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诗教学

2024-10-11

英诗教学(通用7篇)

英诗教学 篇1

一.引言

诗歌具有语言简练优美, 富有节奏, 想象空间广阔, 表现手法奇妙, 哲理和智慧蕴含丰富等特点, 而解读诗歌需要读者具备对该语言的语音、语词、语义、文化、思维等方面丰厚素养。因此, 英语诗歌作为文学精髓, 文化的载体, 作为培养学生研究和欣赏文学经典作品能力的切入点是最佳选择。

通过对我院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英文文学经典作品现状的调查研究, 充分了解到目前英语专业学生在阅读英文原著, 尤其是文学经典作品方面无论是从量和方法上都是非常欠缺的, 极大多数学生对文学经典作品持着一种敬畏的态度, 对英文诗歌的阅读更是不敢接近, 其主要原因是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进行经典阅读基本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因此, 大部分学生或者选择阅读时文或者近年来的一些通俗畅销书, 或者为了应试而阅读一些杂文, 这种盲目功利性的阅读使近年来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功底、文化意识、及其审美意识逐渐出现倒退现象。

针对这种状况, 课题组成员借助于《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课堂教学, 以通过英语诗歌的教学和欣赏导读提升学生阅读欧美经典作品的兴趣和能力, 提高其英语语言能力, 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力, 提升其审美情趣和鉴赏水平, 而且通过中西方的文化对比, 加深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经典作品的理解力, 从而培养其跨文化意识为目的, 以英语诗歌阅读为切入点进行在阅读方法指导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通过一年多的教学试验和跟踪调查研究, 结合学科相关理论总结提炼出以下几个方面有效策略。

二.阅读经典能力培养阅读策略

(一) 运用图式理论设置问题导入, 培养学生阅读时快速激活、形成相关图式的阅读能力。

目前文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学生参与文本阅读的能力和意识不强, 造成了很多一言堂的局面, 学生阅读主体得不到充分发挥。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 通过课题组大量实践证明, 运用图式理论作为指导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图式理论强调, 人们已经具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其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任何语言信息本身并无意义, 它仅仅指导读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知识结构恢复或构成意思。阅读理解首先是文字信息的输入, 然后读者在自己大脑存贮的信息中寻找能够说明所输入信息的图式。当这些图式被找到以后, 读者就产生了理解, 否则就不能理解或不能完全理解。

诗歌的民主性锁定了探讨人类共同关注的主题, 而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主题的阐释极有差异又有共性;英语诗歌对人类与自身和外界关系的探讨决定了不同文化语境下读者个性化解读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因此, 在开始阅读一首诗歌之前, 笔者首先通过设问从诗歌主题、背景、跨时代对比、跨文化比较等角度把学生相关知识激活, 从而形成相关图式。首先从心理上消除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诗歌难懂的障碍, 为学生进入文本阅读奠定了基础。

(二) 采取小组合作式探究文

本, 鼓励超越原有文本评论的园囿进行发散创新性文本研读, 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探索精神, 掌握研读文本的方法。

全球时代倡导现代型的学习方式, 即具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型和问题性特征的学习方式。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则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富于创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 自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国产生以来, 很快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运用。它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 以学生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 从而改变了班级教学中学生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 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 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尽己所能, 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以主体需要的满足为其基本假设, 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这种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 给学生提供开展互助学习的场所和机会, 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彼此尊重, 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从而真正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 使之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因此, 通过小组合作对文本的研读和探究欣赏可以对学生主体性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小组合作学习中, 由于异质小组的建立, 每个学生个体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讨论并解答问题。小组合作学习的互动把学生由传统班级教学中单纯的旁观者, 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由于学生间原有的认识特点、经验水平的不同, 对事物理解存在差异, 通过学习合作, 将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使学生个体从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及方法中得到启迪, 有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

在第一步骤的基础上, 给学生分组研读文本的机会, 鼓励超越原有文本评论的园囿进行发散创新性文本研读, 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探索精神, 掌握研读文本的方法。

(三) 创造和谐平等的课堂评

价体系, 建立一个读者与作者、学生和教师之间平等对话的平台, 鼓励颠覆、异化式的观点, 培养创新意识。

“对话”是人类交往的主要方式, 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对话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艺术在前面的苏格拉底对话和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中就有体现, 真正使对话理论成为教学思想的是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 他基于自己的“对话哲学”阐述教育问题, 形成了以“对话”为主线的教学观。在“对话”的教学观中, 教学思想的核心是重新确定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认为师生关系如同犹太教的牧师与信徒的关系, 教师承担着提升学生生命, 使其灵魂得以再生的重任。他认为师生之间的信任是对话教学的首要条件, 是师生关系最重要的特征, 师生双方彼此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共同的教学行为, “我———你”的人际关系在教学中就是师生之间双方施加影响于彼此, 好像存在于另一方的灵魂中, 教学活动是共同分享的。

教师作为阅读的指导者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进行理论指导下的想象, 让学生作为文本接受者充分调动自身的阅读主体性, 体验文本, 阅读经典, 创立学生之间, 读者与作者之间, 师生之间的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 鼓励颠覆、异化式的观点, 培养创新意识。

(四) 引导学生对文化意象进行比较解读, 培养学生分析、构建诗词的“意象”能力。

“意象”是分析、研究诗歌特有的名词, “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即意中之象, 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感受和思考, 还要用意象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一首好诗词从字面上看是词的连缀, 从构思上看是意象的组合, 从赏析的角度来看是一幅声色兼备的图画。中外古人作诗, 很多通过对种种景物的描写, 串在一起,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的情感。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 一些艺术感染力很强的意象往往在作品中反复出现, 甚至为同一时期、同一作者所袭用。这种借助于现成的意象来表达某种特定情思的艺术手段, 则又使意象带有历史的承袭性。诗歌鉴赏中, 我们只有在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基础上, 同时强化对文化现象的重视和积累, 多了解一些我国不同时期历史文化的风貌, 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 用意象解读的形式来提高对诗歌作品的理解。

(五) 通过朗读, 增强对音韵美的感受,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 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 乐感, 语感, 情感的和谐统一。朗读本身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 朗读过程中要发挥“有声语言”的艺术作用, 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作品的思想内容, 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诗歌 (包括词句, 格律, 意象) 的含义, 情调, 韵味, 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情和情绪。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 但其中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 毫无疑问, 这大大有助于对诗歌的理解和体味。朗读还是培养语感的一种好方式, 是训练英语发音的有效方法。古人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这对于英文诗歌阅读仍然适用。

通过朗读学生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鲜明、形象, 体会语言的结构美、音韵美和节奏美等, 使其对字、词、句获得整体的感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鉴别力, 培养学生对诗歌美的欣赏能力。

三.结论

经典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结构, 它独有的文化内涵与精神生命离不开原作, 英语诗歌独特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阅读经典作品的一个绝好的切入点, 为我们引导学生进入英语文学经典作品阅读提供一项重要手段, 通过运用图式理论、对话理论及其合作学习理论引导学生解读英语诗歌经典, 从字词的研读, 音韵的朗读、意象的解读, 到文化解读, 学习方式的引导, 探讨培养学生阅读经典能力策略是每一位英文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 作品是一个开放结构, 只是一种意义的可能性, 读者的参与才意味着意义的生成及作品的最终完成。要求学生阅读原著, 不仅是理解经典的需要, 也是培养学生人格的需要。真诚地尊重经典, 静心地阅读经典, 悉心体味经典的精神内涵, 不仅培养读者的人格, 而且提高其语言文字素养。这才是英语文学课程开设的真正目的, 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人文素养的关键课程。

参考文献

[1]刘建刚, 钱纪芳.大学生英语诗歌欣赏能力培养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06 (2) .

[2]梁守涛.英诗格律浅说[M]·商务印书馆, 1979.

[3]谭旭东.英语诗歌的欣赏方法[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 (4) .

[4]朱光潜.诗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

《云》的英诗格律分析 篇2

诗歌是以欣赏为主的。语音的组合, 格律的安排不仅是构成诗歌音乐性的要素, 同时也是诗歌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诗歌最为人熟悉的元素就是韵律, 声音的不断起伏, 重读音节与轻读音节的交织现象, 构成韵律。《云》采用的是尾韵与行内韵。。每两个偶数行押尾韵。即第二行与第四行押韵;第六行与第八行押韵……。单数行押行内韵。对于读者来说韵律是一种愉悦, 听起来顺耳, 由于押韵记起来也容易。

如:I bring fresh showers for the thirsting flowers,

From the seas and the streams;

I bear light shade for the leaves when laid

In their noonday dreams.

Showers与flowers为行内韵, 响亮、深沉的双元音具有丰富、深厚的音色。采用在诗行内更加紧密重复韵脚的方法, 把云为干渴的花朵送来甘露, 并伴随着优美的韵律, 活灵活现的表现了出来。韵律可以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并凝练其意识。

Iˇbring′/fresh′showers′/forˇtheˇthirs′/tingˇflowers, ′此句本是抑扬格的四音步。这一句诗有两个variation, 一个是不打破诗的整体格律, 用了一个forˇtheˇthirs′抑抑扬格的三音节, 这种用抑抑扬格取代抑扬格从而起强调作用的用法在这首诗中有很多处。不重读的词读得往往又轻又快, 因此, 读抑抑扬格跟读抑扬格二音步的时间差不多。而抑抑扬格则回旋激荡, 富有舞蹈节奏, 根本不影响诗的韵律。格律只是一种规则或框架, 如果严格按格律来作诗, 那就是僵化不变的诗了。也正是这种变动, 才使诗句变得优美, fresh′showers′是一个扬扬格 (spondee) , 扬扬格一般用来强调缓慢、重要或困难。重读的单词一般声音拉长, 读的速度变慢, 也正是这种富有表达力的变化把云的轻盈、悠闲与慷慨表现了出来。同时也强调了fresh showers对干渴的花朵多么重要。

From the seas and the streams;

……

Over the lakes and the plains,

这种抑抑扬格的二音步把云的从容、悠闲、轻快的特点用格律很好的表现了出来。

诗歌有明朗的文辞美, 有抑扬顿挫的节奏美, 还有极富表现力的凝练美。音韵谐美对于诗情的传达来说同词汇本身一样是不可缺少的。这些美必须通过一定的韵律和格式来加以体现。诗或歌曲中重音有规律的反复出现构成节奏。节奏是我们感受到的一个赋予音乐的短语, 一行诗的心跳、脉搏。我们从日常生活中、从语言和音乐的体验中获得节奏感;我们从昼夜的交替中、从一年四季的变化中、从我们的心跳呼吸时胸部的起伏中体会节奏。如果节奏可以被称为诗行中的脉搏或心跳, 那么格律就可以被定义为诗行中重音的数量。格律是我们感觉到的诗歌节奏中重音的清点。

诗如果没有张力, 根本不能称为一首好诗。张力, 又称之为紧张关系。诗歌的内在张力, 是指诗歌的内容与形式、整体骨架与局部肌理、语言的外延与内涵、韵律与句法等对立因素之间的抵触或磨擦。《云》这首诗极其凝练和富有张力。如:第一和第二句为:我为干渴的花朵送去甘霖, 从海洋与河流。我觉得短短的两句话, 把云是由于太阳照射而从海洋与河流蒸发到空中的水蒸汽而形成, 并在空中由于越聚越多, 沉得托不住的时候, 便从天空掉下来而变成了雨, 从而成了干渴的花朵的甘霖这个复杂的过程用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出来。

总之, 从格律的角度讲:《云》这首诗内容与形式统一、韵律优美、张弛有度。为英诗中的一篇佳作。

参考文献

浅析英诗汉译的文体选择 篇3

可以说, 文体学不仅为译者翻译提供了一个好的工具, 同时也为读者的作品鉴赏和作者的创作提供了便利。

一、文体学的发展历程

英美文学文体学的起源和发展是现代语言学、英美现实批判主义、法国结构主义、俄罗斯形式主义学派和布拉格语言学派交互影响的结果。在早期时代, 文体学被叫做“修辞”, 一些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 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都对其有所阐释。

“文体学”一词最早由Bally (1882) 提出。Bally是现代语言之父费迪南·德·索绪尔的学生。现代文体学从20世纪50年代起直至今天, 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形式主义文体学在这一阶段广为流行。

2) 20世纪70年代:功能主义文体学占据主导地位。

3) 20世纪80年代, 语篇文体学日渐繁荣。

4) 20世纪90年代:社会历史文体学、社会文化文体学 (语境化文体学) 迅速发展。

到21世纪, 文体学进一步发展, 并呈现出跨学科发展的趋势。记叙文体学, 认知文体学, 女性文体学等等也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二、文学文体学与英文诗歌翻译

根据文学文体学理论, 作品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是通过语言的不同层次传达的。这些不同的层次包括声音、意义和语法。Wolosky (2001) 认为英文诗歌十分注重形式, 在理想的情况下, 一首诗中的每一个词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在他看来, 英文诗歌的选词首先考虑发音和节奏模式, 其次要考虑语序和句法。笔者认为, 除了关注英文诗歌的语音和句法, 我们也不能忽略对语义的关注。同时, 要对诗歌的语言元素进行文体分析, 以了解每个独立语言元素的美学功能, 这样才能译出与原诗功能对等的译本。下面, 笔者将试图从语言、语义和语法方面探讨英诗的文体学价值, 以引起译者对诗歌的文体学价值的必要性的重视。

1.语音方面。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体裁的语言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语音方面。张毅 (1993) 认为, 在所有文学体裁中, 诗歌在语音方面要求最为严苛, 往往要求有和谐的旋律以及音乐效果。

在此, 笔者将列举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第一节的三个不同译本, 并从语音和节奏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莎士比亚

在本节中, 元音主要由长元音、开元音和响音等组成 ([ai], [ei], [a:], [ɔ:], [i:]以及[u:]) 。这些元音决定了该节的缓慢又深长优雅的旋律。朱生豪在翻译该节时, 在每一行末使用相同的长元音和开元音来辉映诗歌娴熟和永恒的韵味, 从而很好的保留诗歌的音律美。

在节奏方面, 该诗第一节包括四行五音步抑扬格, 这是十四行诗的典型范式。卞之琳的翻译理论认为, 原诗的每一个音步都应该翻译成相等的“顿”, “顿”可以用来代表原诗中的音节。在这方面, 屠岸的译本则比朱生豪的译本更好的保留了原诗的节奏。梁实秋的译本也值得一提, 他将“顿”的数量定为5-4-5-4, 长度灵活不一, 从而使得诗歌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

我/能否/将你/比作/夏天?

你/比夏天/更/美丽/温婉。

狂风/将/五月的/蓓蕾/凋残,

夏日的/勾留/何其/短暂。

朱生豪译

能不能/让我/来把你/比拟作/夏日?

你可是/更加/温和/, 更加/可爱。

狂风/会吹落/五月里/开的/好花儿,

夏季的/生命/又未免/结束得/太快。

屠岸译

我/可能/把你/和夏天/相比拟?

你/比夏天/更可爱/更温和。

狂风/会把/五月的/花苞/吹落地,

夏天/也嫌/太短促/, 匆匆而过。

梁实秋译

2.语义方面。考察英文诗歌的语义价值前, 首先要澄清什么是意义。一个词的意义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外延和内涵。所谓“外延”, 主要是指字典中所解释的意义;而“内涵”则包括一个词所代表的所有含义。在诗歌里, 诗人和读者之间的交流有许多特殊的渠道, 认知意义 (外延意义) 只是整个交流的一小部分。因此, 诗歌的内涵意义 (联想意义) 更为重要。

从词汇来看文章, 往往能够揭示文章内部的那些不易被察觉的衔接关系。此外, 还有助于发现文章里反复出现的主题和形象。艾略特的《荒原》的第一节充分地展示了词的衔接如何更好的表现了主题。

April is the cruelest month, breeding

Lilacs out of the dead land, mixing

Memory and desire, stirring

Dull roots with spring rain.

Winter kept us warm, covering

Earth in forgetful snow, feeding

A little life with dried tubers.

艾略特

通过描绘自然的荒原, 艾略特意在创建人性的沙漠和人类精神的荒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在选词上, 艾略特特地选取了某些形容词。比如:“dead”、“dull”、“forgetful”等给读者呈现一幅令人绝望和窒息的画面。中国译者对荒原的翻译也是见仁见智, 查良铮似乎在更深层次上感悟作者的内心世界, 因此, 他的译本更为准确的表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因此, 在此选取查良铮译荒原一部分为例。

四月最残忍, 从死了的

土地滋生丁香, 混杂着

回忆和欲望, 让春雨

挑动着呆钝的根。

冬天保我们温暖, 把大地

埋在忘怀的雪里, 使干了的

球茎得一点点生命。

查良铮译

3.句法方面。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以及选词最能体现一个作家的风格。更有甚者, 一些学者把句式当作文学风格表达的唯一方式。Leech (1969) 认为, 诗歌的技巧要求其遵从平行结构。然而, 其句法方面却从未得到译者足够的重视, 一些特殊句法所产生的美学效果往往就被忽略了。根据韦氏新大学字典, 平行结构是指“为了修辞效果而使用的重复性的形似句法”。因此, 作家应该在更广泛意义上研究平行结构, 不仅是句子结构的平行, 而且包括后缀的平行。

笔者仅以句子结构的平行结构为例。传统意义上, 句法的平行结构主要是指子句的重复出现。为了达到某种节奏效果并容易识记, 诗人常常严格的按照传统规则, 进行结构重复。值得注意的是, 诗句的平行结构所包含的主题和审美功能, 无论相似或相反, 也是不能忽视的。以罗伯特·彭斯的《红红的玫瑰》 (A Red Red Rose) 前两节为例:

O my luve’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 my luve’s like the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d in tune.

As fair art thou, my bonnie lass,

So deep in luve am I;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 my dear,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Robert Burns

第一节由两个平行结构构成, 第一行和第三行使用相同的句法结构 (主语+谓语) , 第二行和第四行都是由“主语+动词+介词短语”构成的定语从句。第一节平行结构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前两行, 不难看出, “你” (art thou) 的句法结构和“我” (am I) 的句法结构具有相似性。平行结构形成的“你”和“我”的对比, 更加凸显了作者对心上人的强烈爱慕之情, 并为本节的后两行和下一节的有力表白奠定基础。王佐良也对该诗前两节进行了翻译, 如下:

呵, 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

六月里迎风初开;

呵, 我的爱人像一首甜甜的曲子,

奏得合拍又和谐。

我的好姑娘, 多么美丽的人儿!

请看我, 多么深挚的爱情!

亲爱的, 我永远爱你,

纵使大海干涸水流尽。

王佐良译

与原诗相比, 第一节的两个平行结构只有一个在翻译成汉语时得到了保留。这就是为什么汉语译本读起来不像原文那样节奏鲜明。王试图用“多么……多么……”来再现原诗的第二个平行结构, 但和诗人通过“你”和“我”对比传达的强烈感情相比, 就逊色多了。相比王佐良的翻译, 吕志鲁对该诗第二节前两行的翻译更佳。

姑娘, 如此姣好美丽!

我怎能不深深爱你!

我将爱你直至永远, 亲爱的,

纵使天下的海水销声匿迹。

吕志鲁译

为了保留原诗结构的平衡, 吕将第二节翻译如下:

你是如此地美丽, 我的好姑娘!

我是深深地为你着迷!

我会永远地爱你, 我的心上人儿,

直到大海不再有踪迹。

吕志鲁译

总结不同版本的诗歌翻译, 不难看出, 大部分译者在翻译时往往仅关注语音层面。但如果译者不了解文体学诸如语义、句法等其他方面内容, 翻译就不可能完整或完美。在翻译时, 只有关注诗歌语言的文体价值才能保证译文和原文的功能对等。

本文从语音、语义和句法方面分析了诗歌语言的特点。当然, 相对英文诗歌的文体学价值探索而言, 本文仅是对诗歌语言特征研究的冰山一角。笔者认为, 译者通过研究语言形式的其他方面 (如修辞方式) , 或许能够得到更大的启示。此外, 笔者目的不在于解决翻译时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 而是希望能够为译者在翻译诗歌方面提供一个更为系统的方法。

摘要:在翻译英文诗歌的过程当中, 多数人把重点放在了诗歌的语音方面。但这并不能解决诗歌翻译过程中的所有难题, 比如说翻译的字词选择、句子的组织等。因此有必要将语言学的语义学和句法学方面考虑在内, 以求译文更加完整、准确。

关键词:文学文体学,英文诗歌,翻译

参考文献

[1]Charles Bally.Traite de stylistique francaise[M].nouveau tirage.Georg, 1882.

[2]Geoffrey N.Leech.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 (Vol.187) [M].London:Longman, 1969.

浅析英诗汉译的美感移植 篇4

如果把美国诗人朗费罗的《人生颂》看作第一首英诗汉译的话, 从1864年至今, 英诗汉译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作为文学的最高形式, 诗歌在语言、形式和韵律等方面对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于英诗汉译的研究, 更是一直为文学界广泛关注。

诗歌的灵魂在于其韵味, 即诗歌的美感, 汉译英诗重要的是传其韵、达其意。在挖掘英诗汉译中美感的移植方面, 许渊冲有其独到的见解。在《翻译的艺术》一书中他提出了“三美”的翻译理论, 主张从“音美、意美、形美三个层面上尽量保持和传递原诗的神韵”1。而辜正坤在《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一书中, 他将诗歌鉴赏之美扩展为五种美, 即“视觉美”“音韵美”“事象美”“义象美”“味象美”2。诗歌的翻译要在语义和语境内忠实地模仿原作者, 实现一种动态的近似对等, 在重现原诗语义内容的同时, 应追求创造出其审美效果, 完成诗歌翻译中美感的移植与再现。

二、音美的移植

英文诗歌非常讲究节奏和韵律, 一行诗中往往由若干个音步组成, 重读和非重读音节的规律性交替则体现了英诗的节奏, 按轻重音排列, 又可以分为抑扬格、扬抑格、抑抑扬格、扬抑抑格。诗歌音乐性的主要来源主要在于诗歌的韵律, 这也是区别散文语言的显著标志。在汉译英诗时, 如何传递这种音韵美, 再植原诗的“音美”呢?下面我们以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为例, 来看译作中是如何体现音美的。

呵, 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

六月里迎风初开

呵, 我的爱人像支甜甜的曲子,

奏得合拍又和谐

我的好姑娘, 多么美丽的人儿!

请看我, 多么深挚的爱情!

亲爱的, 我永远爱你,

纵使大海干涸水流尽。

纵使大海干涸水流尽,

太阳将岩石烧成灰尘,

亲爱的, 我永远爱你.

只要我一息犹存。

珍重吧, 我唯一的爱人,

珍重吧.让我们暂时别离,

但我定要回来,

哪怕千里万里!

(王佐良译)

音美是通过三个方面体现的:“押韵、节奏、重复”3。从韵律看, 这首诗分成四节, 每节的第一行与第三行为四音步, 第二行与第四行为三音步, 并相互押韵, 其韵脚为abcb, 属抑扬格。后两节第一行和第三行结尾用了同一个词, 这一重复增强了韵律感。同时也起到强调的作用。由此可见, 原诗音韵所占诗意的比重相对要高。所以, 在汉译这首诗时, 重点应该是体现原诗的“音韵”, 在译文中再现原诗的唱诵性质。王佐良先生译有《彭斯诗集》, 在翻译过程中努力做到以诗译诗。除了对每行的字数进行限制外, 王佐良的译文保留了原作四音步抑扬格和三音步抑扬格的押韵形式。最后一节诗中, 第一行和第三行都用了同一个词, 这一重复增强了韵律感。对这一处理, 王佐良在翻译时, 并未对此进行处理。

此外, “这首诗在音韵上多用长元音, 例如[ai][eu][a:][i:][u:][au]等出现30余次, 这些音的使用, 对表达恋人之间的缠绵, 以及诗人对自己心上人真诚、温柔、持久、永恒的爱起到烘托的作用”4。相反, 在译诗中则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轻快的风格, 或许是因为译者考虑到该诗是一首民歌, 翻译时也想突出这一点的缘故。

该诗另一个明显的特色是采用重复的修辞方法。文中重复手法首先体现在单词的反复上。诗歌第一句就用到了反复, 叠音词“红”一词被反复使用了两次, 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玫瑰的“红”色被突出出来, 也体现出了我对你的爱感情炽烈。这种重复正体现了民歌的语言特色, 而译文的重复不仅达到了“音美”的效果, 也保持了原文清新自然的风格。其次, 诗中还多次运用叠字复句, 尤其是第八、九两行的重复是意味深长的点睛之笔。最后, “珍重吧, 我唯一的爱人, 珍重吧, 让我们暂时别离”, 王佐良的译文将原诗的“fare thee weel”的重复很好的再现出来, 不仅突出了与爱人之间依依不舍的爱情, 而且将视线又拉回到原来的两个人。

三、形美的移植

行美主要指两个方面:风格、诗行长短。诗歌的“形美”也是构成诗歌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朱光潜曾说过:“如果用诗的方式表现的用散文也可以表现, 甚至于可以表现得更好, 那么, 诗就失去了它的生存理由了。”5如何才能将英诗的“形美”移植入汉语中呢?下面我们以郭沫若和卞之琳翻译的《多弗海岸》为例来对行美的移植进行探讨。

《多弗海岸》是马修·阿诺德的代表作, 诗歌语言简洁、朴素。诗的开端, 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 勾画出一幅笼罩在夜色中的英国多弗海滩的画面。

今夕海波平, 潮满月如镜。

海峡之上空, 流光照遥境。

彼岸法兰西, 灯光时明灭,

英伦森峭壁, 闪烁而阢臬。

请来床边坐, 夜气何清和!

只见月光下, 遥岸滚银波,

请听细石音, 随潮去复来,

打上高岸头, 方退又再回。

万古恒如斯, 音调徐而悲。

———郭沫若译

今夜海上是风平浪静,

潮水正满, 月色皎皎,

临照着海峡;——法国海岸上, 光明

一现而不见了;英国的悬崖,

闪亮而开阔, 挺立在宁谧的海湾里。

到窗口来吧, 夜里的空气多好!

只是, 从海水同月光所漂白的陆地

两相衔接的地方, 浪花铺成长长的一排,

听啊!你听得见聒耳的咆哮,

是水浪把石子卷回去, 回头

又抛出, 抛到高高的岸上来,

来了, 停了, 然后又来一阵,

徐缓的旋律抖抖擞擞,

带来了永恒的哀音。

———卞之琳译

《多弗海岸》流传至今, 主要是因为它的语言形式, 翻腾的海浪正映衬出此时此刻作者的心情的澎湃起伏。从上面可以看出, 原诗诗行长短相间, 错落有致, 就像水面的起伏一样, 潮涨潮落。再看原诗的韵律, 仔细看还是能够看出原诗还是有押韵的, 比如, 一三行, 二六行, 四八十一行, 五七行, 十与十三行都有押韵。这两个译本都将原诗的语义内容传译到汉语中来了, 但就其形式而言, 还是有区别的。郭沫若采用古诗体译出, 每行五个字, 比较工整但单调, 但与原诗在形式上出入较大。就其韵脚方面, 郭也没有再现原诗的韵律。卞之琳采用的是现代诗体。每行长短不一, 反映了形意结合的特征。为再现原诗的形式和节奏, 卞之琳则根据原诗的韵律, 同样也做到了与原诗的相同诗行的押韵, 比如静和明, 皎和好, 里和地等。可以说卞之琳先生的翻译发挥了汉语的语言优势, 很好地将原诗的形美移植在汉语中。相比较现代诗体而言, 古体诗翻译简洁而寓意更深, 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四、意美的移植

意美的传递是通过三点来表达的:意义、意象、意境。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是诗人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到底用什么翻译手段可以很好的再现意象美呢?意象的翻译标准可采取直译法、增译法、转译法、变译法等方法, 以“传神、优雅、合意”为翻译标准进行翻译5。在文学翻译中, 原文意象的再现比各个语言成分之忠实更重要, 正所谓“古诗之妙, 专求意象”, 尤其是整体之意象6。因此, 原文理解、译文表达, 我们都绝不可忽视文本的整体之意象。意象是诗歌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诗人运用意象使诗句产生艺术魅力, 译者也应该运用这些意象, 努力去剖析原诗的意境美。在意象翻译时, 既要以原诗为依据又要考虑译入读者的接受。

五、结语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 在英诗汉译过程中, 传递原诗的韵味, 将原诗的美感再现于译文并非易事。通过上面对不同诗作翻译的具体对比和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要移植原诗的美感不可完全拘泥于原诗的形式。要移植原诗的美感, 其着眼点应求得深层结构的切实表达, 做到音美、意美和形美的和谐统一。好的译作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意、音、行三方面的统一, 更能使读者通过读译诗领悟到原诗之美。

此外, 诗作的翻译很难评定译者翻译的好坏, 只能通过对部分诗行的分析来具体从某个角度评判一二。如何更好地将英诗之美再现于汉语中, 有没有具体的翻译策略, 如何借汉语之长, 扬民族语言之风, 使中英古典诗歌之艺术魅力得以同时彰显, 应当是翻译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

注释

11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

22 .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33 .叶梅, 戈玲玲.浅析英诗汉译的“三美”标准[J].华章, 2012 (5) .

44 .赵雪, 张军丽.彭斯《一朵红红的玫瑰》修辞解读[J].外国文学, 2010 (5) .

55 .王九程.英诗汉译中意象的翻译手法.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 2005 (2) .

英诗教学 篇5

1.1 原诗

Sudden Light

Dante Gabriel Rossetti (1828-1882)

I have been here before,

But when or how I cannot tell:

I know the grass beyond the door,

The sweet keen smell,

The sighing sound, the lights around the shore.

You have been mine before, ——

How long ago I may not know:

But just when at that swallow's soar

Your neck turned so,

Some veil did fall, I knew it all of yore.

Has this been thus before?

And shall not thus time's eddying flight

Still with our lives our lives restore

In death's despite,

And day and night yield one delight once more?

1.2 译文

闪光

但丁迦百利罗塞蒂 作

辜正坤 译

译文一:词曲风味体 (遵循原诗多元韵式)

曾留遗踪于此,

但忘了何年何月何因。

还记得门前芳草如就时,

无言暗送香轻。

潮卷叹息, 岸畔灯火低迷。

曾赢得你芳心属意,

悠悠岁月, 何处淹留。

猛可里见飞燕惊起,

你流盼回眸,

纱巾飘落, ——唉, 当年旧事堪提!

莫非前事直如此?

莫非荏苒光阴不再轮回

令我们恩爱如往昔,

休道无常相摧,

只不分昼夜, 再度鱼水乐如斯?

译文二:词曲风味体 (用中诗一元韵式)

似曾浪迹此邦,

何故何年费思量。

但记得门前芳草,

犹吐旧时香。

涛声, 惆怅, 暗盘灯火迷茫。

似曾长住你心上,

苦忘却日久天长。

漠然, 有飞燕凌空,

你顾盼回望,

纱巾落, ——唉, 往事翩然在心房!

当时情景非真想?

凭谁问:轮回, 流光,

唤不醒离魂, 鸳梦难温旧时帐?

管它生死,

哪分昼夜, 或再度春情喜欲狂?

2 从译文看译者翻译罗塞蒂《闪光》的理论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中最难的。文学翻译的一般原理适用于解释诗歌的翻译现象, 但诗歌翻译还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论要点需要译者在进行诗歌翻译实践多加注意。要实现对诗歌翻译原理的把握与理解, 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理论的准备工作。

第一, 确定此诗的可译度。一首诗是在可译度问题上可能存在四种因素:

a.全可译因素;b.大半可译因素;c.小半可译因素;d.不可译因素。

全可译因素包括诗歌的行数, 一些等值词汇、短语等, 某些人名地名 (音译法) , 叙事诗的基本情节, 一些句法结构以及诗的基本思想。半可译因素包括一部分词汇、短语、句法形式、修辞手法、文体风格等等。不可译因素包括韵律、节奏、音节发音、特殊的修辞手法等。也可以说凡属语言本身的固有属性的东西往往都是不可译的。在诗歌翻译理论上, 我们应该试图精确的描述或确定诗歌的可译、半可译和不可译因素, 以便指导译者的翻译实践, 同时提高译者和读者的欣赏水平。

第二, 如何理解和欣赏想要翻译的诗歌。翻译诗歌不仅需要中外文知识, 更需要诗歌鉴赏能力。学者们普遍接受诗歌具有五象美:视象美, 音象美, 义象美, 事象美和味象美。一个译者要欣赏诗歌, 至少得学会从这五个方面欣赏原作, 对原作的五象美大体有一个基本的把握, 然后才可能来谈如何着手翻译诗歌的问题。

综上所述, 《闪光》这首诗没有太多的典故或很难处理的意象, 格律方面也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模仿。因此它属于可译性较大的原诗。从可译度方面对这首诗进行粗略的评估是在译诗之前的必要准备工作。

3 两篇译文的翻译技巧及对策

3.1 译文一翻译对策

译文一采取了原诗的ababa二元韵式押韵。采用了相当多的具有词曲风味的用语, 意译为主, 增色程度较大, 所以诗味比原诗浓郁。

第2行:此处原文只有when and how, 为了节奏上的协调, 译者将when译成了何年何月, 既不损原意, 又符合了汉语的特点, 读来朗朗上口。第3行:“芳”, “旧时”原文中并没有, 但中国诗人一写到草时往往要用双字词。因为只用一个“草”字念起来不自然, 加上前缀“芳”“青”之类或后缀“儿”就好得多。“旧时”很显然是译者从上下文中推敲而来的。第4行:“无言”, “暗”, “轻”都是原文中没有的。但若读透原诗, 运用想象力就会发现这些字眼表达的情调正是诗人的笔墨想要描摹的。在汉诗词曲中这类用语不可胜数, 译者此行的译法可谓十分贴切, 因为尽管语言不同, 但人类在许多微妙的情感方面是相通的。第5行:“潮”字承“shore”而来, “卷”字承“sighing”而来。“低迷”原文中没有, 但用在此处既增加意趣又不违背原意。第6行:此处将mine反译为“你芳心”十分巧妙。第7行:“淹留”是典型的词曲用语, 此处与原文虽有不合但仍不违背其意境。第8行:“猛可里”即猛然, 是典型的词曲用语。第10行:“飘”字为增色字, 较原诗更为生动。“堪提”旧式用语味道极浓, 恰好与“yore”古风味象照应。第13行:原文意思为恢复我们的爱情与生活, 此处为意译。

3.2 译文二翻译对策

此译文与译文一很接近, 但也有若干区别。

第一, 译文二在押韵各式上不像译文一那样采用原诗的二元韵式, 而是照顾了中国读者在诗歌鉴赏方面的传统审美习惯, 采用了一韵到底的一元韵式。

第二, 选择的韵脚为ang韵, 念起来比较响亮。这样做的结果是使音美效果增强了, 比原诗有更强的诗味。

第三, 更加趋近于词曲体, 以便和一元韵式相协调。

第1行:“浪迹”表达了全诗显露的飘然感和动态朦胧感, 属于译者推崇的增色译法。第5行:“惆怅”承“sighing”而来, “迷茫”则是接“惆怅”氛围而生的境界。第6行:似曾长住你心上。此行采用了反译法。第12行:凭谁问:轮回, 流光。采用词曲奉为用语。为了节奏的需要, “轮回”与“流光”之间用逗号隔开, 同时也是为了让“流光”处于可以领起下行诗句的主语地位。第13行:唤不醒离魂, 鸳梦难温旧时帐?此行为意译。

4 结论

诗歌翻译要考虑到语言的可译度及译后的审美效果, 在具体操作时要慎重的选择文体, 措词注意直译与意译的选用。英诗《闪光》的翻译理论及对策技巧不但为英诗汉译提供了一个范本, 也为我们探索英汉诗歌的奥妙之处提供了启示。

摘要:英国诗人罗塞蒂的《闪光》一诗来看英诗汉译的技巧和相关理论。

关键词:翻译,诗歌,翻译技巧

参考文献

[1]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英诗教学 篇6

《雪夜林边小驻》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是罗伯特·弗罗斯特最经典的诗歌之一。这是一首以“aaba”为韵律的四诗节诗歌。在这首诗歌中, 主人公作为一位旅者, 在这一年中最黑暗的夜晚骑着小马, 驻足远眺覆盖白雪的树林。旅者认为这片树林的主人就住在远处的村庄, 是不会看到旅者停下欣赏这树林的自然美景。而那匹小马适时地提醒了旅者, 使得旅者从美景的沉溺中醒来。醒来的旅者意识到自己还有责任在身。虽然美景诱人但生命的责任需要他去承担, 继续前进才是现实的选择。通过诗歌中树林和小马的意象, 我们可以认识到旅者有很强的自我觉识。本文将通过象征意象来解释自我觉识, 并分析和阐释诗歌中旅者对希冀和现实的抉择。

二、自我觉识与象征意象

第一诗节中的意象是树林, 它是自然的一部分, 象征着生命的魅力和诱惑。旅者被这美景吸引住并驻足欣赏这让人着迷的田园美景。而树林的主人住在远处的村庄, 所以不会有人来打扰旅者独自享受这美景。对于旅者的内心世界而言, 这片树林就是财富, 就是美, 就是旅者无论如何也无法拒绝的诱惑。因此, 他暂时停下旅程来享受这份没有人打扰的宁静, 可以独自拥有这片美景。特别是在该诗节的最后一句中, 我们可以知道此时的冬季本应给我们的是没有生机, 万物萧条的感受, 但同时雪又常常象征着纯洁和来年的丰收。因此, 我们可以认为白雪覆盖的树林象征着万物萧条中的希望之光。

第二诗节则是通过旅者的小马的视觉来描述树林的周围环境。小马之于旅者就如同忠实的伙伴, 他们可以进行倾心之谈。旁边“frozen lake”则透着冬季孤单和陌生的气息。“The darkest evening of the year”意味着这个时刻是旅者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因此, 当旅者看到树林如此美景的时候, 无法克制自己去享受这份美丽的诱惑以排遣自己的孤单。也就是说旅者内心世界处于现实和希冀的巨大矛盾之中, 抉择也就不可避免了——沉溺美景还是继续前行。

第三诗节中, 意象小马摇晃着脖子上的小铃铛意图询问主人为何驻足遥看树林。而似乎小马想的要比我们想的多, 因为小马被赋予了人的思想, 并且用自己的动作慢慢地将旅者从美景中拉了回来。当然, 小马实际上是不能说话的, 也不能给旅者暗示。在这个诗节中小马就是另一个旅者, 另一个理性的, 有自我觉识的旅者。这“两个旅者”在这只有风声的安静夜里, 通过心灵的交谈, 斗争着来决定到底是迷醉美景还是恢复理性。

第四诗节表达旅者最后的决定和观点。诗行“lovely, dark and deep”描述了树林的三个隐性特征。其一, 树林可爱, 所以旅者驻足;其二, 因为树林幽暗, 深邃, 旅者才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发现和享受其中的美丽和诱惑;最后旅者决定回归现实, 回归本性和责任。“promises”意味着现实中的责任;“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的重复强调了旅者的决定——坚守承诺, 承担责任;“sleep”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旅者必须在剩余的岁月中完成应尽的事务。

三、旅者的希冀和现实

诗歌常常包含三个因素:灵感的思想, 希冀的内心以及美妙的生活。而诗人就是借助诗歌来展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弗罗斯特也是借助诗歌来讲述他生活中的希冀和现实。《雪夜林边小驻》这首诗中, 旅者的希冀和现实都隐藏在意象之中。

这首诗歌, 特别是最后一个诗节是最值得人们去思考的。这些诗行直接来自于诗人内心被隐藏起来的部分。那片树林就是诗人希冀的突破口。旅者驻足远望树林, 望的实际上是他对美丽的希冀。那片可爱的、幽暗而深邃的树林表达出旅者强烈的希冀感。旅者极度渴望享受那片美景, 也暗示诗人本身对远离尘嚣, 享受自然的希冀。

旅者的希冀不仅仅是那种对完美的、不切实际的美景的沉溺, 最后一个诗节表达了旅者觉识到实际的希冀才是最重要的。这种希冀是回到现实世界, 能更好地承担和完成责任, 履行对他人的诺言。

希冀和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弗罗斯特在诗歌最后重复表达了“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说明了希冀是旅程的开始, 而现实则是旅程的结束。当然, 旅者无法避免普通人的宿命, 他只能怀着希冀, 然后去实现理想直到生命的终点。

四、总结

诗歌《雪夜林边小驻》表达了弗罗斯特对生命的希冀和对现实的感悟。全诗16行, 通过使用象征和暗示传达出诗歌中旅者强烈的自我觉识, 因而旅者不会一直沉溺于诱惑, 因为他有更多的责任需要去承担和完成。生命的旅程是永恒的,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将像旅者一般怀着希冀去实现理想直到个体生命的结束。

摘要:《雪夜林边小驻》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是罗伯特·弗罗斯特最经典的诗歌之一。本文将通过象征意象来解释旅者的自我觉识, 并分析和阐释诗歌中旅者内心如何挣扎于希冀和现实之中, 最终又做出符合生命责任的抉择。通过本文的分析, 希望能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弗罗斯特的思想和生命感悟。

关键词:自我觉识,希冀,现实,象征,树林,小马

参考文献

[1]曹曼.美国文学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2]罗选民.英美文学赏析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从象似性角度看英诗的鉴赏及翻译 篇7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在他所编著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了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原则。他认为, 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 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相连结所产生的整体, 所以说, 语言符号是任意的。而象似性理论认为, 语言的结构和形式直接映照所表达的概念和经验结构, 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 语言结构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所经历的客观世界。1836年, 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在其出版的《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一书中提出:语言结构的规律与自然界的规律相似, 语言通过其结构激发人的最高级、最合乎人性的力量投入活动从而帮助深入认识自然界的形式特征。这一观点在20世纪也得到了发展, 美国实用主义和符号学创始人、著名哲学家皮尔斯在19世纪末提出的称号三分法 (象似符、标记符、代码符) 也逐步被人们所认识。近年来, 国内的许多学者如许国璋 (2008) 、何自然 (2006) 、卢植 (2006) 等也纷纷著书著文对象似性进行了探讨。

2 象似性原则分类

皮尔斯根据符号和它们对象之间的关系把符号分为三种类型, 即图象符、指示符和象征符。其中图象符在语言学家中间引起的关注最多, 它的意义在某种方式上与它本身的形式相似, 又被进一步分为映象符、拟象符和隐喻符等三个小类。与图象符的分类相对应, 语言的象似性主要被划分为映象象似、拟象象似和隐喻象似三大类。综合相关学者的分类方法, 本文将从映像象似性和拟象象似性这两大类进行探讨。

3 象似性与诗歌

象似性是诗歌创造情感生活的表现手段。换言之, 一首诗就是对现实的一种象似。象似性表征在文学艺术中特别突出。诗歌, 作为最古老也最原始的文学形式, 是一种阐释心灵的文学体裁。因此一些研究者们开始用象似性理论指导象似度高的诗歌的分析和研究。诗歌是为达到一种审美目的, 而用有效的审美形式, 来表示内心或外界现象的语言的表现。这一有效的审美形式主要包括语言象似性的运用, 象似性是诗歌语言的普遍特征。诗人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为了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和诗歌情感的传递效果往往会运用到象似性原则。

4 英语诗歌中的象似性及其翻译

4.1 映像象似性

映像象似性在中英文诗歌中非常普遍。映象象似指的单个符号在某些特征上与其所指的事物相似, 它包括声音象似性和视觉象似性两个层面。

4.1.1 声音象似性

声音象似性指的是单个的声音能直接反映或者是象征着世界的某一种特征, 并因此获得意义。拟声象似性是声音象似性中极其重要的一种形式。拟声象似性指的是声音和意义之间的相似性, 能够产生音义之间的直接和明显的相互联想。拟声象似性是对自然界声音的模仿, 例如模仿动物或鸟类的声音, 如howl (狼) 、cheep (鼠) 、neigh (马) 、cuckoo (布谷) 。也有对其他事物的模仿。如pop (鞭炮爆裂声) 、clang (金属磕碰声) 、rustle (风吹草木沙沙声)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 这类拟声词模仿自然界的声音, 英语与汉语基本上相同或相近时, 在诗歌翻译中只要我们遵从汉语的习惯表达法, 就能增强诗歌的丰富感和形象性。

...

Cold does not sting, the pretty birds do sing,

Cuckoo, jug jug, pu-we, to-witta-woo! (Thomas.Nash)

...

乍暖还寒, 百鸟齐鸣交响,

咕咕, 啾啾, 扑一围, 托威它呜! (Cited from Chinese Translators’Journal)

这首诗歌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春日氛围。“Cuckoo”描述了春日里布谷鸟欢快的叫声, 宣告了春天的到来。“Cuckoo, jug jug”在汉语里用对应的词汇来描述鸟叫的声音。不过, “pu-we”和“to-witta-woo”似乎没有对应的汉语词汇。译者杜撰了汉语词汇“扑一围, 托威它呜”来再现原诗中描述的声音。这种声音的再现使得译文完整地传达了春天百花争艳, 百鸟争鸣的欢快场面。

4.1.2 视觉象似性

一般而言, 视觉象似性不会出现在词汇和句法层面, 大多数情况下, 它是通过诗歌结构的整合来模拟现实世界中事物的形状。所以它普遍存在于诗歌的篇章层面。它强调了诗歌的结构与诗歌意义之间紧密的联系。读者通过这类诗歌也很容易联想到诗歌所传递的意义。

Star

If you are

A love compassionate

You will walk with us this year

We face a glacial distance, who are here

Huddld

At your feet

(William Burford)

星啊,

如果你那

爱中满含怜悯,

来年就和我们同行。

我们面对冰河距离, 如今

拥挤

(黄杲炘译)

很明显, 这首诗的形状看起来像一棵圣诞树, 与本诗的题目相符。原诗中的“star”位于顶端作为圣诞树的一种装饰。译文译成“星啊”也准确传达了这种结构和意义。诗歌中的最后两行模仿的是圣诞树的枝干的形状。倒数第二行中“huddld”中诗人故意省略了字母“e”就是为了向我们呈现出一种拥挤的状态, 形象地描绘出了圣诞树上各种装饰物簇拥在一起的画面。译文中最后一行的“拥挤”两字既直观呈现了树干的形态, 同时也准确传达了原诗要表达的意义。总的来说, 该译文实现了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4.2 拟像象似性

4.2.1 顺序象似性

句法成分的排列顺序映照他们所表达的实际状态或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沈家煊, 1993) 顺序象似性是指词语或句子结构的排列顺序象似于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它反映了语言与客观世界和认知方式的一致性。

Out of the bosom of the Air,

Out of the cloud-folds of her garments shaken,

...

Descends the snow.

(H.W.Longfellow)

从天空的胸膛,

从飘动着她的长袍的云层,

……

降落在荒废的农田。

在该节诗中, 作者描述雪花飘落的顺序是:天空——云层——树林——田野。这正是雪花自上而下实际飘落的先后次序, 作者不仅遵循了雪花飘落的时间顺序, 也遵循了其空间顺序。在原诗中, 作者将“snow”置于最后一行的句末, 正好符合了自然界雪花降落到地面的时空顺序。而译文作者也采用了相同的表达顺序, 从而使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一样都能领略到相同的视觉效果。

4.2.2 数量象似性

语言单位的数量与所表示概念的量和复杂程度成正比象似。也就是说, “形式愈多, 意义愈多” (杜文礼, 1996) 。复杂的语言结构往往也传达着复杂的信息。数量象似性一般通过一些修辞手段诸如重复来增强语言所传达的信息量和语言所传递出的情感。对于数量象似性手法, 汉英两种语言具有共同的特征, 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也可采用相应的数量形式。

My heart’s in the Highlands, my heart is not here,

My heart's in the Highlands a-chasing the deer. (Robert Burns)

我的心儿在高原, 我的心不在这儿,

我的心儿在高原, 追逐着鹿儿。 (袁可嘉译)

此诗中, 诗人表达他对祖国苏格兰的热爱。诗句“my heart’s in the highland”在诗中被重复了六次, 一方面表达了他对故土的热爱, 另一方面也传达了心中对于故国的依依不舍之情。此外, 重复的修辞手法也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为读者带来了美的感受。译文不仅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内容, 还完整地传递了其中所体现的强烈的情感。译文中不断出现的“儿”字有助于准确的表达这种情感。

5 结论

总的来说, 诗歌的鉴赏及翻译一直是学术界所讨论的热门话题。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看出, 象似性原则是英语诗歌创作中运用到的重要的表现手段和方式, 有助于从听觉和视觉上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不仅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诗歌的意义, 也能传达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象似性也为诗歌的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它对于译者理解原文文本, 选择适合的翻译方法也具有重要意义。好的译者不仅要能准确地了解原诗中象似性原则的使用, 也必须能够运用其在翻译中实现原诗的再现, 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译文。

参考文献

[l]F.de Saussure.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2]杜文礼.语言的象似性探微[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6 (1) .

[3]何自然.认知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4]卢卫中.试论英诗的篇章象似性修辞特点[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 (1) :67-70.

[5]卢植.认知与语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6]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 (1) :2-8.

[7]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 (5) .

上一篇:光气合成下一篇:型钢混凝土转换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