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教学(精选12篇)
内容教学 篇1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需要面向未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造性人才, 课程教材的改革是其核心内容。[1]文中采用了以期刊内容作为辅助教材的内容作为专选班学生的理论课教学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提高学习效果, 又能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还能使具有不同基础的学生学习效果得到提高。打破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书闯天下”局面, 不再对固定书本和教材的过分依赖, 把导读导教的教科书与指导阅读书籍有机的结合起来, 改变因为教材导致的学生知识量过少, 知识面过窄, 理解过死的被动状况。
1 研究目的
研究如何解决田径课被淡漠及田径专选教材难定、教材本身存在缺陷等问题, 并尝试了期刊内容教学法能解决类似问题的可行性。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运用期刊与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与追踪调查方法。研究对象为2005、2006、2007、2008届田径专选毕业生在中小学任教76人以及25位函授学员。
3 结果与分析
3.1 构建以“期刊内容”为田径专选理论课的四大原因
3.1.1 期刊、杂志资源已形成了可直接享用的能源
期刊里面的信息量大, 而且更新的速度较快, 能及时反映最新科技动态, 指出教材上一些不科学的技术方法或动作概念。在学术上有众多的专家、学者在进行学术交流、经验交流, 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终结果的价值更高、更有实效性。编辑教材人力、物力相对较少, 时间较紧迫, 内容相对滞后, 而在期刊杂志上发表新的科研成果不存在这问题。对公开发表了的学术、科研成果深信不疑, 经过了教授、专家们的严格审阅考究, 可信度大, 可以直接推广和应用。优化期刊内容为田径专选理论课内容打破了封闭模式, 具有广泛性和开放性, 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 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运动技术和理论知识。
3.1.2 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消除学生对田径课的厌倦感
学生有了学习动机就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学习。田径是各项运动的基础, 不论是术科教学还是理论教学都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感觉, 而缺乏学习兴趣。如果体育学科知识缺乏新的开拓信息, 课堂上仅限于空洞的理论传授, 教学方法单一, 既不能结合体育的特殊性, 又不能解决运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实践性与操作性不强自然就会失去兴趣。就书本讲书本, 不能把理论与实践恰如其分地联系起来, 把理论孤立于实践应用之外, 很难培养学生的精湛多样、灵活变幻、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技能。[2]以“期刊内容”进行理论教学过程中, 根据期刊内实例提出问题, 以讨论、答辩形式、技术动作的模仿方式解决问题, 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学的轻松、感到愉快。学习与练习结合, 学以致用, 符合了“突出职业特点, 加强教育技能训练”的发展策略。作业以论文形式, 构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到学生的思维更敏捷, 更具有丰富想象力, 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形成了创新意识的萌芽, 避免了在教学过程中枯燥无味和单调的感觉。
3.1.3 克服了《田径》版本多较难确定适合于田径专选学生学习用书问题
版本太多, 难于订购适合于田径专选学生的学习用书。到2000年止, 出版有关《田径》教材常用的就有二十多个版本。但并不是所有版本都适合使用, 都有其不足的方面, 如北京体育大学1990年版《田径》相对内容简单不能满足田径专选学生的需要, 1997年版《田径基础教程》对非田径专业学生较适用, 对田径专选学生稍显肤浅[3]等其它问题。
3.1.4《田径》教材出版周期较长, 更新信息速度慢, 集合新的科研成果量小
我国教材建设普遍存在着编写到出版时间长, 较难与科技新成果同步发展, 教材出版后的内容已落后现实情况, 落后于知识的增长和更新, 并且存在着沿袭和复制现象, 较难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把创新成果反映出来。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藏有许多书籍, 然而来自于田径实践的中国自己的专著还是相对匮乏, 不利于田径学生的深化学习。
3.2 以“期刊内容”为田径专选理论课教学效果
3.2.1 担任学校田径俱乐部技术指导人员
从2003年开始, 田径专选班学生在校内形成“畅销产品”, 俱乐部指导的对象是全校性对田径感兴趣或有特长的学生。除了担任学校田径俱乐部技术指导员外, 还被体育教育专业低年级学生争先恐后“聘为”田径项目的辅导教师。
3.2.2 完成一年一次的学校田径运动会编排及裁判工作
在2003年至2007年的学校田径运动会和系运动会的组织编排、规划、执行裁判工作等一系列都是由田径专选班学生去操作完成, 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裁判实习环境, 检验与体现裁判能力的平台。这样田径专选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以学得的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 为日后的教学、训练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3.2.3 撰写毕业论文完成较好
毕业论文在本科四年是最后一次书面作业, 能力差的学生在撰写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 不能按时撰写完成论文和答辩。2005届、2006届、2007届、2008届田径专选班的毕业论文是100%一次性通过。在全年级40位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学生中, 有16位是田径专选班学生, 占了40%的比例, 根据指导老师反馈的信息, 这部分田径专选班学生在整个撰写过程中, 在查找资料、统计资料、整理资料方面让指导老师出乎意料。选题有新意, 研究价值较高, 同以“期刊内容”为理论课的教学有直接关系。
3.2.4 教育实习工作得到当地学校的肯定
在两个月的教育实习过程中, 帮助了实习点设计和规划田径运动场, 计算并标志好各种距离的起跑位置线。主持实习点学校的大型校运动会的所有工作, 帮助实习点学校训练校田径队, 在四个实习点所训练队员有29位学生在市 (区) 运动会上取得了单项前三名的好成绩。
3.2.5 工作单位上的工作影响
调查了2005届、2006届、2007届毕业生在单位工作的能力时, 得到了单位领导高度评价。调查的72位田径专选毕业生的科研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体育师友》、《田径》、《体育成人教育学刊》、《教育研究》等刊物有21人次, 函授学员发表的论文19人次。在普通地方院校毕业的学生有这样的成绩已是难能可贵。有6人在体委工会, 47人担任学校田径队教练中26人专门负责高考队训练工作, 7人任体育科科长。这些田径专选班学生所训练的中学生在省传统项目比赛、市 (区) 运动会中取得了优秀成绩, 为高等师范体育院校输送了176位学生, 在基层努力推动着田径运动的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以“期刊内容”的理论课教学既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 又吸收了相关科学的最新科研成果。达到了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提高了田径专选理论课的质量。
(2) 以“期刊内容”的理论课教学能使任课教师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补充, 在备写教案过程中提高专业能力, 使教师与时代科研新信息共进。
(3) 以“期刊内容”的理论课教学传导了新的科学技术成果, 体现了田径发展趋向与要求, 对田径运动一些经典实例内容进行学习与讨论, 使到田径专选理论课更富有时代信息, 能够及时反映近代科技成果的最新内容。
(4) 以“期刊内容”的理论课通过实例分析研究, 帮助学生发展田径专业领域中必须具备的专项教学能力、运动训练能力、竞赛组织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更进一步打好田径专业基础, 使田径专选教材适应未来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培养要求, 增强了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能力。
4.2 建议
(1) 作为优秀的田径专业体育教师应立足于体育教学, 要自觉、主动积极吸收世界先进田径科学知识, 要进一步了解田径的前沿知识, 要把高科技成果、手段、信息运用到田径理论中去。
(2) 加强田径专业教学方法、科学训练方法的研究, 不断学习, 应用新成果、新信息解决在田径教学与训练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3) 要敢于开拓, 打破有些与时代不适应的思想, 不能墨守成规,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能力的体育教学, 单纯追求理论不搞实践研究或只搞实践而忽略理论作指导, 都是不符合科学的工作方法。
(4) 建议在核心期刊、高质量期刊杂志能够录用与刊登更多田径类的技术性探讨的文章, 尤其是有争议性的文章, 有争议就有新的突破, 就会形成更科学、更完善的答案。
参考文献
[1]王崇喜, 郭潇.体育教育专业教材建设的问题与思考[J].体育学刊, 2005 (6) :91-93.
[2]彭健民.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4) :522-544.
[3]李春雷, 李小芬.对北京体育大学和俄罗斯体育旅游大学田径专项学生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11) :1532-1534.
内容教学 篇2
-火灾逃生自救常识2016.9 摘要: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也可用绳子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暖气管、铁栏杆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1、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2、家庭成员平时就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
3、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
4、炉灶附近不放置可燃易燃物品,炉灰完全熄灭后再倾倒,草垛要远离房屋。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5、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
6、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7、室外着火,门已发烫,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蹿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
8、若所在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9、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也可用绳子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暖气管、铁栏杆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火灾紧急疏散自救逃生知识
一、熟悉环境,记清方位,明确路线,迅速撤离;
二、通道不堵,出口不封,门不上锁,确保畅通;
三、听从指挥,不拥不挤,相互照应,有序撤离;
四、发生意外,呼唤他人,不拖时间,不贪财物;
五、自我防护,低姿匍匐,湿巾捂鼻,防止毒气;
六、直奔通道,顺序疏散,不入电梯,以防被关;
七、保持镇静,就地取材,自制绳索,安全逃生;
八、烟火封道,关紧门窗,湿布塞缝,防烟侵入;
九、火已烧身,切勿惊跑,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教材内容敲开了教学内容的大门 篇3
教材内容包括一切有效的传递、体现课程内容和承载课程价值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教学内容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情境等对教材内容进行的方法化处理,以形成具体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是动态的,是有个性的,是为师生服务的,它包含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教学内容既包括教材内容,还包括教材以外的内容。语文教材只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那么,在具体的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们要如何从教材内容中选择、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语文教学的功效呢?本文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草原》为例,谈谈如何选择语文教学内容。
一、脱下“语文教师”的“帽子”,充当陌生读者
作为语文教师,不要老拿所谓专业的眼光来审视一篇课文,拿起说明文就想起说明方法,拿起记叙文就想起六要素,拿起散文就想起形散而神不散……我们应该把自己当成一名陌生的读者,去阅读、去理解、去感受。如果一开始就把自己当成语文教师,很容易堕入“语文教师备课”这种特殊的阅读取向中,也就是我们以往形成的集团性的阅读取向。例如,支玉恒老师,他原本是一名体育教师,后来成了语文特级教师,除了他有着丰厚的文化积累外,还在于他能脱下“语文教师”的“帽子”教语文。如《草原》一课,本来就是一篇充满诗意的散文,但他却跳出一般教师教学散文固有的条条框框,采用了“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基本思路,引导学生有创意地阅读。以“读说式”的课堂交流,培养学生引经据典地解读课文、阐述见解的能力,注重学生的课堂语文实践,多方面训练了学生的能力。
二、根据教学目标的导向,确定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就是一个导航仪,直接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方向,是教学内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语文教学内容要根据课程目标、单元学习提示语、课后习题等来确定,挖掘选文在教材体系中所蕴涵的教学价值,倾力于语言文字的积累、理解、品味、运用,扎实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草原》作为“走进西部”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提出了这样的单元提示语:把握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的好处,还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支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就是紧紧围绕这个单元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的。在课堂上,他先让学生说说草原在他们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并结合自己的阅读和在影视中获得的理解来说。这样,学生在读读说说中就初步掌握了课文内容。这样设计就是紧扣单元目标,既展示了教材内容,又补充了教材以外的东西。紧接着,支老师又问:“那么,这幅画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会儿来仔细学。我先了解一下,大家在预习中,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接下来,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个教学内容的呈现也是紧扣单元提示语,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要准解地把握教学内容,紧扣目标,大胆合理地取舍,守住语文教学的本位,找准学生身心发展和语言发展的最近区域。
三、关注学生的内在特点,找准教学内容
学生永远是教学的主体。可是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关注最多的却是自己怎样教,用什么方法教的问题,很少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也不去深究学生应该学些什么,怎样学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其实,我们教师要教的,是学生不喜欢的地方,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是学生读不好的地方。《草原》一课其实要讲的东西很多,如字词理解,背景资料,作者简介,文章的表达方法,课文练习题等,但支老师没有一一展开介绍,而是选取了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去重点教学。如在第一段的教学中,作者意在写景抒情,教师就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情景交融的情感体会,抓住两个抒情句的理解,以情感的体会带动学生对全段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了草原的柔美和自己的沉醉之情。学生入情入境地欣赏文章是他们原来不具备的能力,也是不经过读说的训练就达不成的目标。在教学第二部分时,支老师引导学生概括提炼小标题,这也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师的步步引导下,学生悉心推敲,都能以两个字的形式——迎客、相见、款待、联欢……集中而精练地概括出了小标题。在这里,支老师采用了“读思—勾画—读说—概括”的教学方法,合理选择和取舍教学内容,只教学生不易学会的,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材内容就像一块敲门砖,从教材内容中选择、确定,甚至拓展、生成出合适的教学内容,就能敲开教学内容的大门,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的理念,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
“教学内容”先于“教学方法” 篇4
我们现行的语文教学观课评教的角度, 基本上是从教学方法出发的, 即着眼于教师“怎么教”, 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风采, 讲究的是上课如何精致、如何精彩。这样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的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什么优秀教师的经验不能推广呢?其实我们一直没有弄明白要推广的是怎样的经验。单从教学方法论教学方法、论教学艺术、论教学风格, 很可能我们永远也找不到那些要推广的、应该推广的、可以推广的经验。
这就关乎我们教师要做出的重要抉择:指向于“怎么教”的“教学方法”和指向于“教什么”的“教学内容”, 我们应该把谁放在语文教学中的首位?
日前, 我校举行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笔者试通过对两位教师执教《燕子》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6册) 第1自然段的教学案例剖析, 来探讨这一问题。
课文内容: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 加上剪刀似的尾巴, 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李老师执教的《燕子》第1段。
师:小燕子, 真灵巧, 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 彩云飞, 剪柳条, 柳条摇。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我们来读读第一段, 读读这只美丽的小燕子吧。 (大声地朗读)
师:这短短的一段话, 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燕子?
生:我看到了一只可爱美丽的小燕子。
师:用你的朗读来表示这只可爱美丽的小燕子。 (生读)
生:我看到了一只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师:用你的朗读来表示这只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生有感情地读)
师: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这是一只活泼机灵的小燕子的? (学生抓住“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等词语交流燕子的活泼机灵、美丽可爱)
师:出示“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 读一读这些词语, 作者看到这样一只小燕子从南方飞来, 心情怎样?
生:很高兴。
生:很兴奋。
生:很想赞美赞美这只小燕子。
师:是啊, 这样一只美丽可爱、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从田野边飞过, 从杨柳旁飞来, 作者是多么兴奋, 多么想赞美一番啊。谁再来赞美赞美? (指生读, 全班有感情地读)
黄老师执教的《燕子》第1段。
师:作者是怎样把燕子各种不同的美描写出来, 让我们感受到那么具体生动的形象的呢?先看第1自然段的外形之美。 (生齐读第1段)
师:我们平时只注意写了什么, 很少注意它是怎么写的。现在你要用眼睛去发现作者是怎么写的?
生:用了“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 还有“活泼机灵”这些词语写出了小燕子的外形特点。
师:他注意了这些描写小燕子外形的特点。燕子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写了吗?
生:写了燕子的羽毛、翅膀, 还写了尾巴, 然后再是整体。
师:一只燕子还有头, 有眼睛, 有爪子, 为什么不把这些也写下来呢?
生:他是抓住特点来写的, 所以不是每样都写。
师:对啦!这就是抓住特点。 (板书:抓住特点)
师:所以我们说, 写一个事物, 一只鸟, 一个人, 都要抓住特点来写。作者就抓住了燕子的特点来写出它的美。抓住了几个方面的特点啊?
生:羽毛, 翅膀, 尾巴。 (生齐读这三个特点)
师:作者抓住了燕子的特点写出了它的美。还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它的美?
生:我觉得还用上了一些形容燕子的词语来写美。比如, 乌黑发亮啦, 俊俏轻快啦这些词。
师:这位学生真有一双发现语言美的眼睛。你看, 它的羽毛用了“乌黑光亮”来形容, 如果写成“黑乎乎的羽毛”, 还美吗? (生摇头)
师:同样写黑, “黑乎乎”用在这里就不美了。“剪刀似的尾巴”美, “树杈似的尾巴”美吗? (生摇头)
师:所以你不但要抓住特点, 还要用优美的词语来形容、来描写。词语有多美, 你描写的形象就有多美! (板书:用词优美) 读一下。 (生读:用词优美)
师:所以, 用优美的词语来形容、来描写非常重要。好,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作者抓住特点, 用优美的词语所描写的燕子。 (生齐读第1段)
师:你还要注意这些词语的结构, 什么的什么, 什么的什么, 字数都是差不多相等, 结构都是相同的, 所以读起来很有节奏, 你看! (师范读) , 琅琅上口, 便于记忆, 也便于背诵。你能背吗?
同样的课文, 两位教师采用的“教学内容”不同, 教学效果截然不同。
李老师确定的“教学内容”是:理解这段话的内容, 感悟“燕子”的美, 体会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燕子”“从哪些词语感受到” (理解感悟) 和“作者看到这样一只小燕子从南方飞来, 心情怎样?” (情感体验) 。教学徘徊在“跟着课文内容跑”的圈子里, 试图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体会提高语文能力, 走的是“带着学生感悟课文”的路子。至于课文是怎么写的, 用什么方法写的却全然不顾。
黄老师的教学内容定位在:学习作者描写燕子美的“方法”。他不仅关注了课文内容, 更关注语言形式和表达方法。一开始就以“表达形式”为切入口, “你要用眼睛去发现作者是怎么写的?”学生通过朗读发现, 燕子的美是通过“抓住特点”来表现的, 教师就引导学生懂得, “写一个事物, 一只鸟, 一个人, 都要抓住特点来写”。接下来黄老师引导学生继续寻找“还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它的美?”学生再次找到语言的秘密, “用词优美”, 黄老师作了提升, “这些词语的结构, 什么的什么, 什么的什么, 字数差不多, 结构相同, 读起来很有节奏”, 再让学生把这段话背诵下来, 实现了真正的语文积累。显而易见, 黄老师授课的重心不只是停留于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上, 更注重“话语形式”, 走的是“言语训练”的路子。
学习语文, 包括学习形式 (怎么说) 和内容 (说什么) 两个方面。语文教学要同时兼顾话语的形式和话语的内容, 到了中高年级则要逐步侧重“话语形式”。语文教学要始终着眼于语言文字怎样把人的情、意在作品中实现出来。阅读课无非是个“例子”, 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 更要让他们懂得课文是“怎么写”的。在阅读教学上坚持像黄老师那样的引导, 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能力提升上将会受益匪浅。
评价一堂课, 首先要考虑教学内容是否科学有效。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 那么教学再精致、再精彩, 学生的朗读再感人, 课堂氛围再热烈, 教学价值都是很有限的。
笔者试以王振会老师 (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特等奖获得者) 执教的《称赞》 (人教版第3册) 为例, 再从它的“适宜的教学内容”方面来进行简要地剖析。
王老师的《称赞》教学内容:一、抓“识读”奠定文本阅读基础, 落实读懂课文、感知大意;二、抓对话指导训练, 理解词语, 落实方法指导、形成能力;三、抓重难点生字的书写, 落实书写指导的精要、得法。
王老师的《称赞》确是一堂成功的课。在我看来, 成功的要诀主要体现在“围绕小刺猬和小獾对话, 以朗读训练为经, 以字词句训练为纬”这个适宜的教学内容上。《称赞》是一篇童话, 如何在童话教学中习得语言, 是这节课的重点。这篇童话的语言特色主要表现在小刺猬和小獾饱含温情又富有童趣的对话上。王老师抓住“清晨”和“傍晚”两部分进行了两次的对话朗读指导, 在朗读中渗透语言训练:理解“粗糙”“傍晚”等词语、指导感叹号的朗读、指导“一个比一个”的短语训练等, 学生在感受童话故事乐趣的同时习得语言, 真正让工具性和人文性实现有机统一。
教学内容适宜妥切了, 教学方法选择的余地是可以很广泛的。识读生字采用“摘苹果”还是“摆动物名称”, 理解词语采用“借助图画”还是“结合生活”, 朗读训练采用“抓提示语”还是“加动作表演”, 这些方法都是相对次要的, 只要教学内容是恰如其分的, 完全不必拘泥于教学方法的细枝末节, 至于课堂组织散漫一点, 教学中出现一些弯路插曲, 都是常态, 无伤大雅。
教学内容分析 篇5
本节课内容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三节《简单结构的设计》的第二部份――简单结构的设计案例。它是在上节课学生学习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后,以简易相片架的设计作为案例,通过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结构设计中应考虑各主要因素,也是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理论的一个认识结构设计的反复过程。
结构设计和技术设计一样,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方案的多元性和创新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多方案的形成和強调设计的创新。
运用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从而初步体验结构设计的方法,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为了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本节课增加了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设计相片架的内容,让学生亲历简易相片架设计过程,加强学生对结构设计方法的体验。
二、学情分析
虽然结构无处不在,但结构设计往往涉及较复杂的数学、科学的知识和原理,而且学生初次接触结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同时由于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具有多元性,而且这些因素都不可缺少。在一个具体的结构设计过程中,如何在全面考虑的基础上确定侧重哪些主要因素,就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选择结构简单而且学生比较熟悉的案例,另一方面通过案例讨论、实物演示和动手实践等活动,要加强设计目的的明确性,要仔细分析结构的功能,同时需要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比较,分析和权衡,才能正确地把握侧重因素。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简易相片架设计和制作,让学生亲历结构设计的过程,把握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2.通过对简易相片架的多方案中几个主要因素之间的分析、比较和权衡,学会对影响结构设计中侧重因素的选择,并能做出模型。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式相片架、相片若干张、相片架学具等
五、教学组织形式:
每3个学生为一小组,进行讨论、设计和制作活动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学校要建体育馆在建之前要干什么?结构的设计。
(二)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结构设计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于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都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 没有丰富的结构设计, 产品将会造型单
一、功能单调, 那些大型建筑物、交通运输工具等 更是无法产生;生产活动中, 产品制造技术、结构安全性及耐久性评估、维修加固技术等, 都离不开结构的设计和研究。
(三)结构设计的目标及要求
结构设计应以一种或几种功能的实现为基本目标, 应满足设计规范, 满足使用者的基本需要。例如, 儿童自行车的结构设计, 首先应以代步、锻炼儿童的手脚协调能力为设计目标, 同时要满足童车结构设计的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 如自行车的链轮、链条、车把、车闸有一定的要求,否则设计应视为不合格。
(四)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符合使用者对设计对象的稳定性和强度要求, 安全因素, 公众和使用者的审美需求, 使用者的个性化需要, 对设计对象的成本控制要求和一定 的使用寿命等。(五)简单结构的设计案例
1、“相片架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在老师的引领下让学生通过讨论完成下图的填空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选择相片架, 不仅考虑造型、材料、稳定性等因素, 还考虑相片架的颜色、造型与房间的整体是否协调,相片架的摆放方式与房间的空间关系等。例如,房间内的桌子比较小,而房间的墙上有大面积的空白,此时就可能会选择悬挂式的相片架,而不会选择用支架式的相片架
2、先分析相片架的结构中的构成(通俗地讲组成):
先出示几个典型的相架,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一般相架的结构组成:
框架、玻璃面板、底板、支架等组成(其中相框与支架这两个是结构设计中最重要的部份,接下来就分别就相框和支架分别展开讨论)
3、分析相框的结构设计(主要是强度)
在取放相片时,相框的构件需要承受一定的外力,所以在相框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相框的强度。
一般相片都是长方形,所以见到的长方形框架为最多,但它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即强度较差,容易变形。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方法?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27页上面彩图与方案A,讨论方案A的设计者是如何解决的(在解决过程中可能会影响相片架美观的问题,这两者是有关联的,有一个相互制约的问题。分析彩图中相框是如何妥善解决的:综合考虑,在框架连结处加了一个小三角,既增加了强度,又不影响美观。
提问:如何增加强度,你有何高见?(让学生提出不同的方案。)
老师展示方案B相框与底板镶嵌结构,增加了强度。
● 展示无框架相片架!(观察实物和图片)
这一展示引起一番议论。老师就应抓住机会,强调创新是设计的本质。无框相架是一种创新!设计没有框架的相架的关键是采用了一种新的连接方法:采用了有弹性的金属夹(见附照片),把玻璃和底板夹住。结构设计上有改进,往往可以形成相片架的创新。(展示几个无框相片架及材料创新的学生作品——牙签相片架)
⑶分析支架的结构设计(主要是稳定性)
在讲支架时,通过可以展示实物或PPt图片几种支架的结构。
○讨论支架的功能(支架的作用在于能支撑起相框并使之不易翻倒)
○要增加支架的摆放稳定性,用什么方法?(这里组织学生讨论,得出:降低重心的位置、增大支撑面或改变结构的形状。)
小试验:给相架一个大小相同的力F,看下面哪个相架容易倒。
结论:改变形状、降低重心可以增加稳定性。
○展示新型的支架。(实物和图片)
先出示一只支架。问:这象什么?(实物长板凳相片架)
再出示一个支架的相框,将相框放在支架上
教师旁白:其实它就是一个支架。这是一个很巧妙的组合,不仅支架有创意,而且它还是一个无框相片架。
○最后展示一个有人文特色的作品(小鹿相片架)
(4)相框与支架之间的连接
根据不同的设计方案,相框与支架间可以是铰连接,也可以是刚连接,或是其它连接方式。
(三)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设计要求和设计分析,构思一个简易的相片架方案,提出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1.能方便地取放相片。
2.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强度。相框不易松动;相框与支架连接牢固。
3.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4.相框的尺寸合适。
(四)小组交流评价
小组交流与评价要求:
(1)功能的实现;
(2)如何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3)有何创新之处?
(4)合作的感受……
(五)小结、布置作业
老师小结:相片架的设计最侧重的是功能、强度和稳定性。在一个具体的结构设计过程中,侧重考虑哪些主要因素,必须在全面考虑的基础上才能确定。
精选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篇6
一、选择最优范例,掌握读懂诗歌的方法
高三古诗复习第一节课,重点目标是读懂诗歌的主要内容,选择的示例诗歌为《西宫春怨》。
西宫春怨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
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
朦胧树色隐昭阳。
首先围绕“诗歌写什么,怎样写的,表达什么情感”这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师生在互动中理解了这首诗歌写的是西宫中的宫女,宫女在春天的一个夜晚闻到百花之香,想卷帘看春色,最终又未能卷起。只能抱起乐器,但欲弹又止,将乐器斜抱胸前,长时间出神地望着月亮。又在夜色朦胧中看到了远方被树色遮住了的昭阳宫。在解决表达的情感时教师需稍加点拨,学生容易停留在“不得宠”这一点,而容易忽略年华易逝的伤感,孤独,长处西宫深受冷落的幽怨之情。在学生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小结梳理读懂诗歌内容的方法:首先关注标题和开头,标题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开头的一两句往往破题、点题;其次,关注正文的重要信息,通过三问理解整体内容;同时了解诗歌章法的一般特点,一般情况下,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宋词多数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绝大多数的诗词在创作时情景结合;最后要关注作者、注释、写作背景、题材等提示性信息。
由于范例恰当,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够让学生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
二、精准控制难度,逐步提升学生能力
教学中所选的范例应适合学生能力,难易程度适宜。一般新授课要降低难度,巩固提高课需要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挑战困难的热情,所以难度要有所增加。例如,在诗歌鉴赏复习表达技巧类题目中,难易题目纷繁错杂,需要老师细心遴选,下面我们结合三个范例来体会一下。范例一: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手法。学生在学习过程巾能够自主解决其中的两种,将长江比作白练运用比喻的手法,说新月学扇运用拟人的手法,但第三种需要老师略加点拨。在宋词元散曲中,如果诗句中有工整的对仗一定要考虑对偶的修辞手法。
范例二: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请学生比较两首诗歌在手法上有何不同。学生在赏析这两首诗的时候感觉无处着手,有部分学生能够体会到王诗中的“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这一句有对比手法,又不能确定。对于杜甫诗歌中的句子却毫无思路,在老师的提示下,“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句诗中以江碧来表现鸟羽毛的白,以山青来表现花的红,老师点拨后仍然有学生不能准确地理解,老师还需要继续解读。显然此类题目难度过高,在教学过程巾学生收获甚微。
范例三:
望驿台
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学生在解答这个题目时能够理解闺妇看“当窗柳”遥思宦游人,宦游人见“花扑地”远想闺妇,两下思念的伤感皆是诗人的想象,从此处能够分析出以虚写实;诗歌通过写“柳丝柔长、柳色萋萋、花飞遍地、满目凋残”这些景象来写两地相思苦、惆怅情,这种情景交融的写法学生也能够自主解决;运用对仗与比喻的修辞少数学生能够作答,其他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也可以解决;但最后一点需要教师的点拨、师生互动来解决:从双方落笔,“居人思客客思家”这种感人的句子是通过“双方落笔”的手法写的。
显然从三个范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范例一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能力解决,难度较低;范例二在老师的点拨下仍有学生不能理解,这类例题肯定是难度过高;而范例三在作答的四个要点中三个是学生力所能及的,有一个要点需要师生互动,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能够准确作答,并在此类范例的学习中有所提高。
三、针对不同板块,大浪淘沙,选择最佳突破口
在学习的每一个板块,都有很多教学范例可以选择,有很多角度可以切入,我们很难面面俱到,应该选择较好的角度,帮助学生准确地分析理解诗歌,更好地解决问题。
例如在进行诗歌思想感情探究的题目时,有这样的一个范例。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时往往答不全,更严重的问题是会答偏,错误理解为这首诗表达了士兵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的情感。实际上解答这个题目应该从边塞诗的共同特点人手,例如边塞诗常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赞颂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和奉献精神;状写将士思念故土思念亲人的情感;描摹塞上的奇异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等。在探究诗歌情感问题时,最好和诗歌的题材放在一起解决,先让学生了解各类题材通常都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再重点看所要赏析的诗歌是哪类题材,并逐句分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所以笔者认为解决诗歌情感类问题的最佳突破口应该是从诗歌的题材人手,认真分析诗句,全面作答。
《风筝》教学内容述评 篇7
纵观这42个课例, 有的老师把目光集中于文本中的语句, 通过梳理文意帮助学生理解主题;有的老师把文章当成例文, 着眼于相关的读写知识和方法;有的老师则把它当成了解鲁迅的通道或者窗口, 指向于感受体验鲁迅精神;还有的则把文章当成了开展学习活动的引子, 或引起话题, 或展开活动。
一、教学内容的展开主要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类, 教学内容重在梳理文意, 理解文章中难懂的语句, 理解文章的主题。
这一类教学案例很多, 占案例总数的一半以上。大多数老师的教学从梳理文章内容入手, 首先通过整体感知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使学生明确《风筝》这篇散文讲的是鲁迅小时候与小兄弟之间发生的有关亲情的故事。作者小时候不让喜欢风筝的弟弟玩风筝, 认为那是没出息, 当后来发现弟弟偷做风筝时又粗暴地毁坏了风筝。当作者长大后, 接触到西方先进的教育观念, 终于认识到自己小时的错误, 就想尽办法弥补, 可是却发现弟弟早已忘记那件事, 作者也就没有可能再求得弟弟的原谅了, 于是“我的心只得沉重着”。通过这样的梳理, 可以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接着一起探究问题, 如:“1.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一幕’具体指什么内容?2.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 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3.‘然而我的惩罚终于到了’, 这里面的‘我的惩罚’具体指什么?4.‘我’讨弟弟的宽恕, 弟弟全然忘却了, 为什么‘我’的心情反而‘只得沉重着’?”等与理解文章主题相关的重点语句。
有的案例中问题由教师直接提出, 如荣百凤老师的《〈风筝〉教学设计》、朱以鸿老师的《扣点引线, 步步推进———〈风筝〉教学设计》;有的则由学生讨论交流生成, 如杨增华老师的《〈风筝〉教学设计》、刘艳老师的《一次开放与!!封闭的冲撞———〈风筝〉课堂教学!实录及评点》等。形式虽然不同, !但异途同归, 都指向于对文章本!!身的理解。
第二类, 通过课文的学习, 掌握象征、圈点勾画、对比、环境描写等读写方法。
这类案例不多, 但各具特色。比如陈洁老师的《理解“风筝”的象征意义》, 先是以“花语游戏——移情于物”导入, 把抽象的概念“象征”具体化, 接着解读古今诗文中出现的“月亮”的象征含义、解读余光中《乡愁》一诗中“物象”的象征意义, 通过例证让学生明白事物与其象征意义之间的联系, 再通过运用“少年时, 风筝是……”的句式说一说“风筝”在“我”的回忆中的象征意义, 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一首小诗, 最后阅读运用“象征”手法的篇章或者语段, 强化学生对“象征”的理解。整个教学过程中, 从了解概念入手, 通过具体实例明白事物与象征意义之间的联系, 再回到课文中发现文章中的象征意义, 并学习运用象征手法创作小诗, 最后扩展阅读运用象征手法的文本, 把《风筝》当做了学习“象征”的例文, 指向明确, 活动充分。
刘燕春老师则将学习重点放在了“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先通过引领学生分析“我”与“弟弟”的不同态度、认识对比及作用;接着让学生寻找文章中其余段落中的对比手法, 分析文章中环境描写“往事的温和与现实的寒威”之间的对比, 实现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最后让同学们尝试思考“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的手法来架构全文的”来完成对本文中对比手法的学习。
王晓星、马皓老师的教学设计《体验通过写作———〈风筝〉与〈我的兄弟〉》, 则通过比较《风筝》和《我的兄弟》两文的异同, 总结出扩写的方法:“环境描写、对于主要事件的详细叙述、细节描写、事情前因后果的引述、各种修辞的运用”等方法, 让同学们先“说一个自己生活中发生的感人或者有趣的小故事”, 再运用前面总结出来的方法进行扩写。把《风筝》当成了一个范例来学习写作。
这些老师, 都选取文本的一个角度加以充分的利用, 在确定好其教学价值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挖掘, 进行了有效的学习。
第三类老师, 将学习《风筝》, 当成感受和理解鲁迅精神的一个文本。这些老师认为学习鲁迅的作品, 不只是学习相应的阅读或写作技能, 更应该是为学生打开一个认识鲁迅、了解鲁迅的窗口。
比如在于博老师的教学设计方案《体验鲁迅的“民族魂”》中, 提供了王晓明著的《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第一章、第二章的内容, 了解鲁迅的成长经历;师生共同阅读《一件小事》, 结合张梦阳对鲁迅的评价, 让同学们理解鲁迅的“自我批判、自我反省”的精神, 并布置课后作业, 写一则“关于鲁迅自省精神”的短文, 以加深对鲁迅自省精神的印象。
张贤臣老师也同样把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了“指导学生从品味语言入手, 训练他们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意的能力, 从而帮助他们感受作者深邃的思想, 触摸活着的鲁迅”。
第四类老师, 把《风筝》一文, 当成了开展活动或展开讨论话题的引子。比如, 曾宣伟老师在他的教学设计方案中, 要求大家“言说每个人的‘风筝故事’”:教师先“讲一件‘有悔意的童年往事’”, 并请同学们讨论交流自己准备好的类似的故事;再朗读课文, 讨论《风筝》这则故事的主题和现实意义, 并按要求写一则“悔”的故事。
而徐中华老师的课堂上, 从询问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入手, 让学生谈谈对“补课、作业的看法”, 鲁迅也“借《风筝》来表达他对‘作业、补课问题’的回答”, 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淡化了对于话题的讨论, 将学生的视线拉到了感知、鉴赏文本上, 但学习过程中, 教师的提问:“鲁迅弟弟的童年被无知的哥哥虐杀了, 你们呢, 你们的童年在哪里”又将同学们的注意由文本转向了话题。
由于不同的教师对于《风筝》文本本身的理解不同, 同时对于这篇文章在教材中所起的作用认识不一, 造成此课的教学内容存在不小的差异。通过上文相对系统全面的对《风筝》一文的教学内容加以梳理, 希望对中学教师在此课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有所裨益。
二、评议
1.《风筝》为什么难懂难教?
中学校园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 二怕写作文, 三怕周树人”。鲁迅先生的文章被公认为语言晦涩, 意蕴丰富, 难懂难教。那么, 具体到《风筝》一文, 又为什么难懂难教呢?
很多老师在陈述《风筝》难懂的理由时, 只提及《风筝》是鲁迅先生的文章, 这恐怕是受了上述观念的影响。比如, 何祎老师说“这是一篇鲁迅先生的文章, 要深入理解文意不是件易事”;郑山河老师提到“是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到鲁迅的文章, 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白书娟老师也同样认为“这篇课文是鲁迅先生的作品, 学生上初中后第一次接触, 学习难度较大, 课文难点较多”;冉德泰老师也提到“由于本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 不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 而且文章中疑难的问题较多, 所以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也有老师更为具体地指出了本文难懂的原因, 比如裘玉萍老师指出《风筝》“语言的晦涩, 让初一的学生感到理解的困难”;高颂民老师则认为“因为内容的深刻和主题的多元, 给文本解读带来了困难, 更为学生的解读带来困难”。
当然其主题的丰富性和多元性, 确实造成了解读方面的困难。通过中国知网的搜索, 可以搜到几十篇讨论《风筝》主题的文章, 见解各异, 论述也都有一定的理据。而在教学过程中, 如何选择教学内容, 把握文章的定位则成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面对的难题, 这也是《风筝》难教的主要原因。有老师追问教材编写者“《风筝》内涵丰富深刻, 学生真的难以进入文本。老师应在课堂上解读到什么程度呢?”;还有的老师经历反复思考后, 依然无法确定如果再上《风筝》, “是否能真的将亲情抛开, 大谈文中我’的角色变化呢?还是根据初一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 削足适履, 做一番文本的浅化处理呢?如若两者都不对, 那《风筝》一文究竟该如何定位呢?”也有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把《风筝》当成例文来教, 对自己的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却心存疑虑, 觉得“对于这篇具有多角度、多层面内涵的文本而言, 又似乎厚度不够。”
尽管很多老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但由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文本内容、教师素质、学生学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于同一篇文章的核心教学价值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所以, 针对《风筝》一文, 如何确定教学内容, 依然需要反复思考、实践、调整。
2.“小弟弟”真的忘却了吗?
在教学过程中, 对于文中的小弟弟是否忘却, 同学们的看法出现了分歧, 有的同学认为:
生1:我觉得弟弟“全然忘却”是假话, 他是故意这样说的。他故意让哥哥觉得他以前的做法并没有给自己留下心灵的伤痕, 目的就是怕哥哥现在还在为这件事纠结, 说忘记是善意的谎言, 表现的还是对哥哥的爱。
生2:我不同意这种看法, 我认为弟弟是真的全然忘却了。也许在风筝事件上, 弟弟自始至终都认为哥哥这样做是正确的, 他也明白哥哥这样做是希望自己有出息, 哥哥管教自己是应该的。因此, 他对这件事不会记得很牢, 忘却是自然的, 这同样也表现了弟弟对哥哥的爱, 是对爱的理解!
老师的看法也出现了分歧。有的老师认为小弟弟忘记了, 在提问的时候直接问大家:“既然弟弟已全然忘却那件事, ‘我’的心为什么依然沉重?对弟弟的‘全然忘却’, 我究竟持怎样的态度?”有的老师则认为小弟弟并没有忘记:“看来, 小兄弟关于风筝一事所说的‘有过这样的事吗’是说谎, 他说谎的原因用作者的思想来理解是因为这件事小兄弟不仅没有忘记, 而且是深深地记得, 之所以说忘记是因为在他心中依然不能原谅哥哥对他的伤害。”
整合教学内容提高历史教学实效 篇8
一、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整合
比如必修Ⅰ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与选修Ⅱ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可以进行整合教学。
专题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辛亥革命”一课中, 课文主要叙述了辛亥革命的过程, 重点阐述了临时政府的法令措施, 尤其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意义。选修Ⅱ专题二“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中的第四课“近代中国创制民主制度的斗争”中对《临时约法》内容和意义的表述更为完整。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 在第一次授课时就让学生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
专题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主要介绍英法美德四国代议制的确立。各国代议制的政体形式和内容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参考选修Ⅱ专题二中的“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和“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以及专题三的“英国议会与王权的决战”“曲折的民主之路”等内容, 对英法美等国民主制度确立的艰难过程及其内容和评价进行知识整合, 以求达到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较为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二、必修课各模块之间的整合
比如必修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与必修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必修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可进行有效的整合教学。如下图所示:
三个必修模块分别以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为主题, 因此, 三个必修模块的整合必须依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建构历史阶段的知识体系, 保证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完整而深刻。
三、必修课内部专题之间的整合
同时代的中国与西方可以进行比较性教学:比如, 必修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必修Ⅱ:“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必修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可以联系起来整合教学。不同时期的同一问题, 进行启发性教学:比如, 必修Ⅱ:“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必修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与“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亦可以联系起来整合教学。
四、专题内课与课之间的整合
比如, 必修Ⅰ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有以下四课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统治;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可以合并三、四课, 以朝代为时间顺序, 以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演变为主线, 理清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斗争,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认识其历史作用。又如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也有四课:1.民主政治的摇篮;2.卓尔不群的雅典;3.罗马人的法律, 教学中可以合并1、2课, 以希腊民主政治的确立、特点、优越性与局限性为核心内容, 深刻认识此民主政治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五、对每一课的内容进行优化整合
教学内容要有所取舍, 比如人民版必修Ⅱ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一课, 教材有三部分内容:分散的文明、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文明的链接。在教学中根据课标、教材内容及实际教学需要, 可对教材内容整合为三个部分, 即文明的链接、文明链接的影响和文明链接中的中国。其中文明链接的原因, 也就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虽然课标没有提及, 但对分析文明链接的影响非常重要, 当予以补充;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课标要求学生掌握, 但教材中没有提及予以补充, 文明链接的影响一目是教材重点阐述的内容, 是本课的重点, 但教材叙述得比较散, 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和提升, 补充材料, 引导学生从对欧洲、对美洲、对非洲、对亚洲、对世界、对人类这样几个角度入手, 对文明链接的影响进行分析, 使结论既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关于文明链接中的中国一目是补充的一部分内容, 这部分内容的增加有效地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而教材中原有的分散的文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则选取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其他予以淡化。
六、本学科内容与相关学科内容的整合
必修Ⅰ中多次涉及到的国体、政体、法律和必修Ⅱ中涉及到产权制度、股份制、外向型经济概念知识, 主要是政治学科的学习内容, 耕作技术、大河流域、气候、土地资源、人口问题、地缘等概念知识, 主要是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必修三文化史专题涉及思想、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宗教、哲学等诸多领域, 游刃有余地驾驭文化教学不仅需要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 还应有深厚的国学基础, 较强的哲学思辨能力, 文学、音乐、美术的欣赏鉴别能力, 一定的物理、生物、化学、信息技术知识……面对这种情况则需加强学科间的整合与合作, 争取相关学科的支援。
七、参照其他版本教材整合教学内容
课标对必修Ⅰ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的要求是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 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四种版本的教材内容, 都包含有光荣革命、《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等内容, 体现了17、18世纪的英国议会权力逐渐增强并凌驾于国王之上, 形成责任内阁制的发展过程, 但是不同的是人民版、人教版的教材叙述重过程、轻结论, 尤其是人民版在叙述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之后, 还介绍了19世纪议会与内阁之间的权力斗争;岳麓版和大象版则两者并重, 尤其是大象版还专门设立一个课题为“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这些内容,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都可以相互参照, 取长补短,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不论使用何种版本的教材, 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都必须以课标为指导, 切不可为了追求内容的有趣、形式的鲜活而背弃课标的要求和精神。
八、正确处理通史与专题史的关系
搞好初高中教学内容的衔接, 高中历史新课程以模块为架构、以专题为基本单元、以中外合编为体系, 理想化状态应是在系统地学习通史的基础上进行专题史的学习。初中历史新课程虽然是通史体例, 但新课程对初中历史的要求大大降低了, 基础知识大量减少, 知识体系弱化, 使得进入高中专题史学习所必需的相对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和许多至关重要的起铺垫作用的知识内容严重缺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初高中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研究比较,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与学生沟通, 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情况, 及时查漏补缺, 补充高中新课程学习必需的背景知识, 随时梳理通史结构, 构建比较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以达到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内容教学 篇9
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宪法的历史沿革
首先要让学生们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宪法的历史沿革。宪法的新中国成立以后, 我国先后颁布了四部宪法。
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106条;
第二部宪法:1975年宪法共30条;
第三部宪法:1978年宪法共60条;
第四部宪法:1982年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 共138条。
二、宪法的两大功能
说到宪法, 免不得要提到他的作用, 我们来看看美国的宪法历史, 美国1987年宪法到2006年, 200多年只有一部宪法, 其主条文只有7条: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中央地方关系、国家机构、修改程序、法的生效, 到目前为止仅27个修正案, 宪政的稳定使之由一个边缘弱国发展为世界超级大国, 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球的45%。
宪法主要有两大功能, 1) 保障公民的权利, 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2) 限制公权力, 国家权力一定要按照法律的规定来行使。
下面请大家来看两个案例:
2004年3月15日《今日说法》报道过的一个案例:该案例报道了我们宪法给两个同样从事收集沉香工作的人带来的截然不同的两种命运。
98年改革开放以后, 故事的一个主人公在广东湛江一带做起了收购沉香的生意, 沉香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药物, 他经营这个生意, 当时已经挣到了20万元的资产。在第三个年头, 1981年被检察机关以投机倒把罪提起了公诉, 法院判处了有期徒行7年。1981~1988年七年入狱生涯, 1988年我们开始了现行宪法的第一次修改, 这次修改承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当时为他开车的一个司机迎着改革的春风, 当年被认为是违法犯罪的做买卖的生意成为了合法的经营, 这司机买下了一个面临倒闭的锁厂, 在苦心经营下, 如今这家锁厂已经成为注册资金60万元的有限责任公司, 司机也为此成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并被选为十届人大代表, 而昔日老板在出狱后至1998年平反的这么多年, 一个原本可以为国家制造巨额财富的人才已经丧失了最佳的发展机遇!
第二个案例是胥敬祥案件, 2005年度被多家新闻媒体披露的全国“三大冤 (错) 案”之一, 胥敬祥本人在几乎没有任何有效证据的情况下被错捕、错判, 含冤入狱13年, 于2005年3月15日被无罪释放。2009年12月17日, 蒙冤入狱13年的周口农民胥敬祥, 终于拿到国家赔偿款, 总计529936.68元。胥敬祥案件是属于存疑无罪的案件, 是因为证据不足而认定无罪的案件, 属于程序正义的体现, 本案的纠正说明了检察机关在办案执法理念上进步, 显示了我国法治的进步。
从这个案例, 我们可看出一部真正立法为民的宪法及它修改后的内容对我们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最根本问题的规定是何其重要!也从另一个角度, 我们能够理解宪法作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
三、宪法的概念
谈及这里, 我觉得可以导出宪法的概念了, 其实, 一言以避之, 宪法的定义就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但是如何理解这个概念, 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层次来入手:
首先, 从宪法规定的内容上看, 从七个方面对统治阶级生死存亡根本问题的规定。
1) 规定国体, 也就是国家性质, 明确各阶级在这个国家中的地位, 解决是谁当家的问题, 在我们宪法中首先明确规定谁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我国的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 人民对这部宪法的拥戴可以是说史无前例的。2) 规定政体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 明确权力的行使 (做主) 。祖国大家庭谁当家谁做主, 都是统治阶级, 都是主人, 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行使权力, 否则乱套, 当断不断, 必受其乱。3) 规定经济基础经济制度。谁是国家财富的主人, 最大的财富莫过于是土地、地上附着物及其土地下面埋藏的资源。城镇归国家, 农村归集体。4) 规定法治原则———依法治国。5) 规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则———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素质建设。6) 规定计划生育原则。专家多次反复论证, 中国能够承载的人口是16亿。截止2011年4月中国大陆人口总数是1339724852, 约13.39亿人。2030年前后是人口增长高峰, 2040年才开始0增长, 之后缓慢下降, 中国人口之舟已经驶入险滩峡谷, 进退维谷, 在座同学到2030年40多岁, 两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上有四个老人, 甚至8个老人, 下有1个孩子读大学, 如果说现在围着你一个太阳转, 到时候你一个太阳的光芒要照耀9个人!所以如果不稳定和发展经济正是品尝这枚苦果的时候。另外男女人口比例失调117比100 (目前) , 2020年为147比100, 意味着有3000万男性公民找不到可以匹配的女性公民, 也就是每5个男人和一个女性匹配。另外老龄化严重问题已经日益呈现, 按照现在基因技术的发展速度, 据说到了2020年, 人类的寿命可以延长到200岁。2030年2亿老年人口, 甚至有代表提议将退休年龄推迟到85岁。从以上一些数据已经可以推断人口问题将会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 处理好中国的人口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否长治久安的根本性问题, 也是我国统治阶级生死存亡的大事情, 因此, 在宪法的条文中予与明确的规定。7) 区域划分:23个省 (台湾省) 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 (京、津、沪、渝) 2个特别行政区 (港、澳) 。自治机关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地方政府, 我们实行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相结合的政策, 阿坝自治州:藏羌族。第二个方面,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大法的地位可以从她的效力和修改的程序可以看出。从效力上看———至尊, 母法。一切法律 (子法) 必须以宪法为准, 必须服从于宪法。从修改程序来看:严肃慎重。
一般法律有一个代表团提议, 30个人附议, 就能够立案审议, 人数过半就能通过, 但是宪法的修改、废除必须要人大代表的1/2的提议才能立案, 2/3以上的人数同意才能通过。
综合起来看, 对于高校思修课专门公共课对于宪法部分的内容的讲解, 我认为就从宪法的历史、功能和概念三个方面给学生们做讲解, 课时量控制在2学时, 以上也是我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 望同行批评指正。
摘要: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 在高职学院学生授课有限的课时内, 如何让学生学到重点, 该讲哪些, 讲到什么程度以及宪法与我们普通百姓的有何联系是本文的重点。
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和谐统一 篇10
在教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时,通过对教材深入理解和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挖掘与组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教材内容要考虑到全体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且要能够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这就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体数学活动内容的设计要有可操作性和灵活性,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老师需要经常考虑“教什么” (教学内容) 和“怎么教” (教学方式) 的问题,并深入思考“为什么教” (教学目的) .
一、教材内容 (教什么)
例1小芳家浴室的一面墙上贴着瓷砖,中间的4块瓷砖组成了一个图案.如果把这4块瓷砖组成的图案贴在这面墙的任意一个位置,有多少中贴法?如果把这4块花瓷砖贴在最上面一行,有多少种贴法?
小组讨论:
(1) 怎样贴,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2) 沿这面墙的长贴一行有多少贴法的?沿这面墙的宽贴一列的呢?
(3) 一共有多少种贴法,与沿这面墙的长和宽有多少种贴法有什么关系呢?
教材内容安排既考虑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基本学习需要,又可以让老师和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留下很大的可变化的空间.
二、教学设计 (怎么教)
1.课前预习
先打印给学生一份例题的表格及覆盖图 (如图1) ,让学生带回家独立预习,并说明:一定要亲自动手摆一摆,只有通过大量的操作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题目内容.这样设计的目的 (为什么教) :首先考虑到学生知识学习的整体推进,比如,所有学生都可以通过直观的机械的摆放得到结果;同时,也让善于探索的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有些学生不满足于摆放得到的结果,会进一步思考:既然例1可以由直观的摆放得到一般性的规律,那么是否可以利用例1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思考这其中是否隐含着某种规律;即使学生不能得到准确的结论,只要他们有了更高层次甚至只是方向性的思考,都是可喜的学习方式的变化.
2.进行新课
上课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但考虑到本节课知识与上节课的关联,对例1的知识进行复习,了解学生对例1的掌握情况 (因为例1的规律决定了例2的理解程度) ,并进一步追问:今天同学在教室后面摆放了一排11个座位,如果A、B两位老师最先来,她们要坐在一起并且A在左边,那么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如果这两位老师在最左边先坐好了,接着来的C、D两位老师,要求同上,还有多少种坐法?一个问题,把学生的思维立即带入了一种深层次的思考中.
在这种状态下,进入例2的探究,更能让那些原来只是通过摆放而得到结果的学生群体不再满足于表面的发现,进而追求知识的表象与内在规律的联系.正如教材的设计一样,课堂上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能引起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
接着展开新课,让学生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同时提出:如果你们的意见不统一,你能否通过有条理的解释,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
这样设计的目的 (为什么教) :源于对“合作交流”的迫切需要、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有争论的、动态的学习过程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具体重要的作用———这源于教材设计中的“灵动”给我的启示.
接下去是组内汇报或班级交流阶段,这时候,已经有许多同学得到了相对统一的结论:
(1) 沿着这面墙的长一行一行地贴,或沿着这面墙的宽一列一列地贴.
(2) 沿这面墙的长贴有8块瓷砖,花砖占有2块,一共有8-2+1=7种贴法;同样,沿这面墙的宽有6-2+1=5种贴法.
(3) 贴法总数=行的贴法种数×列的贴法种数.即:7×5=35 (种)
总之,教材在例题设计上,具有开放性、灵动性、既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要求,又给学生学习的个性张扬提供了充分的空间;这样的设计,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够根据这样便于操作的素材进行无限的扩展,进而在不经意中溶入了课程标准中的理念,进而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学内容是可见的素材、教学方式是动态的操作过程,两者都依托于教学理念而存在,如何在教学内容中渗透《数学课程标准》思想,需要通过教学内容来体现.
摘要:如果说《数学课程标准》从理念上指明了师生数学活动的方向, 那么教材的具体内容则给教师日常教学提供了一份实用的渗透了课程思想的操作样本, 课程标准在这里得到了实践的验证.本篇从五数下册找规律的一道例题, 来阐述教材教学内容的设计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变革的影响.
内容教学 篇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课程性质部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即,语言文字是语文的本体,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据此,笔者认为,在研读教材过程中,正确把握教材的语言教学价值,研制合宜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一、语文教材的语言教学价值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最本质的特征。作为语文课程实施载体的语文教材,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这份神圣的职责。语言文字,是语文课堂的核心载体,是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基石。学生语文素养发展过程的主线,是语言的学习与运用——这里所说的语言,不只是静态的语言知识,更主要的是动态性语言规律的发现与掌握。
因此,学习语言的价值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思维能力培养价值,在教材的教学价值中显得尤为重要。专家认为:“文章一旦成了课文,它就有两重意义:内容意义和形式意义。阅读教学不但要‘批文得意,而且要‘批文得文。也就是说要‘意、文兼得。”故“教学要抓住‘语文核心价值,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我们用“课文”去教时,既要教“文”,更要教“言”。一句话,应尽量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
有位教师在教学《姥姥的剪纸》一课时,曾无比睿智地发掘了那字里行间、段篇深处的语言教学价值,准确而清晰地定位了文本的言语学习意义。例如,教学中她以“姥姥的剪纸‘神在哪里?文章是怎样写出‘神的?”为中心话题,引领学生潜入文字,体悟表达。她用“‘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为什么不写成‘剪只母鸡像母鸡,剪只公鸡像公鸡?”的极具语言思维品质的问题,去点拨引导学生不断感悟文章语言文字的意蕴和风格——以形象的语言品意图;以含蓄的语言品内涵;以新鲜感、陌生感的语言品独特……同时,教师始终践行着“语文课堂必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其通过课堂,通过文本,实现无限宽广的学习人生”。因此,“找文眼,品语言”的阅读路径与教学智慧,如同涓涓细流浸润于课堂的每时每刻。
二、如何把握教材的语言教学价值
语言教学价值,是语文教材的本质教学价值。要把握好它,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切入。
1.语文知识的传递
语文知识,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必须掌握的语文基本知识,如认知概念、语法修辞、写作手法、表达方式等。这些基本知识犹如学生语文素养大厦的基石与结点,需要教师从教材中掘取,在恰当的时机以恰当的方式潜移默化、水到渠成、润物无声地传递给学生。
例如,在低年级,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拼音知识、字形结构知识、字词知识、标点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基本句子的概念、认识自然段等;在中年级,可以立足教材让学生了解一些段落结构和最基本的修辞知识等(如苏教版第六册《庐山的云雾》第二自然段,用总分的构段方式,描摹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由此,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总分结构段落的特点,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等);高年级则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篇章架构、赏析知识。因此,把握教材“语文知识传递”的价值,需要因材施教、顺势而教,切忌空洞讲解、概念化地灌输。
2.语言表达的品悟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大到篇章布局、言语特色、结构段落;小到词语,微到标点……都充盈着语言表达的品悟价值。教师要睿智把握,引导学生体悟语言的妙处,学会语言本领。
例如,教学苏教版第八册《第一次抱母亲》第二课,当学生初步感悟了母亲的艰辛与不易时,我自然点拨道:“母亲用肩膀挑起的仅仅是100多斤重的‘担子吗?对于‘担子和‘重担你又有怎样深入的感悟?”顿时,学生的情感、思维被引向深入,作者之“言”便深深地留于学生心间。
此外,除了对语言内容意蕴的品悟,语言表达的品悟价值更多的还在于一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及表达效果,品味语言特点,体晤表达之精妙,体验语文学习带来的乐趣。
例如,教学苏教版第十二册《理想的风筝》,在学生理解文本主要内容后,笔者抛出话题:“谈腿疾、写板书、放风筝,请同学们聚焦苏叔阳安排这三个故事的先后顺序,你有怎样的发现?聚焦三个故事文字篇幅的长短错落,你又有怎样的感受?”“三个故事有内容上的承接,情感上的递进,主题上的推深……最能表现刘老师的可贵精神,最能与课题关联的是……”事实证明,学生深入进行言语思维后的表达令人惊喜。这时我自然小结道:“看来,我们不仅要聚焦段落文字,也要聚焦篇章布局。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阅读大气与细腻兼具。”所以,我们要学习语言的表达形式,看教材是“怎么说”的,这才是有效之举,是在语言表达的品悟中铺就与达成的。
3.语文能力的培养
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把握教材语言教学价值的有力体现。其包括字、词、句、篇的理解能力,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表达能力,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以及获取信息、整合信息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基于教材、把握价值、有效培养。而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则更需要教师利用教材例子内化迁移、着力练就之。
三、合宜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
教材语言教学价值的确定回答了“什么更应教”的问题,合宜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则关系到具体“教什么”的问题,笔者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去思考。
1.课程目标:指向与归宿
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与内容”进行了完整诠释。教师在准确深入领悟“总体目标与内容”、“学段目标与内容”的基础上,必须有序把握并完成“学期目标与内容”、“单元目标与内容”、“单篇教材目标与内容”、“课时目标与内容”。然后根据不同层面的教学要求,做到“总目标清晰、支目标明确、点目标实在”。其间,教师必须充分关注语言本体教学目标,做到在研读教材时正确明晰目标,在研制教学内容时f合当把握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实现目标,在教学评价时不忘回归目标。只有教师心中有了确切的语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合宜研制才有正确的方向,教学过程的有效推进才有可靠的保证,学生语文素养的切实提升才有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研读《我和祖父的园子》(苏教版五下)一文时,笔者根据《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之一(……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对应目标体系),将“在沉浸文字、品味园子之美的基础上,体悟萧红‘诗化、儿童化的语言之美;领悟‘叙事抒隋、借物抒情的表达之妙”,确定为第二课时的核心教学目标。在研制教学内容时,我就紧扣核心目标,以“我和祖父的园子是个怎样的园子”为主话题,引领学生通过不断体味那如诗般语言的描摹,不断关注萧红的儿童视角,不断体会那份“情在景中,物中蕴情”的意趣,不断叩击“园子”的深层次意蕴,从而使情韵与理性、工具与人文,在语言教学目标的统领、关照下,在合宜的教学过程中和谐共生、相得益彰。
2.智用教材:核心与关键
王荣生教授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书中认为,教材选文有“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种类型。小学阶段又以“例文”和“样本”为主。“例文”的功能在于,帮助学生学会从众多选文中提炼出概括}生的知识,让学生形成某一方面的读写知识。而“样本”则是为了“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把握课文内容,进而培养阅读或写作同类诗文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应据此“智用教材”,即具有课程资源开发者的意识,独具慧眼地发现与开掘教材内蕴的语言教学价值。发现与开掘时,必须有引导学生探索语言规律的意识,可以先通过不同文本的阅读,让学生领悟、获得规律性的知识与方法,然后再实现举一反三,将规律性的知识与方法,运用到同类文本的阅读实践中,形成阅读能力。这样,教材的语言教学价值方能得以充分开掘,合宜教学内容的研制才能实现。
例如,笔者曾反复研读《白鹅》(人教版四上),斟酌这篇选文究竟有怎样独特的语言教学价值。首先,为了表现白鹅的“高傲”,丰子恺分别从叫声、步态和吃饭三个方面来阐述,其语言表达颇有特色:充满画面、趣味盎然的“漫画式”语言,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白鹅有条不紊、“严肃郑重”乃至刻板呆滞的“鹅老爷”形象。
其次,就写作手法而言,文章运用了大量的对比,以突出白鹅的“高傲”,充盈着浓浓的情味。写白鹅的“引吭大叫”,用狗的“狂吠”与之陪衬;写白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又不失时机地与狗的“躲在篱边窥伺”、“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等猥琐状态相对比。这些对比的运用,带来了直接的“漫画”效果,给人以强烈而又真实的共鸣体会一白鹅的庄重拘谨,惹人爱冷。
最后,该文中,丰子恺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用“我们的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贬义的词语来表现鹅的个性,更显得这只鹅虽然固执迂腐,却率真质朴、憨态可掬。伴随着白鹅形象的不断丰满,它在丰子恺的笔下已经不是动物,而是一位纯真可爱、稚气憨厚的孩子了。我们从字里行间,可看出作者充满着对白鹅的喜爱。
基于对《白鹅》一文语言教学价值的认识、发现与开掘,笔者研制了如下的教学内容:通过阅读,想象、体会白鹅高傲的形象,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鹅的高傲的;运用“读文字,见画面,品趣味”的阅读方法,体会“漫画式”语言的特点;认识文中“对比”及“反语”手法的运用,进一步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通过文本与郑振铎散文《燕子》的比较阅读,进一步感受语言的不同风格之美。
可见,站在课程资源开发者的角度,以选文者的视角去智慧地开掘教材的语言教学价值,方能实现从“教课文”向“学语文”的漂亮转身,这才是语文课的价值所在。
3.学情需要:起点与准绳
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实践与评价教学,教在学生最需要的地方,教在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节点上。由此可见,学情需要是研制合宜教学内容的起点与准绳。
一位教师执教的《空气中的“流浪汉”》一课,令我感触很深。该文是著名作家叶永烈的科普作品,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这位教师抓住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将教学目标聚焦于说明文阅读方法的习得和说明文语言特点的领悟上,教学内容便根据这两项目标来安排。
其一,要求学生初读课文后,说出课文的要点(这个环节花了七分钟左右,学生就概括出了六个要点。这时教师故作惊讶,让大家说说各自的读书方法。于是,全班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注释性说明文的段落往往都有一个主句,其余文字则围绕这个主句展开,从而掌握了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其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篇说明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通过师生共同质疑,梳理出四个问题:①对灰尘大小和分布的介绍,为什么能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②说明灰尘来源时,为什么前面三个句子之间用分号,而第三、四句之间用句号?③为什么作者只用短短50个字,就将灰尘的多种坏处说清楚了?④为什么用“管教”而不用“消灭”?通过讨论、辨析、朗读和感悟,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更重要的是领悟了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于是,学生明白了:在说明事物时,别人已经知道的可以略写,别人不知道的则必须详写;在说明文中常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用排比方法说明事物时,应长话短说,而且可增强语句的节奏和气势……
这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教师抓住了文体特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积累,没有在这篇文章的知识内容(其实也是学生一读就懂的内容)上“兜兜转转”,而是基于学情、基于文体,着眼于学生的兴趣点、障碍点、发展点,把知识的学习与语言的品位、学习方法的掌握结合在一起,成就了一节真正为学生所需要的语文课。
教材只是语文教学的载体,教材内容并不等同于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和学习需求,从教材中寻找、挖掘相应的语言教学资源,研制合宜的教学内容,明晰不同年段的语文教学在本年段该做的事,为学而教,顺需而教。教材蕴含的语言教学价值与资源是丰富的,但并非所有的价值都适合落实于课堂。课堂里究竟适合“教什么”,最终还得根据“学情”作取舍。
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阅读此文该“学什么”和“得到什么”,哪些是学生已知已会的,哪些内容可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盲点,学生的哪些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学情”应是把握教材语言、教学价值,研制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所以,教师要心中有“人”——学生,找准其学习起点、能力起点,并基于起点进行教学,才能教到学生的心坎上,才能促进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等充分、长足、协同的发展。
选择恰当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篇12
一、教学内容的确定
如果有人问:这节课你教了什么?数学老师的回答会很清楚, 比如教“圆的认识”, 他会很肯定地告诉你, 这堂课教的是圆心、半径、直径、周长等与圆相关的知识。因为“教什么”, 已直接由教材呈现给教师和学生。而语文教师却很难说清, 所教的就是这一篇篇课文, 字、词、句、段, 听、说、读、写……似乎什么都教了, 又好像什么都没教, 因为一篇篇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学的内容, 课文只是我们要教学的内容的载体, 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中。例如, 语文老师上《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除了一些字词、段落、主要内容等共性的目标或知识点外, 其余完全靠语文教师自己的理解确定, 有的老师会抓“一次又一次”, 有的老师会抓“谈何容易”, 有的老师会抓两个“静静的”, 甚至有的老师什么都不会抓, 把课文从头讲到尾。
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语文教学的现状:我们的一些语文教师心中常常并不清楚要教些什么, 更不清楚要教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法教合适。对此, 崔峦老师指出, 《语文课程标准》在制定与修订中, 有一个比较大的疏漏, 就是没有明确规定教学的目标与内容。教什么, 不教什么, 练什么, 不练什么, 没有明确规定, 教多教少, 教深教浅, 都由教师自己掌控。这就使得一些教师以为一篇篇课文就是教学内容, 教语文就是讲课文。所以, 我认为目前对语文教学来说, “教什么”的问题是第一位的。我认为, 《教师教学用书》应该对每一课要教的内容作出具体的、明确的、保底的规定, 把内容与目标细化并落实到每一册、每一组、每一课中。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教学内容的盲目性、随意性, 才能革除“教语文就是教课文”、“阅读课就是分析内容”的弊端。事实上, 语文课说白了就是两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教什么, 第二个维度是怎么教。教什么涉及教学内容问题, 怎么教涉及教学方法问题。那么, “教什么”如何确定呢?我以为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教材的单元导语和课后练习应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
在确定具体的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之前, 教师首先要对各年段的教学目标做到胸中有数, 否则, 就会造成教学内容确定的失当。有一位老师在教一年级小朋友学习《春到梅花山》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时, 把教学内容确定为除了体会梅花的漂亮、梅花山的热闹外, 还引导学生体会梅花高洁的品格, 于是补充了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尽管教师讲得激情洋溢, 可一年级的孩子还是不理解。这反映了教师对学段目标的把握不够准确。其次, 教师要认真领会教材中各个单元的阅读导语, 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我们说, 一篇文章, 其内涵固然丰厚, 语言固然精妙, 语文知识点必然不少, 但哪些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哪些内容是这一课时要解决的, 要训练的, 应根据单元重点与编者意图来定。我们不应该无视单元重点与编者意图随意地确定教学内容, 而应根据单元导语与编者意图来确定教学内容, 可从两个方面思考:1.文本的价值取向。虽说对同一文本“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对于特定的课堂教学, 对于特定的阅读对象———小学生来说, 总有一个价值取向的引导问题。比如《去年的树》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所要表达的是“诚信”的价值, 这是核心, 其余的如“要有环保意识, 不能乱砍滥伐;要珍惜友情”等的解读就有点片面。教学中, 我们要在尊重学生多元理解的同时, 根据教学目标, 选择认同度高的观点作为学习的主要依凭。2.单元训练重点。比如《孔子游春》 (苏版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一课, 虽然其内涵十分丰富, 但清晰:泗水春景———观水悟道———河畔娱乐———畅谈志向, 构成了课文的四个板块。这其中, 又以“观水悟道”和“畅谈志向”为重点。教师在教学时, 可以适当介绍孔子的生平以及“循循善诱”的教学思想, 帮助学生理解孔子循循善诱的又一个例子“观水悟道”, 也可以适当补充颜回是“七十二贤弟子”之首的资料, 以此突出课文中提到的颜回的志向: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但有些老师基于“把教材读厚”、“多补充一些资料, 多设计一些练习, 学生就一定多有收获”的简单想法, 拓展了许多教学内容, 如孔子出生的故事, 众多弟子的特点, 论语名言以及各地祭孔学孔的情况等等, 反而喧宾夺主。第三, 在确定教学内容时, 要特别注意课文特征与课后练习, 因为一篇课文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 我们要选择那些最能体现课文特征的内容来教, 而课后练习是语文课程内容建设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语文课“教什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课后练习或明或暗指示给教师的。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内容的选择看似不成问题, 但它却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大问题。作为教师, 不可能把自己在解读文本时的创见和深刻丰富的体验全部转化为教学内容。哪些应该纳入到教学设计中, 并对其梳理、重构、整合, 再通过恰当的方式加以呈现, 需要我们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甄选出能确保教学针对性与有效性的教学内容。但从目前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来看, 大多数教师是依据自己的经验来选择教学内容的, 教什么, 不教什么, 练什么, 不练什么, 没有明确规定, 教多教少, 教深教浅, 都由自己掌控。也许有人会说, 学生是有差异的, 教学内容的选择, 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区别。这话固然有一定的通识通论是需要学生获得并掌握的, 学生的学习, 是应该有相对统一的水平起点的, 在这个水平起点上, 可以因学生的差异而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一般地说, 在基础型课程的学习中, 当以相对统一的水平起点为主。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往往围绕着课文内容做文章。虽然不是千篇一律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 但总离不开人物特点, 字、词、句等内容分析。更有甚者, 有的老师被课文内容牵着鼻子走, 课文涉及音乐内容的, 必然要放个音乐让学生欣赏;课文涉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 必有大量的背景资料拓展……难怪社会上批评我们的语文课是“泛语文”、“非语文”, 是个什么都可以装的“筐”。其实, 一篇课文可以用来进行教学的内容很多, 这就涉及文本的核心价值与语文的核心价值, 而我们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要从文本的核心价值中挖掘语文的核心价值, 这种价值就是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那么, 什么样的内容是一篇课文里的“语文核心价值”呢?
一是关于语文的知识、语文的技能, 或者说只有通过语文课才能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比如《花钟》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可以用来教学的内容很多, 如花钟是怎样形成的;每种花是怎样开放的;每种花开放的时间……选择什么内容教学才是立足学生的发展呢?作为小学三年级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 我们只能把“教学内容”定位为:“通过重点学习第一自然段, 领会作者描写花开放时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包括逻辑的准确和形象的准确) , 感悟作者连句成段的方法, 并积累语言, 适当地迁移运用语言, 从而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设计教学时可以这样考虑:1.品味句子逻辑的准确:看看表示花开放时间的词有什么不同, 从而品味“左右”这个词在句意表达上的作用。2.品味句子形象的准确: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每一种花的开放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 想象这种花开放的情形, 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3.连句成段的感悟与语言积累:根据花开放的时间, 在黑板的“钟面”上贴出相关的花, 感悟作者连句成段的方式, 并看“钟面”练习背诵。
有一位老师在教《花钟》时, 抓了花开的时间与样子。课堂上, 他把花开的时间与样子制成一张表。这张表分两次呈现, 第一次罗列了课文中的九种花, ××花开放了, ××花开放了, 就用这样的句式, 一串下来, 一共九句, 一目了然。让孩子们读这九句话, 读到后来, 都不想读了。干吗呢?傻不傻?好!我们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就是要让你感到单调, 感到枯燥, 感到乏味。等到这种感觉出来了, 再呈现原文, 让学生对照原文, 一句一句地读, 一句一句地改, 这一改, 句子的意思没变, 但什么变了?味道变了, 节奏变了, 语言的精神面貌变了。通过比较, 句子的语言意味、这样写的好处和妙处, 学生自然心领神会。你看, 这就是《花钟》的语文核心价值, 关于语言表达方面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教者没有繁琐的分析, 没有牵枝攀藤地引申、拓展, 而是抓住重点, 巧用对比, 重锤敲击, 泼墨如云, 就像挖一口井, 决不浅尝辄止, 非得挖到汩汩泉水冒出来为止。
二是具有明显的特征或代表性, 这种特征可能是显性的, 也可能是隐性的。如沈大安老师提出的从语言习得的角度, 我们应该选择两种语言现象作为教学内容:一种是有规律的语言现象, 一种是“陌生化”的语言现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规律的语言比比皆是, 如《花钟》的第1自然段:“凌晨四点, 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 艳丽的蔷薇花绽开了笑脸;七点, 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 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 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 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这一段除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移情的观察角度、多样化的表达方法外, 仅就“时间”的写法来说, 就有几点值得学生注意:一是按时间顺序写, 这才便于读者想象成“花钟”的开放;二是用上了“左右”, 使表达更加准确, 而且有的加上“左右”, 有的不加“左右”, 避免了累赘重复;三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有变化。这三点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很有价值, 如果让学生细细品味, 可以学到汉语表达方式的许多规律。课堂上, 作为引领者的教师, 就要有意识地发掘这些有规律的语言现象, 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学习。
再看“陌生化”的语言现象, 《慈母情深》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中有这样两个典型的语段。
语段一: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褐色口罩上方,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
语段二:母亲说完, 立刻又坐了下去, 立刻又弯曲了背, 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机板上了, 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王崧舟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就很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语言规律, 通过感悟使学生明白了其中第一句将“我的母亲”倒置, 并进行多次反复, 所起到的表达效果是给人一种慢镜头的感觉, 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而“立刻”一词的重复应用, 则是给人一种快镜头的感觉, 使母亲的一系列动作描写一气呵成, 再次感受母亲挣钱的不易, 生活的艰辛。看!两个语段承载了多么有价值的语言规律啊!如果细细品味, 学生就能学到怎样用特殊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但这并非是教参中指出的, 而是教者深入解读文本的结果。
不论是规律性的语言还是“陌生化”的语言, 对学生的语言发展都有较高的价值, 我们在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时不要错过。
三是具有统领性, 抓住它, 就能整体把握文本, 构建起大的阅读话题。很多时候, 我们发现有一些课堂总是在“山脚下转悠”, 或者始终如同隔靴搔痒, 无法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至少有一点必然存在, 即教师在解读文本时没有依据文本设计出能紧扣文本价值取向的统领性问题, 并组织教学。
如一位老师教学《一夜的工作》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 , 在学生初读课文后, 老师紧扣教学研读点“审阅”, 引导学生理解“审阅”的意思。教师还敏锐地抓住“总理审阅文件时, 有什么是出乎你的意料, 是你没想到的?”这个统领性问题, 让学生反复品读周总理审阅一份文件的句子, 并交流感受, 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周总理的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体会到周总理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最后巧妙地将“总理审阅一份文件”与“审阅一夜文件”, 并进一步到“审阅一生文件”串接起来, 层层深入, 螺旋上升, 教学也因其统领性问题的创设而变得简单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