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性发展教育

2024-10-23

大学生个性发展教育(共12篇)

大学生个性发展教育 篇1

体现大学生个性发展是高教改革的必然趋势。从深层次上讲, 发展学生个性, 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而且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教育就是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 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 是人尽其才、人人得以成才的教育。

传统教育观把人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人为割裂开来, 只注重教育的社会功能, 忽视了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完善发展的最基本功能, 从而在客观上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创新教育的基本理念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弘扬人的主体精神, 注意挖掘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树立全新的人才评判标准, 形成一种宽容、民主的舆论氛围和软环境, 使一切有利于创造的个体得到保护和鼓励。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

正确理解、认识和把握创新教育的基本内涵, 是全面推进创新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对创新教育的内涵存在诸多争议, 但有两点共识: 一是创新教育是通过教育创新以激发和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 以提高人的创新素质、塑造现代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习惯为目标的教育形式。二是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相对应试教育而言, 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创新教育是指导年轻一代面对现实的环境, 以超越现实的理想去审视并改造现实的过程。创新教育正在于通过批判性思维的教育理念, 激发受教育者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 向人类已经获得的现成物或结论不断地提出新挑战。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提升人自己所拥有的创造意识, 培养其把创造意识变成现实的能力。

二、个性发展的内涵

第一, 个性不是天生就有的, 而是在遗传的基础上, 通过环境、教育的影响, 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它是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有机统一体, 一般认为个性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操作力等, 它是成才的必要因素, 但不是决定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心理因素, 是成才的决定因素。

第二, 个性倾向性是人才发展的动力系统, 个性的心理发展是人才发展的优势砝码。个性发展的前提是承认个体的差别性, 应使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得到尊重和保护, 而不是抹杀或忽视这种内在的差别。

个性化发展就是教育者在教育的不同阶段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注重影响学生个性形成发展的各种因素, 发掘学生个性潜能的同时, 寻找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最强点和闪光点, 帮助他发现和找到他自身潜藏的能量。个性发展是一种注重发挥学生潜能、承认差异、重视个性、发展个性、促进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它的实质是以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为重要依据, 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 以及以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健全为目标的教育。

三、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创新教育途径

(一) 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和教育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单调, 教学内容陈旧, 脱离社会实际, 教学方法单调、死板, 教学计划、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整齐划一, 不能面向社会开门办学, 缺少与社会的互动交流, 这些都客观上限制了学生主体的个性。如何发展个性, 高校应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在专业设置方面讲求 “厚基础、宽口径”, 注重人文与自然科学交融, 构建学科交叉与多元化知识相互融合的教育机制;在教学课程机制设计方面, 要能把学生需要学与愿意学结合起来, 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教育管理模式上, 实行学制的灵活性, 如主辅修制、学分制、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等。

(二) 实施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和评价机制。

高校应将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列为评价和衡量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 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来推动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最近几年, 诸多高校积极参加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各类有利于大学生素质发展的重大比赛, 有力地推动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向更深、更广层次发展, 高校的创新教育必须着眼于有利于学生特长的发挥和潜在积极性最大程度地调动。要将学生课外教育培养与课内教育培养有机结合, 形成一种完备的科学的学生素质教育和评价机制;与课内教育机制相对应, 建立完善的课外教育培养方案和教育管理机制;要树立全面育人和个性培养相结合的思想, 使学生课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素质发展测评机制, 鼓励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三)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 是创新教育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 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可以大力推行 “启发式”、 “参与式”、 “讨论式”、 “探究式”等教学互动的教学方法, 并将课堂讲授扩展到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科研和实践,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激发他们积极的思维,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通过教学观摩等活动共同切磋教学方法, 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另外, 加大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等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建设力度。

(四) 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张扬学生的个性。

传统的师生关系过于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 因而培养出的学生多是千篇一律、缺乏个性。而创新教育模式下教师的职责是热情地唤醒学生的创新欲望, 激活学生的成就动机, 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鼓舞学生的创新志趣。因此, 教师必须与学生建立和谐、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有效性和学生学习有效性, 还有利于学生学会做人、促进良好个性的顺利发展。

(五) 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理念的载体和传播者, 是素质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学生个性的发展有赖于有个性和高素质教师的循循善诱、开导启发。另外, 创新潜能人人皆有, 但创新潜能需要激发。就学生而言, 创新潜能的充分开发与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思维方式、师德修养、个性特征等素质要求紧密相关。这就要求对师资队伍进行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建立健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机制, 包括:管理机制、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要加强师德建设, 使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文化修养, 增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自觉性和能力。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 使广大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 不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改革教学方法,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周蕊.浅谈高校创新教育与大学生个性发展.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3

[2].程良道, 毕正宇.关于创新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对策思考.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3卷第4期

[3].唐善茂.创新人才培养应注重个性化发展与多样化教育.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 3

大学生个性发展教育 篇2

一、面向学生个性发展,加强心理及德育教育

教育对象由于遗传因素、所处生活背景环境等不同,个性是有差异的。现代学校的德育目标提倡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和各自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防止偏废一方。这是一个发生在我曾任教班级的真实案例:在学校全员德育教育教学工作大背景下,陈茜(化名)成了我任教班级的重点关注对象,这是一个性格非常张扬、极具自我意识的女生:上课老是随意散漫、不分场合地发表对课堂教师的提问意见,经常无故迟到,不听课睡觉玩手机,周围的同学似乎挺怕她这个“大姐大”。陈茜情绪起伏比较大,心情不好时还会嘲讽发火。课后我找她谈过话,讲了许多道理,她常常很有自己的观点,谈话时对受到的教育没有太大反感,但不会立即应承,过后依然我行我素。于是我决定给她的家长打电话,希望家长配合管教,对学生形成5+2的有效管理影响模式。出乎意料的是,和家长的联系很顺利,但家长抱怨说管不住孩子,因为孩子太逆反所以任其发展,只尽可能地提醒她。我似乎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任性。然而如果就此放弃与家长的联系,更不能找到陈茜这样表现的问题根源所在。我坚持继续与家长联系沟通,以期了解更多关于陈茜的情况。原来,陈茜的家长因为工作很忙,与孩子沟通不顺后对孩子的教育开始散漫,任其性格发展,渐渐地,陈茜的学习积极性就更没有了,形成一种与本质性格不相符的张扬,其实是空虚茫然,想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于是,我决定潜移默化地改变陈茜,让她成为一个阳光开朗、积极自信、方向感强的孩子。首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我通过谈话和观察,了解到陈茜是个兴趣广泛的孩子,于是,我在课堂上鼓励她多参与班级活动,让她把个人的一些专长发挥出来。我还邀请她下课后到教师办公室帮忙,做一些杂务性事务,起初她不是很愿意,但又觉得老师都这么认真邀请她了,所以还是到办公室帮忙,渐渐地竟开始主动询问我办公室的老师们是否有需要她帮忙的地方。这样的变化一点一点、不知不觉,突然有一天老师们发现这个孩子特别乐于助人、热心负责。为此,我找机会在班上适时表扬她,渐渐地,我发现她不再像以前那么自我,变得沉稳和礼貌,待人接物也越来越随和积极。此间我经常给她家长电话联系,家长渐渐重视对陈茜的教育,从以往无可奈何的语气变得热情和期待,甚至有一天居然主动打电话问我孩子在学校的近况表现。教育就是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放手让学生做她通过努力能做到的事,信任尊重学生,通过自我管理树立目标和自信。陈茜的变化,班里的同学和其他老师都有目共睹。我的感触是在教育管理中,教师首先要发自内心地接纳学生,这有助于学生得到恰当的、有针对性的积极期望感,从而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有助于学生在不断体验成功的过程中树立强烈的自信心,获取更大的发展。

二、关爱心理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个性化教育促学生健康发展 篇3

在“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发展”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在专门教育学校对问题比较突出学生的思想教育、行为管理、问题矫治上,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学校提出了“变共性教育为个性教育,实施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思路,作为学校和学生德育工作探索与创新、实践与规范、特色与发展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向。学校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基本做法是:

一是掌握基本情况。新生入校后,学校对每名学生进行心理、法制、文化状况测试,掌握每名学生的入校原因、具体问题、现实表现、家庭环境等全面情况,汇集出每名学生的综合分析情况,作为个性化教育依据。

二是确定个性化帮教重点。各班建立由班主任、班级心理辅导员、任课教师、学校心理和法制中心教师、学生家长组成的班级管理委员会,依据对每名学生入校时的综合分析,确定1至2个突出问题和特长,作为阶段帮教重点。

三是制定阶段性工作目标和个性化教育措施。以学期为单位,班级管理委员会依据确定的每名学生的1至2个突出问题和特长,制定出问题明确、目标明确、阶段明确的个性化教育措施和阶段性帮教目标。学生依据个人发展愿望和确定的1至2个突出问题和特长,形成阶段性自我发展目标。

四是全员组织帮教。针对确定的每名学生的1至2个突出问题,班级管理委员会开展全员集中帮教工作,力争每学期确定的每名学生的突出问题得到明显和有效改变。学校还建立了教师关爱委员会,采取党员结对子的方法,对每名学生进行帮教工作。

五是发挥学生特长。学校根据个人表现和特长,安排每名学生至少担任一项班级管理工作。在抓好文化课程教学的同时,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法制、《弟子规》等思品内容和茶艺、制陶、种植养殖等劳技内容的课程,并在学校教育教学开放日和学校重大活动时向家长、普校、社区进行汇报展示。学校成立了合唱、舞蹈、美式腰旗橄榄球等学生文化社团,采取个人选择的办法,让每名学生至少参加一项学生文化社团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学生克服个人问题,提高个人素质,增强自我约束力,提升自尊心和自信意识,促进、巩固个性化教育的发展和效果。

六是阶段对比分析。每个学期学校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法制、文化状况检测,并投入资金请社会专业心理机构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检查,汇集出每名学生和学生群体的阶段变化、全面情况与发展状态的综合材料,进行阶段性对比,并提供给班级管理委员会。每学期末班级管理委员会对每名学生的转变情况、个性化措施达成情况、个性化教育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每学期确定下学期新的帮教重点,突出问题转变效果,不理想的则采取继续帮教的原则,制定每名学生下学期帮教重点和工作对策,力争每学期有效解决每名学生的1至2个突出问题,使每名学生逐步改正问题,通过学生个体转变促进学生群体变化。

七是注重激励。对突出问题明显改正的学生,学校采取多种方式及时和定期进行表彰,激励学生的进取心。对每名学生的点滴进步和变化,班级管理委员会随时向家长通报,增加家长的信心。2012年和2013年,学校举办了两次优秀师生夏令营,并组织学生评选出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学年度优秀教职工,在学生和家长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教育效果。

八是建立德育档案。从学生入校开始,学校为每名学生建立了个人德育档案,包括学生在原校表现、入校原因、家庭教育环境、入校后各方面状况、个性化教育情况等,全面掌握、记录和反映学生的个人情况。

个性化教育的实施,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思路的转变,实践了专门教育学校对问题学生思想教育、行为管理、问题矫治的新途径,探索了学生教育和特色教育的发展方向。每名学生的不同方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积极变化,学生的整体表现、精神风貌、校风校纪不断改善与提升,得到了家长、社区、普校的广泛认可。

在差异教育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篇4

一、差异教育的施教

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的投入点、投入量、投入方式也要有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各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一,分层提问。提问是师生之间最直接的交流方式。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能从中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问题的设置要体现多梯度,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尊重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兴趣。较简单的问题应优先考虑基础较差的学生,使他们有机会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不断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给优等生的问题则应有适当的难度。有时对于同一个问题的回答对象也要区别对待,注意提问的次序。例如,示范性回答——通过优等生的回答给其他学生提供方法和思路;模仿性回答——在示范性回答后让其他学生复述再现,强化记忆理解;激发性回答——先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若回答有错,则利用其中的错误激发其他学生进一步思考。这样分层的提问既有利于知识的讲解,又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第二,分层练习。教师设计课堂练习不应采用传统的“一刀切”的方法,而要多角度、多层次地设计练习梯度,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相同练习的分层:教师组建合作小组,把智力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学习习惯不同的学生编成一组,积极倡导小组内智慧共生、互帮互助,以促进全班学生共同进步。不同的练习分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不同要求,在相同的时间内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数量和难度不同的练习,以提高课堂练习效率,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给基础较好的学生设计一些探索性的练习,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训练;给基础较差的学生设计一些基本练习,易于帮助他们巩固知识;对于中等生则由他们自己选择决定是追求优先还是复习巩固,以发挥他们的主体积极性。

第三,个别指导。如果学习任务过难会让学生难以接受,因此,教师既要研究全班学生的共同特征,又要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了如指掌。尤其是对于境外学生,他们差异悬殊,教师更要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充分利用课上、课下时间为其补缺补差,帮助他们接上断裂的知识面,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差异教育的评价

教师除了在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还应在教学评价上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第一,尝试自我评价。在一次语文测验后,A学生考了65分,这分数在班级中仅是倒数,而他丝毫没有难为情的神色,相反还兴奋不已。我对他说:“这分数还开心呀,看看有多少人超过你了!”他自豪地对我说:“老师,我可是意大利人呀!”对呀,他的母语是意大利语,而汉语只是他所学的第二语言,能够考到65分,对于他来说已经很好了,为什么偏偏要求他达到90分呢?不能以同一把尺子、同一个标准来要求他们,要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于是,我让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定级,自我追求卓越。只有学生通过自己努力,不断地超越自我,才能够体验到学习给他们带来的成功与快乐。慢慢地,学生不再害怕学习,不再恐惧考试了。

第二,关注多元评价。教学评价是个复杂的多边系统,它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层次也比较多,必须进行多元评价。评价可采用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的方式。在评价时,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欣赏和欣赏别人,学会找到自己的不足,学会怎样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怎样向别人提出建议等,在训练中学会评价,在评价中发展能力。我常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结合学科的特点,选择多样化的测试方式,将动口、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差异性地评价学生。

三、差异教育的效果

教师开展差异教育既要有统一的要求,又要注重因材施教,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个性特长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使他们都能抬起头来走路,快快乐乐地学习和生活。

第一,个性的变化。我们针对境外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一张张笑脸,听到了一阵阵笑声,他们不再惧怕学习汉语,而是慢慢喜欢上了汉语。来自美国的B学生由当初只能听懂简单的字、词,到现在已经能够读一些带拼音的小故事,还可以做父母的中文翻译呢;来自日本的女生C同学两年前回到上海(母亲是上海人),自小就喜欢汉语的她在朗读上大有突破,经常绘声绘色地把她喜欢的文章读给同伴和教师听,她还代表我校参加区里的“中华诗文诵读大赛”;来自加拿大的D学生越来越喜欢中国的方块字,每次书写都那么认真,上学期还被我们评为小小书法家……差异教育使学生重新认识了自我,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发展了个性才能,充分感受到了“人人都是成功者”的乐趣。

大学生个性发展教育 篇5

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它的核心在于情感、自主、探究、合作等方面,与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内涵具有一致性。下面就我校的小班化课堂教学进行阐述。

一、班级人数不多于25人——班级的规模与学生学习空间的充分利用

就目前而言,许多学校班级规模过度膨胀,班级人数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40人/班,有些地方高达8O人/班,由此产生教学空间拥挤,课堂教学环境恶劣,空气混浊,组织教学困难,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不利的影响,教学的有效率令人担忧。

要有效实现教育的个别化、个性化,必须是适度的人数。根据教育专家、心理学家的关于教师的视野覆盖有效关注面在18--28之间这一论断,我校确定班级学生不超过25人。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班额人数不多于25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学生的参与度与双边共振的频率大为增多

雷纳德.S.凯思的一项研究表明,规模庞大的班级,座位拥挤,人数众多,客观的环境阻碍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发言与讨论机会的人,往往是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或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自然会产生失落感,失去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信心。而在一个班级人数不多于25人的班级里,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进行课堂双边活动,共振的频率增多、密度加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即使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会在融洽的氛围之中变得快乐而自信。

2.实现教师对学生的个别化指导

教师在课堂上要实现因材施教,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必须有个前提——在班级的人数适度的情况下进行。实践证明,课堂上发言或参与演示性学习活动,往往是靠近过道、出入方便的学生。由于人数众多,教师面对如山的作业,批改中很难做到仔细分析每一个学生的作业状况并且进行个别作业指导。而在一个人数不多于25人的班级里,教师可以从容地进行深耕细作,课前备课可以按照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素养和要求,分别为他们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建设性的学习方法以及课堂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进行差异教学、个别教学,教师有条件针对学生不同情况设计一系列弹性作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水平来选择,教师实现面批,师生间信息反馈更迅速、更直接,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2.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大为提高

“罗森塔尔”的实验表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的内心都是希望平等地对待学生,期待学生获得全面的提高。但是庞大的班级无形地把学生分成若干区域,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她)的视野只能监控到28人左右(教师关注的最大值),对于视野之外的学生监控明显降低,学生易分心、搞小动作,听课效率差,甚至扰乱课堂秩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就大打折扣。而在25人的班级,学生可以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教师的每一天的期望,让每一个学生自我的优异特质均能充分地展示出来。

4.班风与学风大为增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明显高于普通班级

研究表明,人数在四五十的班级,同学之间情感联系的密度与小班相比较明显会减弱,同学情感相对会冷淡一些,容易产生非正式群体,甚至有少数学生对集体产生对抗,将破坏学生安定的学习环境。班级学生成绩标准差较大,造成班主任管理困难。而在25人的班级里提供较多的师生交往、发展的机会,同学间交往频率的增多,学生的举止动作都在教师的视野之内。同学之间情感融洽,师生之间亲密无间,学生享受更多的个别化的指导。从而教学质量明显要高于规模大的班级。

二、课外作业完成时间不多于25分钟——学生鲜活生命价值的解读

我校小班化教学的开展是以个性化教育理论、生命交往理论及其他相关的教育理论为支撑点。将学生的课外作业完成的时间确定为25分钟以内,正是小班化教育中生命交往理论的一种重视和体验。我国中小学教育是一种基础性的教育,是一种法定的带有强制的教育,学生完成法定的课业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法定的课业应该是学生能够承受的合理的学习负担。当学习能够台乎人的生命本性方式的时候,能够完整、和谐地运用和发挥学习主体的潜能,学习就不成为一种负担。

我们确定学生课外作业不多于25分钟,采用全体施教与分组教学、个别教学相结合,给学生以适度的压力,让压力变为内在的学习动机。通过量的变化达到质的效果。限定时间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更重要地思考从结构与性质上的问题,学生的学习作为一种不断自我发展、不断提升生命质量的活动,应该是学习主体生命活力的一种体现,不能让学生产生生命冲动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要建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环境,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眼睛、双手、嘴巴、时间和空间,其精髓也在于此。

推行这种课外作业不多于25分钟,首先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须知这个时代所要求的是教育的个性化,培养的是创新人才。落实的关键是抓住课堂40分钟的效益,教师在选择练习的内容时要有周密的计划,根据练习难易程度,对不同特质的人分配以不同练习时间和次数,以确保练习的质量。教师在平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能力和习惯,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保证作业的质量,以求达到巩固知识、锻炼能力的效果。

三、师生课堂互动交往距离不多于25分米——小班化教育中师生情感的融会

多年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把知识和智力作为人的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而忽视了人的内在动力情绪的变异,也就是情感,情感问题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情感教学既是一种策略,又是在课堂上动态发展的过程。如何实施与把握?如何调动学生参与?都需要我们在课堂中去实践、去灵活运用。

1.营造课堂宽松愉悦的情感氛围

学习是一个艰辛努力的过程,因此更需要以积极的心理情感氛围去支撑,而学生的良好的情感氛围大都源于教师的调动以及学习过程的追求。我们要求教师要以愉快的心情走进课堂,“你无法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一个真诚的微笑,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是一片阳光。让这片阳光照亮每一个学生,学生自然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学习,教师对待学习的态度应该是尊重、平等、真诚。“教师应该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和蔼而不放纵,严峻而不冷酷,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要力求倾注真挚、流露关爱,教师内心丰富的情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持久而广博。

2.随时关注学生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在学识上是广博的,在情感的研究上也应该是有所造诣的。在学生面前,要善于表现自己的情感,所表达的情感应该是真实的,切忌遮遮掩掩的,教师也是平凡而普通的人,也有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教书育人不是正襟危坐,没有人之常情,在学生面前展示一个真实的自我,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同欢乐、共甘苗,给学生以真实之感、可信之态。“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向学生传递情感信息、爱的语言,如鼓励的眼神、欣赏的语气、热烈的掌声、真诚的拥抱、甚至可以亲吻学生的额头……这一切都在向学生表达一种信息,那就是“我爱你们,可爱的同学”。有良好的情感交流作为基石,课堂的气氛定然是活跃的,教师从中可收获到快乐与成就感,学生也能实现期望值。

2.善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学会释放自己的情感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我们必须懂得爱,我们必须教会爱、创造爱、预测爱”,我们从事情感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对生活广阔而又深厚的爱。特别在私立学校,家长属于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而家境条件优越的孩子,却往往变得自私、专横、不会合作,拥有一份爱心越来越难以寻觅,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他们是体会不到别人的爱,更不会去爱父母、爱家庭、爱同学、爱师长、爱好些不认识而需要爱的人。通过强化爱的教育来培养学生成为有爱心、懂得爱的人。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善于察言观色判断学生的情绪。人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情绪的变化也是“朝晖夕阴”,因此教师要及时准确掌握学生情绪,捕捉学生稍纵即逝的情绪变化井加以引导。

小班化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同时也扬展了德育的时空。实验研究表明,在人数较少的班级里,由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密切交往,有利于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优质的育传身教绘学生营造了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小班化更有利于学校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将教育的目标、内容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是大有帮助的。

四、学生课堂训练、动手探索研究时间不少于25分钟——学生的创造与实践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教育创新,就必须培养学生自己动手、主动参与探究事物的能力,为此,我们依据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联结主义试误说关于学习过程是一个尝试和改正错误的过程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有益的成分以及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倡导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情景教学,创建了“个体自学研究——师生共同探讨——适当训练——反馈信息”的教学程序。

当堂训练,探究动手能力不少于25分钟,其实质就是运用优化教学时间管理的策略来提高课堂的效率。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首要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固有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了解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先决条件,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习惯、方法、策略等。其次,要指导学生确立目标,为每一个学生量体裁衣,学生可以与老师一起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制定学习进度,调动智慧,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倾注情感,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再次,指导学生学会列自学提纲并作为一项学习常规来制定,要求内容体现目标、结构体现层次,问题要有指向性。其中“师生共同探讨”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它包含着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师合作等,这种方式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共同探讨是高密度的交互,不只是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是深层次情感体验的过程。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结构同我们成人不一样。因而新的教育方法应尽一切努力按照儿童的心理结构和他们不同的发展阶段,将要教的材料以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形式进行教学。”因此,教师要采用一系列的教学策略来进行调节与控制。如问题教学策略,可以假设情景;可以分析数据;可以利用联想、想象、推导;可以由已知条件演绎出新的观点等等。如反思教学策略,学生可以以逆向思维方式来检讨学习过程、克服思维定势,排除习惯的干扰,独辟蹬径得出新奇结论。

五、师生课堂有效互动不少于25次——个体之间激情的燃烧,智慧的碰撞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而课堂要创新必须充分调动课堂中的一切因素,互动是课堂创新教学的基础。传统教学观强调的是师道尊严和教学上的自上而下不可逆转的教学方向,漠视鲜活的生命的个体存在,体现在课堂上整齐划一,严重缺乏互动,(狭小的空间也没有办法互动起来。)而以小班化教学观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双边互动可利用的空间与频率、密度都大大加强,活动的双方激情燃烧起来。整个课堂摆脱静止,呈现动态。

课堂中的互动是多种多样的,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感互动等等。师生互动,体现的是师生间的平等、民主,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而非“知识的传授为本”,要切实做到师生互动,教师要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尊严,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关注学生的需求、学习的自主等等。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大胆提问,甚至异想天开,组织学生积极投入对问题的共同探讨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思考和提问的时间与空间,哪怕是打乱了课前的教学设计,哪怕是教师回答不上来。因为学生提问的本身就是课堂的闪光点,教师就课堂实际情况要学会随时调整教学方案,让学生就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教师深入其中、争论其中、乱在其中、乐在其中。“乱”之时往往是思维碰撞渐入佳境的时候。生生互动,即是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思想的过程,体现在相互讨论、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身心放松状态,不用担心自己说话的正确与否,为学生们建立了一个“七嘴八舌、各抒已见”的宽松的环境来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真切体验,加深对自然、社会生活等方面问题的思考与感情。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提高寻疑、质疑、解疑的能力,学生在交流之中学会相互理解、彼此信任、分工合作、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学会分享,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得到锻炼。情感互动,即是师生的积极心态的相互影响,良好的情感互动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师生情感的互动是以民主和谐为基础,共同交流,教师要耐心倾听:而双方的情感共鸣是关健,任何单方面的情感是不够的,只有达到共鸣才能发挥双边的最大效应。

六、师生非英语课个体英语课堂用语不少于25次——适应教育国际化、信息化的需求,培养国际性的“复台型”人才

由于教育的国际化、信息化已成为必然,教育技术层面、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制度以及观念、模式、教育的组织方式等都发生深刻的变化,从各个方面、各个学科,全方位的外语渗透是完全有必要的。我们在非英语学科采用这种中英文授课的形式,以量的手段来强化是依据儿童心理成长的特点,使之融入儿童素质发展过程,增强其多重语感的复合思维的现代教学方式。同时,针对目前国内英语教学呈现“哑巴”英语的状况,来为学生创设英语的环境,让学生在学习各科知识的过程中,始终能接触英语,使英语学习真正从英语课堂延伸到其他课堂,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英语交往的频率及密度相对于人数众多的班级而言明显增多,让学生真正有一个学以致用的环境。为此,我校以三个阶段来推行。首先,把英语作为教学语言逐步地渗透在各学科之中,在非英语学科,如数学、自然科学、社会、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中适当加入英语教学的成分,主要在说与听上下功夫,要求每堂课不得少于25次;其次,有意识把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穿插在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的能力,适当渗透读与写的成分;再次,把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整个课堂的1/3时间的运用,逐步扩大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比例,最后达到课堂上师生之间完全用英语来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坚持进行这种中英文语言的教学,使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和升华,两种语言的切换使学生的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形成两种思维模式,促进语言和思维素质的提高,成为一个“复合型”的人才。

大学生个性发展教育 篇6

关键词:初中体育;个性差异;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在学校教育中,除了我们平常所说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外,体育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个性得到长足发展的重要手段。初中体育教育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实际,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分数是指挥棒,教师在教学中唯成绩、唯分数的现象极为严重。教师更多关注的是优等生,而对于后进生,则是不闻不问。一个班级中的所有学生,肯定存在着个体差异,存在差异的原因有很多,有身体条件方面的因素,有兴趣爱好方面的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体育运动技能方面的因素,总之,不一而足,虽然这些学生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不能因为这方面的因素,就受到教师的不平等待遇,教师要一视同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二、结合学生实际拟定分层次教学目标

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拟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往往都是针对部分学生的,在内容的制定上,更加注重全面,教学方法上更注重技能的提升,要求也变得过高。这样的要求,可能优等生能够完成,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却根本无法完成,学生没有了学习兴趣,也就无法享受体育学习带来的快乐。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们拟定目标要求时要顾及全体学生,照顾所有学生,根据学生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不同需求,制订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目标要求,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目标,都能够“跳一跳”完成任务,从而让学生达到锻炼的目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开展多样化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不能采用“一刀切”式的教学方法,要因人而异。对优等生要更多地点拨、指导;对于中等生,更多是示范、讲解;而对于后进生,则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手把手地教,让学生多模仿、多训练。同时,不能是一种方法用到底,要善于变换方法,尽量让教学变得有趣,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让学生能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体育,提升体育能力水平。

在体育课堂教师中,教师需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他们创设个性发展的空间,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并能在不同侧面有所创新,展示、张扬他们的个性。

参考文献:

闫登伦.浅议新课标下怎样培养学生体育兴趣[J].体育博览,2011(13).

高校教育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培养 篇7

个性一词最初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l,指演员所戴的面具。它在心理学中的解释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由于个性的复杂性,我国心理学界对其定义尚未形成一致看法,我国第一部大型心理学词典—《心理学大词典》中的定义被多数人接受:个性,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影响大学生个性发展培养的因素主要有先天素质、社会生活条件、教育程度几个方面。先天素质是个性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条件,社会生活条件是个性发展的决定因素,而教育则起着主导作用。所谓个性培养教育,就是对不同的受教育者,根据其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教育。个性是在生理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和家庭生活中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其形成是一个感化习染的过程,而教育正是这种感化习染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教育者应该一方面在思想上有意识地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充分、积极、自由的发展,一方面要善于培养受教育者的自主性、独特性、创造性以及个性的完整性。

二、学生个性发展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个性发展是个人和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

个性充分发展的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强烈的内在动力,追求自我实现,这种积极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是其成长道路上的推动力。对于大学生来说,则表现为在学习上发扬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学习内容、方法做科学、准确的判断选择;善于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能够学以致用,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总结。反之,消极的个性心理则会影响其身心的健康成长。因而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培养教育十分必要。

个性发展也是社会进步的源泉,过去,由于传统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人们错误地认为个性就是不服从、混乱和不稳定的直接原因。在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个没有个性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是难以立足的。大学生良好的个性有助于其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又为大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因此我们应当鼓励学生个性及创新能力的充分发展,为学生构建—个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

(二)大学生个性发展是高校教育的使命

第一、从高校的教育功能来说。长期以来,高校一直忽视和弱化了对学生个性成长和发展的关注。当前,随着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提出,对个体价值的关注和尊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个致力于追求民族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大学,应该是为国家和社会,同时也是为每一个“个体”服务的。社会的文明进步就是为了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而高校对学生个性的培育也提升了他们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注与责任感。

第二、从人才培养的目标来说。过去,我们在“全面发展”的目标下,往往忽视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发展,希望他们在每方面都是优秀的,并按照这样的美好愿望设计出一个个“标准”,去教育、评价、导向我们的学生。一谈到“个性”,大家往往想到的是与协作精神的矛盾,与集体利益的冲突,与全面发展的违背。我们的教育模式中随处可见“标准化”而缺少“个性化”,我们的管理中不乏“整齐划一”而缺少“灵活宽松”,如此一来怎能呵护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天性?如何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如何在高校教育中培养和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大学时期是人的个性塑成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是影响社会成员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呵护和发展大学生的个性,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转变观念,创设提升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模式

我们首先应充分认识到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更高要求,认识到学生个性发展及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时代教育的必然特征。应该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个性教育、创新教育和开放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传统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单向灌输,大学生被动接受,严重地束缚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必须摒弃。卢梭曾经说过:“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因此教师要重新审视和正确确立自我角色,以素质教育目标为导向,以大学生发展为本,做好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大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师生之间应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对话与思考,以民主的精神、开放的态度、合作的方式、宽松的氛围进行课堂管理,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课堂真正激发大学生生命活力。

(二)改进教育方式,为个性发展开拓广阔空间

在教学方式上,首先要把过去以“授业”为主的方式转变为启发受教育者对知识的主动追求。应选择合适的教材,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主动获取、运用、创造知识的能力。其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个性发展创设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消除每个大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而是要使其个性最充分、最完善地显露出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在谈到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时就曾说过:“要加强实践环节,尤其是科研实践,因为正确的思想从实践中来。”应利用大学生活的各种时机对其个性加以培养:一方面,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空间,组织一些启迪思想、开发智力、强壮体魄的活动;另一方面,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科技、文化等业余活动。事实证明,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既可以了解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现他们的特长和能力,又能使学生增加阅历,增强自我体验,激发兴趣、增长才干、磨练意志,使学生个性向较高层次发展。

(三)创建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理想的校园文化应该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其主要内容及形成途径有:

1、优化校园物质环境。

优美的校园环境、完备的教学科研设备、齐全的活动设施,能散发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和青春活力,能调节情绪,陶冶情操,增强感受美、热爱美、欣赏美的能力,能深刻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与生活方式。

2、完善校园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建设包括组织机构的建立和规章制度的制订、完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行为具有强制性的规范作用,对群体价值观发挥着有效的强化作用,对形成良好的校风校纪具有重要意义。机构设置应坚持精简高效的原则,规章制度制订应遵循从严治校、是非分明、积极引导的原则,因时、因地、因校制宜。

3、塑造校园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认同并尊奉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道德规范和发展目标。其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集体的心理定势,影响着学生的意识和行为。

(四)改革评价体系,设立德育评价新标准

教育评价具有导向功能,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克服以往教育评价主体单一、内容一元化的状况,改革、完善评价办法和指标体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可采用自评、学生互评、教师参评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整体考核、综合评定,使学生所参加的社团活动、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理论学习、文艺活动以及个人特长发挥等德育内容都能作为成绩得到评定,促进学生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

摘要: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其个性的发展意味着创新能力的发展,意味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因此,新时期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应注重于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培养教育,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本文即是从教育管理者的角度论述如何采用合理的方式,构建一个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环境。

关键词:高校教育,个性发展,培养

参考文献

[1]刘惊铎:《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全国德育学术年会论文,2001,11。毕业论文:《学生个性发展与学校德育改革》。

[2]周建华、曹瑾:《论个性与重视个性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1,(7)。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美术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的思考 篇8

(一) 美术教育的特点

素质教育要求以发展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方向, 而美术教育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为美术的发展在于创造, 美术创作在遵循一般逻辑思维的前提下更重视对逆向与发散思维的利用。学习美术依赖于对逆向与发散思维的激发, 这是保证美术持续发展的动力。教师应了解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 并根据这些差异以不同的角度进行教学, 无论是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还是对艺术技能的学习, 都应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目的的, 美术教育内容的丰富多彩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无比广阔的空间, 它能充分培养与挖掘学生的潜能与创新能力, 对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 当前美术教育的现状

当前的美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发展, 无论在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上对学生个性的关注是微乎其微的, 首先, 以应试为目的仍是当今教育的主流, 艺术教育也是一样的, 教学目标的设定并不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接受着传统教学理念的指导, 承受着考试升学带来的压力, 美术教学自身的特点被忽略, 如同其他学科一样, 变成了机械的知识灌输。其艺术传播的功能将不再发挥作用。加之现在的教学方法单一, 课堂仍旧保持着以教师为主体的状态, 使学生在对知识的接受上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 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 更没有想象与创造的空间。自主发挥的受到了压制, 个性发展受到了束缚。

二、美术教育中非智力因素对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影响

(一) 兴趣与好奇心对个性的影响

好奇心的强烈程度决定着人们能否外界新鲜事物做出及时的反应, 从中发现问题, 燃起探索的欲望, 追寻并创造。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和创造家本身是没有特殊的才能的, 之所以能够实现如此之高的造诣, 完全因为有着执着的探索精神。而探索的动力, 源于强烈的好奇心, 可见,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事以及敢于怀疑权威的态度, 是开发学生潜能前提, 同时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同时也是现代美术教育的一个突破口, 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应尽量采集能够有效激发并持续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 让美术成为他们的爱好。这样一方面可助更多有美术天赋的学生发掘其内在潜力, 快速成才, 另一方面, 能够教学现代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对其学习、生活乃至于今后的工作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都是有帮助的。

(二) 丰富的情感与坚韧不拔的意志对个性的影响

人的行为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感情因素, 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 也受其自身情绪与情感的支配, 这对于学生个性能够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爱好美术的同学情感都比较丰富, 也比较情绪化, 在美术教学中, 应尽量让学生保持高涨、向上的情绪, 在积极的氛围中发展个性, 当然教师对学生情绪的控制是有限的,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情绪的自控能力。除了情绪上需要控制与调节, 学习美术还应具备坚忍不拔的意志, 应为美术的学习不光依靠脑力, 还需要体力为辅助, 这就要求每一学习者除了具备较为稳定的情绪外还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这对于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再适合不过了。悉数历史上为伟大的画家, 都是为了艺术的追求而奋斗终生的, 例如荷兰著名画家梵高, 一生跌宕, 但由于爱好投身于艺术, 并敢于创新, 最终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并广受好评, 最终成为名名垂千史画家, 但是在他生前却没卖出去过一幅画, 如果不是这份对艺术的执着, 又怎能将艺术创作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三) 良好的性格与习惯对个性的影响

人的性格是存在差异的, 有些是先天形成的, 有些是后天培养的。当然性格也有好坏之分, 具有良好性格的人无论对待任何事都保持积极的态度, 学习也是一样。纵观在美术领域有所造诣的人物大多都充满自信, 性格顽强。将这些名人的性格特征用于美术教学, 对于发展学生健康的人格以及创造精神是十分有益的。在注重养成良好性格的同时, 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在学习美术时的习惯, 习惯大多在于后天的养成, 当然也是有好有坏。因此教师要在美术学习中对学生的习惯给予正确的引导, 对其不良习惯进行压制, 并督促其改正, 引导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 积极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三、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发展

(一) 以学生为主体, 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1. 鼓励创新, 树立自信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是否积极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是否自信有关, 自信驱动着个性的成长。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孩子的自信心是建立在能力、成绩和老师的肯定的基础上的, 也许前两者是学生自身的因素, 而后者则是教师给学生树立的自信, 适当的鼓励, 是一种教育上的艺术, 它能够激发学生由于外在的鼓励而产生自信。美术这门学科, 永远没有标准答案这一说法, 它的问题与答案都来源于人自身情感的表达, 它要求不同的人, 以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看法, 正是这种排同求异让学生面对问题给予更大胆的猜想, 其中步伐独到而又新奇的观点。如在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 为了给同学们创造和谐的气氛, 使同学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之中, 我会针对这幅作品提出问题, 如达芬奇为什么不去画别的女性而偏偏选择画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是一位怎样的女性?学生们开始进行大胆的猜想并给出了很多独特的见解, 有人认为, 蒙娜丽莎是一位怀孕中的母亲, 达芬奇的画是为了展现这位准妈妈的幸福, 表现母性的伟大。有认为, 达芬奇是一名堕落的风尘女子, 为道德和生存的纠结而痛苦, 而达芬奇画的蒙娜丽莎是微笑的, 代表他希望看到这些生活在阴暗堕落里的人也能像普通人一样得到幸福, 生活的快乐。还有人认为,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理想中的爱情伴侣, 而《蒙娜丽莎》表现的是达芬奇的孤独与对爱情的渴望。可以说, 学生们的想法都很新奇很独到, 当然最后, 老师要对学生发表的看法加以终结, 并结合当代各个流派学者对该作品的猜测, 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 对想法独到的学生应给与肯定与鼓励。

2. 投其所好,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因此对于教育者来说, 以兴趣为主导的教育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兴趣也是决定一个人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青少年的心理研究不难发现, 对传统教育早已厌倦的孩子们只有用新事物才能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 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的内容要进行充分而深入的挖掘, 挖掘其中的新鲜事物, 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在学习《绘画的色彩》时, 教师可以准备多种颜色的颜料, 让同学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 并要求学生说明选择这个颜色的理由, 然后让同学们去寻找与自己所选颜色不同的同学进行颜色调和, 从中得出配色的规律。这样一来不但愉悦了课堂气氛, 也让学生轻松的掌握了色彩的相关知识。

(二) 给学生展示自己的空间

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天赋或是努力被埋没, 都渴望展示自我的空间。青少年更是如此。那么在现有的条件下, 教师就要为学生创造这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1. 优秀绘画作品的展览

对于学生而言, 同龄人的作品比较容易被接受, 因为都处于同一平面内, 而位置相对有高有低。这样在课上我会将一些自己班与其他班级的优秀作品向同学们展示, 然后请同学们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也可以给出一些评价, 包括优点和不足。对于其他同学作品的展示, 同学们都非常感兴趣, 也会对其中优秀的经验进行吸收和学习, 以使自己能和这些展品的作者一样优秀甚至超过他们。而对于那些被展示的同学而言, 这是一种荣誉, 同时也是一种鼓励, 因为优秀所以拥有展示自我的舞台, 为了能够继续站在这个舞台上, 就要越加优秀。这将成为他们学习美术的动力, 同时也造就了他们不服输的性格。

2. 让学生走上讲台

三尺讲台拉开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不光是身体之间的距离, 同时还有心灵上的距离, 这样的课堂让学生觉得压抑, 很多意见与想法没有机会表达, 这种谈不上民主的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 只有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之中, 学生才能够保持积极的情绪, 敏捷的思维, 丰富的想象才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因此,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可以适当的鼓励学生走上讲台, 将自己的想法、对知识的见解说出来, 将酝酿的情感释放出来。这样的教学形式一开始都是比较难的, 因为拘束, 很少有同学愿意第一个走上讲台, 这时我会在思想上对同学们进行动员与鼓励, 同时辅以情绪上的感染, 教他们敢于挑战自我, 只要迈出了第一步, 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到积极踊跃的走上讲台, 课堂气氛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并逐步走向高潮。这样的课堂, 学生学的开心, 老师讲的轻松。

(三) 掌握学生的个性差异, 注重因材施教

注重因材施教是发展学生个性的基本保障, 以往“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导致的优等生吃不饱、差生吃不消的局面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了。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两方面:

1. 准确把握学生间的个性差异

基于每个学生由于先天因素与后天影响的不同, 在接受教育这一具有共性的前提下, 必将呈现出千差万别的性格特征。个性上的差异是多方面的, 具体表现在能力、气质与性格三个方面。

1) 能力上的差异。表现形式有三种, 一是对活动认识的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之间的差异, 二是, 能力显现早晚的差异, 有些人可能是少年得志, 而有些人就大器晚成。三是能力发展水平高低的差异。2) 气质上的差异。人的气质决定着人的内在与外在行为的特征, 气质养成与接受美术教育有着之间或是间接的关系。美术创作需要依靠脑、眼、手的高度协调, 因此人们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必然会将个人气质流露于作品之中, 也就是所说的笔随心动, 画如其人。由于个人气质不同, 作品中表现的艺术风格也会有所不同。3) 性格上的差异。性格可以影响人的美术能力的发展。对于从事美术事业的人而言, 乐观向上的性格使其形成对美术锲而不舍, 执着探索的精神, 同时, 美术艺术中艺术底蕴以及丰富内涵也能够使人的性格得到丰富与健全。同时, 一个人的性格也影响着他的审美观, 如果一个人的知识和阅历在不断的丰富, 在性格健全的同时, 审美观也在逐步完善。

2. 量体裁衣, 因材施教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 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个性上存在的差异, 导致学生的创作潜力无法得到发掘。因此, 在美术教学中, 为了避免“一刀切”我们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为他们量体裁衣, 选取最适合他们也发展前途的方面重点培养。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视觉个性, 有时看见的是一个东西, 但是感觉是不同的, 有人抽象, 有人具体, 有人看见了树, 而有人却看见了森林。在绘画上也是一样的, 有人富于想象, 有人却重于写实。而老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对其进行不同的教育引导。对于那些在创作中不能放任个性的同学, 发现其创作风格体现出创新倾向时, 应给以鼓励, 让其把这种艺术个性发扬下去;对于那些在绘画时保守拘束, 谨小慎微的同学, 应鼓励其自由发挥个性, 大胆将真实情歌跃然于纸上;对于没有耐性, 性格急躁, 对于美术课敷衍了事的同学, 应多用素描等作业来磨练其耐性。

毋庸置疑, 美术史个性的产物, 美术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 为了造就更多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才, 但是传统的美术教育却忽视了它本应承担的使命。因此教育呼吁改革, 在改革后的美术教育中, 要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基本出发点,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为根本方式, 以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综合文化素质为最终目的。这是课改精神的要求, 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J].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2]裴娣娜,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3]孔新苗, 张萍.中西美术比较[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浅析小学生个性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篇9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一位教育专家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两粒砂子是一样的, 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孩子必然存在差异,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爱和安全感的需求, 对新体验的需求和对活动的需求是最强烈最突出的。不同的儿童对这三种需求有很大的差异, 但这些差异往往不易被教师觉察和认识, 以致孩子的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每个孩子在行为习惯、智力水平、身体素质、个性品质和最终达到的水平都存在很大差异, 孩子朝哪个方向发展, 在哪些方面表现出优势, 进入学校时已很明显。当孩子带着初具倾向性的人格特征来到学校时, 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明显差异的个体。教师不仅要承认这种差异, 还要认识和尊重这种差异, 这样学生的个性才可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通常可以通过谈话、访问、问卷调查等形式,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组成多种形式的学习小组, 可以是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 也可以是不同兴趣特长的学习小组, 对于学生的小组活动, 收集他们的学习信息, 及时点拨和引导, 鼓励学生敢于别出心裁, 勇于标新立异。对有“问题”的学生, 我们要充分了解和尊重他们的个性, 主动接近他们, 如平时不善言谈、胆小的学生, 可让他们参加演讲组, 在善谈者的示范下, 潜移默化, 逐步锻炼胆量,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通过“读书节”、“科技节”等活动,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为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工作, 打造轻松高效课堂

首先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 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在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中, 许多老师为了成绩, 只关心考试, 限制了学生的好奇心, 抑制了学生的兴趣, 并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善于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 要改革传统教学方式, 打造轻松高效的课堂, 一堂有新意的课对于师生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所以要改变以往重教轻学的教学方式, 确立合作性学习、体验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新的学习观念与学习方式, 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让不同个性的学习伙伴能友好地进行合作学习, 优势互补, 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课堂教学应是生态的, 回归本源的。目前的考试功利化, 很多教师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于提高学生成绩上, 忽视了课堂生态环境,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盲目追求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学生整体的情感态度和可持续发展。如, 有的教师在解决问题时, 只教自以为好的方法, 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这种程序解题, 无视学生的选择权, 甚至通过强化训练, 形成解决同类问题的固定模式, 考试一碰到这类题目, 全班同学就会用同样的方法, 整齐划一地做题, 教学程式化对提高班级课程成绩很有效, 可是学生的个性差异却被完全忽略, 造成学生主体地位的弱化。其实学生不理解, 只是简单的模仿, 影响到学生的个性发展, 不是可持续的发展, 这样的课堂不是生态的课堂。我们要树立教师是促进性主体, 学生是发展性主体的思想, 让学生在自信与兴趣、尊重与欣赏的课堂环境中快乐学习。

总之, 教育教学应该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要高效参与课程学习过程, 激发持久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热情。我们应该审视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 了解他们的需要, 将他们看成有个性需求的学习者。尊重和善待学生的差异, 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发展。

摘要:小学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小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断地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构建生态课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育,素质教育,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11:321.

[2]小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

大学生个性发展教育 篇10

著名教授叶澜曾指出, “今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是传统的教学理论, 而是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 改变教师每天都在进行着的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实现基础性教育目标的同时, 以促进学生个性充分自由地发展为目标, 高度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这有利于发现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把学生束缚在书本上, 无视或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智力差异, 采用统一的目标、内容、进度、方法来培养和教育学生, 把千差万别的学生塑造成同一模式的“产品”, 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由于遗传因素、生理特点、兴趣爱好、个性倾向、气质类型的不同, 对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 在素质教育大力开展的今天, 学校必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扬长避短,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个性, 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2 研究学生, 尊重差异的方法

2.1 建立学生个性发展档案

认真研究学生, 发现每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思维类型、记忆水平、意志能力, 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智力背景, 针对其优势与不足, 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教育方法, 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建立学生个性发展档案的意义是重视学生的差异, 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 而不是面向少数“尖子生”, 歧视差生, 对差生放任自流。为了便于研究和分析学生, 了解学生情况, 应该给学生建立个性发展档案, 主要内容包括: (1) 学科基础知识测定、智商测定、个性测定; (2) 思想政治面貌; (3) 身体素质和健康情况; (4) 学科兴趣、特长或爱好; (5) 家长的文化与工作背景; (6) 所读课外读物内容; (7) 个性发展中的表现或出现挫折的原因。

2.2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 为学生提供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

每名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学科和喜欢参加的活动, 如果把他们局限在课堂之内, 往往束缚了学生个性、才能的发展。因此, 学校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使其天资、兴趣、爱好、特长得以充分发挥, 帮助学生, 找到其发展的“空间”, 并通过学生某一方面的成功促进其他方面的成功。

2.3 针对差异, 分层次施教, 提高智力因素

首先, 教师在备课时, 就应设计好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 包括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基本目标指全体学生均可以掌握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部分;中层目标是指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的比较复杂的运用与分析部分;发展目标指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掌握的复杂的分析、研究及综合运用的部分, 这部分是对大纲范围的拓宽和对教材内容的加深。其次,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以不同的教学环节实施分层目标, 包括提问的指向性、练习设计的层次性、作业要求的等级性、评价的灵活性等。再次, 可以进行分组教学的大胆尝试, 具体做法是: (1) 将不同智力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性别的学生编成一组, 同时使优差生相配。 (2) 教学时可进行分组讨论, 教师指导学生合作、交流, 使学生互相促进。 (3) 进行组与组间的交流, 可由他组学生点名提问, 本组选学生代表回答问题, 不仅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加大了信息交流量。

2.4 改革教学方法, 促进对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彻底摒弃扼杀学生兴趣、思维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方法, 将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启发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按照心理学、教育学和认知学的规律, 围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设置课程, 安排教学。提倡师生平等、师生自由地探讨问题, 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参与意识。

通过开设或布置带有探索性、研究性特点的实验课、实习课、设计策划、综合性作业等,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 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质、兴趣和专长。

大学生个性发展教育 篇11

【关键词】教育;个性化教育

教育所面对的学生从来都是置身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同时又赋予置身特色的能动的集体和个性,所以教育的基本职能理应是两个: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与个性化。传统的教育实践对人的个性发展追求,对社会职能的追求相比显得苍白无力,所以,跨世纪的教育必须是把发展社会和发展个体有机统一起来的,在普通的基础上强调特色的教育。

许多学科都涉及人的个性问题,人既是一个心理的存在,同时也是一个生理的存在,生理是心理的物质基础,并对心理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心理是生理的精神表现,也对生理产生相反的制约作用,故个性不仅为心理的特征,同时也表现为生理的特征。从现实的经验来看与时代有关,与教育程度有关,教育是生产人类自身的特殊社会实践,直接涉及人的发展,特别是人的个性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个性成了今天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教育不能不研究个性问题,个性形成的机制、个性形成中教育的作用、范围、程度、性质等。这就意味着,教育研究个性的范围必须要比上述学科更为宽广,否则教育要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就会因为缺乏正确的理论依据而落空。好在学校也是一种社会环境,也要根据学生的生理规律来着眼于学生的心理发展,使得个性研究与心理学的个性研究能够通过教育这座桥梁达到沟通和整合,使不同学科对个性的研究寻到了本质上的统一点。

个性化的教育需要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对学生的全面了解。但从学校来讲,无论封闭还是开放,对学生的了解总是局限于一定的环境(如校园、课堂)之中的,相对于学生成长的全面性(家庭、社会环境等等)而言,这种了解有太多的片面性。要想克服这种片面性,从已有经验来看主要是做好三件事:一是入学时全面了解,二是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观察,三是组建由家长和社会同时参与的各种教育活动。

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而不是个别尖子生或者特长生,个性化教育的涉及内容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等多方面内容,范围全面,无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宏观教育,还是单纯学校教育中的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其中都掺透有个性教育的成分。为此,教育必须强调课堂教学的创造性,力争达到既有利于个性全面发展,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中养成学生自尊、自爱、自律、自主的责任感,进取心。我们认为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认识个性问题,应该把它视为与“特有属性(不是特殊性)”相近的一个范畴,指个体所拥有的一切独特性。这既不同与把言行有别于他人者(如性格怪异,执拗恃强,我行我素等)视为:“有个性”的看法,也不同于把个性局限于“个别差异”的狭义理解,而是把个性归结与每一个人。个体最能体现和发挥自身存在的社会价值的特有属性,这些属性使得每个人都拥有自己完整的理智、情感、意志等人性存在,成为他人不可替代的独立主体。这样的立意显然已超越了单纯心理学,社会学和生理学的层面,既承认个性的差异面,又肯定其趋同面,当个性的内涵通过教育的内化及外化双向运动而被展示出来的时候,我们便称之为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教育必须同时对人性的差异与趋同作出相应的处理,为此,具体分析个性的差异与趋同问题就非常必要。

我们讲的个性的“差异”,无论就心理或生理而言都只是一个中型的概念,它是对学生各种身心状况的一种客观反映,不存在褒贬之分,当然,这也不说明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上可以不对这些差异作具体分析。实际上,有的差异是需要顺应并使之发展,有的是需要引导和纠正的,有的则需要培养和训练使其内涵更丰富等等,这也是对因材施教理论的一种说明。举例来说,这好比根雕:没有树根千差萬别,就不会有根雕的存在;但要使这种客观的差别承载起艺术的意蕴,则要依靠“雕”的技巧和功夫,发展个性的教育首先就是使个性的各种差异达到综合平衡的特殊教育。

人的个性除了有差异以外,更有趋同的内容,我们也可以把这种趋同理解为“群性”或“群体性”。当然,这种趋同同样也有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先天因素同后天因素同时有制约作用,也就是说,无论个性的差异怎样,内容如何丰富,都是人的个性,总有共同或一般的心理和生理基础,总不会超过“人”这一范围,比如“社会性”,就是任何人的个性中都具有的内容,它是一种群性或相似性。换句话说,学校教育面对的是一个群体,如果说每一个个体之间的差别非常之大,那我们的教育就不可能用现行的体制来进行,个别化的要求就会无限增大。

个性化的教育需要教育者有充分的奉献精神。个性的形成既是长期的,同时也是潜移默化的,这就给学校的教育提出了必须充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历史性课题,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功能去实现优秀文明传统的传播。

大学生个性发展教育 篇1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 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安于现状的行为难以适应社会的着一变化。要在竞争中取胜, 就必须敢于面对竞争、参与竞争, 积极的竞争意识是成功者必备条件。培养中学生的竞争意识, 以适应他们将要步入的社会已成为当今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研究对象

首先, 从研究目的出发, 根据立意抽样的原则, 确定研究对象为业余体校的中学生及非业余体校的中学生。

三、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研究法。查阅并分析与本文研究内容有关的文献资料。

2. 问卷调查法。

共发放问卷790份, 回收有效试卷753份, 有效回收率95.3%.问卷的效度检验:问卷采用了效标效毒评价方法。选取初中三年级三班为校标组, 在该班随机抽取20人, 由该班任课教师及班干部组成专家小组, 对这20人的竞争意识评分后将其做为校标秩。然后由本问卷对其20人测试后进行评分, 做为参照秩。

3. 数理统计法。

在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处理的基础上, 检验探讨了参与主题———中学生自身差异。

四、研究结果

通过对参与体育6项指标的测量, 其结果如下: (1) 业余体校学生与非业余体校学生及男生已女生在体育情感层次上, 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2) 业余体校学生与非业余体校学生及男生与女生在直接参与与体育层次上, 差异均非常显著; (3) 业余体校与非业余体校学生及男生与女生在喜欢参加的体育项目上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4) 业余体校与非业余体校的学生在喜欢观看的体育项目上差异不显著, 男生与女生在喜欢观看的体育项目上差异非常显著; (5) 业余体校学生与非业余体校学生在体育的价值取向上, 差异非常显著, 男生与女生在对体育价值的取向上, 差异不显著; (6) 业余体校学生与非业余体校学生既男生与女生在对体育的擅长程度上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五、讨论分析

结果显示:中学生参与体育的程度对竞争意识这一心里过程的各个层次的形成均有显著的影响;此外, 对于竞争意识密切相关的两项非智力因素指标 (成就动机、自我意识) 也具有显著的影响;同时, 文化环境对竞争意识的形成有着强大的制约作用。

测量结果均表明: (1) 性别差异均影响着中学生参与体育的程度, 女生在对体育的兴趣、态度、参加程度、擅长程度等方面均明显低于男生。 (2) 男女生之间对竞争的情感层次上差异显著。 (3) 男女生之间在对竞争的认知层次及对竞争的意志品质层次上均吴显著差异。 (4) 体校学生与非体校学生之间的成就动机、自我意识、对竞争的价值取向及在竞争活动中的意志坚持性均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男生与女生之间的成就动机、自我意识、对竞争的价值取向及在竞争活动中的意志坚持性差异不显著。 (5) 男生与女生之间在对竞争范围的遵守上差异不大, 体校学生与非体校学生之间在对竞争范围的遵守上差异非常显著。为什么男生参与体育的差异没有使他们在遵守竞争规范上产生差异呢?笔者认为, 对竞争规范的学习与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而且与认知过程是分不开的。男女生由于在竞争规范方面所受教育的环境背景基本相同, 男女生对竞争规范内化程度的差别也就不大。而体校学生与非体校学生之间学习内化竞争规范的背景是不同的。所以男女生之间虽然在参与体育的程度上差异显著, 而在遵守竞争规范上却没有产生显著差异。

六、结论

1. 性别差异影响着中学生参与体育的程度, 女生在对体

育兴趣、态度、参与频度、擅长程度等方面均明显低于男生, 这是受角色限制的结果。

2. 男生与女生在对竞争的情感层次上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

这并非是由男女生之间参与体育的差异导致的结果, 而是由于社会对性别角色期待不同, 男女生虽然在竞争活动中相同的努力, 但获取的社会性资源却不平等, 从而导致对情感倾向的差异。

3. 体育运动只是培养竞争意识的一种形式, 而不是内容, 对参与体育赋予的意义才是其内容。

只有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才能有效的培养中学生的竞争意识。

4. 对竞争规范的内化是在竞争活动中实现的, 并且需要

一个较长的持续的过程, 期间, 群体的约束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七、建议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有力的社会化手段对培养中学生的竞争意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 教师应注意在学校教育中自觉地利用体育情景,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因此, 体育教师应积极诱导学生的竞争意识, 使学生理解体育运动中蕴含的精神价值。

摘要:从社会化的视野出发, 根据随机抽样原则, 对包括业余体校学生在内的75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 并对其结果进行了检验, 探讨了体育运动对中学生竞争意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运动只是培养竞争意识的一种形式, 而不是内容, 对参与体育赋予的意义才是其内容, 只有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才能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竞争意识;对竞争规范的内化是在竞争活动中实现的, 期间, 群体的约束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运动,竞争意识,成就动机,自我意识,社会化

参考文献

[1]刘德佩.体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128

[2]吕树庭.卢元镇.体育社会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108

上一篇:目标定向教学法下一篇:职业学校教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