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梗阻(共6篇)
胰腺梗阻 篇1
重症胰腺炎以及肠梗阻都是外科中十分常见的疾病, 急性重症胰腺炎容易导致胰管堵塞, 激活消化酶从而引起自身器官的损害, 病死率十分高。肠梗阻同样也是外科中常见的急腹症, 常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 两组疾病合并在一起使得患者的病情更加复杂, 若不及时治疗短期内可对患者产生十分严重的脏器损害及循环衰竭, 从而危及生命[1]。治疗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的康复, 现就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肠梗阻患者进行分组护理,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肠梗阻术后患者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肠梗阻患者, 其中男38例, 女26例;年龄24~85岁, 平均48.4岁;发病原因:结石20例, 肿瘤性疾病30例, 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暴饮暴食12例, 其他原因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32例。患者均依据重症胰腺炎合并肠梗阻的诊断标准, 均无其他重要脏器的合并损伤。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对照组采用单纯护理, 综合护理措施如下。
1.2.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意识的变化密切观察, 要特别注意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 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可给予相应的吸氧支持, 定时给予吸痰处理, 防止术后发生误吸, 对患者的24h出入量进行记录, 对于出现的生命体征变化应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1.2.2 腹部体征的观察
患者术后腹部体征的观察是重点内容, 需要注意患者的腹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 对于出现的剧烈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师并进行处理, 很多老年患者的腹痛症状并不明显, 不易发现而导致延误诊治, 故护理人员应重视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2]。
1.2.3 术后引流管管理
重症胰腺炎患者术后会放置多根引流管, 置管时间也较长, 肠梗阻术后也会留置胃管及腹腔引流管, 对于各根引流管的作用需要及时咨询责任医师, 做好标识, 并对其做好固定, 防止患者在翻转过程中出现折叠、脱落等现象而影响引流的通畅, 同时要注意及时更换引流袋。
1.2.4其他护理
在饮食上遵循低糖低脂饮食, 少量多餐开始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禁忌辛辣油腻食物, 注意营养均衡, 对于药品的服用方法以及剂量作用等需要与患者告知, 重视与患者家属的充分沟通, 取得其配合, 患者出院后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康复建议及计划[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0、3、7d后的疼痛评分以及治疗后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病情稳定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后0d,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3、7d时, 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2.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3.4%, 护理满意度为96.7%, 病情稳定率为88.4%;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为76.9%, 护理满意度为81.2%, 病情稳定率为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重症胰腺炎以及肠梗阻均是病情危重、变化迅速的疾病, 两种疾病的合并对于治疗和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及时的治疗和积极的护理干预都是增加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在护理过程中, 需要注意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等密切结合, 对于可能出现的症状做到心里有数, 护理人员应当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积极做好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 取得充分的配合, 提高治疗效果[4,5]。
通过对重症胰腺炎合并肠梗阻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 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上升, 疼痛症状明显缓解, 且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所以这是一种很好的护理模式。
总之, 对于这种急腹症的合并出现, 应更加重视综合护理措施, 对每一个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特点都做好充分的评估, 在工作中做到有耐心、有责任心, 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肠梗阻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肠梗阻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32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0d,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3、7d时, 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病情稳定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重症胰腺炎合并肠梗阻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 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减少医疗纠纷。
关键词:胰腺炎,肠梗阻,护理
参考文献
[1] 王爱华.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胰腺炎的影响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 (15) :1695-1697.
[2] 滕越, 吴建华, 王传琨, 等.早期个体化护理干预在微创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 (29) :3542-3544.
[3] 沈志华, 刘绍胜, 刘思德, 等.护理干预对奥曲肽治疗肠梗阻临床效果的影响[J].中国药业, 2013, 22 (11) :92-93.
[4] 李秀华.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 (8) :13-14.
[5] 罗燕帆.老年人急腹症的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14) :102-103.
胰腺梗阻 篇2
关键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腹腔镜手术
急性非梗阻胆源性胰腺炎是一种急性胰腺炎疾病, 目前临床治疗主要采取手术的方法。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腹腔镜技术逐渐应用到急性非梗阻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当中。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 对我院2008-2009年收治的46例急性非梗阻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 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2009年收治的46例急性非梗阻胆源性胰腺炎患者, 其中男性20例, 女性26例, 年龄20~69岁, 平均 (43.5±6.9) 岁。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为急性非梗阻胆源性胰腺炎, 且发病时间为6h至4d, 所有患者均表现有上腹部疼痛以及恶心、呕吐等状况。
1.2 诊断标准
诊断需要符合以下几点:有胆囊结石和胆绞痛病史;急性发作出现右上腹疼痛和右肩背部放射性疼痛;患者血和尿淀粉酶均升高;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胰腺肿大, 且密度不均匀, 胰腺周围出现积液, 同时胆囊有结石, 而胆总管内未见结石阴影。
1.3 手术方法
手术方式主要采取:①LC;②LC+胆道造影术;③LC+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首先对患者全麻, 对于术前已经检查确诊为胆总管无结石的患者直接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手术, 先解剖分离Calot三角, 然后分离患者的胆囊管, 在胆囊颈和胆囊管的交界处用钛夹进行夹闭, 同时在钛夹的下方剪开患者的胆囊管 (周径为1/3~1/2) 。然后经剑突下的操作孔将患者的输尿管导管从剪开的胆囊管口插入1~2cm, 插管成功后需要用钛夹适度夹闭胆囊管, 同时经注水无渗漏之后, 注入30%~38%的复方泛影葡胺20mL。如果患者造影无异常情况, 拔除造影管, 完成手术。如果造影异常, 需要进行胆道镜探查术, 在侧孔内插入胆道镜探查胆总管, 然后根据术中基本情况, 必要的时候放置引流管[1]。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undefined表示,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6例患者均经过腹腔镜手术治疗, 手术过程未出现死亡情况, 手术时间为32~170min, 平均 (46.5±4.4) min。其中单纯采取LC术的患者30例, 同时结合胆管造影术11例, 采取LC+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5例。所有的患者均在次日可以下床活动, 住院平均时间为 (12.4±2.1) 天。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 均无并发症情况发生, 且全部康复。
3 讨论
急性非梗阻胆源性胰腺炎主要临床症状为急性腹痛和发热以及恶心、呕吐等, 主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于急性非梗阻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逐渐形成了一种治疗标准[2]。目前有资料显示, 在临床中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非梗阻胆源性胰腺炎, 具有一定的效果。
本文主要分析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非梗阻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发现患者在进行该项手术之后均得到较好的治疗, 而且这种技术比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 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和并发症少的优点[3]。但是在采取这种方法治疗时,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手术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仔细的分离粘连的地方, 同时需要避免因急性炎症期的组织水肿, 保证解剖的层次清晰, 切不可损伤胆总管。
(2) 术中使用钛夹夹闭胆囊管时, 第一枚不要夹得太紧, 防止出现夹切割造成术后的胆漏。
(3) 若手术中出现严重的组织炎症, 需要放置引流管, 同时需要密切关注引流管中液体的颜色、性质和液体的量等, 对于出现异常的需要及时处理, 防止出现胆漏情况。
术后需要注意的问题[4]: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同时定期检查患者的肝功能和血、尿淀粉酶以及胰腺CT等情况;待患者的肠道功能和胰腺CT恢复正常方可进食物;叮嘱患者出院的6个月之内每月进行一次复查, 以后每3~6个月进行一次复查, 对于出现异常情况的及时到院就诊。
综上所述, 对于急性非梗阻胆源性胰腺炎患者, 尽早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 防止病情加重或恶化[5]。
参考文献
[1]王建良, 孔雷, 韩峰, 等.104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时机探讨[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08, 20 (3) :190-192.
[2]张久明.急性胰腺炎误诊为心脏急症三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07, 20 (5) :42-43.
[3]夏虎平, 杨锐锋, 刘军, 等.急性胰腺炎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存一例[J].临床误诊误治, 2008, 21 (9) :25-26.
[4]崔东峰, 朱艳彬, 张洋.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分析 (附18例报告) [J].临床误诊误治, 2008, 21 (9) :23-24.
胰腺梗阻 篇3
1 资料和方法
1. 1一般资料
患者来源为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脾胃病( 中医消化科) 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的住院患者,共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其中治疗组男29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 41. 99±14. 071) 岁,其中轻度20例、中度13例,重度2例; 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 40. 75±9. 954) 岁,其中轻度22例,中度10例,重度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轻重程度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1. 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胰腺 炎诊治指 南 ( 2013年,上海) 》[1]制定。( 1) 与AP符合的腹痛( 急性、突发、持续、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常向背部放射) ; ( 2) 血清淀粉酶和( 或) 脂肪酶活性至少 > 3倍正常上限值;( 3) 增强CT/MRI或腹部超声呈AP影像学改变。临床上符合以上3项特征中的2项,并有腹胀,排气排便停止,伴或不伴恶心呕吐,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即可诊断为AP合并麻痹性肠梗阻。
1. 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制定[2]。腑实热结证: 主症: ( 1) 腹痛剧烈,由上腹而至脐腹,甚则从心下至少腹痛满不可近; ( 2) 有痞满燥实坚征象;( 3) 大便秘结; ( 4) 舌红,苔黄厚腻或燥。次症: ( 1)腹胀; ( 2) 恶心呕吐; ( 3) 口干渴; ( 4) 尿短赤; ( 5) 日晡潮热; ( 6) 脉洪数或弦数。主症2项加次症2项可诊断。
1. 4 纳入标准
年龄在20岁 ~ 75岁,符合西医AP合并麻痹性肠梗阻的诊断标准及中医腑实热结证的诊断标准。
1. 5 排除标准
( 1) 合并有严重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 ( 2) 精神病患者; ( 3)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 4) 未按规定用药。
1. 6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一级护理,禁食水,持续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注射用奥美拉唑40 mg静脉点滴每日2次抑酸,注射用生长抑素6 mg /24h持续静脉泵入抑制胰酶分泌,并给予补液及营养支持治疗。恶心呕吐剧烈患者给予胃肠减压。每日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胰功能、肝肾功能、快速C反应蛋白、血钙。
治疗组在上述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方药组成为大柴胡汤合大承气汤加减: 柴胡10 g、生大黄10 g、枳实20 g、厚朴20 g、芒硝6 g、白芍30 g、炙甘草10 g、黄芩10 g、清半夏10 g、丹参10 g,由中日友好医院煎药室提供,每天1剂,浓煎200 m L,灌肠。同时用带拉链的布袋装芒硝200 ~ 300 g外敷腹部,每6 ~ 8小时更换一次,疗程10天。
1. 7 观察指标
( 1) 腹痛程度VAS( Visual Analog Scales) 评分;( 2) 血淀粉酶( Serum amylase,AMY) ; ( 3) 第一次排气时间; ( 4) 第一次排便的时间; ( 5) 开放饮食的时间; ( 6) 住院时间。
1. 8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3]:( 1) 临床痊愈: 3天内症状、体征缓解,7天内消失,血、尿淀粉酶正常。( 2) 显效: 7天内症状、体征显著好转,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 ( 3) 有效: 7天内症状、体征减轻,血、尿淀粉酶有下降趋势; ( 4) 无效: 7天内症状体征未减轻或恶化,血、尿淀粉酶未降低。
1. 9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各组患者腹痛评分、血淀粉酶、第一次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开放饮食时间、住院时间经正态检验,P值均 >0. 05 ,即服从正态分布,故组间比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构成比采用χ2检验。P < 0. 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腹痛评分、血淀粉酶比较
治疗第3天,治疗组腹 痛评分为 ( 2. 40±1. 288) ,对照组腹痛评分为( 3. 23±1. 610) ,两组经正态检验,P = 0. 146 > 0. 05,P = 0. 602 > 0. 05,均符合正态分布,因此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20) ,见表1。治疗第3天,治疗组血淀粉 酶为 ( 157. 40±61. 692 ) ,对照组为( 209. 97±96. 794) ,两组经正态检验,P = 0. 679 >0. 05,P = 0. 905 > 0. 05,均符合正态分布,因此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 P =0. 009) ,见表1。
注: 与治疗组治疗前比较,aP < 0. 05; 与对照组第 3 天比较,bP < 0. 05
2. 2 两组患者第一次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开放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组第一次排气时间为( 2. 31±1. 301) 天,对照组第一次排气时间为( 3. 71±1. 655) 天,两组经正态检验,P = 0. 346 > 0. 05,P = 0. 091 > 0. 05,均符合正态分布,因此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00; 治疗组第一次排便时间为( 2. 71±0. 926) 天,对照组第一次排便时间为( 3. 94±1. 282) 天,两组经正态检验,P = 0. 065 >0. 05,P = 0. 235 > 0. 05,均符合正态分布,因此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0. 000; 治疗组开放饮食时间为 ( 6. 26±1. 540 ) 天,对照组开放饮食时间为( 7. 31±1. 471) 天,两组经正态检验,P = 0. 225 > 0. 05,P = 0. 345 > 0. 05,均符合正态分布,因此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05; 治疗组住院时间为( 11. 40±1. 355 ) 天,对照组住院时间为 ( 12. 89±2. 125 )天,两组经正态检验,P = 0. 180 > 0. 05,P = 0. 229 >0. 05,均符合正态分布,因此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01,见表2。
注: 与对照组比较,aP < 0. 05
2. 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有效 率为97. 1% ,对照组有 效率为94. 3% ,两组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 061,P = 0. 303,见表3。
2. 4两组 患者出现胰 腺坏死、假 性囊肿、ARDS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 7% ,对照组为8. 6% ,两组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 215,P = 0. 643,见表4。
2. 5 安全性指标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由于胃肠道和胰腺生理解剖位置相邻,当AP患者胰腺肿胀渗出后,胃肠道往往是最先受累以及最容易受累的器官,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麻痹性肠梗阻。AP早期,大量炎性因子释放、局部缺氧以及神经反射障碍导致肠道组织水肿、平滑肌蠕动无力、大量消化液和气体在肠道内积聚[4],导致麻痹性肠梗阻的发生,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排便排气消失。麻痹性肠梗阻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麻痹性肠梗阻时,肠道细菌移位至胰腺,直接加重胰腺损伤; 其次,肠道细菌内毒素进入体循环,促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对胰腺构成“二次打击”;第三,麻痹性肠梗阻时腹腔压力升高,容易导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脏器功能衰竭。所以,促使患者尽早排气排便、肠道功能恢复,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痛苦,还能够有利于胰腺功能的进一步恢复,降低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对治疗急性胰腺炎有重要意义。
AP属于中医“胰瘅”、“腹痛”等范畴,合并麻痹性肠梗阻后,患者综合表现为腹痛,腹胀,大便不通,发热,舌红,苔黄或腻等症状,符合“阳明腑实证”,病位在肠,故治疗应以通腑泄热为法,予中药灌肠治疗。方中柴胡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疏肝理气止痛; 生大黄、枳实、厚朴,泄阳明热结,行气消痞; 芒硝软坚泄热,润燥通便,与大黄相须为用; 白芍、甘草缓急止痛; 半夏和胃降逆止呕; 丹参活血化瘀。诸药合用,故奏通腑泄热,理气止痛之效。同时给予芒硝外敷腹部,以促进胰腺渗出液体和腹腔积液的吸收,减轻肠壁水肿。
虽然国外有研究显示通过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与鼻空肠管一样安全[5,6],但是目前通过口服或胃管鼻饲治疗AP的安全性仍有争议,对于空肠管鼻饲中药的方法虽然得到大部分学者认同的,但是留置空肠管需要胃镜协助,操作相对复杂,并且材料费用较高。本研究使用中药灌肠及外敷治疗,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易行,费用较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第3天的腹痛评分为2. 40±1. 288,对照组为3. 23±1. 6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20) ,第5天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治疗第5天,2种方法均能明显止痛,而且效果相当; 但是在治疗第3天,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使用中药灌肠配合芒硝外敷治疗AP,能够较单纯使用西药更好的控制腹痛,说明此方法止痛的速度较单纯西药治疗快。同时,治疗组患者第3天AMY水平也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09) ,提示治疗组能够较快的控制腹痛的原因可能与其能够较快降低AMY有关。治疗第7天,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 P = 0. 303) ; 但是治疗组患者第一次排气排便的时间、开放饮食的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由此说明虽然第7天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相当,但是,治疗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较对照组快,开放饮食较对照组早,从而能够尽快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有研究显示,排便时间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展、预后有重大影响[7],但是两组患者的胰腺坏死及ARDS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643) ,其原因可以通过扩大样本量及延长观察时间进一步研究。
胰腺梗阻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取2 01 1年1月至2013年1 0月在我院ICU住院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40例, 均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和分级标准[2,3]。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APACHEⅡ评分) ≥8分;均并发麻痹性肠梗阻,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肠鸣音减弱 (<3次/min) 或消失 (0次/3~5min) ;经腹部增强CT扫描排除慢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同时排除低钾、麻醉、机械等因素所致的肠麻痹。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男17例, 女3例;年龄25~58岁, 平均 (44.3±16.2) 岁;休克15例 (75.0%) 。对照组男15例, 女5例;年龄28~60岁, 平均 (43.2±17.4) 岁;休克13例 (65.0%) 。由表1可见, 两组APACHEⅡ评分、平均动脉压、血淀粉酶及血钙水平接近。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基础治疗, 包括禁食、禁饮, 胃肠减压, 扩容、补液, 血管活性药物泵入、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抗生素控制感染, 生长抑素、奥美拉唑持续静脉泵入、机械通气、血液净化治疗等。观察组由针灸科医师 (固定专人) 根据患者情况, 行双侧足三里, 选择性配伍内关、梁丘、中脘、合谷等腧穴针刺, 进针深度以得气为度, 后接电针仪, 用疏密波通电刺激30分钟, 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每日2次, 连用7天。治疗期监测生命体征和重要脏器功能。得气的标准为有酸、麻、胀、重任一感觉或兼而有之。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血钙、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水平时间, 每2小时观察并记录腹部胃肠道症状改善情况, 包括腹胀、肠鸣音、肛门排气、排便等。
1.4 疗效评定标准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或消失, 血淀粉酶恢复正常, CT检查示胰腺水肿明显好转;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血淀粉酶>500U/L, CT检查示胰腺水肿存在。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 P S S 1 7.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体征缓解等时间比较 (表2)
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及首次排便时间, 血淀粉酶及血钙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表3)
两组均无死亡病例 (28天) , 观察组针刺足三里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麻痹性肠梗阻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29, P<0.0 1) 。
3 讨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病理生理过程非常复杂, 关于其发病机理的研究, 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仍未完全阐明。临床已证明肠道细菌易位是导致急性胰腺炎早期内毒素血症、多脏器功能不全、后期胰腺胰周感染及败血症等的重要因素[4]。肠屏障功能障碍促使腹胀、腹腔压力升高, 不但使腹腔脏器血供下降, 加重腹腔脏器功能障碍, 而且使膈肌上抬, 肺脏受压而加重呼吸困难, 诱发和加重多脏器功能衰竭。基础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 但对肠麻痹的治疗作用效果差, 因此总的疗效并不十分满意, 有效及时终止和缓解胃肠麻痹, 不仅能减轻患者痛苦, 而且能缩短病程, 改善预后。
足三里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是使用频率高、适用范围广的腧穴之一。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之下合穴, 主治胃痛、呕吐、胀气等, 具有理气降逆, 健脾和胃, 通经和络, 扶本固元之功。针刺足三里等腧穴是以祖国医学的“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 用循经取穴的方法来促进肠蠕动, 降低腹内压, 治疗腹胀。张敏等[5]发现, 针刺足三里等穴位可明显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肠麻痹。针刺足三里同时还可抑制胰酶分泌, 抑制小肠促炎性反应因子水平, 减轻小肠组织水肿及功能损害, 保护肠屏障, 减少肠道内毒素和细菌易位的作用[6]。
本文结果显示, 常规治疗基础上, 针刺足三里等穴位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麻痹性肠梗阻, 能更快速缓解急性胰腺炎的症状和体征, 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孙华, 翁卫群, 陈峰, 等.腹内压监测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防治中的意义[J].中国危重症急救医学, 2004, 16 (11) :687.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草案 (2000年杭州会议) [J].胰腺病学, 2001, 1 (1) :46.
[3]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 2007, 45 (11) :727.
[4]张肇达, 严律南, 刘续宝.急性胰腺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
[5]张敏, 任泽元, 杨为.急性胰腺炎内科综合治疗94例的临床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25) :81.
胰腺梗阻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SAP合并麻痹性肠梗阻患者64例,男42例,女22例;年龄30~68岁,中位年龄47岁;病因:非梗阻性胆道疾病27例,暴饮暴食和酗酒25例,无明显诱因12例;发病时间2~96h;多次发生低血糖4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转ICU治疗10例。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体征和CT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暂时禁食、胃肠减压,并予生长抑素、广谱抗生素、抑酸药、完全胃肠外营养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入院后12~24h内鼻饲本院中医科煎制的清胰汤,方剂组成:厚朴、茵陈、黄苓、枳实、黄芪各20g,甘草6g,金钱草、大黄(后下)各30g,芒硝(冲)50g,每天1剂,每剂200ml(38~40℃),分3次(每8小时1次)从胃管注入,保留0.5~1h再减压,疗程5~15d。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腹部胀痛缓解时间、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2 结 果
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腹胀痛缓解时间、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 讨 论
SAP形成后腹腔的炎性反应主要是化学性及细菌炎性反应,常致肠麻痹,严重腹胀,肛门无排气排便,导致肠蠕动减少、肠内细菌转位及毒素吸收[2]。有资料报到SAP感染的细菌90%以上来源于肠道[3],因此恢复肠动力,改善胃肠黏膜血液循环,保护肠黏膜屏障成为SAP治疗的重点。清胰汤有促进肠蠕动,缓解中毒性肠麻痹,促进肠道内毒素排泄,减轻内毒素血症对机体的损害,抑制细菌繁殖防治肠源性感染,改善胃肠黏膜的血流灌注,缓解其缺血缺氧状态,有利于胃肠黏膜损伤的修复[4]。方中芒硝含有硫酸钠不易被肠黏膜吸收,在肠内形成高渗溶液,吸收肠道水分稀释大便,促进肠蠕动;黄苓和黄芪均有抗菌作用;大黄有通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扩张奥狄氏扩约肌的功效且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常与芒硝、积实、厚朴合用增加疗效。本文显示,治疗组腹部胀痛缓解时间、发热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3.1 鼻饲清胰汤的护理
每次鼻饲时要抽尽胃液,注药速度不宜过快,温度适宜,夹管30min后再减压,如引流出的胃液中药成分多时可适当延长夹管时间至1h。鼻饲清胰汤后出现频繁腹泻,部分患者可使恶心、呕吐加重,要告知患者腹泻是用药目的,也是胃肠功能恢复的重要指征,是病情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标志。应观察患者腹胀腹痛的部位、范围、性质是否好转,肛门排气排便情况,记录首次排便时间、腹泻次数、总量,若大便次数每天<4次或>20次均应提醒医师增加或减少鼻饲清胰汤的剂量或次数。
3.2 病情观察
重点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皮肤温度和湿度、皮肤巩膜有无黄染、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胃肠减压引流液,严格记录出入量。动态监测患者血电解质、血尿淀粉酶、肾功能,严防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低血容量性休克、肾功能衰竭和ARDS等并发症。血糖升高者在使用胰岛素时要注意有无低血糖反应,尤其是夜间,要及时发现异常并配合医师抢救处理。本组患者中多次发生低血糖4例,因及时发现并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GS)20~40ml并调整胰岛素剂量后转危为安。有10例患者合并ARDS转ICU治疗好转后再转回我科继续治疗。
3.3 基础护理
急性期屈曲位卧床休息、减轻腹痛和体能消耗、协助更换体位;呼吸困难时取半卧位,吸氧;做好口腔护理,口干时可用清水含漱,涂润唇膏;保证胃管通畅无移位、勿牵拉胃管,少说话以减轻留置胃管引起的咽部不适感;使用清胰汤后患者频繁解稀水样大便,有肛周皮肤破损的危险,指导患者便后用温水冲洗或用软纸擦拭肛周皮肤,必要时便后涂紫草油。
3.4 心理护理
腹痛、腹胀、呕吐常导致患者坐卧不安、活动受限、长时间留置胃管的不适感和饥饿难耐,加上医疗费用较高,患者往往心理压力大,出现恐惧、烦躁不安,精神萎糜不振。应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多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5 饮食指导
3.5.1 急性期:
禁食禁饮、胃肠减压,加上SAP本身导致高代谢状态使患者营养恶化,因此给予全胃肠外营养(TPN),既可促进肠道休息,消除对胰腺外分泌的刺激[5],又可补充机体代谢的需要,增强机体免疫力,还可减轻腹胀、腹痛、呕吐。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告知患者每天必需的液体量,使液体匀速滴注以减少夜间饥饿感或发生低血糖。每天更换输液管道,常观察输液部位以防液体外渗。
3.5.2 恢复期:
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胃肠功能恢复,腹部症状体征消失、B型超声和CT检查胰腺恢复正常后开始进食,防过早进食刺激胰腺分泌加重病情。
3.5.3 进食方法:
先间断饮用少量温开水或糖盐水,无呕吐腹痛,再间断食用少量稀米汤、藕粉,后逐渐加量并逐渐过渡至稀粥和低脂低蛋白清淡软食。每次进食后观察有无腹痛,如有腹痛则延长禁食时间。高血糖者应使用胰岛素和进食低糖饮食。
3.6 出院指导
针对患者既往病史、生活习惯和本次发病的诱因,嘱其避免暴饮暴食、酗酒,宜多食低脂肪、易消化吸收的清淡食品。积极治疗胆道疾病,对复发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应及早外科手术以斩除后患。定期驱蛔虫,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防疾病复发。出院后如出现腹痛、腹胀及时入院。
随着医学发展、较多新药的开发及监护水平的提高,非手术治疗逐渐成为主要手段[6],本科对SAP患者在入院后12~24h内开始鼻饲清胰汤综合治疗,配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发热时间、腹胀痛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减少了患者痛苦和医疗费用。这也与姚圣华等[7]的研究一致:早期应用清胰汤胃管注入及生大黄灌肠治疗SAP效果更好。因此中西药综合治疗SA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蔡元坤.肠内营养与急性胰腺炎[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2,29(3):147-148.
[2]黄培洁,姚维深,林宜生,等.3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与外科治疗[J].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2005,28(8):46-47.
[3]张琰,韩斌如.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2005,11(18):1490-1491.
[4]吴承堂,黎沾良,熊德鑫.中药清胰汤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4(18):238.
[5]郑家驹.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治疗进展[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3,9(2):65.
[6]雷若庆,张圣道.重症胰腺炎治疗的现代观[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1998,5(6):361-362.
胰腺梗阻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27例急性胰腺炎所致麻痹性肠梗阻患者, 经过特殊检查, 并结合患者的病史, 均被确诊为麻痹性肠梗阻, 其中男10例, 占37.0%, 女17例, 占63.0%;年龄最小的31岁, 最大的67岁, 平均 (47.2±2.3) 岁;从发病到入院时间最短的3 h, 最长的47 h。本组患者均被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所致麻痹性肠梗阻, 均表现为肠麻痹, 腹胀、肠鸣音消失或者是减弱、肛门不再排便排气、腹胀、腹痛, 均无便秘、胃肠道疾病史以及腹部手术史。本组患者均排除碘过敏以及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1.2 治疗方法
在本组患者入院后, 给予患者常规治疗, 比如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调节酸碱平衡、改善供氧、胃肠减压、应用抗生素治疗、抑制消化液分泌等。当患者内环境趋于稳定, 但是表现出麻痹性肠梗阻者, 给予鼻胃管, 注入80~100 ml泛影葡胺 (浓度是76%) , 注药完毕后, 保持胃管关闭2 h, 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果患者注药后24 h内, 患者腹围减小、腹胀减轻、排便缓解为有效, 则停止注入药物;如果患者在24 h内没有排气、排便症状, 则再采取同样的方法、同样数量的泛影葡胺, 最多可重复3次, 但是若仍没有效果, 则为无效。同时, 每隔4 h拍一次X线片, 观察X线动态, 注意造影剂的部位以及通过情况, 并结合患者的生命体征, 判断病因, 明确肠梗阻完全性, 决定是否进行手术干预。在此期间, 注意观察患者的腹部体征以及全身情况, 并给予心理指导。因为患者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比较明显, 担心预后, 表现为怀疑、焦虑等负面心理, 对此, 护理人员要多关心、体贴患者, 排除患者的负面心理,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促使患者病情早日康复。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在患者用药期间, 观察患者的腹胀、腹痛、呕吐等症状缓解情况及缓解时间, 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 血脂肪酶恢复时间。治愈:腹部平片未发现肠梗阻现象, 无肠管扩张、气液平面。好转: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仍有肠梗阻症状, 需转手术治疗[3]。
2 结果
本组患者均恢复流质饮食, 症状缓解时间 (7.12±1.08) h, 首次排便时间 (3.71±1.12) h, 3例患者出现轻微的恶心呕吐, 未出现其他低血压、便血、腹痛加剧以及变态反应病例。
3 讨论
目前, 随着临床上逐渐深入了解肠梗阻病理生理, 再加上重症监护技术以及液体复苏的不断进步, 奥曲肽、抗生素以及胃肠减压等药物的应用, 有效降低肠梗阻患者的病死率。虽然肠梗阻是一种多发、常见疾病。但是, 由于现在临床更趋向于专科细分, 肠梗阻诊治缺乏专科化。在处理肠梗阻时, 尤其是处理腹部手术后并发肠梗阻, 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难题[4]。最近几年, 泛影葡胺广泛应用在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
在急性胰腺炎发作的时候, 胰腺组织出现自溶性损伤、坏死、胰酶外溢, 同时产生大量炎性渗液, 致使消化道组织发生水肿, 阻碍平滑肌蠕动。腹膜后, 神经丛遭受炎性浸润, 致使内脏神经出现反射障碍, 致使发生麻痹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时, 胰腺组织产生大量的生化毒性物质, 比如内毒素、白细胞介素以及肿瘤坏死因子等, 再加上局部炎症反应、局部缺氧, 酸碱平衡、水电解质紊乱, 胰腺压迫, 肠壁运动消失, 进而表现麻痹性肠梗阻。所以, 禁止进食, 胃肠减压, 可避免食物酸性食糜进入十二指肠, 阻止胰腺分泌, 降低胰管内压力, 避免胰腺发生病变, 除此之外, 还可防止胃酸、食物刺激十二指肠分泌肠激素, 避免肠液分泌, 阻止酶对胰腺自溶作用, 降低梗阻肠管压力, 减轻腹胀。所以, 禁食、纠正酸碱、水电解质紊乱, 保持胃肠减压的有效性和通畅性, 改善患者的肠道微循环, 促使肠壁蠕动。除此之外, 急性胰腺炎发作的时候, 消化道激素分泌紊乱, 这和麻痹性肠梗阻有一定关系[5]。
泛影葡胺是一种水溶性、高渗性液体, 澄明、呈无色至淡黄色, 主要被用在消化道造影, 在胃肠道内基本不被吸收。利用泛影葡胺的高渗性作用, 可将血管内、组织间的液体转移到肠腔, 防止肠壁水肿, 稀释肠内容物, 与此同时, 刺激肠道平滑肌的蠕动功能, 舒张胆管括约肌, 缓解胰管、胆管梗阻, 避免胰腺自身消化, 促使肠腔排除肠内容物, 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促使结肠有效排气, 起到导泻的作用, 带走肠道内氨、细菌、积血以及氨代谢物, 同时排除肠腔内胰酶, 避免刺激腹腔脏器, 进而减轻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泛影葡胺在治疗急性胰腺炎所致麻痹性肠梗阻方面, 简单易行、有效、安全, 泛影葡胺进入肠腔后, 可促使肠壁组织间液进入肠腔中, 减轻肠壁水肿, 逐渐增加肠腔内压力, 稀释肠内容物, 促使肠道平滑肌蠕动, 促使肠内容物排出体外, 其可作为麻痹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判断依据, 防止发生肠坏死, 缓解肠梗阻, 缩短治疗时间[6]。
总而言之, 经鼻胃管注入泛影葡胺治疗急性胰腺炎致麻痹性肠梗阻, 可促使肠道蠕动, 缓解梗阻, 缓解生命体征、胰腺炎症状, 防止胰腺以及周围组织受到损伤, 避免感染, 在治疗的过程中, 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可降低此类患者的手术率, 因此, 泛影葡胺治疗急性胰腺炎致麻痹性肠梗阻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诚聪, 李世宽, 王培戈, 等.泛影葡胺对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疗效[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0, 19 (4) :396-399.
[2]林薇, 李道快.陈洪刚.胃管置入不同长度在肠梗阻患者胃肠减压时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 2010, 9 (3) :249.
[3]王先君, 黄孝伦, 薛华.经鼻胃管注入泛影葡胺治疗急性胰腺炎致麻痹性肠梗阻病人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 2012, 10 (1) :9-10.
[4]郭建平, 张国峰, 田殿锋.乌司他丁联合泛影葡胺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21) :48-49.
[5]赵力, 牟东成, 吴增安, 等.两次泛影葡胺鼻饲在判断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中的意义[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2, 21 (9) :816-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