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用药抗感冒

2024-11-05

对症用药抗感冒(精选5篇)

对症用药抗感冒 篇1

摘要:目的 分析抗感冒药中所含主要成分的药理特性,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 记录我院2011年常用抗感冒药的商品名与通用名,分析药品中所含主要成分的药理特性,并根据临床应用情况探讨合理用药措施。结果 常用药物中含有的成分可根据作用分为六类:收缩血管、解热镇痛、抗病毒、镇咳祛痰、抗组胺、中枢兴奋。结论 多数患者对使用抗感冒药存在认知不足的现象,自主参照说明书服用的几率较高,合理性不足,应根据其症状推荐用药。

关键词:抗感冒药,临床用药,药理特征

感冒是一种常见病,属于急性呼吸道病变,致病因为病原体感染[1],多数患者选择服用抗感冒药缓解症状,此类药物是一种应用率非常高的非处方制剂,目前上市出售的品种较多。各种药物中含有的大部分成分是相同的,但也存在不同之处,因此具有不同的药效侧重点,若未根据症状合理选用,不但无法有效控制病情,还会出现严重的用药不适症状[2]。而合理用药需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为基础,掌握药物有效成分、了解药理特性。本文根据药物成分将常用药物分类,并探究其药理特征,希望能够对抗感冒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指导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感冒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有20160例,有37.9%(7637/20160)为青少年及儿童,44.2%(8915/20160)为老年人,17.9%(3608)为中年,49.8%(10052/20160)为男性,51.2%(10108/20160)为女性。

1.2 方法

计算我院2011年各种抗感冒药的用药百分率,记录当年常用的商品名与通用名,分析其药品中所含主要成分的药理特性,并根据临床应用情况探讨合理用药措施。

2 结果

泰诺的用药百分率较高(达到83.5%),其次依次为新康泰克、氨酚伪麻美芬等,常用药物中含有的成分可根据作用分为六类:收缩血管、解热镇痛、抗病毒、镇咳祛痰、抗组胺、中枢兴奋,具体见表1。

3 讨论

3.1 药理特征分析

①有收缩血管作用的成分:

药物中含有的盐酸伪麻黄碱等成分均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其中常用抗流感药物之一为盐酸去甲麻黄碱。能有效的缓解鼻黏膜充血。

②有解热镇痛作用的成分:

药物中含有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成分均有解热镇痛作用,所有的抗感冒药中都包含有这类作用的成分,针对感冒典型的症状表现发热、头痛。③有抗病毒作用的成分:药物中含有的金刚烷胺等成分均有抗病毒作用,其中常用药物之一为复方氨氛烷胺。④有镇咳祛痰作用的成分:药物中含有的右美沙芬有镇咳作用,而含有的愈创木酚甘油醚有祛痰作用,前者可降低咳嗽频率,后者可稀释痰液。⑤有抗组胺作用的成分:药物中含有的苯海拉明等成分均有抗组胺作用,其中常用药物之一为酚麻美敏,针对的症状表现为打喷嚏、流涕等。⑥有中枢兴奋作用的成分:药物中含有的咖啡因等成分均有中枢兴奋作用,其中常用药物之一为酚咖,针对的症状表现为疲劳、嗜睡。

3.2 临床用药分析

有中枢兴奋作用的药物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不适合婴幼儿使用,可导致惊厥。有收缩血管作用的药物可引发血液动力学变化[2],常见血压上升、心跳加快等,不适合患有高血压、前列腺疾病、心脏疾病的患者服用。

常用解热镇痛药物有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前者可引发胃部不适,严重者可致胃出血,不适合有消化系统病变的患者服用。后者有肝循环效应[1],代谢脏器为肾,可以引起贫血、肝损伤等不良反应。不适合婴幼儿及有肝肾病变的患者服用。有效镇咳的药物不适合咳痰患者使用,若药物中含有磷酸可待因则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有效祛痰的药物会对消化系统产生影响,可导致呕吐等不适反应,不可空腹使用。有抗组胺作用药物的作用机制为抑制H1受体,同时可发挥催眠的功效[3],不适合司机、高空工作者使用。与乙醇作用能够加强药效,尽量避免酒后服用[2]。且此类药多可升高眼压,患有青光眼的患者不宜选用。

参考文献

[1]贾艳玲,赵明东,王向华,等.浅谈抗感冒药的合理选择与应用.内蒙古中医药,2011,30(4):31-33.

[2]吴向文,张俊芳,杨明辉.浅谈感冒及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实用医技杂志,2009,16(6):72-73.

[3]刘永青,周迎春,马丽.关于抗感冒药合理应用的研究与探讨.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6):93-95.

对症用药,解除感冒“困扰” 篇2

感冒是多种病毒,如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的喉以上气道(即上呼吸道)的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及咳嗽等,有时伴有发热、头痛及全身酸痛等症状。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可以自然恢复。但是,由于感冒的症状可以引起身体上的不适,所以,感冒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也就是说,患者可以根据感冒药品说明书中的适应症、成分和药理作用的介绍,选择符合对症用药要求的非处方感冒药。同时,适当休息、增强身体抵抗力,防止并发症。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患者服用一种感冒药后效果不好,千万不要联合服用几种感冒药。因为联合用药,若组方中有相同药物就会造成药物过量,引起不良反应,重者可危及生命。另外,服感冒药后如果效果不好可能是未对症用药所致。例如,头痛、发热、四肢关节酸痛的病人使用新康泰克效果不明显,是因为新康泰克中无解热镇痛成分之故,新康泰克中含有抗组胺和缩血管药,一般适合鼻塞、流涕、打喷嚏为主要症状的病人。又如,感冒通、感康片、泰克胶囊等无镇咳药成分,以干咳为主要表现的感冒病人使用后疗效较差。为此,专家建议:治感冒尽量选择配方全面均衡,能缓解所有感冒症状的感冒药,例如酚麻美敏片(泰诺),四种成分协同作用,全面缓解发热、疼痛、流涕、流泪、喷嚏、鼻塞、咳嗽等感冒症状。

一般地说,经过对症使用抗感冒药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症状会很快减轻。如果患者的感冒症状加重或一周后症状并未缓解,或出现了其他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

对症用药抗感冒 篇3

1 抗感冒药物各类成分的基本药理作用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西药类抗感冒药的成分大同小异, 按其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种:

1.1 解热镇痛成分

头痛发热是感冒的主要症状, 因此抗感冒药的主药均为解热镇痛药, 其药理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 减少前列腺素合成, 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

1.2 收缩血管成分

此类成分的最大疗效在于可以减轻鼻咽部黏膜充血, 缓解鼻塞症状。

1.3 中枢性镇咳成分

此成分对延脑咳嗽中枢具有直接作用, 从而抑制咳嗽。

1.4 抗组胺成分

此类成分可以减轻微血管扩张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缓解流涕、流泪、打喷嚏、咽部发痒等症状。

1.5 中枢兴奋成分

中枢兴奋成分最常见的为咖啡因。作用主要在于加强镇痛的疗效, 促使精神兴奋, 解除疲劳, 抵消嗜睡。

1.6 抗病毒成分

此类成分可抑制病毒合成核酸和蛋白质, 并防止病毒从细胞中释放, 但不可杀灭病毒。

2 抗感冒药的常见不良反应

由于抗感冒药为非处方药 (OTC) , 多为复方, 每种成分都可能产生各自的不良反应, 若选药不当, 或盲目滥用, 极易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2.1 抗生素的滥用

研究发现, 抗生素的使用不能改变感冒的病程或预后, 而且一般大多数患者的感冒症状和体征都能自愈。因此, 普通感冒不应常规使用抗生素。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临床医生还是对有发热、咽痛、流涕等症状的患者进抗生素治疗, 滥用抗生素。

2.2 抗感冒药的常见不良反应

2.2.1 解热镇痛药:

常用解热镇痛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损害消化系统, 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损害泌尿系统, 对肾脏产生损害。损害血液系统, 主要表现为粒细胞减少、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引起过敏反应, 出现皮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哮喘等过敏反应。

2.2.2 中枢兴奋药:

有些制剂中含有咖啡因, 如过量服用, 会出现恶心、头痛或失眠等不良反应。

2.2.3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

患者在孕期和哺乳期发生感冒, 如果用药不合理, 则会产生孕期延长、对胎儿有毒性、哺乳期闭乳症等不良影响。

抗感冒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可涉及各个器官系统, 我们也不应忽视, 如不注意合理用药, 也可引起严重后果。患者在使用抗感冒药前最好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避免两种甚至两种以上复方合用, 同时要注意切勿滥用抗生素。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 一旦发现不良反应, 便于及时作出处理和处置。特别要引起重视的是孕期、哺乳期妇女, 老人及儿童等特殊人群。

3 抗感冒药物的合理选用

临床上, 抗感冒复方药在成分虽大同小异, 但均各有适应症, 应根据其特点对症用药。

3.1 根据症状选择:发热头痛的感冒患者应选择含解热镇痛药成分的抗感冒药。鼻塞、流涕的感冒患者应选择含H1受体阻断药成分和血管收缩药成分的抗感冒药。

3.2 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对从事驾驶工作中的患者, 避免使用含盐酸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的感冒药, 因为此类药物可引起嗜睡的不良反应, 所以要谨慎选择。

3.3 根据年龄选择:婴幼儿禁用含咖啡因及伪麻黄碱的感冒药, 此类药物会造成婴幼儿中枢神经兴奋, 甚至诱发高热惊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抗感冒药, 部分抗感冒药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老年人使用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 易引起血压升高, 应谨慎使用。

3.4 服用抗感冒药期间最好不要饮酒, 服药期间饮酒可能造成肝、肾组织损伤, 严重时可致肝坏死。

合理选择抗感冒药对于治疗感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了解抗感冒药成分的药理特征及作用, 是合理选择抗感冒药的基础。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感冒症状, 合理用药, 并注意避免盲目滥用或重复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 以达到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用药目的。

摘要:感冒及抗感冒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非处方药, 使用较为广泛。如果不注意合理用药, 也容易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 科学掌握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 做到合理用药, 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选用抗感冒药物时, 必须要详细了解患者所患感冒病症, 对症下药,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合理使用抗感冒药, 避免滥用及重复用药, 减少或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本文对市场上常见的西药类抗感冒药成分的药理特征进行分析, 并针对各类感冒症状给出用药建议, 以达到抗感冒药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抗感冒药,药理特征,临床用药分析,不良反应,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龚绍琼.西药类抗感冒药成分分析及使用建议[J].现代医院, 2008, 8 (8) :73-74.

[2]谭玲.感冒药的药理及合理选用[J].中国临床医生, 2009, 37 (11) :65-67.

[3]李国辉, 刘芳, 翟所迪.抗感冒药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07, 4 (6) :63-65.

对症用药抗感冒 篇4

关键词:抗感冒药,体力劳动者,风险评估

我国抗感冒药品种众多, 其中许多品种共同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右美沙芬、伪麻黄碱等成分, 多种抗感冒药同时使用、擅自加量使用, 缩短用药间隔时间等不合理或不良用药方式, 将增加这些成分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1], 因此, 强调抗感冒药的合理使用, 是降低该类药社会用药风险的基础。本院位于贵阳市郊区, 就诊患者中相当数量为附近的体力劳动者, 通过对该群体患者抗感冒药使用情况进行追踪调查, 发现这类药品的使用存在较多问题, 而这些问题又与该群体的群体特性极其相关, 为引起相关管理机构的重视, 特依此进行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根据本院附近体力劳动者生活及抗感冒药使用特性, 分析该群体特性与抗感冒药使用安全性的相关性, 评估体力劳动者抗感冒药社会使用风险。

2 结果

2.1 抗感冒药相关不良反应的严重性

维C银翘片为使用较为普遍的一个抗感冒药, 因其使用的安全性, 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注维C银翘片的安全性问题》中药不良反应信息通报, 揭示了抗感冒药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2]。通过CNKI数据库进行相关抗感冒药不良反应收载资料的检索, 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资料极多, 证实了抗感冒药使用中不良反应出现频繁且普遍。

2.2 抗感冒药合理使用与其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通过对《关注维C银翘片的安全性问题》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及CNKI收载的部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3], 发现抗感冒药不合理使用是导致该类药物不良反应出现频繁的主要因素之一。以抗感冒药广泛含有成分对乙酰氨基酚为例, 肝毒性主要不良反应是其肝谢过程中, 产生的中间产物N-乙酰-对-苯醌亚胺 (NOPQI) 具有剂量依赖性肝毒性[4], 导致对乙酰氨基酚NOPQI生成增加的因素, 均会增加含该成分抗感冒药的肝毒性。而含对乙酰氨基酚成分抗感冒药的联合使用、擅自加量、不按间隔时间用药、服药期间饮酒等不合理或不良用药方式, 都是增加NOPQI生成的因素[5], 因此, 合理使用抗感冒药, 是降低该类药安全风险的最重要条件。

2.3 体力劳动者的群体特性与抗感冒药合理使用的相关性

经济收入较低、受教育总体水平较低等是体力劳动者的主要群体特性, 这些群体特性可能制约了抗感冒药合理使用水平的提高。

2.3.1 经济收入对抗感冒药合理使用水平的影响

感冒疾病可导致患者生活及工作质量迅速下降。对于需要每天工作获得生活所需经济收入的体力劳动者来说, 迅速治愈感冒成为了迫切的心理需求, 在生活压力和心理迫切的驱使下, 频繁服用、多种抗感冒药同时使用、加量使用等不合理或不良抗感冒药的使用, 成为了期望早日治愈感冒的必须途径。

2.3.2 受教育总体水平对抗感冒药合理使用水平的影响

准确阅读并理解药品说明书中相关内容, 需要具备一定水平的文化教育素养。如:维C银翘片, 以该药是否为纯中药等为题, 对部分使用该药的患者进行调查, 基本所有的被调查体力劳动者均认为是中药, 并且大多数被调查者均会将该药与其他抗感冒药同时使用。这个事例的调查结果显示:体力劳动者受教育总体水平较低的实情, 制约着抗感冒药合理使用水平的提高。

2.3.3 生活方式对抗感冒药合理使用水平的影响

体力劳动者恢复体力及解乏的最主要方式之一是饮酒, 饮酒是该群体生活和交往的最重要方式之一。资料显示, 饮酒可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风险增加[5]。通过对部分体力劳动者的了解, 其不会因为服用抗感冒药而停止饮酒, 也不知道服用抗感冒药要停止饮酒。

2.3.4 重视药物使用安全性对抗感冒药合理使用水平的影响

对药物使用安全性的重视, 是提高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方式之一, 对整日为保证生理需求劳累的体力劳动者而言, 对其药物使用安全性的重视, 也因其生存现实的沉重而被忽视。

2.3.5 重视药物使用期间异常状况对抗感冒药合理使用水平的影响

正确识别药物使用过程中的异常症状, 是促进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提高的重要方式。对于体力劳动者而言, 其所掌握的知识水平, 较难判别用药期间的异常身体状况与药物使用的相关性, 同时, 上医院确诊的复杂及花费, 都是制约对抗感冒药合理使用水平提高的因素。

2.4 体力劳动者抗感冒药使用风险评价

医院就诊难、花费大等现状, 对体力劳动群体医院就医形成了阻碍。诊所看病、药店自购药品等成为了该群体疾病治疗的最主要方式。缺乏类似于医院医生和药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 该群体感冒的自我治疗方式, 潜藏着巨大的抗感冒药社会用药风险。抗感冒药OTC品种众多,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期望社会药店合理售卖药品, 降低抗感冒药的社会用药风险是不现实的, 因此, 鉴于抗感冒药社会体力劳动者群体中使用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风险, 相关管理机构应引起重视。

3 讨论

重视社会公众用药知识教育, 是提高全民用药水平的最佳途径。体力劳动者群体, 因受制于经济收入的缘故, 疾病自购药品治疗的情况是一普遍的社会现象。对于种类繁多的抗感冒药而言, 处方及主要成分雷同的品种比比皆是, 由于准确识别并正确选择适合自身疾病特性的药品, 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 这对于自购药品进行自我治疗的体力劳动者群体, 由此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用药风险。提高我国全民用药水平, 不仅是相关管理机构的责任, 也是所有医院药学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 因此, 基层医院药学从业人员对体力劳动者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患者用药教育, 降低抗感冒药社会用药风险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张海英, 张黎, 李玉珍.抗感冒药的临床评价及合理应用.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1, 11 (4) :295-297.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警示[EB/OL].http://www.sda.gov.cn/WS01/CL0387.

[3]杨跃辉.抗感冒药的现状分析.中国药事, 2009, 23 (12) :1224-1227.

[4]张宝旭, 贾凤兰, 阮明.对乙酰氨基酚诱发小鼠肝毒性机制的实验研究.卫生毒理学杂志, 2003, 17 (1) :31.

对症用药抗感冒 篇5

1 感冒药的分类及常见不良反应

根据感冒药的作用机理可以把其所含的成分分为:①解热镇痛类药物成分;②抗病毒类药物成分;③血管收缩类药物成分;④抗组织胺类药物成分;⑤中枢兴奋成份类药物成分;⑥镇咳怯痰药物成分。

(1) 解热镇痛类。代表药物为对乙酰氨基酚, 该药在临床小儿抗感冒药物中是较为普遍的一类药物成分, 药效的发挥是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进而引起周围血管的扩张, 导致皮肤的血流量增加以及出汗而达到退热的目的, 具有可靠的迅速解热的作用。在常规使用剂量下, 对脏器没有损害, 比较安全, 尤为适用于对阿司匹林过敏或不适应的患者使用;另外一个药物是水杨酸阿司匹林, 这个成分能够对胃粘膜造成一定的损伤进而导致胃出血, 因此不适用于那些患有消化道溃疡的患者。

(2) 抗病毒类。通常来讲, 金刚烷胺和吗啉胍可以阻止病毒的合成, 适用于甲型流感患者。金刚烷胺主要是通过阻止流感病毒进入人体细胞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作用, 能够影响病毒初期的复制作用, 起到抗病毒的功效。使用时注意事项是该药对胚胎有毒性可能导致畸胎, 所以孕妇禁止服用该药。

(3) 血管收缩与中枢兴奋成分类。这一类药物成分能够收缩血管, 可以把鼻粘膜充血和肿胀所导致的鼻塞症状消除。代表成分是盐酸苯丙醇胺, 现售的抗流感药中其收缩血管的成分主要有盐酸伪麻黄素和麻黄素等。盐酸伪麻黄素和麻黄素不仅能够导致患者的血压升高和搏动性头疼, 甚至也有脑出血的危险存在。如果服药剂量过量, 会导致早搏、心动过快、心室波动、血糖升高等。

(4) 抗组织胺类。H1受体阻断剂通常是抗感冒药所含抗组织胺的主要成分, 能够对患者具有镇静催眠、止晕吐的作用。但是出于安全考虑, 该药对于从事驾驶工作、操控机器或是高空作业的人员最好慎用。同时, 酒精中的乙醇对该药的镇静、催眠作用具有明显的增强效果, 所以酒后更要慎用这一成分的感冒药。

(5) 镇咳怯痰类。常用的镇咳药有右美沙芬, 该药具有强烈的镇咳作用, 在1988年被WTO推荐为可取代可待因的高效安全止咳药, 副作用少。怯痰药有愈创苯酚甘油醚, 该药通过刺激胃粘膜的神经末梢引起轻微恶心, 使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 使痰液稀释进而容易咳出。常见的感冒药中主要成分见表1。

2感冒药的合理应用

目前, 治疗感冒的药物可以说品种繁多, 但有的患者为了追求治疗效果的快速, 乱用感冒药品, 或是私自加大用药的剂量, 有的甚至同时服用多种治疗感冒的药物。这样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增多, 威胁人体健康, 治标不治本。因此, 我们提倡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感冒药。

在选择治疗感冒的药物时, 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 儿童感冒用药。婴幼儿感冒, 尽量不要使用含有咖啡因和伪麻黄碱类药物, 因为这些类的药物有一定的中枢兴奋作用, 同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身高、体重等情况调整用药量, 不能使用成人剂量。12岁以下的儿童应该禁用阿司匹林成分感冒药, 比如复方阿司匹林, 这类药物会引起脑病脂肪肝综合征, 会出现呕吐、意识障碍和惊厥等脑症状的肝功能异常和代谢紊乱。

(2) 孕妇感冒用药。由于阿司匹林、对乙酸氨基酚、布洛芬等感冒药会引起孕期延长, 因此孕妇应该禁止服用该类感冒药;同时, 含有金刚烷胺、基海拉明、对乙酰氨基酚会造成畸形。孕妇在前3个月最好避免使用西药感冒药, 可以选择一些中成药。

(3) 心血管疾病患者感冒用药。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要注意感冒药物是否会引起血液升高并且加重心肌缺血等, 含有伪麻黄碱的感冒药, 高血压患者服用后一半会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加重。对于平时服用阿司匹林的高血压、脑中风患者, 如果再服用含有阿司匹林的感冒药, 可能会加强抗凝血作用, 造成出血倾向, 心血管患者严禁服用含有吲哚美辛成分的药物。

(4) 消化性溃疡病患者感冒用药。由于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等成分常常会导致十二指肠或胃溃疡恶化, 因此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应该禁用含有这些成分的感冒药。对于幽门溃疡病患者, 要慎用苯海拉明、氯苯那敏, 因为这些药会加重幽门梗阻。

(5) 血液病患者感冒用药。对于那些有出凝血功能障碍的血液病患者, 服用阿司匹林后有加重凝血障碍的可能性, 或是引起大出血。对于有粒细胞减少的血液病患者, 服用含有吲哚美辛、布洛芬等成分的快克、感康片时, 会引起粒细胞的进一步减少, 所以应该慎用。

3结语

总之, 感冒药在使用时, 要根据患者自身的健康状况和患病原因进行对症下药, 切忌滥用感冒药。要看清感冒药的有效成分, 合理选用感冒药, 并且在感冒痊愈之后立即停止用药, 不可以私自加大剂量或是延长服药周期。相信合理、科学的用药, 会对感冒患者的痊愈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许树梧, 吴永佩.合理用药问题答[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2]甄文华, 王雪洁, 孙忠惠.感冒药在特殊人群中的合理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 2005 (03) .

上一篇:免疫理论下一篇:管理领导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