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管理信息化系统

2024-07-31

机电管理信息化系统(精选12篇)

机电管理信息化系统 篇1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上的日渐成熟发展, 机电装备现代化水平在科学技术的引领下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洗煤厂中机电装备的应用越来越趋于平常。对此, 本文对机电管理信息化系统在洗煤厂的应用方式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洗煤厂,机电管理信息化系统,运用研究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信息化系统的发展也得以延伸, 很多企业部门在管理工作中都广泛地运用到了信息化系统, 尤其是对于洗煤厂来说, 机电系统的运用对其生产开发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机电管理信息化系统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一方面来自于组织部门不健全, 另一方面来自于机电设备较陈旧落后, 这些问题对于企业的生产创新都有一定制约作用。其实, 在机电管理方式的选择上, 人们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与探索, “人工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灵活性, 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难以克服的。而信息化管理的出现, 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为机电管理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式, 这种全新的管理体系也越来越被管理者重视, 被广泛运用到了洗煤厂等企业中去。

1 机电管理系统概况解析

1.1 机电管理系统的概念

所谓机电管理系统, 是指利用高科技手段, 将机电管理建立在计算机智能管理模式中, 而这种智能化管理模式, 对于减轻管理人员工作, 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有很大的作用。该模式在现今的企业管理中是广泛存在的, 对于企业来说这样的模式对于企业管理起到科学的决策性, 对于生产的需求可以在一定情况下得到的满足, 并且对于机电设备的查询, 生产, 维修, 使用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也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增强综合竞争手段的有力措施。

1.2 机电管理系统的作用

1.2.1 对基础信息进行动态化管理

在机电管理系统被实际应用之前, 我们采取的是传统手工管理的模式, 也就是“人工管理”, 那么“人工管理”的弊端会导致设备在管理工作中出现不符合管理制度, 信息资源无法共享, 使用时易脱节等问题, 因此, 机电管理系统的应用在这里就显得是必然的了, 当机电管理系统被应用时, 便可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来查看数据, 这种监督的随意性, 对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有了一定的制约作用。机电管理系统的使用不仅可以在资源管理与工作监督上起作用, 而且对于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使企业内部和外部之间的交流传递更加便捷与精确, 也加强了部门之间的合作, 增加了团体间的凝聚力。

1.2.2 对于调配与服务等决策功能有优化作用

除了可以对基础信息进行动态化管理外, 对于调配与服务决策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优化作用, 也就是说, 在机电管理系统应用中, 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具体运行情况来开展工作, 根据设备的采购记录来分析不同类型设备的特点, 以此来实现设备利用率的最优化。在这种模式下, 管理人员可以全面掌握设备的利用情况, 以此来对设备进行合理而科学的配置, 建立相关管理模型, 实现设备的高效率运行, 从而还能降低设备的使用率。该模式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是一种大胆创新, 利用高校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实现对内部资源的协调配置, 保障了技术人员的素质水平, 优化了企业的管理效率。

1.2.3 可帮助企业实现全方位, 多方面发展

机电管理系统的使用能够让员工实现科学化生产, 让每个员工都能发挥出自身价值, 尽心尽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让机电管理系统在工作中产生的效果得到提升。

2 机电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分析

2.1 信息采集功能

信息采集是机电信息化管理的功能之一。

当机电信息化管理运行时, 会将作业活动范围的设备纳入到检测中去, 将重要的参数通过远程技术全面采集到数据库中。

2.2 数据分析功能

在对数据进行采集完毕以后, 信息系统会根据程序的指令来分析数据, 当发现运行异常情况时, 会发出警报声。

2.3 远程通信功能

对于洗煤厂管理层来说, 他们希望能通过一定的系统管理来实现对煤矿作业随时性的跟踪与检测, 然而这种想法在传统管理模式中是无法实现的, 因此机电信息化系统的运行可以很好地满足他们的期望, 只要借助本地和远程的数据, 便能实现远程检测的目标。

3 机电信息化系统在洗煤厂中的应用

机电信息化系统的组成部分比较多, 包括:人员管理模块, 信息发布模块, 采集控制模块等, 而不同的模块起到的功能也是不同的。目前, 运用范围最广的应该是ERP与SCADA系统, 下面对于SCADA系统进行说明。从本质上说, SCADA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系统上, 主要用来控制与调度系统。它可以对洗煤厂作业进行检测以及数据的收集, 对于整个设备的系统化管理起到一定的作业。

4 机电信息化系统在洗煤厂中的应用理念

4.1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面对现代化的今天, 信息化发展的高速化, 在企业中, 员工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企业的发展与创新, 员工占据了主要地位, 因此可以说,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自身素质的发展, 员工对于工作的态度与热情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管理, 因此, 管理层在不断追求技术发展的同时, 更应该注重员工的身心发展, 做到“以人为本”贯彻落实该理念, 对于该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贯彻, 争取落实。首先, 纵向管理思想的实施。所谓纵向管理, 就是充分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实现他们自身的价值, 在一定情况下可采取奖励制度, 有利于调动员工的自主性。其次, 横向管理思想的实施。所谓横向管理, 则指将设备运作部门, 检修部门协调起来。让其共同参与到工作中, 对于其积极性有着一定程度的提升, 且能加强团队协调能力。再次, 管理机制的配合。洗煤厂管理层在实施管理的同时, 还应该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 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 大力提升机电管理质量。

4.2 对重点的控制要加强

在机电信息化系统管理的应用中, 管理人员占据主动权, 因此对于管理要开展科学化, 加强对重点的控制以及对创新意识的提升, 明确重点项目的成本, 针对各种情况的产生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4.3 加强员工素质的培训

洗煤厂的工作对于员工的综合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不仅需要技能知识还需要丰富的操作经验, 因此,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企业管理层应该加强对员工素质的培训, 让他们可以更好地为公司工作。

4.4 实现工作环境的标准化

在注重企业工作效率的同时, 还应该对于工作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与标准, 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帮助员工尽快投入到工作中去, 同时还应该对于员工的操作方式进行一定规范, 保障机电信息化系统运行的高效性。

5 机电管理信息化系统在应用上的创新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技术的创新起到促进作用, 因此新的思想和新的管理模式对于管理效果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 在机电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上, 它原本的优势已经在洗煤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然而, 时代的发展对其在应用上的创新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5.1 安全管理上的创新

安全保障的确认对于洗煤厂工作运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众所周知, 煤矿机电的组成是复杂的, 而且这些组成部分间的关系是互相影响, 相互依赖的, 片面强调管理人员的熟练度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应该建立一个全新的安全意识, 将人与科技的因素结合起来, 一方面充分利用科学技术, 另一方面要求管理人员严格落实责任, 将二者结合起来, 实现安全的理念。

5.2 设备检修的创新

对于设备的工作状态来说, 设备的检修与保养是一个关键点。在洗煤厂实践作业中, 对机电设备检修的传统方法按照“上级传达, 下级执行”的模式进行, 而这种传统检修法的弊端是:工作重复而单调, 而且依赖于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对于安全没有丝毫保障, 这种过时的方法已经落后了, 因此我们应该引入新的方法, 将检修项目以及标准统一起来, 这种方法对于设备在检修过程中的全面性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除开上述的创新以外, 还有事故分析理念与系统运行理念的创新。事故分析理念主要是对运行事故方面进行一定的分析, 系统运行理念则是指在安排人员现场管理的同时, 还要借助系统的检测。时代的变更对于信息技术化水平提出了相对高的要求, 为了在科技发展进程中不被落下, 洗煤厂等企业必须加强对机电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 不仅仅只是照本宣科地学习, 更应该在原本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加工, 为企业的发展增加一臂之力。

6 结语

机电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全面性, 严谨性以及灵活性, 都为企业管理者带去了福音, 而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也让企业管理者开始注重到员工的素质水平, 好的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取决于操作者对该系统的熟练度以及灵活度。而且, 在洗煤厂实施机电管理信息化系统过程中, 首先要明确的是该企业的管理目标, 这也是开展机电管理模式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因此, 企业自身必须要不断努力, 一方面是技术上的创新, 只有适宜的, 先进的技术才能在这个时代得以幸存, 另一方面是坚持“以人为本”, 只有加强团队的凝聚力, 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海峰, 李晓丽.机电管理信息化系统在太西洗煤厂的应用[J].科技风, 2011, 23:57-58.

[2]张志锋.机电管理信息化系统在洗煤厂的应用[J].价值工程, 2014, 31:46-48.

[3]马忠星, 周晓.机电管理信息化建设可行性研究[J].硅谷, 2012, 10:77+136.

[4]柳二军, 等.太西洗煤厂综合信息化系统的改造[J].选煤技术, 2012, 04:100-104.

[5]赵红卫.基于信息化在煤矿机电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25:56.

机电管理信息化系统 篇2

提高机电队伍整体素质加快机电管理信息化建设

先进的技术装备需要高技能、高技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否则再先进的技术装备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力。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抓机电管理首先应从提高机电技术队伍的素质做起。机电管理的决策层如同战场的指挥官,应树立超前思维观念和创新思维观念,把握工作的主动权。要善于运用超前意识,用新的思维观念去观察矿井机电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善于发挥创新意识,敢于突破旧框框,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要善于革新观念意识,要转变观念,只有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走出一条向机电管理要效益的路子。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在各生产环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设备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矿井煤炭生产能否正常运行。因此,对机电设备进行系统的综合信息管理至关重要,即对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保养、更新改造、报废回收进行全过程的信息管理,选好、用好、维护好设备又成为设备综合信息管理的关键。因此建议煤矿企业要逐步建立所有设备的检修、保养档案制度。逐步完善大宗材料和设备的跟踪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设备运行档案,逐步建立设备万吨和百万吨产量的材料、配件消耗档案,为设备选型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和资料。同时,可以得出对设备基础管理和强制保养、检修等工作做的是否到位,对设备的使用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技术要求。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并从中找出管理上的漏洞与死角。

机电管理信息化系统 篇3

【关键词】继电安装工程;施工成本;信息化管理

在当前的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中,很大程度依附于建筑工程进行项目管理,但是这种管理方法并没有重视成本管理的内容,导致成本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降低了企业的利润收入。随着机电技术的飞速发展,机电安装工程得到改善,人们对机电安装工程在设备安装与设备流通过程中的信息整合和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机电安装工程与建筑工程有一定不同,其专业内容较多,比较复杂。所以相关人员在进行施工成本管理的难度较大,要了解机电安装工程的特殊性,明确成本空间和利润空间的差异,对施工成本的信息化管理进行研究。

一、施工成本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施工成本的信息化管理,需要应用计算机技术,并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应用计算机技术能够保证施工成本管理,充分利用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1]。信息化管理具有远程传输功能,有利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从而解决施工成本管理中信息处理缓慢等问题。信息化管理能够保证信息的共享和互访,并为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相关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降低信息在传递受阻的可能性,增强人员管理和决策的准确性,提高机电安装工程整体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化管理是施工成本管理的发展趋势,信息化管理模式更加规范、透明,并增加了管理力度。信息化管理,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收集和传输工程动态数据,并进行有效分析,从而显示施工成本管理的实时情况。这种做法能够使管理层在第一时间,做出有效决策,然后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数据和资料的传输,简化施工成本决策过程。

二、工程施工成本的信息化管理内容

(一)建立成本控制体系

在信息化管理下,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成本控制应以会计信息系统为重要内容,对成本资源管理体系进行规范和控制[2]。通过对整体控制体系进行分为,可以分为总账处理体系、凭证及账表管理体系、出纳和资金管理体系等,相关人员可以从这些体系入手,利用会计信息,全面整合施工成本控制体系,确保信息化管理顺利实施。

(二)建立预算管理信息体系

建立预算管理信息体系,是推动施工成本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手段。机电安装工程中,在规范成本控制体系的同时,应建立预算管理信息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整合系统内的成本信息,能够有效预算机电安装各个环节的前期编制情况,并对工程后期的预算指标进行监督。通过这种方式,机电安装工程能够与成本等部门更好的进行数据连接,从而确保系统内的成本数据和预算数据相一致,信息化管理更加准确且具有针对性。

(三)建立成本核算信息体系

在机电安装过程中,施工成本直接影响着安装工程的利润,所以建立成本核算信息体系是非常必要的。相关人员要有效应用成本核算信息体系,充分整合机电安装工程的成本信息,对其进行管理和核算,及时对具体的成本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一定标准进行调整。在成本核算体系中,相关人员应明确成本控制系统中的会计核算方面、资产管理方面、票据管理方面以及工资管理方面等内容,进行整合,从而保证成本管理和绩效考核更加顺畅,同步协调成本控制情况,达到成本核算的目的。

(四)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化管理除了上述内容,还可以建立机电安装资产管理信息管理,并明确资产信息管理的内容,如固定资产管理、采购管理、合同管理及库存管理[3]。相关人员应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整合,使其在相互作用下,形成有机整体。机电安装工程的管理者应利用资产信息系统和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有效连接成本核算信息系统和会计核算信息系统,通过这些方式,达到信息化管理的目的,从机电安装设备的出入库开始,全面管理施工成本,进行有效结算。

三、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法

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成本信息化管理的实施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设计阶段,相关人员应按照时间要求,提供高水平的施工图纸[4]。一些单位若想要节省时间,可以先行提供系统图纸和主要设备清单,从而满足设备招标的基本要求,不影响正常工期;二是施工阶段,机电安装工程单位在施工前,应针对所有图纸进行综合会审,并详细划分不同施工单位的施工情况,并编制施工计划,其具体流程应符合工程进度;三是调试验收阶段,所有机电系统应基本功能进行调试,满足其质量验收标准。具体实施方法有:

1.成本管理人员应在月初将月计划消耗量与计划价格以月为单位,上传到服务器中。信息上传形式,应与BW特有格式保持一致。

2.在BW系统中,要建立成本上传和工序然后动力数据的信息来源,然后将数据上传给服务器。

3.在数据库中要建立ODS模型,由此更好的提取手工上传数据,降低数据在抽取时出现失误的几率,并及时覆盖。

4.建立机电安装工程的产量数据模型,针对SAP系统后期开发BW,提供标准的生产运行模式。

5.利用BW自带的查询分析器,对工序进行查询,制定工作薄,通过Excel展示出来。

6.整合SAP系统中获取的各项指标和信息,通过相关模型,将实际生产的信息、与成本订单有关的信息、与统计指标有关的数据,通过标准的关键指标和维度,整合在一起,模型中包含了分析维度和标准成本等指标。

结束语

通过上文对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成本的信息管理的分析,可以得知,信息化管理能够提供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施工单位的利润。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模型的建立是保证信息化管理顺利实施的基础,相关人员还应做好信息化管理的设计,明确管理系统的应用技术数段,这是施工单位提供管理水平的关键。随着我国计算机水平不断提高,机电安装工程应做好施工成本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加快工程的实施进度,提高工程的整体效率,达到增加工程效益的目的,更好的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良的设备和服务。相关人员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为企业争取利润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孙国韩.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信息化研究[J].广东科技,2014(12):164-165.

[2]刘艳梅.浅谈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信息化[J].中国科技信息,2011(16):159-160.

[3]鲁根大,刘时海.浅谈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成本的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1):179-180.

机电管理信息化系统 篇4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信息管理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与居民生产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近些年来, 伴随着经济的快上发展, 高速公路建设总里程以及行驶在其上的车辆越来越多, 为了更好的做好高速公路的管理工作, 应当确保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能够正常工作。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正常工作需要建立在良好的管理维护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起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的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在线监控, 从而实现对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实时、动态的信息化管理, 确保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能够正常、高效的运行。

1 建立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信息管理的必要性

由于高速公路总里程较长, 为其配套的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总数庞大、数量繁多, 传统的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电子文档管理方式形式落后且效率较低, 无法及时、有效的反馈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故障信息, 为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管理维护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为了更好的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进行管理, 结合高速发展的信息管理技术建立起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信息管理系统, 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进行信息收集及管理。

2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管理需要注意的内容

2.1 做好对于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润滑处理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主要是由收费、监控以及通信系统三大系统组成, 为了确保其中的收费、监控系统中的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 需要做好其机械部分的润滑工作, 在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滑动及转动部分涂抹好润滑脂, 减少摩擦, 以保证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2.2 做好高速公路机电设备防水处理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如果由于排水不利致使其长期处于雨水的浸泡中, 容易致使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生锈卡死, 严重影响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 应当及时做好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防水检查, 查看其收费亭中是否有进水, 外部的防水密封皮垫是否完好, 对于空调室外机的防水需要做好检查。同时需要对收费亭的空调温度进行调节, 控制收费亭的室内湿度, 避免因收费亭内的温度过低使得收费亭内的潮湿空气凝结成水从而引起设备的短路。如果在运行过程中发现设备进水或者是线路板潮湿, 应当及时关闭高速公路机电设备, 并及时对设备内部进行烘干作业, 只有如此才能重新运行设备。由于收费亭内安装由监控、收费等众多的机电设备, 一旦由于短路等造成设备出现问题, 将会使收费亭内所存储的数据丢失, 严重影响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

2.3 做好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防锈处理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由于长期处于室外工作, 风吹日晒等会导致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表层的防锈漆等脱落, 导致其容易被养护生锈, 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3 高速公路机电信息管理系统的构成与功用

由于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多且复杂, 因此, 建立起一套合理的高速公路机电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使用高速公路机电信息管理系统来做好对于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运行所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并在故障发生时及时的报警并告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同时还可以对控制中枢所下达的对于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控制予以相应并作出相应的动作。高速公路机电信息管理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的, 完成对于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自动控制。

3.1 高速公路机电控制系统的计算机控制中心

高速公路机电信息管理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的, 其中主要的控制中心的计算机系统主要有:计算主机、交通信息计算机以及服务器等, 主机与各个次级控制中心通过高速公路信息系统进行连接, 由于通信的数据包含有声音、图像等造成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较大, 因此需要采用光纤网络进行连接, 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将整个计算机相互连接联成局域网, 而次级网络的各个计算机与外场设备的连接采用分布式的控制方式。通过将整个高速公路机电设备构建成一个局域网, 并将各个设备的运行信息反馈到高速公路机电信息管理系统中, 极大的方便了高速公路管理人员完成对于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运行的监控, 确保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

3.2 高速公路机电信息管理系统

高速公路机电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建立起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完整数据库并进行相应的逻辑分析, 实现前台数据的展现和后台数据库及逻辑分析的独立, 并在逻辑分析后或后台数据库发生变化时无需修改前台现有的数据。通过对高速公路各机电设备运行状态的数据采集, 将各个收费站中的日常维护信息以及维修的情况以及运行信息及时的发送到主机中, 并通过高速公路机电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机电设备的信息共享, 同时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服务器终端, 对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运行、维护以及维修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 通过在线显示可以使得对于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管理更为简便, 相较于原先通过填写设备记录表来统计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更为简单高效, 且能提供运行设备的实时数据。

3.3 高速公路机电信息管理系统的控制中心软件系统

控制中心软件系统为高速公路控制核心处理系统, 其功能包括: (1) 系统配置模块, 包括:用户管理、系统管理、设备信息、数据管理; (2) 信息查询与报表打印模块, 包括:系统结构与配置信息查询处理;设备基本信息查询处理; (3) 信息发布等模块, 包括可变情报信息的采集和信息编辑发布。

3.4 高速公路机电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

为了使得高速公路机电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应当做好对于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的信息采集, 采集的数据根据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数据信息、图像信息以及语音等几个方向, 数据的采集需要使用相应的传感器等对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等进行检测, 其中所反馈的信息主要有运行设备的周边环境、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设备故障发生时所产生的故障点, 其通过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进行相应的传输。

3.5 高速公路机电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处理

完成了对于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采集后, 需要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纳、逻辑处理。为了完成对于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信息处理, 需要对机电设备的状态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而机电设备的某些状态无法直接测出, 只能凭借已测出的参数去估计、判断, 状况的出现与否、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都无法直接测出, 只能根据已测出的各种变量, 采取一定的数学分析方法去识别、判断。

4 结束语

做好高速公路机电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对于确保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正常使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高速公路机电信息管理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的, 通过开发相应的软件实现了对于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信息收集, 方便与管理人员在线监测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 并在故障发生时及时报警, 方便管理人员及时排出维修人员对故障设备进行维修, 保障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彭森.高速公路机电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及框架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 2010 (2) .

[2]卞钧霈, 蔡金荣, 等.高速公路机电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 2006 (8) .

浅谈高速公路机电管理系统 篇5

四川成渝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资阳管理处

季曦

摘要:笔者结合自身具体工作情况,从管理处(分中心)一级的实际情况出发,介绍多年积累的一些机电系统维护管理的方法和经验,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和交流。

关键字: 管理处

机电系统

维护管理

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公路以及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新技术、新设备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机电系统已经成为高速公路营运管理的重要辅助设施和必要的管理工具。同时,机电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确保了高速公路“高速、安全、通畅”目标的实现,通过加强收费营运监督管理,确保了路公司在经营中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交叉影响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扩四大系统集成:收费系统、监控系统、通讯系统、供配电系统,涉及通信、电子、机电、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供配电等诸多学科;在机电系统工作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可能会给高速公路营运造成影响,甚至直接影响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

成渝高速公路是四川省的建设营运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其机电系统也随着路公司的发展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可以说是四川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建设管理的一个样本。笔者从最初的机电系统建设就参与其中,现抛砖引玉,谈谈自己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管理的一些思考、看法。

一、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管理的目标和意义

1、机电系统的特点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是一个涉及多种技术的集成系统,具有智能化、集成化等特点,包含供配电、通信、监控、计算机、网络等诸多相关的软硬件设施,以及设备资料、运行日志、管理数据的相关内容。

2、机电系统管理的意义

从机电系统建设安装的那一天起,如何确保其正常运转就是高速公路维护管理工作中所要面临的任务。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具有生命周期长、设备规模大、系统复杂的特点。在系统的生命周期内,如何通过有效维护管理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提高运行效率,从而节约系统维护成本,增加路公司的经济效益,是每一个机电系统维护人员所面对的问题。因此,机电系统维护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机电系统在其生命周期内是否运行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对实现路公司的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有效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机电系统维护管理的目标及任务

1、机电系统的维护管理目标

机电系统是当前高速公路正常营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速公路“安全、畅通、高效”和确保“服好务、收好费”的重要工具。因此,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管理工作目标就应该以收费工作为重心,实现公路内部通讯畅通;不断提高各项业务技术,确保道路安全畅通;采取科学管理,制定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和改善机电系统的运行质量。

2、机电系统的维护管理任务

(1)、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为指导思想,坚持科学管理、精心维护的方针,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维护管理水平的提高。

(2)、建立系统运行日志,完善设备维修记录。(3)、建立健全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登记制度,提高对故障的识别和维护。

(4)、制定日常巡检计划,及时发现可能的故障,确保系统健康运行。

(5)、制定针对突发性事件和灾难性事故的应急预案。(6)、加强对维护技术人员管理,着重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7)、备品备件的选购,各类器材的出入库管理。(8)、专项工程规划设计、建设安装及竣工验收管理。(9)、委托维护、与兄弟部门和单位之间的相互协作管理。

三、机电系统维护管理的具体办法

1、机电系统发生故障时的处理原则

(1)、机电系统发生故障时,应注意“先急后缓、先主后次,先整体后局部”,其具体次序为:收费系统>通讯系统>监控系统>供配电系统(严重影响收费业务除外)>各类外场设备。

(2)、对机电系统进行维护维修时,应严格遵守有关的安全规程,尽量减少系统故障时间,保证各项业务工作的正常运作。

(3)、处理机电系统故障前,多了解故障发生特征表现,有无规律性,多分析判断;尽量不带电操作,以免引起次生故障或系统瘫痪。

(4)、对各类损坏的设备及部件尽量实现自修,对确需委托维护维修的,应认真考察选择,进行多家比对后,按择优原则选择性价比最高的维护单位,并签订相关协议,规范送修流程,明确送修、验收及保修等具体职责。

(5)、故障处理完毕后,填写《机电设备维修记录表》,并按相关要求做好归档、统计工作。

(6)、对突发性事件和灾难性事故,应立即实施应急预案;并及时向上级汇报,以取得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助与支持。

2、专业分工与分级维护(1)、不同的分工模式及分析

由于机电系统为多学科、多领域的高度集中系统,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大多数路公司按照机电系统内部的不同维护业务进行分工;但根据我处实际情况(路线长、站点多、维护人员少)出发,采用按照不同管辖路段分工的模式。现还将两种模式的优劣进行一具体比较。

方式一,按照不同维护业务进行分工。优点:专门系统由专业维护工程师负责,对该领域内涉及业务熟悉,可以很好地有的放矢;单人工作压力小,可以有更多时间完成系统改造升级任务。缺点:维护办公地点集中,对故障响应慢;故障维护过程中如出现多系统相互影响,需要重新安排维护人员,耽误维护及时性;不同系统需要相应的维护人员,人员要求较大。

方式二,按照不同管辖路段分工。优点:维护办公地点相对分散,对故障响应及时;维护人员基本一专多能,能很好的应付维护工程中出现的复杂情况;按实际工作要求,一名维护人员管理一个或多个管辖路段,人员配置要求较低。缺点:对维护人员要求较高,需要有多方面技术及应付突发情况的能力;工作人员压力较大,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

通过以上分析,对于路公司或维护中心一级管理机构,可以采用方式一进行管理,明晰个人责任,集中力量解决基层维护人员难以解决、无法解决的各类维护故障,并组织协调各个基层单位实现全路集中性、整体性故障的排除。对于管理处或分中心一级,可以采用方式二进行管理,有效克服人员少、具体工作繁杂的缺点,充分发挥“船小好调头”的特点,利用维护人员的“万金油”技术优势,切实解决日常维护中各类故障。

(2)、分级维护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由于系统集中度高,不间断连续工作的特点,因此出现故障的几率高,故障类型复杂;要求管理机构实行一套行之有效地分级维护体系。目前,我公司实行运营中心------管理处的两级维护管理体系,经过多年实践和摸索,笔者认为可以实行公司(营运中心)-------管理处(分中心)-------收费站的三级维护体系。其中管理处一级在营运中心的领导和指导下,可以承担大部分的日常维护管理职责;并且通过对收费班长进行培训,完成诸如备用设备替换、发电机日常使用维护等初级维护职责。由此可见管理处(维护分中心)是保障机电系统正常运行时分级维护的重心。

3、机电系统维护管理的具体内容

机电系统维护管理的具体内容可以划分为三部分:日常维护、紧急抢修、专项工程。

(1)、日常维护

日常维护指在日常运行中,对机电系统进行的正常维护以及常见、易发小中小故障的维修。其主要内容有:

 每月对全部机电系统不少于两次的巡检(在国家法定假日前后着重加强,适当增加巡检次数),做到故障早发现,隐患早排除。

 雷雨季节前做好建筑物、供电系统防范直击雷,收费系统、通讯系统等弱电设备防范感应雷的检测,避免因雷电引起大范围、灾难性事故。

 每月对发电机进行检测,每年至少一次对发电机进行保养,保证发电机的正常运行。

 每季度对UPS进行检测,对电池组定期放电,保证UPS的可靠性。

 配合计量检测部门,每年对车道动态计重设备进行两次检测。

 及时对各类常见故障、一般故障进行检修,做好维修记录,保证机电系统正常运行。

 做好备品备件管理,坚持进行多家询价,做好出入库管理。 做好对外维护单位的管理,对处理结果进行追踪,逐步完善外维工作。(2)、紧急抢修

紧急抢修指对机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的影响系统稳定、安全,严重影响高速公路正常工作秩序、影响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甚至影响高速公路安全畅通的重特大故障的检修和维护。紧急事故发生突然,涉及面广,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因此,紧急事故的排除突出一个“快”,即对时效性要求较高。对于此类事故,我们应该注意:

 认真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必须科学合理,预案的编制必须从实际出发,严格依据管理处(分中心)自身的技术物资力量,可操作性强。预案内容应该包括:

 抢险的时效性。当紧急故障发生时,应该在第一时间作出响应,从组织人员、准备器材物资到进入抢险现场进行工作,时间不得多于一小时。

 抢险的有序性。进行抢险作业时从准备到结束,必须有一个规范作为标准执行,预案中必须包括现场如何分工、如何协调组织,以便井井有条地开展工作,切忌七手八脚、组织混乱,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二次故障。 抢险的可靠性。抢险工作结束前,必须仔细检查,认真调试运行。不能因为抢险作业对时效要求较高,就为快而快;工作中必须认真细致,处理好每个接头、每颗螺丝,再仔细检查调试,以免因大意留下后患。 对抢险工具及物资的保管存放。抢险的工具物资必须由专人进行管理,每月至少检查两次,确保其完好可靠,然后做好书面的检查登记。

 抢险工作的资金保证。抢险工作关系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抢险资金必须得到保证,可以采用先开支后汇报的方式;如果资金要求较大时,可以通过口头向相关领导请示明确,事后补充完善相应手续的办法解决。

 抢险工作的人员培训。抢险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对维护技术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切实保障抢险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重视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可以采用内部办讲座、互相讨论,对外技术学习、参观交流的方式提高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建设一支“招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技术队伍。

 抢险工作的处理原则。当事故发生时,应该第一时间使用临时保障措施或备用手段,如采用备用发电机,发放纸券等;处理事故时,必须严格按照安全规程,遵守操作规范;事故处理完毕后,必须认真清理场地,耐心细致调试,故障设备经试运行通过后再正式并入系统运行。

 抢险工作的总结提高。抢险工作结束后,应该对该事故发生的原因仔细分析,争取从事故原因中找出日常巡检维护的盲点,加大巡检效率和力度;对事故处理手段认真总结,提高对同类事故的处理能力,举一反三增强对各类紧急事故的处置和应变能力。(3)、专项工程

专项工程指机电系统经过长时间运行由于设备过久无法购买,或由于某些设备经长期维护也无法解决问题,或是技术进步需要对系统升级、整体更换、改造、扩建、新增等内容的专项措施。对于管理处(分中心)一级,大多数专项工程都是由公司(中心)设计施工,自办工程很少。但是对于上级组织设计施工的工程,管理处(分中心)前期就应积极介入,了解工程运行原理,掌握设备具体位置、作用,设备间布线等详细信息,并认真细致地做好记录,为设备移交后的维护保养打下坚实基础。

对于自办工程,必须抓好资金、材料、人员三大要素。从设计阶段就要精打细算,严把材料关,认真审核施工单位资质,严格管理,做好交(竣)工验收及缺陷服务等完备的程序。

4、机电系统维护的考核标准

机电系统考核的标准分为:设备完好率、无故障运行时间、设备的修复率、大众物资采购等方面进行。

(1)、设备完好率:指系统中全部设备能正常运行的比率。

设备完好率公式为:率。

正常设备所有设备100%,合格率应在98%以上

(2)、设备修复率:发生故障的设备在考核期内被修复的比设备修复率已修复设备100%所有故障设备,合格率≥95%(3)、无故障运行时间:单位设备或系统保持正常工作状态连续运行时间。对于新安装系统和设备要求360天以上,改造和更新系统设备要求180天以上,修复和更换系统设备要求90天以上。

(4)、大中物资采购:对所需要的备品备件进行采购,一次购买1000元以上时,必须采取询价方式,其采购价格不得高于市场平均价格。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优化探讨 篇6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煤矿资源;煤矿企业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D61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4-0159-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4.079

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对煤矿资源的消耗不断加剧,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各种机电设备被广泛地应用于煤矿资源开发工程中。然而在我国当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中,受经济及科技条件的制约,机电设备管理水平低,影响了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经济效益是各企业生产发展的保障,为此,就我国煤矿企业而言,企业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去,就必须进一步完善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系统,进而保证煤矿产业集约化生产,提高煤矿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低

在我国的煤矿产业,生产作业大多是在井下作业,而井下环境比较恶劣,面对恶劣的作业环境,对机电设备的管理难度就会加大。另外,我国当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信息化水平比较低,没有形成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对机电设备的运行没有做好监管工作,许多企业在进行作业生产时都是采用人工绘图,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作业生产不仅效益低下,还会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在井下作业极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同时,在煤矿企业中机电设备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比如机电設备存在老化现象,安全保护装置也不规范,甚至很多机电设备都达不到相关的质量标准。

1.2 管理方式老旧

在我国的煤矿企业管理当中,管理方式老旧,对机电设备没有统一的管理,杂乱无章,不能在管理当中有效地将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做到系统化。同时,在煤矿企业生产管理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煤矿机电设备管理部门容易出现冗杂,一窝蜂的现象,有些自恃经验老道的作业人员对新技术的接纳能力差,甚至是持反抗心理,企业内部不注重高新人才的培养,机电技术得不到创新,致使多数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较差,对新事物的创新力度不够。

1.3 机电设备管理技术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坚持与时俱进的人才会走得更远。我国煤矿企业的技术管理在面对技术不断革新的时代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管理技术水平,导致在起跑线上已经落后一大截,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由于技术落后而逐渐走下坡路。在我国大多数的煤矿企业当中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才较少,由于煤矿大多数都是在井下作业,煤矿工人大多数都为寻常百姓,对机电技术知识掌握的不全面,这些都制约着我国煤矿机电技术的发展。在科技不断进步的时代,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而是一味守旧的话,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就会很快被淘汰。

1.4 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煤矿企业中,没有统一的管理机制,对机电技术的管理力度不足,企业对机电技术进行检查的时候都是应付了事,对于机电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加以重视,加上员工平时不注重工作效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及时汇报,任由问题自身发展,久而久之就会使企业的发展道路受阻,不利于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同时,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在煤矿生产过程机电设备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到了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2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优化措施

2.1 健全机电设备管理机制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针对我国煤矿对机电技术管理的不重视,企业要坚持与时俱进,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一套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机电技术管理机制,针对不同的机电管理制定出详细的管理方法,实行责任制管理,将技术管理任务依次分配下去。在煤矿作业时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要加强企业员工对机电技术知识的学习,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总结在作业时出现的技术问题,同时要有针对性进行技术讨论,全面提高企业机电技术的创新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不断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2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煤矿生产环境的恶劣促使其机电设备管理存在很大的难度,为了确保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机电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企业要引用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机电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监控,进而保障机电设备的稳定、安全运行。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还可以为企业建立机电设备管理数据库,便于更好地掌握机电作业的情况,提高机电设备作业效率。

2.3 加强机电设备管理人才的培养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里,人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只有专业的机电设备管理人才,才能做好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保障机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为此,煤矿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人才的作用。首先,煤矿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养,尤其是机电设备管理方面人才的培养。其次,企业要有针对性地培养技术人员,做好人才培养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企业可以将优秀的人才进行提拔,将他们组织起来,作为企业人才发展的榜样,激励更多的员工积极向上。

2.4 改善机电设备管理模式

就我国当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模式来看,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事后的维修与管理,也就是当设备出现故障后才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这种管理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煤矿企业发展的需求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已经逐步建立,为了更好地发展,煤矿企业不仅要重视机电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同时也要对机电设备维护管理进行不断完善。煤矿产业应该以现代化维修理论、行业特点及设备性能及工作环境等因素为依据,制定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其具体内容为事后维修、事前维修及状态维修等,并以此为依据,使其逐步形成具有煤矿机电设备的特色的新型维修管理模式。

2.5 建立健全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系统

机电设备作为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设备故障,进而不利于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不利于保障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机电设备管理,建立健全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十分必要的。煤矿企业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及技术对机电设备维修进行管理,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机电设备相应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并对维修计划进行相应预测和判断,进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结语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作为煤矿企业经营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煤矿节点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进而影响到了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我国煤矿企业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去,就必须重视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完善机电设备管理系统,进而提高机电设备管理水平,为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海河.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现状及改进[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5).

[2] 范彦庆.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现状及改进[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10).

[3] 张学钊.浅析煤矿机电设备管理[J].价值工程,2012,(18).

[4] 郝亮亮.浅谈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安全生产[J].技术与市场,2014,(12).

[5] 王修启.基于GIS煤矿机电设备精细化管理系统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8).

作者简介:邹云浦(1967-),安徽人,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下峪口煤矿运输区区长,助工。

机电管理信息化系统 篇7

一、高速公路网络的安全问题

目前高速公路都建设了大量的监控计算机系统、网络收费系统、人员管理系统,这些管理系统的建立促进了信息的安全,但是高速公路的网点较多,涉及范围广,在全国各地都有收费站、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在联网收费中更是涉及对外发布网站、外部银行等的对接,更涉及到微机管理中的数据公共传输问题。2003年美国FBI针对企业网络安全信息方面做过一次针对调查,调查发现内部攻击要多于外部攻击,因此,如何构建安全的网络信息系统对企业的信息安全至关重要。目前的高速公路网络信息安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第一,外部攻击。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在高速公路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连接处进行有意的攻击,篡改、偷取信息等。第二,内部攻击。随着网络的普及,人员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升,黑客的攻击工具在网上随处可见,企业内部人员的流动性加快,网络受到内部人员攻击越来越频繁,给信息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第三,系统漏洞。应用软件、操作系统的漏洞都会给信息安全带来严重隐患,目前市场上的软件、操作系统并不是无懈可击,安全漏洞为犯罪分子带来了犯罪的机会。另外,高速公路的管理系统发展还不够成熟,很多地方只是满足了日常的使用要求,对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不到位,也给高速公路网络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第四,人为失误。人作为系统的设计者和操作者,决定着系统工作质量的优劣,如果操作人员处置不当,不合理地对资源进行访问很可能造成数据信息的破坏或者丢失。有的工作人员信息保密意识不强,将口令信息、账户信息随意借给他人或与别人共享,都会给网络信息安全构成威胁。

二、确保高速公路网络信息安全的技术手段

(一)网络防火墙的部署。

我们要在网络的连接处设置网络防火墙,比如在内网与外网之间、在内部网络的不同网络系统之间,实现不同子网络的隔离,控制其访问权限、对于进出网络的数据进行审查过滤、对进出网络的人员进行监控,对于禁止的业务要进行封堵、设置关键字,关键词,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审查,检测不良信息,防止网络攻击。

(二)入侵检测的部署。

入侵检测用来弥补静态防火墙的不足,和防火墙配合使用,对网络系统上发生的侵入行为和非法现象进行数据的记录,利用数据库的大数据原理对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加强对相关网络攻击的方法力度。

(三)漏洞扫描系统。

加强对软件和应用程序的漏洞检测,必要时配置漏洞扫描系统以便对系统定期进行检测,保证交换机、服务器、工作站等的安全,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安全可行性报告,提高网络系统整体的安全力度。

(四)网络病毒的防范。

针对网络系统加强网络病毒的防范,建立信息安全系统部门与病毒公司的合作,加强二者的信息安全保护力度,杜绝互联网上的病毒侵入,更要杜绝局域网内部病毒的传染。为了对整个系统快捷、高效实施管理,要对病毒软件进行集中管理、远程安装、智能升级、分布查杀等方式,严防死守确保信息安全。

(五)信息加密和备份。

将收费数据、监控数据、人员信息等进行传输时要对数据进行VPN技术加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数据信息要进行备份保存,使用增量备份、全盘备份、差分备份等方式或者三种方式结合,确保数据的备份安全。

三、高速公路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对策

(一)加强人在管理中的作用。

人始终是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对人员进行分级,设置不同的操作权限,对重要的信息管理设置责任的划分,以保证相互监督。要严格划分权限,划分系统管理权限、数据修改权限、数据备份权限、审核追踪权限、普通操作人员权限等,建立严格的人员奖惩制度、雇佣和解聘制度,保证工作人员的权限责任意识,加强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自主投入到信息安全系统的创新建设中。

(二)数据备份的管理。

加强数据备份的制度管理,一是要对数据进行划分,针对不同特点数据进行不同的登记方式,准确记录备份周期、数据负责人。二是对登陆系统人员及其操作日志、病毒检测日志、系统错误日志等严格备份记录。还要对设备数据进行记录,比如防火墙、路由器等设备的参数,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问责、培训制度。

要定期对信息安全进行评估、对安全策略进行复查和更新。针对系统中的错误数据、监控资料、系统日志、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分析,针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相关负责人员进行问责;当前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科技、新设备不断应用于市场,加强相关人员的技术、职业素养的培训,加强负责人的的管理意识。

(四)危机处理制度。

没有绝对安全的存在,信息安全系统,信息安全机制的建立只能尽量减少信息安全隐患,把相关损失降到最低。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针对数据丢失、设备损坏等要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当出现问题时利用完善的制度规范进行处理,对于维护的内容进行备份,将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避免以后出现类似事情。

摘要:当前信息网络发展步伐迅猛,新技术、新观念不断更新,带来了市场各行各业前所未有的变革。高速公路机电项目中计算机系统也变得越来越普及,但是给信息的安全带来了巨大的考验。本文从网络信息安全考虑,针对当前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给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启发。

关键词:高速公路,机电项目,计算机系统,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1]于雷,韩科.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网络信息安全探讨[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7,3

[2]周文军.高速公路机电项目中计算机系统的网络和信息安全[J].公路运输文摘,2004,10

机电管理信息化系统 篇8

1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维护维修概论

高速公路机电体系就是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综合的使用于高速公路的运作管理体系中。机电体系的维修是对于相关的机电设备事故能及时并合理有效的处理。维护是在相应的时间之内对设备实行一定程度的保养与检测, 并及时的排除安全隐患。在目前的高速公路收费方式中, 与未来相应的收费方式, 能预测到机电体系会持续占据高速公路的收费运作核心。

2 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信息化管理体系设计

2.1 现存的维修维护程序问题

2.1.1 对维修维护工作进行状况不熟悉

相关的维修人员所维修的内容要管理人员利用人工方法对其进行维修记录单登记, 在月底再进行相关维修次数的统计, 这样维修量就很难直接呈现, 在相关设备使用初期事故率很低的前提之下还可以进行统计, 但是随着设备的运作时间增长, 设备事故率就会不断的上升, 维护工作的持续深化, 统计工作就会非常复杂。

2.1.2 故反馈不及时

很多的事故重出现, 虽说表面上来着不是大问题, 不过事故的诱因是深层次的。比如, 自动栏杆会在车末过完就打下来这样的事故, 这看着问题不大, 不过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车道相关的线圈质量不好所引起的。在当下的维护体系之下, 中心的维护人员在相关的现场是很难遇到的, 收费人员在几次的维护人员维修不好的状况下就会对相关的情况存在一定的麻木, 若是可以及时的记录该类状况出现的次数, 对事故的有效排除就会非常有利。

2.1.3 收费站对相关的设备运作不了解

在现阶段的体系中, 相关设备维护人员对设备负一定的责任, 设备的情况收费站非常不清楚, 这样的交流可能会因为各类因素而导致不够及时, 进而出现维护人员修好了相应设备, 但是收费站还是以为并没有完成维修们, 这就不能及时的依据各类状况来安排人员的上岗。

2.1.4 备品备件储存量控制

在某个备件出库维护之后, 应人工生成表格, 该数据不能产生一定的警报, 在备件不足时却并未发现。在每个月的盘点时, 才会发现, 这样就不利于设备的及时维修。

2.2 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信息化管理体系

设计机电设备相关的维护维修信息化管理最终的目的就是降低人为工作量, 提升维护维修的相关成效, 以便于更好的保障设备的完整率。

3 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信息化管理体系

3.1 体系框架

在局域网上构建B/S结构网络相关的应用, 在利用Interne模式之下的数据库使用, 这对易于掌握以及成本也是比较低的。应一次性到位的进行开发, 这样可以呈现不同的人员, 在不同的地点, 并使用不同的接入方法进行访问以及操作共同数据库。并且, 它可以合理有效的保护相关的数据平台以及管理访问权限, 相应的服务器数据库也会很安全。因为B/S结构数据处理以及程序和数据库储存在相关的服务器中, 这就很好的降低了客户端的电脑荷载, 在中心局点一定程度的维护也降低了成本与工作量。

3.2 设备管理

收费站的现场设备管理模式编写在收集车道和监控室已经运用设备数据基础之上。车道和监控室设备相关数据收集是一个工作量非常大的工程, 需要利用人工登记, 在输进一定的数据库。备品备件管理模式的实质就是已存在的仓库设备, 要做好该模块的基础把步骤是要做好当下的仓库备品备件数据库。并引进条码的概念, 在现代化的企业中固定相关的资产以及材料和成品实况管理, 便于满足竞争力要求, 条码的管理能很好的呈现这点。

3.3 设备事故保修

收费站的管理人员利用设备的维修维护信息化体系对相关设备事故进行一定的保修, 并简化了一定的保修过程。相应的管理人员在此体系内利用表单方式来填写事故的内容, 并使用可视化方法选择车道以及设备的名称, 促使传送设备事故可以一目了然, 以避免口头上信息传送的失误以及不准确性。

3.4 维修单登记

该功能能保障现存的维修维护体系之下现场的填写设备维修记录单模式, 转变为不再是中心管理人员填写相关维修记录汇总, 是维护人员在每次维修之后把维修的内容输进此体系, 一张维修单则对应一张事故报修单, 并且两者可以进行相互查询。

3.5 其他功能

上述的相关设备管理, 事故报修以及维修记录单登记是该体系的三大主要功能, 并且还有用户的管理和系统用户的短信功能, 各类统计报表的打印功能。

3.6 体系拓展

机电设备的维护维修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健全及完善的基准上, 增添相关备品备件的采购以及机电体系的系统升级改造、固定资产的运用状况。以便呈现高速公路的机电管理体系。

4 结语

随着高速公路的车流量持续提升, 相应的业主管理人员对于高速公路的交通工程以及沿线的相应设备有了更高的要求。高速公路机电体系的维护维修研究最重要的就是对维修维护层次的归分, 以及成本、设备、维护人员的管理和常见设备事故解决方案总结和预防。

参考文献

[1]魏养继, 袁绍欣, 郭兰英.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研究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 2011 (2) .

浅论煤矿机电系统管理 篇9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 减轻工人笨重的体力劳动, 扩大生产规模, 提高矿井生产能力, 保障矿井安全, 矿井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机械运输设备逐步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因此做好煤矿机电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1 煤矿机电系统

矿井机电系统按其在生产环节中的功能可分为提升、排水、通风、压气、运输、采掘、供电及地面生产系统等。

1.1 提升系统

主井提升机主要用来提升原煤, 副井提升机主要用来提升人员、矸石、设备等, 有的还兼提一部分原煤。在煤矿井下各上、下山安装比较小的提升绞车, 用来提升矸石、材料, 有的兼提原煤。如果多水平开采时, 则在该水平上安装大型提升机, 作为水平主提升装置。

1.2 排水系统

井底车场设有中央水泵房, 安装着主排水泵, 台数按运转、检修、备用各三分之一配置。副井井筒内安装2趟主排水管, 一端连接主排水泵, 另一端与井上地面排水沟相通。一般情况下, 2趟主排水管, 其中一趟工作, 一趟备用。主排水泵将矿井内的涌水从中央水仓通过主排水管排到井上, 采掘区安装的小水泵或多水平的区域水泵, 将局部的水排至平巷, 水通过平巷中的水沟流到中央水仓。

1.3 通风系统

在井上按照矿井开拓方式在风井地面安装主通风机。我国煤矿大部分采用抽出式 (即负压) 通风, 个别的矿井经过主管部门批准采用压入式 (即正压) 通风。主通风机安装有2台, 其中1台运转, 另1台备用。通风机经常保持运转, 保证矿井通风安全。井下开拓、掘进工作面 (俗称掘进头) 采用防爆局部通风机通风。

1.4 运输系统

煤矿井下运输, 在主要大巷中用架线式电机车拖挂矿车, 在采区机巷用胶带运输机或刮板输送机, 在掘进平巷用防爆型蓄电池式电机车拖挂矿车或人力推车。回采工作面采用可弯曲刮板输送机。

1.5 采掘系统

井下采煤工作面, 使用煤电钻打眼, 爆破落煤, 刮板输送机运输, 回柱绞车进行回柱放顶。掘进工作面使用电煤钻打眼, 爆破落煤, 刮板输送机或人力推车运输。

1.6 地面生产系统

原煤提升机从井底提升到地面以后, 如果提升装置使用的是箕斗, 煤就经过井口卸载装置卸载;如果使用的是罐笼, 则矿车从罐笼内推出后, 沿轨道进入翻车机翻煤。然后, 原煤就进入了地面生产系统。地面生产系统有给煤机、皮带运输机、煤仓、放煤闸门等设施, 可以将煤直接装车外运。地面设有储煤场, 如果煤一时不能装车则可以落地, 然后用推土机将落地煤摊开。对煤场内的煤需要装车时, 则用推土机或铲车收拢装车。

2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

2.1 煤矿使用的设备分为固定资产和低质易耗品两大类

固定资产设备列入企业的固定资金台帐, 低值易耗品设备则进入企业产品的成本中。煤矿在机电业务部门内设有专职设备管理员, 负责设备的管理工作。所有在籍设备都建立台帐及卡片, 实行牌板管理, 做到帐、卡、牌、物“四对照”。设备管理人员每月对设备进行一次检查核对, 每季作出“机电设备动态表”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按固定资产设备分类折旧年限, 实行按固定资产原值和规定的折旧率提取设备折旧费。每年提取的设备折旧基金, 用于设备的更新和技术改造。

2.2 设备管理工作规定五项原则和五项任务

五项原则:设计、制造与使用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五项任务:做到设备综合管理;保护设备完好;不断提高技术装备素质;充分提高设备利用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3 设备的保管、使用、回收、报废是设备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及其他有关部分的日常工作

各煤矿应设有设备库, 妥善地保管在库设备。使用单位对设备的管理实行包机制, 司机和维护人员对设备做到“三包”、“四会”、“一严”, 即包运转、包维护、包检修和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及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同时, 建立一系列管理制度, 如岗位责任制、巡回检查制、交接班制度及设备计划检修制等。

3 机电设备安装、维护与检修

3.1 煤矿的机电设备安装工作

通常情况下除了大型设备如提升机、主通风机、水泵、空压机、井筒装备、变电站即35 kV架空线煤矿外委专业的机电安装单位施工, 其余小型设备大部分都由自己单位的安装队负责。井下采煤工作面搬家与设备安装工作, 都由矿上领导负责组织进行。安装工作要事先做好设备、配件、材料及工具的准备工作。妥善安排人力和时间;安装工程竣工后, 由机电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3.2 煤矿的机电设备维护工作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 包机组人员做到精心操作, 精心维护。除司机直接操作机器设备外副司机和维护人员按照规定的路线, 做好巡回检查工作,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大型设备每班在交接班时都要进行认真的检查和保养。主副井提升机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机检查, 每日必须检查一次提升钢丝绳。主通风机替换下来进行检修。井下运输设备和采掘设备的检修工作, 安排在交接班或检修班的时间内进行。

3.3 煤矿的机电设备检修工作

设备检修工作贯彻以预防为主、实行有计划地检修的方针。按照原煤炭工业部颁布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暂行规程》的规定, 设备的检修按不同的检修内容和工作量的大小, 按周期分为大、中、小修三类。小型移动设备可可只分为大、小修两类。在一般的情况下, 做到小修不出组, 中修不出矿, 有条件的单位搞大修, 不能自行大修的设备, 由局 (矿) 外委修理。设备维护检修做到日有日检、月有月检, 并充分搞好节假日检修工作。

4 机电设备“三率”的管理

在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 机电设备的完好率、待修率、事故率应达到“90、5、1”的最低标准的要求。

“90”指在用的机电设备的完好率不低于90%;

“5”指机电设备的待修率不高于5%;

“1”指机电设备的事故率不高于1%。

对机电设备“三率”的管理是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重要日常工作。机电工每日都要对机电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管理部门每月都要进行机电设备的检查工作, 对不完好的机电设备应及时修好和更新。待修设备自己修不了的应及时委托外修。对发生的机电事故应及时组织抢救、调查和处理。机电设备的“三率”统计表, 每月要填报一次。

5 结论

机电管理信息化系统 篇10

(1) 作为80年代建成老矿井,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服役年限的延长, 我矿不断购置大型煤矿机电设备、机械设备, 对于购置设备存在管理松散和不可控制等原因的影响, 使设备管理处于模糊管理状态。

(2) 受井下工作条件和现场工作环境影响, 少量机电设备存在现场搬迁、升井维修、设备跨单位交接、设备闲置、设备淘汰、报废处理等情况, 机电设备交接易出现空挡管理, 交接漏洞, 造成部分设备不能及时有效利用, 降低了机电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

(3) 各单位机电设备、机修厂维护维修设备、仓库现存机电设备种类繁多, 查找、领用、统计、对账及其不便, 机电设备型号、性能、种类、年限和出厂日期等信息无法有效提供, 很容易造成错误引导, 使决策者做出错误判断, 造成我矿资金大量占用, 增加我矿经济运行压力。

(4) 现有机电设备管理仍以台账形式出现, 仅限以各单位数据统计分析, 没有预测、提示报警、设备状态显示、设备运行年限等功能, 不能实时反应出设备的动态运转情况。如实反映设备的现有状态, 使用、机修厂维修、入库等状态, 将动态数据与静态数据相连接, 通过信息管理平台, 进行可视化管理。

2 关于机电设备管理信息化的功能设计与运用

(1) 设备管理是机电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 对机电设备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设备管理可分为设备前期管理、设备后期管理, 进一步细分为设备的规划、设计、安装和使用、修理、改进、更新、报废七个阶段。

(2) 精细化分管理业务, 建立预算管理、采购管理、台账管理、技术标准管理、运行管理、维护管理等子模块化管理信息平台。

(3) 建立基于数据库的机电设备档案库和设备结构树、实现对机电设备的分类、编码、设备登记信息的规范化管理和在线查询、共享等功能。

(4) 设备管理系统分为日常管理和设备综合管理两部分, 采用面向对象分析作为系统需求分析和建模方法, 使用UML作为建模语言。在UML中, 用例模型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来界定以及定义系统功能。根据系统中用户分类, 进一步来详细说明角色定义以及应该具有的功能。根据用户的分类, 角色可分为5类, 设备管理员、库房保管员、机修厂修理员、基层单位修理员、系统管理员。根据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获得系统需求, 划分系统功能模块, 系统分为设备管理子系统和查询可视化子系统, 下设若干模块。采用工作流技术, 实现基于互联网网络的设备领用、维修、移交、报废、入库等流程化管理, 对移动设备的使用流动过程、维修过程进行管理登记, 强化移动机电设备的状态管理, 确保在用机电设备的状态完好, 以保证满足安全生产各项需要。

(5) 实现基于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和井下机电设备分布图的可视化管理, 进行规范化管理、在线管理井下机电设备的使用情况等, 实现基于设备对象的各种信息的管理查询, 为管理者提供一个可视化设备管理平台;

(6) 采用图表的方式, 实现对机电设备的使用情况、维修情况、报废情况等统计分析, 为决策者提供机电管理的辅助决策分析手段;

(7) 建立对大型设备的跟踪管理档案及机电设备的各种技术资料的归档、建库管理等功能

3 机电设备管理系统应用价值与前景

(1) 再造、优化设备管理流程, 达到设备管理流程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专业化, 提高设备执行效率。

(2) 建立设备管理基础及其过程数据库, 实现信息共享、快捷查询、统计和自动分析, 避免了人员变动等造成的资料和数据的缺失, 提高机电设备管理安全稳定、可靠。

(3) 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可利用率, 减少设备故障停机时间, 提升设备的综合效率;

合理整合与配置公司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备件资源等, 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 提高维修工作的效能。

(4) 借助信息系统及工具加强现场工作管控, 实时掌握设备状态, 全面跟踪记录维护维修过程, 为设备资产管理提供准确及时的维护维修信息分析。

(5) 利用信息系统实现备件库存预警机制实现采购-库存-消耗联动, 降低备件库存及其备件成本, 并配合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备件领用管理;实现与ERP、OA、财务系统以及基层单位设备资产管理系统的集成。

(6) 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WEBGIS技术, 建立机电设备管理系统, 实现对机电设备出库后的设备使用情况、维修情况、维修费用的跟踪管理, 加强对在用设备的维修费用控制管理, 来确保实物价值物尽其用、安全运行, 并建立一套先进的、规范的、及优化的机电管理机制体质, 将物资、设备管理贯彻到我矿运营的每一个方面, 帮助企业最大程度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 提高获利能力, 从而增强综合竞争力

(7) 利用互联网+“机电”概念, 建立专业机电软件平台, 实现机电设备、人员、物资等资源的共享模式, 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机电设备等资源。

(8) 与现有机电管理标准相结合, 制定机电管理绩效指标考核体系和机电管理制度考核体系, 利用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为我矿经营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依据。

(9) 培养现代化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及其维修队伍, 满足我矿先进生产设备对现代生产组织保障的要求, 提高我矿市场环境下产品核心竞争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煤炭行业及经济形势的不断演变与发展, 机电设备管理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将会越来越成熟与稳定, 我矿机电装备与管理水平只有依靠科学的管理、技术的进步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实现煤炭开采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

摘要:根据北宿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机电管理存在质量标准化工作不深入、机电设备管理落后、机电设备种类繁多、机电设备信息不畅通、覆盖不全面、高耗能高污染机电设备面临淘汰等问题。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设备管理体制, 使煤矿机电设备资产能够有效地发挥其最大的效益和价值, 符合当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新思想、新方法。提高煤矿机电管理信息化水平, 结合互联网发展需要, 从基础工作做起, 因矿制宜建立机电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 推动机电管理信息可视化、具体化、动态化, 增加机电管理运行透明度。以优化机电设备管理为目标, 以提高设备利用率为核心, 实施全过程、全方位流程化动态管理, 推动企业现代化机电设备管理进程。

高速公路机电管理及信息化浅析 篇11

摘要:高速公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趋势迅猛,机电管理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重中之重。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加强高速公路机电管理,并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其中,是提升高速公路机电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首先要建立高速公路机电管理的制度和规范,其次要提高高速公路机电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最后要打造信息化高速公路机电管理网络平台,旨在通过实施这三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高速公路机电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管理方法;信息化建设

引言

在我国,高速公路运输投入建设及运营已有几十年的历程,至今仍在快速发展。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对机电系统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和维护。为了加强高速公路机电管理,有关部门需要建立机电管理的制度与规范,这是对机电体系进行管理的有效依据。此外,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给经济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机电管理之中,有利于提高高速公路机电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运营能力。

一、遵循机电管理标准,建设机电管理规范

1.1规范机电系统管理制度

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进行管理,离不开科学、完善且执行有力的管理制度。因此,建立机电系统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规范机电系统管理制度,可以将机电系统管理的各项内容具体落实到实处,使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时有所依靠,有所保证。规范机电系统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五点。①岗位人员配置。机电系统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的管理能力,精通对口的工作业务。②机电设备日常管理。机电设备的日常管理包括管理项目、管理周期、管理标准等等。③机电设备维修质量控制。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当进行维修,维护后的机电设备的质量应当达到具体的标准。④设备备品备件管理。机电设备的备用零部件应当有顺序、有条理地进行安置和管理。⑤技术人员服务。从事机电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精通机电系统方面的专业技术和服务。

1.2开展机电系统管理业务

不仅机电系统自身的设备需要固定的管理制度,而且机电系统管理开展的各项业务也需要强制的制度来规范执行。因此,有效的制度规范是机电系统管理业务正常开展的基础和保障。关于规范机电系统业务正常开展的制度共有以下三点。第一,制定收费系统的收费实施细则,要求明确机电收费系统的收费方式、收费数额、收费对象、工作人员的职责等等。第二,制定机电工程师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将机电工程师的工资薪酬与工程师的日常所取得的业务成绩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机电工程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第三,制定机电系统代理维修的制度,包括代理维修单位的标准、代理维修的业务范围、代理维修的成果审核、以及代理维修的费用支付等内容。

二、提高自主管理能力,培养技术管理队伍

2.1提高机电运营管理效率

机电运营管理工作业务主要是收费业务,收费业务内容繁多且数据量大,是加重工作人员工作负担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提高高速公路机电运营管理水平,必须要做的一件工作就是提高机电系统收费业务的工作效率。提高收费系统和收费业务的工作效率,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措施。第一,对负责收费业务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处理能力。第二,对收费业务中的各项收费数据进行分类整合,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收费数据地高效管理分析,提高收费数据的准确性。第三,完善收费服务。工作人员在对开往车辆收费时,要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微笑面对交费司機,保证收取费用数额正确,提高服务水平。

2.2做好机电系统保养维修工作

高速公路在运营的过程当中,机电设备和系统是运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一旦机电设备出现故障,会影响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不仅会给高速公路的公司带来损失,还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因此,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对机电设备和系统进行保养和维护。首先,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是对机电设备进行日常管理和保养,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检查大型机电设备是否出现故障,是否存在零部件脱落等问题,还包括对机电设备进行清洁打扫、涂润滑油等保养工作。其次,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维修能力,所设备出现故障,及时寻找故障发生的地点,并进行维修处理。加强自主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节约代理维修的成本费用。

2.3培养技术管理队伍

一方面,高速公路运营过程当中使用的机电设备和系统具有复杂的技术,一旦出现故障,若没有专门的维修人员对其维修,就会影响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给运营公司带来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机电设备维修费用和成本比较高,若一直依赖代理维修公司维修机电设备,对于提高高速公路运营的利润是毫无帮助的。因此,高速运营管理部门应当培养一支专门的技术队伍,该技术队伍由具备机电设备管理和维修的能力的工作人员组成,负责机电设备技术方面的管理和维修。这对于节省高速公路运营成本,提高高速公路运营能力,扩大高速公路运营利润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打造信息网络平台,提高机电管理水平

3.1将信息化应用于机电技术

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走进信息技术时代,互联网技术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运用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它可以对庞大的数据库进行快速地整理和分析,不仅提高了工作的处理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也提高了工作和业务的准确性。因此,高速公路想要提高机电管理也应当将信息化技术引进来,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点提高机电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进行最新开发出的机电设备生命周期管理技术,在信息化平台上对机电设备等固定资产根据生命周期内不同阶段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引进收费系统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将收费数据和信息录入到软件之中,通过计算机自动进行整理、计算和出具各种报告。

3.2打造机电信息管理平台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机电管理的另一个优点就在于可以在网络上形成完善的机电管理平台,利用平台将收费业务、机电设备管理微笑服务管理、工作人员薪酬管理、管理办公自动化等等内容联合在一起,使得各项业务并不是单独和分立的,使得高速公路机电管理更加的集中和高效,使得大幅度提高机电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成为可能。从我国的高速公路运营的整体情况来看,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机电管理是整体发展趋势。经历了信息化改革之后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不论是在工作效率方面还是在利润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总之,将信息化技术与机电管理结合在一起对于提升高速公路机电管理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其中势在必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在运营管理方面要抓住机电管理这个重点,并将机电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这有利于提升机电管理的水平与能力,也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的整体提升。本文对规范机电管理制度,提升自主管理能力,应用信息化技术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争取从制度、管理和技术等三个层次推动高速公路机电管理水平的提升。笔者对高速公路机电管理所提出的几点思考仅是个人的思考后的结果,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希望在未来做出更深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北.关于高速公路机电管理及信息化的几点思考[J].第二届全国高速公路机电养护管理论坛论文集,2013-06-26.

[2]张继娜.西汉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管理改进研究[D]长安大学,2012-10-18.

[3]刘辉.湖南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2-02-16.

机电管理信息化系统 篇12

南京河西新城区有轨电车1号线是南京发展新兴生态公共交通、打造河西绿色生态示范城的样板工程, 线路起自地铁2号线奥体东站区域, 终点位于新河路中段, 连接新城中、南部地区, 全长约7.7 km, 全线为地面线, 沿途共设13座车站, 平均站间距638 m, 设车辆基地1座, 为全地下结构。工程于2012年12月开工, 2014年7月试运行, 2014年8月正式运营。

作为现代有轨电车在南京的首次尝试, 本项目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有以下特点:

(1) 采用了投融资、施工、转让一体化建设模式。业主、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作为工程三方主体, 设计单位负责工程设计;参建方以联合体方式组建项目公司作为建设单位, 负责投融资、施工和转让;项目公司承担管理工作, 范围广、接口多。

(2) 技术专业多。建设过程涉及的技术专业包括土建、装修、通信、信号、供电系统、气体灭火、设备监控系统 (BAS) 、火灾自动监控报警系统 (FAS) 、售检票系统 (AFC) 、通风空调、给排水、动力照明、车站辅助设备 (电梯) 、车辆基地工艺设备等, 是一项多专业参与联合系统的综合性工程。

(3) 受外部关联制约要素多。作为新型路面交通形式, 与已有的公共交通基础网络存在相互影响, 如线路走向、管线迁移、外部用电、地下桩基施工、车站景观、交通信号等。因此受外部制约较多, 需协调事宜多。

(4) 项目公司管理主体为机车车辆制造企业, 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管理经验较为缺乏, 在管理中需要克服诸多困难。

2 机电系统接口管理

2.1 机电系统接口关系

有轨电车机电系统在规模、技术要求上与地铁相比较为简单, 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本项目机电系统在专业层面划分为弱电系统 (通信、调度、AFC、FAS) 、强电系统 (供电、电力监控系统 (PSCADA) 、BAS) 、通风空调、给排水、动力照明、车站辅助设备 (电梯) 、车辆基地工艺设备七大子系统板块。这些子系统不仅内部存在许多物理接口及功能接口, 而且还与土建、装修、市政、轨道等系统存在大量接口, 相互之间有着广泛的专业分工协作关系, 从而决定了接口协调配合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同时, 在组织层面, 包括项目公司、设计单位、承包单位、设备供应商、施工单位、机电监理、政府质检单位等。在建设层面, 可分为设计、分包招标、采购、制造、安装、调试、运营阶段, 各阶段又划分为若干分阶段。这些组织结构之间、建设阶段之间、专业系统之间及子单位、子系统之间, 均存在客观或人为划分的接口关系。

总之, 从技术专业划分、组织生产要素、建设实施环节上, 本项目机电系统接口管理都是一个需要全面、细致、综合考虑的问题, 必须协调好机电系统内、外部接口问题, 避免由于各类接口问题导致系统的最终功能不够完善, 造成丢项、甩项等情况发生, 确保实现大系统设计的全部功能和安全投运。

2.2 接口管理思路

基于接口管理的自然机制, 接口管理应包括组织管理、技术管理、约束管理3个方面 (见图1) 。

(1) 组织管理。组织就是接口管理的“人”, 包括业主、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咨询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供应商。组织管理是建立协调处理所有接口工作的实施主体, 要求在工程初期建立高效、强力的管理组织职能关联结构, 可以明确工程参与各方之间的工作流程, 含相互约束关系及各方责任、权利、义务的确认等内容。

本项目中, 项目公司是唯一建设方, 是接口问题的实际最终决策者, 要求能够保证其在接口管理组织的最高权威性, 决策能够得到各方认可和遵守。

(2) 技术管理。技术管理是“机”, 主要包括管理各系统的技术划分, 监控接口工作进度, 协调各系统在设计、安装、调试、验收等方面的配合。

技术划分应从系统性、完整性、总体工程实施便利性角度考虑, 在保证各个系统相对独立完整的前提下, 依据专业特点, 尽量从工程实施效率的角度考虑专业接口界面和工作内容。设计与实施协调主要是通过综合各系统工程计划, 甄别、分析、协调各系统受制外部系统影响的因素, 保证各系统实施过程中, 在各阶段能够具备相应的实施条件。各系统的内部接口由其系统内部控制。项目公司在前期应尽量配合设计单位, 做到设计技术划分到施工技术划分的有效衔接;在中后期, 应主动通过监控进度计划、组织接口协调会议、跟踪接口处理情况来实施管理。

(3) 约束管理。约束管理是“法”, 约束规定了关联方都应遵守共同约定的规则, 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 是技术管理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约束实体主要体现在合同和规章制度。

本项目中所有建设工程都是项目公司对相关工程/系统承包商进行分包, 并以合同形式来约束双方合同行为的准则, 并具有强制性的法律约束力。项目公司应主动对各合同进行跟踪检查, 不仅要检查包含合同条款中规定的显性约束, 还要检查隐含在合同背景中的隐性约束, 这些约束都是合同接口中的管理内容。这里的制度是广义的, 不仅包括明确的规章制度, 还包括备忘录、会议纪要及其他由相关方约定的书面记录。“制度”虽没有强制法律保障, 但却能极大地影响工程计划、质量、成本等。制度的实施严重依赖强力的实施、监督和考核组织机制, 项目公司应确保在整个组织的权威性、严格监督和考核机制, 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

总之, 接口管理的工作思路应是建立在管理组织下的技术管理和约束管理。按照该思路, 分析梳理机电系统接口管理的具体工作。

3 机电系统接口工作内容

3.1 设计阶段

本阶段设计单位为主体, 涉及项目公司、工程监理。

设计单位负责的设计内容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机电系统设计界面的划分和功能要求基本在本阶段完成。

工程监理受最终业主的委托对设计过程进行监督。

项目公司作为建设方, 要立即与设计单位建立联络接口, 包括组织人员和技术对接, 以详细了解设计意图及工程要求, 在认真审图的基础上对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变更意见, 并以书面形式提交监理单位, 由监理单位要求设计人员进行解答/澄清。

在本项目中, 设计单位施工图设计阶段最后一个程序, 是由项目公司牵头, 协调和召集最终业主、工程监理、设计单位、相关施工单位, 共同对设计单位的技术规格书、施工图纸进行确认, 并且对各类接口等作出详细的具体结论, 并在包括相关图纸等接口文件上签字。设计阶段达成接口共识, 保证后续阶段的接口基本一致性。

3.2 设备招标、合约签订阶段

在本阶段, 设备招标由项目公司负责或牵头负责, 施工单位配合或实施。

项目公司需审查所有关于接口的技术要求是否落实在招标文件中, 尤其对通信、BAS、FAS与其他被控机电设备的电气接口、软件接口、通信接口协议。招标前阶段要求接口做到全线统一、划分明晰、无缺项漏项。

招标后应尽早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 以便尽早掌握要安装设备的准确性能参数和接口类型、参数, 并按各专业的设计阶段要求进行校核与比对, 发现问题尽早解决, 保证设备制造符合接口要求。

3.3 设计联络阶段

项目公司负责召集设计单位、承包商或设备供货商进行设计联络会, 在设计联络会上对物理接口、电气接口及软件接口等做出详细、具体的结论, 以会议纪要形式进行确定, 并在施工图设计、设备制造过程中贯彻执行。

项目公司应组织所有相关专业单位参加设计联络会, 在界定各专业责任范围的同时, 尤其注意要避免相关专业间接口联络的重复或漏项, 防止在后续设备制造和施工安装中各专业责任不清, 推诿扯皮。

另外, 项目公司协调设计单位能够参与施工图出图阶段的内部会审, 保证设计联络间的相关接口约束在施工图上得到落实。

3.4 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 接口管理主要是协调处理各机电系统的设备进场顺序、设备安装关联, 并从技术角度配合土建施工, 保证整体施工过程的完备性。

项目公司通过接口管理计划对各系统专业安装接口进行管控。

(1) 各施工单位提交各自接口管理计划, 项目公司组织协调制定各专业之间接口界面划分表, 制定总体接口管理计划书, 并下发至各施工单位, 作为各专业接口施工实施的依据。

(2) 项目公司实时监控接口计划的实施过程, 根据各专业进度实施情况、质量要求及工程监理的意见, 对接口界面的设置进行不断优化。

(3) 建立接口协调会议制度, 由机电设备供应商、各专业监理、施工安装单位参加, 定期解决多专业施工协调的复杂问题, 相关的解决方案应以会议纪要形式书面确定并落实。

(4) 追踪落实接口计划、接口方案、有关接口会议精神的执行情况。依照接口会议协调结果对接口管理计划的内容定期进行变更、修正、补充和抽换。

在本阶段, 项目公司的接口管理重点在于严控总体接口管理计划, 加强与工程监理的联络沟通, 共同保证机电施工顺利实施。

3.5 系统总联调阶段

在本阶段, 单系统调试由本系统负责联系配合系统专业, 组织进行本系统接口的调试工作。在单系统设备中接口界面内的系统或设备的调试工作完成后, 进入总联调。

项目公司负责组织进行整个工程机电系统的总联调, 为试运营做准备。在组织上, 应以“保证试运营”为目标建立总联调工作组, 该工作组除项目公司外, 还应包括运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承包商, 甚至咨询公司。

具体接口管理工作包括:

(1) 了解机电各系统的当前状态, 建立机电接口关系矩阵表, 确定系统联调的主导专业和配合专业, 确认实施技术接口的主导方和配合方。本项目中建议以车辆、调度、通信为主导专业。

(2) 组织制定并发布总联调计划、专业联调计划、工作程序和有关规定。

(3) 处理不同设备系统之间的接口, 协调解决总联调中出现的争端和冲突。

(4) 负责总联调的组织指挥, 督导各专业联调小组进行各项调试工作, 要求各承建单位进行具体的联调配合。

(5) 通过现场督导、召开专题会议、书面材料等方式, 及时掌握各设备、系统的工作状态及存在问题。

(6) 总联调数据及信息的收集、记录、保存与共享。

(7) 总联调预验收证书的签署。

在系统联调阶段, 项目公司接口管理重点是:在组织上, 要建立强力的联调工作机构;在技术上, 要熟悉各设备系统情况, 确定接口调试的验收标准, 并做好影响开通的关键接口风险分析和制定应对措施;在约束上, 制定实施一系列强化本阶段工作管理的规章制度;另外, 应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 保证协调、沟通高效及时。

4 结束语

上一篇:S波段光纤放大器下一篇: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