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保护体系

2024-09-17

权益保护体系(共12篇)

权益保护体系 篇1

在1945年第2次世界大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中,23名纳粹医师因为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进行的骇人听闻的人体试验而受审。由此促生了著名的《纽伦堡宣言》。1而世界医学会则在1964年召开世界医学大会时,在《纽伦堡宣言》的基础上制定了《赫尔辛基宣言》。这一宣言现在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有关医学研究的国际伦理规范[1]。

一、何谓“人体试验”?

关于“人体试验”的法律界定,法学界尚未有完全一致的结论。日本对“人体试验”的界定比较宽泛,如加藤久雄就认为,所谓人体试验,“为了医学问题,采用以往经验上所没有的、不可知的方式,对被实验者进行一些身体的侵害,观察其所产生的作用和反应的行为。”[2]这是一种比较宽泛的定义,就该问题中国学者有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诸如问卷调查、生活习惯调查等不涉及人的身体自主权的行为不属于人体试验的范畴,人体试验应当仅指“为了获得新的医学知识,了解一项医疗技术、药品或医疗器材对人体所造成的反应,而以人体或人体的一部分为对象所进行的医学试验研究的行为。”[3]有的学者认为人体试验是指“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生物医学试验(biomedical research involving human subjects),指在生物学、医学领域内,以自然人作为试验的对象,以验证科学推理或者假定为方法,进行新药物、新医疗设备、新治疗方法试验研究行为。”[4]笔者认为以上几种说法实质内容并无较大的差别,均对人体试验做出了实质性的界定;只是对试验研究对象的界定范围有些不足,仅仅列出新药物、新医疗设备、新治疗方法三种研究对象未免有些欠缺。某些化妆品、食品(如转基因食品)的研究过程也需要进行人体试验,以验证其效果和安全性,该类试验也应归入人体试验的范围之内,但化妆品和转基因食品却难以归入新药物的范围,所以笔者将人体试验界定为“在生物学、医学领域内,以自然人或者人体一部分作为试验对象,以验证科学推理或者假定为方法,进行新药物、新医疗设备、新治疗方法或新科研产品试验研究行为。”加入“新科研产品”这一范畴便可包括以上其他几种试验研究对象,也可为未来可能出现的研究对象留有余地,给“人体试验”更为准确的定义。

二、人体实验的侵权方式

人体试验属于一种特殊的科学研究活动,其本身具有科学研究活动的复杂性与难以预测性,正因如此,人体试验所造成的侵权行为也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对侵权行为的形式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深入具体地了解人体试验侵权的方式,有助于侵权责任的判断。人体试验侵权行为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告知义务履行瑕疵

“告知义务履行瑕疵是指研究机构或者研究者没有按照法律的规定或者生物医学研究伦理规范的要求,完全、适当、充分、及时履行对受试者的告知义务。”[5]知情同意权是一种持续性的权利,应该贯穿于人体试验过程的始终,而不应该只是体现在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时刻。告知义务履行瑕疵按照告知的内容和方式可以分为告知内容瑕疵与告知方式瑕疵。告知内容瑕疵是指研究机构或者研究者没有准确、完全地履行告知义务。告知方式瑕疵是指研究机构或者研究者虽然进行了告知,但是在告知方式上不符合法律规定和医学研究伦理规范要求。

(二)试验方案瑕疵

试验方案瑕疵包括试验方案制定瑕疵与试验方案执行瑕疵两种情形。试验方案制定瑕疵是指研究者没有按照医学研究伦理规范和法律规定的要求制定人体试验研究方案,方案本身存在不够科学,或者是未充分考虑受试者安全保障等问题。试验方案执行瑕疵是指试验方案是科学与合法的,但研究者在执行试验方案时疏于注意或者违反操作规程,导致试验过程偏离了预定的试验方案与计划。这种人体试验研究侵权行为主要是研究者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错误或未严格执行试验计划造成的。

(三)违反法定的研究程序

违反法定研究程序是指研究机构或者研究者在进行人体生物医学试验研究活动时,违反了法律规定的强制性程序,从而给受试者造成了损害。因为人体试验研究活动含有一定的风险性和对受试者潜在的威胁性,所以其部分程序和步骤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规定与限制。当某些试验活动违反这些法定程序时,必然会给受试者身体带来伤害或者威胁。

(四)招募受试者瑕疵

招募受试者瑕疵是指研究机构和试验组织人员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和伦理规范的要求招募受试者,在招募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受试者选择不当,指试验组织人员在招募受试者时,未采取科学、严谨的选择程序,导致部分不适合进行该项试验的受试者进行了试验。二是胁迫,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作为威胁,强迫受试者违反自己的意愿参加试验。三是不当引诱,指为了使对方遵从而提出过度的、没有保障的、不适当或不合适的报偿或其他提议。另外,当受试者特别脆弱时,一般情况下可行的诱惑也可能变成不当引诱[6]。

三、人体试验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关于人体试验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无过错责任原则说”。有学者认为,由于在人体生物医学研究过程中,受试者不仅处于信息弱势、知识弱势、地位弱势、经济弱势等不利地位[7],还要以自己的身体健康承担试验风险。另外,试验计划由研究者制定,试验过程也主要由研究者控制和掌握,所以人体试验侵权行为中研究者应该承担无过错责任。第二种是“过错责任原则说”。国外有学者认为研究者的责任是一种过错责任,并以知情同意诉讼和研究者不当行为诉讼为视角论述了人体研究中的研究者过失责任问题[8]。中国目前的审判实践也将人体试验研究侵权行为中研究者的责任视为过错责任[9]。第三种是“过错推定责任原则说”。持该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采“无过错责任原则”对研究者要求过高,可能导致受试者故意违反试验规则,造成自己身体的损害而要求高额的赔偿,具有一定的道德风险性。也容易造成研究者盲目追求商业利润,而放弃对受试者的合理保护,仅在侵权发生后给予定额的赔偿[10]。而“过错责任原则”显然不利于保护受试者的弱势地位,况且人体试验研究一般过程复杂,所包含的治疗数据及信息量巨大。受试者一般缺乏专业的医学理论与实验知识,对试验内容并不能完全了解,且受试者也并不接触试验记录、试验数据等资料,要求受试者对试验过程中研究者的过错进行举证,显然是有违公平正义原则的。采取此种原则可能会使大量因人体试验受到伤害的受试者得不到应得的补偿,这将不利于中国社会的稳定。采“过错推定责任原则说”,将举证责任倒置由研究者承担,在其不能举证自己没有过错时,推定其有过错。

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更为合理,因为在人体生物医学研究中,受试者相比于研究机构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在侵权行为发生时,因为其学识、财力的限制往往不能进行有效的证据采集工作去证明研究者的过错,况且试验数据与记录等资料往往由研究者保存,在侵权行为发生后,不能保证研究人员不会采取证据的销毁工作。“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尽管存有道德风险,加重了研究方的责任,但可以督促研究者提高试验过程的安全性与科学性,切实避免损害受试者身体健康利益的情况出现;并且在同类案件的实际审判中省去了部分证据提交和鉴定的麻烦,有利于提高审判效率,节约司法资源。当然,在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同时,也应对人体试验侵权行为分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四、人体试验中受试者伤害的救济制度

(一)人体试验侵权的赔偿救济

上文已经论述了人体试验侵权行为的几种形式,其中第一、三、四种情况均是试验组织者或者研究者故意违反人体试验法律法规所造成的,对于这些情况应该严格追究研究者的责任,可以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进行追责。鉴于中国法律尚未规定人体试验侵权中受试者获得精神赔偿的权利,建议在以后关于人体试验的专门立法中,设置条款对人体试验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加以单独规定,并将受试者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独立规定[11],这样可以督促研究者加强与受试者的交流、做好知情同意的沟通工作,有利于受试者知情同意权的保护。对于第二种形式,即试验方案瑕疵,则可能是研究者没有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或者试验计划考虑制作不够完善所造成的,多数是研究者的过失行为。对于该种情况,可以采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进行追责,要求研究者及试验组织者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过错进行举证。如果研究者不能举证则追究其侵权责任,如果研究者能够举证,则根据研究者与受试者签订的知情同意书,由研究者对受试者的损失进行补偿。

部分人体试验规模较大,受试者人数较多,可能出现赔偿数额过高,以至于研究机构无法承担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借鉴医疗行业建立医疗责任保险的主张[12],建立人体试验保险制度;由研究者在试验前替受试者投保,这样将部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可以有效地解决研究机构无法承担较高赔偿数额的问题。至于是否强制要求研究者为受试者投保,可根据试验的内容与规模加以确定。如果试验规模较小,受试者人数较少,且试验内容不会对受试者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则由研究者自由选择是否投保;如果试验规模较大,受试者人数较多,且试验存在较大的风险,则强制研究者为受试者投保,具体标准可结合实际情况由立法机关加以确立。从世界范围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在临床试验中引入保险制度。以欧洲国家为例,有些国家规定的临床试验保险为强制保险或依各个国家法令规定出具保单,责任限额由当地政府与保险公司沟通修订后以达成彼此实际需求[13]。中国已经有保险公司开始涉足药物临床试验领域。1《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目前正在修订过程中,征求意见稿中有关药物临床试验的规定仍未将药物临床试验保险纳入考量范畴,有关药物临床试验的规定也是泛泛而谈。建议对有关药物临床试验的规定进行细化,以利于受试者的角度去设计相关制度。

(二)人体试验风险伤害的补偿救济

由于人体试验本身含有一定的风险性,有些损害受试者身体健康情况的发生可能是由于试验未知的风险造成的;根据已有的科技水平,研究者可能不会预见到该种情况,这种情况属于容许性风险。容许性风险是指为完成某种有益于社会的行为,对在性质上含有某种侵害法律权益的抽象危险行为,若该危险与其有益的目的相比较被认为是正当的[14]。另外一种情况是研究者已经预见到某种风险且对试验者进行了说明,试验者在知晓该风险的情况下仍然参与试验。这种情况下属于受试者的自甘风险行为(assumption of risk)[14]。在以上两种情况下,研究者对因为风险而发生的伤害行为均没有过错,不需要对受试者所受伤害承担赔偿责任;但应该对受试者给予一定的补偿。

这两种情形一般会在研究者与受试者签订的知情同意书中加以规定,此时可以按照知情同意书规定的内容对受试者进行补偿。如果知情同意书中没有相关内容,笔者认为研究者仍然需要对受试者进行补偿。因为研究者所进行的人体试验一旦成功后,通常会给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前期进行人体试验的费用中应该包含可能出现意外情况时对受试者的补偿金。在将来的人体试验立法中,应在人体试验损害赔偿救济部分对以上两种情况加以规定。至于赔偿标准可以根据试验成功后,研究者或者试验组织者的获益情况、受试者身体健康的受损程度、该种风险是否应该被预见以及是否可以避免等情况,由受试者和研究者协商确定。也可由第三方比如通过该项审查的伦理审查委员会决定,但决定时必须召开会议,保证一定数量的专业外人士特别是受试者利益的代表人士参加会议,以保证决定的公平性与客观性。

(三)受试者的法律和医疗科技援助

在进行救济制度设计的时候,还必须引入法律援助和医疗科技援助制度。因为临床试验往往涉及到医疗科技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产品,其所对应的法律和医疗信息不但专业而且相当繁琐,甚至有些问题已经突破了现有的法律框架体系。根据中国现有的关于人体实验知情权保障的程序设计中,并不包括给予受试者法律援助和医疗科技援助的环节。一方面,法律援助和医疗科技援助有助于有效实现人体实验的知情同意,督促人体实验的组织者能够正视受试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构筑全方位的人体实验监督体系;另一方面,也能有效预防人体实验纠纷的产生以及纠纷出现后的矛盾化解。

权益保护体系 篇2

一、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

(一)进一步推进专项集体合同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上海女职工占职工总数的40%,是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的稳定与否对上海职工队伍的稳定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增强做好工会女职工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以专项集体合同为主要载体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调动女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促进企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推进专项集体合同工作是适应当前形势发展、切实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的需要。

目前上海正处于体制改革、结构调整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劳动关系矛盾与社会问题的多发期。尤其是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已经影响到上海,并且还在继续加深。此外,上海进入新一轮生育高峰期、严峻的就业形势等都将使女职工维权工作面临严峻考验,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来解决广大女职工的三最问题,切实表达和维护好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

(三)进一步推进专项集体合同工作是提升工会女职工组织维权能力、完善工会维权机制的需要。

开展专项集体合同工作,是工会和女职工组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具体体现,为工会女职工组织履行维护职能、完善维权机制提供了有效载体,增强了新时期工会女职工组织的维权能力,从而提高工会女职工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要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切实发挥好专项集体合同这一维权载体的作用,适应女职工维权工作的需要。

二、突出重点,在完善中推进专项集体合同工作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率。

专项集体合同是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有效载体,是当前工会维权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工会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领导要高度重视,形成共同推进专项集体合同的态势,把它作为工会的常项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好、抓实。当前,在巩固现有签订率的基础上,要重点加强非公企业的签订工作,提升签订率。上级工会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要给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要充分发挥行业性、区域性专项集体合同的作用,对非公企业带有共性或者倾向性的、女职工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协商,确定女职工权益保护的区域、行业标准和具体内容,以此来提高专项集体合同在非公企业的签订率和覆盖率。

(二)突出重点,切实提高专项集体合同质量。

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在落实好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要在提高合同文本的质量、体现企业特色上下功夫。要将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各种利益问题纳入到平等协商的议题。当前要突出几个协商重点:一是女职工在孕、产、哺乳期间的休息、休假及其待遇的落实。尤其是对实行计件工作制的企业;二是围绕男女平等享有技术技能培训、就业晋升等劳动权益进行协商;三是岗位界定和退休年龄:通过专项集体合同,对企业岗位性质进行界定,确保女管理、技术人员55岁退休;四是女农民工生育待遇的落实等问题。协商时,要注重增强专项集体合同的实效性,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条款要尽量细化、量化,便于操作,便于对照检查是否履行,避免因规定过于笼统和原则而导致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被集团、区域性、行业性专项集体合同覆盖的、基础较好的企业,应签订细化落实措施、更具个性化的单独合同。

(三)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专项集体合同的落实。

专项集体合同签订后,重在落实。各级工会和女职工组织要从健全制度入手,提高专项集体合同的履约率。当前要注重抓好几个环节:

一是抓好合同内容的宣传环节: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生效后,基层工会及女职工组织要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栏、企业内部网站等手段,加大对专项集体合同内容的宣传力度。

二是抓好合同条款的落实环节。要建立健全专项集体合同履约责任制,基层工会及女职工委员会要督促企业方将专项集体合同条款逐条分解,纳入职能部门的职责,落实到企业的规章制度,落实到企业的日常生产运作过程,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

三是抓好履约监督检查环节。在规范签订程序的基础上,重点建立履约情况报告和监督检查制度,提高履约率。要将专项集体合同与集体合同同步监督检查,并将履约情况纳入到企业向职代会报告的事项中。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与行政沟通协商,向企业提出、进行整改。市总和区县总工会要加强与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每年“三八”节联合开展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检查的契机,督促合同双方当事人严格遵守合同条款,认真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

三、探索创新,不断提升维权能力和水平

(一)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专项集体合同工作。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着力于解放思想,突破难点,增强服务大局服务职工能力。各级工会干部和女职工干部都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探索推进女职工权益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维护女职工权益的新方法和新手段,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既要带领女职工与企业共渡难关,又要依法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要采取切实措施,突破非公企业签订专项合同的难点,探索提高签订率和续签率的新方法;要运用各方资源,加强监督检查,探索提高履约率的新手段,不断提高专项合同的有效性。

(二)不断提升工会干部素质,提高专项集体合同工作水平。

各级工会干部,特别是工会女职工干部,要主动学习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熟练地运用法律法规开展平等协商;要经常深入女职工,了解女职工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平等协商;要了解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开展平等协商;要学习掌握谈判技巧,提高沟通能力开展平等协商,增强工会干部的业务能力。

(三)以专项合同为重点,切实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依法保护自身权益 篇3

白沟镇共有私人箱包加工厂3700多家,数万名雇工来自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多为20岁左右的姑娘。这些姑娘是抱着为家庭排忧解难,减轻父母负担来到白沟镇打工的。但她们万万没有想到,白沟镇竟能夺去她们年轻的生命。据了解,1998年,这里的一个箱包生产作坊曾造成8人苯中毒,厂主被判处4年有期徒刑。1999年,又一家箱包作坊的3名打工妹因苯中毒,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中一位在发病4个月后死亡。按说,这些血淋淋的案例应该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但事实是,打工妹的悲惨遭遇继续发生。当地政府的负责人曾说,“我们对私人皮包加工厂一直严格管理,多次下发通知;我们的劳动管理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可以说是天天查,月月查,年年查”。但让人不解的是,尽管他们“天天查,月月查,年年查”,许多雇工却依然在通风不良的作坊里做工、吃饭和休息,一天24小时与苯接触。这些明摆着的违犯国家有关法规的作业环境,管理者们为什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是不懂业务还是渎职或是其他什么原因?

我们中国人有句俗话叫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就是说,人们在创造财富和美满生活中所采取的任何做法,都应建立在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都应建立在人民普遍承认的社会道德的基础之上;都应建立在尊重他人,特别是尊重他人生存权的基础之上。但白沟镇的许多个体箱包生产厂家的老板,明知他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已夺去了许多无辜者的生命,却依然不顾他人死活,甚至逼迫打工妹们在有害毒物严重超标的恶劣作业环境里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他们的这种昧着良心剥夺他人血汗的做法,实在令人发指,必须受到法律的惩处!

让人担忧的是,尽管河北白沟镇或是其他的地方接二连三地发生了许多职业中毒事件,但仍没有引起许多打工者对加强自身防护措施的认识。以白沟镇的打工妹来说,有人曾问她们,你们知道苯有毒吗?她们竟茫然地回答:不知道。河南省商城地区某村最近死了一些人,有一位老汉的3个儿子竟在很短的时间内相继死去。后经有关部门的详细调查,才发现他们是在宜兴某私人工厂从事石英石粉碎作业中,染上重症矽肺而送命。当问起那些尚活着的、而且已患上矽肺的打工者们是否知道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易患上矽肺时,他们竟也惊疑地回答:真的吗?咱是老百姓,哪懂得这个!看来,如何加强医学科普知识的宣传和学习,让所有的劳动者都能通过这种知识的学习,使自己明白哪些职业对自身是有害的,哪些职业可以通过加强防护措施减少对自身的危害,从而有力地保护自身的健康,已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权益保护体系 篇4

一、构建新型土地产权制度

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农民群众发展的需要出发, 要明晰国家、集体、农民的土地权益边界和利益分配, 正确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 解决失地农民的突出问题, 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显得尤为迫切。

1.重构农村土地产权关系

界定农地产权是农地产权制度有效运行的基本前提, 没有边界清晰的产权保护, 农地产权就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在农地产权经常受到侵犯而不能稳定的情况下, 任何农地产权制度都不可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都不能有效地服务于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当前, 明晰农地产权边界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农地产权关系与农地产权结构安排, 即土地所有制的性质、所有权权能的分离;二是各产权主体权利、义务关系的界定;三是农地产权保护。

一是要修改现行法律中关于农地所有权主体的模糊身份规定, 明确将土地所有权界定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 在没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社区界定为行政村, 而在行政村行使土地承包的前提下, 农户承包的土地区域范围应与之相对应。特别是要把统分结合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建立和健全起来, 以集体经济组织来保护承包农户的土地占有权利。目前, 中国大部分地区组建了村级农业经济合作社这一集体经济组织, 以村级农业经济合作社这个集体经济组织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 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实践上的有效性、法理上的权威性。

二是要理清国家、集体、农民间的关系, 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土地产权关系不仅涉及所有权人的利益, 而且也涉及国家、社会及第三人的利益。因此, 土地产权的产生、变更以及消失, 应进行必要的公示, 进行土地登记, 有效保护土地权利人以及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对集体经济组织比较健全的村社, 以集体经济组织代表本村社的农民集体行使土地所有权;对没有相应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地区, 土地所有权由行政单位或自治组织代替, 各地应从实际出发, 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作具体划分, 交给特定的所有权代表去经营、管理。

三是要用法律条文明确规范政府关于土地承包期延长政策。政府在修订后的《土地管理法》中已明确规定农民土地承包权受法律保护, 承包经营期限为30年, 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2.健全土地征用制度

目前, 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若干弊端, 不仅使被征地农民的合法利益得不到很好的实现, 而且还导致侵占农民耕地的现象不断发生。改革土地征用制度, 目的在于进一步规范土地征用工作, 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防止耕地乱用乱占。

从《宪法》和《土地管理法》上看,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征用土地。但什么才是因公共利益征地的范围呢?对此没有具体规定。由于规定的模糊性, 导致征地过程的混乱。因此, 必须有效界定“公共利益”。一般来讲, 只有免费向全体国民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才是“公益性”产品和服务, 才具有公共利益目的。除了国防、社会安全、公共卫生、公共教育等极少的项目之外, 包括绝大部分国家重点工程在内的建设项目, 都是只供部分国民消费、可以也应该按市价收费的项目。

政府应该在政策和法律中明确具体地列出可以动用征地权力的“公共利益”。列举应该是包容性列举, 而不应该是排他性列举, 同时规定任何具体列举之外的土地征用必须由国务院批准。对于既有非盈利公共事业性质又有盈利性质的双重用途来说, 应该以用途的主要性质而定, 只有其主要性质为非盈利性的公共目的, 方可征地。盈利性的用地主要动用土地储备中心的土地, 通过土地置换或移民等方式获得非农用地, 土地储备中心的土地主要来源是国家通过社会保障换回的土地。并且可以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 征地时考虑“国家征地按市价补偿”的新原则。如果考虑引入按市价补偿的新原则, 就要连带考虑打破国家对一级土地市场的垄断。

二、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根据我国国情,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基本保障失地农民“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即办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最低生活等保障项目。

1.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要分清对象, 对于己经就业的失地农民应归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尚未就业的失地农民应建立有别于城镇的统帐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具体要求:

(1) 规定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以及缴纳标准。

由于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单靠国家财政拨款或农民自行负担都行不通, 必须通过多渠道的资金筹集方式来解决问题。资金筹集的主要来源:一是政府承担部分可在每年年度财政或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中按比例开支;二是村集体承担部分可从土地征用补偿费中开支;三是个人承担部分可从安置补助费中开支;另还应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储备准备金。

(2) 借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统帐结合的模式。

政府负担部分和村集体缴纳资金的一部分, 用作养老保险基金, 建立养老保险的统筹账户, 统筹层次暂以县市级为宜。以村集体负担的部分资金和个人从安置补助费中列支的资金建立个人账户。同时, 根据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 并结合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经验, 采取个人缴费的方法来充实个人养老账户, 缴费水平可以较低但应有一个下限, 并鼓励多缴。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待遇与缴费多少直接挂钩, 并且不应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否则制度的价值无从实现。

(3) 健全基金的管理及运行制度。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的高效运作必须有一整套严格的监管体系作保证, 因此, 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 如财务核算制度、审计监督制度、绩效评价制度等, 在基金管理的规范化和运作的法律化上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可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或财政部门设立一个专门从事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存储和管理的机构, 实行收支两条线和财政专户管理, 单独建帐、专款专用。确立多元化的投资理念, 如实物投资、购买国债、银行存款等, 把基金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还可由地方财政担保向银行贷款用于地方建设, 实现基金的投资回报率。另外, 还有一种非常值得探索的途径, 即把养老保险基金交给实力和信誉都不错的商业保险公司托管, 商业保险公司应该保证该基金一定的收益率, 同时商业保险公司应为每一位村民建立个人账户, 该账户的所有权归村民自己所有。

2.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是保护失地农民权益的一个基本层面。在医疗成本上升、失地农民缺乏相应保障的情况下, 失地农民患病基本上处于“小病扛、大病拖”的状态, 医疗风险对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影响。建立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制度, 是保护失地农民权益的重要举措, 也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1)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职能。

各级地方政府可以依据经济发展情况建立公共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 组建社会医疗服务救助网络, 承担村、乡、镇以上达标卫生院站的基础设施建设, 扶持卫生防疫救助站, 发展医疗卫生教育, 推行股份合作医疗体制改革, 引导投资多元化, 大力改善农村医疗设施条件等等。

(2) 推行不同的医疗保障模式。

要根据地区差异推行不同医疗保障模式:对于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的农村, 可推行“医疗保障城乡一体化”模式;对于经济较发达, 城市化己初具规模的地区, 可推行小病门诊合作医疗、大病医疗保险的互助共济与社会统筹的“全体医疗保险模式”;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可以积极推行“合作医疗制度”模式, 以满足农民一般疾病的防治与疾病救助困难。

3.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失地农民是不同于“农民” (纯粹意义上的农民) 又有别于城市居民的边缘性群体。他们己经不再享有土地保障, 也不能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最低生活保障。因此, 在农民失去其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土地之后, 低保制度对于失地农民来说, 又显得尤其紧迫和重要。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着力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 合理界定保障对象。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只能是那些生活水平一时或永久地低于或等于国家公布的最低生活水平的人群。只要符合条件, 不得以失地农民曾获得高额的土地征用补偿费而将其排除在外。

(2) 科学确定保障线标准。

必须从维持基本生活的物质需要、当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纯收入、地方财政和乡镇集体的承受能力等多方面来考虑, 在此基础上确定一个较为科学的标准。最低生活标准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可以而且应该存在差异。

(3) 确立多渠道的资金筹集机制。

我国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应由财政和乡镇、村民委员会集体经济共同负担, 各级政府要及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增加对低保资金的投入, 执行“年度预算、定期拨付、年终决算、结余流转”的运行机制, 同时还必须辅之以社会化帮扶的渠道募集资金。

(4)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加强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法制建设, 实现最低生活保障的法制化、规范化管理。制定与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配套的优惠政策,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从根本上消除失地农民的贫困问题。

三、构建失地农民利益表达制度

当前, 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刻, 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和谐社会无法建立。为此, 我们必须改革原有的利益表达制度, 构建有效的失地农民利益表达制度。

1.建立失地农民知情参与制度

我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实行“两公告一登记”征地程序制度, 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侵犯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因此, 对失地农民来说, 要保障其知情权, 就必须要求政府及时公布征地补偿的相关政策, 保护自身的权益不受侵犯;要求政府在制定城市化政策特别是制定涉及失地农民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时, 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告知失地农民, 使其充分了解政府的相关安置政策和措施, 这既是对失地农民权益的尊重和保护, 又能促使城市化进程顺利推进。

2.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维权组织

在当前社会, 农民尤其是失地农民缺少一定的利益代言人或代言集团, 失地农民缺少像工会、行业协会等维权工具, 难以对利益要求进行系统的组织化表达。因此, 首先要建立健全代表失地农民群体利益的协会, 提高他们的组织化程度;其次要发展各类服务于失地农民群体的社会中介组织, 利用中介组织的优势来实现失地农民利益的表达;最后还要充分利用公共传媒和知识精英在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中的重要功能。

3.保障失地农民利益表达

权益保护论文解读 篇5

论文题目:试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

学生姓名: 学号: 院站:

学习形式: 层次: 专业: 论文教师: 评阅教师:

试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与中国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一部法律,该法自颁布实施以来,在唤醒消费者权益自我保护意识、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立法进程、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进入新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入世后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势必带来服务的全球化,因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很多服务都是与世界同步的。只有将更多的服务接受者纳入消费者的范畴,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消费权益的保护工作,从而达到法律保护的同步,我国经历了从无法可依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出台,以及之后一系列相关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善。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在十几年的时间发生过如此巨大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消费者权益保护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消费者合法权益仍旧屡屡受损,这表明必须加强消费者维权研究,以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本文试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投诉的热点和难点以及近年新出台的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观点与建议。

关键词:消费者,投诉热点,消费者权益,保护建议

目录

摘要………………………………………………………………………………...Ⅰ 目录………………………………………………………………………………….Ⅱ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历史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1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不断发展…………………………………………..1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1

二、近年来我国消费者投诉热点与结构变化………………………………………2

(一)投诉总量增幅平缓,部分传统投诉热点总量有所下降…………………..2

(二)投诉范围与结构有较大变化………………………………………………..2

(三)新兴的事物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从而产生了一些新的投诉热点……..3

(四)投诉难点近两年来变化不大,主要部分仍集中在商品房、汽车以及高新技术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方面……………………………………………………..…3

三、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新举措……………………………………………3

(一)举证责任…………………………………………………………………….3

(二)商品房欺诈在历年来的消费者投诉中占有较大的比重………………….4

(三)物业管理…………………………………………………………………….4

(四)精神损害赔偿……………………………………………………………….4

(五)人身损害赔偿……………………………………………………………….4

四、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几点建议……………………………………5

(一)法律保护制度的再完善…………………………………………………….5

(二)的提高消费者自身的素质…………………………………………………6

(三)加强监督工作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6 注释………………………………………………………………………………….8 参考文献…………………………………………………………………………….9

试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入世后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势必带来服务的全球化,因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很多服务都是与世界同步的。只有将更多的服务接受者纳入消费者的范畴,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消费权益的保护工作,从而达到法律保护的同步。

今年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正式实施10周年。十年来,《消法》在完善社会维权机制、解决消费权益纠纷、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提高消费者依法维权意识以及促进消费维权运动蓬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国经历了从无法可依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出台,以及之后一系列相关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善①。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在十几年的时间发生过如此巨大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3.15”宣传活动的深入人心,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日益增强:从有人因为出国游的服务不够到位而愤愤不平到农民因为假种子坑害一年的辛苦付诸东流。我们明显的感觉市场调节的力量,它使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我们同样不得不承认消费者依然没有完全享有其应该享有的所有权利。消费者权益仍旧屡屡受损的现实,表明必须加强消费者维权研究,以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本文试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投诉的热点和难点以及近年新出台的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观点与建议。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历史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

护的现状

所谓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及该权利受到保护时给消费者带来的应得利益,其核心是消费者的权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为保护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有效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我国的重视。这主要表现在: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不断发展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起步较晚。1983年国际消费者组织联盟将每年的3月15日确定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1984年12月中国消费者协会由国务院批准成立。之后,各省市县等各级消费者协会相继成立。中国消费者协会于1987年9月被国际消费者组织联盟接纳为正式会员。中国加入WTO之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在我国有更长足的发展。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的发展和“3.15”宣传活动的深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和能力日益增强。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现代消费者保护立法最早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垄断阶段以后开始的,它的兴起是与世界性的消费者保护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的状况如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和法制建设完善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②。当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仅包括专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标准化法、计量法等,而且还包括分散在民事、经济、行政、刑事等法律、法规中相关的规定或条款,它是一种广义上的概念③。我们知道法律规定的目的之一是设制一定的权利,保护部分特定的利益。美国总统肯尼迪是最早提出消费者权益的人。他于1962年3月15日提出了消费者四项权利,即:安全权利、了解情况的权利、选择权利和意见被听取的权利。权利是保护消费者的基本依据。在我国《消法》以法律的形式赋予消费者九项权利即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获知权、受尊重和监督权,使消费者在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能够凭借法律的力量,维护自身的权益。以上权利充分体现了我国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高度重视,对消费者来说,依法保护自己,更是责无旁贷。我国通过对国外相关经验的消化吸收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由《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其《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组成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使消费者权益在法律上有了切实的保障。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营销方式的变化,特别是网络经济的出现,仅仅九项权利已经不足以保护消费者,或者说,消费者受到损害的权利已经超出了九项权利的范围,这里面非常突出的是消费者的隐私权。隐私权虽然受民法保护,但是在消费关系中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个人隐私的内容,经营者未经允许,为了谋利擅自泄露消费者个人隐私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有必要扩大《消法》保护消费者权利的范围。

二、近年来我国消费者投诉热点与结构变化

据中消协统计分析,近年来我国消费者投诉热点与结构呈如下特点:

(一)投诉总量增幅平缓,部分传统投诉热点总量有所下降 自1985年以来,历年投诉几乎都呈上升态势,尤以1990、1997年上升幅度最大;而近五年以来呈下降趋势最明显的是2002年,其投诉总量共计690062件,比2001减少了31099件,下降幅度达4.3%.2003年投诉总件数基本处于小幅波动的态势,只比2002年上升了0.7%.(二)投诉范围与结构有较大变化

服务类的消费投诉比重继续上升;生存型消费投诉比例下降。曾经在消费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服装鞋帽等已经基本退出占据投诉“关注点”的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手机、汽车、计算机、商品房等产品和服务中介、教育培训等的投诉增幅较大且呈上升趋势。

1.垄断性服务行业纠纷多

如北京市解决了自来水集团公司与消费者签订的《供用水合同》显失公平的问题;天津市处理了对当地的蜂窝煤质量及价格的集中投诉。

2.通信、邮政服务在某些地区仍引起较大投诉

如:江苏省、大连市反映有的寻听台在转网兼并过程中,收取费用后不能提供正常服务,甚至在收费后逃匿。另外,对邮政服务投诉的问题主要有邮寄包裹时间长,快递物品没有按时送达目的地。

3.摄影冲印、洗染、美容等服务性行业投诉问题多

最为突出的是所谓“免费服务”和中介服务中欺诈情况比较集中。

4.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时,购物权益受到损害

例如:广东省消费者反映通过网络购买的实际物品和价格与网上的宣传不符,预先付款后不能按时得到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后退换货难。再如:2001年,my8848网站倒闭的消息曾引起多方投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全国消协共受理汽车投诉多达5651件,比2002年的3919件增长了44.2%,使汽车成为2003年投诉增幅最大的商品之一。

(三)新兴的事物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从而产生了一些新的投诉热点

据北京青年报消息:转基因食品悄然走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现在,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尚无定论,国内科学家的观点也存在分歧。不过,从国际到国内有一点是共同的,公众有权利了解转基因食品和进行选择。虽然各个方面对此看法不统一,但对转基因食品是否需要标注说明却多趋向肯定。

(四)投诉难点近两年来变化不大,主要部分仍集中在商品房、汽车以及高新技术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方面

投诉难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分别是:商品房投诉明显增多,群体投诉案件上升;在一些运用高新技术的产品和服务方面,如手机行业,消费者知情权难以保障的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垄断、公用行业的规则欠公平;汽车售后服务合同履行差,消费者因质量发生的退换难以实现;农资产品质量问题仍很突出,农民消费者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随着消费领域的日益拓展,新的商品和服务不断涌现,但有关规定、标准的出台却明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给消费者维权带来很大不便。

三、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新举措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举证责任

我国在民事诉讼中的举证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法释[2001] 33号)在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方面,特别使消费者关注的就是 “医疗纠纷”和“共同危险”的举证责任倒置。该解释明确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将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对于“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人士解释,是指当患者将医院推上被告席时,首先要由医院证明自己“清白”。如果医院拿不出证据,法院将判医院败诉。这无疑是对弱势群体一种关注,体现出我国对普通消费者的重视。另外“共同危险”突破以往的界定,适用于消费者保护领域。即在诉讼中,受害人只需要证明数人实施具有危险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给原告造成损害,数人中的每人都必须对损害并非自己的行为负举证责任④。也就是要求由实施危险行为的人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再有在该解释的第四条中还规定了诸如“产品责任” 的举证责任倒置,即“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二)商品房欺诈在历年来的消费者投诉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在该类纠纷中,能否适用消费者保护法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能不能依照《消法》第49条向欺诈他们的经营者要求获得双倍赔偿,这个问题在近两年来已经成为了热点、难点问题。最近几年,购买价值不太高的商品受到欺诈,获得价位赔偿的案例很多,在商品房领域,对欺诈者能不能适用该条款,根据什么样的情况落实这个条款,意见都不统一。《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 7号)的出台,使商品房纠纷适用“双倍返还”有了更明确的法律条文依据。在该解释的第十四条第二款中规定:“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的,应予支持。买受人同意继续履行合同,房屋实际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买受人按照约定的价格补足,面积误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承担,所有权归买受人;房屋实际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及利息由出卖人返还买受人,面积误差比超过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双倍返还买受人。”

(三)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9号)的出台目标是解决城市中越来越激烈的户主与物业方的冲突,维护业主权利,实质推动了业主委员会的发展。

(四)精神损害赔偿

在消费投诉领域的精神损害赔偿一直以来没有特别明确的法律规定。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7号)明确对人格利益的保护加以细化,使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受到损害的,有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明确依据。如该解释第一条规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五)人身损害赔偿

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计算标准和方法,司法实践中较多参照国务院1991年9月22日制订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 20号)在较大程度上统一人身损害赔偿的裁判规则,明确其赔偿范围和标准,不仅有利于法院及时、公正审理案件,更有利于充分保护受害人的人身权利和平衡受害人和加害人之间的利益,从而使消费者在人身受到损害的时候有了更加明确的赔偿范围⑤。如该解释第六条第一款规定:“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就使消费者的安全权有了明确的法律获赔依据。

四、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法律保护制度的再完善

1、完善相关立法,尤其是服务领域的相关立法力度。

在实体法方面,我国虽然已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但是涉及服务领域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却很少。而且有些法规和条例在实践中缺乏一定的协调力,法律效力也不高,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件处理和打击的力度不够,威慑力不足。如网络购物中网络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购物渠道,但是目前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法加强管理和引导。同时就举证责任方面应进一步扩大涉及具体消费领域的举证责任倒置的范围,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的一些有益做法,在法院专门设立小额消费纠纷法庭,专门受理并解决消费者因缺陷产品造成损害、争议标的额较小的纠纷案件,提高办案效率⑥。另外,我们也可以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时增加消费者争议仲裁制度。不能期望把消费者争议仲裁完全纳入仲裁法的仲裁制度中。因此,最可行的方法是参照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建立起类似的消费者权益争议仲裁机制⑦。

2、司法诉讼途径是消费者依法维权的保障

目前,消费诉讼主要是由消费者个人提起,而且没有适用于消费者群体诉讼的程序,这种诉讼制度已经不适应消费者维权的实践需要。在消费纠纷中,无论是涉及商品质量、格式合同、商品房,还是涉及物业管理、公共服务价格、旅游等服务,侵权的对象往往都是群体消费者,而且这些侵害群体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同时具有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双重性质。为消费者讨回公道的过程,也是惩罚违法行为,建立信用社会的过程。从这点意义上说,应当完善现行消费纠纷的诉讼程序,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建立适合于解决群体消费纠纷的诉讼程序,同时,赋予消费者协会和有关行政执法机关代表消费者利益和国家利益提起诉讼的职权,以更好地追究经营者的法律责任。

3、抓紧制订消费者援助制度

由于消费者的弱势性,分散消费者面对的是经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诉讼费用影响了消费者的诉讼能力。消费者援助制度实施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行政机构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给予违法者以民事处罚并赔偿受害者的损失,也可以支持消费者起诉,追究侵权者的民事责任,法庭也可以对特殊消费者实行诉讼费用救济制度,体现在司法程序中保护弱者的原则。

4、推广普及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的普及、推广应当形成一种有延续性的,相对固化的模式。怎样使消费者了解最新的与其权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能够使这些法规产生相应的作用,需要政府部门、消费者协会以及一些职能部门做出更大的努力。

(二)的提高消费者自身的素质

1、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

据统计,当消费者权益受损失时,只有22.3%的消费者能主动投诉、维护自身权益,多数的消费者自认倒霉。消费者维权效果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维权意识的觉醒,取决于消费者自身捍卫合法权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因损失小,怕麻烦或在诉讼风险等原因而放弃对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实则是对侵权行为的放纵。因此,在全社会要逐步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的宣传,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提高消费者权益自我保护能力

消费者应加强相关商品知识的学习,了解有关商品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保修期、质量等,购物、消费过程中消费者一定要索要并保存好有关证据,如发票或服务合同、维修证明等,以作为消费权益受损时的投诉依据。目前很多消费者特别是农村消费者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投诉时,满腹委屈,但就是拿不出相关证据,从而增加投诉难度和诉讼风险。因此,应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消费者掌握维权、投诉、诉讼等相关程序、内容和要求,增强自身权益保护能力。

(三)加强监督工作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

1、加强政府的监管工作

加强专业执照管理。政府对某些服务质量关系重大、而一般消费者又缺乏足够专业知识的服务业(如医疗、家电维修、美容、农机、农资等)即易产生信息不对称的行业实行专业执照管理,甄选合格人员,严格把关;强化产品安全标准。单个消费者对诸如食品、药品、交通工具等产品的消费安全程度难以凭个人知识、经验加以鉴定,而一旦鉴定错误,其后果往往是以生命或健康为代价。因此,政府必须制订并强化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实行安全标准检验;严厉制止、打击具有外部负效应的消费行为,如市场欺诈、制售黄赌毒等。

2、加强新闻监督 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定期对产品质量抽检结果进行曝光,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监督作用,形成强大的舆论威慑力量。实行举报有奖制度;发动社会组织和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市场监督检查。

3、加强社会监督作用

利用社会传播媒介和消费者运动,广泛宣传消费者主权意识,形成“讲诚信、反欺诈”、自我抵制假冒伪劣商品、自我保护合法权益的良好社会风气,通过社会舆论,使假冒伪劣商品退出历史舞台。

总之,消费者权益是关系到社会每一个人的权益,并随着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政以及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会更加完善,对不法经营者侵害消费权益的惩罚将更加法制化、制度化,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将不断提高,维权途径将会更多,更高效。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所在。建立和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需要的是认真实干,诚实守信;而完善具体的细节,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努力发展经济则是我们更远大的目标。

注释

①王江云,《消费者的法律保护问题》,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第9页 ②李昌麒 许明月,《消费者保护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 ③王保树,《经济法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63页 ④李国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⑤张新宝,《人身损害赔偿规则的统一》,法制日报,2004.2.26.⑥ 齐树洁,《民事程序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6页 ⑦ 江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完善》,工商行政管理,2001年版第21页

参考文献

[1] 王江云,《消费者的法律保护问题》,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 [2] 李昌麒 许明月,《消费者保护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3] 王保树,《经济法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4] 李国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5] 张新宝,《人身损害赔偿规则的统一》,法制日报,2004年版 [6] 齐树洁,《民事程序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 江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完善》,工商行政管理,2001年版 [8]王利明主编:《民法、侵权行为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台湾〕王泽鉴:《侵权行为法之危机及其发展趋势》,《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2册

[9]谢次昌主编:《消费者保护法通论》P350,中国法制出版社1994年4月北京第1版。

[10]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课题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法律体系的理论思考和对策建议》,《法学研究》1993年第6期。

[11]参看王学政:《试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工商管理研究》1995年第7期

[12]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Power by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华商权益保护的迷失 篇6

华商权益,很受伤

2007年4月12日,浙江瓯海籍华商卜若微将车斜停在保罗·萨比街自家商店门口装卸货物时,警察指责她违章停车,开出七十四欧元的罚款单,并要没收其行车执照。卜若微同意了接受罚款,但因为平时要接送孩子上学,恳求警察返还汽车执照。在争执中,双方发生肢体冲突。警察要强行带走卜若微,引起在场华人的不满,由此引发了大规模冲突事件,导致多名华人和警员受伤。

4·12意大利米兰华人与警察发生冲突的事件后,经中国驻米兰总领馆张利民总领事、米兰华商代表与当地政府部门多次协商,保罗·萨比华人区一度趋于平静。但是,在这平静的背后,意大利警方一直在针对米兰事件华人参与者进行调查。根据警方提供的资料,在米兰事件中,有42名华人因触犯当地法律遭到当局指控。

这次事件远非一个简单的冲突那么简单。

早在2007年3月,米兰市政府曾邀请华商代表和中国驻米兰总领馆总领事张利民就米兰华商外迁事宜进行协商,以妥善解决华商外迁的问题。米兰市副市长高拉多在会谈时承诺,保证在华人批发商迁移之前,不会对保罗·萨比地区实行交通管制,并希望政府能够与华商就外迁进行实质性谈判。

2007年7月,米兰政府要求保罗·萨比华商提交企业详细资料,并经过多次协商达成了初步的外迁意向。但是,历经了一年多的选址和谈判,到目前为止,外迁工作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未有任何实际的进展。

由于华商外迁工作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当地居民多次抱怨政府对华商听之任之,抱怨华商因装卸货物破坏了街区的安宁环境。希望政府对地区实施交通管制,限制华商装卸货物,迫使华商尽快迁出保罗·萨比地区。

华商能否外迁?迁往何处?政府是否真的会使出杀手锏,将保罗·萨比改为步行街?一切都在揣测之中。米兰政府改造步行街和进行交通管制的时间表,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已颁布过多次,而这一次,“狼”真的来了。冲突事件发生一年后,2008年11月,米兰市副市长里卡尔多·高拉多(RICCARDO DE CORATO)正式宣布,从11月17日起米兰唐人街保罗·萨比地区(VIA PAOLO SARPI)将正式实施交通管制。与此同时,米兰警方派出了大量巡警和宪兵沿街巡视,仅在实施交通管制的两天内,警员已开出了一百余张罚单。至此,自2007年4月12日米兰华人区发生警民冲突事件后,华商维权运动已宣告流产。

米兰保罗·萨比唐人街目前有近300余商家,华人企业大约占60%以上,这一地区的商家大部分从事批发业,主要经营服装和日用百货。该地区日商业营业额大约在5000余万欧元,批发企业的营业额占据了70%以上。保罗·萨比唐人街实施交通管制,限制商家装卸货物,将会给社区商家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华商也在所难免。

米兰华人区警民冲突事件已过去一年多,华商为了维护起码的经营权和生存权,与市政官员进行过无数次谈判。然而,此事最终以社区实施交通管制、限制装卸货物而告终,政府所承诺的外迁优惠条件无一得到兑现,米兰华商维权正式宣告流产。原因何在,很值得海外华人深思。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都在发生着华商与当地政府沟通失败导致权益受侵害的事件。还有很多华商仍在忍受各种利益集团的盘剥。2009年2月3日,据美国《侨报》报道,自经济危机以来,国外的律师接到一些案件,反映出华人的中小型企业受到劳工局等政府部门的不合理的指控;在这几天前,西班牙欧浪网报道,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区“节假日营业新法规”正式执行后,瓦伦西亚当地已有三家华人百元店遭到罚款,有些店主无奈准备搬迁;2月7日,据意大利《欧联时报》报道,普拉托知名华人企业家、著名侨领徐先生的住所被3名华人抢匪洗劫,当时家中有1名保姆,1名19岁的年轻人和年龄分别为4岁、5岁和7岁的儿童……

正在经受金融危机考验的华商们,不得不同时面对自身权益遭受侵犯的威胁,在夹缝中他们艰难地求生存,寻找转机。

权益迷失根源,多而复杂

2007年11月28日据巴西侨网报道,针对近来圣保罗发生多家华人商城被查抄事件,巴西媒体发布圣保罗市长、里约市人关于抹黑华人言论,事态有进一步升级的迹象,巴西华人工商联合会发出通告,呼吁侨胞们团结起来,如有必要时甚至采取游行抗议等活动,以表达华人的不满,维护商家的合法权益。

华人工商会的通知说,最近接连发生在圣保罗商业区的查抄行动,使美好的收获季节变得风云莫测,使每个商家无心经营,人心惶惶,生怕有什么不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针对以上情况,该商会在听取了多方建议和意见后,会同中国驻圣保罗总领事馆一起协商了应急对策,请华商们配合。

包括上面的米兰事件,从中我们都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华商与当地政府的矛盾导致华商权益迷失。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当地政府并不是华商权益受到侵害的唯一因素。

2004年4月中旬,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市最大的华商批发市场“欧罗巴市场”管理方以改造市场为由,在未得到广大店主同意的情况下,悍然出动几十号人,数辆推土机,冲进市场,强行拆除了数十家华商的店铺,甚至将店铺里存放的货物也强行拉走。

这起矛盾发生在华商与管理者之间,冲突的根源就是利益问题。欧罗巴市场管理方利用合同的漏洞,试图逼迫华商接受拆店的既成事实,因为只要店铺被拆毁,那么华商的购店合同就无效了,合同条款只承认店铺存在时的权益!

英国北伦敦歌连黛尔(Colindale)被公认为伦敦华人商贸集中地,当地政府在发展商的催促下拟拆除重建,以中国城大酒楼为首的商户早前已提交报告反对拆除,强烈要求保留商场维护当地居民及商户利益。

“当时布兰特(Brent)地方政府批出该处给八佰伴兴建百货公司再交由林顺龙接手时,在合约条款清楚订明要保留‘东方特色主题’的商场,如果东方城要拆除,证明我们这班华人已经被大业主、发展商和地方政府出卖了。”组织签名运动的中国城大酒楼业主廖业辉忿忿不平地说。

在这起侵权案例中,涉及到的利益方就绝不仅仅是当地政府部门了。包括大业主、发展商和地方政府,概括地说这是一个系统,一个庞大的利益系统在侵害华商的权益。而面对这个庞大的系统,身单力薄的华商自然就成了最脆弱的一方了。

此外,也有很多意外因素在伤害华商的权益,比如2007年发生在意大利华商身上的事。2007年12月份,普拉托的经营服装批发业务的刘先生被一位意大利客户骗走了7万多欧元的货物,按常理刘先生应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追讨并维护自身权益,可刘先生偏偏选择了放弃,并声称自己不想再给律师送钱,因为用法律追讨被骗的货款完全是徒劳的。刘先生告诉记者,用支票在普拉托华人批发区骗取货物事件时有发生,每年华商被骗货款金额都在几百万欧元以上,今年受危机影响,支票诈骗活动更加猖獗。

系统性迷失还须“系统”解决

既然我们可以把华商权益迷失的根源归结到系统上来,仅靠华商个体是无法从根本上维护华商权益的。所以,我们寻找到了华商权益保护的第一剂良方——团结,也就是将华商本身也组成一个系统。用系统的方法去对抗系统才会更具可操作性,也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比如,侵权事件发生后,受害人往往出于种种顾虑不敢出面指证,使调查不能顺利进行。在马德里恶警事件和罗马华商被查抄事件中,华商均受到了执法人员不同程度的不公正待遇,例如偷窃、搜身、人身侵害等,但事后举证却非常困难。查抄事件发生后,因为要向当地政府提交书面材料,但在场的几十名华商竟无一人敢于写出当时的情况,更别说签上自己的名字了。最后还是将听说的情况整理成文,以各侨团名义盖章授权。

前面我们提到的欧罗巴强行拆迁案例,市场管理方就是因为看到了华商在国外比较难组织的缺点趁着黑夜出动了工人和机车等,偷偷地又强行拆除了一些华商店铺。从欧罗巴市场建立至今将近十年,当华商合法权益受到严重践踏和侵犯时,华商也曾经起来抗争,但因为没有团结组织好,最终仍是华商吃亏。欧罗巴市场管理方吃定了华商是散沙一堆,没有反击的力量。

2007年,巴西的圣保罗查抄事件,华商同胞团结起来,一起面对查抄,有组织、有计划地杜绝不良执法人员在执法中混水摸鱼。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跟他们进行交涉,商会安排律师等有关人员给予店家必要的协助,使华商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点。这是华商团结起来获得成功的最好证明。

当然系统本身也必须在系统中学会解决自身的毛病,定期学会自我清理,清理内部的一些不法商贩,维护系统的形象。说得生动点就是“攘外必须安内”,只有每个个体都保持自律,才能使整个系统处于良性循环中。

个别系统缺乏法律意识,依靠投机取巧获取利润,使整个华商群体蒙难。如果被发现有制假造假、偷税漏税等行为,往往成为对方大规模执法行为的导火索。在罗马华商被大规模查抄的行动中,有30多家是警察按照法院的判决执行的。而众多华商委托的当地一家报关公司也存在违法行为,成为查抄的把柄。

西班牙《欧华报》主编陶辛夷认为,不管是华人商铺还是华人餐馆,都很经不起检查。华人聚集区其他国家的商人也表示,与其他国籍的商人相比,中国商店所遭受的突击检查的确要多很多,这与中国商店开店时间比较长、出现的问题比较多有着很大的关系。

当然不论是团体还是个人,当矛盾激化的时候,首选的解决方式还是法律。欧罗巴市场拆迁案,是一个很好的说明。2007年9月,由罗马尼亚各华人社团组建的旅罗华人维权中心,向布加勒斯特市法院递交上诉材料,请求法院裁决“限期拆除尼罗市场”一案。

布加勒斯特市法院先后在10月12日与26日对这个案子进行了两次公开审理。开庭结果是华人维权一方取得暂时性的胜利。布加勒斯特市二区政府发放的“限期拆除尼罗市场”的“通告”因缺乏法律依据而被法院裁决为无效。

这次旅罗华商与布加勒斯特市二区政府的诉讼案,是罗马尼亚自有华商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华人联手进行法律诉讼案,也是旅罗华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首次联合大行动。

但是维权方式不能只依赖于法律,因为很多华商所在国的法律相当不健全,相应的法律体系不尽完善,通过法律有时候是偏向维护本国民权益的。这个时候我们还是得依赖于系统的运作能力,系统可以通过媒体、舆论来获得支持,给当地政府施加压力。

权益保护体系 篇7

目前, “金融消费者”还没有法定内涵, 范围尚不确切。学界普遍套用《消费者保护法》第二条中关于“消费者”的规定加以定义, 有学者认为“金融消费者, 是指为生活需要购买、使用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1]。这其中需要明确两个问题: 第一, 金融消费者只能是个人, 其他法人和社会组织不包含在金融消费者的范围之内。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定义, 虽然实际生活中, 在金融机构的对公业务中, 常常存在“其他法人和社会组织”与金融机构发生的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的购买消费行为, 但因为双方没有地位强弱差异, 就不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体现的保护弱者的理念, 所以排除在外。第二, 参与到金融市场的个人投资者, 归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范畴。首先, 作为社会个体的自然人来看, 在金融市场上, 当金融消费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不可或缺的时候, 金融资产的运用即投资也日益成为消费者最为主要的金融需求。对于消费者而言, 投资是为了在未来获得可能但不确定的收益而放弃现在的消费, 并将其转换为资产的过程。与储蓄决策相同, 消费者投资决策的最终目的仍在于消费。相比较对于衣食住行的基本生存消费需求而言, 个人的金融需求应是更高级别的长久、间接性自然消费需求的体现。其次, 金融商品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商品, 如果普通百姓不具备相当的金融理论, 仅凭生活常识很难全面把握。尤其是毫无投资经验和投资知识的新手, 更容易因信息不对称而出现投资失误使利益受损。而且, “机构投资者可以利用资本多数表决原则剥夺个人投资者的‘话语权’, 使其完全处于被动的投资地位。”[2]

2 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现状及问题

市场化改革以来, 各种金融机构顺应时代潮流、重视个人金融服务, 不断开发数字化的金融信用工具, 金融消费形式从单一的银行存取款向支付、融资、理财等一体化交易延伸。与此同时, 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地位的不平等日益突出, 金融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屡见不鲜。然而, 相对于金融业务的发展, 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却相当滞后, 存在诸多问题。

2. 1 司法体系不健全

第一, 缺少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专门立法。目前对于消费者进行特别法保护主要依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但它将保护对象“消费者”明确定义为“生活消费群体”, 这就意味着购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消费群体不属于其保护对象。而《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法律对于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均存在局限性, 虽然在立法宗旨中写入保护投资人、存款人等消费者利益的内容, 但是真正规定消费者权利、具有可诉性和可操作性的民事规则在具体条文中却十分少见, 这使得保护消费者权益成为一句口号。

第二, 金融立法缺乏对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重视。我国金融立法的落脚点主要放在国家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方面, 立法者主要关注的是如何促进金融机构外部监管机制和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 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尚未得到立法者的应有重视。

第三, 举证责任规则致使金融消费者维权困难。我国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举证原则, 以部分案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为例外。根据该制度, 在金融消费领域, 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尤其是各种复杂的金融衍生品, 其规则都是金融经营者制定的, 金融消费者要在维权时举证证明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 其举证能力十分有限, 难以通过司法途径来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切实利益。

2. 2 缺少维权性的专门机构

我国缺乏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专门机构 ( 部门) , 涉及金融消费的投诉一般仍与普通消费投诉一样, 由各级消费者组织来受理。“消费者保护协会对于普通消费者权益维护发挥了的积极作用, 但是鉴于其专业知识技能、机构职能等方面的限制, 难以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有力支持”[3]; 各个金融机构虽然也设有相应的金融消费者保护部门, 基于运营体制及机构的内部利益等原因, 很难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保护功能。

2. 3 行业协会自律作用有限

我国银行业协会、证券业协会、保险业协会等自律性金融行业协会虽然已经成立多年, 但是由于制度、机制、监管等方面的原因, 行业协会其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行业协会没有制定相关的制度来促进金融机构与消费者纠纷的减少和解决, 同时缺少同业间合作与协调, 在金融消费者保护上没有大的突破, 对于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作用非常有限。

2. 4 金融消费者弱势地位明显

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不同于传统市场上的买卖关系, 金融消费者很难以直接的感观或者经验来判断金融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金融机构所使用的技术手段以及专业化的术语,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金融消费者的理解难度。另外, 金融消费者所获得的信息, 无论是在准确度还是及时性上都处于劣势地位, 难以具备准确判断市场行情变化及预测金融风险的能力, 更加强化了金融消费者的弱势地位。

3 构建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3. 1 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体系

( 1) 修订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健全金融消费者司法保护体系, 最重要的是推动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 确立金融消费者的法律地位, 强化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立法理念。明确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纳入调整法律范围, 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规定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

( 2) 健全程序法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法律保护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除了制定专门的法律之外, 通过健全金融司法程序, 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有效的处理纠纷的途径, 快速有效解决金融消费者维权的困惑, 也是必不可少的路径。在当前的司法体制框架内, 可以改变金融消费领域的举证责任, 解决金融消费者的举证困难问题; 可以考虑设立金融消费案件专门法庭, 对金融消费权益受损案件进行快速审理、执行, 最大可能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 3) 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立法。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专门立法的指引下, 应当详细规定诸如信息披露、隐私权保护、行业自律、培训教育、投诉受理等方面的制度, 完善《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金融立法中的相关规定, 整合金融法律资源, 减少立法上的重复和冲突, 使各个分散的单行规定组合构成一个有机完整的法律体系。

3. 2 建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

应当建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协会, 在法律中赋予它们职责和权力。“金融消费者保护协会应当是一种社会团体, 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为宗旨, 法律地位具有特殊性”[4]。专门的保护部门对金融机构享有监管和处罚的权力, 起着沟通政府、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的桥梁作用;代表消费者权益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 全面接受金融消费者投诉, 站在中立的立场解决纠纷, 做出行政处理的决定; 承担金融知识以及金融消费者维权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3. 3 推动国有金融企业市场化改革

逐步打破金融领域垄断经营的局面, 不断加大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程度, 放开民间资本进入金融经营市场, 促使金融业形成良好的竞争格局。健全国有企业合理的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 转变角色定位, 让金融机构在不断争取客户、争夺市场份额的过程中提高自身执业素质、增强和改进自身的服务意识, 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重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 4 完善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机制

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确保金融机构的合法稳健运营, 金融监管机构必须从制度上、法律上做出合理设计, 实行审慎性监管, 并建立一套有效的危机处理制度。虽然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发布了大量行政规章, 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进行规制, 也确立了相关的金融监管体系, 但这主要是对金融机构违法行为的监管和制裁, 其对于金融消费者的保护程度有限, 金融监管机构对其监管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另外, 在目前金融领域实行分业监管的现行制度下, 应加强领域内不同行业间的政策协调, 逐步实现对不同金融行业内消费者权益的统一保护。

3. 5 提高消费者自我教育意识

在专业性较强的金融消费服务中, 消费者自身金融知识不足, 金融维权意识弱, 同样是消费者利益容易受到侵害的原因。所以, 金融消费者应该不断丰富自身的金融知识、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提高维权意识,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217.

[2].孙曙伟.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社, 2006:72-73.

[3]王伟玲.金融消费者权益及其保护初探[J].重庆社会科学, 2005 (2) :34.

权益保护体系 篇8

重视并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 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 落实“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要从培养大学生法制主体意识、完善就业立法、加强市场建设、深化就业指导等方面开展工作, 从多角度构建应届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体系, 切实保护好大学生就业权益, 促进就业。

1 培养大学生的法治主体意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学生们承受着各种竞争压力, 承受着观念的更新与价值多元的冲击, 各种腐化的思想不时侵入校园中, 脆弱的心灵经受着严峻的考验。高校要形成完善的法律教育系统, 注重教学过程和教育效果, 使学生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 了解法律的规定, 掌握法律的原则, 理解法律的精神, 使机械的法律条文变成自觉意识, 并能够正确运用法律, 自觉服从法律的规定。通过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法律基础知识而成为培养学生法律信仰的主渠道。

同时, 要把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贯穿学生在校的全过程。一是将课堂与学校其他教育的贯通, 即课程与学生工作、共青团活动及其他日常教育活动贯通, 使德育课程与学校其他教育资源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发挥整合性的教育作用;二是教师与学生的贯通, 即不是单纯的教师教育学生, 而是师生之间互相教育、互相启发;三是教育与学习的贯通 , 即学生在受教育中学习, 在学习中无形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最后是教育与评价的贯通, 即教育与评价不再是两个相互割裂的环节, 而是整体教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教育中有评价, 评价同样发挥教育作用。

2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立法保护

目前, 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中规定得都不够明确, 当平等权受到侵犯时, 缺乏有效、及时地救济;在我国, 对侵犯平等就业权的行为也缺少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监管。因此, 平等就业权仍处在应然状态, 在实践中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7年8月30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明确规定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实施就业歧视的, 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但是, 该法对于用人单位实施就业歧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裁措施, 很难使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落到实处。

由于法律保障制度的欠缺和权利救济程序不健全, 大学生就业权益无法从根本上得到保障。“有法可依”是现代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先决条件。然而, 我国现行立法却鲜有关于学生权利救济程序的规定, 因此, 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立法保护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大学生权益法》, 把大学生就业权益作为单独章节加以规定, 明确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劳动法》, 拓宽其对就业歧视范围规定过于狭隘的状况, 使其和国际人权文件接轨;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配套的实施细则, 达到充分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的目的。

3 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 优化就业环境

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加快毕业生就业市场化、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 各地高度重视, 积极采取措施, 努力培育毕业生就业市场, 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举办毕业生就业市场过程中, 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松懈、违规操作等问题。特别是少数单位和个人擅自举办营利性的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乱收费加重毕业生和家长负担, 干扰了毕业生就业市场正常秩序, 损害了广大毕业生的利益。

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应认真履行职责, 坚持为毕业生服务、为用人单位服务, 在积极培育就业市场的同时, 加强管理和监督, 核实用人单位身份和信息可信性, 杜绝虚假广告或虚假宣传, 确保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一个既方便快捷、又安全可靠的双选平台。

4 应对新形势的挑战, 创新现行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的有效性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 传统意义上的就业指导显现出诸多不适应的地方, 面临着挑战和变革。构筑“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理念为核心、职业生涯指导为目标的新型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构建更为宽广的就业指导服务平台, 建设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对于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尤为重要。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 优化课程设置。高校必须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 重新设计和调整各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目标, 进一步优化和整合课程,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探索开放的人才培养方式,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专业应变能力。

二是以学生为主体, 做好职业规划。高校要建立全程职业规划的教育教学模式, 建立专门的职业规划指导机构, 保证政策、设施、人员、资金的到位, 提高指导教师的水平, 打造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工作队伍。通过指导, 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 科学地进行职业分析, 明确将来的职业方向, 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

三是转变就业观念, 开展创业教育。高校要努力使大学生树立竞争就业观、动态就业观、多渠道就业观以及自主就业观, 转变以往的“等、靠、要”的就业观念。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教育不仅仅是就业教育, 更应该是创业教育。我们要尽快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 树立创业教育思想, 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同时建立与企业界的联系, 借助社会力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体验创业的成功, 使大学成为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摇篮和创业者的熔炉。

总之, 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问题是在改革前进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 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新课题。积极构建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体系, 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改革、协调与配合。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 一个适合中国国情、成熟有效的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体系将会很快建立起来。毕业生将以更加进取的态度, 积极参与就业竞争, 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摘要:毕业生就业市场正在经历一个从不规范到规范、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各种不稳定因素增加, 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得不到较好维护。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 加强就业权益保护问题的研究与指导, 构建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体系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法律意识,合法权益,保护体系

参考文献

[1]陈维铨.试论帮助大学生树立法律信仰的关键问题[J].教育与职业, 2006 (30) :173-175.

[2]王浩.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改革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14) :8-9.

[3]李会欣.构建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体系[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6 (1) :101-104.

[4]谢纳泽.关于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效性问题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7 (10) :51.

权益保护体系 篇9

博登海默曾说:概念乃是解决法律问题所必需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没有限定严格的专门概念, 我们便不能清楚地思考法律问题。所以, 在讨论如何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时候, 首先要把金融消费者的概念界定清楚。虽然, 金融消费者这个概念对于我们已经不陌生, 但是在我国尚未有法律明确规定金融消费者的概念, 金融市场的混业产品层出不穷, 造成金融消费者的概念模糊, 造成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缺失。

(一) 保护金融消费者有其重要意义

金融消费者是否属于消费者的行列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消费者金融是以消费者为对象, 通过信用担保, 提供商品、服务或资金借贷的金融活动。[1]所以, 有学者认为, 其中的投资者就不能与消费者混为一谈。因为两个不同范畴的法律关系, 投资者是投资关系, 消费者是交易或贸易关系。其实, 这样的讨论, 就是在讨论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的界限问题。但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传统意义上的生活消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扩展。也就是说, 以生活消费来界定消费者的范围已经不合符实际了。

既然我们不能单纯地从消费目的来界定消费者, 那么我们可以从保护消费者的原始理论入手。弱势地位是消费者的根本属性, 也是保护消费者的原始理论。在平等的合同关系中, 因为经营者的技术、地位、信息等等都占据优势, 消费者往往容易受到利益损害 (弱势地位) , 因此, 法律打破形式平等的合同关系, 着重增加保护消费者的权利。对于金融消费者而言, 同样存在“弱势地位”的问题。使得金融消费者陷入困境的, 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消费标的的无形性。金融消费标的不是传统的有形物商品, 消费者不能按照传统感官来判断商品的好坏, 只能凭借金融经营者提供的消息来决定消费行为。 (2) 消费内容的不易识别性。金融交易的内容大多数都是信息的组合, 都是具有高度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复杂性, 而且这些信息都是以格式条款的形式出现。金融消费者一般不能独自利用纸上的高深信息了解和购买金融产品, 由此会发生利益损害。 (3) 销售方式的诱导性。这个也是因为金融行业的专业性强, 金融交易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金融消费者只能单凭金融经营者的劝诱而非理性判断来购买金融产品。 (4) 金融经营者的垄断性。无论国外或者国内, 金融业的准入门槛都很高, 使得其就具有天然的垄断性, 金融消费者需求的普遍性与金融机构的有限性造成的矛盾使得金融机构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由此可见, 在学术理论角度上看, 我国的金融消费者在平等金融交易中是处于弱势地位, 法律有必要去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 维护金融消费者和金融经营者两者关系的平衡。

(二) 我国对于金融消费者的概念认识

在现实的金融市场中, 我国金融体系是按照分业模式运作的, 这样使得大家常以“存款人”、“投保人”、“借款人”、“投资人”等来界定金融活动的个体。但是, 随着金融创新和混业经营的出现, 这些称呼不能完全概括其经济个体的内容。在法律条文中, 上文也提到没有一个明确的法条作界定。在学术上, 各个学者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如有学者认为“金融消费者是消费者概念在金融领域的延伸和特别化, 是指与金融机构建立金融服务合同关系, 接受金融服务的自然人”, [2]也有学者认为“所谓金融消费者, 实际上是只为生活需要购买、使用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3]在金融机构的角度, 除了银行业明确表示对“金融消费者”的认可外, 保险业只接受了“保险消费者”, 证券业则坚持使用投资者的指称。[4]不同领域都有着不同的看法见解, 但是有其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笔者总结了几个焦点问题, 一是个人投资者是否属于金融消费者保护范围, 二是个人风险投资者是否属于金融消费者保护范畴, 三是法人是否属于金融消费者范畴。

如今发达的金融时代, 金融行业有着层出不穷的金融方案, 令此行业拥有无穷的生机。因此, 对于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应当采取扩大解释。

1. 个人投资者应该属于金融消费者的范围。

因为, 不能如上文所述单凭投资者的行为目的来区分消费者。个人投资者应当纳入保护范围, 是因为“风险”是所有投资行为的特性, 无论个人投资者的专业程度如何, 相对于实力宏厚的金融机构相比, 在资金上、投资技巧上和信息占有上始终是出于弱势地位的。[5]

2. 对于个人风险投资者来说, 虽然个人风险投资者比个人

投资的营利性更强了, 但是仍需要得到保护。市场证券化程度的提高使得普通家庭也会购买基金、股票等中低风险金融产品, 其实这个性质属于家庭资产, 是区别于生产流通领域资产的;[6]另外这种中低风险投资行为是在金融机构的中介服务和货币属性作用下形成的, 根本不可能成为生活消费的。而对于高风险的个人投资来说, 笔者认为是要排除。因为高风险投资者跟专业、实力强大的金融机构来说, 高风险投资者是具有高风险但是高收入风险自负的性质在里面, 他们与中低风险投资者不同的地方是他们在公平合同关系中与金融机构是平等的市场主体, 他们能够与金融机构相抗衡, 不会处于弱势地位。

3. 法人虽然可能拥有比个人更多的资源, 但是法人和个人

一样都不一定具有专业的金融知识, 在高难的准入门槛之后, 拥有丰富资金专业知识花俏营销的金融机构面前, 法人也会在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因而, 笔者认为判断金融消费者的标准应该在判断其主体在金融交易中是否处于弱势地位。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金融消费者的概念是在金融交易中处于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弱势地位, 同时对经营者一方的信息披露存在严重的依赖性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及问题

为了更好地构建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我们首先解决了逻辑起点——金融消费者的概念, 接下来我们要具体分析我国对于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情况。只有发现问题了, 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稳定金融市场、正确金融监管和提出科学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

(一) 从法律、法规体系上看

现在我国与金融消费者保护相关的法律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通则》、还包括《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人民银行法》、《保险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储蓄管理条例》、《外汇管理条例》等。在众多法律法规当中, 却没有一部是专门、直接规定有关金融消费者的概念、权利及保护机制的法律。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第2条对消费者的概念界定就不适合用于金融消费者的界定。

(二) 从金融保护机构体系上看

我国现时金融保护机构的模式是“一行三会”体制。中国人民银行统领着下面三个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但是至今其中的机构仍然没有一个部门是专门负责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的, 以至于投诉处理和纠纷解决机制都无从入手。其次, 我国这种分业管理制度, 在面对金融业的综合化经营趋势, 金融产品和服务日益模糊, 以机构作为监管区分的做法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要求了。如果消费者在购买混业金融产品后受到损害, 在分业监管的制度下很难找到救济途径。

(三) 从金融消费者上看

由于金融知识有限、掌握信息不对称, 金融消费者处于认识滞后、判断滞后、措施滞后、效应滞后的困境, 这样的弱势地位难以保证所有的投资、消费行为达到理性化。从中, 我们可以看出几个问题:一是金融消费者的基本金融知识缺乏, 单方面靠金融机构提供的信息来判断购买行为是不科学的, 必须有基本的金融知识加以判断以免增加风险。二是金融消费者对于自己的权利不明确。如一旦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许多金融消费者不懂得如何维权。三是没有任何保护金融消费者的规定, 如效仿香港在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是有冷静期, 和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三、构建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金融市场的发展有赖于市场的自由化, 而市场的自由化会引起金融产品的大量创新, 而大量创新金融产品会加大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受害机会。但是, 如果一味盲目地打击和规制金融市场, 在我国“国家主义”的金融环境下, 对于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不利的。必须在保障金融市场的正常发展的同时, 提出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的有效制度。

以下笔者就上述的分析, 提出个人的几点制度设想:

(一) 完善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立法体系

1. 将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目标纳入金融立法和金融监管当中。

我们必须清楚了解保护金融消费者与处理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因为, 保护消费者的权利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他们不是对立面的, 如英国的单一监管模式、澳大利亚的“双峰”监管模式还是美国的“双层多头”的监管模式, [7]在继续强调维护货币与金融体系稳定, 促进金融该机构审慎经营的同时, 均将金融消费者保护列入监管目标。我们应当学习迈克尔.泰勒的“双峰”理论, 提高认识, 以金融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金融监管当局应当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重要目标, 以金融消费者需求为导向, 通过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促进金融机构提升服务和创新金融产品。

2. 选择正确的立法模式。

很多学者都提倡对于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作出专门立法。笔者觉得这样不大适宜。第一, 我国金融业是属于分业经营, 分业监管, 在分业模式下作出对于有混业经营状况出现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 无疑在立法上会出现混乱。第二, 我国金融业开始较晚, 发展迅速, 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金融业还是不完善。如果另外专门立法严格限制了金融创新, 会对我国的金融业造成不良影响。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 不可能短时间形成统一的意见, 从国家的层面立法。但是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来看, 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可以采取立法模式:一是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加以专门制定, 二是在中央层次上予以专门的立法。

(二) 完善金融监管体制

1. 强化自律制度, 提升行业监管。

我国一行三会的金融分业监管模式导致了行业之间信息不流通和相互利益包庇, 而没有在同业合作与协调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发挥实质作用。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制定规章制度, 明确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在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中的义务与职责, 并通过监查, 确保各项保护措施的落实。

2. 建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上文也强调了行业的

自律监管, 所以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也应当分别设立在一行三会的部门当中。但是, 因为我国的分业模式, 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可能出现各自的保护标准不一样的问题, 这时必须要有一个统领的专门的保护机构, 安排派出机关到各个监管机构, 这能解决又适用在分业模式下被统一管理的问题。建立一个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就够通过制定法规制度能有权对违规机构进行处罚体现了其权威性和威慑力。最后, 专门的监管部门更显示其中立性。不仅要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 更要维护弱势一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以及整个社会的金融利益。

3. 重新明确细化金融监管部门的权利与义务。

作为一个专门保护金融消费者的部门, 必须赋予某些特别职权: (1) 专属执法权与协调权。因为混业经营的出现, 所以为了解决多元监管、职责交叉所带来的执法越位、缺位问题, 法律应将原属其他监管机构管辖的与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关的事务划归改机构管辖。 (2) 特别调查权。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以强制经营者承担信息披露义务以及调查、搜集相关信息的职权。 (3) 信息披露权与消费预警揭示权。机构有权规定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并且确保这些产品和服务的风险都能给消费者完全知晓。享受要求金融机构披露和公开的权利, 包括公开的内容、方式、时间等应予以明确规定。 (4) 处罚权。当金融机构违反公开义务时候, 可以规定予以惩罚性的赔偿。或者在当金融机构损害了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时候, 监管机构可以帮助消费者向金融机构追偿赔偿。 (5) 问责制。权利与责任统一是监管权行使的一项基本准则。应当明确规定金融监管机构的问责制, 建立定期评估监管者是否实现监管目标的机制, 对监管过程中监管者的不当作为或不作为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4. 建立金融投诉信息数据库。

学习美国建立一个金融投诉信息数据库, 通过统计各个金融机构的投诉数量, 按照其投诉的次数和标的金额进行分类、调查、核实、调解得出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优劣, 定期的公布信息, 为消费者在选择产品和服务时有一个参照值。同时, 也提高了金融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三) 提高金融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

1. 设立民间研究部门。

[8]设立研究部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研究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例如, 对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预测分析报告, 为消费者进行指导和培训, 处理消费者投诉, 设立相关资讯部门, 提供咨询意见。这是作为教育金融消费者的一个基点, 一个真正为了金融消费者利益的部门。

2. 提高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知识。

要平衡金融交易中的弱势地位, 最根本的办法应该深入开展消费者教育, 提高自身的保护能力。如, 提高自身金融素质, 学习相关金融知识, 了解各种金融产品的属性、风险状况, 识别金融产品的虚假宣传。我国可以通过动员消费者组织、金融机构、行业自律组织、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 通过学校金融教育、金融普及教育、培训项目评估和金融素质水平测试等方式开展金融教育。

3. 推广冷静期制度。

冷静期是指消费合同成立之后, 作为买方的消费者在法律明文规定的一段时期内, 无需陈述任何理由且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可以直接行使单方面解除合同的权利, 作为卖方的经营者则需无条件接受接触合同的后果。[9]这种制度可以防止消费者在金融经营者强势推销之下, 仓促被逼或者盲目地购买了金融产品或服务, 给消费者一个重新思考的机会。

(四) 完善金融消费者的救济途径

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有效的金融消费者纠纷处理机制。以笔者看来, 我国应当重视消费者的意见, 建立多层次的金融纠纷处理机制, 如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1. 建立内外部投诉处理机构, 实行法定与志愿两大类。

也就是规范金融机构内部投诉处理程序, 给受到损害的消费者提供便捷的协商渠道, 另外在各级监管机构信访工作的基础上增设专门的消费者投诉受理部门。这样金融消费者能够有多种途径去维护自己权益。而分为法定和志愿两大类的意思是法定的督察机构, 法律规定了其权利和工作程序, 所有金融机构都有义务接受其督察;志愿督察机构不是法定的, 通常是以法人团体成立, 参加的各公司都是其成员, 督察机构以法人章程为指导。这样不仅从消费者角度出发, 还以金融机构的角度全方位的保护和监督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2. 增设免费投诉热线方式。

这是借鉴美国的。在明确投诉受理范围、受理部门之后, 开通金融消费者投诉热线和网站。这样可以解决消费者投诉无门或困难的问题, 同时保障对投诉的受理、调查、处理进展和反馈各环节的信息披露以实现公开透明度。

参考文献

[1][2]吕炳斌.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之构建[J].金融与经济, 2010, (3) :4.

[3]王伟玲.金融消费者权益及其保护初探[J].重庆社会科学, 2005, (2) :34.

[4]马洪雨, 康耀坤.危机背景下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 2010, (2) :20.

[5]伊志宏.消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01.

[6]郭丹.金融消费者之法律界定[J].学术交流, 2010, (8) :56.

[7]刘一展.构建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的若干思路——基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的经验[J].消费经济, 2011-4, (2) :85.

[8]李明奎.制度变迁视角下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刍议[J].法学论坛, 2011, (1) :47.

权益保护体系 篇10

关键词:土地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障体系

1 概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 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作出的伟大决策, 是持续数十年、惠及数亿农民、全面提升我国现代化整体水平的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涵盖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管理、村镇建设、社会事业、国土整治等方方面面, 而这一切都需要一整套完备的土地管理政策作支撑, 因此我们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农村土地管理政策做出适时的改革与调整。

2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土地管理政策面临的现实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改革总体上取得巨大成绩。这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农村土地政策对新农村的建设的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促进, 与此同时,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 新农村建设涵盖着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国土整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需要一整套完备的土地政策体系作支撑, 而如今现实却表明, 既有的一些农村土地政策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求, 由于当前农村土地政策的供给不足或固有缺陷以及执行扭曲等与推进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不协调一致的问题的存在, 在不同程度上对新农村建设造成严重制约。

2.1 农村土地资源浪费和土地资产流失严

重。有一些地方违反规划和用地审批程序, 擅自下放土地审批权, 特别是开发商与乡 (镇) 、村违法私自签订用地协议, 圈占土地搞房地产开发, 严重影响和干扰了国家对土地供应总量的控制和耕地保护目标。要深刻地意识到土地资源一旦投入非农用途, 其可逆性较差, 要恢复为农业用途, 需要花费较大的转换成本。

2.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土地征用制

度存在的缺陷日益显现, 如征地范围过宽, 补偿标准过低, 安置不落实和征地程序不合理。土地补偿费不能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有些地区对土地补偿费管理不严, 其补偿金不仅不能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甚至截留、挪作他用, 有的在乡村日常开销中花掉了, 有的用来投资办企业亏掉了。

2.3 对于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 还处于初级

阶段,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纠纷,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农户之间的纠纷和农户与村委会之间的纠纷。农村土地流转手续、程序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不少农户采用“口头协议”, 私下自发流转, 纠纷隐患较多。有些村级干部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 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放任自流, 不加以引导和规范, 造成土地流转行为无人监督, 流转纠纷无人受理, 留下许多弊端和隐患。有的则强行土地流转, 损害群众利益。

3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土地管理政策的改革措施

3.1 完善耕地保护制度

3.1.1 严格农村土地审批制度

一是加强农村土地审批管制。审批管制是土地用途管制的关键环节和关键措施, 它不同于过去分级限额审批, 而是严格程序、全程覆盖、全程管理, 主要表现为对规划、计划的审批, 对增量建设用地的审批, 其中又细化为诸如城市土地改变用途审批、农民宅基地和农用地转用许可审批等。审批管制的实施要从体制上控制农用地向建设用地的流转, 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建立保障体系。并且建立更加严格的农村用地审批制度和土地监管体系, 实行严格审批和从严监管。

二是对新增建设用地进行严格审查报批制度, 同时, 必须保保证政府重点工程建设用地。土地审批权限要进一步向中央集中, 并由国家统一调控, 建立新增建设用地审批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相结合的机制。

三是加大审查力度。即对各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占补平衡、产业政策、农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等等进行严格审查, 严格执法, 制止乱批滥用的违法行为。

3.1.2 改善农村土地整理工作

a.开展农用地整理, 改善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条件, 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针对具体农用地开发整理项目, 需要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电力等部门的协调, 设计出符合当地实际, 既具有前沿示范作用, 又具有实际可操作的农用地整理方案。在整理过程中, 为了能够在政策上和技术上给予指导和检查监督, 保证农用地整理成果达到预期目标, 必须建立土地整理专业队伍, 设立日常工作机构, 抽调相关部门人员, 发挥的技术优势, 形成合力, 提高农用地整理成果质量。

b.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 因地制宜地推进村庄治理。样不仅可以解决土地, 调整出耕地, 而且能够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落实规划、推进城镇化以及拉动经济发展。

通过土地整理, 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农田生产能力,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可以有效改善土地利用格局, 扩大经营规模, 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可以有效改变农村面貌, 提高农民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村景观, 促进农村地区和谐发展。

3.2 改革和完善征地制度

3.2.1 切实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完善征地补偿机制, 实现公正补偿

为了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 必须综合考虑土地的类型、质量、等级、区位等多种因素, 计算征地补偿费用更加精确合理。对此, 可以考虑借鉴国外的经验, 进一步扩大征地的补偿范围, 如加拿大的土地征收补偿一般包括:一为被征收部分的补偿, 必须根据土地的最高和最佳用途及当时的市场价格;二为有害或不良影响补偿, 主要针对被征收地块剩余的非征地, 因建设或公共工作对剩余部分造成的损害, 可能还包括对个人或经营损失及其他相关损失的补偿;三为干扰损失补偿, 被征地所有人或承租人因为不动产全部或基本征收, 因混乱而造成的成本或开支补偿;四为重新安置的困难补偿。

征地补偿要提高, 至于提高多少, 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变动, 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利益调整和博弈, 关键就在于完善征地补偿机制。这就需要按照土地的公平市场价格来确定对失地农户的土地补偿费, 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不能以侵害农民利益为代价降低建设成本。可将土地出让收入全额纳入地方基金预算, 各项支出也要通过支出预算安排, 将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支出全部纳入地方预算的保障, 有利于补偿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区分公共目的和私人目的、公益性用地和私人性用地的新型农地转用制度和对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公正补偿机制。

3.2.2 合理分配、使用土地收益

如今的社会快速工业化、城镇化, 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 农业土地的价值快速上扬, 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会带来巨额的增值效益, 土地问题的背后是利益分配问题。如何合理分配和使用土地收益, 可以在改变权利配置方面上做文章。

a.组织农民进行集体开发非农建设用地, 并且促成农民把土地作为资本参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 从而获得应有的土地增值收益。仅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进行提高是远不到位的, 其关键问题是大大降低所征地的范围, 并在符合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 把更多的非农建设用地直接留给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开发。

b.在合理分配和使用土地增值收益的同时, 更应从土地的收益中拿出更大的比例来支持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让农户农民得到更大的效益。

c.建立土地收益基金专项管理制度, 严格规范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万山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2]徐晓林.土地整理的实践与思考, 浙江省“土地整理与城市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

切实保护好发明人的权益 篇11

2011年6月6日,美国最高法院以7票对2票的比数,对美国斯坦福大学诉罗氏公司专利权属纠纷案,判定美国斯坦福大学败诉。判决说明指出,一是原则上专利权最初都是属于发明人的,只有当发明人用通过白纸黑字(例如雇佣契约)的方式转让专利权时,他人(例如发明人的雇主)才会取得专利权。二是美国专利法第202条(a)款(即《拜·杜法案》第202条(a)款,笔者注),只会让受美国联邦政府所资助的研发机构“保留”专利权,但不会让该机构“取得”专利权。换句话说,该机构应当先从发明人手上取得专利权,才有办法将之保留。虽然,斯坦福大学在本案中确实是“受联邦政府所资助的研发机构”,也满足了202条(a)款相关的要求,但是,由于斯坦福大学并未通过CPA契约取得Holodniy博士的知识产权,因此,也丧失可依专利法第202条(a)款而取得“保留”的权利。

本纠纷案对我们借鉴和启示,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特别重视调整发明人与大学、科研机构的权益。

职务发明专利权属政策要在发明人和投资者之间寻找平衡点,既鼓励发明人,又保护雇主的利益。“职务发明专利雇主优先”原则的理论依据,是“谁投资,谁拥有”;“发明人优先”的理论依据是承认创造知识产权的主体是发明人,职务发明是个人创造力的表现,超出了执行一般职务时所需的水平。尽管两种专利权属政策的理论依据不同,但在实际执行中,都有具体措施平衡职务发明人和雇主的利益。“雇主优先”的制度强调建立激励机制,保证职务发明人的利益,调动其创新积极性。“发明人优先”的制度允许雇主优先实施专利,维护了雇主的利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专利法规定,专利申请人应是发明人或受让人。有了这条规定,雇主必须尊重职务发明人,没有发明人同意或授权,雇主就不能擅自拿雇员的职务发明去申请专利。发明人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但大学及研发团队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第二,政府资助的知识产权归属,要有利于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

政府资助的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的知识产权归属要有利于技术共享,提高技术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公共资源的社会效益。政府资助项目形成的知识产权归承担单位或发明人所有,是一种国家的让利行为,目的为了促进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而不是为了某个单位和个人的利益。因此,政府在赋予承担单位或发明人知识产权所有权的同时,应同时赋予明确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责任。如果项目承担单位或发明人在合理期限内不能进行技术转移,政府有权将该技术的知识产权收回,并转给其他单位和个人应用。为了保证技术的利用和转移,还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监督管理制度。

第三,明确产权关系与激励机制结合。

在调整知识产权权属政策时,要分清产权关系和激励机制的区别,不能因为激励而混淆了产权关系。如,政府所属大学、科研机构的放权和政府资助项目的让利不同。政府研究机构的放权政策是在明确知识产权归政府所有的前提下,扩大机构处理知识产权的自主性;政府资助项目的知识产权归研究项目承担单位或发明人。

第四,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亟待加强。

权益保护体系 篇12

《劳动法》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表明制定劳动法目的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人民网”上有一篇网友的评论, 说劳动法是平衡劳资关系的大法。该网友是有法律功底的, 他尚且发出这样的声音, 普通公民对劳动法的认识可想而知。一直以来, 妇女的劳动权益不能得到很好地保障的现象还很严重。非公有制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较薄弱, 女工组织作用发挥不到位, 女职工“四期”保护不落实, 劳动用工不规范, 劳动合同中没有女职工劳动保护条款或合同流于形式, 任意加班加点、不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及使用童工等现象仍然存在。妇女是“半边天”, 妇女权益保护程度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既然劳动法偏重保护弱势群体, 就应从多角度来保护妇女的劳动权益。

二、妇女的权益

1. 女性权益不受重视的主要表现。

男性和女性在生理结构和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再者女性承担着生儿育女的重要任务, 所以, 女性的劳动权益的保护显得更加迫切, 任务更加沉重。目前世界各个国家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法律法规又存在着操作不规范等因素, 而且, 现在很多用工单位性别歧视很严重, 增加了女性就业的难度。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护方面的专家称:在社会就业方面, 我国男女不平等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 歧视女性的现象经常出现。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 女性就业的难度相对男性较高。很多单位在招工的时候都强调了只招男性, 即使招了女性, 很多也都是要求未婚的或者是暂时不能生育为前提条件。 (2) 男性和女性在职业结构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除了一些比如女老师、女服务员等, 在年龄上也要求必须是低于多少岁的才能录用。很多女性从事着低端的行业。另外, 即使有幸从事了比较高端的职业, 在相同的情况下, 女性的晋升机会也不如男性。 (3) 女性所享受的社会各个方面的保障和福利水平要比男性低, 在这里面, 除国家规定的假期之外的休假和生育保险的贯彻率是最低的。明显突出的是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对女性进行着严重的侵权和剥削, 行为相当恶劣。 (4) 在退休体制方面, 男女也存在着不相同对待的情况。我国在很早之前, 女性就退休比男性早, 有提前退休和下岗的情况发生的时候, 首先想到的是女性。有的单位在本人不同意的情况下, 强迫女性高级专业人士退休, 要解决高级专业人士男女相同的年龄退休这个问题, 仍然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

2. 妇女劳动权益受侵害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妇女的各项权益尤其是城镇妇女的劳动权益被侵害的现象, 是最为严重的, 就业的时候, 妇女不能像男士一样公平就业, 法律中的有关妇女保护的规定不能及时合法合理地落实到位, 妇女在整个社会中属于比较弱势的群体等。原因在于: (1) 众所周知, 我国是人口大国, 自然最不缺乏的便是劳动力, 劳动力的供应量很大, 而需求量却大于供给量, 这样便造成了很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本来女性在整个社会的就业中就比较困难, 这样更增加了女性在就业中的难度。 (2) 虽然我国已实施改革开放多年, 但是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男外女内”的家庭模式, 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其他方面都制约着妇女的解放。新时代的女性在巨大的社会压力及女人也要有自己的事业的舆论压力之下, 还要兼顾事业, 她们和男人们同样工作, 养家糊口。又要承担着照顾家庭的双重责任, 无比辛苦。 (3) 在社会主义经济转变方式的这段时间, 男人与女人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妇女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 (4) 女性的生理特点不同于男性, 在社会中的分工也特殊, 这些导致了她们在就业中不得不分阶段, 因此产生了就业的阶段性。国家法律规定用工单位必须承担女性在怀孕生产时期的费用。用工单位又不愿意承担这一部分的费用, 考虑到利益, 往往不愿意用妇女。 (5) 对于女劳动者的权益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跟不上社会时代的发展, 有关于保护妇女权益的很多项法律法规都不是当前社会所需要的。明显存在着很强的落后性和不可操作性。特别是在有关单位违法之后, 对其的惩罚不够严厉, 用人单位觉得即便是违法, 也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使侵权行为大肆嚣张起来。加上妇女本身不知道权益受到侵害之后, 怎样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为了生存, 她们不得不一再地降低自己的底线, 付出牺牲健康等代价来获得生存。

3. 怎样保护妇女的权益?

维护妇女劳动权益和女职工特殊保护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 任重道远。鉴于以上妇女劳动权益受损的原因, 我总结了下面的几点: (1) 对于保护妇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方面, 我们往往存在着认识不够的问题, 其实保护妇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无比重要和必要的。看一个社会进步与否, 就得看保护妇女问题的制度是否完善。不能认为妇女保护是多余的负担, 不然, 保护妇女各项权益的任务就是一句空话, 是一种形式主义。 (2) 在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方面, 我们要积极完善各项法律制度。第一要促进妇女的就业, 使其具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大部分人赞同裁审分离、自由选择的观点, 劳动争议适宜采用仲裁与诉讼并行的制度, 由受侵害者选择使用什么样的方式及程序解决问题, 从来能够快速地解决纠纷, 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3) 要认真贯彻执行已经制定好的关于保护妇女权益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等, 发挥检查部门的职能。劳动政府部门、工会组织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制度形成了劳动法的监督检查机制。工资、休假、劳动合同、劳动安全卫生、执行社会保险规定等各方面形成了监督检查的内容。 (4) 积极发挥各保护组织的各项职能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我国还存在着一些保护妇女权益的非政府组织, 比如说工会、妇联等组织。在我国, 工会对于该单位的妇女的工作及业务情况比较熟悉, 自然在保护妇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方面具有比其他组织强的优势。因此, 在保护妇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方面, 工会更加有义务这样做。 (5) 对妇女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和为其继续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是现实之中, 许多的劳动者都远远达不到有技能、有素质的水平。近些年来, 我国出现了用工荒, 对经济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女性劳动者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她们自身对于提高自己的知识业务等水平存在着迫切的希望, 在这种情况下, 更加需要社会为其提供良好的继续受教育的条件。所以,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快这方面的工作进程。提高妇女的素质迫在眉睫。

上一篇:小说批评下一篇:等离子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