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讲评

2024-12-05

地理讲评(共12篇)

地理讲评 篇1

一、重“准备”——克服“生”与“熟”的矛盾

这里所说的“生”, 是指一份试卷, 经历了教师选编、学生的解答、教师的批改、教师的总结、教师的备评等诸多环节, 往往间隔的时间较久, 当教师将试卷发给学生进行讲评时, 学生对做过的试卷或者做过的某些试题比较陌生了。而这里所说的“熟”是指教师经过选编、批改、总结、备评等环节, 对试卷已经相对熟悉了。这样, 教师的“熟”与学生的“生”, 便形成了一对矛盾。

所以, 要克服这对矛盾, 我常采用这样的方法, 即每次将试卷批阅完后, 首先对试卷进行抽样统计, 分析总结出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其次将试卷发给学生, 让学生进行订正, 然后再将学生订正所反馈的信息搜集总结。这样就能确定哪些内容是应详细讲评和重点讲评的, 哪些是应该拿到课堂上讲评的, 哪些是应该在课下与学生个别面评的。教师在讲评课前做足这样的准备工作, 不仅能强化课堂讲评的针对性, 还能消除学生对试卷的陌生感, 而且也就解决学生“生”与教师“熟”的矛盾。

二、重“审题”——教会学生入门的方法

在高考地理试题的解答中, 审题的环节十分关键, 学生审不清题目, 答题就会“南辕北辙”, 就会答非所问, 就会离题万里。所以在讲审题时, 教师首先要讲出命题意图。我们知道, 不管是主观性试题, 亦或是客观性试题, 都体现有命题者的命题意图, 学生只有审明了命题者的命题意图, 答题的方向才会明确。

我们要重视平时的审题训练。这里仅谈两个方面的审题:一是对选择题的审题, 主要有“二审”, 其一审材料, 因为有大量的有效信息就在材料中, 学生只有细审材料, 才能从中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其二审问题, 因为问题中明确了答题的要求和限制条件。二是综合题目中的读图分析题目的审题, 主要有“四审”, 其一审, 确定解答的对象;其二审, 确定地理图表类型及承载的知识信息;其三审, 确定限制条件;其四审, 确定学科间的契合点。

三、重“构网”——提高综合分析与知识迁移能力

通过试卷讲评, 学生在复习中形成的知识网络会更加完整而牢固, 因为它对学生在下一次考试中迅速判断和提取信息十分有利。所以, 我们必须要注意知识网络的构建, 构建网络就要做到:第一, 要注重将题目中遗漏 (没有涉及) 的知识点联系起来。第二, 要考虑到高考的要求, 要针对某些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拓宽和加深, 这样就能够运用教材中的原理和思维解决较为复杂的地理问题。第三, 对试题的分析不要仅仅停留在知识点上, 要注意从地理学科的能力角度进行分析, 从侧重基础知识转移到综合能力上来, 要重点分析和指导学生能力结构的欠缺点。第四, 要加强横向联系, 注意把相似、相近的知识联系起来, 学会举一反三。第五, 注意学科渗透, 即与其他学科进行全面或广泛的联系, 还要联系当今的热点问题。

四、重“思路”——交给学生解题的钥匙

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它告诉我们, 讲评时要结合题型与学情, 因为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答技巧与方法, 解题的思路不同, 解题的技巧与方法也不同。“授人以渔”, 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尤其是创造思维能力。

下面以选择题型为例来说明, 选择题目的构思往往十分巧妙, 它有迷惑性, 但也有提示性。它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通常为:第一步全面正确把握题干, 第二步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 找准题眼, 然后用筛选排除法, 将那些不符合题意或者表述不科学的题枝、题叶排除。此外, 还可以运用直接判定法、分析推理法、借助图解法、读图分析法、反向思维法等。对一些具有发散思维特征的问题, 如“黄赤交角为0时, 会出现哪些主要的自然现象?”我们在讲评时, 不妨运用质疑法将题目变式, 进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进一步活跃, 做到一题多思、多解、多变, 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 这也利于已有知识的迁移、重组、应用。无论运用哪一种方法, 我们要做到除了结合题型外, 还要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给学生讲清从哪些方面入手, 如何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十分关键的。

五、重“参与”——发挥学生讲评课的主体地位

在讲评课上, 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而积极地参与试卷的分析和总结过程。首先, 让学生对自己的试卷进行统计和分析, 总结出自己在解题中出现了哪些类型的错误。如审题不清、知识点掌握得不牢、思维推导的过程有误等。其次, 要让学生积极发言, 坚决打破教师“一言堂”的习惯, 对一些典型题, 可以让成绩出色、解题思路好的学生进行正确思维演示。有的题目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 使学生敢于把自己 (不论正确还是错误) 的想法说出来, 大家进行评判。只有发现错误, 才能纠正错误, 人们常说“发现了问题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 就是这个道理。

六、重“反思”——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再度提升

人们常把做题与打乒乓球相比:对手就是命题人, 要战胜对手, 就要首先看清发球 (先读懂题意) , 然后组织进攻 (再运算推理) , 在解题过程中, 要一分一分地争取 (要先易后难) , 最后打败对手 (主要是战胜自己) 。一场比赛, 可能输得很惨 (一张试卷可能做得很差) , 假如不加以反思, 下次遇到对手可能还会输, 说不定会输得更惨 (如果不研究, 不反思, 下次同样的题, 可能还会重复错, 平时错, 高考时还会错) 。所以, 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必备一错题本, 以便将那些典型的错误记载下来, 每隔一段时间翻出来看一看, 这样不仅能牢牢吸取教训, 避免错误重复, 而且通过思考, 还能提高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七、重“规范”——强化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

讲评试卷时, 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 将最好与最差的试卷反复地给学生演示, 并把答题总规范如“条理清楚, 逻辑严密, 语言精炼, 书写规范, 恰当、精练地使用地理术语, 不说废话, 不离题, 把握答案的方向, 注意答案的全面性、完整性、逻辑性等也展示在于屏幕之上, 让学生按照屏幕上的答题规范对照自己的试卷, “规范”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规范学生的答题习惯, 提高以后在考试中的得分率。

一言以蔽之, 讲评课上好不容易, 要上好讲 评课 , 教师就要 抓好上述“七重”。

摘要: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 有一类重要的课型——试卷讲评, 它是一种特殊的复习课, 能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既学知识,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类课型不可或缺, 更不可忽视。特别是进入高三总复习阶段, 在专题训练与模拟考试频繁进行的情况下, 它是提高高考复习质量的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文总结了此课型中的“七重”, 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

地理讲评 篇2

【课型】讲评课

【执教时间】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1)查漏补缺(知识漏洞、能力缺陷)、巩固双基。

(2)深化考点的知识内容,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思考,发展思维、丰富体验。(3)传授或交流解题技巧、方法,培养并规范学生的解题习惯,提高应试能力。【教学重、难点】有效信息的提取、解题思路与方法、误区警示、拓展延伸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多媒体辅助法、图像法 【教学过程】 1.测试结果分析

教师要对考点分布、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特别是学生在试卷中出现的典型错误进行分析。是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缺陷还是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试题(考点)回顾(学生个体)

教师下发试卷,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更正,同时教师统计学生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

3.小组讨论(学生合作)

小组讨论组内出错较多的题目,重点找出错因、图文中的显性和隐性信息的提取、考察的知识点及其基本技能、答案的语言表达。同时提出疑惑。4.重点讲解点拨(教师)根据试卷考查的考点、能力要求等命题意图和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确定评讲的策略。(1)讲“审题”

理解命题意图。无论是客观性试题,还是主观性试题,都有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只有审出这一点,才能明确答题的方向。找准题眼(题中的关键字、词、地图符号),弄清题意,找到答题的“切入口”,打开解题的思路。讲评时,要结合高考地理题型,告诉学生如何审题。

①选择题的审题主要是“二审”:

一审材料,从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二审题问,明确答题要求和限制条件。

②综合题中的读图分析题的审题主要是“四审”:

一审,定地理图表类型及承载的知识信息;二审,定解答对象;三审,定限制条件;四审,定学科之间的契合点。(2)讲“思路”与“方法”

①选择题的解题思路一般为:

a.全面正确地把握题干内容和题问中提供的线索和要求,准确领会题干给予的指令。b.结合选项和教材有关知识和教师当时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推理、概括等思维加工。

c.用直接判定法、分析推理法、逆向思维法等对选项逐一确认或逐一排除。

②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思路一般为: a.认真阅读题目所给材料,正确全面地理解材料含义,包括材料本身、注解、图表及一切文字说明,任何一项不可遗漏。

b.仔细分析题问,准确把握题问的要求;根据题问的要求分析材料,并将其回归到教材系统和教师的教学中去,找准和课本内容相结合的切入点;进行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c.归纳、整理以简炼准确的文字表达。

③读图分析题的解题思路一般为:

a.仔细观察地理图表,正确把握图表类型,弄懂图表的主题内容,挖掘其隐藏的已知条件。

b.根据题问的要求,正确、有效地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c.概括提炼,归纳整理,以简洁准确的文字表述。

(3)讲“误区”

讲评时,教师要结合有代表性的试题及学生的典型错例,有理论,有实际地逐一分析讲解,由表及里,追根求源,使每个出错失分的同学,都能从较深层次上推究出自己失误的原因,明确自己的主要缺陷和今后复习的方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搞好复习。

(4)讲“拓展”

每一种题型甚至每一个题目都代表一定的知识层面。讲评时,不能就题论题,要力争“一题多变”、“一题多练”,引导学生扩展思路,纵横联系,由此问题联想到若干相近相关的彼问题;由此知识点联系到许多相同相似的其他知识点。这样的讲评,才能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达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目的,进而保证取得最佳效果。

(5)讲“规范”

加强表达能力的培养,注意表达语言的要点化、层次性、逻辑性和完整性。少过失性失误。

具体要求有:要点全面、层次分明:有条理、分要点

表述完整、逻辑清晰:因→果、大→小、前→后、总→分

语言规范、言简意赅:用词恰当、表述准确、用地理术语、少举例、少形容

填图准确、作图规范:填图字迹工整到位,绘图准确、规范书写清晰、卷面整洁。

另外,对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要找得准,敲得狠,如麻痹大意、看错题目和设问、书写潦草、卷面差、答非所问等。5.巩固与强化练习(师生)(1)“错题集”的建立:

错题→→失误原因→→正确的思路和答案→→方法与规律归纳

考点→→考点所在的知识结构

(2)矫正补偿练习:

高三地理作业讲评课思考 篇3

关键词:作业讲评;选题;统计;反思纠错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60-1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特别是高三阶段,已经进入复习迎考阶段,作业训练是家常便饭,作业讲评课在高三课堂教学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作业讲评课的目的在于纠正错误、巩固双基、查漏补缺、规范解答、提高能力,起“亡羊补牢”的作用,但是往往有这样的情况,教师自以为把习题讲得条理清楚,学生似乎也都听懂了,但是下次做,仍然会出现相似的错误,甚至是原来怎么错现在还是这样错,那么,这样的习题讲评课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笔者经过课堂实践和观察,作出一些思考。

1.思想上不重视,缺乏对讲评课的研究。很多老师本身对作业讲评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少有老师公开课主动开设讲评课的,有时候想去听听其他老师的课,人家也总是歉意地回绝你:“不好意思,正好是作业讲评”。他们认为作业讲评课系统性不强、平淡,体现不出教学的能力与艺术,所以对讲评课关注不够,缺乏课堂教学研究。

2.备课不足,准备不充分。很多老师正因为对作业讲评课缺乏重视,在讲评课前,往往没有经过认真充分的备课,甚至因为各种原因,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自己也没有做过,学生完成后的作业也没有批改,因此对整份作业训练没有足够的了解,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缺乏整体评价,对学生的错误之处、错误原因更是一无所知,这样的讲评课,肯定抓不住重点,解决不了问题。

3.就题论题,讲评浮于表面。由于缺乏备课,讲评时就会浮于表面,就题论题,逐题讲解,讲评时面面俱到,抓不住典型性和关键性的问题,讲评课效率低下,讲评一堂课不够,下堂课继续,有些个别性的错误全班讲,还会引起学生反感,而学生真正的薄弱之处、最突出的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很多地理训练题、地理图像特别是人文地理方面的问题经过老师讲解后学生基本都能听懂看懂,但是对作业训练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基本的图表能力要求缺乏归纳总结,忽视了学生的对问题的探究思维过程和学科能力的培养过程,同样的问题一经改头换面,学生还会犯错。

4.反思不够,缺乏纠错巩固。错误的发生有些是由于学生思维定势造成的,有些是学生存在知识偏差和漏洞,有些是基本能力的缺陷造成的,老师一次讲解后,不可能立竿见影马上见效,讲评后续没有措施巩固成果,没有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点记忆和理解,没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解题的方法和思路,怎么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呢?

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作业讲评呢?

一、精心选题,布置高质量的作业

为了使作业训练真正起到检验教学、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作用,首先要在源头上加以控制,在布置作业时,就要根据学情对练习题加以精心挑选,不能搞拿来主义,全盘照抄。在选题时,要遵循“五不选”原则,即:自己没做过的不选、不符合教学大纲的考纲的不选、难题怪题不选、没有启发性的不选、针对性不强的不选。精心挑选适合学生的、反映双基检测的练习题,布置高质量的作业可以为提高作业讲评的有效性打好基础。

二、认真批改,做好统计分析工作

批改作业,不是简单打个“勾”或“叉”,而是要在全部作业批改的基础上,做好分类统计工作,要汇总统计对得分失分情况,要统计错误人数、错误类型,典型错误、倾向性错误要及时记录在案,仔细分析可能的错误原因,是审题方面的原因还是基本知识的缺陷,是图表阅读能力不足还是地理规律理解掌握不够,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边批改边记录分析。

三、重视备课,及时讲评

讲评前,要进行充分备课,首先要精确归纳所涉及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根据作业批改结果,把握学生的错误之处、典型错误、错误原因、区分个别性和共同性的错误,分析教师自身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的知识能力上的缺陷,抓住主要问题、抓住共性问题。要确定好重点讲评的内容,制定讲评和方法和策略,准备好相关讲评内容的配套图表、资料等等。

四、注意方式,优化讲评策略

作业讲评中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东西,讲评时绝不能简单地重复“炒冷饭”,以免降低学生参与的热情。复习方法必须有所改变和创新。可以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讨论甚至争论,减少老师“满堂灌”、“一言堂”,增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时间。讲评方式的灵活多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个别性的错误,则以课后个别辅导解决为主。

讲评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重新组合讲解内容,可以按照错误类型、错误原因归类讲评,也可以按照知识点章节讲解。要避免就题论题,要透过表象,抓住学生错误本质,特别是针对一些典型性错误和倾向性错误,进行发散式、开放式讲解,要做到讲一题会一类,讲一点通一片,在讲评中引导学生梳理归纳,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拓宽、加深,完善知识体系、锻炼思维能力。

五、反思总结,及时纠错巩固

地理试卷的讲评课探究 篇4

参考文献

[1]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6

[2]地理教育.地理教育杂志社.2000, 5

[3]薛金星.中学教材全解.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10

地理讲评 篇5

模拟考试和练习是高三复习备考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学生已学的地理知识起着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高考复习备考中试卷讲评课非常的重要.特别是进入到高三的下学期,各个学校试卷讲评课几乎会占到总课时的四分之一以上。因此试卷讲评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查漏补缺效果、学习能力和考试心理状态的提升。但是如何才能提高试卷讲评的效率,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充分做好备课环节。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备课环节尤为重要,试卷讲评课也不例外。试卷讲评的的备课工作,要从两个方面做准备:

1、对试卷进行认真批阅,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进行细致的分析。教师与学生针对同一问题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眼中的简单题常常成为学生失分的题目。因此要求教师认真批阅试卷,了解学生的错误并分析错因。分析错因一方面可以依据学生的答题来进行,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来获取。只有充分细致的了解学生的问题,才能够有的放矢的选择重点的讲评题目,提高讲评的针对性。

2、认真分析试题,进行有效归类。在目前地理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从试卷的第一题开始,一讲到底,题题不放过,这样既会浪费学生有限的时间,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收益甚微。本文两位作者在长期的高三教学实践中根据课堂反馈情况和课后的问卷调查发现,归类讲评试题大大提高了试卷讲评效果。试卷归类首先要将哪些问题是需要教师进行课堂讲评的,哪些不需要教师讲评区分开;另外要将试题按照知识或错因归类,即知识点考查相同或相似的题目放在一起整合讲解或将错因相同的题目放在一起。

二、课堂效率是关键。目前大多数的试卷讲评课堂效率低主要是由两个问题引起的,一是讲评方式多采取教师一人包办的“一言堂”、逐题讲评的模式;二是对问题缺少答题思路和方法的指导以及总结归纳。针对这些低效课堂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的策略: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讲评的过程。“主体参与”是现代教学论的核心要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在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其主体是学生,教学效果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操作和实践才是最有效的。

试卷讲评的课堂教师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个别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较为优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往往不认真。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所将的题目是大多数同学的问题,但是对于成绩优异的同学来说却不是难点。另外由于教师一人包办,学生积极性不高,经常走神、睡觉。”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备课过程中对学生的分析及对题目的分类,可以将一些相对难度较小的题目交由那些答对题目的成绩优异的同学进行讲评,教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补充。这样的好处,一来能进一步提高学优生的能力;二来其他同学的参与热情较高。

2、常听学生说:“看着什么都懂,一做题什么都不会,一听老师讲又觉得什么都简单!这是高三学生复习备考中经常出现的困惑。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对各类问题缺少答题思路的总结和归纳。以地球运动是学生学生学习地理的难点,以该部分一类题目为例说明。在高考的真题及模拟题中经常出现让确定太阳折射点经纬度的问题。这类问题学生经常遇到,教师也每次都会讲评,但是只要题目稍作变化,学生又会感觉无法下手。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评时除了讲透试题本身外还需要对常见的答题思路进行归纳和总结:

太阳直射点纬度的确定突破点: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直射点经度的确定突破点:时间。

这样,再次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无论题目做何变化,学生都可以通过这些突破点来完成题目,而不会无从入手。

对于答题思路和方法的归纳总结难度较大的可以由教师完成,难度较小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完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情感上的调动不能忽视。地理学科由于其自身特点往往与数学一起成为文科学生最薄弱科目,目前不少老师的试卷讲评课往往上成了“批斗课”,让学生”望而生畏”,增加了学生的挫败感,从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因此,适当的课堂鼓励必不可少。讲评课开始时对成绩好、进步快的学生提出表扬,鼓励其再接再厉。讲评过程中,对学生的答卷优点应大加推崇。如卷面整洁、解题规范思路清晰、有创造性等。要善于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其内在的更大潜能。

上好讲评课,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篇6

一、讲评内容的选择

每次改完卷后我们都要进行讲评,我们讲评的原则是“三讲”和“三不讲”。

“三讲”即“讲重点、难点,讲规律、拓展,讲易错、易漏、易混点”。讲评时我们最忌不分轻重、面面俱到,学生容易厌烦,也浪费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学校要求教师要根据课前对学生摸底进行精心备课,将课堂上的主要精力和时间集中到学生出错率最高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帮助学生分析题干、寻找隐含在题目中的条件,引导他们找出解题的切入点。在讲评过程中还要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答题过程中常见的错误,进行透彻分析,解疑纠错,教给他们正确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防止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

“三不讲”即“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听了也不会的”。艺术生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紧、任务重,丝毫容不得教师浪费课堂上的宝贵的时间。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要求凡符合上述“三不讲”范围的内容在课堂上不再讲解,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三讲”的内容上。

二、如何上好讲评课

1.做好讲评过程中的知识重现

艺术考生的复习时间比普通考生要少得多,因此我们在上讲评课时比较注重重要知识点的重现。讲评过程中如发现学生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的认识比较模糊,我们都会马上给学生补上,但这样一来,势必会影响到讲评课的进度。为此,我们宁愿对一些历年高考命题从不涉及的内容进行大胆地删减,以保证重点知识点能被学生熟练地掌握,从而提高高考的得分几率。

2.注重知识的变式和迁移,做到举一反三

讲评课除了帮助学生组织答案之外,还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讲评时不能就题论题,而应把题目的知识点向深度和广度上加以引申,使学生将学到的原理、知识能真正运用到解决新问题中去。这样的讲评课才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驾驭能力,达到解一题,学一法,会一类的目的,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保证讲评课取得最佳效果,使艺术考生的地理科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3.注重答题规范,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

每次考试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题目看起来很容易解答,学生在解答时也觉得很顺,考后普遍反映良好,但得分却不高。对学生的试卷分析后发现,有相当多的失分是因为学生在作题时不够心细、书写不规范、不按要求作答等原因而丢分,这些都是学生平时作题不规范而造成的。对艺术班我们要纠正学生的各种偏差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针对性工作。对大多数学生来讲,要力求做到容易题不失分,中档题尽量多得分,不强求自己在难题上得多少分。

每次考试,总有些学生因非智力因素失分,这也是我们在讲评时应该提醒学生注意的地方。非智力因素的种类很多,有麻痹大意造成的,有看错题目造成的,有写字潦草、卷面差引起的,有不按要求答题而失分。讲评试卷时,一定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答题要规范。

三、调整讲评课教学内容

艺术考生在3月份艺术高考后,才能全面进入文化课的复习。这时,他们的情绪变化要比普通考生大得多。一是艺术生已经有近三个月左右没有接触文化课了,复习进度已经被拉下一大截,复习任务重,时间很紧,学生内心着急自不必说。二是3月至5月这段时间,艺术生在等待艺术考试成绩的公布,这种等待的过程对学生情绪的影响是很大的,考得好的学生,内心兴奋;考得不好的学生,内心失落。我们在课堂上就根据学生的情绪变化,适当调整讲课内容。如果学生情绪较低落,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我们就不讲一些难度大的内容。课堂教学中忌用一些责备、讽刺、否定的语言,多运用一些鼓励、肯定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他们压抑感和焦虑的情绪,让学生从每一节讲评课中得到最大的收获。

经过这几年的艺术特色办学的探索,我校针对艺术考生的特点开展校本课程改革,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相信经过不断的总结与完善,艺术班的地理科教学将会有更大的突破。

如何上好地理试卷讲评课 篇7

关键词:地理,试卷,讲评

考试可以检测教师教学中是否有知识点的遗漏和学生学习过程中是否有盲区。考试之后的试卷讲评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试卷讲评还可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的意识。那么,如何上好地理试卷讲评课呢?

一、做好试卷讲评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必须把试卷认真做一遍,检查参考答案的科学性并作适当修改和补充,最好全批,有的还要 面批。批改好后,首先做好试卷统计工作:考试内容、考试 要求、考试结果、错误率、错误类型。其 次,做好试卷 分析:一方面要分析试卷的内容、结构和答案;另一方面要分析错误的原因。通过分析,找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以及教师教学中存在 的问题。最后,确定哪些 内容应该 详讲,哪些略讲。对于有典型错误或优点的学生的名字应作记录,利于课堂上双向多向交流。

二、讲评试卷要有侧重

在讲评时不要全部讲解,要有选择 性,对错误率 高的题目重点讲,对错误率低的题目可以进行小组讨论,这样也会节省时间。在试卷讲评时注重以下几方面。

1.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分析。分析的 内容应侧 重重点知识,尤其是一些再生性知识。目前高考考能力的趋向越来越明显,在一次次的考试中逐渐落实考试说明中的能力要求并逐渐提高,这是试卷分析最重要的任务。

2.注重审题、答题的 方法和技 巧,文字的锤 炼、组织。在讲评试卷时,可指导学生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解答问答题:

(1)严格审题。无 论是客观 性试题还 是主观性 试题,都体现命题人的命题思路和意图,所以审题很重要。见题后,先要通读题目,圈出关键词,正确理解题意和题目要求,然后思考可从哪几方面进行回答。

(2)获取信息。在仔细审题的基础上,仔细读图表,根据要求,获取相关的有用信息,有时还要根据显性信息分析出隐性信息,从而为解题提供帮助。

(3)理清思路。在完成审题与获取信息 之后,对于问题应当如何解答已经有了头绪,这时就要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答题要点,以克服想到什么就答什么的缺乏逻辑的现象。

(4)精确回答。答题时以提纲为依据,要针对问 题科学表述,覆盖全面,要有理有据,有因果、上下联系,因此答题还要逻辑清晰,最好列出几点,并要言简意赅,切忌集中一点啰唆。

3.注重加强学生迁移能力的培 养。在讲评试 卷时应引导学生重组知识网络,引导学生将知识进行纵向、横向的串联、比较、发散、迁移、升华,深入理解,拓展思维,并进行迁移训练。

4.注重情感、心理分析。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试卷讲评的重要作用。考试的时候主要是对自己知道的内容进行回忆再认和应用,而试题分析则是对没有掌握内容的补救。认识到讲评课的重要性后,学生听课自然会认真些,效果也自然会好些。对有骄傲情绪的 学生,宜着重指出他与其他人相比的缺点;对平时受挫较多、士气低落的学生,宜多指出其优点,以增强其信 心。对班级整体的表扬和批评也可采用类似的方法。

三、根据试卷特点和具体学情,精心选择讲评方法

传统的讲评方法是教师按试题顺序从头讲到尾 讲解,偶尔有学生回答。这种讲评方法只是根据教师主观的判断和分析来进行,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

做对的学生总是 相似的,做错的学 生各有各 的原因。尤其是选择题,同样选错的学生,其原因可 能各不相同,此时可以请做对的学生讲讲原因,这会启发其他同学,使之少走弯路。有些类似的题目讲过两 三遍了,还有不少学生出错,此时教师须请几位学生分析他们做题的思路,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教师边听边分析,找出问题到底出在哪 里。然后,以讨论方 式对试题 进行拓展,尽可能做到“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引导学生拓展思路,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达到做一题会一法、通 一类的试卷讲评目的。

教师最好每堂课留下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交流讨论,因为有学生可能还存在疑问,这时他们可以通过同学或老师而解决疑问。

四、借助多媒体手段

地理试卷最大的特点就是图表多,试卷讲评中利用多媒体展示图表,可以减少在黑板上作图的时间,可以清晰展示作图过程,可以让学生清楚如何从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很好地跟上教师的思路。当需要举一反三引入类似的图时,点击鼠标即刻可以做到。

五、总结反思,巩固提高

反思是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化与 提高过程。教 师在讲评试卷后可让学生进行反思,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方法的优劣等。反思之后要求学生把经验总结整理到“错题集”上。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策略浅析 篇8

有效的高中地理试卷讲评课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起到评价反馈的作用,而且是学生查漏补缺、巩固提高的重要途径。下面我就谈谈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的策略。

1. 重视试卷讲评的及时性,做到考后立即批改,及时分析和讲评。

地理考试是学生独立思考较强的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有很多解题的灵感,若不及时交流,这些灵感就会消失。因此测试后应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讲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往往把试卷讲评安排在辅导时间进行,使讲评的时间滞后,讲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考试结束立即批改,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分析和讲评非常重要。首先,就学生而言,考试后他们不仅急于知道分数,而且急于知道正确的答案和解题过程,此时,学生兴趣高,求知欲极强。其次,对教师来说,刚阅完试卷,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了如指掌,因而此时讲评试卷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拖延了讲评的时间,试卷的保存,以及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等都会大打折扣。

2. 讲评前要做好相应的统计和分析,把好学生的“脉”,提高试卷讲评的针对性,对学生错误较多的试题采取重点评讲的方式。

在讲评前,教师要针对普遍问题与个体错误进行认真备课,这是试卷讲评的关键。通过对错误与出错原因的分析,明确哪些题目应该讲,哪些内容应该重点讲,哪些内容应该展开讲,有必要时需重新组构题目,设计教案,但必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思路分析,讲究对症下药”,切忌“从头到尾,逐题讲解”。如我在近期高三阶段测验之后,根据反馈过来的所任教班级的学生选择题的相关统计信息:

以上信息明确了选择题的两个班共同的讲评重点:第5题和第7题。同时也发现了两个班的差异,5班还应重点分析一下第1题,而6班则应侧重再分析相对较弱的第4题和第9题。这样的相关的统计和分析,既提高了讲评的针对性,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又为细致深入讲评赢得了时间。

3. 讲评试卷时要重视师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3.1 讲评时要让学生大胆质疑和暴露问题。

教师要帮助学生从较深层次上把握自己失误的原因和理解上的障碍。例如在此次阶段性测验中选择题的第7题:读“我国台湾省部分出口产品比重示意图”,回答第7题。

7.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下降,说明其在竞争中丧失了()。

A.工资优势B.市场优势

C.技术优势D.信息优势

此题检测后的统计信息反馈:5班的正确概率为42.86%,六班的正确概率为48.78%,两个班的正确概率均低于50%。因为在上课前我先和学生进行了交流,进一步验证了自己的了解和估计,此题选B的学生比例较高,所以在讲评课上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和分析了此题。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先请选B的学生阐述选择B答案的理由(题中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下降,当然说明其在竞争中丧失了市场优势),再请选A的学生阐述理由(表面上看台湾鞋帽伞类和玩具运动品的出口值比重下降,感觉是其在竞争中丧失了市场优势,而真正的原因是随着台湾工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方面的升级,原来因为工人工资低而使台湾鞋帽伞类和玩具运动品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低,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的情况受到了影响,所以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下降,说明其在竞争中丧失了工资优势)。最后我请其他学生评价,并和学生共同归纳,最终使学生懂得看问题要看本质的道理,取得了较好的讲评效果。

3.2 讲评试卷时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分析和形成答题的“思路”和“方法”。

如:“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4分)”我采取了这样的做法:(1)如果我要把这4分纳入囊中,我应该怎么办?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看材料,重视对材料的分析和运用。并归纳了非选择答题一条很重要的方法:重视材料信息的获取和应用。(2)先出示了某生的答题原版:西北地区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湖泊水位上升,面积增大。然后请学生当阅卷老师,评价该生在解答过程中有何问题。学生这时非常踊跃,有的说“湖泊水位上升,面积增大”不用答,我则进一步追问原因,学生进一步解释是因为题目中问的是“气候”的明显变化,而气候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这时我趁势和学生一起归纳,答题时应该注意把握和分析关键词的答题方法。更有细致的学生说“气温”一词应精确为“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应精确为“年平均降水量”,用词要准确。因此在试卷讲评时给学生以机会,让其充分地参与并展示思维过程,和学生共同分析和形成答题的“思路”和“方法”,能更好地提高讲评的效率,形成较为深远的影响。

4. 让学生养成及时纠错的习惯。

讲评课后必须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纠错整理,以养成一个良好的纠错习惯,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和易错环节进行矫正和补偿,这是讲评课的延伸,也是保证讲评课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具体的做法是:让学生准备一本纠错本,把典型错误的试题收集在“错题集”中,或者要求学生在试卷上用红笔订正(此项方法更适合失分较多的学生),要求做好答错原因的分析,注明正确解答,并分析自己失分的原因,使学生真正领悟试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掌握典型问题的解题规律与技巧。

5. 重视对学生的表扬和激励。

很多教师上试卷讲评课常会以“这道题我都讲过好几遍了,你们怎么还不会做”等话语来挖苦训斥学生,导致课堂上学生启而不发,呼而不应。因此在试卷讲评时,教师应关注各类学生的心理状态,作好正面引导。在讲评时,教师应激发其情感。具体的做法有:对于在答卷和讲评时有创新和独到之处的学生要及时肯定,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挖掘他们的潜能;对于后进生则要善于挖掘他们答卷中的闪光点,从解题思路、运算过程、书写格式上细心寻找其合理成分,并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激发其兴趣,消除其压抑感,激发其内在的学习需求和信心。讲评后也可以采取这样的做法:将有某一方面优点的试卷(如卷面整洁的、答题规范的,或有较好解题思路的)或者整体特别优秀的答卷加上点评张贴在“学习园地”中,供大家学习和借鉴,发挥榜样的作用。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是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讲评课对巩固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规范解题、熟练技巧、开阔思路、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检查阶段性教育教学的效果等有着重要的意义,重视对它的调控并优化讲评过程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摘要:试卷讲评课是高三地理教学中一种重要的课型, 其成效直接影响着考试的效果乃至整个复习备考的效果。但试卷讲评课时常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忽视, 使试卷讲评成为教学过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之一。本文从试卷讲评课的各个关键环节探讨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 从而明晰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策略

参考文献

[1]徐波.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情境教学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9, (12) .

[2]王福英.数学复习中试卷讲评课的探究[J].中国数学教育, 2009, (5) .

[3]杜子龙.优化试卷讲评课教学、提高复习效率.2007, (12) .

地理讲评 篇9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首先对学生答题情况要进行分析统计,主要是统计学生出错率和出错的类型,分析一些题目是普遍出错还是个别出错,是知识点遗忘、答题不规范,还是理解能力较低……一定要分析原因,猜测原因,教师一定要整理记录。其次,一定要认真研究分析试卷的内容、结构和答案,收集与考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写好教案或者制作好课件,设计适当的补偿性题目。最后,要认真准备好相关的辅助教具,特别是多媒体课件,因为讲评课里面牵涉知识点很多,要求使用的图表也很多,如果事先把该补充的、该识看的图表制成幻灯片,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节省时间,学生又能及时快速地做好笔记。所以课前教具的准备必不可少。

二、讲评方式要恰当、高效

(一)要分析学生试卷的答题情况

上课前,教师要花几分钟对成绩的三率数据、分数段的分布人数、一些题目的对错率做个简单的分析。不要一上课就马上讲评试题,应先让学生了解一下这次考试的一些大体情况。从中要加入一些赞赏性的语言,一定不能肆意指责试卷的命题或者学生的分数,旨在让学生跟教师共同完成试卷的讲评。

(二)要注意知识点的归纳和拓展

讲评试卷时对知识点的归纳和拓展是讲评课的一个重点,特别是高三总复习课更是如此。因为在这个复习阶段,学生必须全面地、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所有知识点。而试题往往是以点带面来体现大纲要求的知识点,作为教师,在讲评试题时要把这个“面”带给学生,把预先准备好的相关知识点罗列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如何掌握它们。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于漪老师说过:“一堂讲评课选择几个学生未思之处逐层深入地进行点拨,不仅使课的容量充实,而且对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准确度、灵敏度都进行了有益的训练。”比如下题: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回答下题:

*该山地是()

A.武夷山脉

B.黄山

C.泰山

D.秦岭

解题:根据图示,该山地南北两侧基带分别是常绿阔叶林带和落叶阔叶林带,判断该山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界线,是秦岭。这时候提到“秦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回忆“秦岭—淮河”一线还是哪些地理事物的分界线。在学生思考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打开幻灯片展示:“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1大致是我国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2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与小麦杂粮的分界线。3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界线。5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分界线。6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7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8黄土高原的南界。这样学生当场可以记住很多知识点,可以把一些忘记了的内容抄在试卷旁边。所以对有些知识点,教师必须延伸拓展,必须整理、归纳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记忆。这样,通过在讲评的过程中把知识点拓展、辐射,增加了复习容量,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点的丰富,产生兴趣,以后遇到一些问题也会懂得自己进行归纳。

(三)要加强对学生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

1.全国卷要求考生要学会运用地理思想、地理方法观察和认识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提高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核心素养,学会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所以讲评课绝不能纯粹地校对答案和补充材料,对学生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要注重读图、析图、解图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这就要引导学生寻找解题的切入点,找出题目里面的隐性信息,对试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归纳、演绎、比较和总结,让学生清楚,解题不单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如:

下图中弧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读图,回答下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线速度:P=Q=M=O>N

B.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

C.MO为晨线

D.NO为晨线

解题:由图示箭头方向为顺时针,可判断图示为南半球;线速度P=Q=M=N>O;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左岸侵蚀严重。这样很容易排除A、B两个答案。接下来要引导学生找出图中所有隐性知识点:1两条日界线,一条0时经线,一条180°经线;2晨昏线跟纬线的切点O,经过这点的经线不是12点就是0点。当找出第二个隐性信息点的时候,问题就开始明朗了,这是一个最关键的切入点。结合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日期不同和日期界线的位置可判知P所在经线为0时,Q所在经线为180°经线,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NO为晨线。

从这道题解题过程可以看出它难度不大,但是所牵涉的知识点多,所以就要引导学生从哪里入手,怎么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总结,如何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还要排除一些干扰的信息,比如那个角度120°,跟这个题目没关系,可能是下一个题目的条件。

2.近年来全国卷命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开放性试题”和“案例分析题目”。随着高考命题指导思想由过去的以知识立意转变为现在的以能力立意,开放性试题和案例分析题在高考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是近几年高考新的价值取向,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是一类能很好地考查学生迁移知识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题目类型。比如2015年全国卷Ⅰ的第36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属内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第4问: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

这类开放性题目,现在各个学校平时的测试卷中经常出现。教师在讲评中要指导学生:1要抓住题中的关键词和限定词,有针对性地答题;2要用教材语言和地理名词术语答题,答案尽量少而精,但是如果对于答案没有太大的把握,在考试过程中,应该尽量多答几个要点;3对于出现简答题中问“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的题型,应首先肯定“赞成”或“不赞成”,然后再回答理由,不能缺少判断,不能答非所问或似是而非;4答题中要条理清晰、主次分明,尽量采用数字序号,分不同的段落来答,并且将自己认为主要的方面放在前面,要富有逻辑性,有因有果,字体要端正,试卷要清洁。还要指导学生解题的思路:从社会经济效益或生态环境角度方面入手。得出答案:赞同。卤虫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技术成熟,能增加就业等。或者:不赞同。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四)要注重情感的激励,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讲评课要以赞扬、肯定为主基调。一个人在融洽、活跃的气氛中思维最敏捷,学习效果最佳,所以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不能一味责备学生,把讲评课上成批评教育课,而是应该尽量多鼓励,多表扬,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这道题我都讲过好几遍了,你们怎么还不会?”等指责学生无能的语言。教师的肯定与鼓励对考试成绩排在后面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激励因素,在试卷讲评过程中应引起注意并应有所体现。

三、讲评后进行补偿教学

教师要根据考试反映出来的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与学的调整。

1.一定要设置一些补偿性题目,让易错易混淆的问题多次在练习中出现,达到矫正、巩固的目的,使学生从多角度来加深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起到强化、巩固的作用,提高复习效果。

2.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本”,把错误的题目抄起来,过后及时小结和反思,一段时间后自己再做看看是否已经完全掌握。这个非常关键,因为有些做错的题目以后还有可能做错,好像有一种惯性,所以要让学生设一本错题本。

3.教师自己要从学生的答题中总结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遗漏之处,找出问题,从而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推动教学,力争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讲评课作为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课堂组成部分,应该准备充分,讲评得当,讲评后补偿工作准确到位,特别在高三地理总复习阶段考试频率较高的情况下这显得更为重要。我们一定要加大重视程度,提高讲评课的质量,让学生每经过一次考试都能够增加知识的储备,提高解题的水平。

摘要:高三总复习阶段学生的每一次考试都是查漏补缺的最佳途径,是巩固双基的有力推手。考后教师的讲评显得弥足重要。教师应该做到多层次、多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开拓思维,从而深化拓展考点的知识内容,同时传授或者交流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答题的规范性和解题能力。

地理讲评 篇10

一、教师和学生课前的准备是上好讲评课的前提

在试卷评价前, 教师必须认真进行试卷分析, 做好考试信息整理, 具体包括学生逐题得分情况分析、试卷评价、平行班级差距分析等。其中学生得分情况分析直接影响试卷评讲的针对性, 教师必须对各题学生的得分率进行分析。选择题尽量分析出学生选错的答案集中情况, 从而分析学生选错的原因。主观性试题的得分情况, 也要分析出各项指数。这些前期的准备尽管花费了一定的时间, 但却使试卷的评讲效率大大提高。

学生方面基本上要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前期准备工作:首先是学生自我纠错, 独立分析错因。这样能让学生更加深入思考, 分析自己答题中存在哪些问题, 提升答题的水平;第二步是小组讨论。在自我纠错中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互助分析。这样既提高了学生个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还能通过互相帮助, 增进同学们的感情。

二、课堂展示环节

在做了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之后, 学生对于试题理解得比较透彻, 分析也会比较到位。所以课堂展示部分还是以学生分析为主, 教师适当点拨、补充、深化、拓展。教师针对学生分析情况, 适时进行点拨、扩展。点评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适当变化, 拓宽思维, 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例如, 刚刚结束的保定市期末统考文综试卷的第8题“测站附近开始出现泛滥洪峰的时间是降雨停止后的 ____”, 将题目中的“开始”一词去掉, 该题的答案就发生了变化。

2. 注重方法启示, 提升学生解题能力。要对地理问题分类研究, 对地理知识分类构建思维模式, 如工业、农业、交通、水电站等有一定的思维模式, 在评讲过程中, 加强学生思维模式的构建, 形成学生一定答案组织技巧。

3.构建网络, 要有综合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内外交叉。例如, 对于有些知识点要进行相应的拓展和迁移, 学会举一反三, 把相似、相近的知识联系起来, 如在复习等高线时, 就要联系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压面等知识。

三、课后改错及巩固阶段

地理讲评 篇11

一、师生一起做题,厘清答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试卷讲评的目的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答题对或错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让其了解同类题型的答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以达到触类旁通、提高解题能力的目标。但如果讲评课只有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则没有深刻的印象,效果并不显著,如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正确的答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提升能力成为试卷讲评课有效性的重要指标。达此目标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学生 “动起来”,尝试师生一起重新做要讲评的“典型”试题,共同对试题进行思考、解析和答题,展示教师的思考过程和对试题有效信息点的“采集”方法,同时也让学生说出其思考过程,暴露其做题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以迅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寻找解题捷径,提高解题速度,优化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寻找“题眼”或“突破口”的能力。

试卷讲评课不能因为时间紧和容量大而成为教师的一言堂,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群言堂,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给他们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当然,不同难度的地理试题也要确定学生不同的“参与度”,教师应根据问题的类型和讲评目标,采取适当的讲评方式。教师单方面的讲评适合于具有一定深广度且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此法用时少、见效快,学生“适当参与”,但要注重启发和训练学生思维;师生双方共同讲评适合于难度适中且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试题,可以让学生讲教师评,学生“重点参与”;学生独立讲评的方式常用于解题中有独到见解的问题,如“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分布的影响”等,学生可“深度参与”,通过现身说法,既解决问题又很好地教育全体学生;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可在教师引导下展开有意义的讨论,通过讨论解决问题而使学生“全程参与”。

二、师生一同回归课本,确立复习“切入点”

高三中后期复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已达到一定程度,对课本的熟悉程度已得到初步提高,学生往往不太重视对课本内容的复习,导致一些源于课本知识点和地理图表的试题答题错误率上升。教师在试卷讲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共同寻找并展示试题所对应的课本知识点,这样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才能有“根”可抓,了解答题的“切入点”,知道如何复习课本知识以获得更高的效率。

例如,大洋东西两岸洋流的性质与洋流分布规律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生答题的易错之处,讲评时只纠正试卷上的错误,学生在以后考试中仍易出错,应引导学生重新回顾课本中洋流的知识点和分布图,了解不再出错的复习方法,明确复习课本的正确“切入点”。切不可脱离课本,任意拔高拓宽,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往往造成学生应对基础题的能力不足。临近高考阶段,更应防止出现知识“返生”现象,对有些地理原理及概念理解不透、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掌握不准、对地理规律掌握不牢的地方,都可作为回归课本的“切入点”,再通过读课本知识点和地理图表加以巩固,避免考试中基础题失分的现象。

三、师生共同寻找重难点,确定学习深广度

试卷讲评课一要注意突出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错误面大的题目、分值大而得分率低的题目、新情境新题型的题目、思维难度较高的题目应成为讲评的重点和难点。讲评前要进行详细的错误率和得分率统计,做到心中有数。二要注意将错误原因分析和运用基础知识解答结合起来,用精练的拓展例题起到强化巩固重难点知识、增加学习深广度的作用。试卷讲评时,分析单个试题的错误率是一项既常规又重要的环节,它是课堂教学重点讲解的内容,也是下一阶段复习时将要重点突出的教学内容。

在如何对待试卷讲评的备课上,为达到上述目标,教师首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错误情况,与学生一起分析错误多发点。讲评前可先让学生写出本次试卷答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并加以统计,找出地理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对重难点把握能力出现的偏差,总结学生共性错误产生的原因,进而确定讲评课的重难点。例如,一次考试中笔者统计有62%的学生对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掌握出现混淆,在与学生课堂交流中也发现他们对这个知识点理解出现较大偏差,因此,教师课堂教学对此作重点讲解,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其次,教师还应结合师生共同寻找对重难点掌握方面的问题试题,确定讲评思路、课堂步骤和讲评方法。此种做法可避免讲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盲目性、随意性,避免平均用力,使复习的深广度切合学生实际,也使试卷讲评课有的放矢。

四、师生互动总结规律,寻找地理问题答题规范

高三地理复习的后期阶段,复习所剩时间不多,已不大可能花太多时间去做大量习题,而应关注练习质量和讲评效率,关注审题的准确度和解题速度。教师试卷讲评时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从做题中提炼出答题的一般规律。在此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总结尤其重要,通过学生“动起来”的说和做,可以发现自己在记忆和理解地理知识点方面出现的遗漏及缺陷,并逐步建立起解答同类地理问题的一般规律,提高今后学生对问题回答的速度和全面性。例如,分析一个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需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进行回答,并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展开分析,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尽量做到全面和规范答题。

但需注意总结答题的一般规律并非“通用公式”,在具体回答某道试题时,还应结合该题所提供的具体问题情境进行回答。例如,分析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时,四川盆地应突出其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优势,塔里木盆地则要重点说明其农业发展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才会更加切合题意,与答案吻合,提高得分率,达到“因题制宜”之目的。这样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引导他们拓展思路、融会贯通,达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之目标,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在高三地理复习中摆脱“题海战术”的束缚。

五、师生共同关注审题过程,提升获取有效信息点的能力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叙述中迅速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及定量的信息,在隐性和显性的信息中迅速发现“题眼”,是试卷讲评课的重要内容。关注审题能力的培养,就地理学科而言,读图能力是关键,良好的图表分析能力可使学生在做题时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表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等,是准确答题的关键。例如,对试卷中各类型区域图审题的一般思路是:首先读图名理解其含义,弄清楚思考的方向;其次是看图例,包括比例尺大小和方向,弄清各种符号所代表的含义;第三是将图例准确地运用到区域中,审视区域图中的具体内容,观察地理事物分布、找出其规律和相互关系,由表面化的显性信息到深入挖掘其隐性信息;第四是“因图制宜”地对已获得区域地理信息进行整合和解读,并用笔把重点信息圈起来以引起关注,帮助审题和答题。审图还要注意联系所学知识,图文结合、图表互换、图图转换、运用信息等。

地理讲评 篇12

一、做好分析——把握学情———确定讲评重点

1. 认真批阅, 仔细统计。

每次讲评课之前教师都要对习题进行详细的批改和详细的统计, 如果做不到全批全改, 至少可以选择不同层次的若干学生进行批改, 批改出的结果一定要有代表性, 把学生的错题逐一记录下来, 作出认真统计, 计算出失分率, 即把握学情。

2. 分析原因, 找准症结。

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集中分析、归类。审题不清、答非所问的可以不讲;知识点不牢固, 似是而非的重点讲评;图形不会分析、能力欠缺而分析不透的重点讲解;语言表述不准确, 错答、漏答或条理不清的重点讲解。这样, 有选择的有针对性的讲评, 主次分明, 重点突出, 不仅能提高讲评效率, 而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真正发挥讲评的作用。

二、调整讲评思路———把握教情———力求讲评有条理

有位教育学家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单纯的传授本领, 还在于唤醒和引导。”老师们往往有这样的经验:这道题讲过几遍了, 学生怎么又错了?为什么反复讲解的内容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为什么学生理解或记忆不深?究其根源还是讲解时重点不够突出, 没有唤醒学生, 激发出他们学习的激情, 没有确立他们的主体地位, 即没有把握好教情。讲评必须切中要害地分析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不足, 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问题, 吸引学生。

1. 确立教情, 明确讲评方向。

笔者认为, 教师的教情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确定:一是练习错误的分析, 二是考试说明的要求。错题率较高的题目, 反映学生在某一方面知识和能力的薄弱, 而这些薄弱的环节是平时教学强调不够或不到位的地方, 在讲评时应严格依据考试说明, 结合练习或试卷实际, 讲评到位, 注意不要有所遗漏。

2. 注意条理, 理清讲评顺序。

习题讲评前, 教师要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先主动思考错误情况, 结合课本或讨论合作完成能力范围内的订正。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再集中讲解。教师在讲解课时不能只按照题号顺序讲评, 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的地理情景进行分析归类, 让学生对试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这样有利于学生总结提高。试题归类的方法较多, 可以根据知识点归类, 也可根据学生出现的错误类型归类等。另外, 讲评的顺序也可以根据具体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多变, 目的就是引起学生长时间关注, 提高讲评效率。

3. 积极拓展, 讲究讲评方法。

(1) 关注基础, 融会贯通。

地理学科作为文科中的理科, 具有很强的知识联系和规律性。在复习中, 要特别强调知识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使学生对基础知识能够融会贯通。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知识和能力要求不拘泥于课本, 有较大的拓展空间。所以, 教师在进行试卷讲评时, 不应局限于题目本身, 要多角度进行解析, 应注意讲评设计具有延伸性和扩展性, 以点带面地检测知识与能力。所以, 切忌就题论题, 供一时之助, 而应从错误较多的知识点出发, 把面呈现给学生, 尽可能地依据考试说明, 构建知识间的联系, 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 从而达到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同时也要能让学生自己从较深层次上推究出失误的原因, 明确自己的主要缺陷和今后复习的方向, 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搞好复习。

(2) 强化能力训练, 培养做题方法。

教师的讲评应注意讲评设计具有指导性和方向性。地理教学特别到高三后期, 由重视基础知识逐步转移到综合能力上来, 所以讲评时应从地理学科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考虑, 对练习中反映的学生能力结构欠缺点要重点分析和指导。地理能力主要包括读图分析能力、图文转化能力、绘图能力、提取材料信息能力、理论知识联系实际问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等。每种能力都要不断地训练强化。练习讲评前要找准学生的能力薄弱点, 然后“一题多变”、“一题多练”, 引导学生扩展思路, 逐步提高。同时练习讲评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阅读材料, 分析图形, 提取信息, 找准规律与方法, 结合实例缜密表述。

(3) 追求严谨, 力求完美。

地理综合题是学生失分较严重的地方, 所以如何提高综合题的答题水平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这一部分的训练上, 不仅要让学生做到我会, 更要做到我能做对的水平。平时练习中要反复强调语言表达的要点化、层次性、逻辑性和完整性。语言规范, 表述准确, 注意地理术语的使用, 书写清晰、卷面整洁, 少过失性失误, 对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要找得准, 敲得狠, 如书写潦草、答非所问等, 要追求严谨, 追求完美。

三、强化反馈———提高效益———巩固讲评成果

1. 适当补充练习, 加强巩固。

辨证唯物论认为人的认识过程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所以, 教师在讲评过程中或讲评后一定要进行二次练习, 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巩固和扩大讲评效果。因此,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需要针对学生错误率较高的重点和难点预备一定量的补充练习, 借助小黑板、投影仪、多媒体等, 等候课堂上的随时“召唤”。

2. 让错误留下印记, 以备查阅。

讲评结束后, 一定要要求学生建立错题登记本, 至少应当把错题在练习上用红色的笔更正。这项工作教师一定要回收查看, 并在下一次测验时有所体现, 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订正习惯, 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后, 大考之前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查阅错题订正。这是在实践中已经得到验证的非常有效的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

综上所述, 讲评课应以学生为本, 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和考试说明, 关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注重思路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 强化信息的反馈和处理, 以寻求最佳的讲评方式和讲评效果, 相信这样的讲评课一定是成功的。

摘要:地理练习讲评课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一类重要课型, 也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复习课, 对学生已学的地理知识起着矫正、巩固、充实和深化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上一篇:相关分析下一篇:犯罪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