到了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极度亢奋中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可见,课堂中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教师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

2.让预设与生成和谐共处

“预设”体现着教师的教学行为,“生成”体现了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感受怎样获得知识,而这正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就是教师在明确课前预设下,通过合理的课堂组织形式,有效地指导学生动态地体验知识,提高能力。当然教师要把握“动态生成”在实际应用时的“度”,善于继承传统教学中的精髓,以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为依据,研究教学设计的整合性、动态性、生成性,使课堂教学从单一走向整合,从“呆板”走向“灵活”,从“接受”走向“建构”,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共同成长的地方,实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三、巧用动态生成的有效资源,创造精彩生成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是叶谰教授对动态生成课堂的精妙阐释。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人是活泼的、开放的、差异的,因此,在我们根据预设教案进行课堂教学时经常会发生“意外”。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因此在科学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实验效果欠佳甚至失败而出现的意外是最常见的。这些“意外”会对我们的教学造成怎样的影响,关键要看教师如何应对。如果处理得当 ,则会弥补或推进教学,“麻烦”不再麻烦,反而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更精彩。

[案例]:在演示用稀盐酸和石灰石抽取CO2并检验CO2的特性实验时,由于准备伧促,拿了一瓶浓度较高的盐酸。结果产生了与预期不同的现象:“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学生们议论纷纷,甚至有个别学生怪笑着准备看老师的笑话。我没有采用欺骗、搪塞等手段强行按预设施教,而是顺水推舟,先告诉学生所用盐酸浓度较高,而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石灰水不变浑浊的原因以及从中有何感想。

通过对“意外”事件的转化,不但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对药品(稀盐酸)的选择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且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性有了亲身体验。实际上,课堂上哪怕你预设再充分,由于学生的不同,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意外的情况。只要教师树立生成意识,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完全可能将这个意外变成新的教学资源,把原先可能成為病点的问题转化成教学的亮点。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要重新确立教学资源观:教学资源无处不在,瞬时即逝的教学资源尤其宝贵。教学中不是缺乏教学资源,而是缺乏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的眼睛,在初中科学的探究性教学中表现得更是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说,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比预设更有意义和价值。因为,精彩往往源自生成!在生成的过程中,师生双方超越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理念,课堂中充满了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满足,焕发了师生的生命活力。因此,我们教师应在继承传统的预设教案的基础上,逐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使自己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使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让初中科学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健康前进。

参考文献:

[1] 孙宏安.初中科学新课程教学计.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2] 朱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3] 宋秋前 .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 [M] .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4] 苏霍姆林斯基理论 . 教育的艺术 [M] .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5]王耀村.初中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由“误读”生成的精彩 篇4

【案例一】在《一夜的工作》教学中, 一名学生朗读“这时候, 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 一小碟花生米, 放在写字台上”, 读得很流利, 但把“一小碟花生米”中的“小”漏掉了。另一名学生指出后, 教师问:“这个‘小’字能不能去掉呢?”学生否定后, 教师再让学生读这段文字, 并讨论“小”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生:“一小碟花生米”是说只要用很小的碟子装就可以了, 说明花生米少得可怜。

师:这段话中还有哪些句子说明花生米少得可怜?

生:“花生米并不多, 可以数得清颗数, 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师:这句话怎么说明花生米数量少呢?

生:“可以数得清颗数”说明花生米数量少。

生:从“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也可以看出花生米实在太少。可见周总理平时一个人吃得更少。

师:这说明什么问题?

生:周总理工作劳苦, 可晚餐只有一杯绿茶和一小碟花生米, 生活那样简朴, 他真是我们的好总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看来这个“小”字作用还真不小。以后我们读书可要仔细呀!

【案例二】朗读《赤壁之战》中的“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 忽然有个兵士报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 趁着东南风向北岸驶来。’曹操定睛一看, 果然有一队帆船向北岸驶来……”, 一名学生把“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中的“船帆”读成了“帆船”, 其他学生指出后, 有一名学生问:“老师, 为什么兵士报告说‘船帆’, 而曹操看见的是‘帆船’呢?”

师:是呀, 你们想想看!同桌可以讨论讨论。

生:我想“船帆”与“帆船”的侧重点不同。“船帆”侧重于帆, “帆船”侧重于船。

生:兵士看时距离远, 只能隐隐约约看见船上的帆, 而曹操看到了带帆的船, 说明船离得越来越近了。

生:可见东吴的船速度太快了。

师:为什么这么快?

生:因为东南风很急。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精彩!这可是赤壁之战以少胜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东吴一方很好地利用了“天时”———东南风。

【案例三】《丰碑》中有这样一句:“听见没有, 警卫员, 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在课堂上, 朗读的学生将“听见没有”和“警卫员”读颠倒了。其他学生指出后, 教师让学生思考“听见没有, 警卫员”和“警卫员, 听见没有”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学生读、想后认为:原文表达效果好, 它能真实地反映将军因为有人冻僵, 让身边的人叫军需处长却没人答话而非常生气, 从而说明将军爱护战士的品质;另一种表达就不能说明将军很生气, 也就不能充分反映将军非常关心战士。

精彩的生成 篇5

—— 英语课堂教学期待的精彩

武进区湖塘桥教育集团大坝校区 张霞

概述

“水尝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长期以来,由于课程设计上的封闭性,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问题、困惑、意愿、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丰富的课程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于教学过程之外,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束缚。学生生活的环境、社会价值观的不一样,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思想与思想对话、心灵与心灵沟通、情感与情感交流碰撞中,对同一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经历和各异的见解,这些经验和见解,经过加工与升华,激活思维,激发灵感,衍生出意想不到、有生命潜力、有创新性的鲜活教学资源,如果能加以巧妙运用,会使课堂鲜活起来,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教学的过程即是“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

和谐交际氛围,创设“动态生成”的温床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它的最高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能用这种语言进行交际。实践证明和谐的交际氛围有利于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大胆参与,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互动效果,在不经意间绽放出“动态生成”的火花。

自古以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答案明确唯一,最终以学生解答教师的所有问题为教学的归宿,是传统英语课堂的经典模式。而动态生成的课堂可以是这样的过程: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梳理问题——合作解决重点问题——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可以是学生式的教师,教师式的学生。师生互动意味着主体性的体现、个性化的发展、创造性的解放,教师与学生真心交流,彼此沟通,分享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共同成长。遵循“情知互促”规律,教师既要“蹲下身子”朋友式地换位体验学生独特的心理,又要“站直身子”拨开云雾为学生寻得明月。当前牛津小学英语教材是以每单元围绕一个话题来编排的,学生掌握一定的语句,主动参与到这个话题的交谈讨论中来。但是我国学生因为母语的干扰、词汇量的限制、英语基础知识的障碍、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等因素,学习状态是被动的,胆怯的。因此英语教师更要善于等待,更要宽容,宽容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以发自内心的热情去容忍学生的思想和感情,让学生有一种心理安全感,以愉快、轻松的心情大胆参与到交际中来,在快乐的求知环境中生成学习资源。营造一个启迪思维,净化心灵,提升品格的和谐环境,让课堂成为动态生成的“酝酿坛”,让和谐的学习氛围成为动态生成的温床。

新授方位单词:in, on, under, behind, near, over, in front of课上,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忆,我利用直观教学法,拿出课前折的一只纸船,把纸船放在讲台的各个方位来进行教学:Where is the boat? It’s in/on/under „ the desk.课伊始,一切都按我的教学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学生专注,课堂气氛活跃,师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教学进入一种很积极状态,我心里高兴极了。正当我让学生跟着我用做手势的方法来巩固这些方位单词时,突然发现坐在最后一排的李杰始终低着头,两只手不停地在动。他平时就是“小动作大王”,上课总心不在焉。我恼怒极了!快步走到他的旁边,厉声问:“你在干什么?”他小心翼翼地拿出刚折好的小船。看着他手中的小船,我有把它撕掉,然后再狠狠训斥他一顿的冲动。当我愤怒的目光和他惊惶的眼神相碰那一刹那,我感觉有些不忍。人非圣贤,熟能无过呢?我们都有过范错的孩提时代,不是吗?我的目光变得柔和了,轻声说:“哦,折得还不错嘛。”我叫他站了起来,想故意考考他,指着他桌上的那只纸船问道:“What’s this?”他回答道:“It’s a boat.”我又问道:“Where is the boat ?”他答道:“It’s on the desk.”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以为我要狠狠地批评一通,可是我却抚摸着他的头请他坐下,并且为他刚才的发言竖起了大拇指,作出了肯定的评价“Very good!”。李杰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接下来,我没有像以前一样用课前带的图片或教室内的实物来操练,而是让学生们每人折一只纸船,然后用自己折的纸船和同桌操练。课堂上很快响起了学生们的操练声。当个别展示操练时,李杰第一个举起了手,大声叫着:“Me, Me„”,我再次给了他“将功赎罪”的机会。“Where is the boat?” “It’s over the hand.”听着他自信而又准确的回答,我很庆幸刚才的灵机一动。同学们的兴致也都很高,有的把纸船放在桌子上来提问,有的放在手上,或书本上,甚至还放到了自己的头上„„顺着学生的爱好,因势利导,通过动手折纸传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说着自己的句子,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此时的英语课堂,俨然成了学生们快乐学习英语的殿堂。

以上的例子,在教学中时有发生,每个班级也总会有这样一些容易分神犯错的学生,面对他们,如果能透视课堂,认真分析,因势利导,走进学生的心灵,不但能把学生拉到健康的发展轨道上来,还能让教育散发出无穷的“亲和力”。一次故意的考问,一个温暖的微笑,一个即时肯定的评价,都能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暗示诱导学生,给学生自我反思的契机,自我选择的空间和自我修正的时间。珍视孩子们可爱的童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将其化作孩子们有益的童趣,使孩子们在一种轻松、活跃的心理状态下敞开心扉,放飞思想,进行真情“对话”,获得心灵的沟通。案例中,孩子在教师无痕的引导下重新投入了学习,重新做出了价值判断,懂得了上课不能做小动作的道理,促进了德性的内化,而这些过程绝非通过教师精心的阐述和严肃的命令就能奏效,在“润物无声”的价值引导中积极建构。试想,如果教师简单而粗暴地处理,摆出一副严师的尊容,大肆批评,并以此大做文章,来个“杀鸡敬猴”,可能当时那个男孩会无言以对,貌似悔过,但小动作转入“地下革命”,那是一种无声的抵抗,更严重的学生会对老师、对学科产生抵触、排斥情绪,这才是教育的失败。

在动态的课堂上,只要我们相信学生,相信在他们的心里,潜藏着人性的光辉;只要我们多一些褒扬,少一些否定,多一些唤醒,少一些压抑;

善于捕捉,善于应变,善于创造性地发挥,相机教学,适时调整;“快乐会传染”,人都需要快乐,在和谐的环境里,生成动态的课堂资源。

精心预设,播撒“生成”种子

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相辅相成的。英语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是手段,生成是目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准备越是充分,预设越是周全,动态生成越是精彩,教师对教学的调控越能运筹帷幄。

以往教师过于把教案当“法宝”,把教学过程当作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上课成为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将学生牵引着走在自己早就铺设好的“轨道”上,不允许出现任何越轨,直至得出预定答案。而现实呢?往往背道而驰,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所以,课堂常常出现意外迭出,教师便手忙脚乱,甚至为之恼火而苛责学生,从而教学也偏离了以“学生”为本宗旨。因此,课堂预设是一门艺术,是根据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即时“生成”的弹性过程。而不能只重视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动态学案的生成,课堂不是教案剧的演绎舞台。叶澜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使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我认为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不要预设,而是改进预设。从而使这种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从备课着手,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生活有怎样的体验、练习会出现什么错误„„在此基础上教师怎样肯定、鼓励、引导、矫正。教学预设必须摒弃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该进行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根据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等的深入的了解,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将解决每个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设计多维的板块,这些活动的板块因教学的需要,学生的反馈,随时灵活穿插、变化。厚积薄发,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学生,尽管产生的问题可能多种多样,甚至截然不同,但是由于有充分的预设,就不会手足无措。即使出现在预设之外的情况,也能够很快想出应对的策略,及时化解和引导。以下片断是精彩的创新:

在教学有关身体特征的形容词时,我并没有拿出为教学这一内容专门配备的单词卡片,而是充分利用自己健壮的体形特征,摆出健美的姿势。我认为本课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若使课堂精彩、高效,就要使课堂动起来,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于是一边打拍子一边说strong, strong ,I am strong。接着让学生摆出pose ;自我介绍或谈论一下别人的体形特征并打上拍子。一声令下学生个个兴趣昂然,激情涌动。学生们的“创作”别出心裁,层出不穷。有一人敲桌说快板的Nancy, Nancy, I am fat,you are thin。Tom, Tom, I am short , you are tall.有二人击掌嬉戏的You clap one, I clap one, I’m fat, you are thin.You clap two, I clap two,you’re tall, ××is short.You clap three, I clap three,We are fat and short.You clap four, I clap four,They are tall and thin„„还有几个男生竟然走起一字步,足足耍了一回模特秀。在充分了解了学生情况基础上能动的预设,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学生在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中,实现了信息的沟通、情感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也在真实情景中得到发展,在交流互动中,既巩固了新知,又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储备,在运用中建构了知识体系,更可贵的是同学们在真情交流中共享了思维碰撞出的“生成资源”。学生们争先恐后,乐此不疲;学的扎实,演的开心;轻松活泼,成效显著。

教师是知识的播种者,充分预设,在和谐的课堂“温床”上播撒启迪思维的种子,定能培育出智慧的幼苗。

点评调控,培植“生成”幼苗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利用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服务教学,是一种教学智慧,也需要教师对“生成”的良好调控能力作为前提。当我们在“生成”的土壤上撒下“生成”种子之后,我们应当如何面为“生成”之苗修枝剪叶?在出现偏离主题或意见不一致的生成信息时,在产生无法解决的困惑、疑问时,教师及时的点评调控、具有针对性的评价、富有启发性的点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感到混沌时找到探究的方向,而且可以有效的激起他们的创造激情、引发他们的创新灵感。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应 该是一个“有心人”,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调控能力,不忽略课堂教学过中任何有益的细节和突发性事件,巧妙处理,归纳总结,不断积累,从成功案例中学习经验,不断提高对课堂“生成”的灵敏度和调控能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学习过程中,当学生们产生一些与众不同的、奇特的想法时,尊重个性,采用恰当的评价方法是保证课堂动态生成教学的关键。我经常用以下方法对学生中肯评价:一是用赞美的语言激励学生,二是用委婉的语言批评学生,三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启迪学生打开思路。在教学评价中,我们不应用成人世界的标准评价学生,应对学生独有的内心世界多一些尊重呵护。也不能机械地采用统一的标准来对待不同的学生,而应理解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独特风格和感受,并给予充分肯定。对于有创意的孩子,我这样评价: Wow.You’re so different.You did a good job.对于学生提出的有难度的问题,我说“That’s good question.I want to know it, too.当教师不仅为学生提供各种体验活动,而且能为学生各自不同的体验而发自肺腑喝彩,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成功体验,从评价中获得激励与自信,驱除压抑和沮丧。这样的教学评价点燃每一个学生心中的希望,成为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除了改进评价策略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学策略的调控,我常常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及时调整教学流程

在教学中随时倾听学生发言,及时捕捉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批评的价值,特别是那些闪光的不期而至的灵感。只要善于把握和引导,及时调整教学的流程,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就会不期而至。反之,如果一味追求课堂预设的完整性,按部就班,表面上看不出差错,十分完美,而实际上就会错失精彩的生成。

例如:牛津英语4B At a snack bar教学内容是在购物情境下的对话,语言知识点是对物品价钱的讯问和表达。我如此设计活动环节:让学生开展喜爱的猜迷游戏,首先从我带的水果开始猜相互之间所带物品的价钱,因此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学生在踊跃地猜价钱时,总不能很快接近准确的价位。这时,有几个学生突然提出:老师你能不能提醒我们这个价钱说 高了还是低了?就像电视里一个游戏节目一样?我一听,主意不错。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我让学生增加了用“It’s too cheap/ dear.”来回应对方所猜的价格,学生在操练中既增加了趣味性,又学到了“cheap/dear”两个单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及时捕捉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根据收集到的学生的反应即时调整教学,加强、扩大闪光点。在以上案例中,我只有及时根据学生的反映调整教学的方法,才能更好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

2、有机整合,拓宽教学外延

在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对感兴趣的主题跃跃欲试,争先恐后。此时教师可以在原有预设的基础上,拓展操练的面,适时渗透。例如在4A Unit 2 In a toy shop课文中用“How lovely!”对玩具进行赞美,而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拓展了对其他衣物、对动物,甚至对眼前所见到的一系列事物的赞美,除了用“How lovely!”之外,更可以拓展到用How long!How fat!How pretty!How smart!How nice!等等添加形容词的惊叹的表达,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的空间变得更广阔了,语言表达的内容更精彩了。

3、灵活调节预设目标

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将预设的目标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特别是来自学生课堂上的创造性的思想火花。通过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从而即时生成目标。

在3A Unit 2 Nice to meet you(认识Mr.和Miss)

T: After 20 years, you grow up.I can’t identify you.Can you introduce your classmates to me? Use the word “This is„” S1: This is Hanyun, Miss Han.S2: This is Lijie.Mr.Li.在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对介绍较感兴趣,但是加上了“This is„”后的句子始终说不好。于是及时调整了教学。将要求学生用“This is„”介绍20年后的同学这一环节作了修改,改为相互自我介绍打招呼: S1: Hello, I’m Hanyun S2: Hello, Miss Han.S3: Hello, I’m Lijie.S4: Hello, Mr.Li.通过修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分散了学习难点,保护了英语初学者的学习热情,这比掌握一个知识点更重要,不是吗?

4、适当改变教学重点

教师的教学流程都会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精心安排。但真正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课堂的情景和学情,对教学流程和重点作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将生成性资源引进课堂,让学生自主认定自己存在的难点,而非教师认定。牛津英语3A Unit3 Family members 中包含了“son, 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aunt, uncle, daughter”八个单词。因此在教学设计最初,一般都会将这些单词都作为重点,一一创设情景引出。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学生对前六个单词比较熟悉,因为这些常用的亲属关系在上学期中已经出现。因此教师在了解这些情况后,如果及时调整教学的重点,将单词的重点放在“son, daughter”的教学上,甚至还可通过“son, daughter”的教学引出friend,grandfather, grandmother的教学,就可能使整堂课的教学更有效率。

5、灵活引用外在因素。

当教学中出现与教学主线无关,或偏离的因素时,教师要采用巧妙的方法将不利的因素削减、甚至引入到教学中使之成为教学环节中有利的一部分。比如在教学现在进行时的一堂课上,有一个学生正在开小差。教师不必呵斥,只需对他的同桌问道:What is he doing, ××? 同桌指着他回答:He’s playing his new pencil-box.大家都会心的笑起来。在大家的笑声中,那个同学想必也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此时教师可以跟着说: You are playing the pencil-box.Don’t play it on the class.OK? 既对学生作了教育,又在实际情景中比较了祈使句和进行时句子的用法。在后面的操练里,学生们会对这样的句子所运用的情景理解更透彻。

捕捉契机,绽放“生成”之花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捕捉学生不经意间的信息,聆听学生发出的不同声音,直面师生突发的问题与困惑、灵感与顿悟等来放飞学生的思维,来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智慧,那么,一个个超越预设、溢着生命的活力的“生成”之树会绽放出一朵朵诗一般美丽的“生成”之花。

关注“偶发事件”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很多老师将这些突发事件视之为课堂的“最大干扰”。但是,如果换一种视角,把它作为资源加以利用,能让课堂化险为夷,绝处缝生。

一次我正在教学现在进行时,发现有位男生在睡觉,我没有马上叫醒批评那位学生,而是问另一位学生: T: Can you see Tom(该学生英文名)S1: Yes, I can.T: What is he doing now? S1:(Smiling)He is sleeping.

T: Good.Where’s he now? S1: He’s in the classroom.T: Really? S1: Yes.(疑惑的眼神)S2: He’s not in the classroom.(领悟出老师的问题内涵)T: Right.He’s not in the classroom.Maybe he’s in the park.He’s catching insects.Ss:(Laughing)S4: Maybe he’s in the zoo.He’s playing with monkeys.S5: Maybe he’s in the cinema.He’s watching cartoons.„„(学生各抒己见)Tom:(在热烈的讨论声中醒来)T: What time did you go to bed yesterday evening? Tom: I’m sorry.(He’s a little shy.)

T: Well, he’s not sleeping now.He’s back.Let’s go on with our new lessons.看似一段简单的交际性对话,其实是抓住了一个运用英语的良好机会。对刚才发生的一幕以及老师和同学们的不同情绪变化进行 对比描述,引发了学生用不同的句子对实际语境进行描述的思考,巧妙地将这一偶发事件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这一自然、真实的语境中进行有效的对比操练,课堂教学的精彩就这样在偶然中悄然生成。既引导学生能主动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已学句型进行口语交际,同时,也抓住了一个良好的教育时机。课堂上面对每一个意想不到的“插曲”,教师要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魄。学会用理智驾驭感情,不要愤怒,切忌意气用事,学会随机应变。请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捕捉稍纵即逝的教学资源,让它成为我们课堂的亮点,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心灵的启迪。让学生在教师无痕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和价值判断,这样的教育没有强制性,有效且恰如其分,润物无声。

珍视“错误”资源

随着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他们往往不顺着教师的思路走,经常旁逸斜出,有时甚至背道而驰。面对这些冲击价值趋向,误导教学流程,曲解个性感受的“错误动态资源”,是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还是顺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大大方方地挖掘?跟着学生走,势必打乱教师原有的教学设计,冲击教师预设的价值取向;牵着学生走,无疑置“动态生成资源”不顾,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何是好?曾经这样的一次经历,让我印象深刻。进行六年级毕业总复习到句型What do you like ? I like „时,便让学生相互谈论各自的喜好。突然,听到一个响亮的声音:“I like eating frogs”。“青蛙吃腻了,I like eating monkey’s head.It’s delicious.”另一个学生立即回应,顿时,周围一些学生的大声嘻笑起来。该对这两个学生的插话而带来课堂骚动的行为斥责一番还是„?突然,一个念头在脑海中闪过:“何不顺水推舟,把问题还给学生,让他们去解决呢”于是我因势利导引出话题:

T: Wild animals are very delicious.What Wild animals do you like eating ? 学生的情绪一下高涨起来,他们一一列举自己爱吃的野味,此时笔者把话题一转,提出了一个问题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T: Is it good to eat wild animals? Why?(以下为学生原话).S1: I don’t think so.Because some animals will 灭绝.S2: It’s wrong.It’s not good for 生态平衡。

S3: It’s not good.Because the animals will be less and our will be worse.T: Very good!As a student, what should you do ? S5: We should not let the people kill wild animals.S6: We should make a home for the wild animals.S7: I think we should not eat wild animals.(全班大笑并回头看了那位出风头的学生,终于使他低下了头)

本案例中,学生的个人观点“喜欢吃野生动物”就是一个“错误动态资源”,应该说,它完全偏离教学设计方向,出乎笔者意料,但笔者巧妙地为学生“点拨导航”,使教学沿着更佳的轨迹运行,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住那些易被我们简单否定或“立马枪决”的“错误动态生成资源”,及时调整教学航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深入地交流讨论、探究。

反思探究,品味“生成”美果

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如果说老师具备的优秀教学品质是课堂“精彩”的催化剂,那么,课堂中的教学智慧,课堂的预设和生成、相机教学„„就在检验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调控能力,拷问着教师的教学内在素养。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教师应该富有激情的以己之“火”去点燃学生的“火”为课堂创造生成,适时捕捉生成,并按照学生的需要随时作出富有创意的教学调整,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得以拓展,让学生真正做回教学的主体。

1、洪子锐、惠幼莲、李升平编《小学英语教学法》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5年12月

2、丘才训等编《小学英语课型与教学模式研究》新世纪出版社2002.9

3、沈倩 “开发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资源”,《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3期

4、朱小英 “英语课堂,因 ‘生成’而更精彩”,《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期

5、洪子锐、惠幼莲、李升平编《小学英语教学法》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5年12月

6、丘才训等编《小学英语课型与教学模式研究》新世纪出版社2002.9

论文撰写:张霞

灵动的预设 精彩的生成 篇6

接着,教师演变成一个虚拟情境,用课件演示:甲杯20克水,加入3克糖;乙杯25克水,加入4克糖。提出问题:“甲乙两杯水,哪杯更甜呢?”在不能尝的情况下,学生一时找不到比较哪杯水更甜的办法。马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到了四种解决办法:

(1)求出糖占水的几分之几,哪杯的分数值大,则哪杯更甜。

甲杯为■=■;乙杯为■=■。由于■>■,所以乙杯更甜。

(2)求出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哪杯的分数值大,则哪杯更甜。

甲杯为■=■;乙杯为■=■。由于■>■,所以乙杯更甜。

(3)求出水占糖水的几分之几,哪杯的分数值越小,则哪杯更甜。

甲杯为■=■;乙杯为■=■。由于■<■,所以乙杯更甜。

(4)求出水占糖的几分之几,哪杯的分数值越小,则哪杯更甜。

甲杯为■=■;乙杯为■=■。由于■<■,所以乙杯更甜。

教师引导概括表示物质的成分含量的意义:“我们用数据表示了糖水的甜度,也就是糖水的成分含量。”并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课外调查能表示成分含量的百分数,理解其意义。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生1:我们调查的是衣服。有一种风衣的标签上面写着:“面料100%的棉。”我理解为这种衣服的面料都是棉做的,没有其他成分。

生2:一张降压药的说明书,上面写着:“总有效率达92?郾3%。”我的理解是,如果病人血压高的话,服用这种药,治好的可能性为92?郾3%。

生3:一瓶饮料的包装盒上写着:“果汁含量≥50%。”我理解为果汁的含量大于或等于50%。可我不明白,为什么非要写成“≥50%”呢?

生4:我收集的是鲜果乳酸冰棒标签,上面写着:“热量2?郾5%、钠盐1?郾25%、碳水化合物4%。”我理解为鲜果乳酸冰棒中的营养是热量占2?郾5%;钠盐占1.25%;碳水化合物占4%。妈妈告诉我,这三个数叫百分数,可我不明白为什么不写成分数形式?

教师顺势引入课题:“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了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很有必要研究它。”(板书课题:百分数的意义)

教师提出问题:“校长要求我们班帮助统计我校四、五、六年级学生体育达标情况。”现在我们先观看一段录像,再小组分工合作,把从录像里看到的数据记录下来,并比较哪个年级的体育达标情况最好。随即,录像画面呈现本校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以及学生记者采访体育老师的场面:同学们有的跑步,有的仰卧起坐,有的跳远,体育老师告知学生记录体育达标情况:“四年级总人数290人,达标261人;五年级总人数360人,达标342人;六年级总人数450人,达标441人。”

一个小组汇报:达标人数占总人数的分率为: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我们将这三个分数约分,分别得■、■、■。这三个分数都与“1”相差一个分数单位,四年级相差■,五年级相差■,六年级相差■。由于■最小,所以■就最大,因此,六年级达标情况最好。(教师把这种方法写到黑板上。)

另一小组汇报不同的比较方法:我们组受到前边小组的启示,把■、■、■通分,分别得到■、■、■。这样一眼就能看出六年级达标情况最好。(教师再把这种方法写到黑板上。)

又一个小组汇报:我们的做法不同。是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第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郾9,第二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3?郾6,第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4?郾5。这样把它们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便于比较。

教师肯定并引导:“你们能灵活运用约分的方法,真好。这3种方法,你喜欢哪种?”

第一个学生回答:“我喜欢第二种方法,因为三个分数都通分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容易比较哪一个年级的达标情况最好。”第二个学生回答:“我喜欢第一和第三种方法,因为这两种方法有创新。”第三个学生回答:“第三种方法实际上也是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来比较。第一种方法虽然能通过它们都和‘1’相差一个分数单位来比较,但换一道题,它就不一定相差一个分数单位了,所以我还是喜欢第二种方法。”

教师借此引入百分数,提出:“那我们就来研究第二种方法,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它们的分母都是100。”)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这三个分数的特点,揭示百分数的概念:“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接着引导学生动手研究百分数:各小组长领取了研究材料(橘子、花生和鸡蛋)、测量工具(天平)以及研究记录表,兴趣盎然地展开了实验研究活动。完成实验研究后,进行交流汇报。

一个研究鸡蛋的小组汇报:鸡蛋的总重量是70克,蛋清43克,蛋清占鸡蛋总重量的61?郾4%;蛋黄17克,蛋黄占鸡蛋总重量的24?郾3%。食品厂要做蛋黄月饼,若不知道蛋黄占鸡蛋的百分之几,就不知道去购买多少鸡蛋,买多了浪费,买少了又不够用。同时补充:“蛋皮(9?郾5)克,蛋皮占鸡蛋总量的13?郾6%。学生质疑,蛋清和蛋黄占了85?郾7%,蛋皮应该占14?郾3%,可是,我们测量出来的只占13?郾6%。一个学生回答:“蛋皮破了,有点损耗,或者测量有误差。”一个研究橘子的小组汇报:“我们研究的是橘子。橘子的总重量57克,果肉是46?郾5克,占总量的82%,橘子皮是10?郾5克,橘子皮占总量的18%。另一个研究橘子的小组汇报:“橘子的总重量175?郾5克,果肉是123克,占总量的70%,橘子皮是52?郾5克,橘子皮占总量的30%。教师引导性地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研究橘子,但得到的百分比不一样呢?”一个学生回答:“橘子品种不同,橘子重量不同,果肉占总重量的百分比也不同。如果做水果罐头,就应该选用我们组的橘子,我们组的果肉占总量的百分比多。”讨论中学生都想到,如果我买橘子或做罐头,就要买果肉占总量的百分比多的那一种,因为这样的橘子水多,还好吃。如果用橘子皮入药,就应该用橘子皮占总量的百分比多的。又一名学生发现:只要称的果肉是46?郾5克,果肉占总量的82%,不测量也可以知道果皮占总量的18%,因为,橘子是由果肉和果皮两部分构成的。教师赞赏:“这个想法很科学,一个物体是由几部分组成,这几部分合在一起应该是100%。”研究花生的小组汇报:“花生总重量50克,剥出花生米35?郾5克,占总重量的77%;花生皮11?郾5克,占总重量的23%。如果要做花生糖、花生酱,只要知道这个数据,就知道要买多少花生了。”“我们组先测量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花生,总重量5克,剥得花生米3?郾75克,花生米占总重的75%;还测量了一小兜花生,总重量50克,剥得花生米39克,花生米占总重的78%。实验证明了测量一个不大不小的花生与测量一小兜花生的百分比,结果都应该是差不多,我们的想法是对的。”这时引起两个同时研究花生的小组间的争辩。有的学生说:“他们组非常聪明,测一个花生就知道花生米占总重量的百分比,测量的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花生,结果应该是准确的。有的学生争辩说,你们测一个没有我们测一小兜准确,我觉得测一小兜也没有把实验做到十次更加准确。如,分别测量30克、50克、80克、100克花生的花生米占总重量的百分比,这样会更准确。课末,老师让学生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有的学生说,”我知道百分数,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有的学生说我知道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有的学生说,我还尝到了和同学一起做实验的乐趣。我们今天学了百分数,我想,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不会遇到千分数、万分数?

深入探析这一典型的课堂生成个案,小学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天机”便浮出了水面。

1?郾具体感知的探究性预设,撞击生成的触点。有效生成其实质就是学生在认识上形成生长点,实现知识构建,闪现出知识经验与创新灵性相交织的智慧火花,从而显现出一种多元性、非线性、创新性与突现性的特征。这种具有生命灵动的生成,其原点就在于思维的激活,产生了聚合与发展相反相成的思维灵性。因此,有效生成的首要条件就是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就应预设可具体感知的探究活动来撞击学生的思维,触发思维的灵点。在上述案例中,学生研究橘子、花生、鸡蛋中的百分数,不仅领会了这些物品中各部分百分含量的实际意义,比如,学生说道:“食品厂要做蛋黄月饼,若不知道蛋黄占鸡蛋的百分之几,就不知道去购买多少鸡蛋,”而且产生了新的猜想、有了新的发现、悟出了更深的道理。一个小组先测得蛋清43克,占鸡蛋总量的61?郾3%;蛋黄17克,占鸡蛋总量的24?郾3%。二者合计,蛋清和蛋黄共占鸡蛋总量的85?郾7%,据此推测蛋皮应该占14?郾3%。可他们实际测量的蛋皮只占13?郾6%。便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出现偏差(即0?郾7%)。这引起了大家的思考,找到了原因:“蛋皮破了,有点损耗,或者是测量有点误差。”测量花生的小组作了大胆的猜想:测量一个不大不小的花生与测量一小兜花生的百分比,结果差不多。接着通过实验验证了他们的猜想是有道理的。由此引起的争论,激发了孩子们探究百分数的极大兴致和浓厚的科学研究思维,使课堂汇聚成了思想奔腾的海洋。以探源的视角反观这一精彩的课堂生成,我们深深地感到,这种看似偶然的精彩生成,却有着预约美丽的必然性,这一必然性主要缘于具体感知的探究性预设。正是这一具体感知的探究活动撞击了那一精彩生成的触点。教师的预设,巧妙地安排了既明确方向又开放视野的百分数研究活动,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亲自动手操作,探究鸡蛋、橘子、花生等物品的百分含量问题。就在这种具体感知的活动情境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欲望和研究思维都被激活了。于是,随着探究活动的展开,孩子们面前的问题便一个个呈现,他们的思想也在一层层升华,闪现出了精彩的生成亮光。

2?郾多向交往的互动性预设,搭建生成的平台。作为生长与建构的课堂生成,不仅是“究自然之象”的生动,而且还是“究天人之际”的超越,这种课堂活化的生动与超越,其唯一路径就是多向的互动交往。在与学生、与家长、与老师的“人——人”交往中,在与文本、与学具、与生活及其环境的“人——物”交往中,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在信息多向流动的对话中,学生的智慧之门得以打开,闪现出心智与情感交融的灵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向的互动交往不仅是有效生成的结果,也是有效生成的原因。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在“百分数的意义”这个案例中,学生从“面料100%的棉”的风衣标签,领会到这种风衣的面料都是用棉做成的;从“总有效率达92?郾3%”的降压药说明书,领会到“如果病人血压高的话,吃了这种药,治好的可能性有92?郾3%”;还从写着“果汁含量≥50%”的汇源果汁包装盒,提出问题:“为什么非要写成≥50%呢?”又从鲜果乳酸冰棒标签“热量2?郾5%、钠盐1.25%、碳水合化物4%”中的三个百分数,提出“为什么不写成分数形式”的问题。这些对百分数生活意义的理解以及探究问题的生成,不正是在调查生活中的百分数时,与生活用品、与家长等物和人的课外多项交往中产生的?不也是在课堂交流汇报时,与师生、与媒体环境等物和人的课内多向交往中实现的?正是由于课堂的有效生成需要多向性的交往互动来搭建平台,案例中的马老师便从解决哪杯水更甜的问题,到调查生活中的百分数,再到解决哪个年级达标率最高以及实验研究百分数等主要环节,都预设了多向性的互动交往,也就在这些互动交往中,亮出了课堂有效生成的精彩。

3?郾兼容差异的多样性预设,张扬生成的个性。有效的教学生成,是外部情境信息对学生内部心理的有效刺激,使学生产生心理反应并外化为自己独特的行为表现——或形成独自的问题,或显现独到的见解,从而实现认知和情感的升华。因此,关注差异、张扬个性就成了生成性的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因此,教师在课前预设中,就应该充分兼容学生的差异性,设置具有多种解决的方案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尽可能张扬生成的个性。上述案例中,马老师先创设一个“比较哪杯水更甜”的真实情境,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尝一尝就能解决问题,在激活了学生认知心态的基础上,马老师又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比较哪杯水更甜”的虚拟情境,呈现了新的问题:两杯水的量不同,甲杯20克,乙杯25克;加入的糖也不同,甲杯3克,乙杯4克。这时,不能用观察对比的方法来解决,面对一个虚拟情境,也不能再用嘴来尝。这就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利用已有的分数知识(通过计算并比较糖水的成分含量)来解决问题。在这里,教师预设的问题是“哪杯水更甜”,而不是固定求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成分含量,使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有了多样性,很好地兼容了学生的差异性。于是有了课堂上“求出糖占水的几分之几,哪杯的分数值大,则哪杯更甜;求出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哪杯的分数值大,则哪杯更甜;求出水占糖水的几分之几,哪杯的分数值越小,则哪杯更甜;求出水占糖的几分之几,哪杯的分数值越小,则哪杯更甜”四种个性化方案的精彩生成。不难看出,马老师在其他几个教学活动的预设中,也无不兼容差异、呈现多样性,张扬了生成的个性。

4?郾力求创新的开放性预设,拓展生成的空间。与传统教学相比,生成性教学最为显著的特征,就在于它超越了简单的知识传承,而以“学生的发展”为其本旨。由于学生具有复杂的生命灵性,所以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生成性教学也就时常超越了常态,呈现出创新性与开放性。因此,要实现有效的教学生成,课前预设就必须冲出封闭,走向开放,打破常规,走向创新,为有效生成拓展空间。在“百分数的意义”这一案例中,教师让学生比较四、五、六年级哪个年级体育达标情况最好,呈现的数据信息是:“四年级总人数290人,达标261人;五年级总人数360人,达标342人;六年级总人数450人,达标441人。”仔细揣摩,便发现这是一个巧妙的、开放性和创新性的预设。学生在比较各年级达标情况(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时,便产生了多种具有创新的方法:有的学生将这三个分数约分,分别得■、■、■。便发现这三个分数都跟“1”相差一个分数单位,便于比较分数的大小。有的学生约分后得■、■、■,再将这三个分数通分得■、■、■,这样一眼就看出六年级达标情况最好。试想,如果没有上述3个分数的预设,能得到■、■、■和■和■、■两组便于比较大小的分数吗?还有的学生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分别除以2?郾9、3?郾6、4?郾5,化成了■、■、■这三个便于比较大小的百分数,试想,要是261、342、441不能被2?郾9、3?郾6、4?郾5分别除尽,还能有灵活运用约分而得到三个分母为100的分数吗?可见,学生灵活约分等多角度、多方法的生成,正是教师力求创新的开放性预设所结出的硕果。

大道无形,无意恰在有意中,精彩的生成正是灵动的预设所开出的一朵美丽之花。

作者单位

师宗县教师进修学校

精彩的生成 篇7

一、平等对话, 有效引领, 让生成性资源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背景, 都是不可替代的鲜活的个体, 他们都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 这本身就是资源。在课堂上, 我们营造一种平等对话的情景, 给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环境的支撑, 教师予以有效地引领, 从而使师生在平等对话中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欣赏, 不断生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在一次随堂听课活动中, 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找规律”这一课时, 最后出了这样一道题:1, 2, 4, ( ) , ( ) , ( ) , 要求学生在括号里加上一些数, 使这些数看起来比较有规律, 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 纷纷举起了小手。一位学生填出了第一个答案:7, 11, 16, 理由是前后两个数的差在依次增加, 分别增加1, 2, 3, 4, 5, 教师微笑着点点头;第二个学生又想到了另一种填法:8, 16, 32, 理由是前一个数重复相加为后一个数, 教师满意地笑了。教师环视着全班同学, 似乎没什么问题。正好下课铃响了, 教师准备课堂小结。这时, 有一只小手怯生生地举起, 又偷偷地放下, 教师猜测这是一位自信不足、成绩平平的学生, 教师略显迟疑:“你还有什么问题吗?”生:“我想填1, 2, 4……”顿时, 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那位学生害羞得埋下了头, 教师示意大家安静, 亲切地说:“你的想法不错, 真了不起!大声地说出你的理由, 好吗?”那位学生慢慢地抬起头说:“我觉得重复也可以是一种规律。”

说得多好啊!简单重复何尝不是一种规律, 大概受这种想法的启发, 学生的热情一下又高涨起来:“老师, 我又想到了另一种填法, 1, 2, 8, 1, 2, 16, 理由是前两个数重复, 第三个数分别填4的2倍, 4的3倍。”时间已超过了3 min, 但学生们依然沉醉在寻找规律的兴奋中。

真为这位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氛围而鼓掌。教学时间超过了, 而这位学生的想法太简单, 教师完全可以简单评价后下课, 但教师没有这样做, 而是表扬鼓励了这位学生, 让他说出自己的想法, 由此又引发了学生的许多联想, 这样的处理真是太好了, 也许在这位学生的心目中从此播下了学好数学的种子, 也许他从此有了更多的自信……按要求, 这个题目的答案到底有多少, 我们姑且不去讨论, 当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预设相偏离时, 教师不必忙着为自己的下一个环节奔忙, 而应先来听听学生的分析、听听他们的想法, 因为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方式和思考过程比答案本身更为重要。这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这种不同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师生双方真诚平等、民主对话的基础上, 教师作为数学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 要真正从心理上尊重学生, 倾听孩子的心声, 让孩子在一种轻松、活跃的心理状态下, 敞开心扉, 放飞思想, 真情对话。有了这种和谐、平等的“生态环境”, 学生才会把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全部调动到课堂学习中, 大胆表露自己真实的内心体验。这样的课堂才是多变的、美丽的、丰富的, 师生才会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所以, 教师要有理念上的转变, 我们的课堂到底该为谁服务?是为教师既定的教学目标而不顾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辛苦劳动?还是该为学生灵动的体验、真实的感受而平等对话服务?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二、及时抓彩, 随机应变, 让生成性教学资源“临场闪光”

生成源于学生的发现。学生在课堂上一些精彩的表现往往是学生思维瞬间迸发的火花, 光彩耀眼, 却也可能转瞬即逝。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的同时, 也要及时捕捉学生课堂生成的亮点, 让学生的精彩表现得以及时展现。不仅如此,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们还要以此为契机, 启迪全班学生的思维, 让智慧的火花迸发更耀眼的光彩。

听一位教师教“乘法应用题”时, 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房间最多可以住5个人, 一个旅游团包了这样的6个房间, 这个旅游团共有多少人?学生思考后, 列出了这样的算式:6×5=30 (人) , 也有学生列出:5×6=30 (人) 。教师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答:“要求这个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6个5是多少。”教师满意地让学生坐下, 我们也从没怀疑过答案的正确性。当教师准备下一题时, 有一个学生举手了:“教师, 有可能这个旅游团只有29人呢?”“这怎么可能呢?”教师愣了一下, 我们听者也急速地考虑答案的可能性。聪明的教师把球踢给了学生:“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呢?”“其实, 我也没有太多的考虑, 我只是想房间为什么一定要住满呢?”学生的一席话使大家豁然开朗。“那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根据我们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有多少种可能性?”

多好的教学契机, 教师及时抓住了。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迸发了出来, 于是就出现了以下的精彩场面:

生1:我觉得可能是26人, 算式是5×5+1=26 (人) ;第6个房间只住1人。 (有学生插话:那多浪费, 应该包一个单间, 价格还便宜一些。)

生2:有可能27人, 算式是5×5+2=27 (人) ;第6个房间只住2人。

生3:有可能是28人, 算式是5×5+3=28 (人) ;第6个房间住3人。

生4:有可能是29人, 算式是5×5+4=29 (人) ;第6个房间住4人。

生5:我还有不同意见, 题目上说每个房间最多可以住5人, 有没有可能每个房间都住4个人, 这样就是4×6=24 (人) 。

生6:那也有可能每个房间都住3人、2人或1人, 这个旅游团就可能是18人、12人或6人。

生7:那如果也考虑不住满的情况, 答案就更多了。

生5、生6、生7的想法有些偏离题意, 教师因为学生的高涨热情而感动着, 对学生的答案做了恰当的评价引导。大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为学生的精彩想法而高兴, 更为教师及时抓彩而喝彩。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一般都经过了周密的考虑, 主观上努力穷尽各种可能, 但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面对这些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 教师应及时抓彩, 把这些有效的教学资源开发、放大, 让它“临场闪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课本内容, 让师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让师生有更多的生活经验融入课堂学习中, 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 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让“死”的知识活起来, 让“静”的课堂动起来, 变单纯的“传递”与“接受”为积极主动的“发现”与“建构”, 在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当然, 这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敏感, 更需要有深厚的教学理念为底蕴。

三、价值引领, 启迪思维, 让生成的错误资源“变废为宝”

学生的错误是一种鲜活的课程资源, 对于学生的错误, 我们应认真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根源, 合理开发利用学生学习中的错误资源, 让学生在辨错、思错、纠错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从错误中汲取经验, 进行创造, 发现真理, 从而营造出数学课堂的生机与活力。

在教学“8加几”时, 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图意, 引出算式8+7=?然后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 讨论可以用哪些方法计算8+7=?学生通过操作讨论, 明白“凑十法”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接着让学生试着计算8+6=? (下面是教学片断)

师:通过讨论你知道8+6等于几吗?

生1:我知道8+6=14。

生2:不对, 8+6=15。

(同学们哄堂大笑, 有的还指着他说, 真笨!生2红着脸深深地埋下了头。)

师 (微笑地看着生2) :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2 (腼腆低声地) :昨天我们计算9+8=?时, 不是说9向8借1凑成10吗?那计算8+6=?时, 也是同样的道理, 8向6借1, 6变成5, 不就等于15吗?

师:你会联系旧知识来学习新内容, 真了不起! (生2稍稍抬起头, 眼睛里透出一丝光亮) (这时学生议论纷纷, 教师把这位学生的想法板书, 让大家说说出错的原因, 他也似乎悟出了错误所在, 大家经过共同讨论, 找到了正确答案)

师:从刚才的计算中, 你们又明白了什么?

(还是生2) :噢, 我明白了, 计算“7加几”就得向另一个数借3凑成10, 计算“6加几”就得向另一个数借4凑成10…… (他的迁移之快, 令全班学生刮目相看)

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下, 课堂生成的一个情景、一个问题、一个信息乃至一个错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 对于这些教学资源, 教师必须迅速地做出相关检索, 进行有效分类, 对于有效的生成性资源, 适时进行价值引领, 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 显露资源中的“闪光点”, 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合理成分”激活。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 会有一些认识上的偏差, 对于学生生成的错误资源, 教师大可不必藏着、捂着, 要让学生明白“出错”并不可怕、更不可耻, 而是一种正常现象。教师在课堂上应千方百计地通过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 暴露其思维过程, 对这一过程中生发的错误, 要牵而带之, 引而不发, 促进学生自我反省和观念冲突。正是因为教者对学生错误的悦纳和欣赏, 才使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在“出错”中发出了异常的光彩。因此, 作为教师要知道有时教学中的一些旁逸斜出, 反而会给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 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使课堂呈现出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神采!

让课堂的生成走向精彩 篇8

一、在倾听中,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在课堂上,要想让学生真正经历学习的过程,彰显他们的个性,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学生学习探讨的过程,用心倾听他们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所想、所感,说出他们独到的见解,更要让大多数学生参与补充和发表看法,并相机加以指导。

有位教师上《五彩池》一课,在教学过程中他安排了“为五彩池设计广告语”这一教学环节。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五彩池景色怡人,神奇秀丽,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们来游览,你能为它设计一则广告语吗?

生1:五彩池景色秀丽,快来旅游吧!

生2:想看五彩池吗?快行动吧!

师:真棒,你是怎么想到这则广告语的?

生2:我看电视学的。

生3:想看天上的“瑶池”吗?到四川松潘吧!

生4:心动不如行动,赶快来四川松潘参加瑶池会吧!……

这位教师在学生抓住重点设计了广告语后,没有急于点评和总结,而是相机引导,倾听学生的创新设计。教师耐心的倾听,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他们把从电视、广播、报纸上看到、听到的广告语套用在了这里,一条条个性化的广告语不得不让我们叹服。在此过程中,教师始终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积累。虽然放弃了结语,但却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倾听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二、在倾听中,为学生的阅读扫清障碍

平时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活动机会和交流空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经意就会忽略学生错误的认识。在合作学习之后,进行交流时,一般各小组都会得出他们的见解,因时间等原因我们往往只引导学生说出比较好的学习成果,表扬后加以总结,结束学习任务。我们发现,这样的过程经常会给学生留下阅读的误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就要细心倾听各个小组的探究结果。

教学《第一场雪》时,在交流“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时,学生很快回答出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因为雪景太美了。”“雪天是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瑞雪兆丰年。”……倾听学生的发言,我发现学生感悟到了文章的重点,但细细琢磨便发现学生的理解仅浮在表面上。我援引了资料:“文章写于1962年,1959—1961连续三年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62年冬下了这么大的雪……”学生顿悟了,对刚才的话题有了深入的理解。

三、在倾听中,让课堂的生成走向精彩

课堂上,我们和学生交流的机会很多,正是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在备课时“预设”的目标才得以实现。而课堂上我们如果能耐心倾听,不仅预设目标能完成,往往还会有更多“非预设的目标”随之生成,时时迸射出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

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当读到“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场面时,经过一番畅所欲言的交流后,学生已经充分感受到了鸟的数量多,生活欢乐。此时,教学目标已实现,我正准备引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一位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老师,我发现这一部分有几个特殊的标点符号,大家看句子:‘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按我们的习惯,这儿多会用顿号,可作者却用了逗号。”“你真注意观察……”我的“请坐”刚要出口,她却又说开了:

“老师,我认为从这几个逗号能读出鸟很多。”

“噢?你说说看,好吗?”全班学生都来了兴趣,我也对她的发言有点意外。

“我们知道,读书时逗号的停顿时间比顿号要长一些,之所以这儿说‘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时要停顿长些,我认为是因为作者看到的每种鸟都有很多。”

同学们鼓起掌来,我也竖起了大拇指。

一石激起千层浪,马上又有学生举手了:

“老师,我发现文章最后一句的标点也很有特点,两个鸟的天堂,第一个用了引号,第二个却没用!”

“这是为什么呢?”我顺势将问题又抛给他们。

“第一个引号是引用别人的说法吧。”一个学生跃跃欲试地说。

“这一个引号还可以说明作者第一次去没看见鸟,认为这‘鸟的天堂’徒有虚名,是假的。”

“第二个不用引号是对鸟的天堂的肯定,是亲眼所见的事实。”

“我认为这反映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认同、赞叹。”

动态生成,不曾预约的精彩 篇9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应学生而动, 应情境而变, 敏锐地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 才能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那么如何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源, 让我们的课堂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呢?

一、关注“错误”, 展现精彩

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的教育秘诀之一, 就是宽容地、理性地看待孩子的一切, 包括“错误”。学生天性好动、顽皮, 有时甚至会捣乱或恶作剧, 课堂上时不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小插曲”, 此时我们要宽容、理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

如在教完《什么动物出来玩》歌曲后, 我和往常一样,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 根据乐曲中的音乐形象进行表演。随着轻轻的乐曲声响起, 同学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表演了起来, 喜欢跳舞的同学, 纷纷展现出或优美, 或活泼的舞姿;喜欢画画的同学在图画纸上勾勒出春意盎然的春光图;喜欢打击乐的同学用乐器为歌曲伴奏;喜欢唱歌的同学手拿书本, 好似拿着麦克风在歌声中陶醉;还有些可爱的小蜜蜂成排地歇在凳子围成的“花丛”中伴唱。正当我为学生的表现高兴, 为自己平时的教学感到自豪时, “轰-轰轰”一道不和谐的声音传入了大家的耳膜。“怎么回事?”“老师, 吕明在捣乱!”有学生愤愤地喊道 (吕明是他们班最顽皮的学生, 学习习惯较差, 而且喜欢搞破坏, 在我刚接任这个班级时, 班主任就向我提醒过他, 平时的音乐课我都特别留意他) 。我向发出声音的地方望去, 只见吕明扭动着腰肢, 张牙舞爪要往花丛中挤, 我看了有些恼, 很想制止他, 发火是不明智的。我看他的动作挺像狗熊的, 于是灵机一动, 微笑着对他说:“吕明你在表演狗熊吗?”他以为我要批评他, 歪着脑袋低着头不吭声, 眼睛却偷偷地往我这瞧, 同学们都静静地注视着我们, 看我怎么做。我笑着对舞蹈组的同学说:“小鸟们, 原来你们请了狗熊来做客呀, 你们还邀请了哪些小动物呢?”同学们一愣, 似乎有些不相信。“还有小白兔, ”有位大胆的学生冒出一句。“请得不错, 小白兔的舞姿很美, 肯定能为这动物音乐会添光彩的!”我马上鼓励道。“还有布谷鸟, 它的歌声最美!”又有学生接道。“有天鹅, 它会跳舞!”“小猴会演奏乐器。”……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进来, 他们的兴致上来了, 依据往常的习惯, 操起乐器模拟小动物。再看看吕明也不再捣乱了, 跳得也是有滋有味, 望着兴致勃勃的学生, 我突然有个感触, 这不是很好的第二次创作吗?

二、捕捉“插嘴”, 调整策略

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下, 在如今这种轻松、活泼、没有约束的课堂氛围中, 学生“插嘴”不是“乱”, 而是一种“活”资源。面对学生的“插嘴”, 我们可以提供一片空间, 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 一个自由想象的时空, 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音乐课堂上的生成是真实而美丽的, 稍纵即逝而可遇不可求的。如在教学歌曲《小白船》的时候我与生成问题“相遇”了。

在导入新课的时候, 借助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的直观性, 月亮的传说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学生, 教学铺垫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在紧接着三拍子的节奏练习中, 难度较前几课有了很大的加大, 为了让学生能感受3/4拍的强弱关系, 能掌握得更牢固, 我就让他们一遍遍地反复练习, 还变着法地做些身势动作, 很多学生的脸上流露出了无奈, 和刚才听传说时的专注神情相比, 我感觉到了压力。这节课也许并没有预计的那么容易上得好。不管怎样, 课都是要继续的。

一段不算长也不算短的坚持后, 新歌的教学正要开始, 学生的好奇心又一次被激发。我正想播放《小白船》的录音, 一只小手高高地举起了, 是尤逸龙同学。“你有什么事吗?”我走到他面前, 这是一个平时很乖巧的学生。“林老师, 我会弹这首歌!我学习钢琴的时候, 已经学会了!”我瞬间豁然开朗, 我怎么就没想到用这个方法来导入呢?于是我说道:“是吗?老师请你为大家来演奏这首《小白船》好吗?”教室里一片沸腾。刹那间, 我领悟到, 动态生成型教学就这样在课堂里自然而然地生成了。新课程实施到现在, 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天下”, 师生之间是平等而民主的关系, 应该给学生“说”与“做”的权利, 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随时捕捉学生的信息, 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 使学生的学习更有主动性, 真正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于是, 尤逸龙开始了演奏, 虽然没有充分的准备且有些紧张, 但是同学们听得很认真, 给予热烈的掌声。令我更惊喜的是, 班级中还有三位学生也学过琴, 他们也会弹这首曲子。于是, 另外三位小朋友也相继演奏了《小白船》, 四遍音乐的相继演奏, 让同学们对歌曲有了很完整的认知。于是, 灵感继续在我脑海中闪现。我继续问道:“老师想请这四位小朋友做小老师, 来带领小朋友学习这首歌曲, 行吗?”“行!”教室里一片欢腾, 欢乐在一点一滴地延伸。“下面老师就把课堂交给你们, 老师也做你们的学生。”

四位小老师在一番讨论后, 开始分工合作教学, 形式多种多样, 有领唱一句跟唱一句的小老师, 有为歌曲设计表演动作的舞蹈小老师, 更有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游戏的小老师, 无论是担任小老师的学生, 还是其他学生, 每个人都很投入, 他们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

在翘首期盼中, 新课程来了, 带着新理念来到了我们身边, 在我们的教学中, 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空间, 而是开放的、无限的空间。当课堂中出现了与教师原本的教学“套路”不吻合的地方, 是“扼杀”学生的想象与观点, 形成某种既定的统一答案, 还是鼓励学生说完, 教师给予肯定?是按照教参教案去上课, 还是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我终于知道, 让学生去讲, 比教师给出标准答案的效果要好。教师及时地给予一个鼓励的眼神或一句肯定的话, 对学生而言比什么都重要。

这节课有了小老师的帮助, 课堂上学生很专注。因为在座的学生都是发自内心地佩服会弹这首歌的小朋友, 在他们看来, 老师会的本领小朋友也会, 该是多么令人敬佩的事情。于是, 在他们的世界里, 欢乐与喜悦在一点一点地悄悄蔓延。

“错误”生成精彩的语文课堂 篇10

1.“将错就错”巧用错误资源

在执教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时, 为了引导学生感受谈迁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 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我抓住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读、品、感悟谈迁完成 《国榷》 的艰辛。课堂的前半部分都按照我的预设进行, 比较顺利, 可在教学谈迁二次编写 《国榷》 的过程时却发生了一些错误。

课件出示:在北京的那段时间, 他四处寻访, 广泛收集前朝的逸闻, 并亲自到郊外去考查历史的遗迹。 他一袭破衫, 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 他不顾年老体弱, 奋笔疾书, 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生:老师, 您的这段文字中出现了两处错误, “搜集”写成了“收集”, “考察”写成了“考查”。

(我一听, 吓出了一身冷汗, 也许因没有注意而酿下了这一错误。于是我灵机一动, 将错就错)

师:这位同学, 你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同学们查查字典, 看看这两组词有何区别?

生:“收集”是东西放在眼前, 人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就能得到;而“搜集”中包含了一个比较辛苦的搜索过程。

师:你能举例说说吗?

生:“收集邮票”, 可能是市面上有某种邮票出售, 你仅仅是去收买;而“搜集邮票”, 则是某种珍稀邮票, 市面上买不到, 你需要四处搜寻并收购。

师:“前朝的逸闻”是何意?

生:世人不大知道的传说, 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

师:正是世人不大知道的传说, 因此谈迁要去搜集资料, 要去查询史料。

师:“考察”与“考查”呢?

生:考察着重指观察、调查、研究, 目的是取得材料, 研究事物, 如山川、地形、地质、工程、运动、 科学研究的对象, 等等;而“考查”着重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 目的是评定或审核, 对象常是非重大的、多半是人们的所作所为, 如成绩、学习、业务等, 有时也是其他事物, 如年代、历史、文物, 等等。

师:你能分别用这两个词说一句话吗?

生:期末测试是为了考查学生一学期以来的学习情况。科学家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师补充谈迁搜集前朝逸闻和考察历史遗迹的相关资料)

师:从这两组词中你明白了什么?

生:谈迁编写 《国榷》 过程的艰辛。

生:谈迁虽然遭受了厄运, 但是他不被厄运所打垮, 是信念要写一本更加翔实可信的 《国榷》。

师:这正是作者运用“搜集”“考察”的用意。 大家学习语文就是要推敲语言文字, 学会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一字值千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2.“故意出错”催化别样效果

在教学 《推敲》 一课时, 自然过渡到 (出示贾岛骑毛驴图) 找出与文中插图相对应的自然段。我故意把“即兴”打错成“即时”, 并丢掉“或许”一词。指名学生读该自然段:

第二天, 贾岛独自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 他想起昨夜即时写成的那首小诗, 觉得“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 改用“敲” 字更恰当些。贾岛骑着毛驴, 一边吟哦, 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 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 都感到十分好笑。

读后有学生指出我丢了“或许”一词, 这样连接不起来下文, 连接不起来就不需要下面的推敲了。又有学生指出, 我把“即兴”写成了“即时”了。我趁机引导学生比较“即兴”和“即时”, 明确用“即兴” 妥当。在讲读课文时的这些“故意出错”环节, 意在分析有关词语的妙意, 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动”,生成词语教学的精彩 篇11

[关键词]词语教学 动口 动手 动脑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2-062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词语学习是重点。虽然词语是“冰冷冷”的,但是教师通过“三动”策略的实施,就能让词语变得“鲜活”起来。

一、引导学生动口,品味词语色彩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语言文字训练和语感培养的关键时期,因而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训练。所以,低年级词语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动口,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朗读中让学生体验词语色彩。比如《孔繁森》教学片断。

师:(多媒体出示“孤儿”一词)谁来说说“孤儿”是什么意思?

生:只有一个人,没有父母。

(多媒体展现地震后的惨烈景象,在一片废墟旁边还站着一两个孤儿)

师:你们看看,说说这些孩子可怜吗?谁来把这种可怜的情感读出来?

(学生进行个别朗读)

师:不错。读这个句子的时候需要慢一点,语气需要低沉一点,这样听起来才有悲凉的感觉。

(指导学生进行个别朗读)

词语是读出来的。通过朗读,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美,体验语言的节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水平;另一方面在朗读中可以加强学生对词语感情色彩的品析,帮助学生掌握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能拓展学生的其他能力与素养。

二、引导学生动手,演绎词语情感

词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随着文本内涵而不断变化的。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文本内容从而理解词语内涵。具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动活泼的特征,引导学生进行动手表演,让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比如《沉香救母》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救母心切”这个词语怎么理解呢?

生1:就是立刻去救母亲。

生2:就是非常着急去救母亲,谁也挡不住。

师:你们说得都非常好,那现在谁来扮演一下呢?

(教师扮演师傅,一学生扮演沉香)

生:(沉香)师傅呀,徒儿要去救母亲,特向您告辞(双手抱拳在胸)。

师:(伸手扶着学生的双臂)徒儿呀,华山离这里有万里之遥,你怎么去呀?

生:(沉香)师傅,即便徒儿双脚走,也要走到华山。

师:这一路上,有很多艰难险阻,师傅担心呀!

生:(沉香)师傅,徒儿跟您学了很多本领,徒儿不怕!

师:徒儿,你那舅舅二郎神本领高强,你现在还不是他的对手,万一你救不了母亲,还自己陷进去了呢?

生:(沉香)不!徒儿一想到母亲还压在华山脚下受苦,徒儿一刻也不想等!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通过表演,深入体会了沉香的语言、神态乃至心情,从而真正理解了“救母心切”这个词语。其实,所谓的“动手”很简单,比如关于动作的词语,就直接让学生模拟一下,这样一来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二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内涵,一举两得。

三、引导学生动脑,想象词语画面

很多词语在课堂上无法直接呈现,教师可以搭建平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唤醒学生生活中的记忆体验,通过感性学习的方式来理解抽象词语。比如《蜗牛的奖杯》教学片断。

师:蜗牛捧走了奖杯,它后来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你们先自己默读课文第三小节,画出相关内容。

生1:蜗牛会到处炫耀。会到处说,这是我第一个奖杯,纯金打造的奖杯。

师:那么,它晚上会怎么做呢?又会怎么想呢?

生2:他想,我一定要睡在奖杯上,否则被别人偷去,就不划算了。

师:哈哈,原来蜗牛睡在奖杯上,是怕被人偷走奖杯呀!大家都来读一读。

(学生朗读相关语句)

师:从“背”“睡”两个字,你能明白蜗牛内心究竟怎么想吗?

生3:蜗牛很得意,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得了奖。

生4:我想,蜗牛很小心眼,生怕奖杯被人偷走呢!

……

课堂上,教师围绕“背”和“睡”这两个词语,着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填补文本空白。这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表达能力。

总之,只要教师从更多角度去解读,从更多层面去强化词语的积累、理解、运用,学生的词汇量就一定会更丰富,他们的语感也一定会得到提升。

悦纳生成 享受引领的精彩 篇12

一、尊重生成, 引领精彩课堂

当我们站在生命的高度, 以动态生成的态度看待课堂的时候, 一切人性的理念都会喷涌而出。课堂是人与人互相交流思考的空间, 教学工作进展过程中, 学生在积极地思考、分析问题, 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角度会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所以, 以人为本的课堂不可能都按照教师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 学生自主思考产生预设之外的质疑或者观点是必然的结果。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应该考虑到课堂随机的“意外生成”, 应当尊重学生的观点和看法, 并以自己的教育智慧巧妙引领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

在教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时, 教师曾有过这样一段经历:为了帮助一位学困生掌握除法的笔算步骤, 教师在列出算式后请该生在黑板上“带领大家”一起演算。该生上台后有些无所适从, 座位上的同学不断地热心指导着, 这一步该怎么样试商, 下一步该计算什么。虽然磕磕绊绊计算出了结果, 但是每个人都不敢满怀信心地说这个孩子做下一道题时知道了基本步骤。就在我们的期待中, 该生自主计算的题目又卡在了半道上, 不知该如何进展。正当教师准备介入时, 一位学生站起来告诉大家:“除法笔算其实很简单, 我把它总结为五个字:商、乘、减、比、移”全班愣了一瞬, 随即又有学生举手说:“我觉得也是这样的, 商就是试商, 乘就是把试商结果和除数相乘, 减当然是用被除数减掉上一步的乘积, 比是要看一看减出的余数是不是小于除数, 如果小于就可以移被除数的下一位数了。”然后这位学困生马上目光闪亮:“我会做了, 按照这五个字的顺序不断循环, 直到算出最后结果为止。”教师惊叹于学生的智慧, 开始引导全班学生理解这位同学提出的“五字方针”, 很快, 全班同学恍然大悟, 原来真有这样的规律在里面啊。有时候, 尊重学生的意见带给课堂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攻克疑难不仅仅是教师在思考, 当一个个小生命在课堂上放射光彩时, 我们收获的也不仅仅是一次惊叹。

二、精心预设, 酝酿有效生成

有效的生成诞生在精巧的预设之后。教师应当用开放的胸怀, 设计课堂引导的过程, 拓展学生在课堂中的交流面, 使得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活动充分展开, 促进学生更加活跃地思考问题, 形成自主个性化的观点和知识构架。具体来说,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认知的兴奋点,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勇敢质疑, 乐于争辩;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构建知识;课堂问题的设置要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启发性。在此基础上, 开展实质性的课堂互动, 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 教师首先对以往所学进行复习, 然后出示例题“789×206=”, 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列竖式笔算, 以便学生自己主动思考和探索, 学生在没有教师提示的情况下, 在自己的层面思考计算, 大多数同学的计算出现了如下两种形式的结果:其一, 按部就班地计算, 第二行写了三个0;其二, 省略了第二行的0, 把789×206的第三行结果个位和竖式的百位对齐。显然, 学生在主动思考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然后, 教师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 学生经过思考一致同意选择第二种方法来计算。教师在预设中表现出的引领智慧, 促成了课堂中的有效生成。同样的事例, 在简便计算, 解决问题等主题性课堂中都可以适用。

三、灵活变奏, 捕捉课堂生机

引领课堂生成是一种教学的智慧, 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中是一个十足的“懒汉”, “懒”的原则是要运用自己高超的教学智慧, 把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主观能动性放在首位, 不去越俎代庖。学生的生成, 必然导致课堂的变奏, 而决定课堂是否要变奏要看生成性问题能否为学生发展带来生机, 不能为生成而生成, 走形式主义道路。教师要积极历练自己的教育智慧, 这种智慧具体表现为敏感的观察力, 它使得教师能够判断什么是有价值的生成;果断的决策力和灵活的应对力, 这使得教师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决断课堂预设是否要改变, 以哪种途径改变;还需要正确的导向力, 教师要以正确的发展观应对学生的生成性问题, 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上一篇:微创保胆下一篇:劳动者的娱乐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