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音乐

2024-08-30

表达音乐(共12篇)

表达音乐 篇1

《毛诗序》中曾提到:“情动于中而行于言, 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 故咏歌之1”, 音乐是感性的, 喜怒哀乐、贪念痴嗔, 甚至不必歌词解释。歌咏作为最早的音乐出现为什么能够拥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我想大抵应了那句“情动于中”, “情”这一字即为乐魂。

面对一首作品, 有的演奏者只关注谱面音符, 将熟练弹奏作为最终目的, 这种理解有失偏颇。在最近的一次调查中, 我接触了很多琴童和家长, 他们大多将考级作为学琴的目标, 用几个月的时间完成几首考级作品, 让孩子一直重复机械地练习弹奏音符。音乐是人类为了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脱离了感情的音符是没有生命力的, 是僵硬的。对待每一首作品都要细细揣摩作者的意图和当时的心境, 了解思考背后的故事, 跳脱键盘束缚看待音乐。体态律动的创始者达尔克罗兹认为, “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人类通过身体将内心情绪转译为音乐, 这就是音乐的起源。2”练琴, 其实是一种表达和再创作, 在音乐中进行一些画面的联想, 融入自己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二次创作。音乐, 绝不应止步于谱面的分析和音符的串联, 它是人们对于生活体验的反馈和表达, 如果没有那些生活经验只能称之为音符而非音乐。键盘仅是情感的一种延伸方式, 揠苗助长式的机械练习会让孩子厌烦而对音乐产生距离感, 这与音乐学习的初衷——体验生活的美是相悖的。音乐带给人们的感动是从心开始的, 自己若不曾情动, 何以打动他人。

初次听格里格的《婚礼进行曲》, 总有很多感触。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引发一些对于婚礼的美好回忆, 记忆中的新娘应是一席白色长裙, 娇羞地站在倜傥的新郎旁, 脸上满满洋溢着幸福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手上的对戒熠熠生辉, 就像跟着司仪郑重许下的诺言一样闪耀。

这首《婚礼进行曲》中, A段热烈且幸福洋溢, B段温婉圣洁。对于A段, 我觉得是描绘了露天婚礼中宾客热切的祝福和新人内心的小小憧憬、忐忑, 而纵观整首作品, 我最偏爱的其实是B段的慢板部分。两个主音上的纯五度音程整小节的出现, 仿佛一个引子在呼唤, 然后才慢慢通过左右手模仿, 在不同音高中切入旋律。

每每听到或是演奏到这段慢板时, 我的脑海中总是会浮现这样一幅画面。绿油油的草地上, 新娘的父亲挽着娇羞的新娘, 款款走上红地毯, 而那红地毯的另一端是她的“与子偕老”。所有的喧嚣在那一刻静止, 万众瞩目, 幸福而神圣。而我的师姐却总觉得这一段更像是新娘新郎在牧师前的宣誓, 左右手的轮流交替就像彼此间许下的承诺, 庄重、神圣而甜蜜。其实无论关于画面的联想如何, 都是听众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 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 当你真的投入进音乐, 指间流淌的音乐也会随之充满灵气。

莫什科夫斯基的船歌 (改编自奥芬巴赫《霍夫曼的故事》) 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首曲子, 现在想来究其原因大概是这首作品的画面感十足, 让我总能沉醉其间忘却身处的环境。六八拍右手持续的波音造成一种摇曳的感觉, 仿佛是水波一层一层荡漾开来拨动心弦。每次弹到这部分, 我总会想象这样一幅画面, 静谧的月夜中, 一艘前方挂着昏黄船灯的贡多拉, 轻轻摇曳着从巷口慢悠悠驶来, 夜色中弥漫着一层淡淡的水气, 氤氲着仿佛入了仙境一般, 一切那么近又显得那么遥远, 多么神秘美好, 让人沉沦。

音乐是有画面感的, 就像一幅幅画卷在听众面前展开, 我想这对于弹奏者本身也是一种享受。虽说“英雄所见略同”但我并不认为这样的联想会趋于一致, 毕竟谚语这样说道“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3”, 享受音乐、表达音乐对演奏者来说才是让音乐灵动起来的根本, 心动则情动, 乐随心动, 只有打动自己才能真正感染别人。

参考文献

[1]《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杨立梅, 蔡觉民编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1ISBN978–7–5444–3062–3.

[2]《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杨立梅编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7ISBN978–7–5444–3063–0.

表达音乐 篇2

2) 放上一段优雅的音乐,一杯淡淡的香茶,我在字里行间寻找你的影迹。那一世的情缘,那飘飘洒洒的雪花,满是我的思念,在我迷离的眼里,舞动着无以言说的寂寞。点点的相思,随风飘曳生姿,轻舞飞扬。

3) 傍晚的大雁塔北广场是一场音乐声中的喷泉舞会。随着音乐的高昂低落,音乐喷泉腾起的水柱时高时低,水花时大时小,一根根水柱此起彼伏,扬扬洒洒。站在近前,不时有调皮的水珠打在脸上,溅在身上,落在头发上。站在这里看欢快的音乐喷泉,心情是多么舒畅!

4) 音乐不仅使我全身放松,也让我看到了创作者的艰辛。无论在什么时候,我都会像创作者一样,努力并顽强的工作,用自己的汗水来换取成功。

5) 人民广场的音乐喷泉与南山寺、云洞岩都是漳州的著名景点。南山寺是一座千年古刹,以其悠久的历史闻名。云洞岩则是以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摩崖石刻而着称。现在,我向大家讲讲漳州人民广场的音乐喷泉。

6) 在沙滩的东南面,是钢琴音乐喷泉,瞧!音乐喷泉开始了!随着美妙的钢琴曲,喷泉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喷泉后面一块钢琴键板,仿佛有人在弹奏着它。

7) 生活是一首美妙动听的歌,我们要学会欣赏。生活是一艘扬帆远航的船,我们要学会驾驶。生活是一首豪壮抒情的诗,我们要学会朗诵。

8) 一曲雄壮的音乐传来,引起了我的注意,啊,这就是音乐喷泉呀,伴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喷泉也时高时低,时起时落,那清澈见地的水池里,灯光异样光芒,那玲珑剔透的小水珠落到水里溅起了一朵朵小水花,那伴随音乐的喷泉一层一层的向上爬,争上最高峰

9) 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细细听来,一种深沉却飘然出世的感觉会理科占据认得心头,仿佛一切尘嚣都已远去,只有这天籁之音。

王英民 民族音乐 世界表达 篇3

《多彩中国》如何多彩

《多彩中国》大型古筝协奏曲音乐会总导演王英民来自北京歌剧舞剧院,他曾经是一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王英民从小喜欢唱歌。上山下乡回北京后,当了一名铸造工人。1982年,他遇到了生命中的伯乐——煤矿文工团的张牧老师,她欣赏王英民的天赋,于是他拜她为师,正式学习唱歌。1984年夏天,王英民调入北京市歌舞团成为专业歌唱演员。而他也对自己有了新的要求。他知道歌唱是一门综合艺术,仅有一副好嗓子是不够的,他注重学习其它演员的长处,不断积累舞台经验,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

21世纪初,王英民开始尝试转型步入导演行列。20余年的歌唱舞台生涯,再加上十几年大型活动导演的历练,使他能够轻松驾驭多种艺术形式并存的晚会。环球嘉年华、庆祝建党90周年、幸福北京等50余台大型演艺活动都是王英民独立执导,并由其执行团队全面完成的。

在谈到此次《多彩中国》的创作时,王英民说,《多彩中国》的多彩不是音乐也不是乐器,它们都只是载体;《多彩中国》的多彩是我国56个民族共同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多彩,这种多彩是民族文化的多彩,是精神家园的多彩。在创作中,我们始终坚持这一原则。所有的舞台表现手段都为这一原则服务。

王英民说,“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多彩中国疆域辽阔。我们实际上就是在中国的大地上,以音乐的形式带领听众进行一次精神的漫游。”

他随机挑出《多彩中国》中的几个乐章进行了解释:天域: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甘肃、青海、新疆一带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像旷远的天地,充满苍凉的温暖。这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地带,也是民族融合的心灵甘泉。天籁:世界上最高的一片大陆,与雪山、圣湖相伴生活的藏族同胞。他们的身边风是轻盈的,水流是欢快的,牦牛的脚步中夹带着众神的舞蹈。这一切构成了雪域高原的天籁之音。天风:大地是生活的热土,灵魂像风一样自由。回族同胞的性格中如同塞上江南的五彩泥土,充满浪漫的抒情。在宁夏的大地上,花儿一样的音乐回响在每一个角落。天香:色彩浓重艳丽,性格热情奔放。彝族、壮族、朝鲜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3只怒放的花朵。他们的音乐和他们生活的美丽山水那么的吻合,他们的心灵中永远流淌着一条多彩的音乐之河。天鼓:遥远的大山中,一个与山水相依的勤劳民族,经常在劳作之余以铜鼓抒发心中的情感。他们把对自然的理解和心中的图腾通过鼓声告诉世界。天骄:辽阔的草原,鹰在翱翔,马在奔腾。马背上的民族从不缺少英雄。从江格尔到成吉思汗,他们的血液中始终奔涌着勇士的豪情。

“筝是我国特有的民族乐器,也是古老东方哲学的最好诠释者。因此我们在舞美的设计上要求意境的表达,而不是情境的呈现。这种意境正是我们东方哲学的艺术观。”王英民介绍说,在背景画面的制作过程中,他们选择的主体画面多为引发人幽思的写意山水,他们希望通过古筝音乐和自然的融合展现出音律山水、道法自然的中华文化传承,通过演奏者古典唯美的造型和刚柔并济的动作诠释出天人合一的境界。

说到此,王英民笑了笑,颇有意思地谈起了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他说,最近全世界都在关注G20杭州峰会,而他最关注的是4日晚上的文艺演出。“这是国内首次在户外的水上舞台举办大型交响音乐会,不管是从设计、编排、效果都体现了国内外最高水准。我关注这场演出主要是对比自身,看看自己的舞台思路跟不跟得上潮流。这场演出也是体现中国元素,但要以杭州为素材,与我们的《多彩中国》有很多相近之处,当然他们呈现的近乎完美,我们还有差距,但单从创作理念上看,我们是站在潮流前端的,就是要集合所有要素营造主题意境。简单地说就是民族音乐的魂魄,世界方式的表达。”

给观众一种别致的美

《多彩中国》大型古筝协奏曲音乐会以筝为主轴,糅合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回族、彝族、壮族、朝鲜族、苗族等多民族音乐元素,集合手鼓、铜鼓与西洋乐器等载体,共同呈现瑰丽多彩的中国画卷。

王英民介绍说,该音乐会以现代的多媒体互动展现方式,创造性的拓宽了古筝和交响乐的艺术表现力,达到了音乐、表演、情景的全方位呈现。《多彩中国》从舞美设计、灯光、多媒体制作上精益求精,全方位打造一流精品文化演出。

为了打造精品,完成民族音乐的世界表达,王英民及其团队将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格萨尔王》、《江格尔》、《玛纳斯》巧妙融入,增加了整场演出的文化与历史深度。利用“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西汉织锦出土文物与多彩中国主题的呼应,加大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性呈现。

“真应该感谢这些合作多年的兄弟们,正是由于大家的协力使整场演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王英民充满情义的说着自己的团队。整场演出使用43台古筝,先不说剧场的收音设备如何架设,单是随着节目不断搬上搬下的古筝就令设备总监李仁大费周折。因为导演要求舞台转换的干净度,使筝的上法特别难以处理。经过不断讨论,多部门协商,最后才找到一个可行的方案:舞台定点、古筝分场编号、专人演练上下场、大屏视频过度分散观众注意力。经过一遍遍的合成演练,最终达到了演出要求。

我国的少数民族,从生活的地域,到服装、习俗都有着非常大的差异,但他们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生活的地方风光都非常美。王英民及其团队不仅在视频上以中国的写意山水突出民族特色,而且在舞台上尽最大可能增加与山水相映的场景设置。通过现场大量干冰的使用,与画面中的云雾形成一个整体,增加音乐的感染力。

舞美设计王玥琛是与王英民合作时间最长的兄弟了。上百场演出设计的经验使他超越了传统舞美设计,开始从大局上思考每一个环节的互动性和有效性。王英民告诉记者,《多彩中国》的舞美设计突出差异化和多维度空间利用,使缺乏变化的筝演奏能够“活”起来,带给观众不同的视觉感受。

“这是一场筝和交响乐的首次协奏,为了加大演艺区域,我们特别将交响乐队放置在观众区前的乐池中,与舞台中的筝演奏相互呼应,达到剧场演出的效果。”王英民最后向记者说,《多彩中国》可以说是一部多媒体和多种表现形式叠加的民族文化视听作品,其目的就是展现绚丽生动的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别致的美。

表达音乐 篇4

(一) 思路来源:色彩与情感的主观对应

色彩的情感化是指色彩中所带有的光感信息被人类的视觉器官所采集, 而后在视神经的作用下在大脑中形成思维, 最终在对自身经历的主观联系下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感知。目前, 在色彩与情感对应关系的研究领域, 前人已做出了一些有所共识的判断。如, 在视觉色调方面, 人们总结出冷、暖、中性三种色调。人们在看到红、橙、黄等暖色调的颜色时, 会产生温暖、热烈、危险等情绪冲动的反应;而在蓝、蓝绿等冷色调的作用之下又会产生寒冷、理智、平静等感觉;中性色调的绿使人联想到青春、生命、和平等感觉。前人为我们提供了色彩与情感的主观对应, 也有诸多外国学者曾经利用色彩与测试者的心电图的对应关系来阐释不同颜色对人类情绪所带来的起伏变化。这些为笔者提供了研究动态色彩与音乐情感交互方法上的启发, 也是下文将会提到的基于“Waves”波形及频谱插件 (它是一系列混音插件、效果器插件的总称, 在电子音乐界比较常用, 目前最高版本为14.0) 的音乐色彩情感分析的思路来源。

(二) 对音乐与动态色彩交互的思考

关于色彩与音乐的互动, 较典型地体现在近年来兴起的“色彩音乐”, 特别是其中的“动态色彩音乐”艺术实践中——这种艺术综合了音乐、美术、声学、光学、电子等多门学科思想。色彩音乐设备大多以电子控制装置为基础, 对音乐设备进行色彩的操控。音乐信号通过电子装置时, 其中一部分控制光源亮度, 另一部分通过分频器分成高频、中频、低频三个通道——分别与红、绿、蓝三组彩灯相联系, 彩灯的色彩将随着乐曲的抑扬顿挫变化而变化。

但是, 电子装置的色彩音乐有很大的局限性——色彩只能映照在特制的屏幕上, 屏幕上幻象万千, 仅供近者享受, 远者却只闻其声, 不见色彩。激光的兴起使色彩音乐得以发展, 如, 音乐喷泉作为色彩音乐发展道路上的一个不可不提的典型创造, 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改变了传统的喷泉呈现方式, 是色彩音乐与情感内容相结合的划时代产物。今天的色彩音乐艺术已突破屏幕的局限, 不断地制造出更多交互性更强的产品与设计, 随旋律的进行, 色彩与图像在空中相应地演变。人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 可同时感受到来自色彩的艺术熏陶, 色彩美与音符美的双重艺术质感得到更好的诠释与展现。

关于动态色彩与音乐情感的交互, 笔者将通过把音阶、音程、和弦、调性等音乐的基本要素与色彩逐一对应来展开思考。

音阶与色彩大众通常所说的音阶包含了七个基本的单音 (不考虑变化音) 的循环排列。不同的调从不同的音高开始其循环, 但一定要到起始音的八度上结束。而对于白色光的成分 (即彩虹的颜色) , 许多文化都认为是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 并且还能进一步析出。“七个音阶”和“七种色光”同样指向数字“7”, 人们便很容易将这两者进行对应联想, 由此试图找出音频与光波之间的联系规律。

先后有许多作曲家、美术家对此进行了各种探索, 坊间也流传了不少相关的传说。在当今, 有钢琴品牌设计“色彩钢琴”的概念产品, 将琴键做成不同的颜色, 直观化地表现出乐音与色彩的联系。然而, 钢琴的琴键虽然做了色彩的对应, 但是在交互体验过程中依然会造成音阶的混乱, 因此有人对此进行了调整, 将不同八度之间的色彩通过明度或饱和度来控制, 更科学地梳理和应用了音乐与色彩的关系。

音程、和弦与色彩音程与和弦是另外两个关键的音乐要素——音程由两个音组成, 和弦由三个或者更多的音组成, 与音阶通过横向的发展来表达音乐的情感起伏不同的是, 它们通过纵向的音与音之间的关系来控制音乐的整体风格。当音程、和弦与动态色彩联系在一起时, 会表现出什么样的效果呢?如果进行单纯的主观对应, 很容易造成受众的思维定式, 甚至会出现错误的情感反馈。因此, 可借助理性化的数据思维来进行分析。如, Waves波形及频谱插件的音乐色彩情感分析便是一种这样的工具。不同和弦之间的差异, 很多时候能通过波形和频谱非常理性化地呈现出来。

这种分析可应用于一种有代表性的可体现出色彩和音乐情感关系的产品——将彩色灯效与音响结合起来的“色彩音箱”。目前市面上的所有色彩音箱都是单一颜色的变化或者闪烁, 而且色彩与音乐内容并没有很大的同步对应关系。如果利用Waves波形与频谱来对色彩与音响交互模式进行分析, 则能找到某种基于理性 (而非主观判断) 的“色彩音乐”设计思路。

调性与色彩我们知晓, 大调所对应的通常是明朗、开阔、辉煌的特质, 小调则常表现出阴暗、狭隘、暗淡的个性。在调性与色彩的对应关系上, 俄国音乐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与斯克里亚宾都做过相关的研究。然而, 他们所提到的对应关系都是根据自身的音乐写作经验而来的。那么, 如何寻求一种理性化的音乐调性与色彩的对应关系就成了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前人对于音乐调性与色彩的对应关系的认识往往是单一化的, 如果通过对波形与频谱进行理性分析, 可能得出很不一样的认识。从理性化的数据中看到的对应关系是可以为我们的动态色彩音乐生活提供多元化的思维结果的。

(三) 动态色彩与情感表达在音乐领域的应用

利用音乐情感与色彩情感的对应, 可以带给人们更好的生活感受。用一种理性化的数据对应关系来认识动态色彩情感在音乐当中的对应关系, 就可能制作出更多科学、理性的, 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音乐交互应用产品来造福人类。

目前, 在动态色彩在音乐情感领域里的应用不是很多, 前文提到的“色彩音箱”是典型的一种。下面就此再做进一步的讨论。在“色彩音箱”领域, Sonos算是走在前列的制作公司之一, 其设计中带有许多交互性的内容, 在使用户完成体验的同时增加对音箱设备的全新接触方式——这也是增加人与设备互动的较新尝试。

Sonos音箱最大的“卖点”就在于它能够通过Wifi进行连接播放, 手机或其他支持Wifi的移动设备均可以对播放的音乐内容进行编辑对应。不同的房间可以对应不同的风格,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设置在不同房间的音箱中所播放的音乐内容, 同时也控制了各个房间的灯光色彩效果。这不仅让用户体验得到了一个质的提升, 同时也给色彩在设计中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使灯光与音乐色彩很好地结合。

然而, 在观看口号为“音乐点亮生活色彩” (“Fill your home with music”) 的Sonos音箱的广告片时可见, 其中渲染的灯光色彩并非与音乐的情感类型直接对应, 而好像是由制作者主观设定的, 这就使得原本看起来已做到极致的“色彩音箱”显得过于主观化。此问题应该可以用此方式来解决——通过Waves波形及频谱分析的方式来实现对色彩情感与音乐的理性化对应。

表达音乐 篇5

专题研究总结 大(2)班 殷雪丽

一、研究背景:

素质教育是对儿童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一种全方位的教育。学前教育的重点应是习惯、兴趣的培养和智力启蒙。而不少艺术教育中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幼儿只能在教师的指挥下千篇一律地唱、千篇一律地舞,限制了幼儿的表现力,忽视了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全面开发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发展个性、促进每个幼儿个性发展已成为当代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倡导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幼儿观,其意义包含两个方面:对个体而言,应当培养一个和谐发展的完整幼儿,而不是在其各方面潜力还未发掘就被抑制,过早地分化而使其单方面发展的幼儿。对整体而言,教育是面向全体的,而不是面向少数资优幼儿,也不是只抓大多数中等水平的幼儿,而是必须尊重差异,面向每一个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有效地去培养“每一个”。要做到这些,那就必须“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个性的发展”。

作为最富于创造性的艺术,音乐不仅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个人的创造能力,是以创新思维为基础的,音乐对发展创新思维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幼儿教育中,通过音乐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促使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向高素质人才方向发展。

二、研究过程: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幼儿期是创造力的萌芽时期,是培养创百度文库

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等各种创造因素潜能培养的最佳时期。

(一)、创设环境,为幼儿的创新提供条件

有计划的教育工作和环境的刺激和启迪,可以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记得一位音乐家曾经说过:“音乐是学不会的,但维也纳的人民没有一个是不懂音乐的。”这就充分说明了音乐环境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为此,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就为幼儿能够创造性的进行音乐活动提供了条件。

1、设计教学活动环境

《幼儿园规程》中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所以在幼儿的每一次活动中我都非常注重活动环境的设计,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活动《欢乐圣诞节》中,我不仅让幼儿欣赏了国外欢度圣诞的录像,使幼儿对活动背景有深刻的认识,让幼儿有一种热闹、欢快的情感体验。同时在活动室中我还拉起了彩带,立起了圣诞树,营造节日的氛围。在活动的结束环节我请幼儿自发的选择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迎圣诞的活动,小朋友拿了长长的彩带、圣诞老人帽、礼物盒等,他们想象出各种情节,如:上窜下跳、用彩带模仿赶驯鹿、围着圣诞树跳庆祝舞、背着大口袋送礼物等。想象力、创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2 创设音乐活动区环境

音乐活动区主要通过幼儿与环境、幼儿与材料、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提高、情感的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形成。在进行活动区的创设时,我特别注重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在材料的提供上,环境的创设上力求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孩子遨游在音乐的世界中,获取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激发创造潜能。

百度文库

欣赏角: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安静、祥和的欣赏氛围,为幼儿提供了《义勇军进行曲》、《土耳其进行曲》、《摇篮曲》、《梦幻曲》、《金蛇狂舞》等不同风格的乐曲。.孩子们可以任选自己喜欢的乐曲仔细倾听、欣赏和比较,相互交流着自己的感受。.并为幼儿提供的纸与色笔,让孩子们把心中的感受创造性的通过色彩线条来表示。使幼儿的情感体验逐渐变得细腻、深刻、丰富,对于音乐的感受、理解、想象也在不知不觉中滋长。

叮咚小屋角:在演奏角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很多乐器,如三角铁、铃鼓、双响筒、锣、鼓、串铃等。目的是让幼儿根据这些乐器的特色创造性的为乐曲配器。如在《舒伯特小夜曲》中,第一段乐曲较为优美、缓慢,选用什么乐器呢?经过反复的选择、尝试,幼儿发现铃鼓较为适合。在每小节的第一拍处拍击铃鼓,第二拍则甩动铃鼓表示延续。又如《送我一支玫瑰花》最后一小节感觉很重,应该怎样来配器呢?孩子们讨论、尝试过后觉得几种乐器一起拍感觉很响、很重,最合适。配器后,在小朋友的指挥下进行演奏,获得了成功。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更有信心,更加积极地去尝试、去创造。

(二)、注重选材,为幼儿的创新活动打好基础。

教材是教育目标的载体,又是活动的依据。教材选得好,教育目标的实施就有了重要的保障。选取好的音乐教材,针对教材的结构、旋律和歌词进行分析与研究,挖掘教材的内在潜力,为幼儿的创新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形式多种多样,音乐欣赏、音乐游戏、节奏乐、创编歌曲、舞蹈等选对题材对幼儿的创新能力都有不同的帮助和促进作用。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为了让幼儿获得多种不同的情感体验,进行创新,我注意选择不同的情感题材进行了对比欣赏。让幼儿对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的感受,能够行之有效地在培养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同时形成创造性情感特征。

百度文库

案例分析:如在以音乐欣赏《小夜曲》(舒伯特)为例,1.通过材料和经验的准备,创设和谐静谧的情境,师幼共同欣赏小提琴演奏的《小夜曲》。教师陶醉在音乐之中,暗示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倾听。2.幼儿倾听后自由用语言表达感受。(1)“你觉得音乐怎么样?”(2)“你好像听到了什么?好像看到了什么?” 3.幼儿边听音乐边自由用动作、语言等方式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与想像,教师辅以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理解音乐。4.以音乐为背景,幼儿三人为小组,以“我听见”或“我看见”为开头,合作创编小诗,并将自己编的内容合着三拍子节奏轻声朗读。如“我听见风儿在轻—轻吹—,夜一色,多一美好—”或“我看见星星在眨—着,眼—睛,夜—色,多—美—”等,教师及时进行记录。5教师将幼儿编的诗歌配合旋律朗诵或演唱,幼儿跟着音乐自由动作。(教师观察为主)6.为音乐配色,这首乐曲像哪种颜色,为什么选这种颜色? 7.幼儿边听音乐边自由绘画《美丽的夜晚》,要求运用相匹配的色调。又如欣赏《动物狂欢节》时,每一段音乐都能使他们联想到某种动物并用动作、语言表现出来,如徐缓的音乐代表乌龟、欢快的音乐代表兔子、深沉的音乐代表大象、优美的音乐代表天鹅,等等。这些音乐活动都潜在地感染幼儿创造与表现的情感心理,从而促进幼儿智力的科学性开发。同时选择一些跨度较大的音乐题材,让幼儿在不同的活动中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增强自己对不同作品的感受力及提高孩子对音乐的表现力。幼儿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深,展现出来的表现能力更为准确及具有多样性和创造性。如组织幼儿了解京剧、欣赏百度文库

京剧;在教学中也可以结合民俗选择反映民族文化的歌曲,如在元宵节,中秋节等选择适合的歌曲等。

(三)、创编动作,提高幼儿对音乐的表现能力。

1、肢体动作补充为幼儿提供创编空间。

边唱边跳是幼儿的发展特点,他们有了粗浅的音乐技能和经验,不但喜欢用歌声来表达感情,更喜欢用动作加以补充。为此在音乐活动中采用启发、引导幼儿用探索、发现法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我平时让幼儿多观察自然、生活中的细节,同时也给幼儿一些示范动作,教给他们一些表达方法。在韵律活动《秋天》中,幼儿可以随音乐自由想象用身体和动作模仿小树叶飘落时的各种动态,尽管幼儿的表现还是十分的稚拙,但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体现了他们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欣赏《摇篮曲》时,我借助现代多媒体电教技术,放映幼儿、乌鸦、喜鹊、小猫、小狗睡觉的姿态,引导幼儿观察歌中的不同对象的睡觉方式,并启发他们用身体去表现事物的睡觉姿式。通过这种方法鼓励幼儿积极创编动作,还可以激发他们发挥丰富的想像力想像月亮、星星睡觉的样子。经常性地培养幼儿这种参与意识,正确树立和突出幼儿在音乐教室中的主体地位,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由欢乐的音乐氛围,有效地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性、表现力和想像力,使他们的思维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得以发展。

2、运用故事情节理解音乐特质,促进创造表达能力提高。

结合大班幼儿理解能力较强,并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音乐活动中结合故事情节,不仅促进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提高,更帮助幼儿大胆地对音乐作品的创造性表现。

案例分析:音乐活动《不一样的生日》 百度文库

片段一:活动前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我们一起去大森林里吧!然后放音乐,进行活动前的热身运动开始引出活动。师:我们来到大森林了,你们去找找森林有谁? 分析:开始从律动引出活动,从强烈的音乐和富有感染力的带领幼儿运动,引出了孩子很浓厚的兴趣,一个个都跟着我跳的非常有劲;然后我让他们找找森林里面有谁,因为孩子都是很喜欢大森林和各种小动物的,很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这样的设计让幼儿对后面的活动更加感兴趣,接着我让幼儿直接坐在我身边,我不用积木,会让孩子和我更加有亲切感和互动。片段二:第一次欣赏音乐 师:刚才你发现了哪些小动物啊?你们猜谁是森林之王呢?(幼儿自由回答)师:这一天啊,森林里面格外的热闹,原来是狮子王的生日晚会就要开始了。完整欣赏音乐,幼儿边听音乐边看教师用动作来讲述一个故事,教师要将动作和音乐匹配。分析:在找完小动物后,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刚刚的发现,这样孩子会有一个记忆能力,然后引出狮子王,接着教师用形象的语言来说明森林里面的狮子王要举行生日晚会了,马上接上音乐,用简单的动作和起伏的语言来形象的表现音乐和故事的情节,让孩子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感受故事中的各个情节。片段三:分段理解音乐

1、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狮王走路的样子。(第一段)师:你们听,谁来了呀? 师:狮子是怎么走路的?怎么走才像是森林之王呢?(请幼儿来表演)百度文库

2、引导幼儿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狮王吼叫动作和小动物害怕动作。(第二段)师:你还听到了什么?狮子王吼叫的声音越来越怎么样啊? 狮子王一吼小动物们怎么样?害怕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啊?(请幼儿表演)分析:一段一段的分割音乐可以让孩子更加清楚的表现,因为有了前面的故事,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所以孩子对现在的表现也得到了一定的启发,特别是狮子的表现和狮子喉叫的样子,孩子学做的表现欲望特别的强;但是因为我自身的原因,把时间搞的太快了,害怕这一环节根本没有解决掉,幼儿说了什么就是什么了,我也没有要求,对另外的幼儿也没有要求,我引导的也不够,随机能力的浅薄,导致效果不好,幼儿情绪的无法稳定,对后面的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段四:创编动物舞蹈

1、引导幼儿把自己想象成某一种小动物,创编不同的动作。(第三段)师:不用害怕,今天是狮子王的生日,它还邀请小动物们去跳舞呢!(教师直接拿出头饰请幼儿看头饰选择)

2、每一样动物坐在一起,互相商量你们准备给狮子王跳个什么舞?

3、师:现在请小兔子给我跳个兔子舞看。小鸭子,小猴子…… 分析:因为我班的孩子的表现欲望很强,所以我设计了这节课,在我出示各种小动物头饰时,孩子争先恐后的抢,场面一下子很混乱,带上头饰后我让孩子是同一种小动物的站在一起,自己想动作来给狮子王庆祝生日,孩子很兴奋,一堆一堆的想了做了起来,而我自己的情绪因为前面的混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感觉自己一下子对后面活动的开展丧失了信心,所以很不投入。

三、反思: 在活动中我让幼儿多通道的参与,在整个活动中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手、眼、百度文库

耳等多种感官,让幼儿听听、说说、看看、动动。使幼儿始终保持参与的热情,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去。我在活动组织中也大胆的尝试了一些音乐活动中的新教法,音乐活动中老师尽量少说,而因以音乐活动中特有的体态动作的提示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而改变以往的语言式理解音乐。在欣赏音乐的时候,改变以往幼儿单一而又盲目的听,而是配上有情节的故事,与老师的身体动作来帮助每一个小朋友形象生动的理解音乐,为孩子的创编和理解提供了一个支架。但是在活动中,分段欣赏音乐时因为太紧张的原因,时间上没有很恰当,太快了,对于后面的活动开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在设计时对于幼儿这一方面的考虑还有所欠缺,自己的随机能力也不够,所以在游戏时我没有及时的引导孩子,也没有很好的和幼儿一起投入到游戏中,导致了无法收拾乱的场面。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先充分的把活动设计好,分清活动的重难点在哪,本次活动开展时应重点放在哪个部分去进行,然后对于时间上的安排也要再恰当,课前准备充分上课时也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3、在音画转换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象:

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绘画的能力。在音乐活动中,可采用“音画转换”的方法:先不急于告诉幼儿欣赏的主题,而是放录音让幼儿闭目想象,然后让他们“画音乐”,把听到和想到的东西画出来。幼儿丰富的想像总会给我们带来惊喜,因为自由想象是在对乐曲的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中产生的,在音乐欣赏的基础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增添某些独特的感受。通过音画的转换不仅提高了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而且能让幼儿借助画笔的翅膀飞翔,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使他们的绘画作品也越来越具有个性化表达。

百度文库

案例分析:《上学去》: 活动实录一: 这是一节大班的歌唱活动《上学去》,老师通过图谱将歌词内容一一表现,并借按照节奏型根据乐句的顺序排列,图谱的形象生动有趣,浅显易懂。教师一边讲述上学路上的内容,一边出示图谱,孩子们都好奇地看着图谱,专注的听着,孩子此时的表达多以表情、情绪来展现,以倾听为主。活动实录二: 教师完整地唱了一遍歌曲之后,孩子们每人拿到一份图谱表,都特别高兴,他们便拿着自己的图谱表要和同伴交流演唱,兴趣十分浓厚,都争着要唱给同伴们听。孩子们对歌曲的内容记忆清楚,根据图谱能较准确地唱准“|×0××|”的节奏型,活动气氛非常活跃,其中一半以上的孩子看着图谱能演唱歌曲,孩子通过演唱、表情、及节奏演绎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活动分析: 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孩子们由于受到年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限制,缺乏各种必要的感性经验,尚处于直觉形象阶段的思维方式的局限,使他们不可能用成人的思维去理解或再加工那些复杂的音乐材料进行表达表现。这时,象图谱这样的视觉符号就起到了把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的作用,图形谱的运 用是一种视觉参与,这种方式适合在新授活动中帮助孩子更快更好更准确的理解音乐作品和掌握音乐作品。它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内容和旋律风格,同时,又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等等,让孩子主动愉快的学习,让孩子们的音乐活动不再枯燥,也让老师们的教学方法不再单调。活动反思: 百度文库

孩子从一出生就有我们意想不到的能力,首先就是看的能力,有研究表明新生儿最喜欢看的是人脸,其次喜欢看黑白分明的图谱,而且图案越复杂他越爱看,每次注视时间约1-3分钟,所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即注意力从新生儿期就开始了,而来自视觉的感受与刺激对孩子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音乐活动中对视觉的运用方法更是多种多样,通过视觉运用进行多种方式表达就跟容易体现,就象我班的2个孩子,在本次活动中边看边跟着集体进行了歌曲的演唱,而平时从来不会主动或是被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的。

一、以图文故事激发幼儿表达的兴趣和愿望: 文学是音乐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造核心。一首活泼、动听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首好的儿歌、诗歌;一幅美丽的图画又是音乐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活动设计将为引发幼儿极大的兴趣和无尽的想象力,使教学过程故事情节化,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叙述和形象图谱的出示,使幼儿轻松愉快地进入角色,为幼儿表达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二、在音画转换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象: 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绘画的能力。在音乐活动中,可采用“音画转换”的方法:先不急于告诉幼儿欣赏的主题,而是放录音让幼儿闭目想象,然后让他们“画音乐”,把听到和想到的东西画出来。幼儿丰富的想像总会给我们带来惊喜,因为自由想象是在对乐曲的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中产生的,在音乐欣赏的基础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增添某些独特的感受。通过音画的转换不仅提高了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而且能让幼儿借助画笔的翅膀飞翔,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使他们的绘画作品越来越具有个性化表达。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视觉参与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引发幼儿的类比思维,更形象、更具体地展现作品的结构、内容,作为幼儿启百度文库

蒙教学中的辅助工具,很值得推广运用。在感受中体验,最终促进幼儿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和谐发展。每一部欣赏作品都是一个用声音编织起来的艺术品,让我们带着孩子用心灵去聆听,用情感去体验表达。

三、基本策略: 选择音乐和素材方面:

1、选择要具有节奏鲜明的配合着不同的文化的乐曲。

2、要从幼儿心理、最近发展区对材料进行分析、筛选。实施音乐教学活动方面:

1、审美体验模式---该模式的基本实施程序是:感受体验—感悟兴发—表达外化。

2、问题发现法----教师不必多用语言解释,只是提示小朋友看教师的表演,让小朋友自己去发现问题。

3、肢体体验法----配合动作的弹跳、摇摆、跳舞的歌曲和音乐,使幼儿在与音乐的互动中刺激了身体、大脑的运动与协调,刺激了感觉的整合。

4、图文故事法-音乐活动中运用故事情节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音乐内涵及性质,更能给予幼儿创造表现的空间,激发幼儿大胆积极表达。

5、音画转换法--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绘画的能力。在音乐活动中,可采用“音画转换”的方法,在感受中体验,最终促进幼儿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和谐发展。每一部欣赏作品都是一个用声音编织起来的艺术品,让我们带着孩子用心灵去聆听,用情感去体验表达。2009、6

谈力度记号在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篇6

有人说孩子是世界上盛开的花朵,娇艳而美丽,而我想说音乐如同金钥匙,可以开启孩子纯真的心灵。

我们所面对的是学生,就像大树中的树叶,形状各异,富有活力。而每片树叶都吸收着不同的养分,一旦没有树根、土的滋养和太阳的照射,它将会缺乏生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孩子们除了对音乐的聆听、感受外,最为重要的是对歌曲情感的表达。作为一名小学音乐老师,经过多年在教学中的反复探究与实践中发觉,培养学生情感演唱的能力尤为重要,所以我尝试从教学课本中最基本的知识点出发,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将所学的力度记号恰当运用在对歌曲的情感演唱中。

一、认识力度记号

为使学生的演唱声情并茂,达到情感升华,就要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力度记号,如:P、〈、〉、f、▼等力度记号,我会利用课堂中的有限资源,通过形体表演、歌唱表现、自制敲击乐器等方式,使学生在不经意中自主聆听出声音的大与小,强与弱,快与慢。渐渐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与听力,不断开拓他们的发散思维,在情感演唱的铺垫下,正确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

二、体验感觉音乐中的力度记号

认识了力度记号,就要体验和感受它的作用。老师引导学生从聆听、体态语言上开启学生的思维,倡导、鼓励学生以生生合作、自主创编、师生共创的方式——表现了力度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这时,有些孩子会大胆上台大喊一声来分辨声音的“大”,有些孩子会自信走上讲台学“喵”,来辨别声音的“小”,还有一部分学生会邀请自己的同桌以“追跑”的方式表现出声音的“渐强与渐弱”,甚至还有学生不唱也不跳,用面容表情来表达演唱中的“力度记号”。而这些创新思维、一举一动都在见证着“力度记号”的神奇魔力,延续着音乐知识理论课堂中的传授效果。

三、唱唱力度记号

体验感觉中,激发了学生演唱的欲望,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能学会听辨简单的单音和试唱。例如:学生随老师的指挥手势,来区分演唱声音的“强与弱”、“快与慢”,以“分声部合唱法”演唱出声音的渐强与渐弱。用“0”的停顿空拍,来实践“.”音律的弹跳,以国歌的演唱形式,让学生从中领会“▼”记号的重感。目的只为了一个:让学生在体验中领悟“力度记号”的情感表达。

四、“力度记号”在演唱中的情感表达

1.情诵歌词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词,将歌曲中的“力度记号”,在声调中把握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感觉和理解歌词所描绘的意境和思想,使每句文字的“活”画面、音乐的传递彻底展现在学生的头脑中。

2.微笑

微笑是演唱的关键,是声音效果最佳的表达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以此来调动学生歌唱的兴奋状态,达到最佳效果。

3.自主选唱

在微笑中,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激励学生选择喜爱的乐句进行学唱。在学唱前,学生表明喜爱的因由,根据歌曲中的“力度记号”的提示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从中体验“力度记号”的作用。其次,引导学生自主学唱喜爱的乐句,再将其教授于大家,实现了“轻松学唱”的课堂理念。

4.自信演唱

为达到演唱的最佳效果,学生分析歌曲的情境,试将歌曲分句演唱。从乐句中注重“力度记号”的运用,以此激发学生的感受力,建立自信。

5.形体表现

形体语言也是情感演唱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教学中,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情感,我尝试让学生随音乐律动,根据歌曲的“短、弹”“长、重”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最终,在肢体表现和情感演唱中,——突显“力度记号”的真正作用。

对民族音乐的传情表达赏析与思考 篇7

所谓“民族音乐”, 一般是指“中华民族千百年来, 经先人创造并世代流传的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 符合他们审美标准的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和创作音乐的作品。”这些音乐作品包括中国幅员内各个民族、各个地域的各族民歌、器乐音乐、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等, 也包括近现代一些杰出的, 可以传世的代表中华民族精神面貌的音乐作品。就是说民族民间音乐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具体来说, 民族民间音乐包括民歌、曲艺、戏曲、民族器乐和歌舞音乐五大类。但无论怎么划分, 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已经浸润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 有其独特的形式和思想内涵。而民族情感, 在广义上就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主权意识、民族自尊性、民族自豪感和爱祖国、爱人民的意识, 以及为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的振兴而献身的精神。

那么, 民族音乐到底和民族情感有没有联系呢?在所有艺术形式当中, 音乐应该是最能够表达情感和激发情感的艺术了, 从美学的角度看, 音乐不是情感, 可它却是情感的最佳载体, 因此可以这样说, 民族音乐是民族情感的最佳载体, 民族情感是民族音乐主题的升华。民族音乐在民族情感的激发和培养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深刻理解民族音乐传情表达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民族音乐蕴涵着中华民族伟大精神, 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学习民族音乐, 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学习民族音乐,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树立民族自信心。

1、深刻理解民族情感是我们教学的最高境界

民族音乐体现了一个民族精神, 是一个民族优良传统得以传承的重要媒介。然而现代社会, 广大青少年的视听领域被流行音乐所包围, 使得流行音乐成为学生欣赏音乐的主流, 原因在于民族情感培养所依托的载体——民族音乐越来越不受青少年的喜爱, 离开了民族音乐这一极具影响力的方式, 学生民族情感的培养则沦为空洞的说教而收效不大。如果民族音乐背弃民族情感, 那么我们的民族音乐也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民族音乐的教学, 是把学生民族情感的生成作为最高追求的。

2、深刻理解民族情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折射出中国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 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它又以其独特的功能作用于中国民族文化之中, 并与之互相交融、互相联系、共同发展。在民族音乐的教育中, 民族情感不仅可以更好体现审美教育的规律, 而更具有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振奋民族精神, 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价值。

3、深刻理解民族情感是完善学生人格的重要手段

一个人格完善、健全的人, 应该既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人文、科学、艺术) , 又有合理的情感结构 (地域情感、时代情感、审美情感、民族情感) 。这两方面应该是均衡发展的, 任何一方的忽视或缺失, 都将导致人格上的不完善。音乐教育同样强调了人文性和技术性的和谐发展。因而民族情感的教育一方面可以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另一方面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和完善学生品格, 通过特有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促使道德、理智等高级情感的形成。

三、对民族音乐的传情表达赏析与思考

加强民族音乐教学中的文化引导。要想对民族音乐进行深入赏析, 就必须充分了解民族音乐所依附的传统文化知识。民族音乐作品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背景, 这些音乐作品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 不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 就无法想象音乐形象所表现的意义。以《梅花三弄》为例, 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寻找和梅相关的典故与古诗词, 体会梅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象征的意义, 随后让学生感受乐曲中节奏和旋律的特点, 感受全段的泛音技巧及这种泛音演奏带来的轻盈美感, 同时提示学生注意该段乐曲中的递进式发展和附点型节奏的运用, 让学生思考这些演奏技巧所描绘的音乐表象:轻灵、幽雅的梅花在微风中翩然飘落。在初步的欣赏之后, 教师可再引导学生寻找第二次、第三次变奏所在, 并指出变奏中音区和泛音的对比色彩的变化, 使学生通过主动寻找发现:在乐曲的第四段中主题音调出现了第二次变奏, 音区降低八度, 而第三次变奏则是在第六段将同音反复变化成了八度跳跃, 塑造了一种跌宕起伏的音乐形象;三次重复旋律变化带来的美感, 主要表现在音区上的对比, 三次变调是《梅花三弄》最主要的技巧, 也是借以展示梅花高洁脱俗而又灵动傲然的风骨的音乐符号。

领悟民族音乐中的民族特色。各族的文化都具有独特价值, 多元化的民族特色也对民族音乐赏析的民族性提出了全新的需求, 仅仅对民族音乐作品进行纯技术赏析是远远不够的。民族音乐中的民族特色是其区别于其他音乐文化形式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民族音乐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领悟民族音乐的民族特色, 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欣赏民族音乐, 更要让他们知道民族音乐的精髓所在, 让他们能够自主地挖掘、理解全新的民族音乐作品。

重视音乐教学中地方特色的学习与构建。民族音乐来自于民间, 不同地域的民族音乐往往反映着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社会形态。在赏析民族音乐时, 应当首先帮助学生建立对民族音乐作品的地方性背景的了解。《采茶舞曲》是流行于江浙一带采茶区的民歌体裁, 据传, 在唐时期就是摘茶时节庆典活动的重要内容。《采茶舞曲》表现的是江南采茶区采茶时节的场景, 保持了民间采茶歌舞的基本风格, 采用民族的五声微调式, 又有调式交替的素材, 曲调欢快跳跃, 展现了采茶姑娘青春焕发的风貌, 曾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亚太地区优秀民族歌舞。教师在授课前, 可给学生播放一些江南水乡和茶园的图片, 使学生对该作品的地方性背景有基本的了解。在教学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乐曲第一段连贯圆滑的演唱技巧所表现出的江南美景, 第二段则音调上扬, 发声时一字多音, 灵巧轻快, 表现的是采茶女热情活泼的采茶动作, 曲终中逗趣性的乐句, 如同一问一答, 充满了灵动之色。通过两个段落的分析对比, 可以使学生发现其演唱技巧和表现内容的不同。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使得音乐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沟通和融合。在这种音乐多元化发展的潮流中, 我们应充分坚守民族音乐的独特优势。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一味地追求西方现代音乐的表现形式, 只会使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逐渐没落, 甚至导致民族音乐文化在传承上的断层。要想阻止民族音乐的衰落势头, 就必须加强民族音乐教学, 把民族音乐的教学纳入音乐教育体系中。普及民族音乐的基本知识, 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喜爱民族音乐, 陶冶情操, 健全人格, 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还可以有效地保护我国的民族音乐, 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邢丽萍.在音乐教学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J].教育与职业, 2005 (23) :67-68.

[2]梁佶中.民族声乐教学中渗透民族情感教育的意义[J].四川戏剧, 2005 (4) :37-38.

表达音乐 篇8

一、音乐的审美

俗话说“美的崇高的超然性”。音乐这种美的艺术在审美上有一些特殊性, 它首先是通过声音来表现艺术, 乐音的。音乐的审美包括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它是在平时的积累中逐渐形成的。在最初欣赏审美的时候, 我们会发觉这个音乐很美, 很愿意去听, 这就是我们在欣赏中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对音乐声音的共鸣, 这种音乐对我们来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例如《白毛女》中的喜儿角色, 《卡门》中的主人公的生活状态, 《梁山泊与祝英台》中的凄美爱情故事, 而这种审美意识需要人们经过自身的亲身体会感受其生活的环境、状态、对待生活的态度等一系列的相关知识, 通过自己的理解、细化, 转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 把人物演绎的更加的生动, 使作品更具有审美价值。

二、音乐的情感

如果把乐曲比做一杯饮品, 那么声音就是一杯白开水, 情绪就是不同的果汁粉、咖啡粉, 等等。情绪就是使无滋无味的白开水, 配上各式各样的味道, 根据口味的不同, 添加自己喜欢的调味品与份量, 总有一个会让你感觉舒服。然而情绪在歌曲中就起到了调味剂的作用。

例如音乐对人们的情绪和心里有着明显的影响, 所以音乐具有调节情感的作用。这种调节首先表现在情感的强化和弱化上, 使得其中强度符合某种目的和要求。我们的国歌出自于《风云儿女》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 影片展现了当时的有为青年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走上了革命道路的故事, 歌曲由田汉作词, 聂耳作曲。而田汉正是在监狱中突发灵感创作了这首歌的歌词, 聂耳根据歌词只用了几天时间就谱成了曲。影片播出后受到广大人们群众的喜欢, 而这首歌曲更是鼓舞了千万人民群众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洪流中来当然如果没有词曲谱写者对当时环境的深刻体会, 对自己爱国情感的一种宣泄, 是不可能创作出这么深入人心的音乐, 更不会一直流传至今。所以说在音乐中情感的流露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也是推动音乐进步的重要因素。

三、情感的表达方式方法

音乐的情感表达, 主要从乐句的分句、呼吸的安排、速度与节奏、音色与力度、音符与休止符的准确性等五个方面来展示情感表达的训练方式方法。

( 一) 乐句的分句与呼吸的安排

根据每一个乐曲的不同, 音乐感觉的不同, 有效的划分乐句, 能很好的运用呼吸安排呼吸就能很好的表现音乐。例如李叔同的《送别》这是一首带有抒情色彩的歌曲, 为了突出音乐的情绪与感觉, 体会“长亭外, 古道边, 挥手送友人的感觉与心情”, 演唱者要注意每句的音色与其相连接的换气点, 如果做不好这两点, 那么是很难完美的演绎出这首歌曲给人带来的听觉感受。

( 二) 速度与节奏、音色与力度

速度是一首作品的关键的基调, 速度定的不准确会使整个作品走样, 甚至是面目全非。如《中国军魂》这首歌曲, 大家都知道它是电视剧“亮剑”中的片头曲, 歌曲铿锵有力, 有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的号召力, 而《中国军魂》在做影片的插曲时, 曲调完全没有变化, 速度在原来的基础上放慢了一倍, 在背景音乐中, 让人感觉凄凉、痛苦、体现那种抗日的民不聊生, 与片头曲有着截然相反的效果。

音色是表现歌曲情绪的基本定位, 不同的歌曲需要有不同的音色演唱。歌唱的音色有许多种, 如表现快乐、幸福、开朗、奋发向上的情绪时用比较偏明亮些的, 而表现悲惨、黑暗、残暴、死亡、阴险等都应该用较厚重的声音。什么样的情绪就应该用什么样的音色, 若随意交换, 那样所有气氛都会化为乌有了。

( 三) 音符的准确性

每个音乐作品的每一个音符都是作家的心里情感倾诉, 所以要认真对待每一个音符, 休止符和表情记号。很多描写心情愉悦的、描写春天的等等的乐曲, 都在曲中大量的用实值短小精悍的休止和跳音来诉说想要表达的音乐情感, 如果演绎时对那些休止不注意或延长, 那么音乐的欢快就会消失不见, 失去音乐本身具有的特点。

例如这首《红旗颂》歌曲, 歌曲描绘了俄罗斯人民为了保卫祖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信念, 把法国侵略者赶出俄国的情景。在乐曲中为了描绘双方激烈战斗的画面, 歌曲中多用于不规则的快速音型来进行表现。曲子中的展开部运用了很多不规则的节奏, 情绪激昂, 使人能够联想起革命斗争的画面, 让人记忆忧心。

音乐艺术的表现是感人的, 能不能很好的对情景做出准确的描绘, 从而表达出作品的思想感情, 就成为了人们对音乐艺术的审美的最低的标准。所以高师学生想要演绎出“声情并茂”的音乐, 要有扎实的的音乐技术做基础, 对于基础专业知识的训练, 我们需要专业的方法和长时间的练习, 在提高自身的技术同时, 自己的阅历和实践的经验也会增多, 对于我们演绎出好的作品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当我们的专业知识可以上升一个优秀的层面以后, 对于我们演绎歌曲的要求, 就有更高的层次, 这里就强调了“声情并茂”, 这个词看上去很简单, 但是要做好是很难的, 它是对高师学生进入到深度学习的一个过渡阶段, 如果能很好的完成, 则是对我们的歌唱学习会很有帮助。

音乐是精神和灵魂的语言, 我们得用心灵去感受它。对于音乐, 有一千个人去聆听就可能有一千种对音乐的理解, 音乐的情感在音乐作品会根据每个人产生不同的感觉, 这就是音乐艺术情感表现的伟大, 同时也展现了音乐独有的生命力。在我看来, 高师学生在以后的音乐学习道路上, 除了要注重自身专业技术的学习与研究。更要注重如何将自身的情感和理解加入到音乐中去, 让音乐中有自己的感情, 使音乐更加的丰满。

摘要:艺术是以情感交流为中心, 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 而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 它存在于乐音和乐音的艺术组合中, 这正是它的独特之处。本文将就高师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情感表达加以浅析。

关键词:音乐艺术,音乐情感,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郑锦扬编著.《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5.

表达音乐 篇9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节奏感知,表达

音乐主要是由音符构成的,在进行创作音乐以及对音乐有所感知的阶段中,我们只有把音符不断地进行变化才能使其产生不一样的节奏,进而产生人们喜爱的音乐。由此可知,在进行音乐教育时,教育工作者要对节奏加以重视,特别是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时。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儿的音乐教育时要着重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使其对音乐有着极强的感知,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一、对幼儿节奏感知与表达能力加以 培养的作用

1.促使幼儿全身心的健康发展。

对幼儿进行教育跟其他的教育阶段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幼儿的年龄还处在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他们同化事物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在学习时并不能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思维。因此,我们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时候要充分注意幼儿的这种随意性,在选曲时以那些有活力,且情感丰富的音乐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在幼儿对其产生强烈兴趣的同时,加深和培养幼儿的节奏感。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具有自身的创新思维,并使其情感充分得到发挥,增加他们的思维活跃度。音乐是让幼儿的身心得到统一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而在幼儿音乐教育中也正好充分地体现出这一点来,加上这一时期是让幼儿的情感从初级向高级转换的重要时期,所以说幼儿的节奏感加强能够帮助他们对周边的事物加深理解。

2.使幼儿创作能力得到培养。

一个人的创造能力虽然是由后天养成的,但是这种能力每个人都具有,是每个人潜在的能力。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培养才能使创造力的优势被充分发挥出来, 不然就会让生活其他方面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也是一样,我们可以通过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来使这一效果得到实现。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可以使幼儿的情感得到激发,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在进行实际的幼儿音乐教学中,使幼儿拥有节奏感的培养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说唱歌、跳舞拍打等,这样可以在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还能通过这些形式来增加幼儿对音乐的喜爱。在进行音乐教育时,我们还要遵照相应的规律, 这些规律能够帮助我们使音乐的不同美感充分得到体现。因此,在实际的学习当中,幼儿可以使自身的节奏感得到有效培养,使他们自我控制的能力得到提高。当幼儿对基本的方法有所掌握和了解之后, 他们能依照自己的理解进而形成创造能力,针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可以自行解决,使身心健康发展。

二、对幼儿的节奏感知与表达加以培 养的方式

1.使幼儿对声音的节奏感得到加强。

自然界中以及在社会中存在的声音, 如对固有音乐的节奏感知我们就可以把他们当做是音乐,因为音乐本身就是来源与此。特别是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一些节奏,比如说河流的水声以及虫鸟的鸣叫声,这些都可以被当作是对幼儿音乐的感知能力进行培养的因素。我们可以把这些声音带到教育课堂中,进而让孩子对自然界中存在的节奏感进行仔细的聆听,从而使孩子产生一定的思维与感知。之后再对不同种类声音进行筛选,让幼儿去体会声音节奏的变化,并发现其中的不同,对各种音乐类型加以辨别。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使幼儿对音乐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 同时还可以使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得到加强,进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洞察力和感知力。

2.使幼儿的身体动作充分得到锻炼。

幼儿本身就是特别爱动的,他们有着特别充足的精力来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 而且他们的感知力也是十分丰富的,因此我们可以对其各个感觉器官加以培养来提升幼儿的感知力。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让幼儿通过行走或者是跑的方式来对身边的节奏加以感知。比如说,在进行四分音符以及八分音符的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幼儿对平行线的特点进行感受,之后再根据不同的节拍来进行运动。让他们把通过感觉器官感受到的节奏感和对音乐的理解相融合,构成他们自己的感知力,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内容更加吸引幼儿,才能培养幼儿的感知力和表达能力。但是,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的是在进行幼儿的音乐教学时,要根据幼儿年龄和动作实际难度进行相应的调整,让幼儿对不同节奏感加以感受。

表达音乐 篇10

关键词:音乐,画面,音响,视听艺术

一、音乐音响在电视作品创作中的实际运用

在电视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音乐音响一直都是电视作品创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负责制作电视作品中音乐音响的创作者需要结合对电视作品剧情、摄制现场的场景、环境音及解说词的需要、主题思想的把控,对作品有着深度的理解、与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具备高度的契合并将其表现在电视节目中音乐音响的呈现上。

在较早的电视作品创作中,由于设备和技术上的欠缺,音乐音响在电视作品中的表达效果显得十分的干涩和不协调。而现在的电视作品的创作中,伴随着音乐音响制作技术的日趋完善,制作者充分发挥出了声音在电视作品中作为艺术元素的情绪感染力,进而强化了电视作品的思想情感,已成为现代电视作品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

(一)音乐音响在纪录片中的运用

纪录片的选材来源于生活,其创作依据是尊重生活中具有一定意义的真实人物和事件,它的价值体现在于用真实引发观者的思考,其核心为“真实”。真实性始终是纪录片创作的基础。无论是作品中包含的本身的故事情节还是摄制的过程亦或是纪录片呈现的画面都要以真实为本质。因此,音乐音响在其中的运用就显得更为重要,无论是声画结合还是声画分离的艺术表现形式,都要以尊重真实性为原则。

纪录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即要求纪录片中的音乐音响所表达的特定历史风格与当下时代精神的统一。任何一部纪录片作品都具备特定历史时代产物的本质,因此也必然需要纪录片中的音乐音响具有特定的艺术风格。

纪录片中的音乐一般都选择采用现成的音乐配编的方式进行,而一些大型的专题纪录片,在经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常都是由作曲家们专门创作音乐。视听艺术中的声音与画面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纪实文学与电视依据电视化的思维及手段的结合,变成了电视化的文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声画的艺术。

(二)音乐音响在纪录片中的重要性

在纪录片中,巧妙、合理的运用同期声与后配音乐是纪录片创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起到充分调动观众听觉、发挥其审美情趣、渲染画面气氛的重要组成元素。自然、和谐是纪录片中同期声的运用的最高境界。另外,音乐音响对作品的结构有着“起承转合”的作用。音乐音响在纪录片中常常伴随着作为“意境营造者”的电视手段,准确来说镜头语言、声音语言、音乐语言、音响语言等,都是增强纪录片艺术价值的重要元素。因此音乐、音响在纪录片的艺术表达上占据着举重若轻的地位。

二、音乐音响对于纪录片叙事结构的作用

叙事结构的完整性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视听艺术中最具广泛意义上的音画组合方式是“音画统一”,音乐通过其听觉的传达加强和深化了画面的视觉形象,使呈现给观众的画面更加的丰满和感人。此外,音乐还强化了纪录片画面的感染力,从而受到更多电视观众的理解和接受。在纪录片中,除了运用到“音画统一”的方式以外,“音画并列”也是经常使用到的一种方式,所谓“音画并列”是指音乐可以在伴随画面的情节,同时又通过背离画面中的情节,以另一种方式去解释情节。一段对应的音乐只能同一段画面的内容的情绪大致相吻合。

三、音乐音响在纪录片画面中的表现效果

(一)音乐语言在纪录片画面中的表现效果

纪录片的音乐通常包括片头、片尾的音乐以及各段落中分布的音乐。主题音乐作为全片艺术表达的一种呈现,在纪录片中对于艺术风格的传达、主题的深化和渲染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2002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为了纪念彭真同志诞辰百年而摄制的三集纪录片《彭真》中,片子开头的音乐先声夺人、第一时间点明了主题。这个主题音乐分别在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中出现,共出现了14次,清脆灵动的钢琴音符,引出了弦乐组温暖、深情、颂扬的主题音乐。它的意义在与表达对这位伟大的战士七十年革命生涯的歌颂,也寄托着对彭真同志无限深情的缅怀。

(二)音响语言在纪录片画面中的表现效果

音响语言也就是平常我们俗称的同期声,它是伴随着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同时被记录在镜头语言中的声音元素以及采访的过程中有声源的自然声音。音响语言在纪录片中的运用有助于客观反映被摄体的真实性,烘托出作品主题。它不仅可以补充到纪录片画面的语言,还能使整部作品更写实、更完美。

四、结论

纪录片是一种依赖镜头去展现的艺术,而镜头恰好构成了画面,纪录片中声音的部分同画面的相结合又深入体现了纪录片本身所具备的艺术魅力。近几年来,我国在电视纪录片中对于音乐音响的运用取得了引人瞩目的进步。越来越多优秀的纪录片作品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纪录片不单单是拍给国人观看的电视文学的一种,更是让外界了解中国纯正地方与历史、人文情怀的直观表达。如果说画面是纪录片的肉体,那么构成纪录片的音乐音响部分就是作品的灵魂。

参考文献

[1]姚国强.《电影电视——声音创作与录音制作教程》.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

表达音乐 篇11

关键词:音乐表达;中职教育;能力培养

大文学家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提倡全民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是多么的重要,也就是说音乐教育并不是单单只为培养音乐家,它更大的作用是让所有的教育都能够感受到音乐美的熏陶,提高广大人民的艺术素质和音乐审美能力,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则是在音樂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和个性,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同时音乐教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实现四个现代化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是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功能。

一、培养中职学生音乐表达能力的意义

现代社会十一二个充满未知的年代,是一个充满创造的年代,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年代,而对于现代人来说,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智慧的竞争。这就需要我们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学,大力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幻想能力。而音乐等艺术学科则是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有效载体,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是思维强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没有儿童完全合乎要求的质量发展,音乐形象已新的方式在儿童面前揭示出现实中各种各样室外和现象的独特之点”。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断出培养中职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对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音乐教育凭借其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内容来进行审美知识和审美情趣的教育,进行审美鉴赏和审美能力的教育。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通过音乐教育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对于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弘扬学生独特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等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对于全面培养和谐发展的新世纪建设人才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中职学生音乐表达能力的措施

音乐是一种感性艺术,钢琴之王李斯特曾说过:“音乐表达感性比用其它方法优越,通过音乐,人们可以传达自己心灵所体验的印象,表达出任何内心运动来。”我国古代关于“知音”的典故明确的告诉我们音乐不但能够表达出“任何内心运动”来,而且这种内心运动还能被欣赏者所体味、感知。音乐从感性中被创造出来,最终又通过观众的欣赏回到感性中去。这意味着音乐表达能力的培养不能像教一般知识课意义,单纯的使用灌输性方式来给学生灌输,这种做法是过时的,也是不可取的,那么该采取何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呢?下面我们探讨一下。

(一)听觉分析能力的培养

音乐的表达不仅仅只是表现在演唱方面,器乐演奏等也是音乐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音乐家都一再强调听觉的培养对音乐表达的重要性,并提出音乐听觉的培养要注重对音准、音乐风格的把握。一些音乐专业人士认为,纠正学生的节奏感差异要比纠正音准差异难得到,其实不然,虽然说节奏感来自人体内的脉动,而且带有基因因素容易把握,但是音准的把握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首先,对自己要有信心,一个有信心的人做什么都是事半功倍的;其次,要找到一个合适可行的方法途径,比如找一个有资质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最好是视唱练耳的专业教师),千万不要盲目的训练,不然会适得其反;最后,要持之以恒的练习,用心对比标准音和自己发音的差异,最好让其他人帮助鉴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人会更容易发现音准上的错误。

(二)读谱能力的培养

读谱能力的培养对于更好的表达音乐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准确的读谱才能准确的把握音乐、理解音乐,更好的驾驭音乐。在笔者看来,读谱能力的培养不难,重在坚持和对细节的把握。例如很多学生一拿到谱子也没有认真的看谱,更没有分析乐谱,就开始埋头苦练,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的犯错又不断的改错,最后甚至造成部分错误根深蒂固难以纠正,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也产生了很大的挫败感,这样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极其的不利,因此必须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仔细分析乐谱的习惯。

(三)声音的培养

作为一名音乐人,声音的色彩就是音乐的表现力,声音色彩的变化是音乐演唱的主要手段,这是音乐最直接触动感官引起感情共鸣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表达情感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学生来说,声音的培养也是重点之一。一般来说,声音是先天性的,但我们通过声乐技术训练,全面掌握歌唱的发生技巧就可以有效的改善本身的音色。在这里笔者需要提醒的是发声技术只是艺术表现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是为歌唱内容服务的,合理的、艺术的运用声音去表达情绪、情感、情景才是歌唱的本意

三、结语

中职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优化中职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使学生能够有效的调节个人情绪,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彬.论学生音乐表达能力的提高与完善[J],教育与职业,2006(12)

[2]岳光,论培养音乐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J],大众文艺,2011(09)

表达音乐 篇12

广告音乐在我国的发展源远流长, 据南宋《梦梁录》记载:当时南宋京都临安 (今杭州) 是小商贩的云集之地, 很多小贩在叫卖中有意模仿外地口音, 以吸引异乡人前来购买其产品略抒思乡之情。[1]这种风趣幽默, 沿街吟唱的“广告”生活气息浓厚, 能迅速勾起人们的购买欲望。古时以“说唱”配合推广产品的形式还不能称为广告音乐, 但可以看成广告音乐的萌芽。

作为视听结合性广告的代表, 电视广告的出现虽晚于图文广告, 但随着电视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 电视广告后来居上, 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广告媒体之一。与图文和电台广告相比, 电视广告的显著特点在于其音乐与视频等其他广告元素相结合, 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增强广告的表达效果。音乐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艺术的本质是唤起人的共鸣。成功的电视广告音乐会自然引发消费者的联想, 产生“情感共鸣”最终促成消费, 因此, 研究广告音乐的重要性便突显出来。

二、研究理论框架:

Mach Innis和Park提出了有关音乐影响决策的过程:当音乐以情感为媒介时, 参与度较低的消费者利用音乐被唤起的情感进行品牌评价的倾向更强。他们认为:“消费者受到音乐的熏陶及喜好”和“音乐和广告信息的一致性”是条件, 这些条件会引起对音乐及广告内容的注意, 经过情感转换影响对广告的态度和对品牌的态度。[2]美国学者Linda M.Scott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音乐是有意义的、语言似的, 它建立在一个文化传统的系统中, 其诠释的不是个人的, 而是广泛地为大众分享, 每一个音乐的传播都被框在听者以往的经验总集之内。Scott同时指出, 广告音乐的修辞表现有支持命题、展示宣告、建立互动信心的理据、吸引及维持注意力、提供重复及回忆的媒介等功能, 这些功能必须基于一个共享的文化意义。[3]

Scott采用Burke及Clifford Geertz提倡的修辞及符号行为观念, 进一步解释了广告如何通过使用不同的修辞, 在以文化组成的体系内尽一切方式 (包括音乐、视频等元素) 促成有效的说服的过程。[4]电视广告中, 音乐的曲式、调性、节奏、装饰音和声与旋律线等音乐修辞的变化, 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基于上述讨论, 他提出了广告音乐的不和谐与和谐、象征动感、韵律与重复、提供叙事性线索、音乐定位、假装相同、音乐特质和音乐时间性等八种研究广告音乐修辞的框架, 并强调研究者需透过诠释及实践的技术以达到研究目的。接下来本研究将依据此框架, 结合电视广告实例分析广告音乐修辞的应用。

三、电视广告音乐修辞实例分析

1 广告音乐的不和谐/和谐:

和谐的广告音乐是一种常态和宁静, 音乐多以大调为主, 旋律规整而统一, 让人听上去轻松愉悦或者不会产生任何情感反应, 是广告中运用得最为普遍的音乐修辞。很多音乐在广告中作为背景并不突出, 但它使得广告故事能够顺利进行, 是必不可缺的要素。而不和谐广告音乐如特殊音效、转调、变调、变速等修辞的加入会马上打破广告原有的节奏和叙事, 制造悬念, 增加戏剧性的效果。

广告音乐如果由不和谐过渡到和谐, 或者由和谐突变为不和谐, 都会吸引观众的注意。一般来说, 广告的结尾音乐都会从不和谐“解决”到和谐, 让产品有一个完美的使用效果, 反之如果音乐结束在不和谐的旋律中, 则让观众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加深对产品的记忆程度。

例如在立邦漆泼漆篇的电视广告中, 广告首先以切分型节奏开场, 用弦乐营造在人在大自然中绿色生活的开始, 随后人声演唱的歌词紧扣“灵感”、“自然”、“纯净”等关键词, 配合画面中冷色调的油漆、孩童的微笑的画面, 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生活的幸福场景。这时音乐突然变化了曲调, 将广告推向了高潮, 电视中冷色调的立邦漆同时变成了鲜艳的红色, 强烈的节奏加上活力四射的音乐让人也想在电视机前跳个舞, 最后“我的灵感, 我的立邦”的广告标语在飞舞的彩色油漆中迸发出来。立邦漆品牌充分利用音乐从“和谐”到“不和谐”到最终“解决”的音乐修辞, 将丰富产品的特征表达出来。观众记住了广告, 同时还记住了音乐, 在网络中搜索这首好听的广告歌曲, 良好的音乐形象再次帮助品牌进行了第二次有效的产品推广。

2 广告音乐象征动感:

广告音乐的“象征动感”指的是利用变化的节奏, 丰富的旋律线和歌曲配器, 为电视机前的观众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标致Peugeot汽车的广告中, “汇聚世界, 智慧结晶, 混合技术”的品牌理念通过一分钟的广告片完美体现。强烈的背景音乐将品牌100多年的发展史在一分钟之内“震撼”呈现。广告开始用电子合成器与电吉他的交替演奏制造紧张的气氛, 接着加入“机器人”的呢喃, 金属零部件爆炸聚合与汽车引擎发动的音效。广告画面在音乐的衬托下讲述了标致从最初的咖啡机发展到汽车的过程。电子音乐向上推进的旋律线带动了观众情绪的上升和高潮, 标致品牌100多年的蜕变让观众有“瞬间沸腾”的感觉, 不仅凸显了科技之美, 品牌的霸气之风也让观众熟记。

3 广告音乐的韵律和重复:

韵律和重复的修辞指广告以代替语言的类似宣叙调或叫卖调式的音乐, 运用变化的旋律线和重复的高低音, 强调品牌名称, 引起观众的注意从而加深观众对于商品品牌的记忆。

Intel是把听觉识别元素发挥到极致的代表。这段简单的电子音乐隶属于整个品牌, 电子四旋音乐与Intel的高科技技术形象完全相配合, 最简单明快地诠释了品牌理念。

其他典型的广告案例还包括东芝广告词“东芝那东芝, 新时代的东芝”;DHC化妆品唱出来的电话号码“400-820-8820”等。

4 广告音乐的叙事性线索:

音乐中的叙事曲一般指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独唱或独奏曲。将“叙事”这一语词运用到音乐理论中, 在于音乐作品中显在的叙事特点。[5]当叙事修辞运用到广告中时, 音乐从背景提到前景, 对于凸显广告主题, 构建故事情节, 外化人物内心情感, 刻画广告产品特征有重要的作用。叙事性的音乐还可以设置悬念, 巧妙地满足受众心理需求。

2011年春节, 腾讯公司12周年“弹指间, 心无间”的广告片感动了无数观众。广告的开始是一小段旋律线向下进行的钢琴独奏, 钢琴结束在一个不和谐的和弦上, 配合画面中母亲的唠叨与关爱, 反映了备战出国的儿子处于低潮期的叛逆心理。紧接着画面中响起了耳熟能详的《明月几时有》的旋律, 而乐曲的第一个音巧妙地将刚才不和谐和弦的旋律顺势“解决”, 在音乐的烘托下, 儿子本以为可以逃离妈妈的束缚, 却不曾想到在异国他乡独自生活的心酸, 音乐由钢琴独奏变为了弦乐重奏, 广告音乐和画面内容上达到了完美的重合。广告选在春节前后播出, 将海外游子的思乡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更让伟大的母爱在绵绵的音乐中传播到千家万户。腾讯QQ的“滴滴声”在背景音乐中清晰地突出, 显得格外亲切和温暖。

5 广告音乐的定位:

在电视广告中使用音乐将故事定格在某一场景、时间点或时间段, 唤起受众对过往时光的回忆是很多商家“说服”消费者的直接方式。广告音乐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能迅速让观众产生共鸣。

“小时候, 一听见芝麻糊的叫卖声, 我就再也坐不住了。”南方黑芝麻糊广告至今仍经久不衰, 其成功的一个要素便是用音乐营造了“温馨”的氛围, 引发了观众的“怀旧”情节。音乐采用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 摒弃了“商业”的束缚, 从细腻真挚的情感表达入手:馋嘴的小男孩意犹未尽的眼神, 伴随着舒缓悠长的二胡曲调, 向观众“诉说”着儿时喝黑芝麻糊的幸福回忆。音乐让原本平淡无奇、物质化的黑芝麻糊, 既有了生气, 也有了情味, 为南方黑芝麻糊品牌建立了忠诚的消费者群体。

6 广告音乐的假装相同:

广告修辞运用音乐与产品之间的关联, 唤起受众对产品相似的联想。

步步高音乐手机的广告音乐是一首没有歌词的哼唱歌曲。电视中韩国影星宋慧乔拿着手机, 伴随着甜美的音乐在美丽的大自然中穿梭。整个广告没有任何语言, 只在最后打出“步步高音乐手机”, 因此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这首“无词歌”。步步高品牌成功运用“音乐营销”, 找到了广告音乐主题的差异化, 将音乐变成了产品的“个性”, 因此在手机广告市场脱颖而出, 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7 广告音乐的音乐特质:

音乐特质是广告中潜在的言说者, 帮助消费者建立品牌关联。

作为奢侈品的路易斯威登, 其电视广告更像是一则艺术短片, 画面清淡而沉静, 这场视觉旅行带着某种体验或寻找的意象, 浮光掠影让人意犹未尽。广告音乐沉静而灵动, 缓慢的吉他独奏合着变幻着自然场景, 好像只是在静默地寻找并思索着旅行的意义。当旋律突然由小调转换到大调时, 画面也随之变得“豁然开朗”。音乐在这里意在帮助传达一种“感觉”, 这种感觉不需要特别清晰, 而是能让人产生联想, 契合品牌崇尚精致、品质及舒适的“旅行哲学”的理念。

8 广告音乐建立时间性:

在一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 广告音乐可以创造一个与正常事件发展顺序相同或不同的时间顺序。

“李宁90后”这则广告有情节和音乐两条线索。情节上通过年轻运动员的旁白和肢体动作, 表达了“自己从不标新立异, 但又不失与时俱进”的主题。广告音乐与电视中运动员挥汗如雨运动的画面完全相反, 用清脆舒缓的童声独唱给充满速度和力量的体育运动“减压”, 一改运动品牌突出速度、力量或拼搏的快节奏进行方式, 突出“让改变发生”的行动力, 从而贴近“90后”消费者的特征。

结语:

Scott为电视广告音乐修辞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路径, 广告的所有元素在电视平台上得以综合表现, 依靠这个平台, 每一种音乐修辞既可以单独存在, 又可以相互结合同时出现, 表达产品不同的情感诉求。利用音乐这种最能调动观众美好情感和情绪的艺术手段敲击观众的心灵,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观众对广告的抵触心理, 让音乐变成“言说者”, 更好地说服观众正是广告商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在造就成功的电视广告的同时也成就了广告音乐本身。■

参考文献

[1]王君, 《浅谈被限定在30秒内的音乐艺术》.[J]现代企业教育2006:154-156

[2]MiacInns, D.J&Park, C.W., 1991 The difference Role of Characteristics of Music on High and Low-Involvement Consumer Processing of Ad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Vol.18, 2, P161-173

[3]LINDA M.SCOTT, Understanding Jingles and Needledrop:A Rhetorical Approach to Musicin Advertising.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90Vol.17, P223-236

[4]Geertz, Clifford (1983) , Local Knowledge, New York:Basic.Gombrich, E.H. (1960) , Art and Illusion,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上一篇:4个原则下一篇:蛋鸡维生素缺乏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