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健康教育技巧培养(精选8篇)
护生健康教育技巧培养 篇1
健康教育能力是新世纪护理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研究发现,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普遍较差[1]。在美国,护士从学校到临床均系统接受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健康教育服务理念已成为护士工作的行为准则[2]。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提升学生专科健康教育能力,帮助护生将相关理论知识与临床健康教育实践最大化结合是我们探讨的问题。根据我科孕产妇的身心特点在临床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模拟为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演示比赛,让学生为孕产妇实施全程健康教育过程中,自编自导自演健康教育情景剧,收到了良好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7级护理本科学生16名,进入产科实习分为两大组,每组8人,每大组学生由1个主带教老师在产科7、8层楼带教实习,集体教学活动,如入科教育、小讲座、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两组学生集中进行。
1.2 方法
1.2.1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产科后清晰告知:
健康教育是产科服务特色,作为实习期间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知识、技能的一个考核指标,实习结束前1周以书面形式上交一份完整的健康教育护理病历,并安排1次健康教育比赛活动。带教老师为学生提供健康教育所需的物品与设备,如孕妇四步触诊模型、仿真分娩模型、乳房模型、新生儿模型、新生儿沐浴用品、孕产妇及新生儿纸质健康教育资料、Gordon模式评估表格等。每位学生固定分管2~3个床位,作为该孕(产)妇的责任护士。孕妇入院后引导学生采用Gordon模式对其进行身心健康评估,确定其健康需求与孕妇及家属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带教老师与主管该孕妇的学生动态评价实施效果。带教老师引导学生探求问题:如孕妇入院后如何与其沟通?当你是该孕妇的责任护士在孕妇的不同阶段(入院后、分娩前、分娩后不同时间、出院前)如何确定其健康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负责组织完成布置相关问题的讨论并运用于临床实践,带教老师及时评价每位学生解决的能力与效果。
1.2.2 情景演示实习结束前2周,观察组带教老师与学生们策划健康教育演示比赛情景,要求每位学生参与此项活动。
①情景设置:针对孕妇从入院至出院整个护理活动的各个环节,设置5个情景演示项目:孕妇入院接待与指导、入院评估与健康教育、分娩(术)前与分娩后健康指导、出院前健康教育。②角色分工:根据各情景由本组学生分别扮演孕妇、家属、接诊护士、责任护士、带教老师、医生等角色,孕妇入院后予全身心评估,专科操作部分学生在仿真模拟人上进行,孕妇及家属询问病情,责任护士为其提供健康教育计划并实施,小组长负责落实编写情景剧本。③彩排:在实习结束比赛前1周,组长组织本组同学按情景剧脚本进行彩排3次,主带教老师及护士长对演示的情景进行逐一点评,提出改进建议,5个情景需涵盖孕产妇整个住院流程,且健康教育内容根据各阶段不得重复,以期达到培训下一轮学生及低年资护士的目的。④比赛:实习结束前护士长及带教老师组织两组实习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活动比赛,作为产科1次教学活动,邀请产科医生、护士、进修护士及学生观看,通过两组学生为孕产妇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活动比赛,展示护士主动、热情、细心、专业为服务对象实施健康教育情景。⑤录像、回放与总结:将学生健康教育比赛情景全程录像,课后带教老师组织学生观看回放予总结讨论,教师围绕学生在表演中取得的成绩予肯定,对学生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要求,与学生达成共识,引导学生将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贯穿于孕产妇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
2 结果
评委由护士长、带教教师及学生代表组成。评分标准包括:学生的仪表、语言沟通能力、知识与技能的应用、进入角色的程度等,评选集体合作一等奖、个人情景角色一等奖各1名。产科实习总结时发放学生问卷调查表,统计学生对情景模拟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发放问卷8份,回收8分,回收率为100%。结果见表1。
注:评价标准:各题中含a,b、c、d、e五个选项,a非常好=5分,b很好=4分,c较好=3分,d不太好=2分,e不好=1分
3 讨论
3.1 情景模拟演示的价值
3.1.1 激发学生主动探求健康问题通过情景模拟孕产妇全程健康教育比赛为切入点,学生乐于执行健康教育培训计划,调查问卷得分最高4.92。应用Gordon模式评估孕产妇住院期间存在的健康问题,带教老师引导学生重温健康教育理论、专科理论知识、查阅文献,引领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为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动态书写1份完整健康教育实施计划,每位学生能将自己获得的健康知识与技能融合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实习结束前2周,自编自导自演健康教育情景剧,不仅锻炼了胆量,也展示了学生获取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问卷得分均大于4.70分),通过每周对学生主管病人的床旁查房、从服务对象“知识、信念、行为”三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健康教育效果时,获得服务对象的认可、赞美,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尤其是我科作为“临床护理示范工程”示范科室,学生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弥补了护理队伍人力资源的不足,让学生也找到了实现个人价值的锲机。
3.1.2 促进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情景模拟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组长及团队中性格开朗、获取知识能力强的学生,带动性格较内向的学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增加了同学及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调查结果得分4.86分。孕产妇全程健康教育情景剧的完成,需要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动能动作用,情景剧中除孕妇、产妇及责任护士角色外,还设计了接诊护士、家属、医生等角色,根据各情景问题设置分工解决相关问题,小组成员各自分配一定的角色功能,彼此必须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学习不在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小组大家的事,为了实现小组解决孕产妇健康问题的共同目标,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表演时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合作时积极准确地阐述自己的看法,相互帮助,相互分享信息资源并传播信息的技能,从而形成团队协作精神[3]。
3.2 转化为教学成果
孕产妇从入院至出院全程健康教育情景剧表演需要学生花时间、精力进行脚本撰写、彩排,同步录制后表演予回放,对情景表演中存在的问题予讨论提出改进方法,通过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寻找答案,再次制作成标准专科健康教育模板;同步录像制作成DVD教学片,作为实习护生的实践教材及低年资护士的在岗培训,使阶段性活动转化为教学成果,既达到了实习本科护生健康教育培训效果,又使这一资源得到了永久性的利用,同时也让参与学生认知到自身的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演示健康教育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07级护理本科护生16名,进入产科实习后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Gordon模式对孕产妇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编写情景剧本。实习结束前2周与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活动比赛,评价情景模拟健康教育效果。结果:情景模拟演示能激发学生主动探求健康问题,促进学生团队协作,转化教学成果。结论:情景模拟教学能提高学生健康教育的能力。
关键词:情景模拟,健康教育能力,护生
参考文献
[1]胡晓莹,金春莲.本科实习护生健康教育与临床实践一体化做学模式研究[J].护理研究,2007;21(10B):2714-2715
[2]郭兰青.对临床实践教学中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探讨[J].护理教育研究,2008;22(11):3092-3093
[3]王长远,秦俭,张长怡,等.PBL结合情景教学法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2):155-156
护生健康教育技巧培养 篇2
关键词:护理伦理 中职护生 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164-011 护理伦理教育对中职护生职业素养的影响
护士职业素养是指从事护理职业的人员在从业时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和涵养,是在从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是护理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主要呈现为护士遵循护理工作的内在要求,在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具有的专业知识、技能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作风和行为习惯。
在中职护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过程中,护理伦理教育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护理伦理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着护理学精神和护理道德规范,其内容包括伦理学基础、护理伦理原则与规范、护患关系伦理、伦理教育、修养和评价等等,对于健全中职护生的心智、树立其以德為重的职业理念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利用护理伦理课教学契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作风教育,进而提升其职业素养,帮助她们树立关于护理职业的正确观念非常有力。
但是,在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护理伦理教育对中职护生职业素养提高的作用却常常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使得我们必须要正视当前中职护理伦理教育中的不足之处。
2 护理伦理教育的不足
2.1 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护理伦理教育很多中等职业卫生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有些学校根本不开设专门的护理伦理课程。仅仅是在通常的德育教学或护理专业课中进行部分的渗透,没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使得学生对于职业伦理的认识是残缺的、不全面的,对于很多伦理问题只能“知其然”,却不能“知其所以然”。护理伦理教育对于中职护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作用也无法得到体现。
2.2 教育方式单一、封闭
开设护理伦理课程的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在护理伦理授课过程中,通常都是以封闭的课堂讲授为主,学生缺乏护理伦理实践的机会和途径。能在课堂上进行的实践教学只能是放映视频和案例讨论,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但实际学习效果并不明显。因为视频的素材主要是以纪录片和故事影片为主,反映身边护理职业现实环境的素材很少,会使学生感觉疏远,无法产生共鸣,难以引起重视。而案例讨论则多是围绕伦理难题进行,临床比较少见,实用性和指导性不强。
2.3 学生被动参与
中等职业卫生学校的护生比较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能认识到专业基础知识、技能对于她们将来的职业生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对于包括护理伦理学在内的德育课的认识,则只停留在应付考试、获得学分的层面上,被动参与护理伦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于观念的改变、思维的更新、习惯的养成则完全没有积极主动的意愿,意识不到护理伦理素养是其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职业素养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会影响到将来的职业生涯的发展。
2.4 欠缺护理伦理专职教师
现在在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承担护理伦理教学的教师大多并没有受到过系统的护理伦理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或者由护理专业课教师兼任,或者由德育课教师兼任。护理专业课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护理实践经验和案例,但是对于伦理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刻透彻,人文吸引力不足;德育课教师理论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能引导学生对伦理问题展开思考和追问,但对临床护理实践工作的现状、需求等认识不足,只能绕过专业知识,泛泛地谈伦理问题,往往细节不清,容易陷入主观,偏离临床的客观实际。导致当学生经过了一定的临床实践后,发现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很多问题是过于理想化的,进而会使学生在之后的职业生涯中在职业伦理方面逐渐出现知行分离的情况,护理伦理的教育就失去了现实意义。
3 改善护理伦理教育,有效促进中职护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3.1 提高对护理伦理教学的重视程度
护理技能和护理专业知识类的素养是护士职业素养的载体,而技能、知识以外的素养,特别是职业道德类素养是护士职业素养的核心和灵魂,而护理伦理思想则对护士职业道德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学校管理者应重视护理伦理教学,不仅应该设置单独的护理伦理课程,而且要制定详细的护理伦理培养计划、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多实践、多思考,从职业伦理入手,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进而提升中职护生整体的职业素养。
3.2 采用多元化、开放式教育
护理伦理的授课不仅应该有课堂上的理论讲解,还应当将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计划的开展一些伦理见习活动,让中职护生通过在校期间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接触来体验职业角色,切身体会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伦理问题,进而促进思考,促进中职护生对护理伦理思想的理解,提升职业素养。
3.3 转变评价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强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在评价方式上往往也是以知识考评为主的终结性评价。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学生会把完成考试当作学习的最终目的。但护理伦理教育的目标并不应该局限于学生可以完成护理伦理知识的考评,而应该着眼于能否有效地提升中职护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她们达到当今社会对于护理人员在人文素养上的要求。因此,要转变学生为应付考试而被动学习的状况,将护理伦理教育纳入到职业素养提升的综合体系中,并让学生意识到成熟的护理伦理思想可以帮助她们应对职业生涯中的各种价值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等。如此一来,就必须在进行知识评价的同时更加注重中职护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护理伦理的学习中。
3.4 提高护理伦理教学师资水平
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应该对护理伦理的任课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活动。对护理专业的教师加强伦理学理论知识的培训,使教师更加深刻、透彻地理解护理伦理的有关思想。对包括德育教师在内的人文学科的教师加强护理学知识的培训,定期进行交流,使其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增强其在分析护理伦理问题时的专业性。护理伦理教学师资水平的提升必将对学生的护理伦理学习产生积极地促进作用。
护理伦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把护理工作提升到人文关怀层次的必要条件,因此,其也是中职护生的职业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只有通过对于护理伦理教学中一些不足之处的改进,才能使其在提升中职护生职业素养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红,叶萌,王辉.高职护士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的探讨[J].中国病案,2011(2):66-67.
[2] 潘鸣娣.我国医疗单位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16):405-406.
护生健康教育技巧培养 篇3
情商是情感智力商数的简称, 也叫做情绪智力。1988年新罕布什尔大学的John Mayer教授和耶鲁大学的Peter Salovey教授首次提出情商的概念[1]。他们将情商定义为个人具有的对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识别与控制, 并能利用此信息来指导其思维和行动的一种社会智慧[2~3]。情商主要表现为一个人感受、理解、运用、表达、控制和升华自我情绪、情感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认知和处理与他人之间情感关系的能力, 是涵盖人的心态、情绪、情感、信念、意志、毅力、承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心理品质。它主要包括认知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认知他人、人际关系管理5个方面的内容[4]。人的情绪智力虽然与先天遗传有一定的关联, 但主要是受后天客观环境的熏陶和主观培养而形成的[5]。
2 中职学生情商的主要特点
由于高校、高中扩招, 中职教育生源质量下降。再加上中职教育对象的平均年龄是15~18岁, 处于青春期, 生理、心理发展都处于过渡阶段, 所以他们具有以下特点。
2.1 文化课基础差
凡是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学生, 家长都想方设法地让其上高中, 而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数学习成绩较差。目前, 中职学校已取消了入学考试, 招生时基本没有成绩底线, 来者不拒。学生生源质量较低, 其自卑心理严重。
2.2 心态复杂, 情绪浮躁
有的学生无时无刻不在考虑毕业后的出路问题;有的学生是中学里的“问题学生”, 家长送其入中职学校的目的是让学校“托管几年”;有的学生感到终于摆脱了父母的约束, 自由了, 开始放纵自己;有的学生爱慕虚荣, 看别人吃的、穿的、用的比自己好, 心理开始倾斜;有的学生因为父母离异或其他家庭问题而形成了任性、孤僻、脆弱的性格, 容易冲动。
2.3 抗挫能力差
这一代学生都是“90后”的孩子, 且多数是独生子女, 是在全家人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的, 优越感强。进入新环境后, 对于来自学习、人际关系、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 缺乏应有的、积极的应对能力。很多学生在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放弃、逃避或压抑自己。
2.4 身处的环境复杂
随着电视、电话、电脑、手机的普及, 让学生可以和整个社会“零距离”接触。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因素容易影响学生。很多学生在业余时间去网吧, 甚至逃课去网吧, 严重影响了学习, 毒害了心灵。还有些学生利用手机上网, 心思完全不在学习上。
2.5 人际关系
有的学生很自我, 做事情想问题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如果发生了矛盾就恶语相加, 不会化解矛盾, 导致学生之间的关系紧张。部分教师反映有些学生没有礼貌, 非常高傲。有些学生和父母之间存在代沟, 不愿意和父母交流。这些都是人际关系不良的表现。
上述特点说明中职学生情商普遍较低。但是, 中职护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又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情绪自控能力、一定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以及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也就是说他们需要有较高的情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古尔曼认为, 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6]。
3 中职护生情商培养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 其自身情绪的变化对患者有直接的影响。稳定的情绪、高昂的工作热情、文明的语言及微笑的面容, 对患者有积极的感召力, 有助于帮助患者减轻病痛。同时, 护士对不良情绪的良好控制能力及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有助于良好的护患关系及医护关系的形成。2009年新医改方案中指出: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以有效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而服务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高情商的护士才能处理好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关系, 提高服务质量。而且护士自我激励能力的高低将影响到护士能否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进行自我激励。因此, 作为将来要从事护理工作的中职护生, 需要对其进行提高情商的教育。
3.1 高情商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
Rhonda等[7]报道, 情商高的学生更少感觉疲劳, 而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如抑郁、焦虑、乐观、社会支持和睡眠质量等为中间变量。Pau等[8]对医学生的相关研究证明, 情商和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Pellitteri[9]报道, 防御方式和情商相关。Linda等[10]报道, 情商相对较高的和社交能力相对较低的女护士情感耗竭最少。
3.2 高情商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要求[11]
现在的学生普遍合作水平低, 与人交际、沟通能力较差。学校应切实向学生提供可获得持续性发展能力的教育。不但要教会护生科学文化知识, 还要激发护生的情感潜能, 培养护生的健康心理, 教会护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如何与他人合作, 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如何面对挑战、经受挫折, 如何调控情绪, 使护生拥有的健康的心理, 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王丽芹等报道, 应用情商测评招聘的护士, 其评价结果好于未经情商测评的护士, 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12]。
4 中职护生情商培养的主要途径
Cadmam研究发现, 情商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 如何将情商培养贯穿于教学及课程设置过程中就成了护理教育工作者必须深思的问题[13]。
4.1 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与训练是提高护生情商水平的关键
情商教育应围绕情商5个方面的内容进行, 如通过加强护理心理学课程教学, 让护生学会识别情绪特征, 熟悉常见的性格类型, 这样才能很好地识别自身及他人的情绪;通过开展科学的、有效的自我训练, 逐渐提高护生对自身情绪的控制能力;通过加强护理人际沟通、护理管理学课程教学, 提高护生的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管理能力;通过开展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 让护生学会如何在困难与失败面前自我激励, 走出困境, 走向成功。从中南大学护理学院李春燕调查的护生情商5个方面内容的得分情况来看:护生对自身情绪的认知能力、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管理能力的得分较高, 自我激励能力、对自身情绪的控制力的得分较低[1]。因此在护理教学中应加强对护生自我激励能力、对自身情绪的控制力的培养。
4.2 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护生情商的有效途径
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举例、提问、病例讨论以及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 将有助于培养和提高护生的情商。比如在情景教学中, 让护生扮演患者, 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形式, 将特定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来, 让护生感受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痛苦, 启发护生对自己及他人行为、信念和价值的认识, 这样护生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才能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痛苦, 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4.3 借助多媒体课件调动护生情绪
积极情绪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负性情绪则会破坏课堂气氛, 影响教学活动, 阻碍情商的发展。教学中应尽可能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以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情绪, 为护生情商的发展创造条件。因为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静态的语言内容变得更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更易于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 为护生学好功课、发展情商提供有利条件。实践证明, 组织好的、艺术性强的多媒体课件有利于渲染课堂气氛, 有利于调动护生情绪, 使护生在情景刺激下, 在产生积极情绪的过程中接受知识, 培养能力, 发展情商[14]。讲课过程中穿插表演、竞赛等环节, 都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情商, 提高其学习效率。
4.4 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提高护生的情商水平
众所周知, 韩愈有句名言:“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影响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要素, 这里的“传道”是指教师如何让护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受到激励、唤醒和鼓励。知识也许是可教的, 但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不可教的。教师的“传道”只能表现为感染、熏陶和引导, 只能表现为激励、唤醒和鼓舞。好的教师总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感染、感化他 (她) 的学生。作为教师, 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无论是政治观点, 还是思想感情、风度仪表、处事态度等各方面, 都在影响着护生。在引导和教育过程中, 教师应用真诚的关爱浇灌护生的心田, 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护生, 用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教育护生, 用和蔼生动的语言启发护生, 用积极热情的态度对待护生, 用坦诚豁达的心胸包容护生。在处理各种关系时, 示范给护生看, 使护生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获得启发, 使护生的情商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逐渐提高。
4.5 进行必要的挫折教育
中职护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家庭条件相对较好, 成长环境良好, 较少遭遇挫折, 所以他们的抗挫折能力相对较弱。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遇到的问题将会越来越多, 比如, 学习竞争、情感、人际交往、意外刺激等。他们在挫折面前可能会恐慌、焦虑, 自暴自弃、逃避现实或自卑怯懦、仇视、悲观厌世, 甚至轻生等。对此, 教师要从理论学习和生活经验上对护生加以引导, 使他们在困难面前能进行自我激励, 从而坚定意志和信心, 引导他们奋发向上, 使他们能主动面对挫折, 迎接挑战。
4.6 提倡合作精神, 促进班集体建设
教师应教育护生团结友爱, 把自己当成班集体的主人, 班集体的利益和团队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这一过程中, 护生可以学会尊重、宽容和谅解他人;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学会检省自己, 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另外, 还可以培养护生的领导才能、驾驭全局的能力与互相合作的能力, 从而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4.7 运用赏识教育, 激发护生的内在积极性
教师应密切关注护生的优点和长处, 充分肯定护生的每一次小成功, 让护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自觉奋斗、努力成才, 激发他们的内在积极性, 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在宽松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 去完成自我实现。教师要教会护生用赏识的眼光看社会, 增强其身处当今时代的幸福感;用赏识的眼光看周围的人, 增强与人交往的亲切感;用赏识的眼光看自己, 增强自我实现的自信心。
护生健康教育技巧培养 篇4
1 研究内容
1.1 对象
某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31名手术病人, 其中男21名, 年龄18~56岁;女10名, 年龄16~65岁。28名在临床实习的护生, 其中女生20名、男生8名。
1.2 资料收集
本研究得到该医院护理部的批准和同意。对在本病区接受过健康教育的31名病人进行调查, 问卷包括25个问题, 以掌握病人对护生实施健康教育的满意率;对在本病区实习的28名护生提出10个问题进行调查, 以确定护生实施健康教育的合格率。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经过一次预实验后修改, 并得到省内部分医院护理专家的认可。
2 存在问题及分析
通过对2份问卷提出的有关健康教育的入院指导、术前指导、术后指导、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问题, 以及围绕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技巧等, 收集、分析调查结果, 发现护生在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时主要存在5方面问题。
2.1 观念滞后
对问卷提出5个涉及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问题, 如“你在入院时或手术前后、出院前, 护士对你讲了什么?”回答“讲了一般性卫生常识”的有14人, 占45%;回答“讲了饮食和活动注意事项”的有10人, 占32%;回答“我们问什么, 护士就讲什么”的有7人, 占23%。分析问卷情况, 通过与部分护生交谈印证, 从病人和护生2方面均反映出对健康教育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及观念滞后。一是按传统护理工作模式, 认为健康教育可有可无, 未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二是一些护生把健康教育看作卫生宣教的延续, 对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区别认识不清, 仅把自己当作有关疾病知识的传播者;三是认识不足, 认为实施健康教育只是一道程序、是为了应付护士长的工作检查, 缺乏主动性。
2.2 语言表达能力弱
对问卷提出的“你在手术前后, 护士给你讲的知识, 你明白吗?对你治疗有帮助吗?”回答“完全明白, 有帮助”的有8人, 占26%;回答“基本明白, 有一定帮助”的有7人, 占23%;回答“不太明白, 还要问医生”的有16人, 占52%。进一步分析原因, 一是部分护生只会按术前准备的单子照本宣科地“念”, 不会针对各类病人“讲”;二是用语不够准确, 病人不理解;三是语言不够生动, 缺乏吸引力, 病人对护生不信任。
2.3 沟通技巧差
在没有向病人表明实习生身份的情况下, 对问卷提出“你最信任本科的哪几位护士?”“你希望护士经常给你讲些治病或其他的道理吗?”等问题, 病人均选择了本科室的在职护士, 只有6名实习生被认为是可以信任的和病人喜欢的。分析实习生不被信任和重视的原因, 除缺乏工作经验外, 与病人沟通能力差也是重要因素。一是实习生缺乏与病人沟通、交流的主动性, 没有把与病人的交流作为一种治疗性护理工作;二是实习生缺乏沟通技巧;三是实习生不善于与病人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 不能准确收集病人的相关信息、及时解疑释惑、解决病人所需。
2.4 专业知识不全面
对病人和护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只有13名护生的健康教育达到合格, 合格率为46%。反映出护生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 突出表现在:一是与疾病护理相关知识缺乏。护生对专科疾病护理知识, 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疾病预防、卫生保健、营养学、药理学、医学新进展和家庭护理知识掌握不多。二是与教育相关知识缺乏。缺乏对教育程序、教育需求评估、行为指导、教育计划制订、教育效果评价等内容的了解。三是相关学科知识缺乏。缺乏行为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传播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知识。
2.5 人文素质欠缺
在对病人和护生的问卷调查中, 提出同一个问题, 即“你认为健康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部分病人回答是“提供正确的医疗、护理知识和服务”;少数病人回答“关爱病人, 为病人服务”。多数护生回答是“提供手术和治疗时的健康知识”。认真分析, 多数护生明显缺乏人文关怀思想。一是缺乏护理伦理学、心理学等人文知识;二是缺乏关心他人, 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 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三是缺乏营造充满爱心、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氛围, 缺乏关心、满足病人需要, 从而使病人真正得到人文关怀的意识。
3 对策
护生临床实习中反映出的问题, 给护理教学提出了改进要求。护理教学应采取以下对策, 在护生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上下功夫。
3.1 加强护生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
随着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 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在逐渐扩展和深化。由于疾病的种类繁多, 健康教育内容呈多样化, 每个病种及其具体的健康问题、健康行为都可以形成一组健康教育内容;同时, 根据病人及其家属、医护人员、社会不同人群的需求, 健康教育内容应具有针对性。
(1) 加强疾病防治及一般卫生知识的教育, 使护生掌握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包括法定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知识、常见病的防治知识、仪器器械性治疗知识、检查化验知识、合理用药知识、就诊知识等。
(2) 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护生帮助病人正确对待自身疾病, 树立战胜疾病、早日康复的信念, 在精神上给予病人支持和鼓励, 避免恶性刺激, 并针对不同病人心理特点, 介绍有关疾病的预防知识和自我保健方法, 消除心理异常和负担,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与能力。
(3) 行为干预能力。针对病人特定的健康问题和疾病特点, 分析行为因素与所患疾病的关系及对个人健康的影响, 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 (主要包括行为指导和行为矫正) 。
3.2 注重护生沟通技巧的培养
3.2.1 语言性沟通技巧的训练
培养护生充分了解病人心理的能力, 注意语气、语调和感情, 以适应不同病人的需要;应学会根据不同对象通过语言来有效表达自己的护理目标, 使病人不仅能听懂, 更要使其心悦诚服地配合并接受护理;要牢记“言语能治病, 也可致病”的道理, 善于使用美好的语言, 经常给病人说些安慰性、鼓励性、劝说性、积极暗示性和健康指令性语言。要根据病人的身份、年龄、职业等准确、恰当、有礼貌地称呼病人, 避免直呼其名或用床号取代。应主动、热情地做好自我介绍, 同时耐心介绍主管医生及住院环境, 尤其是病人所关心的进餐、用水情况等, 和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家常式闲聊, 通过聊天获得病人信息和资料, 制订具体的健康教育计划, 增进护患感情, 有效实施各种护理计划。如遇到病人对检查、治疗、护理、饮食等问题不理解、不合作或难以接受的情况, 要耐心解释和说服, 在说服过程中要注意从病人利益出发, 达到说服的目的, 同时要考虑病人的自尊心, 不要随意批评。
3.2.2 非语言沟通技巧的训练
非语言是指人的仪表、神态、行为语言。主要通过眼神、动作、表情、姿势等将信息传递给对方, 是无声的、持续的, 具有强化感情的作用。培养护生用眼神、表情稳定病人情绪, 学会耐心、专心倾听病人讲述, 用沉着、稳重的举止及大方得体的着装和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消除病人疑虑, 给病人以安全感、信任感。
3.3 注重护生对病人知识灌输技巧的培养
3.3.1 讲授训练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通过叙述、描绘、解释, 耐心向病人及其家属进行通俗易懂的医护知识宣传, 介绍检查、护理内容以及有关的医学护理知识。3.3.2阅读指导训练教师确定一个主题, 如吸烟有害健康, 让学生通过查资料或走访吸烟者等多种方式收集资料, 自行设计和制作指导病人有针对性学习的教育材料。材料可以是小板报、图片、幻灯片、录像、挂图等病人易于接受的形式。
3.4 注重护生对病人行为训练技巧的培养
病人行为训练技巧包括自我护理能力训练 (如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自数脉搏、自测血压训练、尿糖定时自测、自行注射胰岛素、自记尿量训练等) 、住院适应能力训练 (如正确留取标本训练、做一些辅助检查的准备训练等) 和康复能力训练 (如关节功能训练、协调运动训练、吞咽功能训练和语言矫治训练等) 。行为训练的主要方法是演示。演示的基本步骤是: (1) 解释操作全过程, 并示范一遍; (2) 演示者重新分解、示范全部步骤、原理、方法及各步骤间如何连贯; (3) 演示者重新示范全部步骤; (4) 病人在演示者指导下先练习分解动作, 再练习连贯动作, 最后完成整个操作; (5) 病人完成整个操作后, 演示者给予讲评或鼓励。例如, 在课堂上组织2名学生分别扮演病人和护士, 共同完成自测血压的演示 (要求扮演护士的学生已学会血压的测量方法, 而扮演病人的学生从未学习过) , 然后大家共同评价, 充分调动学生对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及参与意识, 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3.5 临床实践回顾讨论
护生健康教育技巧培养 篇5
关键词:冠心病,护理教学,护生,健康教育
做好健康教育, 掌握交流沟通技巧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亦是护生职业训练和基本技能之一。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 护士必将成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然而, 目前学校的健康教育现状并不乐观, 大多数教师在护理教学中仍以专业理论和技术为重点, 把健康教育安排在护理措施最后, 具体强调的也是护理内容[1], 从而导致交流仍是护生能力中的一个弱项, 护生认识不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甚至不清楚健康教育是护士的责任。基于以上情况, 如何培养护生健康教育意识, 提高健康教育能力, 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现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简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心病,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护理教学中对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情况论述如下:
1 提高护生对冠心病护理中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 促进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 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致死率, 提高生活质量, 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现代护理理论认为, 人的健康与其生活和行为方式密切相关, 人的心理、精神、社会状况和文化对患者病情的转归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进行正确、适当的健康教育对于护理对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世纪50年代以来, 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类的疾病状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全世界每年约有650万患者死于冠心病, 同时每年新增数千万的冠心病患者。近10年来, 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男性增加了42.2%, 女性增加了12.5%, 每年有250万患者死于冠心病。因此, 面对冠心病患者及家属, 护士除为其进行医疗护理服务外, 还要通过健康教育, 教给他们健康的生活方式, 消除和减少发病的危险因素, 从而减轻病情, 预防复发, 提高其生活质量。教师在教学中, 应使护生认识到冠心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学会用适当方式为护理对象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
2 培养护生掌握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2.1 冠心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内容
2.1.1 冠心病概念的认知
冠心病是常见心身疾病, 由于心理、社会、性和生物等种易患因素, 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 使心肌缺血、缺氧, 而导致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心脏骤停
2.1.2 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焦虑等不良情绪可诱发和加重冠心病病情。应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消除其异常心理和心理负担, 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乐观的态度来接受治疗、护理。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应多与患者接触交谈, 以热情、开朗、乐观的工作态度感染患者。同时向患者家属做好耐心的解释, 使其增强信心, 主动配合治疗, 消除患者的压力。护士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 以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避免各种差错事故, 为患者创造一安静、舒适、安全、乐观、整洁的医疗环境, 以稳定患者的情绪。
2.1.3 指导患者控制和减少诱病因素, 正确应用预防性药物
(1) 控制和减少诱发因素: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 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酒, 禁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食物, 肥胖者减轻体重, 勿用力排便。调节日常生活, 做到劳逸结合,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充足睡眠, 制定每天适当的体育活动计划, 改善冠状动脉循环。 (2) 正确应用预防性药物: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常用药物 (如扩血管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心律失常) 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2.1.4 指导家庭护理
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出院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家庭护理教育, 包括饮食、睡眠、服药、休息、适当的体育锻炼, 外出时随身携带药物, 如救心丸、消心痛等, 以及急救卡片 (记有本人姓名、疾病诊断、家庭住址、电话等) 以备急用。患者出院后如条件允许可进行家访、电话咨询等。
2.2 冠心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形式
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要有针对性, 护士采用的不同形式和技巧决定了健康教育的效果。针对冠心病护理, 应在教学中重点培养护生掌握以下几种健康教育形式。
2.2.1 口头教育
这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 可分成两种方式: (1) 进行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每周利用20~30min的时间, 将冠心病患者集中在一起进行正式口头教育, 宣讲冠心病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预防等。 (2) 日常护理中随机进行:利用护士每日的查房或各种护理操作, 随时结合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关知识的非正式口头教育。
2.2.2 文字教育
可将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制成各种展板或宣传单, 供患者及家属阅读;在社区开展各种医学知识普及活动;发放冠心病健康教育手册等。
2.2.3 示范教育
在进行操作性教育时, 例如测量心率、做心电图等, 采用边讲解、边演示的形式, 教会患者掌握一些简单的技能操作。
2.2.4 情境教育
可以组织轻症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情境表演, 护士在表演过程中进行点评说明, 从而宣传正确的冠心病预防知识, 纠正患者的错误观念。这种形式活泼新颖, 很受患者欢迎。
3 体会
将健康教育纳入临床实践中, 是培养新一代护理人才的需求。健康教育是一种无形的治疗和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2]。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注重培养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 将有助于他们缩短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的实际距离并为今后独立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也是适应医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艺.外科护理学中健康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探讨[J].现代护理, 2006, 10 (10) :977-978.
护生健康教育技巧培养 篇6
1 步骤与方法
1.1 “学生教员”的选拔
选拔“学生教员”分3个步骤:①参考《护理学基础》期末技能操作考试的成绩, 成绩优秀的护生作为“学生教员”首批候选人;②允许各班同学自愿报名, 自愿报名的护生与首批候选人由本班同学根据其责任心、组织管理进行投票选举;③从班级同学选举上报的名单中护理教师通过集中一次的护理操作考试的方式进行筛选, 确定“学生教员”培训名单。
1.2 方法
1.2.1 “学生教员”培训
1.2.1.1 缩小每次培训人数
采取每次由1名护理教师主带2名护理操作教师, 由护理操作教师协助带教15名“学生教员”方式, 使“学生教员”达到培训的要求。对未达到“学生教员”要求的护生进行淘汰。本次培训合格的护生共45名。
1.2.1.2 采取教师培训项目负责制
每名教师负责3项护理技术操作, 以集中带教配合课余时间指导的方式培训“学生教员”, 确保培训的效果。
1.3 “学生教员”带教管理
培训前由每名“学生教员”签署“学生教员”带教承诺书, 以体现“学生教员”角色的严肃性, 并使“学生教员”明确带教职责。“学生教员”的管理纳入我院学生管理体系, 使“学生教员”的带教效果与其奖学金、助学金及学院其他奖励挂钩从而激励“学生教员”认真带教。
要求“学生教员”采取每日课余时间对组员进行集中授课后再个别指导以及对组员进行模拟考试的方式完成带教。“学生教员”带教过程中每周向护理系上交1份本组护生的带教效果及实训考勤的反馈表, 使护理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教员”带教中的存在问题并及时调整。为了激励组员积极配合“学生教员”的带教, 护理操作教师每周随机抽考5名护生, 抽考的成绩纳入护理操作考试的总成绩。
设计“学生教员”带教考核表。考核表包括对“学生教员”的带教态度、带教效果、带教反馈表的记录情况以及组员随机抽考的成绩等方面, 护理操作教师对“学生教员”的带教过程进行全程指导和监督。每月护理操作教师根据“学生教员”的考核内容填写“学生教员”考核表, 上交学院学生管理部门。
1.2.3 测评方法
设计“学生教员”带教前后教育能力测评表[2], 学生教员带教前后对其健康教育能力进行调查测评。测评表项目及评分为:仪表10分, 精神风貌10分, 操作能力20分, 应变能力20分, 语音语调10分, 流利程度10分, 表达能力10分, 时间控制10分, 满分100分。评价标准为:仪表端庄;表情丰富、自然;操作有条不紊;语言清晰, 声音洪亮, 注意语气的抑扬顿挫, 语言生动, 富有吸引力、感染力, 表达流利。请教育和护理专家对表内内容审核、评价及修改后进行效度和信度测评, 为0.811, 重测信度系数为0.826, Cronbach’s α=0.802。
1.2.4 统计学方法
用 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 “学生教员”带教后健康教育能力的测评结果采用t检验。
2 结果 (见表1)
分
3 讨论
3.1 “学生教员”带教护理操作是培养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反复多次的集中带教组员, 护生的仪表、精神风貌、操作能力、应变能力、语音语调、流利程度、表达能力等教育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为以后的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基础能力的训练。“学生教员”要做好对组员的带教工作并达到教师规定的组员操作考核成绩的硬指标, 自身必然需加倍努力学习和训练, “学生教员”会更留意观察和模仿教师的操作及教学技巧, 再通过“教”的实践, 逐步提高自己的健康教育能力。
3.2 加强“学生教员”带教中的引导和管理是提高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保证
“学生教员”在带教的过程中, 教师应当成为该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观察评价者和矫正者, 如“学生教员”的选拔、“学生教员”培训效果的保证、“学生教员”带教效果的保证以及教学技巧的引导等, 这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全面体现。这样, 学生就真正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 在实践教学中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乐意获取知识, 既提高了护理操作的带教效果, 又提高了自身的教学能力。
3.3 “学生教员”带教护理操作为培养“学生教员”的综合能力提供了广阔舞台
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医学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课题[3]。95%的“学生教员”反映, 在带教护理操作后个人在组织协调能力、观察能力、竞争能力、判断能力等综合能力也都有了提高。在带教过程中, 教师为每名 “学生教员”制订了组员应达到的考核成绩的硬指标, 并要求每名“学生教员”在带教过程中每周向护理系上交本组护生带教效果及实训中考勤的反馈表, 这极大地培养了“学生教员”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作为“学生教员”的护生, 他们在带教的过程中也培养了自己的责任心、乐于助人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摘要:[目的]研究“学生教员”带教护理操作对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选拔45名护生集中培训成“学生教员”, 给其规定带教任务和带教目标, 由其负责护生的护理操作带教和管理工作, 带教前后从护生的仪表、精神面貌、操作能力、应变能力、语音语调、流利程度、表达能力、时间控制方面评价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结果]通过带教实践后, 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有显著提高, 除时间控制与带教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 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学生教员”带教护理操作是培养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生教员”带教,护理操作,健康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玉环, 许冰, 刘凡.社区健康教育带教初探[J].护理学杂志, 1999, 14 (3) :187.
[2]季兰芳, 周标, 黄斌伦, 等.SQ3R读书法在护理大专生自学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1) :54-57.
护生健康教育技巧培养 篇7
1 强化健康教育的理念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 促进人们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降低发病率、伤残率、病死率, 提高生活质量, 并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使护生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明确健康教育的概念, 明确自身在健康教育中承担的多元化角色, 既是疾病知识的传授者, 又是计划和评价者, 在开展健康教育时, 不仅仅是履行健康教育的形式, 而要从根本上对健康教育过程进行充分地评估、计划、实施和评价, 注重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
2 加强沟通技巧的训练
良好的沟通是健康教育达到有效目的的关键, 在健康教育过程中, 护生要学会熟练运用沟通技巧[2]。在教学中, 积极采用护理病案讨论的教学方式, 让护生角色扮演、模拟情境, 按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 练习与患儿和家长沟通的方法。在健康教育时应注意采用开放式提问, 与家长保持适当的距离, 面带笑容、语言轻柔, 注意眼神和肢体语言的交流, 语言通俗易懂, 必要时重复重点内容, 直到其理解;适时使用非语言交流[3], 如抚摸、拥抱患儿, 帮助其梳头、洗脸, 系鞋带, 做游戏、看书, 可以使患儿和家长增强安全感和信任感。只有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才能在实施健康教育时做到事半功倍。
3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为了较好地培养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 除了相关学科的知识教育技能外, 还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在教学中应制订健康教育在儿科护理学中的教学目标, 包括:①熟悉儿科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过程, 教育患儿及家长建立正确的态度,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改善生活质量;②根据疾病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相应的护理问题和执行护理措施;③熟练掌握儿科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及注意事项, 以便向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宣教;根据儿科特点及陪护人员情况制订个性化、实用性、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和健康教育计划;④注重护生素质的培养。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 进行融入护理健康教育教学, 首先应让护生对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疾病预后及转归有清楚地理解, 将健康教育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结合典型的临床案例, 设置情境, 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具体疾病中的某一具体问题提出护理诊断, 制订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方案, 由此培养护生将健康教育与护理措施相结合的能力。
4 强化护生的主体地位
突出护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其自学能力。以往理论课教学只采用讲授法、提问法, 护生在课堂上只顾记笔记, 没有思考的时间, 学习被动, 往往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容易被忽略, 以至于护生在实施健康教育时形式单一、内容空洞, 缺少实用性、个体性、针对性, 流于形式, 不能与护理过程相结合, 未抓住时机, 不针对具体问题, 没有从根本上起到指导示范教育的作用, 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对护生采用病案讨论、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授课, 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通过引导护生制订健康教育方案, 不但巩固了专业知识, 也激发了护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培养了护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护生从认识上、行动上将健康教育落实到位, 变成一种自觉行为, 学会换位思考, 主动、积极、高效地把健康教育知识传授给每一位患儿和家长, 这样才能有效缩短护生进入临床后顺利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适应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整体护理实践中最成功的环节之一, 医院健康教育以医院为基地, 以病人及其家属为对象, 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达到使病人及家属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 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问题, 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4,5]。目前, 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护理手段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系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可以有效地改善护患关系, 减轻患儿尤其是家长的心理负担, 增加他们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 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提高护理质量。因此, 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加强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让护生在进入临床或社区工作之前, 就掌握相关健康教育理论方法及专业知识,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使儿科护理健康教育能够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包家明, 霍杰.护理健康教育问答[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12-13.
[2]成霞娟, 唐雯琦.临床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护理研究, 2009, 23 (增刊2) :148-150.
[3]杨立鸿, 吴晓兰.护患沟通技巧[J].护理研究, 2007, 21 (增刊1) :119.
[4]陈桃荣.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开展现状及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07, 21 (增刊1) :219-220.
护生健康教育技巧培养 篇8
1 言传身教, 点滴做起
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教师在教知识、教能力的同时, 不忘培养好责任心, 因此在实验教学中, 教师须时刻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比如要求学生进实验室衣帽要整洁, 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以身作则, 注重言传身教。如测量血压, 教师在示教时就要严格按规程操作, 认真仔细地讲解注意事项, 教会学生准确判断评估结果。教师示范后, 大部分学生就按要求2人一组规范地进行操作, 但有个别学生常感到方法很容易做, 自己已经“看会了”而不去亲自动手练习。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只有经过无数次的实践, 才能使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经验, 只看不练是不可能掌握临床技能的, 必须使学生认识到护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护理理论知识, 还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2]。看别人做非常简单、自然, 而自己一动手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像这样的学生, 我们力争手把手地教会。在实验中还会碰到马马虎虎的学生, 这样的学生一定要让其重做, 直到操作方法正确、结果准确。常常还有学生说:“这是做实验, 又不是真给患者测量, 多多少少没关系。”针对有这种思想的学生, 教师一定要运用临床上的一些实际案例教育学生, 现在不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好习惯, 将来工作可能更马虎, 甚至会出医疗事故。把护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并不容易, 需要我们从实践教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她们的责任心, 培养她们爱岗敬业的意识, 拥有职业责任感。只有这样, 才能在护理这条路上坚定而自信地走向未来。
2 持之以恒, 常抓不懈
一种好习惯的形成, 需要持之以恒地培养, 医学生将来工作的对象是人, 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课中, 教师要注意督导学生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对自己的评估结果负责。笔者在批改实验报告时就曾碰到几个学生书写的实验报告一致, 显然学生有抄袭他人实验报告的现象, 有的说实验中没有严格要求自己;有的说怕自己做得不对;有的说没有做, 由此可以看出, 这些学生不自信, 责任意识淡薄。遇到这种情况, 我们除了坚决要求学生重做实验外, 还要求每个护生都必须以认真负责的精神,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书写好评估结果[3]。要经常告诫学生相信自己, 要对自己有信心。在实验巡回中, 要及时表扬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学生, 鼓励取得点滴进步的学生, 批评不严格按规程操作的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3 团结协作, 相互融合
随着传统护理向科学护理的过渡, 护士不仅是医生的助手, 而且是医生的合作者。护士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素质, 医护之间注意信息的流通、交流、相互融合、相互协调、互相帮助, 努力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因此, 尽快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 都离不开与医生的合作和同行的帮助。所以在实验教学中, 特别是进行身体状况评估时, 我们要求同学们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2人一组进行基本方法练习, 通过反复的训练培养同学们主动合作的精神。我们相信, 只要在实验中持之以恒地严格要求学生, 她们就会更好地与人协作, 将来出去工作就会与同事友好协作, 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4 注重总结, 正面激励
实验课结束前, 教师与学生们一起评价实验结果, 可以使每位学生在每次实验中获取收获和进步。总结时, 由一个小组对本次课内容做一次示范, 报告实验结果, 然后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使每位同学都有机会锻炼。最后教师总评, 对实验操作方法、评估结果正确的给予表扬, 对实验方法及评估结果错误的, 及时给予纠正。力争使学生彻底掌握每节课的内容、方法及结果的判断。同时也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从而不断提高学习积极性, 逐步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通过每次实验后的总评, 同学们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动手能力也逐步加强, 实验兴趣愈发浓厚。严谨的学风、良好的习惯、认真负责的态度, 在实验教学中逐步形成。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生命健康日益重视, 对医疗保健的期望和对医院的护理技术、服务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护理模式的转变要求护士不仅要有广泛的医学知识和观察护理技能, 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 加强在校护生的责任心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健康评估》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 实验教学质量对护生责任心教育有重要影响。在实验课教学中, 主讲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 灵活、综合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加强护生多方面的能力训练, 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关键词:健康评估,实验教学,护生,责任心
参考文献
[1]陆秀花.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当代护士, 2008, 15 (3) :95-97.
[2]吕海琴.在实验教学中培养护士沟通能力的体会[J].当代护士, 2010, 17 (2) :99.
【护生健康教育技巧培养】推荐阅读:
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培养07-02
心理健康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影响论文06-07
高护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思考05-08
本科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研究教育论文11-08
略谈手术室定科实习护生的护理教育论文07-06
健康人格培养09-20
培养健康心理05-28
培养健康心灵11-20
培养学生健康心理06-30
体育培养学生健康07-07