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而精彩(精选9篇)
真实而精彩 篇1
课堂一瞥
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和大师交了朋友, 那么谁来说说你今天的收获是什么?”
生:“老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我长大了要成为一名像爱迪生一样的科学家!”
生:“我长大了要成为一名像张衡一样的天文学家!”
生:“我长大了要做像鲁迅一样伟大的文学家!”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达着自己的鸿鹄之志。
听着这样的回答, 真是豪言壮语, 气势恢弘。拥有梦想的确可贵, 可仔细思量却让人透着一种心凉的感觉。孩子们丝毫没有思考成为一名科学家、天文学家所付出的艰辛与不易, 轻而易举、极其草率地回答, 这只是孩子们认为老师需要这样的答案。他们只是在迎合老师的提问, 让老师满意。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课堂真实吗?这样的教育有效吗?
论点一述
真实的课堂就像一首精彩的诗, 一篇跃动的散文, 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 更让人真挚感动。但很多时候许多教师在课堂中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活”, 许多学生更是“善解人意”地迎合回答, 学生在课堂上说的是套话, 表的是假心, 做的是敷衍。殊不知, 这样的课堂只能离真实越来越远。如何让课堂贴近学生的心灵, 走入学生的生活, 让真实的感受、朴实的想法成为学生在课堂上最大的收获, 让思品教学发挥其最有效的作用呢?
挖掘“真实”素材, 拨动学生的心弦
生活给了孩子许多学习的素材, 因此, 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真实素材, 使之成为活教材, 使课堂更加精彩, 教育更加成功。
数字见真
真实的数字能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 它是思品课追求情感共鸣的基石。因为学生只有看得见, 摸得着, 算得清, 才会得到认识上的“共识”, 情绪上的“共振”, 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学《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 教师在导入课题时, 没有像往常一样, 让学生观看环境破坏的画面, 而是出其不意地让学生动动笔, 与“真实”的数字来了一次亲密接触。教师首先出示第一题:1亿双筷子要5万棵树才能造成, 现在中国每年要用掉450亿双筷子, 请问大约需要砍伐掉多少棵树?学生经过计算后回答道:“一共是2250000棵。”教师又引导:“是啊, 中国每年因为使用筷子要用掉225万棵树, 真是个天文数字。”紧接着出示第二题:中国人使用筷子一年减少的森林面积是200万平方米, 我们的小学占地面积为1.5万平方米, 相当于减少了几个我们的学校?学生经过紧张地计算, 迫不及待地回答:“需要133个我们这么大的学校。”“哇!”“天哪!”……教室里一片哗然。一个学生感叹道:“原来每年全国人民不经意间就使用掉的一次性筷子, 竟然能让像我们学校这么大面积的133个森林面积悄然地在地球上消失了!太可怕了!”通过计算, 从这几个触目惊心的真实数字, 让学生深深地意识到了人类在严重地破坏环境, 伤害着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 把数字带给学生的震撼带入学习内容之中, 整个课堂就有了一种良好的情感基调。
事件求真
为了每一个生命个体更好地发展, 思想品德课一定要归本于“真实”, 要用身边真实的故事, 真实的情景, 来呼唤孩子的那份真情, 让“情”叩开紧闭的心扉, 唤醒沉睡的意识, 鼓舞良好的行为, 荡涤稚嫩的心灵, 使思想品德课真正见成效。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天有不测风云》中《地球生病了》一课时,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年初, 我国南方发生了一场50年罕见的雪灾。教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
师:看了这些真实的场面, 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生1:雪灾引起的停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电。
生2:大雪压断了高压电线, 电力工人不顾生命危险高空抢修5000万伏超高压电路, 值得我们敬佩。
师:天灾无情, 人有情, 你看看, 这些画面上哪一组人最打动你的心?
(图片展示, 风雪中, 群众冒雪扫道路, 电力工人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电缆等。)
生1:我最感动的是那些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老爷爷冒着大雪扫马路, 他们花白的头发上洒落着晶莹的雪花, 这个场景太感人了。
生2:我觉得电力工人叔叔最伟大,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 在为大家服务。
师: (补充) :为了抢修电网有三名电力工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是罗海文、罗长明和周景华三位同志。年迈的母亲, 白发人送黑发人痛得撕心裂肺, 年幼的儿子, 还不知爸爸已经去了天堂。送行的群众在路上排成了长队, 让我们为这些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献出生命的英雄们鼓掌。
生: (长时间鼓掌)
这样的掌声来自于学生的真情感悟, 真心抒发。只有这样真实的事件才能还原给学生一个完全真实的课堂。
加强“真实”对话, 触摸学生的真情
生活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对话是学生生活真实的展现。创造生活中的对话, 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去反思、去辩论, 才能塑造学生的品德。
百家“真”鸣
课堂上, 孩子常常是按照大人的喜好和要求在说话。这些话虽然四平八稳, 甚至无懈可击, 但不是孩子想说的话, 更不是小伙伴在交谈时的“伙伴语言”。教师应该千方百计为孩子创造机会, 让学生敞开心扉。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不断融合, 不断地被激活,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发扬民主, 允许学生说说自己的真心话。如在上《诚实和我在一起》一课时, 学生发表了“做老实人吃亏”的观点, 这一观点在学生中带有普遍性。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激情迸发、思维闪烁、千言万语、跃跃欲试,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此题既接近学生生活实际, 又是人们茶余饭后经久不衰的现实话题。教师将此题作为学生辩论的主题, 可以说, 这个教学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在观点的针锋相对中, 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 做老实人, 有时表面吃亏, 但实际得利, 眼前吃亏, 长远得利。让学生说真话, 暴露自己的思想,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想斗争, 用正确的认识去澄清思想深处的错误认识, 就能真正实现思想认识上的转化。
“真”情告白
情感是开启心扉的钥匙, 青少年学生, 富于感情, 但不一定善于表达。在思品课堂上, 必须耕耘情感之田, 引领学生的情感, 敢于表达, 善于抒发, 使他们的举手投足处处散发出美与爱的光泽与芬芳。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情感的激发, 从而让孩子在课堂上说真话。比如:在学完《我的爸爸和妈妈》一课后, 教师抓住了重情的特点, 用“真”贯穿了教学的各个环节, 使情与理不断交流, 而且随着教学的展开, 情感的激发也由浅而深。在这节课的最后, 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请你把你最想写的话写下来, 爸爸妈妈一定会感动的。在老师的鼓励下, 孩子们变得很勇敢, 纷纷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毫无保留地抒发了出来:
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 我爱你们!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 对不起!我以前不太听话, 在学习上总是爱偷懒, 让你们很操心, 不过请相信我, 一定会改的!”
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 自从有了小弟弟, 我觉得你们给我的爱少了很多, 不过我挺喜欢小弟弟的, 因为我也可以向大人一样照顾他了!”
孩子的真心话就像宝贵的钻石, 熠熠闪光, 相信这样诚恳的话语一定也能感动他们的父母, 使孩子和父母之间有一次真心的交流, 相信孩子们今后会更体谅父母, 父母也一定会更爱自己的孩子。
尊重“真实”体验, 还原学生的自我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对生活的认识和社会的发展源于真切的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体验产生理解, 体验产生情感。品德社会课应尊重学生的实际体验, 让学生在课堂里, 实践中获得真实的体验, 真切的感受, 让这种内心体验形成认识, 进而转化成行为能力的原动力。
角色互动———真感受
体验是活动教学的核心, 通过表演与体验, 类似游戏的方式进行角色互换, 能让学生有一种全新的“真实”体验, 这样可以重新认识自我与他人, 触动学生心灵, 从而构筑美丽无限的激情课堂。如教学《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一课时, 教师采用了活动《盲行游戏》。让两个同学分别扮演“盲人”和“拐杖”。扮演“拐杖”的同学用丝巾把“盲人”的眼睛蒙住, 让其在原地转三圈, 然后由“拐杖”带领他穿越有障碍的路线。“拐杖”不可说话, 只可用肢体语言给对方暗示, 完成后交换角色。这个活动过后, 孩子们感想颇多:一个残疾人在生活中太不容易了, 两眼一抹黑的感觉糟糕透了。幸亏有了别人的帮助。我以后要是遇到有困难的残疾人, 一定也要主动地伸手帮一帮。
对比感受———真体验
学生提取真实的体验, 需要事物的外部刺激, 才能形成强烈的感受。在课堂中, 教师要把握对比的事物, 丈量对比的尺度, 今昔对比, 优劣对比, 强弱对比等, 让学生得到真实的体验与感受。如在教学《我长大了》这课时, 没有对比, 学生很难直观地感受到自己长大了。于是, 课前教师让学生搜集了小时候曾穿过的衣物和鞋帽, 接着在课堂上让学生试穿。学生满脸喜悦地拿出短短的衣裤, 几寸的鞋子, 拼命地在自己的身上试穿, 并不断发出笑声, 学生兴趣盎然。在试穿的过程中真正的体会到了自己真的长大了。这样通过联系生活实际, 把小时候用过的衣物引入课堂, 用实物来展现情境, 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重温旧物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长, 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将学生的记忆大门缓缓打开。此时, 老师让学生回忆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难忘的事情。一件件小事、点点滴滴父母爱, 像一股暖流, 再现在学生眼前。
生活体验———真收获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环境、生活在人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特别是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尤为突出。学会做人, 主要在生活体验中实现。在学完《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一课后, 教师布置学生回家完成一个家庭作业:为父母做一顿饭, 要求学生烧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菜。同时要求菜要自己到市场去买;饭菜要自己完成;完成后请父母品尝, 并请父母写上评价语录。这样的生活体验, 很多孩子一开始尝试觉得新鲜, 但是要认真完成还真不容易。自立的过程原本就是一个充满了困难和挫折的过程, 这样的生活体验既让学生尝试了自立, 也让学生在情感上获得体验, 充分感受到了家长的不易与辛劳。
真实是品德课的生命之源, 立课之本。追求课堂外真实的事件, 关注课堂里真实的教学, 这是一节品德课的成败所在。我们只有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生活的脉搏, 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 还原学生真实的自我, 促进德育真正的生成与发展。
课堂因“真实”而精彩 篇2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和大师交了朋友,那么谁来说说你今天的收获是什么?”
生:“老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长大了要成为一名像爱迪生一样的科学家!”
生:“我长大了要成为一名像张衡一样的天文学家!”
生:“我长大了要做像鲁迅一样伟大的文学家!”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达着自己的鸿鹄之志。
听着这样的回答,真是豪言壮语,气势恢弘。拥有梦想的确可贵,可仔细思量却让人透着一种心凉的感觉。孩子们丝毫没有思考成为一名科学家、天文学家所付出的艰辛与不易,轻而易举、极其草率地回答,这只是孩子们认为老师需要这样的答案。他们只是在迎合老师的提问,让老师满意。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课堂真实吗?这样的教育有效吗?
论点一述
真实的课堂就像一首精彩的诗,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更让人真挚感动。但很多时候许多教师在课堂中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活”,许多学生更是“善解人意”地迎合回答,学生在课堂上说的是套话,表的是假心,做的是敷衍。殊不知,这样的课堂只能离真实越来越远。如何让课堂贴近学生的心灵,走入学生的生活,让真实的感受、朴实的想法成为学生在课堂上最大的收获,让思品教学发挥其最有效的作用呢?
挖掘“真实”素材,拨动学生的心弦
生活给了孩子许多学习的素材,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真实素材,使之成为活教材,使课堂更加精彩,教育更加成功。
数字见真
真实的数字能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它是思品课追求情感共鸣的基石。因为学生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算得清,才会得到认识上的“共识”,情绪上的“共振”,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学《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教师在导入课题时,没有像往常一样,让学生观看环境破坏的画面,而是出其不意地让学生动动笔,与“真实”的数字来了一次亲密接触。教师首先出示第一题:1亿双筷子要5万棵树才能造成,现在中国每年要用掉450亿双筷子,请问大约需要砍伐掉多少棵树?学生经过计算后回答道:“一共是2250000棵。”教师又引导:“是啊,中国每年因为使用筷子要用掉225万棵树,真是个天文数字。”紧接着出示第二题:中国人使用筷子一年减少的森林面积是200万平方米,我们的小学占地面积为1.5万平方米,相当于减少了几个我们的学校?学生经过紧张地计算,迫不及待地回答:“需要133个我们这么大的学校。”“哇!”“天哪!”……教室里一片哗然。一个学生感叹道:“原来每年全国人民不经意间就使用掉的一次性筷子,竟然能让像我们学校这么大面积的133个森林面积悄然地在地球上消失了!太可怕了!”通过计算,从这几个触目惊心的真实数字,让学生深深地意识到了人类在严重地破坏环境,伤害着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把数字带给学生的震撼带入学习内容之中,整个课堂就有了一种良好的情感基调。
事件求真
为了每一个生命个体更好地发展,思想品德课一定要归本于“真实”,要用身边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情景,来呼唤孩子的那份真情,让“情”叩开紧闭的心扉,唤醒沉睡的意识,鼓舞良好的行为,荡涤稚嫩的心灵,使思想品德课真正见成效。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天有不测风云》中《地球生病了》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年初,我国南方发生了一场50年罕见的雪灾。教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
师:看了这些真实的场面,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生1:雪灾引起的停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电。
生2:大雪压断了高压电线,电力工人不顾生命危险高空抢修5000万伏超高压电路,值得我们敬佩。
师:天灾无情,人有情,你看看,这些画面上哪一组人最打动你的心?
(图片展示,风雪中,群众冒雪扫道路,电力工人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电缆等。)
生1:我最感动的是那些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老爷爷冒着大雪扫马路,他们花白的头发上洒落着晶莹的雪花,这个场景太感人了。
生2:我觉得电力工人叔叔最伟大,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为大家服务。
师:(补充):为了抢修电网有三名电力工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是罗海文、罗长明和周景华三位同志。年迈的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痛得撕心裂肺,年幼的儿子,还不知爸爸已经去了天堂。送行的群众在路上排成了长队,让我们为这些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献出生命的英雄们鼓掌。
生:(长时间鼓掌)
这样的掌声来自于学生的真情感悟,真心抒发。只有这样真实的事件才能还原给学生一个完全真实的课堂。
加强“真实”对话,触摸学生的真情
生活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对话是学生生活真实的展现。创造生活中的对话,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去反思、去辩论,才能塑造学生的品德。
百家“真”鸣
课堂上,孩子常常是按照大人的喜好和要求在说话。这些话虽然四平八稳,甚至无懈可击,但不是孩子想说的话,更不是小伙伴在交谈时的“伙伴语言”。教师应该千方百计为孩子创造机会,让学生敞开心扉。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不断融合,不断地被激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发扬民主,允许学生说说自己的真心话。如在上《诚实和我在一起》一课时,学生发表了“做老实人吃亏”的观点,这一观点在学生中带有普遍性。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激情迸发、思维闪烁、千言万语、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此题既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又是人们茶余饭后经久不衰的现实话题。教师将此题作为学生辩论的主题,可以说,这个教学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在观点的针锋相对中,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做老实人,有时表面吃亏,但实际得利,眼前吃亏,长远得利。让学生说真话,暴露自己的思想,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想斗争,用正确的认识去澄清思想深处的错误认识,就能真正实现思想认识上的转化。
“真”情告白
情感是开启心扉的钥匙,青少年学生,富于感情,但不一定善于表达。在思品课堂上,必须耕耘情感之田,引领学生的情感,敢于表达,善于抒发,使他们的举手投足处处散发出美与爱的光泽与芬芳。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情感的激发,从而让孩子在课堂上说真话。比如:在学完《我的爸爸和妈妈》一课后,教师抓住了重情的特点,用“真”贯穿了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情与理不断交流,而且随着教学的展开,情感的激发也由浅而深。在这节课的最后,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请你把你最想写的话写下来,爸爸妈妈一定会感动的。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变得很勇敢,纷纷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毫无保留地抒发了出来:
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对不起!我以前不太听话,在学习上总是爱偷懒,让你们很操心,不过请相信我,一定会改的!”
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自从有了小弟弟,我觉得你们给我的爱少了很多,不过我挺喜欢小弟弟的,因为我也可以向大人一样照顾他了!”
孩子的真心话就像宝贵的钻石,熠熠闪光,相信这样诚恳的话语一定也能感动他们的父母,使孩子和父母之间有一次真心的交流,相信孩子们今后会更体谅父母,父母也一定会更爱自己的孩子。
尊重“真实”体验,还原学生的自我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对生活的认识和社会的发展源于真切的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体验产生理解,体验产生情感。品德社会课应尊重学生的实际体验,让学生在课堂里,实践中获得真实的体验,真切的感受,让这种内心体验形成认识,进而转化成行为能力的原动力。
角色互动——真感受
体验是活动教学的核心,通过表演与体验,类似游戏的方式进行角色互换,能让学生有一种全新的“真实”体验,这样可以重新认识自我与他人,触动学生心灵,从而构筑美丽无限的激情课堂。如教学《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一课时,教师采用了活动《盲行游戏》。让两个同学分别扮演“盲人”和“拐杖”。扮演“拐杖”的同学用丝巾把“盲人”的眼睛蒙住,让其在原地转三圈,然后由“拐杖”带领他穿越有障碍的路线。“拐杖”不可说话,只可用肢体语言给对方暗示,完成后交换角色。这个活动过后,孩子们感想颇多:一个残疾人在生活中太不容易了,两眼一抹黑的感觉糟糕透了。幸亏有了别人的帮助。我以后要是遇到有困难的残疾人,一定也要主动地伸手帮一帮。
对比感受——真体验
学生提取真实的体验,需要事物的外部刺激,才能形成强烈的感受。在课堂中,教师要把握对比的事物,丈量对比的尺度,今昔对比,优劣对比,强弱对比等,让学生得到真实的体验与感受。如在教学《我长大了》这课时,没有对比,学生很难直观地感受到自己长大了。于是,课前教师让学生搜集了小时候曾穿过的衣物和鞋帽,接着在课堂上让学生试穿。学生满脸喜悦地拿出短短的衣裤,几寸的鞋子,拼命地在自己的身上试穿,并不断发出笑声,学生兴趣盎然。在试穿的过程中真正的体会到了自己真的长大了。这样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把小时候用过的衣物引入课堂,用实物来展现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重温旧物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长,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学生的记忆大门缓缓打开。此时,老师让学生回忆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难忘的事情。一件件小事、点点滴滴父母爱,像一股暖流,再现在学生眼前。
生活体验——真收获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环境、生活在人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学会做人,主要在生活体验中实现。在学完《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一课后,教师布置学生回家完成一个家庭作业:为父母做一顿饭,要求学生烧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菜。同时要求菜要自己到市场去买;饭菜要自己完成;完成后请父母品尝,并请父母写上评价语录。这样的生活体验,很多孩子一开始尝试觉得新鲜,但是要认真完成还真不容易。自立的过程原本就是一个充满了困难和挫折的过程,这样的生活体验既让学生尝试了自立,也让学生在情感上获得体验,充分感受到了家长的不易与辛劳。
真实是品德课的生命之源,立课之本。追求课堂外真实的事件,关注课堂里真实的教学,这是一节品德课的成败所在。我们只有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生活的脉搏,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还原学生真实的自我,促进德育真正的生成与发展。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因真实而精彩 篇3
一、探究性学习授课呈现的几大亮点
(一)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地告诉我们:数学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原来的认知基础上。讲授者应恰当地运用身边的教学素材, 创造有趣的教学情境。做到课堂活动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让学生学习真正有用的数学知识。
(二) 灵活教学、多样呈现
本节课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 老师在引入数学概念个、十、百、千、万时, 呈现方法形式多样, 新颖自然, 具有生活化。注重利用生活实物、图片、卡片、身体语言, 表情动作等作为教学资源, 师生之间互动巧妙, 能够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关注教学过程,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让学生真实感受知识, 体验知识, 积极参与, 努力实践, 在活动中学会用语言表达交流, 较好地体现了从不懂到懂, 从不会到会, 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
(三) 联系生活创设有效情境
良好的开端对一堂课的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本堂课一开始, 老师用生活中的长江、珠穆朗玛峰、东方明珠塔来引出生活中的大数这个主题, 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里, 被激活,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
(四) 注重学生自主探索, 善于质疑
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的教学目标有明确要求:使学生在获得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方面都得到发展。在观摩的课堂中, 教者都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 所以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 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解题方法, 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 交流合作与动手实践, 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课堂上, 在不同程度上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与同伴交流, 并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 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六) 教学手段多样化, 降低难度, 提高了学习效率
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教育信息化是新课程的发展趋势, 充分运用电脑及网络, 开发数学教学资源, 拓宽学生学习渠道, 改进学生学习方式, 提高教学效果是目前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七) 体验成功, 人人有收获
成功的体验是一节好课中不可缺少的提味剂。教师在课堂上设计开放型题型, 由于它条件的多样性、答案的不唯一性、策略的灵活性, 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表达自己观点、发挥各自想象力、展开数学思维和方法交流的机会, 更为学生提供了多角度、全方位获得成功的机会, 真正做到人人有所收获。
二、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以及他们的发展要求, 才能使课堂教学显得真实和精彩。我认为观摩过的这堂课还可以在以下方面加以完善:
(一) 课堂要注重因材施教
教师对理解层次差的学生似乎照顾不到, 因此, 关注学生的点和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 在课堂的内容方面还需要适当地拓展
如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力度及社会科学方面。
总之, 无论从网络信息的创新, 还是从临场应对能力的实际操作, 整堂课都值得研究与借鉴。小学数学教学不是简单的动动玩玩, 我们的活动一定要有实效, 要为主题服务, 要优化课堂结构, 寓教于乐, 要力争使我们的课扎实、真实、平实、充实、丰实, 从而真正地为发展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而服务。让数学回归生活, 注重新课程的蕴涵, 如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思维方式、学习策略、创新意识等, 数学课才会更真实有效和精彩纷呈。
摘要: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原来的认知基础上, 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以及他们的发展要求, 才能使课堂教学显得真实和精彩。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真实,精彩
参考文献
数学课堂因“真实”而有效 篇4
关键词:数学课堂; 真实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053-001
一、问题的缘起
1.追求课堂的花哨
在课堂上少数学生非常积极,甚至有些亢奋,气氛也十分热闹,多数学生只是看得起劲,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种活动和游戏大多只是表面上的繁荣,只是外在形式上的活跃,恰恰掩盖了学习的本来面目,数学思维的含量并不高。虽然学生在课堂上热热闹闹,但调动积极性并不是教学目的,理想的数学课堂应有更高的追求。
2.追求课堂的完美
课堂需要艺术,但是我们不能刻意追求完美,中学生毕竟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不是生活在艺术的真空中。被美化了的课堂经常掩盖住了许多问题。一堂所谓完美的课,教学的过程往往停留在同一个层面上,在同一个层面上变换着不同的教学形式。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只是一种表现、展示的过程,学与不学差不多,能力没有提高,知识没有延伸,也就是失去了学习的真正意义。
3.采用划一的教学方式
有些教师希望在课堂上消灭差异,采用划一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的认知起点假想为零,从成人视野来预设数学学习过程,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者。牺牲一部分好学生的发展作为代价来换取一部分困难学生的进步;有些教师只关注到少数“主角”和教师配合共同演绎“教案剧”,以自己的教案程序为中心而“目中无人”,关注了教案而没有关注“人”的真实状态的需求。
4.学生学会了虚假
在课堂上,学生常常“不懂装懂”、“懂装不懂”,虚假来迎合老师,常常不说自己想说的话,尽说老师想要的话。而且形成了一种可怕的群体习惯行为。很明显,这是成人文化和儿童文化冲突后造成的课堂文化扭曲的现象。
存在上述问题的课堂,必须扭曲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需要教师的真实,需要真实的课堂。为此,我们有必要建构真实的数学课堂。
二、真实的数学课堂的内涵
所谓真实是与虚假、形式化相对而言的,真实是返璞归真、朴实无华。真实的数学课堂是学生和教师坦诚相待、和谐共处、互动交流,共同发展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
从数学教学的角度而言,“真实的数学课堂”有三层涵义:第一,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其本质就是合乎主体性,主要标志为学生的主体参与,具有民主的权利,获得充分的学习自由。不唯上,不唯师,不违心,实事求是;第二,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其本质是合乎规律性,提高教学效益,是一个师生、课程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的整体。第三,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是真实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是课堂潜在价值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三、建构真实的数学课堂的策略
真实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华东师范大学的吴刚平教授曾说:“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不是为了观赏。”追求真实的学习过程,才能促进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1.真实的过程是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数学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天地。理想的课堂是在价值引导下自主建构的过程,是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过程,是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加强师生之间的交往,教师会让学生提问。但在提问中,经常会发现这样的回答:“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现在还一时回答不上来,下课后我们再讨论一下。”也许,教师真的回答不上来,但更多的是学生的问题超越了教师的预设,下课之后,教师也不会去问津提出问题的学生。归根到底,还是教师缺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2.真实的过程是动态生成的过程
动态生成性是对教育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对过去强调过程的预先设定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教师必须要有动态生成的观念、强烈的课程意识,把各种有意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引进到教学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的气息、生活的脉搏,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建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课堂,从生命高度指导教学行为,使教学各要素、教学流程展现等方面发生彻底变化,使学生在课堂上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同时也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这是对成长中人的整个生命的成全。
追求真实的教育过程,要注意两点:(1)教学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地按预设进行的行为,会生出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事物、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因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追求真实的数学课堂的关键所在;(2)从教师设想、计划的教育过程到实际进行着的过程,从教到学,学生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所以,要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当然,教师的真实、学生的真实和过程的真实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真实是前提,学生的真实是关键,过程的真实是保证,只有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缪建平.葆有童心,情趣引思,互动生成,小学教学设计,2004
[2]高艳,王坦.谈现代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及科学设计,山东教育科研,1995
[3]钟启泉,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真实而精彩 篇5
一、展现真实的学习过程
真实的课堂应该面对真实的学生,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真实的课堂学生的学习也许超出你的预设、也许滞后于你的预设,教师应该及时调整教学,不能置学生于不顾。课伊始,赵老师对学生说:“在人们心目中,狼总是凶恶残忍,而鹿则是美丽善良。老师却认为狼美丽善良,鹿凶恶残忍。同意我的观点吗?”学生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赵老师又说:“别急!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体会。”“狼怎么会美丽善良呢?鹿又怎么会凶恶残忍呢?”整节课赵老师始终围绕辩论话题引领学生解读文本,赵老师没有进行过多的讲解,而是让学生读课文写批注深入体会,说出自己的观点。在学生迷茫时,赵老师适时进行点拨,整个课堂精彩纷呈。
二、呈现真实的学习结果
真实的课堂不能成为精彩结果的呈现、优秀学生的表演或教师的表演。在赵老师的课上,学生练习时竟然可以“大抄特抄”,不会填的词可以抄,不会写的字可以抄,不会作的文可以抄……总之,学生在学习中只要遇到难题,都可以抄。课堂上赵老师如此“明目张胆”地让学生“抄”,不是一种机械的复制,而是一种能力的训练,同时也包含着思维的训练。课堂上,学生围绕“狼美丽善良鹿凶恶残忍,还是鹿美丽善良狼凶恶残忍?”这一话题展开辩论,开始多数学生认为狼美丽善良鹿凶恶残忍,极少数学生坚持鹿美丽善良狼凶恶残忍,在赵老师调侃似的“忽悠”下,学生中出现了“两面派”“三面派”等自我否定现象。这不是简单的自我否定和立场不坚定,而是学生经历了多次思维碰撞后的重新认识,是学生学习结果的真实展现,也是课堂精彩的呈现。
三、表现真实的学习情感
让语文课堂真实而灵动 篇6
关键词:语文课堂,真实阅读,方式方法,角色定位,人文熏染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对语文教学方向的引导, 是对模糊的语文教学现状的规范。语文课堂应当是语言与文字的飞扬, 是语言与文学的浸润, 是语言与文化的熏染, 借助于语言, 语文课是真实可读的, 也是充满灵动的。
一、清晰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触手可及
教学目标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活动的预期结果或所要达到的标准。对教师来说, 是教的标准;对学生来说, 是学的标准。这些标准应该是具体的而不应该是模糊的, 应该是可检测的而不应该是不着边际的。许多课堂教学目标散乱, 教师不知道教什么, 学生不知道学什么, 或者教师什么都想教, 而学生什么也学不好。其实,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宜过多, 只要有三两个, 扎扎实实落实了, 就达到目的了。
二、合理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有所得, 教师的所有愿望只有通过学生的读、思、悟、达才能实现, 这就是“归原”, 还原学习的本体。实验证明, 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的学习效率是最高的, 而听讲、阅读、视听等被动学习的学习效率相对较低, 这是美国学者、著名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也被形象地称作学习金字塔。就像我们学习电脑操作, 老师讲得再多, 如果不动手操作终究是茫然的, 而有一台电脑在手边, 自己边摸索边实践, 学习效率就会突飞猛进。
三、准确的角色定位, 让学生学有所依一些学校的高效课堂模式改革对课
堂形式机械模仿, 没有领会改革中教师所承担的更多的责任, 有的语文课堂已然放任自流, 教师完全放手地教学与引导, 这不是我们预期的。《学记》中所说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应当是教师在课堂中的理想状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并不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应有作用。教师在课堂上是以帮助学生主体性的实现为根本的, 是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 (解读文本、教授方法、传布精神) 主体。“2011年版课程标准”强调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 正是对十年课改中一些教师课堂角色不当的一种更正。
四、预设而不囿生成, 让学生飞溅火花
语文课程应当是所有课程中最具生成性的课程, 好的语文课堂不是循规蹈矩的语言文字教学, 却更能启迪学生思维, 熏染学生人文情怀, 课堂上也总能闪烁着师生智慧的灵光。要达到这种效果, 充分的预设是必要的, 好的预设会使课堂生成达到最大化。而预设之外出现新情况是情理之中的, 这就需要教师的能力、素养和教学机智来应对。
五、真实的语文阅读, 让学生走进文本
文本其实也是有质感的, 遣词、造句、修辞、用语……深入进去能触摸到它的肌理, 停留在对平面内容的解读上, 不是语文教学的本意。叶圣陶先生举了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如果读了《龟兔赛跑》, 只记得兔怎样自负, 龟怎样努力, 结果兔怎样失败, 龟怎样胜利等的故事内容, 而不记得课文里的生字、难句, 以及向来所未碰到过的文章上的某种方式, 那么他等于在听别人讲龟兔赛跑的故事, 并不是在学英文。故事是听不完的, 学习英文才是目的。”这里面, 实际上有语文学习中关于“语文阅读”和“文章阅读”的区别:“文章阅读是以汲取思想为目的的阅读;语文阅读是旨在凭借文章获得关于语文的感性经验和语文知识的阅读。” (程福宁) 语文教师就是要带着学生走进文本, 品词悟句, 知理达文。
六、激扬的课堂氛围, 让师生尽情放言
听过北京韩军老师执教的一节示范课《大堰河, 我的保姆》, 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了每一位学生, 教师以自身对文本情感的精准理解, 通过展示自己的“读功”, 达到了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情感的目的。“情动于中而行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这虽然是对吟咏诗歌情状的描述, 也应当是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一种状态。而学生呢, 绝不应是被动地听讲, 也应当处于一种积极地参与状态, 读、思、悟、达, 与教师一起, 共同营造一个充满激情的人文氛围。
七、厚重的文本体悟, 让学生受到浸润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教材选择的文本都是经典的, 体现了编者的意图。这其中, 也渗透着编者对文本体现人文价值的考量。很多时候, 我们读懂了文本, 就实现了文本的情感价值目标。语文课不是政治课, 核心价值的体现不是空洞地说教, 而是在文本的字里行间体现出来的。不知道谁说过一句话———阅读使人高贵, 我的理解是:正是大量的、深入的阅读, 提升了阅读者的人文情怀, 从而使他具有了高贵的精神品格。所以, 抓住文本, 引导学生读出其中的味儿来, 这是语文教师要做的。
理想的语文课堂都是双赢的, 师生在相互交流中都有收获。一节好的课堂, 不但学生因感受语言艺术魅力而激情昂扬, 教师在这种情绪的激发下也会有超出预期的表现, 这就是教学相长。真实的语文让学生积累语言, 灵动的语文让学生充实情怀, 我想起一个语文教学名家对语文课堂的期望:“理性与激情比翼, 爱心与责任同在, 能力与智慧齐飞, 教师与学生双赢。”亦我所望也!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守住一颗朴素而真实的心 篇7
我们平时在教育学生的时候, 是否说过一些言不由衷的大话、套话或者连自己都不相信的假话?
每当迎接上级各种检查验收的时候, 我们是否有许多自觉不自觉的弄虚作假?
当我们对学生提出各种做人的要求时, 我们是否首先做到了?
我们教育学生言行一致, 可我们自己是否说一套做一套?
在各种班会比赛、公开课比赛中, 我们是否无意中在向学生展示“演戏”?
为了获得教育质量、班级荣誉, 我们是否不择手段?
在搞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时, 我们真的是在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做吗?或是明明平时根本就没做, 但一到结题的时候却通过编造文章而“硕果累累”?
……
不要误以为我是道德完人因而无懈可击, 完全不是!上面的拷问也是对着我的心灵的。我决不敢保证我的教育就做到了百分之百的“真”, 现在我一想到我经历过的假教育就脸红。但是, 我愿意尽可能让自己的教育接近“真”。
所谓教育之“真”, 起码意味着教师应该是一个诚实的人。这里的“诚实”主要就教师的个人品质而言。不过我认为, 我们完全可以赋予它更广泛、更深刻的含义, 即教育内容的真实可信, 教育形式的名副其实。让教育充满诚实, 其道德基础是教育者人格的真诚。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 激情只能靠激情来点燃, 信仰只能由信仰来铸造。用道德培养道德, 用心灵赢得心灵。尽可能 (由于种种原因, 我们只能做到“尽可能”) 不欺骗学生──哪怕是无意的欺骗, 这是我们最起码的教育良心, 也是我们教育者的信心所在, 更是我们教育的力量所在!
有一次我对一个教育同行说, 我要追求搞真教育。他叹息道:“很难呀!”
他的叹息让我难过:怎么搞假教育那么轻松, 而且堂而皇之, 而要搞真教育就“很难”呢?
这个问题似乎是个高精尖的“科研难题”, 但答案又似乎不言而喻, 只是大家心照不宣而已。
在平时的教育中, 我一边实践, 一边思考, 有时候思考得很痛苦, 因为理想和现实的碰撞常常也震痛了我的心, 不, 简直就是撕碎着我的心。但我宁愿有着这种真实的痛苦也不愿意麻醉自己欺骗别人。于是便有了不少被一些人誉为“敢说真话”而被另一些人斥为“思想偏激”的言论。
按某些世俗的观点, 我至今书生气十足, 不能算一个“成熟”的教育者。但有一点我很自豪, 那就是我至今还真诚地怀揣着我心中的教育理想, 而且“居然”还想一点一滴把这理想付诸现实。有人说我的理想不过是“梦想”, 但我要说, 对于教育者来说, 有梦想和没梦想是不一样的, 精神状态不一样, 行动方式也不一样。我当然知道, 我的理想 (梦想) 也许只能有百分之一成为现实, 即使如此, 我也愿意倾尽全力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我力图通过我的探索, 给人们一个真实的展示:一个真诚的教育理想主义者,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 究竟能够走多远?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 我愿意守住自己的灵魂。这个“灵魂”其实就是一颗朴素而真实的心。
让创新人才得到真实而有效的滋养 篇8
自然化成长是创新教育肥沃的土壤。观察大才如科学家,小才如工艺师,但凡有创新能力的人无疑从内心、从素养甚至从智商发育都是极具自然性质的,而不是工厂式的批量加工而成的。这里面的原因,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脑科学家都有相当多的研究,几乎所有的研究者无不认识到自由发展的空间对人的创新能力发展最为重要。试想,如果创新人都是按手册、规则去成长,他的意识是顺从、执行的思维惯性,何来创新?怎敢创新?各地方现在都是做三年计划、五年规划,选苗培育,重点培训,大赛夺魁,这样的方式方法规则性特别强。因为比赛,不按举办方的指定产品、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很难获奖,那这样的创新教育可持续性怎么能得到保障?
多元化成长是创新教育有机的生态。先不论现在多数创客教育是基于编程、工艺等比较专业化的培养方向的缺陷,就只说现在的创新人才评价趋于“动手能力”是不是得当?也不论哲学、文学、数学这些纯理论学科的大家是不是创新人才,就只说创新人才要不要扎实的、系统的理论知识作基础?只这两点,我们就很容易看到现在创新教育正在从原来的右倾走向另一个左倾的价值观。人才是多元化的,这估计没有人反对。但是多元化到何种程度恐怕认识不一。创新人才是为社会创新服务的,也是社会创新自然产生的一个群体。科技人才是创新人才,社会学创新人才也是创新人才;数学假说创新也是创新,宇宙理论推演也是创新,创新的森林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而不是一枝独秀。如果我们的政策和主管部门过度强调工业领域的创新教育,那么极易打击、否定在其他领域创新的价值,学生从小起价值观的偏颇会导致创新人才生态的失衡。
个性化成长是创新教育的终极目标。很明确,作为中小学教育来说,创新教育是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为重、创新能力为重,而创新成果是比较次要的。现在的很多招生政策并不容易测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也就只好重视可见性的创新成果了。所以,在发明专利、大赛获奖等方面极为重视,这就带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把创新认可圈定在比较小的圈子。这也同时催化了功利主义思想,通过各种渠道、方式和技巧来获奖就成为一些投机者的必然选择。即使选择出的真才实学的创新人才也是拿标准去卡出来的相似人才,创新范围受到限制。也就是说,很多不在此规则之内的创新不算创新,创新人才个性化的成长受到限制。
当然,创新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但观察国际国内教育发达地区的创新教育无不是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宽容学生的技能成长、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中才能培育、激发创新的思维。
毫不夸张地说,相当多真正的创新人才是大众眼光看不到的,而不是靠一些比较死板的政策、制度、计划培育出来的。
追寻真实而自由的德育哲学 篇9
芮火才,江苏省溧阳市教育局副局长,溧阳市外国语学校校长,江苏省首批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特级教师。
从曾经的一个瘦弱羞涩的农村青年教师到今天蜚声国内的教育思想大家,芮火才走过了一条简单而朴实的教育人生之路。1981年,19岁的他从江苏省丹阳师范毕业分配到溧阳县前马乡最穷的完小——潘家小学,开始了教师生涯;1986年调入溧阳市实验小学工作,2007年至今任外国语学校校长,2009年兼任溧阳市教育局副局长。简单而朴实的三十年教育生涯承载的却是丰富而智慧的教育理解,深刻而创见的教育思想,尤其他一贯坚持的真实、服务、自由的德育哲学在众多的思想火花中堪称奇葩。对此,芮火才校长清醒地自谦:“我并不是所谓的思想大家,那只是同行们给我的鼓励。我所做的只是源于一份兴趣,源于一份对学生的责任和尊重。”的确,当兴趣提升为一种习惯的生活方式,当责任和尊重外化为一种实际的德育认识与实践时,平添的是对芮火才校长人格的敬重,对道德教育的敬畏。
真实——德育之根基
道德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通过怎样的方式和途径去培养?我们期望道德教育体现什么样的功能?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认识和探究,是芮火才校长自1986年调入溧阳市实验小学后一直潜心思考的问题。从农村学校“平步青云”,直入溧阳最 “牛”的百年老校。到1997年,他先后担任政教处主任、副校长,分管和从事的都是德育工作的管理和研究。当时,很多人认为德育不能算是学科,不能和语文、数学等学科相提并论,设立这样的专业有点不伦不类;也有人认为德育的专业性本身就不强,并不需要什么高深的学问。芮火才校长深感肩上担子的重大,他知道这些问题的处理归根结底必须有赖于对道德的理解,对人的图景的认识和展望。
与此同时,芮火才校长在平时的工作中观察和发现,学校德育虽然不能说虚假,但至少不能说真实。首先是德育目标过分理想化,把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和少数人才能达到的目标作为对学生现实的和普遍的要求,如要求学生从小要有共产主义理想,个个都要像雷锋同志那样乐于助人等等;其次是德育方法过于简单化或程式化,经常采用“机器制造零件”式的手段,要求学生接受成人传授的社会公认的“准则”,并转化为成人和社会期望的行为;再次是关起门来搞德育,搞“纯而又纯”的德育,没有和生活有机结合,不能直面社会现实和学生的道德困惑,并进行有效的指导。
这样的“德育”违反人的成长的基本规律,使学生成了被动的客体,忽视的是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主体作用的发挥,自然经不起实践检验。学生一走出校门,就会发觉学校讲的和社会现实完全是两回事,因此而茫然不知所措。
芮火才校长认为,真实的德育不单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更应该以人为本,充满人性;应该淡化功利、顺其自然;应该塑造灵魂,张扬个性;应该面向未来,注重创造。于是,在他的提议与带领下,学校积极展开了德育创新的实践探索。
国旗下的讲话一直由学校少先队辅导员负责,但形式单一,内容单调,讲话者大都是校领导,芮火才校长就有连续十二次发言的经历。为此,他大胆创新国旗下讲话的形式和内容。于是,国旗下的讲话从以往的纯粹讲几句话,变成了诗朗诵、情景剧、舞蹈表演、快板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精神大餐;从以往的主题“乱炖”,变成了系列递进式专题;从关注身边的同学、老师,关心家里的亲人到关心不相识的人、无关系的人;从观察家乡的变化到感受祖国的发展,培植着学生爱他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意识;从以往的某位领导上台“独奏”,变成了学生、老师、家长、社会人士等共同演奏的“交响曲”。
长期以来,学校布置的作业一般是学科性作业,芮火才校长敏锐地意识到,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仅要提高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要能恰当其分地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之中。为此,他提出在教育常规中增加德育作业的布置。德育作业分家庭德育作业和社会德育作业两个方面,以作业单的形式发放,一般要求在周末、节假日完成。家庭德育作业如打扫卫生、洗碗、洗衣、择菜等家务劳动,或者主动为长辈服务,如捶背、洗脚等,使学生们懂得体谅孝敬父母和长辈;社会德育作业如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要求各中队组织开展“假日小队”活动,到所生活的小区、居委会、街道、单位等地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及“讲文明、树新风、送关爱、迎新年”等力所能及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德育作业的布置,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欢迎。
在芮火才校长看来,追求真实的德育,就要有目的地根据孩子的特点去追求一个个可实现的目标。为此,芮校长创造性地提出在各班设置“文明学生”“小博士”“百灵鸟”“关心集体奖”等多个单项奖,“三好学生”更是没有名额限制,只要获得60%以上支持率即可。为了防止评奖给学生带来的歧视和伤害,特别规定评“进步奖”一定要有“优秀学生”入选。同时,学校也为老师增设了前所未有的系列奖项,如默默奉献奖、改革创新奖、勤奋好学奖、家庭美德奖、团结协作奖、社会公益奖、特殊教育奖、突出贡献奖等,让老师们首先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明确工作与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更好地教育学生。
芮火才校长一贯坚持,真实的教育应该人人是德育人,处处是德育处,时时是德育时。他认为教书可以育人,管理可以育人,后勤服务同样也可以育人。数学老师上课的第一个任务可以是检查教室是否卫生,英语老师上课的第一个任务可以是看看谁的的手指甲最干净,体育老师上课的首个环节可以是在操场上拣垃圾。他还举例说:“食堂工作人员收拾餐具后不是轻拿轻放,而是重重地扔,又如何能防止学生不依样画瓢呢?”
在芮校长看来,教育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德育的契机,不可小视,这是德育“真实性”的基础。
服务——德育之核心
1998年,芮火才担任溧阳市实验小学校长,管理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却丝毫未减他对德育的关注。芮火才校长感觉到,追求真实的德育,改变了学校旧有的德育格局,对于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行为,对于学生的德育实践,都有明显效果。但根据平时的观察和对几个德育课题的研究实践,芮火才校长发现,德育工作在继续推进过程中,遭遇了“瓶颈”——德育虽然追求着真实,但本质上还是依托于控制与预设,对德育的基本服务对象的自我认识与自我需求则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对此,鲁洁教授有过类似的判断,即我国的道德教育从主流方面看至今还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之中。这种模式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接受既定规范,养成与之相符的行为习惯,方法则是灌输、管理、训练。正因为如此,本来应当是充满了人性魅力的德育,变成毫无主体能动、没有道德意义、枯燥无味、令人厌烦的灌输和说教。为此,她疾呼,道德教育必须从这种模式中走出来。
向老师问好,自古就是学生文明礼仪的要求之一。芮火才校长为了加强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求值周教师每天早晨站在校门口,检查学生进校时是否主动和值周教师打招呼。如果达不到学校提出的要求,不但要扣除班级常规管理的得分,而且要求学生重新退出校门,主动向值周教师问好后才能进入学校。为此,芮火才校长多次亲自站在校门口督促检查,并板着脸训斥过许多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也批评过少数班主任。事后,虽然学生的礼仪表现在一段时间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所带来的人前人后行为的不协调、教师暗自抱怨的 “副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
有一天,一位学生悄悄问芮火才校长:“为什么我们向老师问好后,有的老师却不理睬我们?”一次例行的学生座谈会上,又有学生提出:为什么一定要学生先向老师问好,能不能老师先向学生问好?学生的话令芮火才恍然大悟,他认识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学生说得多好啊,教师作为道德的传授者,尚且不能先向学生问好,怎么能要求正在成长中的学生先向老师问好呢?”于是,芮火才发起了“老师,请先向学生问好”的教育活动。从那以后,校园风尚大变——当老师先向学生问好时,得到的是学生更为礼貌的问好,校园变得更为文明了!
这件事,让芮火才校长陷入了更深的思考。他的目光越过眼前的学校,越过眼前的学生,超然于广阔而长远的未来。学生有获得需要的德育权利,他们的心中所想应该成为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和管理者所着力求索的。
2001年,芮火才校长在《江苏教育研究》上发表《教育就是服务》一文,立即在国内产生极大反响,引起了众多教育专家的共鸣。此时他的脑海里有了清醒的认识,道德成长不是依靠强硬的灌输实现的,必须基于学生内在的需求,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不断地去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和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了解学生有哪些需求,适合的要尽力创造条件满足,并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乐趣,感到满意,获得发展;不适合的要正确引导,使学生自觉调整自己的需求,明白缘由,获得发展。这种服务既表现为对发展得较好学生的锦上添花,也表现为对发展有障碍学生的雪中送炭;既表现为对学生获得成功后的激励,也表现为对学生遇到挫折后的鼓励;既表现为对学生正当要求的全身心的迁就,也表现为对学生不当需求的循循善诱,表现为对处于十字路口学生的指点迷津。
芮火才校长告诉老师们,德育理念的核心问题是对德育的理解。德育就是为满足学生的正当需求服务,为促进学生健康的的人格发展服务,其基本支点是了解需求,基本价值是获得满足,基本目标是实现发展。拥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不同的教育行为,从而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进而培养出不同“规格”的人才。
用这种思维方式反思现在的德育,我们便会对一些“常规性教育”有新的理解——
学生见到老师不问候是学生不讲礼貌吗?不是。因为自认为道德水准比学生高的教师尚不能先和学生打招呼,怎么能要求学生比老师做得更好呢?
学生上课不守纪律,是学生的过错吗?不是。肯定是老师的课上得不精彩,不然为什么同样的学生上其他老师的课就很守纪律呢?
学生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是学生的过错吗?不是。肯定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有问题,或是太难,或是太多,或是不了解某些导致作业不能完成的学情。
班里有50位学生,其中49位发展得很好,只有一位同学发展得不太好,是这位学生的责任吗?不是。既然49位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获得良好的发展,为什么就这么一位同学不能发展好呢?肯定老师还没有找到满足这位同学需求的方法。
教室门窗的油漆用什么颜色,能由总务处决定吗?不能。应该听听大多数学生的意见,然后选择他们喜欢的颜色。
⋯⋯
是的,学生就是实施德育的最好主体,最佳源泉;学生是自己的老师,是老师的老师。由此,芮火才校长收获了教育就是服务后的又一大思想突破。他在2001年12月常州市教科研工作大会上作了《我们的课题研究,眼中有学生吗?》的发言,引发了与会者的思考,并为本地区的教科研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思维路径。
五月的一天,芮火才校长在校园里转悠,一位学生突然凑上前说:“爸爸妈妈老说我过着好日子,有吃有穿,怕吃苦,还不好好学习。可我没有不好好学习啊。还有,还有我哪有机会去吃苦啊?” 芮火才校长听在耳里,记在心里。6月上旬,学校策划暑假的“吃苦夏令营”方案出台,地点选在溧阳南角比邻安徽的平桥山区。为达成学生艰苦、耐苦的心里需求,方案做了一系列的吃苦规定,如一律不带手机,不带零花钱,四天时间里有两天不供应荤菜,没有空调,没有风扇,酷暑下在田间参加农活,接受军训等等。短短的两天,全校共有近两百名学生报名,有的家长甚至亲自赶到学校,生怕报不到名。
活动期间,很多动人的画面折射出了孩子身心成长的感人历程。四(6)班的王瑞苏同学,长得白嫩纤弱,在烈日下军训了二十几分钟后,觉得体力不支,教官叫她到一旁休息,可她稍作休息后,立刻要求归队训练。老师们劝她多休息一会儿,但她一再表示“我没事啦”,连教官都称赞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徐嫣同学,腿上长了一个大脓包。老师问她:“疼吗?”“疼的。”她轻声回答,眼里还噙着泪水,但她也没有要求休息。万奕雯同学在十五公里的越野之后几乎虚脱,但她仍拒绝了老师的帮助。徐志浩同学的妈妈买了一大包的美味食品,晚上来看他,他硬是没有让妈妈进入营地大门,妈妈只好“满载而来”,又“满载而归”。
许逸凡同学在活动结束时写了最后一篇营地日记:“夏令营的生活除了吃苦,还有许多精彩的活动相伴,钓鱼、采茶、跳竹竿舞、团队游戏⋯⋯这些活动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做好任何一件事都是不容易的。阳光下我们的汗水晶莹闪烁,月光下我们的欢歌笑语在山中回荡,吃苦并快乐着,让我们收获满满!夏日的这道‘彩霞’是绚丽的,它让我们更理解别人,更明白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甜蜜的。因为只有尝得苦中苦,方知甜中甜啊!”
自由——德育之灵魂
近年来,由于岗位的变化,芮火才校长的工作陡然繁重了许多,但近百次的外出讲学和省级以上重大教育活动主持人的经历,让他接触到了更多国内外的道德教育模本,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地阅读、学习与思考,更使其对道德教育又有了新的视界审视。
芮火才校长深知,从教育的本质使命来看,教育是培养自由自主的、具有独立精神的参与社会实践的公民,因此“教育的目的是教会人们实践天赋的自由,教育是实现和保障个人自由的重要条件”。从深层次讲,道德教育呼唤的就是学生的自由教育和自由发展。
英国著名自由主义教育家尼尔创办的夏山学校给了芮火才很大的启示。在芮火才的眼中,夏山不可复制,也没有必要复制,但“让学校适应学生,让孩子自由成长”的思想却能让他站在更高处看待道德教育。他认为从发展观的角度看,自主感悟、自我体验应该是强调学生成长的道德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从生态学的角度看,适合环境、自由氛围是道德发展的基本要素。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班级管理和班集体建设一直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阵地,但老师的兢兢业业总是与理想中的学生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有差距,为此,芮火才校长大张旗鼓地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的班集体建设策略。各班设立自主管理志愿者,岗位由学生根据班级实际设定,如眼保健操志愿者、午餐情况志愿者、午间活动志愿者、大课间志愿者等。人员选择实行学生自主报名、全班学生投票决定。班级卫生、纪律、礼仪、行为规范全权由监督员负责督查和指导纠正。各班发放监督员记录本,监督员每日记录并签名,班主任以顾问的角色给予必要的服务和帮助。因为是自己管理自己,学生由一开始的觉得有趣好玩逐渐转化成了责任和义务,班级风气、个人规范都在一段时期后有了明显改变。
有效的德育实践让芮火才校长认识到,德育方式只有符合儿童思想发展的规律,符合儿童个性成长的特点,才会有美好的前景和现实性。在他的理想中,德育应该是洋溢着浓浓的民主和自由精神,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基础上和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使学生的教育和学习生活能够依照自己的既定目标自由发展,能够积极、自由地选择发展的方式,自由地选择和创造各种教育活动,进行自由德育,从而达到自主发展和精神自由的目标,实现人格精神的健全发展,为其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奠定基础。
自由德育的核心价值是要让学生充分享受自由,充分享受自我成长的快乐。为此,芮火才校长积极鼓励学生做自我道德品质发展与评价的小主人,还不断开发创生自由德育发展的平台,相继推出了自由舞台、自由养吧、自由书吧、自由课程等倍受学生欢迎的系列举措。
每周二、五的中午,是溧阳外国语学校学生的喜庆日子。才吃过午饭,众多学生已将校园中央草坪边的红地毯舞台团团围住。高雅的古筝曲、欢快的拉丁舞、童稚的英语故事朗诵让舞台更加流光溢彩;此起彼伏的喝彩声、赏心悦目的欢笑声、动感十足的音乐声让童年绚丽多姿。心情在这里放飞,快乐在这里升腾,梦想在这里起航,艺术在这里弥漫。这就是芮火才校长创意的自由舞台。参加自由舞台,人人皆可参与。可在校园网上自主报名,每场表演按报名顺序安排五个左右节目;表演形式不限,器乐演奏、歌曲演唱、舞蹈、相声、小品、课本剧表演、魔术、自创剧本不限;内容要求健康,每个节目时间在5分钟以内;学校提供道具、音响等服务,学生、老师甚至家长可自由观看。吹拉弹唱,随心所欲的自由舞台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了合适的平台,学校活力更趋彰显,学生品质更趋提升。
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小鱼小虾,新购买的几十只小兔小鸭小鸡等小动物,都成了学生自由养吧的对象。芮火才校长带领老师组织学生自主报名领养,孩子们的欢喜劲与兴奋劲别提有多高了。于是,“小草微微笑,请您绕一绕”“花儿也会疼,望您手留情”遍布于校园的各个角落,上面还署上每位小作者的大名;一只只小白兔、小鸭、小鸡都有了自己的监护人或监护班级,在爱心中健康成长。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意识在自然而然中潜移默化,滋润着孩童们纯洁的心灵。
自由书吧设立于教学楼各层大连廊的每个边角,由书架、靠背凳、小方几组成。图书是由学生自由捐赠,取书还书纯属个人意愿,谁读谁负责,读书时间为非上课时间。书吧一开放,便成了学生课间、放学后最喜与往来和端坐的场所。课间大过道里吵闹追打的声响迅即小了许多、少了许多,多出了一份难得的书香和静谧。正如俄国哲学家、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认为,读书不多,就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就是愚昧;知识不多,不习惯于思维,就是粗鲁或蠢笨,所以读书能造就高尚的情操。
自由课程是通过开设“选修课”,调整各年级课程结构。选修内容由学生提出,学校整合后由学生自主报名、自由选择;执教老师由学校老师、家长与社会有专长人员担任;课堂采取走读制,根据需求,打破学生班级、年级限制,将低、中、高年级适宜合并开班的科目分别进行合并;学期考核以学生参与率、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实践作业为主,不进行书面笔试。芮火才校长介绍说,选修课的目的就是促进孩子们的自由发展。让孩子享受课程、享受自由,提高思维、创新能力的同时提高道德品质发展。将不同年龄的学生放在一个教室里进行选修课教学,除了可以正常授课以外,也能让学生们学会和不同年龄的小朋友如何相处。如一些年龄稍大的孩子在家可能是独生子女,没有弟弟妹妹,但是在课堂上,因为年龄比较大,就要学会照顾小孩子,学会一定程度的忍让。
道德的最高境界是自律,即个人在无人监督时仍然能够遵守秩序、规则、纪律等,虽然让儿童青少年完全自律是不现实的。但芮火才校长相信,在一定合适的规章制度的约束下,一定行为规范的检查督促下,学生完全能够拥有自然状态自由发展的德育时空。因为德育是一种心灵的艺术,对这种更多表现为内在的、隐性的、精神性的现象,不能期待以简单化的、外在性的工作就可以实现,也不能逼迫它在短时间内外显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芮火才校长的德育思想和实践还潜藏着更深层次的期待。
儒雅之气,铺就思想人生;栖云之志,铸成德育师范。芮火才校长为人为事一直淡然随意,并不刻意而求,他工作的动力更多的是出于做人的良心和对教师工作本身的兴趣,但这份良知与兴趣尤让人滋生仰望之心。因为,30年的教育生涯,不短,她见证了一位倾心投入于教育工作的思想者的前行轨迹;因为,30年的教育生涯,不长,她昭示着这位思想者对新的教育使命和智慧人生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